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人文地理学教案

[复制链接]
11#
 楼主| 19131 发表于 07-9-18 09:38:51 | 只看该作者
第十一章  旅游地理(6学时)
第一节  旅游业的兴起(1学时)
  一 旅游业的兴起与发展
    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和其后的罗马帝国的兴起,和个城邦国之间公务、贸易、考察等活动频繁,促进了人们的旅行活动。在当时,宗教旅游盛行,提洛岛、特尔裴和奥林匹斯山都是著名的宗教旅游胜地。
    公元七八世纪,阿拉伯帝国盛行到圣地—麦加的朝觐活动,也对旅游活动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13世纪以来,由于贸易的发展,旅游活动更加频繁起来。
    到了十五六世纪,在欧洲,由于资本主义的萌芽,开始了对外扩张和寻找香料、黄金的“大航海”活动,科学考察和探险旅游极为盛行。“地理大发展”极大地扩大了人们的视野,增加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对旅游活动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 大众旅游的发展
    1841年,英国人托马斯•库克(Thomas Cook)于7月5日组织了一批540的旅游团从莱斯特到拉夫马勒参加禁酒大会,每人收取票费1先令。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团体包价旅游。
    1908年,斯塔特勒在美国纽约的布法罗建造了第一座商业饭店。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交通条件的极大改善,飞机和汽车的普及,使人们出游更加方便快捷,缩短了旅行的时间距离,旅游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旅游成了一种大众性的消费活动,甚至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第二节  旅游的区域特征(1学时)
一 客源地(origin)与目的地(destination)
    旅游业是指为旅游者自居住地到目的地再回到居住地的旅游活动全过程服务的全部相关企业的总和。旅游表现为客流和信息流在客源地和目的地之间的流动,反映了一种特殊的区域关系。
    (一)客源地(origin)
    是产生旅游者的地域,即游客的来源地。
    (二)目的地(destination)
    目的地是旅游吸引物经较集中,有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具备旅游功能的区域,它是旅游流指向的目的区域。世界主要的旅游目的地包括:地中海、加勒比海、东南亚、肯尼亚、阿尔卑斯山等地。
    (三)交通连接
    交通是联系客源地和旅游区的桥梁。
    尽管,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常常利用已有的基础交通线路(并非为旅游而修建的交通线),但是,旅游者往往根据自身的需要和目的地的分布来选择组合自己的交通线路和交通方式。交通线路和旅游线路高度统一,表现在一般旅行社推出的旅游产品即是以交通线路把各旅游地和景点串联拼合起来,形成一条旅游线路(即通常说的旅游产品)向市场销售。
二 客源地和目的地的关系
    (一)客源地和目的地相一致
    这是以美国为代表的经济发达、同时旅游业也相应发达的国家。
    (二)客源地和目的地相对应
    地中海、加勒比海、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地理位置优越,旅游资源丰富独特,又与主要客源国相毗邻,形成客源地和目的地相对应的关系,如西欧对地中海,北美对加勒比海,东北亚对东南亚等。
    (三)客源地与目的地的分散与集中
第三节  旅游者动机与决策(1.5学时)
一 旅游动机的概念分类及影响因素
    (一)概念
    在人们的旅游活动中,旅游动机是非常丰富和复杂的,因此旅游动机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学与行为学概念,旅游动机是旅游行为形成的基础。
    (二)旅游动机的类型
    1.田中喜一分类法。
    2.麦金托什分类法。
    (三)影响因素
    1.影响个人产生旅游动机的因素。
    (1)性别、年龄及身体状况对旅游动机的影响。
    (2)经济能力及余暇时间。
    (3)心理因素。
    (4)影响旅游动机的社会因素。
  二 影响决策的主要因素
    在外出旅游之前,人们首先要收集和种有关的信息,然后根据自己的主要偏好,作出决定,这个过程称为旅游决策行为。影响旅游决策行为的主要因素为感知环境、最大效益原则和旅游偏好。
    (一)感知环境
    人们把进行旅游决策时收集到的各种信息摄入脑中,形成对环境的整体印象,这就是感知环境。
    (二)最大效益原则
    人们在作旅游决策时,倾向于追求在资金和闲暇时间限制下的最大旅游效益,这种效益受感知环境限制,因此,严格来说,人们追求的最大旅游效益永远只能是最满意而不是最优的。
    1.最小的旅游时间比。2.最大的信息收集量。
    (1)选择最有名的旅游地旅游。
    (2)选择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与居住地差异较大的旅游地旅游。
    (三)旅游偏好
    旅游的偏好,可以从年龄、职业、学历三方面去研究。
    1.年龄。人的个性随着年龄和生活经历在不断发展变化。
    2.职业。由于职业的不同,影响了人们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构成了人们爱好的差异。
    3.学历。不同的学历反映旅游者听受的教育不同,大学、中等学校和小学三者在影响人的个性方面有极大的差异。
第四节  旅游资源与旅游地(1.5学时)
一 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是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存,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
    旅游资源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是对旅游者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能使旅游者得到一定的物质享受和精神满足;②是对旅游业具一定的经济、社会、文化价值,能给旅游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目前常用的旅游资源评价方法有:①体验性评价。②技术性评价。③综合性评价。
  二  旅游地
从目前我国旅游地的开发类型看,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六大类:
(一)风景名胜区
(二)自然保护区
(三)历史文化名城与古迹
(四)国家森林公园
(五)国家旅游度假区
(六)主题公园
第五节  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1学时)
一 旅游对区域的经济影响
    (一)旅游业的经济特性
    1.旅游业是一种无形的出口产业。
    2.旅游是一种零散的综合产品。
    3.旅游业是一项极不稳定的出口产业。
    (二)旅游与经济发展
    发展中国家要从传统农业经济转化为现代化工业经济需大量的资本、外汇或贷款,但是发展发展中国家出口初级产品的传统,不能满足经济转化所需要的大量外汇,发展旅游业赚取外汇是实现工业化的一种手段。
    (三)旅游与收支平衡
    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发展旅游业的一个主要目的是赚取外汇,改善收支平衡状况。
    (四)旅游与就业
    一般认为,旅游业是一项劳动密集性的行业。
    旅游业是一项季节波动较大的行业,旅游就业也会受到季节性变化的影响。
    (五)旅游与税收
    旅游业通过本身的经营活动,在增加外汇收入的同时,还能够带来盈利,在资本主义国家,政府从旅游业发展中所获得的经济利益主要通过税收形式。
    (六)旅游与经济结构
    旅游业的发展能够促进旅游目的地区域产业的经济结构发生改变。
    (七)旅游对区域经济的消极影响
    1.旅游过度超前发展。
    2.通货膨胀和土地价格。
  二 旅游对区域的环境影响
    (一)旅游与环境的关系
    旅游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三种关系。
    1.独立关系。
    2.冲突关系。
    3.旅游与环境的共生关系。
    (二)旅游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旅游与植物。
    2.旅游与水质量。
    3.旅游与大气质量。
    4.旅游与野生动物。
    5.旅游与地质。
    (三)旅游对人文环境的影响
    1.旅游对风景区的影响。
    (1)建筑污染。(2)带状发展和蔓延。(3)基础设施超负荷。(4)与本地居民隔离。(5)交通堵塞。
    2.城市基础设施的变化。
三  旅游对区域的社会影响
    (一)旅游地居民态度—从欢迎到憎畏
    (二)示范效应
    (三)旅游和社会道德
    (四)旅游与宗教
    (五)旅游与语言
    (六)旅游与健康
  四 旅游对区域文化影响
    (一)旅游与文化的变更和交流
    1.游客。2.时间、空间和交流。3.文化经纪人。
    (二)旅游对文化的影响—以工艺美术品为例
    1.传统艺术形式的复兴。2.传统艺术形式的退化。
12#
 楼主| 19131 发表于 07-9-18 09:39:19 | 只看该作者
第十二章  行为地理(3学时)
    行为地理学是研究人类在地理环境中的行为过程、行为空间、区位选择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第一节  人类行为与地理环境(1学时)
  一 环境知觉与认知
    环境知觉是人们在环境外观感觉的基础上对地理环境的整体认识和综合解释的过程。
    波特斯(J.d.Poteous)认为有三处环境,即现象环境(自然客体)、个人环境(现象环境的感知)和条件环境(影响行为的文化信仰和意愿)。索南费尔德(J.Sonnenfeld)还提出对环境进行知觉的四个层次:地理层次(环境)、作用层次•对人施加影响的环境部分)、知觉层次(人以直接、间接经验认识到的环境部分)和行为层次(诱发行为的环境部分)。
    环境认知是在环境知觉基础上人们对环境信息再现大脑后的认识。
  二 地理物象
    地理物象是指地理环境以及事物通过知觉、认知过程反映在人们头脑中的形象(映象)。它是知觉判断、地理优选以及决策行为形成的基础。
    地理物象呈距离衰减的规律性。地理物象也具有动态性特征。
  三 物象评价与行为
    对地理物象的评价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动机产生和决策形成的过程,这一过程往往人心理图谱(mental map,亦称意境地图)的分析入手。     当然,人们也可以把大脑中的心理图谱简单地描绘出来,即形成地理物象简图(或称空间图式),这种简图具有可解释性和可读性。
第二节  人类活动的行为空间(1学时)
  一 行为空间
    行为空间是指人们活动的地域界限,它既包括人类直接活动的空间范围,也包括人们间接活动的空间范围。
  二 人类日常活动的行为空间
    (一)通勤活动的行为空间
    为了探求人们日常通勤活动的行为空间问题,瑞典学者哈格斯坦德(T.Hagerstrand)创立了时空棱柱体模式,主要利用时间、空间分析法研究人们通勤的行为空间范围。
    (二)购物活动的行为空间
    1.消费者的行为特征与购物行为空间。
    2.商业环境与物行为空间。
    3.居住地环境与购物行为空间。
    4.社会环境与购物行为空间。
    (三)交际与闲暇活动行为空间
    朋友、同事、邻里和亲属之间的交际活动是闲暇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际活动行为空间也有其规律性。
三 人类迁移活动的行为空间
    1.迁移的距离偏移。2.迁移的方向偏移。
第三节  人类行为与区位选择模型(1学时)
  一 行为矩阵模型
    普雷德详细研究了行为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发展了美国史密斯(D.M.Smith)的空间成本曲线和获利边际理论,认为许多工厂并非建立在最佳区位上,这与企业家个人行为因素,掌握信息的数量和质量,以及运用信息的能力有关。
  二 报偿矩阵模型
    美国艾萨德(W.Isard)在《区域科学导论》著作中,继承和发展了韦伯、廖什等人的区位理论,对自然、经济、技术和社会行为等多种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并用专门章节论述了区位决策问题,建立了报偿矩阵。
13#
 楼主| 19131 发表于 07-9-18 09:39:43 | 只看该作者
第十三章  政治地理(5学时)
第一节  政治地理要素(1.5学时)
  一 政治地理现象
    政治是一种无形的社会文化现象,政治是一种追求权力(如支配权、占有权、管理权等)的社会文化现象,政治也是一种最不稳定的社会文化现象。
  二 政治地理单元
    这幅政治地图的基本结构表明,政治地理单元主要分为三个级别:一是国家级的,即具有确定人口和领土的主权国家(如美国、中国、英国、列支敦士登等);二是国际级的,即由若干主权国家和区域性或全球性国家集团(北约、东盟、联全另等)组成的国际关系体系,在政治地理中称为全球政治地理格局;三是国内级的,即一国内部的行政分区(如美国的州、县、市,中国的省、市、县等)。
  三 政治地理结构
    政治地理结构可分为政治空间结构和政治实力结构。
    (一)政治空间结构
    政治空间结构是由政治地理单元中包括领土范围、边界、位置、形状和具有支配地位和中心性区域等空间要素组成的。
    (二)政治实力结构
    政治实力结构是由诸如领土、自然条件、人口、军事、经济、科学技术、国民士气及政府能力等实力要素组成的。
  四 政治地理过程
    政治地理过程十分复杂,概括地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治扩散
    (二)政治整合
    (三)政治分离
    (四)主权的变化
第二节  国家政治地理特征(1.5学时)
  一 国家的基本特征
    (一)拥有确定的领土
    (二)具有一定数量的定居人口
    (三)拥有被其国民需要和承认、行使诸如国家、外交等职能的政府
    (四)拥有主权
  二 国家领土与领土主权
    领土是国家最基本的政治地理结构,是一国活动,尤其是一国权力所依赖的最稳定的结构性因素。
    (一)领土规模
    美国地理学家M.I.格拉斯纳根据领土大小对当今世界上的国家作了如下分类:面积超过2.5×106km2的为特大国,1.5×105~3.5×105 km2的为中等国,3.5×105~2.5×106 km2的为大国。
   (二)领土形状
    和领土规模一样,世界各国的领土形状也有很大差异。按形状特点可分为六类:一类为坚实型;一类为狭长型;一类为分离型;一类为穿孔型;一类为飞地型。
    (三)领土位置
    国家领土的地理位置差异很大。由于海陆位置差异,不沿海国家(如法国、荷兰等)、岛屿国家(如英国、日本等),以及内陆国家(如蒙古、阿富汗等)之别。
  三 国家的中心性区域
    (一)首都
    (二)核心区
    (1)起源型核心区。(2)经济型核心区。
  四 边界与边疆
    世界上各个国家之间总是有一条边界线与其邻国分开。这条线一方面表示是两国共有的分界线,另一方面表示其线内是其主权管辖范围。
    由于边疆地区缺乏明确界线,往往随其势力而变动。一国力量强大,而对方又较弱时,边界带就向弱方移动,因而成为潜在的冲突地区。
第三节  国家权力(1学时)
    国家权力是指一国为生存和发展而拥有的力量,以及有效使用它的能力,又称综合国力或国力。
  一 国家权力要素
    (一)领土空间
    1.地理位置。2.领土面积。
    (二)自然资源
    (三)人口资源
    (四)经济水平
    (五)军事力量
    (六)科学技术
    (七)国民士气
    (八)政府的质量
    1.政治性质。2.政府的法制化、民主化程度。3.政府的机构和效能。4.政府的组织协调和控制能力。
  二 国家实力分析
    (一)克莱因的综合国力方程
    美国学者克莱因提出了一个定量估计分析国力的公式,即“国力方程”。
    (二)“综合三元要素”国力学派
    日本综合研究所在总结前人综合国力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日本的实际,提出了测定各国综合国力的三元要素,即国际贡献能力,生存能力和强制能力。
第四节  全球政治地理格局(1 学时)
  一 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形成
    (一)欧洲的殖民扩张
    (二)主权国家的产生与美洲殖民统治的崩溃
    (三)帝国主义对世界的分割与控制
    (四)当代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1.第一阶段:美苏主导的两极对抗格局。
    2.第二阶段:一强多极的多极化格局。两极对抗的格局随着各国实力对比的变化而逐渐解体,形成了多极化的格局。
    (1)对两极格局第一个重要冲击就是新中国的崛起。
    (2)日本和亚太地区的迅速崛起是对两极格局的又一重大冲击。
    (3)西欧的发展变化从根本上动摇了两极对抗格局。
    (4)第三世界的崛起和反霸斗争的展开。
    (5)世界经济的全球性互依和区域化、集团化从总体上改变了两极格局的性质。
    (6)东欧的巨变,苏联的解体,使两极对抗格局不复存在,代之以一强多极的全球格局。
  二 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基本特征
    (一)以实力为基础的国家利益是全球格忆形成演化的根本动因
    (二)国际关系核心行为决定着全球政治格局运作的性质
    1.二战前全球格局中的核心行为。
    2.二战后格局的核心行为。
    三、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主要学说
    (一)马汉的“海权论”
    (二)麦金德的“心脏地带”学说
    (三)斯皮克曼的“陆缘”学说
    (四)柯恩的“多极世界”模型
14#
 楼主| 19131 发表于 07-9-18 09:40:13 | 只看该作者
第十四章  人文地理学所面临的问题(3学时)
    在人地关系中,我们选择了三个问题,第一个是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第二是世界一体化中的合与分的人地关系,即从人地关系角度探索民族与国家的关系;第三是文化景观。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问题(1学时)
一 人口的迅速增长及其引发的问题
    (一)对资源的压力
    1.土地资源退化。2.水资源短缺。3.生物资源破坏严重。4.矿产资源的消耗剧增。
    (二)引起的环境问题
    1.大城市的空气污染严重。2.温室效庆与全球变暖。3.臭氧层遭破坏。4.水体污染加剧。
    (三)引起的社会问题
  二 可持续发展问题
    (一)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提出
    (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概念最广泛的定义和核心思想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霜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1.可持续发展突出强调的是发展。
    2.可持续发展认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联系,互为因果。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从理论上结束了长期以来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对立起来的错误观点。
    3.在环境保护方面每个人都享有正当的环境权利。
    4.要求人们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5.加快环境保护新技术的研制和普及,并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科学技术的进步。
    (三)可持续发展与人文地理学任务
    1.人地关系研究与可持续发展。
    2.区域可持续发展与当地的人地关系。
    3.可持续发展教育。
第二节  世界新的政治地理格局中的人地关系(1学时)
  一 世界之交的政治地理新现实
    (一)一强多极的全球政治地理格局初见端倪
    (二)前苏联与东欧巨变中的冲击波
    1.前苏联的变化。
    (1)俄罗斯与乌克兰之争。(2)摩尔多瓦内战。(3)车臣的两次战争。
    2.前南斯拉夫的变化。
  二 世界政治格局中的合与分
    (一)国家间的联合趋势
    1.欧洲共同体。2.东南亚国家联盟。3.其它国际性组织。
    (二)国家内部的分离倾向
  三 合与分的政治格局中的人地关系
    (一)理想的民族国家并不多
    (二)人与地的焦点所在
第三节  文化景观研究与文化景观建设(1学时)
   一 阿米什人生产中的节能农业村
   二 客家人土楼中的传统文化
   三 万丰村——一个共同富裕的城市村落
   四 文化景观的建设
15#
jeromenie 发表于 07-10-26 21:20:0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谢谢楼主了/
16#
xanadal 发表于 08-9-27 22:04:54 | 只看该作者
好啊谢谢啊啊
17#
zhangyangxiaoqi 发表于 09-3-15 15:44:55 | 只看该作者
好啊谢谢啊啊
18#
xyz314 发表于 09-4-4 14:54:24 | 只看该作者
好东西啊,谢谢分享.....
19#
星韵儿 发表于 09-5-6 21:00:25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不胜感激。
20#
屋顶的花猫 发表于 09-7-3 21:54:06 | 只看该作者
好东西 辛苦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2-23 10:28 , Processed in 0.096086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