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调查显示:工科研究生生源渐露萎缩之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a-dawn 发表于 08-6-13 18:21: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日前,一份来自东北某重点工科大学的调查显示,工科生源已面临硕士生源质量下降、博士生源不足的困境。在记者采访的一些工科大学中,也存在类似的情况。对此,有教授呼吁,作为工程师的储备人才,要加强工科研究生的培养,必须采取制度上和政策上的有力措施以提高工科生源质量,保障数量。

就业市场成导向

“如果再给我一次选择的机会,我会毫不犹豫地复读一年。”一年了,在北京的工作刚稳定下来的柳斌谈起高考时,情绪还是很激动,颇有点“一失足成十年恨”的味道。据柳斌回忆,8年前他在山西参加高考时,由于感觉自己的数学考得不是很理想,估分填报志愿时就选了一个偏冷门的工科专业,而且选的是省内的一所大学。

“考上了才发现,其实我的考分比录取线还高十几分,可以选好一点的专业。”然而,在大学转专业很难,柳斌只好放弃,将目标锁定在考研上。4年以后,柳斌通过了考试面试等关卡,终于考到北京一所重点大学读研,只不过专业基本上没有改变。又经过3年的时间,柳斌总算硕士毕业。“原想硕士毕业找工作没问题,谁知道北京的就业竞争太激烈,按我的专业,要到郊区县去工作才能勉强解决户口问题,可是工资又很低,每个月才给1600元。”后来他放弃了专业对口的想法,也放弃了解决户口的条件,才和一家做生物仪器贸易的企业签了合同,“工资不错,每月3500元,还有一些补助”。

对于为何一定要在北京工作的问题,柳斌表示,回老家也不一定能找上好工作,加上自己的专业偏冷,难度就更大,还不如在北京打拼一番再说。

记者了解到,工科生中,类似柳斌这样不是抱着兴趣来学习的人有不少,实际上,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在第一志愿落选后被调剂到一些招生不理想的工科专业的。

在重庆已经工作两年的小吴告诉记者,他就是调剂到机械方面的专业,毕业后也没有去工厂,而是靠自己的文笔和大学的“勤学苦练”进了一家媒体。

小吴认为,现在学工科感觉前途不大,在同学中,好几个人都选择了其他行业就业,考研的也都想跨专业,实在不行的,才勉强考本专业。“没办法,你看看现在的工作,累死累活不一定工资高,有的人就是专业热门,其实没多少事,工资没准高一倍。”

和小吴的想法一样,记者发现,就连一些教师也对就业市场的不公平感到愤慨。一位在职读博士的教师表示,与现在一些热门的管理、金融等专业的研究生比起来,工科生有两个明显的劣势:一是攻读学位不容易,尤其读到博士阶段,要想有所成就更难,而没有点独特的东西又很难拿到学位;二是就业面过窄,前期投入较大,后期收益不高,成为很多工科生头疼的事。

质量数量都下降

和东北某高校的调查结果很相似,即看就业市场如何,已经成为学生考研时选择专业的首要因素,其次才是这个学科的水平高低。调查表明,在博士招生中,该校近两年的报名人数在下降,约减少5%。

调查还发现,博士生的就业取向更加明显。因为到博士阶段,其就业的选择面变得更窄,选择余地相对缩小。在工科博士的招生中,偏冷门、就业前景暗淡的专业已经出现招不满的情况,甚至还有个别的博士生找到满意的单位后,干脆连学位都不要了。

对于工科硕士生源的质量,北京某高校的高教授表示,确实存在一些高分、能力较低的学生,特别是一些综合排名一般的学校,这些学校的学生从上大学就决心考一个知名重点大学的研究生来改变自己的出身,尽管考试分数较高,但综合素质较差。

高教授招收研究生的面试经历中,就有390~410分的学生没有被录取,原因就是这样。

工科研究生生源问题不仅仅出现在学生一方,学校的导向及管理模式也造成了工科研究生水平不一。

北京某著名工科高校的李教授表示,由于他的专业(核能与新能源方向)还挺热,加上学校名气大,所以生源质量还不错。但是,对于招生名额受限,李教授却很头疼,“有些教授,带点行政职务的,能多招几个,明显不公平”。加上学校的硕士点和博士点增加,研究生招生规模没有增加,使得李教授他们原来的一部分招生名额被调剂到其他专业,名额更不足。

陕西某高校的校长周教授表示,从质量来说,也有相当数量的指导教师不具备指导研究生的资质,其自身没有读过研究生或没有受过严格的科学研究训练和实践,但为了追求教学工作量或名声而竭力通过各种方式获得指导研究生的资格。此外,还有一些专业不具备培养研究生的基本条件。同时,社会上形成的盲目的重学位风潮,导致大量本来没有任何必要攻读学位的人员凭借权力或资源挤入攻读学位的群体,进一步加重了研究生整体水平的下滑。

就自身指导研究生的实际情况,周教授表示,他从事的领域属于标准的艰苦行业,由于肩负行政工作,时间有限,所以他招收的研究生数量非常有限,硕士生加博士生从来没有超过5名(平均每年不到一名)。硕士生多数没有完成本科阶段本应掌握的知识,因此在硕士学习阶段大量的时间要花在弥补本科阶段学业上。

周教授分析,像地、矿、油这些学科(其他工科也一样),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本科生就开始萎缩,研究生生源不足,报考研究生其实没有什么竞争,招收到的研究生质量普遍较低(工科或理科的扩招是很困难的,这些年来扩招主要出现在文科,这与办学成本低相关)。就他身边的情况看,这种趋势还在加重。原因在于就业市场机制下的自我调节,但通过这种渠道进入研究生学习所出现的专业欠缺就非常严重了。“这种调节的成本太昂贵了,我认为我们的计划招生模式亟待改变。”

制度设计应改进

周教授表示,要考虑制度组织是否合理,必须回顾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研究生培养机制的形成。从制度方面讲,新中国成立后到1981年这段时间没有学位之说,也就是说,培养的研究生没有学位,只有学历,毕业也进行答辩等工作,所以当时的研究生采用的基本都是三年制。客观讲,这类研究生由于招收得很少,且一般都有一定的基础,跟的导师多数造诣很高,所以培养水平还是不低的,他们理应介于博士和硕士之间。

之后开始推行研究生学位制。但国内的培养模式没有按照国际上形成的惯例进行,而是仓促地、简单地把原有的三年制研究生定性为硕士,进而推行在三年制硕士培养基础上考取博士研究生,再用三年读取博士学位。这一举措就这么持续到今天。

周教授说,按照国际惯例,硕士和博士培养应该是两个并行的机制。一般讲,培养硕士主要是授课型的,学科主要涉及的是应用性学科。从本科毕业生中招收的学生进行一年或稍多点时间的学习并撰写论文,通过后授予硕士学位。获得硕士学位的人绝大多数的走向是就业。而研究性的硕士研究生招收得极少,培养时间稍长,有两年甚至再长点。

国际上名牌大学招收的博士生(包括从我国招收的)大多是从本科毕业生中直接招收,称为预读博,第一年学业完成后进行考试和答辩,通过者正式读博,未通过者再进行一段时间学习,授予硕士学位。而在我国,无论任何学科都设置硕士培养点,基本上把完成硕士学业作为读博的基本条件。这就导致硕士和博士成为线性的阶梯状制度。在时间上造成极大的浪费,从培养方向上竭力向理论靠拢,应用能力很低。此外,国际上普遍把培养硕士作为进入工作状态的一个提高,特别强调其应用性;而把培养博士作为培养特别专业的研究人员和高校教师的一种途径。

最后,周教授强调,不首先从制度上解决问题,就谈不上解决具体问题。

李教授则表示,从制度上来说,中国培养研究生的严进宽出政策确实有违国际惯例,而且,现在已经形成风气,要想解决问题,首先要从制度上考虑。否则,即便有学费优惠等一些具体的激励措施,还是不能解决问题。(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沙发
 楼主| a-dawn 发表于 08-6-13 18:24:07 | 只看该作者

转嫁就业压力还是追求理想 考研坚持or放弃

考了又考:坚持还是放弃?

“我只是想考上,三年不能就这么浪费了。”小孟毕业于西北大学,本科学习优异,考研却以两分之差落榜。今年他已是第三次考研。

同样毕业于西北大学的小周,大学期间就明确了自己的人生发展目标,读研正是他实现理想的重要规划。连考两年,小周终于进入了心仪已久的研究生院。

毋庸置疑,有人欣赏重考的隐忍与坚强,有人珍视重考的拼搏与历练,有人无奈于重考的煎熬与痛苦……在这种种表象的背后,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考研,究竟应该坚持多久?

近日,媒体的网络调查显示,421名考研成功者中,一次考上的仅占24.5%,考了两年的占42.3%,而考了三年及三年以上的人数比例高达33.2%。

这些“考了又考”的考研人,有着动机各异的“考研梦”,我们应该如何评价这种一考再考行为?它到底值不值?也许,只有在对自我充分了解的前提之下,我们才能理性地认识重考。

透视

每个重考的人都能为自己在考研战场上的“循环往复”找到理由,其中既有现实的困惑,也有心理上的惶恐,以及对自我认识不充分而导致的盲从。事实上,在理性分析之后作出的重考抉择才最值得提倡。

一考再考,转嫁就业压力

自大学扩招以来,本科生陡增,就业竞争白热化。为增强自身竞争力,许多考生把希望寄托在考研上,此举等于转嫁了就业压力。所以有人说,今天的“考研热”是急功近利的社会心态的表现。

小桃报考南京大学已有三年。大四那年短暂而辛苦的实习让内向敏感的小桃对未知的社会充满了恐惧和不安,她理所当然地躲进书堆,加入了考研大军。新闻学、古代文学、教育学,她三年换了3个专业,始终没能成功。今年她决定再考一次。

小桃越想逃避就越感到恐惧。今年她已经26岁了,心态却并不成熟。十多年的校园生活让她缺乏人际交往的技巧,与陌生人说话舌头就会打结。她以为:“读研应该会好些吧?”

前行,没有动力;回头,又没有勇气。每当想起衰老的父母日渐佝偻的脊背和苍凉的眼神时,她都会痛恨自己的懦弱和自私,但她没办法回头。“我觉得自己只能在象牙塔里生活,害怕外面的一切,就像一个习惯了黑夜的幽灵惧怕阳光。”

心理学专家认为,多次考研的考生心里已经默认了一个“心理高度”,这个“心理高度”常常暗示他们的潜意识:考不上研究生,就找不到好工作,人生就没有希望。这样的潜意识使他们不仅意识不到问题的症结所在,还产生了对就业的恐惧感。

对此,已从事多年社会学调查和辅导工作的卢老师指出,社会大环境是考生一考再考、不想放弃的根本原因,为了获得求职的优势而考研是如今很多应届本科毕业生的选择。但卢老师并不赞成盲目考研,“其实求职市场上还是有很多人才缺口的,只是考生都涌向了同一个地方,都市里白热化的就业竞争使得他们浮躁功利,很多考生的目标发生了错位。一考再考的行为可以理解,但我绝不提倡。”

缺乏规划,一根筋考到底

考研不能同时兼顾求职和复习。因为考研复习得“能坐”,像和尚坐禅;而找工作得“能跑”,像陀螺旋转,两种状态相差十万八千里。因此,很多考研的人一旦开始备考,就发现要“跑起来”找工作很难,以至于不得不一条路走到黑。心理学专家认为,考生“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主要原因在于考生对其未来的人生发展道路缺乏设计和规划。

今年28岁的小吴报考重庆大学,执著考研的他已经在教室、宿舍、食堂“三点一线”的生活中坚持了三年。三年来,他的宿舍变成了民房,食堂变成了街边小摊,而自己也不再属于学校,每天早出晚归,步履匆忙,形只影单。那些堆积如山的考研复习资料、那个方方正正的大书包就是他三年生活的惟一“伴侣”。

与小吴相比,今年己考上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的小雅其考研历程更让人唏嘘感慨。小雅考了五年,直到今年才考上了北京理工大学。“其实我也不清楚自己考研究竟是为了什么,但既然已经坚持了四年,第五年怎么样也得熬下去。”小雅长舒了一口气。

最近,媒体就“一根筋考到底”的现象作了网络调查,发现有将近七成考(Q吧)生是“为考研而考研”,而这样反复重考大多是“因为不知道除了考研之外能干些什么”。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孙大强分析认为,心理学里有“固结”这个词——fixation,是指人生在过去某个阶段没有按照理想状态走过,留下遗憾,这种遗憾的心态一直伴随着当事人走到现在,这个人现在的很多行为都是为了完成当年的缺憾。“固结”也是人们常说的“情结”的一种形式。而很多考研人都是有“情结”的。上了大学,一些人没有学到自己真正喜欢的、对自己真正有价值的知识,抱憾四年甚至更久,这时他们就会心生一个情结:过去是不完美的,甚至是失败的,要通过考研来证实自己,来实现理想的自我。

事实上,是否需要选择多次考研来证实自己,应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情况而定,考研并不是成功的惟一出路。考生应该对自己的未来有更多合理的规划和安排,盲目从众只会使自己更加茫然而无所适从。

为高学历茫然坚持

小同已经考了两年湖南大学,前年初试差五分,去年复试差两分,今年他毅然决然地再考——很幸运,总分高出了一点点,他终于被录取。“高学历一直是我向往和期盼的,只有这样才能在今天的社会立足,所以不管考几年,我都要考上。”

毫无疑问,高学历是吸引考生反复考研的一大原因。不少考生在采访中表示,自己的素质再优秀,但没有高学历,也很难找到好工作。北京印刷学院的魏老师认为,这种心理直接导致了考生“沉浸”在“考了又考”的泥淖里出不来,或者不想出来,“这是一种对自己相当不负责任的心理。幸运考上了固然非常好,可如果考不上呢?

北京师范大学的孙教授认为,存在这种心理的考生应该学会舍得,要拿得起放得下。应该扪心自问:我考研到底是为了什么?只是为了高学历吗?人是可以通过很多途径自证的,如果多年考研仅仅是为了拥有一份高学历,那么这种选择的性价比是需要重新思考的。

记者曾到北京市人才市场询问几家大的用人单位对人才选择的标准,一家外企人事部门的负责人表示,其实只有某些高端的职位才对学历有比较苛刻的要求,一般的职位并不要求硕士以上学历。当然,高学历会为他们的求职加分,但是,用人单位更看重应聘者的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如果一个素质不够高的硕士与一个素质较高的本科生同时应聘,他们更愿意考虑后者。而所谓素质,指的是学历以外的人际交往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对细节的谨慎、责任心和性格等等。而那些一头扎进书堆里不问也不敢问世事的人,即使有再高的学历也很难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追求理想,理性选择

不得不说,有一些人坚持考研是经过了理性选择的,对于理想的追求和坚持是他们一考再考的重要原因。

阿麦的第二次考研是在毕业之后的十月,之前她曾一度犹豫是否要换一所学校,因为上海交通大学的竞争实在太激烈了。不过大学时就立志要考取上海交大研究生的阿麦最终没有放弃,决定再冲刺一次。“理想这东西很怪,曾经为了更容易考取而多少次选择放弃,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坚持。”也许只有曾经思考过放弃,才能更清楚前行会得到什么。

沾染了“理想色彩”的考研很多时候成了一个人的战争,只要自己战胜自己,即使无人喝彩,也会有所收获。

对此,北京大学的朱教授表示:“在考了多次的学生中,有一部分是为了学术理想或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学科而考研的。不过,这样的学生还是太少。”他认为,并不是每一次考研的失败都意味着离成功更近了一步,理想有时候是个虚幻的梦,人生充满了各种可能,如果多年考不上,真的可以换个理想。“这不丢人,更不会因此前途渺茫,说不准会‘柳暗花明’呢,不必在‘考研’这一棵树上吊死。”

的确如此。为学术理想或兴趣而考研的人很少,这些人往往也是考研成功后最坦然自若的。如果你为理想而考研,你会发现在经历一次次失败后,目标在细化,变成一个个现实可行的步骤,而前面的失败仅仅是为这些步骤作铺垫,你知道该干什么,该坚持什么。每一次的失败都意味着原有知识水平的提升和细化,这已经离成功不远了。这样的状态并非是一般人能够达到的,要有极强的自律能力和耐力,还要掌握科学的自我评估方法。

解惑

考了又考,时间如流水,一去不复返。如果经历的是年复一年的失利,应该怎么办?资深的专家、导师以及家长的建议,或许能给你借鉴。

●导师声音

执著不容否定,但不要变成“范进”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刘教授做了十几届研究生导师,也曾多次参加研究生考试出题、评卷、面试工作。他认为对于“考了又考”的学生不能一概而论,毕竟考试具有偶然性,一些人往往因为一时没选对专业,或者英语太差,或者临场发挥失误而没有考上,“像这样的学生我们鼓励他再考一次,也希望他们再次考研能如愿以偿。”

刘老师特别提到,有一部分考生放弃工作、专职考研就显得有些盲目了,因为他们可能并不适合考研、读研。“在参加复试时,我见过这样一些学生,考了很多年,把指定参考书上的条条框框背得烂熟,可是知识面很窄,思路也不开阔,这样的学生我不喜欢。”他认为,研究生要体现“研究性”,如果自己不适合做研究,即使经过数年的反复学习,通过了初试,也可能在复试时表现不佳;即使考上了,也可能发现自己辛辛苦苦换来的果实并不适合自己的胃口。条条大路通罗马,一定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孤注一掷盲目考研并不明智。

重庆大学的李老师认为,如果考生对自己已有规划,并且很了解目前的现状,信心十足,那么多考几次也无妨,毕竟成功属于那些能够坚持到最后的人。但是如果考生根本就是被动迎战,那么考试的压力就会像一块橡皮糖,永远粘在身上,弄不掉、赶不走,心灵的煎熬会消磨掉一个人的意志。“所以说,执著不容否定,但不要变成“范进”。换一种方式,或许会活得更加精彩。”

上海某研究生院的杨老师则从专业角度给出建议。他认为,如果考生真的热爱某一个专业,那么就应该在报考之前充分了解它,并依据专业要求积极备考,这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否则,一次又一次重考不成功,很容易让考生感到一无所成,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就像只认准一个女孩子,追了很多次都不成功,结果就认为自己不会得到爱。其实,哪个女孩子不会为真情所动呢?但是要讲究追的方式,光是坚韧不拔是不行的。”

●专家声音

缺乏人生规划,导致盲目重考

北京市某就业指导中心的冯老师认为,“考了又考”的学生是继续考还是“回头是岸”,关键得看自身的情况。“社会对学历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尝试考研无可非议。不过如果一考再考,屡考不中,那就要反省一下了。自己为什么要读研?适合读研吗?坚持考研的人有专职的,有边工作边考研的,这两种做法都有很大的风险。”他认为,考生与其一年接一年地埋头于书本考研,还不如先工作,在工作实践中锻炼自己。当在工作中发现自己某一方面需要充电了,再去读研。相比起来,那种“先读了研究生再说”的想法是一种“盲目投资”的心理。

根据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理论分析,考研往往是考生的一种自我实现行为。尤其是考了多次的考生,他们自我实现的需要往往比其他的考生更为强烈。在上海从事了多年人生规划咨询的杨老师认为,重考生必须要学会“反省自身”。那些“考了又考”的考生,虽然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勇气着实可嘉,但他们必须要停下来仔细考虑自身的条件,如果缺乏深思熟虑,没有全面了解这个专业、了解这个专业毕业后的实际工作情况,就很容易一厢情愿,做无用功。

杨老师表示,盲目重考的学生往往对自己的人生规划缺少理性的分析和定位,“他们过于主观臆断,或者故意逃避,自己想自我实现,这样的无规划考研往往可能有很无奈的结局。”上海地区某就业指导专家也认为,对于规划不足的考生而言,关键的问题是要解决好心理落差,不要把考研当成一种逃避就业的“避风港”。人在逃避问题的时候往往会给自己找各种借口,而对于学生来说,考研无疑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

●家长声音

是否重考应考虑家庭经济条件

孩子一考再考,多数家长持支持态度。来自甘肃的周妈妈对记者说:“即使经济贫寒也会尽量支持孩子继续考研,毕竟这对他将来的发展是有利的。”

日前媒体针对“重考过程中最在乎的是什么”问题进行网络调查,发现有超过40%的考生表示“最在乎经济成本”。的确,家庭的经济条件是决定考生是否重考的一个关键因素。

一些家长认为,孩子考研应该在家庭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才能进行,毕竟一个家庭的付出也是有限的。如果孩子纯粹为了自己所谓的理想不断考研,多年来让年迈的父母受苦受累,那就需要斟酌了。更重要的是,重考也得有规划,不能盲目随着性子。孩子已考了两年中央财大的家长张先生认为:“重考给我们和孩子都带来很大压力,父母和孩子应该互相理解。但孩子是要自己生活的,需要独立,不能永远做学生。”

贺强已经考了三年,他的父亲表示,既然孩子的考研目标明确,就给孩子充分的信任,只有这样,孩子在前行的道路上才能大步向前。“这有点像踢足球,孩子打的是前锋,父母是守门员和后卫,只有后方稳定,前锋才能充分发挥潜力。都已经供他上了十几年的学了,也不在乎这一两年。”

样本

自述人:小白,23岁,考研两次,今年已考上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研究生。

重考塑造了新的自我

从我第一天开始准备考北大,到现在成为北大学子,时间已过了三年。流光确实容易将人抛,“绿了芭蕉,红了樱桃”,韶华的逝去是我最切身的感受。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幸好我选择了重考这条路!

我是一个平凡的女孩,贫穷的出身,一般的资质。在考研过程中,我不断接触新东西,接受各种新思想。如果没有考研,现在的我也许在享受或是煎熬,但一定没有现在这样的从容与坚定。

三年前我第一次到北大,感觉她是那么神圣,我朝圣者般地仰望她,没想到一个出身于乡野的小丫头也能走进她的怀抱。记得第一次考研成绩出来时,我知道自己第10名的成绩一定名落孙山,但却依然欢欣雀跃,因为我知道自己可能有圆梦的一天。

今年3月初,第二次考研成绩在我忐忑不安的等待中出来,不好不坏:比第一年上升了3名,总分第7,全部单科都过线。但只招3人的北大怎么可能给我复试的机会呢?我不肯就此放弃,为了争取调剂进师资班,我开始了积极地奔走。那段时间,我每天来回奔走于中文系和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双腿几乎麻木。

我永远记得中文系一位比较诗学的老师,他常常关切地询问我的情况,一句简单的话往往能让我温暖很久。记得他上课时曾说过“道成肉身”。此时的“道”不仅仅是指课堂上说的“做学问”,它就是生活的本身。考研不是拿了父母的钱考一次两次成功了就完事了的事情,而是一个踏踏实实的不断追求和奋斗的过程。一次失败了没关系,坚持理想才是最重要的。老师对我说:“要全力以赴争取调剂。万一调剂没有成功,再过十个月就是下一次考试了,你为什么不能再考一次?”我默然了,开始思考。

正是考研过程中的各种所见所闻,让我的心胸更加宽广,让我更加坚强。如今回想自己当初的重考选择,没有遗憾,只有庆幸。感谢重考塑造了一个新的自我,让我看到了天空的自由和宽广。

自述人:Alex ,25岁 ,考研三次 ,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

为了梦想坚持下去

“考了两年的北大物理系,结果以失败告终。当时特别难受,郁闷了整整两个月,然后拿GRE开刀。第一次考得一般,没通过。又准备第二次。”Alex现就读于北京理工大学中美合办的微电子光学专业的研究生。

Alex是有坚定物理理想的理科生,首都图书馆的图书管理员见证了他四年的坚持。当年和他一起备考的研友们很多都放弃了最初的梦想,有的转向热门的通信行业,有的已经开始自己创业。而只有Alex,在连续两年报考北京大学未果之后,第三年调剂到了北京理工大学。在物理学考研这条跑道上,如今他还在继续努力着。他打算,研究生期间申请出国继续深造。

Alex有他自己的想法:“有人说我这样可能会浪费大好年华,最后有可能一事无成。但即使真像那样,我也不会后悔的。既然从一开始就选择了理科,并且决定一直走下去,我会坚持的!”他说,三年连续的考试确实收获了很多东西,比如心态,比如考试方法,比如学习方法。更重要的是自己以前心高气傲的毛病改掉了很多,心态平和了很多。

三年考研路,得失如何衡量?也许只有自己知道。子非鱼,焉知鱼之乐?把年轻的生命和充沛的精力花在自己认为值得的事情上,比如读书、比如考研,也是快乐而有意义的。
板凳
 楼主| a-dawn 发表于 08-6-13 18:26:02 | 只看该作者

继续考还是先工作 考研失利者的五种选择

近日,随着考研录取分数线的公布,一大批考研失利者再次掀起了就业的高潮。在现今的就业形势之下,这些考研失利者到底如何选择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呢?是坚持考研?还是工作之后边工作边考研?这些问题如何权衡利弊?笔者采访了FonyConsulting的资深顾问Linda。

1 暂时就业“卧薪”备考型

绝大多数的考研失利者选择找一份比较轻松的工作,这样可以有很多业余时间继续学习,从而在最佳合适的时机达到考研的目的。某中文专业考生小张说:“考研失败的第二天我就找到了一份办公室文秘的工作,有很多同学对我的动作之敏捷不解,因为收入之微薄相比我的能力反差太大,其实我图的就是工作清闲,可以在满足自己基本生活需要的同时继续备战考研。”

2 支边型

由于国家“三支一扶”政策,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一些考研失利者因此选择去农村基层工作。由于年轻,体力、精力旺盛,去边远的地区任职、从教等对于年轻人来说是很好的选择。可利用自身的文化知识服务于贫穷落后地区,为贫穷地区的发展建设尽应尽的义务,服务期满还将获得国家政策上的优惠。某通信专业毕业生小王说:“我考研落榜后,觉察到求职末班车难搭,就选择去支边,现在某村负责电力通信业务,一方面能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带动农村电力设施的发展,另一方面三年后我再考研或者考取公务员都会有很多优惠的政策。”

3 攻读“二学位”型

由于自身所学专业面很广、技术性不高,就业时岗位目的性不强,为了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及专业能力,加重就业时的砝码而提高命中率,有很多失利的考生会选择考取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二学位”。某大学04级数学专业毕业生小耿同学说:“我学的是数学专业,考研失利了。但是现在就加入求职大军的话,我只能选择从事教育行业或者学术研究,而这并不是我的专长,所以我选择了进修与数学有些联系的计算机专业的‘二学位’,这样毕业后我就可以选择计算机方面的工作,就业路子也就大大地拓宽了。”

4 技能充电型

有许多考研失利者选择一些专业的技能培训公司,进行为期3-6个月的培训,主要以实战项目为主,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能力,从而提高就业的成功率。某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小刘同学说:“我们专业的覆盖面很广,尤其是我考研时报考的是与其不相关的法律专业,在上学期间也没参加过学校组织的那些专业实践活动,现在想找工作,连基本的笔试都难通过。我报名参加了一家与我们学校有很好的合作关系的毕业实习培训公司,我选的是java开发,主要是进行实战项目演练,实习结束后还会推荐优秀学生就业。”

5 拒绝就业专心考研型

这种非考研而不就业的学生,是具备相当强的毅力和恒心的,但像这样的考生现已为数不多了。一般是由于所学专业学历要求比较高,或者是学生本身对于社会、就业存在着恐惧和逃避心理。某计算机应用于技术专业毕业生小王已经连续两年报考本专业研究生,今年仍旧败下阵来,他还是很坚定地说:“现在就业压力太大了,本科生遍地都是,一走进人才市场我就发怵,我觉得还是要考到研究生,一方面能提高学历文凭,更主要的是真正的提高了自己,这样找工作的时候,自己心里也有底。”

[专家建议]

要分清形势合理规划人生

Linda说:面对失败是好事情,有很多现实的东西去思考,他会因此更加成熟。建议这些考研失利的学生放平心态,考研、考博最终还是得回归生活寻找工作。建议考生最好对自己的人生、职业有个合理的规划,要认清自身专业是否适合考研、考研的成本有多高等。此外,不要追捧热门专业。如果本专业的理论知识性很强,可以去考研,从而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如果综合性比较强的专业,这些学生要通过各种渠道去了解,本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就业市场的区别有多大,之后再去选择。很多学生盲目考研只是为了逃避现实、逃避生活,那么要小心面对考研,年轻人要勇于承担责任,敢于克服困难,不能惧怕挫折,每个人都要面对这些问题。建议这些学生不要慌张,最好先就业一段时间,了解下就业形势,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到时候如果还是一心想考研在学术上有所建树,再回头也不迟。
地板
 楼主| a-dawn 发表于 08-6-13 18:26:57 | 只看该作者

考研特别提示:导师愿招有工作经验考生

北京考试报讯“有实践工作经验的考生在日后的研究生学习中,往往更加有针对性,更能够深入到某一专题进行科学研究”,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安方明副教授说。据了解,在近年来研究生招生中,有工作经验的考生更容易受到研究生导师的青睐。

据安教授介绍,与那些“从校门到校门”的学生相比,有工作经验的学生往往更容易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课题,由于既有研究兴趣,又能结合实践工作经验,所以更容易进行科学深入的研究,也更容易取得科研成果;而那些应届生在学习过程中,研究的问题涉及面往往比较宽泛,没有针对性,与实际结合不够紧密。

近年来,研究生考试中出现越来越多有工作经验的考生,虽然他们的初试成绩不一定最好,但在复试中表现出的综合素质往往不俗,所以备受导师们的欢迎。据了解,这类考生多是因为工作关系而对某专业产生兴趣,然后才来报考研究生。在首师大教科院复试现场,记者就见到一位曾在留学生服务中心工作的考生,由于在工作中接触到许多外国教育信息,逐渐对外国教育研究产生了浓厚兴趣,想在这方面有所发展,所以他今年有针对性地报考了比较教育专业。

相比有工作经验的考生,应届生往往缺乏一种激励心态,容易迷失方向。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陈皓明教授认为,本硕连读容易让学生的学习缺乏有效激励,从而产生厌倦情绪,丧失进取心,导致考试不及格率上升,也会使硕士阶段的论文质量下降。

据有关统计,目前每年有近40%的本科生要加入考研大军。有关就业指导专家表示,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是众多考生选择考研的重要原因,但是如果有比较好的就业机会,最好先工作,等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再读研也不迟,没有必要都来挤考研的独木桥。

据悉,教育部要求加强对考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考查,除了本专业之外的科研、社会实践以及工作经验是考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工作经验的考生在事业心、协作性等多个方面也都占优势,这也是这类考生受导师欢迎的重要原因。
5#
 楼主| a-dawn 发表于 08-6-13 18:28:21 | 只看该作者

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 是否导师资助制成为焦点

设立导师招生向学校交费制度的理由,是认为导师如果没有科研,就难以提高培养质量,也为控制一些导师招生过多过滥。但这却引起科研经费十分困难的人文基础学科教师的愤怒。对这一政策的评价,还需要时间来判断。

浙江大学因规定导师招研究生要向学校交费,引起导师“罢招”,一时成为新闻。这里牵涉到的,是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改革。而这项酝酿良久又麻烦多多的改革,需要对其动机与效果进行细致辨析。

自90年代中期开始,研究生的收费改革提上议事日程。事实上,当时研究生的交费是双轨制,分公费生和自费生,自费硕士生的交费标准在每学年8000元左右。2005年9月,国务院学位办通知北京大学等9所高校研究生收费试点暂停,原定于2006年推行的研究生收费改革被搁置。这不仅因为高校学费过高已成为社会焦点,不宜出台新的收费项目,也是由于研究生收费的理据不足。因为研究生不同于本科生,前者可以帮助导师干活,按道理是可以挣钱的。人们质疑,为什么国外高校的研究生能够获得丰裕的收入,我们却还要向研究生收费?

搁浅一年之后,名为“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新的研究生收费方案在17所高校试点启动。基本思路是研究生全部实行交费,同时大幅度提高研究生资助的覆盖面和强度,建立新的研究生培养经费筹款机制,统筹规划国家拨款、学校投入、导师的科研经费资助等资金,用于培养和资助研究生。

这一轮改革最大的受益者是研究生。原先双轨制的方案,公费生比例不足一半,学校提供很少一点奖学金,既吃不饱,也没有激励作用。新的研究生资助体系,向研究生提供的奖学金和助学金覆盖面均可达百分之百,分为不同的等级。奖学金用于资助学费,按年度发放,博士生大多可获得全额奖学金。以华东师大的方案,有5%的学生可拿到最高每年1.8万元的奖学金。而助学金,通过研究生“干活”,即兼任助教、助研、助管等方式获取,用于资助研究生生活费,按月发放。这样,那些表现优秀的研究生基本生活能够保障。

改革的压力落在了导师身上。通过建立导师资助制,导师每招一名研究生都要向学校上缴一笔经费用于研究生培养,大致是工科每人每年二三千元,文科千元左右或不足千元。这是为了体现责权利相等,同时加大导师在研究生招生、录取、培养指导、资助和推荐就业等方面的权力和作用。例如助研的补贴标准,由导师根据助研学生的学习和科研表现确定;奖学金也由导师和研究生共同申请。让导师交费的理由,是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应建立在高质量的科研之上,导师如果没有科研,就难以提高培养质量。也就是说,导师如果没有科研项目,也就没有经费,所以它可以成为控制一些导师招生过多过滥的有效机制。它建立了一种明确的导向:有钱多招,没钱少招。

导师资助制成为争议的焦点。由于不同学科科研经费殊异,这对科研经费十分困难的文科,尤其是人文基础学科造成极大压力。因而,人文学科的教授反应最为强烈,这就是浙江大学的方案甫出即遭到该校历史系教师“拒招”的原因。而高校的制度设计其实已经考虑到了学科差异,采取分类管理的办法,不同学科导师的缴费标准不一,人文学科的标准约为其他学科的1/3到1/4。有的学校并设立研究生培养扶持基金,用于支持科研经费较少的学科、青年教师和科研经费暂时较少的新研究方向的教师支付学生资助费用。教师的抵制既有对导师交费的不理解,质疑哪有学生上学、教师交费的道理;其背后也是对这一制度无视文科规律、并将其边缘化的愤怒。

一些学者质疑该决策具有明显的工科思维。人文基础学科的学术研究主要以图书馆公共资源、文献研究等为主,并不建立在巨额研究经费上,其学术水平也不是可以用钱来衡量和折算的。经费导向的激励,还有可能产生另一种后果,即对学校学术生态和学科发展的改变。因为文、理科纯学术的基础研究很难获得经费支持;而容易获得经费的许多应用性的横向课题,学术含量并不高,纵然经费充裕,并不能提高学术水平、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此外,人们对这一制度异化师生关系感到担心。一是担心交不上钱的教师有可能将压力转移到学生身上,由学生替老师上交培养费。另一种情况,是将师生关系演变为雇佣关系。事实上,校园里已经存在这种现象,一些科研经费富足的导师以老板自居,视学生为帮他打工干活的廉价劳动力。对这一政策的后果,需要更多时间观察和评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1-16 09:50 , Processed in 0.096081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