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战后国际关系笔记(颜声毅)

[复制链接]
21#
 楼主| bbcc 发表于 06-2-10 11:39:11 | 只看该作者
二、区域性国际组织
区域性国际组织是指以维护该区域利益为目的,在相同地域内的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区域性国际组织的出现早于全球性国际组织。但大多数区域性国际组织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其中影响最大的有非洲统一组织(1995年以后改为非洲联盟)、欧洲联盟、美洲国家组织和东南国家联盟等。
一般说来,区域性国际组织主要有下列几个特征:其一,成员位于同一地理位置,活动范围限于确定的区域,具有鲜明的区域性质。它们的成员往往疆域相邻,比较容易也确有需要发展睦邻关系。其二,成员国之间往往有千丝万缕的历史、语言、文化或精神联系,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对维护地区和平与安全有相当密切的贡献。这成为它们结成组织的社会政治基础。其三,各成员国有在本区域内加强交流和合作的迫切需要,并以无限的共同条约等纲领性文件为基础,职能广泛。通常它们不仅具有政治方面的职能,也具有促进和特征本区域内社会经济和其他有关方面的作用,对于保护区域利益,促进区域发展,对抗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综合起来,区域新国际组织的作用可以归纳为五个方面:第一,密切成员国之间各方面的联系。第二,协调彼此间的政治活动,捍卫独立和主权。第三,全面考虑该区域的事务,维护其成员国的利益。第四,发展成员国与其他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教育、科技、卫生等方面的关系,并彼此进行紧密的合作。第五,用和平方式解决成员国之间以及成员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争端。
三、专门性国际组织
专门性国际组织是指其职能主要限于从事经济、社会或文教等行政或技术方面的单一活动的国际组织。它的成员国及其规范,有别于区域组织;但其活动范围又仅限于某一领域,又与普遍性组织不同。
目前,重要的专门性国际组织大都是与联合国建立关系的专门机构。根据《联合国宪章》有关条款的规定,联合国专门机构是指根据特别协定于联合国建立关系的,或根据联合国决定而创设的那种对某一特定业务领域负有国际责任的政府间专门性国际组织。联合国专门机构具有以下三个特征:第一,是政府间国际组织,由各国政府制定一定的基本创建文件而成立。第二,是对某一特定业务领域负有广大国际责任的专门组织,有别于区域组织和一般综合性国际组织。第三,同联合国具有法律关系。目前,联合国专门机构共有18个。但必须指出的是,专门机构并非联合国的直接下属机构,仅仅与联合国按照协定发生关系而已。它们本身是独立自主的,有其自己的成员国、组织文件、体系结构、议事规则、经费来源及工作总部。它们的决议和活动也不需要联合国批准。
专门机构与联合国之间的关系包括下面几项内容:联合国承认专门机构的职权范围,专门机构承认联合国有权向其提出建议并协调其活动。并同意定期向联合国提出工作报告;同意互派代表出席彼此的会议,耽误表决权;经请求时,相互把议事项目列入会议议程;彼此交换情报,协调人事、预算与财政方面的安排等。所以,专门机构是独立的国际机构,与联合国处于平等地位。
战后,联合国专门机构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他们在各自专业领域内开展了大量活动,为发展各国人民的友好交流,促进本领域的国际合作,推动国际关系向民主、合理、有序的方向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四、国际经济组织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国际经济关系的迅速发展和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的迫切需要,各国经济生活不断走向国际化,国际经济往来日益频繁,世界大市场逐步形成,各国经济与科技联系不断强化,国际经济组织以前所未有的规模蓬勃发展。现在,国际经济组织已成为国际组织中数量最多、活动频繁、影响极为广泛的一类国际组织,是国家间经济交流与合作的一种经常形式。同时,国际经济组织的活动由进一步扩大了国际经济发展的规模与范围,反过来刺激了国际经济组织的发展。
国际经济组织从作用范围来看,可以分为联合国系统的经济组织与专门机构,即世界性国际经济组织以及区域性和专业性的国际经济组织三大类。
1.联合国系统的经济组织包括经社理事会下属的非洲、亚太、欧洲、拉美和西亚等区域经济委员会,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联合国计划开发署、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等几十个机构,其中最重要的是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和联合国计划开发署。此外,在联合国系统内对国际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还有各种同联合国建立关系的专门机构,其中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世贸组织)影响与作用最大。
2.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遍布于全球各大洲,在世界经济区域化、集团化的浪潮推动下,其地位与作用日趋重要。主要有:欧洲共同体、东盟、亚太经合组织、南方共同市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等。其中,1967年成立的欧洲共同体发展最为完善。
3.专业性国际经济组织主要指原料生产过和输出国组织。主要包括石油、铜、铝土、木材、天然橡胶、可可、咖啡、香蕉等初级产品。全球有近30个此类组织,尤以石油输出国组织最为有名。
国际经济组织的主要作用是促进国际经济发展,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其一,促进合作和提供援助。国际经济组织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有力工具和实践者。
其二,促进国际经济法、贸易法和发展法的逐步发展与规范化。战后有关国际经济组织和机构拟订和通过了大量涉及经济发展领域的条约和法律文件。这些都已成为各国从事国际经济贸易活动的行为规范。
其三,谈判与对话的场所。联合国贸发会议、关贸总协定就曾多次组织过全球多边经济谈判,均取得了明显效果。
其四,解决国际贸易争端。世贸组织有严格的解决争端的程序和较强的解决争端的权利和能力。
两极格局解体后,国际关系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国际组织将在新的国际形势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首先,在新、旧格局交替时期,战略力量失衡,许多过去被东西方冷战所掩盖的矛盾尖锐起来,天下并不太平。因此,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仍是国际组织的主要任务。特别是联合国,责任重大,任重道远。其次,当前综合国力的竞争已成为许多国家制定和调整国内外政策的基本出发点。经济竞争的战略正在代替军事对抗的战略而成为各国的战略中心。发展经济成为各国制定内外政策优先考虑的问题。然而,不合理的旧的国际经济秩序仍然存在,并严重影响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因此,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已成为时代的迫切要求,也是国际组织的重要责任。再次,除了大家关心的和平与发展问题外,当前世界还面临着许多严峻的挑战。如:环境污染、人口爆炸、温室效应、恐怖主义、贩毒吸毒、艾滋病等。这些都在影响着人们的生存与安全。这些全球性的问题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努力,进行协调与合作。因此,解决人类的共同问题也是国际组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22#
 楼主| bbcc 发表于 06-2-10 11:39:21 | 只看该作者
第四节   国际组织行为能力的内部制约因素
概括起来,影响国际组织行为能力的内部制约因素主要包括:共同利益与因素利益的相互作用、国际组织内的力量对比和大国因素、意识形态因素等。
一、共同利益与因素利益的相互作用与制约
因素利益是指参加国际组织的各方的利益,一般地说主要是国际组织中的民族国家的国际利益。国际组织自身也有其利益,各因素利益的趋同和聚合构成国际组织中的共同利益。共同利益是国际组织发展的内在动力。共同利益和因素利益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在国际组织内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1.共同利益是国际组织存在与发展的基石。没有共同利益,不能给参与方带来比单独行动更大的收益,国际组织就不可能产生,更谈不到进一步深化合作和发展了。联合国之所以能够建立,就在于它有利于维护世界人民的利益,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这种共同利益的存在吸引着世界各国加入联合国,以分享利益和维护本国权益。欧洲联盟的一体化进程很好地说明了共同利益对国际组织的作用。
2.因素利益是共同利益的前提。因素利益常常对国际组织起制约作用,使之难以成为一个有效运行的行为体。参与国际组织的各方都有其因素利益,各因素利益则决定着参与方的政策和行为,影响着国际组织的运行和发展。对于国际组织来说,完全从成员国本国的因素利益出发而不考虑其他国家的利益因素和共同利益是毫无益处的,只有在充分考虑各方因素利益的基础上突出和强调共同利益在能巩固和发展国际组织。在英国加入欧共体问题上,可以明显看出因素利益的作用。
3.共同利益与因素利益相互交织。在现实的国际政治生活中,共同利益与因素利益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参与各方特别是大国能否取得利益上的妥协极大地影响着国际组织的行为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国际组织的建和发展过程就是共同利益与因素利益相互作用、不断冲突协调的过程。
从前述英国加入欧共体的事例中可以看出,共同利益与因素利益使矛盾和冲突的,成员国往往把国家利益置于共同利益之上,试图以尽可能少的付出获得尽可能大的报酬,或者尽可能少地承担义务而享受尽可能大的权利。
成员国加入国际组织是它权衡国家利益得失所作的慎重选择,虽然国家利益至上,但为了维护长远的共同利益,有时需要牺牲部分国家利益。要不断地协调成员国之间的利益关系,使共同利益与国家利益找到适当的结合点,推动国际组织的发展。国际组织也应当注意协调共同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在维护成员国正当权益的同时,通过促进共同利益的发展增强自身的行为能力。
二、国际组织内的力量对比和大国权力因素
国际组织内的力量对比是绝对不平衡的,其中大国权力因素尤为突出。这对国际组织的行为能力形成制约性影响。
第一,国际组织内部的力量对比状况错综复杂,它们在不同程度上对国际组织的行为能力产生影响。在联合国内,力量对比明显有利于西方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曾是联合国内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但冷战结束后,发展中国家为了各自的最大利益,内部发生了分化组合,它们不再是团结的力量。西方发达国家则一如既往地借联合国维护其利益,主导着联合国的运行。少数几个西方大国,主要是拥有雄厚军事经济实力的超级大国,往往凭借其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及主要捐资国的地位,利用联合国来操纵国际事务,把联合国纳入其战略利益轨道。联合国在经济社会发展领域的规则基本上是按照少数经济实力强大的北方大国的利益需要而定的。社会主义大国中国虽然坚持独立自主,站在发展中国家一边,但在联合国里毕竟势单力薄,改变不了西方国家主导的局面。在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中,美英法都属于西方集团,这种力量对比状况妨碍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的解决,不利于南北关系的改善,也使得联合国不能有效公正地运转。在这种情况下,要想通过联合国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第二,在国际社会中,实力决定利益和政策,大国在国际组织中发挥着非同一般的作用,有时会使国际组织成为大国推行自己政策的工具,从而影响国际组织行为的道义性和合法性。联合国安理会的维和行动虽然成绩卓著,但其中的大国因素是显而易见的,联合国也多次成为美国推行霸权的工具。众所周知,《联合国宪章》强调集体安全和主权平等,但这是通过大国合作来维护的。联合国确立的体制是一种大国统治体制。维和行动若没有大国的支持便寸步难行。而大国也正好借此机会推行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在20世纪90年代的海湾战争和海地危机中,美国就是这样行事的。海湾战争的全部控制权,包括战略和战术的制定,都是由美国一手掌握的,联合国根本无法插手。而美国恰恰利用联合国的授权极力在中东建立由它主导的和平,维护和扩张它在海湾地区的利益。在海地危机中,美国也是利用联合国的940号决议,在海地大肆推行霸权主义。美国以大欺小、恃强凌弱的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行径在联合国授权的和平进程中暴露无遗。对于联合国所进行的这种维和行动,很难说它们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和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实际上,它们更多地暴露了大国权因素的危害以及联合国自身行动的乏力。
第三,国际组织中大国间的纷争使国际组织的行为能力受到严重制约。尤其是当国际组织中居于支配型地位的两大国或两大集团相互争斗时,国际组织有可能陷于瘫痪。冷战时期的联合国就是如此。在整个冷战时期,尽管联合国为解决各种问题作了不懈的努力,但由于在国际事务中起主导作用的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对峙和争霸,联合国基本上失去了解决重大国际问题的能力,没有发挥预期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联合国以往实施的维和行动基本上都是在美苏势力范围之外但美苏又有重大利益的地区,如中东、南亚、非洲等。一旦涉及美苏势力范围,或有美苏卷入的国际冲突,联合国就无法采取行动。如美国入侵越南和格林纳达、苏联入侵阿富汗和斯洛伐克,这都是对《联合国宪章》的严重侵犯,但联合国对此却无可奈何。
毫无疑问,任何国家在处理与国际组织的关系时都存在一个利益问题,都会把本国利益置于首位,把国际组织看作是实现其国家利益的工具。在这方面,大国权力因素的作用更为突出,国际组织往往成为它们相互争斗的场所和推行自己政策的工具,这会对国际组织的行为能力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国际组织中的大国作用不应变成大国控制。
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可否认,大国权力因素也正是国际组织存在和发展的推动因素之一,没有大国的支持与合作,国际组织将难以有大的作为。就联合国维和行动而言,其成败往往取决于大国的参与程度。因此,对于大国在国际组织中的作用,还是应充分重视的,断不可一概否定。
23#
 楼主| bbcc 发表于 06-2-10 11:39:32 | 只看该作者
三、意识形态因素
意识形态一直是国际关系中的一大因素,在冷战时期,联合国活动中的意识形态因素比较明显,它突出地表现为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以意识形态划线的斗争,以及第三世界国家团结求生存和发展的活动。冷战结束后,联合国内的意识形态因素依然存在,更多地表现为西方大国维护和扩展其民主价值观和民主制的活动。意识形态在国际组织中对国际组织的行为能力也具有重大影响。
第一,国际组织内的意识形态因素可能会导致力量的分化组合,从而影响国际组织的行为能力。在这方面,联合国内的情况最为突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一分为二,形成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思想体系和两大阵营的尖锐对抗。同样,在联合国内也分化出两大相互对立的阵营:社会主义集团和资本主义集团。这就是联合国难以遵照联合国宪章的精神有效运转。苏美关系缓和以及苏联解体后,由于意识形态因素和国家利益的作用,联合国内的各种力量开始分化组合,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发展中国家内部的分化组合。一个明显的趋势是,实行民主制度和市场经济的国家不断增多。目前,联合国内依然存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斗争。
第二,国际组织内的意识形态因素会深化国际矛盾,产生对抗,阻碍国际合作的发展,是国际组织的功能难以正常发挥。对于成员国政治文化比较相似的国际组织来说,意识形态因素会促进成员国间的合作,推动国际组织的发展。但对于构成成分复杂的国际组织来说,其中的意识形态差异很可能会造成对抗,产生矛盾,从而制约国际组织的行为能力。在冷战结束前情况尤其如此。冷战结束以来,国际关系中的意识形态因素有所淡化,各国强调超越意识形态差异来发展利益关系,在国际组织中情况基本上也是这样。但是,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差异仍然客观地存在着,仍不可避免地对国际组织产生影响。而且,西方国家的民主价值观攻势一点也没有削弱。在此形势下,国际政治中仍会保持意识形态色彩,国际组织中意识形态因素的制约性影响还将继续存在下去
第七章 国际关系的重大转折——两极格局的解体
1989年以来东欧发生巨变,苏联急剧解体,二战后支配世界40多年的两极格局彻底瓦解,这不仅是二战后而且也是本世纪最重大的事变之一。两极格局瓦解的直接动因是苏联、东欧一极的坍塌,但也同国际上各种基本力量消长变化密切相关。由于两极格局已经解体,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格局转换的过渡时期,在这一过渡时期,国际关系存在一些不同于以往的特点。
当前国际局势急剧变化,错综复杂,世界向何处去——即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际秩序,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重大战略问题。美国关于世界新秩序的主张同国际旧秩序的强权政治、大国垄断国际事务没有本质区别。其他发达国家主张建立一个它们能在其中发挥重大作用甚至主导作用的多极格局。中国和第三世界国家则要求建立一个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因此,新秩序的形成将是一个不断斗争的复杂过程。
第一节 转换中的国际格局
所谓国际格局,是指在一个时期内世界各种力量的对比和组合,特别是对世界事务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大国和大国集团的力量结构,这种力量结构在相当大程度上决定着国际关系的走向。格局是一种历史合力,是各种基本力量相互牵制和抗衡而形成的相对平衡状态。
一、苏东剧变,两极格局解体
两极格局解体的过程大约是从80年代中期开始的。其起因是苏联的急剧衰落和政策发生根本性变化。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和挑战,于是他决心对苏联的内外政策进行彻底的调整和改革。1987年10月他出版了《改革与新思维》一书,宣扬“公开性”、“民主化”、“多元性”和“人道主义”,使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致使苏联发生了质的变化。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苏联陷入了全面的政治危机、经济危机和民族危机,苏联作为统一的联盟国家岌岌可危。
苏联的衰落和政策的转变对东欧局势变起了关键作用。在雅尔塔体制下,东欧地区汇集了东西方矛盾、苏东矛盾和东欧内部社会矛盾三大方面的问题。苏联以军事力量和强权政治维系它在东欧的势力范围,从而保持了社会主义大家庭。戈尔巴乔夫大规模地调整了对外政策,宣布苏联不再以武力干涉东欧内部事务,对东欧政策发生了转折性变化,这对东欧局势的变化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苏东关系中一些历史事件的重新评价成为东欧国家政局动荡的最初借口……法国前总统战略事务顾问沃特雷诺认为:东欧剧变既不是西方颠覆的结果,也不是东欧内部革命的结果,而主要是苏联改变政策的结果,如果苏联尚能用武力维持其在东欧的势力范围,那么在东欧什么事也不会发生。和苏联一样,从80年代未起东欧各国也政局急剧动荡、经济严重恶化,终于发生了剧变。
波兰、匈牙利、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的共产党相继被赶下台,罗马尼亚的事变更具有突发性,1989年12月罗马尼亚总统齐奥塞斯库夫妇被处决……。在东欧政局动荡中,民主德国的变化和两德统一最为引人注目,1990年10月3日,民德加入联邦德国,统一后的德国使用联邦德国的国名、国旗和货币以及政治经济制度。
随着东欧的剧变和两德统一,华约组织难以为继。1991年4月1日,华约组织宣告解体。6月28日,经互会宣告解散。战后苏联在东欧苦心经营的政治、经济军事集团全部瓦解。东欧的剧变是苏联衰落和政策转向的产物。反过来,东欧的剧变又进一步削弱了苏联的国际地位,是苏联失去了二战后在欧洲获得的势力范围——苏联同北约之间的缓冲地带,苏联的前沿防线一下子从东西欧交界处退回到苏联同东欧的边界。
与此同时,苏联迅速走向解体。到1991年12月,苏原有的15个加盟共和国除俄罗斯外均宣告独立。12月8日,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三国宣布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12月21日,俄等11年国家首脑会正式宣布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至此,苏联宣告彻底解体。
两德统一、华约解散和苏联的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正式终结。
二、国际格局转换的特点
第一,与以往不同,这次格局转换是在和平条件下发生的。从法国大革命以来,世界格局历经沧桑,发生过多次变化,其中突出的有3次。第一次是拿破仑战争失败后形成的“维也纳体系”;第二次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三次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雅尔塔体系”。这几次格局转换,都是通过战争来实现的,而这次格局的解体是由于东欧剧变和苏联自行解体造成的。也正因为如此,这次格局转换更加复杂和不明朗,也更加充满了危机、不稳定性核不确定性。
第二,全球层次的缓和与地区层次的动荡并存。有人称其为大缓和小动荡的“热和平”(Warm Peace)。随着苏联的解体,美俄关系从对抗走向合作,原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愈演愈烈的军备竞赛和争夺世界霸权,以及由此导致的国际局势一直处于战争边缘的状态不复存在,国际安全环境大为改观,世界大战,特别是核大战的威胁和大国之间武装冲突的危险已大大减少,原来以两霸为背景的地区冲突大多已经缓解或得到政治解决(如阿富汗、柬埔寨、中东等)。国际裁军有了突破性进展。美俄签订了第二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从全球层次看,整个国际形势趋向缓和,各国都把主要精力转向国内的经济发展上。然而,天下并不太平,由于历史遗留的矛盾、冷战遗留的矛盾和新的大国争夺的矛盾,以及民族、宗教、种族矛盾等,地区性的冲突接连不断。如前南斯拉夫内战、前苏联一些共和国的冲突以及非洲地区的动乱等。这些冲突和战争对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构成了重大威胁。有的学者认为,如这些动乱得不到控制,有可能演变成全球性动乱。如布热津斯基在其《大失控和大混乱》一书中曾描绘了一个大动乱地带,他说:“激烈动荡的漩涡的地理界限可在欧亚大陆的地图上划成一个长椭圆形,它从西向东,由亚得里亚海到巴尔干各国,一直到中国新疆地区的边界;由南向北,环绕波斯湾,包括中东部分,南面的伊朗、巴基斯坦、阿富汗和北面的俄罗斯——哈萨克边界的全部中亚地区,一直到沿俄罗斯——乌克兰边界。”在这个地带中,民族、宗教、种族、边界冲突不断,此起彼伏,使用局势变得极其为复杂。这种看法未免过于悲观,事实上,冷战后在欧亚一些地区出现的动荡,大都是两极格局解体后的余波,主要发生在原苏联和东欧地区,从全局看,当前总的趋势是走向缓和。
第三,受地缘政治差异的制约,这次格局转换的进程和方式很不平衡。冷战时期,欧洲从军事、政治到经济都是典型的两极结构(几个一分为二)。东欧巨变,苏联解体,欧洲首当其冲受到最大的影响,成为世界旧格局坍塌震荡的中心。东西方冷战对抗的终结同时也揭开了积蓄已久的矛盾和冲突的盖子,原先被掩盖的许多矛盾和问题急剧爆发,酿成激烈的冲突,导致国家分裂,甚至引发局部战争,结束了战后欧洲只有冷战没有热战的历史。原苏联、南斯拉夫的分裂和解体使政治、经济危机进一步加剧,民族矛盾、领土纠纷、宗教纷争愈演愈烈,不断出现新热点。原南斯拉夫地区的战争是战后欧洲最大的一场局部战争。素有“欧洲火药库”之称的巴尔干再度战云密布,危机重重。以民族分离和民族重聚为特征的新民族主义在全欧泛滥,对一些国家的统一和稳定构成了严重威胁。西欧一些国家极右势力抬头,新纳粹主义猖獗,种族排外事件迭起,使欧洲成为当今世界上最激烈动荡的地区之一。
同欧洲相比,亚太地区相对稳定。雅尔塔体制不仅划分了欧洲的势力范围,也划分了在亚洲的势力范围,因此,在战后初期,亚太地区也有明显的两极色彩。但新中国的成立和一系列国家民族解放运动的胜利,实际上已经冲破了雅尔塔体制的格局。随着中苏关系破裂,日本经济腾飞,东盟崛起,美国侵越战争的失败,到70年代,亚太地区已出现多极化趋势,并且形成相对平衡的状态。因此,两极格局的解体对亚太地区冲击相对较小,故能在冷战结束后保持相对稳定的局面。亚太地区形势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地区经济发展迅速,这同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缓慢,有些地区甚至还没摆脱不景气状况,形成鲜明对照,特别是近年来中国经济持续稳定高速增长,引起了全世界的瞩目。亚太经济得以迅速发展的首要原因,就是因为有关国家具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国内环境和能保证其发展的地区和平环境,以及制定适合本国情况的发展战略和经济政策。富有生机活力的亚太经济在某种程度上起着带动世界经济前进的火车头作用。冷战结束之初,亚太地区的热点普遍降温,阿富汗、柬埔寨问题获得了政治解决,朝鲜半岛紧张局势走向缓和,中国与俄罗斯的友好关系得到了加强,特别是长期困扰两国关系的边界问题得到了基本解决。然而,冷战后日益强化的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对该地区的和平与发展构成了严重障碍。由于美国明确将朝鲜确定为“邪恶轴心国”,确定了改造朝鲜政权的目标,使得朝鲜半岛局势重新紧张起来。同时,大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又开始盛行,美日经济磨擦加剧,一些热点地区仍没完全解决,一些民族、宗教、领土等矛盾以及恐怖主义仍将影响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第四,世界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冷战结束和苏联解体后,国际关系中的矛盾结构随之发生了变化。原有的世界基本矛盾虽然依旧,但主要矛盾已开始发生变化。冷战时期,国际关系的主要矛盾是东西矛盾,集中表现为美苏矛盾,即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冷战结束后,世界基本矛盾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主要是三类矛盾: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西西矛盾)、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南北矛盾)、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东西方矛盾)。这些矛盾在国际体系的发展过程中是经常起作用的世界基本矛盾。在这三类矛盾中,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并融入西方,社会主义遭到严重挫折,虽然西方与社会主义国家的矛盾正以新的形式发展,但东西方矛盾已降为次要地位。冷战结束后,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南北矛盾更加突出,但由于北强南弱,双方实力悬殊,南北矛盾也不可能成为国际关系的主要矛盾(有人把针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国际恐怖主义看成是南北矛盾的表现,但这恐怕台牵强)。随着冷战结束,西方失去了共同对手,同盟的基础发生了根本动摇,美国的领导地位面临严重挑战,它们之间的矛盾进一步上升,因此,发达国家之间,特别是美、日、欧之间的矛盾,正在上升为国际关系的主要矛盾。它们之间矛盾的发展,对国际关系发展的进程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和国家集团之间的矛盾,其性质是国际垄断资本在经济发展不平衡和竞争的客观规律下所必然产生的根本利益的矛盾。随着国际关系发展的重心发生变化,发达国家间矛盾的运行机制,同冷战时期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矛盾对抗,有着明显的不同(所谓矛盾的“运行机制”,主要指矛盾中的斗争与合作、冲突与协调的相互关系,以及解决矛盾的手段)。西方国家不战而取得冷战的胜利,但西方国家关系也发生了深刻变化,西西矛盾进入新的阶段。在政治外交领域,它主要表现为争夺地区和世界事务的主导权。美国竭力维护其西方盟主地位,试图建立由其独家领导的世界新秩序。1992年1月,布什总统在堪萨斯的讲话中声称:“我们在冷战中获胜,我们在竞争战中也会获胜……我们是世界上无可争议的、受人尊敬的领导。”日本则欲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加快迈向政治大国的步伐。日本前首相海部俊树曾致信布什总统,公开提出“必须以日美欧三极为主导来形成世界新秩序”。西欧则加紧推进欧洲一体化进程,自己把握欧洲事务的主导权,管理“欧洲人的欧洲”,在世界上发挥独立一极的作用,反对美国的“单极世界”企图。在经济领域,美、日、欧的矛盾和摩擦不断发展,为了在激烈竞争的经济战中取得主动,美、日、欧分别或正在组建以自己为中心的区域经济集团。日本学者公开宣称,要以日本的“经济霸权”取代美国的“军事霸权”,建立“日本经济力量控制下的和平”。在军事安全领域,日、欧都在加强自身的独立防务,试图摆脱对美国的依赖。
美日欧矛盾的实质是争夺领导权,这是国际垄断资本对世界霸权的争夺,而争夺世界经济主导权是其核心内容。它们之间矛盾的解决,既不同于二战以前的方式,用战争打败对手,也不同于冷战时期的方式,用军备竞赛拖垮对手,而是进行综合国际的较量,进行激烈的经济战和科技战。它们之间的协调框架仍继续存在,以解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但这种宏观经济协调不会象冷战时期那样旨在支持美国的战略利益,而视为自己的国家利益或集团利益服务。
第五,国际角逐的主战场发生重大变化。冷战期间,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竞争主要在军事领域,核心是轮番升级军备竞赛,以争夺军事优势特别是战略核武器的优势。冷战结束后,国际争夺的主战场发生重大变化,已从军事领域转为以经济实力为主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军事力量虽然仍十分重要,但无论如何已不可能成为国际竞争中居于第一位的因素。各国也无意和美国搞军备竞赛。
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到底在向什么方向发展?这是一个目前各方意见还难以统一的问题。有人认为,冷战后的世界是一个正在走向多极化的世界,这是世界潮流,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有人又根据目前世界局势的比较明显的发展趋势认为,当今世界是一个单极世界,随着伊拉克战争的结束,这一世界已无可置疑地得到了实现和加强。我比较倾向于后者。但我也认为,世界最终将走向多极,单极霸权不可能长久。从各方面来看,目前世界的力量框架是一超多强。从综合国力看,美国独占鳌头;从军事实力看是美俄两极,但俄罗斯这一极正在丧失平衡美国的地位和力量;从经济实力看是美欧日三足鼎立;从政治影响看,有美、俄、日、欧、中五大力量中心。在过渡时期内还可能出现某些地区强国和力量中心。在新的形势下,中国必须集中力量加快发展自己的经济、科技和国防力量,这也是世界多极化的客观要求。
三、国际格局转换的原因
这次两极格局的瓦解是由于东欧、苏联一极坍塌造成的。苏联的变化是战后世界格局解体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我们在分析两极格局解体的原因是,必须对导致苏联瓦解的原因进行深入的考察。促成苏联解体的原因非常复杂,有其内因和外因,也有其近因和远因。戈尔巴乔夫推行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路线是导致苏联解体的内因。西方的“和平演变”是外因。戈尔巴乔夫的错误路线是苏联解体的近因。从远因看,主要有:第一,高度中央集权的经济体制。第二,高度集权的中央政治体制。在这种体制下,民主制度不健全,个人独断专行,官僚主义严重,缺乏有效的民主监督机制。领导干部终身制,使他们高踞于群众之上,严重脱离群众,招致群众不满。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加上党的自身建设不够,一些领导干部贪污腐化严重,败坏了党的形象。因此,在反对派起来反对苏共领导时,其中也就漠然处之,不关心党的成败兴旺了。第三,过渡的军备扩张和争夺世界霸权的对外政策。历史证明,扩张过度是所有大国衰落的主要根源。为了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苏联大肆扩充军备。军费开支占苏联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0—35%(美国为6%左右)。其结果,经济上不去,人民生活水平不能迅速提高,严重削弱了自己,败坏了社会主义的声誉。可以说,苏联是被军备竞赛拖垮的。第四,苏共领导在民族政策上的失误和民族分离主义。苏联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有100多个民族,苏联实行高度中央集权制,所有政治、经济权力都集中于中央,各加盟共和国没有独立自主权。同时,由于奉行指令性计划经济,全苏内部实行严格的专业性分工,使一些加盟共和国的落后状况长期得不到解决。其次,苏共领导打俄罗斯民族主义问题严重。另外,苏联领导人在民族政策理论上也有错误。
从国际政治层面看这次格局变动,则有更广阔的因素和更深层次的动因。二战后两个最重要的结果,一是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的对峙。二是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瓦解。一方面,美苏对峙和争霸,必然要加强对其盟国的控制和争取广大新兴国家的支持。另一方面,美苏的盟国和第三世界国家不愿受制于人,要求在国际舞台上有过高的地位和影响。这就不可避免存在着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随着第三世界的兴起,成为国际上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它们的和平、中立和不结盟运动以及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为国际关系注入了新的内容,震撼着美苏主宰的两极格局。
从更深层次上讲,各国谋求经济发展,各国间科技、经济实力的变化是引起格局变动的终极因素。决定国家实力强弱的判断标准愈来愈侧重于经济、科技实力而不是传统的标准——军事实力。苏联的阶梯归根结底是经济没有搞好。美国的衰落也正是美国经济实力的相对下降。
24#
 楼主| bbcc 发表于 06-2-10 11:39:41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节 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构想
在国际关系中,国际格局与国际秩序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国际格局是指世界上具有强大政治、经济、军事实力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的分布以及它们在斗争中所形成的战略态势。而国际秩序则是主要国家的当权者根据他们对世界局势的认识和判断,而建立起来的国际关系的运行规则和机制。历史上任何一次国际秩序的更迭,都是和国际格局的变动、交替联系在一起的,一定的国际秩序总是要受一定的国际格局的制约和影响,并与之相适应。
随着冷战的结束和两极格局的解体,以雅尔塔体制为代表的旧的国际关系秩序已经瓦解,于是,建立国际新秩序就成了各国关注的重大问题。建立国际新秩序的问题,实质上是对未来世界向何处去这个总问题的集中体现,涉及当今各国的大战略。建立什么样的国际新秩序,关系到各国的利益,关系到各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迄今为止的一切国际关系秩序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由少数几个强国垄断国际事务,推行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这是一切旧国际秩序的要害和本质特征。今天,世界各国人民所寻求建立的,是一种既能反映当前时代的特点,又能为各国接受并付诸实施的国际新秩序,即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因此,未来国际新秩序的构想,应当反映世界的客观发展趋势和本质动向,而不应当是一种主观蓝图和阶级偏见,更不应重温大国霸权梦。
一、雅尔塔体制的本质特征
所谓“雅尔塔体制”,是指大战后期在以雅尔塔会议为核心的一系列重大国际会议上美英苏三大国所达成的协议和谅解。它的基本内容是关于战后世界的安排,主要内容包括:处置战败国、划分势力范围、建立联合国以及维护世界和平等。其特点是:⑴打破了长期以来欧洲列强主宰世界事务的状况,从而结束了近代以来国际关系的欧洲中心时代,由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取而代之;⑵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结构的稳定性和集团对峙的长期性以及集团内部“一主多仆”的家长制模式在过去也未曾有过;⑶战后建立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联合国组织,在其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中提出了许多具有重大意义的原则。⑷还有,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以“冷战”的形式展开,同过去以战争形式进行的霸权争夺也有所不同。
二、各国关于国际新秩序的主张
建立国际新秩序是当今世界格局变化的客观要求,也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1988年底,邓小平在会见印度总理拉•甘地时指出:“世界上现在有两件事情要同时做,一个是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一个是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冷战结束后,各国领导人、政治家、战略家纷纷提出了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设想和主张。
1.美国关于“世界新秩序”的主张。从美国领导人的讲话和美国全球战略的特征以及外交政策的趋向看,美国“世界新秩序”的主要内容是:⑴美国是世界的“领袖”、“灯塔”。⑵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西方价值观,使世界成为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美国认为,它的价值观——民主、自由、人权、私有制、市场经济、议会制、多党制等必须是世界新秩序的“指南”和“基础”,是“唯一正确的政策方针”。近年来,美国越来越露骨地把接受西方的价值观作为它提供对外援助的先决条件,动辄挥舞“人权”大棒粗暴干涉别国内政,推行“人权帝国主义”。⑶以西方联盟为基础,协调联盟各国的行动,在美国领导下共同分担责任。美国防部长切尼指出:在建立世界新秩序过程中,“集体安全依然是美国战略的中心,与友好国家的联盟和伙伴关系至关重要。”在西欧,美国要维持美英特殊关系,建立美德特殊关系。在亚洲,维护美日联盟。协调西方联盟的利益和行动,为共同事业分担责任,同时加强对盟国的制约和控制,特别是防范德国和日本迅速发展成为有悖于美国全球利益的强大对手,维护美国的“领导”地位。⑷建立地区新秩序,遏制地区冲突,必要时不惜使用武力维护美国的海外利益。美国领导人一再强调地区稳定对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和建立世界新秩序的重要性,认为在当今世界,地区冲突并不仅仅局限于本地区国家之间的矛盾和对立,与外部国家都有着很大牵连。当某些地区紧张局势可能威胁到美国战略利益时,美国不惜使用武力,以维护美国的海外利益。⑸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利用联合国为美国的战略利益服务。
从上述构想中可以看出,美国的所谓“世界新秩序”没有反应当今世界局势的客观发展趋势和本质动向,是逆历史潮流而动,没有体现新型国际关系的本质特征,本质上是世界旧秩序的翻版,是维护西方利益的美国化秩序。加纳元首罗林斯指出,美国的构想“以新国际主义的面貌出现,但实际上,它是超级大国垄断的翻版。”
2.西欧、日本建立世界新秩序的主张。西欧各国对世界新秩序的主张不尽一致,但有许多共同点。主要有:⑴建立一个以西方价值观为基础,美、欧、日三极为主导的世界新秩序。西欧的目标是要在未来欧洲新秩序中发挥主导作用,在世界新秩序中争得与美国平起平坐的地位,反对美国独霸世界。⑵加快欧洲共同体和全欧一体化的进程,立足欧洲,放眼世界。为使欧洲真正成为多极世界中强有力的一极,欧共体制定了分三步走的蓝图。⑶联合国应在国际新秩序中发挥更大作用。英国和法国使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他们要保持住这种地位,统一后的德国随着国力的增强要成为世界政治大国,特别是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西欧希望利用联合国来建立由西方大国共管的多极世界。
雅尔塔体制的崩溃为日本走向“政治大国”,成为世界一极创造了条件。1990年3月2日,日本首相海部俊树在国会提出了国际新秩序要达到的五个目标:⑴确保和平与安全;⑵尊重自由和民主;⑶通过开放的市场经济保证世界繁荣;⑷保护环境;⑸在对话和合作的基础上建立稳定的国际新秩序。同年7月,它在《日本的构想》一文中又阐述了日本政府对构筑国际新秩序的构想。日本关于世界新秩序主张的核心内容是建立一个以西方价值观为基础的、美日欧起主导作用的“三极”世界。其要点有:⑴在新世界中,决定性因素是经济、科技实力,而不是军事力量,日本拥有强大的经济、科技力量,所以日本不能接受未来世界是“美国治下的和平”或美国领导下的“一极世界”。1990年5月,日本外务省次官栗山尚一提出了一个所谓“5:5:3”的理论,即世界国民生产总值为20亿美元(1988年的数字),美国、欧共体各占5万亿,日本占3万亿,因此“建立90年代国际新秩序的责任必须由日美欧等先进的民主国家共同承担”。⑵以“自由民主”、“市场经济”作为世界新秩序的目标,以西方模式建立世界新秩序。⑶推行“积极进取”外交,在建立世界新秩序中发挥经济大国的政治作用,履行其“新的国际责任”。这主要是指,广泛开展“大国外交”,积极参与地区争端和冲突的解决,谋求在国际安全与和平中发挥政治作用,提高日本在联合国的地位和发言权,扩大日本在国际上的影响,争取早日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3.发展中国家和中国关于国际新秩序的主张。国际格局的变化,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讲是严峻的挑战,为了维护自身的根本利益,第三世界国家提出了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归纳起来主要内容有:⑴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第三世界在国际政治中一直受到不公正、不平等的对待,第三世界许多地区的长期动荡、纷争和战乱都与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关。因此,广大发展中国家强烈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由以两个或少数几个大国主宰世界命运。⑵改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无权地位,使发展中国家能更充分、有效地参与国际事务的决策过程。⑶改变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不平等的经济关系。这是指,改变不合理的国际分工,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分工;改变世界经济中不合理的生产、消费和贸易格局,保证发展中国家对其资源的开发实行有效的控制。⑷加强联合国,使之在建立国际新秩序中起主导作用,并增加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中的发言权。发展中国家认为,要防止联合国被大国控制和利用,要求联合国进行改革,使各国在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享有同等的权利,增加发展中国家在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使第三世界国家在联合国由更大的发言权。
中国主张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这种新秩序的主要内容是:⑴新秩序应该是同过去那种以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为基础的旧秩序相区别的一种崭新的国际关系;⑵新秩序必须规定各国不论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平等的,都有权参与协商解决世界事务;⑶新秩序必须承认各国都有权根据本国国情选择自己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经济模式和发展道路,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把某种特定的发展模式强加给别的国家;⑷新秩序必须规定各国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必须坚持国际争端应通过和平谈判合理解决,反对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反对武装入侵和用战争手段解决中断;⑸必须改变不公正和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代之以建立在平等互利基础上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中国强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应当作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基础。因为该原则概括了最基本的国际关系准则,完全、彻底摆脱了旧国际关系的不公正、不合理因素,反映了新型国际关系的本质特征。
25#
 楼主| bbcc 发表于 06-2-10 11:39:49 | 只看该作者
三、各国关于国际新秩序构想的比较
各国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不同构想反映了各国对世界形势及其未来发展的不同看法,也反映出各国的不同利益。
西方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存在很大分歧,主要表现在:
1.是资本主义一统天下,还是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和平共处。
2.是一两个或少数几个大国操纵、垄断国际事务,还是世界各国共同解决国际问题。
3.新的国际秩序应以何种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作为基础。
从西方看,日、欧的构想大同小异,它们与美国的构想有较大分歧。分歧的焦点在于美国要独家领导建立世界新秩序,而日、欧则主张由美、日、欧三家共管。
四、建立国际新秩序是一个复杂、艰难的历程
建立国际新秩序是一项艰巨、复杂的任务,需要进行长期的斗争。因为建立一个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意味着要彻底改变旧秩序的本质特征。目前的形势是,旧秩序虽然已经瓦解,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这一旧秩序的基本特征并没有随之消失。要真正建立起国际新秩序,必然会遇到旧秩序既得利益者的顽强抵抗。在当今国际社会中,实力政治仍然有很大的市场,而当前国际社会力量对比存在着诸多不平衡:一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力量对比不平衡,西强东弱;二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力量对比不平衡,北强南弱;三是各地区力量对比不平衡;四是发达国家之间力量发展不平衡。这些都将影响国际新秩序的建立。总的说来,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处于明显的优势,而社会主义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处于明显的劣势,而主张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的正是处于劣势的国家,而真正建立起这样的国际新秩序,从根本上说有赖于社会主义和发展中国家大大增强自己的综合国力。这是短期内无法实现的。
另外,建立国际新秩序关系到每个国家的利益,各国都希望建立有利于自己的国际新秩序。由于各国的情况不同,因此它们的要求和希望也不相同,围绕建立什么样的国际新秩序问题的斗争,既存在于全球范围,也存在于地区范围,既存在于政治领域,也存在于经济领域,既存在于不同制度和不同类型的国家之间,也存在于相同制度和相同类型的国家之间。要解决它们之间的分歧,进行利益的协调、斗争和妥协,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











第三节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一再强调:“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局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当今世界处在新旧格局交替时期,国际社会各种矛盾深入发展,呈现出一幅扑朔迷离的复杂图景,但是,和平与发展依然是世界的两大主题。因为这两大问题,不仅关系到世界人民的利益,而且也决定着整个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在和平中求发展,以发展促和平,是世界人民面临的共同战略任务。
邓小平关于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战略问题的著名论断,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1.理论意义。邓小平关于时代两大主题的论断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时代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关于时代的理论是列宁提出来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宁根据对世界基本矛盾的分析,提出了“帝国主义时代”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的论断,认为由于帝国主义的激烈争夺,帝国主义战争不可避免,而资本主义各种矛盾的激化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世界革命。也就是说,当时世界的主题是战争与革命。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一大批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以及战后初期汹涌澎湃的民族解放运动是列宁论断的生动体现。但是,战后,特别是70年代以来,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世界主题逐渐发生了转换,即由过去的战争与革命演变为和平与发展。这是因为,首先,战后世界范围内广泛开展的和平运动对防止世界大战的爆发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次,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摆脱了殖民统治之后,面临的最紧迫的首要任务是争取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迅速发展民族经济。再次,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并不存在无产阶级革命的形势。还有,战后新技术革命对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客观上制约了世界大战的爆发,并为人类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2.实际意义。⑴邓小平这一论断为我党制定正确的战略方针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正确地估计形势,把握时代的主题,是正确制定战略方针的前提。在“文革”期间,毛泽东曾对国际形势作了错误的判断,强调世界大战不可避免、迫在眉睫,提出要准备打仗,而且要“准备早打,大打,打核战争”。提出“当前世界的主要倾向是革命”。是我们在很长时期内没有把工作重点放到经济建设上来,耽误了经济发展的有利时机。对形势的估计失误,使我们遭受了巨大损失。例如,“从打仗出发,急急忙忙搞三线建设,前后花了十多年时间,投入两千多亿元,并且按‘山、散、洞’原则布局,难以正常运转,经济效益甚低,许多已变成包袱。”据《人民日报》1988年4月6日所引资料,1955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的份额是4.7%,而1980年下降为2.5%;196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与日本相当,而1980年仅为日本的1/4;50年代上半期,韩国人均收入与我国差不多,而80年代上半期超过我国6倍。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根据邓小平对国际形势的科学分析,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是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⑵邓小平的论断为建立国即政治、经济新秩序指明了方向。将来建立的秩序是否新秩序,必须看它是否真正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经济发展。⑶邓小平的论断为我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奠定了理论基础,它突破了某些传统的框框和过时的看法。
26#
yiqilai 发表于 06-2-11 20:11:37 | 只看该作者
............................................................
27#
lei@0422 发表于 06-2-17 00:31:4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
28#
不懂 发表于 06-2-18 14:49:48 | 只看该作者
手都软了,谢谢楼主!!!
29#
crawiner 发表于 06-2-20 18:11:36 | 只看该作者
ljdaflkjasldfjasldjflasdfjlasdflksdjflsadjflsadjflkasjdf
30#
yzfx213 发表于 06-2-25 01:29:53 | 只看该作者
让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1-3 21:31 , Processed in 0.094307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