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清华SEM历年招生人数总结(转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高校 发表于 07-4-11 21:05: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发信人: HowIThink (矩阵计算), 信区: AimGraduate
标  题: HowIThink的经验总结2----清华SEM历年招生人数总结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ue Apr 10 12:01:00 2007), 站内

首先声明一下,以上资料均来自于网络,我已尽量核实,但仍无法保证准确度。如需据此做出重大决定,最好找人确认核实一下,以免耽误大家。


2003年
政治经济学,报名 31人, 面试 6人, 录取 3人;
西方经济学,报名 15人, 面试1人,  录取 3人;
国际贸易学,报名 64人, 面试6人,  录取2人;
会计学      报名 7人,  面试1人,  录取 1人
金融学,    报名 97人+1人(单考), 面试10+1 人, 录取 6人;
数量经济学,报名 21人, 面试 4人 ,录取 3人
企业管理, 报名79人+7人(单考),面试9+2, 录取 8+2;
技术经济及管理,报名 86+2人(单考),面试 11+2人, 录取9+2人;
管理科学与工程,报名53人, 面试 10人, 录取 6人

2004年
专业名称             报名人数 复试人数 录取人数
政治经济学              73      3          1
西方经济学              31      1          1
金融学                  180     4          1
国际贸易                102     2          1
数量经济学              53      7          3
管理科学与工程          122+1   15         9
会计学                          1          0
企业管理                180+3   16         7
技术经济及管理          159+1   21+1       8+1

总计                    909+6   69+1       31+1

注:数量经济学, 其中1转到西方经济学

2005年
这一年好像没有公布招生人数,但具体公布了复试线

2006年
专业名称             报名人数 复试人数 录取人数
政治经济学              52      3          2
西方经济学              35      1          1
金融学                  112     4          3
国际贸易                83      3          3
数量经济学              77      3          2
管理科学与工程          120    12          9
会计学                   0      0          0
企业战略与政策          105     4          3
市场营销                54      5          3
人力资源与组织行为      51      3          3
技术经济及管理          90      8          6
总计                    787     46        35

2007年
具体情况还没有出来,但今年经管学院计划招收16人,最终录取26人,扩招10人,是历年以来扩招力度最大的一年。
沙发
 楼主| 高校 发表于 07-4-11 21:05:59 | 只看该作者
发信人: HowIThink (矩阵计算), 信区: AimGraduate
标  题: HowIThink的经验总结3-我对清华SEM的一些看法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ue Apr 10 12:04:28 2007), 站内

现在来看考清华经管的人越来越多了,记得去年当时我考的时候好像版上还没这么多讨论SEM的,关于SEM的消息也是非常有限。一直以来,清华SEM一直是处于一个比较隐秘的状态,很多东西都是处于不公开的状态。加上招生人数很少,各方面情况都波动比较大。

上面说了我从各方面了解到的关于清华经管的招生人数信息,其实这些东西都可以在网上找到,但搜集起来可能不容易,为了帮后人节省时间,我做个总结了。

清华经管在考试的时候主要分两个大方向,一个是管理类,一个是经济类。管理类的初试考得都是一样的,都是政治+英语+数一+453微观经济学;经济类的除了管理科学与工程之外,其它都是政治+英语+数学一+451经济学,而管理科学与工程是考运筹学。所以总的来说只要考清华SEM,公共课考得都是一样的,以前国贸考过数三,现在也都改成数一了。专业课方面有三种选择,一种是453微观经济学,一种是451经济学,一种是运筹学(代码不知道了)。具体的可以根据你的专业来选择。

关于招生人数,清华经管学院一直是对外统一给定一个人数,然后具体专业再分,这个分法据说在校内推完研之后就定下来了,但并不会在网上公布,如果想报热门专业,最好找人具体问问。清华一共分11个专业,有时候按一级学科统一划线,有时候按二级学科,这要看具体当年的考分情况而定。比如说有时候企业管理就是一个线,有时候三个方向分开定。

从以上我贴的招生人数来看:

管理类里面技术经济是热门方向,由于它有深圳名额,所以一直以来技经方向是名额最多,但也许大家都是为了规避不确定性,加上技经这个方向清华实力很强,恰恰技经经常是高分扎堆的地方。除了技经,企管三个方向热度差不多,人力,战略可能相对营销来说稍微小一点。会计据说是很少招人,一般就1个,如能考上得多靠RP。

经济类里面金融,国贸属于比较热的方向,两个专业属于一个系,招生人数也是比较少。数量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属于一个系,热度依次递减,以往有过金融调国贸、数量调西经的情况。

但由于招生人数少和逆向选择问题,当你在规避风险时别人往往也是这么想,结果是你反而选了一个热的方向。关键你要搞清楚在这个博奕中你处于什么地位,所以这个过程中搜集信息是很关键的,比如今年数量的热和技经的相对变冷就是一个比较好的例子。

最后我声明,以上只是以往情况和我当时分析的一些想法,并不代表以后。
--
板凳
 楼主| 高校 发表于 07-4-11 21:09:12 | 只看该作者
发信人: HowIThink (矩阵计算), 信区: AimGraduate
标  题: HowIThink的经验总结--清华金融451经济学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at Apr  7 23:16:46 2007), 站内

我来做个开始吧,我今年考的是清华经济管理学院金融学专业,现在已经被拟录取了。期间经历过不少次的从绝望到抱希望再到绝望,最后能被录取我觉得从我本身来讲觉得很幸运的。一直希望能有能力和时间为大家做一点事情,给大家一点帮助,就像菜鸟说的一样,一届帮一届,希望接下来我的这些东西对大家会有用。

首先说明说明我的情况吧,因为每人的背景不同,复习策略也不同。我04年毕业于复旦数学科学学院,完了之后选择了计算机作为我的事业的开始,一直在搞软件开发。直到06年3,4月份的时候开始接触经济学,6月份开始准备考研,前期一直在职,后期集中复习了两个月。总复习时间在职复习6个月,集中复习2个月。

关于公共课方面,我复习的时间很有限,而且成绩也不是特别理想。我今年之所以成功,可能在于我的专业课比较高吧。我考的是451经济学,专业课成绩119。以下具体说说我的专业课经验,专业课方面由于我之前对经济学是从零开始的,大学期间唯一学过的一门跟经济学稍微有点关系的科目是一门叫利息理论的,而且还是一门选修课。

我经济学方面看过的书主要有:(基本上按时间顺序来的)
1、     曼昆的《经济学原理》     
我认为这套书写得非常好,非常适合非经济学方向的人作为接触经济学之用,我从06年3月份开始读这套书,断断续续花了几个月在上下班路上看完了。整套书写得非常有趣,是那种能帮你建立起经济学直觉的书。建议转专业的人如果时间充裕的话可以从这套书开始,虽然对最后考试不一定会有直接的帮助,但会让你学习中级微观中级宏观变得更轻松。
2、     高宏业《西方经济学》     
看完曼昆的书之后,我开始想尝试一下深一点的经济学,找了找看到网上有人推荐这本高宏业《西方经济学》,花了60多元买来看了看。但并没有看多大,一来总感觉他的书写得并不有趣,很多东西也说得不太深入,意识形态的东西总是感觉太多。
3、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
之前为什么没有看完高宏业《西方经济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它那本书写得并不有趣,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在6月份的时候已经开始准备报告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研究生。平的这本微观经济学是清华的指定教材,很自然地我开始阅读这本书。说实话,如果说之前我看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我的经济学还处于很浅显的认识的话,通过阅读这本书,我认识到微观的数理基础。认识到要充分理解一个经济问题必须从经济,数学,几何三方面来理解它,这样才能更深刻。我认为无论是451还是453,平的《微观经济学》无疑都是应该认真学习的。
4、     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
我的中级宏观经济学是从这本书开始看的,因为我之前微观看得很细,所以直到10月份的时候我才开始看这本书。为了提高进度,我规定自己每天必须看50页。说实话,开始看得很是郁闷,因为多的这本书是从增长理论开始讲的,这也是整本书中用数理用得最多的地方,也是最难的地方。而且由于翻译的原因,很多短期,甚短期,中期,长期,超长期的翻译都不是特别精确,而这个对于理解增长理论是很重要的。所以第一遍我看完多的书,基本上没在头脑里留下任何东西。对IS-LM,还有凯恩斯收入-支出模型之间的联系和演变几乎是一团糟。当时对自己的信心有很大的打击,因为我一直认为自己对于宏观的东西把握强于微观,本来以为宏观会学得比较轻松,结果却是完全不得要领。这个时候我做了一个决定,暂时放下这本书,开始复习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之后花了几天时间重新复习了一遍曼昆,这哥们实在是太牛了,宏观体系在他笔下是娓娓道来,虽然简单,但结构清楚。看完之后,出于对曼大哥的崇拜,我又买了他的《宏观经济学》来看。细细看了一遍,不得不承认这哥们写书是有一套的,看完之后慢慢对中级宏观有了个比较清晰的认识,觉得宏观的东西真的不多,归根到底是为了研究经济增长。
随后开始回过头多的《宏观经济学》,这个时候就开始感觉到了多的这本书经典,知识面介绍得很全面,对各种流派观点均有介绍,而且比较客观。而曼的书则溶入了太多他自己的观点,对其它学派介绍不多。
所以我觉得可以的话,应该从曼的《宏观经济学》开始,因为他的书结构清楚,而且不是很难,容易入门。随后再看多的《宏观经济学》,可能因为多是哲学博士再加上翻译原因,可能他的书有点晦涩,但坚持读下去还是有很多体会的。
5、     曼昆《宏观经济学》
关于这本书,我上面已经写了不少,其实这本书我买来就是为了补充多《宏观经济学》的,坚持了曼一贯的风格,简单清楚,适合中微入门之用。
6、     武康平《高级微观经济学》
7、     武康平《高级宏观经济学》
我之所以会选择看以上两本书完全是因为到后来我发现我即使把市面上经典的中微中宏的书都看得很熟,对于一些考研题,我仍然不知道怎么答。这个时候我开始想会不会需要看一些高级的书。找了一些师兄师姐,知道他们研究生教学用的就是这两本书。那个时候已经快接近考试了,我买来本来就是想随便翻翻的。武的书数理风格也很强,不愧是数学的博士出身。里面有很多泛函,实变的东西在里同。很多时候他专注于前提条件的数理化,可微,连续都是他研究效用函数,生产函数的出发点。所幸,在数学系混迹四年,看这种N多数学的书还是有点经验,毕竟当年经常是几天搞定一门课。数学证明一律不看,只看结论和定理,重点了解定理后面的经济学意义。慢慢地也对高级微观有些概念,武把高级微观分为四大块,一个消费者行为,生产者理论,一般均衡理论,社会福利。其研究方法也有很多相似点。而高级宏观方面,武则完全侧重于增长理论,加入一些复杂的模型。建议考研的同学高级微观尽量多看,高级宏观只需了解高宏和中宏交叉的内容就可以。


写了这么多,关键是希望能给后人一个帮助。我无法太明确地给我建议,因为我知道第一我是幸运的,第二我的经验不一定对别人有用。但我是如实把我复习的过程写出,起码对大家有一点借鉴作用。

最后,在这里再次感谢kenton,他给了我很大无私的帮助,我希望以对后来人的帮助来回报他。还有不少师兄师姐,他们都给了很多指点,由于我并不知道他们bbs id我就不说了,但没有他们帮助我绝对走不到今天,再次感谢!

愿后来人一切顺利!

--
地板
三串糖葫芦 发表于 07-6-28 17:55:35 | 只看该作者
怎么能联系上这位学长???
情况基本相同,很想联系具体请指导一下!!
5#
nic100 发表于 07-6-30 00:42:00 | 只看该作者
很好多谢了
6#
yyzhfl 发表于 07-7-21 16:34:04 | 只看该作者
很好,多谢了
7#
lightarmy 发表于 07-8-21 19:27:17 | 只看该作者
[s:2] henhao thank you
8#
xsx19862000 发表于 07-8-24 23:49:53 | 只看该作者
心里有底啊,谢谢!
9#
timrocky 发表于 08-12-13 14:26:17 | 只看该作者
MANY THANKS.
10#
sophiatang 发表于 09-3-18 16:52:5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你的分析,不知道清华的851西经是不是也侧重于平和多的两本,这门课的资料总感觉不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1-26 23:50 , Processed in 0.731827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