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育心理学] 第一信号系统与第二信号系统是什么

[复制链接]
11#
psylynn 发表于 10-8-30 14:48:49 | 只看该作者
二楼+1
最重要的区别就是语言,只要是以语言为刺激的就叫第二信号系统,没有语言系统参与就不是。正因为语言为人类所特有,所以第二信号系统为人类所特有。

三楼解释有偏差,吃梅和望梅的区别不在于此,他们都是第一信号,吃梅分泌唾液那叫非条件反射,望梅止渴是条件反射;
但是如果你听见“梅子”这个词汇也会分泌唾液,这才是第二信号系统的管辖范围。



另附定义:(黄希庭主编  简明心理学辞典)

第一信号系统:(p66)
亦称显示信号。直接作用于各种感觉器官的具体的条件刺激(如声、光、味等)是第一信号。
对第一信号发生反应的大脑皮质机能系统是人和动物共有的第一信号系统,是人类感觉和表象的生理学基础。

第二信号系统:(p65)
人类所特有的言语和文字可以代替第一信号引起条件反射,所以言语和文字是“信号的信号”,称为第二信号。
对言语、文字发生反应的大脑皮质机能系统是人类所特有的第二信号系统,是言语和思维的生理学基础,是以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为基础的,二者协同作用,具有共同的活动规律。
12#
我的小快乐 发表于 10-8-31 19:01:00 | 只看该作者
我百度到的东西:
“任何反射活动(即信号活动)均是由外部刺激引起,于是根据外部刺激物的性质巴甫洛夫又把信号系统分为两类: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叫做第一信号系统;用词(或语言)作为条件反射系统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叫做第二信号系统。这就是巴甫洛夫定义的‘两种信号系统’。通常人们看见杨梅能止渴(‘望梅止渴’)是以眼前看到的具体事物‘杨梅’作为条件刺激而引起的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而谈论老虎会使人感到害怕(‘谈虎色变’)则是以‘虎’这个抽象名词作为条件刺激而引起的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

    我觉得这种论述和比喻基本是恰当的。看见杨梅止渴和谈论老虎害怕基本是两种不同条件产生的信号系统。但主要问题在于后面的成语使用不当。

    “谈虎色变”没有问题,但原意和今天的理解还是有一定距离。原意是被虎咬过的人才真正知道老虎的厉害,听到别人谈老虎脸就变了颜色。典故出自宋朝《二程遗书》卷二上:“真知与常知异。常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若虎能伤人,虽三尺童子莫不知之,然未尝真知。真知须如田夫乃是。” 理学家程颢用此来说明:研究学问的人要获得真知应该明白这个道理。现在用来比喻提到可怕的事情情绪就紧张起来,连脸色都变了。

    “望梅止渴”的意思和书中提到的“看见杨梅能止渴”完全不同。望梅止渴并不是看到梅子,而是没有看到梅子,只是听到别人说梅子之后的一种反映而已。后来引申的意思是愿望无法实现,便用空想来安慰自己。实际上属于巴甫洛夫所提到的第二信号系统。

    典故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曹操是去讨伐张角,但路上没有水。只能说前面有大片的梅林,士兵听到都感到酸酸的,流出口水,暂缓了口渴危机,支撑到下一个水源。

    我觉得用另外一个类似的成语“画饼充饥”可能比“望梅止渴”更合适说明第一信号系统。虽然画出来的大饼并不是真的饼,但毕竟是有具象的东西,而不是一种语言的表述。
13#
吃饱饱睡觉觉 发表于 10-9-3 10:19:34 | 只看该作者
楼上正解
通常人们看见杨梅能止渴(‘望梅止渴’)是以眼前看到的具体事物‘杨梅’作为条件刺激而引起的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
这句话的作者语文不行啊
14#
樱桃双面 发表于 10-10-29 19:31:21 | 只看该作者
狗听到主人唤它的名字就跑过来,是(B)

A.无条件反射
B.第一信号的条件反射
C.第二信号的条件反射
D.本能的反射

【解析】对具体刺激的反射是第一信号系统,对语词的反射是第二信号系统。语言是人类特有的活动,因此对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也是人所特有的。狗虽然能听到主人唤它的名字就跑过来,是对名字的发音作出的反应,名字对与狗来说,只是一个声音刺激,并没有符号和语言的代表意义。
15#
asfs1988 发表于 10-10-30 18:40:06 | 只看该作者
一个是具体的信号刺激。动物 生物 中的物体。
第二是人类社会的信号,语言。  

他还是区别人于动物的社会性,言语工具的区别。
16#
蜗牛树 发表于 10-10-31 13:37:19 | 只看该作者
说得很好,容易理解
17#
psyer 发表于 11-4-25 22:27:03 | 只看该作者
见梅和望梅的区别很有意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0-1 07:40 , Processed in 0.092689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