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世界史·古代史》(吴于廑)笔记(转贴)

[复制链接]
11#
 楼主| leonhl 发表于 07-3-30 21:53:25 | 只看该作者
第十一章 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
  和资本主义的兴起

本章重点:
1、西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2、新航路开辟的背景、过程及其历史影响
3、英国圈地运动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4、英国的宗教改革和反西班牙的斗争
5、法国的专制统治
6、法国宗教改革与雨格诺战争
7、法国亨利四世的统治
8、文艺复兴产生的社会条件和人文主义思想
9、各国文艺复兴的成就
10、德国宗教改革与农民战争
11、三十年战争的原因、经过和后果
参考书目:
1、马克思:《资本论》
2、恩格斯:《论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国家的产生》,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
3、恩格斯:《德国农民战争》,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
4、莫尔顿:《人民英国史》
5、陈小川等:《文艺复兴史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年。
6、(德)威廉·戚美尔曼:《伟大的德国农民战争》,商务印书馆,1982年。

第一节   资本主义关系的产生
一、资本主义的萌芽
1、十六世纪初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十六、十七世纪西欧各国进入封建制度解体的时期,这个时期的主要特征是封建生产关系渐趋瓦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产生。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又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前提。在漫长的中世纪社会里,由于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因而不断改进工具,改进生产技术,推动了生产的发展,到十六世纪初,西欧社会生产力有了显著进步。
首先,在动力技术上,人们逐渐以自然力取代人力和畜力,风车经过改进在磨粉业中广泛使用,特别是发明了一种在构造上与过去不同的上击水轮,安装在河流或水渠附近,利用水流落差冲击轮叶,推动轮叶旋转,来完成大量工作。因为上击水轮可以安装在远离河流的水渠上,这就突破了下击水轮只能安装在急流险滩的局限性。上击水轮的推广,在技术发展中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例如采矿业可将其联结在起重机、重力锤等机械上来运送、压碎矿物,冶金业可用水轮带动鼓风炉的风箱,纺织业可以用水轮推动漂洗机等等。
动力技术的进步使冶金和金属制造业发生重大变化,水轮机鼓风能力大大超过了手风箱,因而使熔炉炉温增高,炉体增大,容量和效能都有提高,能将生铁炼成熟铁,甚至可得到一层薄钢,这是现代冶金技术的基础。冶金技术的变革,引起金属加工制造方法的改进,铸造法取代了锤锻法,可制造出较复杂的工具,如旋床、钻床、磨床、起重机、重力锤等,这些技术成就使最繁重的采矿业逐渐机械化,此外,人们还发现了炼铜和制造铜铅合金的方法。在纺织业中,从十四世纪开始广泛使用手摇纺车,使劳动效率提高了一倍,十五世纪末十六世纪初又发明了小型脚踏纺车和脚踏织布机,使用脚踏纺车可使纺线、缠线两道工序同时完成,这进一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随着冶金和金属制造技术的进步,逐渐兴起了新的工业部门——军火工业。十四世纪前后,中国发明的火药、火枪传入欧洲,欧洲人开始铸造枪炮,十六世纪他们发明了轮机枪(由小钢轮与燧石相击而发火)和燧发枪(用弹簧作用发射,用燧石引火)。大炮也不断改进,最远射程可达2000多米。由于铸造枪炮需要更多的生铁、铜和钢,反过来刺激了冶金和铸造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农业技术的进步比较缓慢,但受工业发展的推动,十六世纪在农业方面也有改进,铁犁逐渐推广,开始大片垦荒,增加耕地面积,在耕作制度上采用多田轮作制,耕地得到充分利用,提高了粮食和经济作物的产量。
随着生产的发展,生产者技术熟练程度的提高,劳动的社会分工也更加复杂,十六、十七世纪,手工业的专业化分工大为加强,法兰克福有手工业行业190多种,伦敦有100种以上,巴黎有350种,以前作为农业副业的酿酒、缝衣、制面包等,这时也脱离农业成为独立的手工业部门,体现了农业和手工业的进一步分离。
手工业专业化程度的加强,便产生了地区的分工,出现了地区生产的专门化,英国的绒面呢、尼德兰北部的船舶、西班牙托利多的刀剑、意大利米兰的甲胄等产品,不仅在欧洲享有盛名,而且远销世界各地。到十六世纪,西欧各国逐渐形成一些比较大的工业中心:伦敦、阿姆斯特丹、里斯本、米兰、威尼斯、罗马等,人口都在十万以上,巴黎甚至可达20万人。城市生产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引起城市对粮食和原料需要的增长,因而西欧各国出现了一些商品农业区,如荷兰的奶牛和奶制品,德国莱茵地区和法国香槟地区的葡萄和各种酒类,卡斯提的美利努羊毛等地方性农产品远近驰名,农村越来越广泛地卷入商品市场,为城市和市场的需要而进行商品生产,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
2、资本的原始积累
资本主义的建立,在社会上和经济上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货币和商品要转化为资本,二是直接生产者要与生产资料分离。商品和货币并非一开始就是资本,只有当小商品生产发展到一定高度时,在一部分人手中集中了大量货币、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他就需要购买别人的劳动力,以增殖自己的财富,这样就需要能出卖自己劳动力的自由劳动者。在封建社会,农奴和依附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没有人身自由,手工业中的帮工和学徒受缚于封建行会,都不能成为自由劳动者,因此直接生产者必须从封建束缚和行会强制下解放出来,并且被剥夺得一无所有(不占有任何生产资料),才能转化为雇佣劳动者。在西欧,资本主义生产的两个条件,是在原始积累过程中通过暴力手段实现的,其表现形式为:强制剥夺直接生产者的生产资料,推销国债,提高赋税,实行包税制,在国内外实行武力征服、掠夺等等,表现在具体国家和地区虽不大相同,但对农民土地的剥夺则是全部原始积累过程的基础。
英国的“圈地运动”是资本原始积累的典型形态,马克思在仔细研究和分析了圈地的过程后,把它称之为“生产关系革命”。所谓圈地,主要是用暴力剥夺个体农民的份地。英国的圈地运动经历了两个高潮,一个出现在十五世纪后期,延续至十七世纪初,另一个发生在十八世纪中叶至十九世纪初,前次是对农民份地的最初冲击,后者是最后消灭了小农,使小农赖以存在的份地制化为乌有,从而使封建土地所有制也最终崩溃。
殖民掠夺是原始积累的另一要素,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法、英等国殖民者用最残忍的暴力手段掠夺亚、非、美洲各族人民,从十六世纪起的350多年间,他们从非洲掠夺黑人运往美洲卖为奴隶,奴隶贩子通过黑奴交易谋取暴利,这些金钱源源不断流入宗主国,并在这里转化为资本。
此外,原始积累的方式还有商业战争、国债制度、现代课税制度和保护关税制度等,这些原始积累的不同形式,都是通过运用国家权力、运用暴力来促进封建生产方式的瓦解和资本主义方式的产生。
3、早期的资本主义关系
原始积累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工业中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简单协作、手工工场和机器工业。在西欧,从十六世纪至十八世纪七十年代英国产业革命前夕,手工工场一直是工业生产的基本组织形式,因此这个阶段通常被称为工场手工业时期。
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最初的繁荣是在佛罗伦萨,随后是佛兰德尔,但发展最迅速的是英国。圈地运动加快了英国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步伐,其中以毛纺织业最为兴盛。十三、十四世纪英国还是一个羊毛原料生产国,所产羊毛独占欧洲市场,由于羊毛原料充足,价格低廉,英国政府又鼓励外国织工移入本国传播纺织技术,同时,在与外商竞争中,英国采取措施,如征收羊毛出口税、禁止羊毛出口、禁止外国呢绒输入等,来保护本国呢绒业的发展。到十六世纪,英国从羊毛输出国一跃而成为呢绒输出国,呢绒成了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毛纺织业成为英国的民族工业。由于呢绒销路广,需求量大,依靠作坊手工业的小生产已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于是资本主义社会化的大生产势在必行。
早在十五世纪,英国便有“呢绒商”在活动,他们握有大量资本,购买大宗羊毛原料,零售给农村家庭手工业者,经他们织成呢绒后由呢绒商收购,然后投入市场。“呢绒商”从供给原料到收购成品,把家庭手工业者纳入他的生产体系,切断他们同市场的联系,这就使家庭手工业者完全依赖于“呢绒商”,实质上变成受雇于“呢绒商”的雇佣工人,“呢绒商”则成为新兴资本家。这种新的生产组织便是农村中分散的手工工场。到十六世纪,英国毛纺织业中这种分散的手工工场发展非常迅速。
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集中的手工工场开始出现。十五世纪行会手工业者的竞争使得阶级分化日益加剧,不仅帮工和学徒已沦为事实上的雇工,而且比较贫穷的行东也丧失了独立,富裕的行东运用手中的资本购买厂房、原料和工具,将破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集中在工场里,按照统一指挥,从事分工生产,这些富裕行东完全脱离劳动,专靠剥削为生,成为新兴的资本家。但十六世纪时千人以上规模集中的手工工场为数不多,一般多在百人以下,英国直到十七世纪末,那种分散的手工工场仍然是主要的生产组织形式。
手工工场生产的特点是规模大、分工细、劳动生产率高,生产过程的分工、劳动和工具的专门化都有利于技术改进,是向机器生产过渡的重要阶段。但手工工场主对雇佣工人的残酷剥削,又不能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生产的发展和技术的提高,而且雇佣工人的工资极其微薄,1583年,英国采煤工一天工作12—14小时,工作只有六便士,而且工资的提高和物价上涨之比不成正比。此外,手工工场的劳动条件也十分恶劣,这也是为什么无产阶级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跟资本主义剥削展开不断斗争的原因。
在农业方面,十五世纪的英、法和尼德兰地区,农村的封建生产关系趋于衰落,资本主义关系开始萌芽,这种变化与商品货币关系渗入农村有关,商品经济到处瓦解了自然经济,劳役地租、实物地租让位于货币地租。早在十三世纪末,货币地租在英国地租总额中就超过了2/3,占据主导地位。随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村的两极分化不断加剧,多数农民陷于破产,被迫出卖劳动力,少数人则富裕起来,购买土地,剥削雇工,变成经营资本主义农场的农场主,这个变革过程由于圈地运动而加速,圈地以后,有的贵族地主把大片土地改营资本主义农场或牧场,有的把土地出租给乡绅、富农或市民,自己坐收地租。贵族地主与这种租佃者的关系,已不是过去那种按传统的封建惯例租地的关系,而是一种契约关系,双方依契约来维系关系,租约期满,土地才有可能被收回,这种租地在性质上已不同于封建地租,而是剥削雇工剩余价值的一部分,是资本主义地租。这种租地经营农场的人,称为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他们与贵族地主订立的租约一般都是长期的,即使物价上涨、货币贬值时租额仍不变,租地农场主靠这种牺牲贵族地主和雇佣工人利益的方法不断积累资本。

二、新航路的开辟
1、历史背景
十五世纪末至十六世纪初,欧洲人开辟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的航路,从而发现了美洲大陆,这个事件在历史上习惯称为“地理大发现”。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绝非历史的偶然,它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经济根源。
(1)十五世纪以后,随着封建经济的急速发展,商品货币关系开始从内部侵蚀封建自然经济的基础,瓦解封建制度,促进资本主义萌芽。当时,商品交换十分广泛,这就需要大量货币,这时西欧货币已经由银本位制过渡到金本位制,黄金、白银同是欧洲各国和欧洲各国间国际贸易的支付手段,地位很高,因而当时人们认为占有金银就占有一切,黄金能为灵魂开辟通往天堂的道路,因此,西欧社会各阶层,尤其商人和资产阶级,非常热衷于追求金银、财富,然而欧洲大陆所产金银有限,于是他们把注意力转到了东方。当时欧洲流传很广的一部书《马可波罗行记》(马可波罗是意大利威尼斯商人,青年时代随其父叔到中亚、印度和中国等地经商,元世祖时在中国朝廷做官,在中国住了十七年。回国后,参加了威尼斯与热那亚的海战,威尼斯战败,马可波罗被捕下狱,在狱中他口述了在东方的见闻,由比萨作家罗斯蒂生记录整理成书,广为流传),该书对印度、南洋和中国的财富作了夸张描述,进一步激发了欧洲上层分子到东方寻金的热情。
(2)东方通往西方的道路原来有三条:一条陆路,由中亚沿里海、黑海到达小亚;两条海路,即由海路入波斯湾,然后经两河流域到地中海东岸叙利亚一带,或先由海路至红海,然后由陆路到埃及亚历山大港。十五世纪中叶奥斯曼帝国兴起后,占领了巴尔干半岛和小亚细亚地区,不久又占领了克里米亚,控制了东西方间的传统商路,对往来于地中海区域的欧洲各国商人横征暴敛,百般刁难,因此,运抵欧洲的商品,数量少且价格高,而欧洲上层社会把亚洲奢侈品看作生活必需,不惜高价购买,这种贸易造成西欧的入超,大量黄金外流,于是西欧各国贵族、商人和资产阶级急切的想绕过地中海东部,另外开辟一条航路通往印度和中国,从亚洲直接获得大量奢侈商品。
(3)西欧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发现新航路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使远洋航行成为可能。十五世纪西欧出现了适于在大海里航行的多桅快速帆船,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罗盘针,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这时得到普遍应用,欧洲人利用它来辩明地理方位,确定航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古希腊的地圆学说在知识界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其中以佛罗伦萨的天文学家、地理学家托斯堪内里最为坚定,他从大地是球形这一假定出发,认为向西航行可以到达印度和中国,并绘制了概略的世界地图。总之,十五世纪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世界各地航海经验的积累,使欧洲的航海员敢于远离海岸,到从未去过的大洋里航行,从而导致新航路的开辟最终获得成功。
2、新航路的开辟
最先探寻通往印度航路的是葡萄牙人,从十五世纪初开始,葡萄牙的贵族阶级在专制王朝的支持下,为了寻找黄金,沿着非洲西海岸向南航行,于1415年占领了非洲西北角的休达城。七十年代,葡萄牙人到达加纳,发现那里黄金丰富,后被欧洲人称为黄金海岸。八十年代到达刚果和安哥拉,每次出航都带回大批贵重物品。这种情况对西班牙人是个刺激,为了同对手竞争,西班牙朝着另一方向寻找通往印度的航路,其结果是开辟了横渡大西洋的欧美航线,发现了美洲大陆。意大利人哥伦布根据地圆学说,认为从大西洋到一直西航可到达印度,西班牙国王采纳了他的意见。1492年8月3日,哥伦布率船队,横渡大西洋,于10月12日到达巴哈马群岛中的一个小岛――瓦特林岛,他认为所到的地方是印度,把遇见的土著居民叫做印第安人,然后继续南航,到达古巴、海地,于1493年3月返回西班牙,这是哥伦布第一次航行,随后哥伦布出航又发现了一些岛屿。
就在哥伦布探航期间,意大利人阿美利哥·味斯普奇考察了南美洲东北部海岸,他返回后绘制了最新地图,并出版了《海上旅行故事集》,书中断定这个地方不是印度,而是新大陆,后人用他的名字给新大陆命名为“阿美利加洲”,但哥伦布最先到达的南北美洲间的岛屿后来一直叫西印度群岛。
哥伦布的航行和发现,在欧洲产生很大影响,推动各国掀起了一个新的海外扩张浪潮。葡萄牙不甘落后,早在1486年,葡萄牙人迪亚士航行到达非洲南端好望角。1497年,达·伽马率船队沿迪亚士走过的路线绕过好望角,沿非洲东岸北上,靠一个阿拉伯航海员的领航,于1498年5月22日到达印度卡里库特港,新航路终于开辟成功,达·伽马满载香料、丝绸回到葡萄牙,获得的纯利超过航行费用的六十倍,这在欧洲又引起极大震动,西班牙贵族尤其眼红。
1519年9月,由于在本国受不到重视而投效西班牙国王的葡萄牙人麦哲伦作环球航行,船队到达南美东海岸后沿岸向南,穿过南端的海峡――后被称为麦哲伦海峡,向西进入一片海洋,由于沿途风平浪静,于是船员称之为太平洋。1521年3月到达菲律宾群岛,麦哲伦企图征服各岛屿,结果被当地居民杀死,其余船员经过印度洋,绕好望角北上,于1522年9月回到西班牙,这样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宣告成功。
3、早期殖民征服和掠夺
新航路开辟和新大陆发现后,处在原始积累时期的新兴资产阶级、没落贵族和商人,在各国王朝的支持下纷纷涌向亚洲、非洲和美洲,进行殖民征服和掠夺。葡萄牙和西班牙先于其它欧洲国家进行征服和掠夺的,两国把他们最先到达的地方都宣布为本国属地,结果为争夺属地两国发生了争执,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六世于是出面调停,双方于1494年6月签订条约,在佛得角群岛以西2220公里处,从北极到南极划出一条分界线,称为“教皇子午线”,条约规定该线以西所发现的非基督教国土归西班牙所有,以东属葡萄牙。当麦哲伦航行抵达摩鹿加群岛后,对该岛归属问题发生矛盾。1529年,双方在萨拉哥撒再订条约,在摩鹿加群岛以东17度的地方,划出另一条分界线。根据这两次协议,西班牙几乎独占了美洲,葡萄牙则将亚洲和非洲置于自己的势力范围之下,这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殖民地瓜分。
哥伦布到达美洲之后不久,西班牙人就开始侵占美洲大陆。在十六世纪头十年,首先占领了加勒比海和西印度群岛,在海地岛的圣多明各和牙买加、古巴、波多黎各等岛屿建立了殖民据点,然后进一步侵占广大的中南美洲。到十六世纪中叶,除葡属巴西外,北起墨西哥,南至阿根廷南端合恩角,整个中南美洲大陆基本上被西班牙人征服,西班牙殖民者的侵略活动十分卑鄙残忍,其中对墨西哥和秘鲁的征服最为典型。(科泰斯、皮萨罗的征服活动)
西班牙人征服中南美洲以后,在那里设立殖民政府,派驻总督,实行直接统治,随后西班牙人大批移民。到1574年总数就达15万,西班牙贵族、僧侣、商人和其他冒险家在那里霸占土地,成了大地产的主人。原来土地上的主人则沦为农奴或奴隶,殖民者在种植园和金银矿中推行奴隶制度,残酷压榨和剥削印第安人,造成印第安人口锐减,例如:1503年西班牙入侵牙买加时,岛上居民约30万,1548年时则几乎绝迹。到十六世纪中叶(1541年),据估计西班牙殖民地上的印第安人被消灭了1500万人。
由于印第安人大批被虐杀,美洲劳动力严重不足,为解决这个问题,从十六世纪起,殖民者开始从非洲贩斥黑人,运往美洲为奴。十六世纪内,从非洲运往美洲的黑奴约90万,十七世纪约275万,十八世纪约700万,至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被贩运到美洲的黑人共达1500万,加上猎奴和贩运中死亡的人数,非洲损失人口约6000万至一亿,由于奴隶贸易获利丰厚,因此西欧各国殖民者展开了激烈竞争。十六世纪,西班牙、葡萄牙垄断了这项贸易,后来荷兰一度夺得垄断权,但不久它的地位又为英、法所取代。
美洲大陆沦为殖民地后,西班牙每年有两支船队,在春夏两季开往美洲,满载黄金、白银等,由军舰护航回国。十六世纪五六十年代每年从美洲流入西班牙的黄金有5500公斤,白银24万6千公斤。十六世纪末,世界贵金属开采量中将近83%归西班牙所有,葡萄牙是一个经济落后的小国,而它侵略的对象却是文化发达人口稠密的东方大国。因此它很难直接占领如此广阔的领土,不得不采取建立军事据点,控制海运,保护商站,以垄断东方贸易的政策,它不但在公海上抢劫其它国家的船只,还经常劫掠阿拉伯海、印度洋和南海群岛沿岸居民。十六世纪他们从非洲抢走了27万6千公斤黄金,掠夺了大批象牙和奴隶,每年都有大批物品被运回里斯本,然后以垄断价格卖给欧洲商人,获得惊人利润。
继西班牙、葡萄牙之后从事殖民侵略的是荷兰、英国、法国,由于他们国内资本主义发展较早,工业发达,国势发达,可用商品和大炮打开西、葡殖民帝国的大门,所以逐渐在亚、非、美各地排除了西、葡势力。荷兰人对殖民地的经营主要通过贸易公司,1602年,荷兰成立了东印度公司,以印尼为主要活动区。1621年又成立西印度公司,垄断美洲和西非贸易。他们对殖民地的掠夺手段和西班牙、葡萄牙一样野蛮、残酷。英国的殖民活动开始于十六世纪晚期,主要是一些工场主和商人集资组织贸易公司,从事固定地区的贸易和殖民扩张。从1613年开始,英国以印度为主要殖民侵略对象,不断渗透其势力,但与葡萄牙势力发生抵触。于是英国采取结好印度王公共同对付葡萄牙人的策略,排挤了葡萄牙人,并继承了他们的权益,随后英国插手印王公间的内争,借机扩充势力。但十七世纪末以前,英殖民者只能采取蚕食政策扩大力量,因为莫卧儿帝国对于英国东印度公司具有一定制止力量。
4、新航路开辟的社会后果
新航路的开辟和美洲大陆的发现,对西欧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它的直接后果,首先是殖民制度的建立,新兴的欧洲资产阶级抱着发财的欲望,纷纷到亚、非、美洲进行殖民,疯狂掠夺资源,侵占土地,建立血腥的殖民统治,用征服、奴役以至消灭殖民地人民的办法积累资金,他们夺得的财宝,纷纷流入宗主国,并在那里转化为资本,西欧资产阶级利用这些资本扩大工场手工业,发展资本主义生产,但对殖民地来说,殖民统治的建立,使殖民地各国失去了自己的独立和发展,大大滞缓了该地区的社会进步。
新航路的开辟在欧洲还引起了两场革命。①商业革命。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西欧与世界各地区各民族间的联系,贸易范围空前扩大,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商品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而原来封建行会手工业生产已大大不能满足世界市场的需要,因而市场的扩大,刺激了正在萌芽中的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同时,由于商路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使意大利的商业城市逐渐丧失了独占东方贸易的地位,日趋衰落,而大西洋沿岸的城市和国家,地位却越来越重要,如荷兰、英国,因处于有利位置而在世界贸易中占有较大份额;十六世纪二十至七十年代尼德兰的安特卫普是世界贸易中心、金融中心和商品集散地,十七世纪之后安特卫普的地位才逐渐被阿姆斯特丹和伦敦所取代。②价格革命。由于西班牙等国从殖民地掠回大量金银,西欧贵金属突然增多,仅在十六世纪之内,欧洲黄金数量从约55万公斤增加到119.2万公斤,增加一倍多,白银从700万公斤增加到2140万公斤,增加达两倍多,而这些金银是用殖民地人民廉价劳动力开采的,成本极低,因而引起金银贬值,物价上涨,导致西欧各国城乡雇佣工人实际工资的下降,生活更加困苦,而新兴资产阶级及按照资本主义方式经营农牧场的新贵族和上层富裕农民却从谷物上涨中获得好处,所以“价格革命”也是资本积累的因素之一,它一方面沉重打击了封建土地所有者,另一方面加深了对劳动阶级的剥削,加强了资产阶级的地位。
5、对哥伦布远航美洲的评价
一种意见认为,哥伦布是殖民主义强盗,如果站在印第安人的立场上评价他,必须全盘否定,理由是:1、哥伦布发现新航路,虽然在一定限度的历史时期内是必要的、进步的、必然的,但他给印第安人带来的是屠杀和掠夺,根本没什么功劳可言。2、资本主义虽然比印第安人的社会制度先进,但没有哥伦布的发现,他们终究也要走向资本主义社会的。3、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不发展,不关印第安人的事,印第安人没有义务用千百万人的骸骨去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另一种意见认为,哥伦布的航行和发现新大陆,对资本主义的产生起过推动作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1、哥伦布的航行和发现,引起了世界各国和各地区之间经济关系和经济制度的重大变化。2、它所产生的后果是殖民掠夺的开始。3、对中世纪天主教的世界观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哥伦布的实践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动摇了天主教世界观的基础。
第三种意见认为,对哥伦布航行和发现新大陆的历史意义,既要予以充分肯定,也要对其所表现的海盗行为进行揭露和批判。
第二节   封建制度解体时期的英国和法国
一、英国
英国在十六世纪有人口400万,80%住在农村,仍然是封建农业国。全国有26个大城市(几万人)和1700多个小城镇,伦敦当时也仅有10万居民。十六世纪英国的经济结构和阶级关系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处在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的时期。
1、手工工场的产生和发展
十六世纪以来,英国工业部门发展最快的是毛纺织业,经过半个世纪左右,英国的呢绒就在欧洲市场上逐渐占据首位,所以英国人把毛纺织业称为“民族工业”。十五世纪以前,英国是一个羊毛输出国,它生产的大宗羊毛,在国内只能制造少量粗呢,大部分输往佛兰德尔,而佛兰德尔的毛纺织业如无英国的羊毛则无法维持生产。英国毛纺织手工工场发展起来后,羊毛出口锐减,呢绒出口激增,1564—1565年,呢绒和毛织品出口占英国总输出的81.6%。
早在十四世纪,英国毛纺织业就已出现资本主义生产萌芽,到十五世纪中叶就已出现了分散的手工工场,它们最初见于农村,不受城市行会的限制,而农村中成千上万的家庭手工业者则受制于商业资本家,商人购买羊毛、工具、织机等生产资料,交给一些梳毛工、纺毛工和织工进行加工,产品归商人所有,生产者只领得一定的加工费,这种加工费实际上就是工资,这样人们的生产关系就发生了性质上的变化,商人变成了产业资本家,家庭手工业者变成了雇佣工人。后来,资本家为了便于经营管理和生产监督,逐渐把分散的手工业者集中在互相毗邻的厂房里,这就成为集中的手工工场。
2、圈地运动
在十五世纪最后三十年和十六世纪最初数十年间,英国农村掀起了一场圈地的高潮,这主要是因为佛兰德尔和后来英国国内毛纺织业的迅速发展,对羊毛需求量大为增加,羊毛价格不断上涨而引起的。当时养羊业的收益超过农业一倍以上,于是新贵族纷纷把耕地变成牧羊场,他们利用暴力、退佃等办法,把农民从土地上赶走,用栅栏、沟渠或篱笆把大片土地围起来做牧场,或者自己经营,或者出租给大牧场主,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圈地运动。
圈地运动首先从与市场联系紧密的南部农村开始,地主最初从圈占森林、牧场、荒地、沼泽等公有地下手,然后扩及小农的租地。到十六世纪三十年代,英国的宗教改革和随之而来的对教产的没收、拍卖,把圈地运动推向了高潮,加速了剥夺农民土地的过程。十六世纪后半期,由于工商业的发展,非农业人口不断增加,城镇和工矿企业对粮食、肉类等农副产品的需求量大大增长,这刺激了大农场的发展,那些农场主为了集中经营,把农民从土地上赶走,把大片土地圈起来作为资本主义农场,从事资本主义经营。
圈地运动实质上是一次生产关系的变革,由于大批农民被强制剥夺了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被投放到了劳动力市场上,转化为雇佣工人,因而为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创造了前途。同时,圈地运动强制消灭了农民占有土地的制度,开始把封建土地所有制改造为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贵族把圈围起来的大部分土地租给农业资本家,征收资本主义地租,十六世纪末,英国出现了一个专门从事租种地主土地的资本主义农场主阶层,同时中小贵族也资产阶级化,变为新贵族,后来富裕农民、城市富翁、大小官吏也都转化成了新贵族。新贵族剥夺农民土地,实行资本主义经营,因而得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支持,他们结成了联盟。
对圈地运动的历史作用,学术界存在争论。一种意见认为应予充分肯定,因为它不仅是资本积累的关键因素,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其一,促进了近代英国土地所有制的深刻变革,即基本上消灭了小农土地所有制,形成和发展了资本主义大地产所有制;其二,提高了英国的农业生产力,土地的集中有利于有限的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也为资本主义租地农场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另一种意见认为不宜把圈地运动的历史作用评价过高,因为这段历史是用血与火的文字写出来的,不能把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进行的这场运动产生的客观效果与主观目的混为一谈,至于从其采取的手段来说完全是一种反人民的行为。
农民失去了土地后,流离失所,充塞城乡,给英国社会造成严重威胁,于是都铎王朝颁布不少限制圈地的法令,但全都没有执行,政府对违反法令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从来没有绳之以法,相反,从十六世纪三十年代起,政府却颁布一系列迫害失地农民、禁止流浪的法令,如1530年规定,凡身强力壮的流浪乞食者,一律逮捕,鞭打至流血为止,强令发誓志愿劳动,然后遣送回籍; 1547年的立法规定,凡流浪者在一个月内找不到工作,一经告发,就判处为告发者的奴隶,主人可以任意转卖、出让,逃亡过三次的奴隶要按叛逆罪处死。亨利七世时代被处死的失地农民有72000人,伊丽莎白统治时,每年有三、四百人被送上绞刑台,所以马克思把这些法令称为“惩治流浪者的血腥立法”。这种立法的根本目的,是强迫失地农民要“习惯于雇佣劳动制度所必需的纪律”。
3、都铎王朝的专制统治和宗教改革
都铎王朝时期(1485—1603年),竭力打击和削弱大贵族势力,实行专制统治。亨利七世(1485—1509年)即位之初,国内局势不稳,各地不服从王朝统治的情形极为普遍,于是,亨利七世采取断然措施,禁止封建贵族蓄养家兵,解散其家臣,摧毁他们的堡垒,同时在中央加强统治机构,严加惩处胆敢反叛的大贵族。亨利七世利用“星室法庭”对付反叛分子,后来又设立枢密院,它在国王操纵下有权制定法令,掌握最高司法权,主持“星室法庭”,国王多从新贵族和资产阶级中选择出身低微、受到高等教育、攻读过法律、熟悉外交和内政事务的人中任命枢密官;地方各郡归治安法官管理,治安法官由枢密院在地方乡绅中选任,执行枢密院规定的政策,审理司法案件,逮捕和审判犯人,镇压叛乱和骚动,都铎王朝通过地方法官来实行对地方的统治。
都铎王朝一贯执行重商主义政策,保护工商业,奖励航海事业,因而得到手工工场主、大商人和银行家等资产阶级的支持,他们与国王勾结起来,在国会中经常通过有利于王权和新贵族及资产阶级的法案,国会实际上是国王的御用工具。
英国的宗教改革与欧洲其它国家不同,是自上而下推行的,国王常利用宗教改革打击教皇势力,加强王权。罗马教会占有英国1/3左右的土地,每年有大量财富流向教廷,这加深了国王与教廷的矛盾。新贵族和资产阶级也垂涎于教会的财富,因而出现了在宗教改革外衣的掩护下大规模劫夺教会财产的行动。英国宗教改革的直接导因,是教皇迟迟不批准亨利八世与其皇后(西班牙公主)的离婚,于是1533年,亨利八世与教皇决裂,他下令禁止英国教会向罗马教廷缴纳岁贡。1534年,国会通过“至尊法案”,宣布国王为英国教会最高首脑,拥有任命教职和决定教义的权力,宗教法庭改为国王法庭,由国王审判教徒,镇压异端;国会法令规定,未经国王同意,教会无权召集宗教会议,不得制订新的教规,现行教规必须由国王指定的“三十二人委员会”审查通过,凡与国家法令抵触的条文一概废除。改革后的宗教称为“安立甘教”(国教),它与天主教和新教有些不同:教会最高首脑是国王而不是教皇,教会成为国家机构的一部分,按照行政区划划分教区,用英语做礼拜;在教义方面,它兼有天主教的教会拯救灵魂之说与新教的信仰得救之说,因而处于新旧教之间的地位。
英国宗教改革的过程,也是王室、贵族、资产阶级劫夺教产的过程,国王下令封闭寺院,没收其土地和全部财产,分赠给朝臣、贵族、官吏和商人,创造了一批坚决支持英国国教的社会阶层,1636—1639年四年间,全国就封闭了500多所寺院。但改革也经历了曲折,女王玛丽统治时期(1553—1558年),天主教势力一度复辟,女王对新教徒也进行残酷迫害,因此而获得“血腥的玛丽”称号。1554年,玛丽与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结婚,卷入西班牙对法战争,使得英国失掉了加莱港。伊丽莎白统治时期(1558—1603年),亨利八世的宗教法案才重新恢复。
4、英西战争
十六世纪,西班牙是当时的殖民强国。1580年,它又兼并了葡萄牙,更不可一世,其领土遍及全球,号称“日不没”国。它依靠强大的舰队,垄断国际贸易,称霸世界。十六世纪后期,英国海外贸易发展很快,这必然与西班牙发生冲突,英国视西班牙为其对外发展的主要障碍,因而矛盾日益尖锐。
英国海军力量当时还较薄弱,不敢与西班牙正面冲突,于是英国贵族、商人专门进行海盗和走私活动,扰乱西班牙航线,劫拦西班牙运载金银的船只、豪金斯、德雷克等人就是这些海盗中的头子。十六世纪七十至八十年代,英西斗争更尖锐,英国支持法国新教徒反对西班牙政策的工具无主教会。支持尼德兰反西班牙的革命,西班牙则帮助爱尔兰的天主教徒反对英国统治,扶持英国天主教和封建残余势力组织颠覆活动。1587年,英国揭发了西班牙操纵的谋杀伊丽莎白的大阴谋案,玛利?斯图亚特也参与其事,伊丽沙白于是自决了这位被囚禁二十年的前苏格兰女王。而英西之间的武装冲突也势不可免。1588年7月,西班牙出动其“无敌舰队”向英国发动进攻,双方在英伦海峡决战,经过两周激战,西班牙舰队损失惨重,几乎全军覆没,西班牙从此一蹶不振,而英国开始树立了海上霸权。
5、资产阶级反专治斗争的开始
都铎王朝初期,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羽翼未丰,仍需王权的保护。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势力的壮大,专制制度就越来越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双方矛盾于是十分突出。在伊丽莎白统治晚期,国会里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反对国王出售各种商品的专卖权。1597年国会提出抗议,但无效果。1601年国会再度对专卖权制度进行猛烈抨击,并得到伦敦人民群众的支持,女王无奈,许诺停止出售专卖权,这是资产阶级反专制斗争的开端。
资产阶级对伊丽莎白的宗教政策也不满意,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要求建立廉俭教会,清除国教中天主教的残余,并摆脱王权而独立,他们这种宗教主张被称为“清教徒”,清教徒分两派,一是长老会派,要求英国建立象卡尔文教那样的长老会制,这代表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的温和派。另一派是独立派,他们要求建立独立的信徒自治团体,不受国王、教会控制,这是一个代表中小资产阶级和中小贵族利益的激进派,伊丽莎白极端仇视清教徒,残酷迫害他们,但清教徒势力不断扩大,到斯图亚特王朝时期,政治斗争与宗教斗争结合在一起。1640年,资产阶级终于在清教徒的旗帜下,掀起了反对专制制度的资产阶级革命。

二、法国
十六世纪的法国约有人口1500万,是欧洲大国,巴黎有居民30万,为欧洲最大城市,但法国仍然是一个封建农业国。90%以上的居民从事农业,十五世纪末时,法兰西开始成为统一的民族国家,清除了中世纪的封建割据状态,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开始出现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从而带来阶级结构的新变化。
1、经济的发展和阶级关系的变化
十六、十七世纪的法国,封建经济仍占统治地位,封建土地所有制仍是法国社会的经济基础。但是,十六世纪前期法国农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农民阶级保持了自己经济的独立性。法国农奴早在十二世纪就开始人身解放,到十五世纪末已成为在封建法权掩盖下的小租佃者,他们享有相当程度的人身自由。但他们还不是土地所有者,尚未获得彻底解放,农民租种土地的形式也多种多样,绝大多数是世袭,但须缴纳世袭地租,农民对租种的土地有广泛的支配权,甚至无须领主事先同意就可出卖份地,只是购买者必须缴纳的封建赋税,法国农民的这种处境在欧洲很独特。
十二世纪以来,劳役租转变为实物代役租,十四世纪以后,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封建主图把实物地租转变为货币地租,这样就使农民的产品直接投入市场,广大农民为适应市场需要,不断扩大生产以提高产量,这需要大量投资。另外,随着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出现一支庞大的官僚机构和常备军,使农民国税负担不断增加。如果农民没有相当大的货币来源就难以维持正常的生活和生产,于是多数贫苦农民为解一时之需不得不向高利贷者伸手。高利贷的渗入农村,不仅盘剥广大农民,而且也侵蚀封建主占有土地的基础。
城市市民和官僚贵族手中的大量货币资本,乘封建主急需金钱之机,便购买他们的土地和征收地租的权利。他们购得土地,然后以定期租佃的形式交给农民耕种,按对分制原则分配产品,这种对分制实际上是由封建土地所有制向资本主义租佃制过渡的一种形式。商人高利贷者以土地作抵押向农民提供贷款,其利息往往转化为固定地租,像世袭地租一样被摊派到农民的土地上,世代缴纳,永无止境,故称为“租上租”。所不同的是,世袭地租是交给封建主的,租上租则付给高利贷者。
十六世纪前期,法国农村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已经开始,不过它与英国的方式不同,而是采取了国债制度和包税制度的形式。由于十六世纪“价格革命”的发展使征收固定地租的封建贵族损失惨重,封建国家为了补偿贵族的损失,便大量增加国税。而新兴资产阶级和商人高利贷者采取包征间接税的办法实行敛财,他们把国家预备征收的税款事先垫付,从而获得向居民直接征税的权利,包税人在征税中大肆搜利,获得了巨额利润。从1522年开始,法国政府发放有息公债劵,资产阶级于是购买公债,把钱贷给国家,依靠高利贷获取高额利润。货币大量集中在少数大商人和包税人之手,这就为法国资本主义关系的产生创造了前提。
新航路开辟后,随着商业中心的转移,法国的海岸的城市和港口(如波尔多、拉罗舍尔、南特等)逐渐繁荣起来,成为东西方贸易和新旧大陆贸易的中心,在这种形势下,法国西南部朗该多克地区的纺织业中最早出现了一批分散和混合的手工工场,商业和信贷资本家一开始就在流通流域采取包购包销办法干预生产,后来直接插手生产领域,使城乡小生产者处于依附地位,形成萌芽状态的分散的手工工场。
法国君主专制政府实行保护民族工商业的政策,为了保证城镇居民商品粮和原料的供应,对粮食出口实行禁制关税政策,对工业品进口则实行保护关税政策,这样一来就提高了法国商品在国外市场上的竞争力。从1489年至1515年法国政府颁布许多法令,批准恢复和重新开设定期市集和地方市集命令地方各级封建主,禁止在商路上和河流中设置关卡,保证水陆交通自由,统一征收道路税和市场税,规定“王尺”为统一的长度标准。1544年又建立里昂银行,统一了币制,这些措施对手工业的发展十分有利。
2、法国专制制度的加强
十六、十七世纪法国社会经济发生的变化,迫使统治阶级寻找新的统治方式,在城市资产阶级和中小地方贵族的支持下,法国开始了君主专制制。
君主专制制最早始于路易十一时期(1461-1483年),在其以后的三代君主(查理八世、路易十二和法兰西斯一世)时期才正式确立。在这期间(70年),三级会议停止召开,国王凭自己军队的实力任意征税,国务会议掌握行政管理大权,一切重大决策都由国王及其少数近臣决定,只有巴黎高等法院才有进谏的权力,以及国王年幼时指定摄政王的权力。
由于国王宫廷豢养大批官僚、贵族,供养庞大的常备军,因而需要巨大的财富,然而法国国库经常空虚。专制政府财政的来源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对内掠夺,增加捐税,二是对外掠夺,发动侵略战争。主要办法是压榨农民、征收国税,法国国税在十五世纪末大约为300万里佛尔,到十六世纪中叶增加到900万里佛尔,由此可见专制政府对国内人民剥削的沉重。
3、宗教改革和雨格诺战争
十六世纪法国的统一和王权的强大,限制了罗马教廷对法国教会的过分贪求。1348年,法王查理七世的国务诏书,规定宗教会议的权力高于教皇权,主教和修道院长由教士选出。1576年,法兰西斯一世与教皇签订“波伦亚协定”,规定法国高级教职由国王任命,教皇批准,这些使得教会成为国家机构的一部分。
十六世纪二十年代,路德派宗教改革思想开始在法国传播,而法国宗教改革家卡尔文由于在国内受迫害逃亡瑞士,以日内瓦为中心建立宗教改革的新派别――卡尔文教派。四十年代,其改革思想开始在法国传播。但新教徒受到亨利二世设立的“火焰法庭”的疯狂迫害。
随着宗教改革的深入和发展,法国逐渐形成两个派别,一个是反封建的宗教改革派,有依附农民和城市市民,另一个是反对君主专制的封建反对派,其核心是中央和地方的封建贵族寡头。这一派又因其信仰不同而分为两个集团。一个是并入王室领地较晚的法国南部地区集团。由于国王从北部、中部诸省贵族中选拔国家官吏,因而引起南部贵族不满。他们信仰反正统教的卡尔文教派,这一集团的信徒称为“雨格诺教徒”,其首领是波旁的安蒂昂、康迪亲王、那瓦尔的亨利及海军将领科里尼。另一个是法国北、中部诸省的集团,他们接近国王,处于国王严密控制之下,独立其首领是军队统帅弗朗索瓦?介斯公爵和枢机主教亨利?介斯,由于这两个封建贵族集团有深刻的利害冲突,使得法国贵族间的内战始终处于一触即发之势。
1559年亨利二世去世,法兰西斯二世即位一年即死去。十五岁的查理九世取得王位,于是宫廷贵族各集团为争夺国王监护人头衔进行激烈斗争。1560年以安蒂昂?波旁为首的一派。打算召开三级会议,解除介斯家族的职务,以保障波旁党利益,不料阴谋败露,安蒂昂、康迪以叛乱首犯被判死刑,只因法兰西斯二世1560年12月突然死去才幸免于死。
1562年3月,弗朗索瓦?介斯率军队通过瓦西镇,忽然听到雨格诺教徒在谷仓内作礼拜唱赞美诗,介斯下令袭击手无寸铁的雨格诸教徒,当场杀死23人,伤100余人,瓦西镇惨案成为法国内战爆发的信号。(表面上为宗教战争)此后内战持续30多年,史称“雨格诺战争”(1562-1594年),分三个阶段:
(1)由瓦西镇惨案到圣巴托罗缪之夜(1562-1572年),这阶段的特点是:两个封建主集团为把持国王夺取国家政权而斗争。在双方交战军队中,有相当部分的外国雇佣军,法国内战由于外国干涉而更复杂化,英、德新教诸侯都支持雨格诺教徒,而西班牙腓力二世则支持介斯派。双方互有胜负,于1570年8月8日签订圣热曼“和解敕令”,准许新教徒可在全国范围内作礼拜,可担任国家官职,并留下四个要塞由他们控制。这是雨格诺教徒取得的最大胜利。
(2)由圣巴托罗缪之夜到天主教联盟的成立(1572-1576年),1572年8月18日,是那瓦尔王亨利与国王之妹马格丽塔结婚之日,新教徒领导人齐集巴黎准备参加婚礼。太后喀德琳则认为这国对抗介斯家族的手段,于是和其亲信们密谋消灭雨格诸教徒。事先在他们的住处画上白十字标记。8月24日,圣巴托罗缪节,这天凌晨两点到四点,按统一信号对雨格诺教徒进行大屠杀。到24日中午,巴黎被杀的两千多人,其中包括科里尼。此后双方又发生了两次战斗,最终国王不得不准予新教徒在一切地方(除巴黎和王宫地区外)有信教自由,除以前要塞外,另加8个要塞。雨格诺教徒配置2万人驻守,加强了防御,俨然如国中之国。
(3)由天主教联盟的建立到亨利四世进入巴黎(1576-1594年),这阶段斗争的结果是瓦洛亚王朝灭亡,波旁王朝正式建立。1574年9月查理九世去世,其弟亨利三继位。他宣布死后王位由他的近亲那瓦尔王亨利继承,这对介斯党是一打击。他们也走上建立独立组织的道路。1576年成立天主教联盟,由亨利?介斯领导,宣布一切天主教徒必须服从联盟,企图以此夺取王位。但亨利三世利用联盟内部矛盾,依靠城市和普通贵族的支持,宣布自己为天主教联盟首领,并把它改名为“王家联盟”。1585年那瓦尔的亨利正式成为王位继承人,介斯党看到大势已去,于是建立了“巴黎联盟”,积极策划推翻国王。1585年5月,国王逃出巴黎,12月派人刺杀了亨利?介斯,这件事使巴黎反国王的运动十分高涨,那瓦尔的亨利率大军从南方逼近巴黎,国王也于1589年4月联合他共同向巴黎推进,然而8月1日一名多米尼加派修士扎克?克勒芒潜入军营刺杀了国王,于是亨利?波旁即位,但他信仰雨格诺教,天主教徒和巴黎贵族不愿承认他,继续和他作战,亨利四世于是决心改奉天主教。1593年7月23日他重新皈依天主教,得以于1594年3月进入首都成为全国公认的国王。
为平息雨格诺教徒的愤怒和结束长期内战,亨利四世于1598年4月13日颁布了南特敕令,宣布天主教为法国国教,恢复天主教的礼拜,没收的土地的财产归还天主教僧侣,而雨格诺教也获得信仰与崇拜自由,有权召集自己的宗教会议和担任国家官职,并为他们保留了100多个要塞作为履行敕令的担保。南特敕令实质上是交战双方的和约,它标志着法国内战的最后结束。由于它承认了新教的信仰自由,所以也是西欧第一个对异教宽容的范例。
4、亨利四世与黎塞留的统治
长期的雨格诺战争给法国带来巨大灾难,农民群众深受其害,不断反抗贵族。为缓和农民反抗情绪,亨利四世采取了一些对农民让步的政策,废除了过去几年农民积欠的税额,甚至部分地区降低税额,并严禁税吏夺取农民的耕畜和农具以抵偿欠税,此外他还采取了一些措施来恢复和发展农业,如规定粮食可自由运输,奖励推广新农作物等。
亨利四世对工商业也实行奖励和保护政策,他注意发展手工工场,并实行保护关税政策,禁止法国原料出口以满足本国需要,扶植本国的新兴工业。
亨利四世实行强硬的对外政策,他认为法国的主要敌人是西班牙和德国的哈布斯堡王朝,因此他极力联络英、荷兰及瑞士、北欧等新教国家,准备在欧洲建立一个强大的新教联盟,来对抗天主教的支柱西班牙和奥地利,这个计划为国内天主教徒不满,1610年5月当他准备出发到前线时,被耶稣会派遣的凶手刺杀,路易十三即位。
1624—1642年,枢机主教黎塞留担任路易十三的首相,大权独揽,国王凡事都依靠首相。黎塞留善于把国王的利害和自己的利害结合起来,在政治方面为巩固专制制度做了很多工作,他在《政治遗嘱》中公开宣称:“我的第一个目的是使国王崇高,我的第二个目的是使国王荣耀。”他本人虽是僧侣贵族,但他把国家利益置于教会利益之上,强迫教会付出大量捐税,严厉对待耶稣会士的反抗活动,他还促使国王下令拆除所有封建主的堡垒,禁止贵族间的决斗,并严酷惩罚宫廷贵族和反对派的阴谋活动,。1621年,雨格诺派代表在拉罗舍尔集会,决定以洛盎公爵为首发动暴动,1627年黎塞留亲自率军围攻。1628年10月攻克拉罗舍尔,其它地区的雨格诺教徒也遭失败。国王于1629年颁布“恩典敕令”,仍允许雨格诺派的信仰自由,但剥夺他们的政治特权与军事力量。
为巩固中央集权制,黎塞留对国家行政结构也实行了改革,他在各省派遣一个主计官,直接向国务会议负责,监督地方行政、财政、司法等,这个职位不能买卖、转让和世袭,随时由中央政府任免,其实际地位在总督之上,因此地方实权完全转到国王官吏之手。在中央机构中,国务会议虽是最高行政机关,但实际徒有虚名,一切实权完全集中在首相和他手下的主管部门手中。
在对外政策上,黎塞留继承了亨利四世的现实主义政策,他的目的是保持欧洲的“政治均势”以削弱哈布斯堡王朝,他执政期间,法国常备军达15万人,并策划法国参加了三十年战争,在战争中他利用各种方法来阻止哈布斯堡王朝的强大。
1642年黎塞留死去,第二年路易十三也死去,由于路易十四年幼,王权再度动摇,但法国专制制度在黎塞留奠定的基础上仍达到了全盛时期。
第四节   德国宗教改革和农民战争
一、德国宗教改革
1、宗教改革前夕德国的社会状况(宗教改革的背景及革命任务)
十五世纪末十六世纪初,德国仍是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但工业、农业和商业进步很快,有些部门达到甚至超过当时西欧先进国家的水平。
①商业。当时汉萨同盟虽已日益衰落,但由意大利到北欧的商道仍要通过德国,这样在商道附近,在波罗的海南岸和多瑙河、莱茵河沿岸形成了许多城市,其中大中城市20多个,多是有名的贸易中心,几乎所有的人都能当天往返于附近的城镇,因此德国的商业仍然相当繁荣。
②工业。德国的农奴制度十三、十四世纪开始全部消失,农民事实上成了自由的人,但同时农民中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大批无地、少地的破产农民为社会所迫,成为雇佣工人,于是一些大银行家乘机雇佣工人和购买设备,按资本主义方式组织生产。德国的资本主义生产,在工业中,采矿、冶金、纺织、印刷部门发展最快,出现了分散型甚至少数集中型的手工工场,其中银矿开采和冶炼技术的进步尤其突出,在十五世纪末十六世纪初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他们采用畜力牵引水泵抽出井下的积水,可开采200米或更深的矿藏,发明从银和铜铅共生的矿石中提炼银的新技术,这些技术突破使白银产量大增,成为欧洲白银生产大国,直到十六世纪六十年代美洲白银大量涌入欧洲后这种局面才逐渐改观。
③农业。德国的农业发展也很快,耕地面积增加了,广泛种植酒花、葡萄、亚麻、大青(一种蓝色染料,也可入药)等经济作物,形成了一些专业区,如酒花主要产在北方,亚麻产在奥格斯堡、科伦一带,大青主要在爱尔福特附近。当时不论粮食生产、种植经济作物,还是经营畜牧业,都广泛实行分成制,农民得把收获物的1/3到1/2交给封建主。这种制度是由封建地租到资本主义地租的过渡形式,它的出现,为德国农村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以上就是十五、十六世纪德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但德国经济发展的弱点是极不平衡,大城市多在边境地区,主要经营对外贸易,和外国的联系比本国密切,全国没有一个城市像伦敦、巴黎那样发展成为国内的工商业中心。英法两国的经济发展都促成了国家的统一和政治上的中央集权,而德国恰恰相反,经济发展起来以后却形成许多利益各不相同的地方集团,这些地方集团毫不关心国家的统一,因此德国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一直存在,虽然德国从十世纪起称为神圣罗马帝国,但从没有形成集中统一的中央政权,全国分裂为七大选侯、十几个大诸侯、二百多个小诸侯和上千个独立的骑士领地,诸侯对皇帝实行分权,在领地内则实行集权。帝国城市和骑士往往各自结成联盟,他们时而相互对抗,时而和诸侯或皇帝对抗,皇权很弱小,其地位和诸侯相差无几,始终不能实行中央集权,国内关卡林立,没有统一的币制和关税。这种政治上的分裂割据,皇帝、诸侯、骑士、城市间的冲突和战争,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因此德国十六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基本任务就是:结束诸侯的分裂割据局面,统一国家,从而为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扫清了障碍。
2、阶级关系和阶级矛盾(资产阶级革命的对象、领导者、参与者)
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资本主义因素的增长,德国社会各阶级之间显现出了尖锐、复杂的矛盾。
在统治阶级中,最有实力的是诸侯,他们在自己领地内享有收税、铸币、司法特权,并且拥有常备军,可以自行宣战媾和,他们对上要求分权,对下则实行集权,迫使城市和骑士服从其统治,实际上享有独立王国君主的权力,他们是德国分裂割据的罪魁祸首,也是革命的对象。低级贵族即骑士,大部分靠为诸侯服务维持生活,但随着军事技术的发展,步兵作用的增大,火药武器的改善,使得骑士变成了多余的阶层,他们既有不满诸侯专权、要求驱逐教会势力、结束诸侯割据统一国家的良好愿望,也有要求统一后德国实行贵族民主制、提高骑士地位并保存农奴制的落后、反动主张,可是由于他们经常洗劫城市,抢劫来往商旅,不断与城市发生纠纷,因此,他们的主张得不到农民和市民的支持。
僧侣分成了两个极不相同的集团,僧侣上层组成贵族集团,包括主教、大主教、修道院长等,他们是大地主,其中许多人也是诸侯,他们不仅用世俗诸侯所采取的政治经济手段压迫和剥削人民,而且利用宗教迷信压榨人民(如驱逐出教、贩卖赎罪券等),除剥削一般租赋外,还抽取什一税,因而这个集团也是德国社会各阶层和阶级强烈痛恨的对象。僧侣下层组成平民集团,包括城乡传教士,他们收入微薄,生活困苦,与下层人民接触最多,得到了人民的同情,其中许多人往往参加了反封建斗争,有的成为农民运动中的宣传家和领袖。
城市的阶级关系也有很大变化,城市贵族是城市的特权阶级,他们把持城市政权,控制城市的经济命脉,用各种方法剥削城市劳动人民和属于城市的农民,他们政治上站在诸侯一边。市民阶级人数较多,有富裕的手工业者、商人和新兴的手工工场主,并且正在向资产阶级转化,但德国的市民阶级还不成熟,多数只关心地方利益,激烈反对高级僧侣,要求废止其审判权和免税权,少数激进分子则要求建立“廉俭教会”,实行国家的中央集权。城市平民的成分比较复杂,有破产的行会师傅、帮工、奴仆和无业流浪者,他们是没有财产、没有任何权利、不属于任何公认等级的下层居民,因而没有形成独立的政治力量,农民战争爆发后他们积极支持或参加农民战争。
农民是人数最多和受苦最深的阶级,本来十三、十四世纪德国农奴制已消失,农民事实上成为自由的人,但后来随着德国南部莱茵河畔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这里的封建主羡慕城市贵族的豪华生活,迫切需要金钱,而钱只有农民能供给,于是开始对农民进行新的压迫,除向他们勒索货币地租和苛捐杂税外,还竭力增加地租和徭役,力图把自由农再度变成依附农,将依附农民变成农奴,把公有的马尔克土地变成自己的土地。
在错综复杂的阶级矛盾中,教会封建主首先是大家痛恨的对象,德国由于政治分裂,罗马教会势力特别大,它每年从德国搜刮和劫走大量财富,人称德国是“教皇的乳牛”,是罗马最忠顺的奴隶,因此,在德国,反对罗马教会的斗争往往就和争取国家统一的斗争密切相关,它激发了民族意识,使革命较早成熟,从而爆发了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的第一次大决战,即路德的宗教改革和1525年的伟大的农民战争。

二、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十六世纪德国资产阶级革命,首先以宗教改革的形式出现,宗教改革的最先发难者是马丁?路德。1517年10月,教皇立奥十世派特使去德国出售赎罪券,欺骗人们说“只要购买赎罪券的钱一敲响钱柜,罪人的灵魂立刻就可以从炼狱跳上天堂”,这种敲诈勒索的伎俩,使本来已经痛恨罗马教廷的德国人民终于怒吼了起来。
1517年10月30日,路德写了《九十五条论纲》,第二天中午贴在维登堡教堂门口,要求公开辩论赎罪券问题,他说:当钱投入钱柜的叮当作响时候,增加的只是贪婪爱财的欲望,而不是灵魂升天;他认为出卖赎罪券是“欺骗”和“捏造”,是犯了错误,是宣传与“基督教不符”的道理。这种论点对教皇和天主教会是一个沉重打击,无疑是一次思想解放,从此有了思想自由和宗教自由。而这也立即在德国引起了燎原大火,农民、平民把它看成起义的信号,市民、骑士甚至部分诸侯也卷入了反教会的浪潮,顿时,路德成了各种反对派团结的中心,《九十五条论纲》也成了各派的共同纲领,两个星期便传遍了整个德国。
1519年6月,教皇的代表同路德在莱比锡举行了辩论会,路德说,教会的权力不是神授的,教皇不是上帝的代表,教会的基础是耶稣而不是教皇奠定的,信徒不服从教皇也可得救,康士坦茨宗教会议宣布胡斯为异端是错误的,因为胡斯的许多主张是基督教的真理。路德公开为胡斯翻案、否认教皇和宗教会议无上权威的行动,标志着他已经和罗马教皇正式分裂,同时也使他声望大振,教皇在德国的特使在一份报告中说:德国的形势十分严重,十分之九的德国人高喊“路德”,剩下十分之一的少数则高喊“罗马教廷该死!”。
1520年,路德先后发表了三篇重要文章《致德意志民族的基督教贵族书》、《基督徒自由》、《教会被掳于巴比伦》。后两篇文章是路德的宗教纲领,前一篇则是政治纲领,也是德意志的独立宣言,书中号召德意志贵族联合起来,反对教皇,解放德国,要求停止向罗马缴纳教会税,结束罗马任命德国主教的权力,除加冕礼外教皇没有凌驾于皇帝之上的权力,取消皇帝吻教皇脚和为他扶缰引马的规定,减少节日等,但路德的要求仅停留在独立上,对消灭诸侯割据实现统一却只字不提。
1520年9月,教皇发布了开除路德教籍的“破门令”,路德也针锋相对,于12月10日在维登堡当众焚烧了教皇的命令。1521年4月,教皇又勾结皇帝查理五世在沃姆斯召开帝国会议,要路德前去认错。但路德在会上宣称:“除了以圣经为根据证明我是错误的外,我现在不会,将来也不会后退,因为我们决不违反我们的良心。”5月8日,查理五世颁布沃姆斯敕令,规定5月14日以后捉拿路德,路德于是改名换姓,躲进了萨克森选侯的瓦德堡,此后,他一直从事把圣经翻译成德文的工作,民族语言的统一为以后各地联系的加强提供了纽带。
沃姆斯会议后,由于路德投入了诸侯怀抱,革命运动因此发生分裂,1522年9月,骑士阶层单独采取行动,举行了暴动,但由于他们错误地估计了形势,也没有得到其他阶层的支持,因而很快就彻底失败。随着革命的深入,路德也暴露出他的真面目,他一再撰文攻击闵采尔和起义群众。他的背叛,把市民阶级的运动出卖给了诸侯,而德国的农民和平民,却在闵采尔的领导下把革命运动推向了高潮。
对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活动的评价:
第一,路德一生的活动确有一些是值得肯定的,如他酝酿了宗教改革思想,推动了宗教改革的发展等,但也有不少应该揭露和批判,如他维护诸侯的利益,背叛人民等,因此对这样的人物,不应给以过高评价。
第二,他不是“封建主义社会崩溃和资产阶级革命兴起这场变革的开拓者”,只不过是宗教改革的引发者,因为他从未想到对现存社会作根本的、制度上的改革。
第三,他并没有要求运用国家暴力去推翻这个罪恶的社会,相反,而是要维护这个罪恶的社会,他虽然宣扬过暴力,但他是要诸侯和国王掌握暴力,而对农民和平民进行的武装斗争却竭力反对。
第四,对于他后期翻译圣经和改革宗教的活动也不能不加分析地肯定和赞扬。
3、托马斯?闵采尔的宗教改革
闵采尔曾是路德的积极支持者和合作者,但当1520年路德抛出三篇调子越来越低的纲领性著作后,他开始对路德进行批判,并提出自己的革命主张。1523年初到1524年夏,闵采尔在图林根的阿尔斯特德镇任牧师,在这期间,他逐渐形成了自己革命的宗教和政治理论。
在宗教理论上,他对天主教和基督教的主要论点进行了反攻,他认为天主教宣传“赎罪说”,是给“破房子刷白粉”,破房子应拆掉重建,不能刷白粉;路德不敢把信仰解释成理性,他却认为信仰就是理性,甚至基督教讲得玄而又玄的圣灵也是理性;他说天堂不在来世,就在此生,信徒的使命就是在现世建立天堂;上帝的意志就是不为自己而为社会谋利益,那些为私利而损害社会的富人和剥削者才是不敬上帝的人。他的理论,实质上是在基督教的外形之下传播着一种泛神论思想(恩格斯的评价)。
闵采尔的政治纲领也接近于共产主义(恩格斯的评价),这里所说的共产主义不是指科学共产主义,而是指闵采尔隐隐约约想要建立一个没有阶级差别、没有私有财产、没有高高在上和社会成员作对的国家政权的社会,他的共产主义和农民的平均主义有所不同,其独到之处在于明确地认识到财产公有是改造社会的基础,他认为实现公有制的基本前提是劳动人民掌握政权,消灭诸侯割据,他说:德国不应再有诸侯贵族,因为贵族的巢穴是“强盗窝”。总之,闵采尔的思想是十六世纪最进步的思想,他的理论和实践是一次用“平民方式”消灭封建制度、统一德国的伟大尝试。

二、德国的农民战争
1、农民战争概况
1524—1525年,德国爆发了历史上空前的农民战争,这次战争席卷了大部分地区,涉及全国三分之二的农民。这次农民战争有三个中心地区:士瓦本、法兰克尼亚、萨克森和图林根。
1524年夏,士瓦本南部的农民首先举起了义旗,他们宣布要消灭除皇帝外的一切统治者,并以《书简》的形式提出纲领:号召人民团结起来,用和平的手段或暴力解救自己脱离苦难,其基本思想是打倒现存统治阶级,由普通人掌握政权。然而革命领导权被温和妥协派掌握后,他们和士瓦本司令官特鲁赫泽斯达成停战协议,并在门明根拟定了和敌人谈判的“十二条款”。它主要反映富裕农民利益,只要求废除农奴制和什一税,限制地租、徭役等,没有提出没收地主土地问题。调子也比“书简”温和得多。特鲁赫泽斯乘机于利用起义军内部的矛盾于1525年3月底反打,击溃了士瓦本地区的农军。
1525年3月末,法兰克尼亚爆发了新的农民起义,规模最大,斗争也最激烈,这一地区有许多中、小城市,市民力量较强大,他们参加起义后,逐渐把起义纳入了自己的政治轨道。1525年5月,他们在海尔布琅农军会议上提出了“海尔布琅纲领”(帝国改革纲领)要求在德国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改革教阶制度,取消诸侯的一切“同盟”,纲领还明确规定要统一度量衡、统一币制,取消一些苛捐杂税,保护商路安全,允许农民赎卖封建义务等。这个纲领反映了不同阶级的要求,并正确提出了统一德国的主张,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要求,但在当时历史条件下,这种纲领很难立刻实现。正当起义者为此纲领辩论时,镇压了士瓦本起义后的特鲁赫泽斯率军赶来,市民立即为敌人打开了城门,法兰克尼亚的农民起义很快被镇压。
图林根和萨克森是宗教改革运动的策源地,群众都站在闵采尔一边。1525年3月,缪尔豪森的平民、矿工推翻贵族政权,成立自己的“永久会议”。建立了革命政权,闵采尔成为负责人。不久,整个萨克森、图林根地区都爆发了农民起义。从而把德国农民战争推向顶点,但由于起义者缺乏武器和训练,闵采尔本人缺乏军事经验,因此很难抵抗诸侯军队。起义队伍也很快被敌人消灭。
2、农民战争的经验教训
德国农民战争留下的历史经验是:德国的农民虽然经过浴血奋战,但由于阶级的局限性单靠自己是不可能取得革命胜利的。农民只有和其它等级结成联盟才有胜利的机会,也就是说农民只有在一个先进阶级领导下才能完成革命的历史任务。然而我们知道历史发展的特殊性,十六世纪的德国,阶级关系十分复杂,每一等级都妨碍着另一等级,它们之间的利害不是相互冲突就是极其悬殊,整个民族分成两大对立营垒的情形还没有出现,没有一个阶级能够把一切革命等级团结在自己周围,汇成了一支巨大的革命力量。当时像平民还不是一个独立的阶级,他们不但不能领导农民,而且其行动往往视农民为转移。骑士是农民的剥削者,根本不可能和农民结成同盟,和市民结盟只是短时间内在局部地区出现,影响不了大局。当时德国的历史发展,要求资产阶级来领导革命,扫除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障碍。但是软弱、动摇的资产阶级在革命发展到高潮时却由于害怕人民而叛变了革命,因此,恩格斯说:德国农民战争之所以失败,主要是由于最有利害关系的集团即城市市民的不坚决。
3、农民战争的历史意义
德国农民战争虽然失败,但仍具有巨大的历史意义。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德国的天主教会势力,他们的寺院和教堂被焚毁,金银财宝被没收。在新教各邦,教产都落入诸侯或城市贵族手中,天主教会再也没有可能恢复以前的状况了。此外农民战争还打击了封建贵族,特别是骑士,他们在战争中到处被打败,城堡大半被毁,日趋没落,只能更深地依赖诸侯。此外,农民战争留下的经验教训(工农联盟思想)也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恩格斯通过对农民战争的研究,得出了著名的“工农联盟”思想,即农民阶级只有在先进阶级的领导下,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
4、对德国农民战争的评价
一种意见认为,要对德国农民战争作出全面评价,应全面分析农民战争中产生的纲领性文件,通盘考察它的整个过程,才能确定这次战争的性质。“书简”最先进,但有较多的空想成分,“十二条款”虽然温和,但也反映了农民要求社会改革的愿望,“海尔布琅纲领”预测到未来历史的发展方向,值得重视。这三个纲领都具有革命意义,在当时的德国,农民要求建立以皇帝为首的统一国家是进步的,不能用皇权主义加以否定。
另一种意见认为,要确定农民战争是否具有资产阶级的性质,必须把它放在宗教改革的范围内看,不能单纯说它是“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因为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以后,农民战争并不总是具有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农民纲领的实现,也只是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5、农民战争后的德国
三个中心地区的农民起义失败后,德国农民战争基本结束,有十万以上的农民被杀戮,南部地区的农民重新陷入领主统治,农奴制也死灰复燃,北部和易北河以东的自由农民都降到了农奴的地位,负担无限制的徭役、赋税,生存条件更为艰苦。
农民战争后的德国状况:市民虽然背叛了起义,但并没有得到好下场,城市贵族的统治被恢复,城市特权也被剥夺,市民阶级不得不向诸侯支付巨额赔款,更严重的是农奴制的普遍恢复和其它不利因素的影响,使得德国工商业衰落,资本主义发展严重受阻。
诸侯是唯一从农民战争失败中捞到好处的集团,他们夺取了天主教会的财产,加强对城市和农民的压榨,势力衰弱的贵族不得不听从诸侯的摆布。路德的宗教改革,也彻底蜕化为诸侯的工具,1530年,路德亲自审定由亲信向奥格斯堡帝国会议提出路德教的系统理论(奥格斯堡告白),告白认为基督教各派都是基督的战士,应当相互宽容,教徒必须服从当时的国家政权和法律,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告白是路德教的信仰纲领,它标志着路德教已变成了庸俗市民的官方宗教。在路德教会里,诸侯代替教皇成为教会的首脑,因此诸侯的政治、经济、宗教权力,在战后都大大加强了。
皇帝查理五世不满诸侯的强大,1529年,他召开帝国会议,重申1521年沃姆斯会议反对异端的禁令,于是路德派诸侯于1531年结成同盟反对皇帝,查理五世当时忙于对法战争,1546年才带兵回国打败诸侯同盟。皇帝的胜利又引起诸侯的广泛不满,新教诸侯和一些天主教诸侯在法王的支持下组成同盟并打败皇帝。经谈判,1555年缔结奥格斯堡和约,规定“教随国定”,即诸侯有权决定臣民的信仰,这使路德教取得了合法地位。同年,查理五世宣布退位,帝国瓦解,德国出现两大诸侯集团,北部、东北部属路德教集团,南部、西南部属天主教集团,德国的分裂割据依然如故。
第五节   三十年战争
一、起因
三十年战争起初是德国诸侯之间、诸侯同皇帝之间的一场内战,后来由于西欧和北欧的一些主要国家先后卷入了进去,从而成为欧洲第一次大规模的国际战争,战争断断续续打了30年(1618—1648年)。
战争主要还是起因于诸侯之间、诸侯同皇帝之间的矛盾。宗教改革后,诸侯势力不断增强,1555年奥格斯堡和约签定后,新教与天主教势力几乎相等,七大选侯中有三个信奉新教(勃兰登堡、萨克森和巴拉丁)。新教、旧教诸侯都无意遵守和约,常常为扩大地盘和增加财产,以宗教为借口挑起武装冲突。德国皇室哈布斯堡家族控制着奥地利、捷克、士瓦本和阿尔萨斯一带,在诸侯中版图最大,实力最强,它的旁支还控制着西班牙,皇帝依靠自己的实力,利用诸侯间的矛盾,积极推行中央集权政策,他以反对新教为号召、限制新教诸侯为借口,竭力取得天主教诸侯的支持,以加强中央皇权,但皇权的加强又加深了与新旧教诸侯之间的矛盾,也使诸侯分裂成两个对立的集团。1608年,新教诸侯以巴拉丁选侯腓特烈为首组成“新教同盟”,1609年,天主教诸侯以巴伐利亚公爵马克西米连为首组成“天主教同盟”。
诸侯之间的纷争往往还搀杂着复杂的国际背景,法国不希望出现一个集中统一的强大邻国,因而竭力使德国处于分裂状态,以有利于法国的扩张和夺取欧洲霸权,自亨利四世以来,法国一直执行着削弱哈布斯堡家族的外交政策。丹麦、瑞典和英国也不能容忍德国在北欧的扩张,因此诸侯两个集团的斗争都有外国插手,法国、荷兰、丹麦、瑞典等支持“新教同盟”,教皇,西班牙则支持“天主教同盟”。而各地诸侯也勾结外国势力反对皇权的强大。

二、战争经过
三十年战争的导火线是1618年捷克人民反对哈布斯堡王朝的起义。1526年,捷克被并入神圣罗马帝国,国王由德皇兼任,捷克只保有自治权。1612年,德皇指定耶稣会士斐迪南为捷克国王。1618年,斐迪南下令禁止布拉格新教集会,于是捷克国会提出了抗议,并拒不承认斐迪南为国王。1618年5月23日,在皇帝宣布新教徒为暴徒后,布拉格人民爆发了起义,他们冲进王宫,按照捷克人民惩治叛徒的习惯把两个钦差大臣从窗口掷入壕沟,这就是著名的“掷出窗外事件”,它成了捷克起义和三十年战争的开端。
三十年战争分为四个阶段:
1、捷克——巴拉丁时期(1618—1624年)。“掷出窗外事件”发生后,捷克组成了临时政府并宣布独立,1619年,捷克国会又推选“新教同盟”领袖巴拉丁选侯腓特烈为国王同斐迪南作战。6月间捷军推进到了维也纳,德皇于是以巴拉丁选侯资格转让给巴伐利亚公爵为条件向“天主教同盟”求援,天主教同盟出兵、出钱支援皇帝,同时西班牙出兵攻打巴拉丁。这时,捷克贵族不敢依靠群众,寄望于新教同盟救援,但新教同盟不但拒绝支援,而且和天主教同盟缔结互不侵犯条约。1620年11月8日,天主教同盟军队在布拉格近郊的白山一带打败捷克军队,腓特烈逃走,随后巴拉丁被占领,选侯资格也转让给了巴伐利亚公爵,捷克沦为奥地利的一个行省。
2、丹麦时期(1625—1629年)。天主教同盟的胜利导致了皇权的加强,这既不符合割据一方的新旧教诸侯的利益,也不符合法国等外国势力要求,1625年,法国促成英国、荷兰、丹麦三国签订反哈布斯堡同盟,并资助丹麦出兵德国,一些新教诸侯也支持丹麦的行动,这样,德国内战扩大成了一场国际战争。1626年,皇帝在天主教同盟的支持下利用捷克贵族瓦伦斯坦的雇佣兵,打败丹麦和新教诸侯的联军。瓦伦斯坦是德意志帝国著名的军事家,主张消灭诸侯割据,驱逐外国势力,在德国建立类似法国和西班牙那样的中央集权制,他本人拥有地产12万公顷,雇佣兵10万人,都拿出来替皇帝服务。打败丹麦后,1628年,皇帝封他为麦克伦堡公爵、波罗的海和大泽的统帅。1629年,丹麦被迫在律伯克签订和约,保证以后不再干涉德国内政。同时,皇帝颁布“复原敕令”,规定1552年以后被新教诸侯侵占的教产全部物归原主。
3、瑞典时期(1630—1634年)。在上阶段战争后,德皇势力急剧膨胀,达到了波罗的海沿岸,瓦伦斯坦也计划在波罗的海建造一支强大的德国舰队。皇帝和瓦伦斯坦的政策引起了新旧教诸侯的不满,1630年,在累根斯堡召开的选侯会议上决定罢黜瓦伦斯坦的职务,缩编他的军队。瑞典国王古斯塔夫?阿道夫是个激进的新教徒,他在占据波罗的海沿岸后还想扩张霸权,坚决反对德皇权力的加强。1630年7月,瑞典在法国支持下占领了波美拉尼亚,并同勃兰登堡、萨克森选侯联合打败了天主教同盟的军队。1632年4月,瑞军长驱直入巴伐利亚,维也纳危在旦夕,皇帝只好重新起用瓦伦斯坦。1632年11月,双方在萨克森的吕层会战,天主教同盟的军队创伤重大,瑞典也失去了古斯塔夫国王。为保存实力,1633年,瓦伦斯坦决定同瑞典和谈,这被皇帝看作是另有所图,于是1634年初再次撤消了他的职务,不久被人刺杀。总的来说,战争优势仍在天主教同盟,1634年9月诺德林根战役中大败瑞典军队,瑞典向北退却,一些新教诸侯也纷纷推出战争。1635年5月,萨克森首先和皇帝签定和约,表示服从皇帝,不再反抗。
4、法国——瑞典时期(1635—1648年)。丹麦、瑞典的接连失败,使过去一直在幕后操纵的法国不得不亲自出马。1635年5月,法国对西班牙宣战,荷兰、威尼斯、匈牙利等支持法国,主要战场仍在德国,同时也在西班牙、意大利、尼德兰等地进行。参战初期法国不断受挫,西班牙从南北两路夹击法国,双方拉锯战不断,互有胜负,直到四十年代后,瑞典、法国才相继取胜。1642年11月,瑞军在莱比锡打败皇帝军队,1643年春,法军在洛可瓦会战中大败西班牙,此后,法、瑞乘胜追击,攻入了士瓦本和巴伐利亚,皇帝和天主教诸侯无力再战,被迫求和,这时瑞典军中疾病流行,士气低落,法国也对刚爆发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深感不安,因此也只好同意停战。

三、威斯特发里亚和约
从1643年起,交战双方在威斯特发里亚的闵斯特和奥斯纳布鲁克两个城市谈判,1648年达成了协议,分别缔结了两个和约,合称威斯特发里亚和约。
战争以法国、瑞典的胜利而告终,因此和约首先保证了他们获得大片领土,法国得到了阿尔萨斯的大部分(除斯特拉斯堡外),并追认了法国在1552年占领的麦茨、土尔、凡尔登等洛林的土地。瑞典则获得整个西波美拉尼亚,包括鲁根岛、斯台丁城和奥得河河口地区,还获得不来梅和维尔登两个主教区以及威斯马城,另外还得到500万塔里尔赔款。这样,瑞典不仅占去德国北部所有重要河口,而且以这些地区领主的身份置于德国诸侯之列。和约还正式承认荷兰和瑞士脱离德国独立。
德国内部,曾与法国、瑞典结盟的新教诸侯获得了新的领土,勃兰登堡得到东波美拉尼亚以及哈勃斯达、卡明、明登等主教区,1680年又得到马德堡主教区,后来就形成了普鲁士王国。萨克森得到了鲁沙提亚。下巴拉丁由腓特烈的儿子继承,仍为选侯。巴伐利亚得到了上巴拉丁,成为第八选侯。条约规定,诸侯有和外国缔结条约的自由,不经诸侯同意,皇帝无权宣战、媾和、课税、征兵,在宗教上仍实行“教随国定”的原则,由诸侯确定其国家的宗教信仰,教产的归属以1624年即“标准年”为准,1624年1月1日前得到的教产仍然可以保留。

四、三十年战争的意义和影响
三十年战争是世界历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它不仅影响德国、而且影响欧洲历史的发展。
1、这次战争虽然波及许多国家和地区,但主战场仍在德国境内,德国遭受到空前浩劫。成千上万的城市、村落、工场、矿山被毁,人口减少了1/3,有些地方甚至一半以上,如捷克战前有300万居民,战后只剩78万多人。农业衰落,1/3的土地荒芜,工业也降到不如十五世纪时的水平,二百年以后即十九世纪前半期才恢复了元气。
2、这次战争损失最大的是帝国政权和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战争打破了皇帝统一德国的迷梦,威斯特发里亚和约完成了对德国的分解,“神圣罗马帝国”名存实亡,皇帝也徒有虚名,奥地利成了诸侯中的一员,虽然其家族仍保持完整,但地位已远不如以前那样辉煌,德国的分裂较前有所加深。
3、战后,德国内部的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虽然仍保有皇帝称号,并且作为一个邦国,实力仍然强大,但毕竟受到了削弱,而勃兰登堡不断发展,形成了普鲁士王国,其势力的加强,为后来的普奥争霸打下了基础。
4、条约确定了近代欧洲大陆一些国家的边界,它是其后直到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时期一切条约的原始文件,划定新界、修改边界都要以它为据。


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教皇子午线   2、血腥立法   3、瓦西镇惨案   4、圣巴托罗谬之夜   5、南特敕令   6、但丁     7、达·芬奇   8、《九十五条论纲》   9、奥格斯堡告白   10、掷出窗外事件
二、简答
1、西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的历史条件是什么?
2、新航路发现的历史背景。
3、新航路发现的后果和影响。
4、英国“圈地运动”产生的原因及历史意义。
5、英法专制制度是怎样确立起来的?
6、意大利文艺复兴产生的条件和基本思想是什么?
7、德国宗教改革和农民战争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8、德国农民战争失败的原因及其历史意义。
9、三十年战争的原因及其后果。
三、论述
1、怎样认识英国农民反圈地斗争的性质和作用?
2、谈谈你对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历史地位的评价。
3、结合路德和闵采尔的理论学说,谈谈你对二人的评价。
12#
李梦龙 发表于 07-4-19 20:52:53 | 只看该作者
十分感谢,总结的不错压抑营业员由于
13#
lvw008 发表于 07-5-15 16:38:35 | 只看该作者
[s:5]
14#
亚洲象 发表于 07-5-15 22:15:20 | 只看该作者
很好
15#
loveleon_85 发表于 07-5-24 20:23:08 | 只看该作者
非常感谢!
可是
为什么没有第五章的笔记呢
是不是楼主弄掉了?
16#
〇〇〇 发表于 07-5-26 18:09:20 | 只看该作者
不知道其他几册的有没有,谢谢了
17#
小十一 发表于 07-6-25 18:44:38 | 只看该作者
终于看到有笔记的版本了
十分感谢LZ
18#
三级警司001 发表于 07-7-12 20:30:1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啦

好好好人啊
19#
anda21 发表于 07-8-27 11:14:4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20#
3L0910 发表于 07-8-29 08:54:33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9-30 05:36 , Processed in 0.105002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