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寻找上海交大的研究生导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fanyubin1986 发表于 08-7-20 13:10: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有没有那个靓仔靓女可以提供上海交大生命科学院导师的具体信息
主要方向是细胞生物学的!!!
感激不尽了!!!
沙发
8899 发表于 08-7-20 14:02:43 | 只看该作者
生命学院现有教职工176名,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6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8名,973首席科学家2名;专业教师101名,其中教授30名,副教授38名。教师中有博士学位的占总人数的83.9%。
学院从引进与培养两方面着手,全力加强队伍建设,为学院快速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在各位教职员工的齐心努力下,学院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均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现代生物学导论》(张惟杰教授主讲)、《生物医学图像处理》(庄天戈教授主讲)、《现代遗传学原理》(徐晋麟教授主讲)三门课程先后被评为2003-2005年国家精品课程。贺林教授的“A-1型短指(趾)症致病基因的研究”获2003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邓子新教授的“抗生素基因工程平台建设的基础研究”获2004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朱贻盛教授培养的博士生中曾有2人获国家优秀博士论文奖,1人获国家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
生命学院正继续招聘引进海内外优秀人才,加快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和人才梯队的步伐。

陈亚珠院士 简介陈亚珠,生物医学工程学家,1995年增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陈亚珠教授从事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四十年。
陈亚珠教授早期在过电压防雷保护、高电压绝缘设计、静电场数值计算等领域作了大量研究工作,成绩卓著。八十年代初期开始,率先将新兴科学及工程技术应用于无创伤医疗领域,医工结合,取得了一系列实质性成果、成为该边缘学科领域的开拓者之一。研制成功的\"肾结石体外粉碎机\"获得了极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先后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和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由于在国内外成功地推广应用,再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以后她又研制成功了\"良性前列腺射频热疗仪\"、\"尿流动力学检查仪\"等高科技医疗设备。
贺林院士 简介贺林,遗传生物学家,2005年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53年出生于北京。1991年毕业于英国佩士来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现任上海交通大学Bio-X中心主任,生命技术学院副院长和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营养科学研究所室主任。
贺林教授长期从事人类遗传学和各类组学的研究,揭开了困扰人类几乎整整一个世纪的有史以来所记载的第一例孟德尔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A-1型短指(趾)症的致病之谜;发现了得到国际公认的第一例以中国人姓氏“贺-赵缺陷”命名的新遗传病并成功对其致病基因进行了定位;发现了怀孕期营养不良的影响可增加胎儿以后的精神分裂症发病率;在中国人群中发现和证实了多个精神疾病易感基因。在所从事领域做出了具有力度、特色和国际影响的开创性工作。
邓子新院士 简介邓子新,微生物学家,2005年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57年出生于湖北房县。1982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微生物专业,1987年获英国East Anglia大学分子微生物学博士学位。现任上海交通大学Bio-X生命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5个国际刊物编委。
邓子新教授长期从事微生物分子生物学研究,在重要类别抗生素生物合成基因克隆、定位、结构功能分析、表达和遗传调控机制、抗生素代谢工程与药物创新、天然产物的生物化学与组合生物合成等方面取得了系统性研究进展,提出了多个国际认同的抗生素生物合成分子机制的理论模型,利用遗传操作高产了重要抗生素,并产生了系列药物衍生物,是我国在微生物代谢途径与代谢工程研究领域的主要学术带头人之一。在众多细菌DNA大分子上首次发现了硫(S)修饰, 打开了DNA硫化修饰新领域。
鞠躬院士 简介鞠躬,神经生物学家,1991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52年毕业于湘雅医学院,1953年起在第四军医大学任教。现为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兼职教授,任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
鞠躬教授是国内近代神经解剖学研究的主要开拓者之一,1983年破例以副教授身份被评为博士研究生导师。早年从事神经系束路学研究,80年代后期起研究哺乳动物垂体前叶的直接神经调节,并提出了垂体前叶受神经-体液双重调节的假说,是一项对现行理论的一种挑战,正在进行神经调节的功能研究。90年代中期以来还从理论及应用基础两方面重点开展脊髓损伤修复研究。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是教育部与爱国实业家李嘉诚先生为提高中国高等学校学术地位,振兴中国高等教育,共同筹资设立的专项计划。该计划包括实行特聘教授岗位制度和长江学者成就奖两项内容。李嘉诚先生还另行捐赠港币1000万元,用于设立“长江学者成就奖”。
其主要宗旨在于通过特聘教授岗位制度的实施,延揽大批海内外中青年学界精英参与我国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建设,带动这些重点学科赶超或保持国际先进水平,并在若干年内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学术带头人,以大大提高我国高校在世界范围内的学术地位和竞争实力。
生命学院目前有6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胡钧(兼)


电话:86-21-64077360
邮箱:junhu22@hotmail.com
主页:


工作、学习简历:
胡钧,生物医学工程专家。男,1964年9月出生。上海交通大学第二批“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986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近代物理系,获理学学土;1989年毕业于中科院上海原子核所,获理学硕士;1999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理学和生物物理系,获理学博士。
1993年5月——1995年10月在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LBL)做访问学者。从事生物物理、纳米科技研究。先后承担和参加了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中科院“九五”基础研究等重大研究项目14项。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一项,省部级一等奖二项。发表论文37篇。获得国际发明专利2项,国内专利2项。
胡钧教授从1987年起开始从事物理和生物的交叉研究,研制并利用扫描探针显微镜研究生物大分子结构,作为主要参加者获1990年上海市科学技术一等奖,1994年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1997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赴美访问期间,发明了扫描介电力显微镜(SPFM),开展了水的纳米特性研究并发现了\"室温下的冰\"这一新的自然现象,相关工作发表在Science等杂志。 Physics Today作了相关报道。目前关于水的纳米特性研究已形成一个新的研究方向。目前致力于在国内开展物理和生物的交叉研究,包括单分子水平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水的纳米特性及其生物学效应。获1997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并于1999年12月获教育部上海交通大学\"长江教授\"。


研究方向:
目前,纳米生物学和纳米生物工程学主要以单分子探测和操纵较术以及微电子集成技术为基础,开展生物学和物理学、微电子学以及计算机科学的交叉研究,代表了21世纪生命科学发展的新趋势。具体研究方向主要以纳米显微镜(SPM)和纳米操纵器(Nanomanipulator)技术为基础,在单分子水平上,开展纲米生物学和纳米生物工程学研究。
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四部分:
(1)链状生物大分子的物理操纵与探测及其在蛋白分子与DNA相互作用方面的研究;
(2)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SPM探测研究;
(3)纳米水平DNA分子的物理加工及其DNA分子器件研究;
(4)水的纳米特性及其生物学功能。


最近论文:
1、H. Li, J. Huang, J. Lv, H.e An, X. Zhang, Z. Zhang, C. Fan, and J. Hu. Nanoparticle PCR: Nanogold-Assisted PCR withEnhanced Specificity. Angew. Chem. Int. Ed., 2005, 44: 2-5
2、J. Hu, Y. Zhang, H. Gao, M. Li, and U. Hartmann. Artificial DNA Patterns by Mechanical Nanomanipulation. Nano Lett., 2002, 2:55.
贺林


电话:86-21-62822491
邮箱:helin@sjtu.edu.cn
主页:http://www.bio-x.cn


工作、学习简历:
贺林,中国科学院院士,遗传生物学家。 1991年获英国佩士来大学博士学位,1992年在英国爱丁堡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1995年在英国MRC爱丁堡人类遗传学研究所完成高年资研究者工作,1996年起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先后担任上海生命科学中心(上海脑研究所)、上海生理研究所、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营养科学研究所室主任,2000年起上海交通大学教授,Bio-X中心主任,2007年起复旦大学教授,生物医学研究院院长。
与同事一道在以下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揭开了倍受世人关注的遗传界百年之迷——第一例孟德尔常染色体遗传病,率先完成了A-1型短指(趾)症致病基因精确定位、克隆与突变检测,发现了IHH基因的3个点突变是致病的直接原因,并与身高相关;发现了得到国际公认的世界上第一例以中国人姓氏“贺一赵缺陷症”命名的罕见的恒齿缺失的孟德尔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并成功地定位了该致病基因,由此结束了中国作为遗传资源大国而又从来没有自己发现和命名遗传病的尴尬局面;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神经精神疾病样品库并利用这一样品库较系统地研究和分析了中国人群精神分裂症的易感基因;在精神疾病的营养基因组学和药物基因组学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证实了出生前的营养缺乏会显著增加成年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风险;在基因计算与技术方面取得了数项有显示度的工作;结合国情特点提出“百家姓”与药物开发相关性的新思路。
目前被聘为Biological Experiment and Medicine副主编, Psychiatric Genetics, Human Genetics, Cell Research, Progress in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 Biological Psychiatry, Epigenetics, Acta Bioch Bioph Sin等国内外十多种科学杂志的编委。发表SCI论文两百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3部(1部主编,12部参与)。国家973计划“中国人口出生缺陷的遗传与环境可控性研究”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十五”、“十一五”863计划主题和领域专家组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7、8、9届学科评审组成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成员,中华医学会医学遗传学分会第6届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医学遗传学会第1届委员会主任委员等。
先后荣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02)、国家杰出青年奖(1997)、国务院特殊津贴待遇(1998)、香港“求是”杰出青年奖(1998)、上海科技精英奖(2001)、美国国家精神分裂症与抑郁症研究联盟(NARSAD)“杰出研究者”奖(2001)、 “何梁何利”奖(2002)等。此外,还获得:教育部科学技术(自然科学)一等奖,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研究方向:
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四部分:
(1)精神疾病分子遗传学;
(2)单基因遗传病基因的定位与分子克隆;
(3)药物基因组学;
(4)遗传学和生物信息学。
徐学敏


电话:86-21-64077361
邮箱:lisaxu@sjtu.edu.cn
主页:http://life.sjtu.edu.cn/lab/xuxm.asp


工作、学习简历:
徐学敏,女,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科“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981年至1986年上海医科大学与交通大学联合培养的生物医学工程本科。1988年毕业于美国阿拉巴马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获硕士学位。1991年毕业于美国伊里诺大学(UIUC)机械工程系,获博士学位。其后在美国纽约市立大学应用科学系历任助理教授、副教授,获终生教席(Tenured)。1997年起在普渡大学机械学院及生物医学工程系任副教授,获终生教席(Tenured)。
主要从事生物热效应及其在医学方面的应用研究。在热传导机理与荧光分析技术方面完成了许多国际领先的工作。建立了基于生物热和物质输运理论的计算方法,依据此方法对生物体中三维空间的温度场分布进行了准确预测,与在体条件下的测量数据进行比较,热模拟和活体试验结果得到很好的吻合。这为包括癌症热疗,热成像等的优化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在美国工作期间,先后获得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以及国家自然基金会(NSF)等10余项研究基金。受聘为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后,作为项目首席负责人已经获得中国科技部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基金(973预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基金“创新药物和中药现代化”(863重点项目)以及上海市科委纳米专项基金的支持。
在国外重要学术期刊和会议发表论文及摘要60余篇,并参与了两本书的编写工作,还被特邀为田长霖教授主编的国际热传导年度综述撰写过有关生物热传导的专述章节。获得过多项研究、论文及突出成就奖。多次作为分会主席主持热传导国际会议,并被邀在多个学术机构做专题学术报告。现任美国机械工程学会生物技术热传导学会副理事长及委员会联合主席。2005年IEEE世界医学工程大会(EMBC05)程序主席。
主要学术头衔:第五批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际重要学术兼职教授



研究方向:
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四部分:
(1)生物传热传质;
(2)肿瘤综合治疗机理研究;
(3)药物靶向输送;
(4)生物医学仪器。

钟建江


电话:86-21-34206968
邮箱:jjzhong@sjtu.edu.cn
主页:


工作、学习简历:
1986 年 7 月于华东化工学院 ( 华东理工大学 ) 本科毕业, 93 年 3 月大阪大学应用生物工学科博士毕业并获工学博士学位。历任华东理工大学讲师 (1993 年 4 月 ) ,副教授 (93 年 8 月 ) ,教授 (96 年 11 月 ) ;博士生导师 (1998.4) ,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1998.12 ~ 2006.7) 。 2006 年 9 月起任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
曾获 \" 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 \" 称号 (1997 年 )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98 年 ) ,“上海市新长征突击手” (1999 年 )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1999 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2002 年 ) ,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庄长恭奖( 2004 年),“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2006 年)。
目前受邀担任美国化工学会生物工程学会 (Society for Biological Engineering, AIChE) 国际顾问。目前兼任 10 本国外学术期刊的编委或主编等职,包括 Process Biochemistry(Elsevier) 主编; Biotechnology and Bioengineering(Wiley) 副主编 (Associate editor) ; Bioprocess and Biosystems Engineering (Springer) 副主编; Bio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Elsevier) 副主编 (Associate editor) ; Enzyme and Microbial Technology(Elsevier) 编委; Journal of Bioscience and Bioengineering(Japan & Elsevier) 编委; Advances in Biochemical Engineering/Biotechnology (Springer) 编委; Engineering in Life Sciences(Wiley) 编委; Recent Patents on Biotechnology (Bentham Science) 国际顾问编委; Pakistan Journal of Biotechnology 国际顾问编委。任 30 多本国际期刊的特邀论文审稿人。
曾任多届亚太生化工程系列会议的组织 / 学术委委员或国际学术顾问;第十三届生物化工会议 ( 美国 ) 学术委委员;第六届代谢工程会议 ( 荷兰 ) 国际学术顾问;多个国际会议的大会主席等。
曾在境外召开的国际会议上做大会报告 (Plenary Lecture) 和特邀学术报告及邀请讲学 20 余次,例如: 1995 年 6 月在首届 Symposium of the Young Asian Biochemical Engineers\' Community ( 韩国 ) 作大会报告 (Plenary Lecture) ; 1999 年 11 月在 The 5th Asia-Pacific Biochemical Engineering Conference 1999( 泰国 ) 作大会报告 (Plenary Lecture) ; 2000 年 11 月 在 Advances in American and Asian ginseng research ( 加拿大 ) 研讨会上做特邀报告 (Invited Lecture) ; 2000 年 11 月在 Symposium of the Young Asian Biochemical Engineers\' Community ( 日本 ) 作大会主题报告 (Keynote Lecture) ; 2003 年 3 月在巴基斯坦首届生物工程国际学术研讨会做大会报告 (Plenary Lecture) ; 2005 年 6 月在韩国 The 4th Asia-Pacific Chem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 Symposium (APCRE \' 05) 做特邀报告 (Invited Lecture) ; 2006 年 7 月在马来西亚 The 1st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Natural Resources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INRET 2006) 做大会主题报告 (Keynote Lecture) 。
在追求创新研究成果的过程中,最为重视人才的培养,使他 ( 她 ) 们具有优良学风和各种扎实的独立工作能力。在培养的学生中已有多位成为国内外知名高校的 Faculty 或活跃在公司企业。


研究方向:
从事应用生物技术 (Applied Biotechnology) 领域研究,主要是生物化工、生物过程与生物反应器工程 (Biochemical Engineering; Bioprocess & Bioreactor Engineering) 领域研究;当前研究方向包括 (1) 分子生物化工 (Molecular Bioengineering/Biochemical Engineering) ; (2) 先进发酵工程技术 (Advanced Fermentation Technology) ; (3) 生物能源 (Bioenergy) ; (4) 植物细胞培养 (Plant cell culture) ; (5) 生物环境工程 (Environmental biotechnology) ; (6) 生物分离与活性成份研究 (Purification & bioactive compounds studies) 以及 (7) 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机理研究 (Study on induced apoptosis mechanism of tumor cells) 等。
近年提出和改进了植物细胞和蘑菇真菌培养的新型生物反应器,并在实验室规模成功放大、获得基本放大规律;报道了高等真菌液体好氧发酵 - 静置培养这一两阶段培养新方法,有效提高活性产物灵芝酸的产量,并确立了低氧传递速率系数和表面积是灵芝菌丝体液体静态培养过程放大的关键因子;创制了一些强化培养过程效率的新策略新方法;率先提出了植物细胞培养中植物次级代谢产物分子多样性调控的概念 , 并较好进行了三七人参皂甙多样性的调控;有效开展了中草药细胞培养生产新型抗癌先导物灵芝酸的研究,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多项。
1991 年以来在国际上正式发表论著 120 余篇 / 本,其中 SCI 收录 110 余篇,多篇发表在生物化工国际权威期刊 Biotechnology & Bioengineering , EI 收录 60 余篇;研究工作被 SCI 他人引用 530 余篇次;受 Springer 出版社邀请为生物技术国际知名丛书 Adv in Biochem Eng/Biotech 编著出版一卷 Plant Cells (2001 年 ) 和一卷 Biomanufacturing(2004 年 ) ,并在 6 本国外学术专著中受邀撰写章节,受邀编辑出版国际杂志特辑 3 册;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10 项、其中已获国家发明专利权 7 项;因在“ Manipulation of Inducing Signals and Cell Physiology and Innovation of Bioreactors and Bioprocesses for Efficient Production of Valuable Secondary Metabolites in Cell Culture ”方面的创新研究成果,荣获日本生物工学会授予的第一个国际学术奖 Young Asian Biotechnologist Prize(2002 年 ) ;“生物反应器细胞培养工程研究”项目成果获 2004 年度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 ( 自然科学 ) 一等奖(第 1 完成人)。



最近论文:
1. Zhong, J.-J. (ed.) Advances in Biochemical Engineering/Biotechnology (Vol. 72): Plant Cells. Springer-Verlag, Heidelberg . Aug. 2001. ISBN 3-540-41849-0
2. Zhong, J.-J. (ed.) Advances in Biochemical Engineering/Biotechnology (Vol. 87): Biomanufacturing. Springer-Verlag, Heidelberg . March 2004. ISBN: 3-540-20501-2
3. *Zhong, J.J., Yue, C.J. Plant cells: Secondary metabolite heterogeneity and its manipulation. Biotechnology for the Future, Advances in Biochemical Engineering / Biotechnology 100: 53-88, 2005.
4. Fang, Q.H., *Zhong, J.J. Two-stage culture process for improved production of ganoderic acid by liquid fermentation of higher fungus Ganoderma lucidum. Biotechnology Progress 18(1): 51-54, 2002.
5. Liu, H.J., *Liu, D.H., *Zhong, J.J. Novel fermentation strategy for enhancing glycerol production by Candida krusei. Biotechnology Progress, 19(5): 1615-1619, 2003.
6. Tang, Y.J., *Zhong, J.J. Scale-up of a liquid static culture process for hyperproduction of ganoderic acid by the medicinal mushroom Ganoderma lucidum. Biotechnology Progress, 19(6): 1842-1846, 2003.
7. Qian, Z.G., Zhao, Z.J., Xu, Y.F, *Qian, X.H., *Zhong, J.J. Novel chemically synthesized hydroxyl-containing jasmonates as powerful inducing signals for plant secondary metabolism. Biotechnology and Bioengineering, 86(7): 809-816, 2004.
8. Zhang, Z.Y., *Zhong, J.J. Scale-up of centrifugal impeller bioreactor for hyperproduction of ginseng saponin and polysaccharide by high-density cultivation of Panax notoginseng cells. Biotechnology Progress, 20(4): 1076-1081, 2004.
9. Ye, H., Huang, L.L., * Chen , S.D. , *Zhong, J.J. Pulsed electric field stimulates plant secondary metabolism in suspension cultures of Taxus chinensis. Biotechnology and Bioengineering 88(6): 788-795, 2004.
10. Mao, X.B., *Zhong, J.J. Hyperproduction of cordycepin by two-stage dissolved oxygen control in submerged cultivation of medicinal mushroom Cordyceps militaris in bioreactors. Biotechnology Progress, 20(5): 1408-1413, 2004.
11. Yue, C.J., *Zhong, J.J. Impact of external calcium and calcium sensors on ginsenoside Rb1 biosynthesis by Panax notoginseng cells. Biotechnology and Bioengineering, 89(4): 444-452, 2005.
12. Qian, Z.G., Zhao, Z.J., Xu, Y.F., Qian, X.H., *Zhong, J.J. Highly efficient strategy for enhancing taxoid production by repeated elicitation with a newly synthesized jasmonate in fed-batch cultivation of Taxus chinensis cells. Biotechnology and Bioengineering, 90(4): 516-521,2005.
13. *Wang, W., Zhao, Z.J., Xu, Y.F., Qian, X.H., *Zhong, J.J. Efficient induction of ginsenoside biosynthesis and alteration of ginsenoside heterogeneity in cell cultures of Panax notoginseng by using chemically synthesized 2-hydroxyethyl jasmonate. 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70(3): 298-307, 2006.
14. Hu, F.X., Huang, J.H., Xu, Y.X., Qian, X.H., *Zhong, J.J. Responses of defense signals, biosynthetic gene transcription and taxoid biosynthesis to elicitation by a novel synthetic jasmonate in cell cultures of Taxus chinensis. Biotechnology and Bioengineering 94(6): 1064-1071, 2006.
15. Sun, G.X., Zhou, W.Q., *Zhong, J.J. Organotin decomposition by pyochelin, secreted by Pseudomonas aeruginosa even in iron sufficient environment.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72: 6411-6413, 2006.
16. Sun, G.X., *Zhong, J.J. Mechanism on augmentation of organotin decomposition by ferripyochelin: formation of hydroxyl radical and organotin/pyochelin/iron ternary complex.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72(11): 7264–7269, 2006.
17. Tang, W., *Liu, J.W., Zhao, W.M., Wei, D.Z., *Zhong, J.J. Ganoderic acid T from Ganoderma lucidum mycelia induces mitochondria mediated apoptosis in lung cancer cells. Life Sciences 80: 205–211, 2006
18. Tang, W., Gu, T.Y., *Zhong, J.J. Separation of targeted ganoderic acids from Ganoderma lucidum by reversed phase liquid chromatography with ultraviolet and mass spectrometry detections. Bio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32: 205–210, 2006.
*Corresponding author(s).


最近研究工作:
1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3 、国家 863 计划高技术研究项目

邓子新


电话:86-21-62933404
邮箱:zxdeng@sjtu.edu.cn
主页:http://mml.sjtu.edu.cn


工作、学习简历:
邓子新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1982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微生物专业;1988年于英国 John Innes 研究中心获博士学位;1988年在华中农业大学任教,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2000年始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导、教育部微生物代谢重点实验室主任。 2001-2003 兼美国康乃尔大学客座教授;现任《科学通报》等 5 个国内刊物特邀编辑或编委会成员,《 Process Biochemistry 》等5个国际刊物编委会成员。
1991 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被评为有突出贡献的留学回国人员;1992 年获霍英东基金会 “青年教师奖”; 1993 年获首届中国青年科学家提名奖;1994 年获首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国青年科技奖”、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并入选国家教委跨世纪人才计划;1996 年入选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1997 年获“瑞典国王 Baudiouin 奖”;2004 年被评为教育部 “长江学者” 特聘教授,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5 年 获“上海市十大科技创新英才”称号,两项成果先后入选 2005 和 2006 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之列。 2005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6 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放线菌遗传学及抗生素生物合成的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其研究领域涉及微生物农(医)药的高新技术研究,链霉菌质粒和噬菌体的分子生物学,DNA复制调控、限制和修饰系统、微生物代谢途径、代谢工程及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化学、抗生素基因簇的克隆、定位,基因的结构、功能、表达和调控,非天然性抗生素药物创新的基因工程等。先后共主持30余项国家级和国际合作项目,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100余篇研究论文。


最近论文:
1、L. Wang, S. Chen, T. Xu, K. Taghizadeh, J. S. Wishnok, X. Zhou, D. You, Z. Deng, Peter C. Dedon (2007). Phosphorothioation of DNA in bacteria by dnd gene clusters, Nature Chem. Bio., 3(11):709-710.

2、X. He, H.Y. Ou, Q. Yu, X. Zhou, J. Wu, J. Liang, W. Zhang, K. Rajakumar and Z. Deng (2007). Analysis of a genomic island housing genes for DNA S-modification system in Streptomyces lividans 66 and its counterparts in other distantly related bacteria. Molecular Microbiology, 65(4):1034-48.

3、D. You, L. Wang, F. Yao, X. Zhou, and Z. Deng (2007). A novel DNA modification by sulfur: DndA is a NifS-like cysteine desulfurase capable of assembling DndC as an iron-sulfur cluster protein in Streptomyces lividans. Biochemistry, 46(20):6126-33.

4、J. Liang, Z. Wang, X. He, J. Li, X. Zhou, and Z. Deng (2007). DNA modification by sulphur: analysis of the sequence recognition specificity surrounding the modification sites. Nucleic Acids Research, 35(9):2944-54.

5、T Liu, D You, C Valenzano, Y Sun, J Li, Q Yu, X Zhou, D. Cane, Z Deng (2006). Identification of NanE as the Thioesterase for Polyether Chain Release in Nanchangmycin Biosynthesis. Chemistry & Biology, 13(9):945-55.

6、Z. Deng and L. Bai (2006). Antibiotic biosynthetic pathways and pathway engineering-A growing research field in China. Natural Product Reports, 23, 811 - 827.

7、L Bai, L Li, H Xu, K Minagawa, Y Yu, Y Zhang, X Zhou, H G. Floss, T Mahmud, and Z Deng (2006). Functional Analysis of the Validamycin Biosynthetic Gene Cluster and Engineered Production of Validoxylamine A. Chemistry & Biology, 13, 387-397.

8、C Zhao, J Ju, S. D. Christenson, W. C. Smith, D Song, X Zhou, B Shen, and Z Deng (2006). Utilization of the methoxymalonyl-acyl carrier protein biosynthesis locus for cloning the oxazolomycin biosynthetic gene cluster from Streptomyces albus JA3453. Journal of Bacteriology, 188(11): 4142-4147.

9、X. Zhou, X. He, J. Liang., T. Xu, A. Li, T. Kieser, J. D. Helmann and Z. Deng (2005). A novel DNA modification by sulphur. Molecular Microbiology, 57(5): 1428-1438.

10、D. Zhu, X. He, X. Zhou, and Z. Deng (2005). Expression of the melC operon in several Streptomyces strains is positively regulated by AdpA, an AraC family transcriptional regulator involved in morphological development in Streptomyces coelicolor. Journal of Bacteriology, 187(9): 3180-3187.
任秋实


电话:86-21-34204079
邮箱:renqsh@sjtu.edu.cn
主页:http://biophotonics.sjtu.edu.cn


工作、学习简历:
任秋实,男,1963年8月生,博士,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激光与光子生物医学研究所所长,上海市激光医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重点基础计划973首席科学家。1984年本科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光学工程系,1985年9月公派留学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电机工程系,先后于1987获硕士学位;1990年获博士学位。1989年6月- 1990年2月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麻省总医院Wellman Laboratories of Photomedicine 和麻省眼耳医院眼科激光中心任研究助理,从事视觉光学、激光与眼组织相互作用的机理研究。1990年3月至1994年12月,任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和眼科系助理教授,从事视觉光学、眼科生物物理、和激光医学的基础理论及应用研究;1994年后进入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的伯克曼激光医学中心及眼科系任职副教授,从事眼科生物物理方面的研究。 任秋实博士在视觉光学和激光医学的基础理论及应用方面在SCI、EI收录的杂志上发表了50篇学术论文,单篇论文SCI引文库最高引用45次,论文累积引用155次,于1993,1994,1995先后三年担任SPIE/眼科技术分会的会议主席,先后研制开发了多个眼科医用激光产品,获得1项美国专利。2005年3月成功组织举办了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德科学基金研究交流中心和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的《首届中德眼科与视觉光学研讨会》。 2004年起任《激光生物学报》副总编和德国海德堡大学客座教授,2005年起任上海市激光学会副理事长和《中国医疗器械杂志》常务副理事长;目前承担有国家科技部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上海市科委重大项目等科研任务。


研究方向:
激光与光子生物医学


最近论文:


最近研究工作:
1. 激光与生物组织相互作用的机理研究(Mechanism of Laser-Tissue Interaction);
2. 生物光学检测、成像与测量技术研究(Optical Imaging, Optical Biometrics, and Diagnostic Bio-Photonics );
3. 眼科与视光学研究(Ophthalmology and Visual Optics);
4. 最小侵入性智能化激光内窥镜介入手术的应用研究 (Minimal Invasive, Smart Endo-Laser Surgery) ;
5. 新型激光器的生物医学应用 (Biomedical Application of New Lasers);
6. 新型激光医疗仪器的研制与开发( R & D for Novel Application of New Medical Laser Systems





板凳
 楼主| fanyubin1986 发表于 08-7-20 18:46:2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啦!
地板
yuriguo 发表于 08-7-26 23:30:40 | 只看该作者
谁给提供个媒体与设计学院的研究生导师信息 啊?
要工业设计方向的!
5#
kingpoint 发表于 08-8-12 15:25:30 | 只看该作者
有英语语言文学导师的资料吗[s:7] ?
6#
wuzhanzhang 发表于 08-9-5 08:42:50 | 只看该作者
你是哪儿的,你要考细胞专业?
7#
wuzhanzhang 发表于 08-9-5 08:43:37 | 只看该作者
上海交大的?
8#
zqr 发表于 08-11-14 00:11:23 | 只看该作者
这些是交大网站上的吧[s:2]
9#
菁草鱼鱼 发表于 12-6-2 17:12:07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在交大网站找不到导师招生信息呢~~~有导师信息,但都没有说招不招生、招多少、、、、、求教高手啊~~~~
10#
菁草鱼鱼 发表于 12-6-2 17:13:02 | 只看该作者
跪求交大系统生物学院的导师招生信息和专业信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1-14 03:39 , Processed in 0.092120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