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国近现代史整理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随风而逝 发表于 07-12-28 17:03: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美国史:18世纪晚期~19世纪中期的美国[美国独立和资本主义制度建立]
一、美国独立战争
1、战争爆发原因①北美大西洋沿岸13个殖民地经过100多年发展,美利坚民族开始形成。随着启蒙思想的传播,民族民主意识增强,要求推翻英国统治,获得民族独立和解放。(根本原因)
②北美经济基本是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移植,随着经济的发展,殖民地人民不不满英国的压榨和束缚,要求摆脱英国经济压制发展资本主义。
③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是北美人民公开抗英斗争的开始.(导火线)
④1774年第一届大陆会议商讨对付英军的办法,准备武装斗争。
2、战争主要经过①开始:1775年莱克星顿枪声是北美民兵同英军的首次正式交火,标志战争开始。
②建军:第二届大陆会议:整编大陆军,委任华盛顿为总司令。
③建国: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英属北美殖民地正式宣布独立。标志美利坚合众国诞生。
④转折:1777年的萨拉托加大捷使战争形势出现转折。并开始得到法国、荷兰的援助。
⑤胜利:1781年,北美英军约克镇投降。战争结束。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3、战争的性质和意义民族解放战争和资产阶级革命双重性质。
首先,作为一场民族解放战争,它推翻英国殖民统治而赢得独立,建立了美洲第一个独立国家。
第二,作为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了广泛的政治和社会经济改革,建立了相对民主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另外,独立战争对其后的法国大革命和拉美独立战争产生积极影响。起重要推动作用。
4、确立共和政体
制订1787年美国宪法,共和政体确立。1789年华盛顿当选为第一任总统,组成第一届联邦政府。
附:解析1——对《独立宣言》的认识:
独立宣言”提倡“天赋人权”、“人民主权”的资产阶级自由平等思想,否定封建等级制和君主制,否定英国对殖民地统治的合法性,极大鼓舞了北美人民的斗志,成为北美人民争取独立战争胜利的旗帜和纲领性文件。同时,“独立宣言”也是法国大革命期间颁布的《人权宣言》的蓝本,马克思称之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解析2——美国1787年宪法的评价要点:
① 体现和维护了独立战争的重大成就,使政府建立在资产阶级民主制基础上,带来长期稳定,利于发展;
    ② 是欧洲启蒙思想的成功实践,对后来的资本主义国家起到示范作用(美国率先确立了联邦制、共和制、三权分立制。“联邦制”赋予政府强有力的权利,利于国家政权的巩固;“民主共和制”形式上把主权在民理论付诸实践,并从制度上根本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三权分立”利于防止专制独裁,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
    ③ 维护资产阶级利益是其本质所在,故有一定局限性和保守性。如允许奴隶制存在、不承认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与白人相同的权利等。
二、对外殖民活动
1、加紧对拉美的控制和侵略
美国利用与拉美比邻的有利条件,加紧对独立后的拉美国家进行殖民渗透。1823年,提出不允许欧洲列强干预美洲事务的“门罗宣言”,极力排挤英国,企图统治整个拉美。
2、追随英国侵略中国这一阶段,由于国力的限制,在对外政策上主要是追随英国。这在侵略中国的两次鸦片战争中表现尤为突出,如1844年强迫中国政府签定《望厦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伙同俄国以“调停”为名,暗中支持英法,从中渔利。(这一状况一直持续到1899年国力上升后对华“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
三、美国在工业革命中迅速发展
独立后美国正赶上自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并在工业革命中得到迅速发展。19世纪中期,美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美国工业革命迅速发展的原因:美国国内资源丰富,市场广阔;国际环境优越,少受战争之害;大量外国移民纷纷涌入,带来了大量劳动力和先进技术。善于创新,采用和推广机器零部件的标准化生产方法,大大促进机器制造业的发展,推动了机器的普及。
19世纪中期~20世纪初期的美国[美国南北统一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一、美国内战(1861-1865年)
1、内战爆发的原因
①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是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
美国独立后,存在两种经济形式,即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和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这两种经济形式虽都属于资本主义经济,但很多方面存在差异。随着工业革命的扩展和西部领土的开发,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日益显露并激化,最后,矛盾焦点集中在奴隶制存废问题上。19世纪上半期,伴随废奴运动的高涨,南北矛盾日益尖锐。
②1860年,代表北方资产阶级利益,主张限制奴隶制共和党人林肯当选总统。这成为南北战争发生导火线。
2、战争经过
①内战开始:1861年,南方军队挑起战争。
②战初北方失利(原因:南方准备充分;北方尚幻想和平统一,战备松懈。)
③战局扭转:1862年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后,激起广大民众尤其是黑人奴隶对北方的积极支持,使战场形式很快扭转;1863年葛底斯堡战役后,北方开始掌握了战争主动权
④北方胜利:1865年,南方军队投降,内战结束。南北统一。
3、战争性质和意义
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它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进一步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起飞铺平了道路。(没有彻底消除种族歧视)
附:解析——比较美国独立战争与南北战争的异同:
相同点:①以战争方式扫除资本主义发展障碍,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资产阶级领导,人民推动。
③都颁布激发革命积极性的文件。
不同点:①性质不同:美国内战同时又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
②原因不同:前者是在控制与反控制矛盾激化下开始的;后者是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矛盾激化的结果。
③目的方面:前者主要为摆脱英国殖民控制和压迫;后者为消除黑奴制,扫除资本主义发展障碍。
二、对外政策及活动
1、19世纪末,提出“泛美主义”口号,并多次派军干涉拉美各国内政。组织“泛美联盟”,为独霸西半球创造了条件。同时,推行“大棒”和“金元”并用的帝国主义政策,大量资本输入拉美。通过1898年的美西战争,从西班牙手中夺取了波多黎各、菲律宾,使古巴成为其保护国。(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挫败美国干涉推翻了本国反动统治,是对美国侵略气焰的沉重打击)
2、1899年,对中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开始走上独立侵华的道路。
3、在当时欧洲列强的激烈争夺中保持“中立”,但1917年,以反对德国无限制潜水艇战为由对德宣战。
三、向帝国主义过渡
南北战争后,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一跃成为经济大国。1894年其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10世纪末20世纪初成为以中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国。随着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美国逐渐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是典型的“托拉斯”帝国主义。
附: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和表现
原因        表现
①幅员辽阔,地理环境优越,资源丰富;
②西部领土开发,提供了更丰富的原料和广阔的市场;
③大量的欧亚移民,带来大量劳动力和必要的技术、经验;
④内战后美国政治相对稳定,大量欧洲资本不断涌入。        1894年工业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成为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国家。随之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二战”后的美国
一、经济状况—世界经济霸主地位的加强和动摇
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背景下,拥有最雄厚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名副其实霸主。
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对其他货币金融的领导地位,从而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命脉,经济霸主地位进一步加强。战后经济经历了稳定、滞胀、复苏及复苏后的繁荣几个阶段。70年代前后,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开始动摇。具体见下。
1、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情况简表
阶段        战后-1973        1973年-1982年        80年代        90年代
概况        稳定发展        滞胀。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动摇。        复苏        繁荣发展
原因        (见下表)        经济危机导致滞胀。(经济霸主地位动摇情况见下表)        改革        改革;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成为经济的主导产业。
2、二战后美国经济稳定发展的原因
a、加强国际经济联系
b、充分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先进成果,革新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发展新兴产业。
c、加强对经济的宏观指导,积极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利用国家力量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组织同国家政权相结合的资本主义,不能把它理解为由国家来进行垄断的资本主义,而是垄断资本同国家政权在经济领域联合或融合。)
d、国内社会局面较稳定;世界形势相对缓和,没有爆发大规模的战争。
e、重视科教,完善国家民主化建设。
f、凭借强大经济优势,大力拓展世界市场。
3、美国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动摇的主要原因和影响:
原因:
①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严重冲击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形成三足鼎立局面。世界经济、政治多极化初露端倪。
(西欧、日本与美国贸易竞争不断加强,同时均想改变与美国的从属关系,建立平等伙伴关系,政治上力求摆脱美国控制。竞争中,力量对比变化朝着有利于西欧和日本的方向发展。)
②由于贸易逆差扩大、经济危机打击,及对越战争、美苏争霸的消耗,美国经济衰退,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解体。
影响:美苏两极格局受到重大冲击;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二、政治状况
1、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背景        ①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唯美国马首是瞻。欧洲世界中心的地位丧失
②美国经济军事占优势:是战后世界上最大的资本输出国和债权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圆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统治地位,掌握了国际金融控制权。通过《关税贸易总协定》,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美国军事跃居世界第一。
③美国政治优势及企图:战后初控制联合国,企图把资本主义制度推广到全世界。在美国看来,向全世界扩张,是维持其经济并从而维持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需要,打开世界市场也是避免从战时经济转向和平经济可能出现的经济危机的需要。
④苏联战后政治军事威望提高和各国人民的革命力量的壮大,美国认为是其称霸全球的最大障碍,必须压制。其霸权计划使美苏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冲突加剧,战时同盟关系破裂。
⑤美苏双方都不愿重燃战火。苏联是战后仅次于美国的大国,美国不敢贸然越过战时美苏划定的范围界限。苏联在战时损失惨重,战后苏联希望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并振兴经济。
表现        1、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政策。(具体附后)
        2、对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加以扶植和控制。如:“马歇尔计划”的提出;分裂德国和控制西德。
        3、力求控制广大的“中间地带”,即亚、非、拉美国家。如:在中国“扶蒋反共”;发动侵朝战争(1950-1953年)和侵越战争(60年代初-1973年)。
        4、控制联合国,作为自己称霸全球的工具。
2、美国对苏联等国家“冷战”的具体表现
①1946年3月丘吉尔发表反苏反共演说, 是“冷战”信号的公开发出。(意图是扶持和控制西欧国家,建立以美国为首的、反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资本主义国家联盟。)
    ②1947年3月,以应付希腊、土耳其危机为由,“杜鲁门主义”出笼,标志“冷战”全面开始。(其实质是公开干涉各国内政,向全球扩张)
    ③1947年6月,“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提出。这是杜鲁门主义在欧洲的运用,意在以经济手段控制西欧。
    ④1949年4月,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这是以美国为首的政治军事集团,是战后初美国“遏制”苏联,推行“冷战”政策和争夺世界霸权的工具。其建立是美国冷战政策在军事上的体现。
3、美苏争霸
形成        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美苏争霸的格局逐渐形成。
50年代中期——
60年代初期        特点        缓和与紧张并存。战略优势在美国方面。
        战略调整        ①苏联:同美国平起平坐,实现美苏合作,共同主宰世界。因而,主动签订对奥和约、承认西德、访美。
②美国:推行霸权政策,领导世界;推行“冷战”政策。“柏林墙”事件和“古巴导弹危机”显示出优势在美国一方。
        双方首脑        苏联赫鲁晓夫;美国肯尼迪
        同中国关系        中苏关系恶化;中美严重对立。
60年代后期——
70年代末期        特点        苏联处于攻势,美国转攻为守。缓和与紧张并行。
        战略调整        ①苏联:加强军备;用“缓和”麻痹西方的同时在亚非扩张,对美采取积极进攻战略。
②美国:调整对外关系;从越南撤军。同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
        双方首脑        苏联勃列日涅夫;美国尼克松
        同中国关系        中美关系正常化
80年代        特点        美对苏采取强硬态度,苏联从对外扩张转为全面收缩。
        战略调整        ①苏联:放弃争夺军事优势做法,裁减军备;从阿富汗撤军;放松对东欧控制;改善同中国关系。
②美国:打小规模局部战争争夺第三世界,排挤苏联;提出“星球大战”计划,以新一轮军备竞赛拖跨苏联经济。
        双方首脑        戈尔巴乔夫(1985年上台);美国里根
        同中国关系        中苏关系正常化
4、世界霸主地位的动摇和冷战后霸权主义的继续推行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随着西欧和日本的崛起及其同美国的竞争,美国霸主地位动摇,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美国、西欧、日本三足鼎立的局面。这也极大冲击了当时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加上社会主义阵营内部控制与反控制斗争及第三世界的发展,世界已开始呈现多极化趋势。)
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以后,美国是世界上综合国力最强的国家。苏联的解体被美国看成是建立美国霸权的极好机会。美国企图利用其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的地位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以实现“冷战”后“美国治下的和平”。在国际事务中更多地采取干涉主义政策,加紧推行其霸权主义。但美国独霸世界的企图遭到包括其他西方大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的反对。同时,美国不顾国际社会的反对,执意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并大量增加军费。严重影响了国际裁军的进展。
目前,由于欧洲联盟、日本、俄国、中国等国家和国家联盟也是国际格局中的重要力量,冷战结束后国际力量的对比结构是美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和其他几个强国之间形成“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近期看,美国仍将保持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一超多强”的局面还将继续下去。但从长远看,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不可逆转。
大国近现代史整理稿之二
俄国史:19世纪中期~“十月革命”
一、农奴制改革(1861年 / 亚历山大二世)
复习要点:改革的背景、内容、结果
背景        ① 农奴制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市场狭小、劳动力缺乏)——根本原因
② 对外战争(克里米亚战争)失败,导致经济恶化,矛盾激化——直接原因
内容        ① 农奴自由    ② 获自由的农奴须高价赎买份地
评价        要点:性质;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不彻底性。
示例:是沙皇实行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废除了农奴制,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但仍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解析——比较美国废除黑人奴隶制和俄国废除农奴制的异同
相同点:黑奴和农奴都获得了人身自由,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利于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不同点:解放的方式不同——美国规定,凡叛乱诸州的黑奴无条件获得解放;俄国废除农奴制是通过赎买方式进行。(美国废除黑奴制的措施相对更彻底一些)
二、对外扩张活动
1、17、18世纪,趁中国清军入关之机,强占雅克萨和尼布楚,康熙帝1685、1686年两次于雅克萨击败俄军,1689年,中俄两国就东段边界问题谈判并签定双方第一个平等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2、19世纪的扩张是全方位的,特点是直接进行武装侵略,蚕食和吞并周边地区,意在建立世界帝国。这是其工业生产水平低所致。在欧洲,参与组织反法同盟干涉法国革命,构建维也纳体系,倡议组织“神圣同盟”,到处镇压革命,维护维也纳体系,是镇压1848年欧洲革命的宪兵。在同英、法争夺土耳其的克里米亚战争失败后,重点转向东方,对中国、伊朗等大举入侵。如19世纪50~80年代,侵占中国北方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在远东,同日本发生冲突,1904年,日本发动争夺朝鲜和中国东北的日俄战争,俄国战败。俄国单独扩张的时代已然过去,1892年、1907年先后与法国、英国结盟,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三、二月革命(1917年)
(性质、结果。同时与中国辛亥革命相比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沙皇专制制度,结束了罗曼诺夫王朝在俄国的统治,形成了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并存的局面。

四、十月革命(1917年)及苏维埃政权的巩固
十月革命        历史
背景        1、俄国成为各种矛盾的集合点,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农奴制改革后,资本主义发展,一战前,已具有帝国主义基本特征;但仍保留农奴制残余,农业比重大,依赖外国资本,相对落后;无产阶级组织性战斗性强,且有自己政党——布尔什维克领导。
2、一战期间,各帝国主义国家正忙于撕杀,国际环境有利。
3、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
4、针对二月革命后两个政权并存局面,列宁提出了从中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为革命指明了方向。
5、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外继续战争,对内镇压革命,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
        胜利        1917年11月彼得格勒起义成功,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
        历史
意义        ①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把俄国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强国和实现国家现代化创造了重要前提。
②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宣告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由理想变为现实;
③极大鼓舞和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
④使人类进入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新时期,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巩固政权        政治上        摧毁旧的国家机器,废除旧的等级制度,废除教会特权。初步建立新生的苏维埃国家制度。
                经济上        首先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内忧外患情况下,实行包括“余粮收集制”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外交上        苏维埃政府同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
                军事上        实行义务兵役制,组建红军,粉碎国内外敌人对苏维埃政权的进攻。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苏联
一、苏联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和建设
1、1921年俄共(布)十大决定实施新经济政策
原因        内容        作用
严重经济困难及其引发的政治危机,使苏维埃政权处境危急。(列宁说“我们在1921年春天遭到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①农业方面:用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②工业方面:在国家掌握国民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大企业国营、中小企业允许私营。
③流通方面(商业):在国家计划指导的前提下,实行自由贸易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④分配制度改革:废止平均主义的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        ①巩固了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
②促进了生产力发展,使工农业生产逐渐恢复,为在苏联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度创造了条件。
③它立足于国情,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的途径和方法,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经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2、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经济建设        措施        1、1925年联共(布)十四大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联系中国“过渡时期总路线”)
2、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通过农业集体化方针。
实施原因:以落后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农业已不能适应工业的迅速发展。
基本任务:把小农经济联合并改造为大规模的集体经济。
作用:为苏联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开辟了广阔道路;为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创造了条件。此后,新经济政策逐渐取消。
(1933年1月,联共(布)中央宣布“把分散的个体小农经济纳入社会主义农业的轨道的历史任务已经完成。)
3、1928年起,开始计划性经济建设(联系中国“一五“计划)。到1941年,共实施三个五年计划。
        成就        1、形成了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综合国力增强,为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2、1937年工业生产总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3、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以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为主要内容的生产资料公有制确立并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地位。
政治建设        1、1922年成立“苏联”。提高了苏联国际地位和声望,加强了国内各民族的团结合作,推动着政治、经济、文化和国防事业的发展,为社会改造和建设奠定了政治基础。
2、1936年颁布新宪法,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确立。
问题        1、经济建设中,国民经济发展比例失调;产品单调、质量不高;人民劳动积极性受损。
        2、形成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和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①形成标志:1936年新宪法的颁布
②特征:经济方面,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政治方面,个人高度集权。
③评价:该体制高在战争期间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发挥过巨大作用,曾使苏联在二三十年代取巨大成就,斯大林也以此将苏联建设成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但它没有解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经济运行中一系列根本问题,仍把政治斗争放在第一位,忽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经济管理过严、过死;同时,个人高度集权又导致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使民主法制遭严重破坏,严重阻碍了国民经济继续发展和政治体制的有效改革,不利长远发展。
二、“二战“期间苏联卫国战争
1、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二战前,面对法西斯侵略威胁和英法等国的绥靖政策,尤其慕尼黑协定签订后,苏联对英法更加不信任,为了自己国家安全,重新调整外交政策,缓和同德国关系,1939年8月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这是一种中立自保策略。它使苏联避免了首先遭到德军的攻击,赢得备战时间;但是,德国由于避免了两线作战之忧,加速战争的发动。
2、建立“东方战线”:二战爆发后,苏联趁德军侵入波兰之际,开始向西扩展疆域。从1939年9月~1940年8月,先后占领波兰东部、芬兰、罗马尼亚部分领土,把波罗的海沿岸的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三国并入苏联。西部边界向西推进了二三百千米,建立了一条从波罗的海到黑海的“东方战线”。
3、卫国战争开始:1941年6月,德军突袭苏联,苏联卫国战争开始,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初期,由于大批优秀指挥员在大清洗中丧生、缺乏临战准备及在防御战略上的严重错误,致使战争一开始就遭到德军闪电战的沉重打击,损失了大量军事装备和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
4、莫斯科战役:希特勒3个月内消灭苏联的“闪电战”计划破产后,集中夺取莫斯科,斯大林领导下,1942年初取得胜利。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也使全世界人民受到鼓舞,苏德战争开始转入战略相持阶段。
5、参与签署《联合国家宣言》(1942年1月),形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6、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7—1943.2):极大地提高了苏联的国际威望;改变了苏德战场形势,苏军转入战略反攻;加强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国家之间合作和团结;推动了整个战争形势的转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7、柏林战役:1945年,苏军攻克柏林,德国无条件投降。至此,苏联卫国战争结束。
8、战争中参加一系列国际会议: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发生根本转变形势下,1943年11月,苏、美、英三国首脑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会议。这是苏、美、英三国政府首脑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来第一次举行的国际会议。
在德国法西斯接近灭亡、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在望情况下,1945年2月,苏、美、英三国首脑在雅尔塔举行会议。
日本法西斯崩溃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全面结束指日可待情况下。为分享胜利果实,维护战后世界和平问题,1945年7月,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杜鲁门和丘吉尔(7月28日后为新任首相艾德礼)在德国波茨坦举行会议。
(苏联在战争中突出表现和贡献使苏联政治军事威望空前提高,成为战后唯一能与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二战后的苏联
一、改革的成就和问题
战后初期        成就        ①1946年开始执行“四五计划”,取得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的巨大成。②国防工业发展迅速。如1946年建成原子能反应堆;1949年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
        问题        ①在国家体制方面,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弊端日益显著,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并且影响人民正常的民主生活。
②在国家政治生活方面,对斯大林个人崇拜有增无减,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遭到破坏。
③在思想文化方面,学术问题政治化,给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损害。
赫鲁晓夫
时期
(1953-64)        ①1956年苏共二十大全盘否定斯大林,掀起批判斯大林的高潮,引起思想混乱,并一度造成东欧政局的动荡。
②经济改革:重点是农业,把解决粮食不足问题放在首位,具有相当的现实性。尽管改革中试图改变“斯大林模式”,探索新道路,但因缺乏正确指导思想和实事求是精神及对外扩张等,以至失误多,收效微,未能走出困境。
勃列日涅夫时期
(1964-82)        ①改革重点是重工业。
②成就:执政前期,经济增长加快,政局稳定,军备大增,一跃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
③问题:执政后期,由于个人专断、体制僵化、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活力衰退,社会矛盾丛生,国家陷入困境。
戈尔巴乔夫改革        ①改革背景:苏联经济实力一直远不如美国。进入70年代之后,面临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新技术革命时代的到来,苏联的经济却日益衰退和恶化,难以支撑庞大的军费开支以同美国继续争霸。为了扭转经济发展颓势,维持世界大国地位,进行较为彻底的改革,对于进入80年代的苏联已是势在必行。
        ②经济改革:1985年就任苏共中央总书记后展开了大规模的改革。初期改革,重点发展经济,但由于对原有经济体制触动不大,未见成效。
        ③政治改革:戈尔巴乔夫认为经济改革改革失败主要是政治阻力太大,于是转向政治改革,以求扫清障碍。他所推行的政治改革,是准备用“全人类标准”、“民主的社会主义”来改造社会主义。(戈尔巴乔夫“新思维”的核心观点,一是认为全人类利益高于一切,高于一个国家、民族、阶级的利益;二是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新的品质”应是“民主和人道主义”,进而又提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的趋于接近”的论点。这样,戈尔巴乔夫便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了科学社会主义。)改革实践中,戈尔巴乔夫从提倡民主化和公开性、揭露社会主义的“黑暗面”入手,发展到推行西方式的多党制。其结果,造成了否定革命历史、丑化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严重后果,导致了人们思想的严重混乱和出现党派林立、纷争不已的局面。到1990年,伴随苏共中央决定放弃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苏联社会的各种矛盾迅速尖锐并表面化,局面已到了难以控制的地步,以至最终解体。
二、对外政策及活动
1、在苏联的帮助和影响下,东欧和亚洲建立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并建立起以苏联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阵营。然而,苏联在社会主义阵营内部行霸权主义,导致控制与反控制矛盾激化,60年代初,社会主义阵营瓦解分化,不复存在。(联系苏南关系破裂;“布拉格之春”、中苏关系的恶化。)
2、由于国家制度、意识形态的差异,国际政治地位提高及战时合作基础的消失,与美国在世界范围内以欧洲为中心争夺霸权,使战后世界格局呈现美苏争霸的两极状态。具体情况如下:
①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期,试图与美国平起平坐,实现美苏合作,共同主宰世界。因而,开始以和解姿态处理同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关系,主动签订对奥和约、承认西德和访美。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以美国占上风结束,更显示出优势是在美国一方。
②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苏联则转为优势。勃列日涅夫上台后苏联实力得到迅猛发展,尽管总体经济苏美差距尚大,但军事工业投入高,居世界首位。不仅建成一支能对美国造成威胁的远洋海军,还使洲际导弹的数量多于美国。勃列日涅夫用“缓和”麻痹西方的同时在亚非扩张,对美采取积极进攻战略。(70年代在亚洲和非洲进行了一系列扩张活动,特别是1979年出兵占领阿富汗,直接威胁海湾地区和印度洋地区的和平,标志着苏联霸权主义政策发展到了顶点。)
③80年代,苏联从对外扩张转为全面收缩。缺乏相应经济实力为依托,在美国强硬攻势下,面对长期争霸的巨大损耗和国民经济发展速度明显下降的现实,戈尔巴乔夫提出了以军控为中心的全球缓和战略。开始放弃争夺军事优势的做法,转为裁减军备,以摆脱力不从心的军备竞赛。同时,从对外扩张转向全面收缩,如撤军阿富汗;放弃70年代对外扩张所得;恢复苏中关系正常化。更重要的是,放松了对东欧等地区的控制,并最终退出该地区。
三、苏联解体(1991年)略过程包括社会制度根本改变和国家存在形式的变化,即“剧变”和“解体”。其“剧变”过程同东欧剧变一致:政局动荡——政治多元化——共产党丧失政权。
日本史:日本12世纪末进入幕府统治时期。17-19世纪中期处于德川幕府统治时期。
一、倒幕运动和明治维新
1688年,倒幕运动取得胜利,内忧外患下的德川幕府统治结束。这为明治维新的进行和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政治条件 。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先富强,后独立,崛起为当时亚洲唯一独立的强国。具体如下:
解析1:日本明治维新
背景        ①19世纪中期日本社会状况:是闭关落后的封建国家;社会矛盾尖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并得到发展,新兴地主、高利贷商人和中下级武士不满现状;人民日益贫困,进行各种形式的反抗斗争。
②西方列强侵入:1853年,美国率先扣开日本大门。日本经济遭到摧残,主权不断丧失,社会更加动荡,幕府统治危机进一步加深。
③吸取中国鸦片战争失败受辱的教训;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浪潮的推动。
④倒幕运动推翻德川幕府统治,削弱了封建旧势力,为明治维新的进行和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政治条件。
目的        巩固天皇为首的新政权,发展资本主义,摆脱外来压迫,建立近代化独立国家。
措施        ①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取消武士特权。
②经济方面:废除禁止土地买卖的法令,同意征收地税;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大力发展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
③军事方面:实行征兵制,建立一支富于武士道精神、效忠天皇的新式军队,并积极准备对外战争。
④文化方面推行文明开放政策,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改造日本封建文化;发展近代教育,培养资本主义建设人才。
改革结果        ①改变日本封建落后状态,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②使日本逐步摆脱民族危机,成为近代亚洲唯一独立发展的强国。
③其成功为亚洲国家仁人志士提供了改革经验。
④使资本主义制度突破了欧洲和北美,冲击了世界范围的封建统治秩序。
⑤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推行军国主义,开始对亚洲邻国进行侵略。
成功原因        ①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利于倒幕派壮大并最终推翻幕府统治。这为改革措施的推行创造了条件。
②明治政府的改革措施针对日本时弊并顺应时代潮流,行之有效。
③西方列强当时正集中侵略中国,客观上为日本改革提供了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
解析2:俄、日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主要区别
        背景        目的        结果
日本        内忧外患;发生于倒幕之后。        巩固统治发展资本主义,摆脱外来压迫,赢得国家独立。        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富强后独立,,进入强国之列。
俄国        主要因内忧。        主要为缓和矛盾,挽救统治危机,富国强兵,巩固统治。        发展缓慢,处于落后地位,是帝国主义链条上薄弱一环。
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日本
经济上,在政府保护下,利用两次工业革命的先进成果,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垄断组织随之产生;
政治上,通过1889年宪法,由封建君主专制变为半封建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近代天皇制确立。日本成为“带封建军事性的帝国主义”。
对外政策方面,明治维新后走上军国主义,利用与严重周其它国家力量对比的优势,大行扩张活动。1876年打开朝鲜门户并与1910年把朝鲜最终边为殖民地;1894年发动对中国的甲午中日战争;1900年参与八国联军侵华;在日俄战争中击败俄国,变朝鲜为其“保护国”,占领中国东北南部;一战中参与协约国方面作战,并乘机扩大对中国的侵略,一度形成独霸中国的局面。
三、两次世界大战间
一战后美国主持召开的华盛顿会议上,通过《九国公约》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使其殖民利益受到极大限制。1931年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1936年以军部为核心全面建立法西斯专政,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1937年,伙同德、意形成法西斯 “三国轴心”。 同年,发动“七•七”事变,全面侵华。1941年发动太平洋战争。1945年战败无条件投降。
四、二战后的日本
日本战败后被美国独占,并被纳入美国冷战和全球争霸的战略轨道,成为美国在亚太地区反共反苏的桥头堡。因而,在处罚日本法西斯时,美国多方庇护,以致保留了大量军国残余。
战后的日本政治上依然保留天皇制,通过民主化改革后,封建残余进一步扫除,建立了真正意义上的君主立宪制,为战后经济的迅速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1955年后日本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60年代末,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同时,摆脱美国控制的倾向也日益明显,加上西欧的崛起,严重动摇了美国的霸主地位。1987年,其人均国民生产总植超过美国,一度跃居资本主义大国之首。
解析4:近现代德国和日本的比较
19世纪中期德、日政治经济状况的相似性:(1)政治上封建落后,分裂割据。德意志四分五裂;日本是“幕藩体制”,地方大名有很强的割据性。(2)经济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得到发展。工业革命扩展,德意志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日本封建领主经济开始瓦解,新兴地主和高利贷商人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19世纪晚期德、日崛起的相似性:(1)德国通过三次王朝战争、日本通过倒幕运动和明治维新消除了封建割据状态,建立了中央集权;(2)实现社会转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成为近代化国家;(3)均保留大量封建残余,逐步发展为带有封建性、军事性的帝国主义国家。(4)打败邻国,获得巨额赔款,为经济发展提供资本。德国通过普法战争,日本通过中日甲午战争;(5)利用最新技术技术和设备,经济迅速发展,产生垄断组织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6)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面对经济大危机,德日历史走向的相似性:(1)经济衰退。(2)对内建立法西斯专政。德国以纳粹党为核心,打着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招牌,赢得国会选举,希特勒出任总理。日本以军部为核心,通过暗杀、政变、侵略等,由军部组阁实现。(3)对外不断进行侵略扩张,打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束缚,形成欧亚战争策源地。德国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挑起太平洋战争。
二战以后至今,德日历史发展的异同:
    相同点:战后,进行社会改革、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机遇、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利用东西方“冷战”局面和美国的扶植、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重视教育和科技,迅速崛起并成为经济大国,并积极谋求政治、军事大国地位。都成为资本主义民主制国家。都成为东西方“冷战”战场,如东、西德分裂;美国力图扶植日本为“反共堡垒”。
不同点:德国对所犯战争罪行深刻反省,力图防止悲剧重演。日本不愿正视历史问题,极右势力泛起,军国主义阴魂不散。

德国史:一、统一前的德国概况
四分五裂,各地区发展不平衡。15世纪莱茵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15世纪后期人文主义思潮扩展到德国(代表:伊拉斯谟),自然科学也随之出现(代表:开普勒)。16世纪早期开始的宗教改革和农民战争打击了封建势力,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有利于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18世纪中后期,普鲁士和奥地利改革,国力增强,其中,改革后的普鲁士实力发展迅速,从原来相对落后的国家跃居欧洲强国之列。为了维护本国以及欧洲的封建统治秩序,普、奥积极干涉法国大革命,是反法同盟中的主角。
二、德国统一和向帝国主义过渡
19世纪早期,德意志一些地区开始进行工业革命,但分裂局面严重阻碍了工业革命进程。在缺乏统一的国内市场、国际市场又竞争激烈情况下,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有强大的统一国家作为后盾。普鲁士因其经济、军事优势,负起统一重任,通过三次王朝战争,最终于1871年正式统一德意志。
德国的统一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政治前提和国内统一市场,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成效突出,到19世纪末,其工业生产总值已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垄断组织也随之建立并发展,在国家经济生活中占主导地位,加上大量封建残余的存在,德国成为“容克资产阶级帝国主义”。
解析1:德意志统一
原因        必要性:分裂局面严重阻碍经济发展(缺乏统一市场;没有国家这一强有力的竞争后盾)
可能性:普鲁士有能力担任统一大任(是德意志资本主义经济最为发达、军事实力强大、民族成分单一的邦国,统治阶级实力雄厚,俾斯麦从经济、军事和外交方面做积极准备。)
目的        统一国家,发展经济,加强国际竞争力。
进程        主要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
①1864年普奥对丹麦的战争
②1866年普奥战争(了解萨多瓦战役):结果奥地利退出联邦,普鲁士最终确立了统一大业的领导地位,这是完成统一的关键一步;次年北方统一。
③1870年普法战争(了解色当战役)。南方基本统一;不久南北合并。
④1871年初,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即位为德意志帝国皇帝,标志统一
影响        ①结束了长期的分裂状态,为德国资本主义发展铺平了道路。
②德国成为新兴强国,改变了欧洲的国际格局。
③继承了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后来成为欧洲最富侵略性的国家。

解析2: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迅速发展
表现        原因
经济迅速发展,19 世纪末,工业生产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①国家统一完成,开辟了统一的国内市场;
②普法战争后法国50亿法郎的赔款,增加了发展经济的资金;
③得自法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的丰富矿藏,为工业发展补充了重要资源
④作为后期的资本主义国家,便于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以提高生产效率。
三、一战前后的德国
1、以德国为核心建立同盟国,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
①1879年,在俾斯麦推动下,签订了“德奥同盟条约”。后来,意大利在同法国争夺突尼斯的斗争中失败,俾斯麦趁机拉拢意大利,共同对付法国。1882年签订了“德奥意三国同盟条约”,三国同盟正式建立。与20世纪初建立的协约国集团对峙,最终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
②1918年11月宣布无条件投降。1919年6月对德和约《凡尔赛和约》签订,规定:重划德国的疆界;德国海外殖民地由战胜国以“委任统治”的形式加以瓜分;军备上接受严格的限制;德国需对协约国支付大量的赔款。
2、法西斯统治建立和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
①背景:面对1929―1933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统治阶级倾向于建立一个强有力的独裁政府,对内镇压群众运动,稳定统治秩序;对外继续打破凡尔赛体系的束缚,提高国际地位,为德国夺取势力范围和世界霸权。希特勒和法西斯组织纳粹党利用经济危机造成的混乱形势,打着当时流行的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招牌,获得广泛支持,势力大增。同时,希特勒还讨好军队,加紧与统治阶级勾结。
②建立:1932年夏,德国举行国会选举,纳粹党一跃成为国会第一大党。1933年初,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制造“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逐渐掌握了国家大权。1934年,希特勒集总统、总理和军队最高统帅于一身,成为国家元首,法西斯独裁统治在德国建立起来。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
③冲破凡尔赛体系的束缚挑起战争:1935年德国扩大军备,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1936年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进一步践踏了和约;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通过慕尼黑协定侵占苏台德区;1939年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9月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打战开始。至此,凡尔赛体系崩溃。
四、二战后发展、分裂与统一
1、德国分裂与统一:为适应霸权政策的需要,美国采取分裂德国和扶植西德的政策。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支持下,德国西部和东部先后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国分裂。民主德国无法改变苏联模式的束缚,发展艰难。在东欧巨变浪潮中,1990年,政权更迭后的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这样,德国以政治方式和平实现了近现代的第二次统一。
2、联邦德国经济崛起
表现        原因
在战后西欧国家中其经济发展最为迅速,是西欧最强经济大国。60年代初,经济发展已超过英、法,成为欧洲头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①推行政治改革,清除法西斯主义,社会形势较稳定。②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集中财力物力进行经济建设。③美国对联邦德国采取扶持政策并进行大量经济援助(借助马歇尔计划恢复经济)。④在宏观管理前提下,严格按市场规律指定经济政策,注意发展科教事业。⑤德国人民普遍具有较高的劳动素质。
3、1967年,联邦德国参与成立“欧洲共同体”。在美苏争霸的夹缝之中,德法和解,积极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走联合自强之路,并在经济上与美国展开竞争。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发展与国际合作。
四、军国主义的发展与衰落
1、基本线索:通过军事上的胜利获得统一后的德国继承了普鲁士从17世纪就以发展起来的的军国主义传统。随着工业革命的迅猛发展,拓展海外市场的迫切愿望与军国主义像结合,使德国逐渐走上军国主义扩张道路。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其发展到顶峰的表现。二战后,德国军国主义势力受到较彻底的打击。
2、基本认识:德国走上军国主义道路是工业资产阶级需要和普鲁士专制主义、军国主义传统相结合产物,使德意志第二帝国和第三帝国一度强盛又立即衰亡,给世界人民造成极大灾难。同时,德国军国主义膨胀与西方大国的扶植、纵容密切相关。
3、史实提示:①对中国的侵略活动:甲午战后,参与“三国干涉还辽”事件;1897年,派兵强占胶州湾。1898年,强租胶州湾,把山东变为它的“势力范围”,掀起了列强对中国的瓜分狂潮。1900年,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屠杀义和团;参与签订《辛丑条约》。参与破坏辛亥革命,支持袁世凯等。
②其他事件:一战前的英法矛盾、同盟国的建立;一战的引发和战争中的表现;一战后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及内外政策;对西班牙内战的干涉、对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的侵略;冲破凡尔赛体系的束缚;三国轴心的形成;《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审判和对德国的分区占领至东西德的分裂。
附2、近现代德国经济发展状况概览:
①19世纪早期开始工业革命,但分裂状态严重影响了工业革命的进程。
②1871年完成统一后,充分利用新科技成果,19世纪末工业经济位居世界第二位。
③一战战败受惩后,利用战胜国之间的矛盾,依靠美国扶持,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
④面对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的打击,法西斯上台后,把国民经济纳入军事化轨道。
⑤二战后通过借助马歇尔计划、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等,经济迅速恢复发展,成为西欧最强的经济大国。1967年积极参与推动组成“欧共体”,有力的推动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附1:德国历史上的政权更迭:
神圣罗马帝国(962—1806)——莱茵同盟(1806—1815)——德意志联邦(1815—1866)——北德意志同盟(1866—1871)——德意志帝国(1871—1918)——魏玛共和国(1919—1933)——纳粹帝国(德意志第三帝国)(1933—1945)——四国分区占领时期(1945—1949)----东德和西德对峙(1949—1990)——统一后的联邦德国(1990—现在)
沙发
亚洲象 发表于 07-12-29 01:28:17 | 只看该作者
收了,并且謝謝你[s:9]
板凳
sky_sun01 发表于 07-12-30 11:30:4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随风而逝 的帖子

很好,谢谢你
地板
africa1962 发表于 07-12-31 19:15:18 | 只看该作者
很不错哦,收藏了
5#
lijinrong00 发表于 08-1-4 12:29:38 | 只看该作者
大国近现代史整理稿


转载自:http://bbs.freekaoyan.com/viewthread.php?tid=225509
美国史:18世纪晚期~19世纪中期的美国[美国独立和资本主义制度建立]
一、美国独立战争
1、战争爆发原因①北美大西洋沿岸13个殖民地经过100多年发展,美利坚民族开始形成。随着启蒙思想的传播,民族民主意识增强,要求推翻英国统治,获得民族独立和解放。(根本原因)
②北美经济基本是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移植,随着经济的发展,殖民地人民不不满英国的压榨和束缚,要求摆脱英国经济压制发展资本主义。
③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是北美人民公开抗英斗争的开始.(导火线)
④1774年第一届大陆会议商讨对付英军的办法,准备武装斗争。
2、战争主要经过①开始:1775年莱克星顿枪声是北美民兵同英军的首次正式交火,标志战争开始。
②建军:第二届大陆会议:整编大陆军,委任华盛顿为总司令。
③建国: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英属北美殖民地正式宣布独立。标志美利坚合众国诞生。
④转折:1777年的萨拉托加大捷使战争形势出现转折。并开始得到法国、荷兰的援助。
⑤胜利:1781年,北美英军约克镇投降。战争结束。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3、战争的性质和意义民族解放战争和资产阶级革命双重性质。
首先,作为一场民族解放战争,它推翻英国殖民统治而赢得独立,建立了美洲第一个独立国家。
第二,作为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了广泛的政治和社会经济改革,建立了相对民主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另外,独立战争对其后的法国大革命和拉美独立战争产生积极影响。起重要推动作用。
4、确立共和政体
制订1787年美国宪法,共和政体确立。1789年华盛顿当选为第一任总统,组成第一届联邦政府。
附:解析1——对《独立宣言》的认识:
独立宣言”提倡“天赋人权”、“人民主权”的资产阶级自由平等思想,否定封建等级制和君主制,否定英国对殖民地统治的合法性,极大鼓舞了北美人民的斗志,成为北美人民争取独立战争胜利的旗帜和纲领性文件。同时,“独立宣言”也是法国大革命期间颁布的《人权宣言》的蓝本,马克思称之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解析2——美国1787年宪法的评价要点:
① 体现和维护了独立战争的重大成就,使政府建立在资产阶级民主制基础上,带来长期稳定,利于发展;
② 是欧洲启蒙思想的成功实践,对后来的资本主义国家起到示范作用(美国率先确立了联邦制、共和制、三权分立制。“联邦制”赋予政府强有力的权利,利于国家政权的巩固;“民主共和制”形式上把主权在民理论付诸实践,并从制度上根本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三权分立”利于防止专制独裁,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
③ 维护资产阶级利益是其本质所在,故有一定局限性和保守性。如允许奴隶制存在、不承认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与白人相同的权利等。
二、对外殖民活动
1、加紧对拉美的控制和侵略
美国利用与拉美比邻的有利条件,加紧对独立后的拉美国家进行殖民渗透。1823年,提出不允许欧洲列强干预美洲事务的“门罗宣言”,极力排挤英国,企图统治整个拉美。
2、追随英国侵略中国这一阶段,由于国力的限制,在对外政策上主要是追随英国。这在侵略中国的两次鸦片战争中表现尤为突出,如1844年强迫中国政府签定《望厦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伙同俄国以“调停”为名,暗中支持英法,从中渔利。(这一状况一直持续到1899年国力上升后对华“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
三、美国在工业革命中迅速发展
独立后美国正赶上自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并在工业革命中得到迅速发展。19世纪中期,美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美国工业革命迅速发展的原因:美国国内资源丰富,市场广阔;国际环境优越,少受战争之害;大量外国移民纷纷涌入,带来了大量劳动力和先进技术。善于创新,采用和推广机器零部件的标准化生产方法,大大促进机器制造业的发展,推动了机器的普及。
19世纪中期~20世纪初期的美国[美国南北统一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一、美国内战(1861-1865年)
1、内战爆发的原因
①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是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
美国独立后,存在两种经济形式,即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和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这两种经济形式虽都属于资本主义经济,但很多方面存在差异。随着工业革命的扩展和西部领土的开发,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日益显露并激化,最后,矛盾焦点集中在奴隶制存废问题上。19世纪上半期,伴随废奴运动的高涨,南北矛盾日益尖锐。
②1860年,代表北方资产阶级利益,主张限制奴隶制共和党人林肯当选总统。这成为南北战争发生导火线。
2、战争经过
①内战开始:1861年,南方军队挑起战争。
②战初北方失利(原因:南方准备充分;北方尚幻想和平统一,战备松懈。)
③战局扭转:1862年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后,激起广大民众尤其是黑人奴隶对北方的积极支持,使战场形式很快扭转;1863年葛底斯堡战役后,北方开始掌握了战争主动权
④北方胜利:1865年,南方军队投降,内战结束。南北统一。
3、战争性质和意义
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它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进一步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起飞铺平了道路。(没有彻底消除种族歧视)
附:解析——比较美国独立战争与南北战争的异同:
相同点:①以战争方式扫除资本主义发展障碍,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资产阶级领导,人民推动。
③都颁布激发革命积极性的文件。
不同点:①性质不同:美国内战同时又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
②原因不同:前者是在控制与反控制矛盾激化下开始的;后者是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矛盾激化的结果。
③目的方面:前者主要为摆脱英国殖民控制和压迫;后者为消除黑奴制,扫除资本主义发展障碍。
二、对外政策及活动
1、19世纪末,提出“泛美主义”口号,并多次派军干涉拉美各国内政。组织“泛美联盟”,为独霸西半球创造了条件。同时,推行“大棒”和“金元”并用的帝国主义政策,大量资本输入拉美。通过1898年的美西战争,从西班牙手中夺取了波多黎各、菲律宾,使古巴成为其保护国。(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挫败美国干涉推翻了本国反动统治,是对美国侵略气焰的沉重打击)
2、1899年,对中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开始走上独立侵华的道路。
3、在当时欧洲列强的激烈争夺中保持“中立”,但1917年,以反对德国无限制潜水艇战为由对德宣战。
三、向帝国主义过渡
南北战争后,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一跃成为经济大国。1894年其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10世纪末20世纪初成为以中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国。随着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美国逐渐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是典型的“托拉斯”帝国主义。
附: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和表现
原因 表现
①幅员辽阔,地理环境优越,资源丰富;
②西部领土开发,提供了更丰富的原料和广阔的市场;
③大量的欧亚移民,带来大量劳动力和必要的技术、经验;
④内战后美国政治相对稳定,大量欧洲资本不断涌入。 1894年工业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成为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国家。随之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二战”后的美国
一、经济状况—世界经济霸主地位的加强和动摇
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背景下,拥有最雄厚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名副其实霸主。
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对其他货币金融的领导地位,从而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命脉,经济霸主地位进一步加强。战后经济经历了稳定、滞胀、复苏及复苏后的繁荣几个阶段。70年代前后,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开始动摇。具体见下。
1、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情况简表
阶段 战后-1973 1973年-1982年 80年代 90年代
概况 稳定发展 滞胀。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动摇。 复苏 繁荣发展
原因 (见下表) 经济危机导致滞胀。(经济霸主地位动摇情况见下表) 改革 改革;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成为经济的主导产业。
2、二战后美国经济稳定发展的原因
a、加强国际经济联系
b、充分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先进成果,革新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发展新兴产业。
c、加强对经济的宏观指导,积极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利用国家力量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组织同国家政权相结合的资本主义,不能把它理解为由国家来进行垄断的资本主义,而是垄断资本同国家政权在经济领域联合或融合。)
d、国内社会局面较稳定;世界形势相对缓和,没有爆发大规模的战争。
e、重视科教,完善国家民主化建设。
f、凭借强大经济优势,大力拓展世界市场。
3、美国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动摇的主要原因和影响:
原因:
①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严重冲击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形成三足鼎立局面。世界经济、政治多极化初露端倪。
(西欧、日本与美国贸易竞争不断加强,同时均想改变与美国的从属关系,建立平等伙伴关系,政治上力求摆脱美国控制。竞争中,力量对比变化朝着有利于西欧和日本的方向发展。)
②由于贸易逆差扩大、经济危机打击,及对越战争、美苏争霸的消耗,美国经济衰退,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解体。
影响:美苏两极格局受到重大冲击;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二、政治状况
1、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背景 ①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唯美国马首是瞻。欧洲世界中心的地位丧失
②美国经济军事占优势:是战后世界上最大的资本输出国和债权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圆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统治地位,掌握了国际金融控制权。通过《关税贸易总协定》,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美国军事跃居世界第一。
③美国政治优势及企图:战后初控制联合国,企图把资本主义制度推广到全世界。在美国看来,向全世界扩张,是维持其经济并从而维持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需要,打开世界市场也是避免从战时经济转向和平经济可能出现的经济危机的需要。
④苏联战后政治军事威望提高和各国人民的革命力量的壮大,美国认为是其称霸全球的最大障碍,必须压制。其霸权计划使美苏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冲突加剧,战时同盟关系破裂。
⑤美苏双方都不愿重燃战火。苏联是战后仅次于美国的大国,美国不敢贸然越过战时美苏划定的范围界限。苏联在战时损失惨重,战后苏联希望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并振兴经济。
表现 1、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政策。(具体附后)
2、对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加以扶植和控制。如:“马歇尔计划”的提出;分裂德国和控制西德。
3、力求控制广大的“中间地带”,即亚、非、拉美国家。如:在中国“扶蒋反共”;发动侵朝战争(1950-1953年)和侵越战争(60年代初-1973年)。
4、控制联合国,作为自己称霸全球的工具。
2、美国对苏联等国家“冷战”的具体表现
①1946年3月丘吉尔发表反苏反共演说, 是“冷战”信号的公开发出。(意图是扶持和控制西欧国家,建立以美国为首的、反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资本主义国家联盟。)
②1947年3月,以应付希腊、土耳其危机为由,“杜鲁门主义”出笼,标志“冷战”全面开始。(其实质是公开干涉各国内政,向全球扩张)
③1947年6月,“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提出。这是杜鲁门主义在欧洲的运用,意在以经济手段控制西欧。
④1949年4月,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这是以美国为首的政治军事集团,是战后初美国“遏制”苏联,推行“冷战”政策和争夺世界霸权的工具。其建立是美国冷战政策在军事上的体现。
3、美苏争霸
形成 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美苏争霸的格局逐渐形成。
50年代中期——
60年代初期 特点 缓和与紧张并存。战略优势在美国方面。
战略调整 ①苏联:同美国平起平坐,实现美苏合作,共同主宰世界。因而,主动签订对奥和约、承认西德、访美。
②美国:推行霸权政策,领导世界;推行“冷战”政策。“柏林墙”事件和“古巴导弹危机”显示出优势在美国一方。
双方首脑 苏联赫鲁晓夫;美国肯尼迪
同中国关系 中苏关系恶化;中美严重对立。
60年代后期——
70年代末期 特点 苏联处于攻势,美国转攻为守。缓和与紧张并行。
战略调整 ①苏联:加强军备;用“缓和”麻痹西方的同时在亚非扩张,对美采取积极进攻战略。
②美国:调整对外关系;从越南撤军。同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
双方首脑 苏联勃列日涅夫;美国尼克松
同中国关系 中美关系正常化
80年代 特点 美对苏采取强硬态度,苏联从对外扩张转为全面收缩。
战略调整 ①苏联:放弃争夺军事优势做法,裁减军备;从阿富汗撤军;放松对东欧控制;改善同中国关系。
②美国:打小规模局部战争争夺第三世界,排挤苏联;提出“星球大战”计划,以新一轮军备竞赛拖跨苏联经济。
双方首脑 戈尔巴乔夫(1985年上台);美国里根
同中国关系 中苏关系正常化
4、世界霸主地位的动摇和冷战后霸权主义的继续推行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随着西欧和日本的崛起及其同美国的竞争,美国霸主地位动摇,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美国、西欧、日本三足鼎立的局面。这也极大冲击了当时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加上社会主义阵营内部控制与反控制斗争及第三世界的发展,世界已开始呈现多极化趋势。)
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以后,美国是世界上综合国力最强的国家。苏联的解体被美国看成是建立美国霸权的极好机会。美国企图利用其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的地位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以实现“冷战”后“美国治下的和平”。在国际事务中更多地采取干涉主义政策,加紧推行其霸权主义。但美国独霸世界的企图遭到包括其他西方大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的反对。同时,美国不顾国际社会的反对,执意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并大量增加军费。严重影响了国际裁军的进展。
目前,由于欧洲联盟、日本、俄国、中国等国家和国家联盟也是国际格局中的重要力量,冷战结束后国际力量的对比结构是美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和其他几个强国之间形成“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近期看,美国仍将保持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一超多强”的局面还将继续下去。但从长远看,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不可逆转。
大国近现代史整理稿之二
俄国史:19世纪中期~“十月革命”
一、农奴制改革(1861年 / 亚历山大二世)
复习要点:改革的背景、内容、结果
背景 ① 农奴制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市场狭小、劳动力缺乏)——根本原因
② 对外战争(克里米亚战争)失败,导致经济恶化,矛盾激化——直接原因
内容 ① 农奴自由 ② 获自由的农奴须高价赎买份地
评价 要点:性质;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不彻底性。
示例:是沙皇实行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废除了农奴制,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但仍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解析——比较美国废除黑人奴隶制和俄国废除农奴制的异同
相同点:黑奴和农奴都获得了人身自由,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利于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不同点:解放的方式不同——美国规定,凡叛乱诸州的黑奴无条件获得解放;俄国废除农奴制是通过赎买方式进行。(美国废除黑奴制的措施相对更彻底一些)
二、对外扩张活动
1、17、18世纪,趁中国清军入关之机,强占雅克萨和尼布楚,康熙帝1685、1686年两次于雅克萨击败俄军,1689年,中俄两国就东段边界问题谈判并签定双方第一个平等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2、19世纪的扩张是全方位的,特点是直接进行武装侵略,蚕食和吞并周边地区,意在建立世界帝国。这是其工业生产水平低所致。在欧洲,参与组织反法同盟干涉法国革命,构建维也纳体系,倡议组织“神圣同盟”,到处镇压革命,维护维也纳体系,是镇压1848年欧洲革命的宪兵。在同英、法争夺土耳其的克里米亚战争失败后,重点转向东方,对中国、伊朗等大举入侵。如19世纪50~80年代,侵占中国北方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在远东,同日本发生冲突,1904年,日本发动争夺朝鲜和中国东北的日俄战争,俄国战败。俄国单独扩张的时代已然过去,1892年、1907年先后与法国、英国结盟,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三、二月革命(1917年)
(性质、结果。同时与中国辛亥革命相比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沙皇专制制度,结束了罗曼诺夫王朝在俄国的统治,形成了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并存的局面。

四、十月革命(1917年)及苏维埃政权的巩固
十月革命 历史
背景 1、俄国成为各种矛盾的集合点,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农奴制改革后,资本主义发展,一战前,已具有帝国主义基本特征;但仍保留农奴制残余,农业比重大,依赖外国资本,相对落后;无产阶级组织性战斗性强,且有自己政党——布尔什维克领导。
2、一战期间,各帝国主义国家正忙于撕杀,国际环境有利。
3、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
4、针对二月革命后两个政权并存局面,列宁提出了从中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为革命指明了方向。
5、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外继续战争,对内镇压革命,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
胜利 1917年11月彼得格勒起义成功,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
历史
意义 ①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把俄国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强国和实现国家现代化创造了重要前提。
②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宣告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由理想变为现实;
③极大鼓舞和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
④使人类进入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新时期,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巩固政权 政治上 摧毁旧的国家机器,废除旧的等级制度,废除教会特权。初步建立新生的苏维埃国家制度。
经济上 首先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内忧外患情况下,实行包括“余粮收集制”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外交上 苏维埃政府同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
军事上 实行义务兵役制,组建红军,粉碎国内外敌人对苏维埃政权的进攻。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苏联
一、苏联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和建设
1、1921年俄共(布)十大决定实施新经济政策
原因 内容 作用
严重经济困难及其引发的政治危机,使苏维埃政权处境危急。(列宁说“我们在1921年春天遭到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①农业方面:用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②工业方面:在国家掌握国民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大企业国营、中小企业允许私营。
③流通方面(商业):在国家计划指导的前提下,实行自由贸易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④分配制度改革:废止平均主义的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 ①巩固了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
②促进了生产力发展,使工农业生产逐渐恢复,为在苏联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度创造了条件。
③它立足于国情,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的途径和方法,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经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2、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经济建设 措施 1、1925年联共(布)十四大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联系中国“过渡时期总路线”)
2、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通过农业集体化方针。
实施原因:以落后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农业已不能适应工业的迅速发展。
基本任务:把小农经济联合并改造为大规模的集体经济。
作用:为苏联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开辟了广阔道路;为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创造了条件。此后,新经济政策逐渐取消。
(1933年1月,联共(布)中央宣布“把分散的个体小农经济纳入社会主义农业的轨道的历史任务已经完成。)
3、1928年起,开始计划性经济建设(联系中国“一五“计划)。到1941年,共实施三个五年计划。
成就 1、形成了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综合国力增强,为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2、1937年工业生产总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3、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以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为主要内容的生产资料公有制确立并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地位。
政治建设 1、1922年成立“苏联”。提高了苏联国际地位和声望,加强了国内各民族的团结合作,推动着政治、经济、文化和国防事业的发展,为社会改造和建设奠定了政治基础。
2、1936年颁布新宪法,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确立。
问题 1、经济建设中,国民经济发展比例失调;产品单调、质量不高;人民劳动积极性受损。
2、形成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和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①形成标志:1936年新宪法的颁布
②特征:经济方面,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政治方面,个人高度集权。
③评价:该体制高在战争期间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发挥过巨大作用,曾使苏联在二三十年代取巨大成就,斯大林也以此将苏联建设成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但它没有解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经济运行中一系列根本问题,仍把政治斗争放在第一位,忽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经济管理过严、过死;同时,个人高度集权又导致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使民主法制遭严重破坏,严重阻碍了国民经济继续发展和政治体制的有效改革,不利长远发展。
二、“二战“期间苏联卫国战争
1、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二战前,面对法西斯侵略威胁和英法等国的绥靖政策,尤其慕尼黑协定签订后,苏联对英法更加不信任,为了自己国家安全,重新调整外交政策,缓和同德国关系,1939年8月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这是一种中立自保策略。它使苏联避免了首先遭到德军的攻击,赢得备战时间;但是,德国由于避免了两线作战之忧,加速战争的发动。
2、建立“东方战线”:二战爆发后,苏联趁德军侵入波兰之际,开始向西扩展疆域。从1939年9月~1940年8月,先后占领波兰东部、芬兰、罗马尼亚部分领土,把波罗的海沿岸的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三国并入苏联。西部边界向西推进了二三百千米,建立了一条从波罗的海到黑海的“东方战线”。
3、卫国战争开始:1941年6月,德军突袭苏联,苏联卫国战争开始,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初期,由于大批优秀指挥员在大清洗中丧生、缺乏临战准备及在防御战略上的严重错误,致使战争一开始就遭到德军闪电战的沉重打击,损失了大量军事装备和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
4、莫斯科战役:希特勒3个月内消灭苏联的“闪电战”计划破产后,集中夺取莫斯科,斯大林领导下,1942年初取得胜利。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也使全世界人民受到鼓舞,苏德战争开始转入战略相持阶段。
5、参与签署《联合国家宣言》(1942年1月),形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6、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7—1943.2):极大地提高了苏联的国际威望;改变了苏德战场形势,苏军转入战略反攻;加强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国家之间合作和团结;推动了整个战争形势的转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7、柏林战役:1945年,苏军攻克柏林,德国无条件投降。至此,苏联卫国战争结束。
8、战争中参加一系列国际会议: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发生根本转变形势下,1943年11月,苏、美、英三国首脑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会议。这是苏、美、英三国政府首脑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来第一次举行的国际会议。
在德国法西斯接近灭亡、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在望情况下,1945年2月,苏、美、英三国首脑在雅尔塔举行会议。
日本法西斯崩溃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全面结束指日可待情况下。为分享胜利果实,维护战后世界和平问题,1945年7月,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杜鲁门和丘吉尔(7月28日后为新任首相艾德礼)在德国波茨坦举行会议。
(苏联在战争中突出表现和贡献使苏联政治军事威望空前提高,成为战后唯一能与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二战后的苏联
一、改革的成就和问题
战后初期 成就 ①1946年开始执行“四五计划”,取得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的巨大成。②国防工业发展迅速。如1946年建成原子能反应堆;1949年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
问题 ①在国家体制方面,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弊端日益显著,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并且影响人民正常的民主生活。
②在国家政治生活方面,对斯大林个人崇拜有增无减,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遭到破坏。
③在思想文化方面,学术问题政治化,给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损害。
赫鲁晓夫
时期
(1953-64) ①1956年苏共二十大全盘否定斯大林,掀起批判斯大林的高潮,引起思想混乱,并一度造成东欧政局的动荡。
②经济改革:重点是农业,把解决粮食不足问题放在首位,具有相当的现实性。尽管改革中试图改变“斯大林模式”,探索新道路,但因缺乏正确指导思想和实事求是精神及对外扩张等,以至失误多,收效微,未能走出困境。
勃列日涅夫时期
(1964-82) ①改革重点是重工业。
②成就:执政前期,经济增长加快,政局稳定,军备大增,一跃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
③问题:执政后期,由于个人专断、体制僵化、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活力衰退,社会矛盾丛生,国家陷入困境。
戈尔巴乔夫改革 ①改革背景:苏联经济实力一直远不如美国。进入70年代之后,面临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新技术革命时代的到来,苏联的经济却日益衰退和恶化,难以支撑庞大的军费开支以同美国继续争霸。为了扭转经济发展颓势,维持世界大国地位,进行较为彻底的改革,对于进入80年代的苏联已是势在必行。
②经济改革:1985年就任苏共中央总书记后展开了大规模的改革。初期改革,重点发展经济,但由于对原有经济体制触动不大,未见成效。
③政治改革:戈尔巴乔夫认为经济改革改革失败主要是政治阻力太大,于是转向政治改革,以求扫清障碍。他所推行的政治改革,是准备用“全人类标准”、“民主的社会主义”来改造社会主义。(戈尔巴乔夫“新思维”的核心观点,一是认为全人类利益高于一切,高于一个国家、民族、阶级的利益;二是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新的品质”应是“民主和人道主义”,进而又提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的趋于接近”的论点。这样,戈尔巴乔夫便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了科学社会主义。)改革实践中,戈尔巴乔夫从提倡民主化和公开性、揭露社会主义的“黑暗面”入手,发展到推行西方式的多党制。其结果,造成了否定革命历史、丑化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严重后果,导致了人们思想的严重混乱和出现党派林立、纷争不已的局面。到1990年,伴随苏共中央决定放弃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苏联社会的各种矛盾迅速尖锐并表面化,局面已到了难以控制的地步,以至最终解体。
二、对外政策及活动
1、在苏联的帮助和影响下,东欧和亚洲建立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并建立起以苏联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阵营。然而,苏联在社会主义阵营内部行霸权主义,导致控制与反控制矛盾激化,60年代初,社会主义阵营瓦解分化,不复存在。(联系苏南关系破裂;“布拉格之春”、中苏关系的恶化。)
2、由于国家制度、意识形态的差异,国际政治地位提高及战时合作基础的消失,与美国在世界范围内以欧洲为中心争夺霸权,使战后世界格局呈现美苏争霸的两极状态。具体情况如下:
①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期,试图与美国平起平坐,实现美苏合作,共同主宰世界。因而,开始以和解姿态处理同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关系,主动签订对奥和约、承认西德和访美。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以美国占上风结束,更显示出优势是在美国一方。
②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苏联则转为优势。勃列日涅夫上台后苏联实力得到迅猛发展,尽管总体经济苏美差距尚大,但军事工业投入高,居世界首位。不仅建成一支能对美国造成威胁的远洋海军,还使洲际导弹的数量多于美国。勃列日涅夫用“缓和”麻痹西方的同时在亚非扩张,对美采取积极进攻战略。(70年代在亚洲和非洲进行了一系列扩张活动,特别是1979年出兵占领阿富汗,直接威胁海湾地区和印度洋地区的和平,标志着苏联霸权主义政策发展到了顶点。)
③80年代,苏联从对外扩张转为全面收缩。缺乏相应经济实力为依托,在美国强硬攻势下,面对长期争霸的巨大损耗和国民经济发展速度明显下降的现实,戈尔巴乔夫提出了以军控为中心的全球缓和战略。开始放弃争夺军事优势的做法,转为裁减军备,以摆脱力不从心的军备竞赛。同时,从对外扩张转向全面收缩,如撤军阿富汗;放弃70年代对外扩张所得;恢复苏中关系正常化。更重要的是,放松了对东欧等地区的控制,并最终退出该地区。
三、苏联解体(1991年)略过程包括社会制度根本改变和国家存在形式的变化,即“剧变”和“解体”。其“剧变”过程同东欧剧变一致:政局动荡——政治多元化——共产党丧失政权。
日本史:日本12世纪末进入幕府统治时期。17-19世纪中期处于德川幕府统治时期。
一、倒幕运动和明治维新
1688年,倒幕运动取得胜利,内忧外患下的德川幕府统治结束。这为明治维新的进行和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政治条件 。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先富强,后独立,崛起为当时亚洲唯一独立的强国。具体如下:
解析1:日本明治维新
背景 ①19世纪中期日本社会状况:是闭关落后的封建国家;社会矛盾尖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并得到发展,新兴地主、高利贷商人和中下级武士不满现状;人民日益贫困,进行各种形式的反抗斗争。
②西方列强侵入:1853年,美国率先扣开日本大门。日本经济遭到摧残,主权不断丧失,社会更加动荡,幕府统治危机进一步加深。
③吸取中国鸦片战争失败受辱的教训;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浪潮的推动。
④倒幕运动推翻德川幕府统治,削弱了封建旧势力,为明治维新的进行和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政治条件。
目的 巩固天皇为首的新政权,发展资本主义,摆脱外来压迫,建立近代化独立国家。
措施 ①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取消武士特权。
②经济方面:废除禁止土地买卖的法令,同意征收地税;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大力发展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
③军事方面:实行征兵制,建立一支富于武士道精神、效忠天皇的新式军队,并积极准备对外战争。
④文化方面推行文明开放政策,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改造日本封建文化;发展近代教育,培养资本主义建设人才。
改革结果 ①改变日本封建落后状态,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②使日本逐步摆脱民族危机,成为近代亚洲唯一独立发展的强国。
③其成功为亚洲国家仁人志士提供了改革经验。
④使资本主义制度突破了欧洲和北美,冲击了世界范围的封建统治秩序。
⑤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推行军国主义,开始对亚洲邻国进行侵略。
成功原因 ①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利于倒幕派壮大并最终推翻幕府统治。这为改革措施的推行创造了条件。
②明治政府的改革措施针对日本时弊并顺应时代潮流,行之有效。
③西方列强当时正集中侵略中国,客观上为日本改革提供了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
解析2:俄、日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主要区别
背景 目的 结果
日本 内忧外患;发生于倒幕之后。 巩固统治发展资本主义,摆脱外来压迫,赢得国家独立。 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富强后独立,,进入强国之列。
俄国 主要因内忧。 主要为缓和矛盾,挽救统治危机,富国强兵,巩固统治。 发展缓慢,处于落后地位,是帝国主义链条上薄弱一环。
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日本
经济上,在政府保护下,利用两次工业革命的先进成果,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垄断组织随之产生;
政治上,通过1889年宪法,由封建君主专制变为半封建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近代天皇制确立。日本成为“带封建军事性的帝国主义”。
对外政策方面,明治维新后走上军国主义,利用与严重周其它国家力量对比的优势,大行扩张活动。1876年打开朝鲜门户并与1910年把朝鲜最终边为殖民地;1894年发动对中国的甲午中日战争;1900年参与八国联军侵华;在日俄战争中击败俄国,变朝鲜为其“保护国”,占领中国东北南部;一战中参与协约国方面作战,并乘机扩大对中国的侵略,一度形成独霸中国的局面。
三、两次世界大战间
一战后美国主持召开的华盛顿会议上,通过《九国公约》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使其殖民利益受到极大限制。1931年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1936年以军部为核心全面建立法西斯专政,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1937年,伙同德、意形成法西斯 “三国轴心”。 同年,发动“七•七”事变,全面侵华。1941年发动太平洋战争。1945年战败无条件投降。
四、二战后的日本
日本战败后被美国独占,并被纳入美国冷战和全球争霸的战略轨道,成为美国在亚太地区反共反苏的桥头堡。因而,在处罚日本法西斯时,美国多方庇护,以致保留了大量军国残余。
战后的日本政治上依然保留天皇制,通过民主化改革后,封建残余进一步扫除,建立了真正意义上的君主立宪制,为战后经济的迅速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1955年后日本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60年代末,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同时,摆脱美国控制的倾向也日益明显,加上西欧的崛起,严重动摇了美国的霸主地位。1987年,其人均国民生产总植超过美国,一度跃居资本主义大国之首。
解析4:近现代德国和日本的比较
19世纪中期德、日政治经济状况的相似性:(1)政治上封建落后,分裂割据。德意志四分五裂;日本是“幕藩体制”,地方大名有很强的割据性。(2)经济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得到发展。工业革命扩展,德意志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日本封建领主经济开始瓦解,新兴地主和高利贷商人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19世纪晚期德、日崛起的相似性:(1)德国通过三次王朝战争、日本通过倒幕运动和明治维新消除了封建割据状态,建立了中央集权;(2)实现社会转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成为近代化国家;(3)均保留大量封建残余,逐步发展为带有封建性、军事性的帝国主义国家。(4)打败邻国,获得巨额赔款,为经济发展提供资本。德国通过普法战争,日本通过中日甲午战争;(5)利用最新技术技术和设备,经济迅速发展,产生垄断组织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6)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面对经济大危机,德日历史走向的相似性:(1)经济衰退。(2)对内建立法西斯专政。德国以纳粹党为核心,打着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招牌,赢得国会选举,希特勒出任总理。日本以军部为核心,通过暗杀、政变、侵略等,由军部组阁实现。(3)对外不断进行侵略扩张,打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束缚,形成欧亚战争策源地。德国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挑起太平洋战争。
二战以后至今,德日历史发展的异同:
相同点:战后,进行社会改革、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机遇、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利用东西方“冷战”局面和美国的扶植、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重视教育和科技,迅速崛起并成为经济大国,并积极谋求政治、军事大国地位。都成为资本主义民主制国家。都成为东西方“冷战”战场,如东、西德分裂;美国力图扶植日本为“反共堡垒”。
不同点:德国对所犯战争罪行深刻反省,力图防止悲剧重演。日本不愿正视历史问题,极右势力泛起,军国主义阴魂不散。

德国史:一、统一前的德国概况
四分五裂,各地区发展不平衡。15世纪莱茵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15世纪后期人文主义思潮扩展到德国(代表:伊拉斯谟),自然科学也随之出现(代表:开普勒)。16世纪早期开始的宗教改革和农民战争打击了封建势力,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有利于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18世纪中后期,普鲁士和奥地利改革,国力增强,其中,改革后的普鲁士实力发展迅速,从原来相对落后的国家跃居欧洲强国之列。为了维护本国以及欧洲的封建统治秩序,普、奥积极干涉法国大革命,是反法同盟中的主角。
二、德国统一和向帝国主义过渡
19世纪早期,德意志一些地区开始进行工业革命,但分裂局面严重阻碍了工业革命进程。在缺乏统一的国内市场、国际市场又竞争激烈情况下,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有强大的统一国家作为后盾。普鲁士因其经济、军事优势,负起统一重任,通过三次王朝战争,最终于1871年正式统一德意志。
德国的统一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政治前提和国内统一市场,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成效突出,到19世纪末,其工业生产总值已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垄断组织也随之建立并发展,在国家经济生活中占主导地位,加上大量封建残余的存在,德国成为“容克资产阶级帝国主义”。
解析1:德意志统一
原因 必要性:分裂局面严重阻碍经济发展(缺乏统一市场;没有国家这一强有力的竞争后盾)
可能性:普鲁士有能力担任统一大任(是德意志资本主义经济最为发达、军事实力强大、民族成分单一的邦国,统治阶级实力雄厚,俾斯麦从经济、军事和外交方面做积极准备。)
目的 统一国家,发展经济,加强国际竞争力。
进程 主要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
①1864年普奥对丹麦的战争
②1866年普奥战争(了解萨多瓦战役):结果奥地利退出联邦,普鲁士最终确立了统一大业的领导地位,这是完成统一的关键一步;次年北方统一。
③1870年普法战争(了解色当战役)。南方基本统一;不久南北合并。
④1871年初,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即位为德意志帝国皇帝,标志统一
影响 ①结束了长期的分裂状态,为德国资本主义发展铺平了道路。
②德国成为新兴强国,改变了欧洲的国际格局。
③继承了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后来成为欧洲最富侵略性的国家。

解析2: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迅速发展
表现 原因
经济迅速发展,19 世纪末,工业生产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①国家统一完成,开辟了统一的国内市场;
②普法战争后法国50亿法郎的赔款,增加了发展经济的资金;
③得自法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的丰富矿藏,为工业发展补充了重要资源
④作为后期的资本主义国家,便于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以提高生产效率。
三、一战前后的德国
1、以德国为核心建立同盟国,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
①1879年,在俾斯麦推动下,签订了“德奥同盟条约”。后来,意大利在同法国争夺突尼斯的斗争中失败,俾斯麦趁机拉拢意大利,共同对付法国。1882年签订了“德奥意三国同盟条约”,三国同盟正式建立。与20世纪初建立的协约国集团对峙,最终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
②1918年11月宣布无条件投降。1919年6月对德和约《凡尔赛和约》签订,规定:重划德国的疆界;德国海外殖民地由战胜国以“委任统治”的形式加以瓜分;军备上接受严格的限制;德国需对协约国支付大量的赔款。
2、法西斯统治建立和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
①背景:面对1929―1933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统治阶级倾向于建立一个强有力的独裁政府,对内镇压群众运动,稳定统治秩序;对外继续打破凡尔赛体系的束缚,提高国际地位,为德国夺取势力范围和世界霸权。希特勒和法西斯组织纳粹党利用经济危机造成的混乱形势,打着当时流行的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招牌,获得广泛支持,势力大增。同时,希特勒还讨好军队,加紧与统治阶级勾结。
②建立:1932年夏,德国举行国会选举,纳粹党一跃成为国会第一大党。1933年初,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制造“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逐渐掌握了国家大权。1934年,希特勒集总统、总理和军队最高统帅于一身,成为国家元首,法西斯独裁统治在德国建立起来。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
③冲破凡尔赛体系的束缚挑起战争:1935年德国扩大军备,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1936年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进一步践踏了和约;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通过慕尼黑协定侵占苏台德区;1939年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9月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打战开始。至此,凡尔赛体系崩溃。
四、二战后发展、分裂与统一
1、德国分裂与统一:为适应霸权政策的需要,美国采取分裂德国和扶植西德的政策。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支持下,德国西部和东部先后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国分裂。民主德国无法改变苏联模式的束缚,发展艰难。在东欧巨变浪潮中,1990年,政权更迭后的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这样,德国以政治方式和平实现了近现代的第二次统一。
2、联邦德国经济崛起
表现 原因
在战后西欧国家中其经济发展最为迅速,是西欧最强经济大国。60年代初,经济发展已超过英、法,成为欧洲头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①推行政治改革,清除法西斯主义,社会形势较稳定。②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集中财力物力进行经济建设。③美国对联邦德国采取扶持政策并进行大量经济援助(借助马歇尔计划恢复经济)。④在宏观管理前提下,严格按市场规律指定经济政策,注意发展科教事业。⑤德国人民普遍具有较高的劳动素质。
3、1967年,联邦德国参与成立“欧洲共同体”。在美苏争霸的夹缝之中,德法和解,积极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走联合自强之路,并在经济上与美国展开竞争。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发展与国际合作。
四、军国主义的发展与衰落
1、基本线索:通过军事上的胜利获得统一后的德国继承了普鲁士从17世纪就以发展起来的的军国主义传统。随着工业革命的迅猛发展,拓展海外市场的迫切愿望与军国主义像结合,使德国逐渐走上军国主义扩张道路。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其发展到顶峰的表现。二战后,德国军国主义势力受到较彻底的打击。
2、基本认识:德国走上军国主义道路是工业资产阶级需要和普鲁士专制主义、军国主义传统相结合产物,使德意志第二帝国和第三帝国一度强盛又立即衰亡,给世界人民造成极大灾难。同时,德国军国主义膨胀与西方大国的扶植、纵容密切相关。
3、史实提示:①对中国的侵略活动:甲午战后,参与“三国干涉还辽”事件;1897年,派兵强占胶州湾。1898年,强租胶州湾,把山东变为它的“势力范围”,掀起了列强对中国的瓜分狂潮。1900年,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屠杀义和团;参与签订《辛丑条约》。参与破坏辛亥革命,支持袁世凯等。
②其他事件:一战前的英法矛盾、同盟国的建立;一战的引发和战争中的表现;一战后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及内外政策;对西班牙内战的干涉、对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的侵略;冲破凡尔赛体系的束缚;三国轴心的形成;《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审判和对德国的分区占领至东西德的分裂。
附2、近现代德国经济发展状况概览:
①19世纪早期开始工业革命,但分裂状态严重影响了工业革命的进程。
②1871年完成统一后,充分利用新科技成果,19世纪末工业经济位居世界第二位。
③一战战败受惩后,利用战胜国之间的矛盾,依靠美国扶持,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
④面对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的打击,法西斯上台后,把国民经济纳入军事化轨道。
⑤二战后通过借助马歇尔计划、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等,经济迅速恢复发展,成为西欧最强的经济大国。1967年积极参与推动组成“欧共体”,有力的推动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附1:德国历史上的政权更迭:
神圣罗马帝国(962—1806)——莱茵同盟(1806—1815)——德意志联邦(1815—1866)——北德意志同盟(1866—1871)——德意志帝国(1871—1918)——魏玛共和国(1919—1933)——纳粹帝国(德意志第三帝国)(1933—1945)——四国分区占领时期(1945—1949)----东德和西德对峙(1949—1990)——统一后的联邦德国(1990—现在)
欢迎来到免费考研网www.freekaoyan.com
6#
 楼主| 随风而逝 发表于 08-1-4 22:01:39 | 只看该作者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状况
⑴英国
①概况:a.16世纪宗教改革,成立英国国教,后出现清教徒运动。b.1640—1688年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c.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d.18世纪初,形成内阁制。e.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扩大了政治权利。f.19世纪后半期,自由党和保守党交替执政。g.一战后,自由党衰微,形成工党和保守党轮流执政局面。h.1946年丘吉尔“铁幕”演说。i.1949年加入北约。j.1986年加入欧共体。
②特点:a.议会制度比较完善。b.长时间推行两党政治。
⑵法国
①概况:a.16世纪法国宗教改革,以天主教为国教。b.17世纪中后期到18世纪前期,路易十四改革。c.1789—1794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d.1789年颁布《人权宣言》;1791年颁布宪法,建立君主立宪制。e.1792年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f.1804年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颁布《拿破仑法典》。g.1814年波旁王朝复辟。h.1930年建立七月王朝,实行君主立宪。i.1848年建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j.1852年波拿巴建立第二帝国。k.1870年9月4日革命后建立第三共和国。l.1946年建立第四共和国。m.1958年建立第五共和国。
②特点:a.革命运动发生最多的资本主义共和国。b.政局不稳、政权更替频繁。c.共和制与君主制经过长期斗争,最终确立共和制。
⑶美国
①概况:a.1775—1783年独立战争,美国独立。b.1776年发表《独立宣言》。c.1787年宪法确立三权分立的联邦共和制。d.1861—1865年内战,1862年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e.19世纪初到19世纪末,共和党与民主党轮流执政。f.向帝国主义过渡完成后,两党差别消失。g.1933年罗斯福新政。h.1946年杜鲁门主义出台,实行“冷战”。i.二战后,成为世界政治霸主。
②特点:a.政治民主化程度较高。b.较长时间占据世界政治霸主地位。
⑷日本
①概况:a.1192—1868年,幕府统治时期(镰仓、室町和德川幕府)。b.1868年武装倒幕,成立明治维新政府,建立君主政体。c.1889年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建立半封建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d.20世纪30年代建立法西斯专政。e.二战后,消除封建势力,实行政治改造和民主改造,建立民主制度。f.70年代后,政治势力壮大,与美、欧共体形成三足鼎立局面。
②特点:a.具有浓厚的封建军事性。b.天皇专制长期存在,民主政治发展水平低。
⑸德国
①概况:a.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盛行。b.16世纪宗教改革和农民战争。c.18世纪中后期,腓特烈二世改革。d.1848年柏林革命。e.19世纪中期,德意志统一运动,建立二元制的君主立宪帝国,即第二帝国。f.1919年十一月革命后建立资产阶级临时政府。g.1919年建立魏玛共和国,是以《魏玛宪法》为基础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h.1933年建立法西斯专政。i.二战后被四国分区占领,后分裂为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j.1990年德国重新统一。
②特点:a.较长时期处在分裂状态。b.封建主义和军国主义残余有较大影响,富有侵略扩张性。
⑹俄国
①概况:a.1689年彼得一世改革,沙皇专制巩固。b.1861年农奴制改革,确立资本主义制度。c.一战中,1917年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d.1905年革命。e.一战后成为社会主义国家。
②特点:a.有浓厚的封建性和对外扩张性。b.沙皇专制长期存在,民主政治水平低。
⑺意大利
①概况:a.16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人文主义思潮发展。b.19世纪中期统一运动,王国成立。c.1922年建立法西斯专政。
②特点:a.长期处于分裂状态。b.政治民主化程度低。
7#
 楼主| 随风而逝 发表于 08-1-4 22:02:14 | 只看该作者
主要国家的对外政策述论
⑴美国的对外扩张政策
美国对外扩张分为三个阶段:19世纪上半期的美洲大陆扩张阶段、19世纪末和20世纪早期的海外扩张阶段、二战后的全球扩张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的全球独霸阶段。其中,第一阶段是领土扩张阶段,第二、三、四阶段是以经济、军事和文化扩张为主。对外扩张政策经历了由门罗主义、大棒政策、门户开放、金元外交、冷战到美苏争霸及企图建立单极世界的演变。
19世纪20年代美国就提出了“门罗主义”,积极推行“美洲事务是美洲人事务”政策。19世纪末提出“泛美主义”,多次干涉拉美国家内政。1898年挑起美西战争。1903年策动巴拿马独立,攫取巴拿马运河的开凿权和运河区的永久租让权。1899年美国对华提出“门户开放”政策,标志着美国侵华进入新阶段。一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的演变:①一战使美国经济繁荣,企图支配世界事务,实行金元外交。②30年代,美国与苏联建交,通过“中立法”,实际上推行绥靖政策。③40年代卷入大西洋地区的反法西斯战争,继而修改“中立法”,后通过“租界法案”。珍珠港事件后,参加二战,并推动反法西斯同盟的成立,又与苏英等国合作,安排战后问题,奠定了雅尔塔体系的基础。④二战后,在欧洲推行“冷战”,在亚洲则发动侵朝、侵越战争,推行霸权主义政策。二战后,美国推行全球霸权政策,表现为:①采取以遏制苏联委中心的“冷战”政策,包括推行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建立北约、分裂德国和扶植西德。②在亚洲扶蒋反共,后发动侵朝、侵越战争。③力图控制广大亚非拉国家。
美国外交政策演变的依据是:经济地位的逐步提高和军事力量的日益增强。主要特点是:以“公正”为幌子,用资本作渗透,以武力相威胁获得更大的利益。
⑵英国的大陆均势政策
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英国长期以来奉行的是欧洲“均势”政策。其目的是谋求欧洲大陆霸权,巩固欧洲大陆沿岸阵地,保持自己的海上霸权。其实质是使欧洲列强彼此牵制,由英国操纵政治天平,维护英国在欧洲大陆和海外的利益。
另外在外交政策上,自拿破仑以后,英国长期实行“光荣孤立”政策,即英国不同其他国家订立长期盟约,以便英国随时按照本身需要,变换对外关系,弹性地调整和维持均势。但19世纪末,随着经济实力的相对衰落,面对俄国在东方和德国在西方的挑战,英国放弃“光荣孤立”,分别与日本和法俄结盟,并协同作战。
⑶美苏争霸的经过及其两国对华分别采取得政策。
第一阶段:50年代中期—60年代初。美国采取孤立和反对中国的政策,原因是敌视社会主义中国,对新中国的发展壮大感到恐惧和不安;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造成中苏关系恶化,原因是双方意识形态的分歧和苏联企图控制中国。
第二阶段:60年代中期—70年代末。美国同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原因是这时期的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对外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苏联处于对外扩张的目的,加紧对中国进行军事威胁,以致酿成中苏边境武装冲突,中苏关系严重恶化。
第三阶段:80年代。苏联开始主义改善同中国的关系,原因是国民经济军事化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美国同中国的关系时好时坏,曲折发展,原因是美国仍没有放弃霸权政策。
⑷一战后法国在欧洲大陆霸主地位的恢复和丧失
一战后,特别是巴黎和会后,法国先后与比波捷等国结盟,势力弥漫于欧洲,成为抑制德国、遏制苏俄的欧洲盟主。主要原因有:一战后法国成为欧洲大陆惟一强大国家;英国的实力均衡政策一时难以立即奏效;美国因为巴黎和会失败,外交重点放在拉美和东亚,争夺目标尚未转向欧洲;凡尔赛和约基本体现了法国严厉制裁德国的要求,成为其称霸欧洲大陆的基石。
但法国这一霸主地位维持时间不长,希特勒法西斯上台后积极对外侵略扩张,法国对其妥协纵容,这就标志着法国欧洲霸主地位丧失。其根源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力量对比的变化。具体表现就是英国扶德抑法,尤其是道威斯计划和洛迦诺公约,使德国迅速振兴,打破了法国一时称霸欧洲的局面。
⑸日本的大陆政策
    大陆政策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亚洲大陆推行的侵略扩张政策。明治维新后,日本军国主义一直把吞并朝鲜,侵占中国,称霸亚洲的大陆政策作为基本国策,先后发动了中日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夺取中国台湾,吞并朝鲜。1931年更直接出兵占领中国东北,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妄图灭亡中国。1945年日本法西斯战败投降,大陆政策彻底破产。
⑹英法美等国在30年代推行的绥靖政策
绥靖政策是30年代特定历史条件下,英法美等国推行的一种帝国主义政策,是伴随着战争策源地的形成而形成的。英法美等国由于经济危机造成的软弱地位、国内和平主义思想盛行、受反苏反共恐惧感等因素的影响它们在世界争霸的总态势中,基本处于守势。面对法西斯的攻势,一方面由于利益受损而与之有矛盾,另一方面,又不愿卷入冲入,力图维护与其利益相关的“和平”局面,为此采取让步、姑息、妥协、迁就的方针,避战求和,甚至不惜放弃某些战略地带,牺牲弱小民族和国家的利益,力求“祸水东引”,挑起苏德冲突,从而产生了绥靖政策。其实质,史学界认识不一,一种认为是“祸水东引”;一种认为是“避战求和”;一种认为是西方国家为了避免战争,维持和平而采取得妥协、投降政策,为此实行了包括牺牲弱小民族国家利益、“祸水东引”的方针。
在慕尼黑会议前,绥靖政策主要表现为“不干涉政策”,对日本侵华、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德意干涉西班牙内战实行不干涉政策,美国的中立政策实质也是绥靖政策。慕尼黑阴谋是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的顶点,英法由不干涉到干涉,迫使捷克斯洛伐克让步,满足希特勒的要求。
关于破产的标志:一种认为1939年3月德国吞并捷克后破产;一种认为1940年5月德国入侵法国,张伯伦下台,绥靖政策彻底破产。
8#
tangdou 发表于 08-1-6 16:51:15 | 只看该作者
真的不错谢谢啊
9#
tiantian0908 发表于 09-8-10 17:35:31 | 只看该作者
太好了,谢谢楼主
10#
亮佳于 发表于 09-8-11 15:49:08 | 只看该作者
不错啊,谢谢楼主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1-18 18:12 , Processed in 0.171849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