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
一,学习要求与重点: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创建过程,新中国为巩固新政权采取的措施和恢复国民经济的意义。认识人民共和国方案的形成,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各项社会改革运动以及党和国家采取的各项方针政策。重点把握《共同纲领》的内容,新民主主义社会构想,党和国家的战略策略方针,恢复国民经济的经验等。 二、基本概念 1.《共同纲领》: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它规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和政权性质,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为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和富强而奋斗."纲领规定了国家政权机关,军事制度及经济,文化教育,民族,外交等政策的总原则.规定人民的权利和国民的义务.共同纲领是新中国的第一年部大宪章,它在一个时期内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2.统一全国财经管理:为稳定物价,恢复和发展经济,1950年3月,政务院颁布了《关于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要求统一全国财政收支,统一全国物资调度,统一全国现金管理.这三个"统一",使全国的财力,物力集中于中央,这对于平衡收支,稳定物价,扭转财政经济的困难局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到1950年4,5月间,全国财政经济便实现了初步的统一,通货膨胀,物价飞涨的局面基本上结束.这标志着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开始好转,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3."不要四面出击":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共党内有些人"左"倾急躁情绪滋长,主张四面出击,幻想一举消灭资本主义,提前实现社会主义.对此,毛泽东在1950年6月召开的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作的《不要四面出击》讲话严厉批评了这种主张,指出:为争取国家财政状况的基本好转,党应采取的战略策略方针就是"不要四面出击",要尽可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孤立和打击主要的敌人,即"肃清国民党残余,特务,土匪,推翻地主阶级,解放台湾,西藏,跟帝国主义斗争到底".这一方针对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彻底完成新民主主义的任务,起了重大作用。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是1950年6月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举行第二次会议通过的土地改革的指导文件.6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对土地改革的基本目的,方针和政策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土地改革法》规定土地改革的基本目的是:"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工业化开辟道路."规定土地改革的总路线,总政策是:"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土地改革法充分贯彻了满足贫雇农的要求和坚决团结中农的两条基本原则.它规定没收地主的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的粮食及在农村中多余的房屋,"统一地,公平合理地分配给无地少地及缺乏其他生产资料的贫苦农民所有".对于地主的其他财产,包括地主所兼营的工商业在内,不予没收.对民族工商业,则采取保护政策,不得侵犯.规定"保护中农(包括富裕中农在内)的土地及其他财产,不得侵犯",容许一部分富裕中农有高于当地人均数的土地量.另外,鉴于人民革命已经取得全国性的胜利,富农的政治态度一般较以前也有所改变,因而,将原来的征收富农多余的土地,财产的政策,改变为保护富农经济的政策,即"保护富农所有自耕和雇佣耕种的土地及其他财产".这样做,有利于孤立地主,保护中农和小土地出租者,稳定民族资产阶级,有利于土地改革的顺利完成和农业生产的早日恢复和发展。从1950年冬开始,全国新解放区以《土地改革法》为指导,分期分批进行了土地改革,到1952年底基本完成。5.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新中国成立后,广大新解放区的3亿农民仍然受着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这是恢复国民经济的极大障碍,也是新中国民主化,工业化,独立和富强的障碍.因此,在广大新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既是继续完成民主改革的主要任务,也是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根本条件。从1950年冬开始,全国新解放区分期分批进行了土地改革.1950年6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是土地改革的指导文件.土地改革一般都经历了发动群众,划分阶级,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复查总结等步骤.到1952年9月,除西藏,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和台湾以外,全国普遍地实行了土地改革,全国3亿农民分得了7亿亩土地和大批生产资料,免除了过去每年向地主交纳700亿斤粮食的苛重地租。土地改革的胜利,彻底消灭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进一步巩固了工农联盟和人民民主专政,为国家财政经济的根本好转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6."三反""五反"运动:从1951年12月开始,中国共产党在党内和国家工作人员中开展了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运动,惩治了一批贪污腐化分子,处分了一些犯有浪费,官僚错误的干部.1952年1月26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首先在大中城市开展"五反"斗争的指示》,要求在全国城市中,向违法的资本家开展一场大规模的坚决的彻底的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盗骗国家财产,反对偷工减料和反对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斗争.此后,"五反"运动迅速开展起来,到1952年8月,"五反"运动和"三反"运动基本上同时结束."三反","五反"运动,是建国后反对资产阶级进攻的一次重大斗争.这个运动的胜利,进一步巩固了工人阶级在国家中的领导地位,从国家机关内清除了一批阶级异己分子和蜕化变质分子.对于澄清吏治,移风易俗,使干部队伍树立廉洁奉公,艰苦朴素的作风,具有重要意义。三、基本问题。1.新民主主义的建国方案:中国共产党经过胜利——失败——再胜利的艰苦探索,创立了新民主主义理论,找到了经过新民主主义达到社会主义的途径.新民主主义理论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两部分.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对新民主主义国家提出了科学构想.在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论人民民主专政》等著作和《共同纲领》中,阐明了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构想,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关于新中国的政治制度.关于新中国的国体,毛泽东指出,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在中国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共和国.这种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在政治上既不同于欧美式的资产阶级专政,也不同于苏联式的无产阶级专政,而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新中国的政体,采用民主集中制,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大政方针,选举政府,从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关于新中国的经济结构和经济方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将新中国经济划分为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农业和手工业的个体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等五种经济成分,这些构成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这种在国营经济领导下,多种经济成风长期并存,共同发展的经济结构,是经济落后的中国在革命胜利后,发展生产力建设富强国家的必由之路.在经济方针上,采取"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方针,依次照顾四面八方的利益,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目的。关于新中国的文化,就是发展以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思想为领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毛泽东明确指出:"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和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相结合,这就是新民主主义共和国","这就是我们要造成的新中国"。关于建设一个新民主主义社会新中国的构想,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而提出的,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科学构想。2.新中国成立后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制度建设:中国共产党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构想,在新中国建立后得到全面实施,建立起全国统一的新民主主义制度.其主要标志是:在政治上,建立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制度,即摧毁了国民党反动政权,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政权和地方各级人民民主政权.如前所述,1949年10月1日诞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是以工人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参加的人民民主专政.在地方上,由于当时战争仍在进行,社会民主改革在大部分地区尚未完成,召开人民代表大会的条件还不具备,因此中共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在解放区实行军事管制,成立军事管制委员会和地方人民政府,由"军管会"接管城市和乡村.随后,召开人民代表会议,领导人民参加政权建设.各级人民代表会议的召开和各级地方人民政府的建立,使新生的人民政权得到巩固和加强.以后,随着条件的成熟,各地相继召开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成立了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也在1954年召开,结束了由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的局面,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在经济上,建立了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制度.按照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首先,没收官僚资本,建立起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与此同时,人民政府还分别采取管制,征购,征用,代管等措施,把帝国主义国家在华企业陆续转为人民共和国所有.国营经济的建立,为人民民主政权的巩固奠定了经济基础.其次,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农民发展具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各种合作经济.再次,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使其得到恢复与发展.为了发展新民主主义的经济事业,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按照利用,限制的政策,在建国后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合理调整,主要是调整公私关系,劳资关系和产销关系,使资本主义工商业在国营经济领导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文化上,主要是按照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发展方向,对旧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进行改革,对从旧社会过来的知识分子进行教育.对旧有教育,文化,科学事业进行改革,主要是:在学校中,建立共产党和青年团组织,建立政治工作制度,开设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课,进行专业调整等等,把旧学校改造为面向工农,为新中国培养各种建设人才的阵地;在科学,文化艺术工作方面,主要是加强无产阶级思想领导,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和改革.在改革旧有文化教育事业的同时,对从旧中国过来的知识分子进行思想改造.旧中国的知识分子,虽然绝大多数是爱国的,但由于长期受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教育,形成了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思想观点,崇洋媚外思想较严重.因此,党和政府在建国后对这些知识分子开展了思想教育工作.主要是组织他们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引导他们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启发他们自觉地清除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影响,从思想到行动都站到人民方面来。总之,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按照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构想,进行了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在全国建立起了新民主主义的社会制度,使国家开始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为国民经济恢复,政治稳定和文化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制度基础。3.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和意义:为制定争取国家财经状况根本好转的方针政策,中国共产党于1950年6月6日至9日在北京召开了七届三中全会.毛泽东在会上作了《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书面报告和《不要四面出击》的讲话。毛泽东的书面报告,详细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提出了全党和全国人民在三年左右的时间内实现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的中心任务,并规定了实现这一中心任务的三个条件和八项工作。报告提出的三个条件是:(1)土地改革的完成;(2)现有工商业的合理调整;(3)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的大量节减.为了创造这三个条件,全党和全国人民要团结起来,努力做好八项工作1)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土地改革工作;(2)巩固财政经济工作的统一管理和统一领导,巩固财政收支的平衡和物价的稳定;(3)在保障有足够力量用于解放台湾,西藏,巩固国防和镇压反革命的条件之下,复员一部分军队,精简和整顿行政机构;(4)有步骤地谨慎地进行旧有学校教育事业和旧有社会文化事业的改革工作,争取一切爱国的知识分子为人民服务;(5)认真地进行对于失业工人和失业知识分子的救济工作,有步骤地帮助失业者就业;(6)认真地团结各界民主人士,开好各界人民代表会议;(7)坚决肃清一切危害人民的土匪,特务,恶霸及其他反革命分子;(8)巩固和发展党的组织,搞好全党整风.毛泽东在报告中还批评了在某些干部中存在的急于消灭资本主义,提前实现社会主义的主张,以及粗暴对待知识分子和在少数民族工作中不顾客观条件急于进行改革的"左"的情绪,阐述了在各项工作中应严格遵守的方针和政策。 为此,他在《不要四面出击》的讲话中,解释了《为争取国家财政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书面报告中所包含的战略策略思想,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战略策略方针就是:"不要四面出击",要尽可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孤立和打击主要的敌人,即"肃清国民党残余,特务,土匪,推翻地主阶级,解放台湾,西藏,跟帝国主义斗争到底"。 中共七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召开的第一次中央全会,也是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毛泽东的报告和讲话,是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纲领性文件,对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彻底完成新民主主义的任务,有步骤地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都有重大的指导意义。4.从新中国成立到1952年底,我国国家建设和国民经济恢复取得的成就: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经过三年紧张而艰苦的工作,到1952年底,国家胜利完成了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各项任务.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有了较大的改善,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在全国逐步地建立和健全起来,并进一步发展了新民主主义的文化.这一切为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具体地说,这一时期的主要成就是:第一,政权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到1952年9月,全国普遍召开了各级人民代表会议,建立了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代表会议,以领导生产建设为中心,对国家开展的各项工作,普遍进行了认真的组织和领导,发挥了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和干部的支持,监督作用,也培养了一批干部.这说明,我们国家最基本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会议,在全国范围内已经成为人民行使管理国家权力的一个有效的基本组织形式,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建立和完善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制度的任务已胜利完成。 第二,国家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主义经济的领导地位大大加强.新中国成立后,建立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成功地调整了工商业和经济结构的改组,使社会主义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对比发生了巨大变化,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也有了相当的提高.到1952年底,国营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已由1949年的34.7%上升为56%,国家资本主义工业的比重由1949年的9.5%增加到1952年的26.9%.建立和完善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的任务已胜利完成。 第三,恢复和发展了工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商业外贸等.在短短的3年里,新中国医治了长期战争所造成的创伤,使工农业生产达到或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除个别产品外,都超过了建国前的最高年产量。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交通运输业也迅速地恢复和发展起来.商业财贸方面,在全国已基本形成了一个以国营商业为领导的,以合作社商业为助手的新贸易网,为城乡物资交流,扩大商品流转建立了组织基础.商品零售额,进出口贸易,国家财政收入大幅度增加,市场物价稳定。第四,文化教育卫生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全国学生在校人数大幅度增加.县卫生院已全部建立起来.此外,科学研究事业,新闻出版事业,电影广播事业及各种群众文化活动也都有了较大的发展。第五,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有了明显的提高与改善.由于土地改革的完成和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农民的生活有了较大提高.全国农民的年平均收入增加了30%以上.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职工就业人数逐年增加.1952年,全国职工人数已达1580万人,比1949年增长97.5%.全国职工年平均工资已达446元,比解放前增加了70%。 党和政府在集中主要力量进行社会改革和恢复国民经济的同时,还不失时机地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了有重点的经济建设,主要侧重于水利建设,交通运输建设和以电力,煤炭,钢铁为主的工业建设等三个方面。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在国家财政经济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在抗美援朝,恢复经济需要大量资金的情况下,人民政府能将这么多资金用于重点经济建设,充分说明党和政府对经济建设的高度重视,体现了建设新中国的魄力和勇气.建国初期的重点经济建设,不仅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恢复工作的胜利完成,而且为有计划地大规模经济建设积累了经验,创造了条件。5.国民经济恢复的经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取得了伟大的成就,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其主要经验是:(1)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彻底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集中力量肃清国民党残余势力,消灭了地主阶级,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颠覆活动,胜利地进行各项社会,政治运动,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实现了全国各地区,各民族的大统一和大团结,使全国出现了一个比较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创造了根本条件。(2)始终坚持发展生产,恢复国民经济为中心,正确处理革命和生产,政治和经济的关系,使各项社会政治运动和各种工作都不干扰生产的正常进行,而是一切工作都围绕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是为了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打破对生产力的束缚,发挥人民群众对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为恢复和发展生产创造条件。(3)从实际出发,制定和实行了正确的方针政策,解决了失业工人,手工业者,知识分子的就业问题,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正确地处理了同民族资产阶级的关系;调动了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同时,正确地处理了各种经济成分的关系,使其在国营经济的领导之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4)党十分重视自身的建设,采取了整风整党等一系列切合实际的有效措施,使广大党员继承和发扬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全党上下同心同德团结一致,工作谨慎,态度谦虚,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而英勇奋斗。 国民经济恢复任务胜利完成,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完成了改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为新民主主义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艰巨任务,为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和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基础。四、思考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有何重大意义?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共产党对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设想方案是什么? "三反""五反"运动有哪些的启示?抗美援朝对我国国家安全和地缘政治有哪些影响?新中国成立之初,为巩固新政权,开展了哪些工作?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始一、学习要求与重点:认识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历史条件,总路线的内容及特点.认识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政策和意义.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任务,实施情况及其经验。重点理解与把握过渡时期总路线及其与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关系,三大改造的评价.其难点在于如何认识三大改造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的关系。二、基本概念。 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中共中央通过了毛泽东提出的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这就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条总路线,应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各项工作离开它,就要犯右倾或\'左\'倾的错误." 总路线的基本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使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二是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一条以"一化"为"主体","三改"为"两翼"的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革命同时并举的总路线.其实质,是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解决所有制问题,即变生产资料的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4年9月15日至28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最重要的成果,是制定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另一个重要成果,是全面建立了国家机构.大会选举和决定了国家领导人员: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副主席朱德;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刘少奇;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结束了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以《共同纲领》暂代国家宪法的过渡状态.这位加强国家的人民民主制度,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奠定了初步基础,是国家政治生活进一步民主化的重要标志。五四宪法:是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这部宪法总结了中国近代以来关于宪法问题的历史经验,继承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制定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等宪法性文件的正确原则,规定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向与道路,规定了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基本原则和各项制度.其主要内容有:第一,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制度.《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宪法》还明确规定,以共产党为领导的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仍将继续发挥它的作用;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密切联系群众,为人民服务,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这些规定充分表明新中国的性质是人民民主国家,人民行使权力的广泛性和真实性是任何资本主义的民主所无法比拟的。第二,坚持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宪法》将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下来,庄严宣布:"过渡时期的总任务是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并指出,国家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第三,设置国家机构.《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设立国家主席;设立国务院,作为最高国家行政机关;设立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委员会,分别作为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设立各级人民法院,作为各级审判机关;设立各级人民检察院,作为各级检察机关,等等。第四,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宪法》规定: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有宗教信仰的自由;有居住和迁徙的自由;有劳动权,休息权,受教育权,等等.公民有遵守宪法,法律,劳动纪律,公共秩序的义务,有爱护和保护公共财产的义务,有保护祖国,依法服兵役的义务,等等。此外,《宪法》还对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原则,中国的外交政策等作了具体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以立法的形式保证中国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为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法制制度奠定了初步基础.它是一部真正反映人民意志,代表人民利益的宪法,是中国人民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的纲领。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1953年12月中共中央制定的《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指出:“经过简单的共同劳动的临时互助组和在共同劳动的基础上实行某些分工分业而有某些少量公共财产的常年互助组,到实行土地入股,统一经营而有较多公共财产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到实行完全的社会主义的集体农民公有制的更高级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也就是集体农庄).这种由具有社会主义萌芽,到具有更多社会主义因素,到完全的社会主义的合作化的发展道路,就是我们党所指出的对农业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一五计划:从1952年开始,在周恩来主持下,我国有关部门开始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55年3月,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通过了"一五"计划草案的决议.同年7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正式通过。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中国设计的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的,由694个大中型项目组成的工业建设,以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发展部分集体所有制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和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以建立对农业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初步基础;基本上把资本主义工商业分别纳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轨道,以建立对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根据上述任务,计划规定,在5年内,全国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建设的支出总额为766.4亿元.这相当于7亿两黄金.用这样大量的投资进行国家建设,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壮举.一五计划,实际上于1953年就已开始实施,到1957年,各项指标均超额完成。三、基本问题。1.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最初设想: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理论的一个基本内容.社会主义过渡的最初设想.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共产党对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问题,提出了一系列设想。 早在1935年,毛泽东就明确指出:"革命的转变,那是将来的事.在将来,民主主义的革命必然要转变为社会主义的革命.何时转变,应以是否具备了转变的条件为标准,时间会要相当地长.不到具备了政治上经济上一切应有的条件之时,不到转变对于全国最大多数人民有利而不是不利之时,不应当轻易谈转变。"1945年5月,刘少奇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修改党章的报告中又强调指出:只有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彻底完成以后,只有中国社会经济在新民主主义的国家中有了一定程度的充分发展以后,只有在经过许多必要的准备步骤以后,并且只有根据中国人民的需要和意愿,才能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的与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这里指出的四个条件,只有"革命彻底完成"在建国后已经具备,而社会经济"一定程度的充分发展",却是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的.也就是说,由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转变是需要相当长时间的.这一点,中国共产党在建国初期的认识是清醒的.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期间,刘少奇说:"要在中国采取相当严重的社会主义的步骤,还是相当长久的将来的事情."1950年6月,毛泽东在政协一届二次会议的闭幕词中指出:"我们的国家就是这样地稳步前进,经过战争,经过新民主主义的改革,而在将来,在国家经济和文化事业大为兴盛了以后,在各种条件具备了以后,就可以从容地和妥善地走进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领导人在建国前后对革命转变问题的许多论述,形成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最初设想。其一,关于转变的时间,认为"还在很远的将来","是相当长久的将来的事情",这就是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当长的阶段."相当长久"到底有多长 毛泽东曾讲过10年,20年,二三十年;刘少奇曾讲过几十年;周恩来也讲过10年,20年;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还分别用过"新民主主义时期", "新民主主义阶段","新民主主义时代"等概念;毛泽东还有"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的提法;最后形成大约15年至20年后过渡的共识。其二,关于转变的条件,社会经济"一定程度的充分发展","国家经济和文化事业大为兴盛",一般是指实现了国家工业化。其三,关于转变的方式和步骤.最初的设想是经过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具备了条件之后一举消灭资本主义,进入社会主义.但方式是和平的,非暴力的,有代价的消灭.中共领导人关于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设想,在中央政治局形成了共识.1951年2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提出了"三年准备,十年计划经济建设"的思想.这里所指的10年,和前面提到的几位中央领导人所讲的10年,20年,二三十年,都是转变时间的大体设想,在实践中也可能长些,也可能短些.但要有一个新民主主义阶段,要进行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为向社会主义转变准备条件,则是非常清楚的。2.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历史条件:到1953年,中共中央按照毛泽东的建议,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改变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最初设想.这一改变,同当时的形势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形成的新认识有关.这方面的情况概括起来主要有:(1)中国已经有了迅速发展和相对强大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在没收官僚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的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且发展迅速.到1952年,国营工业产值占全国现代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已增加到56%,国营商业的营业额占全国商业营业额的60%.社会主义经济已成为中国经济生活中的主导因素.要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必然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国营经济。(2)新中国已经积累了利用,限制资本主义私营工商业的经验.在利用,限制私营工商业的过程中,国家创造了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统购包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这既是限制资本主义经济的重要措施,又是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最初步骤.这一经验的积累,使毛泽东改变了原有的待条件具备后一举消灭资本主义的设想,形成了逐步过渡更为有利的新认识,即"走一步算是过渡一年,两步两年,三步三年,十年到十五年走完"。(3)已经积累了在农村开展互助合作的经验,即经过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逐渐引导农民走向合作化的道路.这一经验,使中国共产党产生了新的认识,认识到中国工业化和农业机械化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等到工业化后再搞农业机械化,而是先合作化,然后才能有机械化.毛泽东指出,在我国的条件下,"必须先有合作化,然后才能使用大机器"。(4)苏联经验的启示.新中国建立后,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军事上侵略威胁,经济上严密封锁,只有社会主义苏联援助中国,特别是苏联建成社会主义的经验,鼓舞着中国人民.苏联的计划经济及工业化,农业合作化的道路等等对中国都有启发.苏联所走过的这一条道路,成为中国的榜样.基于上述认识,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改变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最初设想,而认为从现在开始就要逐步过渡,因而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3.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及其内容: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经历了一个从酝酿到形成的过程.在1952年9月召开的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毛泽东提出,我们现在就要开始用10年到15年的时间基本上完成向社会主义的过渡,而不是10年或者以后才开始过渡."逐步过渡"的思想由此产生.之后,他又在不同的场合讲过:向社会主义过渡要分步骤,似过桥走一步算是过渡一年,用10年到15年或更长一点的时间走完.1953年6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听取了李维汉关于利用,限制,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调查汇报.毛泽东在发言时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10年到15年或者更多一些时间内,基本上完成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8月,毛泽东在审阅周恩来在全国财经工作会议上的结论时批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条总路线,应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各项工作离开它,就要犯右倾或\'左\'倾的错误."毛泽东的意见被中共中央接受.至此,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形成.为了向全国人民宣传总路线,12月18日中共中央转发了中央宣传部编写的《为动员一切力量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关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对总路线的内容作了深刻的理论分析和通俗系统的解释.1954年2月10日,中共七届四中全会通过决议,正式批准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提出的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把总路线载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即充分发展社会主义工业,建立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使社会主义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起决定性的作用,使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二是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即把农业和手工业者的个体所有制改造成为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把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成为国家的经济基础。所以,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一条以"一化"为"主体","三改"为"两翼"的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革命同时并举的总路线.它的实质,是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解决所有制问题,即变生产资料的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为解放生产力创造条件。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之间的关系,又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一方面,社会主义工业化为社会主义改造提供物质基础.只有强大的工业,才能改造和代替资本主义工业,才能支持社会主义商业,改造和代替资本主义商业,才能用新技术来发展个体农业和手工业,才能迅速扩大再生产,积累资金,造就社会主义建设人才.这样才能为社会主义建立经济基础和技术基础.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改造又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创造前提.中共中央认为,如果不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资本主义自由泛滥必然破坏社会主义工业化,个体的,狭小的农业必然在原料,粮食供应,市场,资金积累及劳动力等方面阻碍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进程。
4.如何评价过渡时期总路线: 首先,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提出,有其历史必然性。(1)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中国独立和富强的当然要求和必要条件.在旧中国,工业十分落后,虽然有一定数量的现代工业,但这些旧有工业,是带有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性质的,门类也残缺不全,而且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只占很小的比重.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经过3年的努力,作为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主要标志的现代工业,虽然有了较大的增长,但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还相差很远.要从根本上改变我国这种贫穷落后的局面,实现国家的独立富强,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由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所决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和土地改革在全国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鉴于中国经济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国家需要有利于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工商业有一定的发展,但其发展又必然带来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消极方面,这就不能不发生限制与反限制的斗争.随着有计划经济建设的大规模展开,资本主义企业与国家的各项经济政策之间,与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之间,与本企业职工及全国各族人民之间的利益冲突越来越明显.为了解决这些矛盾,为了适应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工业化的需要,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必须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3)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广大农民和手工业者的愿望,也是工业化推动的结果.为了避免个体农民在获得土地后产生两极分化,为了发展生产,兴修水利,抵御自然灾害,必须谨慎地逐步地引导他们走互助合作的道路.广大贫下中农也确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一方面对农产品的需要日益增大,一方面对农业技术改造的支援日益增强,这也是促进个体农业向互助合作方面发展的一个动力.个体手工业的情况与个体农业的情况相类似,广大手工业者也有走社会主义互助合作道路的强烈要求。其次,从总结历史经验的角度来看,过渡时期总路线也有失误,主要是:(1)求"纯"求"公",即追求生产资料的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不允许其他经济成分的存在.追求计划经济,排斥商品经济和市场作用.在分配形式上,实行单一的按劳分配。(2)在对待资本主义经济问题上,"限制,利用"与"改造"的关系没有处理好.对私营工商业只看到它的落后性,而忽视了它对社会主义经济的有益作用,主张"资本主义绝种,小生产也绝种"。(3)在改造的时间上急于求成.原来准备用15年到18年完成过渡时期的总任务,实际上只用不到4年(从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算起).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对经济文化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艰巨性估计不足。5.过渡时期总路线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理论的异同:过渡时期总路线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理论既有相一致(或基本相同)的地方,也有不一致的地方。两者在过渡性质上,在任务和目标上,在过渡的方法上,在转变的时间设想上等,大体是一致的:都是由新民主主义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都是要把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为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都是主张用和平的方法实现过渡.关于转变时间,都是设想10年,20年。但两者也有重要区别.主要是在过渡时期总线路提出之后,客观上强化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毛泽东多次指出:"在打倒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以后,中国内部的主要矛盾即是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故不应再将民族资产阶级称为中间阶级.""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并且逐渐解决这个矛盾,这就是主题,就是纲.提起了这个纲,各项帮助农民的政治工作,经济工作,一切都有统属了."这些论述,同中国共产党所确定的建国后的战略方针与过渡时期的实际情况是不完全相符的。此外,过渡时期总路线从原来设想的"先建设后改造"改变为"改造和建设"同时并举;从原来设想的10年,20年后向社会主义转变,改为从"现在开始"就转变;从"一举消灭"资本主义,到逐步改造,一步一步地消灭资本主义,等等.在这些方面,过渡时期总路线同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设想也是有区别的。6.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与缺点: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要是:(1)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先合作化后机械化的方针,及时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的道路。(2)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创造了从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互助组,发展到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社,再发展到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社的过渡形式。(3)实行依靠贫下中农,巩固地团结中农,对富农采取从限制到逐步消灭的政策,把消灭剥削阶级同改造剥削分子结合起来。(4)实行"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党的领导必须切实掌握客观实际情况,既不要犯主观主义错误,又不要犯命令主义错误,只有这样才能领导农业合作化健康地发展。中国农业合作化的成就是巨大的,经验是丰富的,但也存在着缺点和偏差.主要是1955年以后,对农业合作化要求过急,改变过快,工作过粗,形式过于简单划一,工作上出现了强迫命令,违犯自愿互利原则,以及经营管理跟不上等缺点.出现这些缺点的原因,既有对农民社会主义积极性,对个体经济的作用与倾向估计不准确的问题,也有生产关系改造越快越能发展生产力的认识偏差,还有批判右倾机会主义造成的政治压力的因素,等等.另外,从今天的认识高度上看,当时人们把所有制形式(生产资料集体化)与经营方式(劳动集体化)混为一谈,把集体化与大规模社会化生产混为一谈,误认为集体经济必须集体劳动,才能显示出优越性;误认为有了大型合作社,就有了大规模的社会化生产.因而,改造后建立起来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模式上,体制上和运行机制上存在缺陷。7.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与偏差: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激烈了丰富的经验:一是,根据中国的历史特点,把资产阶级区分为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把资本主义经济区分为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并对他们采取不同的政策.对官僚资产阶级实行专政,对民族资产阶级保持政治上的联盟,实行团结,教育,改造的政策.对官僚资本主义采取强力剥夺的政策,对民族资本主义实行和平赎买的政策。二是,创造了国家资本主义的多种形式,采取从低级到高级逐步过渡,使企业的性质逐步过渡成为社会主义性质.这样,使资产阶级在这种特殊的阶级斗争条件下接受改造,从而减少了社会的震动和不安,保证了有条不紊地变资本主义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三是,把对企业的改造和对人的改造结合起来.在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过程中,以企业为基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者实行团结,教育,改造的方针,坚持思想教育,采取参加劳动和企业管理等形式,把原来的剥削者逐步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通过这一系列的工作和措施,使绝大多数资本主义工商业者都愿意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减少了改造的阻力,还能使资本家利用他们所掌握的科学技术知识和管理经验,为社会服务。总之,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成绩是巨大的,经验是丰富的.当然,在改造的过程中,也有要求过急,步子太快,工作粗糙等缺点和偏差.主要是公私合营的面过宽,改组过多,对原来私营企业的产品特色,经营特点没有吸取,对有些原工商业者的使用处理也不很适当,特别是对私方的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的知识和经验不够重视,没有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另外,从今天的认识高度上看,当时由于受纯而又纯的社会主义模式的影响,片面强调私营经济的落后性,把私营经济与社会主义对立起来,忽视了其对社会主义经济的有益作用,因而在指导思想上和实践中都出现了一些失误。8.中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中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重大贡献,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新鲜经验.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就是:其一,十分重视发展生产力,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化,不断充实和加强社会主义改造的物质基础。其二,和平改造.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赎买政策,不仅和平赎买了资产阶级的资产,而且将资产阶级分子改造成为社会主义新人,发挥其技术,管理专长,为社会主义服务,和平赎买的成功,是社会主义运动史上的创举。其三,逐步过渡,无论对农业,手工业,还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都是通过各种形式,由低级到高级的逐步改造,循序渐进.这样,一方面使被改造者在心理上,习惯上逐渐适应,减少阻力;另一方面,也便于从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减少失误和社会震动,使三大改造健康地发展。
历史证明,中国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是成功的,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落后的大国中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艰难任务.这是毛泽东思想在建国后的一个重大发展.这一成功经验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无疑是一个伟大的贡献。9.一五计划建设的成就: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经济建设,规模是空前的,成就是巨大的."一五"计划的大多数指标,1956年底就基本完成.到1957年底,超额完成了建设计划,为社会主义工业化打下了初步基础.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也于1956年提前完成了.1957年同1952年相比,工业总产值增长了129%,农业总产值增长了25%,国民收入总额增长了53%,全国城乡居民的平均消费水平增长了23%."一五"期间取得的经济文化的巨大成就,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基本建设进展比较顺利,建成一大批重要工程项目.5年内全国完成投资总额550亿元,其中国家投资为493亿元.5年新增加固定资产460亿元,相当于1952年底全国拥有的固定资产总值的1.9倍.过去没有的一些工业部门,包括飞机和汽车制造业,重型和精密机器制造业,发电设备制造业,冶金和矿山设备制造业,高级合金钢和有色金属冶炼业等,从无到有地建设起来,从而增强了基础工业的实力.从地区来看,以鞍钢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基本上形成,上海和其他沿海城市的工业基础大为加强,华北,西北地区以及河南,湖北等省,也开始建成一批新的工业企业。(2)工业技术基础得到加强,生产水平有了较大提高.5年内,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8%.1957年,钢产量达到535万吨,比1952年增长近3倍.其他各项经济指标都有大幅度提高。(3)以铁路为中心的交通建设取得新的进展,运输能力有了较大提高.1957年,全国铁路通车里程达到2.99万公里,比1952年增长22%.全国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5万多公里,比1952年增加一倍。(4)农业生产超额完成了原定计划.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4.5%.粮食和各种经济作物的产量,也都有很大增长。(5)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人民生活得到了较大改善.5年内,全民所有制部门职工的平均实际工资增长30.3%;农民的收入增长近30%;每人平均的粮食,肉类,食油,食糖,棉布等主要的消费品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文化,教育,科学,卫生事业也有很大发展。10.一五计划建设的经验:(1)清醒地估计形势,树立正确的发展经济的指导思想.党和政府对经济建设的有利条件与实际困难进行了全面分析和正确估量,明确提出既要反对右的保守主义,又要反对"左"的冒险主义.就是说,既要加速工业的发展,保持相当的建设规模,又不可以不顾财政力量,技术力量和设备供应的各种可能的客观条件,而任意地,无限制地去扩大建设规模。(2)搞好综合平衡,把重点建设与全面安排结合起来,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地发展.由于重工业的基础极其薄弱,生产水平相当低,所以第一个五年计划实行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重点部署了钢铁,机械,电力,煤炭,化工等方面的建设,但同时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了农业和轻纺工业的发展。(3)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把发展生产和改善人民生活结合起来.第一个五年计划,强调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是建设的根本目的,但同时又指出,人民生活水平只能稳步地渐进地提高,必须注意扩大资金积累,以便建立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基础。(4)讲求经济核算,把提高经济效益放到了重要地位.由于中国经济落后,建设资金短缺,所以中共中央要求一切企业,建设单位和国家机关都必须建立和实行严格的节约制度和经济核算制度,提高效率,杜绝浪费.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整个社会形成了增产节约运动,各行各业普遍重视经济核算,提高经济效益。 当然,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经济工作也出现过一些毛病,如1956年初曾出现急躁冒进倾向.但由于发觉较早,纠正比较及时,没有造成大的损失。11."一五"时期形成的经济体制:"一五"时期形成的经济体制,是以计划体制为中心的集中统一的经济体制.它主要表现在:国家对重点建设进行集中统一管理,对粮食实行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实行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实行集中统一的劳动工资制度;对能源,交通,金融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等等.这种经济体制在当时是必要的.因为1)国家建设资金不足;(2)技术力量和建设经验缺乏;(3)限额以上的项目,特别是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都是技术复杂,投资较大的项目,有些项目一省一市难以完成,必须由中央有关部门集中统一管理.这种体制能够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和主要技术力量,保证重点建设项目的完成。这个时期形成的计划经济体制也有其历史局限性,尤其是"一五"后期,集中过多,统得过死的弊端明显地暴露出来.表现在:(1)在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由于对私有制改造得过急,过快,形式过于简单划一,一些手工业,小商业摊点不该合并的也合并了.(2)在工业管理方面,中央工业部门直接管理的企业过多,中央直属企业由1953年的2800个增加到1957年的9300个.(3)在财力支配上,中央的比例偏高,地方的财权较小,企业的奖励基金少,超产分成的比例也小.(4)在劳动工资管理方面,用工形式逐步向单一化发展,并形成了"铁饭碗"的劳动制度.这种计划经济体制的主要弊端是,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这就造成了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的局面,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四、思考题:过渡时期总路线与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有何异同 如何评价过渡时期总路线?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内容和意义是什么?如何评价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如何看待农业改造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的关系问题?如何评价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如何看待1950年代消灭私营经济与今天大力发展私营经济的关系问题?中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有哪些成功经验?中国一五计划经济建设积累了那些经验?一五计划时期形成的中国经济体制有哪些特点?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与挫折 一,学习要求与重点:了解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历程,反右派运动扩大化,"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经过和三年经济困难的情况。重点掌握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主要理论成果,尤其是中共八大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内容与意义.重点分析总结反右派扩大化的后果,"大跃进"运动的深层原因与教训。二、基本概念。 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为了充分调动知识分子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强对整个科学文化工作的领导,1956年1月14日至20日,中共中央召开了知识分子问题会议.周恩来代表中央在会上作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对科学技术和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作了充分肯定.指出,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已经成为国家工作人员,已经为社会主义服务,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知识分子已经成为我们国家各方面生产的重要因素,正确地解决知识分子问题,更充分地动员和发挥他们的力量,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问题.这次会议是建国后召开的第一次规模盛大的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它极大地提高了全党对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重要性的认识,端正了对知识分子的态度,鼓舞了知识分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献身的热情。 反冒进:1956年上半年,中国在经济建设方面逐渐出现了急躁冒进的倾向,造成国家财政紧张,物资紧张,市场紧张,使国民经济综合平衡失调.对这一问题,周恩来,陈云等发觉较早,建议中央在反对保守主义的同时,必须反对急躁冒进的倾向.5月,中共中央召开会议,接受了周恩来,陈云的建议,明确提出在经济建设中既要反对右倾保守,又要反对急躁冒进,确定了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国务院根据这一方针,将1956年的生产指标进行了调整.6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人民日报》发表了《要反对保守主义,也要反对急躁情绪》的社论.各地根据中央的方针,着重纠正了经济建设中的冒进现象,保证了1956年的建设计划的基本完成.但是,1957年下半年以后,毛泽东对周恩来,陈云主持的反冒进工作一再提出批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就是:"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这条总路线是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式的建设道路的一次尝试.其正确的一面,是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改变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但是,这条总路线的核心内容,忽视了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1958年北戴河会议:即于1958年8月17日至30日在北戴河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是把"大跃进"运动推向高潮的一次会议。 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号召全党全民为生产1070万吨钢而奋斗》及《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同时,还讨论通过了《关于1959年计划和第二个五年计划问题的决议》,《关于今冬明春在农村中普遍展开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教育运动的指示》,《关于深耕和改良土壤的指示》等40项决议.会议对实际工作中已经出现且为害严重的浮夸风和混乱现象,不仅没有作任何努力来加以纠正,反而正式予以支持.首先,对国内经济形势,特别是对农村的形势,作了不切实际的估计.认为在克服右倾保守思想后,出现了农业生产飞跃发展的形势.其次,对1958年的钢铁生产和1959年的计划提出了过高的指标.会议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用最大的努力,为在1958年生产1070万吨钢,即比1957年的钢产量535万吨增加一倍而奋斗.再次,会议讨论了在全国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问题,并作出了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 北戴河会议作出决议后,一个以钢为纲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高潮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地掀起.从此,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地泛滥开来。 三、基本问题1.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前后,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取得的重要成果。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讲话以苏联经验为鉴戒,初步总结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明确提出了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十对关系.《论十大关系》成为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篇之作。1956年9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总结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重点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方针.这次会议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成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里程碑。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会议上作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提出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新思路,创立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这是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大业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总之,从1956年到1957年上半年,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是以全方位的姿态展开的,在探索中,做出了许多正确决策,获得了许多好的发展思路,思想观点和实践经验。(1)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提出党和国家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八大在正确分析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国内阶级状况后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们对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因此,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这表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实际上作出了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由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转移的战略决策。(2)在经济上,制定了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提出了改革经济体制的思想.毛泽东还提出了正确处理农轻重的关系,积累与消费的关系等原则.为搞活社会主义经济,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了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以及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等问题.1956年12月,毛泽东又提出"可以消灭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的设想。(3)政治上,创立了社会主义矛盾理论,提出了加强民主政治建设的思想.毛泽东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两类矛盾理论,指出人民内部矛盾只能用民主的,"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去解决.这段时间,毛泽东还为废除实际上存在的领导职务终身制作了努力。(4)在文化上,提出以马列主义为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作为繁荣文化科学事业的基本方针;确认知识分子是社会主义的劳动者,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提出继承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借鉴和吸收世界上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5)在党的建设上,提出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重视执政党建设,整顿党的作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可以说,在这一时期,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成果,在各个重要方面都有所体现.在正确理论,政策的指导下,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是,由于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准备不足,这一时期探索取得的许多成果,后来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很好地坚持下去。中共八大的历史贡献:1956年9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总结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重点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方针.这次会议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成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里程碑。首先,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提出党和国家现阶段的主要任务.八大通过的政治报告的决议中指出:"我国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几千年来的阶级剥削制度的历史已经基本上结束,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了.""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们对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因此,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这表明,中共八大实际上作出了实行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的战略决策。其次,制定了积极稳步,综合平衡的经济建设方针.大会把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作为我国经济建设的总方针.为贯彻这一方针,会议作了部署,其要点是:合理地积累和分配资金;继续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同时,积极地发展轻工业,用更大的力量发展农业,相应地发展运输业和商业;改进行政体制和经济管理体制,发挥地方的积极性;改革计划经济体制,搞活社会主义经济。再次,提出.会议认为,在国家的主要任务已经转到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新形势下,国家工作面临着一系列转变和新的要求.因此,必须对国家工作进行改进,其主要任务就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为此,必须采取扩大社会主义民主的措施:开展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调整中央和地方的行政管理权限;正确处理少数民族问题;健全国家法制.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使人民的民主权利充分受到国家的保护。此外,八大根据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提出的加强执政党建设的一系列重要原则。中共八大科学地总结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经验,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在由一个战略阶段转变到另一个战略阶段的关键时刻,适时地提出了把全党的主要任务从革命转到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制定了党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和经济建设上的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这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第一个里程碑.但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准备不足,八大提出的路线和许多正确意见后来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很好地坚持下去。反右派扩大化的原因与后果:反右派斗争扩大化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国际上的影响,又有社会,历史的原因,还有个人原因。首先,毛泽东对1956年国际上"多事之秋"的影响估计过于严重.少数右派的进攻,使他感到中国"有出\'匈牙利事件\'的某些危险".因此,采取了"引蛇出洞"的办法,发动了全国范围的反右派斗争,目的是"将可能的\'匈牙利事件\'主动引出来","分割为许多小\'匈牙利\'"去处理。其次,对社会主义时期一定范围的阶级斗争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科学研究.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曾作出了革命时期的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基本结束的判断.同年6月,反右派斗争开展起来之后,在发表这篇文章时对此作了重要补充,对阶级斗争的估计严重多了.指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各派政治力量之间的阶级斗争,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在意识形态方面的阶级斗争,还是长时期的,曲折的,有时甚至是很激烈的……在这一方面,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谁胜谁负的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时期一定范围的阶级斗争缺乏研究和思想准备,一遇到点风浪,就认为是"惊涛骇浪","黑云乱翻","黑云压城城欲摧".因而,对所谓的右派分子的进攻采取了严厉的反击手段和制裁手段。再次,阶级斗争的惯性作用.中国共产党是从长期的残酷的阶级斗争环境中发展壮大起来的,已经习惯于用阶级斗争的观点观察问题.由于对社会主义时期的阶级斗争缺乏研究,所以把本来不属于阶级斗争范围的一些矛盾,仍然当作阶级斗争来处理。最后,反右派斗争扩大化的发生,同毛泽东在巨大胜利面前骄傲,不谨慎有关.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毛泽东威望达到高峰,歌功颁德的声音听得多了,批评的意见很少听到,即使能听到一点,也不虚心接受.1957年整风运动开始后,民主人士和知识分子那集中,尖锐的批评意见,建国后毛泽东从未听到过,引起了毛泽东的疑心,从而导致了对问题的错误观察和处理。1957年夏季发生的反右派斗争,历时近一年,全国共定右派分子552877人.而经1979年后的甄别,真正右派分子寥寥无几,反右派扩大化达99%以上。反右派扩大化的错误,造成了不幸的后果:首先,由于被划为右派分子的大多数是知识分子,这就导致党在指导思想上对知识分子属性的估计发生了变化,认为知识分子的大多数仍然属于资产阶级.因而,对他们不信任,不重用,使知识分子的作用长期不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直接阻碍了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延缓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前进步伐。其次,反右派斗争扩大化损害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中共八大提出,要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但是反右派斗争扩大化,中断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进程.此后,家长制,一言堂,个人专断等不良作风逐渐发展。再次,反右派斗争扩大化的实践,被上升为阶级斗争扩大化的理论,改变了八大关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论断,重新认定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是主要矛盾,为后来"以阶级斗争为纲"错误理论的形成埋下了伏笔.总之,反右派斗争的扩大化,使党逐渐偏离了八大的路线,造成了不幸的后果。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的教训是深刻的.最主要的教训是,混淆了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把人民之间的不同意见的正常争论视为阶级斗争.对思想领域里的认识问题,应采取说理的方法,教育的方法,而不应当采取"大鸣大放"大批判的方法.在舆论引导上,发现不正确,不健康的言论,应及时给予疏导,而不能"引蛇出洞"."引蛇出洞"的结果,把本来不是"蛇"的也引出来了,而且当作"蛇"来打.这些教训是需要认真吸取的. 1957年下半年到"大跃进"时期,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发生的重大失误。在"左"的思想指导下和其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从1957年夏季以后,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犯了一系列重大错误,严重影响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1)在政治上,犯了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提出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理论.l957年夏天发生的反右派斗争,由于判断有误,举措失当等原因,造成严重扩大化的后果,进而导致了"左"的指导思想在各方面蔓延,发展.由此,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开始发生曲折."左"的指导思想在思想政治领域,表现为毛泽东改变了八大对中国社会阶级状况和主要矛盾的正确判断,把阶级斗争提到首位.1957年10月9日,毛泽东在中共八届三中全会上指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毫无疑问,这是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正式确认了这一论断.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改变八大关于中国社会阶级状况和主要矛盾的论断,中断了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由革命到建设转移的进程,使党和国家此后长期陷入阶级斗争扩大化的迷误。1959年7~8月召开的庐山会议上,毛泽东把党内在经济建设问题认识上的不同意见说成是阶级斗争,从而把阶级斗争引到党内.错误地发动了对彭德怀等人的批判,并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了反右倾运动,使阶级斗争的错误理论和实践有了新的发展。毛泽东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社会主义论,是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学说的重大修正,它有悖于中国国情,从根本上扭转了探索的方向,探索机体发生了紊乱和变形。(2)在经济建设上,提出了赶超战略,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反右派斗争后,在急于求成思想指导下,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超高速的赶超战略并付诸实践.1957年11月,毛泽东提出:15年后,中国在钢产量和主要工业产品方面赶上或超过英国.这一目标随后被中共中央所肯定.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了毛泽东创议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会后,全国各条战线掀起以高速度,高指标,浮夸风,共产风,瞎指挥等为主要特征的"大跃进"运动.要求7年,5年,3年甚至2年内,提前实现原定的15年赶超英国的目标.连续三年的"大跃进"运动,给经济建设造成了空前的灾难.后来,我国不得不对经济进行了连续五年的大调整。"大跃进"式的超高速赶超战略及其实践,是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探索中的严重失误.围绕超高速发展战略,还形成了以前探索中所没有的观念失误,如用群众运动的方式,搞大兵团作战来实现"大跃进".如果说1957年反右派斗争中毛泽东提出阶级斗争的扩大化理论,是在政治上步入了思想误区的话,那么1958年形成的"大跃进"发展战略思想,则是在经济上陷入了某种思想误区。(3)在建设目标模式上,提出建设纯而又纯的社会主义,发动了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时期,毛泽东在经济上提出和推动超高速度赶超战略的同时,在生产关系上构思和推动建立一种全新的社会组织形式—人民公社.1958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北戴河会议通过了根据毛泽东的建议起草的《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到9月底,全国基本实现人民公社化。人民公社是毛泽东在"大跃进"浪潮推动下设计的中国社会的新模式,解决的是建立什么样的社会主义问题,它勾勒出一幅相当完整的中国未来社会的图景.毛泽东试图在落后的生产力基础上,依靠不断扩大公有制,缩小商品生产,实行平均主义分配制度,来迅速建成完全的社会主义,并很快地过渡到共产主义.当时人民公社实行的所谓"一大二公"(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具有共产主义因素的分配制度,限制和逐步消灭商品和商品交换,逐步取消社会分工等等制度和措施,都能说明这一点.从根本上说,这种纯而又纯的社会主义模式,不仅企图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且企图超越整个社会主义阶段.因此,这种模式是带有空想色彩的社会主义模式,它的实施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综上所述,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的探索中,形成了一整套的"左"的理论和主张:政治上的"以阶级斗争为纲"论,经济上的超高速发展战略论,建设途径上的群众运动论,建设目标上追求纯而又纯的社会主义的空想模式等等.而这些理论主张之间又是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建立一个纯而又纯的社会主义,是毛泽东晚年探求并为之奋斗的理想目标.实现这一理想目标的根本办法,就是政治上搞"以阶级斗争为纲",经济上实行超高速的发展战略.而无论是"以阶级斗争为纲",还是超高速发展战略,都是以群众运动为根本实施途径. 探索之所以发生重大失误,说到底,是由于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没有搞清楚.毛泽东等领导人没有认识到党和国家工作总的指导思想,随着革命时期到建设时期的转变,应有一个根本性的转变;没有认清中国国情,并从国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如何看待"大跃进"运动:经过1958年1月的杭州会议和南宁会议,3月的成都会议,5月的八大二次会议等一系列会议和各方面部署,中共中央完成了"大跃进"运动的各项准备工作.八大二次会议以后,"大跃进"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起来,主要标志是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不断地大幅度地提高和修改计划指标。对农业提出"以粮为纲"的口号,要求五年,三年甚至一两年,达到十二年农业发展纲要规定的粮食产量指标.1958年的"大跃进"首先是从农业开始的.而这种"大跃进",又是以严重的浮夸为其显著特征的。对工业提出"以钢为纲"的口号,要求七年,五年甚至三年内,提前实现原定的十五年钢产量赶上或超过英国的目标.为此,北戴河会议后,全国掀起了全民大炼钢铁运动.大炼钢铁运动,完全违背了国民经济发展规律,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从"大跃进"的兴起可以看出,发动这场运动的出发点是为了在短时期内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这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次尝试,但这场运动完全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运动中提出的许多高指标是根本无法达到的.结果欲速则不达,使社会生产力受到严重破坏,造成了中国建设历史上的一场人为的大灾难.因此,发动"大跃进"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次重大失误。这一失误的产生,有多方面复杂的原因.首先,由贫穷落后造成的重压而产生急于摆脱被动局面迅速改变现状的强烈要求,是中国共产党发动这场运动的直接动因.其次,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准备不足,经验主义地认识和解决问题,是这场运动发动的理论认识原因.再次,社会主义阵营赶超浪潮和急于摆脱苏联模式的影响,是这场运动发生的重要国际背景.总之,这场运动的发生,既有国内原因,也有国际背景,既有社会历史因素的影响,也有理论认识上的原因,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如何评价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种尝试,但这种尝试是不成功的.这一时期的人民公社模式及其实践,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用不断改变生产关系的办法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以配合经济上的"大跃进";二是在超英赶美的过程中,利用人民公社的形式实现向共产主义的过渡.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过程,实际上是在"左"倾思想指导下,大刮"共产风"的过程.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追求"一大二公",盲目扩大和提高公有制."大",就是规模大,把原来一二百户的高级社合并成四五千户以至一两万户的人民公社.全国平均每个公社由二十八个半合作社合并而成,一般是一乡一社.所谓"公",就是扩大和提高公有制.人民公社成立之初,实行单一的公社所有制,把原来几十个以至上百个贫富不同,条件各异的生产合作社并在一起.一切财产上交公社,多者不退,少者不补,在全社范围内统一核算,统一分配.这种形式名为扩大和提高公有制成分,实际是贫富拉平,让穷社(合并后叫大队或小队)共富社的产.同时,社员的自留地,家畜,果树等,也被收归社有.在各种"大办"中,政府和公社还无偿调用生产队的土地,物资和劳动力,甚至调用社员的房屋,家具等.这实际上是对农民的无偿剥夺,给农业生产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这种做法,混淆了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界限,犯了平均主义的错误,导致"共产风"泛滥,引起农民的严重不满。第二,急于改变按劳分配政策,实行名曰具有共产主义因素实为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人民公社建立之初,宣称实行供给制与工资制相结合的分配制度.所谓供给制,就是大办公共食堂,实行吃饭不要钱,并要求随着生产的发展逐步扩大供给范围.有的公社宣布实行"八包","十包",即包衣食住行,教育医疗,男婚女嫁,生老病死等等.在当时物质贫乏,温饱问题尚未解决的情况下,实行所谓"按需分配",只能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是一种粗陋的平均主义.它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实行政社合一的制度.人民公社实行乡社合一,把政权组织和经济组织合二为一.不仅如此,还实行四社合一,即把供销,信贷,手工业合作社同农业生产合作社都合并起来.同时,国家在当地的一些企事业单位也统统下放给公社管理.这样,就把一个乡甚至几个乡范围内的工农商学兵,农林牧副渔,政治,经济,文教,军事等,各方面的工作统统集中到公社.公社不仅管生产,管政权,还要管社员生活(食堂,医院,托儿所,敬老院,缝纫组等).这种体制,是导致不讲经济效益,不按经济规律办,不讲因地制宜,单凭行政命令管理经济,搞"一刀切"的重要根源,因而也是以强迫命令大刮"共产风"的一个重要根源.政社合一体制除了强化"共产风"外,还使"共产风"同"命令风"结合在一起,使一切平调都以行政命令的方式下达。 第四,人民公社大力推行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将劳动力按军事编制,组成班,排,连,营等单位,采用大兵团作战的方法,从事工农业生产.与此同时,社队普遍设立公共食堂,托儿所,敬老院,缝纫组等,以为这样可以使家务劳动社会化,解放妇女,节约粮食,还可以培养群众的集体主义,共产主义精神.实际上,在贫乏的物质条件,原始的技术设备和落后的管理水平下,这种社会化只能造成人力物力的极大浪费,给群众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不便,因而不久即遭到群众的普遍反对。
第五,缩小商品交换,扩大产品分配.当时不少干部认为,商品交换越少,越接近共产主义,有人甚至提出消灭商品生产的主张.因而人民公社成立后,商品生产和交换受到很大限制,价值规律被否定,强化了自给型的自然经济。 人民公社建立之初的这些表现和特点,集中到一点,就是生产关系上的急于过渡,即由集体所有制向全民所有制过渡,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的穷过渡.可以说,人民公社就是企图在落后的生产力基础上,依靠不断扩大公有制,缩小商品生产和交换,实行平均主义分配制度,来迅速建成完全的社会主义,并很快地过渡到共产主义.当时认为,越穷越容易过渡,因而要尽早趁穷过渡.北戴河会议关于人民公社的决议就指出:"人民公社建立以后,快的三四年,慢的五六年就可以实现从集体所有制向全民所有制的过渡."并且认为,"共产主义在我国的实现已经不是什么遥远将来的事情了",人民公社就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桥梁.甚至有人说,一省可以首先进入共产主义.于是,各地纷纷跑步进入共产主义。总之,人民公社是毛泽东在"大跃进"浪潮推动下设计的中国社会的模式,解决的是建立什么样的社会主义问题,它勾勒出一幅相当完整的中国未来社会的图景.可以说,人民公社是一种建立在半自然经济基础上带有浓厚平均主义,军事共产主义色彩的空想社会主义模式.这样的空想模式有相当完整的理论和政策,并被付诸实践,从而在中国大陆6亿人口中,展开了一场空前规模,举世瞩目的试验.这场试验要解决的是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并过渡到共产主义的问题.从根本上说,人民公社理论及其实验,是离开生产力的发展,对变革生产关系采取了主观随意的态度,不仅企图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且企图超越整个社会主义阶段.因此,在这一理论指导下的人民公社化运动不可能是一个科学社会主义的运动,而只能成为一场不成功的空想社会主义的试验。人民公社化运动并未把人民带入"共产主义"的天堂,相反,给人民生活和生产造成了极度的紧张和混乱.短短几个月内,农业生产大幅度下降,农村形势日趋紧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所造成的严重恶果日益暴露出来。 1959年庐山会议的后果:庐山会议后期错误地发动对彭德怀等人的批判,进而在全党错误地开展"反右倾"斗争,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经济工作中和党内政治生活中出现的一次带有全局性的重大失误,给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造成了严重的恶果。在政治上,使中国共产党从中央到基层的民主生活遭到严重损害.这场"反右倾"斗争严重地损害了党内正常的民主生活,打击了一批实事求是,敢于讲真话的干部和党员.这次斗争的锋芒主要指向所谓攻击"三面红旗"的各级领导干部,相当一部分体察民情,注重实际的干部,被列为批判的重点或被列为"右倾机会主义",受到了政治上的打击和组织上的处分.在"反右倾"斗争中,还有相当多的县,公社级干部和工厂,学校基层干部受到打击.这样,制造了一大批冤假错案。在理论上,经过"反右倾","左"的思想和理论更加系统地发展起来.本来,在"大跃进"中形成的"左"倾政策和"左"的思想,在纠正"五风"错误的过程中,已经开始受到人们的怀疑和批评,但随着"反右倾"斗争的开展,"左"的思想又滋长,蔓延起来.主要表现为:其一,阶级斗争转向党内.在"反右倾"斗争中,不但错误地把党内的思想斗争,党内不同意见的争论和阶级斗争联系在一起,而且还提出了同党内"民主派",党的"同路人"决裂的问题;其二,以对"三面红旗"的态度作为判断是非,划分敌我的绝对标准,把经济指标,速度高低的探讨和争论上纲到"两大对抗阶级生死斗争"的新高度;其三,认为在整个社会主义时期,主要危险是右倾,指导思想上必须不断反右,不能反"左".因为"左"是方法问题,右是立场问题;其四,提倡"正确的个人崇拜",实际上是助长个人专断;其五,主张大搞群众运动,不仅生产建设如此,党内生活问题也如此;其六,否定经济规律,不顾国情,国力,凭主观愿望蛮干.上述错误观点经过引经据典,系统提高,涂上了一层理论色彩而使其影响越来越广泛。经济上,"反右倾"斗争打断了纠正"左"倾错误的进程,使经济建设继续在"大跃进"的道路上进行.结果,造成我国经济的严重困难.
四,思考题:毛泽东为何于1956年提出走自己建设道路的任务?为何说中共八大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个里程碑? 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取得了那些重要理论成果?如何评价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大跃进"运动是如何发动的,它有何教训?如何看待人民公社化运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发生失误的原因是什么? 何谓三年经济困难 困难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国民经济的调整,政治上"左"倾错误的发展 一、学习要求与重点:了解调整国民经济的经过和措施及经验教训,六十年代初到"文革"前政治上"左"倾错误的发展情况。重点掌握调整国民经济的方针,阶级斗争扩大化理论及实践的发展与危害,十年建设的经验教训等。二、基本概念。 八字方针: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通过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简称"八字方针".这一方针的主要内容是:要调整各方面的生产关系和有关政策,调整国民经济各方面的比例关系;要巩固国民经济发展中所取得的经济成果,并使其向纵深发展;要以一部分投资来充实一些部门的生产能力,使其成龙配套,以便收到更大的经济效果;要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劳动生产率.这一方针是六十年代前期我国调整国民经济的基本方针。西楼会议:1962年初的"七千人大会",对当时困难的形势和调整的迫切性,在认识上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在高级干部中,对困难的严重程度,调整的快慢等问题,认识仍不一致.为了进一步统一党内对经济形势的认识,加快调整的步伐,中共中央于1962年2月21日至23日在北京中南海西楼举行了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即"西楼会议".会议讨论了1962年国家预算和整个经济形势问题,同时对调整工作进行了研究.会上,陈云作了题为《目前财政经济情况和克服困难的若干办法》的讲话。 讲话实事求是地分析了当时的财政经济困难情况,认为困难是相当严重的.讲话中提出了克服困难的六点意见(1)把今后的十年规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恢复,第二阶段才是发展.农业的恢复要3~5年,在这一阶段工业要放慢速度,投资要减少.(2)精兵简政,减少城市人口,这是克服困难的一项根本性的措施.(3)要采取一切办法制止通货膨胀.(4)尽力保证城市人民的最低生活需要.(5)把一切可能的力量用于农业增产.(6)计划机关的主要注意力,应该从工业,交通方面转移到农业增产和制止通货膨胀上来,并且在国家计划里得到体现。 会议肯定了陈云的意见,并决定,1962年的计划应该按照上述原则进行调整.这次会议对于全面贯彻以调整为中心的"八字方针"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中共中央于1962年9月24日至27日在北京召开了八届十中全会.会议讨论并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巩固人民公社集体经济,发展农业生产的决定》,《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关于商业工作问题的决定》等重要文件.全会分析了形势,提出了党所面临的任务.指出,国民经济情况已经开始好转,但目前还存在困难,需要全党团结一致,进一步贯彻"八字方针",继续调整国民经济,并作出许多具体规定.这是全会的正确方面。但另一方面,全会却对当时的阶级斗争形势作了不切实际的估计和错误的理论概括.毛泽东在全会前召开的北戴河中央工作会议上和全会期间,先后作了关于阶级,形势,矛盾和党内团结问题的讲话,使阶级斗争问题成为会议的主要议题.毛泽东讲话的中心思想在于告诫人们"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不要忘记产生修正主义的危险.这些思想后来被概括为中国共产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成为以后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和发动"文化大革命"的重要理论根据。四清运动(社教运动):从1963年至1966年春,在农村和部分城市基层单位开展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即四清运动).这一运动是以中共八届十中全会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错误理论为指导,为解决城市和农村基层组织中存在的四不清而展开的.从1963年到1964年,农村社教又称为"四清"(又"小四清",即清账目,清仓库,清财务,清工分.城市社教又称为"新五反",即反贪污,反投机倒把,反铺张浪费,反分散主义,反官僚主义.1965年以后,城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一律称为"四清"运动,即清政治,清经济,清思想,清组织(又称"大四清"。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虽然对于解决基层干部作风和经济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起了一定作用,但是,这场运动的基本方面是错误的.它是中共八届十中全会关于阶级斗争的错误理论在相当大的范围内的一次实践,把大量不属于阶级斗争的问题看成了阶级斗争,使不少基层干部受到不应有的打击,使"左"倾错误有了进一步发展。在社教运动中,毛泽东发展了阶级斗争扩大化的理论.把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斗争,规定为党在建国以来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强调要以"阶级斗争为纲"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认为阶级斗争和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已达到十分严重的程度,在基层有三之一的领导权不在我们手里.提出了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等极"左"观点.这些错误观点严重地混淆了敌我界限,为把党的注意力集中于阶级斗争,为后来发动"文化大革命"提供了思想理论依据。中印边界冲突:1959年西藏发生武装叛乱后,印军越过"麦克马洪线",不但在中印边境制造事端,进行武装挑衅,多次制造边境流血事件.1962年10月,印度派军队10个旅,扬言要"清除掉"中国边界上的中国军队,从东西两个方面对中国驻守军队发动大规模进攻.中国军队在遭到严重伤亡,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被迫进行了自卫反击作战,一举击溃了各路印军的进犯,全歼印军两个旅和另外三个旅的大部分.毙,伤,俘印军8700多人,清除了印军设立的据点,并将其赶到传统习惯线附近。为了促进中印边界问题的和平解决,在击退印军大规模进攻后,中国政府主动采取一系列措施:中国边防部队在边界一线主动停火,并从中印双方实际控制线后撤20公里;主动把缴获印军的大量物资,弹药交给印方,将被俘的印军官兵3942名全部予以释放.这有力说明了中国进行自卫反击战是被迫的,是为了进一步促进中印边界问题的和平解决.这次自卫反击战的胜利,维护了中国的主权和尊严.中国政府在中印边界问题上所采取的政策和行动,受到了世界舆论的公正评价和称赞。三届人大一次会议:1964年12月20日到1965年1月4日,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讨论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选举了国家领导人,讨论了1965年国民经济计划指标和1965年国家预算初步安排.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后国民经济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在一个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实现这个历史任务,要分两步走,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及时的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前列。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目标,对于调动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起了重要作用,反映了人民的共同愿望.但是,由于"左"的指导思想没有得到纠正,使这个宏伟任务没有能够按计划付诸实施。三、基本问题。 七千人大会的贡献:为了总结经验教训,统一认识,进一步全面贯彻"八字方针",迅速调整和发展国民经济,1962年1月11日至2月7日,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了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中央,各中央局,各省(市,自治区)党委及地委,县委,重要厂矿企业和部队的负责干部,共7000多人,所以又称"七千人大会".会上,刘少奇代表中共中央作了书面报告,并讲了话.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也讲了话."七千人大会"有重大的历史功绩。第一,正确估计了国内经济困难形势,分析了党在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刘少奇在书面报告中指出,我们在经济方面是有相当大的困难的,不但没有进,反而退了许多,出现了一个大的马鞍形.刘少奇在讲话中还对造成困难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我们所以发生相当大的困难,一方面是连续三年自然灾害的影响;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们工作上和作风上的缺点和错误所引起的。 报告对1958年以来的工作在肯定成绩是主要方面的同时,指出四个方面的缺点和错误:(1)工农业生产的计划指标过高,基本建设的战线过长,使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关系,消费和积累的比例关系,发生了严重不协调的现象.(2)在人民公社的实际工作中,许多地区,在一个时期内,曾经混淆了集体所有制与全民所有制的界限,曾经对集体所有制的内部关系进行不适当的,过多过急的变动.这样,就违反了按劳分配和等价交换的原则,犯了"共产风"和其他平均主义的错误.(3)不适当地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许多完整的工业体系,权力下放过多,分散主义的倾向有了严重的滋长.(4)对农业增产的速度估计过高,对建设事业的发展要求过急,因而使城市人口不适当地大量增加,造成城乡人口的比例同当前农业生产水平极不适应的状况,加重了城市供应的困难,也加重了农业生产的困难。报告认为,产生上述缺点和错误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几年来党内不少领导同志不够谦虚谨慎,违反了党的实事求是和群众路线的传统作风,在不同程度上削弱了党内生活,国家生活和群众组织生活中的民主集中制原则.而指标过高,要求过急等缺点,错误,又助长了这种脱离实际,脱离群众,不民主的错误作风.这样,就妨碍了我们党及时地,尽早地发现问题和纠正错误。第二,会议初步总结了1958年以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基本经验教训。报告指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所提出的多,快,好,省这几个方面应该是互相促进,互相制约的;以农业为基础来发展国民经济,是我们的一个根本方针;社会主义的两种所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是不能混淆的,全民所有制在现有的各种所有制中居于领导地位;社会主义经济要有统一的国家计划,指标必须符合实际,并留有余地,保持必要的后备力量;文化,教育,科学,卫生事业的发展,必须同经济建设的发展相适应,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必须充分发展商品交换,加强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之间,工农业之间,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在社会主义阶段,我们的分配原则是按劳分配,我们的交换原则是等价交换;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自力更生,勤俭建国的方针;国家机构和企业事业机构过于庞大,非生产人员过多,妨碍国民经济的发展,必须认真实行精兵简政,这是克服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加强同群众的联系,提高工作效率的一个根本方针;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党必须把自己的领导同群众的实践结合起来等.上述问题的总结,反映了中共中央对"大跃进"以来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认识的深化,说明中国共产党已在挫折和失败中吸取了有益的教训。
第三,会议把动员全党切实抓好国民经济的调整工作,作为当前的主要任务。报告强调指出,全党当前的主要任务是踏踏实实,干劲十足地做好调整工作,并提出1962年的经济建设必须做好十项工作,主要是:从各方面加强农业战线,增加工业生产,完成国家指标,坚决实行精兵简政的方针,继续缩短基本建设战线;认真做好商业工作,保障城市人民生活;改进企业管理,扭转亏本赔钱状况等.报告号召全党统一认识,动员全国人民全力以赴,很好地完成这些任务。第四,会议发扬了党内民主,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了党内团结。 会议一开始就贯彻了发扬党内民主,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精神,提倡"三不主义"(不抓辫子,不戴帽子,不打棍子),要大家畅所欲言.刘少奇的书面报告首先体现了中共中央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精神.毛泽东,邓小平,周恩来等在讲话中都作了自我批评,并对如何加强党内监督,发扬党内民主,克服经济困难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在会上,中央一些部委的负责人,各个区,各省的负责人都纷纷作了自我批评,听取了地,县代表的批评意见。 这次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是中共八大以来的一次重要的会议.它对于统一全党思想,纠正"大跃进"以来经济工作中"左"的错误,进一步动员和组织全党和全国人民全力贯彻"八字方针",克服经济困难,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大会还没能够从根本上认识"左"的指导思想上的错误,因而对实际工作中的错误不可能进行彻底的纠正,对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也没有能够进行认真清理。六十年代全面调整国民经济的主要措施:从1962年开始,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陆续采取了一系列果断措施对国民经济进行了全面调整,主要措施是:第一,减少城镇人口,精简职工.由于中国农业落后,劳动生产率很低,需要大部分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中共中央决定,在1961年减少城镇人口1000万人,精简职工870万人的基础上,用两年的时间,再减少城镇人口2000万,精简职工1000万人以上.这样,既减少了工资开支和粮食销量,稳定了物价,又加强了农业第一线.据统计,从1961年1月到1963年6月,全国精简职工1887万人,城镇人口减少2800万.这对于改善城乡关系,争取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起了很大作用。第二,大力缩短基本建设战线,降低积累率.缩短过长的基本建设战线,使之同工农业生产水平相适应,是改变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关键.积累率就从1960年的39.6%降到1961年的19.2%,1962年又降到10.4%.基本建设的大中型项目,从1960年的1815个减少到1961年的1409个,1962年又降到1004个.这样,就有可能腾出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去加强农业,轻工业等薄弱环节,改善人民的生活,使失调的比例关系逐步协调起来。第三,缩短重工业战线,对某些企业实行关,停,并,转,充实轻工业,保证石油工业.对重工业生产,除了某些薄弱环节如采掘,采伐等部门要加强外,对冶金,机械,煤炭,建材等重工业部门都有计划地降低了发展速度.煤炭,石油,化肥,自行车等14种短线产品和拖拉机,内燃机,交通运输车辆的生产能力,都保留下来并在"并转"中得到充实和加强.同时,充实了以工业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品和手工业品的生产,发展了塑料,化学纤维,合成洗涤品等新兴工业,保住了石油工业.这对于克服严重的经济困难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第四,加强对农业的支援,大力恢复和发展农业.由于精简职工,减少城镇人口,1961年到1962年使农业劳动力增加到2.1亿人,超过了1957年.同时,减少了粮食征购量,提高了农产品收购价格,仅1961年农民从提高农产品价格中就得到好处30亿元,又对前几年无偿调拨农民的物资实行退赔,达20亿元,从而使农民得以休养生息.此外,国家还以铁制小农具,农业机械,农药,化肥等,加强对农业的支援.这些措施对农业的恢复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第五,稳定市场,回笼货币,消灭财政赤字.国家一方面大力压缩财政开支,特别是基本建设和各项事业费的支出,同时进行清仓核资,处理库存积压.在坚决稳住粮,油,盐,菜,布,药品等18种基本生活用品价格的基础上,继续对针织品,自行车,钟表等10种商品实行高价政策,以便回笼货币.同时,加强对农贸市场的管理,坚决打击投机倒把活动。在采取上述经济政策的同时,在政治上和组织上也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来调整各方面的关系。第一,甄别平反.早在1961年6月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就提出了对近几年被批为"右倾"而遭受打击的党员,干部甄别平反的问题.在1962年初召开的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刘少奇在书面报告中,又提出了对"反右倾"运动中被错误处理的干部甄别平反的问题.1962年4月27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加速进行党员,干部甄别工作的通知》.通知强调,"凡是在拔白旗,反右倾,整风整社,民主革命补课运动中批判和处分完全错了和基本错了的党员,干部,应当采取简便的办法,认真地,迅速地加以甄别平反".这样,各地区,各部门的党委,在"七千人大会"前后,遵照中央的指示,先后对近几年来,主要在"反右倾"运动中被错误批判和处理的大多数人先后进行了甄别平反,进一步调整了党内关系,调整动了全党的积极性。第二,贯彻落实知识分子政策.1962年2,3月间,国家科委在广州召开了科学工作会议,文化部,剧协召开了剧本创作座谈会.3月2日,周恩来给参加两个会议的人员作了题为《论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报告精辟地阐明了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批评了1957年以后出现的"左"的倾向.指出,"十二年来,我国大多数知识分子已有了根本的转变和极大的进步".会议重新肯定了绝大多数知识分子是属于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恢复了1956年知识分子问题会议对知识分子的正确估计,并强调,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要发挥科学和科学家的作用。第三,加强统一战线工作,调整民族关系.1962年上半年召开了统战工作会议和民族会议,对社会主义统一战线内部的各种关系,包括民族,宗教和侨务工作,进行了全面调整.同时,自1959年至1964年,先后分五批为"右派分子"的大部分(约30万人)摘掉了帽子。第四,培训领导干部,从组织上,领导上保证国民经济调整工作的顺利进行.至1962年10月,轮训县级以上干部11.4万多人,加强了党的队伍建设。 由于以上政策和措施的贯彻执行,进一步加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从政治上保证了国民经济调整工作的顺利进行。 六十年代前期毛泽东在政治上"左"倾错误发展的主要表现: 自1957年以来,中共党内存在的在经济工作指导思想上的"左"的倾向,并没有得到根本纠正,并且在意识形态领域继续存在和发展起来.在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毛泽东对当时的阶级斗争形势作了过分严重的估计,重新强调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在八届十中全会上,毛泽东在"阶级,形势,矛盾"的讲话中,发展了1957年反右派斗争以后提出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仍然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的观点.对阶级斗争和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问题,必须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其中心思想在于告诫人们"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不要忘记产生修正主义的危险.这些思想后来被概括为中国共产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成为以后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和发动"文化大革命"的重要理论根据.在这种阶级斗争扩大化理论的指导下,全会错误地批判了所谓"翻案风","单干风"和"黑暗风".全会所进行的这些批判,特别是对"单干风"的错误批判,使农村出现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各种生产管理责任制一概废止,严重地压制和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八届十中全会后,从1963年至1966年初,全国开展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在社教运动中,毛泽东更加发展了阶级斗争扩大化的理论.认为阶级斗争和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已达到十分严重的程度,在基层有三之一的领导权不在我们手里.提出了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等更"左"的观点.强调要以"阶级斗争为纲"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些错误观点严重地混淆了敌我界限,为把党的注意力集中于阶级斗争,为后来发动"文化大革命"提供了思想理论依据.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虽然对于解决基层干部作风和经济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起了一定作用,但是,这场运动的基本方面是错误的。 在城乡开展"四清"运动的同时,在意识形态领域,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也开展了一系列过火的错误的政治批判.毛泽东对文艺界的问题作了非常严重的估计.他认为,文学艺术的各种协会和他们所掌握的刊物的大多数15年来基本上不执行党的政策.最近几年,竟然跌到了修正主义的边缘.说文化部是"帝王将相部","才子佳人部","外国死人部".要求文化部及直属文艺单位,文艺界各协会进行整风.期间,这些单位的负责人都先后受到错误的,过火的批判.一批较好的文艺作品,被当作资产阶级修正主义的"毒草"进行批判.许多进步的文艺理论及观点被歪曲为资产阶级修正主义的文艺思想,进行公开的政治批判.1964年夏,这种批判进一步涉及到哲学,经济学,历史学及各个学术领域.一些研究机构,高等学校和全国性报刊以及一些学术权威,专家,学者也受到批判。意识形态领域里这种错误的,过火的批判,破坏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整个知识分子队伍的大多数被戴上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帽子,形成了人人自危的紧张局面,严重伤害了其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影响了科学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1957~1966年十年建设的经验教训:在1957~1966的十年中,党和国家在指导方针上有过严重的失误,经历了曲折发展的过程,建设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有许多教训.主要是:第一,中国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须坚定不移地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不能因为阶级斗争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而离开经济建设这个重点,更不能搞"以阶级斗争为纲"。第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量力而行.必须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把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放在切实可行和留有余地的基础上.不能单凭主观愿望,片面追求高标准,高速度,高积累,或用片面发展重工业的办法来促进经济的发展.否则,就会欲速则不达。第三,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适应生产力的状况,只有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生产关系的某种变革.不应离开生产力的现状,轻率地改变生产关系.1958年,由于过分夸大了变革生产关系的作用,在高级社还没有巩固的情况下,就急忙向人民公社过渡,由于生产关系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结果破坏了生产力,使中国经济出现了连续三年的困难,受到了经济规律的惩罚。第四,要使经济持续稳步地发展,必须搞好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使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特别要处理好积累和消费,农,轻,重,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等重要经济比例关系,以及各产业部门内部,经济建设和文教及其他建设的比例关系,使其保持协调,均衡的发展.对于比例失调现象,必须及时进行调整,只有不断地进行小调整,才能避免大起大落,保证国民经济以较快的速度发展.三年"大跃进"期间,由于片面强调积累,强调了国家基本建设,忽视人民生活的改善和其他事业的发展,结果使经济比例关系严重失调,挫伤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使经济建设遭到严重挫折,这是一个深刻的教训。第五,必须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真正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不能夸大敌情,把人民内部矛盾当作敌我矛盾来处理,把阶级斗争扩大化,绝对化。第六,在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相结合的制度.一切重大问题必须经集体讨论作出决定,反对个人决定重大问题,反对个人崇拜和个人专断,也要反对和防止无人负责的现象发生。 在这期间,由于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阶级斗争的理论和实践上的错误发展得越来越严重,他的个人专断作风逐步损害了党的民主集中制,个人崇拜现象不断发展.中共中央未能及时纠正这些错误,这是一个极为深痛的教训。四、思考题:六十年代前期中国调整国民经济的方针和主要措施是什么?七千人大会有哪些历史功绩?如何看待四清运动? 六十年代前期,毛泽东与刘少奇为首的中央一线的政见分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六十年代初到"文革"发生前,毛泽东的"左"倾错误是怎样发展的? 1957~1966年十年建设有哪些经验教训? "文化大革命" 一、学习要求与重点:了解十年"文化大革命"的经过,林彪和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主要罪行,正义力量同"左"的错误,两个反革命集团进行斗争的情况。认识"文化大革命"对党和国家造成的严重危害,认识必须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的必要性。重点理解和认识"文化大革命"的起因,性质和教训。二、,基本概念。 五一六通知:即1966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简称《五一六通知》),是"文化大革命"正式发动的标志。 《五一六通知》对党内国内形势作出了完全错误的估计,提出了一整套"左"的理论,方针和政策.认为在学术界,教育界,文艺界,新闻界,出版界和报纸,广播,刊物,书籍,教科书,讲演,文艺作品,电影,戏剧,曲艺,美术,音乐,舞蹈等各个方面充塞着封建主义,资本主义,修正主义的东西.要求高举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大旗,彻底揭露那些反党反社会主义的所谓"学术权威"的资产阶级反动思想,对其代表人物要加以清洗,夺取在这些文化领域中的领导权.指出:"混进党里,政府里,军队里和各种文化界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是一批反革命的修正主义分子,一旦时机成熟,他们就会要夺取政权,由无产阶级专政变为资产阶级专政.这些人物,有些已被我们识破了,有些则还没有被识破,有些正在受到我们信用,被培养为我们的接班人.例如赫鲁晓夫那样的人物,他们现正睡在我们的身旁,各级党委必须充分注意这一点.""我们对他们的斗争也只能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我们对他们的关系绝对不是什么平等关系,而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关系,即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实行独裁或专政的关系."要公开地,全面地,自下而上地发动广大群众"彻底揭露","彻底批判","清洗这些人".《通知》从根本上混淆了敌我关系,把斗争矛头指向所谓的"走资派","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反动学术权威",实际上是把广大干部和知识分子作为斗争对象,并以此为根据,规定了错误的方针和方法。《五一六通知》的通过,标志着"左"的理论开始在中共中央占据了主导地位。《十六条》:为了进一步全面发动"文化大革命",1966年8月毛泽东在北京亲自主持召开了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简称《十六条》).这个文件强调,这次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要把被他们篡夺的领导权夺回到无产阶级革命派手中.把斗争矛头指向事实上根本不存在的所谓刘少奇,邓小平为首的资产阶级司令部.《十六条》还提出要发展和壮大"左派"队伍,要用大字报,大辩论,大鸣,大放的形式,坚决地,勇敢地向那些公开的,隐蔽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发动进攻。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是继5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后,对"文化大革命"的进一步全面发动.这两次会议先后通过的《五一六通知》和《十六条》,再加上毛泽东《炮打司令部》的大字报,表明毛泽东的"左"倾错误的个人领导已经在实际上取代了中共中央的集体领导。一月风暴:1967年1月,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等人乘"天下大乱"之机,在上海进行篡权的阴谋活动,刮起了所谓"一月风暴",使交通阻塞,生产瘫痪,财政经济混乱.事后,他们又把责任倒栽在中共上海市委和上海市人民委员会的主要负责人身上,并欺骗中央,蒙蔽群众,从而逐步夺取了上海市的党政大权.上海夺权以后,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小组联名向上海各"造反团体"发了贺电.上海一月夺权,对全国各地,各单位起了极其恶劣的影响.此后,全国掀起了夺权的高潮.愈演愈烈的夺权斗争,挑起了群众组织之间更为严重的对抗,斗争激化."打倒一切,全面内战"的混乱局面进一步升级。二月抗争:1967年2月,谭震林,陈毅,叶剑英,李富春,李先念,徐向前,聂荣臻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了捍卫党的原则,挺身而出,同林彪,江青等人进行了一场大义凛然的英勇斗争.2月14日和16日,在周恩来主持的怀仁堂碰头会和稍前召开的军委会议上,围绕着"文化大革命"要不要党的领导,应不应将老干部统统打倒,要不要稳定军队等重大原则问题,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这些老革命家的意见是完全正确的,发表意见的方式也是符合组织原则的.他们的正义行动充分地表现了敢于坚持真理和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革命精神,反映了广大干部和群众的愿望。怀仁堂会议后,张春桥,姚文元等连夜整理出一份所谓《二月十六日怀仁堂会议》材料,并由江青安排,向毛泽东作了汇报.2月18日,毛泽东召集部分政治局委员开会,对怀仁堂会议上提意见的一些老同志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指责他们是搞复辟,搞翻案.于是,江青,康生,陈伯达,谢富治等人利用毛泽东对这些老同志的错误批评,把"二月逆流"的罪名强加在这些老同志身上,并多次对其进行批斗.此后,中央政治局实际上停止了活动,林彪一伙借此又控制了中央和军委的很大一部分权力。中共九大: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69年4月在北京秘密举行.这次大会是在绝大多数党员还没有恢复组织生活,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党委还没有建立的极不正常情况下召开的.林彪在会上代表中共中央宣读政治报告,全盘肯定了所谓"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全盘肯定"文化大革命"的所谓"丰功伟绩",并且把以阶级斗争为中心的错误指导思想,作为"我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而大肆宣扬.在这种错误理论指导下,报告还规定了"文化大革命的政策"和今后"斗,批,改"的任务。 大会通过的"新党章",对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进行了歪曲的解释,取消了党员的权利.它不仅肯定了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而且高度评价了林彪,将其作为"毛泽东同志的亲密战友和接班人"写入总纲。"九大"选出新的中央委员,有相当一批人是在"文化大革命"中造反起家的帮派头头,从而加强了林彪集团和江青集团在中共中央的地位。总之,中共九大把"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错误实践合法化.它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指导方针都是错误的。"斗,批,改"运动:中共九大以后,按照毛泽东的部署,"斗,批,改"运动在全国全面展开.这一阶段,运动的基本内容正如毛泽东所说,"建立三结合的革命委员会,大批判,清理阶级队伍,整党,精简机构,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下放科室人员,工厂里的斗,批,改,大体经历这么几个阶段".为了推动"斗,批,改",毛泽东亲自抓了北京"六厂二校"的试点工作,向全国批转和推广他们的经验,表明他试图通过"斗,批,改",达到实现"天下大治"的预想,其中也含有由此基本上结束"文化大革命"的意思.但由于"斗,批,改"本身就是在坚持和维护"文化大革命"的前提下展开的,许多要求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中国的实际,尤其在"清理阶级队伍","整党建党","教育革命"等方面的"斗,批,改"中,有许多"左"的错误的东西反而在各个领域内被强化或具体化了,否定了建国后17年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结果是党内矛盾和社会矛盾继续激化,国家的政局和各项工作仍然没有多大的转变.到1971年,因"九一三"林彪事件的发生,"斗,批,改"未能继续进行下去。 批林批孔运动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文化大革命"运动发生后,由于大学不招生,工厂,商业,服务行业也不招工,仅1968年在全国中等学校就积压了六六,六七,六八三届初,高中毕业生近600万人,成为牵扯到全社会的安定和几百万个家庭的生计的极为紧迫的问题.这一年的12月,毛泽东发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在全国掀起大规模动员,安置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运动,并持续多年.历届上山下乡知识青年总数多达1650余万人.这是在"文化大革命"的特殊历史条件下,由于国家无法解决历年新增长的社会劳动力的就业安置问题,而不得已采取的一项重大社会政策。广大知识青年到农村,到边疆去,经受了长时期的艰苦劳动锻炼和生活上的磨难,为开发祖国的不发达地区,为发展农村的生产,农田水利建设,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大批知识青年正当其学知识,学文化的最好青春年华,却丧失了接受学校教育和继续升学深造的机会,这就不能不给国家建设人材的培养造成难以弥补的年龄断层,给经济建设和科学文化事业的长远发展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五七干校:为了使"文化大革命"初期受到冲击而停止工作的一大批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干部,知识分子有一个安置,以待将来可能重新分配工作,另外,对在运动中被认为是"有问题"的干部作出处理也需留有一个审查定案的过渡期,因而,毛泽东于1968年10月发出"广大干部下放劳动"的号召.他认为:"这对干部是一种重新学习的极好机会,除老弱病残者外都应这样做.在职干部也应分批下放劳动."据此,中共九大以后,全国从中央到各省,市,自治区的党政机关,文化教育,科研,事业单位,纷纷创办各种形式的"五七干校"(取毛泽东1966年发出的"五七指示"所号召的走"五七道路"之意),全国有数十万干部,高校教师到农村参加体力劳动。 广大干部,知识分子下放到农村,经受了从事体力劳动的锻炼,也包括身心,精神等方面的各种磨难.虽然增进了对农村的了解,为所在农村的各方面建设做了一些工作,但却长期荒废了自己的业务和各自专业领域的创造性工作,从而给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造成很大的损失。"四五"天安门事件:从1976年3月底到4月初,北京上百万群众连续数天自发地集合到天安门广场和人民英雄纪念碑前,敬献花圈,张贴诗词,悼文,发表演说,怀念周恩来总理,痛斥"四人帮".天安门广场出现了花山,诗海,人潮的壮丽场面.这种活动到4月4日清明节达到了高潮.5日,来到天安门广场的群众发现,他们献的花圈被收走了,守卫花圈的群众也被抓走了,异常气愤.于是,在"还我花圈","还我战友"的口号下,采取抗议行动.这一革命行动,史称"四五"运动.但是,群众的革命行动却被错误地宣布为"反革命事件",遭到残酷镇压,许多群众遭毒打,200多人被捕.同时,"四人帮"还捏造各种罪名,认定邓小平是"天安门事件的总后台".中共中央政治局和毛泽东对"天安门事件"的性质作了错误的判断。以"天安门事件"为中心的全国亿万人民悼念周总理,声讨"四人帮"的运动,是一次伟大的革命群众运动.它实质上是拥护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的正确领导和反对"左"倾错误的群众运动,显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高度的政治觉悟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它为后来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奠定了群众基础。三、基本问题。1."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文化大革命"发生在60年代的中国,有其深刻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历史地看,由于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时间不长,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认识不清,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样的根本问题,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还有许多问题有待探索.特别是在对中国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大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科学研究.因此,中国共产党在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上就有可能出现失误。"文化大革命"发生的直接原因,就是1957年以来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左"倾错误理论逐步在中共党内和社会上占居统治地位,并以此错误理论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主要论点是:一大批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已经混进党里,政府里,军队里和文化领域的各界里,相当大的一个多数的单位的领导权已经不在马克思主义者和人民群众手里.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在中央形成了一个资产阶级司令部,它有一条修正主义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在各省,市,自治区和中央各部门都有代理人.过去的各种斗争都不能解决问题,只有实行文化大革命,公开地,全面地,自下而上地发动广大群众来揭发上述黑暗面,才能把被走资派篡夺的权力重新夺回来.这实质上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政治大革命,以后还要进行多次.这些论点后来被概括成所谓"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从国际环境看,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没有正确认识国际共运中出现的新问题,对于战争与和平,革命形势等问题缺乏科学的判断.在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对中国造成的威胁和压力下,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增强了对"修正主义"和资本主义复辟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从而加重了对国内阶级斗争的严重性和危险性的估计.把苏联,东欧等国的改革看作是"修正主义",开展反修防修运动,以致把党内同志间不同意见的争论也当作修正主义路线的表现,加速了"左"倾错误的发展。从组织上看,自20世纪50年代后半期开始,中共中央的权力逐步集中于毛泽东个人.个人专断现象的发展,是"文化大革命"得以发动和持续的基本条件.从思想上看,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对毛泽东的正常敬仰发展成个人崇拜.个人崇拜现象的发展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为"文化大革命"的发动提供了思想基础.另外,封建思想残余和传统文化中消极因素的影响,为"文化大革命"的发生提供了社会心理基础。总的来看,"左"倾理论和"左"倾实践的恶性循环,国际反修和国内反修的恶性循环,集权体制和个人崇拜的恶性循环,在中国的建设实践中紧密地交织在一起,互相影响,交互发展,成为"文化大革命"发生的主要根源。2.粉碎林彪集团后,周恩来主持的纠"左"努力:1971年9月林彪集团覆灭后,周恩来在毛泽东的支持下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在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努力消除"左"倾错误的影响,给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带来了新的转机。第一,抓住批林的关键,提出批"左"方针.鉴于林彪反革命集团煽动极左思潮和无政府主义所造成的极大危害,周恩来从1971年底到1972年秋,在许多场合提出要批判极左思潮,批判无政府主义.这一重要意见,是1967年2月前后许多中央领导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这一正确主张的继续.尽管受到了重重阻力,但在当时对于揭批林彪集团的反革命实质,启发,教育全党和全国人民,的确起了很大的作用。第二,落实老干部和知识分子政策.周恩来在毛泽东的支持下,排除种种干扰,平反了一批冤假错案,解放和使用了一批老干部.1973年3月,中共中央决定恢复邓小平党的组织生活和国务院副总理的职务,协助周恩来处理党和政府的日常工作.毛泽东对邓小平的历史功绩作了实事求是的评价.1974年9月,中央又作出决定,恢复贺龙的名誉,为贺龙平反.在这期间,一批知识分子也得到了平反昭雪。第三,整顿和加强企业管理.周恩来指示要下决心对企业管理进行整顿,并由国务院提出整顿的若干措施.在《一九七二年全国计划会议纪要》中,明确规定了企业恢复和健全岗位责任制,考勤制度,技术操作规程,质量检查制度,设备管理和检修制度,安全生产制度,经济核算等七项制度.1973年,国务院针对当时的无政府主义现象和"左"倾思潮,规定了10条不得违犯的纪律,重新强调按劳分配的原则,实行必要的奖励制度.所有这些,对当时国民经济的恢复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第四,重申《农业六十条》,努力纠正农村工作"左"的政策.中共中央重新强调农村工作必须认真按照《农业六十条》的规定进行.1971年12月,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农村人民公社的分配问题的指示,重申农村人民公社分配必须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坚持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要尽可能使农民能够在正常年景下,从增加生产中增加个人收入.指示强调,各地要从实际出发,总结当地的好经验,坚持那些为群众所欢迎的简单易行的劳动计酬方法,不能硬搬照套大寨的劳动管理办法;农业必须全面发展,不能把党的政策允许的多种经营当作资本主义批判.在1973年初的计划工作会议上,还比较系统地批判了在农村强令扩社并队,没收自留地,砍家庭副业,搞"一平二调"的极左做法.以上这些做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中"左"的错误的蔓延,对农业生产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第五,努力解决"三个突破"问题.1971年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三个突破",到1972年继续有所发展."三个突破"加剧了国民经济的失调和财政,物资的紧张局面."三个突破"问题是周恩来首先发现的,他曾多次指出要下决心解决这个问题.根据周恩来的指示,国务院从1972年起,特别是1973年,先后采取多种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经过努力,"三个突破"问题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全民所有制职工数增长速度逐年有所减慢,国内粮食收支也基本上做到平衡。第六,实行正确外交方针,开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期间,坚决排除极左思潮的影响,执行正确的外交方针,努力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1971年10月,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1972年2月,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联合公报》,宣布两国开始走向关系正常化.9月,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这些外交成就,为中国开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发展对外贸易创造了有利条件。1973年,经毛泽东,周恩来批准,中国从国外进口了一批技术先进的成套设备和单机.这些项目的引进,提高了中国工业生产能力和现代化生产的技术水平.在这期间,周恩来还强调要抓好教育,科研和计划生育等项工作。总之,在周恩来主持党和政府的日常工作期间,尽管江青集团进行干扰和破坏,但由于周恩来和党内一些同志的不懈努力,在实际工作中对"左"的错误进行纠正,在客观上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创造了一个有利的条件。1975年邓小平主持的整顿工作:四届人大后,周恩来病重住院治疗,邓小平在毛泽东支持下主持中央日常工作.邓小平根据毛泽东提出的"安定团结","把国民经济搞上去"的指示,针对当时林彪,"四人帮"的破坏所造成的混乱局面,采取了一系列果断有力的措施.首先抓住问题最多的铁路运输和钢铁工业作为突破口,相继召开了铁路会议,冶金会议,国防工作会议,军委扩大会议和农业,科技等方面的会议,对经济,政治,军事,科学,文化,教育等各条战线进行了全面整顿。第一,铁路交通的整顿.为了改变铁路交通的堵塞状况,邓小平在1975年2~3月间中央召开的全国工业会议上提出要对铁路交通进行整顿.根据邓小平讲话精神和工业会议讨论的意见,中共中央于3月5日发出《关于加强铁路工作的决定》,决定全国所有的铁路由铁道部统一管理,集中指挥,铁路职工由铁道部统一调配,大力恢复和健全必要的规章制度,确保运输安全正点.要求铁路职工一切活动听指挥,做好本职工作.到4月份,堵塞严重的几个铁路局都疏通了.列车安全正点率也大大提高。第二,工业企业的整顿.1975年5月,中央召开钢铁工业座谈会.会上,邓小平指出"钢铁生产搞不好,关键是领导班子问题,是领导班子软,懒,散".他还强调,必须坚决同派性作斗争,必须认真落实政策问题.邓小平的讲话,对于稳定形势,促使工业生产情况的好转起了很大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整顿工业企业,国务院委托国家计委起草了《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若干问题》的文件.与此同时,国务院各有关部委还先后起草了企业管理,基本建设管理,物资管理,财政管理,物价管理,劳动管理等条例.这些文件草稿虽然由于江青一伙干扰破坏没能形成正式的文件,但它对实际工作却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第三,农业的整顿.1975年9月,中央在北京召开了农业学大寨会议.邓小平在会上强调了发展农业的重要性,指出农业搞得不好,要拉国家建设的后腿,并提出要落实农村干部政策等正确主张.之后,邓小平在农村工作座谈会上,又讲"农业要整顿",而整顿的核心是"党的整顿".为了落实党在农村中的经济政策,中央还专门发了文件,强调不能把社员正当的家庭副业当作资本主义来批判.这些重要措施,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第四,军队和国防工业的整顿.1975年1月,根据毛泽东提出的"军队要整顿"的指示,邓小平提出:军队的整顿,一是要提高党性,消除派性;一是要加强纪律性.7月,邓小平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又指出军队整顿要注意解决"肿,散,骄,奢,惰",要自上而下整顿好各级领导班子.配备领导班子时,要选党性好,作风好,团结好的干部.与此同时,还抓了国防工业的整顿.经过初步整顿,军队的建设得到加强,军工企业的落后面貌有所改变,这对全国各条战线都发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第五,科技教育工作的整顿.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后,十分重视解决科学,教育,文艺领域存在的严重问题.对科技和教育工作的整顿,当时中央选择了以中国科学院作为打开局面的突破口.1975年7月,中央派胡耀邦等去科学院主持工作.他们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起草了《中国科学院工作汇报提纲》.邓小平在听取汇报时强调,科研工作必须走在国民经济前面,对有水平的人要爱护,以发挥其作用.要选党性好,组织能力强的人给科技人员搞后勤.他还强调指出,要使科技事业后继有人,中心是办好教育,要选数理化好的高中生入科技大学,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科学,教育领域的整顿,使长期以来精神上受压抑,教学和科研无保障的广大知识分子,受到了极大的鼓舞。通过各个领域的整顿,全国形势明显好转.长期堵塞的铁路干线开始畅通;工业生产改变了停滞下降的局面而迅速回升;农村面貌有了相当好转;军队建设得到加强;科学,教育,文艺领域严重混乱的局面开始扭转.全国各行各业出现了新的气象.总的来看,这一年经济发展状况是比较好的.这是继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期间取得的转机被"四人帮"破坏之后,又出现的新的转机。 4."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历史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它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对于"文化大革命"这一全局性的,长时间的"左"倾严重错误,毛泽东负有主要责任.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灾难,是一场浩劫,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经验教训。第一,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把有利于经济建设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和出发点.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这就要求无产阶级夺取国家政权之后,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决不能因为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干扰而偏离这个中心."文革"十年犯"左"倾错误的一个重要思想根源,就在于背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背离了中国国情和社会发展阶段,忽视经济发展,而时时处处"以阶级斗争为纲",这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一个重大失误,给国家发展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第二,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正确区分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这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不能搞阶级斗争扩大化.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阶级斗争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一定范围内还将长期存在,但已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文革"十年的实践证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无限制地夸大阶级斗争,人为地制造阶级斗争,搞所谓"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有百害而无一益,是完全错误的。第三,必须树立正确的领袖观,坚持组织生活的民主集中制,实现集体领导.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只是在群众斗争中自然产生的.任何领导人都不是万能的主宰者,他们自身不可能没有缺点错误,所以不应当将其神化.对待革命领袖,一方面要维护他的个人权威,另一方面又要防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个人迷信.因此,必须在党和国家生活中全面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并使之制度化,具体化.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领袖人物的活动处于党和人民的监督之下,保证领导集体作用的发挥,实现党的积极有效领导。第四,必须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制化."文革"时期,人民代表大会和行政机构受到严重破坏,国家宪法和各项法律遭到践踏,个人专断作风,极端民主化和无政府主义泛滥,整个社会局面极度混乱.这表明,民主和法制建设关系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和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是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唯有高度的民主和健全的法制,才能保证党和国家沿着正确的道路健康发展。四、思考题。为什么必须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如何认识毛泽东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 ?
"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你认为怎样才能防止"文化大革命"这样的悲剧在中国重演?你是怎样看红卫兵运动的?"文革"中,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人民群众是如何同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斗争的?中国为何犯了二十年的"左"倾错误? 拨乱反正,历史性的转折 一、学习要求与重点。了解共和国发展的历史性转变进程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面拨乱反正的情况.认识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头两年国家发展的徘徊前进局面形成的原因,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意义,十一届六中全会在指导思想上完成拨乱反正的意义。重点理解与掌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改革开放方针的形成,农村第一步改革的内容与意义。二、基本概念。 两个凡是: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发表了经华国锋审定批准的《学好文件抓住纲》的社论,公开提出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这实质上是要把毛泽东晚年的"左"倾错误全面延续和继承下来.华国锋等人根据这一方针,反对对"文化大革命"的错误进行系统的纠正;拖延和阻挠老干部重新出来工作,特别是阻挠邓小平重新出来担任中共中央的重要工作;拖延历史上大量冤假错案的平反工作,尤其是拖延为"天安门事件"彻底平反;在继续维护旧的个人崇拜的同时,还制造,接受对他自己的个人崇拜.由此,造成了在粉碎"四人帮"后的两年内,党和国家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新八字方针:三中全会后,为改变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局面,中共中央于1979年4月召开工作会议,决定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并通过了调整国民经济的方针:调整,改革,整顿,提高.6月,全国人大五届二次会议确认了这一方针。"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简称新"八字方针"),是中共中央针对中国经济的实际情况提出的.实行这个方针的主要任务是:坚决地,逐步地把各方面严重失调的比例关系调整过来,把整个国民经济纳入有计划,按比例健康发展的轨道;积极而又稳妥地改革工业管理和经济管理的体制,充分发挥中央,地方,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整顿好现有企业,建立健全良好的生产秩序和工作秩序;通过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管理水平,技术水平,更好地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调整,改革,整顿,提高四个方面的任务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调整是决定国民经济全局的关键,是新"八字方针"的中心环节.改革,整顿,提高则围绕这个中心环节进行,并直接为它服务.边调整边前进,在调整中改革,在调整中整顿,在调整中提高.因此,新"八字方针"是一个积极的方针,它的提出表明中国共产党在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上,正在摆脱"左"倾错误的束缚,开始了根本性的转变。《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了正确地贯彻解放思想的方针,研究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之后的理论宣传工作问题,1979年1月至4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了理论工作务虚会.3月30日,邓小平受中共中央委托,在会上作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讲话。 讲话强调指出,我们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历史时期的主要任务就是搞现代化建设,要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要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如果动摇了这四项基本原则的任何一项,那就动摇了整个社会主义事业,整个现代化事业".之所以这样尖锐地提出问题,一是因为当前社会上确有极少数人从右的方面怀疑或反对四项基本原则,情况的发展使党不能不这样提出问题;二是因为四项基本原则所回答的是关于我们究竟走什么道路,实行何种国体,谁来领导,用什么思想作指导的这样一些具有根本性质的问题.这是立国的根本,是全党团结统一和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政治基础。讲话从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高度,系统论述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性,指出要继续批判"左"倾思想,同时要对怀疑和否定四项基本原则的思潮进行批判,把解放思想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结合起来,从而为思想解放的深入发展指明了方向。《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1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决议》的起草工作是从1979年11月开始,在中央政治局,书记处领导下,由邓小平,胡耀邦主持进行的,是经过长时间的讨论修改,集中了全党的智慧形成的.《决议》共分八个部分,阐述的基本内容是:第一,对建国32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正确的总结,实事求是地评价了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分清了功过是非.《决议》指出:"中国共产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历史,总的来说,是我们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并取得巨大成就的历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是我国今后一切进步和发展的基础."《决议》列举了32年来在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文化,外交等十个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同时指出:"新中国建立的时间不长,我们取得的成就只是初步的.由于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事业的经验不多,党的领导对形势的分析和对国情的认识有主观主义的偏差,\'文化大革命\'前就有过把阶级斗争扩大化和在经济建设上急躁冒进的错误.后来,又发生了\'文化大革命\'这样全局性的,长时间的严重错误.这就使得我们没有取得本来应该取得的更大成就."但是,32年来我们取得的成就还是主要的,"我们的成就和成功经验是党和人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结果,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表现,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前进的基础"。《决议》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立场出发,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对建国32年来各个时期党的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作出了正确的总结,科学地分析了这些事件中党的指导思想的正确与错误,分析了产生错误的主观因素和社会原因,明确了经验教训。第二,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在中国革命中的历史地位,科学地论述了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和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伟大意义.《决议》指出:"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决议》阐述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形成过程,基本内容和伟大意义.指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决议》指出毛泽东思想具有多方面的内容,它的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政策与策略,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党的建设等六个方面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贯穿于上述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决议》指出,我们一定要坚持经过长期历史考验形成为科学理论的毛泽东思想,并在新的实践中运用和发展,把毛泽东思想同毛泽东晚年所犯的错误区别开来。第三,肯定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逐步确立的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正确道路,进一步指明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工作继续前进的方向.《决议》指出: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已经逐步确立了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并概括了十个方面的要点,经验.十条基本经验包括了如何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外交等一系列社会矛盾,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其中的核心问题。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表明,党在指导思想上基本完成了由三中全会开始的思想上,政治上的拨乱反正的任务,标志着党的路线已经完全走上了正常的,健康的轨道。《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1980年8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扩大会议上作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提出了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重大任务。邓小平在讲话中首先阐述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的目的和要求.他指出,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及其他制度,是为了从制度上保证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经济管理民主化,整个社会生活的民主化,促进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主要应当努力实现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迅速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二是充分发扬人民民主,保证全体人民真正享有管理国家政权和各项企业事业的权利,享有各项公民权利,健全法制,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三是大量培养,发现,提拔,使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比较年轻的,有专业知识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而"党和国家的各种制度究竟好不好,完善不完善,必须用是否有利于实现这三条来检验"。其次,讲话深入剖析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干部制度等方面存在的主要弊端及其产生根源和危害,指出了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邓小平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在这些方面,"主要的弊端就是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家长制现象,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这些弊端今天已发展到了令人无法容忍的地步.因此,必须对现行制度中的弊端进行有计划,有步骤而又坚决彻底的改革.这样,人民才会信任我们的领导,才会信任党和社会主义,我们的事业才会有无限的希望.否则,就很难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就会严重脱离广大群众,过去出现过的一些严重问题今后就有可能重新出现。再次,讲话提出了逐步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重大措施。这些措施是:第一,中央将向五届人大三次会议提出修改宪法的建议,使我们的宪法更加完备,周密,准确.关于不允许权力过分集中的原则,将在宪法上表现出来.第二,中央已经建立了纪律检查委员会,正在考虑再设一个顾问委员会,连同中央委员会,都由党的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并明确规定各自的任务和权限.第三,真正建立从国务院到地方各级政府从上到下的强有力的工作系统.今后凡属政府职权范围内的工作,都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讨论,决定和发布文件,不再由党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发指示,作决定.第四,各企事业单位普遍成立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代表会议.第五,各级党委要真正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重大问题要由集体讨论决定.邓小平强调要废除干部领导职务实际上存在的终身制,逐步实现各级领导人员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此外,讲话还提出要肃清封建主义和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指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中的种种弊端,多多少少都带有封建主义色彩.因此,在思想政治方面我们要继续肃清封建主义残余的影响,同时决不能放松和忽视对资产阶级思想和小资产阶级思想的批判,对极端个人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批判。 邓小平的这篇讲话,论述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此后,政治体制改革的探索就是围绕《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一文的思路进行的。 兴办经济特区:1979年7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四个市划出部分地区试办"出口特区".1980年5月,正式定名为"经济特区".1980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批准国务院提出的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并批准了《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随后,又通过了《福建省经济特区条例》。兴办经济特区,是发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和交流的重要形式,是中国利用外资,引进技术,开展多种方式的对外经济活动,走向国际市场的一条特殊渠道.它的"特",就在于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特殊的经济体制.主要表现在:一是,特区的经济发展主要靠吸收和利用外资.特区的经济是在社会主义经济领导下,以中外合资,合作经营和外商独资企业为主,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综合体.二是,特区的经济活动是在国家计划指导下,以市场调节为主.它以发展外向型经济为中心,大部分产品供出口外销,与国际市场联系密切.三是,对前来投资的客商,在税收,土地使用费,出入境管理等方面,给予特殊的优惠和方便.四是,国家给特区比较多的经济活动自主权.这些不同于内地的特点,决定了特区必须建立新的能够按照经济规律办事,适应国际市场变化,有活力的经济体制。由于采取了特殊的政策,四个特区的开发和建设速度较快,尤以深圳的变化最为显著.1983年与1978年相比,深圳工农业总产值增长11倍,财政收入比办特区前增长10倍多,外汇收入增长2倍;基本建设投资比建国后30年的总和多20倍.特区探索的建设与改革的经验,也为内地提供了某些有益的启示,如建筑招标承包制,就是在深圳试验取得成功后在全国普遍推广的.随着特区建设和改革的进展,经济特区愈来愈发挥起对内对外两个扇面辐射枢纽作用,成为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和对外开放政策的窗口,成为中国运用市场机制发展经济的试验田。三、基本问题。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中共党内存在着两种倾向:一种倾向是推行"两个凡是"的方针,让"左"的错误在各方面延续下来.另一种倾向是要求彻底纠正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并进一步要求否定"文化大革命".两种倾向的根本分歧在于,如何对待毛泽东思想和如何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问题,这种分歧不可避免地产生两条对立的指导方针之争。 当"两个凡是"错误一出现,邓小平,陈云,王震等就同其进行了旗帜鲜明的斗争.最早起来反对"两个凡是"错误的是邓小平.指出:"我们必须世世代代地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两个凡是"不行,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毛泽东思想是个思想体系"。 1978年5月10日在中央党校内部刊物《理论动态》上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11日,该文以特约评论员的名义在《光明日报》公开发表,新华社于当天全文转发全国.这篇文章发表后,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许多干部群众和理论工作者赞成文章的观点,并要求按"实践标准"去处理大量历史遗留问题,也有一些人不赞成或不接受文章的观点.由此引发了全国范围内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但是,这篇文章所阐述的本属理论常识的观点,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讨论,遭到坚持"两个凡是"错误方针的华国锋,汪东兴等人的非难和反对,指责这篇文章在理论上混淆了修正主义和教条主义的界限,是反动的,想把这场刚刚开始的讨论压制下去。 邓小平,叶剑英,李先念,陈云,胡耀邦等积极地支持了这场讨论,对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起了巨大的推动和指导作用.6月24日,《解放军报》发表了《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一文,进一步系统地说明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从理论上回答了对这一原则的责难和挑战,从而把这场讨论引向深入。 从1978年下半年起,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迅速地发展成以理论界为主力,波及全国,影响各界,人人关注的全民讨论热潮.理论界,学术界,新闻界纷纷写文章,召开讨论会.随着讨论的深入,人们开始用实践的结果去检查过去的理论观点和实际工作,去辨别"文化大革命"期间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的是与非,进而要求用正确的思想路线去处理大量的历史遗留问题,去认真地拨乱反正.与此同时,中央党政机关各部门,绝大多数省市自治区主要领导人和各大军区负责人纷纷撰文或发表谈话,肯定和支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这实际上是对重大政治原则问题的表态.由此,坚持实践标准的政治力量成为主导力量。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中国共产党自延安整风以来又一次规模巨大,影响深远的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这一讨论,使人们受到了一次深刻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的教育,提高了辨别真假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能力;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开始从多年盛行的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的精神枷锁中解脱出来,长期被禁锢的思想开始获得解放.它为党和国家的工作从"左"的错误中转移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实现历史性的伟大转折,提供了思想条件。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功绩: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在北京举行.会议的中心议题是,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围绕这个中心议题,全会讨论了决定党和国家命运的许多重大问题,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关于农业问题的两个文件和今后两年的国民经济计划的安排,加强和充实了中央的领导机构,一致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这次全会正确地总结了过去工作中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开始全面地认真纠正"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解决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一系列根本问题,端正了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