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朵朵的08考研复习集中营~分数已出!

[复制链接]
121#
 楼主| 281012734 发表于 07-12-9 16:39:19 | 只看该作者
看了去年的专业真题,觉得不是那么难,突然有点松懈.看来目标高还是有好处,有动力嘛.
122#
 楼主| 281012734 发表于 07-12-11 17:20:17 | 只看该作者

一个英语专业考研生到现在为止所看过的书

突然发现自己看过很多书了,给它们拍照,做纪念,希望我没有浪费这些可爱的书~
123#
 楼主| 281012734 发表于 07-12-13 13:12:39 | 只看该作者




124#
 楼主| 281012734 发表于 07-12-13 13:21:44 | 只看该作者
所背的单词书,还要加上网上下的GRE词汇~都背了好多遍,没有感觉~
125#
 楼主| 281012734 发表于 07-12-14 12:06:26 | 只看该作者
今天睡了个懒觉,呵呵!
126#
 楼主| 281012734 发表于 07-12-14 13:28:30 | 只看该作者
张俊芳冲刺班要求必背的原理







辩证法四大原理:
(一)发展的永恒性和普遍性。(原理)(唯物辩证法过程论的内容)(主要发展观问题)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是过程的集合体,是前进性的运动。发展是一切事物和现象的根本法则。
(二)辩证法大综合
(1)矛盾即对立统一,是指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的各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及其关系。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或两种基本性质。
(2)a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在一定的条件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b矛盾双方相互渗透、相互贯通,c在一定条件下矛盾的双方相互转化。
(3)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推动了事物的运动和变化。
(4)一切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矛盾是事物的普遍本质,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普遍性的浓缩)
(5)构成事物的各种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不同: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因此在坚持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二者辩证统一的前提下,去解决主要矛盾,抓住矛盾主要方面。
(三)辩证的否定观
(1)辩证的否定是包含肯定的否定,(2)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3)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4)辩证的否定是“扬弃”,“扬弃”就是既克服又保留:克服旧事物中的消极因素,保留它的积极因素。(5)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四)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
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认识论
(一)认识的本质

(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2)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 (3)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 (4)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 (5)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有真实的反映和不真实的反映。
(6)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
(二)主体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红字部分是张的概括,方便记忆。)
在认识系统中,认识主体是首要因素,对认识活动起着决定作用。原因:
主体引进客体 :主体通过能动的活动,把物质存在的某一部分纳入到认识活动当中,使其成为认识的客体同主体结成认识关系。
主体反映客体信息:主体通过认识工具作用于客体,使客体信息为主体所接受。
主体对客体信息进行思维加工:主体对客体信息进行能动的加工、整理和重构
主体解释、概括客体信息,形成精神产品:主体对客体信息的意义,含义作出解释和概括。
(三)大综合
(1) 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在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中,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决定作用)
      认识能够指导实践,对实践具有能动的指导作用(能动作用)
(2)认识的发展过程(两次飞跃),就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两次飞跃的辩证过程。
(3)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无限反复、无限发展的过程。
(4)主观和客观、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5)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四)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五)实践标准的确定性(绝对性)和不确定性(相对性)(真理标准的辩证法)。(原理)
    实践标准的绝对性是指:①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只能是实践,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②实践对一切认识最终都能作出检验,没有实践检验不了的认识,这一点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实践标准的相对性是指:①任何实践都是具体的,都受一定历史条件的限制,因此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实践,不能完全驳倒或证实现存的一切认识。②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不是一劳永逸的,是一个过程。因此,一定历史阶段的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六)思维方法的作用
(1)使杂乱的感性材料有序化(2)规范化(3)保证人的思维正确进行。


历史观
人与自然关系63-71
零四,零五连续出题,没有要背的。(张说的,不是我说的哦~)

72-84社会基本矛盾,重点。
(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和发展。
(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巨大的反作用:①上层建筑必须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②上层建筑用政权力量和思想影响,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同有害于自己经济基础的旧生产关系及上层建筑残余作斗争。③上层建筑对自己经济基础可以起促进作用,也可以起阻碍作用,主要看它是否适合自己经济基础的要求。

所有的辩证关系的框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决定产生、性质、发展变化。
                      反作用:适合就促进,不适合就阻碍。

(二)社会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原理)

(1)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2)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以生产力的发展为最终动因。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使相对稳定的生产关系越来越不适应;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要求,引起生产关系相应的变革;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变革的客观要求又导致上层建筑领域的变革。
(3)整个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从生产力发展到生产力解放的循环,实质上是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层层决定和层层反作用的关系。其中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也是整个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和源泉。

(三)科技的作用
(1)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和现实的生产力,为人类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
(2)科学技术是历史上对社会发展起巨大推动作用的进步力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有力杠杆。
(3)当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渗透到各个生产要素中发挥作用)
(4)科学技术的发展影响着社会生产者的方方面面,并通过解放人们的思想、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推动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等表现出来。

85---90 社会意识即人的精神活动

(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表现在:社会存在觉得社会意识的内容和形式,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产生和发展。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障碍作用。
(二)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①意识形态和社会存在发展、变化的不完全同步性。②意识形态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③意识形态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④意识形态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⑤意识形态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三)大综合  分析荣辱观用。
(1)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
(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3)意识形态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91-97
人的问题
(一)(人的自觉活动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关系)
a社会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b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c“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人的活动而已。”d人既是历史的“剧作者”,同时又是历史的“剧中人”。e社会进程是无数交错的力量形成的历史合力。f但是社会规律具有客观性。g 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自觉活动在实践的基础上是统一的。
(二)大综合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人民群众是构成人类社会的主体,是社会的大多数。人民群众是构成人类历史活动的主要担当者和体现者。(2)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生产力是最终决定力量,而人民群众是生产力的体现者。(3)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4)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它们的实践经验是精神财富的源泉,同时人民群众也参加了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5)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推动社会历史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决定力量。(6)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7)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是一致的。
1)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观点,它包括:坚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2)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党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二是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即“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特殊掌握的三个原理:
1 时间空间的无限性和有限性。
2 经验的概念:认识范畴、感性认识范畴、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种、都来源于实践。毛说,是源和流的关系,直接是源,间接是流。直接和间接都是人类知识的来源。
3 反映与信息选择、重构的关系。信息论和认识论出题。电脑,人脑那些事。就是: (1)反映、信息和选择是物质形态普遍具有的属性。(2)人的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能动选择、加工信息的高级反映形式(3)反映与信息、选择、重构是一致的。
127#
 楼主| 281012734 发表于 07-12-15 12:41:30 | 只看该作者
今天上午把毛概都理顺了,做了几个大提纲,这样基本上不会有问题了.明天把哲学的大提纲再复习一下,要不了多长时间~然后做经济学和邓论的提纲~
128#
 楼主| 281012734 发表于 07-12-15 12:41:51 | 只看该作者
我的政治资料,不多~

[ 本帖最后由 281012734 于 2007-12-15 12:43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29#
huarui 发表于 07-12-15 13:17:42 | 只看该作者
我真的要加把劲了 每天学习不到3小时 呵呵 向你们学习[s:9]
130#
 楼主| 281012734 发表于 07-12-16 13:15:48 | 只看该作者
政治书终于越看越薄了,两天就能看完一门,那还有四个星期,还可以把这几门再看四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2-7 03:24 , Processed in 0.089884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