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考研的准备 心得 ~~~~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BEYOND-FIRST 发表于 09-2-15 12:08: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考研之路
第一部分 宏观篇
首先主要讲讲被很多同学误解或者没有足够重视的一些问题,希望明确考研的宏观方向。

1.选定合适的目标
选一个合适的目标是考研的开始,目标要尽早确定,我就是一个反面教材,去年的这个时候还没确定学校,结果浪费了不少宝贵时间。关于目标,我的建议是着重考虑两个因素:兴趣和学校。
第一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好专业和方向。很多同学选专业的标准仅仅是热门与否,我不赞同这种观点,试想想如果研究生的两三年时间都要做着自己不感兴趣事情,那是多么恐怖的一件事啊。所以说兴趣才是第一位的,其他的都是次要的。如果你对现在学的专业没兴趣,不妨试试跨专业。
下一步就是根据选好的专业,查查在这个领域哪个学校比较强一点。这个一般的考研论坛上都有介绍,也可以咨询相关专业的师兄师姐。有的学校名气很大,但你考的专业不一定很强,有的学校总体实力不行,但某些专业很强,要恰当的选择。另外,如果那个学校正好有你认识的学长那就再好不过了,他可能会在专业课资料方面给你很大的帮助。
还有一点,地域因素也是比较重要的,选择一个好学校,好城市,最后对就业是很有好处的。西部也有好学校,但就业前景毕竟不怎么样。

2.考研真的很难吗
关于考研的难度,在网上经常可以看到类似这样的言论:“某某学校不好考啊,大家都不要考了”,结果吓走了许多本来完全可以考上研究生的同学。说这样话的人推测很有可能是这种情况,他自己就是要考那所学校,以这种方式来减少自己的竞争对手,降低自己的风险!这些言论很多都是蛊惑人心。大家不要怕考一些名校,也不要被一些网上的评价所吓倒,关键是个人的努力,准备的充分!
只要你认真复习了,花了足够的时间,并且一路坚持下来了,那么考研是不可怕的。君不见有多少平时成绩不好考研却考出好成绩的?君不见每年的研究生入学考试有多少人报名了却没进考场,有多少人考了一半放弃的?所以有句话说的好,如果你坚持到走进考场,那你就成功了一半!你走进考场时说不定你的竞争对手已经放弃了,考研的竞争被许多人夸大了,考研的难度也被许多人误解了。
但是,过分认为考研很容易的想法也是错误的。我们决不能轻敌,考研需要完成一系列的工作量,如果没有静下心来复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试图靠侥幸考上研究生,可以说希望是很渺茫的。只有在你认真地复习了、花了足够多的精力的情况下,我们才可以说,考研其实并不难。

3.如何坚持
上面说到了坚持的重要性,那么怎样才能坚持下来呢?我在这里尝试推荐几种方法。
首先,寻找若干意志力比较坚定的研友一块自习。或许你的定力很强,但是在考研这段特殊的日子里,肯定极容易受周围人影响,周围的同学出去玩了、或者找到一份好工作了,都会是你极大的诱惑。所谓意志力坚定,就是指能坚持下来中途不会放弃的,大家可以相互勉励、沟通信息。
第二,最好能固定学习座位。不知道大家对考研占座位看法怎么样,我觉得除了那种占座却很长时间不来的比较讨厌外,真正要上自习的还是可以得到多数人理解的。大家可以固定在平时课比较少的教室自习,长期在一个位置上学习可以造就一种亲切熟悉的学习氛围。推荐主楼南面的教室,阳光充足,没有北面那么吵。
第三,尽量少上网。很多同学选定专业和学校后还经常上网查该专业或该学校的信息,除了浪费时间之外,更重要的是很容易看到一些蛊惑人心的言论,很打击自信心和积极性的。
第四,坚持锻炼身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认识一个成绩很好的考中科院的同学,最后就是因为身体原因没有坚持下来。到最后阶段一到教室就感到头晕目眩,不得不放弃考研。大家可以在晚上回宿舍之前去操场跑两圈,既省时间效果又好。
第五,合理地安排计划。人们做事情有一个惯例,那就是前松后紧,如果没有做好计划导致后阶段任务过重,就很有可能产生放弃的念头。从一开始就规划好每个大的阶段,对自己的计划要有危机感,坚决按时完成。关于具体的计划我们在第二部分讨论。
最后,调整心态。心态对于考研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偶尔学不进去了,不要紧,出去放松一下,可以在大厅里走走、也可以去操场跑跑步、或者娱乐娱乐。当然放松不等于放弃,放松完了第二天必须继续投入战斗!

4.正确处理考研与找工作之间的关系。
既然选择了考研,那么就意味着在考研结束前,你没有多少时间去找工作,也不应该花太多的时间找工作。有的同学坚信“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道理,认为考研找工作两手抓比较保险,但事实证明绝大可能的结果是工作找不好考研还耽误了,到头来落个两头空。
每年十一月份工大的招聘会会非常多,这时候也正好是考研复习的关键时期,许多人感到考研很枯燥,日子过的很辛苦,考研的信心开始动摇,对自己的决定正确与否开始犹豫不决。他们一旦看到同学找到了还可以的工作,就心思动摇,也开始想找工作、无心学习或干脆宣布不考研了,这也是上面说的要找意志力坚定的研友的原因,要是你周围坐的都是监守考研岗位的朋友,你跟这个风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
其实半途而废是非常不值的,前功尽弃啊!或许有的人想着工作了之后也还是可以考研的嘛,可你知道吗,那时侯考的话要付出的努力远远大于现在。白天上班晚上自习,每天熬到深夜?即便这样时间也会非常紧!辞职考研?我认识几位辞职考研的同志,他们承受的来自亲人朋友们的期望和压力都远不是我们能想象的,在这种压力下要考好是相当不容易的。

第二部分 微观篇
了解了考研的一些基本问题之后,可能很多同学最关心的是各门课究竟要怎么安排复习计划,以及哪些参考书辅导班比较好的问题。首先要保证每门课开始复习前把考试大纲弄到,不用专门买,考研论坛上都有的下载。再有要记住一点:十本书做一遍不如一本书做十遍,不要贪多要求精。 下面就具体计划问题与大家探讨一下。注意,这个计划不是精确的,每人根据自己情况调整。


1.英语
英语属于那种就算你努力复习了,但可能仍不能感觉到明显长进的科目,所以英语复习一定要有耐心。同时英语又是一门必须引起足够重视的学科,英语单科不过线而不能进复试的例子太多了。
先要明白考研英语考哪些题型,具体是完型填空20道题10分、阅读理解四篇20道题40分、新题型5道题10分、英译汉5道题10分、小作文10分、大作文20分。注意英语初试是不考听力的,这时候可以不复习这方面内容,不过很多学校复试要考听力的。另外,由于英语是下午考,所以一定要把英语安排在下午(当然,单词可以放在早上)!很多人都习惯在上午做英语,一定要适应过来,大家可以在教室睡个午觉,起来洗把脸就开始做阅读,几个月之后每到午睡醒了英语的感觉也就来了,感觉非常好。接下来把英语复习分成几个大的阶段吧:

第一阶段,3月(开学的时候)到7月份暑假开始前。重点:单词 + 阅读理解。
单词是基础也是重点,要看过很多遍。关于参考书推荐俞敏洪的《考研英语词汇词根+联想记忆法》,这本书非常趣味,而且词组和句子都是考研用得到的,而且书比较薄,删掉了一些诸于desk、book之类大家肯定知道的单词,看起来比较顺畅一点。要规定死每天要背掉的单词量,比如说一个单元,不要太慢,背快点多背几遍。天塌下来也要每天都背,英语这个东西有时一天不碰“语感”也会消失掉。
阅读是大头,从分值就可以看出来,所以阅读也要跟单词一起开始。参考书推荐胡敏的《考研英语阅读理解精读200篇》,如果时间不够的话也可以不全部做完。这本书的选材跟真题比较接近,讲解和分析也比较详细。不过有些题目比较匪夷所思,对于不能理解的答案不必过分追究,文章看懂就可以了。

第二阶段,8月到10月。重点:真题。
为什么不从7月开始呢,因为7月建议安排给数学辅导班。
英语要绝对重视真题!这是所有过来人的经验。建议先把十年的套题做一遍,然后再分专项训练,专项做两遍以上(尤其是阅读)。作文可以暂时不看。参考书推荐张剑的《英语真题解析及复习思路》,该书很好地总结了出题思路,阅读讲解尤其经典。还有一本关于阅读真题的书,王若平的《阅读手记》,个人觉得答题方法太过投机取巧,不推荐。

第三阶段,10月到12月末。重点:专项突破。
通过前面的真题训练,相信大家已经了解了自己哪一项比较薄弱,再有针对性地买些专项参考书来做几遍。建议翻译大家都再做一遍,虽然分值不高但对阅读的长难句很有帮助,推荐陈采霞的《英译汉四步定位翻译法》。这时候作文也可以开始了,作文一定要自己动笔写,参考书推荐王若平的《万能作文》。新题型发现比较好的书是新东方完型填空与填空式阅读(新题型)2009 (俞敏洪)。

第四阶段,1月到考前。重点:作文+模拟题
自己整理出适合自己的作文经典句子和模板,适当地背背。市面上的模拟题都比真题难很多,做多了可能会打击自信心。我用的是张剑的《最后冲刺8套题》,只做了一半。

2.数学
数学是拉分比较大的科目,复习时不能光看例题,一定要自己动手做。再有不能抠难题和技巧,真题中技巧所占比例为0。

第一阶段,3月到7月暑假前,重点:课本+复习指导书
首先准备一套课本(版本不限);下载去年的考试大纲,因为今年的还没出来,而且数学考纲每年变化都很小,等今年的出来后要对比一下修订的地方,这些地方一般是出题点;买本比较全的指导资料。这里推荐李永乐的《复习全书》,这本书非常重视基础,和考研风格很像。这时候也有很多人买陈文灯的《复习指南》,但是它太追求所谓的技巧了,特别是到线代部分时,根本看不下去,买了这本书的建议线代改看李永乐的《线性代数辅导讲义》。
接着对照考纲复习课本,把每章的考试要求写在章前空白处,考纲上没有的就不要看!课后习题可以不做。看完一章之后再做一章的《复习全书》,是自己做!然后把没做会的题做好标记,以便下一轮复习。暑假之前一定要做完至少一遍。

第二阶段,7月到9月,重点:强化班。
很多人说辅导班仅仅是心理安慰,确实很多辅导班讲的不好,但我还是觉得工大共创的数学强化班非常的不错!对知识点的总结非常到位,工大共创的数学强化班的讲义基本上贯穿了我以后的数学复习。
提示大家要报的话要尽快,这样可以选一个好的教师阵容,好的上课地点。大热天的上课确实很难受,整理笔记也非常累,一定要坚持住!记得笔记要记工整,以便下一轮复习。7月份上完后,对照笔记把《复习全书》在过一遍,重点突破以前没做会的题。

第三阶段,10月到12月,重点:真题。
数学的真题也是比较重要的,推荐李永乐的《历年试题解析》,这本书分两部分,前面是套题,后面是分章节讲解。大家按照这个顺序,先按照考研时间做套题并评分;最后再按章节做一遍,这时候遇到不懂的就参考超越笔记或者课本、复习全书,把易忘知识点记在笔记空白处。
这期间很多同学会买工大的真题和工大1000题,个人不推荐,那两本讲解太少了,基本就给个答案了事。而且1000题是出名的难,不要打击自信心。

第四阶段,12月到考前,重点:模拟题。
数学的模拟题基本上比真题要难许多,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还是推荐李永乐的《全真模拟400题》,号称“是个考研的都要做的一本书”,别被名字迷惑,其实没有400道,只十套题。同样,忘记的知识点还是记在超越笔记上。这样超越笔记就浓缩了很多精华,考前要把它再看完一遍。
考试前超越冲刺班的模拟题也会出来,也是比较经典的,就五套,可用做考前练兵。

3.政治理论


政治涵盖马哲、马经、毛概、邓论、当代世经以及形势与政策等众多科目,知识点多,但成绩提升空间非常大。政治的参考书一定要买多,你会发现同一知识点在不同书上的表述甚至会不一样。

第一阶段,考纲发行到10月,重点:基础知识。
这时候一定要买到红宝书,也就是考试中心编的《政治理论考试大纲解析》,这是考政治必看的一本书,是权威标准课本,几乎每年真题单选都有此书原话,且多选、大题均以此书为准。
刚开始看时可能会觉得非常吃力,因为文字一大堆,也没有分条列出,大家可以自己在每段内按意群分小节,这样看的比较清楚。作为理科生可能只看是记不住这许多知识的,需要作题,可这时候模拟题还没有上市,可以找本真题对着一章章作,推荐政治理论历年真题点评2009 (陈先奎)

第二阶段,10月到12月,重点:强化训练。
十月份很多模拟题都上市了,选一本来做,只做选择题。还是对照红宝书,看一章再做一章的题目,这样红宝书就又过了一遍。会有很多人买陈先奎的《政治理论基础过关2000题》,非常推荐,把知识点基本都涵盖到了,有详细解析。

第三阶段,12月到考前,重点:冲刺。
红宝书已经看完至少两遍了,可那么多东西怎么记的住呢?推荐一本好书恩波王锁明的《核心考案》,比较薄的一本书,可以说是红宝书的精华版,把晦涩的原理讲得很明白,点拨部分注重知识点的串联和升华。对着红宝书把核心考案研究至少三遍!
这时候形势与政策的书也有很多,推荐任汝芬序列之三2009 (任汝芬)。其实我自己几乎是没有看这方面的书,因为这些年形势与政策的考题都很活,不是靠记的。
这阶段还有一个任务是主观题,这个不用花太多时间,推荐陈先奎的100题,我用半个月看完的,非常好。还有,启航考研政治20天20题,海天考研政治重点剖析28题也不错。
沙发
bluestirs 发表于 09-2-15 22:05:36 | 只看该作者
恩,说的都比较详细,对学弟学妹们应该有帮助,谢谢分享
板凳
Auro 发表于 09-2-15 23:27:02 | 只看该作者
英语还是比较有用的,呵呵
地板
vetolee 发表于 09-2-15 23:34:37 | 只看该作者
相当的全 啊 !!
5#
zhaoyl319 发表于 09-3-6 22:28:58 | 只看该作者

真好

很详细,也很实用,能告诉下你考的是哪里吗?
6#
qwert_111 发表于 09-3-7 08:34:4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我们都会努力的。
7#
半边云 发表于 09-3-7 12:43:12 | 只看该作者
我会借鉴的!
8#
七七helen 发表于 09-3-7 14:2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BEYOND-FIRST 的帖子

谢谢楼主的分享哦\\(^o^)/~
9#
tiancailijia 发表于 09-3-7 15:10:1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啦 我会好好利用的
10#
真是乐事 发表于 09-3-8 14:19:02 | 只看该作者
很有帮助,会好好借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2-24 04:39 , Processed in 0.153541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