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京大学社会学考研专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sex 发表于 06-7-21 22:34: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选择北大的十大理由
发表日期:2005年7月4日  出处:北大招生网  本页面已被访问 998 次
    理由之一:北大是中国的最高学府
    北京大学,创立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我国中央政府设立的第一所大学,为中国近代正式设大学之始,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开端,由此开创了中国的现代学制。北大成立之初即为中国最高学府,也是当时中国的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行使国家教育部的职能,统管全国教育事宜。北大传承着中华数千年国家最高学府——“太学”的学统,是中国古代最高学府在现代的延续,自建校以来一直享有崇高的声誉。“上承太学正统,下立新学祖庭”,这是对北大地位的精确评价。时至今日,北大依然是全国实力最强的综合性大学,并朝着世界一流大学前进。
     
    理由之二:北大是中国最具精神魅力和学府气质的大学
    作为中国最具精神魅力的学府,百余年来,这里成长着中国几代最优秀的学者,他们从这里眺望世界,走向未来,以坚毅的、顽强的、几乎是前仆后继的精神,在这片辽阔的国土上传播文明的种子。它不是一种物质的遗传,而是灵魂的塑造和远播。“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传统在北大薪火相传,构成一种恒远而不具形的存在。“科学与民主”早已成为这圣地不朽的灵魂。在北大学会的不仅仅是单纯的知识,感受更多的却是北大对一个人人格的熏陶,从这片园子里面走出的人都会深深打上北大的“烙印”,具备特殊的精神气质。
     
    理由之三:北大是中国实力最强的综合性大学
    北京大学不仅是中国最早的综合性大学,更是中国实力最强的综合性大学。北大理科、文科和医科的国家重点学科数,均居全国第一。全校共拥有国家重点学科81个,在全国高校中遥遥领先(比第二名多出32个),理学、医学、工学、法学、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学科门类齐全、分布平衡、协调发展。同时,北大的一级学科博士点数量亦居全国高校之首。北大有着最强的综合学科实力和多元化的校园氛围,最适合人才的成长。举个简单的例子:你想同时拥有计算机科学和经济学两个学位吗?到北大来吧,只有在北大这样的综合性大学,你才可能像其他北大人一样,轻松拥有那种诱人的资质。
     
    理由之四:北大是中国理科最强的大学
    北大是中国第一个建立理科的大学,我国第一个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等专业皆诞生于此,有着最为悠久的历史和最深厚的积淀。北大理科的总体实力之强,全国其他高校无法望其项背。按照教育部最新评定的国家重点学科数目,无论是纯理科还是大理科(包括理工农医),北大均为全国第一,而北大拥有最多的院士也同样证明了这一点。北大的科研总体实力在全国高校中遥遥领先,目前全校共拥有各类研究所(中心)27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4个,卫生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8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基地9.5个,18个附属和教学医院。北大的声誉由一连串令人自豪的科学成就赢得:世界上第一例人工合成牛胰岛素有北大参与完成;世界上直径最小的单壁碳纳米管在北大产生;我国第一台百万次电子数字计算机在北大设计;锑、铕、铈原子量的国际标准在北大测定……凭借其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卓越的科研水平,北大能够不断地推陈出新,把最前沿的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 北大堪称我国科学的圣地。
     
    理由之五:北大拥有国内最雄厚的师资力量
    一流的大学最重要的是拥有一流的大师。而北大正可谓名师如林,目前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50名,中国工程院院士8名,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1名,中科院院士的数量在国内高校中高居第一。北大还拥有教育部“长江学者”75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2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4人;博士生导师逾1000人,上述指标均居全国高校第一。
     
    理由之六:北大能给你最好的高等教育
    北大为学生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学习条件。全校共拥有17.5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数量居国内高校之首。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前身是始建于1898年的京师大学堂藏书楼,是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型的国立图书馆,现为亚洲高校最大的图书馆,藏书已达703万册,并以每年8万册的速度递增。北大作为中国教育网华北地区网络中心,校园网以专线连接到每一间宿舍,同时北大也是中国第一所实现校园无线上网的高校,学生可以自由的在信息的海洋里遨游。北大一贯重视教学的水平与质量,课程体系周密完备,重视学生素质的均衡发展。"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北大入选125种,名列全国高校第一;2002年教育部评选全国优秀教材,北大共有43种教材获奖,再次位居全国高校第一;从2001年开始的北京市精品教材建设立项工作,北大连续三届荣居北京市高校榜首。
     
    理由之七:北大拥有中国最优秀的学生
    北大是全国中学生心目中的圣殿,北大辉煌的历史、深厚的底蕴、最强的师资、综合的学科、最好的学术条件以及诱人的毕业去向,一直以来就吸引着全国最优秀的学子报考。北大是历年来录取各省市高考第一名最多的大学,历年来国际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奥林匹克竞赛获奖学生绝大部分都在北大深造。北大2003年北大招生工作成绩喜人。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文理科前十名的学生中有近60%报考北大,其中包括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文理科第一名35人。同时国际数学、化学、生物奥赛奖牌得主几乎被北大囊括,数量继续位居各高校之首。北大在各地录取的总平均分,文科录取平均分平均高出重点线100分,理科录取平均分平均高出重点线130分,医学部录取平均分平均高出重点线100余分。同时,每年报考北大研究生的人数,一直以来为全国高校第一。
     
    理由之八:北大是人才的摇篮,毕业去向良好
    北大英才辈出,堪称大师之园。北大的毕业生和教师为我国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医学、工程技术及国防事业、文化事业的发展做了奠基性和开拓性的贡献。这些北大师长们的杰出成就激励着一代一代的青年学子们奋发图强。据不完全统计,在北大校友中已有近500人当选两院院士,总数雄踞全国高校之首。在23名“两弹一星”的元勋中,北大校友就达12位。在北大学子中,不仅涌现了李政道、邓稼先、杨振宁、钱三强、于敏、郭永怀、朱光亚、周光召、唐敖庆、裴文中、黄汲清、刘东生等一大批科学巨匠,也出现了冯友兰、徐志摩、茅盾、朱自清、俞平伯、罗常培、顾颉刚、傅斯年、范文澜、冼星海等一大批饮誉海内外的文科大师。尤其值得庆贺的是,七位国家最高科技奖中就有四位获得者是北大校友,他们是吴文俊、王选、黄昆、刘东生四位院士。北大人的身影活跃在各行各业之中。聪明的才智、坚实的培养、名牌的声誉、务实的风格……这些无不在为北大人铺就良好的出路。根据2003年最新的教育部统计,北大学生就业率高居全国之首。另外,北大学子出国每年出国的人数和学校的档次都同样高居全国之首,比如哈佛大学在中国招收的留学生名额,大部分都投放给北大学子。
     
    理由之九:北大是国际上知名度最高的中国大学
    北大自创立以来就一直是国际上知名度最高的中国大学,同时也是国内最具开放性的大学。置身于此,正可以放眼世界,胸怀天下。现有来自近百个国家的四千余名留学生在北大求学,留学生人数在全国高校中遥遥领先。历年来访问北大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国际学术大师、各国元首与政府首脑的人数在国内高校中均居第一。2004年,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巴黎高师、巴黎高科等国际著名大学负责人访问我校,9位诺贝尔奖得主登上我校讲台,8位外国政要莅临我校发表演讲。 目前,北大已与世界上47个国家的219所著名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数目亦居全国高校之首。
     
    理由之十:未名湖畔是读书求学最理想的环境
    北大校园又称燕园,包括淑春园、勺园、朗润园、镜春园、鸣鹤园、蔚秀园、畅春园、承泽园等,在明清两代是著名的皇家园林,数百年来,其基本格局与神韵依然存在。校园北与圆明园毗邻、西与颐和园相望。北大充分利用了这一难得的历史遗产,营建了风景如画的校园环境,使之既有皇家园林的宏伟气度,又有江南山水的秀丽特色。这里不仅有亭台楼阁等古典建筑,而且山环水抱,湖泊相连,堤岛穿插,风景宜人;校园内古木参天,绿树成荫,四季常青,鸟语花香,园林景色步移景异。优美典雅的环境内充满着丰富多彩、魅力无穷的校园生活,使学生可以同时感受到自然的风景和浓厚的人文气息。美丽的湖光塔影伴随着大师的背影,这正是燕园中最美的图画。
     
    从沙滩到燕园,从红楼到未名湖,百年北大伴随着风雨而前行。北大人那惊天动地的宏伟业绩与默默沉潜的学术思索,共同汇聚成一种可歌可泣的壮与美,凝铸一段梦魂牵绕的不灭的记忆。秉承着这圣地的精神魅力,每一位北大人都深深地知道,于今日之北大与中国,“北大人”这个名字不仅昭示着一种荣耀,更提醒着一种责任。
     
    愿你我都成为“北大人”吧,因为这是我们今生无悔的选择。
沙发
 楼主| sex 发表于 06-7-21 22:34:31 | 只看该作者
系方式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大学法学楼(100871)
电话:010-62751675 62751676
传真:010-62751677
Email:webmaster@SAChina.pku.edu.cn
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
电话:010-62751249 62751934
传真:010-62751922
Email:webmaster@SAChina.pku.edu.cn
板凳
 楼主| sex 发表于 06-7-21 22:35:05 | 只看该作者
社会学系简史


    北京大学素有优良的社会学传统,也是我国开设社会学课程最早的高等学校之一。曾任北京大学第一任校长的严复第一个将西方社会学介绍进中国,他于1895年在天津《直报》开始介绍英国斯宾塞的社会学,1903年他翻译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出版书名为《群学肄言》)。

    1910年,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设置的课程中即有社会学。1912年,京师大学堂改为国立北京大学,在中国哲学门和西洋哲学门中设有社会学课,并于1916年 开设第一班社会学,由康宝忠教授主讲,前后共三年。

    1917年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实行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为社会学在北京大学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他曾在《社会学与民族学》的演讲中说:“社会学和民族学是有密切关系的两门学科,这两门学科在其发展过程中不少方面是相联系的。”李大钊教授则提出研究社会学应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认为“唯物史观是社会学上的一种法则”。他是我国用马克思主义研究社会学的创始人。

    1914至1926年,社会学家陶孟和在北京大学讲授社会学课程,许德珩在北京大学毕业后研修社会学,翻译了涂尔干的名著《社会学方法论》。1922年燕京大学(后与北京大学合并)设立了社会学与社会服务系。1952年院系调整高校中的社会学系被取消,社会学教学 和研究被迫中断。

     1979年社会学在中国恢复后,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和雷洁 琼教授一直积极为筹建社会学系而努力。北京大学社会学专业于1980年筹建,附设在国际政治系。次年即从培养师资入手,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于1982年4月9日正式恢复重建。从1983年起开始招收本科生,从1985年起招收博士研究生。1986年10月我系与北京大学社会学所联合申请并建立了当时全国仅有的文科博士后流动站。1987年在民政部的大力支持下,设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紧密配合、互相支持的北京大学社会学研究所(现改名为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于1985年成立。2000年6月,北京大学正式宣布社会学系和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打通,保留各自的名称和编制,组建统一的领导班子,全盘规划和组织系所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使社会学系力量得到进一步加强。自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恢复重建以来,系主任先后由袁方、潘乃谷、王思斌、马戎担任;系党委书记先后由王永生、杜勤、吴宝科担任。
地板
 楼主| sex 发表于 06-7-21 22:35:39 | 只看该作者
劳动社会学大纲(北大佟新)-


劳动社会学大纲(北大佟新)-     
  

课程先修要求:本课程是社会学专业研究生的课程,需要具有必要的社会学和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方法论基础。

讲授方式:读书、讨论的方式(seminar)和讲授的方式。



课程内容:本课程分为十四讲。



课程以劳动过程为研究核心,围绕着中国的相关问题进行理论分析与思考。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劳动与工人阶级及资本家阶级



特别鼓励以下四个方面的讨论:1、有关\"知识\"的问题。讨论建构理解和解释劳动问题的社会学知识。2、建立批判意识。全球化过程中建构知识的过程是一个政治过程,应当带有批判意识地去思考劳动问题。特别强调建立有关对不平等、权力和权威关系的批判以及对改善工人生活状况的学术关怀。3、多元化的学术取向(disciplinary orientation)。鼓励把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和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运用于劳动问题的研究。4、鼓励理论性思考和对争议性问题的广泛讨论。



第一部分   劳动过程研究



第一讲  绪论



一、什么是劳动问题



二、研究劳动问题的理论视角



三、劳动过程的视角



第二讲  劳动问题研究的中国问题意识



一、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二、7家工厂个案的介绍(中国企业劳动制度的变迁)



第三讲  劳动和管理



一、劳动和劳动力
二、劳动分工



三、管理的起源及管理科学的影响



四、使工人适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第四讲   机械化



一、技术的引进和改进



二、机器与劳动力



三、管理、技术与劳动分工



第五讲   公司治理与劳动(之一)



一、从工厂到公司——现代公司治理



二、无所不在的市场



三、国家的作用



第六讲   公司治理与劳动(之二)



一、民主管理的可能性



二、民主管理的历史



三、民主管理与公司治理



第七讲   工人内部的分化



一、办公室人员



二、一线工人



三、技术性人员
    四、技能与工人阶级的讨论



第二部分   劳工研究专题讲座



第八讲   阶级、种族与性别



第九讲   劳工史研究(历史社会学的启迪)



第十讲    全球化下的中国劳动问题——国际劳动分工



第十一讲  管理者阶层与中产阶级



——中国新兴资本家阶级及其研究



第十二讲    劳资关系的三方机制(政府、工会和企联)——中国的产业关系
参考书目:
[美]哈里·布雷弗曼:《劳动与垄断资本——二十世纪中劳动的退化》,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



D0/M369



Michael Burawoy and Theda Skocpol (eds.): Marxist Inquiries: Studies of Labor, Class, and States.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法]居伊.蒂利埃:《劳动政策》,商务印书馆1995年。



[法]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三联书店1997。



[美]阿瑟.奥肯:《平等与效率》,中译本,华夏出版社1999年。



[美]布劳:《不平等和异质性》(中译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



[美]大卫.桑普福特和泽弗里斯.桑纳托斯主编:《劳动经济学前沿问题》,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年。



[美]丹尼尔.贝尔,1989。《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三联书店



[美]弗兰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第二十一章\"工作伦理的起源\",P256-268,1998年远方出版社。



[美]汉娜.阿伦特,1999。《人的条件》,上海人民出版社。



[美]杰里米.里夫金:《工作的终结》,上海译文出版社。



[美]马丁.李普塞特著:《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第十二章\"工会中的政治过程\",P345-387。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美]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重庆出版社1989。



[美]曼瑟尔.奥尔森著:《集体行动的逻辑》,三联书店,1995年.



[美]裴宜理,2001,《上海罢工——中国工人政治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



[日]哈纳米和[比]布兰佩因,1997。《市场经济国家解决劳资冲突的对策》,中国方正出版社。



[匈牙利]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研究》,重庆出版社1989年或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一版,1996年第3次印刷。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2001,《非凡的小人物》。新华出版社。



[英]安东尼.吉登斯,2000。《超越左与右——激进政治的未来》,第五章、第六章和第七章,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英]肯德里克、P.斯特劳和D.麦克龙编:《解释过去,了解现在——历史社会学》, [英]约翰.基恩,1999。《公共生活与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英]齐格蒙特.鲍曼,2002,《流动的现代性》,上海三联书店。



[英]汤普森,2001,《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译林出版社。



Blauner, R.1964:Alienation and Freedo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Borow H  Man in a world at work,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Bottomore,T. 1965,Class in Modern Society, London: Allen & Unwin.



Braverman, Harry 1974, Labor and Monopoly Capital. New York: Monthly Review Press.



Carolj. Auster: The Sociology of work:concept and cases, Pine Forge Press.1996.



D.J. Lee and B.S. Turner (eds): Conflicts About Class: Debating Inequality in Late Industrialism, Harlow: Longman.1996.



Dahrendorf R. (1959): Class Conflict in an Industrial Society,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Furlong A. 1992: Growing Up in a Classless Society? School to Wrok Transitions.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Industries, Firms and Jobs: Sociological and Economic Approaches. New York: Plenum Press. Expanded Edition :1994.



Jerry Lee Lembcke: Labor History\'s: \"Synthesis Debate\": Sociological Interventions, Science & Society. Vol. 59, No. 2, Summer 1995,137-173.



Keith Grint: the Sociology of Work, Polity Press 1991.



Martin, Jean and roberts, Ceridwen, Women and Employment: a lifetime Perspective, London.1984.



Richard J. Hermsteinn charles Murray: The Bell Curve: Intelligence and Class structure in American Life, 1994,Simon & Schuster Inc. New York.



Ronald M. Pavalko: Sociology of Occupations and Professions. Sec.Ed.1988. Pea*** Publishers, Inc.



Sayles,1959,The Behavior of industrial work groups, New York: Wiley.



Walder,Andrew G.  Communist Neo-traditionalism----Work and Authority in Chinese Indust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Watlter S. Neff: Work and Human Behavior, Third Edition, 1985. Aldine Publish Company.



William H. Holley and Kenneth M. Jennings: The Labor Relations Process, Fourth Edition. The Dryden Press. 1991.



Woodward,1965:Management and technology, London: HMSO。



常凯主编:《劳动关系.劳动者.劳权》,中国劳动出版社1995年第1版。



陈达:《我国=屏蔽广告=战争时期市镇工人生活》,中国劳动出版社1993年。



李强:中国城市中的二元劳动力市场与底层精英,载《清华社会学评论》特辑,P151-167,鹭江出版社2000年。



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全国总工会政策研究室,《1997中国职工状况调查.数据卷》,西苑出版社1999。



宋晓梧:《产业关系与劳动关系》,企业管理出版社1995年。



孙立平:从工厂透视社会——瓦尔德的共产主义的新传统主义理论, 《中国书评》1995年第1期,总第3期



佟,\"新产业革命对劳资关系的影响\",《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1998第2期.



佟新: 新时期劳动关系的新变化,载《浙江学刊》,1997年第6期。



佟新:中外合资企业工会研究,《浙江学刊》1998年第2期或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工人组织与活动》98/2。



王政、杜芳琴主编《社会性别研究选译》, 三联书店,1998年。



熊跃根:\"论国家、市场与福利之间的关系:西方社会政策理念发展及其反思\",《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3期。



张友伦:《美国社会变革与美国工人运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职工队伍现状调查.1986》,工人出版社1987年。



中华全国总工会,《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工人阶级.1992年全国工人阶级队伍状况调查文献资料集》,工人出版社1993。



朱国宏主编:《经济学视野里的社会现象》,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



李路路、孙志祥主编:《透视不平等——国外社会阶层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5#
 楼主| sex 发表于 06-7-21 22:36:19 | 只看该作者
北大《社会学导论教学大纲》


社会学导论教学大纲

教    材
王思斌主编:《社会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韩明谟主编 王思斌副主编:《社会学概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1997年版。
参 考 书
1·戴维·波普诺著、李强等译:《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邱泽奇 著《社会学是什么》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4·陆学艺主编:《社会学》,知识出版社1996年版。
5.        伊恩·罗伯逊:《社会学》 商务印书馆  1994年
考试方式
期末考试70%;平时作业和课堂讨论30%。
授课老师:刘爱玉

社会学导论教学大纲
第一讲  绪论
   第一节  社会学简史;
   第二节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第三节  社会学的学科性质
   第四节  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思考题:1·述社会学产生的历史
        2·试述社会学这门学科的研究特点有那些
        3·简述社会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
   4·学习社会学有什么意义
名词解释:社会学   孔德
第二讲 社会及其构成要素
第一节 社会 society
第二节 社会的构成要素
思考题:
1·社会的构成要素有那些?
2·        简述社会的基本类型及特点。
3·        什么是文化,它的构成要素有那些?
4·        文化的特征是什么?
名词解释:社会 社会关系  文化  自然选择  种族中心主义 主文化  副文化(亚文化) 反文化
第三讲 人的社会化socialization
第一节 社会化及其动力
第二节 社会化的历程
第三节 个性与民族性
   思考题:
1·        什么是社会化?
2·        简述社会化的生物基础。
3·        试述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4·        什么是继续社会化,什么是再社会化?
5·        什么是个性?
名词解释:社会化  个性
第四讲 社会相互作用(社会互动)social interaction
第一节 社会互动的涵义及条件
第二节 社会互动的过程、实质与功能
第三节  社会角色
第四节  集体行为
思考题:
1·        什么是社会互动?试述它的意义。
2·        解释社会角色、复式角色和角色丛。
3·        举例说明人自身的角色冲突。
4·        什么是时尚,试分析其功能。
名词解释:社会互动  冲突    社会地位  社会角色 集体行为
讨论:青少年社会化中的问题。
第五讲 性别与性gender and sex
第一节 性别角色
第二节 两性之间的差别
第三节 性和不平等
思考题:
1·什么是性别角色?
2·试分析现实社会中的性别不平等现象。
名词解释:性别歧视  性别认同
第六讲 初级社会群体primary group
第一节 社会群体及其类型
第二节 初级社会群体的特征与功能
思考题:
1·        什么是初级社会群体?
2·        简述初级社会群体的功能。
3·        什么是家庭,它有那些基本的功能?
4·        试分析中国传统婚姻家庭制度的特点,并说明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婚姻家庭制度所取得的进步。
名词解释:初级社会群体  血缘家庭 普那路亚家庭 对偶家庭 核心家庭 主干家庭 联合家庭  
第七讲 社会组织social organization
第一节 社会组织的涵义与结构
第二节 非正式组织
第三节 社会组织的管理
思考题:
1·        什么是社会组织,它由那些要素组成?
2·        什么是社会组织的正式结构与非正式结构?
3·        试述社会组织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4·        怎样理解社会组织的目标是一个系统?
5·        试述“经济人”、“社会人”的基本观点及其相应的管理策略。
6·        试述科层制的特点,并对其进行功能分析。
名词解释:社会组织 正式组织  非正式组织 职能制结构 事业部制结构  经济人 社会人 霍桑实验  
第八讲 社区community
第一节 社区涵义与社区研究
第二节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
第三节 城市化
第四节 城乡关系
思考题:
1·        什么是社区,它有那些要素构成?
2·        试述农村社区的基本特征。
3·        试述本世纪以来中国农村社区组织的变化。
4·        简述城市社区的特点。
5·        什么是城市化,试分析城市化的动力。
6·        试分析中国城市化道路的特点。
名词解释:社区  城市化
第九讲 阶级与阶层Class and Stratification
第一节 社会分化与社会分层
第二节 社会分层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 社会流动
思考题:
1·什么是社会分化与社会分层?
2·什么是等级的阶级与非等级的阶级?
3·试述种姓的起源和构成。
4·什么是社会流动,有那些主要形式?
5·试述社会流动的原因。
名词解释:阶级  社会分化  社会分层  社会流动 水平流动  垂直流动 代际流动
讨论:中国的社会转型与单位体制变革/中国城乡发展中的问题。

第十讲 社会制度social system
第一节  社会制度的涵义及类型
第二节 社会制度的构成与功能
第三节 制度建设与制度改革
思考题:
1·        什么是社会制度?
2·        简述社会制度的特征。
3·        试述构成社会制度的基本要素。
4·        简述社会制度的功能
5·        试分析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
名词解释: 社会制度   制度化
第十一讲 违规与社会控制
第一节 越轨行为
第二节 社会控制
思考题:
1·        什么是越轨行为?如何对其进行判断?
2·        社会学是如何对越轨行为进行解释的?
3·        什么是社会控制?它有那些主要类型?
4·        试述社会控制的功能。
5·        举例说明社会舆论的社会控制作用。
6·        标签论怎样看待越轨现象。
名词解释:社会控制 越轨行为  正式控制 非正式控制 习俗 内在控制 社会舆论

第十二讲 社会问题
第一节 社会问题的概念与理论
第二节 人口问题
第三节 中国的劳动就业问题
第四节 贫困问题
思考题:
1·        什么是社会问题?试述其主要原因。
2·        人口问题的实质是什么?中国人口问题的现状与前景如何?
3·        劳动就业问题的实质是什么?中国目前面临的劳动就业问题的形势怎么样?
4·        什么是失业?简述失业的基本类型。
5·        什么是贫困,它有那些基本类型?
名词解释: 社会问题 就业 失业 贫困
第十三讲 社会变迁
第一节 社会变迁的涵义及其类型
第二节  社会变迁的理论
思考题:
1·什么是社会变迁?
2、        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变迁理论
3·        世纪末是社会进化论?
名词解释:社会变迁 社会均衡论
第十四讲 社会现代化
第一节 社会现代化的涵义与进程
第二节 社会现代化的理论
第三节 中国的社会现代化
思考题:
1·        什么是社会现代化?
2·        试述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几个内容。
3·        什么是依附理论。
4·        你对人类的发展是持悲观的态度还是乐观的态度,为什么?
5·        试述中国现代化的特点。
名词解释: 社会现代化  社会趋同论
讨论:作为一种社会问题的腐败/中国的现代化与社会转型。
第一讲  绪论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学 sociology
一·社会学的由来
社会学的诞生源于两个伟大的革命:工业革命——导致工业化、城市化于社会变化;
                                政治革命——市民权利与社会出现
   社会学是一门以研究工业社会的社会行动的制度化特点及这种制度转型的条件的学科。进行社会学研究,要有社会学的想象力,这种想象力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历史感,也就是要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分析问题;二是要有人类学感(anthropology sensitivity),反对文化优越感,反对种族中心主义,人类学的视野使我们能够欣赏人类生存方式的多样性,三是批评感(critical sensitivity),对既存社会生存方式采取一种批评的态度,意识到未来其他的选择,但这种批评是建立在对过去与现在的分析的基础上的。
对两个伟大革命的结果——工业社会怎么看?
工业社会这个词由Comte Henri de Saint-Simon于19世纪早期杜撰,杜尔干受他的影响,在1950-1960年代,工业社会理论有了新的发展,工业社会有时也指资本主义社会。
关于工业社会的理论,其主要的观点如下:
1.        社会从以农业为基础的传统社会向以机械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工业社会转型。不同的学者对这两种社会有不同的标签,在有些社会,传统于现代性会共存。
2.        由传统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型是历史的进步,以往僵化的社会被相对机会均等的社会取代
3.        19世纪与20世纪早期在西方社会的阶级冲突,是因为农业社会秩序向工业社会秩序转型所导致的,是一种institutionalisation of class conflict。
4.        伴随由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自由民主国家出现
5.        工业社会的发展及其秩序有很多的相通,Clark Kerr etal 《Industrialization and Industrial Man》Harmondsworth, Penguin 1973一书中提出了convergence theory趋同论,认为工业主义的逻辑及其发展,其结果是工业社会在基本的制度上变得相似,越是工业化,越是相似。
6.        工业社会的概念经常与所谓的现代化理论相关,该理论的核心是不发达国家处于传统的陷阱之中,只有打破它,才能够获得自由,源于西方的工业社会与不发达国家的社会、文化等会有不同,但不发达国家的发展却又必须通过采取基于工业社会的行为模式才能够实现。
Ralf Dahrendorf 《class and class conflict in industrial society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9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只是工业社会组织方式的一种,这是一种工业生产基于私有为基础的社会,工业企业家既是所有者,又是对工人的直接权威者,但所有制与直接权威体随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产生矛盾,资本主义只是工业社会的早期形式,工业社会是一个分化了的社会,是冲突与联合交织的社会,但冲突是发生在既定的政治与经济制度框架内,特别是随着机会平等的扩大,使得社会流动增加,使融合成为可能,虽然资本主义社会在财富与权力的分配上不平等,但这种潜在的破坏性效应被不断增加的个人向上流动的可能而平衡,教育尤其在这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社会流动已经成为工业社会的关键因素。如果社会流动机制受损,工业社会的崩溃是不言而喻的。
马克思对于工业社会也有阐述---关于资本主义的理论。

二·什么是社会学
    就国际情况而言,社会学从1838年孔德提出社会学一词算起,已经有150多年的历史了。 从中国的情况来看,从康有为在1891年讲解群学算起,也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到了1912年(民国元年),京师大学堂正式改名为国立北京大学。第一任校长就是积极介绍外国社会学著作的严复。北京大学文科中国哲学与西洋哲学门,均设有社会学课程。但迄今为止,能够证实已开课的时间,要到1916年秋。这年该校开讲了第一班社会学,由康保忠教授担任,自编讲义,印发学生参考。一般认为,这是中国人自己在大学讲授社会学的开始。除设置课程外,专门在大学设置系科,培养专业人才的,首推美国基督教会在上海开办的沪江大学。该校于1913年(民国二年)设置了社会学系,由美国教授讲课。另外,在科学研究方面,最早的要算1915年发表的陶孟和与梁宇皋合著的《中国乡村与城市生活》一书。这是作为一个中国社会学者第一次用英文发表的研究中国的书。也可以说,这是中国人自己出版的第一本社会学著作。
在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经过各个国家学者的努力,社会学已经发展成为当代社会科学中一支具有很大影响的的学科。但是,社会学到底是怎样的一门社会科学,也就是说,社会学到底是研究什么的?在不同的国家,不同学派的学者对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一直存在着分歧。
韦伯:应该称之为一门想解释性地理解社会行为、并且通过这种办法在社会行为的过程和影响上说明其原因的科学。行为应该是人的一种举止(不管外在的或内在的),当(仅当)行动者(们)用一种主观的意想来与它相联系的时候,就可以将举止称为行为(社会的行为)。韦伯:《经济与社会》p40
郑杭生: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并分别从理论、实践和历史三个方面,对这一观点作了较为详细、系统的论证。在《社会运行导论》一书中,他和他的学术群体则对社会运行的条件和机制作了深入、展开的分析,分别阐述了人口条件、环境资源条件、经济条件、文化条件、社会心理条件、社会转型期的转型效应和迟发展社会的迟发展效应对社会运行的影响,并分析了社会运行的五大机制:动力机制、整合机制、激励机制、控制机制和保障机制。

对于我们这些初学社会学的人来讲,这种分歧暂时可以把它放在一边,这里,我们经过对一些社会学概论书籍的研究,给出一个大多数学者同意的关于社会学的界定。
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社会学是对人来社会进行系统研究的学问,尤其关注近现代社会。

三·社会学的学科特点
社会学经过15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具有独特特色的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那么,社会学有那些主要的特点呢?
1·举例
A爱与婚姻
   人们为什么会陷入爱河并结婚?回答是:这种现象是人类的一种很自然的现象,他们彼此相爱,两个男女在身体上,在情感上受到了彼此的吸引,这种吸引非常强烈。彼此相爱的男女很自然想住在一起,结婚并在婚姻关系中获得性的满足或其他的各种满足。
但这种看来很自然的观点,即人们因为相爱而结婚的观点,实际上是一种很特别的现象,与另一个人相爱的经历只是一些人才有的经历或感受,而且爱往往与婚姻很少有关系。浪漫爱在西方成为普遍现象也只是很近的事,而在大多数其他的文化中,则并不存在浪漫爱。则是到了近代,爱、婚姻与性才被认为是彼此紧密相关的现象。在西方,在中世纪及其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结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某种头衔或财产,或养育孩子或其他的目的,一旦结婚,这对男女也可能成为亲密的伴侣,但这种亲密关系是在婚后发生的。在那个时候,爱被很多人认为是一种人性的弱点或者是一种最糟糕的疾病。
    浪漫爱首先是在宫廷中出现,作为贵族的一种婚外性冒险而存在。一直到20世纪以前,浪漫爱只是属于这个圈子,并与婚姻相分离。贵族的婚姻通常是冷冰冰的,有距离的,男女主人有各自的卧室,平时很少见面,结婚的决定也多半是由父母决定的。
无论是浪漫爱,还是这种爱与婚姻的关系,都不是人类的普遍现象与既定特征,浪漫爱与婚姻是否相关,是受到更为广泛的社会因素的影响,这样的一种看法是社会学的看法,而探究那些社会因素对爱与婚姻产生影响,则是社会学家研究的东西。
B健康与疾病
我们一般认为健康与疾病只是与身体状况有关一个人感到这而疼,那而不舒服,或得了感冒发烧,或得了心脏病,这与社会因素有什么关系?但实际上,社会因素对人们的健康与疾病有很大的关系,某种疾病的发生与感受,以及对疾病的反应方式等,都会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疾病不仅仅是人们身体功能的失调。一个人什么样的病、什么时候得、得病时社会规范允许的行为反应是什么、病到什么程度可以脱离日常的义务,都是受社会因素影响的。
C犯罪与惩罚
(见福柯的规训与惩罚P3-7)
在现代社会以前,这样的惩罚并不少见, 并且一般是在公众前执行,这种执行在很多国家一直延续到18世纪。罪犯被装进一个开有小口的笼子里,要游街,罪犯往往会被允许在游街时演说,公众根据其对罪犯的态度,或欢呼,或喝到彩,就象人们看到今日的明星一样。惩罚讲究的是让受惩罚者充分地意识到死的过程以及对这种死亡过程的意识。
如今我们很少看到这样的情况,大多数西方国家甚至取消了死刑。我们要问:是否现在的人变得比以前的人更加仁慈了?
实际上,对罪犯的惩罚态度的变化是与社会的变迁相关的。如A欧洲社会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古老的农村社会的秩序被打破,对城市的人口实行社会控制,已经不能够依靠古老而残酷 的惩罚而维持。残酷的刑法与惩罚只是适用于彼此有紧密联系的小的社区。B新的处理犯人的方法的发现──隔离关押
我们还可以举出其他的一些例子,可以看一看社会学对一些问题是怎么看,而常识对一些问题是怎么看,由此发现社会学研究的特点。
例子:常识与社会学
A因为冬天是一年中最沉闷而又令人沮丧的的季节,所以在冬天自杀的人比在夏天的人多。
B因为女性是依附性的和受压迫的,所以妇女自少的比男人多。
C由于贫困的原因,发展中国家的自杀率比发达国家的要高。
D在依靠福利救济生活的人们中间,有相当多的人只要真想工作,是可以找到工作的。
对于以上问题,社会学怎么看?常识怎么看?
2·社会学的学科特点
[1]        系统整合性
社会学把社会看做一个系统整体来研究,把现象放到社会系统中去认识。所谓系统,是指相互联系的要素的复杂的组合。社会学把社会看作是系统的思想,由来已久,无论是早期的社会学家,还是现在的社会学家,对于这方面都有很多的阐述。社会学主张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整体不是部分的累加,而是部分的有机结合。一个社会群体不是个人的累加,而是结构的总和。
[2]        科学性──实地调查、科学工具(数量化)利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社会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建立一套科学的知识体系,这个体系能够解释与预见社会事件。在社会学的研究中,调查研究占有很大的比重。
[3]        实用性(应用性):社会学研究的结论等能够为现实所用
[4]        批判性与建设性:
第二节  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一·社会学的研究领域(社会学概论P16-19)
二·社会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当我们把科学方法运用于人类行为,而不是非自然的自然世界的研究上时,这种研究就叫社会科学。社会学通过它使用的方法和自然科学有了联系,社会学也与其他社会科学有着广泛的联系。社会学与心理学、经济学、人类学、历史学等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其界限往往不是很清楚。例如,我们想了解城市中收入在贫困线之下的居民的生活情况,则社会学可以对之进行研究,政治学、经济学、人口学都可以对其进行研究。我们可以看看社会学与有关的主要的社会科学之间的关系。
1·        与其他应用科学如经济学之间的关系
2·        与历史学的关系
3·        与心理学的关系
4·        人类学的关系(见波普诺书P10-11)
社会学与人类学的差别
第一,主要差别在于其地域性。从历史渊原看,人类学的老巢是原始部落,社会学起源是现代都市。
第二,主要关注农村社会。
社会学研究对象的特性:研究社会,但是这个社会是无实质的意义世界,有实质的人是生理学、生物学和医学研究的对象,社会学所研究的是人的行动,以及隐藏在行动背后的理念。要去研究行动者赋予行动的意义。社会学关于研究对象的结论与理论对研究对象会产生影响。
        
三·        学习社会学的意义
第一,        社会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其知识的传播、成果的普及,对广大干部和群众认识社会、认清国情、分析形势增加了一个新视角,对政府部门全面贯彻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方针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自社会学重建以来,社会学工作者就对现代化理论、社会发展战略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成果表明,现代化建设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涉及经济、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和各种要素,只有考虑到经济、社会诸构成要素的全面发展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各种关系情况下,现代化事业才能持续协调地发展,才能避免或减少现代化过程中出现严重的社会问题。社会学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对提高全社会对社会发展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是产生了积极作用的。
第二,        社会学研究的成果被应用于各级政府和部门的决策过程,直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第三,        社会学的发展为社会管理、行政管理、企业管理以及做好社会工作,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和方法。
第四,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还有许多重要问题,迫切要求社会学来回答。如社会保障问题。社会保障是社会稳定的基本条件, 没有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就不可能有良好的社会秩序和社会环境。城乡关系问题。社会阶层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贫困问题研究。
1·        学习社会学是个人的一种极为有价值的自我成长的过程,可以了解自我的社会因素
2·        学习社会学可以了解社会一般个人的特点,增加对社会活动的了解
3·        参与社会生活(社会学概论P24-25)

思考题:
1·        简述社会学产生的历史
2·        试述社会学这门学科的研究特点有那些
3·        简述社会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
4·        学习社会学有什么意
什么是社会学名词解释:群学肄言  社会性断乳 单位制 社会资本  有机团结
简答:1。什么是社会互动,符号互动论的内容
      2。什么是越轨行为,默顿的理论是什么
      3。 什么是社会趋同论,怎么评价。
论述  1。什么是科层制,特征和正负功能是什么?
      2。什么是城市化,动力是什么,城乡二元结构对我国的城市化有什么影响?、
6#
 楼主| sex 发表于 06-7-21 22:36:41 | 只看该作者
第三讲 人的社会化socialization
主要内容参考王思斌主编:《社会学教程》p54-80
第一节 社会化及其动力
一·        什么是社会化
1·人的社会化
人类的婴儿在刚出生的时候是一个孤弱无能的有机体,新生儿一无所知,如果没有他人的帮助,至多只能生存几个小时,与其他动物没有什么区别。与其他动物不同的是,人的行为以及各种能力,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而得到的。出生的婴儿只是一个生物体,这个生物体必须通过某种方式被改造成一个完全的人,一个能够有效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去的人。天性最聪明,如果没有后天的教化,作为生物个体的婴儿也不可能成为社会人。
例子:罗伯逊社会学P143-146)
(1)狼孩与野孩
(2)在被隔离的情况下长大的孩子
(3)制度化的儿童
(4)在被隔离的情况下长大的猴子
人的社会化是什么?
就微观的意义讲,人的社会化是指作为生物个体的人(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社会通过各种教育方式,使自然人逐渐学习社会知识、技能与规范,从而形成自觉遵守与维护社会秩序与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取得社会人的资格,这一教化过程即为社会化。因此, 人的社会化过程也是抛弃生物性,增加社会性过程,也就是不能以生物性的冲动来支配自己的行为。

2.广义的社会化

宏观意义上的社会化,是指一个社会群体,为了自己的群体发展,延续下去,按照一定的方式方法,培养一代一代的新人,把工作接替下去的过程。

二·社会化的生物基础
人类创造了自己的文化与社会,并且使它们能够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这主要是因为人作为高级的社会动物,具有接受社会化的一些特殊条件,这些特殊条件,是人类长期进化的结果,也就是人的社会化的生物基础。
这些生物基础主要包括

三·社会化的内容
(见王思斌主编:《社会学教程》P59-63)
社会化的过程,是一个人对一种文化的期许“内化”的过程。所谓“内化”就是,对于一些行为和假设,处在该文化环境中的人,学得很“透彻”,不在对其有任何质疑,认为它是对的,因此对它只是接受;人社会化的过程实际就是理解人的社会生活是在多大程度上由“社会建构”的,而不是有天生的某种所谓基因特质塑造的。人群的生存从一开始就具有社会性,社会就是一个个人组成的集体而已。离开了社会任何个人的生存几乎都是不可能的。而要让一个初生的婴儿就知道这些肯定是不可能的,所以才需要通过社会化使每一个人都认识到这一点。反过来说,一个人能够认识到它的生活实际是由社会塑造的时,他也就完成了社会化的过程,成为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人”了;社会化的过程是使每个人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它使得每一个人具有预测他人行为或者反应的能力。人假如都变成了“社会人”,那么人就要按“社会人”的方式行为以及对事情做出反应。一般而言,在相同的文化背景之下,不同的人对于同一种现象和事情的行为和反应的模式一般是一样的。这就为人们行事时预测他人的反应提供了可能,从而使得人们能够更好的在社会中彼此共处,更好的生活;社会化的过程还是一个传承文明,使特定社会得到延续的过程。
文明是一个特定文化群体智慧的结晶体。一种文明是怎样得以传承后世的呢?社会学告诉我们,该文明提内人的社会化是在文明的传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社会是文明的载体,特定的文明根植在特定的社会中。而文明的创造者无疑只能是人,所以带有特定社会印记的文明的传承只能依赖特定社会中的人,只能依赖特定社会中已经“社会化了的人”,依赖那些通过社会化而带有特定社会的印记的社会化了的人。所以说,社会化的过程是一个使文明得以传承的过程。

社会化内容与意义(补充):
[1]本体安全感和信任感的建立——它们是个体“存在的勇气”的根源,主要是通过早期看护者爱怜、关注来获得发展,如在婴儿成长的早期,对缺场的情感的接受——相信看护者会回来的信念。小婴儿总是“位于难以置信的焦虑的边缘”——主要焦虑的是与母亲的分离或与父亲的分离——是否被父母抛弃,会不会被抛弃。通过对焦虑的排解与防护,建立起一种客观世界稳定的感觉。——基本信任感的建立——这种信任感的建立也是目前我们提倡的诚信的基础,没有早期信任感的基本的建立,那么在人生道路上的诚信就很难能够建立起来。
[2]自我认同的形成与确立:
关于自我认同及其确立,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1864-1929―――Charles Horton Colley的“镜像自我”looking glass self)理论)与乔治·赫伯特·米德(1863-1931―――George Herbert Mead的“扮演他人角色”(taking the role of the other)理论)对自我的出现及其认同的发展有过非常精彩的论述。库利最早提出自我发展理论的社会学家之一。他认为,我们对自己的认识是通过想象别人是如何感觉我们的行为和外貌来了解我们自己的。自我认同正好是反映了别人的意见与评价,犹如在镜子中看到的自己的形象,因此库利把通过想象别人如何感觉、评价我们行为和外貌了解的自我称为镜中我。自我有三个组成部门:对自己的行为给别人造成的印象的感觉;对别人对我们行为的评价的感觉;以及对他们的评价的感觉。在库利来看,自我的出现是不断进行的自我界定(内在的)与他人对自我界定(外在的)过程的综合。在自我发展过程中,父母和家庭成员的作用。
米德区分了主体我(主我)与(客体我)宾我,主体我代表的是每个人本能的、独特的“自然”特性,如正常儿童的冲动与激情。客体我代表自我的社会的一面——即内在化的社会环境要求以及个人对这种要求的领悟。主体我首先形成,客体我的形成需要很长的时间,因为孩子首先需要知道社会期待他的是什么。米德认为自我的发展是主体我与客体我不断对话的过程。客体我在社会化过程中的形成要经过三个阶段:[1]模仿阶段,发生在一岁以内,在这个阶段,孩子和他的母亲进行手势交流,母亲是孩子的重要他人,即生活初期经常来往并对自我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人,母亲的拒绝与孩子的受挫——孩子知道母亲的期待是什么;[2]游戏阶段:2-4岁之间,孩子们扮演他人的角色游戏,并通过游戏来实验重要他人所期待的态度和动作,在这个时候,孩子开始把自己看做是社会客体;[3]博奕阶段,发生在4岁以后,开始与家庭以外的许多团体发生关系,把家庭看作是自己生活在其中的一个群体,并关心非家庭----社会期待与要求----一般化他人期待与要求。米德认为自我意识或认知本身只能经由假定他人的位置而获得。个人的认同植根于早期的社会化过程,早期社会生活确立的认同,如性别、自我是主要的认同,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改变较难。
Erik Erikson(艾里克森)强调自我和人终其一生的人格发展,他从关心理性的自我(ego)入手,对自我的发展进行研究,自我的发展可以区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认同危机产生,通过对危机的解决,人获得了一个稳定的自我,包括对生活的许多基本的关怀。认同危机因此是Erickson的核心概念。人一生中遭遇的八个认同危机是:
(1)        婴儿期的信任与不信任。在婴儿期,如果需要得到满足,就会产生信任;反之,则会孕育一种基本的不信任。
(2)        儿童早期的自主与怀疑。随之儿童运动机能和大脑的智力发展,自主(独立的感觉意识)开始出现。如果父母能够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就会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有能力控制自己的肌肉、冲动自我以及周围的环境。
(3)        学龄前的主动与内疚。在差不多能够上学的时候,儿童能控制自己的身体。在这个阶段,孩子开始尝试创造,不过孩子对自己创造的认同主要来源于父母的评价,如果父母否定孩子的行为,就可能产生一种强烈而持续的内疚感。
(4)        学龄早期的勤奋与自卑。在小学阶段,儿童希望能够对事物的道路获得了解,如果成年人鼓励儿童努力去探索,会增加儿童的勤奋感,否则会产生自卑感。
(5)        青春期的认同与角色混淆。身体发生变化,看待世界和思考的方式发生变化,角色结构改变,一些新的角色进入――女朋友、运动员、学者等,如果这些角色能够顺利进入,而且在这以前已经形成了较强的信任感、自主感、主动性和勤奋感,那么,进入青春期后就比那些没有形成这些感觉意识的人有更好的机会获得强烈的自我认同和避免角色混淆。
(6)        青年时期的亲密与孤独。亲密是指一个人无须顾及自我认同的丧失的情况下热爱另外一个人和关心另外一个人的能力,如果不能与他人亲近,就会生活在孤独之中。而亲近他人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我认同的强度。
(7)        中年期的代际关怀与自我沉浸――主要关注超出自己的家庭,关心下一代的生活。如果没有这种代际关怀,会沉溺于自我、个人的需要和舒适。
(8)        老年期的完美与绝望。
总体来看,自我认同是个人依据其经历而形成的,作为反思性理解的自我(P58),它不是给定的,即作为个体动作系统的连续性的结果,而是在个体的反思活动中必须被惯例性地创造和维系的某些东西,自我认同的支撑性话语特征是 主我、宾我、你的语言分化。自我认同包括了人的概念的认知部分:我是谁?对身体的轮廓与特性的感知;对自身角色、地位、行为规范的期待;我认为他人对我的期待?人自我认同在特定的叙事进程之中拓展开来。稳定的自我认同也是本体安全的基础。吉登斯认为:自我认同的内容,建构个人经历的特质会随着社会和文化的改变而改变。

第二节 社会化的历程
一·        社会化的历程
1·儿童—青年社会化的历程
个人成长理论见波谱诺P234-239)
2·        继续社会化
在基本社会化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的社会化过程
3·        再社会化
原来的社会化失败,重新进行教化学习的社会化过程
主动再社会化:自愿接受异文化
被动再社会化:劳教
二·        社会化的因素
1·        家庭
2·        学校
3·        同龄群体
4·        大众传播媒介其他因素(见罗伯逊P158-161)

第三节 个性与民族性
一·        社会化对个性发展的影响
社会化不仅是个人学习社会规范与文化的过程,也是发展形成每个人的个性的过程。
1·个性是什么?(见社会学教程P74-80)
2·        个性的倾向性
3·        个性的心理特征
二·民族性
1·民族性
2·中国国民性特点
[1]        自我观念:不愿意炫耀自己,环境取向
[2]        人与人的关系:重人情,重权威
[3]        人与宇宙的关系:天人合一
[4]        时间观念:怀古,不愿意变迁
[5]        对自己的要求:中庸,克己
台湾的学者文崇一:谈中国人的价值取向
认知的             评价的重农                      道德的
传统与权威         与纵功名                        仁义忠孝

           权威  保守   依赖  顺从     礼让  谨慎
              勤俭   忍耐       安分

中国国民性格
    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见梁漱溟文选:《中国人:社会与人生》,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6年,上册)将中国人的性格概括为:
1·自私自利。身家念重,不讲公德,一盘散沙,不能合作,缺乏组织能力,对国家及公  共团体缺乏责任感。
2·勤俭。节俭至于吝啬,实利主义。
3·爱讲礼貌。重形式,爱面子以至于欺伪,一方面是牺牲实利而要面子,,另一方面为争一口气而倾家荡产。
4·和平文弱。5·知足自得。6·守旧。7·马虎。8·坚忍及残忍。9·韧性与弹性。10·圆熟老到。
梁漱溟认为西方人以集团生活为本,,有公共概念、纪律习惯、组织能力与法治精神,而中国人则缺乏这一些。中国人是以伦理为本位的社会,伦理关系表现为一种义务关系,从经济、政治看,得以充分体现,伦理有宗教之功用。中国社会是建构于伦理秩序之上。中国式人生的最大特点是向里用力。中国社会的历史循环于一治一乱而无革命。缺乏产业革命,表现为文化早熟。中国文化的五大病症:幼稚、老衰、不落实(从心出发,理想多于现实)、消极、暧昧而不明朗。
陈建远主编: 《中国社会----原型与演化》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在该书中,作者分析了中国的国民性,认为有以下特点:1·重生意识;2·乐观态度;3·理性与中庸;4·平均观念‘5·自大与自卑;6·家庭观念与乡土意识。
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载《陈独秀文章选集》上册, 三联书店,1984年。 在文中,作者从社会制度出发,认为中西民族有三大差异:1·西洋民族以战争为本位(恶侮辱,宁斗死),东洋民族以安息为本位(恶斗死,宁忍辱);2·西洋民族以个人为本位,东洋民族以家庭为本位;3·西洋民族以法治为本位,以实利为本位,东洋民族以感情为本位,以虚文为本位。

第四讲 社会相互作用(社会互动)social interaction

主要内容参考王思斌主编:《社会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P81-108
第一节 社会互动的涵义及条件
第二节 社会互动的过程、实质与功能
第三节  社会角色

思考题:
1·        什么是社会互动?试述它的意义。
2·        解释社会角色、复式角色和角色丛。
3·        举例说明人自身的角色冲突。
4·        什么是时尚,试分析其功能。
名词解释:社会互动  冲突    社会地位  社会角色 集体行为
讨论:青少年社会化中的问题。

第四讲 社会相互作用(社会互动)social interaction
    人是社会的动物,人类的需要的满足需要通过参与社会生活,即与他人的相互作用才能够实现,离开社会,脱离了与他人的关系,各种需要就不能够得到满足。可以说,社会相互作用是满足人们的需要的基本手段,也是促使个人走向群体,走向社会的关键。这一讲主要探讨社会相互作用问题。

第一节 社会互动的涵义及条件
一·        涵义及类型
1·什么是社会互动?
社会互动是指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进行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活动。也是个人、群体对他人采取行动或对他人的行动做出反应的过程。
请注意韦伯关于行动、社会行动的阐述
2.社会互动的类型
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把社会互动区分成不同的类型。
A·根据相互作用的主体进行区分
可以分为
个人之间的互动,通常也称为人际交往。个人之间的互动是人类社会最古老、最普遍、最基本的形式。个人之间的互动往往具有这些特点:直接进行的面对面的交往,一般不使用媒介,主要通过语言、手势、面部表情、行为动作进行,在特殊的情况下 ,也使用媒介,如书信、电话、电报、网络等;互动双方都很明白各自的位置、互动的性质、目的、内容及所产生的后果;互动的效果及反应大都是及时的、迅速的和直接的,并能够很快就互动的效果做出反应。
群体之间的互动:
任何群体都有一定的目标,为了实现群体的目标,群体的成员,尤其是群体的代表人物会利用各种手段,宣传本群体的立场、观点和主张,以取得其他群体的支持,与个人之间的互动相比,群体之间的互动具有以下特点:比较多地利用诸如书信、函电等传播媒介;由于群体目标的多样性,互动的对象也是多方面的。
B·根据互动的形式区分,可以分为直接互动与间接互动
直接互动:互动双方面对面的相互影响与作用
间接互动:通常是借用大众传播媒介或通过代理人与其他个人或群体进行的交往。
C·工具互动的性质区分,可以分为:
竞争: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对于一个共同目标的争夺。竞争的发生需要具备以下条件:[1]对于同一个目标的争夺,争夺的目标不同,就不会形成竞争;[2]追求的目标必须是比较稀少和难得的,一个人或一些人夺取或达到了这个目标,就意味着另一个人或另一些人失去达到这种目标的机会;[3]竞争者之间是互相排斥的,但不是敌对的,竞争的目的在于达到目标而不是消灭对方;[4]竞争是理性的,是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的。竞争的类型按性质可以区分为:政治竞争,经济竞争,文化竞争,体育竞争等,也可以按人数的多少区分为个人竞争与集团竞争。
合作: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共同的目标,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1]合作的基本条件:成功的合作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主要有:一致的目标,任何合作都需要有共同的目标,至少是短期的共同目标;统一的认识与规范,合作者应该对共同目标、实现途径、具体步骤等,有基本一致的认识,同时,在联合行动中,合作者必须遵守共同认可的社会规范和群体规范;相互信赖的合作气氛,创造相互理解、彼此信任、互相支持的良好气氛是有效合作的条件;具有合作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一定的物质基础,必要的物质基础包括:必要的物质条件,如设备、通讯和交通器材等,空间上的配合距离,时间上的准时、有序等。
[2]        合作的类型:按照合作的性质,可以区分为同质合作与非同质合作。同质合作是指合作者无差别地从事同一活动,如无分工地从事某种劳动;非同质合作,即为达到同一目标,合作者之间彼此有所分工,如按照工艺的流程进行分工。
按照有无契约合同的标准,合作可以分为非正式合作与正式合作。非正式合作一般发生在关系亲密的人之间,是人类最古老的合作形式;正式合作是指具有契约性的合作,这种合作形式明文规定了合作者享有的权利和义务,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并受到有关机构的保护。
冲突: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激烈对立的社会互动方式与过程,冲突是人们之间的一种直接的反对关系。
冲突的特征:主要有:[1]冲突的直接目的是打败对方,是直接以对方为攻击目标的一种互动行为,[2]冲突双方必须有直接的交锋;[3]冲突双方所追求的目标既有可能相同,也有可能不相同,这与竞争必须是对共同目标的争夺情况不一样;[4]冲突在形式上比竞争激烈的多,它往往突破了规则、规章甚至法律的限制,带有明显的破坏性。
冲突的类型:包括:[1]从规模上分,有个人之间的冲突和集团之间的冲突;[2]从性质上划分,有经济冲突、政治冲突、思想冲突、文化冲突、宗教冲突、种族冲突、阶级冲突和性别冲突等;[3]从方式和程度上划分,有辩论、口角、拳头、决斗、仇杀、械斗、战争等。
社会学领域最早将冲突当作社会互动来研究的是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儿。
冲突的产生及其功能:冲突产生的具体原因可能是各种各样的,但归根结底是由社会不平等造成的,其中主要是财产、权力、声望分配的不平等,冲突的破坏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冲突也具有刺激社会进步的作用。
顺应:是指相互作用的各方通过调整自己的行为,以相互适应的行为。它是避免冲突产生的一种手段,有是群体甚至社会运行的先决条件。
顺应的主要方式有:[1]妥协。冲突双方在不分胜负的情况下互相提条件,相互让步,以达到平息纷争的目的;[2]和解,互动双方放弃成见,由仇视转变为友好。填写与和解的实现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是杀直接洽谈与协商,在外界不介入的情况下达成协议,二是双方无力解决,由第三者出面进行调停,探讨双方和解的可能性和条件 。[3]容忍。指互动双方在价值观和行为模式不作根本改变的情况下一种自我克制,以避免不必要的冲突。

D.集体行为:一种特殊的社会互动

二·社会互动的条件
1·        对自我与非我的认识是心理条件
        对自我与非我的认识是社会互动得以进行的心理条件。一个人的自我意识是他对其他人对自己看法的反应。如果没有你、他或他们的相对意识,也就没有我的意识。为了说明自我意识的特征,美国社会学家库利引入了镜中我的概念(looking glass self)。他认为,每个人都是另一个人的镜子,通过他人对自己的意见和态度,完全可以反过来看自己,就好象照镜子一样,在镜子里我们可以看到自己的面孔、形象和衣着。
        镜中我的观念包含三个主要的因素:第一,能够想象的出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第二,能够想象的出别人对这一形象所作的判断与评价,第三,能够对别人的判断与评价做出相应的反应。具备了以上三个条件,就标志着一个人能够把自己看作是一个对象,站在别人的角度来看待自己,自我判断与评价与别人的判断与哦家越接近,说明一个人的自我意识越强。人的这种对自我与他人的认识的能力,是社会互动得以进行的比必可少的条件。
2·        人的需要的满足是根本原因
人有各种各样的需要,这些需要依靠自己个人的能力是没有办法得到完全的满足的,所以就有了进行互动的需要。
3·共享文化是互动的社会条件
社会互动得以进行,不仅取决于我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形成的自我概念,同时也依赖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对于文化与规范的学习,这种学习使我们与他人共享文化,从而使我们能够理解别人的行动和意图。对行动的意义的理解,以及在这种理解基础上做出的恰如其分的反应,不仅是社会互动得以进行的条件,也是我们能够在社会上得以生存的重要条件。一个人对某一事件或行动的理解,并不完全取决于事件本身,而往往取决于他对事件发生的情景的理解,而这种理解与共享的文化是有着紧密的关系的。
理解一个行动的重要意义
行动         一记耳光
情景    两个正在争吵的人     剧中的演员    父亲因为孩子说谎 出生二十个月的
                                            而打孩子          孩子打爸爸
确定的  侮辱                  演戏          惩罚              兴致好
定义
受害者 大发雷霆               无情感或装    害羞              乐趣
的反应                        出来的情感

第二节 社会互动的过程、实质与功能
一·关于社会互动的过程的解释──符号互动论
1·社会互动的过程模式
     需求冲动 ŒŽ
甲         乙
           
Œ需求冲动
以相当的角色考虑他人的反应
Ž作用于乙方
以相当的角色考虑他人的反应
作用于甲方
2·社会互动的理论要点(符号互动理论的要点)
[1]        人们根据他们赋予客观事物的意义来决定对他人采取的行动
[2]        人们所赋予事物的意义是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
[3]        人们在交往时对所处的环境不断进行内部解释,以便决定下一步的行动
例子(见波谱诺社会学P196-197)

二·对社会互动实质的解释
1.        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
交往是人类生活的伴侣;
人类最基本的交往是生产中的交往;
生产交往形成生产关系;
在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形成其他社会关系;
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是社会。
自己看书
2.符号互动论――自己看书
3.拟剧理论
人不是被动的,在互动过程中,不只是被动的,个人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影响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如卡内基的演讲──谈了很多交往的技巧──实际上就是印象管理,这方面的研究很多。管理自我,主要是为了给别人一个你想要给的印象,这在公共关系、管理学中很重要,这方面在社会学中研究最多的是戏剧理论,讨论在互动过程中如何影响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主要代表任务是戈夫曼,认为:
(1)社会互动是一个自我表现的过程
世界是一个大的舞台,互动是一个表演过程,每个人担当着一定的角色,有观众,有演员;
(2)印象管理是表演过程的重要方面
如我将自己呈现给他人,通过语言、姿态、表现等,来控制自己留给别人的印象,如贪官在外出时只吃方便面,目的是为了给别人一个他艰苦朴素的印象。
7#
 楼主| sex 发表于 06-7-21 22:36:50 | 只看该作者
(3)印象管理是需要技术的
        什么样的技术?主要有:
        舞台布置:要有一个好的印象,表演前要布置舞台。
个人装扮:要想达到目的,对自己进行打扮。
前台与后台的设置──把舞台分成两个不同的区域,要把生活空间分成两个方面:前台是对观众的,后台:亲密、放松的地方,在前台与后台之间应该设置屏障,前台的人原则上不要带到后台,以免破坏前台的形象。
剧组合作:自己人,圈子里的人,不管在后台怎么样,到了前台必须一致对外,如在公司内部思想不一致,在对外的时候,则应该保持一致,彼此配合。
误解表演:为了不让别人知道你的意图,故意扮演一种印象
神秘表演:故意显得神秘,让人摸不透你。
能否掌握这些技巧,对于成功很重要。
4.本土方法论(波谱诺社会学P200-206),也见教材
5.交换理论
(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与布劳等人。
    把社会互动理解为互动双方进行报酬或惩罚的交换活动,并提出了一些列关于人与人或群体与群体之间进行互动(交换)的原则。这些原则表现为一些列的命题:
[1]        成功命题:对于人们所采取的所有行动,某人的特定行动越是经常受到奖励,则该人越是可能采取这种行动;即上次行动会带来瑕疵行动。
[2]        刺激命题:假如在过去某一特定的刺激或刺激集的出现一直伴随着对某人行动的奖励,则现在的刺激或刺激集越是与过去的刺激相似,该人越有可能采取该行动或类似的行动。即某种特定情况下,刺激越象上次,越会重复该行动。
[3]        价值命题:某人行动的结果对他越是有价值,则他越是有可能采取这个行动;
[4]        剥夺──满足命题:某人越是在最近经常得到某一特定报酬,则该报酬的任何追加单位对他来说越是没有价值。报酬经常得到,可能不重复行动。
[5]        攻击──赞同命题:第一,当某人的行动 没有得到他期望的报酬,或者得到他料想不及的惩罚,他将被激怒并越有可能采取攻击行为,这一行为的结果对他来说越有价值;第二,当某人的行动获得期望的报酬,特别是报酬比预期懂得大,或者没有受到预想中的惩罚,他就会高兴并越有可能采取赞同的行为,该行为对他来说就变得越有价值。
[6]        理性命题:在选择各种行动的时候,某人会选择当时他所认识到的结果乘以得到结果的概率乘积较大的一种行动。即选择利益最大的行动。
  布劳的理论观点自己看书
四·社会互动过程中的非言语交流
见罗伯逊社会学P188-191
(一)互动过程中的非言语交流
在人们的互动过程中,有许多互动或交往是非言语的,也就是说不是通过语言媒介,而是通过其他符号发生的,其中最典型的是[1]身体语言——如手势、面部表情;[2]对人与人之间物理空间的处理。
身体语言
定义:以身体的各种举动来反映出内心的隐蔽世界的语言,即为身体语言——body language,我们的头、手指、手、臂、躯干、臀部和腿,都可以表达意思,这些都是进行交流的潜质,可以传达很多的信息。
      在我们日常的生活经验中,一些身体语言是大家熟悉的:眉毛吊起来、紧紧握手等。但是有些身体语言所表示的动作是一般人不好直接理解的。如当一个人把手放在你的肩膀上——是亲近还是侵犯?一个人用手接触了另外一个人的身体,是更加亲近还是疏远?
   在人们的互动过程中,很多的互动是通过身体语言进行的。我们举例来看一些主要的身体语言及其在人们互动过程中的含义。
1.        一个女孩对她的好朋友说:我真的非常爱某某,在说话的同时,她轻轻地摇着头。——这个女孩在内心是否真的很爱她的男朋友某某?
2.        在一个有不少人参加的聚会上,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一开始大家都坐得很端正,这个时候有一个人不知不觉翘起了二郎腿,一会儿发现差不多每个人都翘起了二郎腿——谁是这些人当中说话有分量的人?——从翘腿看老婆当家还是老公当家。
3.        会议室里甲方和乙方正在进行要不要就某个项目的合作进行讨论,甲方非常想合作,但不知道乙方是什么态度,在交谈过程中甲方无意中发现乙方用手摸了摸纽扣,并解开了,甲方因此明白了能否进行合作的情况。
身体语言一部分是遗传,但多数是后天习得的

(二)人与人之间物理空间的处理
经验与研究都表明,人与人互动过程中,总会保持一定的距离,这种距离体现了某种领域感,一旦他人在较为的时候侵入这个领域,就会引起紧张的气氛。人们对于自己周围的某些个人空间是非常敏感的,侵入后会使人感到难受。除了非常拥挤的公共汽车外,在一般互动过程中,根据关系的远近与文化的界定,物理空间距离可以区分为不同的类型。美国西北大学人类学教授霍尔指出有四个不同的个人空间区:
亲密距离——相互之间可以有身体上的接触,它的距离是0-45厘米之间。什么样的人与人互动时可以允许这样的距离?在什么场合下允许?发生在夫妻、情人、亲密朋友等之间。
近私人距离(45-75厘米)在这些私人距离中,互动的双方可以用自己的手脚,搂抱到对方或者拔拳打到对方。
远私人距离(75-120厘米)身体能够支配的限度,双方深直手臂正好接触到对方手指尖的距离。两个在街上遇见的同学。
礼貌距离(社会距离)——近的礼貌距离(120-210厘米)通常是处理非个人性事务的场合;远的社会距离(210-360厘米之间):比较正式的社交与业务往来。
——这种场合拔眼睛短暂地瞥对方一眼,马上离开,是不礼貌的。
公众距离(360-750厘米之间):教师与学生;演讲距离等。

第三节        社会角色
    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或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互动,实际上都是不同社会角色之间的互动,社会互动与社会角色有着紧密的关系。
一·        社会地位与社会角色
1·社会地位(位置)
    人们在社会关系结构中所处的位置,通常是根据财富、声望、受教育或权力的高低和多寡所作出的社会排序。
社会地位的获得方式:
    有两种获取的方式:生而有之或因血缘原因获得的称为先赋地位,如由性别、辈分决定的社会地位,又血统决定的社会地位等。
不依赖出生,而是依靠个人努力而获得的社会地位称为自致地位。一个农民的孩子经过刻苦的努力而成为科学家,普通工人经过奋斗而成为党和国家的领导人,象这样获得的地位,科学家,领导人,都是自致地位。
2·        社会角色
角色原来是戏剧、影视中的名词,专指演戏的人经过一番装饰所扮演的人物形象。美国社会学家米德首先把这个名词应用到社会心理学中,他认为社会就象一个大的舞台,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人就在这个舞台上活动,并扮演着各种不同的角色。那么,社会学意义上的角色是指什么呢?
我们可以给社会角色下这么一个定义: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特定社会地位相一致,与社会对这个地位的期待相符合的一套行为模式。
3·        社会角色的分类
[1]复式角色与角色丛
复式角色:一个人担当了两个以上的角色,就叫做复式角色,这些角色虽然互不联系,但都集中到了一个人的身上。人是高级的社会动物,人在社会生活中总是担当着多种角色,比如本人,既是母亲,又是教师,又是妻子,在商店购物时候是顾客等。
角色丛:当一个人处于某一特定位置上时,他必定要与其他一些列角色发生关系,人们通常把围绕着某一社会地位而形成的一组角色叫做角色丛。
[2]        理想角色与实际角色
[3]        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
二·        社会角色的扮演
1·        角色扮演的定义
2·        角色扮演的过程
3·        角色扮演中的问题

4·出现问题的原因
[1]        角色认知
[2]        角色技能
[3]        角色混同:不同的角色分辩不清,角色扮演惯性
[4]        自身生理心理原因
[5]        社会体制制度因素

第五讲 性别与性gender and sex
第一节 性别角色
一.        自然性别
二.        社会性别
三.        性别角色社会化
第二节 两性之间的差别
一·        生物差异
二·        心理差异
第三节 性和不平等
一·性别与婚姻、家庭
二·        性别与工作性别
三·        性别与政治
三.性别分层理论
第四节  人类性行为
思考题:
1·什么是性别角色?
2·试分析现实社会中的性别不平等现象。
名词解释:性别歧视  性别认同

第五讲 性别与性gender and sex

第一节 性别角色
一·什么是自然性别(SEX)
自然性别,简称为性(SEX),是指社会成员具有的一组生物学意义上的综合特征,根据这一特征,社会成员被划分为两大类:男性和女性。那么自然性别换句话说,就是指一种生物学意义上的分类尺度,它把人群分为两种相异的性别群体。
在原初的意义上,自然性别与种的繁衍,也就是人的生殖密切相关。从生物学意义上来描述男女性别特征,一般可以从生理构造和遗传特性两个方面来进行。
二·        社会性别(GENDER)
1975年,美国人类学家鲁宾以“交换女人”为题,首次提出“性别/社会性别体制”(sex/gender system)的概念。在论文的开篇,她提出这样的问题:

“一个顺从的女人是个什么人?她是人类雌性中的一员。可这个解释就跟没解释一样。一个女人就是一个女人。她只有在某些关系中才变成仆人、妻子、奴婢、色情女招待、妓女或打字秘书。脱离了这些关系,她就不是男人的助手,就像金子本身并不是钱……等等。那么这些使一个女性变成一个受压迫的女人的关系是什么呢?”(盖尔·鲁宾“女人交易——性的‘政治经济学’初探”,载王政、杜芳琴主编:《社会性别研究选译》,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3页)

社会性别这个概念与女权主义或女性主义的崛起和妇女研究紧密相关,70年代这个概念在世界各国广泛流行,这个概念可以从很多方面来看,学者们归纳了四个方面:[1]以自然性别为基础形成的个人属性;[2]是一种人际关系的体系;[3]是一种地位和角色;[4]社会性别是在特定的场景里通过社会的相互交往而塑造的建构性差异。

在这里,我们给社会性别的定义是:社会性别是指一个社会关于男人和女人的地位、分工以及个人行为模式的种种规定性总和。
要把握社会性别这个概念,就应当把握社会性别这个概念的特点,那么,社会性别这个概念有什么特点呢?
[1]        首先,社会性别是社会规定的,这与自然性别有很大的不同,自然性别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而社会性别主要是社会按照社会的道德、风尚等特殊背景加以规定的,这一点很重要,例子:美国人类学家玛格里特·米德1935年在太平洋沿线的三个原始部落进行实地考察,她发现,这三个部落虽然相距不远(100公里之内),但是男人和女性的行为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在第一个部落,Arapesh中,崇尚的是男女都要相互温柔体贴,所以整个部落的男女都有恻隐之心,在第二个部落,Mungudmor, 男女都非常具有攻击性,男女都十分的粗暴,在第三个部落Tchambuli中,男人是游手好闲,打扮的花枝招展,而女人则充当社会管理者的角色。这个例子很好地说明了自然性别与社会性别是多么地不同。---社会性别是一种社会建构,男女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SEX),而是社会意义上的,如我们说某某象男的,某某象女的,当我们这么说的时候,这已经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而是社会意义上的。
[2]        社会性别的规定性随着时代的变化或空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如现代社会关于男人和女人的规定与古代社会的就有很大的不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男性与女性的看法与要求是不一样的,在一个社会里被禁止的行为,在另一个社会里可能是要提倡的。
[3]        一个社会关于社会性别的规定是系列性的,而不是单就某一个问题进行规定,系列性包括男人和女人各自应当拥有什么样的社会地位、男人和女人各自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角色、男人和女人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行为模式。如果一个社会认为男人应该掌握权力,则这个社会中男人就会担当管理者的角色、家长的角色,在夫妻关系中就会主张妻子应当服从丈夫,就会认为男性必须在事业上成功,如果一个自然性别是男性的人不能够达到上面的这些规定,就会认为是不象男性。而一个自然性别为女性的人没有达到相应的规定,也会被认为是不象女性。
三·性别角色社会化
1. 性别角色
所谓性别角色是与作为男人或女人有关的社会角色。性别角色是附加于男人女人不同的期待行为的总和.
对于男性与女性的性别角色,从历史上来看,经历了很大的变化,根据西方学者的看法,这种变化可以分成两个变化,第一次变化强调两性间的相似性,它伴随着16和17世纪的西方的新教改革和前工业资本主义的兴起

2.性别认同
性别认同指一个人对某种性别的归属感,是对于自己是男是女的划分。
3.性别认同的塑造:
(1)家庭
家庭是婴儿出生后最早接触的社会团体。在家庭中,父母对子女性别角色刻板观念的形成是通过两方面起作用的。一是通过父母提出期望,使子女朝着父母预期的性别角色方向发展,从而使子女把这些期望同化成自己的性别角色刻板观念。例如,当婴儿出生时父母给他们取的名字就可以反映出父母对子女的期望。二是父母的态度和性别角色刻板观念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子女的性别角色观念。Jacobs等人[4]的研究表明,父母对子女的能力的知觉受性别角色刻板观念的影响很大,而且父母以性别角色刻板观念为依据的对儿童能力的看法也影响着儿童对自己的能力的看法。父母对子女的能力的看法又会反作用于子女,影响子女的心理和行为,从而影响着子女的性别角色刻板观念的形成。
儿童正是从父母对待他们的态度和行为要求中开始获得性别认同并进而达到性别角色的分化,即儿童的性别化发展离不开父母的养育方式和教育态度的影响。心理学家们发现:〔1 〕父亲对待儿子和女儿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有较大差别,而母亲对子女的态度与行为差别不如父亲那样明显。比如在游戏活动中,母亲总是怕孩子磕着、碰着,并以温柔的方式对待孩子。而父亲则是更多地逗弄儿子,和儿子说话,作多变性的游戏;对女儿更多地则是轻轻抱起,观察并安静地抚摸。但随着家庭的独生子女化,父亲在与孩子游戏时,则不会严格地按照孩子的性别而表现出完全不同的游戏方式,更多地会以适合父亲性别行为的做法来对待孩子。美国心理学家拉姆的研究也发现,〔2〕父母同他们7—13个月的婴儿游戏时有着不同之处。母亲常与孩子玩他习惯玩的游戏,而父亲则吸引孩子玩那些具有力量感的、刺激身体的和不可预知结果的游戏,或者是孩子不习惯、感到新奇和开心的游戏。他发现父母抱孩子的动因也不同。母亲抱孩子主要是为了照顾他。而父亲抱孩子则是为了同孩子游戏玩耍,为了让孩子多探究。
(2)社会角色期望的影响
在Rubin,Provenzano,Luria[5]的研究中, 主试在许多对夫妇的第一个孩子出生的那天便采访了这些刚做父母的人。在身高、体重、活动等项的记分上,男婴与女婴没有明显的差别。但女婴更可能被他们的父母描述为伶俐、小巧、漂亮,男婴更可能披描述为结实、警觉、强壮。父母及社会的期望会使他们对婴儿采取不同的对待方式,从而影响婴儿的反应方式。例如,当男孩学走路跌倒时,父母会把他抱起,然后鼓励他继续学,而对跌倒的女孩,父母往往会给以更多的抚慰。这样,男孩往往会形成独立、勇敢的性格,而女孩往往会形成依赖性。另一方面,由于社会期望会形成社会压力,因此两性中的大多数成员会产生一种明确的归属于某一性别群体的性别认同感,从而自觉地采取一些符合社会期望的行为。
(3)大众媒介的影响
    书刊、电视、电影、广播等媒介对性别角色刻板观念的形成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儿童通过给他们读的书、讲的故事很早就开始了性别角色的刻板化。由国际妇女组织发表的专题著作《作为牺牲品的迪克和简》(1972)中,通过检查134本儿童读物中的2760篇故事, 人们发现以男孩为中心的故事与以女孩为中心的故事的比例为5:2,成年男性作为主角的概率是成年女性的4倍,人们描述男性为聪明的次数为131次,而女性仅为33次。这些差异很微妙却相当有效。Sternglanz,Sterbin的研究也得到了同样的结论。Kortenhaus,Carole的研究表明,在1940年至1980年期间美国出版的儿童读物中,尽管男孩与女孩出现的频率趋于相等,但女孩多是从事工具性的活动,是被动的,是依赖他人的。同样,电视也会影响人们性别角色刻板观念形成。
(4)教育的影响
      幼儿园教师、小学教师在儿童性别角色刻板化的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幼儿园教师对幼儿玩具的分配,对游戏的指导等都对儿童产生深刻的影响。例如,教师往往把火车、飞机、枪等玩具分配给男孩,而把洋娃娃等玩具分配给女孩。在游戏中,男孩往往担任侦察兵、领导者等起主导作用的游戏角色,女孩则往往担任游戏中的小白兔、小猫以及家庭中的女性角色等。许多研究都证明了幼儿园教师在儿童性别角色刻板化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性别角色刻板观念的形成,既有外在因素的影响,也有它的内部机制。一些学者的研究发现,刻板观念存在的原因之一是它简化了人们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使得对他人的判断变得容易。在当代社会认知领域中,一种流行的观点是把人看作认知经济者。如Taylor认为,人是一个认知经济者, 在一般情况下,人总是尽可能少地利用资源,而刻板观念正能满足这一要求。社会心理学家经常把刻板观念当作节约能量的装置,认为它简化了信息加工。他们认为现实世界太复杂了, 任何人要想正确地表征它都是不可能的,而刻板观念则能简化知觉和判断,从而节约了资源。Taylor,Crocker的研究认为,刻板观念一经形成,便以一种认知表征或图式结构的形式存在,这些认知表征或图式结构把描述性的特征与一个群体联系在一起。Spence的性别图式理论认为,性别典型化、有性别图式的男性或女性形成了一种很强的性别认同感,这一认同导致他们获得并表现出与社会期望相一致的不同特质、态度和行为。当他们对自己或外界信息进行加工时,性别是作为一种组织原则而起作用的。

四.成人性别角色
8#
 楼主| sex 发表于 06-7-21 22:37:03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节 两性之间的差别

一.生物差异
在人们日常生活经验中,人们常常会将人的某些特性归于“遗传基因”,人们相信某些“与生俱来”的东西会对人的个性以及社会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从解剖学的角度看,作为生命,两性有共性也有差异,共性甚至比差异大得多。两性差异主要表现在染色体、性腺、性激素、解剖构造、生理机能、身体形态、运动机能等方面。20世纪70年代之前,生物学上的两性差异更多的是解剖构造上的判别;而这之后,染色体差异成为更重要的区别两性的内部标志。
正常的人类个体具有23对(46条)染色体,最后一对即第23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称为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由一条χ型染色体和像翻转的у型染色体组成。女性的性染色体则由两条χ型染色体组成。从卵子受精的那一刻起,不同的染色体构成就决定了性器官、性腺等一系列生理性征的形成。染色体是决定人类生物性别的要素。1972年,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决定,运动员必须通过染色体检验证明其“性别”。染色体不是绝对二元的,存在某种模棱两可的、异常的性染色体构成,这是科学上难以精确地鉴别性别的极端状况。

二.心理差异
美国心理学家Juanita H. Williams 在总结了大量儿童心理学实验后发现:
(1)出生不满一月的男婴和女婴没有行为差异。
(2)男孩和女孩最初两年在认知能力、社会和情感行为无绝对差异。
(3)认知能力的差异是在幼年期的中、后期形成的。女孩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男孩却有较好的空间能力。空间能力可能是唯一的与性别遗传有关的成分。这种成分在性别能力差异上仅仅是一小部分,而且也与男孩子早期游戏经验有关。
(4)儿童在胆怯、依赖和养育行为方面没有性别差异。
(5)从儿童早期来看,男孩较之女孩有较高的侵犯性,这可能是内分泌造成了男性与女性的侵犯性和体力上的差异。(Juanita H. williams: Psychology Women: Behavior in a Biosocial Context,1997,pl55─157)
    可见男女两性最终的差异只有生理机能上的差异,认知能力、人格特征等方面的差异都是后天造成的,是社会化的结果。
而生理特点制约妇女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两方面:体力和生育。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体力上的差异将日益为机器所替代,现代电子技术使得繁重的体力劳动可以用按一下电脑的按钮就能替代,这表明消除男女在体力差异的时代已开始到来。从避孕、流产、体外受精、人工受精、无性生殖,到男性妊娠生育技术的成功,从零岁托儿所的出现到“生育价值经济补偿规定”的出台,也都说明生育已不再是阻碍妇女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鸿沟。
第三节 性和不平等(见波谱诺《社会学》

一.        语言与大众文化中的性与不平等
二·性别与婚姻、家庭
三·性别与工作
1990年,中国的在业人口为6,472万,其中妇女占45%。1995年,在6981万人的在业人口中,女性比例上升到45.7%。(1978年的资料参见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妇女研究所和陕西省妇女联合会研究室编:《中国妇女统计资料》(1949-1989),第230页,中国统计出版社1991年版。)但是妇女在各级领导层中的比例却远低于此。1990年,国家机关及其工作机构负责人中,妇女11万人,男性125万人,妇女仅占总数的8%;在党群组织负责人中,妇女74万人,男性658万人,妇女占总数的10%;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中女性同样只占10%;甚至在居民(村民)委员会这样基层的负责人中女性也仅占23%(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妇女研究所和国家统计局社会与科技统计司编:《中国性别统计资料》(1990-1995),第324和434页,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年版。)
中国现行的退休制度存在的性别不平等显而易见。女性普遍地比男性早5年退休,这种看似是照顾女性的社会公共政策实际上已成为性别与年龄的歧视,因为在社会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一些企业和组织为了自身经济利益,让40岁左右的女工提前下岗,直接剥夺了她们的劳动权利。
现实生活中的性别不平等现象不胜枚举,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绝不可能是两性生物差异造成的,而是由性别/社会性别体制导致的,是各种社会性别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社会结构、政策、观念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社会性别研究将以揭示性别不平等的状况为基础,展开深入的理论讨论,探讨行动的可能性。
与工作上的不平等相对应的是两性在收入上的不平等
联合国的调查表明,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女性劳动者都比男性劳动者挣得少,女性劳动者的平均收入大约是男性劳动者平均收入的四分之三。
1990年,第一次全国妇女地位调查表明,城市里男女职工平均月收入分别为193.15元和149.60元,女性平均收入是男性平均收入的77.4%;农村里男女年平均收入分别为1518元和1235元,女性年均收入是男性平收入的81.4%(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课题组:《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概观》(全国卷一),第84-89页,中国妇女出版社1993年版)。
2000年,第二次全国妇女地位调查表明,城镇在业女性包括各种收入在内的年均收入为7409.7元,是男性收入的70.1%,男女两性的收入差异比1990年扩大了7.4个百分点。农村以农林牧渔业为主的女性劳动者1999年的年均收入为2368.7元,仅是男性收入的59.6%,差距比1990年扩大了19.4个百分点。(全国妇联、国家统计局:《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抽样调查主要数据报告》(全国妇联内部刊物)2001年版).这种差距的加大是在中国经济迅速增长的情形之下发生的。

四.        性别与政治
        从1921年开始,在政治局委员中,女性很少。直到文化大革命,才有三个女性加入到政治局,而其中两个并不是因为自己的原因,这三人是江青,叶群,邓颖超。江青与叶群从1969年进入政治局,1973年只有江青一人。
        
        中央政治局委员                Total members                Female members                Female members %
        8大1956                17                0                0
        9大1969                19                2江青叶群                10.5
        10大1973                21                1江青                4.8
        11大1977                26                0               
        12大 1982                25                1邓颖超                4
        13大1987                14                0               
        14大1992                20                0               
        15大                                                
        16大                24                1               
        
        
        1949年以后女性中央委员数量
        Central committee                总数                女性                女性百分比                Alternative member(候补委员)                女性                女性百分比
        8大1956                97                4                4.1                73                4                5.5
        9大1969                170                13                7.6                109                10                9.2
        10大1973                195                20                10.3                124                21                16.9
        11大1977                201                14                7.0                132                24                18.2
        12大 1982                210                11                5.2                138                13                9.4
        13大1987                175                10                5.7                110                12                10.9
        14大1992                189                12                6.4                130                12                9.2
        15大                193                8                4.1                151                17                11.3
        16大                198                5                2.5                158                22                13.9
        资料来源:全国妇联研究所等编:中国妇女统计资料(1949-1989),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1,P572。 中国妇女报,1992年10月19日。16大的数据由网上资料统计
        
        全国人大代表中的女性比例
                        女性代表                占所有代表的百分比                女性人大常委                占常委%
        1大1954                147                12                4                5
        2大1959                150                12.2                5                6.3
        3大1964                542                17.8                20                17.4
        4大1975                653                22.6                42                25.1
        5大 1978                742                21.2                33                21
        6大1983                632                21.2                14                9
        7大1988                634                21.3                16                11.6
        8大1993                626                21.03                17                12.68
        9大                651/2979                21.85                20/177                11.30
        10大                604/2985                20.23                25/176                14.20
        资料来源:全国妇联研究所等编:中国妇女统计资料(1949-1989),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1,P571;中国妇女报,1995年6月28日。10大的数据由网上资料统计
9#
 楼主| sex 发表于 06-7-21 22:37:07 | 只看该作者
几个屈指可数的女性高层官员:吴文英、吴仪、张国英、赫建秀、彭佩云、陈慕华、顾秀莲
        
        民主党派中的女性(1989)
                        会员                女性会员                女性会员%                中央委员会成员                女性中央委员会成员                女性百分比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39133                8632                22.06                237                42                17.72
        民盟                99092                26709                26.95                299                39                13.04
        民进                46061                17610                38.23                173                26                15.02
        农工                44813                7898                17.59                158                24                15.19
        致公党                10223                4061                39.72                89                14                15.73
        九三学社                45276                1139                2.52                201                27                13.43
        台盟                1160                407                35.09                49                3                6.12
        民建                50946                9421                18.50                170                13                7.65
        资料来源:中国妇女报,1991年7月1日

五.        性别分层理论
在揭示性别不平等状况的基础上,社会性别研究分析性别不平等关系产生的原因,特别是要求建立性别不平等与文化、经济、心理、社会制度与政治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性别不平等产生和得以延续的社会基础。
性别不平等的再生产至少有三个重要的机制在起作用,一是文化机制,二是性关系与性秩序机制,三是生产方式的机制。本书对这三种社会机制进行系统分析,由此构成全书的其余三编。
第一,分析以传统性别意识形态为中心的文化如何通过性别气质的建构,通过社会心理、人的社会化过程、传媒与消费品生产等共同建构和再生产刻板化了的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社会性别研究认为,传统意识形态及相关的各种文化符号和仪式都具有褒扬男性价值、贬低女性价值的倾向,文化通过社会化过程将不平等的性别意识形态合理化、合法化地在代际间传递。通过讨论把握社会如何通过社会化过程、以家文化为基础的历史过程、话语以及消费文化共同建构出来分化的性别气质。
第二,分析性关系在建构性别不平等中的作用,通过对两性亲密关系建立的分析,透视社会如何通过对人身体的控制来建立不平等的两性关系秩序。社会通过建立双重标准的性规范建构出两性的性关系秩序,并由此控制两性身体。并分析社会对女性的暴力的实质和社会功能。性本性是性别研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社会性别研究强调,性不仅是两性私密的个人活动,而且也是具有社会功能的特定关系,它可以成为性别压迫工具。
第三,分析社会生产领域和生产方式对性别不平等的作用,分析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建构如何作用于两性在社会空间的发展,以及在全球化的状况下性别不平等如何通过社会发展得以重构。特别着重分析社会如何通过公私领域的分化、职业发展的性别分割和发展中的性别策略共同建构出价值分化的性别劳动分工。社会性别研究认为,技术、工作、政治和经济无不通过家庭作用于两性。妇女由于具有生育功能,公私领域的劳动性别分工使妇女越来越认同“自然”和家庭,男性则越来越认同“文化”与公共领域,而文化和公共领域显得更有社会价值,加强了公私领域的两性差异和更高水平的性别不平等。
 性别不平等的机制并不是单一存在的,而是系统化地作用于社会关系,具有各种各样的反馈循环,环境、人口、技术、经济、政治变量与劳动性别分工,意识形态和家庭结构有紧密的联系。在这当中,性别意识形态、性关系和社会生产方式在强化性别分层的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
1.        功能理论
2.        冲突理论
3.        女权主义理论
女权主义与对性别不平等的解释
Feminism又被翻译为女性主义。探讨与考虑女性所处的受压迫地位以及如何使妇女摆脱这种压迫的理论。
自由女权主义:诞生于西欧启蒙主义运动及法国大革命时期。强调教育不平等——机会不平等;政治不平等——其他方面的不平等。社会结构因素(阶级、种族等社会关系)对于女性的制约。
激进女权主义: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其产生的社会根源在于这个时期的反主流文化环境。20世纪60 年代开始对市场的作用进行重新认识,特别是对于资本主义发展方式所产生的资源、环境问题开始进行深刻的反思,促使人们认识到市场之外的社会存在——家庭与自然的存在,家庭与自然被认为是与市场一样能够对人们产生影响的社会结构。对性别不平等的解释:[1]认为生物学的因素是使女性受到压迫的主要原因。认为由于女性无法摆脱生育及抚养孩子的任务而不得不从属于男性。只有摆脱了这一点,才有可能有什么平等;[2]强调性别的社会生物学因素对女性的影响,指出只要女性与男性共同生活,就不可能摆脱男性的压迫,因为社会是男权的社会,男女关系是体现男权结构的主要形式,家庭建构是男性实现男权的主要制度安排。
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解释,强调女性的被压迫是因为私有财产与社会制度。妇女所受的经济剥削是问题的核心。不过在马克思那里,阶级剥削是第一位的,男权的概念是第二位的。不过后来的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强调了家务劳动同样创造剩余价值的观点,男权体制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物质基础上的、男性用来维持同阶级的利益并一起来支配女性的社会关系。
文化女权主义: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西方。这个理论重新审视了女性的性质与本质,并从这些思考出发探索性别差异的文化的结构因素。这个理论抛弃了大多数女权主义理论坚持的观点(即认为男女之间的性别不平等是因为女性生活在男性价值准则及行为标准衡量女性存在的环境中)。文化女权主义强调要积极地挖掘女性自身的意义。认为男性对女性之所以要进行控制,是因为男性自身不具备生育的能力,提倡女性意识,强调女性的生物学差异对于女性的意义。女性的日常生活、存在的价值以及自身的特性对于作为女性的重要性。
后结构主义女权主义:不承认有女性气质、女性特点等说法,也不同意将女性作为一种概念进行定义与分类,男女性别的不平等是受到了结构化压迫,但认为这种压迫是因为个体方面的原因,而不是因为女性作为一类群体在男权化社会中所受到的压迫。强调女性外出工作、接受教育成为知识分子、女性为社会的转型进行努力的重要性。
后现代女权主义: 1.否定所有的宏大理论体系(grand theories)。从启蒙思想开始,所有的大型理论都标榜其普遍性和性别中立的性质,那些强调两性差异的理论也自称是性别中立的。可是在后现代女权主义看来,这些理论都是以男性为其标准的,完全忽视了女性的存在。例如在公众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划分上,认为前者是男人的天地、后者是女人的天地,这就是典型的父权制政治思想。在政治领域完全没有女人的位置。后现代女权主义认为,女性从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思想解放中没有得到过什么益处,自由主义和启蒙主义的话语,从洛克到康德,从来都没有把女性包括在内。后现代女权主义从根本上反对西方知识结构中最为根深蒂固的两分主义(dualism),例如总要把事物分成不是这样就是那样、 你与我、好与坏、高与低等等。它提出另一种思维模式,即整合的思维模式,其中包括为女性赋予价值的模式,反对二元提倡多元的模式,差异政治的模式(其中包括种族、民族、阶级、性别和性倾向的差异),以及重视他人的模式等。
2. 关于话语即权力的理论。在当代的社会理论中,事物和话语谁更重要的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中心议题。后现代主义大师德里达曾断言:在文本之外一切均不存在(There is nothing outside the text)。他试图用话语理论去否定物质现实。后现代主义将理论概念的重心从“结构”改变为“话语”,这就使福柯、德里达等后现代主义思想家的重要性超过了以往的所有思想家。他们创造了一个新的视角,那就是:话语就是一切,文本就是一切,主体已经死去,所谓历史就是一套基要主义的话语(foundationalist discourse),其特点是不容人们质疑。后现代女权主义的抱负之一就是要发明女性的话语。她们提出:“这个世界用的是男人的话语。男人就是这个世界的话语。”“我们所要求的一切可以一言以蔽之,那就是我们自己的声音。”“男人以男人的名义讲话;女人以女人的名义讲话。”“迄今为止所有的女权主义文字一直是在用男人的语言对女人耳语。”“我们必须去发明,否则我们将毁灭。”(Kourany, 362—363)
3. 关于惩戒凝视(disciplinary gaze)的观点。 福柯的一个重要思想是关于标准化或正常化(normalisation)及惩戒凝视的思想。他指出,标准化或正常化是控制和自我规范的深化,社会通过纪律管束着人的身体,通过话语来定义何为正常、何为反常;通过标准化或正常化过程来要求人对规范的遵从。他采用环形监狱作为“凝视”意象的形象化说明,意指人人都处于社会的凝视之下,不可越轨。
    后现代女权主义借用福柯关于标准化、正常化的思想,说明妇女就是生活在这样一种社会压力之下,不仅要服从纪律,而且要遵从规范,自己制造出自己驯服的身体。在后现代女权主义看来,所有的旧式女权主义模式都属于一个男权压迫和禁制女性的模式,其主要的逻辑是:男权长期压制着处于无权地位的妇女。举例言之,一个女人去做隆胸术,用旧式女权主义来解读这件事就是:男人命令他的奴隶为满足主人的欲望、为愉悦主人去做这个手术,这个女人完全是男人权力的受害者。可如果从福柯的理论模式来看,对同一个现象就会有不同的解释:那女人去做隆胸术不仅是男人压迫她的结果,也是她自己的自我管制、自我统治、自我遵从规范的结果。正如福柯所说:“用不着武器,用不着肉体的暴力和物质上的禁制,只需要一个凝视、一个监督的凝视,每个人就会在这一凝视的重压之下变得卑微,就会使他成为自身的监视者,于是看似自上而下的针对每个人的监视,其实是由每个人自己加以实施的。”(转引自Ramazanoglu,191)

第四节 人类的性行为(见波谱诺P320-366)
女性研究可以关注的几个领域
1.        整理和分析历史资料,分析中国妇女生活体验和妇女运动的历史及其社会意义。
2.        对女性在不同社会制度、组织情境下的地位变迁与贡献比较研究。
3.        女性与家庭的社会关系的系统研究――家庭变迁、社会变迁与女性地位
4.        女性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5.        城乡妇女差异
6.        权力制度与女性组织
性别社会学的研究方法社会学导论课程期中作业几点说明

1.        要求2000字左右(1000字以上),4月20日以前交
2.        写作风格:可以是感想型的,也可以是规范的论文写作格式
3.        题目自选,现提出四个主要的领域供大家参考
第一,        可以看一本社会学的书,然后写读书报告,以下是社会学部分参考书,同学们可以在其中选择一本阅读,然后写感想或提出批评。


C·赖特·米尔斯著:《社会学的想像力》陈强等译,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1年版。
S.N.艾森斯塔德:《现代化:抗拒与变迁.》,张旅平、渗原、陈育国、迟刚毅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埃米尔·迪尔凯姆著:《社会分工论》渠东译北京 三联书店 2000年版。
埃米尔·迪尔凯姆著:《自杀论》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6
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三联书店1988年版
彼特.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
彼特·布劳《不平等和异质性》
边燕杰主编:《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三联书店 2002年
陈吉元:《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变迁》山西经济出版社1993年版
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 三联书店1985
费孝通著,《生育制度》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1
古德:《家庭》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86年版
何清涟:《现代化的陷进》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年版。
华尔德:《共产主义的新传统主义》(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霍奇逊:《现代制度主义经济学宣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吉登斯, A. (Giddens, Anthony), 1938- 著《亲密关系的变革 现代社会中的性、爱和爱欲》
吉登斯, A. (Giddens,Anthony), 1938- 著《批判的社会学导论》廖仁义译台北 唐山出版社
吉登斯, A. 《现代性的后果》,田禾翻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吉登斯:《超越左与右 激进政治的未来》李惠斌, 杨雪冬译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
吉登斯:《社会的构成 结构化理论大纲》,三联书店1998年版
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 现代晚期的自我与社会》赵旭东,
吉尔伯特:《美国阶级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简惠美 著,《韦伯论中国 《中国的宗教》》初探, 台北 国立台湾大学出版委员会 民国77
金耀基著, 1999:《从传统到现代》,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科瑟, L. A. (Coser, Lewis A.) 著《社会学思想名家 历史背景和社会背景下的思想》石人译,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0
科斯:《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三联书店1994年版。
李培林等,1992:《转型中的中国企业》,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
李培林主编,1995:《中国新时期阶级阶层报告》,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李强,1993,《当代中国社会分层与流动》,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李强,2000:《社会分层与贫富差距》,福建:鷺江出版社
梁漱冥,1987: 《中国文化要义》,上海: 学林出版社
林语堂:《中国人》学林出版社1994年版
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陆学艺主编, 2002:《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路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伦斯基:《权力与特权:社会分层的理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马克斯·韦伯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 陈维纲等译,北京 三联书店 1987  
马克斯·韦伯著:《儒教与道教》洪天富译, 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3年版
马林诺夫斯基, B. (Malinowski, B.) 著《文化论》费孝通等译 ,重庆 商务印书馆 民国34
玛格丽特.米德:《代购》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
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三联书店1999年版。
诺贝特·埃利亚斯著:《文明的进程,文明的社会起源和心理起源的研究》2卷北京 三联
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三联书店1994年版。
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帕累托:《精英的兴衰》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帕森斯 (Parsons, Talcott), 1902-1979 著《经济与社会》刘进等译北京 华夏出版社 1989
帕森斯 (Parsons, Talcott) 著《现代社会的结构与过程》梁向阳译北京 光明日报出版社 1988
齐尔格特.鲍曼著:《通过社会学去思考》, 高华等翻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沃勒斯坦:《世界体系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吴晗 ,费孝通等著《皇权与绅权》上海 观察社 1937
西里尔.布莱克:《比较现代化》,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版。
谢立中,《当代中国社会变迁导论》保定 河北大学出版社 2000谢立中著
杨国枢:《中国人的性格》(台)桂冠图书公司1988年版
杨善华 主编《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英克尔斯著《社会学是什么? 对这门学科和职业的介绍》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其它参考书还可以到《社会学教程》每章后的参考书中选择

第二,        运用社会学的概念或理论分析你感兴趣的社会问题
第三,        尝试用社会学的概念或理论分析你所学专业这的一些问题,比较异同
第四,        经验式的报告(根据你的调查或相关材料进行分析)
10#
 楼主| sex 发表于 06-7-21 22:37:36 | 只看该作者
[讲义]北大社会学方法论讲义

--------------------------------------------------------------------------------

发表日期:2005年7月31日  本页面已被访问 1697 次





第一讲  社会学方法论的发展
一、社会研究 
包括学科研究和非学科、非专业的实践研究。后现代主义强调非专业的实践研究。学科研究广义包括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研究,如社会学研究、民俗学研究。
1.社会与自然界的区别:社会是由人和物构成的社会世界,有意识、精神。
2.研究的主体与客体:研究者的多重身份。客体-社会本体论
3.研究目的:专业与非专业研究的目的不同。基础理论研究、发展研究、应用研究的目的也不同。
二、方法论 
早期从自然科学中移入,关于对自然研究的指导思想和如何研究的理论、逻辑、假定、预设、原则。如经济学中“经济人”的假设。
1.世界观与方法论:方法论与认识论的交叉
2.方法论和理论:方法论是关于方法的理论,而理论是对实际现象的观点和系统认识。方法论不涉及具体现象,学科理论称为现象理论,而方法论是工具理论
3.方法论与具体方法:方法论是在思维层次上对人的实践活动的考察、接近哲学层次。具体方法是在操作层次上具体技术的运用,靠近经验层次。
4.方法论的一元性与多元性
20世纪60、70年代以前方法论是统一的、一元的方法论,以自然科学为楷模。60年代以后人们认为对不同现象或同一现象有不同的方法论,形成多元方法论。
5.方法论的主要问题:
(1)研究逻辑
(2)对人及行为的假设:人的定义、人的本质。人的行为受何因素的影响。
(3)对社会整体及社会现象的认识途径:有整体主义和个体主义认识。多种具体方法的竞争。
(4)真理性和客观性:方法论和知识论交叉
(5)规律性:社会现象有无规律性。
(6)价值(个人主观意识)在研究中作用。
三、社会学方法论的发展
19世纪初受自然科学影响。孔德《实证哲学》观点:①社会科学要研究现实问题 ②研究应是有用的,能解答实际问题。③应是可靠的。④应是确切的。⑤肯定的、能够证实的。
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理论,可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社会有机体,社会各部分有特定功能。
19世纪后期人文学科研究、文化研究中提出质疑:①自然与社会有本质区别。②社会由个体组成,主张社会唯名论。③对人不能采用实验法。李凯尔特、文德尔班的“文化科学”。狄尔泰提出Hermeneutics(释义学.解释学.诠释学)对文献古典文本的解释方法可用于社会现象研究。自然科学的客观解释是因果解释,释义性解释是对人的意义的主观理解。
20世纪初社会学方法论代表人物:韦伯、迪尔凯姆。
迪尔凯姆:①首先应界定社会事实  ②客观存在的社会事实是时代形成的。社会科学是研究社会、集体的行为、思想观念、时代精神。 ③主张客观的因果解释和功能解释。他为西方社会学实证学派提供了方法论依据
韦伯借鉴和综合了“文化科学”和“实证科学”的观点,提出了理解社会学的方法论:①承认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有本质不同,社会科学的解释不仅包括客观解释,也包括主观阐释(intepretive)。②借鉴狄尔泰的观点,必须理解动机、目的、意义。③应排除主观偏见.采取价值中立,客观的科学研究。投入理解的方法把客观与主观结合起来。④理想类型法:依据现象的共性建立理想类型(典型),表象差异可用不同的理想类型来反映。⑤区分历史的因果解释和逻辑的因果解释。         
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观点:(1)承认客观的社会规律。(2)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进程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阶级斗争、人际互动)的结果。(3)唯物史观,强调人类的历史实践活动、注重制约人的行动的社会物质环境(经济基础、生产力、社会结构)。
主要阅读材料:
袁方主编,1997,《社会研究方法教程》,第2章、第1章北京大学出版社。
杜尔克姆著,胡伟译,1988,《社会学研究方法论》,华夏出版社。
韦伯著,朱红文等译,1992,《社会科学方法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二讲  当代社会学方法论的哲学基础
哲学思潮,特别是社会哲学和历史哲学一直对社会学方法论有重要影响,同时哲学思潮和哲学方法论又受历史时代和社会变迁的影响。
19世纪对社会学方法论有重要影响的两个主要流派是:(1)自然主义(或科学主义),以穆勒、孔德为代表。哲学基础是新康德主义。(2)历史主义(或人文主义),以文德尔班、李凯尔特、狄尔泰为代表。这两个流派是迪尔凯姆和韦伯的方法论基础。20世纪中期以前,实证主义哲学一直在社会学方法论中占据主导地位,包括逻辑实证主义、科学哲学、分析哲学等学派。非实证的哲学思潮,如尼采、胡塞尔、海德格尔、萨特的哲学思想对社会学方法论的影响很小。
20世纪60年代以来,当代哲学的一些新发展开始受到社会学家的重视,这些发展是:
(1)科学哲学的发展:1.后实证主义(波普,拉卡托斯等人)。2.科学方法论的社会历史分析;库恩的“科学史学”、费依阿本德的《反对方法》。3.维特根斯坦后期的分析哲学转向到“语用分析”,即生活世界主体之间的语言哲学。自然科学哲学的不同视角汇集到社会历史分析和语言分析上。
对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启示有:1.主体观的变化(康德-米德-哈贝马斯)。2.语言实践(哈贝马斯、阿佩尔)。3.科学认识的主题变化(本体论、知识论、实践论)。社会科学语言分析的综合方法(利科、伽达默尔)。
(2)现象学的发展:胡塞尔的“本质直观”和“现象学还原”。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提出“世界本质上是随着此在(人)的存在而展开的”。实现了从传统哲学到现代哲学的转变。对社会学方法论的影响是通过舒茨的现象学社会学;即“生活世界”和“主体间性”的视角及现象学方法。
(3)释义学的发展:狄尔泰的释义学研究方法。海德格尔的哲学(本体论)释义学,后设(Mata-)理论。伽达默尔的历史释义学;认为理解受历史传统的影响(“效果历史”观),理解包括既克服自身的局限性、也克服传统和对象的局限性(“视界融合”观)。哈贝马斯的“三种旨趣观”,认为理解是对各种旨趣的超越和包容。
(4)实用主义的发展:早期实用主义是以杜威、詹姆斯为代表,认为真理是对特定问题的有效回答。他们反对本质主义和独断论。80年代罗蒂的新实用主义提出了“后哲学文化观”。他的主要观点是:1.反对知识霸权,诉诸公众讨论。2.反对文化霸权,提倡本土中心主义。3.真理是“合理”的解答。合理是指公共生活意义上的合情理、适当、有效。4.反对精英主义,主张通过合理的对话来解决后现代社会所面临的各种问题。
当代哲学的发展对社会科学研究的启示:1.在后现代社会,时代精神发生变化(从科学理性到实践理性、从解放政治到生活政治)。2.研究视角的变化,从外在的客观研究到“视界融合”和“后设”反思。3.研究对象的变化,从单纯的客体(或主体)到各种关系(主客体、人与人、人与自然、身与心、共同体之间、国家之间等等)。
上述启示也有助于解决社会学方法论中的各种传统对立:如整体主义-个体主义、价值中立-价值参照、结构-行动、客观-主观、宏观-微观、解释-理解、静态-动态等等。
参考文献:
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1978/1986,上海译文出版社。
夏佩尔:《理由与求知》,1984/1990,上海译文出版社。
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1960/1999, 上海译文出版社。
Habermas,J 1971, Knowledge and Human Interests. Beacon Press
倪梁康:《现象学及其效应》,1994,三联书店。
张汝伦:《意义的探究-当代西方释义学》,1987,辽宁人民出版社。
L.罗蒂:《后哲学文化》,1992,上海人民出版社。
阿佩尔:《哲学的改造》,1980/1994,上海译文出版社。

第三讲 当代社会学方法论的主要流派
一、后实证主义                 
传统社会学实证主义方法论:由孔德开创,迪尔凯姆发展完善。
科学哲学的逻辑实证主义(Logical Positivism):维也纳学派,在20世纪前期占主导地位。20世纪后期,波普尔证伪理论、科学哲学家库恩的“科学革命论”和“范式理论”。将后实证主义引入社会学的代表人物:布东、亚历山大、瑞译。
主要观点:A.承认理论的历史性、发展性、相对性。B.社会科学研究中种种方法都有合理性和局限性,承认方法的多元性。研究方法因具体课题而定。C.理论多元性:视角、形式、观点的多元性。80年代以后,后实证主义逐渐在西方社会学方法论中占据主流位置。其特点是:承认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的本质区别、承认社会理论的历史性、相对性。但又坚持实证哲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1.坚持科学主义的知识观,即将人类知识区分为思辨哲学(形而上学)、经验科学、常识(事实描述)三种类型。2.坚持实证研究的方法和原则。
二、新韦伯主义(新人文主义)
80年代后期兴起的欧洲社会学理论方法论新趋向。传统人文主义(反实证主义)是以韦伯、舒茨等人为代表的。新人文主义受当代哲学的解构主义、话语分析和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但未形成一个统一的学派。他们的共同点是反对实证主义的“本质”观和“深层结构”观(与此相对的是“小事件因果性”和“表面效果”观)。
他们分别强调:1.社会的生成性。Elias认为社会不是一个静态的实体,而是不断形成、不断变动的形态(figuration)。社会研究应注重过程分析。2. 实践理性。布迪厄(Bourdieu,1977)认为人们的社会行动不是依据理论家所概括的普遍理性,而是依据具体场景中的实践理性。实践=[(惯习)(资本)]+场域  3.日常生活的运作和整合。洛克伍德(Lockwood,1964)区分了系统整合与社会整合。社会整合指日常生活中的秩序和关系的形成。福柯(Foucault)分析了日常生活中的权力运作。
三、批判诠释理论:
伽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被称为“用历史诠释学观点考察真理”的里程碑。
哈贝马斯(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的著作《沟通行动理论》将批判理论与释义学综合,称为”批判的诠释学”:(1)强调反思与批判,对现存社会的不完善之处加以不断改造。(2)强调通过“非强制的沟通”达成共识。当代社会,不同文化之间、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成为重点。
四、后现代主义     
80年代在文化、文学领域形成的一种哲学思潮,极大影响了人文社会科学。80年代后期开始影响社会学。主要观点:(1)反对研究主体和客体之分。(2)反对现代科学的时空观,反对现存的以整体观对时空、对历史的认识。 (3)反对现代科学的真理观:如福柯认为真理(知识)是一种“权力”,是对弱者的压制。(4)反对表象和本质二元论,强调差异性、独特性。(5)反对实体论,认为社会现实是虚构的,是因人而异的,与个人精神活动相联系。
在社会研究方法论上强调个体的认识论、强调研究方法的多元性、主张相对主义和本土论(强调各民族和文化的差异性)。
参考书: 
罗斯诺:《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科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
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译林出版社,2001
研讨课题目:
1.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的主要异同点是什么?它们对研究方法、研究目的有何影响?
2.各种方法论观点的主要争论集中在哪些方面?它们的实践意义是什么?它们对社会学研究有何影响?

第四讲  社会学研究的主要范式
库恩的“范式”概念:科学家集团的基本研究假设、理论视角、概念术语、解题模式、研究方法的综合。
一、瑞泽对社会学研究范式的划分(70年代)


瑞泽的范式
本体论
认识论
方法论
研究方式

(一)社会事实:迪尔凯姆的实证研究方法
实体论、本质论
主---客二元论
整体论、实证检验、
方法一元论、经验研究、数学、统计学、
大规模统计调查、历史—比较方法、定量、统计分析

(二)社会定义 :韦伯的理解社会学
建构论、唯名论
主观理解、互动论、.真理相对论、怀疑论
释义学方法、强调辩证观、个体论、定性研究
实地研究、历史研究、个案研究.民族志

(三)社会行为范式(斯金纳):
行为科学、社会生物学、心理学
表象论、侧重人的行为.

自然主义、经验论、
自然科学方法论、个体论、理性选择
实验法、统计调查.

(一)社会事实范式:实证主义方法论。特点:定量研究、结构功能主义、组织社会学、宏观研究
(二)社会行为范式:实证科学方法论。特点:把人作为动物,运用刺激反应、理性选择模式(扩展到经济学)。由微观到宏观研究。
(三)社会定义范式: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论。特点:关注人的主观意识、行为意义、文化、宗教、价值观念。从理解个人和集体的文化观念、语言、动机来阐释社会行动和社会现象。
社会事实范式:外因——行为、社会现象
社会定义范式:观念——行为、社会现象
社会行为范式:社会生物学、经济学的出发点
个人本能、需求、利益——行为、社会现象
瑞泽的范式只是反映了西方70年代的研究倾向,并且忽视了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指导下的批判性社会研究。
二、佩里90年代对社会研究的五种范式的划分:实证范式、社会定义、社会机制、社会生态、社会创造范式,前三种与瑞泽的范式类似。
社会生态范式强调在研究中注重社会与环境、社会各组成部分(城乡、区域、男女、种族、群体之间)的协调,结合自然科学、其他学科的方法。
社会创造范式类似社会批判理论的研究假设,强调人的能动性、创造性,认为研究者应当对未来发展提供创造性建议,在研究中结合哲学思辩和人文学科的方法。
三、范式的特点与互补性
1.影响研究范式的因素:(1)科学发现。(2)社会、政治、经济因素。(3)社会结构变迁、如美国40-50年代研究范式发生很大转变:市场舆论调查、抽样调查盛行。委托人是大企业、政治家、政府部门。80、90年代世界性的比较研究、文化研究兴起,以及与语言学转向相联系的意义研究、交往研究、网络研究都反应了社会结构的变化。
2.多元性并存:社会人文科学中存在着多种范式并存的状态,这与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研究目的的多重性有很大关系。哈贝马斯认为,社会科学研究的目的不仅仅是对社会进行技术性控制,而且还包括人与人的相互理解、包括对社会的批判、反思。
研究目的:自然科学——技术控制;社会科学——1.技术控制,2.相互理解,3.批判、反思。
实证研究有助于技术控制(如:人口.犯罪等客观因素的实证研究)。
社会定义范式有助于理解,但并不排斥实证研究,各种范式是互补关系。
3.范式的规范性与科学性:
范式应有一定的学术规则和客观标准,如实证研究中的价值中立。规范是为了保证学术研究的质量
规范性-----学术规则  科学性----客观标准.
阅读:
Peile, Colin, 1995, The Creative Paradigm: Insight, Synthesis and Knowledge Development    Aldershot: Avebury
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 第三章 1997
参考书目:。
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1962。
瑞泽:《社会学:一门多重范式的学科》,1975。
邱仁宗编:《科学发展模式》,人民出版社,1987。
鲁德纳:《社会科学哲学》,三联,1983。

第五讲  社会研究范式案例
一、《自杀论》(1898)是实证研究范式的典范,是自然科学的因果分析在社会科学中的运用
 研究步骤:第一步——界定概念、确定问题、提出假设。
      第二步——收集资料、对各种解释进行验证。
     社会因素
     个人心理、生理因素   自杀行为——各类人的自杀率
     气候……           
      第三步:运用假设检验法选择符合调查资料的、较好的解释
 最后上升到理论概念—社会整合(社会支持),一种共性解释。
  社会整合低的群体的自杀率高于社会整合高的群体。
二、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是20世纪初社会学研究的典范(理解社会学、社会定义范式)。韦伯针对当时经济决定论和历史决定论:设想精神因素、价值观念对社会历史现象有很大影响。韦伯认为17、18世纪,新教观念与资本主义关系密切,他用资料证明了他的观点,用历史文献的方法,从文本中阐释意义、用富兰克林等信笺自传中反映新教观念和资本主义精神。
方法:投入理解法、理想类型法、历史比较法
通过研究结论提出理论观点:扎根理论
A.   韦伯认为历史发展不是必然的、是偶然与必然相结合的(非线性)。
B.   不能用决定论解释,有各种因素相互联系、影响。有些是共性的关系,有些因素是独特的。
这一研究是社会定义范式的例证:研究者不仅要观察、测量对象,还应理解对象的内在动因。但社会定义范式并不排斥社会事实范式。
三、社会批判研究:介入、反思、价值评判、批判与改造现实。例如,马克思的资本主义研究、米尔斯的权力精英研究、以及许多社会工作研究。
社会工作三原则:A、尊重人,B、注重人的个性,C、承认人有自我改进能力。社工研究的范式是多元的(如80.90年代介入环保研究,目的在于对弱势群体进行救助)。环境污染对弱势群体造成很大危害,有些学者采用实证方法,调查居民个人意见,并建立一些理论模式。有些学者采用参与观察的方法,通过投入理解、释义说明不同个人的价值观念。    
研究目的:(1)形成系统的理论观点;(2)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发展理论;(3)应用理论观点分析、解释社会现象。最终解决现实问题、帮助受害者。
社会工作研究不仅针对理论问题,更重要的是应用(干预)、提出改善建议、解决现实问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1-11 03:42 , Processed in 0.124451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