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师教育教育学统考辅导班讲义

[复制链接]
21#
 楼主| xiaoyaya 发表于 07-7-21 13:34:13 | 只看该作者
2007年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统考真题参考答案(部分)  
2007年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统考真题参考答案(部分)

辨析题:

1、教学模式就是教学方法。

答:错误。教学方法是教师采用的完成教学任务的手段,教学模式则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侧重在理论化方面,不能将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等同看待。

2、培养目标的制定受教育目的的制约。

答:错误。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培养目标的制定当然要考虑到教育目的,但制定培养目标还要考虑教育对象的特点及特定的社会领域如化工医疗等的特点。

3、思维定势总是阻碍问题的有效解决。

答:错误。思维的定势使人的思维活动刻板化,有时会限制人们灵活地解决问题,但定势有时也会促进问题的解决,如卢钦斯的定势实验中,对于不用简便方法的水壶问题,定势会促进对这些问题的解决。

简答题:

1、简述教育文献综述报告包含哪几个部分

    答:教育文献综述报告包含以下四个部分的内容:

(1)提出问题。

(2)确定方法。

(3)正文部分。

(4)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2、简述孔子的教师观

答:孔丘热爱教育事业,敏而好学,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他所主张的作为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1)学而不厌。教师应重视自身的学习修养,掌握广博的知识,具有高尚的品德,这是教人的前提条件。

(2)温故知新。教师负有传递和发展文化知识的使命,既要注意继承,又要探索创新。既要了解掌握过去政治历史知识,又要借鉴有益的历史经验认识当代的社会问题,知道解决问题的办法。

(3)侮人不倦。教师以教为业,也以教为乐,要树立“诲人不倦”的精神。诲人不倦还表现在以耐心说服的态度教育学生。

(4)以身作则。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方式,不仅有言教,还有身教。身教比言教更为重要。

(5)爱护学生。教师应该爱护关怀学生,表现在要学生们努力进德修业,成为具有从政才能的君子,为实现天下有道的政治目标而共同奋斗。

(6)教学相长。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不是单方面的知识传授,而是可以教学相长的。

3、简述提高教育实验研究内在效度的方法(至少五个)

答:内在效度是指实验者所操纵的实验变量对因变量所造成的影响的真正程度。影响教育实验的内部效度的因素有八种:大师教育

(1)偶然事件。是指除了实验变量之外,一些未经控制的因素会介入周期较长的实验过程,引起实验结果的变化。大师教育

(2)成熟。指在实验期间,实验对象的身心发生变化也影响实验变量对因变量的作用。

(3)测验。指前测的暗示对实验因变量的影响。大师教育

(4)工具。指测量手段对实验因变量的影响。大师教育

(5)统计回归现象。可能混淆实验处理对因变量的效果,使实验结果难以解释。

(6)差异的选择。所选择的两组或几组受试者,在未受实验处理之前,本来各方面的能力就有所偏差或不相等,那么实验结果的差异,就不能说是单纯由于实验处理所造成的。

(7)实验对象的流失。实验对象在实验期间的流失,如择校、转学等,则可能使实验结果难以解释。当实验组和控制组有不同比率的实验对象退出实验时,就会导致结果的偏差。

(8)上述七项因索的彼此交互作用,是影响内部效度的另一个因索。大师教育

4、简述道德教育实践缺失的原因

答:目前,中国的中小学德育发展面临着一些问题,如德育缺乏实效,缺乏魅力,教师与学生关系失调等。但深层的问题是德育定位不准,德育观念陈旧,德育价值取向偏移,德育目标与评价错位等。这些问题归根结蒂源于德育思想观念的陈旧与模糊。大师教育

(一)德育定位问题大师教育

德育定位不准或偏移,会影响到德育的实施等一系列的问题。我国德育的理论与实践一直认为德育是一种单独的教育,它可以脱离其它各育、脱离学生的整体生活,导致学校德育脱离了完整的教育体系,脱离了生活。

(二)德育的价值取向问题

我国中小学德育的价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两个向度:一是学生基础德性的培养;二是学生独立判断能力的培养。

(三)德育实践操作过程中的问题

国内中小学德育实践的操作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针对性较差,缺乏魅力,实效不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由于教育者认识的局限和德育中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形式主义倾向两方面。

5、美国1958年《国防教育法》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内容

答:背景:(1)50年代后美国社会各界对美国教育问题的批评,批评的焦点是美国教育质量差,与其世界超级大国的地位形成了强烈的反差。(2)1957年苏联卫星上天,美国朝野极为震惊,改革教育的呼声高涨。

1958年9月2日,美国总统亲自批准颁布了《国防教育法》。

内容:大师教育

(1)加强普通学校的自然科学、数学和现代外语的教学。该法案要求让更多的青年学习这些学科。

(2)加强职业技术教育。要求各地区设立职业技术教育领导机构,有计划地开办职业技术训练,使更多的青年和成年人成为具有一定科学技术的专门人才或熟练工人。

(3)强调“天才教育”。鼓励有才能的学生完成中等教育,攻读考入高等教育机构所必需的课程并升入该类机构,以便接受更深的教育,从他们中间培养出拔尖人才。

(4)增拨大量教育经费。

6、简述课程目标确立的依据

  答:确定课程目标,首先要明确课程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衔接关系,以便确保这些要求在课程中得到体现。其次要在对学生的特点、社会的需求、学科的发展等各个方面进行深人研究的基础上,才有可能确定行之有效的课程目标。

论述题:大师教育

1、论述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和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的理论,并比较他们的异同。

答:“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理论认为,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生活决定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大师教育

首先,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大师教育

其次,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大师教育

再次,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大师教育

“生活即教育”所强调的是教育以生活为中心,所反对的是传统教育脱离生活而以书本为中心。尽管它在生活与教育的区别和系统的知识传授方面有所忽视,但在破除传统教育脱离民众、脱离社会生活的弊端方面,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师教育

“教育即生活”理论关注的基本问题是:什么样的生活才是美好的,才是值得向往的?教育怎样为创造美好生活尽力?教育又怎样对待社会生活中的不足与弊端?尤其是,教育本身怎样才能成为美好生活的典范?大师教育

杜威认为教育是生活的过程,学校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即学校生活也是生活的一种形式。首先,学校生活应与学生自己的生活相契合,满足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使学生在现实的学校生活中得到乐趣;其次,学校生活应与学校以外的社会生活相契合,适应现代社会变化的趋势并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教育不能脱离社会变革而我行我素。

杜威坚信教育是社会进步及社会改革的基本方法,认为社会的改造要依靠教育的改造,教育改造之所以必要,是因为要给社会生活的变革以充分的和明显的影响。杜威的希冀是通过教育改造社会生活,使之更完善、更美好。大师教育

两者相同点:承认教育和生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反对将教育与生活分离;认为生活含有重要的教育意义;承认教育对改造生活的重要作用。大师教育

不同点:(1)定位不同。前者认为教育应该以生活为核心,后者认为教育也是生活的一个过程,学校是生活的一种形式,生活包含教育。(2)前者强调了生活的重要性,对系统教育的重要性有所忽视,后者更强调两者的契合。(3)后者更注重把教育本身作为一种美好的生活。

2、通过下面一段话,论教育应对社会发展和人的需求的挑战时应采取的策略大师教育

    答:(略)。本题由于缺乏原材料,故没有给出参考答案。我们认为本题目主要是从终身教育的角度去答题,可参照《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统考复习指南》一书进行答题。终身教育话题是目前教育界提得比较多的。

3、选做题

Ⅰ:论述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据该原理说明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答:(1)人们对自己成败原因的认识会影响其以后的行为。

(2)在寻找自己成败的原因时,人们通常将导致自己成败的因素分为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六个因素,这六个因素可归为三个维度,即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归因。

(3)将自己的成败归因于不同因素,会有不同的动机效果。如将成功归因于努力,以后还会进一步努力;将失败归因于能力低下,以后就不会去尝试。

激发学生动机需要正确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成败进行归因,并适当地对学生进行归因训练,同时要避免让学生将失败归因于内部的不可控的因素(如能力)而形成习得性失助。具体来说,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适当进行归因训练,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成败归因。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找出成功或失败的真正原因,即进行正确归因;另一方面,教师也应根据每个学生过去一贯的成绩的优劣差异,从有利于今后学习的角度进行积极归因。积极归因训练对于差生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2)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问题情境创设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并且应该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

(3)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一般情况下,动机水平增加,学习效果也会提高。但是动机水平超过一定限度,学习效果反而更差。

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难度,恰当控制学生学习动机的激起程度。在学习较容易、较简单的课题时,应尽量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使学生尽量紧张一点;而在学习较复杂、较困难的课题时,则应尽量创造轻松自由的课堂气氛,在学生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时,要尽量心平气和地慢慢引导,以免学生过度紧张和焦虑。

(4)充分利用反馈信息,给予恰当的评定

反馈信息可以帮助学习者调整学习活动,改进学习策略,有助于其增强学习动机,保持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应该有恰当的评定,实验证明,评定等级加上适当的评语,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5)妥善进行奖惩,维护内部学习动机

表扬与奖励比批评与指责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所以在教学中要给予学生表扬而非批评。但不可滥用外部奖励,否则可能破坏学生的内在动机。

(6)合理设置课堂环境,妥善处理竞争和合作

学生的学习主要是在课堂中进行的,课堂中的合作与竞争环境无疑是影响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的外部因素。研究表明现实中有竞争型、合作型和个体化型三种课堂目标结构,他们激发的是学生三种不同的动机系统。

  Ⅱ:为了确定某地区中小学是否有课业负担过重的情况,特采用如下方式进行

(1)称书包法;(2)课堂观察法;(3)问卷调查法;试分析这三种方法的优劣,并自己设计一个研究方案。大师教育

答:称书包法的优点在于:形式直观,简单易行,方便整理。

局限在于:笼统地通过一个因子进行判断,有误差;只适合在数量较少的情况。

问卷调查的优点在于:方便实用,省时,花钱少;由于可以不署名,在某种情况下结论比较客观;能搜集大样本信息资料,收效大;便于整理归类,能做量的统计处理,使调查结果具有一定代表性。

问卷调查法的局限在于:问卷设计的质量会影响结论的代表性;搜集的资料比较表面,不能深入了解深层次的内心世界真实情况;若部分调查对象不作回答,难以知道不回答的原因,也会影响问卷的效度。

课堂观察法的优点在于:对事物有最直接的认识;方便易行,不必使用特殊设计的复杂仪器设备,不需要特殊条件,适用于广大的研究范围;不妨碍被观察者的日常学习、生活和正常发展,因此不会产生不良后果。

课堂观察法的局限在于,观察在自然条件下进行,受各种偶然因素的干扰;研究者在观察时原则上不能支配和控制研究对象及其发展,所以不能判断问题的原因,只能说明“有什么”和“是什么”问题;在研究对象人数多且分散的情况下应用较困难;教育现象的复杂且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观察项目归类推论性太多,会影响研究的信度;观察研究往往取样小,观察的资料琐碎不易系统化,普遍性的程度不高。

研究方案(略)。

(资料提供:大师教育网。本资料由大师教育培训中心友情提供,仅供参考,欢迎转载,请注明资料来源。)
22#
 楼主| xiaoyaya 发表于 07-8-8 08:58:11 | 只看该作者
大纲应该这个星期出来哦
23#
淅沥哗啦 发表于 07-8-9 15:17:06 | 只看该作者
大师是哪里?
24#
lilac_kitten 发表于 07-8-9 21:25:39 | 只看该作者
到底是心理学还是教育学呢?
25#
lilac_kitten 发表于 07-8-9 21:26:11 | 只看该作者
无论如何,先下下来了,谢谢楼主
26#
等葵的小宝贝 发表于 07-8-9 21:46:29 | 只看该作者
haoahoahao
27#
jerry_xp 发表于 07-8-11 13:01:4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了啊
28#
再斯可矣 发表于 07-8-12 07:49:23 | 只看该作者
xiexiele
29#
再斯可矣 发表于 07-8-12 07:50:22 | 只看该作者
gangxiegangxie
30#
再斯可矣 发表于 07-8-12 07:50:54 | 只看该作者
efefegggfdgaga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1-27 01:16 , Processed in 0.086530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