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代汉语笔记 (对历史文选很有用噢)

[复制链接]
21#
 楼主| aiyaya 发表于 06-4-7 16:08:33 | 只看该作者
继续

第三章    文选
馮諼客孟嘗君   《戰國策·齊策》
【《戰國策》介绍】《戰國策》是一部經過西漢劉向整理、編定的戰國時期歷史文獻彙編。分爲東周、西周、秦、齊、楚、趙、魏、韓、燕、宋衛、中山十一部分,共三十三篇。
本書記載了戰國時期二百多年間各諸侯國在政治、軍事、外交等方面的鬥爭以及在這些鬥爭中遊説之士提出的政治主張和鬥爭策略。《戰國策》不僅是一部史學著作,而且是一部著名的散文集。其語言生動流暢,人物形象逼真,議論縱橫恣肆,善於運\用寓言故事來説明抽象的道理,所以對後世文學語言有很大的影響。
東漢高誘曾經為它作注,到宋代時已有散佚,今本則是由北宋曾鞏補修而成。1973年在長沙馬王堆漢墓中發現了類似《戰國策》的帛書,定名為《戰國縱橫家書》,可以補今本的不足,在校勘上也有很大的作用。
【题解】本文選自《戰國策·齊策四》,描寫了戰國四公子之一的孟嘗君門客馮諼的故事。文章通過馮諼對收債市義、遊説諸侯、在薛立宗廟等為孟嘗君營造三窟事件的描述,生動地刻畫了馮諼深謀\遠慮的策士形象。文章語言生動、形象鮮明。
齊人有馮諼者,貧乏不能自存,使人屬孟嘗君,願寄食門下①。孟嘗君曰:“客何好②?”曰:“客無好也。”曰:“客何能③?”曰:“客無能也。”孟嘗君笑而受之,曰:“諾④。”
【註釋】①馮諼(xuān):又作“馮煖”“馮驩”,戰國時期齊國策士。 貧乏:窮困。 自存:自己養活自己。 屬:後作“囑”,囑託,轉達意願。 孟嘗君:姓田,名文,齊王室貴族,任齊相。“孟嘗君”是其封號。多門客,與楚國春申君、魏國信陵君、趙國平原君、並稱“戰國四公子”。 寄食:依附他人而生活,即充當門客。②何好:喜好什麽。(有什麽喜好)③何能:有什麽才能。④諾:應答的聲音。
左右以君賤之也,食以草具①。居有頃,倚柱彈其劍,歌曰:“長鋏歸來乎,食無魚②!”左右以告。孟嘗君曰:“食之,比門下之客③。”居有頃,復彈其鋏,歌曰:“長鋏歸來乎,出無車④!”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嘗君曰:“為之駕,比門下之車客⑤!”於是乘其車,揭其劍,過其友曰:“孟嘗君客我⑥!”後有頃,復彈其劍鋏,歌曰:“長鋏歸來乎,無以爲家⑦!”左右皆惡之,以爲貪而不知足⑧。孟嘗君問:“馮公有親乎⑨?”對曰:“有老母。”孟嘗君使人給其食用,無使乏⑩。於是馮諼不復歌。
【註釋】
①左右:孟嘗君手下的辦事人員。 以:以爲。 賤:意動用法,輕視,看不起。 食:給……吃。 草具:粗劣的食物。②居有頃:不久以後。 鋏:jiā,劍柄,這裡指代劍。③比:與……相同。④車:古音讀“居”。⑤為之駕:給他準備馬車。⑥揭:舉。 過:拜訪。 客:名詞意動用法。把……當成客人。⑦無以爲家:沒有用來養家的東西。⑧惡:厭惡。⑨親:父母。⑩給:供給,供應。 無:不要。
後孟嘗君出記,問門下諸客:“誰習計會,能爲文收責于薛乎①?”馮諼署曰:“能②。”孟嘗君怪之,曰:“此誰也③?”左右曰:“乃歌夫‘長鋏歸來’者也④。”孟嘗君笑曰:“客果有能也!吾負之,未嘗見也⑤。”請而見之,謝曰:“文倦於事,憒於憂,而性懧愚,沉於國家之事,開罪於先生⑥。先生不羞,乃有意欲為收責於薛乎⑦?”馮諼曰:“願之。”於是約車治裝,載券契而行⑧。辭曰:“責畢收,以何市而反⑨?”孟嘗君曰:“視吾家所寡有者⑩。”
【註釋】①記:文告之類的東西。 習:熟悉。 計會:會計。 責:後作“債”。 薛:孟嘗君繼承其父田嬰的食邑,故城在今山東省滕州市東南二十二公里處。②署:簽名。③怪:意動用法。感到奇怪。④乃:副詞,就。 夫:指示代詞,那。⑤負之:對不起他。⑥謝:道歉。 倦於事:被事務搞得很疲倦。 憒於憂:被憂慮的事情搞得心煩意亂。 憒:心亂。 性:性格。 懧:nuò,同“懦”,懦弱。 開罪:得罪。⑦羞:以此感到羞恥。 乃:竟然,卻。⑧約車:套車。 治裝:整理行裝。 券契:契約,借據。⑨何市而反:買什麽東西回來。 反:後作“返”。⑩所寡有者:缺少的東西。
驅而之薛,使吏召諸民當償者,悉來合券①。券徧合,起,矯命以責賜諸民,因燒其券,民稱萬歲②。
【註釋】①驅:趕車。 之:到……去。 償:償還,還債。 悉:都。 合券:古代的契約多寫在竹簡或木牘上,旁邊刻有齒,中分兩半,雙方各持一半。對證時,兩半合起來驗看,稱作“合券”。②徧:biàn,同“遍”。 矯命:假传命令。 諸:代词“之”和介词“乎(于)”的合音兼义词。
長驅到齊,晨而求見①。孟嘗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見之,曰:“責畢收乎?來何疾也②?”曰:“收畢矣。”“以何市而反?”馮諼曰:“君云‘市吾家所寡有者’,臣竊計,君宮中積珍寶,狗馬實外廐,美人充下陳。君家所寡有者以義耳。竊以爲君市義③。”孟嘗君曰:“市義奈何④?”曰:“今君有區區之薛,不拊愛子其民,因而賈利之⑤。臣竊矯君命,以責賜諸民,因燒其券,民稱萬歲,乃臣所以為君市義也⑥。”孟嘗君不說,曰:“諾,先生休矣⑦!”
【註釋】①長驅:趕著車一直走,一路不停留。 齊:指齊國都城臨淄。②怪:意動用法。 疾:迅速。 衣冠:穿戴好,名詞用作動詞。③竊計:私下考慮。 積:堆積。 實:與下文的“充”同義變文。 廐:圈養牲畜的地方。 下陳:宮殿前臺階下的地方,多用於歌舞。④奈何:怎麽樣。⑤區區:小小的。 拊:fǔ,通“撫”。 子:名詞意動用法。 賈利之:用商賈之道向老百姓謀\取利益。 賈:名詞用作動詞,謀\取利益。⑥乃:副詞,就。⑦說:同“悅”。 休矣:意思是“算了吧”。
後朞年,齊王謂孟嘗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為臣①!”孟嘗君就國於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攜幼,迎君道中②。孟嘗君顧謂馮諼:“先生所為文市義者,乃今日見之③!”
【註釋】①朞年:一周年。 朞:jī,同“期”。 齊王:齊湣王。 “寡人”句:寡人不敢把先王的臣作爲自己的臣。這是委婉的説法,其實是想撤孟嘗君的職。②就國:前往自己的封邑。 未至百里:還差百里沒有到。 道中:半路。③顧:回頭。 乃:副詞,纔。
馮諼曰:“狡兔有三窟,僅得免其死耳①。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臥也②。請為君復鑿二窟③!”孟嘗君予車五十乘,金五百金,西遊於梁④。謂惠王曰:“齊放其大臣孟嘗君於諸侯,諸侯先迎之者,富而兵強⑤。”於是梁王虛上位,以故相為上將軍;遣使者黃金千斤,車百乘,往聘孟嘗君⑥。馮諼先驅,誡孟嘗君曰:“千金,重幣也;百乘,顯使也。齊其聞之矣⑦。”梁使三反,孟嘗君固辭不往也⑧。
【註釋】①窟:洞穴。 僅:只,纔。②未得:還不能夠。 高枕而臥:把枕頭墊得高高地躺著,表示無憂慮。 高:使動用法。③鑿:開鑿,營造。④予:給予。 梁:魏國。魏國原都安邑(今山西省夏縣西北,相傳夏禹建都於此),魏惠王遷都大梁(今河南省開封市),故又稱梁國。⑤放:放逐。⑥虛:使動用法。 上位:指國相的位置。 故相:原來的國相。⑦誡:告誡。 其:表示推測語氣的副詞,大概,可能。⑧固辭:堅決推辭。
齊王聞之,君臣恐懼,遣太傅賫黃金千金、文車二駟、服劍一、封書①。謝孟嘗君曰:“寡人不祥,被於宗廟之祟,沉於諂諛之臣,開罪於君②。寡人不足為也,願君顧先王之宗廟,姑反國統萬人乎③!”馮諼誡孟嘗君曰:“願請先王之祭器,立宗廟於薛④。”廟成,還報孟嘗君曰:“三窟已就,君姑高枕為樂矣⑤!”
孟嘗君為相數十年,無纖介之禍者,馮諼之計也⑥。
【註釋】①太傅:官名,位置次於太師。 賫:jī,贈送。 文車:繪有花紋的車子。 駟:sì,量詞,四匹馬拉的車子一輛稱一駟。 服劍:齊王佩戴的寶劍。 封書:封好的信(齊王的一封親筆信)。②謝:道歉。 不祥:不善。 被:遭受。 祟:鬼神降下的災禍。 諂諛:討好逢迎。 開罪:得罪。③為:動詞,這裡意思是“輔佐”。 顧:顧念。 姑:姑切。 統萬人:統領全國人民。④“願請”句:希望您向齊王請求賜予先王的祭器,在薛地建立宗廟。古人重視宗廟祭祀,宗廟的存廢相當於國家政權的存廢。如在薛建宗廟,齊王必當全力保護,不會再奪回孟嘗君的食邑。⑤就:完成,齊備。 為樂:享樂。⑥纖介:細小。 纖:細。 介:通“芥”,小草。
22#
 楼主| aiyaya 发表于 06-4-7 16:08:42 | 只看该作者
继续

第四章    古汉语知识
古漢語詞類活用
一、使動用法
表示“使賓語怎麽樣”的意思。使動用法是一種需要特殊理解的動賓關係。可用作使動用法的詞類有動詞、形容詞、名詞。
(一)動詞使動用法
表示“使賓語發出動詞所代表的動作行爲”。及物動詞和不及物動詞皆可用作使動。
A、不及物動詞的使動用法
不及物動詞後面不能跟賓語,古漢語中有賓語的不及物動詞多用作使動。例:
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來之,則安之。(《論語·季氏》)
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史記·項羽本紀》)
乃與趙衰等謀\,醉重耳,載以行。(《史記·晉世家》)
莊公寤生,驚姜氏。(《左傳·隱公元年》)
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孫子·謀\攻》)
廣故數言欲亡,忿恚尉。(《史記·陳涉世家》)
B、及物動詞的使動用法
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左傳·隱公元年》)
欲闢土地,朝秦楚,莅中國而撫四夷也。(《孟子·梁惠王上》)
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見其二子焉。(《論語·微子》)
秋九月,晉侯飲趙盾酒。(《左傳·宣公二年》)
晏子沒十有七年,景公飲諸大夫酒,公射出質,堂上唱善,若出一口。(《說苑·君道》)
動詞使動用法,後面的賓語可以省略。例:
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資治通鑒·赤壁之戰》)
養備而動時,則天不能病。……養略而動罕,則天不能使之全。(《荀子·天論》)
(二)形容詞使動用法
表示“使賓語具有形容詞所描寫的性質、狀態、特點”。例: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賈誼《過秦論》)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州》)
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柳宗元《蝜蝂傳》)
苟能起,又不艾,日思高其位,大其祿,而貪取滋甚。(柳宗元《蝜蝂傳》)
其達士,則絜其居,美其服,飽其食,而摩礪之於義。(《國語·越語》)
匠人斫而小之,則王怒,以爲不能勝其任也。(《孟子·梁惠王下》)
公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論語·衛靈公》)
形容詞使動用法,後面的賓語可以省略。例:
彊本而節用,則天不能貧。……本荒而用侈,則天不能使之富。(《荀子·天論》)
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韓非子·說林下》)
(三)名詞使動用法
表示“使賓語成爲或者擁有名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例:
齐威王欲将孙膑。(《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史記·項羽本紀》)
宋女至而好,惠公奪而自妻之。(《史記·魯世家》)
吾見申叔,所謂生死而肉白骨也。(《左傳·襄公二十二年》)
桓公解管仲之束縛而相之。(《韓非子·難一》)
今我在也,而人皆藉吾弟;令我百歲後,皆魚肉之矣。(《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
二、意動用法
表示“以賓語怎麽樣”的意思。主要是人們主觀上的某種想法與事實不需要完全一樣。可用作意動用法的詞類有形容詞和名詞。
(一)形容詞意動用法
表示“認爲賓語具有形容詞所描寫的性質狀態特點”。只是人主觀上的認識,實際情況並不一定如此。意動用法也是一種需要特殊理解的動賓關係。例: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盡心上》)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戰國策·齊策》)
漁人甚異之。(陶淵明《桃花源記》)
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韓非子·說難》)
是故明君貴五穀而賤金玉。(晁錯《論貴粟疏》)
時充國年七十餘,上老之。(《漢書·趙充國傳》)
聖人不貴尺之璧而重寸之陰。(《淮南子·原道訓》)
(二)名詞意動用法
表示“把賓語看成、當作名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是人們的主觀想法,事實不一定如此。名詞的意動用法含有“對賓語做出某種處置”的意義,所以有的語法書也稱之爲“處動用法”。例:
於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戰國策·齊策》)
不如吾闻而药之也。(《左傳·襄公三十一年》)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左傳·宣公二年》)
託地而游宇,友風而子雨。(《荀子·賦》)
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穀梁傳·僖公八年》)
扁鵲過齊,齊桓侯客之。(《史記·扁鵲倉公列傳》)
三、名詞用作一般動詞
指除了使動用法和意動用法以外的其他用法,用作動詞以後可以帶賓語,不需作特殊的理解。例:
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左傳·成公二年》)
范增数目项王,以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史記·項羽本紀》)
左右欲刃相如。(《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有一母見信飢,飯信。(《史記·淮陰後列傳》)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荀子·勸學》)
丘之小,不能一畝,可以籠\而有之。(柳宗元《鈷鉧潭西小丘記》)
四、名詞作狀語
普通名詞出現在狀語的位置上,根據所表示的意義可分爲四種情況:
1、表示動作行爲的處所。例:
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山海經·北山經》)
是故败吴于囿,又败之于没,又郊败之。(《國語·越語》)
范雎至秦,秦王庭迎。(《戰國策秦策》)
卒廷見相如,畢禮而歸之。(《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高祖以亭長為縣送徒驪山,徒多道亡。(《漢書·高帝紀》)
夫山居而谷汲者,膢腊而相遺以水。(《韓非子·五蠧》)
2、表示工具或依據。例:
有好事者船載以入。(柳宗元《黔之驢》)
伍子胥橐載而出昭關。(《戰國策·秦策》)
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於渤海之尾。(《列子·湯問》)
失期,法皆斬。(《史記·陳涉世家》)
吾義固不殺人。(《墨子·公輸》)
復立楚國之社稷,功宜為王。(《史記·陳涉世家》)
3、表示對人的態度。例: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史記·項羽本紀》)
齊將田忌善而客待之。(《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彼秦者,棄禮儀而上首功之國也,權使其士,虜使其民。(《戰國策·趙策》)
東向坐,西向對,師事之。(《史記·淮陰後列傳》)
今而後知君之犬馬畜伋。(《孟子·萬章》)
4、表示比喻。例:
射之,豕人立而啼。(《左傳·莊公八年》)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蒲松齡《狼》)
天下雲集響應,贏糧而景從。(賈誼《過秦論》)
有狼當道,人立而啼。(馬中錫《中山狼傳》)
子產治鄭二十六年而死,丁壯號哭,老人兒啼。(《史記·循吏列傳》)
除了以上幾種情況以外,古漢語中的詞類活用還有形容詞用作名詞、數詞用作動詞等用法本節不予介紹,大家在學習的過程中要注意歸納。
五、名詞、形容詞活用的條件
1、兩個名詞連用,如果既非並列結構,又非偏正結構,可能有以下兩種情況:
A、形成動賓結構,前一個名詞活用。例:
遂王天下。(《韓非子·五蠧》)
因面峰腋寺,作爲草堂。(白居易《廬山草堂記》)
晉軍函陵,秦軍氾南。(《左傳·僖公三十年》)
B、形成主謂結構,後一個名詞活用。例:
大楚興,陳勝王。(《史記·陳涉世家》)
子房前!客有為我計橈楚權者。(《史記·留侯世家》)
2、名詞形容詞放在所字後面,活用為動詞。例:
乃丹書帛曰“陳勝王”,置人所罾魚腹中。(《史記·陳涉世家》)
妾請母子俱遷江南,無爲秦所魚肉也。(《史記·張儀列傳》)
世之所高,莫若黃帝(《莊子·盜跖》)
可以補所賢之主,是臣之大榮也,臣又何恥乎?(《戰國策·秦策》)
形容詞用在所字後面多用作意動用法。
3、名詞形容詞放在“能、可、足、欲”等能願動詞後面,活用為動詞。例:
子謂公冶長:“可妻也……”(《論語·公冶長》)
寡人欲相甘茂,可乎?(《史記·甘茂列傳》)
問其深,則好游者不能窮也。(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厭其源,塞其瀆,江河可竭。(《荀子·修身》)
自上觀之,至於子胥、比干,皆不足貴也。(《莊子·盜跖》)
4、名詞放在副詞後面,活用為動詞。例: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左傳·莊公十年》)
秦師遂東。(《左傳·僖公三十二年》)
江水又東,逕巫峽。(《水經注·巫山巫峽》)
從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繒單衣。(《史記·滑稽列傳》)
5、名詞形容詞放在“之、我”等代詞前,活用為動詞。例:
於是為郭隗築宮而師之。(《戰國策·燕策》)
推食食我,解衣衣我。(《史記·淮陰侯列傳》)
驴不胜怒,蹄之。(柳宗元《黔之驢》)
吾妾之美我者,畏我也。(《戰國策·齊策》)
管仲世所謂賢臣,然孔子小之。(《史記·管晏列傳》)
6、名詞後面有介詞結構作補語,該名詞活用為動詞。例:
晉師軍於盧柳。(《左傳·僖公二十三年》)
后妃率九嬪蠶於郊,桑於公田。(《呂氏春秋·上農》)
請句踐女女於王,大夫女女於大夫,士女女欲士。(《國語·越語》)
7、名詞用“而”連接,活用為動詞。例:
齊軍既已過而西矣。(《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漢敗楚,楚以故不能過滎陽而西。(《史記·項羽本紀》)
君人者隆禮尊賢而王。(《荀子·天論》)
不耕而食,不蠶而衣。(《鹽鐵論·相刺》)
8、形容詞和名詞連接,並不修飾名詞,則該形容詞多活用為動詞。例: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賈誼《過秦論》)
石聞堅在壽陽,甚懼,欲不戰而老秦師。(《資治通鑒·肥水之戰》)
使上官大夫短屈原於頃襄王。(《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9、如果形容詞和名詞之間有表示領屬的定語,該形容詞活用為動詞。
君子正其衣冠。(《論語·堯曰》)
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韓非子·說難》)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老子》第八十章)
10、如果同一個名詞連續使用,則其中一個活用為動詞。例:
天下乖戾,無君君之心。(柳宗元《封建論》)
親親,仁也;敬長,義也。(《孟子·盡心上》)
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孟子·盡心上》)
如果兩個名詞之間有表示領屬的定語,則前者活用為動詞。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孟子·離婁上》)
使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禮記·禮運\》
23#
 楼主| aiyaya 发表于 06-4-7 16:08:53 | 只看该作者
继续

第四章    文选
君子食无求饱    《论 语》
【《论语》介绍】 《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后学编纂而成,成书年代约在战国初期,即公元前四百年左右。
据《汉书·艺文志》记载,《论语》、《孝经》等书在汉文帝时即被立于学官,置博士讲授。到了唐代,《论语》被列入经部。南宋时,朱熹把《论语》、《孟子》、《礼记》中的《大学》、《中庸》合为一书并为之作注,称作《四书章句集注》。其后《论语》的地位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成为一般人通经致仕的入门书。
《论语》全书共分二十篇,内容涉及到儒家的政治思想、伦理道德、教育观念及处世原则等各个方面,是研究我国古代思想史、文化史、教育史的重要资料。
汉代初年流传的《论语》有三种本子,即《鲁论》、《齐论》和《古论》。《鲁论》为鲁人所传,《齐论》为齐人所传,《古论》由古文字写成,出自孔子旧宅壁中。东汉时郑玄曾以《鲁论》为基础为《论语》作注。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最完整的《论语》注本是魏何晏的《论语集解》,这部书汇集了魏以前各家对《论语》的注释。唐以后影响较大的《论语》注本有宋人邢昺《论语注疏》、朱熹《论语集注》、清人刘宝楠《论语正义》和今人杨伯峻《论语译注》。
【题解】 本篇选自《论语·学而》,内容反映了孔子对待生活、处世和学习的态度。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注 释】①子:《论语》中的“子”均指孔子。②君子:指有道德的人。就有道:向有道的人学习。就,走向,靠拢。正:纠正自己的缺点。焉:兼词,相当“于之”,其中的“之”指君子。③也已:语气词连用。“也”表肯定语气,“已”的用法同“矣”,表示动作已经发生。
吾十有五志于学
【题解】 本篇选自《论语·为政》,文章反映了孔子在不同年龄段所达到的境界。宋邢昺疏:“此章明夫子隐圣同凡,所以劝人也。”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①,三十而立②,四十而不惑③,五十而知天命④,六十而耳顺⑤,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⑥。”
【注 释】①有:古汉语中整数与小一位的数字之间加“有”,义同“又”。②立:指立身。或说指学成了礼。《泰伯篇》:“立于礼。”《季氏篇》:“不学礼,无以立。”或说“立”指学成五经。刘宝楠正义:“《汉书·艺文志》:‘古之学者,且耕且养。三年而通一经,用日少而畜德多,三十而五经立。’”③不惑:指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物所迷惑。朱熹集注:“于事物之所当然,皆无所疑,则知之明而无所事守矣。”刘宝楠正义:“四十不惑者,子曰:‘知者不惑。’《礼·中庸》云:‘子曰:“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此即不惑之事。”④天命:邢昺疏:“命,天之所禀受者也。”刘宝楠正义:“天命者,《说文》云:‘命,使也。’言天使己如此也。”⑤耳顺:邢昺疏:“顺,不逆也。耳闻其言则知其微旨,而不逆也。”刘宝楠正义:“焦氏循《补疏》:‘耳顺,……所谓善与人同,乐取于人以为善也。顺者,不违也。舍己从人。故言入于耳。隐其恶,扬其善,无所违也。学者自是其学,闻他人之言,多违于耳。圣人之道,一以贯之,故耳顺也。’”⑥不踰矩:邢昺疏:“矩,法也。不踰越法度也。”
           博  学     《礼记·中庸》
【《礼记》】 《礼记》是“三礼”(《周礼》、《仪礼》、《礼记》)之一。西汉时期,《易》、《书》、《诗》、《礼》、《春秋》等五经立于学官,其中《礼》指《仪礼》。《仪礼》共十七篇,记的是冠、婚、丧、祭、饮、射、燕、聘、觐等礼的具体仪式,内容琐细而枯燥。先秦礼学家们在传习《仪礼》的同时,都附带讲一些参考资料。这些参考资料叫做“记”,内容是对经文的解释、补充或阐发。“记”非出自一人之手,也没有一定的传本。到了东汉中期,大多数“记”的选本被淘汰,只保留了两种本子:八十五篇本和四十九篇本。前者叫《大戴礼记》,后者叫《小戴礼记》。《大戴礼记》是戴德辑录的,《小戴礼记》是戴德从兄之子戴圣辑录的。东汉郑玄给《小戴礼记》作了注解,使《礼记》逐渐摆脱从属于《仪礼》的地位而独立成书。后来传习《礼记》的人越来越多,《礼记》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到了唐代,《礼记》被列入经部。
《礼记》各篇多数出自孔子弟子和再传弟子之手。内容侧重于阐明“礼”的作用和意义,它没有《周礼》、《仪礼》那样完整的体例,只是一部儒学杂编。《礼记》涉及的内容广泛,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和儒家思想的重要参考书。
《礼记》重要的注本是东汉郑玄《礼记注》和唐孔颖达《礼记正义》,收入《十三经注疏》。今人杨天宇的《礼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可以参看。
【题解】 本篇论述了封建帝王应如何修身治国的道理,篇名为本书编者所加。文中提出了治理国家的九种方法,其中首要的一点是修身。修身就是要做到真诚,要做到真诚就要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这五种修身方法对后人的学习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①。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②,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③。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④,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不眩⑤,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⑥,子庶民则百姓劝,来百工则财用足,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⑦。
【注 释】①知:“智”的古字。乎:介词,作用同“于”。②为:治理。九经:指九种方法、原则。③体:体恤。子庶民:爱护百姓。子,用作动词,象对待自己的子女那样爱护。来:使动用法,使……来。百工:指从事各种手工业的工匠。柔:怀柔,抚慰。远人:指附属国。怀:安抚。④道:道德。孔颖达疏:“‘修身则道立’者,谓修正其身,不为邪恶,则道德兴立也。”遵贤则不惑:孔颖达疏:“以贤人辅弼,故临事不惑,所谋者善也。”⑤诸父:父辈,长辈。昆弟:兄弟。不眩(xuàn):遇事不迷。眩,本义为眼花,引申的迷惑。孔颖达《疏》:“以恭敬大臣,任使分明,故于事不惑。前文不惑,谓谋国家大事,此云‘不眩’,谓谋国家众事,但所谋之事,大小有殊,所以异其文。”⑥孔疏:“群臣虽贱,而君厚接纳之,则臣感君恩,故为君死于患难,是‘报礼重’也。”⑦孔颖达疏:“远,谓蕃国之诸侯。四方,则蕃国也。怀诸侯则天下畏之。……君若安抚怀之,则诸侯服从,兵强土广,故‘天下畏之’。”
齐明盛服①,非礼不动,所以修身也。去谗远色②,贱货而贵德,所以劝贤也。尊其位,重其禄,同其好恶,所以亲亲也。官盛任使③,所以劝大臣也。忠信重禄④,所以劝士也。时使薄敛⑤,所以劝百姓也。日省月试,既廪称事⑥,所以劝百工也。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能⑦,所以柔远人也。继绝世,举废国⑧,治乱持危,朝聘以时,厚往而薄来⑨,所以怀诸侯也。
【注 释】①齐(zhāi)明:沐俗斋戒,使心明静。齐,通“斋”。或说“齐”义为整齐,“明”指衣服的色彩鲜明②去谗句:黜弃谗佞,远离女色。去、远:均为使动用法。③官盛:使大臣有职有权,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任用属下。官盛:指官吏有实权。④忠信句:对于忠实讲信用的臣下要加重其俸禄。⑤时使:根据季节的情况使用民力,即不违农时,如不在农忙时期打猎,大兴土木工程等。称事:与所做的事相称。⑥省、试:义均为检查。既廪:指官府配发给工匠粮食。孔颖达疏:“既廪,谓饮食、粮廪也。”廪,本义为粮仓,引申为粮食。⑦嘉:褒扬。善:指前来聘问的优秀使者。矜(jīn):同情。⑧继绝世:使已经绝祀的世家重新得以封立。举废国:恢复已经灭亡的国家。治乱扶危:孔颖达疏:“诸侯国内有乱,则治讨之,危弱则扶持之。”⑨朝聘:指天子接受诸侯的朝拜。厚往薄来:孔颖达疏:“厚往,谓诸侯还国,王者以其材贿厚重往报之。薄来,谓诸侯贡献,使轻薄而来。”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①。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言前定则不跲②,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③。在下位不获乎上④,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⑤,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⑥,不诚乎身矣。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⑦。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⑧,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⑨。
【注 释】①行之者一:指施行的道理一样。②言前定:说话前先考虑好。跲(jiá):绊倒,此处义为言语不通畅。③不疚:指不会受到他人的干挠、破坏。疚,病害。道前定:行走前先选择好路线。④不获乎上:指不能获得在上位的支持和信任。⑤亲:指父母。反诸身:反省自身。诸:兼词,相当“之于”。不诚:用心不诚。⑥诚身:使自身做到真诚。善:为善之道,即行仁。郑玄注:“言知善之为善,乃能行诚。”孔颖达疏:“言明乎善行,始能至诚乎身。能至诚乎身,始能顺乎亲。顺乎亲,始能信乎朋友,始能得君上之意。得乎君上之意,始得居位治民也。”⑦天之道:自然的本性。诚之者:使自身真诚。诚,使动用法。孔颖达疏:“言人能勉力学此至诚,是人之道也。不学则不得,故云人之道。”⑧不勉而中(zhòng):不需费力即能符合善道。中,符合。从容:悠闲的样子。⑨固执之:紧紧地抓住它。者:结构助词,与“择善而固执之”构成“者”之结构,义为“……的人”。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费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费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注 释】1,之:指诚其身的道理。郑玄注:“此劝人学诚其身也。”审:详细。明:清楚。笃(dǔ):踏实,诚实。
24#
 楼主| aiyaya 发表于 06-4-7 16:10:25 | 只看该作者
继续

第五章    古汉语知识
古漢語的詞序
古代漢語的語序和現代漢語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句子六種成分的位置基本是相同的,可以表示為:
〔狀語〕,(定語)主語 ‖〔狀語〕謂語〈補語〉(定語)賓語。
但是在古代漢語中也有和現代漢語不同的地方,主要表現在:賓語前置、謂語後置等。下面分別予以介紹。
一、賓語前置
古代漢語中賓語在一定的條件下應放在謂語之前,主要情況有以下幾種:
(一)疑問代詞作賓語
古代漢語中常用的疑問代詞有“誰、孰、何、曷、胡、惡、奚、安、焉”等,可用於問人、問事、問地點。先秦漢語中,疑問代詞作賓語時必須放在謂語動詞之前。例:
寡人將誰朝而可?(《戰國策·燕策》)
吾誰欺,欺天乎?(《論語·子罕》)
盜者孰謂?謂陽虎也。(《公羊傳·定公元年》)
大王來何操?(《史記·項羽本紀》)
孟嘗君曰:“客何好?”曰:“客無好也。”曰:“客何能?”曰:“客無能也。”《戰國策·齊策》
曰:“奚冠?”曰:“冠素。”(《孟子·滕文公上》)
天下父母歸之,其子焉往?(《孟子·離婁上》)
彼且奚適也?(《莊子·逍遙游》)
沛公安在?(《史記·項羽本紀》)
如果動詞前有能願動詞,疑問代詞也應放在能願動詞之前。例:
臣實不才,又誰敢怨?(《左傳·成公三年》)
疑問代詞作介詞賓語的時候,也應放在介詞之前。例:
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國胡以相恤?(《賈誼·論積貯疏》)
曷爲久居此圍城之中而不去也?(《戰國策·趙策》)
許子奚爲不自織?(《孟子·滕文公上》)
何以戰?(《左傳·莊公十年》)
先生何以幸教寡人?(《戰國策·秦策》)
學惡乎始,惡乎終?(《荀子·勸學》)
這種疑問代詞賓語前置的格式,一直為後來寫古文的人沿用。例:
微斯人,吾誰與歸?(范仲淹《岳陽樓記》)
而今安在哉?(蘇軾《前赤壁賦》)
吾何以傳汝曹哉?(汪琬《傳是樓記》)
(二)否定句代詞作賓語
這種句式需要同時具有兩個條件:1、句子必須是否定句,必須有表示否定的副詞或代詞“不、未、無(毋)、莫”等。2、賓語必須是代詞。例: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論語·學而》)
俎豆之事,則嘗聞之矣;軍旅之事,未之學也。(《論語·衛靈公》)
主賢明,能聽汝;不明,將不汝聽。(《韓非子·外儲說下》)
願,吾愛之,不吾叛也。(《左傳·襄公三十一年》)
我無爾詐,爾無我虞。(《左傳·宣公十五年》)
雖使五尺之童適市,莫之或欺。(《孟子·滕文公上》)
今鄭人貪賴其田,而不我與,我若求之,其與我乎?(《左傳·昭公十二年》)
不我知者,謂我士也驕。(《詩經·魏風·園有桃》)
舜喪於滄梧之野,蓋三妃未之從也。(《禮記·檀弓上》)
居則曰:“不吾知也。”(《論語·先進》)
如果動詞前有能願動詞,代詞賓語也應放在能願動詞之前。例:
三歲貫女,莫我肯顧。(《詩經·魏風·碩鼠》)
晉君之惠也,未之敢忘。(《國語·晉語》)
否定句代詞作賓語要求不如疑問代詞作賓語時嚴格,因而同時滿足了以上兩個條件代詞賓語也可以不前置,先秦漢語中兩種格式都有出現。例: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詩經·王風·黍離》)
有事而不告我,必不捷矣。(《左傳·襄公二十八年》)
聖人不愛己。(《荀子·正名》)
漢果不擊我。(《漢書·趙充國傳》)
漢代以後後置現象逐漸多了起來,但後世的作者也有仿照上古的句式使用賓語前置的情況,例:
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
故之人不余欺也。(蘇軾《石鐘山記》)
彼不我恩也。(柳宗元《童區寄傳》)
而狼未之知也。(馬中錫《中山狼傳》)
(三)賓語用代詞復指
古代漢語中爲了強調賓語,使賓語前置以後,還可以借助指示代詞“是、之”復指前置的賓語。句子格式為:賓語 + 是(之)+ 謂語動詞。例:
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憂,惠之至也。(左傳·僖公十五年)
將虢是滅,何愛於虞?(《左傳·僖公五年》)
晉居深山,戎狄之與鄰。(《左傳·僖公十五年》)
秉國之均,四方是維。(《詩經·小雅·節南山》)
吾以子為異之問,曾由於求之問。(《論語·先進》)
求!無乃爾是過與?(《論語·季氏》)
豈不穀是為?先君之好是繼。(《左傳·僖公四年》)
愎諫,違卜,固敗是求,又何逃焉?(《左傳·僖公十五年》)
寡人其君是惡,其民何罪?(《國語·晉語》)
賓語用代詞復指的格式中,還可以在賓語之前加“唯(惟)”,形成“為……是(之)……”的固定格式,強調賓語的作用很明顯。
父母唯其疾之憂。(《論語·為政》)
率師以來,唯敵是求。(《左傳·宣公十二年》)
余雖與晉出入,余唯利是視。(《左傳·成公十三年》)
去我三十里,唯命是聽。(《左傳·宣公十五年》)
當臣持竿臨河時,心無雜慮,惟魚之念。(《列子·湯問》)
雞鳴而駕,塞井夷竃,唯余馬首是瞻。(《左傳·襄公十四年》)
如果前置的賓語是由疑問代詞“何”作定語的定中結構短語,那麽復指的指示代詞一般用“之”。例:
苟得聞子大夫之言,何後之有?(《國語·越語》)
姜氏何厭之有?(《左傳·隱公元年》)
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馬之能知也?(列子·説符)
孔子曰:“何陋之有?”(劉禹錫《陋室銘》)
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論語·子張》)
夫子居之,何厭之有?(《論語·子罕》)
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輸》)
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復,何禮之循?(《商君書·更法》)
如果前置的賓語是代詞,有兩種方法:
1、沿用原來格式,復指的代詞只用“之”。例:
“我之懷矣,自詒伊慼”其我之謂乎?(《左傳·宣公二年》)
語曰“唇亡則齒寒”,其斯之謂與?(《穀梁傳·僖公二年》)
故事求遠而失近,廣藏而狹棄,斯之謂也。(《新語·資質》)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左傳·襄公二十四年》)
2、不用復指代詞,直接把代詞“是”放在謂語動詞之前。例:
維葉莫莫,是刈是濩。(《詩經·周南·葛覃》)
爾貢苞茅不入,王祭不共,無以縮酒,寡人是徵;昭往南征而不復,寡人是問。(《左傳·僖公四年》)
(四)强调介词的宾语
除了以上三種情況外,古代漢語中再強調介詞的賓語時,也常把其賓語放在介詞的前面。尤其是介詞“以”的賓語。例:
《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論語·為政》)
楚戰士無不以一當十,楚軍喊殺聲震天,諸侯軍無不人人惴恐。(《史記·項羽本紀》)
楚國方城以爲城,漢水以爲池,雖衆\無所用之。(《左傳·僖公四年》)
秋陽以暴之,江漢以濯之。(《孟子·滕文公上》)
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繼日。(《孟子·離婁上》)
若晉軍朝以入,則婢子夕以死;夕以入,則朝以死。(《左傳·僖公十五年》)
僑聞之,君子有四時,朝以聽政,晝以訪問,夕以脩令,夜以安身。(《左傳·昭公元年》)
是以太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李斯《諫逐客疏》)
除了強調介詞“以”的賓語而使之前置以外,其他一些介詞有時也具有相同的做法。例:
日居月諸,東方自出。(《詩經·邶風·日月》)
其一二父兄懼墜宗主,私族於謀\而立長親。(《左傳·昭公十九年》)
啟乃淫溢康樂,野於飲食。(《墨子·非樂上》)
二、謂語後置
主語在前謂語在後是現代漢語的常規句式,但在古代漢語中有謂語後置的現象,主要表示感嘆或疑問語氣。
(一)表示感嘆語氣。例:
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湯問》)
敗矣,子所使求馬者!(《列子·說符》)
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史記·魯仲連列傳》)
大哉,堯之為君!(《論語·泰伯》)
宜乎,百姓之謂我為愛也!(《孟子·梁惠王上》)
善哉,祁黃羊之輪也!(《呂氏春秋·去秋》)
(二)表示疑問語氣。例:
子也,言伐莒者?(《呂氏春秋·重言》)
何哉,爾所謂達者?(《論語·顏淵》)
何哉,君所謂踰者?(孟子·梁惠王上)
除了賓語前置、謂語前置的情況以外,古代漢語中還有定語後置等現象,我們在閲讀古代文獻時一定要注意,這裡我們不再詳細介紹
25#
 楼主| aiyaya 发表于 06-4-7 16:10:36 | 只看该作者
判断句
    判断句是指谓语对主语所代表的人、物或所属性质、类别等进行判断的句子。古汉语中的判断句一般不用判断系词,谓语直接由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充当,其类型共有四种。
1、“者……也”
    主语之后加语气助词“者”(有些著作认为是代词),表示提顿语气,谓语之后用语气词“也”加强肯定语气。例如:
①南冥者,天池也。  《庄子·逍遥游》
②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荀子· 王制》
③吾所欲者,土地也。  《韩非子·王蠹》         
④陈胜者,阳城人也。  《史记·陈涉世家》
⑤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⑥友也者,友其德也。  《孟子·万章下》
⑦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  《周易·乾第一》
⑧弦高者,郑商也。  《公羊传·僖公三十三年》
⑨晋人者,晋子也。  《 榖 梁 传·僖公三十三年》
2、“者……”
主语之后加“者”,谓语之后不加“也”。例如:
①虎者,戾虫;人者,甘饵。  《战国策·秦策》
②屈完者何?  《公羊传·僖公四年》
③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老子·二十七章》
④天下者,高祖天下。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⑤陈轸者,游说之士。  《史记·张仪列传》
⑥栗者,民灾害所种。  晁错《论贵栗疏》
3、“……也”
主语之后不加“者”,谓语之后加“也”。例如:
①制,岩邑也。  《左传·隐公元年》
②董狐,古之良史也。  《左传·宣公二年》
③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  《左传·僖公四年》
④龙,德而隐者也。  《周易·乾第一》
⑤臣之子,皆下才也。  《列子·说符》
⑥若皋之所观,天机也。  (同上)
⑦孔子,贤人也。逐于鲁,是人不随。  《战国策·赵策三·秦攻赵于长平》
⑧夫轸,天下之辩士也。  《战国策·秦第一·陈轸去楚之秦》
⑨夫齐,霸国之余教也,而骤胜之遗事也。  《战国策·燕策二·昌国君乐毅为燕昭王合五国之兵而攻齐》
⑩冯谖先驱,诫孟尝君曰:“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  《战国策·齐策四·冯谖客孟尝君》
⑾公曰:“此晋国之宝也。”  《榖 梁传·僖公二年》
⑿大夫之许,寡人之愿也。  《左传·成公二年》
⒀子良;郑之良也;师叔,楚之崇也。  《左传·宣公十二年》
⒁夫战,勇气也。  《左传·庄公十年》
⒂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  韩愈《答李翊书》

4、“……”
主语之后不加“者”,谓语之后也不用“也”。例如:
①夫鲁,齐晋之唇。  《左传·哀公八年》
②君子之德,风;小人之风,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颜渊》
③秦,虎狼之国。  《史记·屈原列传》
④荀卿,赵人。  《史记·孟轲荀卿列传》
⑤韩,天天之咽喉。  《战国策·秦策》
⑥刘备,天下袅雄。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古汉语中的否定判断句一般是在谓语之前加否定副词“非”表示。例如
①楚虽大,非吾族也。  《左传·成公四年》
②遂入,杀孟阳于床,曰:“非君也,不类。”  《左传·庄人八年》
③宣子谒诸郑伯,子产弗与,曰:“非官府之守器也,寡君不知。”   《左传·昭公十六年》
④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秋水》
⑤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孟子·公孙丑下》
⑥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战国策·魏策》
⑦公非长者。  《史记·淮阴侯列传》
⑧我非生而知之者。  《论语·述而》
⑨管仲非仁者与?  《论语·宪向》

古汉语中一些复句的内容也常用判断句的形式去表达,例如:
①故察能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论行而结交者,立名之士也。  《战国策·燕策二·昌国君乐毅为燕昭王合五国之兵而攻齐》
②故卖仆妾不出里巷而取者,良仆妾也;出妇嫁于乡里者,善妇也。  《战国策·秦策一·陈轸去楚之秦》
③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  《战国策·齐策四·冯谖客孟尝君》
④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史记·项羽本纪》

这几例中的“者”字都不是语气助词,而是结构助词,它们分别与其前面的词组构成“者”字结构(例①②③)或“所”字结构(例④),相当于一个名词,分别表示某种人(例①)、或表示某种现象(例②)、或表示某种原因(例③④),作整个句子的主语。

在先秦,由于判断句中一般都不用判断系词,所以,象“是”、“为”、“乃”、“即”、“则”、“维”(或惟)这类词出现在句子中时,有时虽然可以按照判断系词“是”去翻译,但要意识到它们并不是判断系词,例如:
①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论语,里仁》
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③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左传·僖公三十年》
④日月星辰瑞历,是禹桀之所同也。  《荀子·天论》
⑤余为伯儵。余,而祖也。  《左传·宣公二年》
⑥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子丘。”  《论语·微子》
⑦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  (同上)
⑧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论语·子张》
⑨是乃狼也,其可畜手?  《左传·宣公四年》
⑩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  《史 记·魏公子列传》
⑾梁父即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史记·项羽本纪》
⑿游公母即祁太伯母也。  《汉书·原涉传》
⒀此则寡人之罪也。  《国语·越语上》
⒁至于髋髀之所,非斤则斧。  《汉书·贾谊传》
⒂我马维骐。  《诗经·小雅·皇皇者华》
⒃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诗经·大雅·文王》
⒄尔惟旧人。  《尚书·大诰》
⒅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左传·僖公五年》

例①—④中的“是”都是代词,义为“这”,在判断句中作主语。例⑤—⑧都不是判断句,其中的“为”均为动词,义为“叫做”或“称作”。例⑨—⒁中的“乃”、“即”、“则”都是副词,所起的作用是加强肯定语气。例⒂—⒅中的“维”、“惟”、都是句中语气词,所起的作用是增加一个音节,与其后的单音节谓语构成一个节奏单位。
“是”字作为判断系词起于何时,目前尚有争论。不过可以肯定,汉代已经出现了这种用法,至于其普遍使用的情况则是魏晋以后的事。例如:
①此必是豫让也。  《史记·刺客列传》
②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  《史记·商君列传》
③余是所嫁妇人之父也。  《论衡·死伪》
④若枯即是荣,荣即是枯,则应荣时凋零,枯时结实。  范缜《神灭论》
⑤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陶潜《桃花源记》
⑥豫章太守顾邵是雍之子。  《世说新语·量》


被动句
主语是谓语受事者的句子称作被动句。例如:
①窃钩者诛,窃国者侯。   《史记·游侠列传》
②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   《左传·成公二年》
例①中的主语“窃钩者”、例②中的主语“郤克”都不是其谓语动作“诛”和“伤”的发出者,而是接受者,是被动的,所以此两例都属于被动句。此两例在表现形式上有一定区别,其中例①没有语法标志,“窃钩者”与“诛”的被动关系完全是在意义的组合关系中体现出来的。例②则有语法标志,即介词“于”。由“于”引出了谓语“伤”这一动作的实际发出者“矢”。这种具有语法标志的被动句式在古汉语中主要有以下五种:
1、“……(动词)于……”
在动词谓语之后用介词“于”(或“乎”)引进行为动作的施事者。介词“于”与引进的名词或名词性词组构成介词结构,在句中作补语,例如:
①其母曰:“孔子,贤人也,逐于鲁,是人不随。”    《战国策·赵策三·秦攻赵于长平》
②其身尸于朝,其宗灭于绛。   《国语·晋语八·叔向贺贫》
③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   《荀子·修身》
④闵王毁于五国,桓公劫于鲁庄。   《荀子·王制》
⑤通者常制人,穷者常制于人。   《荀子·荣辱》
⑥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史记·屈原列传》
⑦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汉书·项羽传》
⑧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孟子·滕文公上》
⑨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   《庄子·山木》
⑩然而兵破于陈涉,地夺于刘氏。   《汉书·贾山传》
⑾昔者,伍子胥说听乎阖闾,故吴王远迹至于郢。   《战国策·燕策二·昌国君乐毅为燕昭王合五国之兵而攻齐》
⑿志乎古必遗乎今。   韩愈《答李翊书》
2、“……为(名词、动词)……”
在动词谓语前用介词“为”引进行为动作的施事者。介词“为”与引进的名词或名词性词组构成介词结构在句中作状语。例如:
①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韩非子《五蠹》
②不为酒困。   《论语·子罕》
③身体离散,为天下戮。   《吕氏春秋·慎大》
④孔甲为涉博士,卒俱死陈,为天下大笑。   《盐铁论·褒贤》
⑤止,将为三军获。   《左传·襄公十八年》
⑥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   《史记·淮阴侯列传》
⑦道术将为天下裂。   《庄子·天下》
介词“为”引进的行为施事者也可以不出现。只要有“为”字在,同样可以构成被动句式,例如:
①晋人,虎狼也。若背其言,臣死,妻子为戮,无益于君,不可悔也。   《左传·文公十三年》
②(逢丑父)呼曰:“自今无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于此,将为戮乎?”   《左传·成公二年·鞌之战》
③父母宗族,皆为戮设。   《战国策·策燕三》
④诚令成安君听足下计,若信者,亦已为禽矣。   《史记·淮阴侯列传》
⑤城小而固,胜之不武,弗胜为笑。   《左传·襄公十年》
⑥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用者,一章无补。   《论衡·自纪》
3、“为(名词)所……”
在动词谓语前用介词“为”引进行为动作的施事者,其后加助词“所”(—说“所”为代词)强调动作与施事者的关系,构成“为……”式。这种格式产生于战国末,自汉代开始盛行。例如:
①夫直议者,不为人所容。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②世子申生为骊姬所谮。   《礼记·檀弓》
③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   《史记·淮阴侯列传》
④卫太子为江充所败。   《汉书·霍光传》
⑤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史记·项羽本纪》
⑥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史记·项羽本纪》
⑦范雎为须贾所谗。   《论衡·变动》
⑧生为天下所咀嚼,死为海内所欢快。   《后汉书·吕强传》
这种句式中,介词“为”后的施事者有时可以承前省去,句意不变。例如:
①不者,若属皆且为(  )所虏。   《史记·项羽本纪》
②辽西大尹田谭追击之,为(  )所杀。   《汉书·王莽传中》
③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  )戮没。   《史记·刺客列传》
4、“……见(动词)……”
在动词谓语前加助词“见”表示被动。“见”本身不是介词,因为它不能和名词或名词性词组构成介词结构。例如:
①盆成括见杀。   《孟子·尽心下》
②厚者为戮,薄者见疑。   《韩非子·说难》
③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楚辞·渔父》
④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即此言爱人者必见爱也,而恶人者必见恶也。   《墨子·兼爱下》
⑤尹文曰:“使若入于庙朝中,深见侮而不斗,王将以为臣乎?”   《吕代春秋·正名》
⑥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   《论语·阳货》
⑦人皆以见侮为辱,故斗也。   《荀子·正论》
⑧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⑨故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汙;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用。  《荀子·非十二子》
5、“见……于……”
在动词谓语前加助动词“见”表示被动,在动词谓语后用介词“於”引进行为动作的施事者。“於”与引进的名词或各词性词组构成介词结构在句中作补语。例如:
①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庄子·秋水》
②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见负于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訾于民。    《商君书·更法》
③蔡泽见逐於赵。    《战国策·齐策》
④弥子瑕见爱于卫君。    《韩非子·说难》
⑤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⑥先绝齐而后责地,则必见欺於张仪。    《史记·楚世家》
⑦且夫臣人与见臣于人,制人与见制于人,岂可同日道哉!    《史记·李斯列传》
⑧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    韩愈《进学解》
6、“……被(名词、动词)……”
“被”在被动词句式中作为介词出现是汉以后的事。在先秦两汉,“被”一般都不是作为介词而是作为动词出现在一些被动句中的动词之前的,义为“遭受”,例如:
①国一日被攻,虽欲事秦,不可得也。   《战国策·齐策一》
②今兄弟被侵,必攻者,廉也;知友被辱,随仇者,贞也。   《韩非子·五蠹》
③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④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司马迁《报任安书》
⑤七国之难,发怒於错,错卒以被戮。   《史记·酷吏列传》
⑥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   《汉书·食货志上》
⑦屈原,楚贤臣也,被谗放逐,作《离骚赋》。   《汉书·贾谊传》
⑧曾子见疑而吟,伯奇被逐而歌。    《论衡·感虚篇》
⑨实孝而赐死,诚忠而被诛。    《论衡·感虚篇》
以上各例中的“被”其所以不宜看作介词,是因为它们都是直接加在动词之前的,“被”字后引进行为动作施事者的用例在先秦两汉很难找到,也就是说,在先秦两汉,“被”并没有引进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以构成介词结构的功能。从魏晋开始,“被”才具有了带介词宾语的功能,故只能认为自魏晋以后“被”才真正转化成了介词。例如:
①今月十三,臣被尚书召问。   蔡邕《被收时表》(《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②瑒、祯各被太祖辟。   《三国志·魏书·王桀传》
③嵇康被诛后,山公举康子绍为秘书丞。   《世说新语·政事》
④亮子被苏峻害,改适江虨。   《世说新语·方正》
⑤祢衡被魏武谪为鼓吏。   《世说新语·言语》
⑥常被元帝所使。   《颜氏家训·杂艺》
⑦后与王珣俱被桓温辟为掾,并礼重之。   《晋书·谢安传·谢玄》
⑧全体(全身)如被刀刺。   《颜氏家训·归心篇》
26#
 楼主| aiyaya 发表于 06-4-7 16:10:44 | 只看该作者
继续

第五章    文选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老子》介绍】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作,该书用道(自然规律)来解释宇宙间万事万物的变化,包含着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如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正反两个对立的方面组成的,对立的双方是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的。在物质生活方面该书强调知足寡欲,在思想方法方面宣扬贵柔守雌,在政治方面由于憎恶当时的黑暗现实而主张“损有馀而补不足”,希望返回到古朴落后的“小国寡民”的原始社会。
《老子》分上下两篇,上篇称《道经》,下篇称《德经》,共八十一章,五千余字。《老子》的作者并非老子本人,一般认为是老子的后学根据老子的遗说发挥补充而成,其成书年代一说在战国时期,一说在秦汉之间。关于老子其人,一般认为是春秋时楚国人,与孔子同时,姓李,名耳,字伯阳,即老聃(dān),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鹿邑县东)人,曾作过周王室的“守藏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史官)。也有人认为老子是战国时代人,如近人梁启超、今人冯友兰、范文澜即持这种看法。
《老子》的重要注本有魏王弼《老子注》(《四部备要》本、《诸子集成》本)、后人假托的“汉河上公”《老子章句》(《四部丛刊》本)、近人马叙伦《老子校诂》及今人任继愈《老子新译》(附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释文)等。
【题解】 本篇为《老子》第三章,前一部分以美与恶、善与不善、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音与声、前与后为例,说明一切事物都具有对立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虽然相互对立但又相互依存,相反相成,失去一方则另一方即不会存在;后一部分根据相反相成的道理提出了以“无为”达到有为的政治思想。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①;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②,长短相形,高下相倾③,音声相和,前后相随④。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⑤,生而不有⑥,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⑦。
【注 释】①天下二句:天下人都知道什么是美的话,这就说明有了丑的存在。斯:指示代词,这,这就。恶:丑。已:句末语气词,作用用“矣”。②有无相生:“有”和“无”相互依存而显示出了“有”和“无”。难易相成:“难”和“易”相互依存而显示出了“难”和“易”。相成,相互促成。③长短相形:“长”和“短”相互依存而显示出了“长”和“短”。形,体现,显现。高下相倾:“高”和“下”相互依靠而显示出了“高”和“下”。倾,本指位置高的物体倾压在位置低的物体之上,这里义为依靠。④音声相和:“音”和“声”相互配合时而显示出了“音”和“声”。音、声,乐器发出者称“音”,人唱出者称“声”。一说“音”指声的组合,“声”指简单的发音,见任继愈《老子新译》。和:和协,配合。前后相随:“前”和“后”前后相连而显示出了前后。随,依随,连接。⑤处无句:以“无为”的态度去处事。处:对待,办理。无为:不做事,只是适应事物的发展。作:兴起,出现。不辞:不拒绝,即顺应客观的变化。焉:兼词:相当“于之”,其中“之”指世上。⑥生:指出现的事物。有:指据为已有。⑦夫:句首语气词,表示要发表议论。唯:连词,因为。不去:指功绩不会失去。
小国寡民
【题解】 本篇为《老子》第八十章,内容反映了老子向往古朴原始社会的政治理想。老子厌恶当时的社会现实,认为造成社会灾害的原因是文字、交通工具、兵器等,因而主张国家要小,人民要少,使这些东西派不上用场,并希望人们看重生命,自得其乐,不必远游。
小国寡民①。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②。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③。使人复结绳而用之④。甘其食,美其服,安服居,乐其俗⑤。邻国相望,鸣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注 释】①小、寡:均为使动用法,使……小,使……少。②什伯之器:功效十倍百倍的器具。什:十倍。伯:通“佰”,百倍。重死:看重死亡。重,意动用法。③舆(yú):车子。所乘之:所字结构,乘坐的必要。所陈之:所字结构,陈放的地方。④结绳:传说在文字产生前用结绳来记事。用之:指记事。之,义较虚,作用在于凑足一个音节。⑤甘、美、安、乐:均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鲁少儒     王先谦集解
【《庄子》介绍】 《庄子》,道家的经典之一,是庄周和其弟子、后学论说的总汇。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庄子》原书五十二篇,现存郭象注本仅存三十三篇,分作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周所作,外篇和杂篇为其弟子、后学所作。
庄周(约前369—286),战国中期宋国蒙邑(今河南商丘市)人,曾做过蒙地的漆园吏,是继老子之后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庄子》一书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把“道”看成了宇宙的本体,认为“道”无所不在,决定着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发生和发展。该书同时宣扬了唯心主义的相对论和宿命论等思想。在政治上该书与《老子》一样否定社会进步和文明,认为圣人、智者及斗衡等工具都是社会动乱和灾难的根源,故主张“绝圣弃智”、“掊斗折衡”,恢复到古朴的原始社会去。
《庄子》全书使用了大量的寓言故事。其行文汪洋恣肆,变化多端。其语言生动深刻,含蓄幽默,长于比喻和讽刺,对后世文学语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庄子》重要的注本有晋郭象《庄子注》、唐成玄英《庄子注疏》(《四库备要》本),清人郭庆藩的《庄子集释》、王先谦《庄子集解》(《诸子集成》本)。今人的注本有刘武《庄子集解》和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等。
【题解】 本篇选自《庄子·田子方》,文章通过寓言的形式揭露了多数号称儒者的人实际上都是些徒有虚名的不学无术之士,是经不起真正考验的。
庄子见鲁哀公。成云庄子与魏惠王齐威王同时去鲁哀公一百二十年如此云见鲁哀公盖寓言耳哀公曰。鲁多儒士。少为先生方者。成云方术也言鲁地鲜庄子无为之学庄子曰。鲁少儒。哀公曰。举鲁国而儒服。何谓少乎。庄子曰。周闻之。儒者冠圜冠者知天时履句履者知地形。李云句方也缓佩玦者事至而断。成云缓者五色条绳穿玉玦以饰佩也玦决也君子有其道者。未必为此服也。为其服者。未必知其道也。公固以为不然。何不号於国中曰。无此道而为此服者。其罪死。於是哀公号之五日。而鲁国无敢儒服者。独有一丈夫。儒服而立乎公门。公即召而问以国事。千转万变而不穷。庄子曰。以鲁国而儒者一人耳。可谓多乎。
27#
 楼主| aiyaya 发表于 06-4-7 16:10:52 | 只看该作者
第六章    古漢語知識
古书的注解
我国古代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需要我们认真地去继承和发展。但是,由于语言文字方面的隔阂,今人阅读前人的著作往往会遇到许多困难。从汉代起,人们即开始了对古书的注解工作。古注是阅读古代文献、掌握古代文化知识的桥梁。古注本身牵涉到体例、术语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要利用古注,首先必须了解古注。这一章,我们围绕古注主要讲古注的重要性、古代的重要注释家及注本、古注的分类、古注的体例、古注的内容、古注的风格和古注的术语等七个方面的问题。
一、古注的重要性
古代注释家距所注古代文献的时代较近,对古代文献产生的时代背景、文化特点、典章制度、风俗习惯等情况都比较了解,所以其注释的准确性相对较高。有些词句,如果没有古人的注释,我们不是无从知道其含义,就是会出现理解上的错误。例如:
《左傅·隐公元年》: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杜预注:“方丈曰堵,三堵曰雉,一雉之墙长三丈,高一丈。侯伯之城,方五里,径三百雉,故其大都不得过百雉。”
根据《杜注》,我们不但知道了一雉墙的体积,而且知道了三百雉并非指诸侯国首都城墙的周长,而是指首都城墙一面的长度。又如:
《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毛传:“窈窕,幽闲也。淑,善。逑,匹也。言后妃有关雎之德,是幽闲专贞之善女,宜为君子之好匹。”朱熹注:“窈窕,幽闲之意。淑,善也。女者,未嫁之称。盖指文王之妃大姒为处子时而言也。君子,则指文王也。好,亦善也。逑,匹也。”
根据《毛传》和朱熹注,我们得知“窈窕”本来的含义是幽闲、娴静的意思,后来才引伸出美好、漂亮这一义项。
古注并非都是正确的,其中也存在着不少错误,因此我们在阅读古注时既要重视古注,又不能盲目地相信古注,认为凡是古注都是正确的,不敢越雷池一步。例如:
《左传·隐公元年》:“庄公寤生,惊姜氏。”杜预注:“寐寤而庄公已生,故惊而恶之。”
“寤生”之“寤”实是 “啎”的通假字,本是逆的意思,杜预释“寤”为“寐寤”显然是不合情理的。又如:
《左传·桓公四年》:“宋华父督见孔父之妻于路,目逆而送之,曰:“美而艳。”杜预注:“色美曰艳。”按照这一解释,“美”与“艳”的意思就重复了,实际上“艳”的含义是事高大。《说文》:“豔,好而长也。从丰,丰,大也。”又《左传·文公十六年》:“公子鲍美而艳。”公子鲍是男子,这里的“艳”显然不是妖艳的意思。又如:
《汉书·贾邹枚路传·邹阳》:“是以申徒狄蹈雍之河,徐衍负石入海。”服虔注:“雍之河,雍州之河也。”清人王念孙指出,“雍” 实为甕的通假字,“蹈雍之河”即抱雍自沉于河,服注为望文生义。
二、古代著名的注释家及注本
自汉至清,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注释家及注本,兹将两汉到宋代的著名注释家及有关注本介绍如下:
1、汉代的注释家及注本
两汉时期的注释家主要有毛亨、孔安国、马融、郑玄、何休、赵歧,服虔、高诱、王逸等。
毛亨:鲁人,或云河间(今河北河间县)人。汉景帝时为河间献王博士,其学传自子夏,著作有《毛诗古训传》,简称《毛诗》。时人称毛亨为大毛公,称其学生赵人毛苌的小毛公。
孔安国:西汉曲阜人,字子国,孔子十二世孙。曾向申公学习《诗经》,向伏生学习《尚书》。武帝时因研究《尚书》成为博士,官谏议大夫,临淮太守。著作有《尚书传》、《尚书音》《古文孝径传》等。今本《古文尚书孔氏传》为晋梅赜所献,题孔安国作,实为托名之作。
马融:东汉扶风茂陵(今兴平县人),汉安帝时为校书郎,桓帝时官南郡太守。后回朝为议郎。马融博学多才,为汉时通儒,有学生数千人,郑玄即出其门下。曾注《孝径》、《论语》、《诗》、《易》、《尚书》、《三礼》、《列女传》、《老子》、《淮南子》、《离骚》等书,均失传,清人马国翰《王函山房辑佚书》有辑录。
郑玄:东汉北海高密(今山东高密县)人,字康成。曾从马融学古文径,回乡后聚徒讲学。晚年因党锢之祸被囚禁,建安初获释。官任大司农,世称郑大司农。郑氏治学以古文经为主,遍注群径,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其著作有《论语注》、《孟子注》、《尚书注》、《三礼图》、《毛诗谱》、《六艺论》、《三礼目录》等,今仅存《三礼注》和《毛诗笺》。
何休:东汉樊(今山东济宁市东北)人,董仲舒四传弟子。为人质朴口讷,终生精研六经,尤好《公羊传》,闲门十七年撰成《春秋公羊解诂》。后拜议郎,再迁为谏议大夫。著作尚有《公羊墨守》、《左氏膏育》、《谷梁废疾》,宣扬《公羊》,驳斥《左传》、《谷梁》,除《解诂》传于世外,余皆佚。
赵歧:东汉京兆长陵(今咸阳市东北)人。曾为并州剌史,后任议郎、太常等职。撰《孟子章句》一书,传于世。
服虔:东汉荥阳(今河南荥阳县)人,曾任九江太守。著有《春秋左氏传解谊》一书。据传郑玄欲注《春秋》,听说服注之意多与己同,遂尽以所注与服。唐孔颖达撰《左传正义》时独用杜注,服注遂亡。
高诱:东汉涿郡涿(今河北涿县)人,少从卢植学,曾任司空掾、东郡濮阳令之职。著作有《孟子章句》、《孝经解》(均佚)、《战国策注》(今残)、《淮南子注》(与许慎注相杂)、《吕氏春秋注》等。
王逸:东汉南郡宜城(今湖北省宜城县南)人。曾为校书郎,汉顺帝时官至侍中。著《楚辞章句》一书,为后世所重,是《楚辞》现存最早的注本,
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注释家及注本。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注释家主要有何晏、王弼、韩康伯、韦昭、杜预、范宁、郭璞、郭象、裴松之等。
何晏:三国魏时南阳宛邑(今河南南阳市)人,玄学家,何进之孙。曾随母为曹操收养,娶魏公主,官散骑侍郎,迁待中、尚书。其仪表“美姿仪,面至白”。后因依附曹爽为司马懿所杀。著作有《道德论》、《周易解》及各种文赋数十篇,多不传;主编《论语集解》二十卷,流传至今。
王弼(公元226-249):三国魏山阳(今河南焦作市东南)人,笃好老庄之学。与何晏、夏侯玄同开魏晋后玄学的先声。由何晏荐为尚书郎,著作有《道德论》、《老子注》、《周易注》、《论语释疑》等。
韩康伯:魏人,著《周易注》,余不详。
韦昭:三国吴云阳(今江苏丹阳县)人,曾任尚书郎、太史令、中书仆射等职,被孙晧所杀。平生好学不倦,精通经史,著有《孝经解赞》、《论语注》、《汉音音义》《国语注》等书。除《国语注》传于今外,余皆佚。
杜预:晋时京兆杜陵(今西安市东南)人,字元凯。官河南尹、度支尚书,后拜镇南大将军,镇襄阳,太康元年率兵灭吴,有功,封阳县侯。杜预博学多才,长于谋略,时人称为“杜武库”。一生耽思经籍,酷好《左传》,自称有《左传》癖。著有《春秋长历》、《春秋释例》、《春秋左氏传集解》等书,皆传于世,其中《春秋左氏传集解》是流传至今最早最完整的《左传》注本。
范宁:晋时顺阳(今河南淅川县东南)人。少笃学,治经严谨,不尚玄学。历官余杭令、临淮太守、中书侍郎、豫章太守等,封遂乡侯。著有《春秋穀梁传集解》,为今存《穀梁传》最早的注本。另有《公羊传例》、《论语注》、《礼杂问》等书 ,皆佚。
郭璞:晋时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字景纯。曾为著作佐郎、尚书郎。后因劝阻王敦起兵作乱而为敦所杀。其所注文献很多,诸如《尔雅注》、《三苍注》、《方言注》、《穆天子传注》、《山海经注》、《楚辞注》、《子虚赋注》、《上林赋注》等。其中《尔雅注》费时最久,用功最多,是《尔雅》流传至今最早最好的注本。
郭象:晋时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人。官至黄门侍郎、太傅主簿。为人好老、庄,善清谈。曾参考向秀《庄子注》撰成《庄子注》一书,三十三卷,阐释老、庄思想。后向本佚,郭本独传于世,唐时成玄英曾为之作疏。
裴松之:南朝宋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先仕晋,任员外散骑侍郎、吴兴故鄣令、尚书侍郎等职,入宋后累官中散大夫、国子博士、大中大夫等。奉诏注《三国志》,博采群书一百四十余种,以“补缺、备异、惩妄、论辨”为宗旨,注文多出正文三倍,开创了注释的新例。
裴骃:裴松之之子。官至南中郎参军,著《史记集解》一百三十卷,传于今。另有《史记音义》八十卷,已佚。
3、唐代的重要注释家及注本
唐代的重要注释家主要有孔颖达、贾公彦、徐彦、杨土勋、李善、司马贞、张守节、颜师古等。
孔颖达:隋未唐初冀州衡水(今河北衡水县)人。隋时举第,授河内郡博士,继补太学助教。入唐后李世民引为文学馆博士,封曲阜县男,转迁给事中,官至国子祭酒。曾师从刘焯,博通群径,名重一时。奉太宗诏主编《五径正义》,兼采南北经学家之长,成为一代训诂名著,唐时以其书作为科举取士的依据。
贾公彦:唐洛州永年(今河北永年县)人。官至太常博士,博通群经。著《周礼义疏》六十卷,《仪礼义疏》三十卷,为后人所重。其解说《周礼》参考郑玄注,能改郑氏好引纬书,好改经字之弊。解说《仪礼》,亦取郑说,然精审不及《周礼注》。《周礼义疏》、《仪礼义疏》均流传至今,收入《十三经注疏》。
徐彦:唐人,著《春秋公羊传疏》一书,后收入《十三经注疏》,余不详。
杨土勋:唐人,曾任四门助教,著《春秋穀梁传疏》一书,后收入《十三经注疏》,余不详。
李善:唐扬州江都(今扬州市)人,曾任崇贤馆直学士、兼沛王侍读等职,后为潞王府记室参军,转秘书郎,又出为经城令。其学有师承,意多存古,于唐显庆三年(公元658年)完成《文选注》六十卷,旁征博引,是唐初文选学的集大成之作。
杨倞:唐弘农(今河南灵宝县南)人,与元稹、白居易同时,官东川节度使、刑部尚书。著《荀子注》一书,是流传至今《荀子》的最早注本。
司马贞:唐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人,官至朝散大夫,弘文馆学士。著《史记索隐》一书,并补作《三皇本纪》,有小司马《史记》之称。
张守节:唐开元、天宝间人,官诸王侍读。其学长于地理,著有《史记正义》一书。余不详。
颜师古:唐京兆万年(今西安市)人,祖籍临沂,颜之推之孙。太宗时拜中书侍郎,官至弘文馆学士,精通文字训诂,著有《汉书注》、《急就章注》等书,为世所重。
4、宋代的重要注释家及注本
宋代的重要注释家主要有、邢昺、孙奭 、朱熹、洪兴祖等。
邢昺:北宋曹州济阳(今山东荷泽市)人。一生多在东宫及内庭讲授经书 ,著书很多,其中《孝经注疏》、《论语注疏》、《尔雅注疏》收入《十三经注疏》。
孙奭 :北宋博州博平(今山东茌平县)人。官至工部尚书,以太子少傅致仕。曾奉敕校定赵歧《孟子注》,并撰《孟子正义》十四卷,收入《十三经注疏》。另著有《孟子音义》、《尔雅释文》等书,均传于世。
朱熹:南宋著名注释家,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十九岁中进士,历仕四朝。官至焕章阁待制兼侍讲。一生主要精力用于聚徒讲学,研究学问,广注经籍,著作主要有《周易本义》、《诗集传》、《四书章句集注》、《楚辞集注》等。
洪兴祖:南宋丹阳(今江苏丹阳县)人,官至太常博士。博学好古,著有《老庄本旨》、《周易通义》、《楚辞补注》等书。
三、古注的分类
注的本义是灌注。古代经书多难懂,好象水道阻塞,必须灌注才能疏通,所以把对经文的解释也叫做注。古注就其特点而言,主要可以分为传、笺、章句、集解、疏五类。
1、传  解说经文字词、阐明其大义的注解。古人把儒家的重要文献叫做“经”,把解释经书的著作叫做“传”。如孔子著《春秋》,后人写书解释《春秋》者,有《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另外依照经书文字逐字逐句进行解释的,也称作传。如西汉鲁人毛亨的《毛诗传》:
《诗·鄘风·相鼠》:“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毛传》:“相,视也。无礼仪者,虽居尊位,犹为闇昧之行。”
2、笺  对传文进行补充订正的一种注释。笺的本义是小竹片,古人用笺随时记下心得体会,以备参考。《说文》:“笺,表识书也。”如《诗经》毛传郑笺。郑笺就是郑玄以《毛诗》为依据、对《毛传》进行补充和订正的注释。对《毛传》隐晦简略的地方,郑氏加以阐明,另一方面把不同于《毛传》的意见写出来,以表示有别于已有的注释,标作“笺”,后人称为《郑笺》。例如: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3、章句  章句就是“离章辨句”的意思。其特点是,除了对古书作逐词解释外,还要说明句意和全章大意,分析句法,辨明篇章结构等。如东汉赵歧《孟子章句·梁惠王上》: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将以利吾国乎?”
父也。孟子去齐,老而至魏,故王尊礼之。曰:‘父不远千里之路而来至此,亦将有可以为寡人兴利除害者乎?’”此段话从“孟子去齐”以后串讲整个句义,是章句的体例。
4、集解  集解可以分为两类:
(1)又称为集注,集说,集释等,这是汇集各家解说,加以选择并加上自己见解的一种注释方法,如魏何晏的《论语集解》。
(2)不是集各家之说,而是通释经传。如晋杜预的《春秋左氏经传集解》。
5、疏  疏即义疏,是疏通其义的意思,或称作义注,正义、疏义等,简称疏。汉魏时期所作的注,到了南北朝时期,特别是到了唐代,由于时间久远,人们感到不易理解,于是出现了“疏”这种新的注解方法。疏的注释特点是不但对古书原文进行注解,同时对前人所作的注解也进行注释。六朝所作的义疏很多,流传到今天的只有南朝梁皇侃的《论语义疏》。唐代进行义疏的著作主要有:
尚书   汉孔安国传   唐孔颖达正义
周易   魏王弼、晋韩康伯注   唐孔颖达正义
诗经   汉毛亨传   郑玄笺   唐孔颖达正义
周礼   汉郑玄注    唐贾公彦疏
仪礼   汉郑玄注    唐贾公彦疏
礼记    汉郑玄注     唐孔颖达正义
春秋左传    晋杜预注    唐孔颖达正义
春秋公羊传   汉何休注    唐徐彦疏
春秋穀梁传   晋范宁注    唐杨士勋疏
宋代所作义疏的著作主要有:
孝经    唐李隆基注    宋邢昺疏
论语    魏何晏注     宋邢昺疏
尔雅    晋郭璞注     宋邢昺疏
孟子    汉赵歧注    宋邢昺疏
后人将以上这些注疏加上唐陆德明《经典释文》的注音合成一部书,称作《十三经注疏》。
四、旧注的编排体例
古书的注释,特别是对先秦经书的注疏,并不易容看懂,这一方面是因为注文简略,无标点,另一方面是因为古书注家众多,体例不一。下面介绍两种体例:
1、注疏体

2、集解体
子曰诗三百          一言以蔽之         曰思无邪


                                    《论语注疏·为政》
28#
 楼主| aiyaya 发表于 06-4-7 16:11:00 | 只看该作者
五、旧注的内容
旧注的内容很广泛,主要包括解释词义、注明音读、疏通文意、阐明思想、分析句读、讲解语法、说明修辞手段、诠释典故、校正文字、考证人名、地名等,例如:
解释词义例
《诗经·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毛传:“静,贞静也。女德贞静而有法度,乃可说也。姝,美色也。俟,待也。城隅,以言高而不可逾。”
《左传·庄公十四年》:“蔡哀侯为莘故,绳息妫以语楚子。”杜预注“绳,誉也。”
注明音读例
《诗经·周南·关睢》:“君子好逑”。《经典释文》:“逑,音求。”又如《诗经·召南·何彼  矣》:“何彼  矣,唐棣之华。”《经典释文》:“棣,徒帝反。《字林》‘大内反’。华如字。”
六、旧注的风格
旧注的风格有时代的差异,即不同的时代其注释的特点也有所不同,可分为汉唐的风格、宋代的风格和清代的风格三类。
1、汉唐的风格。
汉唐时代注释的风格侧重于训释字句、注明读音等,内容包括释字、串讲、通释全章大意、注明出典、考证人名地名史实、增补史料、阐明哲学思想,等等。
2、宋代的风格
宋代的注释风格是常常利用注释来发挥自己的政治、哲学思想。宋代对后代影响最大的注释家是朱熹,其注释中的不少地方反映了宋代理学的唯心主义思想体系。
3、清代的风格
清代学者对文字、音韵、训诂都有深入的研究,因此清代注解的风格是能将文字、音韵、训诂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运用于注解之中,从材料出发,注重考据。
七、旧注的术语
旧注所使用的术语很多,不能一一列举,这里只选择一些主要者说明如下:
1、曰、为、谓之  使用这三个术语时被释词总是处于术语之后,其含义等于现代汉语中的“叫做”。除了一般释义外这些术语有时还用来分辨同义词。例如:
①《论语·先进》:“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朱熹注:“穀不熟曰饥,菜不熟曰馑。”《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郑玄注:“《大司徒》云:‘同师曰朋,同志曰友。’”(见孔颖达《正义》)
②《楚辞·离骚》:“各兴心而嫉妒。”王逸注:“害贤为嫉,害色为妒。”
2、谓  意为“说的是……”、“指的是……”,被释词在术语之前。如:
《荀子·天论》:“强本而节用。”杨倞注:“本谓农桑”。
《楚辞·离骚》:“恐美人之迟暮。”王逸注:“美人谓怀王也。”
3、貌、之貌  表示性质或状态的术语,意为“……的样子”。例如:
《庄子·逍遥游》:“夫列子御风而行,冷然善也。”郭象注:“冷然,轻妙之貌。”
《楚辞·九章·涉江》:“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王逸注:“崔嵬,高貌也。”
4、犹  “犹”表示用近义词作注,或者是用引申义训释本义,意为“如同”、“等于说”。例如:
《孟了·梁惠王上》:“直不百步耳。”朱熹注:“直,犹但也。”
《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杜预注:“间,犹与也。”
5、之言、之为言  声训术语。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词进行训释,表示被训释词和训释词语源相同,意义相通,旨在探求事物得名的由来,这就是所谓“声训”。例如:
《尔雅·释训》:“鬼之言归也。”《说文》:“祓,除恶祭也。徐锴曰:‘按:祓,之为言拂也,”《说文》:“禳,磔禳祀疠殃也。徐锴曰:‘禳之为言攘也。’”
《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朱熹注:“政之为言正也,所以正人之不正也;德之为言得也,得於心而不失也。”声训也可以不用专用术语,例如:《释名》:“日,实也。”“月,阙也。”“冬,终也。”“土,吐也,能吐生万物也。”“山,产也,产生物也。”《三国志·魏书文帝纪》:“夫葬也者,藏也,欲人之不得见也。”
6、读若、读如  表示注音的术语。例如:
《说文》“宄读若轨。”
《吕氏春秋·重己》:“其为饮食酏(yí)醴也,足以適味充虚而已矣。”高诱注:“酏读如《诗》虵虵硕言之虵。”。
“读若”、“读如”这两个术语有时也用来表示通假字。
7、读曰、读为  说明通假字的术语。例如:
《庄子·逍遥游》:“而御六气之辩。”郭庆藩注:“辩读为变。”
《汉书·贾谊传》:“天下无倍畔之心。”颜师古注:“倍读曰背”。
8、辞、词  古人把虚词叫做“辞”或“词”,在注解中使用这两个术语,就是指明虚词。例如:
《诗·周南·汉广》:“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毛传:“思,辞也。”
9、衍文,脱文
校勘术语。衍文也叫“衍字”,简称“衍”,指古籍中因传抄、刻印而误加的文字。
脱文也叫“夺字”,简称“脱”,指古籍因传抄刻印而脱落的文字。
29#
 楼主| aiyaya 发表于 06-4-7 16:11:08 | 只看该作者
继续

第六章    文選
士不可以不弘毅    《论语·泰伯》
【题解】本篇选自《论语·泰伯》。其内容反映了儒家把实现仁作为终生奋斗目标的决心和毅力。宋邢昺疏:“此章明士行也。”
曾子曰①:“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②。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③?”
【注释】①曾子:孔子的学生,即曾参(shēn),春秋末鲁国人,字子與,以孝行见称。②士:有操守、有知识的人。弘:《说文》:“弘,弓声也。”引申为顽强;毅,坚定果断。任:担子,任务。③仁:指推行仁道、仁政。已:停止,结束。宋邢昺疏:“言士能弘毅,然后能负重任,致远路也。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者,……言士能弘毅,然后能负重任,致远路也。‘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者,复明任重道远之事也。言仁以为己任,人鲜克举之,是他物之重,莫重于此焉。他人行仁,则日月至焉而已矣。士则死而后已,是远莫远焉。”
    五  蠧    《韩非子》文章略
第七章 音 韵
第一节 中古音的声韵调   一、中古音的代表著作——《广韵》
中古音以隋陆法言《切韵》(601年)为主要研究材料。《切韵》虽已不存,但其声韵调系统保存在宋陈彭年等编撰的《广韵》(1008年)中。清人研究中古音,用的是《广韵》。
《广韵》是一种按韵编排的韵书。当时主要是为了科举作文用韵规范;《切韵》及《切韵》以前的韵书,最初目的应是为了辨音。辨音与作文用韵规范是《广韵》的两大功用。
《广韵》编排体例:第一,先分平、上、去、入四声五卷(平声字多,故分为上平声、下平声两卷)。第二,每个声调下(即每一卷下)再分韵。同韵的字,韵腹(即主要元音)和韵尾(有的没有韵尾)相同;不论韵头(介音)是否相同。一个韵选一个代表字作为本韵的名称,叫韵目。如东韵即以“东”为韵目。平声57韵,上声55韵,去声60韵,入声34韵。四声相承,如,平声一东、上声一董、去声一送、入声一屋,四声相配。平、上、去只是声调不同,韵母则相同。入声主要是收声不同,收—p(盍)、—t(曷)、—k(德);分别与阳声收—m(谈)、—n(寒)、—?(登)相配。所以,如果单统计韵母,只要计算平、入二声的韵母就可以了。第三,每一韵中以声纽的不同再分若干小韵。小韵是以声母的不同来分别,所以小韵也叫“纽”。小韵的头一个代表字后面注反切。一个小韵包含一个至数十个同音字。如东韵有东(德红切)、同(徒红切)、中(陟弓切)、虫(直弓切)……等23个小韵;“同”小韵中有同、仝、童、僮、铜……等45个同音字。
《广韵》是当时编的韵书,反映了中古的语音系统,所以,要研究中古音,就要分析其中的声、韵类别系统。古代分析《广韵》一系韵书中的声韵系统的学问,就是等韵学。
二、 中古的声
声即今天说的声母,还有声纽、声类、字母、纽、母等名称。
1.有关声母的几个概念
字母:指称声母的代表字就是字母。如表示舌头清音用“端”(包括切上字“都、丁、多、当……”从另一个角度看,把切上字发音部位、发音方法相同的归到一起,就得到声母)。相传释守温发明了三十六字母:唇音帮、滂、並、明、非、敷、奉、微,舌音端、透、定、泥、知、彻、澄、娘,牙音见、溪、群、疑,齿音精、清、从、心、邪、照、穿、床、审、禅,喉音影、晓、匣、喻,齿舌音来、日。
五音、七音:把声母按发音部位分为“唇、舌、牙、齿、喉”五类,即是“五音”。在五音的基础上,再分出“半舌”(来纽),和“半齿”(日纽),共是七类,就是“七音”。
清、浊:分析声母发音方法的术语。发音时声带不颤动是清音,声带颤动是浊音。等韵学又把清音分为两类:不送气是清(纯清。如端t),送气是次清(如透t‘)。把浊音分成浊(全浊。如定d),次浊(如泥n)。浊音在现代普通话中丧失,在一些方言中保存。
反切:用两个汉字拼合成另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前一个字(反切上字)取其声母;后一个字(反切下字)取其韵母和声调。
由于反切出于不同人之手,同一个声母可以有若干个比较常用的反切上字,如“都、丁、多、当”作反切上字切出来的是同一个音。反切下字也是同样情况。
2.中古三十六字母
中古的声母要掌握:发音部位、发音方法(清浊、等列)。
下面是中古音即《切韵》36个声母在《韵镜》中出现的位置:
音舌齿
清 清
浊 浊 音 喉

浊 浊 清 清 音 齿

浊 清 浊 清 清 音 牙
清 次
浊 浊 清 清 音 舌
清 次
浊 浊 清 清 音 唇
清 次
浊 浊 清 清
来 匣 晓 影 心 从 清 精 疑 溪 见 泥 定 透 端 明 並 滂 帮
来 匣 晓 影 生 崇 初 庄 疑 溪 见 娘 澄 彻 知 明 並 滂 帮
日 来 于 晓 影 禅 审 神 穿 照 疑 群 溪 见 娘 澄 彻 知 明
微 並奉 滂敷 帮

来 喻 匣 晓 影 邪 心 从 清 精 疑 溪 见 泥 定 透 端 明 並 滂 帮
(以后唇音三等在韵母是合口时变为轻唇;庄初崇生合于照穿神(床三)审,于合于喻,形成传统36字母所代表的声母系统。)
中古的声母变为普通话的声母,有其规律,知道这些规律,有助于记忆和反推:
(1)中古喉牙音和齿头音的细音,都变成t?,t?‘,?
a,o,u,e前 k,k,h // ts,ts‘,s ——a,o,u,e,?前 (声母不变)
见溪群晓匣 (例:工古弓抠渴呼回) (例:作宗仓三诉自) 精清从心邪
i,y前 t?,t?‘,? ———————— i,y前 (声母已变)
(例:江居窮区揭吁薰) (例:取须精清心邪)
现代普通话的Y,是中古在介音i后的u变来的。所以,归结起来,中古的i(包括作主要元音和介音),决定喉牙音和音头音变作 , ,?。普通话中,声母k,k,h和ts,ts‘,s之所以没有与i,Y相拼的,就是因为其本来与i,Y相拼的音已变成声母是 , ,?的了。普通话声母、韵母的分配规律,反映中古音到普通话变化的规律性。
(2)中古唇音三等,在东三、钟、微、虞、废、文、元、阳、尤、凡十个韵的合口韵类中,宋以后变为轻唇非、敷、奉、微,普通话中变为唇齿音f、v,或零声母。
三、中古的韵
1.关于韵的几个基本概念
韵:韵腹和韵尾相同的字归在一起的部类。如206韵。每一个部类有一个代表字,即韵目(见上)。这种部类代表的韵母和韵类,也叫韵。如206个韵包含290个韵类。
呼:等韵学将主要元音或介音是u的韵,称为合口呼;其它的韵为开口呼。如,寒韵是开口呼,桓韵是合口呼。这两韵的分别只是开、合口的不同。但有的韵同时包含开口和合口。有人称开合分韵的合口为“真合口”;开合合韵的合口为“假合口”。
等:根据韵腹的侈或敛(主要元音舌位的高低)以及声音的“硬”或“软”(有无i介音)等状况所分析的声音洪细类别。等韵图依韵和韵类的的洪细分四等。同一个韵中,如果有不同韵类,其区别在于介音的有无或不同,放在不同的等,如一东韵分为两类,一类无介音,在一等;另一类有介音i,在三等。不同的几个韵,同收尾而主要元音洪细不同,安排在不同等,如《韵镜》第二十三图开口“寒、删、仙、先”分别放在一、二、三、四等,第二十四图合口“桓、删、仙、先”分别放在一至四等。(参见《韵镜》复印张)
阴声韵,也简称阴声,指无韵尾或以元音[-u][-i]收尾的韵,如上表中的戈果过韵和脂旨至韵。
阳声韵,也简称阳声,指以鼻音[-n][-?][-?]收尾的韵,如上表中的真轸震韵、东董送韵和侵寝沁韵。
入声韵,也简称入声,指以塞音[-p][-t][-k]收尾的韵,如上表缉韵、质韵和屋韵。
舒声韵,也简称舒声、舒调,与促声相对,指读音舒缓的音节,即没有韵尾或元音、鼻音韵尾的字,阴声韵和阳声韵都是舒声韵。舒声韵读音可以自延长。
促声韵,也简称促声、促调,与舒声韵相对,指读音短促的音节,即有塞音韵尾的字,以[-p][t][-k][-?]收尾的音节都是促声韵。促声韵的音节在主元音之后紧接塞音,读音必然短促,不能延长。
2. 中古的韵母
共206韵,290个韵类。
首先记住57个平声韵;其次是知道,因开、合口以及等的不同,一韵之中可以有不止一个韵类;再次是四声相配的原理,以及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的概念。
四、中古的声调
中古的声调是平、上、去、入四声。
主要掌握其变为今天普通话的规律。声调的变化受声母清浊的影响:
中古平声调的字,依其声母的清(全清和次清)还是浊(全浊和次浊),分化为阴平和阳平两类;(平分阴阳)
中古上声调的字,全浊音变为去声(浊上变去);其余均为上声。
中古的去声字,全部为去声。
中古入声字,全浊变为阳平,次浊变为去声;清音变为阴阳上去四声。(入派四声)

四、反切
反切也称反语、反言、反音、反纽,或单称反、翻、切、纽。反切是我国传统的注音方法,用两个字拼合成另一个汉字的读音。
反切的基本原理是:切上字与被切字的声母相同,切下字与被切字的韵母和声调相同。在拼合过程中上字取声母,舍弃其韵母,下字取韵母和声调,舍弃其声母。
反切用的是古音,如果用现代音去拼读中古反切,很多无法顺利切出字音。要想准确拼读中古反切,势必要学习从中古音到现代音的语音演变历史,掌握变化的规律。
30#
 楼主| aiyaya 发表于 06-4-7 16:11:18 | 只看该作者
第八章 实词、短语与句子
        第一节 实词与词类活用   
一、词类活用
(一)定义:
在古代汉语里,某些词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临昨具有另一类词的语法功能。词的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叫做词类活用。
(二)活用与兼类的不同
活用是临时性的,兼类是固定性的。
二、名词用作动词
(一)用作一般动词
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隐元左)
(二)用作使动
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左襄二十二)
(三)用作意动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礼记?大同)
三、形容词用作动词
(一)用作一般动词
入学鼓箧,孙其业也。(礼记?学记)
(二)用作使动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孟子?告子下)
(三)用作意动
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战国策?秦策一)
四、数词用作动词
(一)用作一般动词
大国不过三国之一。(隐元左)
(二)用作使动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卫风?氓)

第二节 短语     返回
一、名词作状语
(一)普通名词作壮语
1、表示动作进行的状态。“像……一样”、“跟……似的”:
豕人立而啼。(左传?庄公八年)
2、表示对待动作对象的态度。“当作……那样”、“用待……的态度”、“像待……似的”: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史记?项羽本纪)
3、表示动作发生或进行的所处方位。“在……”、“向……”:
遂见齐俗奢侈,好末技,不田作,乃躬率以俭约。(龚遂传)
4、表示动作进行的方式。
遂入见王,涕泣膝行。(龚遂传)
5、表示动作进行的工具、凭借或依据。
叩石垦壤,箕畚运於渤海之尾。(列子?汤问)
(二)时间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
1、时间名词“日”“月”“岁”充当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经常性
王生日饮酒,不视太守。(龚遂传)
2、时间名词“日”“月”“岁”充当状语,表示情况的逐渐发展变化
燕日败亡。(史记?田单列传)
3、时间名词“日”“月”“岁”充当状语,表示追溯往事。
日臣之使于楚也,子重问晋国之勇。(左传?成公十六年)
二、动词的使动用法即特殊的动宾关系
(一)动词的使动用法
1、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秦师)
2、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晋灵公不君)
(二)特殊的动宾关系
1、 施动
2、 与动
3、 因动
4、 为动
5、 向动
6、 所动
7、 位动
8、 时动
9、 量动
三、动词与宾语的语序
1、疑问代词作宾语位于动词前
敢问何谓也?(隐二左)
2、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位于动词前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3、“是”“之”复指宾语,置于动词前。
皮之不存,毛将安傅?(僖十四左)
四、双宾语
1.给予、赐予义动词
若以假人,与人政也。(成二左)
2.告知、教示义动词
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许行)
3.古有今无
欲见贤人而不以其道,犹欲其入而闭之门也。(孟子?万章下)
4.古汉语中的使动可以带双宾语
国老皆贺子文,子文饮之酒。(城濮之战)
五、主谓之间加“之”的短语
未知母之存否。(宣二左)
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也与?(论语?学而)

第三节 句子      返回
一、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隐元左:制,巌邑也。
今京不度,非制也。(否定副词修饰谓语,不是修饰名词)
二、古汉语的被动表示法
(一)无标记
伤而匿之,故不能推车而及。(成二左)
(二)有结构标记
1.介词“于”引进主动者
xi克伤于矢。(成二左)
2.助动词“见”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3.介词“为”引进主动者(主动者可以不出现);“为……所”
今有一于此,将为戮乎?
4.“被”字式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1-19 03:32 , Processed in 0.103315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