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略谈读书

[复制链接]
四废书房主人 发表于 09-5-24 23: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常常不少朋友来论坛发帖询问如何读书(或如何学习某学科知识),这里四废想结合自己大学四年的经验教训略谈一下这个问题,供各位同学参考。暑假到了,考研大军的人数又会进一步增加。这其中不乏高手,对于时间安排、学习方法等了然于胸。但相信也会有部分基础稍差一点的同学,面对着十几本参考书,五六块专业知识,心中有些犯怵,不知如何着手复习。以下的这些文字,也希望对你们有用。
PS.打了两三次草稿,总是难把心中有关读书学习的经验体会融裁成篇。或许是现在备考匆忙,没时间静心下来磨文章,也或许是自己读书的火候仍未到家。总之,整篇系统的论述文章是出不来了,只好暂以模拟问答的方式代替,以满足有需要的朋友。若明年有幸考上,得闲,再依此补充完善,敷衍成文。

问一:我正在看《XX》,但没什么方法,头绪很乱,请问该如何阅读呢?
答曰:我以为从大处来说,读书是没有方法的,或者说读书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读。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朱子也说:“读书别无法,只管看,便是法。正如呆人相似,崖来崖去,自己却未先要立意见,且虚心,只管看。看来看去,自然晓得。”一些朋友焦急的心态我可以理解,不过读书是个功夫活,急不得,急了也没用。耐着性子一本本地读,火候到了,学问自然长进。
一本书自然有一本书的深意,尤其是名著。作者辛苦研究得来的知识,当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被我们习得的。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余嘉锡先生在他的《四库提要辩证》的序录中说:“董遏谓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固是不易之论。百遍纵或未能,三复必不可少。”强调的也正这个意思。所以我们读书,看一遍茫然无所得时,便要看两遍、三遍,甚至更多,看到看懂为止。若读某书一遍不到,便谓无线索,少头绪,无它,只因未读完尔。一书之前后文尚未通晓,如何把得住脉络,勾连起理路来呢?

问二:想学习XX学问,看什么书入门最易?/有关XX课程的书籍,哪本最好?
答曰:一门学问或课程,绝对不是读一本书就可以入门的。我初次接触目录学,读的书是余嘉锡先生的《目录学发微》。因为是大师名作,又是旧式体例,比较难读,所以看完后,不禁有些飘飘然,自以为已经入得目录学之门了。这时老师给我泼冷水,说:“你刚开始便能啃下这本书,起点自然很高。不过其中有些深意或精到之处,你未必全看懂了。”当时,我心中自然不服气。然而随着我进一步的研习,我才慢慢发现确实如此。同是概论性质的书籍,高路明《古籍目录与中国古代学术研究》,陈千帆、徐有富《校雠广义·目录编》与余书中内容重合之处,可以巩固已知;而各书总有侧重,论及其它两书未涉及的内容,则可以发明未知。
看概论性质的书籍,仍然不能保证你入门。你还需要接触具体的研究对象:你学目录学,就要读目录;学文学理论,就要看专著;学文学,自然要接触文学作品。否则你了解的知识都是从别人那儿得来的,完全没有自己的经验,只能做个二道(甚至N道)贩子,而谈不上学习。

问三:XX》一书中提到了XX问题,写得太简略(或太晦涩),我看不明白,请问如何理解?
答曰:参考同类(或相关、工具)书籍中,有关这一问题的论述。如20世纪西方哲学语言学转向的问题,很多文学理论类书籍论述并不太深入,多只局限于介绍现象、表征,我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完全搞清楚。直到今年上半年,我看赵一凡《西方文论讲稿:从胡塞尔到德里达》一书,因其中第十一讲对这个问题做了详细、深入的论述,我方才有了更深的了解。所以我们在学习时,千万不要局限在某一本书上,而是要尽量的广泛涉猎。没有时间一一精读的话,选其中一本精读,其余的不时翻翻,以为参考,也是很有用处的。


今天就先写这么多了,过几天有空的话,再补充修改。因为下笔仓促,不足之处还请各位海涵。看完后,若有关于读书方面的疑问,可以留言提出,我会争取做出解答,并补充在正文中。

参考阅读目录:
《朱子语类》卷第八、第十、第十一,宋黎靖德编,中华书局;
《量守庐学记》,程千帆编,三联书店;
《量守庐学记续编》,张晖编,三联书店;
《读古典文学的人》,张伯伟撰;
我们今天怎样读中国书》,余英时撰。

[ 本帖最后由 四废书房主人 于 2009-7-15 17:34 编辑 ]
yelin0313 发表于 09-7-13 17:54: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放暑假估计大家都在忙 论坛里很冷清啊

四废的这个帖子很有用呢 关于读书有很多烦恼的事 如果一本书要是一个月左右看完还没什么感觉就开始毛躁了

为什么读完了感觉那一块的知识还是像什么都不了解似的呢 为什么当时明白得很而别人提到相关问题的时候就说不上几句话呢

很多读书的问题一直在困扰 以前发现边读书边记笔记是个很好的读书方法 最起码当时是把知识点大片大片的形成在脑子里了

过后如果不“温故”,真的就成“故”了

但是读书记笔记真的很耽误时间 越是这样心里越急 越急就越看不下去

因此现在的方法是 看一本书 尽量宽心的看 记不住的地方反复看 这样才能将知识点牢固的记忆

先说这么多吧 我刚知道季羡林老先生去世了 心中不免惋惜 希望咱们坛子里的同学都好好学习 一个个国学大师的逝去都给后代带来压力啊
苏小北 发表于 09-7-13 19:38:5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有同感,有时侯紧赶慢赶一个月时间读完一本书,记了厚厚一本笔记,翻开来,发现前面的已经忘的差不多了。
不过,做了笔记总会有收获的,可以每天在看新内容以前看一遍笔记,这样就不容易忘记了。
季羡林,一个可亲、可敬的老头,一个温润如玉的真正学者,他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
苏莞尔 发表于 09-7-13 22:4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嗯,做读书笔记是很必要的。大家毕竟都不是过目不忘的天才,用烂笔头记下一点东西可以加深印象。我认为大家写读书笔记时,要注意记下当时阅读时的重要想法~这样就无形中深化了读书的深度。
enidyyy 发表于 09-7-14 15:54:30 | 显示全部楼层
“宽心”读 精心读 静心读~~~
小文乔乔 发表于 09-7-17 12:06:02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陶渊明的读书而不求甚解。只是那已经是古人的享受了。
hanyawen1986520 发表于 09-7-18 17: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以前看曾国藩的传记就对其中一段话很感慨\"读书记性平常,此不足虑.所虑者第一怕无恒,第二怕随笔点过一篇,并未看得明白.此却是大病.若实看明白了,久之必得些滋味,寸心若有怡悦之境,则自略记得矣.尔不必求记,却宜求个明白.\"也许是我们自己太急功近利了,就越发读不好书了,反倒怪自己记忆力不好,其实是没有一个真正向学的平常心吧.就从现在开始每天坚持不懈静下心来,相信其义定会自见的,共勉!谢谢四废的推荐,看你的文字就能感觉到你是个适合做学问的人,呵呵,一起加油啊!
jacques_flying 发表于 09-7-18 18: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小文乔乔 的帖子

别人的境界已经上去了 才开始追求不求甚解了
不解不是不理解,而是不去钻研了
因为需要看的书实在太多,而人生就那么长

要开发记忆!
国学大师之来,源于广博精深;
国学大师之逝世,咎于后人管中窥物。

ps:近代以来,教、学多受西方微观理论的涂染,精深者不乏,然兼备众学者微矣

[ 本帖最后由 jacques_flying 于 2009-7-18 18:21 编辑 ]
yiheng21dengdai 发表于 09-7-26 00:3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样读书这个问题
还真不是那么简单的一件事
感觉四废的这个问题还可以细化哦
加油复习
以后有时间了再做研究吧
罹离 发表于 09-7-26 01:06: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 yiheng21dengdai 的帖子

希望他还能看到,呵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1-19 19:16 , Processed in 0.092383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