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时事政治资料(整理好的)

 关闭 [复制链接]
101#
xswwater 发表于 08-12-13 10:40:4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还是看看再说
102#
xswwater 发表于 08-12-13 10:41:2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还是看看再说
103#
cav 发表于 08-12-13 10:46:0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分享。
104#
dream2008365 发表于 08-12-13 10:52:0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分享
105#
bulk0001 发表于 08-12-13 11:08:55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的慷慨!谢谢!
106#
bangming 发表于 08-12-13 13:10:06 | 只看该作者

呵呵

200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理论终极预测模拟试卷(一)
一、选择题Ⅰ:2.“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变革的实践。”这是()   A.一切唯物主义观点B.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D.一切唯心主义观点 3.资产阶级思想家以“理性”、“人性”是否客观及实现程度作为社会进步的尺度。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进步的尺度是客观的,综合性的,其中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是()
   A.文化的发展程度B.人的全面发展和解放程度 C.生产力的高度发展D.社会和谐的程度 5.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指在保证劳动时间不变的前提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从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的方法。它的获得是()  A.个别企业靠延长工作日和增加劳动时间的结果 B.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C.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高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D.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6. 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A .Iv+m=Ⅱc  B. Iv+m>Ⅱc  C.Ⅰ﹙v+△v+m/x﹚=Ⅱ﹙c+△c﹚  D.Ⅰ﹙c+v+m﹚=Ⅰ﹙c+△c﹚+Ⅱ﹙c+△c﹚ 7.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毛泽东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  A.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  B.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  C.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指出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  D.领导中国人民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
1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之间的关系是()  A.基本纲领是基本路线的展开 B.基本纲领是基本路线的重要内容  C.基本纲领是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 D.基本纲领是基本路线的组成部分
14. 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农村改革发展的一个根本性的战略思想是()  A.土地集中,发展现代农业   B.探索中国特色的土地私有化道路   C.土地集中,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力   D.把土地权益包括土地收益充分还给农民,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 16. 本年度上海合作组织杜尚别峰会上,讨论通过的最重要文件是()  A.《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杜尚别宣言》   B.《上海合作组织对话伙伴条例》  C.《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长期睦邻友好合作条约》  D.《上海合作组织经贸合作框架协议》
二、选择题Ⅱ: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29. 根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我国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机制的重点在()  A.转变政府职能   B.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  C.倡导市场经济观念,促使人们按经济规律办事   D.深化企业、财税、金融等改革 三、分析题            34.阅读下列材料: (1)结合材料1,分析邓小平“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2)结合材料2,简述社会发展“生产力标准”的依据及意义。 3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会议认为,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的发生,反映出奶制品市场混乱,监管机制存在漏洞,监管工作不力。 材料来源: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当前如何规范市场秩序。 (2)简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 3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我们今天要怎样建设我们的党?要怎样才能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摘自毛泽东《<共产党人>发刊词》
(1)结合材料1、2,分析为什么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2)结合材料3,简述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37.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结合材料1、2,分析如何坚持群众自治制度? (2)结合材料3,简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 38.本题为选做题, 材料1:  影响俄格关系的有广泛的国家因素,即格鲁吉亚实际也是西方大国与俄罗斯博弈的“赌盘”。格鲁吉亚国家不大,但地缘政治十分重要,西方国家把它作为从南方挤压、遏制俄罗斯战略空间的基地,而失去了中东欧、巴尔干和波罗的海等传统势力范围的俄罗斯当然不会轻易让西方的如意算盘得逞。材料2: 俄罗斯总统普京1月23日在俄南部城市索契会见意大利总理普罗迪时说,俄罗斯主张建立平衡的多极化世界。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结合材料1、2,分析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外交政策的调整。 (2)结合美国的全球战略,分析当今美俄关系。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结合上述材料分析,改革是中国第二次革命,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 (2)简述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政治理论终极预测模拟试卷(一)参考答案及精析
一、选择题Ⅰ 2.B。 3.C【解析】社会进步的尺度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文化的发展程度,这是社会进步的综合性尺度。(2)人的全面发展和解放程度,这是社会进步的目标性尺度。(3)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这是社会进步的最高动力,也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或根本性尺度。 5. D6. C 7.C10.C【解析】  以上四个选项如果从个别判断来说,都是正确的,但作为单项选择题的选项,与其他选项相比较而言,C项的提法最标准,概括得最全面,所以选C。 11. A【解析】 党的基本路线指出我们奋斗的目标,基本纲领是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展开。 14. D15. B16. B  【解析】时事题 二、选择题Ⅱ 20. ABC【解析】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生产关系,它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矛盾运动中对生产关系进行考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生产关系的研究还具有层次性,它不仅研究本质层次的即属于社会基本经济制度层次的生产关系,也要研究经济运行层次即属于经济体制层次的生产关系。
24. CD【解析】 毛泽东思想是在土地革命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1935—1945年)得到多方面展开和系统总结而达到成熟的。《新民主主义论》发表于1940年,《论联合政府》是毛泽东在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召开的中共七大上所做的报告。A、B两项毛泽东思想形成时期(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撰写的文献。
29. AD【解析】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指出:“以转变政府职能和深化企业、财税、金融等改革为重点,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三、分析题 34.【答案要点】(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一个新贡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具有极其深刻的内涵。第一,科技革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量,是人类文明重要标志。”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发生产力的飞跃和人类社会生活的深刻变革。第二,科学技术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首要力量。尤其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社会生产力巨大发展,最主要的是靠科学技术的力量。第三,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要素中的第一要素或主导要素。科学技术日益渗透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生产各个领域,成为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的最活跃的因素。 (2)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而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所以,生产力是人类文明发展水平的根本标志。生产力的变化发展决定生产关系,进而决定生产方式以及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变化发展。可见,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由生产力的发展到生产力解放的不断前进的过程,所以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社会发展“生产力标准”的意义:“生产力标准”是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的原理的体现,是实践标准在社会历史领域的集中体现。是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判断我们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与否、工作是非得失、社会制度是否优越和进步的根本标准。35.【答案要点】 (1)市场秩序是维系市场有序运行的重要保证,它构成对市场主体行为的制约。当前市场秩序中存在的问题:交易行为不规范,违规行为屡屡发生,特别是假冒伪劣、商标侵权、虚假广告问题突出,损害消费者利益、生产者利益,直接影响了市场的健康发展。存在地区封锁、部门垄断、人为分割市场的现象,限制了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规范市场秩序的措施: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发挥规模化、网络化、连锁化的现代流通方式,保证商品和生产要素的高效流动;培育产权明晰、自主经营、行为规范的市场主体;加强信用建设,加快建立企业、中介机构和个人信用档案,规范市场秩序所要建立健全的社会信用制度要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强化法治,从严监管,完善行政处罚和刑事追究衔接机制,建立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 (2)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①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②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改革实践探索的必然结果。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发展商品经济、优化资源配置、融入全球化浪潮的需要。 实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任重而道远。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面临着如下三个方面的主要任务。 第一,解决计划经济时期遗留下来、至今仍未得到根本性解决的深层体制矛盾。第二,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育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市场经济是在经济活动当事人自主决策、自由交易的基础上,经过足够长时间的博弈而演变、发展起来的经济制度。因此,市场经济的成长、完善和成熟,是一个自然发育过程。在好的环境中,这个过程可能缩短,但不可能超越。第三,适应经济发展、科技革命和对外开放的变化而积极推进体制创新。 36.【答案要点】 (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全民族的先锋队;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在我国建设这项工程,有利条件有:有一个良好的思想基础;有一个良好的阶级基础;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独具特色的建党理论。特殊困难是: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理论准备不足;党时刻处于农民和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包围之中;封建思想的遗毒对党的影响较深;共产国际的不适当干预和党内教条主义倾向都给党的建设带来特殊困难。 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①在农村和战争环境中,把绝大多数党员来自农民的党建设成为工人阶级先锋队,保持党的先进性。②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保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③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注重党的组织建设。④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注重党的作风建设。⑤正确处理党内矛盾和开展党内斗争。⑥整风是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的好形式。 (2)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关键,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全党共同努力,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归根到底成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永远保持先进性、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按照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37.【答案要点】 (1)党的十七大首次把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范畴,明确指出:“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共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扩大基层民主的重点,是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
完善和发展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必须进一步加强法治建设,保证各方面自治活动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进行;必须适应实践发展的需求,不断扩大自治范围;必须要坚持党的领导,进一步健全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机制;必须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进一步完善政府行政管理与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的运行机制;必须高度关注人民群众的权益,建立健全与基层群众自治相适应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四大优势”: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能直接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在党和政府的主导下进行,能坚持正确的方向并稳定有序地发展;能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相促进;是循序渐进、逐步发展的——党对发展基层群众自治的认识,是与时俱进、逐步深化的;基层群众自治的实践,基本是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由单领域向多领域逐步推开的;基层群众自治的各项制度、法律和法规,是逐步健全的;人民群当家作主的能力,是在实践中逐步提高的。 (2)政治体制的一般概念是指各种具体的政治制度,或是指基本政治制度的具体形式。我国的政治体制,是指与国家根本制度相适应的具体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 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原则:①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我国的各项事业都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政治体制改革不能偏离这个方向。②必须坚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地进行。一定的政治体制是建立在一定的政治环境基础之上并且适应这种欢迎而发展起来的。③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分步骤、有秩序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一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中国共产党的既定方针。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政治和法律制度保障。
38.选做题Ⅰ【答案要点】(1)俄罗斯独立之初,一度奉行全面倒向西方的外交政策,以争取西方的经济援助和政治支持。然后调整为“全方位”的外交政策,被称为“以西为主,东西兼顾”的外交或“双头鹰外交”。其总的目标是,复兴俄罗斯,重新确立俄的大国地位,维护俄罗斯的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为本国改革和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普京上台以来,强调“务实外交”,总的原则是最大限度维护俄罗斯的国家利益,为俄罗斯国家复兴服务。在作法上重视“内部目标高于外部目标”;突出俄罗斯外交政策中的经济色彩;强化俄罗斯的核威慑能力;调整与大国的关系,特别是“9•11”事件后,与美国关系大为改善,并加入北约20国委员会,积极融入国际社会;视独联体为“战略利益范围”,把同独联体国家发展关系作为其对外政策的“绝对优先方面”;加强与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的关系。经过几年的努力,俄罗斯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了更加积极的作用,大国地位有所恢复,俄罗斯将是构筑未来多极化世界的重要力量之一。 梅德韦杰夫当任总统后,指出俄罗斯的外交政策为:俄罗斯不会再把与西方建立联盟作为惟一优先方向,而会重视与其他大国发展关系,并重点进行经济扩张。(2)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首要目标是称霸世界,是维护和扩大美国的世界霸权地位。美国历届政府对外战略虽常有变化,但称霸世界的目标始终没有变。 20世纪90年代克林顿政府提出面向新世纪的“参与扩张战略”。先后提出美国外交的三项指导原则,即经济安全、军事实力和民主人权,以及“参与和扩展战略”,其核心是确保21世纪仍是美国世纪,建立美国主导的国际新秩序。2001年小布什上台以来,奉行单边主义,追求单极世界;“9•11”事件后,把打击恐怖主义作为主要战略任务,把防止美国本土遭受袭击作为首要目标,并以各国对此的态度作为判断敌友的标准,被称为“布什主义”;提出“进攻性防御”和“先发制人”战略,并在全世界推行西方民主观。 当今美俄之间必将围绕各自外交政策与国家发展战略处理相互关系,双方会在一些方面如反恐、应对全球问题等领域存在合作,但在更多方面存在竞争甚至对抗。美国为维护其霸权,必然极力推进北约东扩,在军事、政治、经济外交等各方面打压俄罗斯,而俄罗斯为维护其刚刚复苏的世界经济、政治大国地位与影响,必然会与美国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对抗。但无论如何,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前进,美俄关系不会再回到美苏争霸的冷战时代的两极战略格局。 选做题Ⅱ【答案要点】 (1)改革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之一,也是邓小平理论最具特色的内容之一。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因为:①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它主要是为了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困落后的状态。②从深度上看,我国的改革不是对原有体制作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原有体制的根本性变革,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政治体制。③从广度上看,改革要触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改革一个陈旧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思想方式。④从改革要实现的目标上讲,改革将把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中国变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其宏伟和艰巨不亚于建立一个新中国。 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不是也不允许否定和抛弃我们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种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是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2)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大关系,需要正确处理。 ①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互相促进、互相统一,不可分割。发展是目的,改革是动力,稳定是前提,发展是改革和稳定的基础。②要用科学发展观统筹各方面的重大关系,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③在改革发展中产生的新问题与新矛盾,最终要靠深化改革和继续发展来解决,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离开了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不能实现。  从改革与发展的关系来看: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深化改革必将加快经济发展,发展得好则会有力地支持改革,为改革创造良好环境。从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来看:只有通过改革加快发展才能解决经济社会中的突出矛盾,求得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而保持稳定则是发展经济和顺利进行改革的必要条件,国家一乱则一事无成。
107#
bangming 发表于 08-12-13 13:11:14 | 只看该作者

呵呵

200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理论终极预测模拟试卷(一)
一、选择题Ⅰ:2.“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变革的实践。”这是()   A.一切唯物主义观点B.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D.一切唯心主义观点 3.资产阶级思想家以“理性”、“人性”是否客观及实现程度作为社会进步的尺度。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进步的尺度是客观的,综合性的,其中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是()
   A.文化的发展程度B.人的全面发展和解放程度 C.生产力的高度发展D.社会和谐的程度 5.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指在保证劳动时间不变的前提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从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的方法。它的获得是()  A.个别企业靠延长工作日和增加劳动时间的结果 B.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C.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高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D.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6. 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A .Iv+m=Ⅱc  B. Iv+m>Ⅱc  C.Ⅰ﹙v+△v+m/x﹚=Ⅱ﹙c+△c﹚  D.Ⅰ﹙c+v+m﹚=Ⅰ﹙c+△c﹚+Ⅱ﹙c+△c﹚ 7.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毛泽东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  A.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  B.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  C.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指出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  D.领导中国人民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
1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之间的关系是()  A.基本纲领是基本路线的展开 B.基本纲领是基本路线的重要内容  C.基本纲领是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 D.基本纲领是基本路线的组成部分
14. 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农村改革发展的一个根本性的战略思想是()  A.土地集中,发展现代农业   B.探索中国特色的土地私有化道路   C.土地集中,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力   D.把土地权益包括土地收益充分还给农民,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 16. 本年度上海合作组织杜尚别峰会上,讨论通过的最重要文件是()  A.《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杜尚别宣言》   B.《上海合作组织对话伙伴条例》  C.《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长期睦邻友好合作条约》  D.《上海合作组织经贸合作框架协议》
二、选择题Ⅱ: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29. 根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我国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机制的重点在()  A.转变政府职能   B.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  C.倡导市场经济观念,促使人们按经济规律办事   D.深化企业、财税、金融等改革 三、分析题            34.阅读下列材料: (1)结合材料1,分析邓小平“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2)结合材料2,简述社会发展“生产力标准”的依据及意义。 3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会议认为,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的发生,反映出奶制品市场混乱,监管机制存在漏洞,监管工作不力。 材料来源: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当前如何规范市场秩序。 (2)简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 3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我们今天要怎样建设我们的党?要怎样才能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摘自毛泽东《<共产党人>发刊词》
(1)结合材料1、2,分析为什么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2)结合材料3,简述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37.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结合材料1、2,分析如何坚持群众自治制度? (2)结合材料3,简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 38.本题为选做题, 材料1:  影响俄格关系的有广泛的国家因素,即格鲁吉亚实际也是西方大国与俄罗斯博弈的“赌盘”。格鲁吉亚国家不大,但地缘政治十分重要,西方国家把它作为从南方挤压、遏制俄罗斯战略空间的基地,而失去了中东欧、巴尔干和波罗的海等传统势力范围的俄罗斯当然不会轻易让西方的如意算盘得逞。材料2: 俄罗斯总统普京1月23日在俄南部城市索契会见意大利总理普罗迪时说,俄罗斯主张建立平衡的多极化世界。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结合材料1、2,分析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外交政策的调整。 (2)结合美国的全球战略,分析当今美俄关系。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结合上述材料分析,改革是中国第二次革命,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 (2)简述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政治理论终极预测模拟试卷(一)参考答案及精析
一、选择题Ⅰ 2.B。 3.C【解析】社会进步的尺度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文化的发展程度,这是社会进步的综合性尺度。(2)人的全面发展和解放程度,这是社会进步的目标性尺度。(3)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这是社会进步的最高动力,也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或根本性尺度。 5. D6. C 7.C10.C【解析】  以上四个选项如果从个别判断来说,都是正确的,但作为单项选择题的选项,与其他选项相比较而言,C项的提法最标准,概括得最全面,所以选C。 11. A【解析】 党的基本路线指出我们奋斗的目标,基本纲领是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展开。 14. D15. B16. B  【解析】时事题 二、选择题Ⅱ 20. ABC【解析】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生产关系,它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矛盾运动中对生产关系进行考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生产关系的研究还具有层次性,它不仅研究本质层次的即属于社会基本经济制度层次的生产关系,也要研究经济运行层次即属于经济体制层次的生产关系。
24. CD【解析】 毛泽东思想是在土地革命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1935—1945年)得到多方面展开和系统总结而达到成熟的。《新民主主义论》发表于1940年,《论联合政府》是毛泽东在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召开的中共七大上所做的报告。A、B两项毛泽东思想形成时期(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撰写的文献。
29. AD【解析】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指出:“以转变政府职能和深化企业、财税、金融等改革为重点,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三、分析题 34.【答案要点】(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一个新贡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具有极其深刻的内涵。第一,科技革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量,是人类文明重要标志。”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发生产力的飞跃和人类社会生活的深刻变革。第二,科学技术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首要力量。尤其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社会生产力巨大发展,最主要的是靠科学技术的力量。第三,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要素中的第一要素或主导要素。科学技术日益渗透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生产各个领域,成为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的最活跃的因素。 (2)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而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所以,生产力是人类文明发展水平的根本标志。生产力的变化发展决定生产关系,进而决定生产方式以及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变化发展。可见,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由生产力的发展到生产力解放的不断前进的过程,所以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社会发展“生产力标准”的意义:“生产力标准”是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的原理的体现,是实践标准在社会历史领域的集中体现。是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判断我们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与否、工作是非得失、社会制度是否优越和进步的根本标准。35.【答案要点】 (1)市场秩序是维系市场有序运行的重要保证,它构成对市场主体行为的制约。当前市场秩序中存在的问题:交易行为不规范,违规行为屡屡发生,特别是假冒伪劣、商标侵权、虚假广告问题突出,损害消费者利益、生产者利益,直接影响了市场的健康发展。存在地区封锁、部门垄断、人为分割市场的现象,限制了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规范市场秩序的措施: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发挥规模化、网络化、连锁化的现代流通方式,保证商品和生产要素的高效流动;培育产权明晰、自主经营、行为规范的市场主体;加强信用建设,加快建立企业、中介机构和个人信用档案,规范市场秩序所要建立健全的社会信用制度要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强化法治,从严监管,完善行政处罚和刑事追究衔接机制,建立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 (2)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①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②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改革实践探索的必然结果。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发展商品经济、优化资源配置、融入全球化浪潮的需要。 实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任重而道远。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面临着如下三个方面的主要任务。 第一,解决计划经济时期遗留下来、至今仍未得到根本性解决的深层体制矛盾。第二,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育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市场经济是在经济活动当事人自主决策、自由交易的基础上,经过足够长时间的博弈而演变、发展起来的经济制度。因此,市场经济的成长、完善和成熟,是一个自然发育过程。在好的环境中,这个过程可能缩短,但不可能超越。第三,适应经济发展、科技革命和对外开放的变化而积极推进体制创新。 36.【答案要点】 (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全民族的先锋队;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在我国建设这项工程,有利条件有:有一个良好的思想基础;有一个良好的阶级基础;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独具特色的建党理论。特殊困难是: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理论准备不足;党时刻处于农民和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包围之中;封建思想的遗毒对党的影响较深;共产国际的不适当干预和党内教条主义倾向都给党的建设带来特殊困难。 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①在农村和战争环境中,把绝大多数党员来自农民的党建设成为工人阶级先锋队,保持党的先进性。②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保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③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注重党的组织建设。④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注重党的作风建设。⑤正确处理党内矛盾和开展党内斗争。⑥整风是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的好形式。 (2)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关键,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全党共同努力,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归根到底成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永远保持先进性、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按照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37.【答案要点】 (1)党的十七大首次把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范畴,明确指出:“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共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扩大基层民主的重点,是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
完善和发展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必须进一步加强法治建设,保证各方面自治活动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进行;必须适应实践发展的需求,不断扩大自治范围;必须要坚持党的领导,进一步健全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机制;必须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进一步完善政府行政管理与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的运行机制;必须高度关注人民群众的权益,建立健全与基层群众自治相适应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四大优势”: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能直接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在党和政府的主导下进行,能坚持正确的方向并稳定有序地发展;能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相促进;是循序渐进、逐步发展的——党对发展基层群众自治的认识,是与时俱进、逐步深化的;基层群众自治的实践,基本是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由单领域向多领域逐步推开的;基层群众自治的各项制度、法律和法规,是逐步健全的;人民群当家作主的能力,是在实践中逐步提高的。 (2)政治体制的一般概念是指各种具体的政治制度,或是指基本政治制度的具体形式。我国的政治体制,是指与国家根本制度相适应的具体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 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原则:①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我国的各项事业都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政治体制改革不能偏离这个方向。②必须坚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地进行。一定的政治体制是建立在一定的政治环境基础之上并且适应这种欢迎而发展起来的。③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分步骤、有秩序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一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中国共产党的既定方针。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政治和法律制度保障。
38.选做题Ⅰ【答案要点】(1)俄罗斯独立之初,一度奉行全面倒向西方的外交政策,以争取西方的经济援助和政治支持。然后调整为“全方位”的外交政策,被称为“以西为主,东西兼顾”的外交或“双头鹰外交”。其总的目标是,复兴俄罗斯,重新确立俄的大国地位,维护俄罗斯的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为本国改革和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普京上台以来,强调“务实外交”,总的原则是最大限度维护俄罗斯的国家利益,为俄罗斯国家复兴服务。在作法上重视“内部目标高于外部目标”;突出俄罗斯外交政策中的经济色彩;强化俄罗斯的核威慑能力;调整与大国的关系,特别是“9•11”事件后,与美国关系大为改善,并加入北约20国委员会,积极融入国际社会;视独联体为“战略利益范围”,把同独联体国家发展关系作为其对外政策的“绝对优先方面”;加强与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的关系。经过几年的努力,俄罗斯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了更加积极的作用,大国地位有所恢复,俄罗斯将是构筑未来多极化世界的重要力量之一。 梅德韦杰夫当任总统后,指出俄罗斯的外交政策为:俄罗斯不会再把与西方建立联盟作为惟一优先方向,而会重视与其他大国发展关系,并重点进行经济扩张。(2)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首要目标是称霸世界,是维护和扩大美国的世界霸权地位。美国历届政府对外战略虽常有变化,但称霸世界的目标始终没有变。 20世纪90年代克林顿政府提出面向新世纪的“参与扩张战略”。先后提出美国外交的三项指导原则,即经济安全、军事实力和民主人权,以及“参与和扩展战略”,其核心是确保21世纪仍是美国世纪,建立美国主导的国际新秩序。2001年小布什上台以来,奉行单边主义,追求单极世界;“9•11”事件后,把打击恐怖主义作为主要战略任务,把防止美国本土遭受袭击作为首要目标,并以各国对此的态度作为判断敌友的标准,被称为“布什主义”;提出“进攻性防御”和“先发制人”战略,并在全世界推行西方民主观。 当今美俄之间必将围绕各自外交政策与国家发展战略处理相互关系,双方会在一些方面如反恐、应对全球问题等领域存在合作,但在更多方面存在竞争甚至对抗。美国为维护其霸权,必然极力推进北约东扩,在军事、政治、经济外交等各方面打压俄罗斯,而俄罗斯为维护其刚刚复苏的世界经济、政治大国地位与影响,必然会与美国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对抗。但无论如何,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前进,美俄关系不会再回到美苏争霸的冷战时代的两极战略格局。 选做题Ⅱ【答案要点】 (1)改革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之一,也是邓小平理论最具特色的内容之一。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因为:①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它主要是为了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困落后的状态。②从深度上看,我国的改革不是对原有体制作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原有体制的根本性变革,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政治体制。③从广度上看,改革要触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改革一个陈旧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思想方式。④从改革要实现的目标上讲,改革将把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中国变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其宏伟和艰巨不亚于建立一个新中国。 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不是也不允许否定和抛弃我们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种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是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2)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大关系,需要正确处理。 ①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互相促进、互相统一,不可分割。发展是目的,改革是动力,稳定是前提,发展是改革和稳定的基础。②要用科学发展观统筹各方面的重大关系,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③在改革发展中产生的新问题与新矛盾,最终要靠深化改革和继续发展来解决,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离开了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不能实现。  从改革与发展的关系来看: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深化改革必将加快经济发展,发展得好则会有力地支持改革,为改革创造良好环境。从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来看:只有通过改革加快发展才能解决经济社会中的突出矛盾,求得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而保持稳定则是发展经济和顺利进行改革的必要条件,国家一乱则一事无成。
108#
bangming 发表于 08-12-13 13:18:27 | 只看该作者

呵呵

200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理论终极预测模拟试卷(一)
一、选择题Ⅰ:2.“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变革的实践。”这是()   A.一切唯物主义观点B.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D.一切唯心主义观点 3.资产阶级思想家以“理性”、“人性”是否客观及实现程度作为社会进步的尺度。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进步的尺度是客观的,综合性的,其中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是()
   A.文化的发展程度B.人的全面发展和解放程度 C.生产力的高度发展D.社会和谐的程度 5.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指在保证劳动时间不变的前提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从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的方法。它的获得是()  A.个别企业靠延长工作日和增加劳动时间的结果 B.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C.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高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D.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6. 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A .Iv+m=Ⅱc  B. Iv+m>Ⅱc  C.Ⅰ﹙v+△v+m/x﹚=Ⅱ﹙c+△c﹚  D.Ⅰ﹙c+v+m﹚=Ⅰ﹙c+△c﹚+Ⅱ﹙c+△c﹚ 7.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毛泽东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  A.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  B.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  C.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指出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  D.领导中国人民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
1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之间的关系是()  A.基本纲领是基本路线的展开 B.基本纲领是基本路线的重要内容  C.基本纲领是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 D.基本纲领是基本路线的组成部分
14. 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农村改革发展的一个根本性的战略思想是()  A.土地集中,发展现代农业   B.探索中国特色的土地私有化道路   C.土地集中,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力   D.把土地权益包括土地收益充分还给农民,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 16. 本年度上海合作组织杜尚别峰会上,讨论通过的最重要文件是()  A.《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杜尚别宣言》   B.《上海合作组织对话伙伴条例》  C.《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长期睦邻友好合作条约》  D.《上海合作组织经贸合作框架协议》
二、选择题Ⅱ: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29. 根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我国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机制的重点在()  A.转变政府职能   B.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  C.倡导市场经济观念,促使人们按经济规律办事   D.深化企业、财税、金融等改革 三、分析题            34.阅读下列材料: (1)结合材料1,分析邓小平“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2)结合材料2,简述社会发展“生产力标准”的依据及意义。 3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会议认为,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的发生,反映出奶制品市场混乱,监管机制存在漏洞,监管工作不力。 材料来源: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当前如何规范市场秩序。 (2)简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 3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我们今天要怎样建设我们的党?要怎样才能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摘自毛泽东《<共产党人>发刊词》
(1)结合材料1、2,分析为什么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2)结合材料3,简述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37.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结合材料1、2,分析如何坚持群众自治制度? (2)结合材料3,简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 38.本题为选做题, 材料1:  影响俄格关系的有广泛的国家因素,即格鲁吉亚实际也是西方大国与俄罗斯博弈的“赌盘”。格鲁吉亚国家不大,但地缘政治十分重要,西方国家把它作为从南方挤压、遏制俄罗斯战略空间的基地,而失去了中东欧、巴尔干和波罗的海等传统势力范围的俄罗斯当然不会轻易让西方的如意算盘得逞。材料2: 俄罗斯总统普京1月23日在俄南部城市索契会见意大利总理普罗迪时说,俄罗斯主张建立平衡的多极化世界。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结合材料1、2,分析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外交政策的调整。 (2)结合美国的全球战略,分析当今美俄关系。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结合上述材料分析,改革是中国第二次革命,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 (2)简述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政治理论终极预测模拟试卷(一)参考答案及精析
一、选择题Ⅰ 2.B。 3.C【解析】社会进步的尺度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文化的发展程度,这是社会进步的综合性尺度。(2)人的全面发展和解放程度,这是社会进步的目标性尺度。(3)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这是社会进步的最高动力,也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或根本性尺度。 5. D6. C 7.C10.C【解析】  以上四个选项如果从个别判断来说,都是正确的,但作为单项选择题的选项,与其他选项相比较而言,C项的提法最标准,概括得最全面,所以选C。 11. A【解析】 党的基本路线指出我们奋斗的目标,基本纲领是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展开。 14. D15. B16. B  【解析】时事题 二、选择题Ⅱ 20. ABC【解析】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生产关系,它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矛盾运动中对生产关系进行考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生产关系的研究还具有层次性,它不仅研究本质层次的即属于社会基本经济制度层次的生产关系,也要研究经济运行层次即属于经济体制层次的生产关系。
24. CD【解析】 毛泽东思想是在土地革命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1935—1945年)得到多方面展开和系统总结而达到成熟的。《新民主主义论》发表于1940年,《论联合政府》是毛泽东在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召开的中共七大上所做的报告。A、B两项毛泽东思想形成时期(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撰写的文献。
29. AD【解析】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指出:“以转变政府职能和深化企业、财税、金融等改革为重点,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三、分析题 34.【答案要点】(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一个新贡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具有极其深刻的内涵。第一,科技革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量,是人类文明重要标志。”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发生产力的飞跃和人类社会生活的深刻变革。第二,科学技术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首要力量。尤其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社会生产力巨大发展,最主要的是靠科学技术的力量。第三,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要素中的第一要素或主导要素。科学技术日益渗透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生产各个领域,成为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的最活跃的因素。 (2)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而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所以,生产力是人类文明发展水平的根本标志。生产力的变化发展决定生产关系,进而决定生产方式以及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变化发展。可见,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由生产力的发展到生产力解放的不断前进的过程,所以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社会发展“生产力标准”的意义:“生产力标准”是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的原理的体现,是实践标准在社会历史领域的集中体现。是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判断我们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与否、工作是非得失、社会制度是否优越和进步的根本标准。35.【答案要点】 (1)市场秩序是维系市场有序运行的重要保证,它构成对市场主体行为的制约。当前市场秩序中存在的问题:交易行为不规范,违规行为屡屡发生,特别是假冒伪劣、商标侵权、虚假广告问题突出,损害消费者利益、生产者利益,直接影响了市场的健康发展。存在地区封锁、部门垄断、人为分割市场的现象,限制了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规范市场秩序的措施: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发挥规模化、网络化、连锁化的现代流通方式,保证商品和生产要素的高效流动;培育产权明晰、自主经营、行为规范的市场主体;加强信用建设,加快建立企业、中介机构和个人信用档案,规范市场秩序所要建立健全的社会信用制度要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强化法治,从严监管,完善行政处罚和刑事追究衔接机制,建立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 (2)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①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②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改革实践探索的必然结果。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发展商品经济、优化资源配置、融入全球化浪潮的需要。 实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任重而道远。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面临着如下三个方面的主要任务。 第一,解决计划经济时期遗留下来、至今仍未得到根本性解决的深层体制矛盾。第二,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育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市场经济是在经济活动当事人自主决策、自由交易的基础上,经过足够长时间的博弈而演变、发展起来的经济制度。因此,市场经济的成长、完善和成熟,是一个自然发育过程。在好的环境中,这个过程可能缩短,但不可能超越。第三,适应经济发展、科技革命和对外开放的变化而积极推进体制创新。 36.【答案要点】 (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全民族的先锋队;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在我国建设这项工程,有利条件有:有一个良好的思想基础;有一个良好的阶级基础;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独具特色的建党理论。特殊困难是: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理论准备不足;党时刻处于农民和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包围之中;封建思想的遗毒对党的影响较深;共产国际的不适当干预和党内教条主义倾向都给党的建设带来特殊困难。 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①在农村和战争环境中,把绝大多数党员来自农民的党建设成为工人阶级先锋队,保持党的先进性。②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保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③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注重党的组织建设。④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注重党的作风建设。⑤正确处理党内矛盾和开展党内斗争。⑥整风是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的好形式。 (2)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关键,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全党共同努力,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归根到底成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永远保持先进性、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按照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37.【答案要点】 (1)党的十七大首次把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范畴,明确指出:“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共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扩大基层民主的重点,是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
完善和发展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必须进一步加强法治建设,保证各方面自治活动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进行;必须适应实践发展的需求,不断扩大自治范围;必须要坚持党的领导,进一步健全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机制;必须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进一步完善政府行政管理与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的运行机制;必须高度关注人民群众的权益,建立健全与基层群众自治相适应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四大优势”: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能直接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在党和政府的主导下进行,能坚持正确的方向并稳定有序地发展;能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相促进;是循序渐进、逐步发展的——党对发展基层群众自治的认识,是与时俱进、逐步深化的;基层群众自治的实践,基本是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由单领域向多领域逐步推开的;基层群众自治的各项制度、法律和法规,是逐步健全的;人民群当家作主的能力,是在实践中逐步提高的。 (2)政治体制的一般概念是指各种具体的政治制度,或是指基本政治制度的具体形式。我国的政治体制,是指与国家根本制度相适应的具体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 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原则:①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我国的各项事业都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政治体制改革不能偏离这个方向。②必须坚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地进行。一定的政治体制是建立在一定的政治环境基础之上并且适应这种欢迎而发展起来的。③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分步骤、有秩序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一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中国共产党的既定方针。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政治和法律制度保障。
38.选做题Ⅰ【答案要点】(1)俄罗斯独立之初,一度奉行全面倒向西方的外交政策,以争取西方的经济援助和政治支持。然后调整为“全方位”的外交政策,被称为“以西为主,东西兼顾”的外交或“双头鹰外交”。其总的目标是,复兴俄罗斯,重新确立俄的大国地位,维护俄罗斯的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为本国改革和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普京上台以来,强调“务实外交”,总的原则是最大限度维护俄罗斯的国家利益,为俄罗斯国家复兴服务。在作法上重视“内部目标高于外部目标”;突出俄罗斯外交政策中的经济色彩;强化俄罗斯的核威慑能力;调整与大国的关系,特别是“9•11”事件后,与美国关系大为改善,并加入北约20国委员会,积极融入国际社会;视独联体为“战略利益范围”,把同独联体国家发展关系作为其对外政策的“绝对优先方面”;加强与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的关系。经过几年的努力,俄罗斯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了更加积极的作用,大国地位有所恢复,俄罗斯将是构筑未来多极化世界的重要力量之一。 梅德韦杰夫当任总统后,指出俄罗斯的外交政策为:俄罗斯不会再把与西方建立联盟作为惟一优先方向,而会重视与其他大国发展关系,并重点进行经济扩张。(2)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首要目标是称霸世界,是维护和扩大美国的世界霸权地位。美国历届政府对外战略虽常有变化,但称霸世界的目标始终没有变。 20世纪90年代克林顿政府提出面向新世纪的“参与扩张战略”。先后提出美国外交的三项指导原则,即经济安全、军事实力和民主人权,以及“参与和扩展战略”,其核心是确保21世纪仍是美国世纪,建立美国主导的国际新秩序。2001年小布什上台以来,奉行单边主义,追求单极世界;“9•11”事件后,把打击恐怖主义作为主要战略任务,把防止美国本土遭受袭击作为首要目标,并以各国对此的态度作为判断敌友的标准,被称为“布什主义”;提出“进攻性防御”和“先发制人”战略,并在全世界推行西方民主观。 当今美俄之间必将围绕各自外交政策与国家发展战略处理相互关系,双方会在一些方面如反恐、应对全球问题等领域存在合作,但在更多方面存在竞争甚至对抗。美国为维护其霸权,必然极力推进北约东扩,在军事、政治、经济外交等各方面打压俄罗斯,而俄罗斯为维护其刚刚复苏的世界经济、政治大国地位与影响,必然会与美国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对抗。但无论如何,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前进,美俄关系不会再回到美苏争霸的冷战时代的两极战略格局。 选做题Ⅱ【答案要点】 (1)改革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之一,也是邓小平理论最具特色的内容之一。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因为:①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它主要是为了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困落后的状态。②从深度上看,我国的改革不是对原有体制作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原有体制的根本性变革,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政治体制。③从广度上看,改革要触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改革一个陈旧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思想方式。④从改革要实现的目标上讲,改革将把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中国变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其宏伟和艰巨不亚于建立一个新中国。 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不是也不允许否定和抛弃我们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种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是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2)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大关系,需要正确处理。 ①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互相促进、互相统一,不可分割。发展是目的,改革是动力,稳定是前提,发展是改革和稳定的基础。②要用科学发展观统筹各方面的重大关系,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③在改革发展中产生的新问题与新矛盾,最终要靠深化改革和继续发展来解决,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离开了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不能实现。  从改革与发展的关系来看: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深化改革必将加快经济发展,发展得好则会有力地支持改革,为改革创造良好环境。从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来看:只有通过改革加快发展才能解决经济社会中的突出矛盾,求得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而保持稳定则是发展经济和顺利进行改革的必要条件,国家一乱则一事无成。
109#
bangming 发表于 08-12-13 13:20:02 | 只看该作者

呵呵

200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理论终极预测模拟试卷(一)
一、选择题Ⅰ:2.“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变革的实践。”这是()   A.一切唯物主义观点B.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D.一切唯心主义观点 3.资产阶级思想家以“理性”、“人性”是否客观及实现程度作为社会进步的尺度。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进步的尺度是客观的,综合性的,其中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是()
   A.文化的发展程度B.人的全面发展和解放程度 C.生产力的高度发展D.社会和谐的程度 5.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指在保证劳动时间不变的前提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从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的方法。它的获得是()  A.个别企业靠延长工作日和增加劳动时间的结果 B.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C.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高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D.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6. 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A .Iv+m=Ⅱc  B. Iv+m>Ⅱc  C.Ⅰ﹙v+△v+m/x﹚=Ⅱ﹙c+△c﹚  D.Ⅰ﹙c+v+m﹚=Ⅰ﹙c+△c﹚+Ⅱ﹙c+△c﹚ 7.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毛泽东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  A.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  B.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  C.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指出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  D.领导中国人民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
1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之间的关系是()  A.基本纲领是基本路线的展开 B.基本纲领是基本路线的重要内容  C.基本纲领是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 D.基本纲领是基本路线的组成部分
14. 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农村改革发展的一个根本性的战略思想是()  A.土地集中,发展现代农业   B.探索中国特色的土地私有化道路   C.土地集中,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力   D.把土地权益包括土地收益充分还给农民,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 16. 本年度上海合作组织杜尚别峰会上,讨论通过的最重要文件是()  A.《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杜尚别宣言》   B.《上海合作组织对话伙伴条例》  C.《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长期睦邻友好合作条约》  D.《上海合作组织经贸合作框架协议》
二、选择题Ⅱ: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29. 根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我国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机制的重点在()  A.转变政府职能   B.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  C.倡导市场经济观念,促使人们按经济规律办事   D.深化企业、财税、金融等改革 三、分析题            34.阅读下列材料: (1)结合材料1,分析邓小平“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2)结合材料2,简述社会发展“生产力标准”的依据及意义。 3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会议认为,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的发生,反映出奶制品市场混乱,监管机制存在漏洞,监管工作不力。 材料来源: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当前如何规范市场秩序。 (2)简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 3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我们今天要怎样建设我们的党?要怎样才能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摘自毛泽东《<共产党人>发刊词》
(1)结合材料1、2,分析为什么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2)结合材料3,简述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37.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结合材料1、2,分析如何坚持群众自治制度? (2)结合材料3,简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 38.本题为选做题, 材料1:  影响俄格关系的有广泛的国家因素,即格鲁吉亚实际也是西方大国与俄罗斯博弈的“赌盘”。格鲁吉亚国家不大,但地缘政治十分重要,西方国家把它作为从南方挤压、遏制俄罗斯战略空间的基地,而失去了中东欧、巴尔干和波罗的海等传统势力范围的俄罗斯当然不会轻易让西方的如意算盘得逞。材料2: 俄罗斯总统普京1月23日在俄南部城市索契会见意大利总理普罗迪时说,俄罗斯主张建立平衡的多极化世界。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结合材料1、2,分析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外交政策的调整。 (2)结合美国的全球战略,分析当今美俄关系。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结合上述材料分析,改革是中国第二次革命,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 (2)简述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政治理论终极预测模拟试卷(一)参考答案及精析
一、选择题Ⅰ 2.B。 3.C【解析】社会进步的尺度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文化的发展程度,这是社会进步的综合性尺度。(2)人的全面发展和解放程度,这是社会进步的目标性尺度。(3)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这是社会进步的最高动力,也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或根本性尺度。 5. D6. C 7.C10.C【解析】  以上四个选项如果从个别判断来说,都是正确的,但作为单项选择题的选项,与其他选项相比较而言,C项的提法最标准,概括得最全面,所以选C。 11. A【解析】 党的基本路线指出我们奋斗的目标,基本纲领是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展开。 14. D15. B16. B  【解析】时事题 二、选择题Ⅱ 20. ABC【解析】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生产关系,它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矛盾运动中对生产关系进行考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生产关系的研究还具有层次性,它不仅研究本质层次的即属于社会基本经济制度层次的生产关系,也要研究经济运行层次即属于经济体制层次的生产关系。
24. CD【解析】 毛泽东思想是在土地革命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1935—1945年)得到多方面展开和系统总结而达到成熟的。《新民主主义论》发表于1940年,《论联合政府》是毛泽东在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召开的中共七大上所做的报告。A、B两项毛泽东思想形成时期(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撰写的文献。
29. AD【解析】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指出:“以转变政府职能和深化企业、财税、金融等改革为重点,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三、分析题 34.【答案要点】(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一个新贡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具有极其深刻的内涵。第一,科技革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量,是人类文明重要标志。”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发生产力的飞跃和人类社会生活的深刻变革。第二,科学技术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首要力量。尤其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社会生产力巨大发展,最主要的是靠科学技术的力量。第三,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要素中的第一要素或主导要素。科学技术日益渗透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生产各个领域,成为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的最活跃的因素。 (2)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而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所以,生产力是人类文明发展水平的根本标志。生产力的变化发展决定生产关系,进而决定生产方式以及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变化发展。可见,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由生产力的发展到生产力解放的不断前进的过程,所以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社会发展“生产力标准”的意义:“生产力标准”是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的原理的体现,是实践标准在社会历史领域的集中体现。是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判断我们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与否、工作是非得失、社会制度是否优越和进步的根本标准。35.【答案要点】 (1)市场秩序是维系市场有序运行的重要保证,它构成对市场主体行为的制约。当前市场秩序中存在的问题:交易行为不规范,违规行为屡屡发生,特别是假冒伪劣、商标侵权、虚假广告问题突出,损害消费者利益、生产者利益,直接影响了市场的健康发展。存在地区封锁、部门垄断、人为分割市场的现象,限制了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规范市场秩序的措施: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发挥规模化、网络化、连锁化的现代流通方式,保证商品和生产要素的高效流动;培育产权明晰、自主经营、行为规范的市场主体;加强信用建设,加快建立企业、中介机构和个人信用档案,规范市场秩序所要建立健全的社会信用制度要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强化法治,从严监管,完善行政处罚和刑事追究衔接机制,建立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 (2)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①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②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改革实践探索的必然结果。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发展商品经济、优化资源配置、融入全球化浪潮的需要。 实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任重而道远。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面临着如下三个方面的主要任务。 第一,解决计划经济时期遗留下来、至今仍未得到根本性解决的深层体制矛盾。第二,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育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市场经济是在经济活动当事人自主决策、自由交易的基础上,经过足够长时间的博弈而演变、发展起来的经济制度。因此,市场经济的成长、完善和成熟,是一个自然发育过程。在好的环境中,这个过程可能缩短,但不可能超越。第三,适应经济发展、科技革命和对外开放的变化而积极推进体制创新。 36.【答案要点】 (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全民族的先锋队;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在我国建设这项工程,有利条件有:有一个良好的思想基础;有一个良好的阶级基础;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独具特色的建党理论。特殊困难是: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理论准备不足;党时刻处于农民和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包围之中;封建思想的遗毒对党的影响较深;共产国际的不适当干预和党内教条主义倾向都给党的建设带来特殊困难。 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①在农村和战争环境中,把绝大多数党员来自农民的党建设成为工人阶级先锋队,保持党的先进性。②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保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③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注重党的组织建设。④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注重党的作风建设。⑤正确处理党内矛盾和开展党内斗争。⑥整风是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的好形式。 (2)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关键,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全党共同努力,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归根到底成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永远保持先进性、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按照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37.【答案要点】 (1)党的十七大首次把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范畴,明确指出:“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共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扩大基层民主的重点,是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
完善和发展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必须进一步加强法治建设,保证各方面自治活动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进行;必须适应实践发展的需求,不断扩大自治范围;必须要坚持党的领导,进一步健全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机制;必须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进一步完善政府行政管理与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的运行机制;必须高度关注人民群众的权益,建立健全与基层群众自治相适应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四大优势”: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能直接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在党和政府的主导下进行,能坚持正确的方向并稳定有序地发展;能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相促进;是循序渐进、逐步发展的——党对发展基层群众自治的认识,是与时俱进、逐步深化的;基层群众自治的实践,基本是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由单领域向多领域逐步推开的;基层群众自治的各项制度、法律和法规,是逐步健全的;人民群当家作主的能力,是在实践中逐步提高的。 (2)政治体制的一般概念是指各种具体的政治制度,或是指基本政治制度的具体形式。我国的政治体制,是指与国家根本制度相适应的具体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 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原则:①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我国的各项事业都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政治体制改革不能偏离这个方向。②必须坚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地进行。一定的政治体制是建立在一定的政治环境基础之上并且适应这种欢迎而发展起来的。③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分步骤、有秩序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一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中国共产党的既定方针。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政治和法律制度保障。
38.选做题Ⅰ【答案要点】(1)俄罗斯独立之初,一度奉行全面倒向西方的外交政策,以争取西方的经济援助和政治支持。然后调整为“全方位”的外交政策,被称为“以西为主,东西兼顾”的外交或“双头鹰外交”。其总的目标是,复兴俄罗斯,重新确立俄的大国地位,维护俄罗斯的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为本国改革和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普京上台以来,强调“务实外交”,总的原则是最大限度维护俄罗斯的国家利益,为俄罗斯国家复兴服务。在作法上重视“内部目标高于外部目标”;突出俄罗斯外交政策中的经济色彩;强化俄罗斯的核威慑能力;调整与大国的关系,特别是“9•11”事件后,与美国关系大为改善,并加入北约20国委员会,积极融入国际社会;视独联体为“战略利益范围”,把同独联体国家发展关系作为其对外政策的“绝对优先方面”;加强与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的关系。经过几年的努力,俄罗斯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了更加积极的作用,大国地位有所恢复,俄罗斯将是构筑未来多极化世界的重要力量之一。 梅德韦杰夫当任总统后,指出俄罗斯的外交政策为:俄罗斯不会再把与西方建立联盟作为惟一优先方向,而会重视与其他大国发展关系,并重点进行经济扩张。(2)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首要目标是称霸世界,是维护和扩大美国的世界霸权地位。美国历届政府对外战略虽常有变化,但称霸世界的目标始终没有变。 20世纪90年代克林顿政府提出面向新世纪的“参与扩张战略”。先后提出美国外交的三项指导原则,即经济安全、军事实力和民主人权,以及“参与和扩展战略”,其核心是确保21世纪仍是美国世纪,建立美国主导的国际新秩序。2001年小布什上台以来,奉行单边主义,追求单极世界;“9•11”事件后,把打击恐怖主义作为主要战略任务,把防止美国本土遭受袭击作为首要目标,并以各国对此的态度作为判断敌友的标准,被称为“布什主义”;提出“进攻性防御”和“先发制人”战略,并在全世界推行西方民主观。 当今美俄之间必将围绕各自外交政策与国家发展战略处理相互关系,双方会在一些方面如反恐、应对全球问题等领域存在合作,但在更多方面存在竞争甚至对抗。美国为维护其霸权,必然极力推进北约东扩,在军事、政治、经济外交等各方面打压俄罗斯,而俄罗斯为维护其刚刚复苏的世界经济、政治大国地位与影响,必然会与美国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对抗。但无论如何,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前进,美俄关系不会再回到美苏争霸的冷战时代的两极战略格局。 选做题Ⅱ【答案要点】 (1)改革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之一,也是邓小平理论最具特色的内容之一。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因为:①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它主要是为了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困落后的状态。②从深度上看,我国的改革不是对原有体制作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原有体制的根本性变革,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政治体制。③从广度上看,改革要触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改革一个陈旧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思想方式。④从改革要实现的目标上讲,改革将把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中国变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其宏伟和艰巨不亚于建立一个新中国。 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不是也不允许否定和抛弃我们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种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是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2)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大关系,需要正确处理。 ①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互相促进、互相统一,不可分割。发展是目的,改革是动力,稳定是前提,发展是改革和稳定的基础。②要用科学发展观统筹各方面的重大关系,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③在改革发展中产生的新问题与新矛盾,最终要靠深化改革和继续发展来解决,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离开了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不能实现。  从改革与发展的关系来看: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深化改革必将加快经济发展,发展得好则会有力地支持改革,为改革创造良好环境。从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来看:只有通过改革加快发展才能解决经济社会中的突出矛盾,求得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而保持稳定则是发展经济和顺利进行改革的必要条件,国家一乱则一事无成。
110#
zyszyqzyx 发表于 08-12-13 13:23:2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1-4 09:56 , Processed in 0.631940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