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的考研路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王传俊 发表于 09-3-7 00:32: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的考研路




当老师在双向选择表上盖上印章,我知道,我的考研路终于走到它的尽头。“华工通信与信息系统,一类”,这是这条路给我的最终答复。没有太多的惊喜,在坐2号线回学校的路上,脑海里浮起的是这将近一年的考研路上的一幕幕,乘着这些印象还没忘却,我赶紧把他们纪录下来,可以作为自己的考研路的一个总结,而更希望的是能对立志考研的师弟师妹们有所帮助。


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广工信息工程学院
03届的学生,报考华工电信学院。初试分数为362(政治80,英语61,数一97,信号与系统124)。初试分数在华工电信学院这高手云集的地方只能处于中上游,(参加复试180名中排名68)。复试考得还可以,复试后最终总分为384分,排名第12,被录取为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并获得一等奖学金。


以下是我考研的过程纪录和感想:

一.准备初试:

虽然考研是我进大学以来一直有的想法,但我并不想让自己的大学生活太单调,大学的很多时间我都是用在专业学习,学生工作,和其他的一些实践活动上。真正开始看考研书是在大三第二学期开始后。考研的复习我是把初试这段时间分为三段(这三个阶段是紧密相连的,并没有明显的分界,只是在学习的安排有所侧重):

1  打基础阶段(大三第二学期到暑假学期末):

这段时间最主要的是准备数学和英语。过来人都知道,数学和英语这两科的准备时间一般会占到考研时间的
70%以上。因为这两科的内容多,考点相对也比较分散,难度方面,呵呵,看看06年的英语和07年的数学就知道了,不难他们可以出得很温和,难起来就面目狰狞了,很多人上不了就是因为这两科中有一科没过(07年主要是数学),所以不想在考研中马失前蹄的话一定要把这两科复习好。

我数学复习还是走大家公认的老路子——从大学所学的课本开始。刚刚开始的时候由于要求比较高,喜欢钻牛角尖,结果搞得进度很慢,高数第一本看完已经差不多到期中的时候了,第一本很多课后题都有做。中间参加了我们学校自己开的数学辅导班,觉得线代讲得很不错,我就按老师的节奏进行复习。高数的第二本课本是在期中过后才开始的,由于期末考临近,便加快速度,在三周内把他们搞定,看完也已经到期末考备考阶段了.在这里,我有一个建议,复习时一定要做好时间计划,定好各个阶段的学习任务!


英语方面是从单词开始的。我英语是那种四级很早就过,六级一拖再拖的水平,所以前期很看重英语的复习。我背的是
星火的30天突破,那本书主要是以真题原文为例句,有分高频词汇和一般记忆词汇,每个单词都有标出历届出过的次数,个人认为那本还不错。那时差不多用两天背他们所要求的一天,每天差不多两个小时,也就是用四个小时背一单元(一单元也是他们所要求的一天)。就这样子,一天一天的啃,中间也有穿插看一些《英语世界》和做几年的真题(呵呵,那时做真题真是对自信心的严重挑战)。这段时间给我的最大鼓励是六级考试,中间背的那些单词在六级上发挥了作用,以前几次都是400分多一点(过不了那一种),这次考了493,相对还是有一个较大进步。

大三第二学期这段时间的复习其实并没有什么固定的时间,因为还有很多重要的专业课要上,所以很多时候时间都是要靠自己挤的。因而灵活性很大,建议定计划的时候留下一些空间。


另外一个问题是专业课的学习问题,这几天有考研的师弟跟我说他上课的科目打算不怎么去上,考试能过就行。我在这里也提一下自己的看法:个人认为大三这段时间专业课最好去上,特别是打算考本专业的,一定要认真的去学好。因为研究生无非也是对本专业的继续深入学习,如果现在不学好,将来的学习也只能成为无本之木了。另外,现在很多学校都很重视你本科学习情况,象华工复试中评分细则中明确有一项“本科学习情况”!复试的综合能力一项也会问到专业基础问题!如果现在不学好打算过了初试再去准备那基本是不可能的,华工出成绩和进行复试时间差距很短,特别是电信学院作为全校最早复试的学院那就更短了(今年只有
16天)!所以认真想想,大三的专业课还是要学好。至于大四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

2.强化阶段(整个暑假到十月中旬)
      暑假这段时间可谓是考研的黄金学习期,因为期末考过了,也没有课上,整天就可以静下心来认真学习了。最后也证明,这段时间的学习效率是很高的!
      我那时整个暑假都没回家,留在学校专心复习。7月初放假,中旬就参加了数学的辅导班。那时只看了高数的两本课本和线代,概率还没看。所以去到那里还是比较紧张的,后来发现大家都差不多,除了几个特别牛的在拼命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大部分的还是在拼命的作笔记。讲得很快,一个知识点可能一两句话搞定,完全是高中填鸭式的做法。所以如果事先没有看过书的最好自己先认真看,不要指望去那里他们几天帮你把书讲完。回来之后看了做的笔记,之后就赶快进入李永乐的《复习全书》的复习。这本书的一个特点就是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讲解,每章的前面都有很多对基本定义,公式的阐述,后面再加深,最后是例题讲解,里面有穿插一些真题或者真题的类似题目(后面概率的数理统计部分基本是真题)。七月下旬开始啃这本书,上午学习英语,下午和晚上就看这本书。刚开始是从线代开始的,因为线代第一轮学得比较好,再加上那本书也讲得基础,所以学起来比较顺,用了十天左右就把这部分做完(每一道例题我都有做,做完再对答案,中间有一些证明题实在做不来的才直接看答案)。接着就看概率,概率前半部分有教过的,学起来也不算很难。后面数理统计部分大二的时候没教,之前第一轮也没复习,只有上辅导班时他们稍微提过概念,所以学习起来觉得很难,进度也很慢,后面再返回去看了课本,勉强才理解。在这一部分上时间被拉了很多。最后看的是高数部分,第一章的函数部分就够呛,那些证明题很多都不会做。(先说明一下,本人数学不是特牛那种)。很多是看完之后再把它们记住的,微积分部分还好,大一的时候学得比较好,有一些题型都有看过,所以做起来比较顺。做完这些已经快到八月下旬了,我之前报的政治辅导班也要开始了,所以后面那几天都在赶那本《复习全书》,到后面开始去上政治的课,高数部分还有微分方程和级数部分没看。
       英语我是在上午看的,刚开始用了朱泰祺的书,前面知识综合应用部分他所列的单词我都背过一遍,作了一部分阅读和看了一些新题型的题目。
       政治的辅导班原先是计划八天的,后面又被压缩成七天,晚上也要上课,那时真的尝试了什么叫累得要死!听完辅导班后也差不多开学了。
       开学后,原来宿舍的有两个不考,大家在作息时间上有很大的差别,后面还好找到了一个也是考研的住在一起,这样每天的作息时间也很有规律。刚开学那一两周学习效率有所下降,后面也及时调整好。接下来的时间赶快把数学没有完成的完成好。九月下旬的时候开始了专业课的复习。
       政治十月份才开始认真的看红宝书的,之前有看辅导班发的书,觉得没有红宝书好。看完一轮政治后已经到十月份下旬了。我计划的冲刺阶段也已经到来了。

.冲刺阶段:
      冲刺阶段的一个特点是在每一科的学习时间平均化。我自己是把自己每天的学习时间分为三段:上午,中午,晚上。每段时间都看不同的科目。这样有一个好处就是各科都能平均发展,有一个差不多的进度,不会到最后面了才发现有某科还没复习好~
      英语重点做了阅读部分,找了那本《考试分析》来做,看看他们的解释,因为到这个时候老是文章看得懂但是老选错,经常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是可能的答案,但我老是在这两个中选那个错误的。看了分析后有一点体会。后面再找了一本星火的《全线突破》来做,从头到位,啃了将近一个半月。优点是他是以真题出发的,讲解较细和技巧性比较强,不足是后面那些题目很多比真题简单很多,让人做完有一种飘飘然的感觉,以为水平已经很perfect了!因为跟真题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在后面的复习我不是很推荐用这一本,前期全面复习还可以考虑考虑!做完也到十二月了,前面在《全线突破》中看过和背了一些作文,发现还是不过用,所以急忙把重点转入作文,找了很多作文辅导书来背,中间也训练写了一些,后面发现恩波的那本30天背作文的小黄本子不错,也就按着那本去背和去仿写了。后面又回归真题,把前面那些做的再过一遍,背背单词。
       政治看完一遍红宝书后还没什么感觉,也还没选定专门复习的其他辅导书,经过同学的介绍和各方面的信息,就锁定在任汝芬和陈先奎两个大牌上,原先计划两个都看,不过以我的看书速度,觉得不切实际,最终选了任汝芬的。他是比较会做生意,卖一本书不过瘾,一出就出了一套四本,即序列一至四。我已经细看了红宝书了,就没有去买序列一了,因为序列一无非是搬了红宝书的过来,再在上面标一些括括框框,还有一些知识点被他省掉了,这样看起来反而不过瘾。序列二就很好!我很推荐这一本!那一本完全是习题,基本是按红宝书的内容来出的,看过红宝书后,来做这一本,就能对前面知识的强化和加深。虽然它不及陈同学的《2000题》厚,但题目也不比他少多少~。分各科出题,四个主科每科差不多有200多道单选和将近200道多选。我那时一个晚上搞定一个单选,然后认认真真的对红宝书,特别是那些作错的,都会用红笔标出来。再利用一个半的晚上做完多选,然后再对答案。大题第一轮看过而已,没有认真的去想和去背。第二轮就重点看那些第一轮做错的选择题和认真的想想背背大题,那时也讲近12月中了。后面再去买他的《序列三》来看看,作了里面的形势和政策部分和前面几科的内容补充部分。也有找了文都的强化班资料看看。最后没参加冲刺班,只看了《序列四》就上考场。
      数学就把《全书》再过一边,到11月下旬就转入真题,中间也作了李永乐的《400题》难度很大,原估计07年应该不会很难,就只作了三四套。现在想想,如果当时有认真去啃,估计也发了。07年的真题大概有400题的难度!后面那些时间就用来全面复习真题和强化一些公式上了。用的还是李大哥的书,觉得这本很好,主要是后面答案部分他是按各个知识章节来分的,这样有利于知识的归纳和总结。第一轮认真的按考试那样模拟作了十年左右的题,对了答案。到最后面一轮再按真题书后面的答案章节安排作了一遍,就上考场。这里我要说的一点是数学的计算能力,原先做真题的时候我就已经暴露了这个问题,经常会犯一些诸如23等于5的错误!到后面就成了主要问题!数学考完后对了答案,估计有110,成绩一出来少了十几分,那都是在计算中间出的小问题所致!所以严重建议平时一定要注意这些运算细节。细节的错误在考场上往往会导致两个后果,第一就是得不到分(还用说吗)。第二就是拖慢了时间和打击信心,考场上每秒钟都是关键,但一道题在前面运算出错的话,往往会使后面的步骤难度大增,结果在那里旋来旋去,浪费了时间还吃力不讨好,对自己做后面题目的信心也会有所影响。
      华工电信学院的专业课是考《信号与系统》,是外文翻译过来的,奥本海姆著,刘桂棠翻译。那本书很厚,有六百多页,但还是比较好自习。主要是公式推导的不多,大多以文字讲解的形式,注重你对这方面知识的理解。我是从九月底开始看,每天都用了三个小时左右。学得还算比较好,过了两轮之后也差不多上考场了。
      初试准备主要就是这些,希望能对大家有多帮助。现在也开始忙着搞毕业设计了,如果有时间再写一些关于考研过程中的心态调整和应该注意的问题,以及华工的复试情况。
【附】
好友建议我写上考研期间的作息时间:
1)我的作息时间:上午730起床,吃完早餐后830分左右到教室。
中午1215分从教室回来(主要是考虑避开下课人流高峰),吃完午餐后回宿舍,跟宿友聊一下天,1300开始左右午睡,1400起床,1415到教室,下午学习到1730,回到宿舍放书包,之后去跑跑部,1800吃晚饭,1830洗澡,之后到教室开始学习。学到2330回宿舍。2400—0030睡觉。
睡觉时间有88.5个小时,当然不是倒头就睡。
2)学习地点上,图书馆绝对是白天自修的宝地。晚上由于十点半就要关门,我觉得太早,就到经常到教4106自修。
有时周末图书馆空地上经常搞大型晚会。两个地方有可能都无法学,就到教二5楼。
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在宿舍学,因为宿舍相对自由,喝杯水,走动走动,看看其他东西,时间就过了~
3)初期准备背单词的地方:在西区的同学老师公寓楼下和山顶那里是一个很不错的地方,没什么人走过。图书馆楼下就算了,有时上午在三楼自修室自修,听到下面朗朗的单词朗读声~你感觉会如何呢~
4)考研期间体育运动的建议: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老掉牙了~),但还是建议大家每天能找点时间锻炼锻炼,因为锻炼出汗之后感觉会很爽,精神一好,学习效率当然也就上去了,记得101>11 。当然,锻炼也要把握一个度,不要跑完内环后晚上到教室趴两个钟~得不偿失了~ 但也要保证出汗! 跑步我觉得很不错,不受人员和场地的限制!
5)我主要用的考研辅导书有:
政治:《考试大纲解析》,即红宝书(绝对推荐)
       任汝芬《序列二》,(绝对推荐)
       任汝芬《序列三》,(一般推荐)
       任汝芬《序列四》,(绝对推荐)
       《考试分析》,学习三年真题,学习大题答题方法(绝对推荐)
      米鹏的《形势政策100题》,进来我们学校讲座时免费发的(绝对推荐)
数学:李永乐《复习全书》(绝对推荐),也有很多人用陈文登的《复习指南》,一般二者选其一,特牛的除外~
      李永乐《经典400题》(很推荐)
      李永乐《历年真题》(绝对推荐)
     《考试大纲解析》(一般推荐)
      最后面回归课本,或者找一本数学公式的小册子,方便携带。
英语:张剑《十年真题》黄色封面。(绝对推荐)
      星火《30天背考研单词》(很推荐)
      星火《全线突破》(不很推荐)
      吴永麟《阅读100篇》(很推荐)
      恩波《三十天背考研作文》小册子,(绝对推荐)
有一些书名可能不是很准确,但几本绝对推荐的应该都可以找到。
沙发
亚宁yn 发表于 09-3-8 09:44:46 | 只看该作者
首先恭喜你啦·· 再者 像你学习
希望我也能成功
希望大家努力 都能成功的
板凳
xuran2009 发表于 09-3-8 09:53:58 | 只看该作者
好详细,谢谢楼主分享!辛苦了,祝福你!
地板
liuchc343225 发表于 09-3-9 17:25:05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分享!
5#
gl200502 发表于 09-3-9 17:54:10 | 只看该作者
请不要在本版转发日记。

请看如下连接:

http://www.gdin.net/thread-42030-1-1.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2-24 04:39 , Processed in 0.128641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