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世界现代史名词解释(转)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努尔哈赤 发表于 06-4-14 01:59:00 | 只看该作者
日本“二二六”事件
1933年日本退出国际联盟后,在国际上陷于孤立,国内政局愈加动荡不安。围绕内政和外交上的政策方针,日本政府和军部的对立日趋激化。而在军部内部,也分裂出更为激进的皇道派和较为持重的统制派,1935年12月,统制派决定将皇道派分子集中的第1师团派往中国东北。皇道派认为统制派已经对己下手,遂在民间右翼法西斯势力配合下,兴兵举事。1936年2月26日拂晓,皇道派军官纠集第1师团和近卫师团的1400余名官兵发动兵变,迅即占领陆军省、参谋本部、国会和首相官邸等政府中枢机关,杀死内大臣斋藤实、大藏大臣高桥是清、教育总监渡边锭太郎,重伤侍从长铃木贯太郎,首相冈田启介也险些丧命。兵变使日本政府机构一时瘫痪。天皇起初慰抚,继而调兵围剿,宣布其为“叛军”。此次事件令日本朝野大为震动,事后统制派以“肃军”为名,一面清除皇道派势力,实现军队的一元化统制;一面胁迫政府接受军部的各种要求,扩大军部的政治发言权,使日本政治迅速滑向天皇、军部法西斯体制。
罗斯福新政

  美国总统罗斯福于1933年3月4日入主白宫后,为了缓和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所造成的大萧条,立即开始推行“新政”。1933~1935年称第一新政,为复兴和救济阶段;1935~1939年称第二新政,为改革阶段。“百日新政”是指从1933年3月9日~6月16日间,罗斯福政府和国会先后迅速颁布的70多项应急性立法和命令。主要有:“银行紧急法令”,整顿停止银行和改组破产银行;统制货币,禁止黄金出口,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改革税制。“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雇员有权参加工会,并选出代表与雇主谈判合同,要求资本家遵守公平竞争的原则,消灭重工劳动。“农业调整法”,授权农业调整局控制农副产品的生产,提高农产品的价格和农民购买力。联邦政府还通过法令建立民间资源保护队;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成立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投资兴办水力发电和大规模灌溉工程。罗斯福的“新政”对克服大萧条起到了一定的作用。1938年美国工业生产比1932年增加了30%,1939年增加60%,国民生产总值从1933年的415亿美元,增为1939年的2094亿美元。罗斯福的“百日新政”是美国历史上一次空前重大的资本主义改革,有的学者称之为“一种有控制的资本主义”。  
49.慕尼黑协定
1938年9月29日,德、意、英、法首脑背着捷克政府签订《慕尼黑协定》,向德国出卖苏台德地区。一向把英、法奉若“保护神”的捷克政府,在德国限定时间内,被迫接受了慕尼黑协定。希特勒吞并苏台德后,加紧实施占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的侵略活动。3月15日,德军占领捷克首都布拉格。3月16日,希特勒宣布将捷克纳入德国版图。德国占领捷克全境后,掌握了欧洲中心地带,与意大利联成南北一片,极大改善了德国的势态,使德国军事力量显著增强。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1939年8月23日苏联和德国在莫斯科签订的条约。条约规定,缔约双方彼此互不使用武力,任何一方将不参加直接或间接反对他方的国家集团;当一方受到第三国进攻时,另一方不给予第三国任何支持;就彼此有关问题,密切接触,交换情报;和平解决相互间的一切争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国家公布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附加议定书》,内容为确定双方在东欧的势力范围。 该条约的签订使苏联得以暂时置身于战火之外。但条约签订不到两年,德国在西线得手后,于1941年6月22日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


55.\"奇怪的战争\"
英、法两国与波兰订有盟约,并对波兰的独立一再作过保证。但是,当德国发动侵波战争时,英、法的执政者还在幻想召开德、意、英、法、波五国会议来和平解决争端。德波战争爆发后,英、法政府对德宣战,并表示要履行保护波兰独立的诺言。澳大利亚、加拿大、南非联邦也相继发表声明,支援英、法对德宣战。但英、法政府实际上是宣而不战,未认真援助波兰。当时德军主力已投入波兰战场,在西线只留下少量兵力防守齐格菲防线,但英、法军队却不积极作战。总之,从1939年到1940年5月,英、法和德国在西线均未展开大规模的战斗行动。德国人开始把这种战争叫做“静坐战”,西方有人称之为“奇怪的战争”。其实,“奇怪的战争”并不奇怪,这是英、法统治集团对“祸水东引”犹抱幻想的产物。

56.敦刻尔克大撤退
1940年5月10日,德军向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发起进攻,20日进抵英吉利海峡,切断法国北部和比利时境内英、法、比、荷盟军与索姆河以南法军主力的联系。英法联军虽多次实施反突击,均因兵力不足、行动时间不一、缺乏空中支援和统一指挥而未能奏效,约40万英法联军处于三面被围的境地,被迫陆续退缩到敦刻尔克地区。24日,希特勒出于保存装甲部队实力等原因,命令从侧后包围盟军的德国A集团军群停止前进,把围歼任务交给空军和从正面进攻的德国B集团军群,从而贻误战机。26日,英国政府下令执行代号为“发电机”的撤退计划,任命多佛尔港司令拉姆齐海军上将为撤退行动总指挥。英国、法国、比利时和荷兰共派出各种舰船861艘,其中包括渔船、客轮、游艇和救生艇等小型船只。撤退开始后,德军加强地面进攻后,德军加强地面进攻,并从空中和海上攻击英法运输船队。英法联军顽强抗击,在英国空军掩护下经9个昼夜奋战,将33.8万余人(法军12.3万人)撤至英国。6月4日,德军占领敦刻尔克,4万余名法军被俘。敦刻尔克大撤退为尔后反攻奠定了基础

58.租借法案
租借法案(Lend-Lease Program)是美国国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通过的一项法案,目的是在美国不卷入战争的同时,为盟国提供战争物资。法案在1941年3月11日生效,为第1776号案,授权美国总统“售卖、转移、交换、租赁、借出、或交付任何防卫物资,予美国总统认为与美国国防有至关重要之国家政府”。租借法案改变了原来军事物资需要现金交易的惯例,亦改变了原来“中立国”的意义。法案最初授权总统借出不多于十三亿美元的物资。在法案通过之前,美国已在1940年透过与英国达成的基地租用协议,向英国及加拿大提供驱逐舰,以换取使用英国在西半球的基地。租借法案对盟军在二次大战取得胜利有直接影响。
60.斯大林格勒战役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期,即1942年夏季到1943年早春,苏联红军为了粉碎斯大林格勒方向的德军,牵制入侵伏尔加河流域和入侵高加索地区的德军而进行的防御和进攻战役。战役的结局是,德国第六集团军被全歼,保卢斯元帅被俘虏。斯大林格勒即今天的伏尔加格勒。
61.珍珠港事件
1941年12月7日(夏威夷时间)清晨,位于太平洋中部的瓦胡岛上是一片歌舞升平的和平景象。这一天正好是星期天,飞机整整齐齐地排列在机场上,军舰被洗刷得干干净净,列队排在码头上,好像准备接受检阅。突然,几队涂着太阳旗的日本飞机钻出云层,把炸弹投向机场上的飞机,将鱼雷射入停在码头的军舰。刹那间,珍珠港由平静的港湾变成了一片火海,港内黑烟四起,火焰冲天,四处响起了爆炸声。几艘军舰很快葬身海底,有的军舰中弹燃烧后半浮半沉。在这幅照片中,珍珠港内的一艘军舰正在熊熊燃烧,消防队员正在奋力灭火,但也无济于事。在珍珠港事件中,美国太平洋舰队受到严重损失,有四艘主力舰、三艘巡洋舰、三艘驱逐舰被炸沉,飞机损失188架,美军伤亡三千多人。相比之下,日本方面仅损失29架飞机和几艘自杀性小型潜艇。
62.大西洋宪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英两国政府首脑会晤后宣布对德作战目的的纲领性文献 。又称 《 罗斯福丘吉尔联合宣言》。1941年8月9~12日,美国总统 F. D.罗斯福和英国首相W.L.S.丘吉尔在大西洋东北部的纽芬兰阿根夏湾的美国军舰奥古斯塔号上举行会晤。8月14日发表了联合宣言,凡8条,主要内容是:两国不追求领土或其他方面的扩张;反对未经有关民族自由意志所同意的领土变更;尊重各民族自由选择其政府形式的权利,恢复被剥夺权利的国家;努力促使一切国家取得世界贸易和原料的平等待遇;促成一切国家在经济方面最全面的合作;在彻底摧毁纳粹暴政后确立和平,以使各国人民都能在其疆土之内安居乐业,使全体人类自由生活,无所恐惧,不虞匮乏;一切人类可以横渡公海大洋,不受阻碍;放弃使用武力,在永久的普遍安全制度建立之前解除侵略国的武装,以减轻爱好和平人民对于军备的沉重负担等。宪章具有欺骗性,在当时对鼓舞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促进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起了积极的历史作用,并成为以后联合国宪章的基础。
63.《联合国家宣言》
 1941年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把世界4/5的人口卷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1941年12月22日,美、英两国首脑在华盛顿集会。美国倡议所有对轴心国作战的同盟国家签署一项宣言,并提出了宣言草案。1942年是日,美、苏、英、中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这一反法西斯《联合国家宣言》。宣言赞同《大西洋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各签字国政府保证使用其全部的经济和军事资源对法西斯三国同盟成员国及仆从国家作战,保证不同敌国单独缔结停战协定或和约。宣言的签订,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最后形成,同时也为战后联合国组织的建立奠定初步基础。
64.阿拉曼战役阿拉曼战役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军在北非实施反攻的战役。1942年10月23日,蒙哥马利指挥第八集团军(包括英、澳、新、印军)19.5万人,在亚历山大港以西的阿拉曼战线上,对约10万德意军发动大反击。英军巧妙地进行战役伪装,使敌军对其主要突击方向和战役发起时间作了错误判断。进攻发动后,敌司令部一片混乱,隆美尔的副手施登姆将军心脏病暴发猝死。希特勒得讯后,忙令因病住院的隆美尔于26日仑促飞返北非。英军截断了德军的补给。隆美尔为避免全军覆灭,15天中迅速西撤1100公里至突尼斯。此役共毙伤德意军2万余人,俘3万余人,缴获坦克350辆,大炮400门。英军损失1.3万人,坦克400余辆。此役扭转了北非战局。
65.中途岛海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海军与美国海军于1942年6月4~6日在中途岛附近海域进行的海上战斗。中途岛地处太平洋东、西两岸的中途,是保卫珍珠港的重要屏障。日军发动该战役的主要目的是摧毁美军在太平洋上的海军主力舰队。会战由空军进行,日军惨遭失败,4艘航空母舰被击沉,253架飞机被击落。海战使日本丧失了在太平洋发动大规模进攻的能力,从此转入战略守势。
66.开罗宣言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3年11月22~26日,中、美、英三国政府首脑在开罗举行的国际会议。参加会议的有美国总统F.D.罗斯福、英国首相W.L.S.丘吉尔和中国国民党政府主席蒋介石。1943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根本转变的一年,为了加强反法西斯同盟国之间在军事和政治上协调行动,讨论制定联合对日本作战计划和解决远东问题,决定举行这次会议。会议签署了《中美英三国开罗宣言》,简称《开罗宣言》。会议结束后,《开罗宣言》经I.V.斯大林同意于1943年12月1日公布于世。宣言声明:对日作战的目的在于制止并惩罚日本侵略;剥夺日本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地区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日本攫取的中国的领土,如满洲(中国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在相当期间,使朝鲜自由独立。宣言最后宣称:将坚持长期作战以迫使日本无条件投降。《开罗宣言》是确定日本侵略罪行及战后处理日本问题的重要国际文件。
67.德黑兰会议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3年11月28日—12月1日苏、美、英三国政府首脑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的会议。会议讨论了盟军消灭德国武装力量的各项计划以及安排战后和平与合作等问题。三方达成协议,建立欧洲咨询委员会以研究欧洲问题。一致同意:(1)战败后的德国必须由盟军分区占领;(2)将德国东部一些地区并入波兰;(3)苏联在适当时刻参加对日作战。会议最大的成果是通过了关于1944年5月在法国开辟第二战场的决议。此次会议在巩固反法西斯联盟方面起了重大作用。会后发表《德黑兰宣言》和《关于伊朗的宣言》。

68.雅尔塔会议
又称克里米亚会议。 1945年2月4-11日,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雅尔塔举行。会议内容为:(1)处置德国问题。决定对德国分区占领,设立盟国中央管制委员会进行协调管理,设置赔偿委员会处理德国赔偿问题。(2)波兰问题。确定波兰疆界;以卢布林临时政府为基础改组,成立波兰临时统一政府。(3)联合国问题。决定于1945年4月25日在旧金山召开联合国会议,确定安理会大国一致原则。(4)远东问题。苏联同意在欧战结束后两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会议还讨论了有关南斯拉夫、三国外长会议以及遣送战俘等问题。会议最后签订了《雅尔塔协定》,并发表了《克里米亚声明》。
69.波茨坦会议

  也叫柏林会议。1945年7月17日-8月2日,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杜鲁门和丘吉尔(后期为艾德礼)和三国外长为处置德国和解决对欧洲及其他问题的安排在柏林西南的波茨坦举行的会议。当时法西斯德国已经投降,日本处于失败前夕,各国人民要求彻底肃清法西斯势力。会议讨论了设立外长会议,占领德国的基本政治、经济原则,德国赔偿,波兰西部疆界,控制黑海海峡,对意大利的政策,哥尼斯堡地区最后“让予”苏联,对罗、保、匈、芬的政策,处理战犯和参加联合国组织等问题,签订了《柏林(波茨坦)会议议定书》,发表了《柏林会议公报》。这两个内容基本相同的文件,通称《波茨坦协定》。会议过程中,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发表了促令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

70.诺曼底登陆
1945年成立的全球普遍性的国际政治组织。英文简称UN。
    创立与宗旨 联合国筹建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2年元旦,参加反法西斯战争的26个国家为协同作战,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联合国的名称由此而来。1943年10月30日,美、苏、中、英四大国发表莫斯科宣言,共同达成在战后建立普遍性的国际安全组织的原则协议。1944年11月四大国经过协商提出创立联合国组织的建议案。1945年4月,在美国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召开的联合国家全体会议上,以四大国建议案为基础起草了《联合国宪章》。宪章于6月26日通过,10月24日生效时宣告联合国成立。总部设在美国纽约,并在日内瓦设有欧洲办事处。参加旧金山会议并在宪章上签字的51国为创始会员国。新加入的国家须提交申请书,声明接受宪章义务,经安理会推荐并由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至1993年12月,共有184个成员国,另有观察员3个。会员国设有常驻代表团,观察员设有常驻观察员办事处。
71.苏芬战争
十月革命后芬兰独立,独立后和英、法、德关系密切,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苏联担心芬兰被德国利用来发动入侵,1939年要求芬兰割让部分领土,遭到拒绝后,11月30日对芬兰发动进攻。苏军进入芬兰后被极端严寒的天气困住,庞大的军事力量无从施展,反倒遭到芬兰军队机动灵活的打击,损失参战。1940年,苏军改变原定计划,1月7日,依仗强大的空军和炮兵对芬军阵地大举进攻,2月12日,苏军突破芬军防线。3月11日,占领维堡。芬兰政府企图向英法求援,但在德国不愿英法介入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在德国的压力下,3月12日,芬兰政府被迫接受苏联的条件,割让了1/10的领土。这场战争苏联虽然得到了土地,却将芬兰推向轴心国集团,苏联同时也获得了寒冷条件下作战的有用经验。


73.\"马其诺防线\"
  马其诺,1877年2月17日生。是法国著名的国务活动家。原为文官,1910年被选入法国众议院,3年后任陆军副部长。后历任殖民、抚恤、陆军等部部长。他在任期间,多次要求法国沿边境修筑一条阻止德国重新发动进攻的防线,1929年开始产生结果。 1932年1月7日,马其诺病逝。但他的计划,1938年修筑完成,并以他的名字命名为“马其诺防线”。然而,这条防线计划没有考虑到比利时边境也可作为德国进攻的路径。因此,1940年5月,德国进攻时就是从比利时边境进攻法国的,这使得整个马其诺防线成为废物。  

75.联合国   
1945年成立的全球普遍性的国际政治组织。英文简称UN。联合国筹建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2年元旦,参加反法西斯战争的26个国家为协同作战,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联合国的名称由此而来。1943年10月30日,美、苏、中、英四大国发表莫斯科宣言,共同达成在战后建立普遍性的国际安全组织的原则协议。1944年11月四大国经过协商提出创立联合国组织的建议案。1945年4月,在美国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召开的联合国家全体会议上,以四大国建议案为基础起草了《联合国宪章》。宪章于6月26日通过,10月24日生效时宣告联合国成立。总部设在美国纽约,并在日内瓦设有欧洲办事处。参加旧金山会议并在宪章上签字的51国为创始会员国。新加入的国家须提交申请书,声明接受宪章义务,经安理会推荐并由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至1993年12月,共有184个成员国,另有观察员3个。会员国设有常驻代表团,观察员设有常驻观察员办事处。
欧洲经济共同体
二次大战后,由于国际关系新格局的形成,被战争削弱的欧洲国家为了抗衡美苏两霸,开始走联合自保与自强的道路。1957年3月25日,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六国政府首脑和外长,在罗马签订了《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提出:“通过本条约,缔约各方在它们之间建立一个欧洲经济共同体。”其目标是:“通过共同市场的建立和各成员国经济政策的逐步接近,在整个共同体内促进经济活动的和谐发展,不断的均衡的扩展,日益增长的稳定,生活水平加速提高以及各成员国间越来越密切的关系。”经六国议会批准,于1958年1月1日生效,标志着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正式诞生。欧洲经济共同体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该组织是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组成的一个政治和经济集团,与许多国家缔结了贸易协定、合作协定等,并向不少国家和国际组织中派驻代表团。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简称“北约”。1949年4月,美国同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挪威、葡萄牙、意大利、丹麦、冰岛和加拿大在华盛顿签订的军事同盟条约。 1952年2月土耳其、希腊加入。1955年5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加入。1982年5月西班牙加入。共十六个成员国。条约规定:缔约国实行“集体防御”;当缔约国遭到“武装攻击”,其他缔约国应“采取视为必要之行动,包括武力之使用”。公约于1949年8月24日开始生效,根据该公约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最高极力机构为部长理事会;军事委员会是理事会的军事顾问机构。其最高司令部由美国将军任最高司令,统率各成员国拨交他指挥的军队。该组织每年举行多次军事演习。各成员国加强防务和加强成员国之间的磋商与合作。总部设在布鲁塞尔。
不结盟运动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铁托、尼赫鲁、苏加诺、纳赛尔等提倡不结盟主义。后由埃及、南斯技夫、印度、印度尼西亚、阿富汗五国发起,于1961年6月在开罗召开不结盟国家会议筹备会。会上提出参加会议的国家的条件是:实行在和平共处和不结盟基础上的独立政策;支援民族解放运动;不加入大国军事集团;不缔结双边军事同盟;不向外国提供军事基地等。同年9月1-6日,第一次会议在贝尔格莱德举行,有二十五国参加,会议通过宣言,要求“立即无条件地、彻底地和最后废除殖民主义”。1976年8月16-19日在科伦坡召开第五次会议,特别强调政治独立和经济独立的密切关系。第六次会议于1979年9月3-7日在哈瓦那举行,铁托出席会议,并在会上作长篇发言,阐述不结盟运动的发展和它应遵循的固有原则。在多数国家的共同努力之下,会议通过的《政治宣言》,坚持了不结盟运动的基本原则,挫败了企图篡改不结盟运动方向的阴谋活动。第七次会议于1983年3月7-12日在新德里举行,有一百个不结盟运动成员国和组织的领导人出席,讨论了世界重大政治和经济问题及不结盟运动所面临的任务,通过了一系列宣言等

华沙条约组织

  根据华沙条约建立的军事集团。1955年5月14日,苏联、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匈牙利、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波兰、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在华沙缔结八国友好合作互助条约,通称“华沙条约”,简称“华约”。有效期二十年。条约宣称,缔约国将致力于“国际和平和安全”,并以“和平方法解决国际争端”;规定设立武装部队联合司令部和政治协商委员会等组织。同年6月4日条约生效时,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总部设在莫斯科。武装部队联合司令部的总司令和参谋长一直由苏联人担任。苏联在民主德国、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国驻军几十万。 1968年8月苏联以华沙条约组织名义,出兵侵占了捷克斯洛伐克。同年9月阿尔巴尼亚退出该组织。
22#
huayihuang 发表于 06-8-29 09:37:15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啊   谢谢南开大学06年历史系报录比
院(系、所)  专业           报考人数        录取人数

历史学院        史学理论及史学史        11        2
历史学院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30        3
历史学院        历史地理学———    4     0
历史学院        历史文献学———        18        5
历史学院        专门史———        11        3
历史学院        中国古代史———        86        17
历史学院        中国近现代史        101        15
历史学院        世界史———        124        16
历史学院        美国学———        4        0
免费考研网www.freekaoyan.com
免费考研网www.freekaoyan.com
23#
总统 发表于 06-9-5 20:35:5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了
24#
yf1986 发表于 06-9-11 17:46:10 | 只看该作者
再次感谢
25#
buliangren 发表于 06-9-20 18:32:35 | 只看该作者
谢了
26#
anan2005 发表于 06-9-22 09:12:0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你啊!真是好人
27#
伊莲 发表于 06-9-25 09:39:1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啊
28#
aige25 发表于 06-9-25 15:22:00 | 只看该作者
难得有心人![s:9]
29#
sundazui 发表于 06-9-29 20:26:56 | 只看该作者
感谢
30#
星星花 发表于 06-10-4 16:26:3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1-30 18:55 , Processed in 0.100532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