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考研阅读高分逻辑总结

  [复制链接]
541#
TEYZ56 发表于 09-9-20 10:46:45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分享!
542#
rzzr1234 发表于 09-9-22 23:03:28 | 只看该作者
支持原创
543#
yyjahsr 发表于 09-9-23 08:57:58 | 只看该作者
xiexie   分享
544#
qingyueqinglan 发表于 09-9-23 13:26:4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分享
545#
lvbao1217 发表于 09-9-23 20:42:05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的分享~
546#
lvbao1217 发表于 09-9-23 20:51:2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的经验
547#
找条出路 发表于 09-9-23 23:22:15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很好,经验总结
548#
yxysucceed 发表于 09-9-24 12:15:41 | 只看该作者
这么好的帖子!肯定顶啊
549#
chenjiayu224 发表于 09-9-24 14:20:20 | 只看该作者
楼主的精华,收藏了,感谢楼主了~~
550#
2006132108 发表于 09-9-24 14:23:45 | 只看该作者
历年英语考纲及近10年考研英语阅读理解文章以及题目的统计研究,总结出了以下10个重点考点。希望同学们在复习阅读时熟记这些重点考点,并在平时的练习中训练自己对这些考点的敏感程度,做到使自己的神经能够一碰到这些考点就会条件反射般地兴奋起来,从而增强对重点的记忆和理解。
   
    1.首段、尾段或短首、段尾处常考
   
    首段、尾段或短首、段尾一般是考查主旨大意题和推理判断题的地方。许多文章往往会开门见山,一开始就提出了要说明的对象或者要论证的观点,接下来的句子和段落用以具体说明或论述,这样首段或者段首就是文章的中心所在,往往成为考查点。
   
    此外,文章的最后一段一般都会对全文的说明和论证进行总结,因此段尾或者尾段有时也会成为考查点,这种总结性的句子或者段落常常会有一些提示语,如:all in all, in short, to conclude, in consequence, in summary, in a word, as a result, therefore, accordingly, thus等。
   
    2.长难句
   
    长难句,顾名思义,就是又长又难的句子,主要是一些句中套句的复杂结构,其中包含了同位语、插入语、定语、不定式、分词、各种从句等,使得句子长达好几行。因此这些复杂的句型也往往成为了试题命制的重点所在,主要考查考生对句中的指代关系和句子层次的理解,常见的题型是推理判断题。考生应该加强训练自己对付长难句的能力,平时练习中有意识地去分解这些句子,理解其中的指代关系和句子层次。
   
    3. 列举处
   
    所谓的列举是指通过一些表示顺承关系的词语逐项列出一些事实或者观点,标志性的词汇包括First, Second, Third… ; Firstly, Secondly, Thirdly… Finally; First of all, Then, In addition, Further, Furthermore, Besides, Moreover… 针对这一考点的题目通常考查文章细节,有时候也涉及对文章内容的推理判断。这种题目没有固定的提问方式,不过通常会有两种题型:第一种是从四个答案选项中选择正确的一项,错误选项的意思往往与文章的意思相反或因果关系颠倒;第二中是从四个答案选项中选择错误的一项,即“except”题型,一般对照原文就能够找出错误的选项。
   
    4. 举例处
   
    一般的说明文和议论文都需要一些例子来支持作者的说明和论证,这些例子往往与作者的说明与论述有很大的关联,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也成为了考题出处的热点。这种题目在文章中的线索非常明显,一般都带有如下的标志性词汇:for example, for instance, take … as an example, as, such as, like 等。在做这种题目的时候,考生要牢记所举的例子一般都与文章的中心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要在选项中去寻找与中心思想意思最接近的那一项。同时,一般文章举例处的前一句或者前几句就是与该例子相关的作者论点,所以在做此类题目的时候就需要追本溯源地往前读,才能保证所选答案的正确率。1999年以后几乎每年的考研阅读题中都有1-2道关于例证的题目,这应当引起考生的高度重视。常用的举例方法有两种:一是先提出观点,后举例说明;二是先列举事例再做出结论。考生应当学会举一反三,在具体的阅读文章中识别出个种例证。
   
    5.引用处
   
    说明文或者议论文中经常引用他人的观点来支持、佐证作者的观点。引文有可能是从正面来支持作者的观点,也有可能是作者通过驳斥反面观点从而论证自己的观点。因此,引文间接地表达了作者自己的观点,有一定的隐蔽性和迷惑性,所以也是出题考查的热点地区,通常会考查考生的推理能力和对作者态度观点的判断能力。
6. 因果关系处
   
    表示因果关系的句子也是考研英语命题者所青睐的出题来源,因为因果句阐述了两个事件或者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作者进行分析或者得出结论的地方。出题者为了考查考生的阅读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经常会把含有因果关系的句子倒过来考,因此选项中因变成了果、果变成了因,考生需要注意辨别实际的因果关系,防止受到迷惑。
   
    表示因果关系的词语有:because, because of, so, for, since, as, thus, therefore, consequently, in consequence, as a result; result from, result in, cause, originate from, lead to, attribute to, derive from; base, basis, reason, result, consequence等。有时候文章中虽然没有出现表示因果关系的标志性词语,但是在逻辑上也存在着因果关系,这个时候考生就需要自己进行判断和推理。
   
    7. 转折、对比和类比处
   
    文章的转折出也是体现作者观点和文章主题的地方,作者经常通过先抑后扬的办法在转折词之后才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一些明显的转折词包括but, however, on the contrary, yet, as a matter of fact, in fact, actually等,转折词前后的意思一般来说都是相反的,而作者会偏重其中的某一方。因此,在阅读过程中看到转折词,考生最好能作上标志以方便做题时候的查找。
   
    另外,作者也经常把两个事物、两件事实、两种观点进行对比,从而论证自己观点的正确性。表示对比的一些标志性词语有in contrast, in comparison, compared with 等。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只要文章第一段中出现一组对比的概念或事物,这个地方往往会成为考题的命题重点,考生应掌握这一规律,在看到文章首段出现转折对比的内容时,应当立即集中注意力,同时还要明白,第一段出现转折关系时,转折后所表述的一定是文章的中心思想,而在首段出现的对照或对比的内容将在下文中进行具体的议论,并在文章最后得出结论。
   
    8. 类比比喻常考
   
    由于议论文和说明文在论证说明事理的时候非常抽象,为了让读者更形象地理解这些抽象的概念,文章经常会运用类比的手法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好的类比手法不仅有助于将抽象的道理阐释清楚,更可以让读者加深印象。类比在文中有两种体现方式,一是明喻,即A像B一样;二是暗喻,说A是B,由于暗喻更加隐蔽,近年来命题专家也越来越趋向于在暗喻内容上设置问题。
   
    9. 特殊词汇
   
    考研阅读试题中经常考查考生对于一些词语和词汇的理解,这些特殊词汇包括了平时不经常使用的生僻词、常见词语平时不经常用到的意思或搭配、以及关系代词等。这类题目的解题关键在于读懂词汇所在文章位置的上下文,从而推断中其意思。
   
    10. 特殊标点符号
   
    有一些特殊的标点符号也经常成为出题的对象,因此考生应该对以下标点符号的用法较为熟悉:逗号、冒号、括号、破折号以及引号。
   
    逗号:两个逗号之间的内容、或者一个逗号后面的内容,通常都起到补充说明第一个逗号前面内容的作用。
   
    冒号:冒号后面的内容通常都是用来解释说明前面的内容,例如前面是抽象的概念后面就是对这个概念的具体说明。
   
    括号:括号中间的内容通常用来解释或补充说明括号前面的内容。
   
    破折号:两个破折号之间的内容、或者一个破折号后面的内容,通常表示解释说明或者补充说明。
   
    引号:表示引用他人的观点,一般用来从正面或者反面支持作者的观点。
   
    相关的考题一般都是关于文章细节的问题。需要注意的是考题在考查标点符号用法是往往不会明确说明,需要考生自己去判断并根据具体情况分析标点符号的用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1-13 20:15 , Processed in 0.420905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