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隋唐政治经济热点考点 !!

[复制链接]
zjx817 发表于 09-3-5 02:37: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如何理解均田制、租庸调制、两税法?
解题思路:隋末,地主阶级在残酷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严重地破坏了社会经济。唐朝建立后,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便是如何使流亡无地的农民再回到土地上进行生产和通过什么办法对他们征收赋税。不解决这个问题,国家统治就不会稳定,国家财政就缺乏保障。为此,唐朝统治者沿用并改进了北魏以来实行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
   
均田制:唐田令承认,农民在隋末农民战争中占有的田地合法,并将国家控制的荒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因此,均田制的实行对于唐初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均田制决不是平均分配土地,也不保证每个农民都能占有法令上规定的土地数目。均田制的真正目的,是保证地主阶级占有土地的前提下,以均田为根据向农民征收赋税,保证封建国家的财政收入和徭役。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地主阶级对土地的贪欲越来越凶,同时,封建政府加在人民身上的繁重的赋税和徭役,使大量农民弃家卖产,流亡他乡,地主则乘机大肆兼并土地,均田制逐渐被破坏。
   
租庸调制:与均田制相适应的赋税制度是租庸调制。它以均田制为基础,以人丁为征收对象。它规定:受田的农民必须交纳定量的租、调,服徭役的期限内,不去服徭役的也可以纳绢或布代役,叫做庸。唐朝的庸不再有年龄限制。租庸调制使赋税额由随意征收改为固额征收,赋役负担相对减轻,纳庸代役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因此,它的实行,在唐前期既能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也相应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但随着均田制的破坏,农民手中的土地更少了,大批逃亡,租庸调制对他们不再适应。同时,对兼并大量土地,拥有大量谷帛的地主们,仅按人口向他们抽租庸调实在所得不多,而且地主还千方百计隐瞒丁口。这一情况,在安史之乱后更加突出,为了解决财政困难,缓和阶级矛盾,改变赋税制度已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
两税法: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两税法的特点是按土地、财产的多少收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秋两季两次纳税。两税法的实行,是我国封建社会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和进步。使唐朝中期以来极端混乱的税制得到统一;在一定时期内,保证了国家的财政税收;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表明封建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放松;两税法规定贵族、官僚、商人都要交税,这就扩大了税源,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人,也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但两税法实行后,土地兼并不再受到限制,故越来越严重,大地主干方百计隐瞒财产,把赋税转嫁到农民身上,而政府在两税之外又增加
   
许多苛捐杂税,农民的负担更加沉重,两税法只严格地执行了一个很短的时期。
   
2.如何认识隋唐时期的科举制?
解题思路: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科举制在隋唐时期创立和发展,是北魏以来经济阶级关系变动的结果。随着封建经济的恢复发展,特别是均田制的实行,使得普通地主的经济实力得到加强,他们纷纷要求加入国家政权中来,参与国家管理。而操纵国家政权的士族地主却日益腐朽没落,他们通过九品中正制,垄断着仕途,且有很强的割据一方的经济政治实力,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封建国家的巩固稳定,于是改革选官制度成为历史的必然。
   
发展演变:隋文帝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始建进土科,科举制形成;唐贞观时,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时,大量增加科举取土的人数,还首创了武举和殿试;唐开元年间,由高官主持考试,以后成为定制;明清时期演变为八股取士;1905年废除。
   
科举制的推行,打击了腐朽的士族势力,符合庶族地主经济发展的趋势,适应了巩固国家统一的需要;各阶层尤其是庶族地主知识分子参政,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科举制把读书、考试、做官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科举取土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地方豪门士族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科举制也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使唐朝学制完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同时,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选贤任能的公平竞争性,对西方国家选拔人才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是,科举制毕竟是地主阶级的选官制度,从本质上讲也是统治阶级统治人民的手段,到封建社会后期,其腐朽性和反动性日益暴露。
   
3.如何理解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
解题思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隋文帝综合汉魏以来的官制,在中央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唐朝在隋的基础上加以调整和补充,进一步明确划分三省的职权。
   
三省六部职权有分工,也有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从而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三省的分工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三省的长官大都品级较低,这就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三省六部制度的确立和完备,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此后,历朝基本上沿袭这种制度。但是,封建国家的最高权力仍掌握在皇帝手中,因此,三省六部制的实行,它只能减少中央政令的失误和腐败,却不能从根本上杜绝之。
   
4.如何理解从府兵制到募兵制的转变?
解题思路:府兵制因设立军事组织兵府而得名。初创于西魏。隋唐时期的府兵制是在均田制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兵农合一的封建军制。
   
隋朝沿袭前代的府兵制,并加以改革。在隋以前,府兵和他的家室、土地自成一个系统,不归州县管理,这在战争不息、军队调动频繁时期是难免的。但因此军人容易包庇本家甚至外人,隐匿户口,不纳租税。隋文帝把军人的户籍编人州县,同样分到田地,不再实行军民异籍。这样,府兵制与均田制结合,寓兵于农、兵农合一。府兵一面在州县落籍,从事生产;一面仍保留军籍,轮翻宿卫,府兵服役期间免征租庸调。
   
府兵制是唐朝的基本兵制。唐太宗时,调整和健全了府兵制,增加了军府的数量,安排三分之一以上的军府驻守关中。这样,中央政府就能够随时调集重兵,保持强大的国防力量和镇压力量。
   
府兵制的实行,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增加了政府管理的户口和赋税收入,扩大了兵源,也消除了胡汉分治的痕迹,同时,兵将分离,不易形成将帅拥兵自重的局面。但是,府兵出征时要自备武器、粮食等,沉重的军费负担都加在了农民的身上。
   
按照唐朝规定,府兵的挑选,应该“财均者取强,力均者取富,财力又均,先取多丁”。这种征发制度使府兵中保有相当数量的富裕农民和中小地主,府兵就能更有力的执行其对内镇压的职能。唐初,府兵地位比较高,参加征役可得勋级,死亡者家属可受抚恤,府兵的征调还不困难。到唐高宗以后,战争频繁,不仅勋赏不行,甚至还要夺赐破勋,于是地主富户想方设法逃避兵役,兵役负担就全部落到贫下户身上。由于均田制的破坏,贫下户失去土地,无力自备衣粮,加之战事频繁,兵役繁重,兵士逃亡较多,到开元年间,府兵制崩溃。
   
唐玄宗为增强军事力量,实行了募兵制。寓兵于农变成了兵农分离,兵成了一种专门的职业。同时,内地与边镇的兵力部署也发生了变化:外重内轻。募兵制基本上由国家供给衣食,减轻了农民的兵役负担,节省了府兵往来于路途的消耗,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封建国家也得以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军队。不过,募兵制的士兵以当兵为职业,将领长期统帅军队,兵将间有了隶属关系,导致军阀的形成。天宝年间,地方节度使自行募兵,成为军阀割据势力。
   
5.如何评价武则天?
应试技巧: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必须要掌握评价的标准与方法:1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来评价:全面、公正、客观;2对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究竟是持肯定态度还是持否定态度,可借用邓小平同志的“三个有利于”来考查:即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否有利于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切忌感情用事或仅从道义的角度去考虑。
   
武则天统治时期,她采取了一系列非常措施来维护自身统治。如任用酷吏,滥杀无辜,大肆从事佛教,修筑佛寺,大兴土木工程等。但是她在位期间,能重视发展农业生产,能破格用人,注重发展科举制度,为广揽人才,她创立“自荐”求官制度。许多有才能的庶人,被破格录用,如名相狄仁杰、姚崇等。所有这些,使得在武则天当权的半个世纪里,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国力不断上升。因此,对于武则天,应持基本肯定的态度。
   
6.如何认识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
隋唐时期,边疆的主要少数民族有:北部回纥,西北突厥,西南南诏,东北靺鞨,如同一家的西部吐蕃。这一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与巩固,究其原因有:1少数民族对边疆地区的开发;2三国时期民族大融合趋势的进一步发展;3唐朝前期国力的强盛;④统治者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⑤交通的发达。
   
唐朝前期统治者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战争、设机构管辖、册封、和亲、会盟。在这五种主要方式中,和平方式是主流。这一方面体现了统治者民族政策的开明,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各民族间友好交往的整体趋势。
   
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主要是少数民族向汉族学习,吸收汉族先进的经济、文化等。但同时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也对内地汉族产生过重要影响。如唐诗所描述的“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
   
我国是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祖国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如何处理民族关系,事关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正确处理民族关系,有利于边疆地区的开发,有利于民族矛盾的缓和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7.如何认识隋唐时期的对外关系?
隋唐时期,中外友好交往频繁,究其原因有1交通的发达:陆路方面,从长安出发,往东可到达今天的朝鲜,向西经陆上“丝绸之路”,可以通往今天的印度、伊朗、阿拉伯以及欧洲许多国家;海路方面,从登州、扬州出发,可到达今天的韩国日本,从广州出发,经海上“丝绸之路”,可到达波斯湾。2唐朝国力的强盛,各方面几乎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3统治者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唐都长安是国际性的大都会;④中外使臣、商人、留学生以及中外僧侣在推动中外交流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隋唐时期对外关系的特点:统治者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范围广泛,以亚洲为主;以和平交往为主;以互通使节、经济文化交流为主要形式。
   
隋唐时期的中外交往,以外国向中国学习为主。但同时外国的经济、文化等也对中国产生了重大影响。
   
隋唐时期,中外之间友好交往和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中外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好情谊,大大开阔了中国人民的眼界,丰富了中国的经济和文化生活,有利于各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中国人民的先进经济成就和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交流,对亚洲各国的历史发展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yujindong 发表于 09-3-5 19:4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东西,顶一个!
qiuqiu1986104 发表于 09-3-5 20:4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太强了
肖朝晖 发表于 09-3-10 06:49:0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东西,顶一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1-20 00:26 , Processed in 0.091832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