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篇让我激动不已的考验过来人写的文章(强烈推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llj-burning 发表于 08-10-3 21:02: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名校硕士谈考研:我这四年
                                                                                 作者:山东大学硕士研究生 刘俊
   人生总会遇到绝境,而绝境是一个上佳的思考人生的机会,能否绝处逢生,多半取决于人在这个机会面前的姿态与判断。
  大学读书不可太任性,也不可太功利,人的世界视线如果在大学时期就伸展开来,那么在时空纵横中,你会突然发现其实身边的很多事并不太重要,你会早早地登阶远望。
  崇尚攻势足球的教练几乎都崇奉一句名言:当你不知道如何处理球的时候,那就射门吧。书,就是我的射门。而且这个门,我射得悠然自得。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这样一些已然根深蒂固的东西,它让坚持变得不再难熬,这种根深蒂固每个人都应该去寻找,找到了,也就可以大胆鼓起前进的帆了。
  那天午后,日光灼灼,我收拾好复试过后的行装和心情,穿过大半个山大东校,划过神秘的文史楼,从西门走出。我知道,我的一段人生了结了。
  另一个午后,日光熠熠,我回到阔别两个月的本科校园,打理毕业的事情。宿舍已经不堪,于是擦灰晒被,俨然四年前第一次来。四年,两个月,人依是,物尤在,心绪全变。
  缘起:一个人的军训
  四年前,也是差不多一个这样气温的天气里,我第一次来到这个远离市区、有山有水、可以做仁者、又可以做智者的地方。而当时的我,完全被这种桃园盛景压垮了。我的高考,阴差阳错,我本不属于这里,却毫无防备地栽倒在人生最重要的一点。
  那个傍晚,落日熔金,暮云合璧,我背依着它们,衣衫飘飘,孤单的心就像酋长被逐离家园城寨,将军自遥望沙场秋风。高考的结果突然变成自己实实在在的时光,我几乎神志不清。
  也是那个傍晚,我遥遥地给好友发了一条信息,内容我铭记四年:“如果我的大学是一部小说,那么我急于看到它的结尾,中间的情节则一眼都不想看”。那条短信很倔强,但那时的我感觉那个“结尾”漫长得似乎一生都不得触及。
  随后的我,开始站在军训的队伍里。一个同方队的同学端详我几天,问:你怎么不会笑啊?
  那个我在天天的齐步走中,出窍地思考着人生。那些思考,保证了我从大学第一天起就不迷失。那个军训,我的世界只剩我一个人。军训的结束旋即伴随着另一段日子的开始:考研。
  我的考研,最艰难的阶段是大学之始的日子,随后的四年,再也没有任何事让我感到考研是个多么艰难的事情。因为我的心里始终揣着那条短信,那种倔强。在山山水水里,我的心,得到重生。
  后面的日子,我的身体历经着种种情节,心却永远地停留在短信里的那个“结果”。人生总会遇到绝境,而绝境是一个上佳的思考人生的机会,能否绝境逢生,多半取决于人在这个机会面前的姿态与判断。
四年:选择向上
  四年:选择向上
  我高考前的愿望是在一个中国文科名校读中文专业,而且就那时的情形来看,完成这个任务并不艰难。但我的大学最终却读了英语。一个中文,一个洋文,让当时的我感到奇异。
  本科开学了,我找来文学院的课表,淘来中文系的所有用书。读古文,旁听现代文学史,上网查阅全国名校文学院的硕士招生考试科目。而就在第一学期结束时,我突然在英语专业拿到了一等奖学金,成绩排名第一。
  后来这种情况一直持续着,在本科四年总共六次奖学金评选中,我仅有一次失手拿到了二等,那成为我大学四年莫大的遗憾。
  一等奖学金让我感到大学生活竟能提供一种从未有过的惊艳之感。但同时,我考研专业选择方向上渐渐出现了问题,这种情况从我拿了三次一等奖学金后就开始出现了。那一年,我还拿到了这所学校最高等级的奖学金,一个学院仅一两人入选;我也同时拿到了口译认证,听说读写译的排序,我已攻到最后一城。
  不能说当年一入校就痴心投入到中文是一种冲动,但至少学英语竟同样让我看到自己从未知晓的洋文优势、学习感情和可能的未来。甚至四年后的现在,我在想,正是英语专业这四个字让我找到了四年本科存在的理由,也让后来的我不会对自己的四年怎么悲伤。于是那时心里就开始捉摸,如果硕士读一个几乎无法与英语对接的专业,我应该不会容忍。
  随后的试探中,我曾顺势倒向过国际关系,后来没有坚持,但从此给我展开了世界的眼光,这让后来的我惊喜。因为大学前的我,只迷醉于中国历史和文化;大学开始的我,只拥有了些许与世界交往的工具。大学读书不可太任性,也不可太功利,人的世界视线如果在大学时期就伸展开来,那么在时空纵横中,你会突然发现其实身边的很多事并不太重要,你会早早地登阶远望。
  一番如涓涓细流的周折后,我选择了新闻传播专业。大学四年,我操练了一种极为重要的传播工具,那读研就研究一个更为宏大的学问吧:古今传播,广域传播,即时传播。
  选择山大,则有故事。我的高中是在这座滨海都市的一所重点学校渡过,我的文学之路也在那里开始,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在高一便遇到了一位老师,他是这座城市仅有的几位语文特级教师中的一位,很年轻的时候就成了这座大城市语文教学的权威。他很喜欢我,我暗暗学着他的气度。他教了我们一年,却批改了我的周记本三年。高考前,他写道:我一生仅建议过两个学生读山大新闻传播专业,他们都欣然以高分考取,我觉得你应该是第三个。
  我的老师,对不起,我的高考没有实现,而这是件事关您的“一生”的事。
  于是,一切确定,山大传播学。
  就这样,研,一考四年;日子,涓涓涌进。除了周末回家,我每天都在自习室呆到晚上十点二十关门,没有课的时候手中也会拿本书,至少心里会总是想着还有书要读。对于我,总觉得不应该有什么时候是无事可做的。崇尚攻势足球的教练几乎都崇奉一句名言:当你不知道如何处理球的时候,那就射门吧。书,就是我的射门。而且这个门,我射得悠然自得。
  四年漫漫,很多人问,你怎么能做到天天晚上上自习到那么晚?我说这很简单,不上自习,那我干什么?这是实话。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只有本科四年,可以几乎没有羁绊地读圣贤书,思考世界。人生多半的判断能力和独立意识的培养都来自这四年的用心捉摸,反复推敲,心智拓展。一旦踏入社会,自己能不能持续发展,往往要看你在起跑线上的日子是否积蓄了足够的冲力。大学生和普通劳动者的区别,重要的是思想和眼光,而当下,大学生正在被逐渐算作普通劳动者。
  生活在这座都市里二十多年,从小学到大学也做了整15年的班长,我曾在各种所谓的社会实践场合游荡过,拿过太多奖励,但我不喜欢那些“社会”,也未必溶于那些“社会”,我最终还是喜欢我姿势向上的人生。这个人生需要一个更高的平台,于是读书考研便成了实实在在、平平常常的生活,而不是战役。
冲击:有言相告
  冲击:有言相告
  我的考研真正开始为目标而加速,是从初试半年前的那个夏天开始,因为从那之后要强迫性地记忆很多东西了。开始的标志是夏天报的政治强化班。
  直到现在,在我看来,报一个名声不错的暑期政治强化班是必要的。夏天之前,我一点都没翻过那些曾经的政治理论课本,早年学的东西也已年代久远。而通过强化班上京城各校老师们的讲解,加上高中文科的功底,我竟能将政治五科拾起个大概,那是一种惊喜。如果只是抱着各类部头不小的政治参考全书硬着头皮看,往往让人读得枯燥,不得甚解,容易进展不下去,而听就不一样了。听话听音,笑笑想想,标标点点,可以让半个门外汉支起个轮廓。陌生的东西不再陌生,心里才会有底,如果再能省去自己摸索的时间,那对于冲刺考研的人们来说就弥足珍贵了。
  在这些年记忆各类知识的过程中,我首要信奉一个方法:重复。按照我的经验,只要适时、及时的重复,不会有什么知识点是记不住的。每一门,三天之内由识到记,重复四遍,并且每次稍加把握重复间隔和单次记忆的时间,无论什么样的内容也都能记个差不多。从功利的角度说,这种重复一直要持续到考试前,当然,越往后重复的间隔就可长一些,重复时也会越轻松。正确的重复记忆方式,符合人的记忆曲线,在遗忘的临界点上多次重复,有的东西甚至终生难忘。政治每个知识点的识记,英语每个单词群的识记,文科考研专业课每个知识单元的识记,皆同此理,不再赘述。
  政治复习最后阶段,同样可以考虑报一个冲刺和押题班,那时的听课是对自己知识体系的检验,但绝不可笃信押题。在冲刺班上,很多老师会结合许多当年的时事政治讲政治,讲古今,讲世界。那段日子,自己也会特别关注辅导班内部材料上一桩桩、一件件曾经发生过,却又被之前的自己忽略的大事。也是在那些日子,我切实感到政治可以让人不再鼠目,不再缠绵。
  学政治,考试只是其中的一个目的;读书,考研也只是其中的一个目的。如果把它们都与考试、考研等同,那么自己的考研过程一定不会快乐,考上研以后,亦不会快乐。
  那些夏天上辅导班的日子,标记着冲击大学大结局的开始,于是那些热,热得难忘,热得可爱:没有空调,遭遇这个海滨城市最热的八天,早出晚归,教室摩肩接踵,蒸气升腾,汗流浃背,一天换两件短袖,不时暴雨突至,没带伞……当时看辅导班材料上写着去年某某某考了三百八、三百九、四百多,觉得他们真厉害。
  我的夏天,也照例总是要抽身去一些国内外的地方,因为阅读的欢愉需要万里的丈量来成就。辅导班后仅存的夏天,我去了香港,“爱在此,乐在此”之后,让我对繁耀又有了一种新的见识。世界总是要分等级的,有差别的和谐才能让一个群落有序延续,那么勤奋的人应该属于群落里的哪个等级,而浑浑沌沌的呢?
  再说英语。
  由于我是英语专业出身,所以我准备英语公共课考试相对轻松,做法未必有普遍的借鉴意义。但有两点经验值得一说,一是在考试前应该持续一轮又一轮地记忆考研词汇,且第一轮应在春天时结束。第二就是研究真题,把近年真题的所有完型、阅读、翻译文章找来,把每个生词的解释搞懂,把每句话的语法和意思搞懂,把每个段落的走势搞懂,把每篇文章的架构搞懂。这是英语专业精读课的做法,也逐渐被很多考研辅导班采纳。如果实在复习时间很紧,那一定要宁可保持精度,也不能只重数量。
  最后说专业课。文科专业课除了上面说的重复识记的方法外,重要的一点是打探所报学校、专业的各类考研材料。打探的渠道各显神通,这对考研者也是一种交往能力的锻炼和智慧的考验。很多时候,恰当的辅助材料可以使你从中悟出参考书目和知识点的轻重缓急,让专业课的复习减轻一半的工作量。当然,这些渠道一定要正当,为了考研而不惜投机倒把、偷鸡摸狗,那么这个研考不考也没有多大意思了。
  政治、英语、专业课,我的加速冲刺依然似涓涓流淌,水波不兴。传说考研的人容易在11月或12月疯掉一段日子,而这期间,我却没有体会到任何坚持不住的感觉。每天早晨7点多醒来,晚上11点多睡去,中午也要睡个把小时。直到复试结束后,有一天我突然想起个事儿,我的考研怎么还没来得及熬夜就完了呢?
  或许这是因为那个大学目标的设定经过刻骨铭心,那个大学结局的期盼朝朝暮暮。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这样一些已然根深蒂固的东西,它让坚持变得不再难熬,这种根深蒂固每个人都应该寻找一下,找到了,也就可以大胆鼓起前进的帆了。
  冲刺的时日里,还要特别感谢每周末回家的日子。对于我,从小就对学习日和假日的分界有清晰的概念,考研竟也没有打破双休日必定不在学校的惯式。过几天宿舍、食堂、教室三点一线的日子后,必然要有两天回家上上网,和爸爸妈妈晚上看看电视剧。那时热播的电视剧是《金婚》,五十年的故事,我在家中那永远是暖洋洋的灯光里,断断续续地看下来,让人特别勇敢。人生无限,大梦无边,考研仅是生命里的倏忽,有奋进的精神相伴,有亲人相伴,这个定格,一定会让多少多少年以后的自己羡慕。找到今天,才好期盼明天。
  还有几句。我在考研冲刺之前,把考研冲刺的日子定义为可以完全不受干扰的、理直气壮地自己学习。后来发现这完全搞错了,因为那样理想的日子实在太不好找,一些事情也总是不期地发生。大约是在9月底,一天学校通知我可以以英语专业第一的成绩,获得报送本校读研的资格。那就意味着,我在履行完一些程序后,就可从此天天躺着了。虽然这个机会被我毅然放弃,但毕竟那曾是心底的丝丝诱惑。
  标记冲击大学大结局完结的,依旧是政治辅导班。为了那个考前班,我冒着刺骨的冬日晨风,黑着天坐公交车跑了大半个城市。一个清肃的冬日,万籁俱寂,四下无人,雪花凌舞,我周身厚厚遮掩,宛若刀枪不入,那幅画面,那般心境,好美。
  于是,匀速、加速、匀速、横断拦截、匀速、加速,周而往复地构成了那段冲击的延绵场景。独没有减速和停止,我心满意足。
  谢幕:一段人生的了结
  第一场考政治。我随身带的依然是那块从高一就跟随着我的电子表,一路走来,踏过林林总总的考试,它如今和我一同到了这里。我想考场里我的模样也应该一如四年前吧,踌躇满志,韶华青涩,只是命运这次是否依然玩笑?半个小时,一个小时,一个半小时,还好,滑动的笔尖和跳动的时间一样,一切如常。但考试开始一个半小时后,我再一次扭头看表时,猛得发现表盘已然白屏,不显一字。
  六年,2190天,52560次响过整点提示音后,它竟突然停止于那个天色微蒙的清晨之后,停止在那个标识着小说结局的场景,巧合得不能用巧合来形容。这一考,难道真的是一段人生的了结吗?
  两天之后,便是寒假,我享受着过年的氤氲,童年般的放纵。但这种日子过了没有两个礼拜,我便心慌了。于是再端起书,但另一个我马上说:你不歇歇脑子,不要命了?放下书,另一个我又说:复试不考了?专业八级不过了?
  3月2日,大学最后一个学期开学。3月1日,我出门打点些开学用的东西,顺便为开学后的某天,应该是3月下旬的某天,迎接成绩的姿势做心理准备。根据先前掌握的信息,如果能考360到370分,问题就不大了。其实那个网上查分的情景,在我心里演练了好几年,并且根据场地、分数、在场人物,悲喜交加地不同排列组合出好多情境。傍晚,手机响了,在山大读博士的姐姐说,快看山大主页,你的准考证号是多少?
  后来才知道,山大几乎是当年全国高校出考研分数最早的学校。我不记得准考证号,所以匆匆打车一路回家。路上交通出奇得好,上楼开门,电脑开机出奇得快,连网络打网页,山大主页响应得出奇的顺,输名字键密码,总分391,其中新闻理论125分。
  几天后看新华网报道,山大研究生分数线公布,录取线最高的专业正是新闻传播学355分。一个月后我知道,今年我报考的专业最高分是我,而之前的最高分是382分。
  复试无话。
  于是就有了文章开头的那个日光灼灼的午后。
  于是我的一段人生了结了,一如那个落日熔金的傍晚的短信里写得那样了结,高分了结在声名赫赫的山大文学院。
  如今的我,在为奥运会赛会志愿者而忙碌,在为媒体实习而忙碌,在为未来的读书而忙碌。但这个忙碌,已然忙得心里有底。
  心里有底了,生活却依旧不止。洋洋洒洒六千字写下来,是为了保留,也是为了遗忘。把该扔到文本里的东西扔到文本里吧,腾出空儿,让脑袋远眺。任何长久的微笑背后,都掩藏着致命的忧伤;任何长久疗伤的背后,都躲着生龙活虎。遮来躲去,隐隐现现,自己清醒了,却麻烦生活了。
  (作者系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08级入学考试专业第一名)
  作者小传
  生于80年代居中的那一年的青岛,在这座可以给人诱惑美感的滨海都市长大。从小喜好远游,丈量过国内外的许多土地,但读大学却阴差阳错地没有离开从小浸泡的海边。从小喜好中国文史文化,但读大学却鬼使神差地读了英语专业,整日和洋文、洋人、世界打交道。所以性格形成于向内和向外的力的作用,顺势得以爱好广泛,顺势喜交往、重感情。
  四年在省属重点里,几乎拿到了一个常规本科生能拿到的所有官方荣誉,但独爱对学业的肯定。终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考入山大文学院,体面谢幕,踌躇开场。
沙发
凌霜傲雪 发表于 08-10-4 05:27:05 | 只看该作者
[s:2] [s:2] 好高的分数,羡慕,,,
板凳
xingchueng 发表于 08-10-4 10:40:0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llj-burning 的帖子

语文功底非一般啊  讲故事可能容易一点  要讲心情可是非常人能为之啊
地板
冰河魔法师 发表于 08-10-4 10:43:52 | 只看该作者
好长,标记,空了看~~~
5#
音涵 发表于 08-10-4 11:55:04 | 只看该作者
山大的计算机系怎么样
6#
lx6692129 发表于 08-10-4 18:11:37 | 只看该作者
真是感动呀
7#
mj048319 发表于 08-10-11 07:30:32 | 只看该作者
认真看了
很牛。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8#
xuefeihung 发表于 08-10-13 16:54:13 | 只看该作者
好强,羡慕啊~
9#
海贝儿 发表于 08-10-13 18:07:23 | 只看该作者
此人很强。
自勉ING~~
10#
china007 发表于 08-10-13 20:36:03 | 只看该作者
绝对是强人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2-9 13:29 , Processed in 0.191243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