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战前战后国际关系名词超级奉献(完整版)

[复制链接]
aiyaya 发表于 06-4-7 15:28: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战前战后国际关系名词超级奉献(努力)
1.三十年战争
Thirty Years’ War
17世纪上半叶,以德意志为主要战场的一次席卷欧洲的战争。它是欧洲国家间争夺领土、王位、霸权以及各种政治矛盾和宗教纠纷尖锐化的产物。战争基本上是以德意志新教诸侯和丹麦、瑞典、法国为一方,并得到荷兰、英国、俄国的支持;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德意志天主教诸侯和西班牙为另一方,并得到教皇和波兰的支持。  战争背景 13世纪以后,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的神圣罗马帝国皇权日益衰微,各邦诸侯割据称雄。信奉新教(路德教、加尔文教)的诸侯和信奉旧教(天主教)的诸侯在宗教纠纷掩饰下争夺地盘和反对皇帝专权,并分别组成“新教联盟” (1608)和“天主教联盟”(1609)。哈布斯堡王朝极力限制新教活动,争取旧教诸侯重振帝国皇权,并得到罗马教皇、西班牙和波兰贵族的支持。法国为称霸欧洲,力图使德意志保持分裂状态,支持新教诸侯反抗皇权;丹麦、瑞典早已觊觎北海和波罗的海的德意志领土和港湾;荷兰和英国则不愿帝国势力在北欧扩张,英国还企图削弱西班牙的势力。这些国家都支持新教联盟。1618年捷克反对哈布斯堡王朝的起义,是三十年战争的导火线。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蒂亚斯(1612~1619在位)企图在捷克(波希米亚)恢复天主教,指定斐迪南二世为捷克国王。斐迪南二世下令禁止布拉格新教徒的宗教活动,拆毁其教堂,并宣布参加新教者为暴民。1618年 5月23日,武装群众冲进王宫,把皇帝的钦差从窗口抛入壕沟,史称“掷出窗外事件”,它成为三十年战争的开端。(见彩图三十年战争—掷出窗外事件 (1618年5月23日))
战争过程 整个战争大致分四个阶段:
  1捷克-普法尔茨时期(1618~1624):“掷出窗外事件”发生后,捷克摆脱了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1619年捷克议会选举普法尔茨选帝侯弗里德里希为国王。1620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斐迪南二世(1619~1637在位)依靠德意志天主教同盟军,入侵捷克。为援助蒂利伯爵J.采尔克莱斯率领的天主教同盟军,西班牙出兵普法尔茨。1620年底,捷克和普法尔茨联军在白山为天主教同盟军所败,弗里德里希逃亡荷兰,捷克重归奥地利统治。同期,休战12年的西班牙和荷兰于1621年战事再起。
  2丹麦时期(1625~1629):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胜利,引起外国参战。丹麦得到英国和法国的资助,于1625年在北德意志新教诸侯支持下攻入帝国境内。捷克贵族A.E.W.von 瓦伦斯坦率雇佣军协同蒂利伯爵打败丹麦军队。丹麦王国同皇帝于1629年 5月签订《吕贝克和约》,保证不再干涉德意志事务。皇帝的势力伸展到波罗的海。
3瑞典时期(1630~1635):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和天主教同盟势力北进,促使瑞典加速军事行动,与法国结成同盟。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率军于1630年7月进入波美拉尼亚,同勃兰登堡和萨克森选帝侯联合,在德意志西部和南部接连取胜。1632年,蒂利伯爵在累赫河战败身亡。吕岑会战中,瓦伦斯坦战败,后被暗杀。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也在会战中阵亡。 1634年皇帝联合西班牙打败瑞典军队,返回波罗的海沿岸。萨克森和勃兰登堡于1635年5月同皇帝缔结《布拉格和约》。瑞典国王率军在波美拉尼亚登陆
  ④法兰西-瑞典时期(1635~1648):瑞典军队战败,促使法国直接出兵,与瑞典联合对哈布斯堡王朝作战。1635年5月,法国又联合荷兰进入莱茵地区,瑞典军队在莱比锡附近的布赖滕费尔德取胜,并继续南进。法国军队大败西班牙军。瑞典的胜利,又引起丹麦的不满,1643~1645年丹麦同瑞典开战,结果,战败求和。此后法、瑞两国军队进入德意志南部。长期战争使双方都有极大的消耗,帝国方面的困难更为突出。皇帝斐迪南三世 (1637~1657在位)被迫求和,得到法国和瑞典的赞同。战争结
束。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1648年10月24日,参战各方代表齐集明斯特市政厅签署《奥斯纳布吕克条约》和《明
斯特和约》。奥斯纳布吕克和明斯特两个城市都在威斯特伐利亚境内,故两个和约统称《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和约规定:法国得到洛林的3个主教区(梅林、图尔、凡尔登)和整个阿尔萨斯(斯特拉斯堡除外)。瑞典获取西波美拉尼亚及东波美拉尼亚的一部分、维斯马城和不来梅、维尔登两个主教区,从而得到了波罗的海和北海沿岸的重要港口;正式承认荷兰和瑞士独立;帝国境内勃兰登堡、萨克森、巴伐利亚等邦诸侯的领地大体恢复到战前的状况,诸侯在领地内享有内政、外交上的自主权。关于教派问题,和约重申1555年的奥格斯堡宗教和约继续有效,承认德意志境内新旧教地位平等。
  战争的结局 三十年战争和《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削弱了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地位,加深了德意志境内分裂割据的局面;为法国称霸欧洲准备了条件;西班牙的国力下降;瑞典的力量大增,成为北欧强国。
2均势外交
大国为谋求霸权而采取的一种外交手段。“均势”是对立大国或集团之间力量对比未出现一方占有优势的客观反映。
  均势外交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 是从 16世纪欧洲的民族国家争夺欧陆和海上霸权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最早推行这种政策的是英国,16世纪初,英首席大臣 T.沃尔西初支持西班牙同法国作战,但当西班牙取得支配欧洲的优势时,转而倾向法国。K.W.N.L.von 梅特涅和O.von俾斯麦是 19世纪推行均势外交的代表人物。梅特涅是以强大的中欧为支柱,联合英国,团结普鲁士,对沙俄若即若离,其目标是建立奥地利在中欧的霸权。为孤立法国、防止两线作战,俾斯麦的均势结构是拼凑德、俄、奥三皇同盟。均势外交只能用于拥有强大实力的大国,小国和弱国往往是列强谋取均势的筹码。例如在1814年 10月~1815年 6月召开的维也纳会议上,波兰和萨克森成为大国“补偿原则”的牺牲品。均势外交不是和平外交的同义语,大国为了谋求有利于己的均势,有时不惜诉诸武力;均势外交为大国的强权政治服务,企图削弱对方,增强自己,造成有利于己的国际力量对比,以实现其霸权地位。
3俄土战争
17~19世纪俄国为向黑海和巴尔干地区扩张而同土耳其发生的一系列战争。初期战争主要限于俄土两国之间,战区集中在巴尔干、克里木、高加索等地。19世纪后,引起了欧洲一些国家干预。俄土战争多次发生,其中最重要的有以下10次:
第1 次(1676~1681) 根据1667年1月俄国、波兰签订的《安德鲁索沃停战协定》,俄国攫取了第聂伯河以东的乌克兰(包括基辅)。1672年土耳其为争夺乌克兰,进攻波属乌克兰夺取了波多利耶。1676年,土耳其利用乌克兰统领П.Д.多罗申科进攻俄属乌克兰。土耳其战败。根据1681年 1月俄土《巴赫奇萨赖和约》,确定第聂伯河为两国边界。
  第2次(1686~1700) 1686年俄国加入由奥地利、波兰和威尼斯组成的反土同盟。1687年、1689年,俄军在В.В.戈利岑公爵统帅下,对克里木进行了两次远征。1695年、1696年彼得一世两次远征亚速。根据 1700年 7月俄土《君士坦丁堡和约》,亚速划归俄国。
  第3次(1710~1711) 1709年波尔塔瓦战役后,瑞典国王卡尔十二世逃入土耳其境内(见北方战争)。1710年俄土战争爆发。1711年,彼得一世亲征普鲁特河,陷入土耳其和鞑靼军队的重围。根据1711年 7月俄土《普鲁特和约》,亚速重归土耳其。
  第4次(1735~1739)俄国在波兰王位继承战争中取胜后,于1735年向土耳其宣战,目的是夺取黑海北岸和克里木半岛。1736年Б.К.米尼赫伯爵率领的俄军攻克皮列科普,焚毁克里木□国首都巴赫奇萨赖,另一支俄军占领了亚速,根据1739年9月俄土《贝尔格莱德和约》,亚速再次归俄国所有。
  第5次(1768~1774)由俄国武装入侵波兰而引起。П.А.鲁缅采夫-扎杜奈斯基元帅指挥的俄军渡过德涅斯特河,连败土军,控制了摩尔多瓦和瓦拉几亚,另一支俄军占领了克里木半岛。俄国波罗的海舰队参加了这次战争。(见彩图奥斯曼帝国舰队在黑海战役中战败 (1770))。根据1774年7月俄土《楚库克-凯那尔吉和约》,俄国获得了第聂伯河和南布格河之间的地区和刻赤海峡,打通了黑海出海口,克里木□国宣告“独立”,并于1783年并入俄国版图。
  第6次(1787~1791)由俄国吞并克里木和接受对格鲁吉亚的“保护”而引起。А.В.苏沃洛夫指挥的俄军连克布恩和奥恰科夫要塞,在伊兹密尔战役中获胜。由□.□.乌沙科夫海军上将统率的黑海舰队击败了土耳其舰队,控制了黑海。根据1792年1月俄土《雅西和约》,俄国获得南布格河和德涅斯特河之间的地区。从此,黑海北岸全部处在俄国统治之下。
  第7次(1806~1812) 俄国目的是夺取君士坦丁堡和黑海海峡。主战场在摩尔多瓦和瓦拉几亚。土耳其战败。根据1812年5月俄土《布加勒斯特和约》,俄国攫取了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把边界推进到普鲁特河。
  第8次(1828~1829) 俄国利用希腊独立战争,进一步南下,再次蹂躏摩尔多瓦、瓦拉几亚,后经保加利亚直逼君士坦丁堡。根据1829年 9月俄土《亚得里亚堡条约》,俄国获得多瑙河口及其附近岛屿和黑海东岸,土耳其承认格鲁吉亚、伊梅列季亚、明格列利亚并入俄国。
  第9次(1853~1856) 即克里木战争(又译克里米亚战争)。1853年俄国借口“圣地”问题,发动的对土战争。根据1856年《巴黎和约》,俄国把比萨拉比亚南部归还摩尔多瓦,实行黑海中立化,禁止外国舰队通过海峡。
  第10次(1877~1878) 1877年,俄国利用巴尔干斯拉夫人的民族解放战争,打着“解放”的旗号,对土宣战。俄军在罗马尼亚军队的配合下,攻克普列文;在保加利亚军队的支援下,连克索非亚和亚得里亚堡,兵临君士坦丁堡。由于英国干涉,俄国未能占领君士坦丁堡和海峡。根据1878年 3月《圣斯特凡诺条约》,建立一个由俄国“保护”的庞大的保加利亚公国。英奥两国反对该和约。有关各国在1878年6~7月召开了柏林会议,重订和约。根据柏林和约,俄国重新获得比萨拉比亚南部,在亚洲获得巴统、卡尔斯、阿达等地。俄军虽然在少数战争中失利,但战争最后结局是俄国扩大了疆域,南部边界伸展到黑海,西部边界推进到普鲁特河,东部边界越过高加索山脉,在东南欧迫使土耳其人从巴尔干后撤。
4东方问题
近代欧洲列强为争夺奥斯曼帝国及其属国的领土和权益所引起的一系列国际问题。从欧洲来看,奥斯曼帝国地处其东,故统称为“东方问题”。在1821~1829年的希腊独立战争、1853~1856年的克里木战争、1877~1878年的巴尔干危机、1908年的波斯尼亚危机以及1912~1913年的巴尔干战争中,都曾出现东方问题。
问题的由来 奥斯曼帝国自1683年进攻维也纳失败后,开始由盛而衰。到18世纪,强邻紧逼,国势日殆。它地跨欧、亚、非三洲,控制地中海、黑海和红海。随着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列强日益向外扩张,到19世纪,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巴尔干及其东南端的博斯普鲁斯和达达尼尔两海峡成为欧洲列强必争的战略要地。黑海是俄国通向地中海的重要通道,巴尔干是东南欧的门户,上述两海峡地扼黑海出入地中海的咽喉。因此,侵占土耳其,夺取黑海出海口,占领巴尔干,打通黑海通向地中海的通道是历代沙皇追求的目标。早在1695~1696年,沙皇俄国两度进攻奥斯曼帝国的亚速。1774年再次进攻奥斯曼帝国,迫使订立《楚库克-凯那尔吉和约》。依约,俄国将领土扩张到黑海沿岸,取得君士坦丁堡常驻使节权。这一条约标志着俄国势力在近东大膨胀的开始,也埋下了东方问题许多争端的种子。1792年俄国又进攻奥斯曼帝国,订立《雅西和约》,夺取了克里木。1812年又迫使奥斯曼帝国签订《布加勒斯特和约》,夺取了比萨拉比亚和部分摩尔达维亚,控制了黑海和多瑙河口。拿破仑战争后,俄国再次发动对奥斯曼帝国的战争,1829年签订《亚得里亚堡条约》。 1821~1829年欧洲列强纷纷插手东方问题开始成为具有全欧性质的问题和国际政治纷争的中心。
欧洲列强对东方问题的政策 在整个19世纪东方问题的争夺舞台上,主要的国家为俄、英、法、奥诸国和统一后的德国。沙皇俄国对东方问题的政策基调是:肢解奥斯曼帝国,蚕食鲸吞其领土,力求取得独占优势,控制黑海、君士坦丁堡和两海峡,以便自由出入地中海。英国对东方问题的政策基调是:保持一个由它控制的表面独立的奥斯曼帝国,以保障英国在东方特别在印度的权益,并借此控制两海峡,遏制俄国势力伸向地中海与英国争霸。随着英国对东方侵略的加强,以及它在失去北美殖民地后,印度在大英帝国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俄国在近东的扩张又□□不已,英国为了维护其庞大殖民体系中的这条东西方重要通道,在近东与俄国展开了长期剧烈的斗争,成为19世纪东方问题角逐场上的两个主要对手。法国是最早在近东取得通商权利的国家,在奥斯曼帝国及其属国埃及拥有很大的经济利益,因而同俄国的南进政策冲突也较早。自拿破仑帝国覆灭后,法国对东方问题的政策通常与英国相一致。奥国与奥斯曼帝国毗邻,奥国对东方问题的政策最初与俄国尚比较一致,1726年曾与俄国结盟,联合侵略奥斯曼帝国。但到19世纪,俄在近东步步扩张,严重威胁奥国的南翼,奥国在近东与俄国的关系逐渐走向对立。19世纪晚期,随着奥国扩张重点日益转向巴尔干,奥俄的矛盾和冲突激化起来。至于德国,统一前很少过问近东事务,到1878年柏林会议时,德国才在东方问题的舞台上崭露头角,1890年威廉二世亲政后,德国联合奥国加紧推行其东进政策,与英、俄、法在近东展开激烈争夺。
列强之间的争夺 1821年希腊独立战争爆发后,列强围绕着东方问题的争夺愈演愈烈。1833年俄国乘奥斯曼帝国与其属国埃及战争之机,迫使奥斯曼帝国与俄国订立《温卡尔-伊斯凯莱西条约》,后俄国放弃了这一条约,但随着列强在近东争夺的加剧,终于导致1853~1856年英、法、萨丁王国联合对俄的克里木战争。俄国战败,签订了《巴黎和约》。和约规定黑海中立化,大大削弱了俄国的欧洲大陆霸主地位。普法战争开始后,俄国乘英、法无力东顾,单方废除《巴黎和约》中黑海中立化条款;1877年俄国又发动对奥斯曼战争,迫其签订《圣斯特凡诺条约》,企图独占奥斯曼帝国,引起列强反对。1878年举行柏林会议,订立《柏林条约》,迫使俄国让出根据《圣斯特凡诺条约》所取得的许多领土和权益。19世纪90年代,德国联合奥国向近东和巴尔干猛烈扩张,俄国也在巴尔干加强“泛斯拉夫主义”的煽动,德、奥与俄、英、法在该地区营垒分明,危机四伏。到20世纪初,两大军事集团已最后形成,巴尔干半岛上战云密布,硝烟满天,波斯尼亚危机刚过,两次巴尔干战争接踵而来,终于在巴尔干半岛上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参考书目J.A.R. Mapiott,The Eastern Question:a Study inEuropean Diplomacy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Oxford,1924.
 楼主| aiyaya 发表于 06-4-7 15:28:14 | 显示全部楼层
战前战后国际关系名词解释(续篇)

5黑海海峡问题question of straits of Black Sea
黑海海峡是土耳其境内博斯普鲁斯和达达尼尔两海峡及它们之间的马尔马拉海的总称。它是黑海和地中海之间唯一的交通水道和战略要地。17世纪末以前,黑海是奥斯曼帝国的内海。1696年俄国沙皇彼得一世攫取亚速,使俄国成为黑海国家之一后,黑海海峡问题便具有国际性质,后又成为东方问题的一部分。
  黑海海峡问题的演变过程分4个阶段。第1阶段(1696~1840),沙俄在海峡占优势。18世纪后期,沙俄发动对土战争,侵占黑海北岸大片领土;迫使土耳其于1774年7 月21日签订《楚库克-凯那尔吉和约》,俄国商船获得自由通行海峡的权利。根据1833年俄土《温卡尔-伊斯凯莱西条约》,沙俄进一步获得海峡只对沙俄一国军舰开放的特权。1833~1840年间,海峡实际上处于沙俄控制之下。第2阶段(1841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海峡平时对外国军舰封锁,战时开放与否取决于土耳其。《温卡尔-伊斯凯莱西条约》缔结后,俄、英对海峡的争夺加剧。1841年 7月13日,英、法、奥、普、俄、土 6国签订《伦敦海峡公约》。这是对海峡制度作国际规定的第一个多边条约,实际上废除了沙俄的特权。
沙俄在克里木战争中失败。1856年的《巴黎和约》重申1841年《伦敦海峡公约》的原则。1871年《伦敦海峡公约》再次确定海峡对外国军舰不开放的原则。1878年柏林会议确认《巴黎和约》和 1871年《伦敦海峡公约》关于海峡制度的决定仍然有效。1913年德国插手海峡问题,进一步激化俄、德两国的矛盾。1915年3月12日,沙俄同英国达成《君士坦丁堡和海峡问题秘密协定》,规定战后俄国有权兼并海峡和君士坦丁堡。随后法国参加了这一秘密协定。第三阶段(1920~1935),平时和战时任何国家军舰均可自由通过海峡。十月革命后,苏维埃俄国政府宣布废除1915年《君士坦丁堡和海峡问题秘密协定》。1920年协约国一度占领君士坦丁堡,利用其在海峡的优势对苏俄进行武装干涉。1923年 7月24日签订的《洛桑协议》(见洛桑会议)规定:平时和战时一切军舰可自由通过海峡,仅对军舰的艘数和吨位作有限限制。苏俄政府未批准这一协议。第四阶段(1936年迄今),苏联等黑海国家军舰平时有权自由通过海峡,非黑海国家军舰通过则受一定限制。在土耳其政府建议下,1936年召开蒙特勒会议,讨论修改《洛桑协议》。会上,土耳其代表力争海峡对任何国家军舰封闭。英国代表坚持要求将黑海视为国际公海,反对对非黑海国家军舰通过海峡作任何限制。同年7 月20日签定《蒙特勒公约》,规定黑海国家平时有权自由通过海峡;非黑海国家派遣进入黑海的军舰类型、吨位和在黑海停留时间则受到限制;交战国军舰不得通过海峡;如土耳其参战或受到战争威胁时,有权允许或禁止任何军舰通过海峡。1945年 8月,苏联政府要求土耳其政府同意在两海峡建立军事基地以及土、苏共同组织海峡防御。1950年土耳其政府宣布拒绝苏、土共管海峡的要求。《蒙特勒公约》仍然是关于海峡制度的现行国际公约。
6波兰的三次瓜分
1772~1795年俄、普、奥三国对波兰的三次瓜分。18世纪中叶,波兰的封建农奴制危机和无政府状态发展到顶点。中央政权瘫痪,边防空虚,国力衰弱。1763年10月,奥古斯都三世(见波兰王位继承战争)病故,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迫使波兰议会选举亲俄贵族S.A.波尼亚托夫斯基为新国王,加紧控制波兰。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部分波兰贵族掀起爱国革新运动,以便加强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独立,结果引起外国的干涉。
  第一次瓜分(1772) 1764年4月,为反对波兰和土耳其,俄国、普鲁士结成同盟。1767年6月,俄军入侵波兰。次年 2月,波兰部分贵族领导抗俄武装斗争。10月为防止俄国向巴尔干扩张,土耳其对俄发动战争。1771年 7月,奥地利与土耳其订立军事同盟。普鲁士也拒不履行《俄普同盟条约》。为摆脱外交上的困境,俄国放弃独霸波兰的计划,同意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提出的瓜分波兰的主张。1772年 8月,俄、普、奥三国在波得堡签订瓜分波兰的条约。俄国占领西德维纳河、德鲁奇河和第聂伯河之间的白俄罗斯以及部分拉脱维亚,面积9.2万平方公里、人口 130万;普鲁士占领瓦尔米亚、除格但斯克市以外的波莫瑞省、除托伦市以外的海尔姆诺省、马尔博克省,面积 3.6万平方公里、人口58万;奥地利占领克拉科夫省、桑多梅日省的南部和加里西亚大部,面积8.3万平方公里、人口265万。
第二次瓜分(1793) 18世纪80年代,波兰中小贵族和新兴的资产阶级代表又一次掀起爱国革新运动,1791年通过《五•三宪法》(见波兰四年议会)。1792年,10万俄军长驱直入波兰,占领华沙,波兰战败。1793年1年23日,俄、普两国在彼得堡签订瓜分协议。俄占白俄罗斯(包括明斯克)、第聂伯河西岸乌克兰大部、立陶宛一部、面积25万平方公里、人口 300万;普占格但斯克和托伦两市、大波兰地区的几省、马佐夫舍一部分,面积5.8万平方公里、人口110万。
  第三次瓜分(1795) 波兰被两次瓜分后,面临着最后灭亡的危险。1794年3月24日,波兰民族英雄T.科希丘什科领导波兰人民在克拉科夫举行民族起义,屡胜俄军,4月占领华沙和维尔塔,建立革命政权,公布农民解放宣言。11月,俄军在普、奥配合下,将起义镇压下去。1795年10月,俄、普、奥3 国签订瓜分波兰的协议。俄占立陶宛、西白俄罗斯、库尔兰、沃伦西部、西乌克兰大部,面积12万平方公里,人口120万;奥占包括克拉科夫、卢布林在内的全部小波兰地区和马佐夫舍一部分,面积4.75万平方公里、人口50万;普占其余的西部地区,其中包括华沙和马佐夫舍的余部,面积 5.5万平方公里、人口100万。至此,波兰被瓜分完毕。国家灭亡,人民被异族长期奴役。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始复国。
7武装中立同盟
北美殖民地进行反英独立战争期间,俄国联合丹麦、瑞典结成以武装保护中立国船只在交战国海岸自由航行进行贸易的同盟。1778年 2月法国同美国签订同盟条约,次年法国又同西班牙缔结联盟,共同反对英国。英国在同 3国(后增加荷兰)作战时,实行海上封锁,拦截中立国船只。1780年 2月,俄国为保护战时与交战国进行贸易,向英、法、西等国宣布如下原则:中立国船舶可以自由地在交战国港口之间及其沿岸航行。除战时禁运物资如武器、弹药、造船器材等外,交战国不得夺取中立国船舶上的敌货。同年7月和8月,俄国先后同丹麦、瑞典订立条约,约定装备若干战舰,用以保证上述原则的实施,形成以武力保护中立权利的同盟。后其他中立国荷兰、普鲁士、奥地利、葡萄牙等也陆续加盟。1783年美英缔结《凡尔赛和约》,该同盟解体。
8炮舰外交
帝国主义列强凭借武力威胁,推行其殖民侵略的一种外交活动,亦称炮舰政策。其典型表现在19世纪中叶,殖民主义者派遣海军舰船远征海外,抵达亚非国家口岸,或驶入内河,强使这些国家屈服,签订不平等条约,以达到侵略的目的。如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利用炮舰强迫中国开放门户,经过两次鸦片战争,英、法、俄、美等国迫使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1854年美国派遣海军准将 M.C.佩里率4艘军舰开到日本江户,迫使日本开国,至1858年,日本德川幕府先后同美、荷、俄、英、法5国缔结友好通商条约(总称安政条约),把日本推向半殖民地的边缘。今日的炮舰外交,已成为帝国主义推行其实力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
9亚眠条约
1802年3月27日,法国及其盟国西班牙、巴达维亚共和国(荷兰)同英国在法国北部的亚眠签订的和约。它标志着第二次反法联盟的最后破产。该条约共22条,主要内容有:英国近年来占领的殖民地除保留特立尼达岛和锡兰岛上的荷兰属地外,归还法国及其盟国;英国退出它在地中海和亚得里亚海占领的所有港口和岛屿,并专门规定,英国应从马耳他撤军,将该岛归还给圣约翰骑士团,由法、英、俄、奥、普、西6国保证马耳他的独立和中立;法国则同意从那不勒斯、罗马和厄尔巴岛撤军,埃及归还奥斯曼帝国。双方都承认爱奥尼亚七岛共和国。该和约是拿破仑统治时期英、法长期战争中的一次暂时休战,也是英、法两国在1793~1814年的战争中所缔结的唯一和约。双方虽然都作了让步,但都没有认真履行自己承担的条约义务。1803年5月,英、法之间又恢复了战争状态。
10大陆封锁
法国皇帝拿破仑一世1806~1814年间为反对英国而采取的一项重要经济政治措施。1805年,拿破仑直接登陆英国的计划失败以后,决定用经济封锁摧垮英国。1806年11月21日,颁布《柏林□令》,规定:所有隶属于法国的各国,与英国不仅不准发生贸易关系,而且要断绝一般来往;对法国统治下的欧洲的英国侨民,一律宣布为战俘;所有英国的货物和商船,全部没收。此后,拿破仑一世又陆续颁布了《华沙□令》(1807年 1月)、《米兰□令》(1807年11月和12月)和《枫丹白露□令》(1810年10月),进一步加强对英国的封锁。《柏林□令》颁布时的推行范围包括法、意、荷、瑞士和莱茵同盟。随着法国军事力量的加强,封锁政策也扩及葡萄牙、西班牙和俄国。大陆封锁促进了法国某些工业部门的发展,但是,当时整个法国工业的发展水平不能代替英国满足欧洲各国的需求,因而使许多国家特别是与英国有着传统贸易关系的国家的经济状况大大恶化,经济萧条,进出口停滞,引起它们的不满;同时,英国采取反封锁措施,并进行大规模的走私活动。实行大陆封锁没有达到从经济上窒息英国的目的。随着拿破仑帝国的崩溃,大陆封锁政策也随之破产。
 楼主| aiyaya 发表于 06-4-7 15:28:22 | 显示全部楼层
战前战后国际关系名词解释(续篇)

11《提尔西特和约》
俄法两国于1807年签订的和约。法国在同第四次反法同盟的战争中,于1806年和1807年先后击败普鲁士和俄国(见拿破仑战争)。1807年6月25日,俄皇亚历山大一世和法皇拿破仑一世在提尔西特(又译蒂尔西特,即今苏联加里宁格勒州苏维埃茨克市)附近涅曼河的一只船上会晤。7月7日,双方代表签订了《法俄和约》。7月9日,普法两国代表也签订了《法普和约》。根据《法俄和约》,原属普鲁士的易北河以西大部分地区被划入新成立的威斯特伐利亚王国的版图,由拿破仑一世的弟弟热罗姆•波拿巴任国王;在普鲁士第二次、第三次瓜分波兰时所攫得的地区(见波兰的三次瓜分),成立华沙公国,由萨克森国王兼任君主;格但斯克成为自由市;比亚韦斯托克地区划归俄国。俄国承认拿破仑一世的兄长约瑟夫•波拿巴为那不勒斯国王,路易•波拿巴为荷兰国王,允诺将卡塔罗海湾转让给法国,承认法国对伊奥尼亚群岛的主权。同时签订的《法俄同盟条约》规定:在英国拒绝俄国提出的媾和条件时,俄国将同英国断绝外交关系并参加对英国的大陆封锁;在土耳其拒绝调停或在3个月内俄土谈判不能取得满意结果时,法国和俄国将对土耳其采取一致行动。提尔西特和约标志着第四次反法同盟的失败。对普鲁士来说是奇耻大辱,对法国和俄国来说,是瓜分欧洲的条约。和约未能缓和俄法之间的矛盾,终于导致1812年的战争。
12肖蒙条约
英国、俄国、奥地利、普鲁士 4国为最后战胜拿破仑一世于1814年3月1日在肖蒙签订的一项攻守同盟条约。1813年底,联盟各国的军队攻入法国境内,但对法国未来的政治体制以及战后领土分割等问题存在许多分歧,影响联合军事行动的进行。加之1814年初拿破仑一世又取得几次军事胜利,在英国提议下,英、俄、奥、普4国签订了该条约。条约规定:缔约国继续同法国作战直到彻底胜利,非经全体同意,不得与法国单独议和;每一国家提供15万军队对法作战,英国除外,但英国需负担战费。条约有效期为20年。在条约的秘密条款中,对战后欧洲的政治结构和某些重大的领土归属问题作出一些规定。这些规定在1814~1815年召开的维也纳会议上基本得到确认。条约加强了联盟各国在共同对拿破仑作战中的团结,对加速拿破仑一世的失败和解决如何处理战后欧洲问题起了一定作用。
13维也纳会议
欧洲第 6次反法同盟打败拿破仑一世后举行的一次国际会议。1814年 9月,欧洲15个王室的重要人物包括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奥皇弗兰茨一世(1792~1806在位)、普王腓特烈•威廉三世(1797~1840在位)在内, 200多个公侯以及各国外交大臣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聚会(见彩图出席维也纳会议的各国代表(1814))。会议的目的名义上是重建欧洲和平、树立欧洲均势,实际上是战胜国瓜分欧洲政治疆域和殖民地,复辟封建王朝,镇压民族民主运动。
与会大国的政策 会议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俄、英、奥、普四同盟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目标是把华沙公国变为俄属的波兰王国而由他兼任国王。英国外交大臣卡斯尔雷勋爵R.斯图亚特竭力保持从法国和荷兰手中夺来的殖民地, 在欧洲加强普、奥力量, 抗衡法、俄,维持均势,以便自己居于仲裁者的地位。奥地利宰相 K.W.N.L.von梅特涅注意恢复奥国在意大利北部的统治权,抑制沙俄,削弱普鲁士,维护奥国在德意志的优越地位。普鲁士代表 K.A.von哈登堡公爵力谋在萨克森和莱茵河流域扩大版图。法国外交大臣 C.-M.de塔列朗则要求以和俄、英、普、奥同等的地位参加重大问题谈判,希图利用它们之间的意见分歧,改善法国的处境。
  1814年 9月22日,四同盟国决议,一切事务由他们秘密商议决定,把法国排除在外。塔列朗提出抗议,要求召开全体会议,选出领导机构。他倡议“正统主义”,意即王位或领土除非经合法占有者放弃,不得任意变更,实质是要恢复1789年以前欧洲存在的秩序。这个意见深受诸小国欢迎。四同盟国为避免与会国指责把持会务, 特设一个指导委员会,由签署第一次巴黎和约(1856)的俄、英、普、奥、法、西、葡、瑞典 8国代表组成,由梅特涅担任主席。但分配领土的权利依然操在四同盟国手中。全体会议一再延期,直到《最后议定书》完成时,也未举行过一次。
波兰-萨克森问题 会议进行中,俄、英、奥、普四国在波兰-萨克森问题上发生尖锐矛盾。亚历山大一世提出,华沙大公国与俄占波兰领土合并,建立一个在俄国统治下的波兰王国;为了补偿普、奥两国的损失,把萨克森王国的领土划归普鲁士,让奥地利恢复在意大利北部的统治。卡斯尔雷勋爵和梅特涅都感到俄国向西扩张是对欧洲均势的一个威胁。梅特涅与哈登堡秘密计议,如果普鲁士能协同奥地利反对沙皇的波兰计划,他可以同意普鲁士获得萨克森。这个密谋虽受到卡斯尔雷赞许,但由于腓特烈•威廉三世顺从沙皇意旨而遭到破坏。亚历山大一世坚持自己的主张:波兰归俄,萨克森归普。俄军已占有波兰西部,英、奥无可奈何,只好承认现实。但在萨克森问题上,奥地利坚决不让,考虑既已失去波兰部分。再让普鲁士兼并萨克森,就将使本国直接受到两个强邻的威逼。四同盟国之间争吵不休,谈判濒于决裂。这时,塔列朗站在英、奥一边,扬言均势原则和正统主义都不容许把萨克森让给普鲁士。1814年12月29日,卡斯尔雷勋爵获悉哈登堡使用威胁语言,又取得普鲁士备战的情报,便草拟一份对抗普、俄的军事同盟条约,由英、奥、法三国代表于1815年1月3日签订《维也纳秘密防御同盟条约》,规定如缔约国三方之一遭到来自一国或几国的攻击时,应互相援助,各提供15万人的军队,并不得与敌方单独媾和。随后,在英、奥的支持下,塔列朗被邀参加了四同盟国会议。沙皇觉察英、奥、法三国签订密约,态度有了转变,而且他已得到想在波兰取得的一切,不打算为普鲁士争夺萨克森而同三大国交恶,愿意接受英国的调停, 结束有关萨克森的争论。1815年2月上旬普、奥达成妥协。这场斗争的结果是:对曾属于华沙大公国的波兰领土做了重新分配,俄国获得绝大部分,波兹南地区并入普鲁士,加里西亚留给奥地利,克拉科夫定为各瓜分国监护之下的中立的“自由市”。萨克森北部归普鲁士,南部留给萨克森国王。普鲁士还获得莱茵河左岸的土地。
《最后议定书》 拿破仑一世得知四同盟国由于意见分歧,争吵不休的消息,于1815年3月1日从厄尔巴岛潜回法国,20日进入巴黎,重登帝位。会议一度中断。英、俄、奥、普等国立即组织第 7次反法联盟,宣布拿破仑一世是欧洲的公敌,决心予以彻底击溃。滑铁卢战役前夕,1815年 6月9日,维也纳会议指导委员会8个成员国的代表签订了由 121条条款和17条单独附带条款构成的《最后议定书》,此后欧洲所有其他国家尽皆加入。该议定书任意宰割和兼并小国、弱国土地,以满足强国的霸权要求,其主要内容是:1俄国夺得华沙大公国大部领土,波兰只在克拉科夫及其毗邻地区组成一个共和国,并由俄、普、奥共同“保护”。俄国继续占有前几年取得的芬兰和比萨拉比亚。2英国在战胜法国后继续占有马耳他、法国殖民地多巴哥、圣卢西亚和毛里求斯。另外,锡兰(今斯里兰卡)以及开普、部分圭亚那和洪都拉斯也都成为英属殖民地。英国还拥有对伊奥尼亚群岛的保护权。3比利时与荷兰组成为尼德兰王国。瑞士定为永久中立的联邦国家并由19增加到22州。撒丁王国收回萨瓦和尼斯,且兼并了热那亚。④奥地利失去比利时而从意大利获得伦巴第和威尼斯作为补偿。它还获得提罗尔、萨尔茨堡、的里雅斯特、伊利里亚和达尔马提亚。⑤ 普鲁士获得2/5的萨克森、吕根岛和波美拉尼亚,又在西部取得莱茵-威斯特伐利亚地区。⑥德意志邦联由34个君主国和 4个自由市组成。各邦政府的代表产生邦联议会,由奥地利代表担任议长。⑦瑞典将芬兰让给俄国而从丹麦取得挪威。丹麦把从瑞典得来的波美拉尼亚换取普鲁士的劳恩堡。⑧继法国之后,西班牙、葡萄牙、德意志和意大利境内各邦的旧王朝复辟。罗马教皇也恢复教皇领地。⑨会议解决了 3个带有普遍性的欧洲国际问题:订立国际河流的航行规章,规定外交官员等级的划分和各国关于禁止贩卖黑人奴隶的宣言。
维也纳会议各国代表在《最后议定书》上的签字会议代表们的指导思想是均势原则、正统主义和补偿原则等一些18世纪王朝外交的准则。他们无视各国人民由于法国革命所激起的民族意识和民主改革的要求,而把小国的土地和人口当做政治交易中的筹码。正如 F.恩格斯所说,大大小小的帝王分配脏物和奖金、 并商讨能把革命前的形势恢复到什么程度。民族被买进和卖出,被分割和合并,只要完全符合统治者的利益和愿望就行。会议以后30年间,欧洲君主专制国家极力维护维也纳体系,而各国革命党和自由主义者则力图推翻条约下的现状,革命和反动两股势力持续不断地搏斗,维也纳会议仅仅建立了短暂的和平。
  参考书目Edward V.Gulik ,Europe\'s Classical Balance of Power,New York,1955. C. K. Webster , The Congress of Vienna 1814~1815,Oxford University Press,London,1963.
14巴黎条约(1814,1815)
法国与反法联盟成员国签订的和平条约 。第一次《巴黎条约》是第六次反法联盟成员国与法国于1814年5月30日在巴黎签订的。后瑞典、西班牙和葡萄牙加入条约。条约规定:法国保留1792年的疆界,恢复荷兰、瑞士、德意志诸公国和意大利各国奥地利统治地区除外的独立;拿破仑战争时期,各国占领的法国在海外的殖民地(英国控制的多巴哥等岛屿除外)归还给法国,马耳他岛归英国所有;宣布莱茵河和希尔德河自由航行。对于法国放弃的领土归属问题以及涉及除法国以外的欧洲其他国家的问题,条约规定另外召开国际会议解决(见维也纳会议)。
条约签订不久,拿破仑一世利用了法国各个阶层对复辟的波旁王朝的不满,以及战胜国在维也纳会议上的尖锐矛盾,从流放地厄尔巴岛潜回法国,建百日王朝。英、俄、奥、普等国之间的矛盾暂时缓和,它们组织了第七次反法联盟,并在 6月18日滑铁卢战役中打败法军,拿破仑一世第二次退位。
1815年11月20日,第七次反法联盟成员国(英、俄、普、奥)与法国签订了第二次《巴黎条约》。这项条约比第一次条约更为苛刻。它规定法国只能保留1790年的疆界,致使法国又丧失菲利普维尔、萨尔路易、萨尔布吕肯和兰道等许多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地区,法国要偿付7亿法郎的赔款,以发行公债的办法分15次在5年内还清;赔款还清以前,联盟各国派兵15万人驻扎在法国东北的要塞,驻军费用由法国负担;法国归还拿破仑战争时期从战败国掠走的珍贵艺术品。此外,凡未被该约取消的1814年《巴黎条约》和维也纳《最后议定书》的所有条款,也都再次得到确认。
15神圣同盟
拿破仑帝国瓦解后,欧洲大多数国家参加的一个松散的政治组织。1815年维也纳会议结束后不久,由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发起,得到奥地利皇帝弗兰茨一世和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三世的赞同,于同年 9月26日在巴黎签署《神圣同盟宣言》,标榜根据基督教教义处理相互关系,宣布:三国属于上帝统治下的“同一家庭的三个分支”,三国君主以“手足之情” “互相救援”。引导臣民和士兵“保卫宗教、和平与正义”,要求人民遵守教义,克尽职责。并邀请承认盟约原则的国家参加同盟。同年11月19日,法国国王路易十八加入。最后除英国摄政王、奥斯曼帝国苏丹及教皇外,欧洲各国君主也纷纷加盟。19世纪20年代,神圣同盟先后镇压了意大利革命和西班牙革命,还曾企图干涉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后因欧洲革命蓬勃发展,列强间矛盾加剧,1822年后名存实亡。在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和1848年欧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冲击下,同盟瓦解。
 楼主| aiyaya 发表于 06-4-7 15:28: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战前战后国际关系名词解释(续篇)

16四国同盟
英、俄、奥、普4国为保证 1815年巴黎条约的实施而缔结的同盟。 第 7次反法同盟打败拿破仑一世军队后,同盟国同战败的法国于1815年11月20日签订《巴黎和约》,与此同时,又签订了四国同盟条约。条约主要内容是:1 拥护1815年《巴黎条约》;2如任何一方受法国攻击,盟国各出兵 6万相助;3定期举行会议,协商各国的共同利益和维持欧洲和平的方法。条约的有效期为20年。四国同盟与神圣同盟相配合,目的在于防止法国再起,反对新的革命运动。法国遵守1815年《巴黎条约》规定,按期偿付赔款。1818年,盟国同意撤出在法国的驻军,法国也加入同盟,并于11月15日发表共同宣言,声明 5强维持欧洲和平,即按欧洲各大国统治者的利益和目的,处理欧洲事务。随着欧洲革命运动蓬勃发展,四国同盟内部矛盾重重,在许多问题上已不能一致行动。
17亚琛会议
拿破仑战争中的战胜国英国、俄国、奥地利、普鲁士同法国为讨论从法国撤出占领军问题的会议,1818年9月30日~11月22日在亚琛举行。10月9日同盟国与法国签订条约,确定同盟国军队于1818年11月30日以前撤离,法国则应支付下余赔款2.65亿法郎。至此,从法律上结束了长期的对法战争。11月10日,4国声称同法国签订的条约造成了普遍的和平,并要求法国参加同盟。11月15日,5国发表共同宣言,表示要维持和平,保障已经签订的各项协定。实际上是由欧洲的4强变为5强,共同维护封建正统,镇压革命运动。
18特罗保和莱巴赫会议 1821
神圣同盟各国为了镇压意大利革命而召开的会议。1820年和1821年先后发生西班牙、那不勒斯、皮埃蒙特和希腊的革命,西属拉丁美洲也爆发争取独立的运动,神圣同盟国家多次策划进行干涉。1820年10~12月,在奥属西里西亚的特罗保(今捷克斯洛伐克的奥帕瓦)召开会议,俄国、奥地利、普鲁士三国君主和外交大臣及英国、法国的观察员出席,会议决定干涉那不勒斯的民主革命。11月13日,俄、奥、普通过一项议定书,宣称不承认由革命建立的政府,同盟各国将动用武力,使这个国家回到同盟内。英、法拒绝承认这个议定书。经过短暂休会后,于1821年1~5月在奥属莱巴赫(今南斯拉夫卢布尔雅那)复会。那不勒斯国王及意大利境内其他各公爵也出席会议。俄、奥、普三国决定,由奥地利派军队镇压那不勒斯和皮埃蒙特的革命运动。5月12日,三国发表宣言,强调以武装反对革命。英国和法国则反对武装干涉的一般原则。
19维罗纳会议 1822
神圣同盟各国为了镇压西班牙革命而召开的会议。 1820年西班牙、葡萄牙、那不勒斯、撒丁和希腊先后爆发革命。1821年,奥地利帝国出兵镇压那不勒斯革命后,西班牙革命还在继续,西属拉丁美洲殖民地争取独立运动方兴未艾。神圣同盟各国决定于1822年10月20日至12月14日在奥领威尼斯的维罗纳召开会议,策划干涉西班牙革命。参加会议的有俄国、奥地利和普鲁士三国君主、意大利各君主、法国外长和英国代表。俄、奥、普、法四国达成协议,授权法国以神圣同盟名义出兵镇压西班牙革命。会议决定延长奥地利对那不勒斯王国和撒丁王国的军事占领,拒绝支持希腊人民反对土耳其的斗争。英国不愿法国在西班牙扩大影响,并企图霸占西班牙所属拉美市场,未参加上述四国的共同行动。1823年法国攻占马德里,西班牙革命失败,国王斐迪南七世复辟。
20门罗主义 1823
1823年12月 2日美国第5届总统J.门罗在国情咨文中提出的美国对外政策的原则,史称“门罗主义”。是美国对外扩张政策的重要标志。从T.杰斐逊执政起,美国进入大规模领土扩张时期。其扩张政策与英国发生尖锐的冲突。在美英战争(1812)中,美国向北扩张的企图受挫,因而把扩张的矛头指向拉丁美洲。可是,欧洲的“神圣同盟”企图干涉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英国也乘机向拉美地区扩张。1823年8月,英国外交大臣G.坎宁邀请美国共同反对俄、普、奥 3国“神圣同盟”对拉美各国的干涉,禁止再把拉丁美洲殖民化,得到门罗的赞同。
1823年12月2日,门罗总统在致国会咨文中宣称:美国将不干涉欧洲列强的内部事务或它们之间的战争;欧洲列强不得再在南、北美洲开拓殖民地;欧洲任何列强控制或压迫南北美洲国家的任何企图都将被视为对美国的敌对行为。提出“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的口号。实际上,宣布拉丁美洲属于美国的势力范围。从某种意义上讲,门罗主义在客观上起到了防止已独立的拉美国家再沦为欧洲列强的殖民地的作用。
门罗宣言最初并未引起国外足够的重视。1870年以后,始有“门罗主义”的提法。随着美国成为世界强国,在门罗主义的指导下,美国于1876年调解阿根廷与巴拉圭间的边界纠纷;1880年调解哥伦比亚与智利间的纠纷;1881年解决墨西哥与危地马拉间,智利与阿根廷、智利与秘鲁间的边界纠纷。1895年美国在英属圭亚那与委内瑞拉边界问题上,迫使英国让步,同意成立仲裁法庭,以确定两国边界。1904年T.罗斯福 (1901~1909在任)提出“罗斯福推论”,进一步补充了门罗主义。他指出,某个拉美国家一旦“闹事”,美国可以干涉其内部事务。在罗斯福、T.W. 威尔逊任内,美国经常干涉拉丁美洲,尤其是加勒比地区的内部事务。1933年以后F.D.罗斯福执政时放弃干涉政策,转而推行睦邻政策。(见彩图美国杂志抨击T.罗斯福执行门罗主义政策的漫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在拉美地区依然奉行门罗主义。1959年6月,美国操纵雇佣军入侵危地马拉;1961年4 月,美国组织雇佣军入侵古巴(见吉隆滩战役);在加勒比海危机中,迫使苏联作出让步;1964年1月,美国直接干涉巴拿马;1965年美国出兵多米尼加镇压多米尼加人民武装起义;1983年美国与6个加勒比国家组成“多国部队”出兵格林纳达。这些行动都可视为是门罗主义的继续。有些中国学者认为,门罗主义的宣布是以投神圣同盟的威胁英国之机,来抵御英国对美国扩张政策的威胁,以保障美国在拉丁美洲扩张的行动自由。因此,门罗主义也可视为美国侵略拉丁美洲的一种政策。
 楼主| aiyaya 发表于 06-4-7 15:28:40 | 显示全部楼层
战前战后国际关系名词解释(续篇)

21亚得里亚堡条约 1829
结束俄土战争的和平条约。又译阿德里安堡条约。1821年,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希腊爆发了独立战争,土耳其苏丹穆罕默德二世调集军队进行残酷镇压,到1826年末,希腊独立运动形势危殆,欧洲列强为了各自的利益,纷纷插手希腊问题。英、俄两国在1826年4月4日签订了《彼得堡议定书》,以协调彼此对希腊的政策。1827年7月6日英、法、俄3国又缔结了《伦敦条约》,要求希、土双方停战。遭土耳其拒绝后,3国舰队在纳瓦里诺湾(今皮洛斯)歼灭了土、埃联合舰队。土耳其断绝同俄、英、法的外交关系,并号召进行“圣战”。沙俄以此为借口,于1828年4月14日正式对土耳其宣战,1829年8月20日占领亚得里亚堡,直接威胁土耳其京城君士坦丁堡。俄国的胜利引起土耳其苏丹的惊惶和欧洲其他列强的不安,英、法及普鲁士为了阻止俄军前进和防止奥斯曼帝国崩溃,出面调停。1829年9月14日,俄、土缔结了《亚得里亚堡条约》。条约包括 16项条款和1个议定书。俄国夺得多瑙河河口及整个黑海东岸地区,土承认由俄国负责“保护”多瑙河两公国(摩尔多瓦和瓦拉几亚)的自治权。土耳其向俄国及其他国家的商船开放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向俄国赔款,承认希腊独立。
22温卡尔-伊斯凯莱西条约 1833
Treaty of H□nk□r□skelesi
又译《安吉阿尔-伊斯克利西条约》。1833年俄国利用第一次土耳其埃及战争的机会,迫使土耳其签订的共同防御条约。1831年11月,第一次土、埃战争爆发。土耳其无力抵抗埃及的进攻,向欧洲列强求援,英、法等国未予支持。俄国为增强对土耳其的政治影响,维护俄国在黑海海峡的利益,立即表示愿意提供援助。 1833年2~4月,沙俄先后派遣3支舰队开到博斯普鲁斯海峡并在两岸登陆,宣称埃及不撤军,俄国舰队就不退出海峡。这一行动使英、法等国极为恐慌,它们两次调解土、埃冲突,在英、法两国的压力下,土耳其同埃及在5月4日签订了《屈塔希亚和约》,结束了第一次土埃战争,迫使俄国舰队撤离海峡地区。沙俄由于没有达到在海峡地区扩张的目的,于1833年7月8日撤军前,迫使土耳其签订了《俄土同盟条约》,即《温卡尔-伊斯凯莱西条约》。条约的公开条款规定:俄、土两国将永远保持和平、友好与同盟,在有关双方的和平与安全问题上,两国将采取一致态度,并彼此给予充分的帮助和最有效的支持;确认1829年的亚得里亚堡条约和俄、土间的其他条约与协定;在土耳其需要的时候,俄国将派出必要数量的军队以供调度。条约有效期 8年。作为交换条件,条约的秘密条款规定,土耳其承担根据俄国的要求封闭达达尼尔海峡的义务,即不得以任何借口允许任何一艘外国军舰出入该海峡。条约巩固了俄国在巴尔干和海峡地区已经取得的权益,特别是保证了俄国在黑海地区的安全,招致英、法两国的反对和两国舰队在土耳其沿岸的军事示威。
23赫拉特冲突 1837-1841
Helate conflict
因伊朗企图占领赫拉特而引起的形式上是英国与伊朗之间、实际上是英国与俄国之间的冲突。19世纪上半叶的赫拉特是阿富□西部的一个小邦,地处战略要冲,被称作通往印度的“大门”,为中亚各强国所觊觎,战乱频仍。赫拉特曾数度归属伊朗。自18世纪中叶以喀布尔为中心的阿富□王国建立后,赫拉特由阿富□人统治。以后,时而臣服于喀布尔,时而处于独立地位。19世纪上半叶,伊朗因俄国侵占其外高加索领土而企图占领赫拉特以弥补损失。俄国支持伊朗的行动,并劝阿富□ 统治者不加干涉。伊朗的行动和俄国的态度,使以印度为根据地向中亚扩张势力的英国感到震惊。1837年11月,伊朗军队 3万余人包围赫拉特。英国政府随即与伊朗断绝外交关系,并派遣军队入侵伊朗,占领波斯湾的哈尔克岛。1838年 9月,伊朗因久攻赫拉特不下,又有英人侵入法尔斯的传闻,遂以维持英伊友谊为遁词撤退,并与英国进行谈判。1841年10月,英伊关系恢复,英国交还哈尔克岛。赫拉特冲突实际上是俄、英在中亚地区的一次较量。伊朗军队中有俄国军事代表,而赫拉特防御战则是由英国军官指挥的。  此后,在1856年和 1885年英国同伊朗又因赫拉特而发生两次冲突。
24伦敦海峡公约 1841
Straits Convention of London
关于管理黑海海峡(即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的国际公约。1841年7月13日,由英国、俄国、奥地利、普鲁士、法国、土耳其 6国在伦敦签订。公约确认了奥斯曼帝国的“古代规则”。按照这个规则,博斯普鲁斯和达达尼尔两海峡在和平时期禁止任何外国军舰通行,土耳其有权准许友好国家使馆所辖的轻型军舰通过。公约使俄国丧失了从1833年《温卡尔-伊斯凯莱西条约》签订后所取得的在海峡的优势地位,第一次把黑海海峡置于国际监督之下,但公约只字未提海峡在战时的地位问题。公约激化了俄国和其他欧洲大国争夺海峡的斗争。1853年俄土战争发生后,英、法联合舰队通过海峡进入黑海,导致克里木战争。1856年 3月底交战国缔结的(《巴黎和约》)规定,黑海为中立区,禁止一切外国军舰出入两海峡,俄国和土耳其不得在黑海保有6艘以上800吨的轮船及 4艘以上200吨的船只和设置海岸要塞。
1870年10月30日,俄国政府利用普法战争和法国战败的有利时机,向上述(《巴黎和约》)签字国发出通告,宣布对俄国在黑海保有舰队的限制以及关于黑海中立化的条款失效。英国等西方列强被迫让步。1871年 3月13日,俄、土、德、奥匈、英、意、法 7国又在伦敦签订一个公约。公约取消了《巴黎和约》所规定的黑海中立条款,再次确定了封闭海峡、禁止外国军舰通行的原则,并同意土耳其有权在平时对友好和同盟国家的军舰开放海峡。
25克里木战争(东方战争、克里米亚战争) 1853-1856
Crimean War
亦称东方战争。旧译克里米亚战争。英、法与俄国争夺近东霸权所导致的俄国与英国、法国、土耳其、撒丁王国之间的战争。这次战争主要是在俄国的克里木半岛进行,故名。  
起因 自18世纪下半叶起,俄国在近东势力急速发展,力图攻占或与列强瓜分日趋衰落的土耳其帝国,控制黑海海峡,实现俄国南出地中海的宿愿。这就与在近东有重大政治经济利益的英、法两国发生冲突。英国不能容忍俄国在近东树立霸权,因为这会影响它与印度陆路交通的安全。法国自拿破仑三世称帝以后,亦力图进一步扩大在近东的势力,并通过对外战争来巩固其国内统治。战争的导火线是争夺“圣地”。所谓“圣地”问题就是法国支持的天主教僧侣与以俄国为靠山的东正教僧侣争夺耶路撒冷和伯利恒教堂的管辖权。1853年 2月,沙皇尼古拉一世反对土耳其将伯利恒教堂交天主教僧侣掌管,要求土耳其苏丹与沙皇签署专约,承认沙皇有权保护所有在苏丹统治下的信奉东正教的臣民。5 月,土耳其在英国大使的怂恿下,拒绝与沙皇缔约。俄国遂同土耳其断绝外交关系,并于7月3日以保护土耳其境内的东正教居民权利为由,占领土耳其的附庸摩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两公国。10月4日,土在英、法支持下对俄宣战。  经过 1853年11月,俄舰队在锡诺普歼灭土舰队。1854年1月,英、法舰队驶入黑海,并于3月27~28日先后对俄宣战。撒丁王国也与法缔盟,于1855年 1月参战。欧洲另外两个大国奥地利和普鲁士虽未直接参战,但也对俄国采取敌对态度。1854年 4月20日,奥、普在柏林缔结了反对俄国的同盟条约,奥地利陈兵边境,迫使俄国撤出摩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1854年 9月,联军在克里木的耶夫帕托里亚登陆,随即南攻俄国黑海舰队根据地塞瓦斯托波尔港口。中经 9月20日阿尔马河之战,联军包围塞港。俄国守军凿沉舰只堵塞港口以防来自海上的进攻。俄援军先后发动巴拉克拉瓦之役(10月25日)和英克曼之役(11 月5日),企图解塞港之围未果(见彩图克里木战争──巴拉克拉瓦战役(1854年10月25日))。联军屯兵城下过冬,翌年春恢复军事行动。6月,联军进攻塞港未下。8月,俄军发动切尔纳亚河之战,作了最后一次解围努力,未获成功。9月8日,联军猛攻塞港,法军攻下关键地区马拉霍夫要塞。3天后,塞港陷落,俄国败局已定。1855年10月中旬,奥地利向俄国提出通牒,要求俄国向英、法议和,如拒绝接受,奥将参战。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迫同意在奥国提出的 5项条件基础上议和。1856年 2月,交战双方签订停战协定。交战国和有关国家在巴黎举行和会,并于 3月30日签订《巴黎和约(1856)》。
阿尔马河战役(1854)  影响 克里木战争为时两年多,俄军死亡30万人、法军死亡10万人、英军死亡 6万人。战后,俄国的国际地位大为低落,西进之路受阻,于是它把侵略矛头转向中亚和远东,削弱了它对普鲁士的影响。克里木战争也是俄、奥关系的分水岭,两国由战前的相互勾结转为战后相互对立。俄、奥交恶一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政局、特别是巴尔干政局动乱的一个重要因素。zihun888@163.com
 楼主| aiyaya 发表于 06-4-7 15:28:48 | 显示全部楼层
战前战后国际关系名词解释(续篇)

26《巴黎和约》 1856
Peace Treaty of Paris
结束克里木战争的和约。1856年 2月25日起,克里木战争交战国英、法、撒丁、土耳其与俄国以及和议发起者奥地利举行会议。后因讨论黑海海峡问题,又邀请1841年《伦敦海峡公约》签字国之一普鲁士参加。3月30日签订《巴黎和约》。和约规定,欧洲列强正式承认土耳其为“欧洲协调”的一国,并保证奥斯曼帝国的“独立与完整”;俄国把多瑙河口及南比萨拉比亚归还给摩尔达维亚。放弃对奥斯曼帝国境内(包括摩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东正教教徒的保护权,由列强共同保障其利益。摩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仍处于土耳其宗主权之下,塞尔维亚自治,但土耳其苏丹对塞尔维亚的最高权力仍保留;俄国将卡尔斯归还给土耳其,收复被英、法联军占领的塞瓦斯托波尔及克里木的其他城市;黑海中立化,黑海海峡(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禁止各国军舰通行,俄、土在黑海都不得保有6艘以上800吨的轮船和4艘以上200吨的船只,也不得在黑海沿岸设立海军兵工厂和海军要塞。多瑙河上贸易航行完全自由,对一切国家开放,并由英、俄、法、奥、普、撒丁和土耳其组成“欧洲多瑙河委员会”来保证这一规定的执行。
《巴黎和约》的签订对俄国打开黑海海峡向南扩张的企图是一个沉重打击。使英、法两国在奥斯曼帝国境内建立了自己的优势地位。土耳其则沦入由欧洲列强支配和摆布的境地。
27普法战争 1870-1871
Franco-Prussian War
1870 年7月19日~1871年5月10日法国同普鲁士王国之间的一场重大战争。  普法矛盾由来已久,19世纪60年代两国关系恶化。法国企图阻碍德意志统一,称霸欧洲。普鲁士王国企图打法国以便统一德意志,争霸欧洲。英国、俄国则不愿法国过分强大,国际环境有利于普鲁士王国。
1868年西班牙爆发革命,西班牙临时政府建议德意志霍亨索伦王族的利奥波德亲王即西班牙王位。法国提出异议,普鲁士国王让步。1870年 7月13日法国要求普鲁士国王作出永久不让霍亨索伦家族继承西班牙王位的保证,普鲁士国王同意,并电告普鲁士王国首相O.von俾斯麦。而俾斯麦蓄意挑起战争,篡改了国王电文并公诸于众,使法国蒙受耻辱。西班牙王位问题成为战争导火线。
7月19日法国向普鲁士宣战。法军屡败。9月1日色当决战,2日拿破仑三世和M.-E.-P.-M.de麦克-马洪元帅率军投降 (见彩图普法战争-O.von俾斯麦前去会见被俘的拿破伦三世(1870年9月)。4日巴黎发生革命,推翻第二帝国,宣布共和,成立以L.J.特罗胥将军为首的国防政府。
战争初期,德意志人民为实现民族统一而战。后期发生转折,普鲁士王国从自卫转入侵略战争。普鲁士军队占领法国东北部,烧杀抢掠,矛头指向巴黎。  9月4日成立的特罗胥国防政府未作积极抵抗。19日普军包围巴黎。巴黎人民开始组织国民自卫军。10月27日A.-F.巴赞元帅率军在梅斯投降。1871年 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凡尔赛宫宣布成立德意志帝国,即德意志皇帝位。28日法德签订停战协定,规定法国投降,解除正规军武装,召开国民议会批准条约草案等。但巴黎国民自卫军继续保持武装,要求抗击德军。3月1日法国议会批准条约草案。 3月18日巴黎发生无产阶级革命,凡尔赛政府调集军队与德军配合封锁巴黎。 5月10日法德正式签订法兰克福条约,战争结束。条约条件苛刻:割让阿尔萨斯省和洛林省之大部给德国;法国赔偿50亿法郎,在赔款付清之前,德军留驻巴黎及法国北部诸省,占领军费由法国负担。
普法战争改变了欧洲政治军事格局。法国受到削弱,国际地位下降。普鲁士支配全德意志,成为强国,开始在欧洲拥有优势。
28三皇同盟 1873
Three Emperors’ League
德意志统一后, O.von俾斯麦为了孤立和打击法国,策划德皇与俄、奥两皇结成的同盟。1872年9月,奥皇弗兰茨•约瑟夫一世及首相安德拉希•居拉伯爵、俄皇亚历山大二世及首相A.M.戈尔恰科夫访问柏林,与德皇威廉一世及首相俾斯麦会晤。三国首相最后议定:维持欧洲现状;协同解决东南欧的纠纷。1873年5月6日,德皇威廉一世和俾斯麦、H.K.B.von毛奇访问彼得堡,德、俄签订一项军事协约。约定:缔约一方被欧洲任何一国进攻时,另一方应出兵20万相助。同年 6月6日,俄皇亚历山大二世和戈尔恰科夫访问维也纳,俄、奥两皇又签订《兴勃隆协定》,约定:遇有第三国侵略危及欧洲和平时,两国应立即商讨共同的行动方针。同年10月22日德皇也加入这一协定,协定至1875年有效,史称第一次三皇同盟。
柏林会议(1878)后,德俄关系恶化,1879年缔结的德奥同盟以俄国为假想敌。但俾斯麦为了防止俄、法联合,使自己两面受敌;而俄国也想联合德国在近东和两海峡与英国抗衡,因而在1881年6月18日俾斯麦与俄、奥两国大使在柏林又签订了三国协定。为期 3年。1884年续订,1887年废除。史称第二次三皇同盟。协定规定:缔约国之一与第四国作战时其他两国应守善意的中立,并尽力使冲突局部化;对土耳其欧洲领土的任何改变须经三国共同协议;三国承认封闭博斯普鲁斯和达达尼尔海峡的原则是涉及整个欧洲和具有相互约束性质的,三国将共同注意,务使土耳其不得将海峡所构成的这部分土耳其领土例外地供任何交战国作军事活动之用。另外,三国又签订一项附加的协议书,规定:奥国对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两省保留随时合并之权;三国不反对保加利亚和东鲁米利亚的合并。协定和协议书是秘密的,1920年才被披露。1887年协定期满,因俄、奥在巴尔干冲突加剧而未再续订。同年,俾斯麦另与俄国订再保险条约,此约维持到1890年。

29柏林备忘录 1876
Berlin Memorandum
1876 年俄国、德国和奥匈帝国为寻求巴尔干事件的解决方案在柏林草拟的备忘录。1875年,巴尔干半岛爆发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反对土耳其的民族起义,邻近的塞尔维亚和门的内哥罗均表支持。俄、奥、英、德都想乘机取利。奥匈帝国企图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并防范塞尔维亚进行干涉和俄国采取单独行动,于同年 12月30日由外交大臣G.安德拉希照会签署1856年《巴黎条约》的各国政府,要求土耳其在波、黑两省实行改革,包括土地、税收和宗教改革等等,以平息起义。土耳其同意,但起义者识破安德拉希的用心,断然拒绝。1876年5月,俄国外交大臣A.M.戈尔恰科夫同安德拉希、O.von俾斯麦在柏林举行会谈,寻求解决办法。5月13日通过了《关于巴尔干事件的备忘录》通称《柏林备忘录》。备忘录仍坚持在改善居民的命运时,不破坏政治现状,并在必要时应制止威胁现状的危机。其内容实为安德拉希照会的扩大本。法国和意大利同意三皇方案,但英国为制止俄国势力的扩张,唆使土耳其予以抵制。
30圣斯特凡诺条约(圣斯特法诺条约) 1878
Treaty of San Stefano
1878 年俄土战争结束后,俄国强迫土耳其在圣斯特凡诺签订的和约。1877年4月24日,俄土战争爆发。5月6日英国照会俄国,提出不得封锁苏伊士运河、占领埃及、夺取君士坦丁堡、改变海峡现状,不得向波斯湾推进的强烈要求。继之,英国又与奥匈谈判,企图共同干涉。奥匈因与俄国签订有《布达佩斯条约》,不愿开罪于俄国。同年6月开始,俄军渡过多瑙河,越过巴尔干山脉。1871年1月,俄军直逼君士坦丁堡城下。土耳其被迫于1月31日与俄国签订停战协定。英、奥对海峡出现[em:39]的新局势极为不满。在英、奥抗议和武力威胁下,俄国只得把军队驻扎在离君士坦丁堡12公里的圣斯特凡诺。1878年3月3日,俄土签订《圣斯特凡诺条约》。条约规定:1俄国取得南高加索的卡尔斯、阿达罕、巴统、巴雅西特等地和比萨拉比亚的南部。2建立大保加利亚公国,其版图北起多瑙河,南至爱琴海;东起黑海、西至奥赫里德湖,并包括几乎全部的马其顿。它隶属于土耳其苏丹,由俄军占领2年。3塞尔维亚、门的内哥罗、罗马尼亚独立。罗马尼亚获得北多布鲁查,但被迫将比萨拉比亚南部割让给俄国。④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自治,由俄、奥监督实行。⑤俄国获得比萨拉比亚西南部以及阿达罕、卡尔斯、巴统、巴雅西特。⑥黑海海峡在战时和平时均须对来往于俄国港口的商船开放。⑦土耳其赔款14.1亿卢布,其中大部分以割让上述土地代替。俄国势力在巴尔干半岛的扩张,引起英、奥等国的强烈不满。同年,德、俄、英、奥、法、意、土在柏林举行会议,7月13日签订《柏林条约》以取代《圣斯特凡诺条约》。
 楼主| aiyaya 发表于 06-4-7 15:2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战前战后国际关系名词解释(续篇)

31柏林会议 1878
Congress of Berlin (1878)
1878 年欧洲大国为修改俄国和土耳其签订的《圣斯特凡诺条约》在柏林召开的一次国际会议。1878年的《圣斯特凡诺条约》,引起英、奥的强烈不满。英、奥反对俄国在巴尔干扩大势力,反对在巴尔干半岛建立大斯拉夫国家保加利亚。奥匈帝国外交大臣G.安德拉希提议召开国际会议,重新审议和修改该条约。英国欣然赞同, 并以武力胁迫俄国让步。俄国因刚结束战争,内外交困,无力再战,被迫同意参加会议。
  会前外交活动 1878年 3月底,俄国派Н.П.伊格纳季耶夫去维也纳谈判。安德拉希要求分割大保加利亚,既要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又要在巴尔干西部占有优势,两国未取得一致意见。继之,俄国驻伦敦大使П.А.舒瓦洛夫同英国新任外交大臣R. A. T.索尔兹伯里谈判,1878年5月30日签订英俄密约,俄国允诺缩小保加利亚领土,英国则反对俄国取得比萨拉比亚南部以及巴统、阿达罕、卡尔斯。英俄妥协后,1878年6月4日英国又与土耳其签订防御同盟条约(又称《塞浦路斯条约》),英国愿保护土耳其的亚洲领土,土耳其则同意将塞浦路斯岛交给英国占领和管理。6月6日又签订了《英奥协定》,两国约定不准扩充保加利亚领土至巴尔干山脉以南,而英国则支持奥匈取得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这些协定为柏林会议铺平了道路。
  会议召开 1878年 6月13日柏林会议开幕。参加国有德、俄、英、奥匈、法、意、土耳其。出席会议的代表有:俄国首相兼外交大臣A.M.戈尔恰科夫和副代表舒瓦洛夫、德国宰相O.von俾斯麦、奥匈外交大臣安德拉希、英国首相B.迪斯累里和副代表索尔兹伯里。罗马尼亚、塞尔维亚、门的内哥罗、希腊、伊朗被邀参加会议,但没有表决权。德国为东道国,俾斯麦任会议主席。会上争论最多的是对保加利亚的处置问题及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归属问题以及俄国在南高加索获得领土问题。俄国因被战争削弱,会上又陷于孤立,被迫作出重大让步。7月18日与会各国签订了全文共64条的《柏林条约》,以代替《圣斯特凡诺条约》。
  条约内容 主要是:1保加利亚划为 3部分:马其顿地区仍属土耳其管辖;巴尔干山脉以南建立一个土耳其的自治省,称为东鲁美利亚,该省总督应为基督教徒;保加利亚公国的领土只限于巴尔干山脉以北地区,有权选举自己的王公,但需经苏丹认可和列强同意,并由俄国占领9个月,仍向土耳其纳贡;2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仍属土耳其,但奥匈帝国有驻军权和行政管理权;3承认塞尔维亚、门的内哥罗、罗马尼亚独立,但须分担土耳其的债务;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南部割让给俄国,以收回北多布鲁查作为“补偿”; ④俄国兼并巴统、阿达罕、卡尔斯;巴统宣布为自由港,作为商业港口;⑤关于海峡问题,重申1856年和1871年各条约规定的原则。
柏林会议的结果,使巴尔干问题更为复杂化,为欧洲各大国日后的新冲突埋下了祸根。
32德奥同盟 1879
Austro-German Alliance
1879年德国和奥匈帝国在维也纳结成的秘密军事同盟。
普法战争以后,德国宰相O.von俾斯麦为孤立和打击法国,力图联合奥匈帝国,拉拢沙皇俄国,阻止法俄接近。1878年柏林会议上,俾斯麦偏袒奥匈和英国,使沙俄失去了战胜土耳其所获得的权益。会后,德国借口检疫禁止俄国牲畜入口,又提高了粮食进口税,使俄国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德俄关系急剧恶化。俾斯麦觉察到法俄接近的迹象,为应付东西两线可能的进攻,选择奥国为伙伴。奥、俄在巴尔干的利益冲突不可调和;俄国对君士坦丁堡所造成的威胁,也把奥国推向德国。 1879年秋,俾斯麦开始积极筹备反俄的德奥同盟条约。 9月21日,俾斯麦前往维也纳同奥国首相G.安德拉希谈判。 9月24日签订了关于筹备缔结盟约的初步秘密议定书,规定了结盟的一般原则。10月 7日德国驻奥匈大使劳斯亲王和奥匈外交大臣在维也纳签署了这个同盟条约。条约主要内容:1缔约国一方遭到俄国的进攻,他方应以全部兵力援助,并不得单独媾和;2一方遭到第三国(指法国)进攻,他方应采取善意的中立;如进攻的国家得到俄国支持,缔约双方应共同作战;3条约的有效期暂定为 5年;④缔约国双方对条约应保守秘密。事实上条约一直存在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德奥同盟条约成为德国外交政策的基石,也成了当时欧洲国际关系的轴心。后来的德奥意三国同盟是德奥同盟的扩大。然而,德奥同盟带来的严重后果则是法俄同盟的成立。德奥同盟条约实际上成了欧洲列强分裂为两大对峙的军事同盟体系的开端,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基本因素之一。
33三国同盟 1882
Triple Alliance (1882)
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在维也纳结成的秘密同盟。德奥结盟后,O.von俾斯麦为进一步孤立法国,又利用法、意两国争夺突尼斯的矛盾,拉拢意大利加盟。 1881年法国从阿尔及利亚侵入突尼斯,并把它变成自己的保护国。意大利早已觊觎突尼斯,但苦于实力不足,不能单独对抗法国,便投靠德、奥。经过谈判, 1882年5月20日,德、奥、意 3国在维也纳签订同盟条约。条约主要内容:1如意大利遭到法国进攻,德、奥两国应全力援助,如德国遭受法国侵略,意大利也担负同样的义务;2缔约国的一国或两国遭受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大国(指法、俄)进攻,则缔约 3国应协同作战。意大利对此附有一个保留条件:如英国攻击德国或奥匈,意大利将不负援助自己盟国的义务。3当一大国(指俄国)攻击缔约国一方时,其他两缔约国应取善意的中立,即一旦发生俄、奥战争,意大利将保守中立。条约有效期5年,1887、1891、1902、1912年4次续订,并增补了一些义务条款。  三国同盟的缔结标志着欧洲列强两大对峙军事集团的一方初告形成。这个同盟条约与德奥同盟、三皇同盟同时存在,成为俾斯麦同盟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  三国同盟的矛头本是指向俄国和法国,随着德国不断扩张以及英、德矛盾日趋尖锐,意大利感到担心,从1896年起便采取措施,改善了它同法国的关系。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1915年5月意大利参加协约国,三国同盟瓦解。
34柏林会议1884-1885
Berlin Conference (1884~1885)
帝国主义列强在柏林召开的瓜分非洲的会议。1884年11月15日召开,1885年2月26日结束。英国、法国、德国、比利时、葡萄牙、意大利、奥匈帝国、丹麦、荷兰、俄国、西班牙、瑞典、挪威、土耳其和美国等15个国家的代表参加了会议,召集者为德国首相O.von俾斯麦(见彩图O.von俾斯麦(右2) 出席柏林会议(1878)) 。会议原定议程仅是解决刚果河(今扎伊尔河)流域的归属问题,但实际上是集中讨论和制定列强瓜分非洲的一般原则。  会上,英、法、德、比等国在刚果问题上,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利用列强间的矛盾,施展外交手腕,在会下同各国代表进行紧张的交易,使它们分别同他控制下的“国际非洲协会”签订协定,承认其对刚果盆地的主权,以“刚果自由邦”的名义,正式成为比王的私人领地。另一方面,会议也规定了在刚果盆地实行自由贸易,刚果河自由通航等条款。  柏林会议制定了列强分割非洲领土共同遵守的原则,签订了包括 38条内容的《总决议书》,规定《总决议书》签字国占领非洲沿岸土地或建立“保护国”时,必须分别通知“本决议书上的签字各国,以便它们必要时提出自己的要求”,同时必须“保证建立足以保护现有各种权利的统治权力,并在必要时,保证遵守规定条件的贸易自由与过境自由”,才能被看作“有效占领”,才会被其他国家确认。《总决议书》宣称:“为了非洲和全世界的最大利益”,各国的商人、传教士及其他方面的代表都能自由进入非洲内地。柏林会议后,列强掀起瓜分非洲领土的狂潮。到1912 年,列强已占领非洲96%的土地。非洲被各帝国主义国家基本上瓜分完毕。

35保加利亚危机 1885-1887
Bulgarian crisis
因保加利亚统一问题和欧洲列强争夺在保加利亚的势力范围而引起的一场巴尔干政局的危机。1878年柏林会议(1878)后,巴尔干政局仍以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和俄、奥对立为主要特点。1885年9月东鲁美利亚起义,驱逐土耳其行政长官,宣布合并于保加利亚。保加利亚大公亚历山大(1879~1886在位)批准了东鲁美利亚的请求。保加利亚公国国内亲俄与反俄势力一直进行着斗争。东鲁美利亚起义由反俄势力领导,因而俄国一反过去赞成该地区与保加利亚合并的主张,谴责亚历山大大公撕毁柏林条约。同时,东鲁美利亚的事态有向保加利亚人占人口半数以上的马其顿蔓延之势,这又引起奥匈帝国和塞尔维亚的惊恐。1885 年10月,各有关国家在君士丁堡举行大使级会议。德、奥、法、意支持俄国的方案即由土耳其收复东鲁美利亚,修改该地境内的法律。英国反对,提出由土耳其苏丹任命保加利亚大公为东鲁美利亚行政长官,并使保加利亚保持事实上的统一。斯时塞尔维亚在奥匈的支持下,借口维持巴尔干的均势,向保加利亚索取补偿。 1885年11月14日,塞向保宣战,侵入保境。保军反击获胜,追逐塞军,直逼塞京。11月28日,奥匈帝国以奥军参战援塞,威胁保无条件撤出塞境。保被迫接受以恢复战前状态为基础的议和条件。其后,在英国策动下,土耳其与保大公亚历山大谈判达成协议:双方同意采取英国的建议,由保大公兼任东鲁美利亚的土耳其行政长官。沙皇虽然不得不同意土、保协定,但对亚历山大大公余恨未消。1886年 8月21日,依靠俄国支持的一部分保加利亚军官废黜了亚历山大大公。此举引起保举国不满。部分军政界人士发动反政变,敦促亚历山大大公复位。沙皇政府反对,扬言要占领保加利亚。9月7日,亚历山大大公被迫弃位出走。1887年7月7日,保议会选出亲奥、德的萨克森-科堡-戈塔的斐迪南(1887~1908在位)为大公,保加利亚危机平息。  俄国在这场国际冲突中遭到失败,丧失了1877~1878年俄土战争后在保加利亚取得的政治优势。奥、德势力在保加利亚站稳了脚跟。整个危机期间,德国表面上持调和立场,但暗中支持奥匈,加深了俄国与奥、德之间的矛盾,促使俄国转而同法国接近。 [qq:1]
 楼主| aiyaya 发表于 06-4-7 15:2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战前战后国际关系名词解释(续篇)

36地中海协定 1887
Mediterranean Agreements
1887年英国、意大利和奥匈帝国以互换照会的形式订立的两次旨在维持地中海现状的协定。意大利和法国争夺北非,奥匈和沙俄争夺巴尔干,而法、俄都是英国在地中海的劲敌。德国宰相O.von俾斯麦竭力鼓励英国和意、奥合作,力图把它拉进德、奥、意三国同盟共同对付法、俄。1887年 2月12日,英、意约定维持地中海以及亚得里亚海、爱琴海和黑海的现状。意大利支持英国在埃及的政策,英国支持意大利在北非的政策。英、意要在共同利益问题上实行全面合作,但“这种合作的性质必须由它们在实行合作时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这意味着,一旦意、法进行战争,英国可不予意大利军事援助。奥匈于同年 3月24日,西班牙于5月4日先后加入该项协定。史称第一次地中海协定。在保加利亚危机期间,驻君士坦丁堡的英、奥、意 3国大使协议合力支持土耳其抵抗沙俄的侵略。在俾斯麦的推动下。1887年12月12日英、奥缔结协定。4天后,意大利也加入,3国商定共同维持近东现状,保护黑海海峡和确认土耳其对保加利亚及小亚细亚的宗主权,共同抵制俄国影响在土耳其的增长。并规定:如果土耳其抵制俄国在上述地区的非法举动,3国将立即就应采取的措施取得协议。如果它们认为土耳其串通或纵容俄国的非法举动,就暂时占领土耳其的一些地点,是为第二次地中海协定。协定中没有明确规定英国承担具体的军事义务,由于它坚持行动自由,没有同法、俄发生武装冲突。而随着英、德矛盾的发展,英国转向法、俄,协定丧失意义。
37巴格达铁路
Baghdad railway
起自博斯普鲁斯海峡经巴格达至波斯湾的铁路。19世纪80年代末,德国为争霸世界,推行东进政策,把势力伸入近东,力图修建一条铁路,使之与欧陆铁路相联接,成为一条自汉堡、柏林经君士坦丁堡和巴格达直抵波斯湾的大铁路。这一铁路不仅使德国势力控制土耳其;而且严重威胁高加索、波斯等地区和英属印度。因此,遭到俄、法尤其是英国的反对和阻挠。 1888年,德国从土耳其取得建造由博斯普鲁斯海峡至安卡拉铁路的租让权,并成立德国小亚细亚公司从事修建。1889年公司根据德皇指示,于1893年1 月又从土耳其取得延展铁路至科尼亚的租让权。英国强烈反对,德国即以反对英在埃及利益相威胁,英被迫让步。1896年,铁路建成。1903年德国又获得从科尼亚向前延展经巴格达至波斯湾的修建铁路租让权。英、法对此强烈反对,经过复杂谈判,英国仍坚决不同意以科威特为该线的终点。1914年6月15日英、德双方草签格雷-里赫诺夫斯基协定,英国不再阻挠此路的修建,德国也承诺铁路以巴士拉为终点,不再延伸到波斯湾。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未正式签约。巴格达铁路的全线工程拖到1934~1944年才由英、法、土三国分段建成,但此路已不再具有大战前那样的国际政治意义。
38再保险条约 1887
Reinsurance Treaty
德国宰相O.von俾斯麦为孤立法国,讨好俄国,1887年 6月18日同俄国签订的一项密约。由于1879年德奥同盟已经保证奥国在德、法战争中保持中立,这一条约又保证俄国的中立,德国因而获得了双重保险,故名。该约规定,缔约国一方如与第三国(法国和奥匈帝国除外)交战时,另一方应保持善意的中立并尽力使战争局部化,德国承认俄国在保加利亚和东鲁美利亚占优势的合法性。双方约定维持巴尔干半岛的现状并重申在1881年已经同意的原则,即俄、德共同对土耳其苏丹施加压力,不许外国军舰进入博斯普鲁斯和达达尼尔海峡。在附加的议定书里,俾斯麦同意在俄国采取行动保卫黑海入海口时,德国保证持善意的中立,并给俄国以道义的和外交的支持。这意味着,德国支持俄国占领海峡甚至君士坦丁堡。但是俾斯麦清楚,如果俄国有这种行动,英、奥必然反对。条约有效期为3年。俾斯麦去职后,德国政府拒绝续订。
39法俄同盟 1892
Franco-Russian Alliance
法国和俄国为对抗三国同盟于1891~1893年间形成的秘密军事同盟。法国自普法战争以来长期陷于德国的外交包围中,急需结束这种孤立困境。1887年德、俄关系急剧恶化,沙皇政府购买军火,推销公债,都指靠法国。法国利用俄国这种财政依赖性,促成法、俄结盟。德、俄《再保险条约》的终止,三国同盟条约的再次续订,英国同三国同盟的接近,都迫使沙俄政府向法国靠拢。1891 年 8月27日,俄国驻法大使与法国外交部长A.F.J.里博达成一项政治协定,提出法、俄两国中的一方受到侵略威胁时,双方应立即同时采取措施。它为法、俄结盟奠定了基础。  1892年 8月17日,法、俄两国在彼得堡签订军事协定。主要内容:1当法国遭到德国或意大利攻击时,或俄国遭到德国或奥匈帝国攻击时,双方都以全部兵力相互支援; 2如果三国同盟或其中一国动员兵力,法、俄一经得知,不需任何事先协议,应立即将兵力调到边境;3法国用于对付德国的兵力应为 130万人,俄国用于对付德国的兵力应为70万或80万人。这些军队应尽速全部参加战斗,迫使德国在东西两线同时作战。协定原定有效期限与三国同盟相同, 但自1899年以后就无限延期,一直存在到1917年。  协定经1893年12月27日和1894年1月4日俄、法互换批准函件开始生效。法俄同盟使欧洲大陆形成两个实力大致相当的对峙集团,即三国同盟与法俄同盟。
40“光辉孤立”
splendid isolation
旧译“光荣孤立”。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年,英国政府所奉行的外交政策。“光辉孤立”一词源于加拿大财政部长G.E.福斯特于1896年 1月在议会上就英国外交政策发表的演说。英国为维持欧洲大国之间的均势,不愿与任何大国或大国集团结盟,以保持行动自由。当欧洲形成德奥意三国同盟和法俄同盟两个对峙的营垒时,英国的主要竞争者是法国和俄国。虽然它同奥匈帝国和意大利订立两个地中海协定,但考虑到保卫德、奥边界安全比防守英吉利海峡抵御法国进攻的任务更为艰巨,所以坚决拒绝参加三国同盟。曾经肩负外交重任16年之久的R.A.T.索尔兹伯里勋爵坚持孤立政策,并引以为荣。  进入帝国主义时代,列强对殖民地的争夺日益尖税。损害英国威望的事情接连发生:1895年12月美国总统 G.克利夫兰(1885~1889,1893~1897在任)就委内瑞拉和英属圭亚那的疆界争议发表咨文,威胁英国让步;次年1月3日德皇威廉二世电贺德兰士瓦总统P.克留格尔(1825~1904在任)俘获南非的偷袭者。中日甲午战争之后,列强掀起割地狂潮,俄国占领旅顺,逼使英国舰队从港内撤走。 1897年 8月,俄国阴谋组织反英的欧洲大陆同盟。英国在世界事务中陷于孤立。殖民大臣J.张伯伦意识到处境危殆。为了保住英国在华利益,在1898年5月13日的演说中倡议同美国和其他大国订立同盟以阻止俄国扩张。但当时美国正忙于加勒比海事务,无暇他顾。德国也不愿为英国火中取栗。惟日本与英国抱有反俄的共同目标,双方于1902年结成同盟。以后又签订1904年的英法协定和1907年的英俄协定,英国“光辉孤立”的外交政策遂告结束。
 楼主| aiyaya 发表于 06-4-7 15:29:10 | 显示全部楼层
战前战后国际关系名词解释(续篇)

41法绍达冲突(法绍达事件) 1898
Fashoda Incident
1898 年英、法两国为争夺非洲殖民地在苏丹发生的一场战争危机。法国为扩大其在西非、中非的殖民地,积极向东推进。企图从佛得角至索马里建立一横贯非洲并连接阿尔及利亚的殖民地。英国自1882年占领埃及后,继续向南扩展,企图征服苏丹,并把英属南、北非殖民地连接起来。1898年7月,由J.马尔尚上尉率领的一[em:31]支法军占领了尼罗河上游苏丹的法绍达(1904年改名科多克)。同年 9月,H.H.基钦纳率领的英军也抵达法绍达。英国要求马尔尚撤出法军,遭拒绝,两国关系紧张,几乎导致战争。最后,法国由于没准备好同英国在海外作战, 又担心同英国冲突会削弱法国在欧洲大陆上的地位,特别是担心德国乘机再次进攻法国,便作了让步。1898年11月3日,法国政府命令马尔尚从法绍达撤退。 1899年3月21日,英、法两国达成协议,基本上以乍得湖、刚果河和尼罗河流域为双方殖民势力范围的分界线,法国放弃对尼罗河上游地区的领土要求,承认英国在苏丹的统治权。作为补偿,法国取得乍得湖流域和瓦达依。法绍达冲突的和平解决为后来英、法两国在1904年进一步妥协和接近、共同对付德国开辟了道路。
42美西战争 1898
Spanish-American War
美国为夺取西班牙殖民地而发动的一场重新瓜分世界的最早的帝国主义战争(1898年4~8月)。19世纪最后30年间美国垄断资产阶级为扩大商品销售市场,取得廉价原料和新的投资场所,走上向外侵略扩张和争取世界霸权的道路。  
起因 在美国对外扩张的目标中,古巴具有突出的地位。美国在古巴的投资达5000万美元,控制蔗糖、采矿等重要经济部门。美古贸易总额每年约 1亿美元,超过西班牙与古巴之间的贸易额。此外,在太平洋和远东地区,美国还想从西班牙手中夺取菲律宾,并以此作为据点,参与掠夺中国。  1895年 2月古巴爆发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的大起义。西班牙殖民当局进行血腥镇压,在古巴建立集中营制度,残酷迫害起义者和无辜百姓,但未能扑灭起义。这些暴行受到美国人民的谴责。美国的扩张主义者乘机制造舆论,加强战争宣传。 1898年2月8日,《新闻报》刊载西班牙驻美公使 D.德洛梅的一封私人信件。他把美国总统W.麦金利(1897~1901在任)说成是一个“软弱而哗众取宠的人”。美国舆论哗然,导致德洛梅的去职。紧接着,派往哈瓦那保护侨民的美舰“缅因”号于2月15日在该港爆炸沉没。这一事件为正在煽动战争狂热的美国资产阶级报刊提供极好的借口。它们提出记住“缅因”号的口号,要求“惩罚”西班牙。  3月27日,美国通过驻西班牙公使提出要求西班牙在古巴停火和取消集中营法等条件。西班牙为了避免对美作战,在 4月上旬基本上接受美国的要求。但麦金利对西班牙作战的方针已定,仍于4月25日正式宣战。  
过程 5月1日,美国亚洲舰队在马尼拉湾内摧毁西班牙舰队,并占领马尼拉。6月在古巴登陆。7月3日,另一支西班牙舰队又在古巴圣地亚哥港外,与美国舰队的交战中,全军覆没。美军占领了圣地亚哥,接着又占领西属波多黎各。西班牙在古巴和菲律宾的地面部队,分别受到当地起义队伍的沉重打击。西班牙被迫通过法国驻美大使乞和。两国在8月12日签订停火协议。停火前,美国陆军已经在古巴和波多黎各登陆(见彩图美西战争-瓜西马尔战役(1898年6月24日))。 8月13日,美军又在马尼拉登陆。1898年10月 1日,美西两国开始在巴黎举行和谈,12月10日签订《巴黎和约》。美国从西班牙手中取得波多黎各和关岛等殖民地,还以2000万美元的代价,取得菲律宾宗主权;西班牙承认古巴独立。在古巴政府建立前由美国占领,但战后美国并不撤军,并于1901年迫使古巴接受普拉特修正案,规定古巴未经美国允许,不得与外国签订条约或借款。美国有权在古巴修建军港,租借煤站及军事基地等。美西战争进行期间,美国乘机兼并夏威夷群岛,并占领具有军事价值的威克岛。
通过美西战争,美国大大加强了它在加勒比海和太平洋远东地区的军事和政治经济地位,为进一步扩大对拉丁美洲和中国的侵略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43大棒政策
Big Stick Policy
美国第26届总统T.罗斯福提出和实行武力威胁和战争讹诈的外交政策。他曾在一次演说中援引了一句非洲谚语:“手持大棒口如蜜,走遍天涯不着急”来说明他任内(1901~1909)的外交政策,后发展成所谓“大棒加胡萝卜政策”。  20世纪初,美国凭借其大为增强的军事经济力量,积极推行向外扩张计划,加强了对拉丁美洲,特别是加勒比海地区的侵略。罗斯福根据A.T.马汉的制海权理论,主张以武力为后盾,迫使拉丁美洲国家“循规蹈矩”,听命于美国。  在大棒政策的指导下,美国凭借武力,多次公开干涉拉丁美洲国家的内政。1903年,罗斯福参与策划并出动海军支持巴拿马政变。1904年,美国又出动军舰,迫使多米尼加共和国将一切关税交给美国管理。美国推行大棒政策的地区,并不限于拉丁美洲。在解决阿拉斯加与加拿大的边界纠纷中,美国也对英国和加拿大施加压力。1904年,一名美国公民在摩洛哥被捕,美国政府立即出动军舰,并发出最后通牒,迫使摩洛哥释放被捕者。  罗斯福一再出动武装力量,肆意干涉他国的作法,激起拉丁美洲各国的强烈反对,也引起本国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满。
44金元外交
Dollar Diplomacy
美国从W.H.塔夫脱总统执政时期(1909~1913)开始执行的,鼓励和支持银行家扩大海外投资,以实现向外扩张的外交政策。  T.罗斯福总统推行的 “大棒政策”遭到世界各国,特别是拉丁美洲人民的反对,故塔夫脱和国务卿P.C.诺克斯鼓吹积极的经济扩张政策。塔夫脱提出“用金元代替枪弹”,诺克斯则提出“每个外交官都是推销员”的口号。他们主张运用外交政策推动和保护美国银行家的海外投资,特别是对拉丁美洲加勒比海地区和中国扩大投资,在这些地区排挤和取代其他帝国主义国家。他们认为海外投资可以帮助美国实现向外扩张的目标。事实上,金元并没有完全取代枪弹,而只是枪弹的补充。二者常常交替使用或同时使用。  在这种政策的鼓励下,美国资本大量投入加勒比海地区各国,美国银行家还挤入国际银行团,参加对中国湖广铁路的贷款计划,并积极策划扩大对中国东北地区的投资和经济渗透。由于这种使弱小民族沦为美国的附属国的政策具有一定的欺骗性,继塔夫脱之后担任总统的T.W.威尔逊也继续推行这项政策。此后美国政府经常实行金元加实力的政策,直至1934年才稍有改变。
45英布战争(南非战争、布尔战争)1899
Anglo-Boer War
英国同荷兰移民后裔布尔人建立的南非共和国和奥兰治自由邦为争夺南非领土和地下资源而进行的一场战争。也称南非战争或布尔战争。  
战争起因 19世纪下半叶,在南非班图人世代居住的奥兰治和德兰士瓦,先后发现了蕴藏量十分丰富的金刚石矿和金矿。欧洲移民大批涌入,开矿寻宝。几年内德兰士瓦采金量占世界采金量的21.2%。英国垄断资本家C.J.罗得斯收买矿权,建立矿业公司,垄断了金刚石和部分黄金的生产。德国也逐渐在布尔人治地内建立了强大的经济和政治势力。英、德展开了激烈的角逐。在金矿资本家的怂恿下,英国政府为控制所有矿区,力图占领德兰士瓦,兼并布尔人治地。布尔人为维护其利益,靠拢德国,对抗英国。19世纪末,英国工业家与布尔农场主的利益冲突已发展到无法调和的地步。英布双方为铁路运费、关税等问题几次举行谈判,最终破裂。争端表面上集中在德兰士瓦境内英国移民的选举权问题上。布尔人积极备战,修筑工事,向德国购买大批新式武器。英国从本国各地区调兵,向南非集结。 1898~1899年,英国先后取得德、法、葡诸国在英布冲突时保持中立的允诺,使布尔人陷于外交孤立。1899年10月9日布尔人向英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其停止军事调动。英国拒绝。10月11日战争爆发。  
战争过程 英国先后动员了44万军队,布尔人有8.8万人参战。英国运到南非的军事武器装备共达13.74亿吨,动用了1027艘舰船。非洲人对这场白人战争交战者的任何一方都不予支持。战争进程分3个阶段:  第1阶段:1899年 10月至1900年1月。战争初期,布尔人采取攻势,主力伸向东南,占领纳塔尔北部,包围莱迪史密斯。另一支西向切断英国铁路干线,包围金伯利和马弗京两城。12月,在科伦索、斯托姆贝赫和马格斯方丹3条战线上,布尔军击退了英军解围部队的进攻。英军损失惨重。但到年底,布尔军进攻已失去了势头,转而采取分兵围攻城市,分散了兵力。致使主力未能直捣东部沿海和德班港。在初期军事胜利的形势下,布尔人制定了“伟大的布尔非洲”的计划,企图把开普、纳塔尔、贝专纳兰、罗得西亚等非洲居民占绝大多数的地区并入其统治范围。 第2阶段:1900年2月至1900年9月。连遭挫折的英军更换主帅,援军源源开到,总数增至18万人。英军集结于奥兰治河以北,分东、北两路突入布尔人心脏地区。1900年2月前后解救了陷于重围的城市,3月转入攻势,占领布隆方丹、约翰内斯堡、比勒陀利亚等城市。纪律松懈的布尔军队纷纷自行解散回家,守卫自己农场。9月,德兰士瓦共和国总统克鲁格流亡欧洲。英国宣布吞并德兰士瓦共和国和奥兰治自由邦。但是,英国同布尔人的战争并未结束。  第3阶段:1900年9月至1902年5月。布尔军退出城市后,分成小股部队进行游击战,切断铁路交通,掠取英军给养,歼灭小股英军,骚扰市郊,甚至远袭开普中心区。英军为了应付到处袭击的布尔人游击队,疲于奔命、伤亡重大。  
战争延续了2年7个月。英军消耗战费2.5亿镑,死亡21942人;布尔人死于战场3990人,死于集中营27927人。在英军的优势面前,布尔人为了维护他们对非洲人的剥削和压迫的地位,被迫同英国妥协。  战争结束 和平谈判从1902年2月开始,持续了3个月,布尔人答应停止军事抵抗,交出全部武器,承认德兰士瓦共和国和奥兰治自由邦并入英帝国。英国则保证:战后的军事管制将尽速由民政代替,只要情况许可,就将成立导向自治的代议机构;在实行自治以前不给予非洲人选举权,即使将来授予他们选举权,也严加限制,以保证白人的绝对优势。英国政府将支付300万英镑用来恢复布尔人的家园。1902年5月31日,和约由双方代表在弗里尼欣签字。英国攫取了蕴藏大量黄金和金刚石的德兰士瓦和奥兰治领土。布尔人得到了英国给予的关于继续维持他们压迫剥削非洲人的地位的保证
 楼主| aiyaya 发表于 06-4-7 15:29:20 | 显示全部楼层
战前战后国际关系名词解释(续篇)

46海牙和平会议 1899、1907
Hague Peace Conferences
1899年和1907年在荷兰海牙召开的两次国际和平会议。又称海牙会议。19世纪末,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欧洲和世界霸权,展开了军备竞赛,其中尤以英、德两国之间的竞争最为激烈。俄国因国内财政拮据、工农运动蓬勃发展,在大国争霸中感到力不从心。为了赢得时间,限制对手,1898年 8月24日俄皇尼古拉二世(1894~1917在位)建议在海牙召开和平会议,并邀欧、亚及北美各独立国家参加。各国对沙俄的和平倡议虽持怀疑态度,但为了实现各自的外交目的,都没有表示拒绝。  第一次海牙和平会议(1899年5月18日~7月29日)参加会议的有中、俄、英、法、美、日等26国。由于德国及其他国家的反对,无论裁减军备或限制军备都没有取得任何成果。会议签订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公约》、《陆战法规与惯例公约》和《日内瓦公约诸原则适用于海战的公约》 3个公约。规定在海牙设立一个永久的仲裁法庭,以处理国际间的争执。至于争执案件是否交付仲裁法庭审判,其权操在各个国家的手里。会议还通过了限制战争行动手段的 3项宣言:1 5年内禁止从气球上或借助于其他类似的新方法投掷炸弹和爆炸物的宣言;2禁止使用专门用来施放窒息瓦斯和毒瓦斯炸弹的宣言;3禁止使用在人体内易爆或易崩子弹的宣言。  会后,帝国主义国家军备竞赛愈演愈烈,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战争连绵不断。在两大军事集团斗争日益加剧的情况下,美国总统T.罗斯福建议,由尼古拉二世出面再次召集和平会议。  第二次海牙和平会议(1907年6月15日~10月18日)44个国家参加,除第1次与会国(因挪威已与瑞典分立, 共27国)外,还有17个中南美国家。会议议程与第1次会议基本相同。关于限制军备问题的讨论无进展。重新审定了1899年的 3个公约,通过了有关中立问题、海战法规等10项新公约。在国际文献中是按以下次序排列的:1《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公约》;2《限制用兵力索债公约》;3 《关于战争开端的公约》;④《陆战法规与惯例公约》;⑤《陆战时中立国及其公民的权利义务公约》;⑥《关于战争开始时敌国商船地位的公约》;⑦《关于商船改充战船的公约》;⑧《敷设自动水雷公约》;⑨《战时海军轰击公约》;⑩《日内瓦公约诸原则适用于海战的公约》;□《海战时限制行使捕获权的公约》;□ 《关于设立国际捕获物法庭公约》;□《海战时中立国权利义务公约》。这些公约,除第12项外,是为世界大多数国家所承认的有效的国际法文献。会议还通过了几个宣言、决议和8年后召开第3次和平会议的建议(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这项建议未能实现)。  两次海牙会议所通过的13项公约和文件,总称《海牙公约》或称《海牙法规》。海牙会议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原则和方法称为海牙体系。
47英日同盟 1902
Anglo-Japanese Alliance
1902 年英国和日本为对抗俄国在远东的扩张而结成的军事同盟。20世纪初,英国为了加强在远东的地位,力图假日本之手遏制俄国在远东的扩张;而日本为侵占朝鲜和中国东北急于寻求反俄的同盟者。1902年 1月30日,英国外交大臣兰斯多恩侯爵(第五)H.C.K.佩蒂-菲茨莫里斯和日本驻英大使林董签订了《英日同盟条约》。主要内容是:缔约国双方相互承认有权保护自己在中国和朝鲜的利益,如英国在中国的、日本在中国和朝鲜的“特殊利益”遭到他国威胁,或因中朝内部发生“骚乱”而受到侵害,两国有权进行干预;缔约国一方为保护上述利益而与第三国作战时,另一方应严守中立;如缔约国一方遭到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进攻时,另一方应予以军事援助,共同作战。条约有效期为 5年。在秘密条款中还规定:两国海军应配合行动,在远东海域保持优势。英、日同盟是针对俄国的军事攻守同盟,也是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工具。同盟订立后,日本加紧扩军备战,发动了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1905年两国签订了第 2个同盟条约,承认日本对朝鲜的“保护权”,重申在遭到任何第三国进攻时,应提供军事援助。1911年签订第3个同盟条约。1921年12月13日宣告失效。
48摩洛哥危机
Moroccan crises
20世纪初期,法、德两国为争夺摩洛哥所引起的战争危机。摩洛哥北临地中海,西接大西洋。它的重要港口丹吉尔扼大西洋进入地中海的门户直布罗陀海峡,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成为欧洲列强争夺的要地。进入20世纪以来,法国迅速向摩洛哥扩张势力,大肆进行经济渗透,控制摩洛哥财政,并同西班牙划分在摩洛哥的势力范围,与德国发生冲突,导致两次国际危机。  
第一次摩洛哥危机(1905~1906) 1904年4月英法签订协定(见三国协约),法国承诺不干涉英国在埃及的行动;英国则承认摩洛哥是法国的势力范围。但这侵犯了德国在摩洛哥的殖民利益。 1905年 2月,法国要求摩洛哥苏丹在法国监督下进行“改革”,企图使摩成为法国的“保护国”。德国立即进行抗衡,3月31日德皇威廉二世访问摩洛哥城市丹吉尔,宣称德国要维护摩洛哥的独立,列强在摩洛哥的地位绝对平等。接着德国宰相B.H.M.K.von 比洛向参加1880年《马德里条约》的所有国家建议,把摩洛哥问题提交国际会议讨论。《马德里条约》规定,所有外国及其公民在摩洛哥所享有的通商权利和其他权利均应一律平等。德国给法国的照会以战争相威胁,法国外长T.德尔卡塞采取强硬态度,并得到英国的支持。局势顿形紧张。6月6日,法国内阁会议发生激烈争论,德尔卡塞被迫辞职,总理M.鲁维埃兼任外长,同德国继续谈判,7月8日达成协议,双方同意召开《马德里条约》参加国的国际会议讨论摩洛哥问题,即 1906年 1月召开的阿尔赫西拉斯会议。由于英、俄支持法国,会议结束时签订了有利于法国的条约。承认摩洛哥独立,但又承认法国和西班牙对摩洛哥的警察控制权。  
第二次摩洛哥危机(1911)阿尔赫西拉斯会议后,法国加紧了对摩洛哥的控制。1907年3月,法国占领东摩洛哥的乌季达;5月又在卡萨布兰卡强行登陆。1911年春,摩洛哥首都非斯爆发反对苏丹和法国侵略者的人民起义。5月,法国乘机以保护侨民为由,占领非斯及其他城市。同月,德国向法国要求分割一部分法属非洲殖民地给德国作为补偿。7月1日,又借口保护德国商人的生命财产,派遣炮舰“豹”号开往摩洛哥大西洋岸的港口阿加迪尔。史家称这次战争危机为“豹的跳跃”。德国的行动震惊了世界。英国认为德国军舰停泊在阿加迪尔是对英国海上霸权的威胁。7月21日,英财政大臣D.劳合•乔治发表了暗示英国不惜因摩洛哥问题与德国一战的演说,并进行相应的海军作战动员。面对英国的强硬态度,同时又适值国内发生金融危机,德国被迫退让,与法国就较小规模的补偿问题进行谈判。11月4日,法、德达成协议,德国承认摩洛哥受法国保护,法国则给予德国一部分法属刚果领土作为补偿。1912年3月法、摩签订《非斯条约》使摩洛哥沦为法国的保护国。
49阿尔赫西拉斯会议(阿尔黑西拉斯会议) 1906
Algeciras Conference
1906 年1月16日~4月7日,欧洲列强在西班牙南部海港城市阿尔赫西拉斯举行的谋求平息德、法两国关于摩洛哥冲突的国际会议。参加会议的有英、德、法、美、西、意、奥、俄、荷、比、葡、瑞(典)和摩洛哥13国代表。德国要求各国在摩洛哥享有的权益绝对平等,反对法国把摩洛哥变为自己的“保护国”。会议的主要议题有两个。一是摩洛哥警察权问题。德国主张设立国际机构管理摩洛哥警察,法国要求由它管理或至多由它和西班牙共同管理。二是对摩洛哥银行实行监督问题。德国要求列强在该银行中拥有相等的股份。法国同意摩洛哥银行国际化,但要求在银行的固定资本中拥有比其他国家略多一些的股权。会上,出于各自的利益,英国支持法国。俄国急需法国的贷款,劝告德国对法国让步。美国着眼于欧洲的均势,也倾向支持法国的立场。西班牙和意大利对法国已有许诺在先,其他与会国则以多数国家的意见为自己的意见。奥匈帝国是支持德国的唯一国家。德国陷于孤立。 4月7日,会议通过《最后议定书》,共123条,声称承认摩洛哥独立,但规定:摩洛哥的警察组织和治安权力交由法国和西班牙管理;对摩洛哥财政实行国际监督。由与会的几个大国提供资金,成立国家银行,法国占较多股份,业务活动受法国法律的管辖;外侨可以购置土地,从事商业、采矿等活动;关税由一名政府代表、一名外国代表和一名国家银行代表组成的常设委员会管理。这次会议实际上是欧洲几个大国以牺牲摩洛哥主权为代价,推行帝国主义强权政治的一次交易(见摩洛哥危机)。
50日俄战争 1904
Russo-Japanese War
20世纪初日本和俄国为争夺在朝鲜和中国东北的权益进行的以中国东北为主要战场的帝国主义战争。19世纪末20世纪初, 俄国把扩张矛头指向中国东北和朝鲜。1894年,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和朝鲜的“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由于条约规定割让的领土中有中国辽东半岛,致使俄国在远东的扩张受阻。1895年4月,俄国联合法国、德国进行“三国干涉”,迫使日本将辽东半岛归还中国。不久辽东半岛落入俄国之手。1900年,俄国乘中国爆发义和团运动之机,出兵占领中国东北全境,并乘机加紧向朝鲜渗透,引起英国、美国的不安。1902年 1月,英国与日本缔结《日英同盟条约》以对抗俄国。美国亦积极支持日本抵制俄国,使俄日矛盾进一步激化。日本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当它登上近代世界历史舞台时,世界市场已被瓜分殆尽。于是日本急于采用军事扩张手段进行殖民地掠夺,并逐渐形成向亚洲大陆扩张的“大陆政策”。“三国干涉”使日本向大陆扩张受挫。日本以“卧薪尝胆”为口号,制订了十年扩军计划,决心与俄国一战。至1903年前后,日本扩军计划基本完成,并取得了英、美的支持,从而坚定了对俄开战的决心。此时,俄国宫廷中以A.M.别佐布拉佐夫为首的冒险主义集团掌握实权,主张对远东采取强硬政策;俄国还自恃有法国的支持。于是,日俄爆发战争已不可避免。 日俄战争首山堡战斗中死伤的日军官兵  1904年2月8日,日本不宣而战,派遣海军偷袭旅顺口的俄国舰队,陆军先遣队在朝鲜仁川登陆。 9日俄国对日宣战。10日日本对俄正式宣战。 4月下旬,日军渡过鸭绿江。 5月,在辽东半岛登陆的日军占领金州,围困旅顺口。 8月下旬,日俄陆军在辽阳会战,俄军大败,日军占领辽阳,双方隔沙河对峙。这时,驻旅顺口的俄国舰队企图突围,转移至海参崴(今符拉迪沃斯托克)。 8月10日双方舰队在黄海激战,俄方惨败。1905年1月2日,日军攻陷旅顺口。 3月,日俄陆军在奉天(今沈阳)附近决战,日军获胜。此后双方在昌图与四平间对峙。5月27日,俄国从欧洲增派的第二太平洋舰队(波罗的海舰队)驶抵对马海峡,双方海军展开决战。28日俄国舰队在日本海被全歼。6月初,美国向日俄双方提出议和建议。8月10日,日本的小村寿太郎和俄国的С.□.维特全权代表本国在美国朴次茅斯举行和谈。9月5日双方代表在《朴次茅斯和约》上签字。根据和约,日本获得库页岛南部并取得旅顺和大连的租借权、长春至旅顺间的铁路及其支线的管辖权,并攫取了对朝鲜的实际控制权。  日本和俄国在中国东北进行的侵犯中国主权的非正义战争,使中国人民遭受深重的灾难。对此清政府竟然宣布把辽河以东划为“交战区”,而自称是处于“局外中立”的地位,并在日本压力下,承认了侵略者的无理要求,为日本进一步侵略中国埋下祸根。日俄战后,日本加紧对朝鲜实行殖民侵略,1910年吞并了朝鲜。战败的沙皇俄国危机重重,终于导致1905年革命的爆发。[qq: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1-30 13:46 , Processed in 0.108430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