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昭明文选》祖饯诗中的离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dandanlingchen 发表于 07-11-15 00:54: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昭明文选》共选录诗443首,可分为23种类型,其所选录“祖饯”诗,即后世习称之“送别”诗,总共仅八首,即:①②曹子建《送应氏诗二首》;③孙子荆《征西官属送于陟阳候作诗一首》;④潘安仁《金谷集作诗一首》;⑤谢宣远《王抚军庾西阳集别(时为豫章大守庾被征还东)一首》;⑥谢灵运《邻里相送方山诗一首》;⑦谢玄晖《新亭渚别范零陵诗一首》;⑧沈休文《别范安成诗一首》。从标题看,四首“送”,三首“别”,潘岳(247—300)一诗未注明,从其内容,并根据石崇(249—300)《金谷诗序》,当知亦为送别场合之作,其入选“祖饯”类,应属合理。可见《文选》视为“祖饯”诗者,并非单纯依据是否以“送别”名篇。就如其选录14首“公䜩”诗中,有三首以“送某人”名篇,然而皆称美盛会,恭维主人之语,故归之于“公䜩”类,显示《文选》对“祖饯”诗之选录,颇细心慎重。这八首祖饯诗之共同特色是,每首皆送别场合之作,皆抒发一分送别时的依依离情。

    抒写离情之章,远在《诗经》中即已出现,如“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赡望弗及,泣涕如雨”(《邶风·燕燕》),或“我送舅氏,悠悠我思”(《秦风·渭阳》),都是表达临别依依的例子。而且东汉末期失意文人所写的一些伤离情叙别愁的五言古诗,包括假托李陵、苏武之作的一系列“赠答送别诗”,都已是有意识的以离情别绪为中心题旨的作品。不过,《文选》所录曹植(192—232)《送应氏诗二首》,乃是现存最早有主名的为送别友人而写之“送别诗”。从曹植之作开始,绝大多数送别友人之作,皆以“送某人”或“别某人”名篇,揭示的乃是诗友之间社交往来的情谊。因此送别诗起于文人集团正式形成之建安时期,可说是合情合理的。可惜建安诗人以及西晋太康诗人,若要表达彼此之间的交往情谊,往往致力于“赠答”诗之创作。或论哲理谈人生,或说抱负言仕情,偶而亦申诉一些彼此钦慕相思之意。乃至以离情为主旨的送别诗,相形之下,甚为稀少。一直到刘宋时代,在个别诗集中出现的频率才逐渐增加。及至唐代以后,几乎每个诗人都写送别诗,而且数量惊人,终于成为中国传统诗歌中最普遍的一种类型。可是历来学界有关送别诗的专门论著并不多,本文拟就《昭明文选》所选录祖饯诗中表达的离情为讨论重点,以期对中国送别诗之典型特征作进一步了解。

^^(一)

    所谓“离情”,就是指临别时之情怀。江淹(444—505)《别赋》尝云:“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认为人生各种经历中,唯有别离最令人感伤。其实《楚辞》中的名句:“悲莫悲兮生别离”(《九歌·少司命》),可说已点出中国送别诗“悲别离”的感情基调。《昭明文选》所录祖饯诗,亦是以离情为其主要内涵。当然,这些祖饯诗,在时间上揽括从曹魏到齐梁,代表相异的时代诗风,显示不同的诗人才情,同时也保持其共同特色:每首诗中离情的抒发,表达的是一分离别的情绪,一分大凡临别时皆共同具有的情怀。这种倾向于普遍性,避免特指性的抒情方式,源自汉末古诗的抒情传统。刘熙载(1813—1881)《艺概》即云:“李陵赠苏武五言,但叙别愁,无一语及于事实,而言外无穷,使人黯然不可为怀。”这种但叙别愁,不及事实的抒情传统,一直延续到唐代以后,成为中国送别诗的典型特征。

    首先看曹植(192—232)《送应氏诗二首》

    步登北芒阪,遥望洛阳山。洛阳何寂寞,宫室尽烧焚。垣墙皆顿擗,荆棘上参天。不见旧耆老,但睹新少年。侧足无行径,荒畴不复田。游子久不归,不识陌与阡。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念我平常居,气结不能言。(其一)

    清时难屡得,嘉会不可常。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愿得展嬿婉,我友之朔方。亲呢并集送,置酒此河阳。中馈岂独薄,宾饮不尽觞。爱至望若深,岂不愧中肠。山川阻且远,别促会日长。愿为比翼鸟,施翮起高翔。(其二)

    这是建安十六年(211),曹植随曹操(155—220)西征马超(176—222),取道洛阳之时,为送别应玚(?—217)而写。从组诗整体看,第一首代行子立言,从应玚的角度写临行前登望所见所感;第二首则为居人设词,写自己面临故人即将远行的离别之情。第一首前五联皆集中笔力描绘洛阳经董卓(?—192)焚掠后之荒芜凄凉,后三联方以“游子久不归,不识陌与阡。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点出游子怀乡恋土之情,并以“念我平常居,气结不能言”,隐隐逗出将远适之意。如果从送别诗一般标准看,虽也表示“行子肠断,百感悽恻”(江淹《别赋》)之意,然令其“肠断”者,并非离情,而是有感于汉室衰落,洛阳荒芜,欠缺一般送别诗中行子临别,不舍离去的情怀。所以当今一些选本,多以此诗为描述汉末战乱后悲凉现况之代表作,并未视之为“送别”之章。

    曹植个人离情之抒发,则集中于第二首。此诗首二联“清时难屡得,嘉会不可常。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乃是以天地永恒,生命与聚散皆无常的对照为开端,自然地引入送别主题:“愿得展嬿婉,我友之朔方”,意指企望与故人永远亲爱长聚,奈何故人将远行北上。接着展示如何置酒相送,又如何因离情萦怀,即使佳肴美酒当前,亦“不尽觞”。转而又自觉不能回报深望而“愧中肠”。最后结以山川阻远,别易会难,乃至“愿为比翼鸟,施翮起高翔”,强调其“居人愁卧,恍若有亡”(江淹《别赋》)依依不舍之情。全诗从头到尾皆围绕临别离情之主题。这应该是此一组诗能入选《昭明文选》,为曹魏时期“祖饯诗”代表作之先决条件。值得注意的是,此诗是为送“应氏”而作,然而对应氏个人之身分性格,毫无指涉,与诗人之特殊关系,亦未具体点出。如果将诗题所托送别对象“应氏”,换成另一人物,并不影响其中离情之抒发,亦不减低读者之感受。诗人喟叹的人生聚散无常,临别凄哀,重会困难,别后孤寂,并非只有建安十六年在洛阳送应氏时才引发的特殊情怀,而是大凡相知人临别之时都共同具有的情怀,正是一分普遍性的离情,并未超出东汉末期五言古诗中伤别离的传统。犹如胡应麟(1551—1602)所观察的:“《送应氏》等篇,全法苏、李”。的确,这两首送应氏之组诗,处处皆有汉末五言古诗及假托苏、李作品的痕迹。当然,模仿古诗,原本是曹魏诗歌之一大特色,何况这些古诗还可能经过不同文人相继修改润色,则其倾向于传统性、普遍性的抒情方式,也是自然现象。但是,不能忽略的是,曹魏以后的送别诗,即使时代诗风不同,其离情抒发之传统性与普遍性,并未改变。

    试看《昭明文选》所录祖饯诗第二首,孙楚(218?-293)《征西官属送于陟阳候作诗一首》:

    晨风飘岐路,零雨被秋草。倾城远追送,饯我千里道。三命皆有极,咄嗟安可保。莫大于殇子,彭聃犹为夭。吉凶如纠纆,忧喜相纷绕。天地为我炉,万物一何小。达人垂大观,诫此苦不早。乖离即长衢,惆怅盈怀抱。孰能察其心,鉴之以苍昊。齐契在今朝,守之与偕老。

    这是孙楚仅存的一首五言古诗。时西晋征西将军扶风王司马骏将远行,孙楚为扶风王参军,随侍同行,乃记述属下官员相送于陟阳候亭之作。故当为“留别”场合所见所感。但是综观全诗,从“三命皆有极”以下,所云殇子为寿,彭、聃为天,凶吉纠纆,忧喜无端,达人大观,诫此当早等语,尽是玄言玄理。犹如刘勰《文心雕龙·明诗》所云“正始(240—248)明道,诗杂仙心”的格调,也是锤嵘《诗品序》所评永嘉时期(307—312)“时贵黄老,尚虚谈,于时篇什,理过其辞,淡乎寡味”诗风的前导。涉及离情者,仅发端两联:首句“晨风飘岐路”中,“晨风”的飘动,令我们想起假托李陵《与苏武诗》中“欲因晨风发,送子以贱躯”的眷眷离情;“岐路”则暗示分手后走向孤独的行程,含蕴的即是一分临别的悲哀。二句“零雨被秋草”,则近似《诗经·豳风·东山》中“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的凄凉意味。这两句展示的是晨风飘摇,歧路孤单,零雨濛濛,秋草萧索的自然景象,并未直接写情。然而临别时环境气氛之凄哀,行子居人心情之黯淡,已不言而喻。二联“倾城远追送,饯我千里道”,表达的是故人远送情谊之深。其中“远追送”、“千里道”又影射路途之遥,离别之远,因而别后之孤寂,重会之困难,皆含蕴其间。仍是传统性的,普遍性的离情,与留别对象征西将军属下官员之特殊身分背景,毫无关系。

    这首诗合并离情与玄理,能入选《昭明文选》,又受到沈约极力推崇(见《宋书·谢灵运传论》),乃至“零雨之章”成为名篇,的确曾令一些诗评家和学者感到困扰,纷纷试图提供理由,以解疑惑。例如沈德潜(167—1769)即云:“送别诗以齐物作之,古人用意不粘著,此亦一体”(《古诗源》)。王闿运(1832—1916)亦云:“离别而谈道,为后世开一法门”(见陆鸿凯《文选学》)。但事实上,融合离情与玄理,并未成为后世送别诗之一体。还是何焯(1661—1722)的观察正确:“时方贵老、庄,而见之于诗,亦为创变,故举世推高。”这首诗是早期玄言诗的代表,同时又因其离情佳句,亦是当时送别诗的代表。尽管纯从送别诗立场看,类似曹植送应氏之二首组诗,显得杂而不纯,然而这正是送别诗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重要的是,其离情之表达,仍是传统性的,普遍性的。只是其借景写情的技巧,比曹植诗更含蓄更成熟。

    《昭明文选》祖饯诗之选录,重视时代诗风之代表性,亦可从潘岳(247—300)《金谷集作诗一首》看出端倪:

    王生和鼎实,石子镇海沂。亲友各言迈,中心怅有违。何以叙离思,携手游郊畿。朝发晋京阳,夕次金谷湄。回溪萦曲阻,峻阪路威夷。绿池泛淡淡,青柳何依依。滥泉龙鳞澜,激波连珠挥。前庭树沙棠,后园植乌椑。灵囿繁若榴,茂林列芳梨。饮至临华沼,迁坐登隆坻。玄醴染朱颜,但愬杯行迟。扬桴抚灵鼓,箫管清且悲。春荣谁不慕?岁寒良独希。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归。

    根据石崇《金谷诗序》,此诗当作于元康六年(291),时石崇出任西晋征虏将军,监徐州诸军事,而征西大将军祭酒王诩将还长安,临行前,与潘岳等三十人同聚其别庐金谷园(今洛阳市北)饯行游宴,可视为送别故人之作。全诗给人的一般印象是,诗人力图以精美辞藻描写耳目所及之自然景观,展示的是西晋诗人语言运用“尚巧”风气。正因其对山水景物描绘之精细,大凡论及中国山水诗发展之论著,往往以此诗为山水诗已正式成立的例证。从内涵上看,亦颇似公䜩诗,以恭维主人设宴之盛,环境之美为主要目的。不过其首三联,则点出乃送别场合之作,因故人将远行,惆怅之余,为叙离情而游宴于金谷园。结语“春荣谁不慕?岁寒良独希。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归”,乃通过好景无常,良时不再的哀叹,传达临别之依依,并且揭示对别后友情永固之期望。至于送别对象王诩和石崇之个别状况,以及二人与诗人之具体关系,则全未涉及。值得注意的是“青柳何依依”一句,化用《诗经·小雅·采薇》中名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既写眼前实景,又含蓄点染出饯别时离情之依依。与前举孙楚诗首联相若,通过自然环境的烘托,气氛的蕴酿,揭露一分眷眷离情。同样的,此诗所传达的,并非特指的,局限于某人某时某地之离情,而是一分传统性的、普遍性的离别情怀。可惜西晋诗人仍多以“赠答诗”表达相互之间的交往情谊,潘岳此诗,乃是少有的送别场合之作,既呈现西晋尚巧诗风,又展示当时送别诗风貌。

^^二

    东晋谢瞻(387—421)《王抚军庾西阳集别时为豫章太守庾被征还东一首》,可算《昭明文选》所录祖饯诗中第一首纯写离情之作:

    只召旋北京,守官反南服。方舟析旧知,对筵旷明牧。举觞矜饮饯,指途念出宿。来晨无定端,别晷有成速。颓阳照通津,夕阴暧平陆。榜人理行舻,輶轩命归仆。分手东城闉,发棹西江澳。离会虽相杂,逝川岂往复。谁谓情可书?尽言非尺牍。

    此诗乃当谢瞻守官南返豫章(今江西南昌附近),西阳(今河南光山西)太守庾登之受召还京,王抚军(弘)送别二人至溢口(今江西九江附近)南楼所作是一首留别友人之作。首联“只召旋北京,守官反南服”,表示一北还,一南返,点出别后距离之遥远。接着“方舟析旧知,对筵旷明牧”,意指行子将乘舟离去,居人乃设筵饯行。这两联可视为送别背景总介绍。但全诗对王抚军和庾西阳之具体身分性格,以及诗人与二者之特殊关系,并无交代。诗人关心的只是离情的抒发:“举觞矜饮饯,指途念出宿”,写饯行宴上如何离情萦怀。“来晨无定端,别晷有成速”,则是人生聚散无常,会少离多的感慨。但见“颓阳照通津,夕阴暖平陆”,时光推移,落日余辉正照临渡口,平野在夕幕中已阴暗下来。这两句表面上纯是傍晚时分江边自然景观的展示,引发的却是一分失落孤寂感,揭露的是相知人临别心境的凄凉。偏偏这时“榜人理行舻,輶轩命归仆”,江边兰舟待发,岸上轻车欲归,无奈别离终于来临。于是“分手东城闉,发棹西江澳”,其东、西相反方向并列,即意味从此各自东西。最后两联则是针对别离经验的感慨:“离会虽相杂,逝川岂往复”?意指人生聚散离合虽轮替相杂,但是流水滔滔东逝,岂会再返?过去相聚之良辰美景,犹如逝川一去无回。暗示的是,这一分手,重会就困难了。尾联“谁谓情可书?尽言非尺牍”,意指别后虽可通书信,然而纸短情长,又如何能完全表达无尽之相思意?这首诗写得平实深厚,细读之余更觉情致殷殷。尤其是“颓阳”两联,以实景衬托离情,深曲委婉,余情无尽。同样的,诗中离情之抒发,并非特指,而是传统性的,普遍性的。强调的仍是聚散之无常,临别之悲哀,重会之困难,以及别后之孤寂。

    再看刘宋谢灵运(385—433)《邻里相送方山诗一首》:

    只役出皇邑,相期憩瓯越。解缆及流潮,怀旧不能发。

    析析就衰林,皎皎明秋月。含情易为盈,遇物难可歇。积痾谢生虑,寡欲罕所阙。资此永幽栖,岂伊年岁别。各勉日新志,音尘慰寂蔑。

    此诗当作于永初三年(422),谢灵运奉命离开京城建康,赴贬所永嘉任太守,临行时邻里相送至方山码头(今南京附近)。“邻里”乃是泛指在京城交往的亲朋好友。首联“只役出皇邑,相期憩瓯越”,是序曲,点出邻里相送之背景:奉命离京赴永嘉。接着进入主题:“解缆及流潮,怀旧不能发”,表示临别时,因眷恋故人而依依不舍。“析析就衰林,皎皎明秋月”,展示的是江行之际眼前实景,含蕴的是别后的凄哀。因为析析秋风,萧条林木,以及象征团圆的皎皎秋月,都是最容易引发凄凉孤寂感的,何况又是“含情易为盈”,原本已哀感盈怀,所以“遇物难可歇”,目睹途中衰林秋月,萧索凄凉,更是激动得不能自已。幸好“积痾谢生虑,寡欲罕所阙”,因积病而摒绝忧虑,因寡欲而无所缺憾。于是“资此永幽栖,岂伊年岁别”,就此幽栖,长别故人。正以此别长久,故而期望“各勉日新志,音尘慰寂蔑”,别后互勉日新其德,并且保持联系,互通音讯,以慰孤怀。

    这是《昭明文选》所录祖饯诗中,仅有的一首以送别名篇,却未指明送别对象姓氏官衔之作。此类于篇目中不指出送别对象之送别诗,自南朝到唐代以后的诗集中皆可找到。但是对离情之抒发,毫无影响,与指明送别对象之作,并无差异。因为诗人意欲传达的,并非特指的、与某一特定人物之离情。送别对象的特殊身分性格,其与诗人之个别关系,皆非诗人创作时所关注。诗人关注的,只是如何表达自己在送别场合,面临别离时的情怀。其离情之抒发,与指明送别对象之作,同样是倾向于传统性与普遍性。即使诗歌篇幅逐渐精简,日益律化,这种特征并未改变。
试看萧齐谢朓(464—499)《新亭渚别范零陵诗一首》:

    洞庭张乐地,潇湘帝子游。云去苍梧野,水还江汉流。停骖我怅望,辍棹子夷犹。广平听方籍,茂陵将见求。心事俱已矣,江上徒离忧。

    新亭在丹阳郡(今江苏镇江),送别对象是范云(451—503),时为零陵郡(今湖南零陵县北)内史,与谢朓并属萧齐“竟陵八友”文人集团。二人同是“永明诗坛”健将。但是这首送别之作,并未涉及范云的具体身分性格,亦未指出二人之特殊关系。其强调的,只是一分依依离情。发端二联乍看纯然是自然景观的展示,点出赴零陵途中所经自然山水之浩阔灵秀。但是洞庭与黄帝鼓乐传说的关系,潇湘与娥皇女英神话的联想,引发的是一分苍茫凄哀气氛。而白云自苍梧之野飘浮远去,河水由江汉永远东流,传达的是距离的遥远,别离的长久,别后的孤寂,以及重会的困难。在这种环境气氛下,“停骖我怅望,辍棹子夷犹”,居人停车怅然遥望,行子辍棹犹豫不前,双方都无限依恋,不舍分手。然而别离终究像云去水还,无法阻止,只好悬想未来:“广平听方籍,茂陵将见求”,意谓范云如同广平太守郑袤,正受倚重,自己则好比司马相如,亦将见用。如今“心事俱已矣”,只是“江上徒离忧”,徒自面对滔滔江水,咀嚼离情的悲哀而已。尽管“广平”一联,使用两个特别的典故,但是以郑袤比范云,又以相如自比,不过是聊以相慰,可用在任何送别对象身上。读者对范云仍然无所认识,对二人之具体关系背景,还是无法清楚。因为诗人的目的只是抒发一分离别情怀,一分传统性的、普遍性的离情,并不是只有在新亭送别范云时才特有的离情。

    最后一首萧梁沈约(441—513)《别范安成诗一首》亦如此:

    生平少年日,分手易前期。及尔同衰暮,非复别离时。勿言一樽酒,明日难重持。梦中不识路,何以慰相思。

    此诗当为沈约于萧齐时期之作。送别对象是当时安成内史范岫。首联即直接切入主题:“生平少年日,分手易前期”,意指青春少年时,因来日方长,别后再聚非难事。可是如今“及尔同衰暮,非复别离时”,彼此皆步入衰暮之年,就和从前别离时的感觉不同了。所以“勿言一樽酒,明日难重持”,不要小视这一樽薄酒,因为今日别后,恐怕再难有机会对饮。何况“梦中不识路,何以慰相思”,别后即使梦中思念,也会因不识路途而无从重聚。如此则不知如何才能慰解相思之情。这首诗最动人处,就是道出一分人人能懂,人人都可能经验到的情怀,亦即人生聚少离多的悲哀,以及暮年面临别离的无奈。其“梦中”一联袭用《韩非子》的典故,却“不使人觉,若胸臆语也”。这是沈约的特长,也是诗歌技巧成熟的表现。综观全诗,其中并无对偶,亦不合律,然而一气流转,语浅意深,正如王闿运所言:“古体中无此婉弱之笔,反生深款之致,故仍入新体,以待来哲”,可视之为齐梁诗逐步推向唐诗之代表。在体制上,此诗距曹植《送应氏》已日远,然而,其离情之抒发,仍然非特指,与汉末古诗中表现的普遍性的离情,并无差异。从全诗看,我们对其送别对象范安成,可说是一无所知,但是对诗人临别时的情怀:喟叹人生聚散无常,临别的凄哀与重会的困难,别后的孤寂,都深受感动,引起共鸣。正因为这分离情,并不局限于送别范安成之离情,而是传统性的、普遍性的离情,你我皆能同思共感的离情。

    综观以上所论,可以得到如下的结论:

    《昭明文选》所选录八首祖饯诗,即后世习称之送别诗。其中“送别”四首,“留别”四首,分配颇为平均。这八首诗,乃是按时代先后排列,代表从曹魏到齐梁不同时代的诗风,同时也展示“送别诗”这一诗歌类型,逐渐由杂而纯,由古拙而圆融的衍变痕迹。这八首诗,所以归纳成一类型,主要是因为每首都是送别场合之作,而且皆以临别时个人情怀为其共同题旨,强调的都是离情之依依。尽管每首诗之风格各异,诗人之才情各殊,送别场合与送别对象亦不相同,但是其最重要的共同特色是,离情之抒发,皆非特指。读者对每首诗篇目所托之送别对象,诸如应氏、王抚军、庾西阳、范零陵、范安成等,如果单从诗篇本身,不靠其他辅助材料,则一无所知。这主要是因为,诗人意欲传达者,并非某一特定场合,送别某一特定人物之离别情怀,而是一分传统性的、普遍性的离情。此外,不论诗人是直抒胸臆或借景写情,其喟叹的不外是,聚散无常,临别凄哀,重会困难,别后孤寂,皆是自从汉末古诗即已低徊吟咏的普遍性的离情。正因其非特指,所以才更容易引起共鸣,受到感动。这不仅是《昭明文选》所录祖饯诗之共同特征,亦是中国送别诗之共同特征。
沙发
四废书房主人 发表于 07-11-16 22:34:35 | 只看该作者
受教了,请下次能提供作者与出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1-24 05:09 , Processed in 0.092052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