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最新免币】2011年人信考研政治高分基础班(任汝芬)[mp3]

  [复制链接]
291#
ztq029005b 发表于 10-5-28 00:10:34 | 只看该作者
thank you
292#
ztq029005b 发表于 10-5-28 00:13:05 | 只看该作者
[s:2]
293#
ztq029005b 发表于 10-5-28 00:13:21 | 只看该作者
[s:9]
294#
ztq029005b 发表于 10-5-28 00:13:35 | 只看该作者
[s:6]  [s:7]  [s:8]
295#
ztq029005b 发表于 10-5-28 00:17:16 | 只看该作者
2010考研政治基础哲学


从感性具体——理性抽象——思维具体的进程。
(四)逻辑和历史的统一:历史是指客观事物的发展过程以及人对此的认识过程。逻辑是指上述过程在思维中的反映,即对历史的概括和总结。两者的统一是指理论认识的逻辑进程同客观现实的历史发展进程相一致。
练习题(参阅《高分指南》的真题解读)
(一)单项选择题
1.“当一个杰出的老科学家说什么是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对的;但当他说什么是不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错的。”这一名言的哲学意蕴是
A.在科学研究中,经验是不可靠的
B.事物的可能性是因人而异的
C.世界上一切事物只有可能性,没有不可能性
D.每代人所获得的真理性认识,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                  (2005年)
2. 未来科学家尼葛洛庞蒂说:“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从认识与实践的关系来看,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
A.认识总是滞后于实践              B.实践是认识的先导
C.实践高于认识                    D.实践与认识是合一的             (2005年)
3.“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
这表明
A.人的认识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
B.人的感觉能力决定认识的产生和发展
C.人的认识能力是因人的生理结构决定的
D. 事物因人的感觉而存在                                              (2006年)
4.温家宝总理在给一位国务院参事回信中,引用了两句诗:“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
草野”。这一古训蕴含的哲理是
A.人的经验是判断是非得失的根本尺度   
B.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重要
C.感性认识高于理性认识           
D.人民群众的直接经验即实践是认识的重要基础                           (2006年)
(二)多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A. 世界的可知性             B. 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
C. 认识起源于经验           D. 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E. 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                                                 (2000年)
2.对于同一棵大树,在木匠的眼中是木材,画家看到的是色彩和色调,植物学家看到的是它的形态特征,这是由于
A. 人的感觉受理性指导                   B. 人的认识具有能动性
C. 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             D. 已有的认识影响感觉活动
E. 意识建构认识对象                                              (2000年,理科)
3.孙中山先生指出,人的认识过程是“以行而求知,因知以进行”、“行其所不知以致其所知”、“因其已知而更进于行”。这一思想表明了
A. 知行不可分割         B.知行合一          C.知行相互促进
D. 行先知后             E.行难知易                                   (2002年)


































第三讲  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学习、复习提示
(1)什么是历史唯物主义?历史,从广义上说包括自然史和人类史,也泛指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过程;从狭义上说是指人类社会已发生的事件、经历的过程,也称“社会历史”或“人类历史”。人类社会的历史是整个物质世界变化发展过程的组成部分和特殊形式。历史观或社会历史观,是人们对人类社会的起源、本质和发展规律等基本问题的观点,是人们对于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历史唯物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或普遍规律的科学。历史唯物论、历史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历史观(唯物史观)、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辩证的历史唯物论都是相同概念的不同表述。列宁认为,“马克思加深和发展了哲学唯物主义,使它成为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把唯物主义对自然界的认识推广到对人类社会的认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思想的最大成果”。
(2)本讲主要讲述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原理。列宁认为,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序中作了周密说明。
马克思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所以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形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
(3)本讲的教学目的要求:了解和掌握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物质生产的生产方式作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五个基本原理以及相关概念的理解、记忆和应用。(社会形态的两个“决不会”不讲)
第一节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一)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这是思维和存在这一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在历史观中的贯彻和表现。这是因为:
1.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问题谁是第一性、第二性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第一性、社会意识第二性即社会存在决定杜会意识。历史唯心主义(唯心史观)认为社会意识第一性、社会存在第二性即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2.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问题的正确解决,是认识社会生活和社会历史、解决社会历史观其他问题的基础和出发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的物质生活制约着社会的精神生活和政治生活,同时社会意识、社会的精神生活和政治生活在社会发展中具有重大反作用。
(二)世界观、历史观和人生观的关系   
   它们是相互区别的,是不同领域的根本观点,它们又是密切联系的,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世界观、历史观包括人生观,人生观是世界观、历史观的组成部分。整体决定部分,世界观、历史观在极大程度上决定人生观,人生观影响历史观、世界观。
(三)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的历史观、历史理论都是唯心主义的
    1.主要缺点:一是只考察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没有考察思想动机的物质动因和根源,也就是夸大社会意识的作用,否认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二是只看到个别人物的作用,没有说明人民群众的活动,也就是夸大个别人物的作用,否认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一种典型的说法是:“王者,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
     2.唯心主义历史观的两种基本形态:一是唯意志论,这是历史观上的主观唯心主义,把人们的思想动机、主观意志当作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二是宿命论,这是历史观上的客观唯心主义,把人类社会之外的某种神秘精神当作社会发展、人的命运的决定和支配力量。
(四)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是社会历史观的伟大革命变革
   1.实现了整个社会历史观的革命变革,宣告了唯心主义的彻底破产,结束了唯心主义对社会历史领域的长期统治,自然观和历史观第一次在唯物主义基础上实现了统一。
2.它是马克思一生的两个伟大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之一,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础。
     3.为社会生活和社会历史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指导。
二、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对立统一
(一)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有本质的不同(略)
(二)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密切联系(略)
(三)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对立统一的基础是劳动(略)
三、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即社会存在是包括以生产方式为主的、地理环境、人口因素这些基本要素的总和。客观存在包括自然界的存在和社会存在。
(一)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与意义(略)
(二)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与意义(略)
(三)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
    马克思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是实践的。”社会实践首先是劳动实践是人类从动物中分化出来同自然界既相对立又相统一的前提与基础。社会实践是人的活动的根本内容即社会生活的本质内容,是人类社会的存在方式,是决定和支配政治的、精神的、宗教的各种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四)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
     恩格斯说:“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这样的历史活动,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人们单是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去完成它,现在和几千年前都是这样。”
    劳动实践或生产实践的具体化就是生产方式。
    1.作用:生产方式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具体样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它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它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和社会有机体的物质担当者;它决定社会结构、性质和面貌;它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和社会形态的更替。
    2.意义:掌握这一原理才能深刻理解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四、社会结构
    人类社会是一个复杂的有机系统,其基本构成有:社会物质经济结构、社会政治结构、社会观念结构.
(一)社会经济结构,是指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社会经济结构就是生产关系的总和。生产关系中占居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决定经济结构的性质,这样的社会经济结构又称为社会经济形态或社会经济基础。
(二)社会政治结构,是指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政治法律设施、政治法律制度及其结合方式,又称为政治上层建筑。
(三)社会观念结构,是指由各种意识形态所组成的有机系统,又称为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社会结构所包括的各种要素以及相互关系,在后述的有关原理中阐述和论证。
五、社会意识
(一)社会意识的含义和特点
    1.社会意识:人的一切意识要素、观念形态等全部精神现象和过程的总和。社会意识就是意识。
    2.社会意识的特点: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相对独立性,即社会意识在依赖和反映社会存在的基础上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规律。其表现有: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变化的不完全同步性;社会意识发展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性。社会意识反作用有质和量的两个方面,反作用的质就是对社会历史发展的促进还是延缓社会的发展;反作用的量就是对社会发展影响的大小、深浅,主要取决于掌握群众的广度和深度,掌握群众越多,反作用就越大。
(二)社会意识的构成
1.从杜会意识的主体的角度区分为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个人意识是社会中的个人的独特的社会经历、地位和实践的产物。群体意识是社会共同体的共同意识。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转化的。
2.从社会意识的高低不同层次的角度区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社会心理是不系统的、不定型的、自发的反映形式,以感性的东西为主,不具备自觉的理性形式。社会意识形式是有系统的、自觉的、理论化的反映形式。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有低级高级、直接间接之分,同时又密切联系,社会意识形式依赖于并包含社会心理、高于社会心理,对社会心理起着指导和影响作用。
    3.从对经济基础的关系的角度区分社会意识形式,有社会上层建筑和不属于社会上层建筑的两种类型即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在阶级社会中,社会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有各个阶级的意识形态。
(三)意识形态诸形式的特点
    1.艺术是最早出现的社会意识形式之一,是通过塑造具体生动的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意识形式。在阶级社会中。艺术含有一定阶级性。艺术是永存的。
    2.道德是最早出现的社会意识形式之一,是依赖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维护的调整人与人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比较直接地反映社会经济基础,社会经济基础变化了,道德或迟或早也要发生相应变化。在阶级社会中,道德依阶级的不同而不同,永恒不变的道德准则是没有的,是否有利于社会进步和发展是衡量是否道德的客观标准。“人都是自私的”观点是错误的,道德是永存的。
    3.宗教是统治人们的那些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在人们头脑中虚幻的、颠倒的反映。宗教存在和发展的主要根源是阶级的剥削和压迫,也有认识的根源。宗教最终归于消亡。
    4.政治法律思想是关于政治法律的观点、理论的总和,是经济基础最直接最集中的反映。
   5.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最抽象的意识形态。
    6.道德和法律的主要区别是维护手段不同,前者是非暴力的,后者是暴力强制的;两者又是密切联系的,都是经济基础的反映并服务于经济基础,统治阶级的道德与法律是相辅相成、相互支持的。
(四)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和意义
    1.原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先进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的发展
2.意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坚持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既要坚持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建设,又要坚持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两个文明建设是互为手段,物质文明建设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物质基础,精神文明建设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方向保证、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现在,中央文件的提法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个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

第二节 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和人的自觉活动
(一)社会规律的特点与客观性
  1.特点:社会是人的社会,社会历史是由人的活动构成,是由具有理性和意志的人的活动即自觉活动所创造的,因此,社会规律即社会发展的内在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是人的自觉活动的规律,是在人的参与下通过人的自觉活动实现的。这是同自然规律不同的特点。
    2.客观性:社会规律虽然与人的有理性和意志的活动有关,但又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本质上同自然规律一样具有客观性。这是因为:人的思想、动机、目的是由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其实现的程度,取决了是否体现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人的有意识的自觉活动只能加速或延缓历史过程,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但可顺应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二)人的自觉活动的含义与作用
   1.含义:人的自觉活动是指人的有目的有意识指导下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行动或活动,既有物质的活动,又有精神活动。这也是同自然界动物只有感觉和适应自然界的活动不同的。
   2.作用:人的自觉活动创造社会历史。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历史的发展。人们并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历史事变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通过“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融合成一个推动历史变化的总合力,尽管参与历史活动的每一个人的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但历史的结果却是“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的和不自主地起作用的力量的产物”。
(三)社会历史规律和人的自觉活动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意义
     1.原理:社会历史规律是通过人的自觉活动形成、实现和表现的;社会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不能创造、消灭、改变、完善、发明的;社会规律是可以认识、发现、反映的;社会规律是可以利用、驾驭的。
     2.意义: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是客观规律性和人的自觉活动的统一。因此,人的自觉能动性和历史的创造作用,只有在认识并遵循社会规律基础上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探索当代社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走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反对历史观上的唯意志论和宿命论。
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它们的矛盾运动构成社会发展的内在源泉和根本动力。
(一)生产力的含义、客观性、构成
     1.含义:生产力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实际能力和客观物质力量,属于人和自然的关系。
2.客观性:生产力的运动、变化、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本质上是一种客观物质力量,这是因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属于物质的关系;对于新一代人来说生产力是一种既得的物质力量,不能自由地加以选择;生产力是由客观物质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
3.构成:是劳动对象、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劳动者基本要素的总和。生产工具是生产力水平的标志,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主导的因素。
(二)生产关系的含义、客观性、构成及类型
1.含义: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属于人与人的关系。
2.客观性:生产关系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关系,这是因为:生产关系实质上是物质利益的关系;对于每一代人来说生产关系是由既定生产力决定的,既不能自由选择,也不能随意改变。
3.构成:从生产和再生产的运转过程看,生产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从划分阶级的经济基础和客观标准看,生产关系包括三个方面: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人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在生产关系各环节各方面的相互作用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是最基本的决定的方面,是生产关系的基础,这是因为: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任何历史时代人们的社会关系中最本质最基本的关系,它是把人和物结合起来,由可能生产力变为现实生产力的基本前提;它是区分社会经济结构、经济形态的基本标志;它决定生产关系的其他环节和方面。生产关系的其他环节和方面并不是消极被动的,对所有制关系具有体现、制约、影响的作用。所有制的实现形式即经济体制是多种多样的,如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公司制、股份制、承包制等。
4.类型:以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为标准区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和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前者的特点是社会成员之间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结成平等、互助合作的关系,后者的特点是社会成员之间在根本利益冲突的基础上结成的以人剥削人为特征的关系。生产关系具有历史性,都是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的产物,迄今人类社会经历了原始公社的、奴隶制的、封建制的、资本主义的和社会主义的五种生产关系。
(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意义
1.辩证关系原理: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相互作用的关系。首先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其次是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合时,它有力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时,它就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形成两者矛盾运动的基本过程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由适合到不适合,经过矛盾的解决达到新的适合,循环往复,不断前进。这些内容构成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2.意义:这一原理为历史研究提供理论和方法论的指导,为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提供理论前提,是制定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战略、路线、方针、政策的依据。
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一)经济基础的含义与理解
1.含义:经济基础即社会的经济结构,是指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2.理解:经济基础属于社会的物质关系,不包括生产力,是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不是所有的生产关系总和,不包括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
(二)上层建筑的含义、构成、关系
1.含义:社会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思想观点以及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的总和。
2.构成:分为两大部分。思想、观点体系或意识形态称为思想上层建筑;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称为政治上层建筑。自然科学、语言学、逻辑学、思维科学、某些管理科学无阶级性,不属于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
3.关系: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互为因果,政治上层建筑是在一定的思想、观点指导下通过人们的意识而形成建立起来的,两者都根源于经济;政治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就成为既定的现实力量,影响人们的思想,两者都是经济的反映,政治是经济的最直接的集中反映,思想、观点既反映经济又反映政治并反作用于服务于政治和经济。国家政权是整个上层建筑的核心。
(三)社会形态的含义和意义
1.含义;社会形态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包括经济形态(即经济制度)、政治形态、意识形态。
2.社会形态理论的方法论意义:揭示了社会是具体的、历史的,社会形态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有机统一体,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即有规律的过程。
(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意义
1.辩证关系原理: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首先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变化发展;其次是上层建筑能动地反作用于经济基础,集中表现为服务于自己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起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促进生产力和社会的发展;当它为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阻碍生产力和社会的发展。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形成两者的矛盾运动的基本过程是由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由适合到不适合,经过矛盾的解决达到新的适合,循环往复,不断前进。这些内容构成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2.意义:能够全面理解社会发展的动力和规律,制定无产阶级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依据之一,进行社会主义改革的重要依据。

四、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内在源泉和根本动力,生产力是社
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标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内在源泉和根本动力
整个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是从生产力发展到生产力解放的循环,就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层层决定作用和层层反作用,由适合到不适合,经过矛盾的解决达到新的适合,循环往复,不断前进,形成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不断进化和变革的历史。
(二)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这是因为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人类文明发展水平的根本标志,生产力的变化发展决定生产关系进而决定生产方式以及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变化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由生产力的发展到生产力解放的不断前进的过程,所以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三)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及其现实意义
1.理由:这是因为生产力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内容;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发展是实现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条件;生产力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是社会文明发展水平的根本标志。
2.意义: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位,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坚持判断一切工作的是非得失,归根到底,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标准。这是对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生产力标准在新时期的具体运用。
(四)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略)
社会发展的动力还有阶级斗争、社会革命、社会改革等。
第三节   人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性概念,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劳动人民是人民群众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是指: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推动社会变革和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不能随心所欲,要受到所遇到的各种物质的精神的条件的制约。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是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
(二)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杰出人物是在社会的某一领域有着突出贡献、对历史发展起过重大促进影响的人.杰出人物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是时势造英雄,是人民群众造就了英雄。
历史人物特别是杰出人物是历史事件的当事人、历史任务的发起者、历史进程的影响者。能够影响甚至决定历史事件,加速或延缓历史的发展,但不能超越人民群众的作用,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
要承认杰出人物和权威的作用,反对个人崇拜。
(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
1.党的群众观点的内容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负责的观点;一切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2.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工作方法,它的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其理论根据是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原理,也是群众观点的体现和应用。
3.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意义:这是共产竞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特征之一,是实现正确领导的基础,不断取得胜利的关键,关系执政党的生死存亡问题。
二、人的本质与人的价值
(一)人的本质的理论及其意义
1.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的这一著名论断说明:第一,人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和其他动物区别开来的属性是社会性,因此,人的本质只能是社会性。第二,人的社会性是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多种社会关系的总和。第三,人的社会关系是不断变化的,因此人的本质不是凝固的不变的抽象物,而是具体的、历史的。第四,在阶级社会中,人的社会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
2.这一理论的重要意义:坚持对人的本性、本质进行具体的、历史的、全面的、阶级的分析,反对抽象的超阶级超历史的人性论和本性是善是恶等的错误观点。
(二)人的价值的理论及其意义
1.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条件下,个人和社会集体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两者在生存、利益、力量发挥等各方面都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集体、社会对个人的作用是主要的,在以集体为核心的基础上,个人和集体的结合与统一。这就是集体主义观点。
2.人的价值
人的价值是作为价值客体的人满足价值主体的人的需要的关系属性,人是价值主体和价值客体的统一。作为个人的价值包括;个人的社会价值,即个人对社会需要的满足;个人的自我价值,即个人通过自己的活动来满足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在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上,人的价值既包括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又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中的每个成员要实现个人的自我价值,首先需要把自己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创造出来,因此,人的价值并不在索取,而在贡献。在个人价值和集体价值关系上,首先要强调重视集体的、人民群众的价值和作用。这就是集体主义的价值观。
3.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意义
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把个人的命运同国家的前途结合起来,尽职尽责,多做贡献,反对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
批判资产阶级人性论的抽象价值观。所谓“人的价值就在人自身”、“人的价值就在于自由”的观点,是离开了社会和集体谈个人,离开了历史规律谈自由,离开了贡献谈获取,这是唯心主义的历史观和个人主义的价值观。
三、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略)
练习题(参阅《高分指南》的真题解读)
(一)单项选择题

1.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
A. 劳动者      B. 劳动对象     C. 科学技术    D. 管理方式          (2002年)
2.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
A.前者是个人的理想,后者是社会的目标
B.前者体现了个人价值,后者体现了人的社会价值
C.两者是彼此独立的历史发展过程
D.两者互为前提和基础                                           (2002年,文科)
3.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
A.吃喝穿住                    B.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
C.人的自觉意识活动            D.结成社会关系                      (2004年)
4.“许多事情我们可以讲一千个理由、一万个理由,但老百姓吃不上饭,就没有理由。‘民以食为天’”。这段话表明
A.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技、艺术、宗教等等活动
B.人的生理需求是历史的基础
C.人的自然属性决定着人的本质
D.人的物质欲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2006年)
5.马克思根据人的发展状况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三大形态。它们是
A. 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时间经济社会
B. 原始公有制社会、私有制社会、共产主义公有制社会
C. 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
D. 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社会              (2007年)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事物中,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范畴的有
A. 人们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                B. 人们实践活动所利用的自然资源
C. 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  D. 人们实践活动所创造的生产力
E. 规范人们实践活动的法律制度                                         (2001年)
2.下述有关历史创造者的观点中,属于唯物史观的有
A.人人创造历史                    B.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
C.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D.人们总是在既定的条件下创造历史
E.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是一致的                     (2003年)
3.2003年6月23日,《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正式发布,并于8月1日正式实施。1982年发布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同时被废止。这一变化体现了
A.政治文明的进步            B.对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维护
C.对人权的尊重和保护        D.上层建筑不断变革完善的要求
E.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                                                 (2004年)
4.有一幅广告幽默画,画的是几个行人在看一家饭店外贴的告示,上写:“快进来吃饭吧,否则你我都得挨饿。”这幅广告画的寓意有
A.生产者和消费者是相互依存的         B.生产和消费具有直接的同一性
C.利己是人的一切活动的出发点         D.商品交换活动背后隐藏着人与人的关系
E.生产关系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                           (2004年)
5.马克思指出:“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
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这表明
A.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B.社会发展过程与自然界演变过程一样都是自觉的
C.人的自觉选择在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D.人类总体历史进程是不可超越的                                      (2006年)
6.深圳青年歌手丛飞在8年时间内,捐资上百万元资助了很多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而
自己却身患癌症,负债17万元。有人这样评价他:“丛飞能够从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得到快乐。”丛飞的行为表明
A.人的价值不包含个人的价值选择和目标设计等主观方面
B.人的价值的大小取决于对社会的贡献
C.人的价值不仅表现在物质方面,更表现在精神方面
D.社会价值的实现总是以个人价值的牺牲为代价                         (2006年)
7.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中的“人”是指
A. 具体的、现实的             B. 广大人民群众
C. 作为个体的人               D. 社会全体成员                       (2007年)























第四讲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其他考试科目的关系

学习、复习提示
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理论课的考试科目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简称原理、概论、纲要、基础、时政)。这五门课程可以概括为一个统领,三个层次:以党中央的新精神、新思想为统领,三个层次一个叫基础理论课,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个叫历史课,包括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一个叫规范课,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最基础的理论。本阶段的学习除了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最基本的原理外,同时也需要宏观、整体地了解其他考试科目的重点。

第一节     形势与政策
形势与政策主要是考查现阶段党中央的新精神、新思想,这也是其他课程命题的指导思想和统领。
一、学习和掌握胡锦涛总书记2008年12月18日讲话的新精神、新思想
在《高分指南》中对讲话的新精神、新思想已有说明。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理论讨论会上,中央领导同志要求紧密联系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深入回答六个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而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为什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能搞资本主义?为什么要坚持基本经济制度而不能搞私有化或“纯而又纯”的公有制?为什么要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不能搞“三权分立”?为什么要坚持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而不能搞西方多党制?为什么要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而不能走回头路?
    这“六个为什么”涵盖了指导思想、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发展方向等重要方面,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二、    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主要思想与精神
(一)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
综观国际国内形势,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挑战与机遇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我们完全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克服困难、迎接挑战。
(二)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深化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
(三)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4.6%以内;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4%左右;国际收支状况继续改善。这里要着重说明,提出8%左右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综合考虑了发展的需要和可能。在我们这样一个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要扩大城乡就业,增加居民收入,维护社会稳定,就必须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只要政策对头,措施得当,落实有力,就有可能实现这一目标。
(四)做好今年政府工作,必须把握好以下原则:一是扩内需、保增长。二是调结构、上水平。三是抓改革、增活力。四是重民生、促和谐。
(五)    2009年七大任务
1.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2.    积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3.    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4.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5.    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6.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7.    推进政府自身建设,提高驾驭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能力。
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
国家主席胡锦涛在2009年新年贺词中指出:60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华民族发展历史新纪元。60年来,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同世界的关系也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科学社会主义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
哲学是基础,政治经济学是应用,科学社会主义是结论。
二、逻辑结构
政治经济学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四章和第五章的内容。第四章、第五章主要讲资本主义的形成、本质及发展变化。其中第四章讲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第五章讲资本主义的发展的历史进程。这两章运用马克思主义揭示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分析人类社会,揭示资本主义的本质、基本矛盾、经济规律,以及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代替的历史必然性,同时揭示了当代资本主义发展中出现的新变化及其原因,阐述如何看待这些新变化。
科学社会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六章和第七章的内容。第六章、第七章主要讲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和共产主义一定会实现。其中第六章讲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第七章讲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这两章运用马克思主义揭示的唯物辩证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分析人类社会,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一般特征,以及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长期性和社会主义社会必定胜利、共产主义一定实现的历史必然性。
三、重点内容
政治经济学的重点内容是: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论。
科学社会主义的重点内容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重要性、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正确理解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关系。

第三节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一、逻辑结构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总论。主要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产生的理论成果及其这些理论成果的精髓。第二部分是毛泽东思想体系中的两个特殊内容。主要讲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经验以及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和经验。第三部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容。这一部分可以分为四个相对独立的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基本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祖国完全统一和外交政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
二、重点内容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点内容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改革开放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第四节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一、逻辑结构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就是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和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两大历史任务而奋斗的历史。分为三编:上编是从1840年到1919年,中编是从1919年到1949年,下编是从1949年到2007年。
二、重点内容
1.掌握外国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及其与中国封建势力相结合给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掌握近代中国面临的争取民族对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富强即现代化这两项历史任务。
2.掌握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而进行的艰苦探索、顽强奋斗的历程及其经验教训。
3.联系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国内外环境,掌握中国共产党走上以共产党为领导力量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4.通过国情、国史的学习,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第五节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一、逻辑结构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包括两大部分的内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和社会主义法律
教育。
二、重点内容
核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这个核心基础上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律观的教育。
296#
ztq029005b 发表于 10-5-28 00:18:00 | 只看该作者
(3)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科学结合,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阶段。
















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活动本身的。”这段话主要说明实践的重要,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不到实践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唯心主义夸大主观能动性,也认识不到实践的重要性。
(一)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对立
1.前提或基础即世界观不同,前者是唯物主义,后者是唯心主义。
2.核心或本质不同,前者是反映论,认为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后者是先验论,认为认识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如“理念论”、“回忆说”、“生而知之”、“天赋观念”、“理性为世界立法”等。
3.认识路线(顺序)不同,前者是从物到感觉和思想,后者是从思想和感觉到物。
(二)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1.可知论,它的含义是承认人们能够认识并正确认识客观对象,即承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主张可知论的哲学家包括一切唯物主义者和彻底唯心主义者,如费尔巴哈和黑格尔。
2.不可知论,它的含义是否认人能够认识并正确认识客观对象,怀疑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怀疑科学知识的客观性和可靠性,即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不可知论的主要的代表人物是休谟和康德。
3.辩证唯物主义的可知论是彻底的科学的可知论,认为世界上只有未知之物,没有不可知之物,人的认识能力没有原则上不可逾越的界限,只要勇于实践和勤于探索,任何客观事物的奥秘终究可以被认识。对不可知论的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实践。
(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原则区别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继承和发扬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彻底坚持了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反对了唯心主义先验论,彻底坚持了科学的可知论,反对了不可知论,同时又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反映论的缺陷,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原则区别是:
1.它是彻底的科学的反映论,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反映论的狭隘性、机械性和被动直观性。
2.它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把实践作为全部认识论的基础,指明认识是主体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否认实践作用,把人的认识生物化、自然化的缺陷,即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了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
3.它把辩证法贯彻于反映论,科学地说明了人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揭示了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认识直观化、凝固化、片面化的缺陷。
二、实践的含义、特点和基本形式(见第二讲)
三、主体、客体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认识的本质
(一)主体、客体的含义
    1.主体:是指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着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人具有自然属性,但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自觉能动性,具有自然性、社会性、现实性、意识性相统一的特征。作为主体的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和劳动实践的产物,并与自然物相区别,因此,主体是社会地、历史地形成的。主体可以划分为个人主体、集团主体、社会主体、人类主体四种形式。人既是实践主体,同时又是认识主体。主体和主观这两个概念既相区别又有联系,主体是物质与精神、社会与自然的统一,是具有社会性、能动性的客观存在,它包括主观但不能归结为主观。
   2.客体是指作为主体的人进行实践和认识的对象,认识客体也是实践客体。客体和客观这两个概念既相区别又有联系,客体是主体改造和认识的对象,客观事物首先只是可能的潜在的客体,其次客观事物成为改造和认识对象时才能成为客体。客体可以划分为自然客体、社会客体、精神客体三种形式。
(二)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主体和客体是相互规定、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同时并存的,不是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两种关系,即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和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一方面,主体改造客体,消除客体的片面客观性,实现主体客体化,这就是实践;另一方面,主体反映客体,消除主体的片面的主观性,实现客体主体化,这就是认识。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的实践与认识的两个方面,是主体实践地观念地掌握客体的、实现主观和客观相统一的两种基本形式。主体和客体之间还有价值关系、审美关系等。
哲学派别    认识主体    认识客体    相互关系
唯心主义    精神    精神创造物    创造被创造
旧唯物主义    人(抽象的、生物学)    客观事物    反映被反映
辩证唯物主义    人(社会性、实践性)    改造和认识对象    改造被改造
反映被反映

(三)认识的本质
    对认识的本质问题,以往的不同哲学派别有着不同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以往哲学的合理思想,以实践为基础,从正确处理实践与认识、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中界定认识的本质。
1.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或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任何认识都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
2.对认识的本质的规定的理解:首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来源,认识既不是“生而知之”、主观自生,也不是直接来源于客体,而是通过主体能动地改造客体的实践活动中获得。其次,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原则,认识是对客体的反映或摹写,即认识是以客体为原型的,认识一定含有反映或摹写客体的内容。第三,认识对客体的反映是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特征,包括一定的选择性、重构性,而不是简单的、直接的摹写。在认识活动中反映和创造不可分,反映是有创造(有选择有重构)的反映,创造是在反映基础上反映中的有根据的创造。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认识本质的规定与理解,同唯心主义观点、不可知论观点、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划清了界限。
四、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与作用
人类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在实践和认识的相互关系中,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或实践决定认识,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其理由、内容、表现包括: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因为实践是连结主体和客体的桥梁或中介,只有通过实践,主客体才会相互接触、相互作用,使主体获得对客体的认识。
(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的需要推动认识的产生和发展,实践的发展是认识发展和科学进步的强大动力,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实践不断增强人们的认识能力,从而推动认识的发展。
(三)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四)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人类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在实践中产生的认识必须回到实践中指导实践服务于实践,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一切真知都是源于实践,都是从直接经验中发源的,但每一个时代每一个人不需要也不可能事事都亲自参加实践获得直接经验,多数知识属于间接经验的东西,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源”和“流”的关系,间接经验由直接经验转化而来。就知识的总体而言或一切知识归根到底都是源于实践。毛泽东说:“一个人的知识,不外直接经验的和间接经验的两部分。”个人知识的大多数是间接经验,因此就个人而言既要重视参加实践获得直接经验,检验和丰富间接经验,又要重视向书本和他人学习,获得间接经验,使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互促进,不断丰富和发展个人的知识。
     第二节 认识的辩证运动(认识发展的规律)
一、由实践到认识——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质变)
(一)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1.感性认识:它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通过感觉器官所获得对事物现象的认识,有直接性、具体性的特点,有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是认识的初级阶段。
2.理性认识:它是在人们感性认识基础上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有间接性、抽象性的特点,有概念、判断、推理三种主要形式,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二)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低级和高级的关系
1.两者的对立和区别是含义、特点、形式、地位不同,如上所述。
2.两者的统一和联系,首先,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或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唯物论;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辩证法,因为认识的真正任务是达到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才能有效地指导实践活动;再次,两者是相互渗透的,感性认识含有理性认识,这是因为感性认识要用概念等理性认识的形式来表达和在理性认识参与下进行,理性认识含有感性认识,这是因为它要以感性材料为基础并以语言这种具有一定声响或文字的感性形式来表达。
(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1.在理论上批判哲学史上的唯理论和经验论。唯理论否认感性认识的重要性,片面夸大理性认识的作用,认为只有理性认识才是可靠的,它不依赖于感性认识。经验论则否认理性认识的重要性,片面夸大感性认识的作用,认为只有感性认识才是可靠的,不必上升到理性认识。唯理论和经验论都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分。
2.在实际工作中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教条主义者夸大书本作用,轻视感性经验,把马克思主义当作僵化的教条,犯了类似经验论的错误。经验主义者片面夸大经验的作用,轻视科学理论,把局部经验当作普遍真理,犯了类似经验论的错误。这两种主观主义的错误既是唯心主义又是形而上学。
(四)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
1.勇于实践,获得丰富而真实的感性材料。
2.勤于思考,在理性思维中对丰富的感性材料进行改造制作,造成概念和理论系统。
二、由认识到实践——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质变)
(一)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认识的需要和要求,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修正、丰富和发展。
    2.实践的需要和要求,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才能指导实践、服务于实践,实现改造世界的目的。
(二)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
   1.指导实践的理性认识应当或尽可能是正确的。
2.要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3.理论回到实践中,必须为群众所掌握。
三、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一)认识运动的反复性
  1.含义:认识运动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的不断反复的过程,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要经过多次反复,以达到预期的结果为标志,才算完成。
    2.理由:一是认识要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包括认识手段和客观对象的限制;二是认识要受到主观条件的限制,包括认识主体的精神肉体状态和能力、努力程度的限制。
(二)认识运动的无限性
  1.含义:认识运动是无限发展、没有终点的。
    2.理由:作为实践和认识的对象的物质世界及其发展是无限的,实践是无限的,因而认识就是无限的。人类的认识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
四、认识发展的规律(认识辩证运动的原理)及其重要意义
(一)认识发展的规律
    毛泽东指出: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二)重要意义
1.坚持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割裂两者统一的“左”的或右的机会主义错误。
    2.坚持尊重群众的实践,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党的群众路线的认识路线。认识辩证运动的原理是无产阶级的群众路线的重要哲学基础。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实践和认识的主体。认识在实践中产生、检验、丰富、发展并指导和服务于实践,就是认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所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党的群众路线是一致的。
第三节  真理发展的规律
一、真理及其客观性
(一)真理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是符合客观事物和规律的认识。
(二)真理的根本属性是客观性。真理同任何认识、意识一样,都是内容的客观性和形式的主观性的统一,但真理的根本属性是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即客观真理有两层含义,首先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中含有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真理正确地揭示了客体的客观内容,不含有同客观实际相违背的主观成分,具有真实的客观内容;其次是指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社会实践也是客观的。
(三)真理是具体的。列宁指出:辩证法的基本原则是:“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真理是具体的是由真理的客观性所决定的,是指任何真理即主观同客观的一致都是在特定条件、范围的限定下,主体的认识同特定对象的一致或符合。如果超出了这些具体限定,正如列宁所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真理是具体的”原理的内容和要求是:
1.真理是有条件的,离开了具体的时间、地点、条件,抽象地谈论真理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2.真理是全面的,是事物多方面本质规定的综合,片面地谈论真理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3.真理是历史的,是一个过程,静止地谈论真理是形而上学观点。
(四)坚持真理客观性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反对唯心主义真理观。唯心主义以各种不同方式宣扬主观真理论,否认认识和真理的客观内容,如认为真理是思想形式、多数人承认的就是真理、有用的是真理、圣人之言是真理等。坚持真理是具体地观点,反对抽象地谈论真理的唯心主义观点。
二、真理和谬误
(一)真理和谬误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首先,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的,两者有着原则的界限,前者是正确认识,后者是错误认识,在一定范围内的对立是绝对的。两者是不能相互包含的。
    其次,真理和谬误同属认识范畴,两者又是统一的。一方面,真理和谬误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这是真理发展的一个规律。另一方面,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真理向谬误转化,主要有三种情况: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只适用于一定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这个条件和范围就会变为谬误;真理是一个过程,否认这个过程就变为谬误;真理是全面的,片面地对待真理就会变为谬误。谬误向真理转化,也有三种情况:一是由于真理超出一定条件和范围而变为谬误的,恢复真理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二是错误往往是正确的先导,失败常常是成功之母,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能够达到对事物的正确认识;三是在批判谬误中发现和发展真理。
(二)真理和谬误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坚持和发展真理,勇于同谬误作斗争,树立为真理而奋斗的理想。
三、真理的绝对性(绝对真理)和真理的相对性(相对真理)
(一)同一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是真理的绝对性和真理的相对性
1.真理的绝对性或绝对真理的含义有两个方面:一是任何真理都有其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即承认真理的客观性;二是指人类的认识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每一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对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即承认世界的可知性。
    2.真理的相对性或相对真理的含义是指正确认识的有限性。有两个方面:一是从认识广度上说任何真理都只是一定范围的正确认识,有待扩展;二是从深度上说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事物和规律的近似的正确认识,有待深化。
(二)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它们是同一真理的两种不同的属性,它们的统一表现为;
1.相互联结、渗透,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任何相对真理中,都包含有绝对真理的颗粒;绝对之中有相对,相对是绝对的一个成分,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之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2.辩证转化,真理是由相对不断走向绝对的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任何真理都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的一个环节,这是真理发展的又一个规律。
(三)这一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首先,树立坚持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态度。马克思主义作为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因此对它的科学态度就是坚持和发展的统一,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中国特色杜会主义理论就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其次,反对形而上学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绝对主义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教条主义、经验主义是绝对主义的表现。相对主义否认真理的绝对性,夸大真理的相对性,把真理的相对性夸大为主观随意性,陷入唯心主义的诡辩论。
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一)理由: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优点决定的。真理的本性是主观同客观相符合,认识不能检验认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不能回答人的认识是否正确,只有能把认识和客观事物联系起来进行对照的社会实践才能作为标准。实践不仅同理论一样具有普遍性的优点,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优点。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就是指实践本身是客观的物质活动,是直接的现实,实践能把认识变成直接的现实,产生客观的物质结果,从而就可以检验认识是否同客观现实相符合,一般情况下,认识在转变为现实中,达到了预期的结果的就是真理。
(二)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客观性和唯一性。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实践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过程性和历史局限性。承认实践标准的确定性(绝对性)和不确定性(相对性)的统一就是坚持真理标准问题上的辩证法。
(三)实践检验与逻辑证明:逻辑证明是指从已知的前提包括概念、判断出发,经过推理,推出某种结论的思维方法与过程。逻辑证明在人类认识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它是探索真理、论证真理和发展真理的重要手段,是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是建立科学理论体系的重要途径,对实践活动提供理论的指导和依据,也是人们进行科学化决策的方法与依据。但是,逻辑证明不能代替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实践标准,这是因为逻辑证明只能证明结论同前提的一致性、合理性,而不能证明结论的真理性,因为逻辑证明的结论、前提、逻辑规则都是在实践基础上产生又必须接受实践的最终检验。因此,人们在改造世界、认识世界的活动中,既要重视和发挥逻辑证明的作用,更要始终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并在实践基础上把两者统一起来。
五、真理和价值的关系
(一)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是人类活动的基本的内容,两者密切联系、不可分割,人们为了研究在思维活动中把它们分开。人类认识世界的直接目的是达到对世界的真理性认识,人类追求真理的最终目的则是为了改造世界,实现世界满足人类的需要包括自身生存、发展、享受的需要,即创造价值的需要。
(二)真理和价值的区别:两者的含义或规定不同,真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正确认识,主观同客观的一致;价值是在实践基础上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属性即客体对主体的有用性,客观同主观的一致。两者的侧重点不同,真理侧重于客体性、条件性、统一性原则,价值侧重于主体性、目的性、多样性原则。
(三)真理和价值的联系: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是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活动的两个既相区别又相统一的中心内容,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相互补充;两者互为前提、互相适应;两者相互引导,从价值走向真理,从真理走向价值;两者在实践基础上统一起来,在实践中产生、检验、丰富和发展。
(四)真理和价值的关系的实践意义: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活动中把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统一起来,以邓小平同志的“三个有利于”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是非(真理)得失(价值)的标准。
第四节  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一、辩证思维的实质意义
(一)辩证思维的实质是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对客观事物的辩证过程的能动反映的活动与结果,同形面上学思维根本对立,核心内容是在对立统一中思维。辩证思维就是主观辩证法,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辩证发展规律的自觉反映。
(二)辩证思维的意义,只有辩证思维才能对客观事物的辩证发展进行正确的概括,上升到科学的理性认识,建立科学的理论体系。
(三)辩证思维的基本原则是观察的客观性,列宁在《辩证法要素》一文中列为第一要素的就是“观察的客观性(不是实例,不是技节之论。而是自在之物本身)。”观察的客观性就是要求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认识世界,使观察所得到的感性材料是真实的、全面的、丰富的,保证辩证思维有可靠的前提。
二、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辩证思维方法是达到辩证思维的手段、途径。基本的方法有:归纳与演绎的统一,分析与综合的统一,抽象与具体的统一,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一)归纳和演绎:归纳是指从许多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特点是从个别到一般,从特殊到普遍。演绎是指从一般的概念、原理推理出个别结论的思维方法。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归纳是演绎的基础和补充,演绎是归纳的前导和补充。
(二)分析和综合:分析是在思维中把认识对象整体分解为各个组成部分,分别加以研究和认识的思维方法,特点是从整体到部分。综合是把各个部分联系起来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和认识的思维方法。特点是从部分到整体。分析和综合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前导,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互相过渡。
(三)由抽象上升到具体:抽象是指思维对客观事物某种属性的反映,是抽取和撇开的统一。具体是指思维的具体,是许多规定的综合,多样性的统一。由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就是认识
297#
ztq029005b 发表于 10-5-28 00:21:39 | 只看该作者
第一讲  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辩证的唯物论
学习、复习提示:
(1)从古至今的哲学都要回答世界的本质和状态是什么?这就是哲学史上的本体论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的本质和辩证发展规律的理论。本讲讲述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本质的理论,下一讲讲述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发展的理论。
(2)本节的世界本质论内容包括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实践观、意识观三大观点和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两大原理,也就是“三观两原理”。
(3)本节的教学目的要求:重点是学懂学会物质、运动、实践、意识四个概念及物质和意识、物质和运动、运动和静止、主体和客体四对关系,包括概念的依据、含义、区别、联系及意义。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一)物质的定义
1.马克思主义以前的物质观
     在人类的现实生活中,存在着物质和精神现象,这是成人所公认的。在自然科学中也有物质(实际上是物体)的概念。
     在哲学的演化进程中,哲学家们都要回答世界的本质是什么?是物质还是精神?物质又是什么?
    (1)物体,如水、火、气是万物的始基、本原,这是一种直观的猜测;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以自然科学成果(道尔顿的原子论)为依据,认为物质就是原子。它们的共同缺点是把个别等同于一般,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2)唯心主义观点:坚持世界的本原是精神,认为物质是精神的产物、表现和创造物。
2.恩格斯的说明
(1)“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2)“物质本身是纯粹的思想创造物和纯粹的抽象。当我们把各种有形地存在着的事物概括在物质这一概念下的时候,我们是把它们的质的差异撇开了。因此,物质本身和各种特定的、实存的物质不同,它不是感性地存在的东西。”
(3)恩格斯的上述论述说明:①“物质本身”或物质的概念的来源是我们对各种有形存在的物、事物也就是能感觉得到的东西的抽象;②物质概念概括的是各种实存事物的共同属性;③各种实存的物、事物是感性地存在着的东西,即我们可以感觉到的东西(客观存在),而物质作为概念是在人的头脑中、意识中存在。
3.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
(1)“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这里所说范畴是指的基本概念,复写、摄影、映象、反映是同一序列或相似的概念,指的都是人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是以被模写的被反映的东西的客观实在为前提的。对列宁的物质定义可表述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又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2)理解
①列宁的物质定义是通过同意识的关系而不能通过属加种差来界定的,因为物质是最普遍的概念、最大的类,没有任何一个类是它的属。
②物质的内涵、物质的唯一特性或本质属性是客观实在性即主观(意识)之外的一切事物的共同属性。
③物质的外延包括一切自然的、社会的具有客观实在性的事物。
(3)意义
①坚持了唯物主义观点、可知论观点,反对唯心主义、不可知论、二元论的观点。
②坚持了辩证法观点,反对形而上学观点。
③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反对了历史唯心主义观点。
总之,列宁的物质定义体现了既唯物又辩证的彻底唯物主义观点,揭示了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和万物统一的基础,物质对于意识具有客观性、独立性、根源性、可知性和辩证性,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具有本体论、认识论的意义,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二)物质与运动
物质与运动是不可分的,客观实在是物质的内涵和唯一特性或本质属性,运动则是物质
的固有属性、存在形式。运动与静止也是不可分的。
1.运动的定义
    (1)“运动,被理解为存在方式,被理解为物质的固有属性这最一般意义来说,囊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变动起直到思维。”
(2)对恩格斯上述所述的理解是:运动是指物质的存在形式和固有属性(根本属性),包括宇宙间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变动到复杂的思维活动。变化是运动的内涵,思维的变化是物质运动的产物和反映。
(3)物质运动形式:从低级简单运动形式到高级复杂运动形式,可分为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和社会的五种形式,思维、意识的运动同物质运动形式具有同一性。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及意义
     (1)物质和运动密不可分,“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一样,是不可想象的。”它们之间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2)运动和物质本身一样,是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
     (3)离开了运动谈物质,认为物质是不运动的,这是形而上学观点;脱离了物质谈运动,就把运动看成是精神的运动,这是唯心主义观点。承认世界是物质的,又要承认物质是运动的,这才是唯物、辩证的观点。
3.运动与静止
    (1)静止:是指物质运动的特殊状态,相对于某一参照系,事物没有发生某种特定的变化或事物的性质保持不变或处于量变状态。
(2)辩证法认为静止状态是特殊的、暂时的、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形而上学的静止的观点认为静止状态是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
    (3)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承认事物具有质的稳定性,静止是物质分化的根本条件,为运动提供量度。
(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总体上说它们是对立统一、整体与局部、相互渗透、绝对与相对的关系。
(5)意义:坚持运动与静止相统一的观点认识世界,反对只承认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即诡辩论观点,也反对把静止绝对化的形而上学观点。
(三)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
1.含义:时间、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时间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具有一维性或不可逆性的特点。空间指运动物质的广延性,具有三维性特点。
2.物质运动与时空密不可分。
3.时空的绝对性与相对性、无限性和有限性。
4.坚持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反对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时空观。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
实践观问题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普遍关注的现实和理论热点。邓小平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指导我国的改革开放,重新恢复发展了党的思想路线,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沿着又快又好的方向前进。与之相适应我国理论界进行了认真的反思、热烈的讨论、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积极的公认的成果。从2001年开始,在考研政治理论考试大纲中,在原来的“辩证唯物论”部分加进了“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强调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强调实践的观点不仅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而且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不仅具有认识论、历史观的意义,而且具有世界观的意义,因为物质世界并不是纯粹自然界,也还包含人类的实践活动及其结果。但仍坚持物质本体论,反对实践本体论。
(一)实践的本质、基本特征、基本形式及地位
1.实践的本质
实践是指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对象性活动。这一定义有两方面含义:
(1)是指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具有物质的性质和形式的特点,这是实践活动同意识活动的本质区别。
(2)是指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具有主体性特点,这是实践活动同自然物、动物活动的本质区别。主体性是指人在主体与客体关系中的地位、能力、作用和性质,核心是人具有能动性问题。动物没有主体性。
2.实践的基本特征
(1)客观现实性;
(2)自觉能动性;
(3)社会历史性。
3.实践的基本形式
(1)生产实践;
(2)处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
(3)科学实验。
4.实践是人的存在的基本方式
      实践在人类生活中具有基础和根本的地位。这是因为:
(1)实践是人类生存的前提,是人的生命之根、立命之本。
(2)实践是人类同动物的根本区别。
(3)实践是人的本质即社会关系总和的基础。
(二)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作用
1.实践的主体、客体、中介的含义
     实践由主体、客体、中介构成。
    (1)主体:是指从事实践活动的人,其社会结构有个人、集团、社会和人类四种形式。
(2)客体:是主体活动对象的总和,有自然、社会、精神三种形式。
(3)中介:是指把主体和客体联系起来的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这些工具、手段的程序和方法。
2.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
(1)从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特点和实质看,是目的和手段、创造者和被创造者、能动者和受动者的关系。在实践中,客体限制主体、主体超越限制的关系,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
(2)从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内容和结果看,包括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双向运动的两个方面,这是人类实践活动的本质内容。
①主体客体化,是指人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转化为对象物。人的本质力量包括人的自然力、智力、意志、情感、创造力等的总和。
②客体主体化,是指客体从客观存在的对象形式转化为主体本质力量的因素。
3.人对物质世界实践把握的基本环节
     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是通过实践的目的、手段和结果的过程实现的。实践运行过程包括三个基本环节。
    (1)确立实践的目的和方案。
    (2)实践主体依据目的、方案通过一定的手段作用于客体。
    (3)完成、检验和评价实践活动的结果,并根据实践结果修正目的、方案,对实践活动进行反馈调节。
     这三个环节构成了人的实践的运行机制,并通过它们实现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
(三)实践与世界的二重化
人类的实践活动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实践
不仅具有认识论意义,更重要的是具有世界观的意义。
1.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分化与统一
2.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分化与统一
3.实践的世界观意义
    实践改造自然,不仅是改变自然物的形态,更重要的是在自然物中灌注了人的需要、目的和本质力量,使其从自在之物转化为“为我之物”,从而创造出按照自在世界本身的运动不可能产生的事物。通过人类实践改造过的世界已不是原初的自在世界了,所以,实践具有世界观的意义。其表现是:
  (1)实践创造出一个同自在世界既对立又统一的人类世界。
(2)实践使人类世界处在不断发展中。
三、辩证唯物主义的意识观
(一)意识的产生、本质和能动作用
1.意识是物质世界高度发展的产物
(1)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社会的产物。
     恩格斯:“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而精神本身只是物质的最高产物。”
2.意识的本质
(1)人脑的机能和属性。说明人脑是意识产生和存在的物质条件和生理基础。
(2)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说明意识的内容源于客观,意识形式是主观的,是主观和客观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主观和客观的关系是意识和物质关系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不同于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
马克思:“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3.意识的作用
(1)意识能动性的含义:又称主观能动性或自觉能动性,是指意识具有通过指导实践改造世界和认识世界的能力。
(2)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
②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③意识活动具有对生理活动的调控性;
④意识活动具有对客观世界的反作用性。
(3)坚持唯物的辩证的意识观,反对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意识观,又要反对庸俗唯物主义的意识观。庸俗唯物主义是旧唯物主义最肤浅、最粗俗的形式,承认物质是惟一的实在,但庸俗解释意识,把意识直接归结为物质,“是脑物质的分泌物”,取消了意识和物质的区别。
四、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一)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马克思:“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毛泽东:“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
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有关论述,我们把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概括为三点区别、三点联系:
物质是客观存在,意识是主观存在;物质是根源,意识是派生;物质不能代替意识,意识不能代替物质。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物质可以变成意识,意识可以变成物质;意识和物质具有同一性。
(二)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1.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不同哲学派别的对立
    (1)一元论与二元论的对立:承认只有一个本原和二个本原的对立。
    (2)一元论中还有唯物主义一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的对立,即承认一个本原是物质和精神的对立。
2.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世界的统一性问题,讲的是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没有统一性,即有没有共同的本质或本原。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1)恩格斯的论述:
    “世界的统一性并不在于它的存在,尽管世界的存在是它的统一性的前提,因为世界必须存在,然后才能是统一的。在我们的视野的范围之外,存在完全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世界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而这种物质性不是由魔术师的三两句话所证明的,而是由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长期的持续的发展所证明的。”
   (2)列宁的论述
    “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什么也没有,而运动着的物质,只有在空间和时间之内才能运动。”
(3)原理表述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统一于物质,物质就是客观实在。
这是对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完整表述,不同于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以往唯物主义的一元论。世界的统一性是指世界具有共同的本质。统一性存在于多样性之中,统一性是多样性的本质和依据,千差万别的事物及其形态都是物质的具体表现,意识或精神现象是物质的最高产物、特殊表现和反映。
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人是物质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从自然界分化出来并不意味着脱离了自然界,他们仍然是物质的血肉之躯,他们的身体和头脑仍然是物质自然界的一部分,他们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资料也只能取之于物质的自然界。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在人类社会产生以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还要以自然界为基础。离开了自然界,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便无法进行,脱离一定的自然环境的社会是不可能存在的。
第二,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仅仅停留在意识或思想的范围内,人类是无法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
第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关系,它的客观性与自然物的客观性完全一样,即社会存在的物质性与自然存在的物质性完全一样。而且,对人们的意识起决定作用的恰恰是人们的社会存在。
3.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练习题(参阅《高分指南》的真题解读)
(一)单项选择题
1.《坛经》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段话表明惠能关于运动的基本观点是
  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
  C.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   D.精神是运动的主体               (1996年)
2.“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个命题表明
  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B.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C.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D.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 (1999年)
3.相信“意念移物,甚至相信可以用意念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就是信奉
  A.主张精神主宰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唯心论
  B.主张精神是脱离人脑独立存在的客观唯心论
  C.认为人的思想是特殊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
  D.认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实践唯物主义                                (2000年)
4.“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
  A.主张物质和意识具有统一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主张思想就是物质的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C.认为世界是绝对精神外化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2001年)
5.在人与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人与世界同时得到了改变,并获得日益丰富的内容。造成这一变化的基础是
A.自然界自身的运动     B.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
C.人的实践活动         D.工具的制造与使用                           (2003年)
6.广大农民在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要富口袋,先富脑袋”。这一说法在哲学上的含义是
A.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     B.精神的力量可以变成物质的力量
C.精神的力量可以代替物质的力量       D.先有精神,后有物质           (2005年)
7. 世界上惟一不变的是变化。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A.变是世界的本质             B.世界上只有变,没有不变   
C.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    D. 变与不变是绝对对立的            (2006年)
8.“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形象地表达了动和静的辩证关系是
  A.静不是动,动不是静       B.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C.动是必然的,静是偶然的   D.动是静的原因,静是动的结果            (2007年)
系            (2000年)
(二)多项选择题
1.鲁迅说过“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神思,所谓‘天马行空’地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却是三只眼,长颈子,也就是在正常的人体身上增加了眼睛一只,拉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这段话说明,人们头脑中的鬼神观念是
  A.头脑中主观自生的          B.人脑对客观世界的歪曲反映
  C.人脑对鬼神的虚幻反映      D.可以从人世间找到它的原型
  E.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塑造出来的                                       (1998年)
2.中国古代哲学家方以智指出:“气凝为形,蕴发为光,窍激为声,皆气也。”这句话在哲学上表达了
  A.多元论的思想            B.万物都是物质的不同表现形式的思想
  C.朴素辩证法的思想        D.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的思想
  E.物质运动形式多样化的思想                                          (2000年)
3.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来看,“画饼不能充饥”,这是因为转移的客观实在。物质世界的状态是什么?唯物辩证法回答:物质世界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唯物辩证法作为理论和学说不过是对物质世界运动、变化、发展的普遍规律的正确概括与总结。
(一)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
1.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为自然科学的新发展不断证明
     恩格斯的论述:
(1)“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时,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
(2)“由于三大发现(指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进化论)和自然科学的其他巨大进步,我们现在不仅能够说明自然界中各个领域内的过程之间的联系,而且总的说来也能说明各个领域之间的联系了。这样,我们就能依靠经验自然科学本身所提供的事实,以尽乎系统的形式描绘出一幅自然界联系的清晰图画。”
唯物辩证法作为科学的理论,必须以客观事实为根据,在此基础上通过概念、判断、推理、论证、反驳等思维形式表述其认识。
2.联系及其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条件性
(1)分别说明各概念的含义。
(2)分别说明各概念的意义。
①承认其客观性就是坚持唯物主义观点,否认其客观性就是坚持唯心主义观点
②承认联系及其普遍性、多样性、条件性就是坚持辩证法观点,否认则就是坚持形而上学观点
3.联系与系统
(1)系统的含义:系统是指事物由两上以上的相互联系的要素所构成(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与联系的不同在于联系只是讲事物之间或事物诸要素之间的关系。20世纪以来出现了同系统思想相关的许多新的科学理论、工程技术。许多哲学教材也提出了系统的概念。
(2)系统的根本属性或固有属性是整体性
系统有哪些属性?有不同的概括,比如说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开放性,也有说具有整体性、稳定性、适应性、历史性的特点,其整体性是公认的,实际上这是讲整体与部分(要素)的关系。其主要观点:(1)相互依存,整体由各部分构成,产生各部分所不具有的新性质、新功能,部分也要依赖整体,离开整体的部分就会失去在整体中的性质与功能;(2)在性质与功能上的相互渗透、相互包含;(3)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
(3)联系观点与系统观点的关系
①联系观点包括系统观点;
②系统观点是联系观点的具体化与深化。
系统思想、系统观点在现代科学、现代工程技术、现代社会生活很有意义,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就是系统思想、系统观点的体现和应用。
(二)物质世界的永恒发展
1.联系和发展密切联系、不可分割
     (1)联系引起运动,运动体现联系
      恩格斯说:“这些物体是互相联系的,这就是说,它们是相互作用的,并且正是这种相互作用构成了运动。”
(2)运动、变化、发展的区别与联系
唯物辩证法把运动、变化、发展结合起来表述自己的发展观。运动、变化、发展是同一序列的概念,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①运动作为物质的固有属性是指事物的一般变化和过程,标志事物变动不居的动态过程。
  ②变化是指运动的一般内容,即运动的多样性,运动的不同过程、状态、趋向等。
③发展是指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上升性、前进性的变化。
2.发展的含义、实质、过程
3.联系、发展的规律和人的自觉活动
     (1)规律的含义与特点
①规律:亦称“法则”,是指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中本质的联系和必然的趋势或是指事物发展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②规律的特点:具有稳定性、重复性的特点,普遍性特点,客观性特点。(各家说法并不完全一致)
  (2)客观规律和人的活动的关系
①规律是客观的,等价的说法还有: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不能改造、改变、创造、发明、消灭、完善规律等;
②规律是可以认识的、发现的,也可以完善或深化对规律的认识;
③规律是可以利用、驾驭的,人们可以改变规律的实现形式来为自己服务。
  (3)这一辩证关系观点的意义
  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扬主观能动性统一起来,在实践中认识客观规律,尊重客观规律,利用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在实践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勤于实践、勇于实践,勤于思考,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实现两者的统一。
(三)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
1.辩证法的三种基本历史形态
     按照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关于辩证法是普遍联系和发展的思想,辩证法的三种基本历史形态是:
    (1)朴素辩证法,亦称古代辩证法,承认万物皆变、万物皆流,具有猜测性、直观性的特点,没有自然科学的依据,同朴素唯物主义相结合。
(2)唯心主义辩证法,以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为最高成就,是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精神的基础上的辩证法。
(3)唯物辩证法、是承认世界的本原或本质是物质的基础上的辩证法,也就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
2.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
(1)客观辩证法:是指自然界、人类社会本身固有的辩证运动规律。恩格斯说:“所谓的客观辩证法是在整个自然界中起支配作用的。”
(2)主观辩证法:亦称“思维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相对。恩格斯指出:“所谓主观辩证法,即辩证的思维,不过是自然界中到处盛行的对立中的运动的反映。”
(3)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两者的关系实质上是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
①唯物辩证法认为:客观辩证法是第一性的,主观辩证法是第二性的,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主观辩证法依赖于客观辩证法。作为学说和理论的唯物辩证法,其所反映的内容是客观辩证法,其观念形态或理论形态是主观辩证法。
②唯心辩证法认为:主观辩证法是第一性的,客观辩证法是第二性的,客观辩证法是主观辩证法的产物和表现。
3.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1)唯物辩证法的科学定义
    恩格斯: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辩证法被看作关于一切运动的各个最普遍的规律的科学。这就是说,辩证法的规律无论对自然界中和人类历史中的运动,或者对思维的运动,都必定是同样适用的。”
(2)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方法论
①唯物辩证法坚持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矛盾的观点与方法。
②形而上学则坚持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否认矛盾的观点与方法。
恩格斯指出:“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虽然在依对象的性质而展开的各个领域中是合理的,甚至是必要的,可是它每一次迟早都要达到一个界限,超过这个界限,它就会变成片面的、狭隘的、抽象的,并且陷入无法解决的矛盾,因为它看到一个一个的事物,忘记了它们互相间的联系;看到它们的存在,忘记它们的生存和消逝;看到它们的静止,忘记它们的运动;因为它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3)上述有关概念列表如下:

客观辩证法第一性
唯物辩证法              主观辩证法第二性
辩证法            唯心辩证法              主观辩证法第一性
形而上学                                  客观辩证法第二性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形而上学唯心主义

二、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恩格斯说:“辩证法的规律是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历史中抽象出来的。辩证法的规律无非是历史发展的这两个阶段和思维本身的最一般的规律。它们实质上可以归结为下面三个规律:
量转化为质和质转化为量的规律;
对立的相互渗透的规律;
否定的否定的规律。”
(一)质量互变规律
质量互变规律,亦称“量变质变规律”、“量变到质变的转化规律”、“量转化为质和质转化为量的规律”。这一规律是揭示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状态与形式。
1.质、量、度的含义及其认识意义
2.量变、质变及其相互关系
(1)量变、质变的含义与两种基本形式
(2)量变与质变的对立统一关系
①相互区别;②相互联系;③相互渗透;④相互转化。
(3)规律的概括
  由量变到质变,又由质变到量变,不断地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构成了事物发展的无限过程。
3.质量互变规律的方法论意义
      可以从理论上、政治上、实践上分别加以说明与发挥。
(二)对立统一规律
在中国哲学史上和欧洲哲学史上都有对立统一规律的研究和对立统一思想的表述,古代是朴素的猜测与阐述,如中国的“相反相成”,古希腊的“统一物是由两个对立而组成的”等。近代德国哲学家第一次以唯心的形式系统地阐述对立统一规律。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唯物辩证法,也创立了对立统一规律的科学形态。列宁、毛泽东高度重视对立统一规律与学说。毛泽东在他的《矛盾论》著名哲学论文一开头就指出:“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法则,是唯物辩证法最根本的法则。”列宁说:“就本来的意义讲,辩证法是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的矛盾。”列宁常称这个法则为辩证法的本质,又称之为辩证法的核心。
当前,中国许多哲学原理教材,主要以毛泽东的观点和阐述为依据来编写与讲述。
1.矛盾、矛盾的基本属性
(1)矛盾的含义
矛盾在语言学上有多种用法,矛和盾是古代两种作用不同的武器,矛盾辞源在中国最早出自《韩非子•难—》,“楚人有鬻楯与矛者,誉之曰:‘吾楯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楯,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后来,“矛盾”连用,比喻言语或行为自相抵触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矛盾一词是泛指事物相互抵触与排斥,既可作名词解,也可当动词解。在形式逻辑中,矛盾是人们在使用概念、判断时,发生了两个概念、两个判断之间不合逻辑规则的相互排斥、相互冲突,这是不允许的,是应当排除的。唯物辩证法所讲的矛盾是客观矛盾、辩证矛盾,思维中的矛盾是对客观矛盾的反映和认识。不要把唯物辩证法所界定的矛盾同其他的说法相混同。
唯物辩证法所讲的矛盾,是指不同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的诸要素之间的(对立面之间)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既相互排斥又相互吸引的关系,简言之,即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在哲学中讲概念或范畴(基本概念)主要有三种:实体、属性、关系,矛盾属于关系范畴。
(2)矛盾的基本属性:斗争性与同一性
①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双方的互相排斥、互相否定。唯物辩证法所讲的“斗争”是一个含义广泛的哲学范畴,它有最大的普遍性和概括性,有极为丰富的内容和无限多样的表现形式。凡是自然、社会和思维领域中的一切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的趋向,如无机界的排斥,生物界中的生存竞争,社会领域的阶级斗争,人民内部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思想理论领域不同意见的争论,等等,都是矛盾斗争的不同表现形式。不能把矛盾斗争仅仅归结为政治斗争、敌我斗争。与矛盾的同一性相对应。
②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双方的互相依存、互相贯通。与矛盾的斗争性相对应。
在辩证法中,“辩证同一性(或统一性),亦称“矛盾同一性”、“具体同一性”,具体体现了对立面互相依存、互相制约、互相贯通、互相渗透和互相转化的关系。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把矛盾同一性概括为两种情形:“第一,事物发展过程中每一种矛盾的两个方面各以和它对立着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第二,矛盾着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向着其相反的方面转化。这些就是所谓同一性。”
在唯物辩证法中,同一与统一是一样的,但有多种用法、多种含义。
①矛盾的同一性或统一性。
②抽象的同一性,是指每一个事物都与自身同一,一切都是永恒的,即a=a,这是形而上学同一性,无差别、无矛盾和凝固不变的绝对等同。
③指符合、一致,如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④指共同性,与特殊性、多样性对称,如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⑤直接同一性,是辩证同一性的一种具体形式,指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一方直接是它的对方,是对立的两个方面的直接重合或融为一体。如马克思说生产和消费具有直接同一性,这是有差别、有条件的同一,再如一事物的质和该事物具有直接同一性。
⑥密切联系、不可分割,如坚持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主观和客观的统一等。
(3)矛盾斗争性和同一性的关系
它们是对立的关系,既相区别又相联系。
①相互区别
列宁说:“对立的统一(一致、同一、均势),是有条件的、一时的、暂存的、相对的。互相排斥的对立的斗争则是绝对的,正如发展、运动是绝对的一样。”
毛泽东在《矛盾论》中以事物的量变状态即相对静止状态和质变状态即显著地变动状态为依据做出解释,认为量变状态体现对立的统一,而矛盾的斗争贯串于从量变到质变的全过程,由此得出结论:“对立的统一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而对立的互相排斥的斗争是绝对的。”
②相互联系
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因为同一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是包含着差别和对立的具体的同一。
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没有同一性就没有斗争性,因为斗争存在于相互依存和联结中。
③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关系的意义
坚持在矛盾双方的对立中把握它们的同一,又在它们的同一中把握对立。
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矛盾对事物发展的推动作用,只有在矛盾同一性和矛盾斗争性的相互作用的联系中才能实现。
(1)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①矛盾双方在相互依存中,利用对方的发展,使自己得到发展;
②矛盾双方在相互包含中,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③矛盾双方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而转化得到发展,并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
(2)矛盾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①斗争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变化,促使事物的量变;
②斗争促使矛盾双方地位或性质转化,促使事物的质变;
  毛泽东的结论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
3.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内因与外因
     (1)内因和外因的含义
    ①内因是指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内部原因,即事物自身的矛盾。
②外因是指事物的外部原因,是指一种事物和其他事物的外部联系和外部矛盾。
(2)事物发展过程中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
毛泽东指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这一观点说明任何具体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都是内因与外因的统一,事物的内部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规定事物发展方向的第一位的根本原因;所谓事物的外部联系则是第二位的原因,可以加速或延缓事物的发展进程;但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根据是指决定事物存在、发展的内部原因,是事物内部固有的根本矛盾,事物运动的根源;条件是指制约和影响事物存在、发展的外部因素。
(3)这一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①理论上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统一的观点,坚持内因论,反对外因论,也要反对忽视外因的片面观点。
②实践上坚持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统一。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矛盾的普遍性
①含义:毛泽东说:“矛盾的普遍性或绝对性这个问题有两方面的意义。其一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是说,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这就是说,矛盾无处不在处处在,无时不有时时有。毛泽东还认为“差异就是矛盾”,差异、矛盾激化、对抗是矛盾发展的不同状态。
②意义:坚持矛盾普遍性观点的意义是(1)坚持矛盾的客观性、普遍性就是坚持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反对在此问题上的唯心主义、形而上学观点。(2)坚持联系的普遍性是科学认识的前提,人们在改造世界、认识世界过程中,要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
(2)矛盾的特殊性
①含义:根据毛泽东的阐述,把矛盾特殊性概括为矛盾之间或矛盾诸方面之间相互区别的特点和特殊本质。
②矛盾特殊性的主要表现:
矛盾性质的特殊性。如自然界矛盾与社会矛盾的不同,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的不同。
矛盾的地位与作用的特殊性。事物发展进程中有根本矛盾与非根本矛盾、基本矛盾与非基本矛盾、主要矛盾与非主要矛盾、矛盾主要方面与非主要方面等的区分。
矛盾解决形式的特殊性。
第一,矛盾的一方克服另一方,例如自然界中物种的优胜劣汰。
第二,矛盾双方“同归于尽”,为新的对立双方所取代,例如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两大对抗阶级的矛盾,其矛盾的最终解决是两大对抗阶级的“同归于尽”。
     第三,矛盾双方经过一系列的发展而“融合”成一个新事物,如城乡矛盾、脑体矛盾的最终解决。
     (3)坚持矛盾特殊性观点的重要意义
     列宁、毛泽东在革命实践中为了批判教条主义和克服教条主义的不良影响,在理论上重视矛盾特殊性观点的阐述和应用。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就在于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认识矛盾的特殊性是认识事物的基础、区分不同科学的根据、解决矛盾的前提。
     (4)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毛泽东指出:“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关系,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这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
①关系
相互区别
相互联系
相互转化
     ②意义:包括理论、政治、实践多方面
5.矛盾力量的不平衡性
      毛泽东指出:“在矛盾特殊性的问题中,还有两种情形必须特别地提出来加以分析,就是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
      (1)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含义、关系、意义;
      (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含义、关系、意义;
     (3)矛盾力量的不平衡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揭示事物发展的方向、趋势和道路的规律。
恩格斯说:“否定之否定这个规律在自然界和历史中起着作用,而在它被认识以前,它也在我们的头脑中不自觉地起作用,它只是被黑格尔第一次明确地表述出来而已。”
1.辩证的否定观或原理
2.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内容、形式与特点
3.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意义
三、物质世界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物质世界的联系和发展是通过一系列的基本环节而得以实现的。对于这些基本环节的逻辑反映即是辩证法学说的基本范畴。北京大学黄楠森先生认为,按照人类认识史的大体顺序,把基本范畴按先后排列为八对:整体与部分、个别与一般(特殊与普遍)、相对与绝对、原因与结果、偶然与必然、形式与内容、现象与本质、可能与现实。
按照考研考试大纲的要求,这八对范围除形式与内容以外,其他七对范畴都有明确的论述,形式与内容在考试大纲中未明确提出,但在论述和考查一些原理时却使用了这对概念,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因此在我们的原理基础讲座中着重讲述,对学习和考试都是有益的。
内容与形式是揭示构成事物内在要素同这些要素的结构或表现方式的相互关系的范围。结构是指构成事物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的方式。
1.内容与形式的含义
     (1)内容是指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包括事物的各种内在矛盾以及由这些矛盾所决定的事物的特征、运动的过程、发展的趋势等。
     (2)形式是指把事物的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或表现内容的方式。
2.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
     内容与形式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1)相互依存、密不可分。任何事物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如化合物分子所包含的原子与分子结构,社会生产方式中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内容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同一内容在不同条件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同一形式在不同条件下可以体现不同的内容。内容与形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在一种关系中是内容的,在另一种关系则为形式,反过来也一样,如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是形式,对上层建筑则是内容,意识对物质是形式,对语言则是内容。
     (2)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内容决定形式的性质、变化,形式能动地反作用于内容,当形式适合内容时,促进内容的发展,当形式不适合内容时阻碍内容的发展。
     (3)内容与形式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推动着形式与内容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基本适合的矛盾运动。这是因为它们在相互作用中,内容是活跃的、易变的、而形式对内容是相对稳定的。
3.内容与形式辩证关系的意义
    (1)坚持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观点,反对夸大形式作用的形而上学观点,又要重视形式的作用。
    (2)坚持在实际工作中正确处理内容与形式的矛盾,这对我国改革开放具有指导意义。

四、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一)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
1.规律及其客观性
规律这一范畴,揭示的就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因此,规律的特点是本质性、必然性、稳定性,其根本特点是客观性。它的存在不依赖人的意识,人的意识活动要受规律的支配。
    规律客观性表明,人们不能藐视规律,更不能创造和消灭规律。但这决不是说人类在客观规律面前是完全消极被动无所作为的。人们在实践中,通过大量的外部现象,可以认识或发现客观规律,并利用这种认识指导实践,达到改造自然、改造社会,为社会谋福利的目的。
2.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
自然规律是自然现象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社会生活过程诸现象间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之间有一定联系,也有区别。
人们对社会规律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往往要经过反复实践、反复探索,才能达到正确认识。我们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的认识也经历了长期实践和艰苦奋斗探索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建立,凝结了亟待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
3.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1)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2)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人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必须
①    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②    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
③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还有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练习题(参阅《高分指南》的真题解读)
(一)单项选择题
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
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     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
C.事物内在的本质的稳固的联系     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1996年)
2.在哲学史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唯心主义派别之间的差异和矛盾,常常有利于唯物主义的发展,这一事实说明
A.矛盾一方促使另一方事物发展
B.矛盾一方的发展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提供条件
C.矛盾双方中每一方的自身矛盾,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所利用
D.矛盾双方的融合促使事物发展                                      (1999年)
3.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
A.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B.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
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D.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            (2000年)
(二)多项选择题
1.中国古代的哲学家公孙龙提出的“白马非马”的命题,其错误是割裂了事物的
A.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B.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C.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D.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1993年)
2.在下列命题中,包含辩证法思想的有
A. “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B.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C.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D. “天下之势,循则极,极则反”
E. “荣枯代谢而弥见其新”                                          (1998年)
3. 下列格言或成语中,体现量变质变规律的有
A.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B. 有无相生,前后相随
C.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D.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E.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1998年)
4.1999年,中美两国就中国加入WTO达成了“双赢”的协议,它将对两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这在辩证法上的启示是
A.矛盾的双方在相互斗争中获得发展
B.矛盾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某种发展为条件
C.矛盾的一方克服另一方而使自身获得发展
D.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发展
E.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引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2001年)
5.西周末年思想家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它平它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这里所包含的辩证法思想有
A.矛盾的同一是包含差别的同一
B.对立面的统一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C.不包含内部差别的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D.矛盾的一方只有克服另一方才能达到统一
E.事物是由不同方面、不同要素构成的统一体                         (2003年)
6. 据媒体报道,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社会学家利用互联网技术做了一次实验,证明只要通过“电子邮件的6次信息接力”,一个人就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陌生人联系上。这表明
A.  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B. 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人为的
C.  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实现的  D.信息是世界普遍联系的基础    (2005年)
7.某地乡村公路边有很多柿子园。金秋时节农民采摘柿子时,最后总要在树上留一些熟透的柿子。果农们说,这是留给喜鹊的食物。每到冬天,喜鹊都在果树上筑巢过冬,到春天也不飞走,整天忙着捕捉果树上的虫子,从而保证了来年柿子的丰收。从这个事例中我们受到的启示是
A. 事物之间有其固有的客观联系
B. 人们可以发现并利用规律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C.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利用关系
D. 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                      (2007年)
8.2006年7月12日凌晨,刘翔在瑞士洛桑国际田联超级大奖赛男子110米栏比赛中,以12秒88勇夺冠军,打破了由英国名将科林•杰克逊保持13年之久的12秒91的世界记录。科林•杰克逊在谈起自己已被打破的记录时,没有一丝沮丧:“我一点也不失望,正相反,我感到非常兴奋。”他说:“记录本来就是用来被打破的。”这在哲学上的启示是
A. 创新是永无止境的
B. 不断超越前人是历史发展的规律
C. 凡是在历史上产生的都要在历史上灭亡
D. 一切事物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作为过程而发展                       (2007年)


































第二讲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观(认识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学习、复习提示:
(1)认识论是研究人类认识的本质、来源及其发展规律的理论。在哲学发展史上有各种哲学派别的认识论。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有广义和狭义的两种理解。从广义的角度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认识论;从狭义的角度看,把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贯彻于认识论中,阐述认识的本质、来源和发展的规律,就构成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本部分所讲的是狭义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马克思主义对认识论的突出贡献(或鲜明特点):①把科学的实践观引进认识论,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②把唯物辩证法贯彻到认识领域。由此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成为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反映论。
    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论证了认识和实践即知和行的关系,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科学地总结了我国哲学史关于知行先后、知行分合、知行轻重、知行难易等问题的论争。本部分内容以《实践论》为基础进行阐述。
(2)本讲的主要内容是实践和认识的关系、认识发展的规律、真理发展的规律、真理和价值的关系。
   (3)本讲的教学目的和要求,重点学懂、学会实践、认识、真理、价值四个概念及实践和认识、真理和价值的两个辩证关系的内容与意义。
第一节 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反映论
一、在认识论问题上不同哲学派别的对立和区别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既不同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更不同于唯心主义认识论。马克思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所以,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
298#
ztq029005b 发表于 10-5-28 00:22:50 | 只看该作者
[s:3]
299#
ztq029005b 发表于 10-5-28 00:41:37 | 只看该作者
[s:9]
300#
ztq029005b 发表于 10-5-28 00:42:14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1-22 17:48 , Processed in 0.121170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