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教育史复习指导

[复制链接]
11#
生命河流 发表于 06-4-15 21:44:20 | 只看该作者
中国教育简史第六章复习辅导

教师:

本章大体可分三个历史阶段,即辛亥革命时期、五四运动时期及大革命时期。辛亥革命时期的教育,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大的教育改革,也是中国资产阶级教育制度确立、形成的时期,因此,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一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展了各种教育活动,利用教育来宣传革命思想,培养民主革命骨干,最终爆发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封建统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在文化教育领域内进行了资产阶级的教育改革,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教育制度,并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教育制度。蔡元培是辛亥革命时期教育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国资产阶级教育的奠基人。他的教育思想为近代资产阶级教育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为近代中国教育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一批先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知识分子团结在“民主”、“科学”的旗帜下,对封建复古主义思潮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并积极学习、引进西方的近代教育理论。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教育实验与教育改革,在这一过程中,北洋军阀政府也进行了一些教育改革。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后,将教育作为革命斗争的武器,积极地开展工农革命教育。为了学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培养党团干部,在党的领导或支持下,先后开办了一批培养革命干部的学校,不仅培养了许多优秀干部,而且也为以后根据地教育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学生乙:

老师,本章第一节主要讲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教育活动及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改革,应该抓住哪些重点呢?

教师:

在这一节中,有几个重要的名词。比如说爱国学社、民国元年教育方针、壬子-癸丑学制等。谁能解答一下“爱国学社”?

学生甲:

爱国学社成立于1902年11月。学生基本上是上海南洋公学学潮中罢课退学的学生。由蔡元培任总理,吴稚辉为学监,教员中有章太炎、黄炎培等革命人士。爱国学社学制四年,分寻常、高级两级,均无读经课。办学很有特色,师生在学校可以高谈革命,议论时政,演说集会、宣传群众。为了扩大影响,爱国学社还创办了一些进步刊物,如《童子世界》、《学生世界》,后又接管了《苏报》。这些报刊成了爱国学社宣传革命思想的阵地,学社的声望和影响逐渐扩大,并引起了清政府的忌恨,他们逮捕了章太炎和邹容,爱国学社也被迫解散。

教师:

回答得很好。不过最好还要加上一头一尾。开头提一下:这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进行革命的过程中创办的一所新型学校。结尾提一下:它为资产阶级革命培养了许多骨干,在近代教育史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中间的具体内容到可以简略一些。好,下面谁来解释一下“民国元年教育方针”?

学生乙:

它是民国建立后,于1912年9月由教育部颁布的新教育方针。内容是:“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主义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

教师:

   还应该指出它是在蔡元培主持下制定的,或者指出它体现了蔡元培关于四育并重,全面发展的教育观。你能再解释一下这四育吗?

学生乙:

   所谓“道德教育”,蔡元培又称公民道德教育,培养国民公德。所谓“实利主义教育”,相当于智育,学习有利于国计民生所需的知识技能。所谓“军国民教育”,相当于体育,同时强调军事训练,目的是健民强国。所谓“美感教育”就是美育,包括音乐、图画、手工等艺术教育。

教师:

完全正确。这一教育方针真正体现了资产阶级要求个体和谐发展的原则和理论。我们在理解这一教育方针的进步意义时,不妨可以与清末学部颁布的教育宗旨作一比较。谁来回顾一下清末教育宗旨?

学生甲:

清末学部颁布的教育宗旨是:“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 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要求。这是中体西用思想的具体体现。

教师:

从这个教育宗旨来看,仍保留着浓厚的封建意识。蔡元培曾对此进行了批判,他指出:“忠君与共和政体不合,尊孔与信教自由相违。”认为清末颁布的教育宗旨根本不能体现共和政体的要求。正因为这个原因,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就首先着手制定新的教育方针。

民国政府颁布的“壬子-癸丑学制”,比清末学制有哪些改革呢?

学生甲:

“壬子-癸丑学制”规定整个教育期限为17-18年。其中初等教育共7年:初小4年,高小3年。中等教育4年。大学本科6-7年,其中含预科3年。较之“癸卯学制”,共缩短学制3-4年。学制的缩短,在客观上增加了劳动人民享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教师:

还有什么补充吗?

学生乙:

有。这一学制取消了毕业生奖励出身的制度,消除了科举制度的阴魂;同时取消了专门为贵族设立的贵胄学校,废除了封建特权和等级限制,具有鲜明的反封建特色。

学生甲:

“癸卯学制”中没有女子教育的地位,而在“壬子·癸丑学制”中,普通中学、甲级实业学校、师范学校、高等师范学校都规定设立女校,初等小学还可以男女同学,女子教育取得了一定的地位,也反映了资产阶级男女平等的思想。

教师:

对。我们还可以从课程改革与教学方法上来看。

学生乙:

从课程改革与教学方法看,这一学制取消了忠君、尊孔的课程,增加了自然科学课程和生产技能的训练;同时改进了教学方法,反对体罚,要求教育联系儿童实际,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教师:

是的,以上四个方面都体现了这个学制的资产阶级性质,也体现了这一学制的主要特点与进步性。但总的看来,这一学制在形式上与“癸卯学制”尚无重大区别,改革的力度有限。同时,在实践中也未能得到真正的落实。由于民国政权很快落入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手里。袁世凯为了复辟帝制,在文化教育领域也掀起了一股恢复封建主义教育的逆流。民国元年教育方面的一些进步改革很快被复辟倒退所取代。许多学校也恢复了尊孔仪式和读经教育。

学生甲:

老师,这也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之所以掀起的原因之一吧?

教师:

是的。五四新文化运动虽以1919年五四运动而得名,但实际上从1915年就已经开始了,其矛头主要指向以北洋军阀为首的封建复古思潮。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要求铲除封建礼教。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教育界也进行了一系列民主主义的改革。这些改革措施我们可以看教材的有关内容。

下面我提一个问题,在近代史上,“大学开女禁”始于何年?有何意义?

学生乙: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冲击下,一些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教育猛烈抨击了男女教育不平等的状况,提出“大学开女禁”的口号。1920年,北京大学首次招收女生,以后南京高师也招收女生,一些进步的中学也开始男女合校,甚至同班。这些措施,改变了数千年以来男女教育不平等的历史。

学生甲:

老师,结合上一章的内容,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清末的教育改革、政治改革更多的是受日本的影响,各界名人大多是留日学生,而五四时期的改革则大多是由一批留美学生发动的,受美国的影响似乎更大些。

教师:

确实如此。当时活跃在政界、教育界的大多是留美学生,而思想界、学术界影响最大的思潮也是美国传入的,教育界也是如此。比如说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潮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就对五四时期的中国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学生乙:

老师,在自测题中,有一个论述题,要求评述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潮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影响,而教材中谈到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潮对中国教育的影响,只讲了对中国传统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如当时在中国影响较大的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等。是不是这样答就可以了?如果不是,又该如何回答呢?

教师:

你刚才讲的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对于这个题目,在回答时,要结合全节的内容,而不能局限于一目。首先,要讲请楚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潮传入中国的时代与社会背景,以及这一思潮在中国传播的情况。这些内容教材中都有详细介绍,我们自己去看书就行了。而在讲这一思潮对中国教育产生的影响时,范围还要宽一些,教材中明确提到的是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就是刚才这位同学所答的。而其他地方提到的,如1922年学制的产生也与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潮有关。谁来讲讲1922年学制产生的时代背景?

学生甲:

五四时期,中国教育界提出改革学制,有两个原因:一是由于经济、政治、社会的发展,要求教育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服务,而临时政府的学制已不能适应当时经济发展的需要;二是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在批判传统封建教育的同时,要求实现教育上的民主和平等,要求发展个性、尊重人格,而美国的学制改革及当时正在中国发生重大影响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潮,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这一社会需求。因此自1919年起,由全国教育会发起,讨论修改学制系统,一时间,全国教育界掀起了研究学制改革的热潮。1922年9月,教育部顺应形势,召开全国学制会议,公布了《学校系统改革案》,即“壬戌学制”。

教师:

好,下面谁能说说这一学制的主要内容。

学生乙:

这一学制有三方面的内容:其一是作为指导原则的“七项标准”,即:发挥平民教育精神;注意个性之发展;力图教育普及;注重生活教育;多留伸缩余地,以适应地方情形与需要;顾及国民经济力;兼顾旧制,使改革易于着手。其二是“六三三”分段的学校系统,即初级小学四年(从6岁开始),高级小学二年,初级中学三年、高级中学三年;大学四至六年。其三是四项附则,即:为使青年个性易于发展,得采选科制;为适应特殊之智能,对于天才者之教育应特别注重,其修业年限得变通之;对于精神上或身体上有缺陷者,应施以特殊教育;对于年长失学者,应施相当之补习教育。

教师:

回答正确。再请一位同学讲讲这一学制的影响。

学生甲:

这一学制的颁布,结束了辛亥革命以后教育上的混乱状态,反映了“五四”以来教育改革的基本要求,堪称这一时期教育改革的综合成果。较之壬子·癸丑学制,这一学制具有以下进步性:其一,它缩短了小学年限,改7年为6年,有利于初等教育的普及,“六三三”分段的学校系统,也基本上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其二,延长了中学年限,有利于提高中等教育的水平,同时将中学分为两段,设立三年制综合高中,既增加了办学的灵活性,又有利于中学的普及。其三,取消了大学预科,使大学不再负担普通教育的任务,有利于大学集中力量进行专业教育和科学研究。其四,在中学开始便实行选科制和学分制,兼顾学生升学和就业两种准备,可使学生有较大发展余地,适应不同发展水平学生之需。学制比较简明,又给各方留有伸缩余地,所以后来除个别地方有所调整外,基本结构一直维持至今。

教师:

好,下面复习“蔡元培教育思想”。你们有什么问题?

学生甲:

老师,在五育并举教育方针中,蔡元培最强调哪一育呢?

教师:

五育并举,自然是指五种教育都很重要,但相比而言,他主张以公民道德教育为核心。

学生乙:

这是不是陷入一种矛盾了。因为按蔡元培的哲学思想基础,将世界分成现象世界与实体世界,从而将教育分成隶属于政治的教育与超轶于政治的教育,而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追求实体世界的最高精神境界,既然这样,为什么要以公民道德教育而不是以世界观教育为核心呢?

教师:

的确,在蔡元培思想中,实体世界高于现象世界,因此,世界观教育也应高于其他四种教育。然而,蔡元培同样认识到,在当时的中国社会背景下,倡导世界观教育过于理想化,太脱离实际。因此,从时代必要性来说,德育才是最重要的、最核心的内容。他的这种现实性的立场也体现在军国民教育中。蔡元培认为军国民教育并不是理想社会的教育,然而当时国势内外交困,历年所失之国土与国权,如果不凭借武力,很难恢复;同时,军人革命后,可能会出现军阀专政的局面,如果不实行军国民教育,则不能维护民权。所以必须提倡军国民教育。

学生甲:

老师,我注意到蔡元培提倡五育并举,而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方针中,仅仅是四育并举,少了一个世界观教育,是不是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呢?

教师:

是的。当时,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在讨论教育方针时,也曾经有过争论,但最终还是没把世界观教育列入其中。

学生乙:

那么,美育的地位又如何呢?如果从现实意义说,美育的意义似乎与世界观教育大体相同,都是重要但时代不太需要的教育。美育为什么又得以列入教育方针之中呢?

教师:

蔡元培提倡美育,除了他认为美育是联结两种教育(即隶属于政治的教育与超轶于政治的教育)的桥梁,联结两个世界(现象世界与实体世界)的纽带外,还有一个很实际、现实的动机,那就是反对宗教教育,他主张“以美育代宗教”,可见美育也是作为宗教的对立物而提出的。

学生甲:

教材中讲蔡元培改革北大这一目,似乎更多的是讲他的实践活动,而非教育思想。

教师:

事实上这一目中涉及到蔡元培大学教育改革的一些思想,这些思想至今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比如对于大学性质的认识,蔡元培认为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场所,而非升官发财的阶梯。再比如他对大学教师标准的认识,主张学术自由,兼容并包。还有,他对大学管理体制的认识,提倡教授治校。最后一点,是他对于教学体制的思想,主张实行选科制及学分制等等。这些思想,经蔡元培提倡,逐渐成为北大的教育、管理制度,使北大开始走上现代大学的轨道。

学生乙:

蔡元培主张教育独立,从他的思想来说,我觉得很有道理,而且也的确很有必要,可是教材上的评价却是:“在理论上是不正确的,在实践上是行不通的”,这又是为什么呢?

教师:

按照马克思主义观点,教育是不能脱离一个社会的经济、政治制度的制约的。这也是蔡元培等资产阶级教育家与马克思主义教育家的根本分歧。资产阶级教育家往往过高地估计教育改造社会的作用与力量,而马克思主义观点则认为离开政治而谈教育是不切实际的。无论是过去、现在或是将来,教育独立论始终只能是一种虚幻的理想。当然,也不能对蔡元培教育独立论持简单的否定态度。因为在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下,蔡元培提出教育独立的思想,主张教育脱离政党、教会而独立,要求把教育交给教育家办理,反映了中国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军阀政府对教育的控制,反对西方教会文化“入教育”,在中国独立、自由地发展教育事业的强烈愿望和要求。无疑,在当时具有反帝反封建的进步意义。

学生甲:

老师,第四节中有关于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内容,这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您认为究竟应该如何看待这一运动呢?

教师:

从性质上说,留法勤工俭学是资产阶级教育家掀起的以实业救国、教育救国为主流的教育运动,但是由于大批早期共产主义者的参与,遂演变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运动和革命运动。它与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教育活动是无法相比的。在此,我想提一个问题: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教育活动的重点是什么呢?

学生乙:

我觉得主要是工农教育。党的一大、二大从理论上确立了教育的重心要面向工农劳苦大众。这是教育史的一大转变。无论是封建主义的贵族教育,还是资产阶级倡导的平民教育,都不能像共产党那样真正关心最下层劳苦大众的教育权问题。在实践上,共产党成立后,积极倡导在工农中的教育活动,创办了大批工人补习学校、工人子弟学校、工人俱乐部以及农民学校等,使工农教育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学生甲:

不对。我觉得共产党更重视干部教育。如湖南自修大学、平民女学、黄埔军校、上海大学、农民运动讲习所等,都是影响巨大的学校。

学生乙:

你所说的这些学校并不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比如黄埔军校就是由国民党创办的军事政治大学。农民运动讲习所也不全是中国共产党人主持的。

教师:

这两位同学都说的很好。但是,我们既没有必要把工农教育和干部教育分得那么清楚,也没有必要非得区分哪一所学校是国民党办的,哪一所又是共产党办的。因为在大革命时期,正是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教育重点包括工农教育和干部教育两个方面,而且两者是紧密相联的。比如平民女学是一所培养妇女革命干部的学校,在学习过程中,就经常组织学生参加罢工斗争,深入工厂对女工进行革命宣传教育,实际上也具有工农教育的特点。再如农民运动讲习所,它所培养的本来就是从事农民运动的革命干部。



练习题举例:

一、填空

1.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首任教育总长是蔡元培。

2.受美国实用主义教育思潮的影响,中国引进了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两种影响较大的教学方法。

二、名词解释

民国元年教育方针:1912年9月,在蔡元培的主持下,教育部颁布实行新的教育宗旨。其宗旨为:“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主义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它体现了蔡元培关于四育并重,全面发展的教育观点。这一教育宗旨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原则和道德观念,较之清末教育宗旨具有本质的进步。

三、简答题

新文化运动对教育改革的影响: 1915年,在文化教育领域兴起了一场反封建的文化革命,即新文化运动。以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李大钊、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为代表,继承辛亥革命未竟的事业,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同封建复古思潮展开了论争。他们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要求铲除封建礼教,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男女教育平等,成立各教育团体。这一切有利于教育的普及,为教育改革做了思想、理论上的准备,对推动当时的教育改革、提倡新教育运动起了重要作用。

四、论述题

试评述1922年学制产生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有两个原因:一是由于经济、政治、社会的发展,要求教育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服务,而临时政府的学制已不能适应当时经济发展的需要;二是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在批判传统封建教育的同时,要求实现教育上的民主和平等,要求发展个性、尊重人格,而美国的学制改革及当时正在中国发生重大影响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潮,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这一社会需求。1922年9月,教育部顺应形势,召开全国学制会议,公布了《学校系统改革案》,即“壬戌学制”。

这一学制有三方面的内容:其一是作为指导原则的“七项标准”,即:发挥平民教育精神;注意个性之发展;力图教育普及;注重生活教育;多留伸缩余地,以适应地方情形与需要;顾及国民经济力;兼顾旧制,使改革易于着手。其二是“六三三”分段的学校系统,即初级小学四年(从6岁开始),高级小学二年,初级中学三年、高级中学三年;大学四至六年。其三是四项附则,即:为使青年个性易于发展,得采选科制;为适应特殊之智能,对于天才者之教育应特别注重,其修业年限得变通之;对于精神上或身体上有缺陷者,应施以特殊教育;对于年长失学者,应施相当之补习教育。

(以上答案均为要点,不作为考试的标准答案。)
12#
生命河流 发表于 06-4-15 21:44:46 | 只看该作者
中国教育简史第七章复习辅导

教师:

第七章介绍的是1927年到1937年国民党统治区的教育。关于本章内容,我们在教材中提出了学习目标和建议,有关的自测题也基本反映了本章内容的要点,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请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

学生a:

老师,我们在阅读教材时,对于国统区教育的实质还认识的不够清楚,特别是关于国民党颁布的三民主义教育宗旨,为什么说这个宗旨背离了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呢?

教师:

要搞清这个问题,必须首先弄清孙中山先生提出的三民主义的内涵,你们说说,什么是三民主义?

学生b: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提出的革命纲领,包括民族、民生、民权三大主义。

学生a:

不对,三民主义就是“联俄、联共、扶助工农”的三大政策。

教师:

你们各自讲对了一半。孙中山先生在领导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曾先后提出过旧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作为革命的指导纲领。1905年,孙中山为同盟会制定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纲领,并解释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大主义,即所谓的“旧三民主义”。1924年1月,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又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工农”的三大政策,即所谓的“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主张对外反对帝国主义、对内实现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民族主义,建立一般平民所共有的民主政治的民权主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的民生主义。新三民主义反映了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最高纲领,也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1927年,国民党背叛革命以后颁布的所谓“三民主义教育宗旨”及相关的实施方针,大谈以“党化教育”和“集团生活”训练民权,已经背离了一般平民所共有的民主政治的民主主义,放弃了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主义。至于所谓的“民生主义”,连“平均地权”这种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最低要求也不再提及。这说明,国民党的所谓“三民主义教育宗旨”确实背离了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进而也反映了国统区教育的实质。

学生b:

在教材中,有一道讨论国统区教育文教政策的封建化和法西斯化的思考题,对于这个问题应该怎样理解呢?

教师:

在理解这个问题时注意把握三个要点:第一,要结合前面所述的三民主义教育宗旨的实质加以分析;第二,针对国民党颁布的一系列控制、压制进步学生运动的法令条例和复兴社、三青团等法西斯组织的活动事实加以分析;第三,针对国民党鼓吹的封建道德说教和所谓的“新生活运动”加以分析。分析过程中要注意结合教材中第一节的内容。

学生 a:

老师,是不是可以这样认为:由于国民党实行封建化、法西斯化的文教政策,国统区教育也完全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造成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大倒退。是否可以认为这个时期是中国教育的黑暗时期?

教师:

从政治上讲是可以这样认为的。但对于国统区的教育也要进行具体的分析。在我们认清国统区教育实质的同时,也要注意到:在国统区,仍然有许多进步的知识分子和教育家在推进教育改革和试验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西方的教育理论和思想的传播也有力地影响了中国教育的改革。如:蔡元培主持的大学院制改革试验、20-30年代的乡村教育运动以及在发展基础教育、师范教育和职业教育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另外,这个时期在教育制度改革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你们谁来谈谈这个时期国统区在学制系统方面主要有哪些改革?

学生b:

主要是在中等教育阶段,废除了综合中学制,将普通中学、师范学校、职业学校分立。这样做,可以保证普通中学的教育质量,为高等教育打好基础。

教师:

不完全是这样。废除综合中学制的目的之一确实是要保障普通中学的教育质量,为学生将来升入高等学校进一步深造打好基础。但这不是唯一的目的。综合中学制将学生的升学、就业、师资培养等多方面的目的放在一起,反而使得三种任务都不能很好地完成,课时、教材、师资和教学质量也难以保证。将三类学校分开办理,教育目标更加明确,学校系统和课程设置也更加规范化。这是学制系统不断完善的一个很重要的表现。此外,1927年到1937年的十年间,在学制系统改革方面,还有一些重要的成果。如:高等教育方面对院系学科设置的调整;师范教育系统的进一步扩大及其教育水平的提高;初等教育方面,也提出了实施小学义务教育和扫盲教育的计划,尽管这些计划的目标并没有完全达到,但仍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再提一个问题,在抗日战争爆发初期,国民党政府于1937年8月颁布了一个《总动员时督导教育工作办法纲要》,这个纲要提出了哪些战时教育措施?

学生a:

主要是强调教育为抗战服务提出战时教程注重国民道德等问题。

学生b:

还提出了战时教育注重提高科学研究和扩充设备。

教师:

不对,你们讲的是1938年4月国民党公布的《中国国民党抗战建国纲领》中有关教育的一些条款。《总动员时督导教育工作办法纲要》主要提出了战时各地要尽力维持教育、安全区域内学校要尽力收容战区学生、学校要尽力适应国防需要和学校组织后方服务团等四项措施。

学生a:

老师,在抗战初期,国民党政府将部分即将沦为敌占区的大学迁往内地,其中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迁往重庆,成立西南联大;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河北省立女师迁往陕西固城,成立西北联大。迁往内地的还有别的大学吗?

教师:

有的。南京中央大学迁往重庆,东北大学迁往四川山台,浙江大学迁往江西吉安。有关这方面的情况请参阅教材的第一节内容。

学生b:

老师,我在阅读教材的时候感觉到:20世纪20年代?/font>30年代乡村教育运动的兴起,是在中国近现代以城市为中心的一系列教育改革不能奏效的情况下,才把教育改革的重心转移到农村。因此,乡村教育运动的产生,一方面是由中国以封建的小农经济为主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另一方面,则是在以城市为中心的教育改革失败以后的一种无奈的选择。

教师:

你讲的有一定道理,但不够全面。首先,从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之前,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这些改革虽然效果不同,但都经过了当时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和教育家的深思熟虑和反复探讨,凝聚了几代人的心血和生命。可以说,这是一个渐进的、不断深化的过程,每一次重大的教育改革都在不同程度上完成了相应的使命,不能说是没有奏效。即使是失败的教训,也为其后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借鉴。不能把以往的教育改革简单地归结为失败。其次,乡村教育的产生也不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它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对于这一点,请同学们结合教材的第二节内容,认真思考。

再提一个问题。乡村教育运动有四个主要的农村教育试验活动: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农村改进试验区,陶行知的乡村教育试验,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的定县试验区,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试验。它们有何共同特点?为什么说他们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呢?

学生a:

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以农村教育为改革的重点。

学生b: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强调“做中学”,主张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而乡村教育运动的主要特点也是强调教育改革要关注农村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显然是受到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

教师:

是的。乡村教育的共同特点之一,就是都以农村教育改革试验为中心。此外,主张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强调教育的社会化,社会的教育化,提倡教学做的统一,也是乡村教育运动的共同特点。这一点也确实反映了五四运动以来在中国广泛传播的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观点。但在这个问题上,也要注意到:乡村教育运动虽然受到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但它产生的过程和思想的内涵,更多地反映了中国社会的特点和历史的必然性。对于这个问题,应结合教材的相关章节加以思考。

学生a:

老师,1927年陶行知在南京试办乡村师范学校,而在这个时期颁布的《师范教育法》也规定师范学校的类型除普通师范学校之外,还有乡村师范、简易师范等。那么,陶行知的乡村师范学校,是否就是根据《师范教育法》的规定试办的呢?

教师:

不能说完全没有关系,但陶行知在南京试办乡村师范学校是1927年3月,《师范教育法》的正式公布是在1932年,所以不能说陶行知试办乡村师范学校只是执行了《师范教育法》。不过,20世纪20年代?/font>30年代的乡村教育运动确实对当时教育法令的制定产生了影响,一些教育立法的内容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教育改革试验的成果和思想。比如:《师范教育法》确认乡村师范学校的的立法地位,实际就是乡村教育运动的间接成果之一,也是当时乡村教育事业广泛发展的客观需要。

学生b:

老师,梁漱溟在开展乡村建设的过程中,针对中国农村重视伦理情谊礼俗的特征,主张相应地加强道德伦理的教化,这看上去并没有错。为什么教材中指责他强化了封建礼教的地位?

教师:

应该说,梁漱溟对中国农村社会特征的分析是相当深刻的,他主张加强道德伦理教化的观点也不能说就是错误的。但问题的关键是,他为农村进行道德教化所列的一系列教材如:《三字经》、《礼记》以及朱熹的《小学》等,都是一些旧的封建时代的文化伦理读物,都渗透了浓厚的封建礼教思想。虽然这些读物也都有各自的可取之处,但它们绝不是改变中国农村落后面貌的灵丹妙药。以这些东西来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只能是适得其反,反而会使农村更加保守、封闭、落后。

学生a:

明白了。那么,同梁漱溟相比,晏阳初针对中国农村“愚、穷、弱、私”四大顽症设计的“文艺、生计、卫生、公民”四大教育,是否更加全面和高明一些呢?

教师:

也不能用高明不高明的词汇来进行比较。应该说他们各有特点,何况我们刚才只是指出了梁漱溟教育思想的某些缺陷,但这并不是梁漱溟教育思想的全部。希望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的有关内容,进行全面的思考和分析。

学生b:

老师,黄炎培的大职业教育主义是否主要是强调职业教育应广泛地兼顾社会的各方面需求?

教师:

可以这么说。这里关键是那个“大”字。所谓“大”,就是说职业教育要尽可能地参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变革进程,尽可能广泛而多方面地适应各方面的需求,特别是强调要适应一般平民和劳动者的就业需求。职业教育面向社会、面向人民。这是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核心,也是中华职业教育社的思想基础。关于乡村教育,教材中提到了四个主要的教育试验活动,你们说一下,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学生a:

主要是1925 年黄炎培领导的中华职业教育社开展的农村改进教育试验活动,他们主要是在山西和江苏镇江、昆山等地开展活动,主要以农民为教育对象;另一个是陶行知创建的乡村师范和山海工学团,主要以一般的儿童青少年为教育对象,重点是普及教育和学校参与社会。

学生b:

另外两个是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在河北定县搞得平民教育试验区和梁漱溟在河南晖县、山东邹平和江苏吴县等地搞的乡村建设活动。但河北定县的平民教育活动在政治上是反动的,它完全是国民党所谓“新县制”的工具,用来建立反共防共的农村堡垒。

教师:

有这方面的因素,但不能一概而论。就乡村教育本身来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强调教育与社会的联系,主张教育在农村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发挥主导作用,通过教育促进农村社会生活的改进。这样,在实施的过程中就必然要通过或利用农村现有的政权机构甚至家族社团开展活动,特别是晏阳初在定县搞的平民教育试验区走的是县政合一的道路,因而就更容易同当时国民党的政权机构搞到一起,晏阳初本人还为国民党政府起草《县政改革方案》,所以最终被纳入到国民党县政改革的的轨道,在客观上起到了消极反共的作用。但就平民教育本身来说,它最初的动机和宗旨是要通过教育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促进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而不是为了参与党派斗争。

学生a:

老师,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乡村教育运动在实施的过程中,逐步在政治上发生了分化,一部分人如晏阳初,偏离了乡村教育的轨道,滑向了右倾,被国民党反动政府所利用。而另一部分人在政治上逐步接近中国共产党等进步势力,最终投身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救国统一战线的斗争中去,如陶行知、黄炎培等人。

教师:

可以这样说。再提一个问题。关于教学理论的定义,陶行知主张以“教学法”取代传统的“教授法”,这一字之差有什么不同吗?

学生b:

我觉得变化也不是很大,虽然“教授法”从字面上看是更多地侧重了教的方面,“教学法”从字面上看是侧重了学的方面,但这毕竟只是一种表述而已,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仍然还是师生互动的过程,也不能说“教授法”就完全忽视学生的存在。

学生a:

我看大不一样,一字之差,主要还是反映了观念的不同,这是一个本质性的区别。陶行知主张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这是一个历史的进步。

教师:

是这样的,从观念和具体的实践方面看,你们讲的都是正确的。中国有几千年的文明史,至少从孔子那时开始,就重视教育,重视因材施教,不能说过去的教学理论就是完全忽视学生的。但从另外一个方面看,旧的封建教育体制下,确实存在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学生主导作用的普遍现象,死记硬背和满堂灌也是就教育体制下的主要教学特征之一。在这种情况下,陶行知主张以“教学法”取代“教授法”,确实是对旧教育体制的革命性的改造,这不仅是观念上的,也是现实上的。但就陶行知本人的一些教学改革活动来看,也存在过分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活动的重要性而忽视系统知识的传授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倾向。对此,要进行具体的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学生b:

老师,我在阅读杨贤江的教育思想时,发现杨贤江的教育思想和我国50—60年代的一些教育学观点比较接近,和前苏联一些教育学著作的观点也比较接近,是不是建国初期的教育思想受到了杨贤江教育观的影响?还是有别的什么原因?

教师:

这里面确实有一些共同的因素,在对一些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的解释上,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思想,比如关于教育的本质、教育的人物、教育同政治经济的关系等方面,都体现了这个基本点。当然,杨贤江的一些主要代表著作如《新教育大纲》、《教育问题abc》也参考了一些日本翻译的有关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著作,他是最早把这些思想系统介绍到中国的教育家,对解放区和新中国教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学生a:

关于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我们还不太明白,为什么要叫“活教育”呢?应该怎样理解“活教育”的思想含义呢?

教师:

陈鹤琴提出的“活教育”,是一个针对性很强的概念,它是特意相对于传统旧教育中那种教材死板、死记硬背,以培养书呆子的“死教育”而言的。“活教育”就是要注意儿童生活的需要和学习的兴趣,强调儿童应在生动活泼的自然和社会生活中学习,“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儿童是教育的中心。这一点也反映了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为了实施“活教育”的主张,陈鹤琴设计了“活教育”的课程、原则和方法,在克服传统教育的死记硬背等弊端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活教育”也存在过分注重活动而忽视了学科知识系统教学的缺陷。对此,也要结合教材的内容,进行全面的思考。



练习题举例:

一、填空

陶行知开展乡村教育实验过程中创办的两所著名的学校是晓庄师范学校和山海工学团。
杨贤江的两部主要教育著作是《新教育大纲》和《教育问题abc》。
二、名词解释

大学院和大学区制:1927年6月,国民党政府决定在全国试行大学院制,以大学院为全国最高的学术和教育管理机构,并任命蔡元培为大学院长。大学院设大学委员会,下设高等教育、普通教育、社会教育、文化事业及若干委员会和直属国立学术机构。把全国分为若干大学区,每区设大学一所,大学校长兼管区内教育行政及学术事业。但试验的结果并不理想,大学院制实施一年之后便不得不废止,大学区制则只在江苏、浙江两省一度试行,此后也不了了之。

三、简答题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与传统的旧教育相对立的,并且是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病提出来的。生活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在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中,“生活即教育”是其实质,“社会即学校”是其课堂,“教学做合一”是其实施的方法。这虽然有忽视系统理论知识的不足,但从根本上讲,生活教育理论是在反对封建的旧教育、探索中国教育发展出路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在克服传统教育的弊端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论述题
乡村教育运动产生的历史背景和主要从事者:乡村教育运动是指中国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以农村为基地开展的各种教育改革和实验活动。进入20世纪20年代以后,教育界逐步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家,中国的命运取决于农村社会的发展,只有通过农村教育改革才能最终带动整个社会的进步;乡村教育运动的产生和发展也受到了西方教育思想及其教育科学试验方法的影响;乡村教育运动的出现是中国近现代教育改革的继续和深化;此外,乡村教育运动的出现也是中国农村社会矛盾极端尖锐化的反映。影响最大的当属黄炎培的中华职业教育社在江苏、浙江等地开展的农村改进实验,陶行知开展的生活教育实验,以及晏阳初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在河北定县等地开展的平民教育实验,梁漱溟等人在山东邹平进行的乡村建设实验活动等。

(以上答案均为参考,不作为考试要求。)
13#
生命河流 发表于 06-4-15 21:45:07 | 只看该作者
中国教育简史第七章复习辅导

教师:

第七章介绍的是1927年到1937年国民党统治区的教育。关于本章内容,我们在教材中提出了学习目标和建议,有关的自测题也基本反映了本章内容的要点,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请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

学生a:

老师,我们在阅读教材时,对于国统区教育的实质还认识的不够清楚,特别是关于国民党颁布的三民主义教育宗旨,为什么说这个宗旨背离了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呢?

教师:

要搞清这个问题,必须首先弄清孙中山先生提出的三民主义的内涵,你们说说,什么是三民主义?

学生b: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提出的革命纲领,包括民族、民生、民权三大主义。

学生a:

不对,三民主义就是“联俄、联共、扶助工农”的三大政策。

教师:

你们各自讲对了一半。孙中山先生在领导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曾先后提出过旧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作为革命的指导纲领。1905年,孙中山为同盟会制定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纲领,并解释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大主义,即所谓的“旧三民主义”。1924年1月,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又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工农”的三大政策,即所谓的“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主张对外反对帝国主义、对内实现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民族主义,建立一般平民所共有的民主政治的民权主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的民生主义。新三民主义反映了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最高纲领,也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1927年,国民党背叛革命以后颁布的所谓“三民主义教育宗旨”及相关的实施方针,大谈以“党化教育”和“集团生活”训练民权,已经背离了一般平民所共有的民主政治的民主主义,放弃了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主义。至于所谓的“民生主义”,连“平均地权”这种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最低要求也不再提及。这说明,国民党的所谓“三民主义教育宗旨”确实背离了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进而也反映了国统区教育的实质。

学生b:

在教材中,有一道讨论国统区教育文教政策的封建化和法西斯化的思考题,对于这个问题应该怎样理解呢?

教师:

在理解这个问题时注意把握三个要点:第一,要结合前面所述的三民主义教育宗旨的实质加以分析;第二,针对国民党颁布的一系列控制、压制进步学生运动的法令条例和复兴社、三青团等法西斯组织的活动事实加以分析;第三,针对国民党鼓吹的封建道德说教和所谓的“新生活运动”加以分析。分析过程中要注意结合教材中第一节的内容。

学生 a:

老师,是不是可以这样认为:由于国民党实行封建化、法西斯化的文教政策,国统区教育也完全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造成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大倒退。是否可以认为这个时期是中国教育的黑暗时期?

教师:

从政治上讲是可以这样认为的。但对于国统区的教育也要进行具体的分析。在我们认清国统区教育实质的同时,也要注意到:在国统区,仍然有许多进步的知识分子和教育家在推进教育改革和试验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西方的教育理论和思想的传播也有力地影响了中国教育的改革。如:蔡元培主持的大学院制改革试验、20-30年代的乡村教育运动以及在发展基础教育、师范教育和职业教育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另外,这个时期在教育制度改革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你们谁来谈谈这个时期国统区在学制系统方面主要有哪些改革?

学生b:

主要是在中等教育阶段,废除了综合中学制,将普通中学、师范学校、职业学校分立。这样做,可以保证普通中学的教育质量,为高等教育打好基础。

教师:

不完全是这样。废除综合中学制的目的之一确实是要保障普通中学的教育质量,为学生将来升入高等学校进一步深造打好基础。但这不是唯一的目的。综合中学制将学生的升学、就业、师资培养等多方面的目的放在一起,反而使得三种任务都不能很好地完成,课时、教材、师资和教学质量也难以保证。将三类学校分开办理,教育目标更加明确,学校系统和课程设置也更加规范化。这是学制系统不断完善的一个很重要的表现。此外,1927年到1937年的十年间,在学制系统改革方面,还有一些重要的成果。如:高等教育方面对院系学科设置的调整;师范教育系统的进一步扩大及其教育水平的提高;初等教育方面,也提出了实施小学义务教育和扫盲教育的计划,尽管这些计划的目标并没有完全达到,但仍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再提一个问题,在抗日战争爆发初期,国民党政府于1937年8月颁布了一个《总动员时督导教育工作办法纲要》,这个纲要提出了哪些战时教育措施?

学生a:

主要是强调教育为抗战服务提出战时教程注重国民道德等问题。

学生b:

还提出了战时教育注重提高科学研究和扩充设备。

教师:

不对,你们讲的是1938年4月国民党公布的《中国国民党抗战建国纲领》中有关教育的一些条款。《总动员时督导教育工作办法纲要》主要提出了战时各地要尽力维持教育、安全区域内学校要尽力收容战区学生、学校要尽力适应国防需要和学校组织后方服务团等四项措施。

学生a:

老师,在抗战初期,国民党政府将部分即将沦为敌占区的大学迁往内地,其中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迁往重庆,成立西南联大;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河北省立女师迁往陕西固城,成立西北联大。迁往内地的还有别的大学吗?

教师:

有的。南京中央大学迁往重庆,东北大学迁往四川山台,浙江大学迁往江西吉安。有关这方面的情况请参阅教材的第一节内容。

学生b:

老师,我在阅读教材的时候感觉到:20世纪20年代?/font>30年代乡村教育运动的兴起,是在中国近现代以城市为中心的一系列教育改革不能奏效的情况下,才把教育改革的重心转移到农村。因此,乡村教育运动的产生,一方面是由中国以封建的小农经济为主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另一方面,则是在以城市为中心的教育改革失败以后的一种无奈的选择。

教师:

你讲的有一定道理,但不够全面。首先,从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之前,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这些改革虽然效果不同,但都经过了当时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和教育家的深思熟虑和反复探讨,凝聚了几代人的心血和生命。可以说,这是一个渐进的、不断深化的过程,每一次重大的教育改革都在不同程度上完成了相应的使命,不能说是没有奏效。即使是失败的教训,也为其后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借鉴。不能把以往的教育改革简单地归结为失败。其次,乡村教育的产生也不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它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对于这一点,请同学们结合教材的第二节内容,认真思考。

再提一个问题。乡村教育运动有四个主要的农村教育试验活动: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农村改进试验区,陶行知的乡村教育试验,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的定县试验区,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试验。它们有何共同特点?为什么说他们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呢?

学生a:

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以农村教育为改革的重点。

学生b: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强调“做中学”,主张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而乡村教育运动的主要特点也是强调教育改革要关注农村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显然是受到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

教师:

是的。乡村教育的共同特点之一,就是都以农村教育改革试验为中心。此外,主张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强调教育的社会化,社会的教育化,提倡教学做的统一,也是乡村教育运动的共同特点。这一点也确实反映了五四运动以来在中国广泛传播的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观点。但在这个问题上,也要注意到:乡村教育运动虽然受到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但它产生的过程和思想的内涵,更多地反映了中国社会的特点和历史的必然性。对于这个问题,应结合教材的相关章节加以思考。

学生a:

老师,1927年陶行知在南京试办乡村师范学校,而在这个时期颁布的《师范教育法》也规定师范学校的类型除普通师范学校之外,还有乡村师范、简易师范等。那么,陶行知的乡村师范学校,是否就是根据《师范教育法》的规定试办的呢?

教师:

不能说完全没有关系,但陶行知在南京试办乡村师范学校是1927年3月,《师范教育法》的正式公布是在1932年,所以不能说陶行知试办乡村师范学校只是执行了《师范教育法》。不过,20世纪20年代?/font>30年代的乡村教育运动确实对当时教育法令的制定产生了影响,一些教育立法的内容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教育改革试验的成果和思想。比如:《师范教育法》确认乡村师范学校的的立法地位,实际就是乡村教育运动的间接成果之一,也是当时乡村教育事业广泛发展的客观需要。

学生b:

老师,梁漱溟在开展乡村建设的过程中,针对中国农村重视伦理情谊礼俗的特征,主张相应地加强道德伦理的教化,这看上去并没有错。为什么教材中指责他强化了封建礼教的地位?

教师:

应该说,梁漱溟对中国农村社会特征的分析是相当深刻的,他主张加强道德伦理教化的观点也不能说就是错误的。但问题的关键是,他为农村进行道德教化所列的一系列教材如:《三字经》、《礼记》以及朱熹的《小学》等,都是一些旧的封建时代的文化伦理读物,都渗透了浓厚的封建礼教思想。虽然这些读物也都有各自的可取之处,但它们绝不是改变中国农村落后面貌的灵丹妙药。以这些东西来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只能是适得其反,反而会使农村更加保守、封闭、落后。

学生a:

明白了。那么,同梁漱溟相比,晏阳初针对中国农村“愚、穷、弱、私”四大顽症设计的“文艺、生计、卫生、公民”四大教育,是否更加全面和高明一些呢?

教师:

也不能用高明不高明的词汇来进行比较。应该说他们各有特点,何况我们刚才只是指出了梁漱溟教育思想的某些缺陷,但这并不是梁漱溟教育思想的全部。希望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的有关内容,进行全面的思考和分析。

学生b:

老师,黄炎培的大职业教育主义是否主要是强调职业教育应广泛地兼顾社会的各方面需求?

教师:

可以这么说。这里关键是那个“大”字。所谓“大”,就是说职业教育要尽可能地参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变革进程,尽可能广泛而多方面地适应各方面的需求,特别是强调要适应一般平民和劳动者的就业需求。职业教育面向社会、面向人民。这是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核心,也是中华职业教育社的思想基础。关于乡村教育,教材中提到了四个主要的教育试验活动,你们说一下,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学生a:

主要是1925 年黄炎培领导的中华职业教育社开展的农村改进教育试验活动,他们主要是在山西和江苏镇江、昆山等地开展活动,主要以农民为教育对象;另一个是陶行知创建的乡村师范和山海工学团,主要以一般的儿童青少年为教育对象,重点是普及教育和学校参与社会。

学生b:

另外两个是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在河北定县搞得平民教育试验区和梁漱溟在河南晖县、山东邹平和江苏吴县等地搞的乡村建设活动。但河北定县的平民教育活动在政治上是反动的,它完全是国民党所谓“新县制”的工具,用来建立反共防共的农村堡垒。

教师:

有这方面的因素,但不能一概而论。就乡村教育本身来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强调教育与社会的联系,主张教育在农村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发挥主导作用,通过教育促进农村社会生活的改进。这样,在实施的过程中就必然要通过或利用农村现有的政权机构甚至家族社团开展活动,特别是晏阳初在定县搞的平民教育试验区走的是县政合一的道路,因而就更容易同当时国民党的政权机构搞到一起,晏阳初本人还为国民党政府起草《县政改革方案》,所以最终被纳入到国民党县政改革的的轨道,在客观上起到了消极反共的作用。但就平民教育本身来说,它最初的动机和宗旨是要通过教育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促进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而不是为了参与党派斗争。

学生a:

老师,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乡村教育运动在实施的过程中,逐步在政治上发生了分化,一部分人如晏阳初,偏离了乡村教育的轨道,滑向了右倾,被国民党反动政府所利用。而另一部分人在政治上逐步接近中国共产党等进步势力,最终投身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救国统一战线的斗争中去,如陶行知、黄炎培等人。

教师:

可以这样说。再提一个问题。关于教学理论的定义,陶行知主张以“教学法”取代传统的“教授法”,这一字之差有什么不同吗?

学生b:

我觉得变化也不是很大,虽然“教授法”从字面上看是更多地侧重了教的方面,“教学法”从字面上看是侧重了学的方面,但这毕竟只是一种表述而已,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仍然还是师生互动的过程,也不能说“教授法”就完全忽视学生的存在。

学生a:

我看大不一样,一字之差,主要还是反映了观念的不同,这是一个本质性的区别。陶行知主张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这是一个历史的进步。

教师:

是这样的,从观念和具体的实践方面看,你们讲的都是正确的。中国有几千年的文明史,至少从孔子那时开始,就重视教育,重视因材施教,不能说过去的教学理论就是完全忽视学生的。但从另外一个方面看,旧的封建教育体制下,确实存在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学生主导作用的普遍现象,死记硬背和满堂灌也是就教育体制下的主要教学特征之一。在这种情况下,陶行知主张以“教学法”取代“教授法”,确实是对旧教育体制的革命性的改造,这不仅是观念上的,也是现实上的。但就陶行知本人的一些教学改革活动来看,也存在过分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活动的重要性而忽视系统知识的传授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倾向。对此,要进行具体的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学生b:

老师,我在阅读杨贤江的教育思想时,发现杨贤江的教育思想和我国50—60年代的一些教育学观点比较接近,和前苏联一些教育学著作的观点也比较接近,是不是建国初期的教育思想受到了杨贤江教育观的影响?还是有别的什么原因?

教师:

这里面确实有一些共同的因素,在对一些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的解释上,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思想,比如关于教育的本质、教育的人物、教育同政治经济的关系等方面,都体现了这个基本点。当然,杨贤江的一些主要代表著作如《新教育大纲》、《教育问题abc》也参考了一些日本翻译的有关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著作,他是最早把这些思想系统介绍到中国的教育家,对解放区和新中国教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学生a:

关于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我们还不太明白,为什么要叫“活教育”呢?应该怎样理解“活教育”的思想含义呢?

教师:

陈鹤琴提出的“活教育”,是一个针对性很强的概念,它是特意相对于传统旧教育中那种教材死板、死记硬背,以培养书呆子的“死教育”而言的。“活教育”就是要注意儿童生活的需要和学习的兴趣,强调儿童应在生动活泼的自然和社会生活中学习,“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儿童是教育的中心。这一点也反映了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为了实施“活教育”的主张,陈鹤琴设计了“活教育”的课程、原则和方法,在克服传统教育的死记硬背等弊端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活教育”也存在过分注重活动而忽视了学科知识系统教学的缺陷。对此,也要结合教材的内容,进行全面的思考。



练习题举例:

一、填空

陶行知开展乡村教育实验过程中创办的两所著名的学校是晓庄师范学校和山海工学团。
杨贤江的两部主要教育著作是《新教育大纲》和《教育问题abc》。
二、名词解释

大学院和大学区制:1927年6月,国民党政府决定在全国试行大学院制,以大学院为全国最高的学术和教育管理机构,并任命蔡元培为大学院长。大学院设大学委员会,下设高等教育、普通教育、社会教育、文化事业及若干委员会和直属国立学术机构。把全国分为若干大学区,每区设大学一所,大学校长兼管区内教育行政及学术事业。但试验的结果并不理想,大学院制实施一年之后便不得不废止,大学区制则只在江苏、浙江两省一度试行,此后也不了了之。

三、简答题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与传统的旧教育相对立的,并且是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病提出来的。生活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在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中,“生活即教育”是其实质,“社会即学校”是其课堂,“教学做合一”是其实施的方法。这虽然有忽视系统理论知识的不足,但从根本上讲,生活教育理论是在反对封建的旧教育、探索中国教育发展出路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在克服传统教育的弊端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论述题
乡村教育运动产生的历史背景和主要从事者:乡村教育运动是指中国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以农村为基地开展的各种教育改革和实验活动。进入20世纪20年代以后,教育界逐步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家,中国的命运取决于农村社会的发展,只有通过农村教育改革才能最终带动整个社会的进步;乡村教育运动的产生和发展也受到了西方教育思想及其教育科学试验方法的影响;乡村教育运动的出现是中国近现代教育改革的继续和深化;此外,乡村教育运动的出现也是中国农村社会矛盾极端尖锐化的反映。影响最大的当属黄炎培的中华职业教育社在江苏、浙江等地开展的农村改进实验,陶行知开展的生活教育实验,以及晏阳初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在河北定县等地开展的平民教育实验,梁漱溟等人在山东邹平进行的乡村建设实验活动等。

(以上答案均为参考,不作为考试要求。)
14#
vera763 发表于 06-6-6 21:20:2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15#
rmy2000 发表于 06-7-24 18:04:14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发的真的很好,先谢谢了!
16#
starry425 发表于 06-7-24 20:20:27 | 只看该作者
哇,楼主~~~~~真是好感谢你啊!!!最近我正为中国教育史烦恼呢!!!![s:5]
17#
patricia 发表于 06-7-25 15:56:3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啊
18#
lostemple 发表于 06-7-29 10:13:3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
19#
tiancai123 发表于 06-8-1 22:23:16 | 只看该作者
3x very much!
20#
颦颦10017178 发表于 06-8-6 23:21:15 | 只看该作者
xiexie a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1-15 16:01 , Processed in 0.949528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