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战前国际关系史复习参考资料(增加战后资料)

[复制链接]
11#
 楼主| bbcc 发表于 06-2-10 10:49:26 | 只看该作者
76洛桑会议 1922
Conference of Lausanne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重新讨论并签订对土耳其和约的国际会议。1920年协约国将奴役性的《色佛尔条约》(又译《塞夫勒条约》,见第一次世界大战)强加于战败的土耳其。土耳其人民在凯末尔•阿塔图尔克的领导下,击败英国支持的希腊干涉军,迫使协约国重新讨论对土和约。1922年11月20日,以英、法、意、日、希、罗、南斯拉夫等协约国为一方,土耳其为另一方,在瑞士洛桑召开和会。美国派观察员出席。英、法排斥苏俄参加对土和会,仅邀请苏、保出席关于黑海海峡问题的讨论。  
会议期间,协约国企图保持对土的某种控制。土力争巩固自己的胜利成果,以取得在本土范围内的独立。苏俄则力图通过支持土独立并维护其主权,以保证自己黑海地区的安全。会上讨论的重要问题是:①土耳其的疆界和领土:会议最后确认土耳其在其本土范围(安纳托利亚)内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土耳其收回在欧洲的东色雷斯,保留对土属亚美尼亚和部分库尔德地区的统治权,但摩苏尔的归属留待英土双方以后解决。会议还决定取消外国的领事裁判权和对土耳其的财政监督权。②土耳其的外债问题:会议决定前奥斯曼帝国所欠外债由其分裂出来的各国分担,土耳其仍须按其份额偿还外债。③黑海海峡的航行与管理:会议决定无论平时或战时(只要土是中立国)各国军舰均可自由通行(非黑海沿岸国家驶入黑海的舰队,每国不得超过最强的黑海沿岸国家的舰队);如土耳其为参战国,中立国军舰可自由通行,其他国家的军舰能否通行由土耳其决定;海峡地区非武装化,但土可在伊斯坦布尔地区驻军1.2万人。海峡水域由与会国组成的海峡委员会管理。  
1923年 7月24日签订了《协约及参战各国对土耳其和约》(通称《洛桑条约》),以代替《色佛尔条约》。同时还签订了包括上述有关内容的《海峡制度公约》、《关于英、法、意军队撤出土耳其被占领区的议定书》等文件。  《洛桑条约》的签订使土耳其摆脱《色佛尔条约》的奴役枷锁、获得在本土范围内的独立。《海峡制度公约》未能完全保证土耳其对黑海海峡的主权,也没有充分照顾黑海沿岸国家的安全需要,苏俄拒绝批准这个公约。1936年该公约为《蒙特勒公约》所替代。

77洛桑条约 1923
Treaty of Lausanne (1923) 见洛桑会议。

78鲁尔问题 1923
Ruhr Problem
1923年因法国和比利时军队占领德国鲁尔区所激化的国际争端。亦称鲁尔危机。
起因 按照《凡尔赛和约》(见巴黎和会(1919)),德国必须承担战争责任,赔偿协约国在战争中的损失。但协约国在签订和约时没有就德国赔偿总数取得一致意见,和约决定设立协约国赔偿委员会,由该委员会在1921年5月1日以前核算德国政府应赔偿总数。在此之前,德国应先偿付 200亿金马克,以现金和实物支付。法国在赔偿委员会中起支配作用。1921年1月28日,赔偿委员会要求德国赔偿总数2260亿金马克,为德国政府所拒绝。协约国对德国进行国际制裁,占领莱茵河右岸杜塞尔多夫等城镇。 4月27日,赔偿委员会把赔偿总数减为1320亿金马克,德国政府勉强接受,但在支付1921年20亿金马克赔款后,表示财政困难,请求延期支付1922年后的赔偿。英国从其传统的欧洲均势政策和经济利益出发,不愿过分削弱德国,力图减轻它的赔偿义务,建议德国赔偿总数减为500亿金马克,延缓4年偿付。法国、比利时和意大利反对缩减德国赔偿总数,只同意延缓偿付期两年。并要求在此期间,德国负担占领军费用,向协约国提交“生产抵押品”,否则,协约国有权占领鲁尔区。  
1922年底,赔偿委员会宣布,德国没有履行该年度的木材交付义务。1923年1月2日,法国在备忘录中指出,赔偿委员会要求德国在1922年头11个月里向法国和卢森堡交付总共1386万多吨煤,德国实际上只交付1170万吨。9日,赔偿委员会不顾英国的反对,宣布德国没有完全履行煤的交付义务。  过程 1923年 1月11日,法国和比利时分别以相同内容的照会通知德国政府:“鉴于德国没有及时交付木材和煤,因此决定派一个技术专家委员会进入鲁尔区,监督煤业辛迪加生产,保证德国能履行支付赔偿义务。”同日,法、比军队首先占领鲁尔煤区中心埃森,接着占领波鸿和多特蒙德,最后占领了几乎整个鲁尔煤区。  德国总理W.C.J.库诺(1876~1933)下令消极抵抗。宣布不同法、比占领当局合作,召回驻巴黎大使和驻布鲁塞尔公使,停止向法国和比利时支付一切赔偿。占领区的矿工和铁路工人展开罢工或怠工斗争,所有经德国到法、比的铁路和水路交通陷于瘫痪。法、比占领当局采取强制措施,控制煤炭的管理、生产和分配,禁止占领区输出商品,征收煤税和其他关税。对所有参加消极抵抗的德国人,包括他们的家属,进行逮捕、监禁、罚款、驱逐出境以至处死。5月2日,德国政府照会协约国和美国政府,强调在恢复鲁尔区和莱茵兰地区的正常状态以前,德国将继续进行消极抵抗。照会建议,德国赔偿总数为 300亿金马克,其中部分赔款用国际贷款支付。法国认为德国建议毫无实质性内容,英国对德国建议也感到失望。此后整个夏天,尽管英国从中斡旋,法国始终拒绝进行谈判。德国由于丧失鲁尔重工业区,以及对占领区的巨额津贴,财政经济越加困难,马克币值暴跌。1923年 6月中旬,10万马克兑换1美元,8月8日跌为500万马克兑换1美元。库诺政府面对内外危机,于8月12日辞职。G.施特莱斯曼继任总理后,改革财政和货币,镇压工人革命,宣布从 9月26日起停止消极抵抗。他几次要求同法国政府直接谈判,均为法国所拒绝,于是支持煤业辛迪加同国际工矿管制代表团、法比鲁尔区管制委员会进行谈判。11月23日,双方签订协定,规定:煤业辛迪加重新开始向协约国交付煤和焦炭,作为德国实物赔偿,法国和比利时得到煤炭总产量的18%,焦炭总产量的35%;从10月 1日起所开采的煤归煤业辛迪加所有,每出售一吨煤,向协约国交纳10法朗税款。法国通过这一协定,达到了强取德国“生产抵押品”的目的。对德国赔偿问题态度有所缓和,鲁尔危机接近尾声。11月30日,赔偿委员会委任两个专家委员会讨论解决德国赔偿问题。其中第一专家委员会在1924年4月9日的报告(通称道威斯计划),为出席伦敦会议(1924年 7月16日~8 月16日)的协约国和德国政府所接受,从而暂时地解决了德国赔偿问题。 8月16日,法国、比利时与德国达成协议,从9月1日开始实施道威斯计划的一年内,法国和比利时军队撤离鲁尔等地区。

79道威斯计划 1924
Dawes Plan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协约国于1924年制定的德国赔款支付计划。由于德国财力枯竭,加上帝国主义战胜国争夺德国赔款的矛盾,德国按《凡尔赛条约》(见巴黎和会)支付赔款问题成为20年代资本主义国际经济与政治中难以解决的纠纷。根据英国提议,协约国赔款委员会于1923年11月增设两个专门委员会,一个研究平衡德国预算和稳定德国金融之方法,一个调查德国资本外流情况并设计引回的方法。两个专门委员会以美国银行家C.G.道威斯为主席。12月由法、比、意、英、美 5国代表组成的国际专家委员会赴德调查,研究德国赔款问题。1924年4月9日道威斯拟定一项解决赔款问题的计划,史称道威斯计划。该计划经同年7月16日至8月16日之伦敦会议(英、法、意、日、比、希、葡、罗、南、美参加)讨论并通过,同年9月1日生效。该计划企图用恢复德国经济的办法来保证德国偿付赔款。主要内容是:由协约国监督改组德意志银行,实行货币改革,并由协约国贷款8亿金马克(折合1.9亿美元)以稳定其币制,在赔款总数尚未最后确定的情况下,规定德国赔款年度限额,即由第1年度(1924-1925)10亿金马克开始,逐年增加,到第5年度(1928-1929)增至年付25亿金马克;德国支付赔款的财源来自关税、烟酒糖专卖税、铁路收入及工商企业税。发行 110亿金马克铁路公债、50亿金马克工业公债。德国的金融外汇、铁路运营以及税捐征收事务受国际监管。德国以法、比两国从鲁尔撤军作为接受赔款计划的条件。1924年8月16日,计划被双方接受。道威斯计划的执行,对20年代后半期德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同期,外国资本、特别是美国资本大量涌入德国。1924~1929年德国支付赔款 110亿金马克,获得外国各种贷款约 210亿金马克。1928年德国声称财政濒于破产,无力执行该计划。1930年为杨格计划所取代。

80白里安-凯洛格公约 Briand-Kellogg Pact (非战公约Treaty for the Renunciation of War) 1928
1928年由63个国家参加签订的“废弃以战争作为推行国家政策的工具”的条约。亦称非战公约。法国外长A.白里安企图与美国确立紧密联系以增强抑制德国的力量,1927年4月6日在巴黎举行的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十周年庆祝会上发表演说,建议法美缔结条约,永恒友好,互不作战。美国国务卿F.B.凯洛格提出反建议,要求先由 6大强国签署非战公约,然后邀请各国参加。其目的是企图通过多边非战公约的缔结使美国居于领导地位,贬低英、法操纵的国际联盟的作用。法国不愿因签订多边公约而损害自己苦心经营的反德联盟体系,英国则意在维护其殖民统治,经过 8个月谈判并附加一系列保留后,才同美国达成协议。1927年12月,白里安、凯洛格联合发起召开多边会议。  1928年8月27日,美、英(包括英联邦7个成员国)、法、德、比、意、日、波、捷克斯洛伐克15国的代表在巴黎签订《关于废弃以战争作为推行国家政策的工具的一般条约》,即非战公约。1929年7月24日正式生效。主要内容是:①废弃以战争作为推行国家政策的工具;②只能用和平方法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苏联于1928年9月6日宣布正式加入这一公约。截至1933年,加入非战公约的有包括中国在内的63个国家。  该公约是在世界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战争的强大压力下签订的,它只是一般地反对战争而不区分战争的不同性质,而在订约的同时,美、英、法等大国都先后发表备忘录或声明,对公约提出保留条件,声称有权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诉诸战争”,因而公约既不能解决任何国际纠纷,更不能废除帝国主义战争。但该公约在国际关系中对反对帝国主义战争的斗争有一定的作用,在国际法上也有一定的意义。

81杨格计划 1929
Young Plan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为代替道威斯计划而实施的德国支付赔款计划。1929年,德国声称财政濒于崩溃,无力实行道威斯计划。同年 2月11日至6月7日,英、法,比、意、日、美、德 7国代表组成的专家委员会在巴黎召开会议重新审议德国赔偿问题,美方代表O.D.杨格(1874~1962)为主席。会议通过主要由杨格起草的报告书,史称杨格计划。主要内容:德国赔款总额确定为1139.5亿马克,在58年零7个月内偿清,分两期支付。其间从1930~1965年36年零7个月中每年平均偿付20.5亿马克(较道威斯计划每年减少4.5亿马克),从1966~1988年22年中每年偿付16.07~17.11亿马克。取消赔偿委员会及有关国家对德国国民经济与财政的一切形式的监督。德国每年应付数额中,1/3无条件必付,其余可缓期2年,年息5.5%。1930年,美国摩根保证信托公司、纽约花旗银行、芝加哥花旗银行组成的银行团和英、法、比、意、日、德各国中央银行共同投资,在瑞士巴塞尔成立国际清算银行,管理有关德国赔偿的金融业务,并就原协约国之间的债务进行结算与清偿。  海牙会议有英、法、德、意、比、日、波、希、南、捷、葡、罗等国参加,美为观察员。会议第一期1929年8月6~31日,第二期1930年1月3~20日讨论并通过该计划,于1930年9月生效。杨格计划的执行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德国的赔款负担,通过国际清算银行的业务活动,扩大了外国资本,特别是美国资本对德国经济的渗透。该计划实施不久,1931年6月德国即由其总统P.von兴登堡声明因经济恶化而无力支付赔款。1932年6~7月,英、法、意、比、日、葡、南、罗、希、美、德等国举行洛桑会议,决定德国应偿付30亿马克作为最后一笔赔偿费,但德国从未支付。杨格计划遂告终结。

82远东战争策源地
Source of War in the Far East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1932年又制造了进攻上海的“一•二八”事变,从而在远东地区形成了一个战争策源地。田中义一政府(1927~1929)于1927年 6月27日~7月7日召开“东方会议”,制定了冲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侵华反苏与英美争霸的战略计划。此后,日本帝国主义大力扩军备战。日本关东军的石原莞尔和板垣征四郎制定了突袭奉天(沈阳)的作战计划和占领中国东北进行殖民统治的方案,提出了以美国为假想敌的作战设想。1931年 7月,陆军省核心会议通过《解决满洲问题方案大纲》。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空前的经济危机,1931年 5月达到顶点。为了摆脱危机,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1931年9月18日22时40分,关东军按计划自己炸毁柳条沟的一段铁路,反诬中国军队炸路和袭击日本守备队。并以此为借口,一夜之间占领了奉天(沈阳)城,3个月内占领了辽宁、吉林、黑龙江3省。1932年1月日本又在上海挑起“一•二八”事变。1932年3月1日,扶植爱新觉罗•溥仪充当傀儡,成立“满洲国”。1933年2月侵占中国热河省,将其并入“满洲国”。面对日本侵略,英美等国采取了对日绥靖的立场。1932年1月美国宣布实行“不承认主义”,打着中立的幌子,维护美国在华权益。国民党政府将日本的侵略诉诸国际联盟,英、法操纵的国联于1932年 2月派遣“李顿调查团”到日本和中国调查。10月发表的《调查报告书》确认“东三省为中国之一部”,但又承认日本在中国东北的特殊利益,主张国联在东三省建立“满洲自治政府”,主权属于中国,但由以日本为主的外国共同管理。日本对英、美的态度仍不满意,于1933年3月退出国联。由此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重新瓜分世界的气焰,在英、美纵容下更为嚣张,直至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同时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扩大其争霸活动,从而形成远东的战争策源地。

83欧洲战争策源地
European Source of War
指1933年1月,德意志民族社会主义工人党(纳粹党)掌握国家政权后,在欧洲中部形成的一个战争策源地。  1929年起,资本主义世界陷入空前的经济危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遭到惨败并被迫向战胜国支付赔偿的德国,境况尤为困难。德国垄断资产阶级积极寻找摆脱危机。巩固自己统治地位的途径。纳粹党适应这一要求,打着“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两个旗号,用“解决失业问题”、“增加工资”、“废除《凡尔赛和约》”、“复兴德意志民族”等宣传,蛊惑群众,成为德国第一大党。在垄断资产阶级支持下,A.希特勒在1933年 1月30日出任总理。他通过制造国会纵火案,嫁祸共产党,取缔了纳粹党以外的一切政党,建立了垄断资产阶级的恐怖专政。  希特勒在所著《我的奋斗》和纳粹党纲领中,公开宣扬德意志人是“上等”人种,理应统治斯拉夫等“下等”人种;鼓吹德国应该到国外去夺取“生存空间”,为德国的“过剩”人口寻找出路;宣传“刀剑能决定一切”,号召用战争来建立霸权地位。在这种反动理论指导下,纳粹党提出了一整套侵略扩张计划:建立一个囊括德国、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但泽等德语国家和地区组成的“大德意志”;围绕“大德意志”这个“核心”,在中欧和东欧建立一个德国的附庸国体系;向俄国扩张、灭亡法国,进而把德国的法西斯制度“实现于全世界”。
为了实现这个计划,德国在1933年10月14日退出裁军会议,同月19日退出国际联盟。1933~1934年,德国大幅度增加军事预算,建造 2.6万吨级的巡洋舰;1935年3月13日,宣布重建空军。3月16日宣布实施普遍义务兵役制。德国彻底撕毁《凡尔赛和约》关于限制德国军备的条款,开始了大规模的公开的扩军备战。在德国纳粹党策动下,1934年 7月25日,奥地利纳粹分子暴动,刺杀了奥地利总理E.陶尔斐斯,策动德奥合并未逞。纳粹党上台后,公开宣称要在波兰“报仇雪耻”,德、波关系趋于紧张。1934年 1月,德国为离间波兰、法国关系和麻痹并于日后摧毁波兰准备条件,同波兰缔结互不侵犯条约。1933年 3月,德国建议与意大利合作进攻乌克兰和高加索。同年 6月,在伦敦世界经济会议上,德国代表团要求把苏联领土交给“缺乏生存空间”的人去支配。德、苏关系恶化。1934年 1月,И.В.斯大林指出,法西斯主义在德国取得胜利,德国退出国联,复仇思想占了上风,使欧洲国际关系更加尖锐化,推动了军备扩充和帝国主义的战争准备。法西斯德国成为欧洲战争策源地,结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暂时出现的欧洲和解局面。凡尔赛体系面临彻底崩溃,新的世界大战危险急剧增长,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84集体安全政策
policy of collective security
20世纪30年代苏联为制止法西斯国家侵略、维护世界和平与各国安全而提出的重要外交政策。20年代初,在欧洲和远东形成两个战争策源地(见远东战争策源地和欧洲战争策源地),德、日法西斯的扩军备战和侵略扩张不但威胁着苏联和广大中小国家的安全,而且危及西方资本主义大国的根本利益。这就为建立除法西斯国家之外的区域性和世界性的反侵略阵线提供了客观前提。1933年,苏联根据和平不可分割和进行集体抗击侵略的原则提出集体安全政策,建议缔结多边或双边的互助条约,共同遏制法西斯的侵略扩张。苏联政府为推行这一政策采取许多积极步骤。1933年12月19日,联共(布)中央政治局批准关于建立集体安全体系的计划。同意加入国际联盟,不反对在国际范围内缔结反对德国侵略的地区性共同防御协定,同意参加包括法国和波兰在内的反对德国侵略的地区性共同防御协定。1934年 6月,苏联和法国共同倡议签订对被侵略的签字国提供军事援助的《东方公约》。1934年 9月,苏联参加国联。1935年,苏联分别同法国和捷克斯洛伐克签订互助协定。慕尼黑事件后,战争迫在眉睫。1939年苏联倡议进行英、法、苏三国关于缔结军事互助协定的莫斯科谈判。但英、法执行绥靖政策,拒绝与苏联合作共同遏制法西斯的侵略和扩张,致使德、意、日提前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85绥靖政策
policy of appeasement
也称姑息政策。一种对侵略不加抵制,姑息纵容,退让屈服,以牺牲别国为代价,同侵略者勾结和妥协的政策。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各国人民革命的兴起及社会主义苏联的出现,引起帝国主义的恐惧和仇视。它们在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中,既想削弱和击败竞争对手,又要反对社会主义,镇压人民革命。绥靖政策正是适应这一需要出现的。在不同的情况下,其内容,形式和手法有所不同。但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和争夺世界霸权,反对社会主义和人民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这一政策最积极的推行者是英、法、美等国。20世纪30年代前,绥靖政策主要表现为扶植战败的德国、支持日本充当防范苏联的屏障和镇压人民革命的打手。这从凡尔赛体系、华盛顿体系中可以窥见端倪。在道威斯计划、杨格计划、洛迦诺公约中则更具体化了。到30年代,特别是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后(见远东战争策源地、集体安全政策),面对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严重挑战,以英国首相A.N.张伯伦为代表的英、法、美等国的绥靖主义者,为了维护既得利益,求得一时苟安,不惜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谋求同侵略者妥协,妄图将祸水引向苏联,坐收渔利。1931年“九一八事变”,容忍日本侵略中国东北。1935年3月容忍A.希特勒重整军备。1935年8月美国通过中立法。1935年 10月容忍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1936年3月放任希特勒武装进占莱茵区。1936年 8月对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采取“不干涉”政策。1937年 7月纵容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此后又策划太平洋国际会议,阴谋出卖中国,同日本妥协。1938年 3月默许希特勒兼并奥地利。这些都是绥靖政策的例证。最典型的体现则是1938年 9月的慕尼黑会议和《慕尼黑协定》。英、法及幕后支持它们的美国,妄图以牺牲捷克斯洛伐克为代价,在欧洲实现“普遍绥靖”,求得“一代人的和平”,实质上是推动德国进攻苏联。历史证明,绥靖政策是一种纵容战争、挑拨战争、扩大战争的政策。它无法满足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却鼓励了侵略者冒险,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86《侵略定义公约》 1933
Convention on Definition of A□□ression
1933年苏联提出并同一些国家在伦敦签订的关于侵略定义的公约。30年代初,日本强占中国东北三省,德国纳粹党执政,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战争威胁空前加剧。为了防止侵略者为其侵略罪行辩解,需对侵略给予精确定义。1933年2月6日,苏联在国际裁军会议总务委员会上提议通过一项《关于侵略定义宣言》。苏联的宣言草案对侵略国的定义是:①向另一个国家宣战者;②虽未经宣战,但其武装力量侵犯另一国家领土者;③其陆、海或空军炮击、轰炸另一国领土或有意攻击该国船只或飞机者;④其陆、海或空军未经另一国政府允许或违反此种允许之条件,包括逗留时间和扩大逗留之范围,在该国登陆或进入该国境内者;⑤对另一国海岸或港口实行海上封锁者。由于英、美代表的反对,国际裁军会议的组织者迟迟不把苏联的草案提交全体大会通过。为使草案发挥国际文件的作用,苏联先后与一些国家签订了相应协定。1933年7月3日,苏联与阿富□、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罗马尼亚、波斯、波兰、土耳其等国在伦敦订立了关于侵略定义的公约,通称《伦敦公约》。接着,苏联又与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立陶宛等国缔结类似公约。上述这一系列外交活动是苏联集体安全政策的组成部分,是实施这一政策的策略措施。在以后的国际关系中,这项公约实际上获得国际承认,并在国际法中得到运用。帝国主义国家为寻找各种借口掩护其肆意侵略的罪行,一贯反对确定侵略定义。侵略定义问题成了国际上长期争论的焦点之一。1950年苏联向联合国大会第 5届会议提出以1933年《关于侵略定义宣言》为基础的侵略定义提案,因遭到美、英等国反对而未获通过。直到1974年12月 4日,联合国大会第29届会议才通过《关于侵略定义的决议》,这一争论才告一段落。
12#
 楼主| bbcc 发表于 06-2-10 10:49:38 | 只看该作者
87东方公约(《东方洛迦诺公约》) 1934
Eastern Pact
1934年苏法两国为防止法西斯侵略联合拟订的、准备邀请德国、捷克斯洛伐克、波兰、芬兰、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立陶宛等国参加的集体互助公约(草案)。亦称《东方洛迦诺公约》。在法西斯战争危险日益加剧的形势下,1933年12月28日,苏联政府建议缔结一个建立在集体安全原则基础上共同防止德国侵略的区域性协定,即东方区域性公约,这是苏联积极推行集体安全政策的一项重大措施。英国口头上支持,实际上破坏欧洲集体安全体系的建立。对德国法西斯威胁越来越感到不安的法国国务部长□.赫里欧和外交部长J.-L.巴尔都等,在国内反法西斯民主力量影响和推动下,认为保卫法国和防止法西斯危险,应依靠同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的同盟体系。在此背景下,苏、法共同主张签订一项集体反击侵略者的条约,作为1925年《洛迦诺公约》的补充。1934年 5~6月,两国外长进行谈判。6月底拟订《东方公约》的联合草案。草案提出签订两项相互联成一个体系的互助协定,即苏、德、波、捷以及波罗的海等国参加的互助公约和苏法互助公约。规定缔约国任何一国受到进攻时,其他缔约国应自动向遭受进攻的一方提供军事援助。纳粹德国立即觉察到该公约会束缚自己的侵略活动,1934年9月10日,德国政府声明拒绝缔约。接着罗马尼亚、波兰拒绝参加。英国采取抵制立场。美国在欧洲的外交官包括驻苏大使也展开反对签署该公约的活动。10月 9日,巴尔都在马赛迎接南斯拉夫国王亚历山大时,两人同时遇刺。东方公约夭折。

88美国中立法 1935、1936、1937
American Neutrality Acts
20世纪30年代美国国会为防止美国卷入西半球以外的战争的立法。1935年,在意大利发动侵略阿比西尼亚(埃塞俄比亚的旧称)的战争的前夕,美国国会内外的孤立主义派利用美国人民不愿卷入新的战争的和平情绪,推动国会于8月31日通过第1个中立法,规定“在两个或若干个外国之间发生战争时或在战争过程中,总统将此事宣布,嗣后凡由美国或其属地之任何地点把武器、弹药及军事装备输往交战国港口,或输往中立国以转运至交战国者,均属违法”。并禁止美国船舶运载军用品至交战国和美国公民乘搭交战国船只旅行,但不禁止其他物资包括战略物资出口。到1936年2月底该法期满时,国会随即通过第2个中立法,将第1个中立法有效期延长到1937年5月1日,并补充禁止向交战国提供贷款的条款。1937年4月29日,国会通过第3个中立法,即《永久中立法》,除前两法规定的内容以外,又规定中立法适用于发生内战的国家,授权总统判定战争状态之是否存在,不仅有权禁止武器输往交战国,而且可以禁止任何货物输往交战国。  1939年欧洲战争爆发前后,F.D.罗斯福总统认定美国的防线是在欧洲,多次向国会提出修改中立法。国会经过长期争论,于1939年11月3日通过修正的中立法,废除武器禁运的条款,允许交战国在美国购买军火,但实行“现购自运”的原则。新法案在武器和物资上支持了英法;在东方则有利于日本而不利于中国,因中国无力自运。1941年 3月11日国会通过罗斯福提出的《租借法案》。中立法至此名存实亡。12月,美国对德意日宣战后,中立法正式废除。

89小协约国
Little Entente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南斯拉夫 3国在法国支持下建立的军事政治联盟。为维护凡尔赛体系,防止德国、匈牙利、保加利亚再次发动侵略战争, 3国先后通过《捷克斯洛伐克和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防御同盟条约》(1920年 8月14日)、《捷克斯洛伐克和罗马尼亚同盟条约》(1921年 4月23日)、《罗马尼亚和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防御同盟条约》(1921年6月7日)、《小协约国间友好和同盟条约的补充协定》(1930年 6月27日)以及《小协约组织公约》(1933年2月16日),结成同盟体系。其主要目的之一,最初是反对匈牙利修改《特里亚农和约》、加强3国间的外交军事和经济合作。匈报讥讽其效法协约国。它们也自称小协约国。法国为了利用小协约国扩大自己的影响,抑制德国,反对苏联,维持巴黎和会 (1919)所确定的欧洲秩序,分别于1924年、1926年和1927年与捷、罗、南缔结了友好条约或同盟条约。1921年小协约国两次参与挫败匈废王查理四世的复辟活动。为防止德奥合并,1931年反对德奥关税同盟。1933年缔结组织公约后,成立了小协约国常设委员会和常设秘书处,以协调 3国政策,加强经济合作,对付德意扩张,继又反对认可修改凡尔赛体系诸和约,反对认可企图由大国主宰欧洲事务的英法德意4强公约,参加侵略定义公约,支持苏联参加国联。由于德国对小协约国分化离间和法国推行绥靖政策,促使罗、南改变亲法立场并与捷疏远。1936年,罗、南拒绝捷关于将小协约国变成反对任何外国侵略的防御体系的建议,1938年慕尼黑危机中,又拒不援助捷克斯洛伐克对抗德、匈,小协约国因之解体。

90蒙特勒会议 1936
Montreux Conference
1936年 6月在瑞士蒙特勒召开的讨论修订黑海《海峡制度公约》的国际会议。参加国有土、英、法、日、希、保、南、罗、澳、苏等10国。意大利拒绝出席。20世纪30年代中期。由于德、意法西斯国家扩军备战,欧洲和地中海局势日趋紧张。土耳其为维护本国安全,急欲收回对黑海海峡的主权与控制权,1935年正式倡议修改《洛桑海峡公约》,得到苏联的积极支持。英、日出于巩固其在东地中海的地位和加强英、土关系的愿望,也表赞同。  1936年7月20日,与会各国签订《关于黑海海峡制度的公约》,即《蒙特勒公约》。主要内容:各国商船可以自由通过海峡;在平时,黑海沿岸国家军舰自由通过海峡(主力舰仅限1艘),非黑海沿岸国家军舰通过海峡时,在同一时间内总吨位不得超过 3万吨,其中1个国家不得超过1.5万吨,数量不得超过9艘,军舰在黑海停留期不得超过3周;在战时,如土耳其中立,交战国军舰不得通过,如土耳其参战,允许通过与否,由土酌情决定。有效期20年。公约生效满5年,缔约国有权提出建议修改公约的条款。公约期满前两年,任一缔约国未向法国政府预先通知废止时,则公约继续有效,直到这种通知发出后 2年时为止。但公约第1条确认的通航自由原则将无限有效。 
公约恢复了土耳其对黑海海峡地区的主权,加强了土耳其对海峡的控制权。公约也扩大了黑海沿岸国家通过海峡的航行权,并对非黑海国家通过海峡的权利作了比《洛桑公约》更多的限制,有利于维护黑海沿岸国家的权利和安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土耳其允许德国军舰驶入黑海而违反了公约第19条的规定。1946年 8月苏联提出修改蒙特勒公约,要求苏、土共同保卫和管理黑海海峡,遭土耳其拒绝。1953年 5月苏联正式撤回这一要求。此后缔约各国未正式提出异议,蒙特勒公约继续生效。

91德国吞并奥地利 1938
annexation of Austria by Germany
指1938年 3月12日希特勒德国武装占领奥地利。奥地利共和国地处欧洲心脏地带,战略地位重要,是A.希特勒猎取的第一个对象。早在1933年德国间谍就在奥地利活动。1934年 7月策动维也纳法西斯分子叛乱,刺杀奥首相E.陶尔斐斯。此后,纳粹德国颠覆奥政府的活动从未停止。1936年 7月11日德国强迫奥地利签订《德奥协定》,要奥地利保证在外交政策中将始终按照承认自己是“一个日耳曼国家”的原则行事,并在秘密条款中规定让德、奥法西斯党徒参加奥政府机构。视奥地利为自己势力范围的意大利,对希特勒吞并奥的企图开始持反对态度。1934年初,B.A.A.墨索里尼首席外交顾问访奥时重申,“必须首先保证奥地利的独立”。墨索里尼曾下令意军 4个师开赴边境。后形势逆转,意、德日益接近。1937年11月,意大利加入《反共产国际协定》,墨索里尼改变了在奥地利问题上的立场。1938年 2月,英国首相A.N.张伯伦宣称,当德国占领奥地利时,奥无法指望其他大国的援助。美国驻法大使W.C.布利特通知德国,华盛顿“完全理解”德改变欧洲地图的计划。法国政府也表示无意干涉奥地利事务。由此,德国更加有恃无恐,加紧了吞并奥地利的步伐。 
1938年2月12日,希特勒在贝希特斯加登迫使奥总理K.舒施尼格(1897~1977)答应德国以下要求:特赦以政治犯名义囚禁的全部纳粹党员,任命奥地利纳粹分子A.赛斯-英夸特为内务部长兼保安部长,掌握警察权。3月12日,纳粹党徒大肆宣扬“奥政府被共产党暴徒包围”,伪造奥政府请德出兵镇压骚乱的“紧急请求”,接着,德国军队长驱直入,兵不血刃地占领了奥地利。次日,希特勒到维也纳,签署了“德奥合并”的法律,奥国成为“德意志第三帝国”的“东方省”。对希特勒这一赤裸裸的侵略行为,西方列强仅仅表示抗议。不久,英、法、美等国又承认了德国对奥地利的吞并,分别把驻奥使馆改为驻维也纳领事馆。苏联强烈谴责纳粹德国的侵略,并建议召开国际会议讨论集体对付希特勒的侵略,西方国家对苏联的建议置之不理。希特勒吞并奥地利,增强了德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和战略地位,更加肆无忌惮地实现它的侵略和战争计划。 
1943年10月苏、美、英三国外长莫斯科会议宣布德国吞并奥地利无效,决定恢复奥的独立。战争结束后,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奥地利。1955年 5月四国同奥签订《奥地利国家条约》,奥地利重新赢得主权国地位。

92慕尼黑会议 1938
Conference of Munich
1938年9月29~30日在德国慕尼黑举行的英、法、德、意 4国以牺牲捷克斯洛伐克为代价谋求相互妥协与勾结的国际会议;参加者有英国首相A.N.张伯伦、法国总理□.达拉第和德国总理A.希特勒、意大利首相B.A.A.墨索里尼。捷克斯洛伐克境内居住着约 300万日耳曼人少数民族,多聚居在苏台德区。德国法西斯利用捷克斯洛伐克民族问题挑起事端,为侵略制造借口。1933年10月德国扶植苏台德日耳曼人党,充当侵略工具。1937年 6月希特勒制定了侵略捷克斯洛伐克的“绿色方案”,其侵略行径受到大力推行绥靖政策的英法政府的纵容。1937年11月,英国掌玺大臣哈利法克斯伯爵E.F.L.伍德明确向希特勒表示英国将容忍德国“变更”欧洲秩序,侵占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和但泽。1938年 3月,德国强行兼并奥地利后,加紧对捷施加政治与军事压力。 4月,希特勒唆使日耳曼人党要求苏台德区“自治”,德军同时在德、捷边境集结,进行武力威胁,由于捷举国奋起,决心抵抗。希特勒被迫暂时退却。 9月12日,希特勒在纽伦堡发表演说,公开宣布要援助苏台德日耳曼人党。当晚苏台德发生暴乱,出现“九月危机”。边境局势再趋紧张。 9月15日,张伯伦赴德国伯希特斯加登同希特勒举行会谈,不惜一再退让,表示英国“承认苏台德脱离的原则”。 9月19日,英、法两国对捷施加压力,迫其割让苏台德区。9月21日捷被迫接受英、法建议。波、匈也向捷提出领土要求。 9月22日,张伯伦再次飞抵德国同希特勒会谈。希特勒又要求兼并更多的领土,并于9月26日以战争相威胁,局势空前紧张。美国政府虽未直接参预英、法的“调解”活动,但始终支持英、法与德国妥协,并建议为此召开国际会议。  苏联在危机期间一再表示将履行1935年《苏法互助协定》和《苏捷互助协定》承担的义务。甚至表示即使法国不提供援助,只要捷自己抵抗,并请求苏联援助,苏联也将援捷。苏联还建议英、法共同制止侵略,均遭拒绝。  
经过幕后策划,由墨索里尼出面斡旋,决定举行英法德意4国慕尼黑会议。9月30日凌晨签订了《德国、联合王国、法国及意大利间的协定》,即《慕尼黑协定》。协定规定:1938年10月10日前将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地区及同奥地利接壤的南部地区,连同上述地区的一切建筑和设施,移交给德国;日耳曼居民是否占多数尚不确定的地区,暂由国际委员会占领,通过公民投票,决定归属,最后划定边界;英、法对新国界提供保证,当捷克斯洛伐克境内的波兰和匈牙利少数民族问题解决之后,德、意才同意提供保证。会议期间发表了具有互不侵犯条约性质的《英德宣言》,不久,法、德也签署了类似宣言。实际上这些宣言不过是一纸空文。慕尼黑会议及协定粗暴地践踏了国际法和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是大国主宰小国,牺牲弱小国家利益进行妥协的一次交易,是绥靖政策登峰造极的表现。慕尼黑会议及协定鼓励和助长了法西斯国家进一步发动侵略战争的野心。同年10~11月德军占领苏台德区。1939年 3月,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全部领土,并于 9月进攻波兰。这一切都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战火首先燃向英、法及其事实上的盟国。  
参考书目
 William Waite Hadley,Munich:before and after,Cassell and Co. Ltd., London,1944.

93远东慕尼黑阴谋
Munich scheme in the Far East
日本侵华时期英美等国在东方策划对日绥靖,牺牲中国,造成反苏反共局面的国际阴谋。因袭用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慕尼黑会议方式,史称远东慕尼黑。其主要内容是:帝国主义各国在反苏、反共、反华的基础上达成妥协;诱迫中国国民党对日投降,变中国为东方的捷克斯洛代克,乘机镇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挑起反苏冲突,维护英、美的远东利益。促成远东慕尼黑危机的主要因素是:英、美的东方绥靖政策,德国、意大利一度进行的劝和调停,日本的诱降和国民党当局的妥协,以及它们共同的反共、反苏企图。在这种历史条件下,远东慕尼黑危机持续了3年之久。 
中国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当局与日本多次秘密接触。国民党当局一再要求英、法斡旋,并妄图通过1937年11月国际联盟在布鲁塞尔召开的九国公约缔约国会议(布鲁塞尔会议),结束抗战。中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1938年12月在日本政治诱降下,亲日派汪精卫集团公开投敌,国民党当局的妥协分裂倾向日益加强。英、美、法由于欧洲局势的牵制,无力东顾,遂策划召开太平洋国际会议,诱使国民党政府同日本“议和”。1939年7月24日英国与日本签订《有田-克莱奇协定》,承认日本侵华为“合法”。宣称日本在中国进行侵略战争时,有权“铲除任何妨碍日军或有利于敌人之行为与因素”。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后,远东慕尼黑危机进一步加深。英国由于法西斯德国在欧洲发动进攻,急于对日妥协,充当了策划的主角。1939年10月英、法从华北撤军。1940年6月英、日签订《天津协定》,勾结日本镇压中国抗日并承认日本在天津的政治经济统治地位。7月17日英、日签订封锁滇缅路和香港边境协定,以切断中国抗战外援,压蒋降日。8月8日,英外交部拟定《对日总协议》的备忘录,力图达成全面对日妥协。 
1940年法国溃败,英伦告急,日本南进趋势加强。英国开始转向诱引中国参加英美集团,利用中国战场拖住日本的策略。德、意在战略上急于要日本从中国脱身,南下打击英、美,以配合其全球攻势;经济上又有攫取中国市场的需要,一度成为劝降中国的主角。1940年底,德外长通过劝和,力图拉国民党当局结束战争参加法西斯阵营。 
1941年 3~12月美、日秘密谈判是远东慕尼黑的新阴谋。美国面临西线告急、东线吃紧的严峻局势,为了援英反德,确保欧洲重点,力求避免或推迟在远东与日冲突,成为策划远东慕尼黑新阴谋的主角。美国对远东局势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又是国民党当局的主要靠山,故美、日勾结对中国和远东局势的危险最大。谈判中美国竟然承认“近卫三原则”,承认伪满,同意日本延缓从中国撤军等,出卖中国换取日本同意恢复“门户开放”,以维护美国在中国和太平洋地区的既得利益。中国共产党及时严正指出,日美妥协,牺牲中国,造成反共、反苏局面的东方慕尼黑的新阴谋,正在日美蒋之间酝酿着,我们必须揭穿它,反对它。 
远东慕尼黑阴谋几经策划,终归破产。其主要原因是:英、美和日本的矛盾无法调和,最终导致日本偷袭珍珠港,发动太平洋战争;苏联坚决支持中国抗战,又避免卷入远东冲突;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坚持正确政策和策略,对国内投降活动和国际上远东慕尼黑阴谋进行了及时的揭露和有效的斗争,从而扭转了危局。

94英法苏莫斯科谈判 1939
Anglo-Franco-Soviet Moscow Negotiation (1939)
1939年4~8月英国、法国和苏联为缔结互助条约和军事协定在莫斯科举行的谈判。1939年3月德国侵占捷克斯洛伐克后,欧洲和平受到严重威胁。3月18日,苏联建议召开苏、英、法、波、罗、土6国参加的国际会议,讨论采取共同行动制止德国侵略的问题,为英国所拒绝。4月15日,英国要求苏联单方面发表声明,许诺一旦与苏相邻的欧洲国家遭受德国侵略而请求援助时给予援助,但不规定苏联遭受德国侵略时英国应负的义务。苏联未予接受。4月17日,苏联向英、法建议缔结英法苏互助条约,条约内容包括:缔约一方受到德国侵略时,其他缔约国应提供军事援助;3国共同保障波罗的海和黑海之间与苏联相邻各国的安全;3国应尽快确定在上述情况下进行军事援助的规模方式;3国应同时签订互助条约和军事协定;抗德战争开始后,任何一方不得与德国单独媾和。A.N.张伯伦政府被迫于5月27日同意就此举行谈判。6月14日,英国外交部司长W.斯特朗抵莫斯科,与以外交人民委员В.□.莫洛托夫为首的苏联代表团举行会谈。 
在谈判中,英国先是不接受苏联关于签订互助条约的建议,后在英、法民主舆论压力下,表面上表示同意缔结三国互助条约,但坚持要互助条约签订后再谈判军事协定问题。在对波罗的海国家作出保证的问题上,英国先是不肯给予保证,后只同意在它们遭受直接侵略时可提供保证。这意味着英国将在德国向波罗的海各国发动侵略时保持中立,为其东侵苏联敞开大门。由于英、法在这两个问题上坚持己见,谈判陷于僵局。  为了挽救濒于失败的谈判,苏联于7月9日建议先行举行军事谈判。谈判于 8月12日开始举行。苏联派出以国防人民委员K.E.伏罗希洛夫为首的代表团,提出共同抗击德国的具体计划,表示准备派出136个陆军师和大量空军参战,但因苏、德没有共同边界,故要求战时波、罗同意给予苏军过境的便利,遭波、罗拒绝。8月21日,法国同意苏联这一要求,并以废除法、波盟约为手段,要求波兰同意苏军过境。波兰政府仍拒不同意。8月21日军事谈判破裂。8月23日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英、法、苏莫斯科谈判的失败意味着建立反侵略战线的最后努力完全落空,这就为法西斯德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95英德秘密谈判 1939
Anglo-German secret negotiation
1939年5~8月,英国和德国为调整彼此关系,实现英德两国合作,划分势力范围而举行的秘密谈判。  1939年3月德国侵占捷克斯洛伐克之后,英国A.N.张伯伦政府继续执行绥靖德国的政策,英、德之间多次举行秘密谈判。5~7月英国政府官员同来英访问的德国霍恩洛厄亲王就英、德合作和重开谈判的问题频繁进行接触。7月18~21日英国政府首席工业顾问H.威尔逊和外贸大臣G.赫德森分别同德国《四年计划》专员沃塔特在伦敦举行会谈。7月29日英国工党国会顾问巴克斯顿同德国驻英使馆参赞科尔特密商。谈判集中酝酿英、德合作纲领。英国提出的纲领包括:把东欧和东南欧划作德国势力范围;德国尊重英帝国的权益;就殖民地、世界原料和市场等问题进行谈判,两国划分势力范围;缔结英、德互不侵犯条约和互不干涉协定。英国还提出,一旦实现英、德合作,英国将中止同苏联的谈判,取消对波兰、土耳其等国的保证,迫使法国废除法、苏互助条约。8月上旬威尔逊和英国外相E.F.哈利法克斯继续同德国驻英大使迪克逊进行接触。8月7~10日H.戈林同以斯潘塞为首的英国工业家在德、丹边境就召开国际会议解决波兰问题举行会谈。8月下旬,瑞典商人达勒鲁斯受戈林之托,多次奔走于伦敦和柏林之间进行撮合。由于英、德在瓜分殖民地等问题上矛盾尖锐,难以妥协,加上德国先占波兰、后攻英法的战略方针已内定,A.希特勒在利用英、德密谈破坏英、法、苏谈判的目的达到后,9月1日便对波兰开战。长达4个月的英、德秘密谈判遂以失败告终。  英、德秘密谈判是张伯伦在战争前夕继续推行绥靖政策的表现,它破坏了英法苏莫斯科谈判(1939),便利了德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
13#
 楼主| bbcc 发表于 06-2-10 10:49:49 | 只看该作者
96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1939
Treaty of non-Aggression Between Soviet Union and Germany
1939年 8月 23日苏联和德国在莫斯科签订的条约。1939年 3月10日И.В.斯大林在联共(布)第18次代表大会上宣布战争危机紧迫时苏联的外交政策是维护和平,同所有国家友好相处。警告德国不要把战争矛头指向苏联。批判西方国家执行不干涉政策,同时表示愿意同它们一道阻止德国发动世界大战。1939年 3月15日,德国侵占捷克斯洛伐克全境。23日又占领立陶宛滨海城市默麦尔。4月3日下达旨在消灭波兰的“白色方案”。5月22日又签订《德国意大利军事同盟条约》。苏联在 4~8 月多次主动采取行动同英、法在莫斯科举行关于缔结互助条约和军事协定的谈判,争取建立反侵略的统一战线。但英、法仍奉行绥靖政策,无意与苏联合作。与此同时,英国同德国进行一系列秘密谈判,力求实现英、德合作,把战火引向苏联。在这种情况下,苏联也采取措施调整同德国的关系。1939年7月18日苏、德恢复贸易谈判,8月19日签订贸易协定。在此期间,苏联外交人民委员В.□.莫洛托夫在 8月15日向德国大使提出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创议。8月16日德外长J.von里宾特洛甫指示德国驻苏大使向苏联方面表示他准备赴莫斯科谈判并签约。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在莫斯科签字(1939.8)  1939年 8月中旬,苏联的国际处境十分险恶。日本继1938年在中苏边境张鼓峰挑起反苏武装冲突后,1939年5~8月又在中蒙边境诺门坎地区向苏联、蒙古军队发动大规模进攻,严重威胁苏联东部地区的安全。日本处心积虑要同德国建立反苏军事同盟,加紧对苏联的战争准备。同时,德国即将进攻波兰,世界大战有一触即发之势。为了苏联的安全,斯大林于 8月21日接受A.希特勒提出的、立即缔结互不侵犯条约的要求。 8月23日苏联同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有效期10年。条约规定,缔约双方彼此互不使用武力,任何一方将不参加直接或间接反对他方的国家集团;当一方受到第三国进攻时,另一方不给予第三国任何支持;就彼此有关问题,密切接触,交换情报;和平解决相互间的一切争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国家公布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附加议定书》,内容为确定双方在东欧的势力范围。 
该条约的签订使苏联得以暂时置身于战火之外。但希特勒之所以签订条约完全是为避免两面作战的权宜之计。条约签订不到两年,德国在西线得手后,便迫不及待地于1941年 6月22日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挑起苏德战争。近年来,中国一些世界史工作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中,对苏联决定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利弊得失以及对条约《附加议定书》的评价,提出了与上述分析不同的观点。

97三国同盟 1940
Tripartite Pact (1940)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意日 3个法西斯国家组成的政治和军事侵略性同盟。1938年初至1939年夏,德、意、日在柏林、罗马和东京分别进行多次谈判,酝酿在日德意《反共产国际协定》基础上建立三国同盟。1939年 5月22日,德国和意大利于柏林订立同盟条约,此为法西斯轴心国军事同盟之始。日本和德国则因他们各自的侵略目标与步骤有异,谈判停滞不前。1938年 8月23日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订立后,日本一度中断与德国缔结同盟的谈判。德国进攻波兰后,日本曾表示采取不介入欧洲战争的立场。迨1940年夏,德国武装侵略势力席卷西欧、北欧后,日本为加紧侵华战争并准备发动太平洋战争,对建立三国同盟又趋积极。同年9月27日德国外长J.von里宾特洛甫、意大利外长G.齐亚诺及日本外相来栖三郎在柏林签定《德日意三国同盟条约》(亦称《柏林条约》)。其主要内容为:德、意和日本彼此承认在欧洲和亚洲的“领导地位”。三国中一国受到未参加中日战争和欧洲战争国家的攻击时,相互给予政治、经济和军事援助。三国同盟的签订表明德意日3国轴心军事同盟正式形成,它促成德国武装进攻苏联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德日意三国同盟条约》签字仪式(1940.9.27)

98轴心国
Axis Powers 见三国同盟(1940)。

99第二次世界大战 1939-1945
Second World War

1939~1945年以侵略者德日意法西斯轴心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国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这场战争给人类带来极大灾难,其结果以美、英、苏、中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生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制度处于全面危机期间德、日、意法西斯国家实行侵略扩张、争夺世界霸权所挑起的,经过多次局部战争逐渐演变而导致全面战争。
  1、战争的起因
德、日、意等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所确立的法西斯政权及其侵略扩张,是这次世界大战的根源。  法西斯政权的建立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按照英、法、美等主要战胜国的意志确立了凡尔赛-华盛顿国际关系体系。战败的德国不甘心于《凡尔赛和约》给予的严厉惩罚和约束。战胜国意大利因未能获得英、法许诺的领土而不满,另一个战胜国日本扩张要求日益强烈。这些因素孕育着新的国际冲突。由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德、日、意等国的实力很快得到恢复或加强,要求重新瓜分世界,成为英、法、美等国的对手。随着1929~1933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帝国主义制度的各种基本矛盾重新尖锐化并愈演愈烈,以致发展到诉诸战争。从根本上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制度危机的产物。
20世纪20、30年代,在意大利、德国和日本相继兴起以极端民族主义和极权主义为核心内容的法西斯主义势力和运动。它很快成为本国统治阶级借以稳定政权、强化统治、镇压人民运动的支柱。1922年10月B.A.A.墨索里尼在意大利掌握政权。1933年 1月A.希特勒在德国执政。1936年 3月日本军部实现对内阁的全面控制,开始确立法西斯专政。这些法西斯政权的共同特征是对内镇压一切民主进步力量,实行反民主制的专制独裁极权统治;对外进行侵略扩张,夺取别国领土,兼并弱小国家。它们既与社会主义的苏联和被压迫民族、周边弱小国家为敌,也与西方民主制国家为敌。它们向英、法、美等国争夺势力范围和世界霸权,不惜通过战争手段改变由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所确立的国际秩序,从而形成对世界和平的严重威胁。
  2、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德国从1933年起加速扩展军事工业;1934年秘密扩大陆海军,突破《凡尔赛和约》对其军队的限额;1935年正式重建空军,实施义务兵役制,秘密颁布《国家防御法》。1936年3月7日,德国宣布废除《洛迦诺公约》和《凡尔赛和约》的有关规定,派兵进入莱茵非军事区。早在1935年秋德国国防军即已开始制订代号为“红色”的对法作战计划、入侵奥地利的“奥托”方案和进占捷克斯洛伐克的“绿色”方案。纳粹德国成为主要的和最危险的欧洲战争策源地。意大利在侵略和兼并阿比西尼亚(埃塞俄比亚)的过程中与德国接近,并在武装干涉西班牙期间同德国密切合作。1936年10月,德、意签订柏林协定,形成柏林-罗马轴心。意大利成为欧洲战争策源地的组成部分。 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召开东方会议,确定武力侵占中国,进而征服印度、南洋群岛、中亚细亚和小亚细亚以至欧洲的侵略扩张总纲领。从1931年起,日本对中国发动并逐步扩大局部性侵略战争。在1936年 8月五相会议制订的《国策基准》和此前军部修订的《帝国国防方针》等文件中,规定了向太平洋地区及西伯利亚的扩张目标和对美、苏、中、英等国作战的具体方针。日本成为挑起世界战争的远东战争策源地。3个法西斯国家在对外扩张和发动侵略战争的过程中逐步相互接近,开始结成侵略集团。1936年11月25日,德、日两国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次年11月 6日意大利参加该协定。
  3、世界大战的前奏
20世纪30年代,法西斯国家多次发动局部战争。日本首先在亚洲燃起战火,揭开世界战争的序幕。  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1931年日本军国主义制造“九一八”事变,出兵侵占中国东北三省。翌年 3月建立“满洲国”傀儡政权。1932年 1月,日军进攻中国上海。1933年 3月,日军攻占热河省,随后入侵察哈尔省北部和河北省东部地区。1936年 1月,日军进犯绥远省。中国军队和人民先后在上海、长城各口、察哈尔北部和绥远等地奋起抵抗,并在东北三省广泛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美、英、法等国对日本的侵略行径姑息纵容。1932年10月,国际联盟派出的以英国人E.R.B.李顿为首、英、法、美、德、意 5国参加的调查团发表报告书,虽披露了日本武力侵占中国的若干事实,却把日本武装侵略说成是中日冲突,指责中国抵制日货是发生冲突的重要原因,要求双方从中国东北撤军,实行“国际共管”。1932年 1月,美国宣布“不承认主义”,对日本独霸中国东北表示不满,同时继续以大量军事物资供应日本。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国民党、共产党两党合作为核心,举国一致,英勇进行反法西斯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
从世界全局来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世界上进行大规模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个战场。中国军队在淞沪、平型关、台儿庄和武汉等战役中给予日军以沉重打击。在中国军民抗击之下,日本法西斯妄想在几个月内灭亡中国的速战速决的侵略计划彻底破产,不得不放弃战略进攻。中日战争在1938年10月日军占领武汉、广州以后,开始转入战略相持阶段。到1939年底日本侵华兵力增加到31个师团和4个独立混成旅团近100万人。
日本对苏联的战争挑畔 在德、意、日 3国酝酿缔结军事同盟期间,日本于1938年7月29日至8月11日在邻近朝鲜的中苏边境挑起张鼓峰事件(哈桑湖事件)。1939年5~8月,日军在中国黑龙江省西部与蒙古接壤地区再次挑起诺蒙坎事件(哈勒欣河事件)。日苏双方直接参战兵力在1939年 7月2日至8月31日超过10万人。日本的两次战争挑衅均遭失败。此后,日本法西斯集团内部虽仍有“北进”、“南进”之争,但“南进”扩大侵略战争的倾向日益增强。
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1935年10月 3日,意大利30万军队侵入埃塞俄比亚。埃塞俄比亚第二次抗意战争爆发。尽管国际联盟通过决议宣布意大利为侵略者,并表示要对它实行有限的经济制裁,意大利仍能从西方民主制国家、尤其是从美国获得源源不断的石油供应。英、法、美以“中立”为名对交战双方实行武器禁运,陷埃塞俄比亚于困境。
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 1936年 7月西班牙内战爆发。德、意派飞机空运叛军,出动军队和飞机参战。截至1939年4月,德国派往西班牙作战人员超过5万人,意大利约15万人。德、意向叛军提供的军火价值10亿美元。国际进步力量积极支持西班牙政府,组织国际纵队与西班牙人民并肩作战。英、法、美等国则宣布“中立”,实行“不干涉”政策,禁止西班牙政府购买的武器过境。1939年2月27日,英、法与西班牙共和国断交,公开承认F.佛朗哥政府。
德国吞并奥地利和肢解捷克斯洛伐克 1938年 3月12日拂晓,德军入侵奥地利。14日,宣布将其划为德国的一个州,兵不血刃地吞并了奥地利。接着,德国就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区“自治”问题制造“五月危机”,陈兵德捷边境。 9月12日,希特勒再次进行战争恫吓。在德国压力下,英、法两国政府决定以牺牲弱小国家利益的方式换取“和平”, 9月29日在慕尼黑会议上签订出卖捷克斯洛伐克的协定。10月 1日,德国占领苏台德区。10月 6日,在德国操纵下,斯洛伐克“自治政府”成立。
对侵略和战争的不同态度  面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行动和战争威胁,各国人民要求维护世界和平,掀起以反法西斯、反侵略战争为主要内容的保卫和平民主、支持援助被侵略国家的群众运动。1935年 5月30日法国反法西斯的人民阵线宣布成立。此后,西班牙等国相继建立人民阵线或开展争取成立人民阵线的活动。1935年 7~8月举行的第三国际第7次代表大会确定了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以反对战争威胁的战略方针。次年4月1日,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团作出决议,强调“制止法西斯战争祸首,保卫和平,是今天整个国际无产阶级的中心任务”。社会主义的苏联在欧洲积极推行集体安全政策。英国等西方民主制国家的一批有影响的政界人士,如W.L.S.丘吉尔、R.A.艾登、D.劳合•乔治等主张联合其他国家采取集体行动制止法西斯的侵略,警告执政当局不能再对纳粹德国让步。 英法两国政府却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采取姑息纵容态度。尤其是1937年 5月A.N.张伯伦在英国执政后,全面推行绥靖政策。法国E.达拉第政府成为张伯伦推行绥靖政策的主要伙伴。美国奉行“中立”政策也纵容了德、意、日的侵略扩张。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发展过程表明,对法西斯侵略者的迁就迎合,压制弱小国家反抗侵略,非但不能保持和平,反而鼓励了侵略者,便于法西斯逐步增强战争力量,加速扩大战争。只有对法西斯的每一个战争步骤予以迎头痛击,才有可能抑制其侵略气焰,打乱其战争步伐,制止战争的扩大。
二、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1939年春、夏季,欧洲再次出现紧张局势,经过波兰危机和错综复杂的外交斗争,终于爆发全面战争。  严重的战争危机 1939年3月15日,德国出兵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全境。21日又制造“但泽危机”,向波兰提出领土要求。次日出动海军占领立陶宛的默美尔。4月1日在德、意武装支援下,佛朗哥军队控制西班牙全境。4月7日,意大利军队入侵阿尔巴尼亚。5月22日,德、意正式签署军事同盟条约,即“钢铁同盟”。德军统帅部在4月3日即已下达代号为“白色”方案的对波兰作战计划。5月23日,希特勒在德国军事首脑秘密会议上部署,一遇适当时机便进攻波兰;强调如遭英、法干涉,战争应主要针对英、法两国,并声称对英、法的战争是一场决定生死存亡的战争。这意味着希特勒即将在欧洲发动大规模战争。  面对德国的战争威胁,波兰向英、法求助。张伯伦政府认为德国如果占领波兰将危及英、法安全及其在欧洲的根本利益,鉴于绥靖政策遭到世界和国内舆论的谴责,被迫开始对政策作出某些调整。1939年3月22日,英、法互换照会,承担遭到侵略时相互援助的义务,把实际存在的同盟关系固定下来。 3月31日,张伯伦代表英法两国政府宣布,一旦发生威胁波兰独立的行动,英、法立即给予波兰全力支持。4月6日,英、波缔结临时互助条约。4月13日,法国重申忠于法波同盟义务。5月19日,法、波正式签署军事协定。英、法还先后宣布保证丹麦、希腊、罗马尼亚等国独立,与土耳其签订双边互助协定。至此,英、法等民主制国家与德意法西斯进入对峙状态。
三角谈判和斗争 1939年春、夏季,围绕欧洲的战争与和平形成三角谈判和斗争相互交错的局面。 4月15日开始举行英法苏莫斯科谈判(1939),就采取共同行动制止法西斯扩大侵略进行磋商。由于英、法两国缺乏诚意,先后举行的政治和军事谈判均未取得任何积极成果。与此同时,英德秘密谈判也在进行。但是,英、德矛盾无法调和,英国所作让步已不能满足德国的侵略野心,未能达成幕后交易。
德国的战略方针首先以英、法为主要对手,集中力量与西方国家作战,需要缓和德苏关系,以避免在向西方进攻时腹背受敌。从1939年5月起,德国一再向苏联进行外交试探。 8月间更迫不及待地多次要求与苏联就划分“从黑海到波罗的海整个地区”的势力范围达成协议,立即缔结互不侵犯条约。起初苏联拒绝就划分势力范围问题与德国达成协议。然而,苏联同样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在亚洲,正与日本军队在诺蒙坎地区进行大规模战斗;在欧洲,世界大战一触即发;英、法、苏 3国谈判旷日持久,濒于破裂。苏联政府选择与德国改善关系,争取时间加强战备的决策。8月19日,苏、德在柏林签订贸易、贷款协定。 8月23日,《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在莫斯科签订。近半年的三角谈判和斗争告一段落。德国获得避免陷入两线作战的战略态势;英、法寻求与德国达成妥协、激化德苏矛盾的最后尝试完全落空;苏联暂时置身于德国与英、法等西方国家战事之外。但是,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已不可避免。
近年来,中国学术界对苏联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持有完全肯定、基本否定以及利弊兼有等不同评价。持利弊兼有见解者认为,在当时特定国际形势下,苏联利用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以免过早卷入战争,争取时间巩固国防,从国际斗争全局来看,对苏联人民和全世界人民有益,这是其有利的一面。但是,匆匆过早订约,消极作用很大,一度模糊了对法西斯侵略者的认识,混淆了侵略与被侵略的界限,削弱了世界反法西斯、反侵略战争的斗争。对利弊得失大小,评价也不尽相同。有的认为,条约积极作用是主要的;有的则认为,苏联订约得小失大,利少弊多,真正获利最多的是纳粹德国,苏联所得有限而不可靠。至于条约所附秘密协定书涉及的划分势力范围的做法,仍属因袭强权政治的行为,显然是不可取的。
德波战争和英法对德宣战 1939年9月1日,德国出动57个师约 150万人、2500辆坦克、2300架飞机,从北、西北、西南三个方向对波兰发动突然袭击。同日,英、法先后发出照会,要求德国停止进攻,从波兰领土撤出一切军队。德国置之不理。9月3日,英、法两国政府对德宣战。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印度于同日、南非联邦于 6日、加拿大于10日先后对德宣战。德波战争期间,法军在法德边境消极观战。英国迟至10月间才派远征军到法国。波兰孤军作战, 9月16日,波军防线全面崩溃,德军完成对波兰首都和波军主力的包围。9月17日,波兰政府成员逃往国外。华沙军民战斗到弹尽粮绝,9月28日被迫停止抵抗。
关于世界大战起点的论争 国际社会和学术界历来公认以1939年9月1日德波战争开始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之日。近年中国有些研究者对此提出异议:有人认为应以1937年7月7日中日战争全面爆发作为二战的起点;有人主张以1931年“九•一八事变”为起点。这两种说法共同的主要理由是,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上最早开辟的反法西斯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二战过程中始终坚持而未中断,是具有世界影响而非地区性、局部性战事。不同意此种见解的人认为,正确评价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地位与二战的起点属于两种不同内涵的问题。1939年波兰危机是当时世界各种基本矛盾的汇合点,法西斯侵略者与被压迫民族、被侵略国家之间的矛盾,法西斯国家与西方民主制国家之间的矛盾,帝国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都围绕波兰危机极度尖锐起来。它是当时世界主要矛盾的集中体现。德波战争的爆发,标志着法西斯侵略集团的元凶纳粹德国走上全面战争之路,久已遭受损害的世界和平局面被根本破坏,战争越出地区范围,将世界主要国家以不同方式卷了进来。与此相比,中日战争尽管规模和影响很大,毕竟还不足以牵动世界全局。国际社会以世界大战的主战场欧洲战争开始之日作为二战起点是符合历史实际的。
(待续)
14#
 楼主| bbcc 发表于 06-2-10 10:50:01 | 只看该作者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
这次大战历时6年,经过法西斯轴心国战略进攻、交战双方攻守互易的战略转折和反法西斯同盟国战略反攻3个阶段。
  1、轴心国全面进攻和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德、意、日法西斯国家从1939年 9月到1942年下半年在欧洲、非洲、亚洲、大洋洲和太平洋、大西洋展开全面的战略进攻。大体上,1942年 9~11月苏德战场斯大林格勒市区争夺战,1942年 9月非洲战场德军E.J.E.隆美尔兵团向阿莱曼防线南翼的攻击,1942年 5月亚洲太平洋战场珊瑚海美、日军海空战,标志着法西斯国家在这几个战场的战略进攻达到顶点。
⑴西线战场 德国占领波兰后接连在欧洲从西、北、东南三个战略方向对资产阶级民主制国家发动大规模进攻。意大利参加了对法国的战争,它在非洲发动的攻势遭到失败。
奇怪战争 德波战争结束后,德国一面作出和平姿态,一面扩充军备,将主力调往西线,伺机进攻西欧国家。英、法两国实行消极防御战略,静守马奇诺防线。1940年2月,美国特使奔走于德、意、英、法4国首都,试图进行和平斡旋,为德国所拒绝。1939年9月至1940年4月,英、法与德国之间没有发生过真正的战事,史称“奇怪战争”。
 德军侵占丹麦、挪威 1940年春,希特勒担心英法联军进入挪威,从北面威胁德国,切断瑞典对德铁矿砂供应,遂先发制人于4月9日侵占丹麦,丹麦国王宣布投降。同日,德军入侵挪威,空降部队占领奥斯陆。V.A.L.J.吉斯林被扶植为傀儡政府首脑。 4月17日,英、法及波兰联军在挪威登陆,5月初兵力达25000人。6月初,联军相继退出挪威。 7月挪威国王和政府成员流亡英国。德军的闪电战在北欧取胜。
 德国进攻西欧 1940年5月10日凌晨,德军调集136个师,其中包括10个坦克师和 7个摩托化师,2580辆坦克,3824架飞机,向西欧国家发动进攻。当时西欧各国总兵力约 147个师,其中英国远征军为10个师。德国空军猛烈轰炸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在荷、比军队后方实施空降,坦克摩托化部队出其不意在比、卢接壤的阿登山区分 3路纵队快速挺进,致使马奇诺防线未起实际作用。德军进攻西欧宣告绥靖政策彻底破产,英国A.N.张伯伦政府垮台,由W.L.S.丘吉尔出任首相,组成保守党、工党、自由党联合政府。  在德军闪电战面前,英、法等国联军不堪一击。5月14日,荷兰军队停止抵抗,女王流亡英国。 5月26日德军夺取加来,进抵英吉利海峡,将法国北部和比利时境内的英法联军同法国中部军队的联系拦腰切断。 5月28日比利时国王宣布投降。 5月27日至6月4日,英、法海军利用德军数日停止进攻时机,集中各类舰船850余艘,成功地将被困在敦刻尔克狭小三角地带的英、法联军33.8万余人运过英吉利海峡,进入英国。在敦刻尔克撤退中,英国远征军几乎丧失全部武器装备, 243艘大小舰船沉没,但保存了英军的有生力量。
 意大利参战与法国战败 1940年6月6日,德军在横贯法国北部的400英里战线上发动总攻。法军总司令M.魏刚集结 100多万军队在索姆河和安纳河一线构筑的“魏刚防线”不到3天即告崩溃。德军进逼巴黎,6月10日,意大利向英、法宣战。6月14日,德军占领巴黎。17日,法国H.P.贝当政府宣布“停止战斗”。22日晚7时,在1918年11月11日德意志帝国向法国及其盟国签署投降书的贡比涅森林同一节车厢里,法国政府代表在纳粹德国提出的停战协定上签字。该协定规定,德国占领法国总面积3/5的北部和西部工业发达地区,非占领地区建立以维希为首都的贝当傀儡政府。  在勃朗峰到地中海的200多公里战线上,意大利军队32个师发动进攻,被法军6个师挡住。6月24日,在罗马附近签署法意停战协定。意军占领法一小块地区。意大利还攫取东非吉布提港和使用法属索马里境内铁路的权利,为它与英国争夺东非取得有利态势。
 意军在东、北非失败 1940年7月初,意军从埃塞俄比亚进犯东非英军,9月中旬占领英属索马里和肯尼亚部分地区。 9月16日占领埃及的西迪拜拉尼。12月11日英军发起反击收复该地,并于1941年2月6日占领利比亚的班加西等地。两个月内推进 700公里,俘虏意军13万人。在东非,英国从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调集军队,并就地征集大批非洲人入伍,于1941年 1月19日举行反攻,4月1日占领厄立特里亚首府阿斯马拉,在埃塞俄比亚游击队配合下于 4月6日同埃军一起收复亚的斯亚贝巴。5月20日,意属东非总督投降,英国重新控制红海与非洲之角。
 “海狮”计划和英伦空战 法国沦亡后,英国陷于孤军作战困境。希特勒企图通过施加军事压力,发动和平攻势,迫使英国屈服。1940年6、7月间,德国多次进行和平试探,邀请罗马教皇和瑞典国王充当调停人。希特勒声称,英国“把殖民地归还给德国”,“承认德国在欧洲的霸主地位”,即可避免英德战争,遭英国政府拒绝。7月16日,德军统帅部发布准备对英国实施登陆战役的训令,制定代号为“海狮”的作战计划。要求8月15日完成作战准备。希特勒力图取得英吉利海峡及伦敦上空制空权,摧毁英国空军、机场和港口,为其渡海作战创造先决条件。德国共集结2669架作战飞机,在 7月10日到10月底的3个月内猛烈空袭英国。8月24日,英国飞机首次空袭柏林。德国空军始终未能取得预期战果,在英伦之战中损失飞行员600人,飞机915架。“海狮”计划一再推迟执行,以后实际上被取消。英国赢得空中自卫战的胜利。
德、意扩大对巴尔干的侵略 1940年 7月21日,希特勒下令德国陆军总司令H.A.W. von布劳希奇着手准备对苏作战,12月18日,希特勒签署代号为“巴巴罗萨”的对苏作战计划,训令德军在1941年 5月15日以前完成入侵苏联的各项准备。1940年9月27日,德、意、日在柏林签署军事同盟条约(见三国同盟),正式结成轴心国侵略集团。德、意两国加紧扩大对巴尔干的侵略,作为争夺东地中海、北非、中东的跳板和进攻苏联的战略前进基地。9月,德国支持罗马尼亚I.安东内斯库夺权,并以派遣“军事使团”为名占领罗马尼亚战略要地和油田。匈牙利霍尔蒂•米克洛什政权于11月20日、罗马尼亚安东内斯库政权于11月23日相继加入轴心国同盟。1941年2月28日,德军进驻保加利亚。3月1日,保加入轴心国同盟。1940年10月28日,意大利自阿尔巴尼亚出兵侵入希腊,遭希腊军民反击,11月初被迫停止进攻。1941年1月和3月意军两次发动攻势均被击退。
 1941年3月25日,德国迫使南斯拉夫政府签署加入轴心国同盟的议定书。南斯拉夫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举行声势浩大的反法西斯示威。27日,南新政府拒绝加入轴心国同盟,并与苏联签订好条约。4月6日黎明,德、意同时进攻南斯拉夫和希腊。德军于13日占领贝尔格莱德,4月9日占领希腊萨洛尼卡,16日包围希腊军队主力,21日迫其投降。英国5.8万名远征军在希腊作战,伤亡1.2万人,其余从海上撤退。4月27日,德军进入雅典。5月30日,德空降部队占领克里特岛。希腊国王经埃及流亡伦敦。南斯拉夫、希腊军队的抵抗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迫使希特勒将对苏战争的时间表推迟5个星期。  
⑵苏德战场 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境内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要战场。
德国对苏联突然袭击 1941年6月22日凌晨,德军在北起波罗的海、南至黑海的1800多公里战线上分 3路向苏联发动突然袭击。苏联卫国战争爆发。苏联人民在以И.В.斯大林为首的联共(布)中央和苏联政府的领导下奋起抵抗,迫使德军放弃南、北、中 3路齐头并进的计划,但苏军遭到重大损失,苏联西部大片国土沦陷。苏军在战争初期失利由多种因素造成:德国拥有中西欧强大经济、军事资源,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军队现代化装备程度较高,以绝大部分兵力集中于东线发动突然袭击,使得德国在一段时间内力量对比上居于优势。苏联方面,斯大林为了尽量推迟战争到来,极力避免“刺激”德方,不相信战争前夕来自多种渠道的表明德国即将进攻苏联的情报,没有及时完成战争准备,导致战争初期措手不及。苏军战略思想和指挥艺术亦不能适应对德作战的要求,对德军主要突击方向判断失误,兵力部署不当。20世纪30年代以M.H.图哈切夫斯基元帅为首的大批苏军高级将领和优秀军官被无辜清洗,严重削弱了部队战斗力。为此,在战争初期苏军付出惨重代价。
苏联建立“东方战线” 早在德波战争期间,苏联即着手建立一条从波罗的海到黑海之间防备德国进攻的所谓东方战线,企图通过扩大西部疆域加强防御德国侵略的战略地位。1939年 9月17日,苏军出兵波兰,占领西乌克兰、西白俄罗斯等地约20万平方公里的地区。11月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加入苏联。  1939年11月30日爆发苏芬战争。翌年 3月12日苏芬和约将列宁格勒附近国境线向北推移 150公里,苏联获取41000平方公里领土,并租借汉科半岛及附近岛屿30年。  1940年6月15日,苏联以立陶宛政府违反苏-立互助公约,与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组成反苏军事联盟为由,出兵进驻立陶宛和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占据面积约17.4万余平方公里。8月初,波罗的海沿岸3国并入苏联。  1940年 6月28日,苏联以国际形势要求快速解决历史遗留的领土问题为由,出兵进驻罗马尼亚管辖下的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占据面积5.1万平方公里。  至此,苏联已将其国界向西推移300~400公里。苏联政府认为这对保证苏联安全是十分重要的。近年来学术界大多认为,以本国安全为名出兵占领别国领土和以武力解决历史遗留领土争端,其理由是难以令人信服的。事实上,德国在发动对苏战争后3个星期内分别在三个方向推进300~600公里,6月28日即占领明斯克。从防务的观点来看,“东方战线”并未起到苏联预期的作用。
莫斯科战役 德军自9月30日向莫斯科发起进攻,在付出相当代价后推进到莫斯科近郊,最近点距莫斯科城只有20公里。10月20日起,苏联大部政府机构和部分工厂撤离莫斯科。苏军顽强奋战,终于在12月 6日遏止德军攻势,转入反攻。1942年1月8日起,苏军调整部署,以9个方面军和两个舰队在空军支援下发动全线反攻。经3个月鏖战,排除了德军占领莫斯科的危险,将德军击退150~400公里。冬季战役结束时,德军伤亡总数为83万多人。德军首次遭到重大挫折,希特勒的“闪电战”亦告破产。但苏军未能达到歼灭德军主力的战略目标,尚未夺得战略主动权。  德军1942年夏季攻势 1942年5月初,希特勒下令将一切可动用军队集中到南翼主要战线,从奥廖尔、哈尔科夫、塔甘罗格分别发动进攻,在斯大林格勒会师,以求在顿河地区消灭苏军主力,夺取高加索油田。6月28日德军在南线发动进攻,7月17日进抵顿河河湾,揭开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序幕。此后展开斯大林格勒外围和近郊战斗,9月13日德军突入市区。双方激战到苏军反攻前夕,德军始终没有全部占领斯大林格勒。
⑶亚洲太平洋战场 日军偷袭珍珠港,挑起太平洋战争,战火席卷东南亚,进逼大洋洲,将美国及美洲、大洋洲许多国家卷入战争。这使第二次世界大战无论在参战国家数量、战火扩展范围以及作战规模和激烈程度方面都发展成为一次空前的全球性战争。 
远东慕尼黑阴谋及美日谈判 中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英美曾谋求与日本妥协,推行远东慕尼黑阴谋。1939年9月,英驻日大使与日本外相签订协定,承认日本侵华现状,同意不妨碍日本在华行动。美国尽管废除美日通商条约,禁止对日输出废钢铁,实际出口有增无减。1940年6月,英法按日方要求封闭援华国际通道。9月,日军占领印度支那北部,加速准备南进。美国为集中应付欧洲局势,力图缓和美日矛盾,自1940年11月起与日本进行正式或非正式谈判,直至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指望拆散德、日、意三国同盟,以牺牲中国利益为代价,阻止日本南进,但不愿接受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出现。日本企图迫使美国对中国政府施加压力,求得尽早结束中日战争,进而将美英势力逐出亚洲及西太平洋。双方的对立未能调和。1941年 7月日军进占印度支那南部,美日谈判一度中断,后又恢复。此时,日本利用谈判掩护战争准备,美国则为推迟战争作最后努力。
日本偷袭珍珠港 1941年10月,日本组成东条英机内阁,完成法西斯体制。11月 5日,日本统治集团通过12月初对美、英、荷等国开战的决定。12月7日凌晨,日本以航空母舰编队向位于夏威夷群岛中心瓦胡岛上的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发动偷袭。 (见彩图被日机炸中的美国海军“亚利桑那”号战列舰(1941年12月8日))日军以极小的代价,炸沉美国战列舰4艘,重创1艘,炸伤3艘,其他大型舰船10余艘,击毁飞机260余架。美国太平洋舰队除 3艘未停泊在港内的航空母舰免遭攻击外,几乎全军覆没。12月 8日,美、英对日宣战。接着,自由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等20余个国家相继对日宣战。12月11日,德国、意大利对美宣战。
日军进攻东南亚 日本自1941年12月 7日起在东南亚和西南太平洋发动全面进攻。10日占领关岛。22日占领威克岛。25日攻占香港。12月7、8日,日军在马来亚的哥打巴鲁和泰国的宋卡、北大年等地空降或登陆。10日,日机炸沉英东方舰队主力“威尔士亲王”号和“却敌”号两艘战列舰,取得东南亚海域的海空控制权。1942年1月11日,日军占领吉隆坡,31日攻占马来亚全境。2月15日新加坡陷落。日军还从印支南部进攻泰国,1941年12月9日侵占曼谷,21日,日本将同盟条约强加给泰国政府。  1942年1月2日进入马尼拉。4月9日,驻守八打雁的美国和菲律宾军队约 7万余人投降。5月7日美军司令下令余部投降。  1942年1月下旬,日军进攻荷属东印度群岛。2月14日,日军出动 320架飞机在苏门答腊的油田区巴邻旁空降。3月1日,日军在爪哇登陆,5日占领巴达维亚(雅加达)。3月12日,荷兰总督投降。万隆以东1万英、美军队放下武器。 3月15日,日军占领整个荷属东印度-印度尼西亚。  1942年 1月20日,日军由泰国进攻缅甸,31日占领毛淡棉。3月8日占领仰光。应英国当局请求,中国派出赴缅远征军共3个军、10万余人,配合英缅军队作战。4月28日,日军截断滇缅公路,占领腊戍,5月1日进入曼德勒,后又占八莫、密芝那。英军和中国远征军一部撤到印度英帕尔、利多。5月初,日军攻入中国云南省。中国军队凭借怒江天险挡住日军攻势。  1941年12月7日至1942年5月10日,日军侵占380万平方公里土地,其占领区人口达1.5亿。1942年4月5日,日本航空母舰机动队进入印度洋,轰炸锡兰(斯里兰卡)科伦坡和亭可马里港,击沉英国航空母舰 1艘、巡洋舰5 艘。英东方舰队撤往东非海岸。日本海军一度掌握印度洋制海权,达到日本向西扩张的顶点。
珊瑚海日美海空战 南进日军于1942年 2月攻占澳大利亚军队防守的新不列颠岛及拉包尔港。为切断美澳间交通线,准备在中南太平洋扩大攻势,日军于 5月初对所罗门群岛中的图拉吉岛和新几内亚东南重镇莫尔兹比港发起进攻,舰队同时出动。5月7日,美国飞机在新几内亚东面米西马岛附近击沉日本航空母舰1艘。8日上午日、美舰队正面对阵,另1艘日本航空母舰受重创,美国1艘航空母舰被炸沉,另1艘受创。双方损失相当,但日本舰队先行撤出战斗。这是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以来首次受挫,标志着日军在大洋洲南进势头被遏止,其攻势越过顶峰趋向衰落。
中国战场的局势 中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对国民政府采取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国民党副总裁、行政院长汪精卫于1938年12月18日自重庆出逃越南河内,公开投降日本,1940年 3月30日在南京成立日本卵翼下的伪国民政府。国民党当局的分裂倾向增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处于严重分裂危险之中。中国共产党提出坚持持久抗战,反对妥协、投降和分裂的方针,稳定了抗日阵线。在军事上,日本将其大部兵力调往华北,力图确保其占领地区,消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抗日游击队及东北抗日联军。1939年,八路军、新四军抗击日军侵华总兵力的62%,敌后战场成为抗日战争主要战场。1940年8月20日至12月5日,八路军以105个团、约40万人展开大规模进攻和反扫荡作战,给予华北日军巨大打击,史称“百团大战”。正面战场从1939~1941年秋主要在武汉外围地区作战,以后进行了南昌、鄂北豫南和两次长沙会战以及南宁和中条山会战。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为了策应南方作战,破坏中国浙江地区空军基地,发动第三次长沙会战和浙赣会战。1941年12月 8日至1942年1月6日,中国军队在长沙战役中击毙日军5000余人,俘虏日军百余人。这是在相持阶段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上获得的一次大捷。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反对法西斯侵略的共同利益推动了反法西斯国家的联合。随着战火的蔓延,经过反法西斯国家一系列双边和多边会谈,签订各种协定,以美、英、苏、中诸国为核心的反法西斯国家加强了彼此间的援助和合作。  
美国租借法案和英美同盟 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后,美国根据1937年中立法(见美国中立法)宣布中立。1939年11月美国修改中立法,实行现金购货、运输自理原则,向交战国出售武器,有利于拥有海军优势的英、法。法国败降和英国退守英伦三岛,使美国感受到法西斯的现实威胁,公众舆论要求给英国以援助,孤立主义势力削弱。1940年9月2日,美、英达成美国以50艘旧驱逐舰换取在英属百慕大群岛等 8个岛屿建立军事基地的协议。由于英国无力以现款购买军火,1940年底邱吉尔紧急致函美国总统F.D.罗斯福求援。罗斯福提出以“租借”方式援英。1941年 3月11日,美国国会通过租借法案,授权总统向与美国安全有重大意义的国家用出售、转让、交换或租借等方式提供武器和军用物资,拨款70亿美元用于实施《租借法案》。这意味着美国完全放弃“中立”政策,实际上介入欧洲国家的反法西斯战争。英、美开始结成反对德国法西斯同盟。与此同时,美英参谋部代表于1941年1~3月在华盛顿秘密会晤,就“先欧后亚”的全球战略达成协议,并据此制定“ABC-1计划”。1941年12月,美英首脑以代号为“阿卡迪亚”的华盛顿会议确认“先欧后亚”的方针。美国在会上提议并起草同法西斯轴心国相对抗的《联合国家宣言》草案。
苏英协定和美国援苏 德苏战争爆发当晚,邱吉尔宣布英国将支援苏联和一切反希特勒的国家。 7月12日,苏英签订在对德战争中一致行动的协定,相互承担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彼此支援和战斗到底的义务。8月16日,苏、英签订贸易、贷款和支付协定,英国给予苏联1000万英镑贷款。  1941年6月23日,美国代理国务卿发表声明,谴责德国侵略苏联。 6月24日,罗斯福总统宣布,凡是抵抗法西斯侵略的国家,包括苏联在内,都将得到美国的援助。7月30日,负责美国租借事务的官员作为罗斯福的私人代表抵达莫斯科,同苏联政府讨论美国对苏军事援助问题。8月中旬,美国派往苏联的船队首次启航。  反法西斯国际联合的扩大 1941年夏,苏联在伦敦与捷克斯洛伐克、波兰、比利时、挪威等国流亡政府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7月签订苏捷、苏波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一致行动协定。1942年 1月29日缔结苏、英和伊朗三国同盟协定。  法国战败前夕,C.-A.-M.-J.戴高乐将军于1940年6月17日飞抵伦敦,次日通过英国广播电台宣布建立“自由法国”, 6月23日宣布成立法兰西民族委员会。28日,英国正式承认“自由法国”,并与之结成同盟关系。9月,苏联也予以承认。
1941年 8月14日,美、英两国政府首脑公布《大西洋宪章》。这是美英战时政治联盟的标志,成为以后联合国宪章的基础,对于动员和鼓舞全世界人民,加强反法西斯联合起了积极推动作用。1941年9月讨论大西洋宪章的同盟国会议在伦敦召开,有英、苏、比、荷、卢、南、波、捷、挪、希腊和“自由法国”的代表参加。 9月24日,苏联发表声明,同意该宪章的基本原则,但作了某种保留,强调尽早把呻吟于希特勒压迫下的各国人民解放出来,战后必须消灭法西斯主义,每个民族应享有国家独立和领土不受侵犯的权利。  苏美英莫斯科会议 在大西洋会议上,罗斯福和邱吉尔联名致函斯大林,建议举行三国会议讨论共同对德作战和有关援苏问题。1941年9月29日至10月1日,三国会议在莫斯科召开。会前斯大林曾向邱吉尔提出1941年内在巴尔干或法国开辟第二战场,以迫使德国从东线调走30~40个师。但英国无力承担,美国尚未参战。10月1日,三国签订议定书,规定美、英两国从1941年10月至1942年 6月每月向苏联提供400架飞机、500辆坦克及其他武器装备;苏向英、美提供原料。10月30日,罗斯福宣布向苏提供10亿美元贷款。11月7日,美国把《租借法案》扩大到苏联。
联合国家宣言 经过磋商,26个国家的《联合国家宣言》1942年1月1日开始签字。尽管各签字国目的不尽相同,但在打败法西斯的共同旗帜下联合起来,标志着以美、英、苏、中为核心的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并为建立联合国组织奠定初步基础。
    
(待续)
15#
 楼主| bbcc 发表于 06-2-10 10:50:13 | 只看该作者
2、反法西斯联盟由防御到反攻的战略转折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战略转折的到来有一个全局的演变过程。大体上,美军1942年6月中途岛海战的胜利,英军1942年11月阿莱曼战役的胜利,以及作为主要标志的苏军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表明反法西斯盟国开始从防御转向进攻的战略转折。  
⑴苏德战场的转折 苏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的胜利是苏联卫国战争的转折点,它同时也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发生历史性转折,这一转折到苏军取得库尔斯克战役的胜利才最终完成。  斯大林格勒围歼德军 1942年11月19日,苏军3个方面军在斯大林格勒开始反攻,23日在卡拉奇合围德军第六集团军等部22个师33万人。在粉碎德军顿河集团军群的解围行动后,1943年1月10日,苏军发动围歼战。1月31日,歼灭斯大林格勒市中心德军,俘获德第六集团军司令F.保卢斯。2月2日,被围德军全部投降或被歼灭。在持续200天的战役期间,德军在顿河、伏尔加河和斯大林格勒地区共损失 150万人、坦克和强击火炮3500辆、飞机3000架。德军遭到发动战争以来最大的失败。
库尔斯克会战 1943年1月苏军发动冬季攻势,收复罗斯托夫等地,突破德军对列宁格勒的封锁。同年夏,德军在库尔斯克南北集结,力图在此区域粉碎苏军主力,夺回战略主动权。 7月5日德军发动进攻,7月12日苏军反攻,8月23日收复哈尔科夫。在激战的50天中,双方动用的总兵力达400余万人,共出动坦克和自行火炮1.3万多辆、作战飞机近1.2万架,是二次大战中最大的坦克兵团会战。德军共损失50万人、坦克1500辆、飞机3500余架。苏军完成了苏德战场的根本转折,从战略防御全面转入战略反攻阶段。
⑵非洲地中海战场 英军赢得阿莱曼战役的胜利,扭转了非洲战局,在西线作战的盟军获得战略主动权。英美盟军在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登陆成功,从东西两个方向夹击并肃清北非德、意侵略军,随后盟军展开西西里和意大利南部战役。
阿莱曼战役 北非意军在1940年12月至1941年 1月遭到英军歼灭性打击。 2月德国非洲军团由E.J.E.隆美尔指挥进入北非。德、意军重新发动进攻。1942年 6月21日图卜鲁格英军 3.5万人向德军投降。30日德、意军队进抵距埃及亚历山大港约96公里的阿莱曼。英国朝野为之震动,引起一场政府危机。邱吉尔亲赴开罗改组英国中东司令部。B.L.蒙哥马利出任英第八集团军司令,于9月初击退隆美尔对阿莱曼防线发动的最后一次进攻。10月23日至11月 4日,英军进行阿莱曼战役,共击毙击伤和俘获德意军5.9万人(见彩图英军在阿莱曼战役中俘获德军坦克及其驾驶员(1942年10月))。1943年1月23日英军进入的黎波里,至此共向西追击2200多公里。
盟军登陆西北非 1942年11月8日,由D.D.艾森豪威尔任总司令的盟军10余万人分 3路在卡萨布兰卡、奥兰、阿尔及尔登陆。12日,部分盟军进入突尼斯。这次代号为“火炬”的作战行动是英、美作为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替代行动。  11月10日,德意军队占领维希政府统治下的法国南部及科西嘉,并出兵突尼斯。11月27日,德军企图夺取法国舰队,封锁并占领土伦。法国海军将包括 3艘战列舰、1艘航空母舰在内的60余艘舰艇全部凿沉。  
肃清非洲轴心国军队 1942年11~12月间,增援突尼斯的德意军5个师与非洲军团会合,负隅顽抗,盟军进攻失利。1943年2月,德军发动攻势,向前推进150公里。4月,从东西两个方向进军的英、美两国军队会师,5月7日攻入突尼斯城。5月13日,北非德、意军队25万人向盟军投降。  
意大利投降及其对德宣战 根据苏、美、英 3国首脑卡萨布兰卡会议和华盛顿秘密军事会议的决定,盟军肃清北非敌军后,首先对意大利发动进攻。1943年 7月10日,美、英和加拿大军队在西西里岛东南部登陆。7月22日,美军攻占巴勒莫。 8月16日占领墨西拿。在西西里战役的38天内,德、意军损失16.7万人,其中德军 3.7万人。  意军屡遭惨败,国内生产下降,民不聊生,人民反战情绪高涨,法西斯政权面临严重危机。意大利统治集团酝酿推翻墨索里尼政府。 7月25日,意大利国王罢免墨索里尼首相职,由P.巴多利奥继任。28日,宣布解散法西斯党。统治意大利21年的法西斯政权垮台。  9月3日,意大利签署停战协定,盟军在亚平宁半岛登陆。德军占领罗马及意北部地区。 9月29日巴多利奥在马耳他签署意大利投降书。10月13日,意大利正式退出法西斯同盟,对德宣战。美、英、苏 3国立即承认意大利为共同作战一方。
大西洋之战  大西洋航运量占当时世界航运量的3/4 ,对盟国军事运输至为重要,对英国更是生死攸关。大战初期,德国广泛使用大型水面军舰、潜艇和远程航空兵破袭英法海上通道。英国建立护航制,出动海空力量搜捕德舰,仍损失严重,仅1940年即损失船只 500万吨位。法国败降后,美国逐步参与大西洋护航。1941年5月,英击沉德战列舰“俾斯麦”号。德国在大西洋实施无限制潜艇战,采用“狼群”战术,以多艘潜艇结群进行攻击。1942年德击沉盟国舰只770万吨位,超过盟国新造船只吨位。1943年春,德国潜艇战达到高峰。 5月盟国举行大西洋护航会议后,大西洋之战出现转折。同年下半年,德潜艇战迅速走向失败。1944年大西洋上已基本停止作战行动。
⑶亚洲、大洋洲太平洋战场 经中途岛海战和瓜达尔卡纳尔岛争夺战,美军夺得制空权和制海权,在亚洲、大洋洲太平洋战场实现战略转折。
中途岛海战 1942年 4月18日,美国飞机轰炸东京。日本海军决定东进作战,以中途岛为主要攻击目标,企图诱出美国太平洋舰队予以歼灭。6月4日,美日双方以航空母舰舰载飞机和岸基(美国)飞机交战。日方损失航空母舰 4艘,重巡洋舰1艘,飞机330架。此役为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第一次惨败,它从此丧失太平洋作战的空中优势。
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 1942年 8月 7日,美军占领西南太平洋所罗门群岛中的瓜达尔卡纳尔岛和图拉吉岛。日军逐次增兵反攻,均遭惨败。 8~10月,日、美海军在所罗门群岛海域多次进行海战,互有胜负,日方稍占优势。11月中旬,在两次海战中,日方损失战列舰 2艘,重巡洋舰 1艘,运输舰11艘,导致丧失西南太平洋制海权。1943年1月,美军在瓜岛增兵到5万余人。日本守军25000 人补给困难,疾病蔓延,被迫于2月1~7日分3路撤出瓜岛。长达半年的瓜岛之战,日军战败,死亡2.46万人,损失各种舰艇30余艘、飞机600架。
中国战场的转折 1943年下半年,中国抗日战争开始向战略反攻过渡。敌后解放区战场在日军重兵频繁“扫荡”、“清乡”及“治安强化”之下,1941、1942两年处于严重困难时期。抗日根据地面积缩小,人口由1亿降到5000万人以下。八路军、新四军由50万人减至近40万人。1943年春夏,针对日军“总力战”,抗日军民实行“敌进我进”方针,缩小敌占区,扩大解放区,首先在华北,随后在华中、华南相继进入恢复和再发展时期。正面战场,1943年在武汉外围长江南北进行鄂西会战和常德会战。11月 2日,日军以近10万兵力进攻常德。激战月余,中国军队收复此役全部失地。中国驻印军队于10月14日向缅甸北部日军发起反攻。
大国首脑会议 随着战局的根本转折,美、英、苏、中 4个主要盟国于1943年多次分别举行首脑会议,就加强合作、协同作战以及缔造战后世界和平等重大问题交换意见或达成协议,巩固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美英首脑会议 1943年美英首脑多次会晤,制定共同战略,协调两国行动。 1月14~24日卡萨布兰卡会议讨论1943年作战方针,罗斯福倡导要求法西斯国家无条件投降原则。 5月12~25日华盛顿会议决定将盟军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的时间推迟到1944年 5月,遭到苏方强烈反对。 8月19~25日魁北克会议确定进攻西欧的“霸王”作战计划,并讨论对日作战战略。
开罗会议和德黑兰会议 1943年10月19~30日在莫斯科举行苏、美、英3国外交部长会议(见莫斯科会议),为即将召开的首脑会议进行准备。经与中国政府磋商发表美、英、苏、中4国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1943年11月22~26日,美、英、中3国政府首脑在开罗举行会议。开罗会议签署的《开罗宣言》是战后处理日本问题的主要国际文件。
1943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苏、美、英3国首脑在德黑兰举行会议。签署《德黑兰宣言》和《德黑兰总协定》。会议决定1944年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的部署,缓解了苏、美、英 3国在对德作战方针上的尖锐分歧,对1944年在欧洲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决定性胜利起了良好作用。会议对战后重建世界和平的设想,为联合国的诞生进一步奠定了基础。
  3、反法西斯同盟国的战略反攻
美、英等国盟军在西欧登陆作战,与东线苏军强大攻势相呼应,真正形成对德东西夹攻的战略态势。至1945年春,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大局已定。太平洋盟军的战略反攻,主要通过岛屿登陆战和海空作战加以实施,进展较为缓慢。欧亚各国被占领区的抵抗运动和游击战争,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占有主要战略地位。
⑴欧洲东线战场 苏军于1944年基本肃清本国境内的德军,进入东欧作战。东欧各国人民获得解放的形式各异。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主要依靠自身进行解放战争赢得胜利。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人民在苏军展开进攻的有利形势下举行武装起义,建立新政权,并对德宣战。匈牙利与此近似。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除在国内开展抵抗运动与游击战争外,还在苏联组建正规军,配合苏军打回本国,与武装起义相汇合,夺得胜利。
德军被逐出苏联 1942年德军侵入苏联达到顶峰时,其占领区有近9000万居民,全苏耕地面积的47%、牲畜的50%、工业生产能力的1/3。1943年苏军解放近百万平方公里国土。1944年苏军发动10次战略性战役,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南线第聂伯河以西战役和白俄罗斯战役。除拉脱维亚西部沿海库尔兰部分地区有被围的30多个德国师于1945年5月9日后投降之外,其余所有德军皆被逐出苏联国境。
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武装起义 1944年8月,苏军向罗马尼亚东部和中部挺进。罗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于 8月23日举行武装起义(见罗马尼亚八•二三武装起义)。8月31日苏军进入布加勒斯特。9月肃清罗全境德军。在罗对德宣战后,罗军与苏军并肩作战。  1944年 9月5日,苏联对保加利亚宣战。8日,苏军攻占瓦尔纳。次日爆发共产党领导的保加利亚民族起义。新成立的祖国阵线民主政府对德宣战。9月底,保加利亚在苏军协助下解放全部国土。
匈牙利的解放 1944年3月,德军占领匈牙利。5月,匈牙利共产党、社会民主党和小农党组织反法西斯阵线,在布达佩斯等城市建立抵抗组织,在外喀尔巴阡乌克兰等地开展游击活动。苏军 9月进入匈牙利,12月底包围布达佩斯18.8万名德军。12月28日,匈牙利临时国民政府对德宣战。1945年2月13日,苏军解放布达佩斯。4月4日匈牙利解放。
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解放战争 1941年 4月德军侵占南斯拉夫。南斯拉夫共产党于 6月27日成立人民解放游击队总司令部,J.B.铁托任总司令。 7月发动全国武装起义(见南斯拉夫人民解放战争)。1944年10月20日,南军与苏军协同作战解放贝尔格莱德。此后苏军北上匈牙利,南军继续肃清境内13个师、30万名德军,于1945年5月15日解放全部国土。
1939年4月意大利入侵阿尔巴尼亚。1941年11月,阿尔巴尼亚共产党组织游击队。1943年 7月成立民族解放军总司令部。1944年11月17日解放地拉那。29日解放全部国土。阿先后抗击过10万意军和7万德军,歼敌6.8万人。
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的解放 波兰在1939年成立第一批游击队和抵抗运动组织。1942年 5月,波兰工人党领导成立人民近卫军,次年游击队活动遍及全国。1943年4~5月,华沙犹太区居民举行武装起义,大部分起义者英勇就义。10月在苏联建立的波兰第一师参战。12月波兰人民代表会议成立,波兰人民军正式诞生。1944年7月苏军进入波兰。8月1日爆发华沙起义,历时63天后失败。1945年1月,苏军发动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1月17日,苏波军队解放华沙。2月3日苏军进抵奥得河。波兰全境获得解放。
1941年秋捷克斯洛伐克游击队成立,活动在喀尔巴阡山一带。1944年8月30日爆发斯洛伐克民族起义。9月8日,在苏联组建的捷克斯洛伐克第一军团参战。10月6日苏军进入捷境。1945年4月苏军解放布拉迪斯拉发。5月5日,捷举行布拉格起义。9日苏军突入布拉格。11日捷全境解放。
⑵欧洲西线战场 盟军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西欧、北欧被德军占领国家和意大利北部相继获得解放。德军在阿登山区发动最后反扑失败。
诺曼底登陆 1944年6月6日,美、英和加拿大等国盟军5个步兵师、3个空降师在法国塞纳湾诺曼底沿海登陆。为此次登陆盟军集结兵力达 287.6万人、6500艘战斗舰艇和运输船只、11000架作战飞机及 2700架运输机。迄12日已有19个师、32.6万人登陆,将 5个登陆场连成一片。由于盟军登陆前准备充分、兵力占有绝对优势、完全掌握制空权和制海权、各国官兵与抵抗战士奋勇作战以及苏军东线攻势的配合,而德军对盟军登陆方向判断失误等因素,盟军得以胜利进行世界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两栖登陆战。
法国的解放 1940年,法国反法西斯各党派在国内组织各种抵抗运动(见抵抗运动)。1943年6月,法国民族解放委员会在阿尔及尔成立。9月8日意大利投降,法国共产党在科西嘉领导起义,10月 4日解放全岛。盟军在法国登陆后,法国内地军积极配合作战。1944年 8月19日,巴黎爆发武装起义。8月25日,战斗法国第二装甲师进入巴黎。30日,以戴高乐为主席的法国临时政府成立。  8月15日,美法联军在戛纳以西登陆,开始在法国南部作战。28日盟军开进马赛和土伦。 9月12日,南北两支盟军在巴黎马赛间的蒙巴尔会师。1944年底法全境解放。
比荷卢挪丹等国的解放 1944年9月2日,盟军进入比利时。3日,安特卫普人民武装起义,配合盟军解放该市。8日,比利时政府从伦敦迁回布鲁塞尔。9日卢森堡解放。9月17日,英军在荷兰南部发动攻势,荷兰内地军配合盟军作战。1945年 3月荷全境解放。1942年挪威建立抵抗组织祖国阵线。1943年 2月挪伞兵破坏设在挪威的德国惟一的重水工厂。1944年11月,苏军解放挪威北部。1945年5月上旬,挪境内德军向盟军投降。1945年4月,丹麦抵抗运动武装力量发展到4.2万人。5月5日,丹麦境内敌军向盟军投降。
阿登战役 1944年冬,德国在比利时与卢森堡交界的阿登山区实施代号为“悲哀之战”的最后反扑。12月16日,德军冲破美军防线,至24日突进60英里。1945年1月1日,德军又向驻阿尔萨斯美军进攻。盟军猝不及防,陷于被动,曾向苏军求援。 1月12日,苏军全线发动攻势。盟军同时展开反击。 1月28日,德军被赶回原来阵地。此役双方参战军队达60个师。德军耗尽其战略后备力量。
意大利的解放 1943年 9月,德国出兵占领罗马和意大利北部,并将被囚禁的墨索里尼营救出来,拼凑“意大利社会共和国”傀儡政府。意大利人民开展抵抗运动(见抵抗运动),组织游击活动。1944年6月4日,盟军开进罗马。1945年春,盟军向意大利北部发动攻势,意大利人民在北意各省发动武装起义。 4月29日,驻意德军残部投降。5月4日,意大利人民肃清境内敌军。
⑶亚洲太平洋战场 美军对太平洋日军重点设防岛屿实施海陆空联合作战,到1945年春、夏季打开通向日本本土作战大门。中国和印缅战场上的战斗起着侧翼配合作用。
太平洋岛屿作战 美军采取“双叉冲击”战略,从西南太平洋和中央太平洋两路出击,越岛进攻,大体上经历3个阶段。①1943年中至1944年9月,美军在西南太平洋战区攻占所罗门群岛、俾斯麦群岛,肃清新几内亚日军;在中太平洋战区攻占吉尔伯特群岛、马绍尔群岛、马里亚纳群岛和加罗林群岛。②攻取菲律宾。1944年10月20日,美军在莱特岛登陆。24~25日爆发世界海战史上规模最大的莱特湾海战。日、美双方共出动 282艘舰只,日方在海战中损失几乎全部主力,有航空母舰 4艘、战列舰 3艘、巡洋舰和驱逐舰17艘,从此丧失远洋作战能力。美方损失不大。1945年 1月10日美军在吕宋岛仁牙因湾登陆,3月4日收复马尼拉,3月中旬控制整个菲律宾。③1945年2月14日至3月8日,美军攻取距东京1200公里的琉黄岛。日军战死2.3万人,美军伤亡2.4万人。4月1日美军在冲绳岛登陆,在付出伤亡4.9万人的代价后,于6月30日占领全岛,取得进攻日本本土的海空军基地。
盟军在缅甸的反攻 1944年,中英美联军在缅甸、印度和中国云南几个方面相互策应,连续给予日军以打击,中国驻印度两个军在缅北作战,6月 25日攻克孟拱,8月5日在美军一部参与下占领密芝那,两地共击毙日军8000余人。中国远征军两个集团军从 5月21日开始滇西战役,1945年1月27日在缅北与中国驻印军会师,打通中印、中缅公路(见彩图美国运输车队行驶在“史迪威公路”)。南线英军向缅若开地区进攻,自1944年1月9日至 2月27日迫使日军分成小股经丛林撤退,毙敌7000余人,俘5000人,获得英军对日作战的首次大捷。3月8日,日军从缅甸向印度英帕尔进攻,至7月10日失败,伤亡7.2万人。缅甸反法西斯自由同盟成员发展到20多万人,游击队员有5万人,积极配合盟军作战。1945年3月20日,盟军占领曼德勒。5月2日开进仰光,6日收复缅甸全部国土。
中国战场的局部反攻 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仍将陆军主力放在中国,有14个师团驻防朝鲜和中国东北,在中国关内有21个师团、20个混成旅团和 1个骑兵兵团。1944年 4月至1945年初,日军发起平汉、粤汉、湘桂铁路战役,以打通大陆交通线,攻占美国在华空军基地,消除对其本土轰炸威胁。中国国民政府军队抵抗不力,洛阳、长沙、南宁、柳州相继失守, 8个月内丧失大小城市146座,损失兵员50~60万人。在日军后方,各解放区战场于1944年开始局部反攻,攻克城市70余座。至1945年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已达90余万人,抗日根据地遍布19个省区,人口1亿人。
(待续)
16#
 楼主| bbcc 发表于 06-2-10 10:50:30 | 只看该作者
四、 战争的结局
反法西斯同盟国在1945年迫使德国和日本投降。各国人民为了争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付出极大代价,终于赢得和平与进步。经过战后年代各种政治力量的斗争,各国人民巩固并发展了这次正义战争的成果,并在社会发展、科学技术和国际关系各领域迎来崭新的局面。
反法西斯盟国协同作战,粉碎德日法西斯的最后顽抗;同时商定处置战败国的原则,规划战后国际和平,留下了纷争。  雅尔塔会议 1945年2月4日~2月11日,苏、美、英3国首脑举行雅尔塔会议。会议维持了盟国间的战时团结,对夺取战争的全面胜利、建立战后新的国际秩序有其积极作用。同时也表露了某些强权政治倾向。(见彩图И.В.斯大林、F.D.罗斯福和W.L.S.丘吉尔(从右至左)出席雅尔塔会议(1945年2月))
纳粹德国的倾覆 1945年4月,苏军集结250万人,由Г.К.朱可夫指挥于16日发起柏林战役。苏军突破奥得河以西德军防线,于4月25日完成对伯林的包围。4月1日西方盟军在鲁尔地区包围西线德军主力,并于 4月18日迫使被围的32.5万名德军投降。 4月25日苏军与美军在易北河畔托尔高会师。4月27日,苏军突入柏林市中心。30日,希特勒畏罪自杀。5月3日柏林战役结束,德军伤亡25万人,被俘48万人。德国新政府企图单方面向西方盟军投降未能得逞。5月7日,在西方盟军司令部所在地兰斯,德国政府代表向美、英、苏、法代表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8日在苏军司令部所在地正式签署投降书。德国纳粹政权彻底覆灭。 5月9日欧洲战事结束。(见彩图德国陆军元帅W.凯特尔在柏林签署无条件投降书(1945年5月8日))苏联元帅Г.К.朱可夫(左2)出席德国无条件投降书签字仪式
波茨坦会议 1945年7月17日至8月2日,苏、美、英3国首脑举行波茨坦会议,决定战后德国应非军国主义化,实行民主化,肃清纳粹主义。这次会议对战后处置德国和欧洲和平问题确立了基本原则,达成某些协议,并预示了德国将出现分裂的局面。会议就结束对日作战的条件和战后处置日本的问题达成协议,协议以中、美、英三国共同宣言的形式发表,即《波茨坦公告》(见波茨坦会议)。苏联对日宣战后成为四国共同宣言。
日本战败 1945年7月28日,日本政府表示拒绝《波茨坦公告》。反法西斯盟国当即进行打败日本法西斯、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一战。  美机空袭日本和投掷原子弹 自1944年中起,美国飞机连续大规模空袭日本,到战争结束前共出动14569架次,投弹10万余吨,严重打击了日本军事工业,也导致日本居民大量死伤,近千万人流离失所。1945年8月6日,美机在广岛投下当量为2万吨TNT炸药的原子弹,日本居民死难78150人,受伤和失踪51408人。8月9日,美机在长崎投掷第二颗原子弹,居民死难23750人,受伤43020人。战后各国政界和学术界对美国使用原子弹褒贬不一。中国学者一致认为,投掷原子弹对加速日本投降起了一定作用,但绝非战胜日本主要因素,且使无辜人民蒙受极大灾难。按照当时战局实际状况,即使不投掷原子弹,日本亦败局已定;美国决定使用原子弹,政治考虑超过军事需要。西方政界人物和美军高级将领亦不讳言使用原子弹“根本没有什么军事价值”、于战局“并无什么重大帮助”。
苏联对日作战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次日,百余万苏军分别从西、东、北 3个方向在中国东北、内蒙古和朝鲜北部4000余公里战线上对日军发起进攻。至14日完成对沈阳、长春、哈尔滨等地日军的分割包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后,关东军总司令于18日下令部队投降。在中国军民协助下,苏军全部解除关东军武装,于8月底肃清中国东北地区顽抗的日军。苏蒙联军于8月19日进占承德、张北。8月11~30日,苏军在朝鲜人民武装配合下进军朝鲜北部,推进到三八线。同期还占领萨哈林岛(库页岛)南部和千岛群岛。9月1日进占国后、色丹两岛。苏军共击毙日军8.3万余人,俘虏59.4万人。
中国全面反攻 1945年8月9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发表声明,号召中国一切抗日力量举行全国反攻。八路军、新四军抽调10万余人进军东北,会同东北抗日联军配合苏军作战。8月9日至9月2日,解放区军民收复县以上城市150余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在8年抗日战争中共作战12.5万余次,毙伤俘降日军52.7万余人、伪军 118.6万余人,抗击侵华日军大部和几乎全部伪军;解放国土104万平方公里,县以上城市285座,解放区人口达1.25亿人。日本投降后,由中国国民政府接受关内各省和越南北纬16度以北地区日军投降。至10月底,日军投降完毕,共128万名官兵放下武器,伪军投降者146万人。中国战场在抗战期间毙伤俘日军总数,按日方有关统计为 133万人(不含东北抗日联军歼敌17万人)。而太平洋战场盟军共使日军损失 124.7万人(包括印缅战场中、英、美3国军队共同消灭的日军16万人在内);苏军共使日军损失67.7万人。中国人民对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亚洲各国抗日斗争和武装起义 朝鲜于1932年组成第一支抗日游击队,1943年建立朝鲜人民革命军,长时间与中国东北抗日武装协同作战。1945年 8月配合苏军解放朝鲜北部。1940年 9月日军入侵印度支那,越南人民举行北山起义。次年 5月组成越南独立同盟。1945年3月日本通过建立傀儡政府统治印支地区。5月越南解放军成立,广泛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8月19日爆发越南八月革命。9月2日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同日,越南北纬16度线以南日军向英军投降。1942年1月马来亚人民抗日军成立。经过3年艰苦斗争,马来亚人民抗日军发展到1万人,解放全国一半以上的农村。1945年9月5日英军在新加坡登陆,马来亚人民抗日胜利果实被夺走。1942年3月菲律宾人民抗日军成立,1944年秋发展到 10万余人。10月美军在菲律宾登陆,人民抗日军配合美军作战。美军占领整个菲律宾后,强制解除人民抗日军武装。1945年3月8日,昂山领导缅甸国民军在曼德勒起义,后全缅掀起起义,配合盟军反攻。1945年泰国抗日义勇队达到近千人的规模。由上层人士领导的自由泰人运动用美国援助的武器装备近万人的武装力量,曾多次准备起义,皆被盟军司令部阻止。后英军在泰国登陆,接受日军投降。
日本法西斯投降 1945年8月9日,日本最高战争指导会议、内阁会议就是否接受《波茨坦公告》争论不休,最后经天皇裕仁裁决。10日,日本正式接受该公告。13日,美国谴责日方故意拖延投降时间,进行猛烈空袭。8月15日天皇广播投降诏书,17日向国内外日军发布和平投降命令。散布在远东、南亚、东南亚各国和太平洋岛屿的330万日军陆续向盟军投降。8月30日美军在东京及附近地区登陆,实现对日本的占领。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见彩图在美国主力舰“密苏里”号上举行的日本无条件投降签字仪式(1945年9月2日))。至此,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五、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性质的分析,历来为各国学术界所关注,并存在分歧。中国学者一般认为,德日意法西斯轴心国一方所进行的是实行侵略奴役、谋求世界霸权的不义战争;反法西斯同盟国一方所进行的是反对侵略、反对奴役和反对种族灭绝,维护国家独立、民族生存和民主自由的正义战争。这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属于帝国主义战争的性质根本不同,因而各国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对于这次战争的态度和策略理应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截然不同。这一总的看法,大体一致或近似。分歧之点在于对战争初期性质的分析。
传统说法将1939年 9月德波战争爆发至1941年 6月德军入侵苏联以前作为一个阶段,认为此阶段的战争与“一战”同样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激化的结果,交战双方都是为了争夺霸权而战,他们之间进行的是帝国主义战争。直到社会主义的苏联被迫投入卫国战争,才使“二战”的性质转化为反法西斯战争。近年学术界对此种见解多有异议,认为战争第一阶段的性质应从交战双方的行动和目的本身判定,苏联卫国战争只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组成部分,不能以苏联是否参战作为衡量整个战争性质的尺度。英、法及其盟国所进行的战争同样具有反法西斯、反对侵略的正义性,不能认为它们原先为了争霸,一旦苏联参战它们才具有反法西斯的正义性。以苏联一国的外交关系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要求各国共产党人按照苏联对外政策需要而行事,正是“二战”初期某些国家共产党人严重脱离本国人民的重要原因,也是国际共运史上的深刻教训。
近年有一种观点认为,判定“二战”初期的性质应将波、荷、比、卢和丹、挪等遭受侵略的中小国家与英、法加以区别;对英、法又应将其处于消极观战时期与抵抗德军入侵西欧时期加以区别。波兰等中小国家所进行的抵抗,是捍卫民族独立、关系本国存亡的反侵略的正义战争。这同中国的抗日战争一样,同属民族解放战争性质。英、法所进行的战争随其从消极观战走向积极抵抗有一个转变过程,并逐步改变其性质。1940年 4月德军大举入侵西欧以前,英、法实际上继续推行绥靖政策,仍在寻求时机与德妥协,以牺牲弱小国家保全自身利益,换取苟安局面,它们宣战系出于帝国主义目的,属于帝国主义战争范畴。当丹麦、挪威沦亡,绥靖主义彻底破产,英、法才转而坚决反对德国侵略。此时它们所进行的战争的性质也发生变化,成为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二战”的全过程,从战争爆发之时起就是一场侵略与反侵略的战争;英、法参战标志着它们加入以战争手段反对和制止法西斯侵略的行列,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正义战争的参与者,而不是进行帝国主义战争的一方。法西斯和反法西斯两种力量之间的斗争是当时世界的主要矛盾。英、法与德国之间,不仅在以武力改变现存国际秩序、重分势力范围和殖民地方面,而且在扩展专制极权统治还是维护议会民主制方面,其矛盾归根到底是无法调和的。英、法统治集团以退让乞求和平已被证明无法满足侵略者的贪欲。对德宣战意味着承认绥靖政策的破产,最后关闭乞和之门,站到法西斯侵略者的直接对立面。这是客观地位的重大改变,这种发展趋向与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根本利益相符合,不能视之为仅仅具有表面的象征意义。以英国为代表,其统治集团参战目的具有两重性,并贯穿在战争的始终,即既有反对法西斯主义,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支持各国反法西斯力量包括社会主义苏联对德作战的积极一面;又有力图保持、恢复以至扩大自身势力范围,限制、削弱甚至镇压社会主义力量、人民解放运动和民族独立运动的消极一面。两种倾向在不同时间、不同问题或不同人物上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但从参战起始,其主导倾向是反法西斯一面,不能只看到或揭露其消极面而否定或抹煞其居于主导地位的积极面。
   六、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人类蒙受空前灾难。防止新的世界大战再次发生,维护世界和平,成为战后时期世界各国人民最强烈的愿望和共同要求之一。整个“二战”长达 6年,参战国家和地区先后有60多个,人口17亿,占世界总人口80%。战火燃及欧、亚、非和大洋洲四大洲及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四大洋,扩展到40个国家的国土,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公里。双方动员军事力量 1.1亿人。按不完全统计,因战争而死亡者在5000万人以上,其中中国2100余万(居民1800万,军队380万)人,苏联2000万人。直接军费开支11170亿美元(中日军费开支自1937年算起),参战国物资总损失价值 40000亿美元,仅中国财产损失和物资消耗即价值约1000亿美元。无数城乡化为废墟,数不清的人类历史文化遗产毁于一旦,有形无形的战争创伤在各国人民心头打上深深烙印。人类决不允许这种悲剧重演。第二次世界大战未能防止的历史教训极其深刻,而反法西斯同盟国团结合作夺取胜利又提供了丰富的历史启迪,向全世界指明了维护和平的途径。战后时期,各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运动始终具有强大生命力。经过和平力量与战争力量反复较量,各国人民已有现实可能防止或推迟新的世界战争。由于以核武器为代表的新一代武装具有极大杀伤力,人类面临因战争而遭受毁灭的危险。超级大国长时间军备竞赛,使得它们的核武库早已拥有远远超过毁灭全人类的能力,形成核威慑的战略平衡,同时其经济亦无法长期忍受沉重的负担,终于在1988年开始迈出核裁军的步伐。
“二战”唤醒了人民。被压迫者争作自己命运的主人,引起社会主义和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同时也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各国的统治集团设法调整、改善其经济政治制度。经过战争,各国共产党人在抵抗运动和游击战争中经受了锻炼,发展了自己的力量,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成长壮大,社会主义越出一国范围而在一系列国家赢得胜利。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太平洋地区各国人民经受战火洗礼进一步觉醒。一大批国家在战后取得独立。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运用国家干预和调节,刺激和促进经济发展;欧洲某些国家在社会党执政期间不同程度上推行“民主社会主义”;所有这一切使得资本主义制度在战后时期得以摆脱20世纪上半叶所陷入的全面经济政治危机,发展到具有许多新特点的现代资本主义。在战争时期服务于军事需要而大为发展的尖端技术,在战后不少转向和平利用,有了新的突破和进展,从而推动了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到来,使当今世界社会生产力的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引起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生巨大变化。总之,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世界造成极大危害,各国人民经过战争也迎来胜利,迎来新的成就和新的希望。  
参考书目
 B.H.利德尔•哈特著,伍协力译:《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上下册),上海译文出版社,1978。(B.H.Liddell.Hart, History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New York, 1971.)
 朱贵生、王振德、张椿年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人民出版社,北京,1982。
 Б.Г.А.德波林、П.□.杰列维扬科、□. Г.安德罗尼科夫等主编,安徽大学苏联问题研究所译:《第二次世界大战史》(12卷本),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
 黄玉章、唐志纲等:《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世界知识出版社,北京,1984。
 张继平、胡德坤等编著:《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甘肃人民出版社,兰州,1984。
 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编著:《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3卷),军事科学出版社,北京,1987。

100马奇诺防线
Maginot Line 见第二次世界大战。
17#
 楼主| bbcc 发表于 06-2-10 10:50:41 | 只看该作者
101敦刻尔克撤退
Evacuation from Dunkirk 见第二次世界大战。
102第二战场问题
question of Second Front of World WarⅡ
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英、美在西欧开辟反法西斯德国的战场问题。苏德战争爆发后,苏、美、英等主要盟国之间就对德国开辟新的战场,进行了长期交涉和争论,形成第二战场问题。在德国重兵攻打苏联的情况下,在德军后方心脏地区开辟新战场,牵制大量德军,造成德国两线作战,是一个具有特定战略效果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它既是一个重大军事战略问题,也是一个政治外交问题。  1941年6月起,苏联就在同美、英的内部交涉中提出了第二战场的基本概念和必要条件。1941年11月6日苏联公开向全世界提出这一问题。美、英当局1942年初也拟定了西欧作战计划。1942年5、6月间,苏联外长В.□.莫洛托夫在伦敦和华盛顿与英、美进行谈判。 6月12日英、苏和美、苏发表声明称:“双方对于1942年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的迫切任务已达成完全的协议”。但英、美以准备尚未就绪为由,一再拖延。英国首相W.L.S.丘吉尔认为1942年甚至1943年美英都不可能在西欧登陆。1942年11月8日英美联军10余万人在北非登陆,丘吉尔称它为“1942年最好的第二战场”。苏联则明确指出,北非登陆不是第二战场。1943年7月美英联军在西西里登陆,8、9月间又在意大利南部登陆。关于西欧登陆问题,1943年英、美虽多次开会研究,但登陆时间却一再推迟,计划并未落实。苏、美、英三国首脑德黑兰会议决定,英、美将于1944年 5月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登陆兵力将达百万人;苏军也将在东线同时发动攻势。1944年6月6日英、美联军在法国西北部诺曼底登陆,第二战场才正式开辟。初期盟军出动舰艇5000艘,飞机1万架,战车2万辆,首批登陆17万人,到7月2日增至百万人。战役分两个阶段:6月6日~7月25日为争夺滩头阵地之战;7月25日~8月25日盟军大举进攻和巴黎解放,历时两月余,德军损失40余万人,盟军伤亡20万人。这次世界战争史上规模空前的两栖登陆战役,配合了苏军在东线的战斗,造成盟军东西夹击德国的态势,使战争进入以联合打击取得最后胜利的阶段,具有重要的政治与军事意义。
103阿莱曼战役
Battles of el-Alemein 见第二次世界大战。
104诺曼底登陆战役
Landing Operation on Normandy 见第二次世界大战。
105抵抗运动
resistance movement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各国人民反对德国、意大利占领和奴役的反法西斯斗争的统称。其基本任务是争取民主自由、民族独立和祖国解放,因而具有广泛的民族民主运动的性质。  抵抗运动的兴起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希特勒德国迅速占领欧洲大陆许多国家,建立了所谓“欧洲新秩序”,对占领国实行法西斯野蛮统治。因而激起各国人民的愤怒和反抗,民族抵抗运动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在德国最早占领的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人民在法西斯白色恐怖统治下展开了各种形式的反占领斗争,进行宣传鼓动、收集情报、怠工罢工以及各种破坏活动。流亡国外的政府也同国内建立联系。1940年 6月18日,法国的C.-A.-M.-J.戴高乐 将军在伦敦发表《告法国人民书》,呼吁人民在他的领导下继续抗战,第一个打出民族抵抗的旗帜,宣告“自由法国”运动的诞生。7月10日,法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发表宣言,号召人民团结在工人阶级周围,为法国的自由独立和复兴而战。国内抵抗运动由少数自发的分散行动,逐步发展为有组织的抵抗运动。里昂和巴黎成了早期抵抗运动的中心。1940年11月,巴黎爆发了学生和教师集会示威。斗争中逐渐形成一些大的抵抗组织,在法国北部占领区有“保卫法国”、“解放者”、“抵抗者”、“解放北方”、“军政组织”;南部地区有“解放南方”、“自由射手”、“战斗”等。最初的抵抗组织成员有军官、工商业家、职员、作家、学者、教员等,起主导作用的则是知识分子,如记者、律师、教授、科学家和学生等(见彩图法国抵抗战士慷慨就义)。初期主要斗争形式是散发传单、出版地下书刊和收集情报。法共的一些基层组织和党员,在占领初期也参加了抵抗运动。1940年下半年,法共恢复和重建了党的地下组织,并于十月组织了第一批“特殊组织”,从事宣传鼓动、组织怠工和各种破坏活动。在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从1940年秋开始,出现了各种形式的抵抗运动,出版地下报刊,发动怠工,破坏军工生产。流亡在伦敦的各国政府,对国内抵抗运动也有较大影响。在阿尔巴尼亚、南斯拉夫和希腊,抵抗运动一开始就采取了武装斗争的形式,一些山区出现了游击队。
抵抗运动的发展 
1941年 6月22日,苏联卫国战争开始。同日,共产国际发出了建立反对德国法西斯的国际统一战线的号召。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英国对日本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新阶段。在苏联卫国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影响下,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宣告形成,1942年1月1日,中、苏、美、英等26国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在这种国际形势推动下,欧洲各国抵抗运动进入广泛发展的新阶段,抵抗组织的联合趋势加强,各国共产党在斗争中的组织、领导作用进一步发挥,武装的游击活动和各种形式的破坏活动普遍展开。
1941年 6月,南斯拉夫人民在J.B.铁托领导下成立了人民解放游击队总参谋部。7月7日,在塞尔维亚发动武装起义。此后游击战争广泛展开,武装力量迅速发展。在希腊,1941年 9月成立了共产党领导下的民族解放阵线,1942年 4月建立了希腊人民解放军。在阿尔巴尼亚,1941年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统一成立共产党。游击活动进一步发展。1943年7月,在阿尔巴尼亚共产党领导下,各游击队联合为人民解放军,组织人民总起义,赶走了意大利占领者。德军入侵阿尔巴尼亚后,人民又展开了反抗德国占领者的斗争。在波兰,1941年夏秋,华沙城郊出现了抵抗小组的活动,主要组织有“解放斗争同盟”、“无产者”小组等。抵抗的主要形式是在工业、运输业中进行怠工和破坏活动。1942年1月5日,波兰工人党成立后,在工人党领导下建立了“人民近卫军”。1943年,人民近卫军游击队发展到几十支,不断破坏铁路运输线,袭击敌人据点。在捷克斯洛伐克,1942年春出现了第一批武装抵抗小组,在东部山区开展游击活动。
在西欧,法国的抵抗运动蓬勃发展。戴高乐领导的“自由法国”(1942年改名为“战斗法国”)国际威望日益提高,与国内抵抗运动的联系不断加强。1941年9月组成法兰西民族委员会,12月戴高乐任命前省长J.穆兰为自己和民族委员会驻法国本土非占领区的代表,把南部地区各抵抗组织统一为“联合抵抗运动”,把各武装力量合并为“秘密军”。各抵抗组织承认戴高乐为“战斗法国的政治和军事领袖”。法共也在北部建立“民族阵线”,加强了与各抵抗组织的联系,并成立“自由射手和游击队”,开展武装斗争。1942年2月,法共和戴高乐的“自由法国”建立了联系,接受戴高乐的领导。1942年末至1943年初,在中央高原、丛林地带出现了第一批“马基”游击队,主要由逃避强迫劳动的青年工人、学生组成。1943年,游击队配合盟军一举解放科西嘉。同年5月,各抵抗力量联合成立全国抵抗委员会,并在各地方相应成立抵抗委员会,法共在各级抵抗委员会中有相当大的影响。6月,以戴高乐为首的法兰西民族解放委员会成立,领导全国抵抗运动,并同美、英盟军合作,为解放法国的全部领土而斗争。在比利时,1941年11月共产党领导建立了独立阵线,积极开展同占领者的斗争。1943年2~5月,列日、沙勒罗瓦、拉卢维埃、蒙斯和维尔维埃等工业中心爆发了反对德国强征劳工的罢工斗争。1943年4月,荷兰各地也爆发了示威和罢工,工人破坏工厂和铁路,农民拒不交出牛和牛奶。在丹麦,1943年8月建立了“自由委员会”,领导抵抗德国和丹麦纳粹分子的斗争。挪威共产党也在北部建立了几支游击队,1942年游击运动席卷国内大部分地区。
在法西斯集团国家的心脏德国和意大利,抵抗运动也迅速发展。1942年12月,德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过了《告德国人民书》。1943年,处于地下的共产党人建立了德共的领导中心,巩固了共产党和社会民主党的合作。同年7月,由W.皮克、W.乌布利希等德共领导人发起在苏联的德国战俘中成立了“自由德国”全国委员会。该组织在反法西斯抵抗运动中起过重要作用。1943年 3月意大利北部爆发了群众性大罢工。 6月在米兰、罗马建立了第一批民族解放委员会。7月,美、英军队在西西里岛登陆,意大利人民举行声势浩大的反法西斯游行,终于把B.A.A.墨索里尼赶下台。不久意大利退出法西斯集团,南方由美、英盟军控制,北方由德国占领。意大利人民又投入反对德国占领的斗争。在德国的附庸国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芬兰,人民冲破白色恐怖,不断进行怠工和罢工斗争;各国共产党也恢复了地下组织,并联合各党派团体,为建立统一战线打下基础。
抵抗运动的胜利 
1944年是欧洲决战的一年。 6、7月间,苏联红军展开大反攻,进入波兰、罗马尼亚作战。6月,美、英盟军在法国北部诺曼底登陆。在反法西斯战争接近胜利的时刻,欧洲抵抗运动蓬勃发展,有力的配合苏联红军和美、英盟军对德作战。1944年初,法国两个主要抵抗组织的武装部队联合为“内部武装部队”(亦译“内地军”),组建了全国参谋部。1944年夏,内部武装部队发展到50万人,其中法共领导的“自由射手和游击队”达25万人。8月,法国的游击战争发展为全民武装起义,席卷大半个法国。8月19~25日,巴黎爆发了民族起义,法国人民用自己的力量解放了首都。随后,法国武装部队和游击队配合盟军,解放其余国土,追击残敌,进军德国,直到对德战争的胜利。在比利时、挪威、丹麦、荷兰,群众性的政治罢工和武装斗争也广泛开展,为配合盟军作战、恢复国家的独立和自由作出了贡献。
1944年,意大利人民的游击战争在北部和中部地区广泛开展,解放区不断扩大。北意的民族解放委员会积极准备起义。6月,由各党派建立的游击队合并为“自由义勇军团”,总司令由美、英盟军委派,共产党人L.隆哥担任副司令。1945年 4月,北意人民发动总起义,解放了北部地区。在希腊,1944年 3月成立了民族解放委员会,开展武装斗争。10月初,希腊人民解放军解放了雅典,德军溃退。不久英军在希腊登陆,希腊流亡政府回国。
在苏联的敌占区,游击运动总部和各级地下党委领导下的抵抗运动广泛发展,歼灭了大批德国法西斯军队,有力地配合了红军作战。在苏联红军胜利推进的同时,东欧和东南欧很多国家的抵抗运动发展为全民武装起义。阿尔巴尼亚和南斯拉夫人民经过艰苦斗争,赢得了祖国的解放。1944年 1月波兰各抵抗运动的武装力量统一建立了“人民军”。7月22日,在已经解放的地区建立了民族解放委员会,临时行使政府职权。不久,波兰民族解放委员会迁往卢布林。人民军和苏联红军一起解放了波兰东部地区,直抵华沙城郊。8月1日,流亡政府领导的“国家军”发动华沙起义,人民军及数十万华沙志愿人员也参加了战斗,但遭到德军镇压。1944年底,卢布林的民族解放委员会改为临时政府。1945年 1月17日华沙解放。1944年 8月23日罗马尼亚人民发动起义,推翻了I.安东内斯库的专制统治。9月9日保加利亚人民在Г.季米特洛夫为首的工人党领导下发动武装起义,推翻了法西斯君主制统治。12月,匈牙利抵抗力量建立了临时民族政府。匈牙利游击队配合苏联红军于1945年 2月解放了布达佩斯。同年 5月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人民起义,在苏联红军支援下解放了布拉格。在工人阶级政党领导下,东欧和东南欧各国将民族解放和社会改造任务紧密结合,走上了人民民主专政的道路。
抵抗运动的历史意义 欧洲抵抗运动是国际反法西斯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密切配合正面战场的军事行动,从法西斯集团统治的心脏地带打击占领者,从根本上动摇了希特勒德国的“欧洲新秩序”,加速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欧洲各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是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的,不仅从德、意法西斯铁蹄下拯救了自己的祖国,而且有力地支援了苏联红军和英美盟军的军事行动,为解放欧洲作出了重要贡献。欧洲抵抗运动的胜利,它的光荣传统和斗争经验,对战后欧洲各国的政治生活也有重大影响。
  参考书目
 H.Michel et B.Mirkine, Guetz□vitch ,Les id□aspolitiques et Sociales de la R□sistance, Press
University de France,Paris,1964.F.Knight, The French Resistance,1940 to 1944,
Lawrence and Wishart,London,1975.M. Foot, Resistance; European Resistance toNazism,1940~1945,McGraw-Hill Book Company,NewYork,1977.
106苏联卫国战争
Отечественная война Советского Союза
1941~1945年,苏联人民为反对法西斯德国及其欧洲、亚洲盟国侵略而进行的正义战争。1939年 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940年6月法国投降,同年7月21日A.希特勒下令秘密制定进攻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其主要内容以“闪电战”战略为基础,包括进攻、占领和肢解苏联的一切计划和细节。1941年夏,法西斯德国已占领西欧、北欧和巴尔干半岛的14个国家,控制了这些国家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准备入侵苏联。对于希特勒的侵略野心,苏联政府有所警惕,战争前夕,部署在西部国境线上的苏军有171师,268万人。但是,И.В.斯大林和苏军总参谋部对于来自多方面的情报持怀疑态度,因而对德军进攻的时间、规模和重点估计不准或不足,临战前夕准备不够。
法西斯德国发动侵苏战争 1941年6月22日凌晨4时,德国和它的仆从国芬兰、罗马尼亚、匈牙利的 190个师的兵力分北、中、南三个集团军群,向苏联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苏联卫国战争开始。  战争初期,德国大量坦克部队集中在中央集团军群,主攻莫斯科,苏军连连失利,西部国土大片沦丧。 6月28日德军占领明斯克, 7月16日攻陷斯摩棱斯克。由于苏军坚决抵抗,实施强大的反突击,希特勒于 7月30日命令中央集团军群转入防御。在北方,德军占领立陶宛、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之后,于9月8日开始从陆上封锁列宁格勒,列宁格勒军民开始了长达 900天的保卫战。在乌克兰战线,德军于 9月19日占领基辅。以后,德军向乌克兰东部和克里木半岛推进。在中部德军集中74个师、1个旅和大量飞机坦克,于9月30日向莫斯科发动代号为“台风”的大规模进攻,10月中旬先后占领奥廖尔、布良斯克和维亚济马,11月27日德军突击部队离莫斯科只有24公里。
粉碎希特勒的闪电战 12月6日,苏军在最高统帅斯大林领导下从莫斯科城郊开始反攻,到1942年 1月初把敌人赶离莫斯科 100到250公里。解放了1.1万多个居民点。苏军最高统帅部为扩大战果,命令 9个方面军向敌人发动全线反攻。从 1月8日到4月中、下旬为止,苏军在各条战线上将德军击退150到400公里,解除了对莫斯科的威胁,改善了列宁格勒的处境,夺回了60多个城市。在整个冬季战役中,德军约有50个师被击溃,仅陆军就伤亡83万多人。 苏军在莫斯科战役的胜利宣告希特勒“闪电战”的彻底破产,改变了美英人士的看法,促进了反法西斯同盟的巩固和发展。
斯大林格勒战役和库尔斯克战役 1942年 4月 5日,希特勒签发第41号作战指令,命令德军在北线占领列宁格勒,与芬兰军队会师;中线坚守阵地;把一切可用的兵力集中到南线,在顿河西岸消灭苏军,然后在斯大林格勒地区同从塔甘罗格东进的部队会师,夺取高加索油田。德军在南线分为A、B两个集团军群,共97个师,拥有大量的飞机、坦克和大炮。  1942年6月28日,德军发动进攻,7月17日进抵顿河河曲,揭开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序幕。斯大林格勒战役分为两个阶段: 7月17日至11月18日为防御阶段。在消耗德军大批有生力量后,1942年11月19日,苏军开始反攻,至1943年2月2日,全歼斯大林格勒地区的德军33万人。在持续 200天的整个战役中,德、意、罗、匈等国法西斯军队在顿河、伏尔加河和斯大林格勒地区损失大约 150万人和大批武器装备。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联卫国战争的转折点,从根本上改变了战局。1943年 7月5日希特勒又在库尔斯克附近集中约90万人的兵力,发动重点进攻,妄图粉碎苏军主力,夺回战略主动权。库尔斯克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大的一次阵地战,在一个多月的激战中,双方投入的兵力达 400万人。结果苏军取得了胜利,8月5~23日,连克奥廖尔、别尔哥罗德和哈尔科夫,希特勒企图扭转败局的希望破灭。
苏军的战略反攻  1943年8~11月,苏军在南线彻底肃清高加索地区的敌人,解放顿巴斯;在乌克兰,解放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和基辅;在中线解放斯摩棱斯克。1944年初苏军拥有635万人,不仅在兵员上而且在重要武器装备方面均已超过德军。苏军不仅得到后方人民的大力支援,而且得到敌占区近百万游击战士的紧密配合。此外,还得到了美英的援助。这些都为战略反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1944年,苏军连续发动10次重大的战略性战役。历史上称为“斯大林式”的十次打击,解放了本国的全部领土,进入波、罗、保、南等国作战,到年底共消灭德军约200万人。 1945年初,在苏德战场上,苏联军队(包括约34万人的波、罗、保、捷的军队和法国空军团)总兵力 670万人,拥有 10.73万门大炮和迫击炮,1.21万辆坦克和强击火炮,1.47万架飞机。与此相比,德军拥有 370万人(其中包括21万匈牙利部队),5.62万门大炮和迫击炮,8100辆坦克和强击火炮,4100架飞机。苏军在兵力和武器方面占有绝对优势。苏军的战略目标是:消灭波、捷、匈境内的德军,并在西方盟军的协同配合下,两面夹击,在德国本土上消灭敌人,迫使德国无条件投降。 攻克柏林 1945年春天,苏军在东欧各国军队和人民的配合下,通过匈牙利战役、维斯瓦-奥得河战役、西里西亚战役、东波莫瑞战役,消灭大量德军有生力量,解放波兰、匈牙利、奥地利东部及维也纳,占领捷克斯洛伐克一部分和德国东部。为攻克柏林创造了条件。  到1945年3月底和4月初,苏军已为攻打柏林作好准备。参加这次战役的部队是Г.К.朱可夫元帅指挥的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К.К.罗科索夫斯基元帅指挥的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和И.С.科涅夫元帅指挥的乌克兰第一方面军,总兵力在 250万人以上。希特勒为死守柏林搜罗的兵力总共为100万人。1945年4月16日,苏军从奥得河、尼斯河同时向柏林发动进攻,激战16个昼夜,至5月2日下午3时,德军停止抵抗,柏林战役结束。苏军歼灭和俘虏德军40多万人。盘据在捷克斯洛伐克的德国两个集团军群(55个师)也于5月中旬投降。1945年5月8日24时,德国无条件投降仪式在柏林正式举行。参加仪式的苏方代表是朱可夫元帅和外交部副部长А.Я.维辛斯基。仪式由朱可夫主持。盟军最高统帅部的代表是:英国空军上将A.W.特德、美国战略空军司令C.斯帕茨将军、法军总司令J.M.G.de塔西尼。 代表德国在投降书上签字的是:陆军元帅W.凯特尔、海军上将 H.von弗雷德堡、空军上将H.J.施通普夫。德国投降书于1945年 5月 9日零时生效。欧洲战争到此结束。
击溃日本关东军 根据苏、美、英三国首脑的雅尔塔会议决定,在德国投降和欧洲战争结束后2个月或3个月内,苏联将参加同盟国方面对日本作战。1945年8月9日凌晨,在苏联远东军总司令А.□.华西列夫斯基元帅的指挥下,苏军 157万多人在太平洋舰队和红旗黑龙江分舰队的协同配合下,对日本关东军发起全线总攻击。同时,对朝鲜北部的日军发动进攻。  苏军在中国的八路军、东北抗日联军以及金日成将军领导的朝鲜人民武装的配合下,进展神速。到8月30日为止,在中国东北和朝鲜北部的关东军各部队全被解除武装。此外,苏军还攻占南库页岛和千岛群岛的各岛屿。苏联蒙古联军攻占承德和张北。在整个远东战役中,苏联军队共击毙日军 83737人,俘敌59.4万人,缴获大量武器装备。9月2日,日本无条件投降。苏联卫国战争胜利结束。 苏联军民在以斯大林为首的苏联共产党(布)和苏联政府的领导下,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历尽艰难险阻,付出巨大牺牲,与同盟国和东欧各国人民一道打败了德国法西斯侵略军及其仆从国军队。同中国、蒙古和朝鲜军队并肩战斗,击溃了远东的日本关东军。为反法西斯战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07莫斯科保卫战
□осковская битва 见苏联卫国战争。
108斯大林格勒战役
Сталинградская битва 见苏联卫国战争。
109库尔斯克战役
Курская битва (见苏联卫国战争)
110柏林战役
Battle of Berlin 见苏联卫国战争。
18#
 楼主| bbcc 发表于 06-2-10 10:50:52 | 只看该作者
111太平洋战争
Pacific War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期间日本法西斯发动的侵略战争,这场战争以日本为一方,以美国、英国、荷兰、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反法西斯联盟各国为一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见彩图太平洋战争)
历史背景 1938年日本侵略中国的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本军国主义者在中国战场已走投无路。由于经济危机的打击以及长期侵略战争的庞大军费开支,日本在经济上也陷于困境。与此同时,日本和美国争夺亚洲及太平洋霸权的斗争日趋表面化。为了实现独霸东亚、争霸世界的野心,日本统治集团早在1936年就确定了南北并进的国策方针。但向苏联两次军事挑衅(1938年的张鼓峰事件和1939年的诺蒙坎事件)均遭失败,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1939年 8月)对其北进政策也是一个严重打击。于是,日本暂停北进计划,并于1941年 4月与苏联订立苏日中立条约。为了在长期侵华战争中寻找出路,切断中国外援物资的运输线;同时为了夺取东南亚的丰富石油资源和其他战略物资,日本军国主义者急于南进。1940年,欧洲战场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德国侵占西欧,荷兰、法国相继投降。在远东,英、法、荷的力量薄弱;美国又忙于支援西欧盟国的抗德战争,无力东顾。日本军国主义认为,这是南进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同年,近卫内阁抛出“大东亚共荣圈”计划,妄图建立一个包括中国、朝鲜以及东亚全区,进而包括大洋洲在内的日本殖民大帝国。1940年 9月,《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在柏林签字。1941年 4月日美谈判开始前后,日本陆续占领整个印度支那,使之成为战略物资供应基地和南进跳板,这进一步加剧了美日间的矛盾。1941年6 月德国进攻苏联。面对新的形势,日本统治集团决定在准备对苏战争的同时,同美、英一战。10月18日,主战派东条英机内阁成立。12月 1日御前会议决定向美、英、荷开战。 8日凌晨(日本时间8日3时20分,夏威夷时间7日7时50分),日军在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指挥下,偷袭美国在太平洋最大的海空军基地-夏威夷群岛的珍珠港。同日,美、英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
日军偷袭珍珠港
战争经过 1941年12月 8日黎明,日本出动飞机约360 架、军舰55艘,由南云忠一率领,连续两次猛袭珍珠港的美国军舰和机场,击沉、击伤军舰19艘,其中有战列舰8艘,击毁、击伤飞机200余架。美军猝不及防,太平洋舰队主力几乎全被摧毁,死伤3000多人。同时,由寺内寿一指挥的日本南方军,分兵数路进攻香港、马来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缅甸。当时美国海军在这一地区的实力比日本稍强,双方陆空军实力大致相当;但日军的进攻很少遇到顽强抵抗,只用 3个月时间就摧毁并占领了盟军在上述地区除缅甸外的所有重要据点。日军还向盟国在太平洋中部和南部的一些战略岛屿,如关岛、威克岛、俾斯麦群岛,新不列颠岛等地进攻,达到了建立空军前进基地的目的。  由于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太平洋战争-即所谓“大东亚圣战”,是非正义的野蛮的侵略战争,因而遭到国内外人民的强烈反对,加之日本资源贫乏,在科技和生产力等方面也比美英落后,经不起战争的消耗。因此,开战不久双方军事实力对比就发生了不利于日本的变化,日军由开战初期的局部优势逐渐转为劣势。
1942年5~6月,日本为了切断美国和澳大利亚的联系,相继进攻所罗门群岛和东部新几内亚以及中途岛。在珊瑚海海战(5月7~8日)、中途岛海战(6月4~5日)中,日方损失惨重。同年8月7日,美军开始局部反攻,在所罗门群岛的瓜达尔卡纳尔岛登陆,展开了长期的争夺战。因美方掌握了制空和制海权,日军连受重创,残兵被迫于1943年 2月从该岛撤走。当时,苏军已赢得斯大林格勒战役大捷,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达到决定性的转折点。这使日本帝国主义陷于进退维谷的境地,只得缩短防线;美方也需要时间扩充海空军力量。故瓜岛战役之后,战况较为沉寂,美军在太平洋只展开了有限的进攻(如1943年 5月夺回阿留申群岛中的阿图岛);日军虽进行反扑,但徒劳无功。同年 4月,日本海军主帅山本五十六被美机伏击毙命。1943年11月盟军(包括美军、澳大利亚军、新西兰军和加拿大军)开始大反攻。装备精良、兵力雄厚的盟军分兵两路,分别由C.W.尼米兹和D.麦克阿瑟指挥,从中太平洋和西南太平洋向日占领区进攻。1944年春夏间,美国先后夺取由日本委任统治的马绍尔、加罗林和马里亚纳 3群岛,日本海空军力丧失殆尽。1945年1月美军在吕宋岛登陆,2月占领马尼拉。同年3~6月,美军占领硫黄岛和冲绳,迫近日本本土。5月,德国无条件投降。日本法西斯陷入孤立无援、濒于全面崩溃的绝境。为了保住本土和朝鲜,日本进行了空前的战争大动员,叫嚷“本土决战”。 7月26日中美英三国政府首脑发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无条件投降。日本统治集团担心天皇制国体不能保存,拒绝接受。 8月6日和9日美国把仅有的两颗原子弹投在广岛和长崎,造成居民大量伤亡。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出动157万大军、3400多架飞机、5500多辆坦克,在由A.M.华西列夫斯基为总司令的远东总司令部统一指挥下,分兵三路向中国东北挺进。 9日苏军对日本关东军发起总攻击。10日蒙古人民共和国对日宣战。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以及其他抗日武装力量,向日军展开了全面反攻。日本陆军主力关东军迅即被消灭。由于势穷力竭,日本被迫于8月15日宣布投降。9月2日在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举行签降仪式。反法西斯联盟各国取得了太平洋战争的最后胜利。
太平洋战争期间,日本军国主义在国内的恐怖统治和横征暴敛,把日本变成了一座军事牢狱和饥饿地狱。劳动人民厌战情绪和反战反法西斯运动日益高涨,前线日军士气普遍低落。从而构成从内部促使日本军国主义战败的重要因素。日本对占领区人民政治上的压制,经济上的搜刮,以及烧、杀、抢、掠,激起占领区人民的反抗。菲律宾、马来亚、印度尼西亚、越南、缅甸等地区和泰国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先后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人民武装,进行游击战及其他形式的抗日活动,使日本占领军疲于奔命。在朝鲜,金日成将军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也很活跃。中国人民坚持抗战,使日军泥足深陷,是对太平洋战局影响深远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战场消耗了日军大量人力、物力,有力地牵制了其陆军主力,使之无法增援太平洋前线。1944年春,日本为预防本土与东南亚前线的海上联络被切断而发动“打通大陆作战”,由于中国军民的抗击未能达到目的,反而加速了华北、华中日占领区的瓦解。同年日本从缅北进犯印度英帕尔的军事冒险,也因中国远征军协同盟军作战而归于失败。
  参考书目
 服部卓四郎:《大东亚战争全史》,原书店,东京,1975。J.科斯特洛著,王伟、夏海涛等译:《太平洋战争,1941~1945》(上、下册),东方出版社,北京,1985。( John Costello ,The Pacific War , Raw, WadePublisher,Inc., New York, 1981.)
家永三郎:《太平洋战争》(第2版),岩波书店,东京,1986。

112“大东亚共荣圈”
Great East Asia Co-prosperity Sphere 见太平洋战争。

113珍珠港事件
Pearl Harbor Incident 见太平洋战争。

114中途岛战役
Battle of Midway Islands 见太平洋战争。

115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
Battle of Guadalcanal Island 见太平洋战争。

116苏日中立条约 1941
Pact of Neutrality between Japan and Soviet Union
苏联外交部长 В.□.莫洛托夫与日本外相松冈洋右于1941年4月13日在莫斯科签订的条约。1939年5月,日本在中蒙边境制造了诺蒙坎事件,遭苏、蒙军队的沉重打击。日本北进计划无法实现。随着日本与美、英两国在太平洋地区矛盾的激化,日本决策南进。1940年10月30日日本向苏联建议缔结中立条约。11月18日苏联提出以取消日本对库页岛北部的权益作为缔结中立条约的条件。经谈判,1941年 4月13日签定《苏日中立条约》和《满蒙声明书》,并递交了由松冈署名的关于调整库页岛权益的机密函件。条约有效期 5年。内容规定:缔约双方保证维护和平友好关系,相互尊重领土完整和互不侵犯;当一方成为第三者的一国或几国的战争对象时,另一方在整个冲突过程中将保持中立。《满蒙声明书》的主要内容是:苏联保证尊重“满洲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日本保证尊重蒙古人民共和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1945年4月5日,苏联政府根据《雅尔塔协定》(1945年2月10日)宣布废除这一条约。

117大西洋宪章 1941
Atlantic Charter
亦称《罗斯福丘吉尔联合宣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英两国政府首脑会晤后宣布对德作战目的的纲领性文献。1941年8月9~12日,美国总统F.D.罗斯福和英国首相W.L.S.丘吉尔在大西洋东北部的纽芬兰阿根夏湾的美国军舰“奥古斯塔”号上举行会晤。 8月14日发表了联合宣言,史称《大西洋宪章》,凡 8条,主要内容是:两国不追求领土或其他方面的扩张;反对未经有关民族自由意志所同意的领土变更;尊重各民族自由选择其政府形式的权利,恢复被剥夺权利的国家;努力促使一切国家取得世界贸易和原料的平等待遇;促成一切国家在经济方面最全面的合作;在彻底摧毁纳粹暴政后确立和平,以使各国人民都能在其疆土之内安居乐业,使全体人类自由生活,无所恐惧,不虞匮乏;一切人类可以横渡公海大洋,不受阻碍;放弃使用武力,在永久的普遍安全制度建立之前解除侵略国的武装,以减轻爱好和平人民对于军备的沉重负担等。宪章对鼓舞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促进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起了积极的历史作用,并成为以后联合国宪章的基础。宪章也反映了美英的现实考虑和长远利益,暴露了它们之间的利害冲突。罗斯福力图把“机会均等”和“航行自由”等原则列入宪章,图谋打入并控制英国殖民地,遭到丘吉尔的强烈反对。苏联代表于1941年 9月24日在伦敦召开的同盟国会议上宣读了苏联政府同意大西洋宪章基本原则的声明,同时表示有一定的保留,并强调指出在实际运用时必须与各国状况、需要和历史特点相适应。中国共产党1941年 8月19日发表的《中共中央关于最近国际事件的声明》中指出,联合宣言表示了英美打倒法西斯主义的决心,有利于苏联,有利于英美,有利于中国,有利于世界,全中国人民都欢迎宣言。同时又指出宣言未提日本之名,第 4条暗示可与日本通商及供应原料,第7条暗示允许日本移民,仍在企图拉拢现状维持派,表示其愿与日本妥协的一面。

118莫斯科会议
Moscow Conferences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及战后初期,苏、美、英三国为了共同抗击法西斯和解决迫切的国际问题,在莫斯科举行的几次国际会议。  1941年部长级会议(1941年9月29日~10月1日) 出席会议的有苏联外交人民委员В.□.莫洛托夫,美国总统特使W.A.哈里曼,英国军需大臣W.M.A.比弗布鲁克。会议任务是商讨如何有效地援助苏联作战。当时德苏战争已进行 3月余,德军进逼莫斯科,苏军亟需盟军协同作战和加强支援。美、英当局也认识到最终打败纳粹德国要靠苏联陆军。F.D.罗斯福曾致函И.В.斯大林,表示将提供一切可能的物资援助。W.L.S.丘吉尔表示,愿从英国的美援定额中拨出部分物资支援苏联。会议于10月1日签订对苏供应议定书,规定从1941年10月至1942年 6月,美、英两国每月向苏联提供飞机400架(100架轰炸机和300架战斗机)、坦克500辆和其他武器、军用物资;苏联则向美、英提供军工原料;美、英还承担协助运输供给苏联的武器物资的义务。11月7日,罗斯福宣布《租借法案》适用于苏联,向苏联提供10亿美元无息贷款。会议签订的议定书未能满足苏联的全部要求,但这些援助仍然是对苏联的重大支持。会议也未能解决盟国协同作战的重大战略问题,特别是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的问题,但对推动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和促进苏、美、英 3国战时合作起了积极作用。
第一次外长会议(1943年10月19~30日) 出席会议的有苏联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美国国务卿C.赫尔、英国外交大臣R.A.艾登。会前,第二次世界大战已发生历史性转折,同盟国取得了战略进攻的主动权;美、英改变了过去按兵不动的消极战略,采取了局部性的军事进攻,但仍拖延开辟欧洲的第二战场。苏联与美、英的关系处于冷淡状态。为协调彼此的战略与政策、改善盟国之间的关系,解决迫切的国际问题,3国政府决定先行召开外长会议,为正在酝酿中的 3国政府首脑会议作准备。3国分别提出议程:苏联关心1944年春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美国重视四国宣言和维护和平的国际组织;英国希望建立盟国磋商与战争有关的欧洲机构。在多达12次的会谈中争论激烈,但为维持战略关系,3方均有所妥协。首先讨论缩短战争时间,即开辟第二战场问题。苏联要求会议把落实第二战场的开辟放到首位,明确规定开辟的具体日期。英国代表采取回避态度。英、美提出在西欧登陆的3项条件:气候有利;德空军大量缩减;德在法预备队不超过12个师。最后在公报上写明: 3国认为“加速战争的结束是首要的目的”,但对开辟第二战场的日期并未承担明确义务,只是把1944年春英、美进攻法国北部的决定依然有效一事列入记录。会上对其他迫切政治问题达成一些协议:①通过《关于普遍安全宣言》,宣称将合作把战争进行到底,争取早日建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用以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所有国家无论大小,均可加入这个国际组织。鉴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对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重大贡献,中国作为四大盟国之一的地位理应受到尊重,在赫尔建议下,3国外长同意由中国驻苏大使傅秉常受权签字,成为四国宣言。②通过《关于意大利的宣言》,宣布必须彻底消除法西斯主义及其后果,意大利人民应按民主原则建立政府和其他机构;成立意大利咨询委员会以研究处理有关意大利问题。③ 3国协议,应迫使德国交出1938年以来占领的全部领土,东普鲁士应同德国分离;成立欧洲咨询委员会以研究处理有关德国问题。④ 3国代表32个联合国家由 3国首脑签署发表《关于德国暴行宣言》,声称凡曾在被占领国施行暴行者,应在犯罪地点由人民审判,主要战犯将根据盟国共同的决定惩办。⑤通过《关于奥地利的宣言》,声称应重建一个自由独立的奥地利,1938年3月15日德、奥合并无效。⑥3国协议,收到敌国有关和平试探或媾和建议,应互通情报和协商解决。⑦就 3国首脑会晤地点交换意见,解决了北海运输复航问题。此外,斯大林还委托赫尔秘密转告罗斯福,“在盟国打败德国以后,苏联将参加对日作战。”会议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盟国之间关系,解决了一些涉及战争进程及战后格局的重大问题,体现了反对法西斯和实现民主的重要原则,并为3国首脑会议铺平了道路。
第二次外长会议(1945年12月16~26日) 出席会议的有苏联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美国国务卿J.F.贝尔纳斯、英国外交大臣E.贝文。会议讨论了战后欧洲和远东的一些重大问题。会议决定:①立即恢复草拟对意、罗、保、匈、芬和约,只有停战协定签字国才有资格参与和约条款的初步审议,和平会议召开日期不应迟于1946年5月1日。②为管制日本,成立设在华盛顿的远东委员会和设在东京的盟国对日管制委员会。③美、英两国表示将承认改组后的罗马尼亚政府和保加利亚政府。④3国外长一致同意,应在中国实现统一与民主,国民政府各部门应有民主人士广泛参加,中国内战必须停止,苏、美等外国军队应迅速撤离中国,3国应遵守不干涉中国内政的政策。⑤争取早日成立朝鲜临时政府,设立苏美联合委员会以帮助实现这一目标。⑥赞成向联合国提议设立原子能管制委员会。会议在讨论波斯(伊朗)问题时,未取得一致意见。会议表明,3国虽再度妥协,但无法消除彼此之间的矛盾与利益冲突。此后,随着矛盾的激化,美、英与苏联之间战时的合作关系便为相互抗衡所取代。

119联合国家宣言 1942
Declaration by United Nations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法西斯盟国对德、意、日法西斯国家作战的第一个共同纲领性文件。1941年12月,日本侵略者发动了太平洋战争,英、美两国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利益蒙受重大损失,被迫对日宣战。为了商讨对策,拟定作战计划,提高国际声望,1941年12月,美国总统F.D.罗斯福、英国首相W.L.S.丘吉尔在华盛顿举行会谈,倡议对法西斯国家作战各国签署一项宣言。经与苏联磋商并告知有关国家后,1942年 1月 1日,中国、美国、英国、苏联、澳大利亚、比利时、加拿大、哥斯达黎加、古巴、捷克斯洛伐克、多米尼加、萨尔瓦多、希腊、危地马拉、海地、洪都拉斯、印度、卢森堡、荷兰、新西兰、尼加拉瓜、挪威、巴拿马、波兰、南非联邦和南斯拉夫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嗣后又有21个国家陆续在宣言上签字。宣言表示赞同《大西洋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宣告各国政府保证使用全部的军事和经济资源,反对同它们处于战争状态的德意日三国及其仆从国;每个国家的政府保证互相合作,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宣言最后表示,凡在战胜希特勒主义斗争中给以物质上援助和贡献的国家,均可加入本宣言。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与壮大,为创建联合国组织奠定了基础。

120卡萨布兰卡会议 1943
Casablanca Conference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总统F.D.罗斯福和英国首相W.L.S.丘吉尔及两国高级将领,于1943年 1月14~23日在摩洛哥卡萨布兰卡举行的战略会议。法国 C.-A.-M.-J.戴高乐将军和 H.-H.吉罗将军也参加了会议。当时,苏联斯大林格勒战役正在胜利进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已进入转折时期。美、英认为有必要重新研究局势和战略问题。会议主要讨论:①未来的作战计划:丘吉尔主张首先进攻西西里和意大利,然后进攻巴尔干。美国将军G.C.马歇尔坚持横渡英吉利海峡在西欧登陆。罗斯福则倾向支持丘吉尔的地中海作战方案。会议最后通过了进攻西西里的作战计划,对西欧的进攻被推迟到1943年8、9月间。会议还通过了美国建议的对日作战方案,计划对所罗门群岛、新几内亚、关岛等发动一系列平行进攻,并实施收复缅甸的“安纳吉姆”计划。②未来的法国政治问题:美国支持吉罗,英国则支持戴高乐。经过激烈讨论达成协议,由吉罗和戴高乐共同组织法国临时行政机构。③土耳其在战争中的立场问题:为了推行巴尔干进军计划,会议决定力争土耳其参加盟国方面对德国作战。美、英在会议上签订了在亚洲划分势力范围的秘密协定,土耳其被认为是英国势力范围,中国被划归美国势力范围。会上美、英争夺殖民地斗争异常尖锐。美国力图以经济援助为手段打入英国领地。遭到丘吉尔的激烈反对。会议宣布盟国作战最终目的是迫使法西斯国家无条件投降。但未作出有利于击败法西斯国家的战略决策,反而推迟了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的日期。
19#
 楼主| bbcc 发表于 06-2-10 10:51:12 | 只看该作者
121魁北克会议(1943,1944)
Quebec Conferences (1943 and 1944)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总统F.D.罗斯福、英国首相W.L.S.丘吉尔及两国高级军政官员,在加拿大魁北克举行的两次战略会议。  第一次魁北克会议(代号“四分仪”或称“象限”)1943年 8月14~24日举行。会议目的是研究欧洲作战的战略,并就与太平洋战场的有关问题达成协议。出席会议的还有加拿大总理。中国国民党政府代表宋子文参加了对日本作战的讨论。会议在讨论盟军1944年在法国北部登陆问题上发生了严重分歧。英国提出了英、美军队在意大利推进和向南欧巴尔干进军的计划,继续反对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美国则力主盟军在西欧的主要任务应当是横渡英吉利海峡进攻欧洲大陆。英国的企图没有得逞。会议再次确认,“霸王”作战计划应比任何地中海新计划占有优先地位。会议批准以“铁砧”作战计划(后改称“龙骑兵”)配合“霸王”计划,即决定从地中海向法国南部登陆,以支持横渡英吉利海峡的主要战斗。在对日作战计划方面,会议决定在缅甸重新发动攻势,以建立联系中国的中、缅陆上交通线(即滇缅公路),并准备在德国崩溃后12个月内击败日本。此外,会议还讨论与解决了美、英盟军指挥权分工的问题,由美国将领指挥“霸王”战役,地中海战区的最高指挥权则移交给英国将领;签订了共同制造和使用原子弹的秘密协定;讨论了法国民族解放委员会的地位问题和美、英、苏、中关于普遍安全宣言草案;商定了意大利投降的条件。F.D.罗斯福(左2)、W.L.S.丘吉尔(左3)等人在第一次魁北克会议期间的合影
第二次魁北克会议 1944年 9月11~16日举行。当时,美、英等国已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苏军正向东欧、中欧挺进,德军面临三面围攻态势。会议着重讨论欧洲作战战略和处理德国的问题。会议决定:盟军应在西线全速挺进,突击鲁尔和萨尔,攻占德国的心脏地区;在意大利保持盟军原有兵力以牵制德军;战事如转至中欧,则应抢在苏军之前攻占维也纳;美、英就占领德国区域达成协议:东部为苏占区,西北部为英占区,西南部为美占区。两国首脑还草签了《摩根索计划》备忘录(该计划准备拆除德国全部工业设备,封闭所有矿井,变德国为农牧业国家。后因泄密并遭美国舆论强烈反对而于当年10月决定放弃)。两国决定加紧在缅甸和太平洋地区对日发动攻势;丘吉尔决定调动英国舰队主力到太平洋作战,罗斯福表示赞赏。双方估计欧洲战事结束18个月后才能击败日本。
两次魁北克会议既反映了美英对法西斯国家协调作战的努力,也反映了两国因各自利益而造成的战略分歧。会议达成的协议虽然照顾了双方的利益,但美国由于实力雄厚,在两国关系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122开罗会议 1943
Cairo Conference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3年11月22~26日,中、美、英三国政府首脑在开罗举行的国际会议。参加会议的有美国总统F.D.罗斯福、英国首相W.L.S.丘吉尔和中国国民党政府主席蒋介石(见彩图蒋介石、F.D.罗斯福和W.L.S.丘吉尔(左起第1、2、3人)出席开罗会议(1943年11月))。1943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根本转变的一年,为了加强反法西斯同盟国之间在军事和政治上协调行动,讨论制定联合对日本作战计划和解决远东问题,决定举行这次会议。会上,丘吉尔对中国抗日战争缺少热情,对东南亚盟军最高司令L.蒙巴顿提出的打击驻缅甸北方日军的作战计划也不感兴趣,但又极力维护其在远东和中国的地位和利益。蒋介石希望在缅北发动战役,促使美国增加对华军需供应,以维持其统治。罗斯福则打算武装国民党军队,加强蒋介石的实力地位,并加强对中国的影响和控制。经过争论制订了对日作战计划。会议签署了《中美英三国开罗宣言》,简称开罗宣言。会议结束后,开罗宣言经И.В.斯大林同意于1943年12月 1日公布于世。
宣言声明:对日作战的目的在于制止并惩罚日本侵略,决不为自身图利,亦无拓展领土之意;剥夺日本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地区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日本攫取的中国的领土,如满洲(中国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日本亦将被逐出于其以暴力或贪欲所掠夺的所有土地;在相当期间,使朝鲜自由独立。宣言最后声称:将坚持长期作战以迫使日本无条件投降。
开罗宣言是确定日本侵略罪行及战后处理日本问题的重要国际文件。中国人民一贯拥护和坚决贯彻开罗会议的决定,为战胜法西斯主义日本,争取国际和平进行了英勇斗争。美国和英国为了打击日本竞争者,影响舆论和提高国际地位,同意签署宣言。但不放弃在远东的殖民利益。宣言规定剥夺日本占领的太平洋岛屿统治权后,却避而不谈如何处理。关于朝鲜独立日期只作含糊规定。对中国香港的地位亦不明确规定。这些都反映了美、英的各自意图。日本投降后,美国政府便把从日本占领下解放出来的许多地区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后来又长期阻碍朝鲜和平统一,霸占中国领土台湾,违反了《开罗宣言》的原则和规定。

123开罗宣言
Cairo Declaration 见开罗会议。

124德黑兰会议 1943
Teheran Conference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3年11月28日至 12月1日,苏、美、英三国政府首脑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的国际会议。参加者有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И.В.斯大林、美国总统F.D.罗斯福和英国首相W.L.S.丘吉尔以及他们的外长和顾问。1943年反法西斯国家开始反攻,法西斯国家转为防御和退却,但仍在负隅顽抗。苏联政府希望美、英尽快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早日结束战争。美国则期待苏联参加对日本作战,以减轻它在太平洋战场的损失。英国更多地关心它在欧洲的政治影响和经济利益。为了加强合作和协调对德、日作战问题,经过1943年10月苏、美、英三国外长莫斯科会议的筹备,召开了此次会议。  会议着重研究在西欧早日开辟第二战场。苏联要求优先讨论并落实第二战场的具体实施。丘吉尔却坚持其“地中海战略”,后又提出从西路进入西欧的新方案。罗斯福不赞成英国方案,主张实施西欧登陆。最后会议决定苏美英三国从东、西、南三面向德国发起进攻。为此,美、英军队将于1944年5月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而苏军将在差不多同一时间发动攻势,以便阻止德军从东战场调到西战场。关于战后波兰的边界问题,会议同意波兰国土应向西移,即将德国东部的一些地区并入波兰。三国首脑就战后德国问题交换了意见,决定设立欧洲咨询委员会研究欧洲问题,同意战败后的德国由盟军分区占领。罗斯福介绍了战后建立维持和平机构(即后来的联合国组织)的设想。斯大林表示,打败德国后苏联愿参加对日作战。会议秘密签定了《苏美英三国德黑兰总协定》。会后发表了《关于伊朗的宣言》和《德黑兰宣言》。《德黑兰宣言》宣布三国决心在战争方面,以及在战后的和平方面,进行合作,声明三国已就从东面、西面和南面进行军事行动的规模和时间,达成完全的协议。
德黑兰会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上的一次极其重要的国际会议,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产生了巨大作用和影响。它是反法西斯同盟团结和壮大的重要标志,是反法西斯同盟国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
Deheilan Xuanyan

125德黑兰宣言
Teheran Declaration 见德黑兰会议。

126雅尔塔会议 1945
Yalta Conference
1945年2月4~11日、苏、美、英3国政府首脑在苏联克里木半岛雅尔塔举行的国际会议。亦称克里米亚会议(见彩图И.В.斯大林、F.D.罗斯福和W.L.S.丘吉尔(从右至左)出席雅尔塔会议(1945年2月))。参加会议的有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И.В.斯大林、美国总统F.D.罗斯福和英国首相W.L.S.丘吉尔以及 3国外交部长、参谋长和顾问们。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后期,苏联和英、美等国军队从东西两线向德国本土推进,德国法西斯败局已定。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日本法西斯军队尚在负隅顽抗。为了协调盟国关系,商讨最后打败德、日的计划及研究处置战败的德国,安排欧洲事务和战后和平等重大事项,举行了此次会议。W.L.S.丘吉尔、F.D.罗斯福、И.В.斯大林(前排从左至右)在雅尔塔会议期间的合影
会议内容 会议讨论的问题范围广泛,主要问题为:①处置德国问题。3国制定了最后击败德国迫其无条件投降的计划。德国投降后,3国将对德国实行分区占领,设立盟国中央管制委员会进行协调管理。3国同意从英、美两国占领区划出一个地区,交由法国占领,并邀请法国参加盟国对德管制委员会。会议决定德国必须解除武装,解散总参谋部,拆除军事设施和军事工业,惩办战犯,并在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消除一切纳粹主义和军国主义的势力与影响。会议同意苏联提出的赔偿总额为200亿美元,其中50%应归苏联所有的建议作为讨论的基础,决定设置赔偿委员会处理德国赔偿问题。②波兰问题。会议决定,波兰东部边界当依照寇松线,在若干区域应作出对波兰有利的5~8公里的逸出。波兰必须在北方和西方获得广大的领土上的让予,即波兰将从德国获得领土的补偿,补偿范围应征询新的波兰临时民族统一政府的意见。波兰西部的最后疆域定界,待后解决。关于波兰政府的组成问题,会议达成原则协议;现今在波兰行使职权的临时政府,应该在更广泛的基础上实行改组,以容纳国内外民主领袖。由美、英驻苏大使会同苏联外长 В.□.莫洛托夫在莫斯科与波兰临时政府委员会并与波兰国内外其他民主领袖进行会晤,以便根据上述方针改组现政府。③远东问题。1945年2月11日,苏、美、英3国政府首脑秘密签订《三国关于远东问题的协定》,即《雅尔塔协定》。苏联同意在欧洲战争结束后两、三个月内参加对日本作战。为此,美、英两国答应苏联提出的下列条件:维持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现状;苏联重新取得1904~1905年日俄战争中丧失的俄国以前的权益。即:甲,库页岛南部及邻近一切岛屿交还苏联。乙,大连港国际化,苏联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丙,设立一个苏中合办的公司以共同经营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丁,千岛群岛交予苏联。上述规定由美国总统采取步骤,以取得蒋介石同意。苏联还表示同意与中国国民政府签订友好同盟条约。④联合国问题,就安全理事会的投票问题的折衷方案达成了协议。苏联撤回16个加盟共和国都成为联合国大会成员国的要求。决定于1945年4月25日在美国旧金山召开联合国国际组织会议,以便成立联合国。会议通过《被解放的欧洲的宣言》,并讨论了南斯拉夫、伊朗、巴尔干以及遣送战俘等问题。会议最后签署了《英美苏三国克里米亚(雅尔塔)会议公报》、《克里米亚(雅尔塔)会议的议定书》。
会议的评价 该会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次重要的国际会议,其一系列决定有利于以同盟国的联合力量击败德、日法西斯,制裁德国和维护战后的世界和平。但《雅尔塔协定》有关中国的条款,是背着中国人民作出的有损中国主权和利益的决定,是大国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表现。会议反映出苏、美、英三国对战后世界安排问题上的不同意图和矛盾,对战后国际关系的格局有着重大影响。

127波茨坦会议 1945
Potsdam Conference
亦称柏林会议。1945年7月17日~8月2日苏、美、英三国政府首脑在柏林郊外的波茨坦举行的国际会议。参加者有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И.В.斯大林、美国总统H.S.杜鲁门和英国首相W.L.S.丘吉尔(7月28日后是新任首相C.R.艾德礼)以及他们的外长和顾问。1945年5月8日,德国政府无条件投降,欧洲战争结束。在远东日本法西斯负隅顽抗的同时,开始酝酿媾和。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分享战争胜利果实,如何安排战后格局,成为苏、美、英共同关注的问题。为了研究处置德国,商讨对日本作战和解决欧洲其他问题,苏、美、英三国举行了波茨坦会议。8月2日签署了《苏美英三国的柏林(波茨坦)会议议定书》和《柏林(波茨坦)会议公报》,两个内容基本相同的文件,通称《波茨坦协定》。
《波茨坦协定》内容 协定决定:为进行关于缔结和约所必需的准备工作,设立由英、苏、中、法、美五国外长组成的外长会议。协定确定了占领德国的基本原则。政治原则是:非军国主义化、民主化和肃清纳粹主义。为此规定德国境内的最高权力由美、英、苏、法四国占领军总司令遵照本国政府的指令,分别在其各自的占领区内实行。彼等并以管制委员会成员的身份,共同处置有关全德事宜。解除德国全部武装,废除一切军事机构,解散一切纳粹组织,废止一切纳粹法律,逮捕并审判战争罪犯,永远防止德国军国主义及纳粹主义的复活或改组。德国一切民主党派应准许成立并恢复自由活动权利。司法制度、教育及整个政治生活都在民主基础上重新建立以实现政治民主化。德国行政应以政权分散和发展地方政府权限为原则。处理德国的经济原则是:消灭德国作战潜力,禁止军事生产,铲除或控制可用作军事生产的一切工业。消灭垄断造成的过分集中,发展和平经济,并把德国视为一个经济单位。关于德国赔偿问题,苏、美、英向德国所提的赔偿要求,将以德国境内的物资及适当的德国国外资产予以满足,苏联并可由西方占领区获得赔偿。德国的舰队和商船队由苏、美、英三国均分。哥尼斯堡及邻近地区让与苏联。关于波兰问题,美英同意承认波兰统一临时政府,并撤销对波兰流亡政府的承认。对波兰西部边界达成原则协议,最后划定由和约解决。不归苏联管辖的一部分东普鲁士和以前的但泽自由市区域,均由波兰政府管辖。会议还讨论了奥地利问题、同意意大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芬兰五国缔结和约问题、领土托管问题和控制黑海海峡等问题。W.L.S.丘吉尔、H.S.杜鲁门、И.В.斯大林(从左至右)在波茨坦会议上
《波茨坦公告》 在波茨坦会议期间,7月26日,苏、美、英三国首脑讨论了结束对日本作战的条件和战后处置日本的方针,并通过一项决议,即《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亦称《波茨坦宣言》,共13条,苏联当时尚未对日本作战,没有签字。中国政府虽未参加讨论,但事前征得中国政府的同意,故公告以美、英、中三国共同宣言的形式公布。8月8日苏联对日本宣战,并在公告上签字,成为四国对日共同宣言。公告敦促日本政府应立即宣布无条件投降。《开罗宣言》之条件必须实施,日本主权只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由盟国所决定的其他岛屿范围之内。日本军队必须完全解除武装,永久消除日本军国主义,战犯交付审判。盟国对日本实行占领。阻止日本人民民主的所有障碍必须消除。不准日本保有可供重新武装之工业。宣言宣称,在上述目的达到并成立倾向和平及负责的日本政府后,盟国占领军当即撤退。
会议评价 波茨坦会议是战时苏、美、英三国首脑最后一次会议,对迫使日本早日投降,巩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成果,维护战后世界和平,起了积极作用。会上苏联与西方国家之间在国际事务中的分歧和矛盾已有明显表现,这对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128波茨坦协定
Potsdam Agreement 见波茨坦会议。

129巴黎和会(1946)
Paris Peace Conference (1946)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反法西斯联盟国家对意、罗、保、匈、芬 5国缔结和平条约的国际会议。1943年9月3日意大利战败,签署了由英、美起草的具有纯军事性质的停战协定。1944年秋至翌年初,罗、芬、保、匈等希特勒附庸国崩溃,相继签署由苏联起草的停战协定,其中除军事条款外,尚有政治、经济、边界和赔款条款。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8月2日苏、美、英三国在波茨坦会议上签订的波茨坦协定规定:设立苏、美、英、中、法五国外长会议,制定对意、罗、保、匈、芬五国和约草案。  
和会前的外长会议 第一届外长会议(1945.9.11~10.2) 在伦敦召开。会上苏联与英、美的立场相对立,仅就意大利应放弃殖民地,意大利、南斯拉夫两国边界划分应根据民族分布界限,的里雅斯特应辟为自由港等问题达成初步的原则协议。  莫斯科三国外长会议(1945.12.16~26) 因伦敦会议破裂。苏、美、英三国外长在莫斯科举行了一次磋商性会议。苏联与美、英在一些问题上彼此有所妥协,议决对意和约由苏、美、英、法四国外长起草;对罗、保、匈和约由苏、美、英三国外长起草;对芬和约由苏、英两国外长起草。各该项和约草案拟具后经二十一国和会讨论和提出修改建议,最后由苏、美、英、法外长会议研究并确定和约之最后文本。  
第二届外长会议(1946.4.25~5.16,6.15~7.12) 在巴黎召开。苏、美、英、法四国外长就五国和约内容的一些主要问题达成协议,基本上完成了对罗、保、匈三国和约的草案,对意和约草案尚有一些主要条款悬而未决。为审查上述和约草案,召开了巴黎和会。  
和会的情况 1946年 7月29日和会在巴黎卢森堡宫开幕,正式参加会议的有21个国家:即苏联、美国、英国、中国、法国、澳大利亚、比利时、白俄罗斯、巴西、加拿大、捷克斯洛伐克、埃塞俄比亚、希腊、印度、新西兰、挪威、波兰、荷兰、南非联邦、南斯拉夫和乌克兰。阿尔巴尼亚、墨西哥、古巴、埃及、伊朗、伊拉克和奥地利七国以协商资格(无表决权)参加会议。五个战败国亦被准许各自派出代表到会申诉意见。和会伊始,讨论议事规则时就发生了争执。外长会议原已就和会表决方式取得协议,即凡属实质性问题须经2/3多数票通过。澳大利亚、希腊、荷兰等国提出修改外长会议的决定,主张和会所有决议案只要得到 1/2普通多数即告通过。美、英出于操纵和会多数的意图,极力支持澳大利亚等国的建议。苏联、南斯拉夫、波兰、挪威和巴西等国则主张维持外长会议原有决定。后通过一项折衷方案,即无论绝对多数或普通多数票通过的建议均可由和会交外长会议审议。和会中关于实质性问题的讨论,苏联、南斯拉夫、波兰、捷克斯洛伐克为一方,美、英等一些西方国家为另一方之间存在激烈争执。在战后意、南边界的划分,保、希边界的划分,赔款的数额与分配方面,双方意见尤为对立。经过紧张的谈判,双方均有所妥协。和会就罗、匈、保(保希边界除外)的领土变动和五国赔款数额与分配办法取得协议。但关于意大利前殖民地的处理,的里雅斯特自由港法规以及多瑙河问题等未能达成协议。和会于10月15日闭幕。由苏、美、英、法四国副外长整理出五国和约草案的修正案。此修正案虽为和会同意但仍存在一些分歧。 
五国和约的签字及主要内容 为解决和会上一些未决问题,第三届外长会议于1946年11月 4日在纽约召开。会议制定了五国和约的最后文本。和约先分别由美(1947.1.20)苏(1.29)英(2.4)三国外长代表本国签署后,于同年 2月10日在巴黎正式举行五国和约签字仪式,由其他有关各国签署,同年 9月15日生效。五国和约的主要内容如下:
对意和约 意、法在阿尔卑斯山边界有 4处地段作有利于法国的不大的改变。意、南边界作了有利于南斯拉夫的重大改变。的里雅斯特港辟为自由港,该港及其附近地区划为非军事化和中立化的自由区。佐泽卡尼索斯群岛(现斯波拉泽斯群岛)划归希腊。意放弃其在非洲的殖民地。意承认并尊重阿尔巴尼亚、埃塞俄比亚的主权和独立。意放弃由辛丑(1901)条约取得的在华特权,将天津意租界归还中国,放弃意在上海、厦门公共租界的权利。意给苏、南、希、埃(塞俄比亚)、阿(尔巴尼亚)赔款分别为:1亿美元、1.2亿美元、1.05亿美元、2500万美元和 500万美元,意大利军队人数不得超过25万人。
对罗和约 罗马尼亚边界为1941年1月1日原有的边界,但罗、匈边界恢复为1938年1月1日边界,1940年维也纳仲裁裁决无效。陆军限12万人、防空炮兵限5000人、海军限5000人、空军为8000人。给苏联3亿美元赔款。  对保和约 保持1941年1月1日原有边界。陆军限5.5万人;海军限3500人;空军限5200人。给南斯拉夫7000万美元,给希腊4500万美元赔款。
对匈和约 匈与奥、南、罗边界仍维持1938年1月1日原有的边界。1938和1940年维也纳仲裁裁决无效。匈、捷边界略作有利于捷方的改变。陆军限 6.5万人,空军限5000人。给苏2亿美元、给捷、南各1亿美元的赔款。  对芬和约 根据1944年 9月19日停战协定,芬兰确认将贝柴摩省归还给苏联,除此以外应维持1941年 1月1日原有边界。苏联放弃1940年3月12日苏芬和约所给予的汉科半岛租借权,改租波卡拉-乌德地区为海军基地。奥兰群岛保持非军事化。陆军限3.44万人,海军限4500人,空军限3000人。给苏联以3亿美元贷款。
  参考书目
 《战后世界历史长编》编委会:《战后世界历史长编》(第一编,第二分册),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1976。

130联合国
United Nations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而建立的国际组织。  成立经过 1942年1月1日,中、苏、美、英等26个反法西斯同盟国家代表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保证继续对德、日、意等轴心国协同作战。“联合国”一词,是在1941年12月起草宣言过程中,由美国总统F. D.罗斯福提出的。美国认为,只有建立一个以几大国组成的国际安全机构为核心的单一的普遍性国际组织,才能维持战后世界秩序和国际和平。1943年10月30日,中、苏、美、英四国在莫斯科发表《普遍安全宣言》,提出有必要建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1944年8~10月,苏、英、美三国代表和中、英、美三国代表先后在华盛顿的敦巴顿橡树园举行会谈,讨论和拟订组织联合国的建议。1945年 4月25日,来自50个国家(波兰因故未参加)的282名代表在美国旧金山举行联合国国际组织会议。6月26日,51国代表签署《联合国宪章》(波兰事后补签)。宪章规定,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决定实质性问题时采取“大国一致”规则,即中、法、苏、英、美 5个常任理事国拥有“否决权”。同年10月24日,联合国正式成立。51个宪章签字国为创始会员国。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之一,但由于美国的阻挠,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直到1971年10月才得到恢复。(见彩图邓小平在联合国第6次特别会议全体会议上的发言(1974年4月10日))
宗旨和原则 《联合国宪章》规定,联合国作为协调各国行动的中心,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各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促进国际合作,促成社会进步和在更大自由中的更好的生活水平。联合国遵循下述原则:“所有会员国主权平等”,“各会员国应该忠实履行它们依宪章规定所承担的义务”、“各会员国应该用和平的方法解决它们的国际争端”、“各会员国对联合国依照宪章采取的一切行动应给予一切援助”、“宪章任何规定均未授权联合国干涉在本质上属于任何国家国内管辖的事项”。
机构及其作用 主要机构有 6个:①大会:联合国主要的审议机构,由全体会员国组成。宪章规定,大会有权讨论宪章范围内的政治、经济、社会、托管、法律等问题,并向会员国或安全理事会提出建议。②安全理事会:负有维护和平与安全的主要责任的机构。在联合国各机构中,只有安理会有权作出根据宪章规定各会员国必须执行的决定。安理会由中、法、苏、英、美 5个常任理事国和10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常任理事国在实质性问题上拥有“否决权”。③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在大会权力之下负责协调联合国和各专门机构的工作,研究国际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卫生等事项,并就这些问题向大会、各会员国和专门机构提出建议。④托管理事会:负责监督托管领土的管理,以促进托管领土的自治或向独立方向逐渐发展。⑤国际法院:联合国的主要司法机构。⑥秘书处:任务是为联合国其他机构服务,并执行这些机构制定的计划和政策。秘书处的首脑是秘书长,由大会根据安理会的推荐任命。
联合国其他机构有: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粮食计划署,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等。同联合国建立关系的机构有:国际原子能机构,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国际开发协会,国际金融公司,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民用航空组织,万国邮政联盟,国际电信联盟,世界气象组织,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等。这些机构在促进世界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的发展和保护妇女儿童、环境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表1联合国组织机构)。
总部及机关刊物 联合国总部设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欧洲办事处设在瑞士日内瓦。大会、安全理事会和其他机构的会议,通常都在总部举行。总部机关刊物有《联合国纪事月刊》、《联合国年鉴》等。
截至1986年6月,联合国共有159个会员国(表2联合国会员国)。
参考书目
Office of PublicInformation,Everyman\'s United Nations,United Nations,New York,1968
20#
 楼主| bbcc 发表于 06-2-10 10:51:28 | 只看该作者
接下来是战后部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2-22 23:59 , Processed in 0.113937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