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医与西医的区别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blabc123 发表于 09-4-9 16:15: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曾今和我的一个学西医的同学聊天,说是现在的中医真的是没落了,[s:6] 而且网上还有号召中医药大学不要录取中医的学科学生。 原因很简单,首先是现在即使是中医看病也离不开西医的诊疗手段,西医的仪器。 进了中医院也得先去照个B超什么的。真是晕死![s:8] 其次就是中医医师执照是不能用于西医外科的,否则视为无照行医,严重的还是违法行为。 中医难当啊!! 我们看中医要越老越好,所以大学刚毕业的那些年轻的中医就几乎是没什么可以就业的单位了。 所以还是得加把劲,努力考研再说,一方面多学了点知识,另一方面也可以使自己向老中中医靠近一点了。 西医越来越占据了中医的地位,请大家讨论一下中医和西医的区别在何处,还有就是我们如何去发展我们的中医药事业,如何发展我们这个中医药的板块。谢谢。。。。
沙发
wzb_seu007 发表于 09-4-9 22:27:23 | 只看该作者
其实中医西医之争真是无谓之争,本来就没有优劣,如同山水画与油画、佛教与天主教、咖啡与清茶、数学家与诗人之较。
    信西医者觉得西医是科学的结晶,而中医是玄学迷信。或说中药或许有效,而医理却是杜撰牵强之词,更有甚者言中药也不过是安慰剂,真是把中医几千年的探索等同于原始部落的拜神祷祝了。现代社会有众多疾病西医是明言无法医治的,而中医却有很明显的疗效,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其实中医西医之争真是无谓之争,本来就没有优劣,如同山水画与油画、佛教与天主教、咖啡与清茶、数学家与诗人,只是标准不同而已,并无高下之分。但二者确实是不好融合在一起,咖啡和清茶混在一起就是污水,国画和油画同画一处便为涂鸦,数学家和诗人也难有共同语言。好的东西合在一起有时候更加完美,有时却相互破坏。像中医西医二者的关系应该是相互配合、各显其能的战友,而不是珠联璧合、水乳交融的夫妻。
    举个实际的例子,如支气管炎,西医主张消炎止咳,中医倡导宣肺化痰。先让西医治,症状很快消除,但随即又复发,不能去根;请中医来调,体质确有增强,但是症状却难以消除,最后变成老慢支。中医西医都望而生畏,故有“内科不治喘”的老话。
     一间房子,堆满垃圾,招来苍蝇无数。西医说,我有特效杀虫剂,只要一喷,苍蝇马上被消灭。果不其然,西医拿着喷枪,一会儿的工夫,苍蝇便尸横遍野,全部被歼,但屋里的垃圾西医却不管清除;没过多久苍蝇们闻着垃圾的味又来了,而且比第一次更多,因为屋里更脏了。西医再来喷药,喷着喷着,苍蝇们不再害怕这种味道了,西医也就只好向苍蝇们投降了。换来中医,中医说,为什么会招来苍蝇,那是因为屋里垃圾太多,只要把垃圾清除,苍蝇便自然不会再来了,所以要先打扫房间,清除垃圾;苍蝇嘛,先不去管它。经过中医的清理,屋里垃圾确实见少,可苍蝇却不见少,因为苍蝇也在繁殖,尽管垃圾少了,但现有的垃圾也足够它享用一段时间的,中医终于也有些累了、烦了,便歇下来,苍蝇们便更猖狂了。这就是慢性炎症性疾病无法治愈的根源。
     其实中医西医完全可以协同作战,各显优势。西医先喷药把苍蝇杀光,中医马上清理垃圾,让苍蝇没有繁殖的环境和时间,一来一往,疾病很快就可以痊愈,不治之症将变成易治之病。而是囿于门户之见,中医西医往往互不相容,或阳奉阴违。宽容点的大夫也只是不反对,但彼此却不合作,所以病人总是奔走于中西医之间,不知所措,真是事障易解,理障难除。所以,中医西医的矛盾是人的观念问题,跟医学本身无关。
板凳
 楼主| blabc123 发表于 09-4-10 09:17:20 | 只看该作者
经典,希望中西医早日融合。可就像您说的那样,中西医的融合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我学过中医学基础,也学过西医的临床诊断学,二者可以说是对立的,西医老师根本无法理解中医中的理论,中医老师也因为无法详细的说明中医的缘由搞得挺神秘,但又不去理会西医。还有一个中西医结合的同学曾经告诉我,他们中西医结合总的可能就是西诊加中药,也就是西医主导,中药只起到所谓的调养作用而已了。最后我们中医还是沦落到了保健品的行列。真希望扁鹊华佗再世给我们国人好好说说中医的理论,让大家明白中国的神医不比国外的科技差。
地板
ccb2614151 发表于 09-5-3 00:44:25 | 只看该作者

个人关于学习中医的一点体会

由于最近没有时间,这里先说一点自己的体会,以后有时间我会发一个贴详细说说自己的观点

1.中医更多要靠自身的技术、经验,这一点有点像练武功,需要坚持不懈,进行长期积累!
因为是技术性、能力性的东西,所以在成长过程中就会遇到瓶颈,也就是所谓的平台期,
为什么老中医好?
因为他们的技术、经验相比普通的中医已经度过了好几个平台期,而每经历一次平台期之后,无论是经验还是技巧都会有一次飞跃
而有的人可能一生处于一个平台期而不会向上发展,这就是中医难学之处
2.本科的学校式教育有利有弊
以前的中医是师承式、实践式教育,学生可以在临床中掌握知识,但是这样的理论不扎实,所以“后劲不足”,经常会在平台期呆上很长的一段时间
现在的学校式注重了理论,但是临床的机会相对少了,所以想起步都很难,更别说发展了,
但是学校式教育普及了中医知识,如果和能社区结合好,说不定真的能走出一条路!

先在这里给还在大一、大二、大三的同学一点建议

尽量早的在学校附近的医院中找一位中医(当然最好是老中医),每周跟他学习一天或半天,他会很欢迎你的

先说这么多,思维还没有理清楚,以后再来

[ 本帖最后由 ccb2614151 于 2009-5-3 00:51 编辑 ]
5#
wzb_seu007 发表于 09-5-7 16:00:1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ccb2614151 于 2009-5-3 00:44 发表
由于最近没有时间,这里先说一点自己的体会,以后有时间我会发一个贴详细说说自己的观点

1.中医更多要靠自身的技术、经验,这一点有点像练武功,需要坚持不懈,进行长期积累!
因为是技术性、能力性的东西, ...

的确是这样,中医一定要强调师传性。
6#
 楼主| blabc123 发表于 09-5-7 22:43:0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 wzb_seu007 的帖子

可惜的是咱们国家现在这种师承的教学方式好像不被承认哦,没有文凭华佗再世照样被判无照行医,还是得依法严惩的啊!!!
7#
wzb_seu007 发表于 09-5-9 00:12:1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blabc123 于 2009-5-7 22:43 发表
可惜的是咱们国家现在这种师承的教学方式好像不被承认哦,没有文凭华佗再世照样被判无照行医,还是得依法严惩的啊!!!

好像这次人代会提出要拯救中医,要恢复师承的传授方式,不过那些大家怎么会没有执照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2-8 07:27 , Processed in 0.105802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