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1年教育学考研资料收集贴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奋斗2011年 发表于 10-3-9 09:45:21 | 只看该作者
第七章  教学(上)*重点*
1、什么是教学?教学与教育、教学与智育、教学与自学有何区别与联系?
教学:(中大02,武大04,上海师大 02,华东师大01,北航03,浙大03研)
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通过教学,学生在教师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积极引导下,主动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体力,谈业品德、美感,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
教学与教育:是一种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育包括教学,教学只是学校进行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除教学外,学校还通过课外活动、生产劳动、社会活动等途径向学生进行教育。
教学与智育: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作为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的智育,即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发展学生的智力,主要是通过教学进行的。但不能把两者等同。一方面,教学也是德育、美育、体育、劳动技术教育的途径,另一方面智育也需要通过课外流动等才能全面实现,把教学等同于智育将阻碍全面发挥教学的作用。
教学与自学:教学还与学生在教学中的自学相紧密联系。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组成,其中,学既包括学生在教师的直接教授下的学习,也包括学生为配合教师上课而进行的预习、独立作业等自学活动,而教学的目的就是要不断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达到能独立自主地自学。但是教学与学生在教学之外独立进行的自学有严格的区别,后者是学生独立自主进行的学习,根本不同于教学中的预习、复习和作业。教学不包括这种学生自主进行的自学。
2、教学的意义:(上海理工02研)
      ①教学是严密组织起来的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②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3、教学的任务:
      (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基础知识:是指构成各门科学的基本事实及其相应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等及其系统。
     技能:是指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去完成某种实际任务的能力。
     基本技能:是指各门学科中最主要的、最常用的技能。
      (2)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3)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4、近代教学过程理论
  (1)“传统教育”派——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教学过程理论:赫尔巴特试图根据心理学来阐述教学过程,提出了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个阶段,揭示了课堂教学的某些规律性,这一理论对指导和改进教育实践起了积极作用,标志着教学过程理论的形成。后来这一理论发展成五段论教学法。
赫尔巴特的教学过程理论,注意运用心理学于教学,重视系统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领导作用,加强了课堂了教学并使上课规范化,这都使教学得到改进、质量得到提高。但随着社会的向前发展,传统的教学理论与做法日益暴露出严重的弊病。它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忽视学生个人经验和能力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严重脱离社会生活实际,把课堂教学变成千篇一律的五个阶段的僵化格式,压抑了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教学的改进。
   (2)“现代教育”派——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教学过程理论:杜威主张儿童活动中心,重视学生的生活,通过从做中学来调动学生积极性,促进他们的生长。在教学过程中,他依据学生在做中学的认识发展提出了五个阶段的过程,简单概括为: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也叫五步教学法。
杜威的教学过程理论,注重引导学生通过个人的探索活动进行学习,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确实容易使学生产生兴趣,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创造性,能在获取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提高个人的能力。这些积极的方面,符合工业生产和科技发展的需要。但这种活动教学很难组织好,要求儿童事事经过实践获知识,违反了生学习的特点,忽视了教师和教材的作用,因而使学生学不到系统的科学知识,导致教学质量的降低。
   杜威把教学理解为儿童通过亲身实践探取经验的过程,几乎同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的过程一样。这与赫尔巴特把教育理解为教师传授下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根本不同。这就是历史上的“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在教学过程理论上的对立。两者之争,是世界近代教育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两种教育思想流派和教学模式的争论,对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发展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3)苏联教育家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为代表的教学过程理论:
凯洛夫提出了知觉具体事物,理解事物的特点、关系或联系,形成概念,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实践运用等六个环节的教学过程。
《教育学》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科学地解释教学过程,揭示学生认识的特点,概括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提出并阐明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他确实在新的理论基础上发扬了传统教学论的优点,纠正了实用主义教育忽视系统知识偏向,显著提高了学校的科学文化知识的教学水平,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达到了新的高度。但由于过于强调学习书本知识、教师主导作用和课堂教学,尽管也提到要领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发展他们的智力,实际上对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认识不足,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有所忽视,对发展他们的智力、能力强调不够,暴露出类似“传统教育”的一些弊病,这就不能不影响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5、当代国外教学过程理论
(1)赞科夫的教学过程理论
苏联教育、心理学家赞科夫,他进行的“教学与发展”实验,“以尽可能大的教学效果来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其中的一般发展不等同于智力发展,它包括了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在教学过程理论方面,他主张教学应推动发展前进。指出“只有当教学走在发展前面的时候,这才是好的教学”。他的实验成绩是显著的,但在理论上除提出教学应推动发展和高难度、高速度、以理论为主导、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等著名教学原则外,对教学过程的结构则未作明确的论述。
(2)、布鲁纳的教学过程理论(武大02研)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他关心的是教育质量与智育目标,主张搞好中学课程设计,编写出“既重视内容范围,又重视结构体系的教材。”发扬了杜威教学理论中的积极因素,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发现、探索活动掌握知识,但和杜威不同,重视科学知识,重视发挥教师的作用,主张在发现与讲述“两者之间取得恰当的平衡”。他认为,教学过程应依据于儿童的智力发展过程,认为学习包括三个差不多同时发生的过程:第一个是新知识的获得,第二个是转换,第三个是评价。他的教学过程理论与杜威的相比,有较大的改进,提出了许多秀宝贵的见解。但他的学科结构理论很难掌握,教学内容现代化的要求过高,对发现法的作用也估计过头,片面强调了教学过程的智力目标,所以他的理论很难被教育工作付诸实践。
(3)、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理论 (上海理工02研)
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①掌握教学目的任务使之具体化;②考察学生特点使教学内容具体化;③计划教学手段,制定课的计划;④计划的执行,形成师生互相影响;⑤日常检查和自我检查;⑥分析教学效果。
巴班斯基运用辩正的系统方法来改进教学,提出了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理论。他认为,以往的教学过程理论在一定范围内也反映了某些教学规律,但只是过程的某个侧面、某种关系,往往以偏概全。他以系统论研究教学过程,较全面、具体地阐述了教学的实际进程。这有助于教师最优地制定教学方案和组织教学过程以获得最佳效果,但是,他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过于繁琐,要为广大教师掌握与推广,尚需作很大的改进。
补充内容
上面我们学习了近代和当代的教学过程理论,另外还要知道一点古代教学过程理论。知道孔子、昆体良对此有什么心得吗?孔子——“学”、“思”、“行”; 昆体良——“摹仿、理论、练习”。还记得赫尔巴特、杜威、凯洛夫、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的阶段的观点吗?再回头看一下巩固巩固吧。
简述教学过程的阶段。(华南师大02研)
(1)将上面的各人观点概述一下。
(2)历史上有关教学过程基本阶段的论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学规律,对教师组织教学过程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但我们不宜把这些阶段的划分看作绝对,各个阶段或各个环节是教学活动的组成部分。
(3)有关教学过程基本阶段的论述大多数仅仅从知识、技能教学这一侧面说的,很不全面。教学过程不仅包括知识技能的传授与学习这一个基本层面,而且还包括结合知识技能的教学,发展学生智力与能力,形成学生思想品德等这样一些重要层面。教学过程是由这些不同层面组成的有机整体,不宜将其机械地割裂开。当然,这并不妨碍在认识它时,用分析的方法,只是在分析它的每个层面时,把它当作主题中的一个部分、一个方面。
6、 教学过程:(南师大02,广州03研,华中师大04研)
    指教育目的规范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过程。认识教学过程关键在于:弄清教学过程的性质,弄清认识过程和发展过程的相互关系。
(1)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为什么?——北航03研)。教学过程主要是引导学生掌握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教学过程要受认识论的一般规律所制约,所以要注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学习积极性。但是,教学过程又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即它是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具有不同于人类总体认识的显著特点:①间接性,主要以掌握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为中介间接的认识世界;②引导性,需要在富有知识的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认识,而不能独立完成;③简捷性,走的是一条认识的捷径,是一种科学文化知识的再生产。
(2)教学过程也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教学过程主要是按一定的认识(即学习)任务和内容,依据认识论的规律和学生认识特点而组织、进行的逐步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活动过程,它本身不是学生的身心发展过程,两者有根本的区别。
总之,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也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能动地进行认识活动,自觉地调节自己的志趣和情感,循序渐进地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促进学生智力、体力和社会主义品德、审美情趣的发展,并为学生奠定科学世界观的基础。
7、教学过程的规律表现在哪些方面,掌握教学过程规律对教学工作有何意义?
教学过程的规律主要表现在教师引导下学生掌握知识过程的阶段上和教学过程内部一些因素之间的必然联系上。掌握这些规律有助于阐明教学的基本原理,能够指导我们比较科学地进行教学活动,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8、教学过程的规律是什么?(2)(上海交大00研)
教学过程是一个有规律的过程。教学过程的规律主要表现在教师引导下学生掌握知识过程的阶段上和教学过程内部一些因素之间的必然联系上。
(1)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6)
基本阶段:引起求知欲;感知教材;理解教材(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技能和技巧。
      它们之间有何联系?这些阶段之间联系得很紧密,从一个阶段到另一阶段转化得极快,每个阶段的功能都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所以我们要注意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注意阶段之间的 内在联系不要割裂,每个阶段的功能都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因素。
(2)教学过程中的几种必然联系:(5)(武大03研)
1)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的必然联系 (北师大03、浙大03研)
      直接经验:学生通过亲自活动、探索获得的经验。
      间接经验:他人的认识成果,主要指人类在长期认识过程中积累并整理而成的书本知识,此外还包括以各种现代技术形式表现的知识与信息。
①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儿童认识始于直接经验,并通过个人经验不断扩大对世界的认识。但个人的活动范围是狭小的,无论个人如何努力,仅仅依靠直接经验来认识世界是不可能的。必须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否则,个人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达到人类长期认识世界所达到的水平,并必定影响社会的发展。
       ②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基础。 学生要把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理解的知识,就必须依靠个人以往积累的或现时获得的感性经验为基础。
    ③防止忽视系统知识传授或直接经验积累的偏向。在处理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的关系时,要防止教学史上曾出现过的两种偏向。一种是在传统教育观影响下产生的偏向。搞书本至上,习惯于教师讲、学生听;而不注重给学生感性知识,其结果必然导致注入式教学。另一种是在实用主义教育观影响下产生的偏向,过于注重学生个人经验的积累,忽视书本知识的学习、教师的系统传授。二者都违反教学的规律性,认为割裂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的必然联系,严重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2)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必然联系 (上海理工大学2002研)
   ①智力的发展依赖于知识的掌握,知识的掌握又依赖于智力的发展。
   ②引导学生自觉地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才能有效地发展他们的智力。——知识不等于智力。“填鸭式”教学、强行灌输和死记硬背,造成“高分低能”、“书呆子”。
   ③防止单纯抓知识教学或只重能力发展的片面性。
3)掌握知识和提高思想的必然联系(上海理工大学2002研)
①学生思想的提高以知识为基础。尤其要培养学生的正确人生观、科学世界观,更需要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基础。
   ②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积极的态度才能使他们的思想得到提高。学生掌握了知识并不定能够提高思想。这里有一个态度问题、情感问题,由知识到思想的转化问题。如果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只是听听而已、态度消极、漠然置之,那么他们掌握的知识很难转化为他们的观点,因此要使教学中传授的知识能给学生以深刻的思想影响,不仅要使学生深刻领悟知识,而且要善于引导和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社会意义产生积极的态度,在思想深处产生共鸣,受到熏陶与感染,形成自己的善恶观念、爱憎情感和价值追求。只有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和情感吸取知识,科学知识中所蕴含的思想观点才能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观点、信念,才能真正提高他们的思想修养。
       ③学生思想的提高又推动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
4)智力活动与非智力活动的必然联系(中大99、浙大03研)
      非智力活动(武大02研):主要是指在认知事物、掌握知识过程中的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心理因素的活动。
        智力活动:主要指为认识事物、掌握知识进行的观察、思维、记忆和想象等心理因素。
       ①非智力活动依赖于智力活动,并积极作用于智力活动。
     ②按教学需要调节学生的非智力活动才能有成效地进行智力活动、完成教学教务。
    5)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的必然联系
怎样处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的关系?
       ①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学生简捷有效地学习知识、发展身心的必要条件。
       ②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教师有效地教学的一个主要因素。
       ③防止忽视学生积极性和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偏向。
22#
 楼主| 奋斗2011年 发表于 10-3-9 17:56:52 | 只看该作者
第八章 教学(中)*重点*
1、教学原则:(上海交大00、02,上海理工02研)
是有效进行教学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它既指导教师的教,也指导学生的学,应贯彻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始终。 教学原则是从人们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现阶段我国中小学的教学原则主要有: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可接受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等。
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律的关系?
    人们一般都是根据教学过程的规律来阐述教学原则。但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律的关系很复杂,根据一条规律可以提出好几个教学原则。有的原则也能反映好几条规律。随着教学实践的发展,人们对教学规律的认识也在深化,因而对教学原则的研究也将进一步深入发展,不断改进、充实和完善。
现阶段我国中小学的教学原则(8)(上海交大02研)
   编个顺口溜记一下:“壳四桶,你来拾,直去寻,可见狗,英才叫” :一个教育专家胡说去花生村里拾取花生壳四桶就能知道我国的教学原则,你知道了就想去花生村里来拾取花生壳,你沿着小路一直去寻找,可是却见到一群恶狗拦住去路,你这个英才大叫:上当了!——是英才还是蠢材?∶)
壳四桶——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你来拾——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直去寻——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可见狗——可接受性原则、巩固性原则、
英才叫——因材施教原则
(1)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是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以科学知识,并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人生观、科学这世界观教育。
     贯彻科学性和思想统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保证教学的科学性。
②发掘教材的思想性,注意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③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思想修养。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①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②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③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④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为何要以理论为主导?
教学一定要引导学生学好理论,以理论为主导。没有理论就谈不上联系实际,对学生尤其这样。
(3)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②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③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4)启发性原则:(中大00、02研)
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③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④发扬教学民主。
为何中外古今教育家都重视启发教学?
启发性原则反映了学生的认识规律。学生的认识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能动认识过程,没有教师的指导,学生的认识就不可能高效和迅捷。但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掌握知识要靠他们的观察、思考和操作,教师不应该也不可能包办代替。如果轻率地告诉学生问题的答案,或代他们完成,那么轻则造成学生的依赖性,影响他们的独立思考和作业能力的发展,重则使他们失去学习上的自信心,成为害怕困难的懦夫、懒汉,低能人。所以教学要重视启发,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发挥学生自身的聪明才智把学习搞好。  
(5)循序渐进原则(苏州03研):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又称系统性原则。
      贯彻循序渐进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 ②抓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 ③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为何要遵循循序渐进原则?
     如果教学不按一定顺序、杂乱无章地进行,学生就会陷入紊乱而没有收获。
循序渐进原则的必要,首先是被科学知识本身的严密系统性决定的,其次还由于学生认识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逐步深化的过程。只有循序渐进,才能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系统的知识,发展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6)巩固性原则: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
贯彻巩固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②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③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巩固原则是否意味着呆读死书?
巩固掌握知识是学生接受新知识、顺利进行学习的基础,是学生熟练地运用知识的条件,要使学生的学习有坚实的基础,提高学习能力和创造性,必须要求学生牢固而熟练的掌握知识。把知识的巩固和呆读死记混为一谈,以为提倡巩固性不利于理解知识和发展能力,这是非常错误的。没有知识的巩固就没有知识的积累,就无法进行复杂的创造性的思维,不能提高学生的能力,我们反对死记硬背,但要求学生记住基本的知识。
(7)可接受性原则:指教学的内容、方法、份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贯彻可接受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②考虑学生认识发展的时代特点。
(8)因材施教原则(北航03,浙大01研):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针对学生的特眯进行有区别的教学。②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为何要因材施教?
  学生的身心发展各有其特点,尤其在智力才能方面更有他们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擅长,只有因材施教才能扬长避短,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上各种有用的和杰出的人才。每个教师有职责去发现人才和培养人才,因材施教不仅能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能为国家更好地培养人才。   
3、什么是教学方法、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组合?
      教学方法(中大00,北师大02研):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教学方式:是构成教学方法的细节,是教师和学生进行的个别智力活动或操作活动。
      教学方法组合(中大05研):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稳定特点的教学活动的模式。
      教学方法是一连串的有目的活动,它能独立完成某项教学任务,而教学方式只被运用于方法,并为教学方法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服务,它本身不能独立完成一项教学任务。
4、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9)在教学中应当怎样去选择教学方法?(8)
     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讲授法基本要求如下:
①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②注意启发。③讲究语言艺术。
(2)谈话法(问答法):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谈话法的基本要求如下:在教学实践中应如何运用谈话法?(上海师大03研)
    ①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②要善问。③要善于启发诱导。④要做好归纳、小结。
(3)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如果阅读教科书、参考书以获取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4)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反复完成一定的操作以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5)演示法(北航03研):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或实验使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6)实验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作业,观察事物和过程的发生和变化,探求事物的规律,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7)实习作业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方法。
(8)讨论法(中大01研):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
(9)研究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独立的探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方法。  
为什么要在中小学开展研究性学习?(中大03研——考得真细)
一般来说,中学生要解决的问题都是社会和科学上已经解决了的问题,大部分问题所包含的原理都作为基础知识列入教材中。不过,这对于学生来说尚是新的。在教师不作讲解而只是提供一定素材、情境的条件下,解决这些问题则需要学生进行创造性的研究活动,即需要通过分析研究所提供的资料、情境,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进行实验和验证等一系列活动,来获取科学知识。这样能使学生在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受到极大的锻炼和提高,逐步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和形成创造性地分析问题的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要在中小学开展研究性学习。
选用教学方法的依据是什么?(8)(上海师大02,中大04研)
一般说来,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主要依据以下八个方面:
(1)教学的目的和任务;(2)教学过程规律和教学原则;(3)本门学科的具体内容机器教学法特点;(4)学生的可接受水平,包括生理、心理、认识等;(5)教师本身的条件,包括业务水平、实际经验、个性特点;(6)学校与地方可能提高的条件,包括社会条件、自然条件、物质设备等;(7)教学的时限,包括规定的课时与可利用的时间;(8)预计可能取得的真实效果。
教学是一种创造性活动,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要根据各方面的实际情况统一考虑。万能的方法是没有的,只依赖于一二种方法进行教学无疑是有缺陷的。“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每个教师都应当恰当地选择和创造性地运用教学方法,表现自己的教学艺术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5、几种主要的教学方法组合
传授——接受教学与问题——发现教学各有何长处与局限? (北师大96研)
   (1)传授——接受教学
是指教师通过语言传授和示范操作使学生接受、掌握系统知识与技能的教学。
优点: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也能很好地调动学生个人的积极性,能按学科知识的逻辑系统循序渐进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能在单位时间内培养更多的学生以提高教学的功效,能使学生简捷有效地掌握知识。
     缺点:不易正确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往往因缺乏教学民主、启发诱导而强迫命令,压抑学生的主动性,以学习书本知识为主而易脱离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到抽象、枯燥,往往教师讲的多而学生活动少,注意面向集体而忽视个别指导,不能使每个学生能很好理解与掌握,容易出现注入式教学和学生死记硬背。
(2)问题——发现教学(中大99、03研)
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对问题的独立研究来发现、获取知识的教学。
优点:从问题入手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进行独立研究需要学生自己去计划和探索,有助于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研究获得的知识,理解得更深,记得更牢,由于多半采取个人或小组形式进行,也便于因材施教。
缺点:主要是因重视学生独立作业难免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主要靠自己探索获取知识则所学知识费时过多,若无高水平的教师及时指导,学生的独立研究也易产生盲目性,失去自觉的主动性、积极性。
(3)程序教学(华东师大04研)
   是一种使用程序教材并以个人自学形式进行的教学。学生独立学习经过特别编制的程序化了的教材,主动积极地去获取知识、掌握技能,并使自己的自学能力得到发展。程序教学在教学中只能起辅助作用。
23#
 楼主| 奋斗2011年 发表于 10-3-11 08:48:5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泡泡0619 于 2010-3-10 10:54 发表
很有用的帖子呢 谢谢斑竹~~~


不客气,大家一起看,一起努力,呵呵
24#
 楼主| 奋斗2011年 发表于 10-3-12 10:34:57 | 只看该作者
第九章  教学(下)重点
1、教学组织形式(中大99研):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2、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个别教学制、班级上课制、道尔顿制、分组教学制、特朗普制。 各有何特点?
   (1)个别教学制
优点:在于教师能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使教学内容、进度适合于每一个学生的接受能力。
缺点:一个教师所能教的生数量是很有限的。
(2)班级上课制(北师大2002研)
  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班级学生集体上课。
优点:在于它比个别教学的效率高,一个教师同时能教几十个学生,比较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和发挥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缺点:注重集体化、同步化、标准化,长于向学生集体教学,而拙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志趣、特长和发展他们的个性。
为什么班级上课今天仍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它有何优缺点?应作哪些改进?(北师大01,上海师大01,中大04研)
今天,我国学校的教学仍以班级上课为基本组织形式,这是因为它具有其他教学形式无法取代的优点,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上仍能起主要的作用。它的主要特点与功能如下:
①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和达到一定质量。
②以课为单位进行教学比较科学。特别是课的类型日益多样化及其功能不断完善,只要善于选择与利用后就能有效地进行教学。
③便于系统地传授各科知识。
④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道尔顿制(武大03、04,上海理工02研)
    指一种彻底的适应个性的教学方法。是1920美国柏克赫斯特女士所创建的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按道尔顿制,教师不再上课向学生系统传授教材,而只是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这种方法是要废除班级授课制,指导每个学生各自学习不同的教材,以发展其个性。
特点:在于重视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在良好的条件下,在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
缺点:如果没有教师的系统讲解,学生往往在摸索中白白浪费了时间而无多大收获,学不到系统的知识,要求有较好的教学设施与条件。
   (4)分组教学制
    就是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主要有能力分组和作业分组两种类型。
优点:在于它比班级上课更切合学生个人的水平和特点,便于因材施教,有利于人才的培养。
缺点:很难科学地鉴别生的能力和水平,在对待分组教学时,学生、家长和教师的意愿和学校的要求相矛盾,分组后造成的副作用很大,往往使快班的学生容易产生骄傲,使普通班、慢班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降低。
   (5)特朗普制(武大02研)
这种教学形式试图把大班、小班和个人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实行大班上课,小班研究,个别教学,目前这种教学形式尚在实验学校中实验。  
4、什么是课的类型和结构?掌握课的类型和结构对教学有何意义?
    课的类型即课的分类,一般分类为两种,一种根据教学的任务来分的:传授新知识课、巩固知识课、培养技能技巧课、检查知识课。一种是根据使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来分的:讲授课、演示课、练习课、实验课、复习课。
    课的结构:(上海师大04研)
是指一节课包含哪些组成部分以及各组成部分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课的结构是被课的类型决定的,不同类型的课有不同的结构。但不管如何变化,构成课的基本部分及其进行的顺序一般都是有一定规律的,即:知识教学;检查复习;学习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作业。
掌握课的类型和结构对教学的意义:在班级上课制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对课的类型和结构的认识日益深入。这对教学有重要意义。因为不同类型和结构的课在教学上具有不同的功能。如果教师在教学时善于根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及学生的年年特征等方面的需要,正确的选择和运用课的类型、安排课的结构,就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5、教学有哪些辅助形式?它与上课有何关系?(北师大96研)
   教学的辅助形式有:作业、参观、讲座、辅导等。教学辅助形式以巩固、加深和补充课堂教学的知识,弥补上课在照顾学生个别差异、进行因材施教方面之不足。
6、学生在课外进行独立作业在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①教师在上课中授予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只有通过学生独立作业、经过他们独立思考与操作才能被他们消化、掌握和巩固。
   ②通过作业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性。
   ③课外作业便于对学生因材施教,对成绩优异者和有特殊兴趣与专长的生,可以多指定一些作业与参考书以发展他们志趣、个性与专长。
7、组织与指导学生的课外作业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①作业的内容、数量应决定于教学的需要。   ②作业的形式与内容要多样化,各作业题的难度要依次增加。
   ③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确有困难时才可以求助教师家长同学。   ④对作业必须认真批改。
8、辅导在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①能具体解决学生的疑难,使学习能顺利进行和完成。
    ②便于因材施教,区别对待,给成绩优异者以特殊指导,给掉队者以补课。
    ③可以发现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补救和改进。
9、参观按其与课堂教学的配合情况可分为三种:准备性参观、并行性参观、总结性参观。
10、备课有何重要意义?教师应当怎样备课?
备课是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备课、上课、课后教导和评价)中的第一环节,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备好了课为以下环节做了必要的准备工作,有利于下面环节的工作,对整个教学任务做到了准备,能助于完成教学任务。
备好课必须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上海师大04研)
(1)钻研教材。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包括钻研教学大纲、教科书和阅读有关的参考书。教师掌握教材一般要经过懂、透、化三个阶段。“懂”就是掌握教材的基本结构。“透”就是对教材融会贯通,使之成为自己的知识体系。“化”就是教师的思想感情要和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融合在一起,达到化的境界,就完善地掌握了教材。
(2)了解学生。教师为了是自己的教学切合实际,必须全面深入地了解自己的教学对象。要充分预测学生在掌握新知识时会有哪些困难,可能产生的问题,要采取哪些预防措施这些问题。
(3)考虑教法。是在前面的基础上,解决如何将已以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它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确定课的类型,如何安排每一节课的活动,如何运用各种办法开展教学活动等。
11、为何说上课是教学的中心环节?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课?(结合教学实践论述教师应如何上课?——上海师大03研)
    (1)教学以上课为中心环节。要上好课,课前教师必须备课,学生也要作相应的准备和预习;为了巩固和发展课堂教学成果,课后还要辅以其他教学形式,主要是学生独立作业和教师的课后指导;此外,还必须适时进行评价以推动和改进教学。这样,教学便围绕上课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循环进行、周而复始的工作流程。
(2)教学中主要是靠上课来向学生传授知识,只有上好课才能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教学质量。
上好一节课必须要以现代教学理论为指导,遵循教学规律,全面贯彻教学原则,善于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此外还要注意以下要求:
①明确教学目的。教学目的是以教材为依据,从学生实际出发制定的。师生的活动都要围绕教学目的进行。
②保证教学的科学性与思想性。这是上好课的基本要求。在科学性上抓双基,在思想性上求思想共鸣。
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控制和驾御,善于启发引导,调动师生两个积极性。
④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计划。课堂情况千变万化,教师要善于根据未估计的情况及时调整和修订教学计划,掌握驾御课堂的教学艺术。
⑤组织好教学活动。整个课的进行,要有高度的计划性,使课堂井井有条。
⑥布置好课外作业。课前布置作业,讲明要求,不应匆匆布置。
12、教学评价 (中大99、05,北师大02,华南师大02,武大03研)
是指根据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或教育目标,运用可操作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地收集信息、资料,分析、整理,对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从而为不断完善自我和教育决策提供可靠信息的过程。教学评价是对教学工作质量所作的测量、分析和评定。
      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和进行课程评价。
现代教育评价的特点:(武大03研)
它是促进学生发展和达到教育和教学目标为中心的评价;不仅重视测理学生的知识,而且重视测量学生的智能与品德;不仅重视总结性评价,而且重视形成性评价;不仅由评价者作评价,而且注意自我评价的作用;不仅用于评价学生的学习,而且用于评价课程、教师教学和教育的各个方面。
教学评价的意义:
①对学校来说,可以记载和积累生学习情况的资料,期向家长报告他们子女的成绩,并作为学生升留级和能否毕业的依据。
     ②对教师来说,可以及时了解生的学习情况和获得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以分析自己教学的优缺眯,更好地提高教学水平。
     ③对学生来说,可以及时得到学习效果的反馈信息,明确自己学习中的长处与不足,以扬长补短。
④对领导来说,可以了解每个教师、每个班的教学情况,便于发现问题与总经验以改进教学。
⑤对家长来说,可以了解子女的学习情况及其变化,以便配合学校进行教育。
教学评价最重要的作用在于运用它来探明、调节、改善和提高教学活动本身的功能。
13、教学评价的种类:①根据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不同,可以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②根据评价所运用的方法和标准不同,可分为相对性评价和绝对性评价。
(简记为——“诊断”“形成”“总结”、“相对”还是“绝对”。)
     诊断性评价(中大04研):是在学期教学开始或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对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能力发展的评价。 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组织教育内容、选择教学方法,以便对症下药、因材施教。
     形成性评价(中大02、03研,首师大04研):是在教学进程中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的及时评价。其目的是更好改进教学过程,提高质量。
     总结性评价:是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或一门学科终结时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总评也称终结性评价。其目的是给学生评定成绩。
     相对性评价:是用常模参照性测验对学生成绩进行评定,它依据学生个人的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中或常模中所处的位置来评价和决定他的成绩优劣,而不考虑他十分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故也称常模参照性评价。它宜于选拔人才用,但不能明确表示学生的真正水平,不能表明他在学业上是否达到了特定的标准。
     绝对性评价:用目标参照性测验学生成绩进行评定,她依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编制试题来测量学生的血液成绩,判断学生十分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而不以平定学生之间的差别为目的。故也称目标参照性评价。他宜用于升级考试、毕业考试、合格考试,不适用于甄选人才。
14、教学评价的原则 (中大00、04研)
就是“可发只鸡”—→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指导性原则、计划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教学评价要客观公正、科学合理,不能主观臆断、掺杂个人情感,以致评价不符合实际情况。
发展性原则:教学评价应着眼于学生的饿进步、动态发展,着眼于教师的教学改进和能力提高,一调动师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指导性原则:教学评价应在指出学生的长处与不足的基础上提出建设性意见,使被评价者能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不断前进。
计划性原则:教学评价必须紧密配合教学工作有计划地进行,为教师和学生经常而及时地提高教与学的反馈信息,以便有效地调动和改进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评价的方法:(中大99研)
就是“看见(观)车掉只瓶” —→观察法、测验法、调查法、自我评价法。
15、进行测验要注意哪些测验的质量指标?(上海理工02研)
      测验的质量指标主要有:信度、效度、难度与区分度。
      信度是指测验结果的可靠程度。效度是指测验达到测验目的的程度。难度指测验包含的试题难易程度。区分度指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
16、测验的种类:论文式测验、客观性测验、问题情境测验和标准化测验。各有何特点与作用?
      论文式测验能有效测定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来分析和认识问题的能力,但也有很多缺点,主要是阅卷任务重,评分缺乏客观性,易受评卷者主观因素影响,故也称主观性测验。
      客观性测验的优点是取样广泛,命题的知识覆盖面大,答案明确,不易受评卷人主观态度影响,能有效地测出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但编制测验试卷任务繁重,难于测定受试者的能力。
      问题情境测验的优点在于能够测定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操作能力,但其知识覆盖面窄。
      标准化测验的特点是试卷大量采用客观性试题,题型多样,知识覆盖面大,试题明确科学,测试的实施必须按明确规定的“测验指导”去做,评分按严格的评分标准进行,对分数的解释也必须一致,并报告其常模。
17、教学目标在学生学业成绩评价中有何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是评价学生学业成绩优劣的唯一标志,所谓学生学业成绩评价实质上就是判断学生的学业是否达到或在何种程度上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只有根据目标进行评价,才能引导学业生按教学目标来改进学习、提高自己,才能促进他达到和超出教学目标的要求,成为合格或优质人才。
  科学而明确的教学目标应该有什么样的结构和内容?(武大03研)
(1)在结构上,根据现代研究成果来看,科学的教学目标,亦即评价目标应当包括知识、智能和情感态度三个方面。知识技能方面包括应当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基本技能;智能方面包括应当发展的领会、转达、表述、分析和判断等能力;情感态度方面包括应当培养的兴趣、志向、价值观和性格等品质。三者都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了解教学目标的科学结构有助于教学评价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2)在内容上,教学目标的要求应当逐步具体化。首先要落实到学科上,缺点每门学科的教学目标;再落实到单元、课题上,缺点单元、课题的教学目标;最后落实到课时上,确定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这样便可以具体检查和评定教学工作的质量了。
19、试述评教的意义及要求(中大03研30分)
评教:是对教师教学的质量分析和评价。
评教对教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评教,可以使教师个人更清楚地了解自己教学的长处与不足,可以增进教师之间的相互了解、相互切磋与学习,可以使学校领导深入第一线,了解教学的情况、经验与问题,这都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水平和改进教学。
评教的要求:
     评教除了应遵循客观性、发展性、指导和计划性等一般教学评价的原则外还须注意下面的要求:
①着重分析教师的教学质量,而不是评价他的专业水平。②根据学生的成绩来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
③注意教学的系统性与完整性。
21、教学的几种水平?
    从教学效果的质上看可分为三个水平:记忆水平 、理解水平、探索水平。
评教的方法:分析法、记分法、
25#
高俊高俊 发表于 10-3-15 14:24:11 | 只看该作者
jiayou a
26#
 楼主| 奋斗2011年 发表于 10-3-15 17:03:5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高俊高俊 于 2010-3-15 14:24 发表
jiayou a

谢谢!我一定会的
坚持坚持!
27#
huxiaojuan 发表于 10-3-16 18:05:23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太不容易了。。。谢谢
28#
 楼主| 奋斗2011年 发表于 10-3-16 18:34:1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huxiaojuan 于 2010-3-16 18:05 发表
楼主太不容易了。。。谢谢

波客气~~呵呵,都是从网上找的,然后共享给大家,
29#
lryx2008 发表于 10-3-16 23:05:5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louzhu~
30#
919484789 发表于 10-3-16 23:23:35 | 只看该作者
很难得,收藏了,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1-27 20:11 , Processed in 0.096449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