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7年下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小学)》讲义、真题、预测三合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ooo 发表于 17-8-14 20:01: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56458.html
目录                                                                                        封面
内容简介
目录
核心讲义
 第1章 职业理念
 第2章 教育法律法规
 第3章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第4章 文化素养
 第5章 基本能力
历年真题
 2016年下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小学)》真题及详解
 2016年上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小学)》真题及详解
 2015年下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小学)》真题及详解
 2015年上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小学)》真题及详解
 2014年下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小学)》真题及详解
 2014年上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小学)》真题及详解
 2013年下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小学)》真题及详解
 2013年上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小学)》真题及详解
 2012年下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小学)》真题及详解
 2012年上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小学)》真题及详解
 2011年下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小学)》真题及详解
预测试题
 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小学)》预测试题及详解(一)
 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小学)》预测试题及详解(二)
 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小学)》预测试题及详解(三)

内容预览
核心讲义
第1章 职业理念
【考纲解读】
1.教育观
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依据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分析和评判教育现象。
2.学生观
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理解“以人为本”的涵义,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到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
运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学生。
设计或选择丰富多样、适当的教育教学活动方式,因材施教,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3.教师观
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理解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具有从事教育工作的热情与决心。
【核心讲义】
一、教育观
(一)素质教育
1.素质教育的提出与推进
(1)素质教育思潮的形成
素质教育思潮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一些有识之士提出中小学教育要以“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育为主,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此外,应试教育也渐渐凸显出一定的负面性:它背离了我国的教育方针,且不利于培养社会进步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
(2)初步实验阶段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1993年2月13日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规定“基础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必须大力加强”,并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
(3)大面积实施阶段
这一阶段,人们逐渐接受了现代素质教育,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寄希望于通过此类教育改革,找到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之路。
(4)全面推进阶段
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简称《决定》)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
2001年5月29日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扎实推进素质教育”,要“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001年6月8日,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该纲要旨在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2001年6月11~12日,国务院召开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提出要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
2001年秋季,新课程开始在全国38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国家级实验区正式启动,标志着我国素质教育进人一个新阶段。
2006年6月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这标志着素质教育上升为国家意志。
2.素质教育的内涵、特点、目标及要求
(1)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①素质教育不仅传播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重视对人的其他方面素质的培养,特别是文化素质,因为文化素质是一种基础性的素质,对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②素质教育的核心思想是做人,内涵是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共事、学会明辨各种是非。素质教育强调人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③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它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性质、宗旨与任务。
④提倡素质教育,有利于遏制基础教育中存在着的“应试教育”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有助于把全面发展教育落到实处。
(2)素质教育的特点
①全体性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与应试教育的“选择性”和“淘汰性”相对立。素质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具有作为新一代合格公民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这就从教育对象上规定了素质教育的基本性质。
素质教育的全体性要求:一方面必须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应有的发展;另一方面必须使每个学生在社会所要求的基本素质方面,达到规定的合格标准。
②基础性
素质教育是“为人生做准备”,即“为人生打基础”的教育。素质教育的基础性要求:一方面必须使学生所接受的教育内容是当代社会要求每一个公民所必须掌握的;另一方面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必须让每一个学生掌握“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健体、学会劳动、学会审美”等基本技能。
③发展性
素质教育的发展性意味着素质教育对学生潜能开发和个性特长发展的高度重视:
a.教师要相信每个学生的发展潜能。每个人都是有潜能的,目前各人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各人潜能开发的程度不一样造成的,而且绝大多数人的潜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
b.教师要创造各种条件,引发学生的无限的创造力和潜能,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他天赋所及的一切领域最充分地展示并发展自己的才能。
④全面性
素质教育要求受教育者的基本素质必须得到全面的、和谐的发展,这一要求有其社会学、教育学和心理学依据。素质教育的全面性要求:
a.一方面必须使每个学生在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智能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素质和心理素质等方面,都得到应有的发展;
b.另一方面必须使每个学生的素质结构得到协调发展和整体优化。
⑤主体性
素质教育的主体性是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自觉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a.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这是教育的前提,也是对待学生最基本的态度。教师不可能喜欢学生的一切,但教师要认识到学生是一个有价值的人,一个值得尊重的人。
b.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教会学生学习,要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⑥开放性
素质教育的开放性,一方面要求拓宽原有的教育教学空间,真正建立起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网络;另一方面要求拓宽原有的教育教学途径,建立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潜在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
(3)素质教育的目标
《决定》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
(4)素质教育的要求
①面向全体
素质教育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依法保障义务教育阶段儿童和青少年学习发展的基本权利,努力开发每个学生的特长和潜能,改变以分数衡量学生的做法。
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要求全面发展和整体发展,要求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并重,要求全面发展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劳动技能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审美素质等,要倡导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扭转那种只重视智育,轻视德育、体育和美育;在智育中又只重视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的倾向。
③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a.在重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同时,教师要改变只重视教授书本知识、忽视实践能力培养的现象;
b.要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结构和内容,建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结构,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体系;
c.要改变强调学科体系、脱离时代和社会发展以及学生实际的状况,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重视实验课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d.要增强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课程、教材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
④培养学生主动精神,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素质教育应从促进学生主动精神和个性健康发展出发,不是把学生看作知识的被动接受器,而是看作知识的主人;不仅仅把学生当作认知体,更重要的、更本质的是把学生作为包含认知方面和非认知方面的完整的生命体。
素质教育要指导学生怎样做人,为学生指导完整人生,帮助其形成强大的人格力量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素质教育要求遵循教育的个性化原则,坚持因材施教。
⑤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素质教育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教是为了不教,素质教育不仅重视学生现在一般发展对于未来的发展价值和迁移价值,而且重视直接培养学生自我发展能力。
为了主动适应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社会的变化,为了培养“知识型劳动者”,为了建设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必须建立终身教育体系,这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3.素质教育的实施
(1)转变课程功能
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打破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的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而关注学生的发展。
这一根本性的转变,对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环境意识等具有重要意义。
(2)调整课程结构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强调学科间的联系与综合,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
课程结构的这种转变,与课程功能的转变遥相呼应,折射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和新时期的培养目标,保证学生全面、均衡、富有个性地发展。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不再单纯以学科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不再刻意追求学科体系的严密性、完整性、逻辑性,注重与学生的经验结合在一起,使新知识、新概念的形成建立在学生现实生活的基础上。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学习方式的改善是以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为前提的,因此,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是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素质教育能否深入推进的关键因素。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①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使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在语言和数理逻辑方面的发展,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②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以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③将评价看作是一个系统,从形成多元的评价目标、选择多样的评价工具,到广泛收集各种资料,形成建设性的改进意见和建议,每一个环节都是通过评价促进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部分。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课程改革应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妥善处理课程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建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实现了集权与放权的结合。
4.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1)坚持德育为先
①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②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教育,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
③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
④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
⑤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⑥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
⑦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⑧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
(2)坚持能力为重
①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
②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③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
(3)坚持全面发展
①坚持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②加强体育,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余活动时间,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③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
④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⑤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
⑥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国防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
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在学校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学校教育
(1)定义
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对,专指受教育者在各类学校内所接受的各种教育活动,是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2)地位
①学校教育是一个人一生中所受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学校里个人能够接受计划性的指导,系统地学习文化知识、社会规范、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
②学校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决定着个人社会化的水平和性质,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基地。
2.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
(1)学科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
①优化课程结构体系
a.课程包括必修、选修、课外实践活动三部分,是教育教学系统中的软件,它不单单等于课表中列出的教学活动,还应包括学生文明行为的养成、思想品德的提高、知识技能的增长、身体素质的改善等,而且不限于课内,还有课外。
b.实施素质教育,要通过优化课程结构,开发学生的潜能,为学生良好的基础素质的形成与发展提供条件。
②改革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可分为:
a.侧重学生非智力因素发展的教学方法
第一,愉快教育。即创设愉快的课堂教学情境,克服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心理受压抑、把学习当成负担的现象。
第二,和谐教育。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关系和谐,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水平之间和谐,教与学协调一致,形成和谐的学习气氛。
第三,成功教育。从改善学生的心理品质着手,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造获得成功的机会,并积极帮助他们一步步地获得成功。
b.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善于学习
第一,自学辅导法。主要步骤是自学一解疑一精讲一演练。
第二,异步教学法。基本思路是学生学习的个体化与教师指导的异步化的有效统一,按自学一启发一复习一作业一改错一小结的顺序,进行独立异步自学,变教师教为主为学生自己学为主。
第三,问题教学法。基本做法是教师在课堂上创设一种问题情境,启发学生应用已学过的知识和经验,自己去寻求答案,即提出问题一思考探索一讨论分析一归纳总结一应用提高。
③重视发展学生个性特长
发展学生个性,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激发创造热情,磨砺创造意识,优化创造品格。学校可根据学生兴趣爱好的不同,成立各种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2)社会实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①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服务活动
通过参加为社会做贡献的服务活动,可使学生感受到奉献的快乐,认识到人的价值只有在为他人的奉献中才能实现。
②带领学生考察社会
a.可以增强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主动性,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b.可以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组织纪律性以及吃苦耐劳、勇敢、团结、友爱、大公无私的思想品质;
c.可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组织能力,锻炼学生的各种才能,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③建立社会实践基地
学校应在社会的支持下,从本地区的实际出发,利用丰富的社会资源,建立用于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各种基地,如建立德育基地、校外科技活动辅导站等,让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基地,接触社会,了解国情。学生在社会实际生活的锻炼中,可以提高社会意识和社会实践的能力,为其今后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3)家校合作是实施学校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①组建学生家长委员会
a.由学校领导、班主任和学生家长协商推荐一些懂得教育、热心教育事业、具有一定社会组织能力的家长,组成学生家长委员会。
b.该委员会参与学校的教育和管理,研究实施素质教育的计划、方案,帮助学校解决有关工作中所遇到的一些困难,负责家长与学校之间的联系,召开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向学生家长普及心理学与教育学方面的知识及开展家庭教育咨询等工作。
②举办家长学校
通过家长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使家长明确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引导家长研究家教方法,让素质教育在家庭中得以较好地落实。
③建立学校与家长联系制度
a.建立学校与家长联系的重要方式是定期召开学生家长会
家长会通过座谈、答问、交流介绍、讲座等方式,起到双向交流,获取每一个学生的全面信息的作用,进而协调学校与家庭教育的关系。
b.家校合作有利于教师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状况以及家庭教育情况,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生活习惯,同时也了解学生的缺点和不足,以便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充分发挥教育的整体作用,保证学生健康协调发展。
3.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
(1)讲解
①定义
讲解是教师以口头语言对教育内容进行系统和生动的解释,以使学生较系统地理解教育的内容和意义,掌握正确的行为准则和方法,便于指导其行为。
②优越性
a.可以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知识;
b.便于教师控制教育过程,有利于教师发挥主导作用;
c.主题明确,易于学生直接接受;
d.反馈及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回答得到反馈,便于调整讲解的内容和方法;
e.有利于教师有目的地向学生进行教育。
③局限性
a.学生以听教师讲为主,没有充分的机会对所学内容及时做出反馈,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不易充分发挥;
b.讲解单调,学生的注意力不易持久;
c.讲解的内容、方法统一,很难照顾到个别差异。
(2)讨论
①定义
讨论是指在学校教育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就社会性问题、现象互相启发,交换看法,以获取知识的一种方法。
②实现方式
讨论的具体方式有成对交换意见、分小组讨论、全班讨论三种。
③优越性
a.能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学生口头表达自己认识的活动机会,使学生听到不同的意见。
b.能够活跃思想、激发认识兴趣,比较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c.有利于学生在分析、比较各种意见中,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
(3)观察
①观察法可以让学生学会运用自己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去认识观察对象,是学生获得感性经验的主要途径。
②观察法能加深学生对事物的印象,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对身边事物的关注和积极态度。
(4)参观
参观法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组织学生外出参观,让学生在对实际事物或现象的观察、思考中获得新的知识和社会规范的教育方法。
(5)示范
示范是教师通过自己的表现或表演为学生提供榜样,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此外,同伴中出现的好榜样和好事迹也能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教师要善于发现并及时表扬,以便为学生树立身边的好榜样。
(6)实验
鼓励学生自己动手,从实验过程和结果中领悟科学知识。做的实验应具有科学性,并能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获得成就感,让学生体会到找寻问题答案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7)练习法
①练习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依靠自觉的控制和校正,反复地完成一定动作或活动方式,借以形成技能、技巧或行为习惯的教学方法。
②练习法对于巩固知识,引导学生把知识应用于实际,发展学生的能力以及形成学生的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8)多媒体运用
①多媒体的运用是指可以运用幻灯、电影、电视等手段进行教学。
②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扩大学校教育的范围,增强教育的趣味性,增进教学效果。影像化、艺术化的教学内容往往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结合游戏、讨论等其他方法,可以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二、学生观
(一)“人的全面发展”思想
1.“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还包括人的道德的发展,同时,也包括人的才能、志趣和道德品质的多方面发展。
(1)“人的全面发展”是现代教育的共同追求
①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马克思主义从分析现实的人和现实的生产关系入手,指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手段和途径。“人的全面发展”应是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
②西方思想家关于全面发展教育的观点
a.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主张“和谐教育”。
b.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其名著《大教学论》一书中,提出了泛智教育的理想,希望所有的人都受到完善的教育,使之得到多方面的发展,成为和谐发展的人。
c.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是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和本质,就是促进人的自然天性,即自由、理性和善良的全面发展。
d.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倡导教育应以善良意志、理性、自由及人的一切潜在能力的和谐发展为宗旨。
(2)全面发展教育是培育和谐发展的教育
“人的全面发展”首先是指人的“完整发展”,即人的各种最基本或最基础的素质必须得到完整的发展,是培养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等方面获得完整发展。
2.“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内涵
(1)各种能力的发展
恩格斯说过,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要使全体社会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这里所说的能力包括丰富的内容,它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展示。因为旧制度和旧分工造成体力和智力的分离,因此马克思特别强调发展人的体力和智力。
(2)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
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是指人与人在特性方面的差异。只有到共产主义社会,个性才能充分发展,每个人都能成为充分自由而又各具特性的人。
(3)社会关系的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具体指出过,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人的社会关系发展表现在诸多方面,如人同自然的关系,人同世界的关系,人同自身的关系。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不等于主体作用的发挥。
(4)人的主体性的全面发展
主体性是指凭借自己的综合素质与实践活动,而处于支配地位,成为主人的人所具有的特殊性质。人的主体性全面发展不但指其特殊性的充分发挥,而且指人成为自然界的主体、社会的主体和自我发展的主体。这是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
(5)个人价值的实现
人的全面发展最终要体现在价值的实现上,它标志着个人能够满足社会的某种需要,在某一方面有所成就,得到社会的认同。
(6)“类”特性在个体身上得到充分发展
自由自觉的创造性活动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特征。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充分体现人的“类”特性,即社会性、实践性和自觉能动性,这样人才能真正成其为人。
(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1.“以人为本”的含义
(1)概述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它主张把人放在第一位,以人作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顺应人的禀赋,提升人的潜能,完整而全面地关照人的发展。
(2)重要性
“以人为本”学说作为一个新的基本理念和价值取向,不仅是指导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原则,而且也是人们日常基本行为的规范准则。
(3)现实意义
当前,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不仅面临着要适应国家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并为其服务的问题,而且面临着教育自身的改革与创新的问题。无论从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还是从教育自身的发展来看,当前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2.“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1)个性化——学生是各具特点的人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共性与个性是对立的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比共性更具体、更丰富。旧的学生观驱使下的教育与之背离,是大一统的教育,只讲共性,不讲个性,按照“模型化”的工业生产方式制作“标准体”,实质是把学生当物不当人,违背了教育的本质。
(2)人性化——学生是有生命活力的人
旧的学生观驱使下,学校教育存在两种旧模式:片面强调灌输书本知识的“说教式”和片面强调训练行为规则的“管教式”,两者类似于电脑的信息工程模式,把人脑当电脑操作。
树立人性化的学生观,教师备课时,既要眼中有书,更要心中有人;既要抓住教材的基本点,更要抓住学生的兴奋点,确保自己教得有趣,学生学得有味。
(3)主体性——学生是教育活动中的主体
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教师应高度重视学生主体性,既要充分认识,更要在实践教学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包括自主性、自为性、选择性、创造性。
教育教学活动既要“活”又要“动”。“活”指内容鲜活,贴近生活,形式灵活,使学生能够生动活泼地学习;“动”指学生的多种感官互联互动,动眼观察,动耳倾听,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嘴动笔表达,实现人际交往互动,释放学习群体的心理动力。
(4)发展性——学生是发展的人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学生在身心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心理冲突、困惑、挫折、烦恼等心理失衡、失调和失误等心理状态不良、不适应学习、生活和社会的现象,主要是发展性心理问题,教师不能以偏概全,攻其一点而不顾其他,将出现问题行为的学生视为“问题学生”,对其歧视甚至排斥。教师应当认识到这是人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用发展性的学生观看待问题行为,引导学生自觉自律,自动矫正问题行为。
(三)育人为本,科学发展
1.“育人为本”思想的内涵
育人为本是以培养人才为学校的根本任务,以幼儿为主体,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理念,它是以人为本在教育工作中的集中体现,也是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2.“育人为本”教育思想深刻内涵的表现
(1)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这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2)坚持以人的全面进步和发展为本
人的发展既包括人自身的发展,也包括社会为人的发展所提供的条件。育人为本教育思想的实质,就是坚持以人的全面进步和发展为本,把人作为社会主体和中心,在社会发展中以满足人的需要、提高人的能力、提升人的品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就是重视人本身的发展,将个体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统一起来,将个体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养成统一起来,使之能够在复杂多元、快速多变的社会环境中正确进行知识选择和创新。
(3)坚持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为本
教育发展必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科学文化教育需要,特别是要满足人民群众渴望子女接受优质教育的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及其子女接受良好教育的权益,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办好让人民满意的学校,让教育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真正体现出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4)关注人人接受教育机会的公平性
机会均等是指人人在教育活动和过程中都享有同等的受教育机会,这是教育最崇高的理想。教育公平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要求。保障人人享有公平的受教育权利和机会,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是教育工作义不容辞的责任。
(5)满足每个人接受教育的个性需要和期望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满足每个人的个性需要和他们的期望。“育人为本”教育思想要求教育既要了解社会和文化的多样性,也要了解到每个人、每个学生都有着不同的个性,使教育能够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求和他们的期望。
3.实现“育人为本”教育思想的途径
(1)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①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
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以育人为根本,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为人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服务;
③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④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造就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2)要把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
①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其关键是机会公平,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②提高质量
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
a.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b.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
c.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四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3)要把优先发展和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重要保证
①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基本要求,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
②充分调动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的积极性,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不断扩大社会资源对教育的投入;
③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处理好全局与局部、全面与重点的关系,结合不同地区发展的阶段性特点,针对不同学段教育的特色,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分阶段推进,以确保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三、教师观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及意义
1.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要求
(1)定义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专业成熟程度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持续变化过程。
(2)地位
教师专业成长是一个不断学习提高的过程,是一个不断遇到问题并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人的职业素养和内涵不断增长的过程,也是一个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情感、社会责任感不断成熟、提升、创新的过程。
(3)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要求
①具备职业道德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时的基本道德规范,是教师对职业行为的自觉追求,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道德基础。教师职业道德应以敬业精神为基础、以协调师生关系为主要内容,乐于奉献、坚持公正是对教师职业的基本职业道德要求。
②拓展专业知识
教师的专业知识是教师职业区别于其他职业的理论体系和经验系统。学科教学知识形成的过程,是教师的生命运动过程,也是教师个性发展的过程。
③提升专业能力
a.专业能力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运用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顺利完成某种教育教学任务的活动方式和本领。
b.教师的专业能力主要包括:教学设计的能力、教学语言能力、教育教学交往能力、组织和调控课堂的能力、教育研究能力、创新能力。
④建构专业人格
a.教师的专业人格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心理基础。教育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师与学生心智和情感交流的过程,高尚的人格赋予教师言行、情态等活动和形象以一种高贵的品位,教师正是以这种高贵品位来熏陶学生的。
b.教师的人格形象是学生亲近或疏远教师的首要因素,理想教师的人格包括:善于理解学生、和蔼可亲、真诚质朴、公平正直、富有耐心、善解人意、兴趣广泛、开朗乐观、意志力强、诙谐幽默、宽容大度等。
⑤形成专业思想
专业思想是教师在深入理解教育工作的本质、目的、价值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关于教育教学的基本观点和信念,它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性支点和专业自我的精神内核,是教师对成为一个成熟的教育教学专业工作者的向往追求。
⑥发展专业自我
教师专业自我,是指教师在职业生活中创造并体现符合自己志趣、能力与个性的独特的教育教学生活方式,以及个体在职业生活中形成的知识、观念、价值体系与教学风格的总和。
2.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
(1)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成长的必然要求;
(2)教师专业发展有利于激发和坚定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精神;
(3)教师专业发展有助于实现教师的生命价值。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
1.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保证
(1)终身学习的概念与内涵
①终身学习的概念
欧洲终身学习促进会提出“终身学习”的概念:终身学习是通过一个不断的支持过程来发挥人类的潜能,它激励并使人们有权利去获得他们终身所需要的全部知识、价值、技能与理解,并在任何任务、情况和环境中有信心、有创造性和愉快地应用它们。
②终身学习的内涵
a.强调终身教育的主体转换,体现个体的生命焕发;
b.强调学习者个体的学习权利;
c.重视学习者个体的参与意识,强调对学习内容、过程和方法的选择,注重自我设计和自我完善。
(2)终身学习理念之于教师专业发展
在终身学习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要从以下几方面来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①注重培养自己终身学习的能力
a.以一种现实的方式明确个人目的的能力;
b.善于应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并将其与真实生活密切联系的能力;
c.有效评价自身学习的能力,并形成有利于终身学习的自我设计的能力;
d.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
e.掌握并运用不同的学习策略的能力,并善于在不同场所进行学习的能力;
f.利用和解释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的能力。
②加强教育学、心理学领域的理论学习与探索
教师应该加强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理论学习和探索,并且除了普识性的教育学和心理学之外,还应重点掌握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相关理论,学习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以及关于成人学习者的基本特征等。
③根据个性化发展需求,完善教学活动的各个具体环节
a.对教学目的的认识;
b.对教学内容的分析;
c.对教学组织形式的探索;
d.对学生评价方式的变革。
2.行动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
(1)行动研究的内涵
行动研究是指教师在实际教育中基于学校、源于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研究,研究的起点和对象是教学实际中出现的问题。行动研究需要制订计划、系统地收集资料、分析问题、提出改进方案、付诸实施、检验和反省成果,要把学习与培训、学习与行动结合起来。
(2)行动研究的过程
①对教育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发现并明确问题
教师借助内省和对话审视自己的行为,既可以对自己熟悉的观念提出质疑,也可以对新的教学理念或教学模式提出质疑,还可以在新的理论、新的模式与自己已有经验的比较中产生各种想法,这些都有助于教师形成问题意识。
②分析问题,寻找问题的症结
教师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和界定,把那些只能用模糊语言进行描述的问题转化为能用比较准确的概念说明其实质的问题,使对教学现状的反思提升到对教学本质的把握,从而找准问题的症结。
③假设一种或多种解决问题的办法或途径
教师根据自己对教学对象的了解和自己的经验以及对所能收集到的资料的分析把握,形成解决办法的不同设想,用来解释情境,从而形成一个总体的行动计划。
④实践、尝试解决问题
由于行动研究的根本目的是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改善实践的质量,解决问题的各种假设需要在实践中寻找证据,进行证实和证伪。
⑤反思总结
对整个过程进行反思,进一步明确问题是否能解决,解决到了哪一步,还有什么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并在此基础上发现新的问题或提出新的假设。
3.教学反思——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经之路
(1)教学反思的定义
教学反思指教师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讨与解决教学目的、教学工具和自身方面的问题,不断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自己成为专家型教师。
(2)教学反思的意义
①教学反思能促进教师积极主动地探究教学问题;
②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成为研究者;
③教学反思有助于改造和提升教师的教学经验。
(3)教学反思的策略
①内省反思法
内省反思法是指教师主动地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的方法。
a.反思总结法
反思总结法主要是指通过自己记忆,对自己的教学实践予以总结、反思的方法,从而进一步使教学实践中的“灵感”内化,也使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得到考虑。
b.录像反思法
录像反思法是通过录像再现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师以旁观者的身份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的方法。这种方法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客观地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评价,这样能更好地强化自己已有的经验,改正和弥补自己的不足。
c.档案袋反思法
档案袋反思法是以专题的形式为反思线索对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包括课堂提问的形式是否多样,课堂提问的内容是否是课堂的重点、难点,对某学生的提问的形式、难度是否符合该学生的实际能力等。
②交流反思法
交流反思法可以就某一问题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也可以是在听完某教师的一堂课以后,针对这堂课而进行交流。这样可以反观自己的意识与行为,加深对自己的了解,并了解其他与自己不同的观念,进而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
4.同伴互助——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方法
(1)同伴互助方式之一——磨课
“磨课”是对课堂教学研究的一种形象化说法,往往由集体开展的“备课一上课、听课一评课”三个环节组成。在“磨课”的每一个环节中,都是集体参与讨论、策划、修订和完善,它反映了集体的意志和智慧,充满了民主和谐的氛围,自动构成了一个能动的“磁场”,带动每一个成员自主地参与并自如地运行。
(2)同伴互助方式之二——沙龙
“沙龙”指教育工作者或教育研究者之间主题性的小型教育研讨活动,其特点有:
a.要有一个合适的主题;
b.要有一定数量的教师或专家;
c.要有一个主持人能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d.要围绕主题开展自如深刻的对话,参与者之间没有绝对的权威,大家各抒己见,时常有思想交流、智慧碰撞、观点交锋;
e.最终应该形成对讨论主题的阶段性的看法或认同,这是众人观点和智慧的有机整合。
(3)同伴互助方式之三——展示
学校定期由教研组或课题组以研究小组为单位,向其他教研组或教师群体展示各自研究课题的阶段性的实践、思考和成果。
5.专业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条件
(1)专业引领的基本要求
①对教师的专业引领要目标明确、内容正确、方法适当;
②在专业引领中,要充分发挥引领人员和教师双方的能动性和积极性;
③对教师的专业引领要到位而不越位。
(2)专业引领的操作方法
①阐释教育教学理念
在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中,让教师掌握并形成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是教师获得专业发展的首要任务。完成这一任务,引领人员可采用讲座、学术专题报告、专题理论研讨、教学问题诊断、案例评析、教学专题座谈咨询和引导自学等形式,让教师全面掌握新的教育教学理论。
②共拟教育教学方案
在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中,教师掌握了教育教学思想,形成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的基础上,引领人员要与教师就某种教育教学内容或现象在共同探讨的基础上,引领教师并与教师共同拟定出教育教学方案。
③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尝试
在教师使用共同拟定的教学方案进行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引领人员要深入课堂,关注、考察和记录执教教师的教学行为,并将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与拟定的教学方案进行比较,寻找出与教学科学理论的差距,以备在教师进行教学尝试之后与教师一起讨论进一步修订方案、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行为。
④引导反思教育教学行为
在教师拟定的教学方案进行教学实践尝试之后,引领人员要安排和组织教师对教学尝试情况进行反思和评议。要总结大家意见,进一步引导教师将教学尝试行为的反思意见落实到新的教学行为之中,改变原来课堂教学中的不足,把反思转化为行动。
6.课题研究——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载体
(1)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理论水平的提升
①教师开展课题研究,首先要寻找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进行理论奠基;
②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教师要自始至终以先进的教育理论来指导自己的研究活动和实践活动,并通过研究和实践,或是验证,或是补充完善,或是丰富、发展他人的理论;
③当研究活动结束,教师要对课题的研究进行认真总结,在深入的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做法、感悟进行理论上的提升。
(2)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知识的拓展
教师开展课题研究,需要教育、教学、心理、科研、课程、管理等各方面的知识,这必然促使教师对各方面知识的学习,特别是要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的新知识,如最新的文化基础知识、最新的学科知识、最新的教育理论知识等,以适应开展教育科研的需求。
(3)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
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主要包括教育教学设计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反思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等。开展课题研究,可以促进教师的设计能力、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外,同时,对教师反思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具有独特的促进作用。
(4)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自我的形成
课题研究是为解决某一问题而进行的探究性活动,它需要教师拥有广博的知识和各种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品质。教育科研对教师专业发展起着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可以激发教师自主寻求发展,促进教师内在的自我更新。
(三)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
1.教师职业的责任
(1)内涵
教师职业责任,就是教师必须承担的职责和任务。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教师的根本职责,就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换句话说,人民教师的职责,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发展趋势
教师的职业责任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更新,其发展趋势:社会发达程度越高,教师职业的劳动越复杂,所负担的责任越大,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发挥的作用越重要。
2.教师职业责任的具体体现
(1)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者
①教师要处处从人的成长与发展的角度去关注幼儿,通过教育使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基本能力,为他们将来进入社会生活,服务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
②教师在工作中要使德、智、体、美、劳相互渗透,相互交织,把全面发展的教育与素质教育结合起来,把提高幼儿的全面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使教育呈现一个统一的、完整的过程。
③教师要为学生的个人成长打好三方面的基础
a.第一是打好良好健康成长的基础。为他们脑力和体力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要从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自强心,使他们长大了能够不断追求事业的成功。
b.第二是打好进一步学习或终身学习的基础,是他们进入社会以后能够不断地自己去获取知识。
c.第三是为他们走向社会打好基础,使他们从小就要有一种社会责任感,使他们了解社会、了解他人、了解自己在生活中的地位和责任。
(2)民主师生关系的建立者
①教师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对学生要拥有一颗爱心,要关心学生、爱护学生,要把学生当做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来看待。通过教师对学生的爱,使学生的心灵得到感化,为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奠定基础。
②教师必须对学生一视同仁,学生对教师的第一要求即公正。教师在工作中常常把评价学生作为一种教育的手段,教师的评价必须客观公正,要通过评价激发学生努力上进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更高的理想与希望。
③教师必须把权威建立在长期与学生平等的交往中,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主动关心学生,满足学生求知的需要。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成为可亲、可近、可敬、可信任的知心人,才能真正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使教育达到预期的目的。
(3)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
①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和学生观,把学生看成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在学生的学习中教师不能包办代替,要调动学生探求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过去由学生学适应教师的教到让教师的教适应学生的学的观念的转变。
②教师要认真研究学生学习的心理发展规律,研究学生怎样学,以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的学法,引导学生探究、总结学习的规律。
③教师要让学生更多地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实际去操作与观察,增加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活动的机会,鼓励学生多思善问,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逐渐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④教师要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要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自学、预习、记忆、分析、思考、解答等。
⑤教师要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贯彻启发式教学,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学生从“一言堂”、“满堂灌”中解放出来。
⑥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上好每一节课,增强教学艺术的感染力,使学生接受教师情感与情绪的表达,接受教师人格魅力的影响。
(4)教育信息的开发与应用者
①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有利的信息环境,拓宽学生获取信息的环境,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为此,教师不但要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状况,还要广泛参与社会实践,不但要指导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还要指导学生接受和选择各种信息。
②教师必须熟练掌握和应用计算机技术,会使用各种教学软件,如备课软件、课堂教学辅导软件、技能训练软件以及资料库、习题库等。
③教师应能够在教育信息网络上获取各种所需的信息,将信息及时地提供给学生,同时也能将自己的教育教学成果接载到系统中去,以扩大教育的影响。
(5)学生健康心理的培育者
①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重视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
②教师必须随时帮助学生,开展心育,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指导。
③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自己,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控制,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3.教师职业的价值
(1)教师职业价值的内涵
①教师职业的价值体现在这一职业可以满足作为教师的个体自我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教师获取主要生活来源的社会活动。
②教师职业的价值体现在这一职业对他人、集体、国家、社会和人类的作用与意义上,体现在教师职业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精神财富,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等方面。
(2)教师职业价值观的意义
①职业价值观能增强工作满意度
职业价值观可以指导教师的职业行为,也是教师对其教学行为进行评价的重要参考。
②职业价值观能提高工作绩效
职业价值观对教师工作绩效产生正向的影响。职业价值观中的大部分因素,包括组织安全、经济取向与自我成长取向、总体职业价值观等,对教师任务绩效各方面都有着非常显著的影响。
③职业价值观与工作积极性的关系
人们的价值观不同,其工作表现也会不同,职业价值观是影响工作积极性的重要因素。教师职业价值观与职业投入呈显著正相关,会影响个体对待工作的态度,影响其工作积极性。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56458.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1-10 17:56 , Processed in 0.108414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