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很有用( 转载) 侃侃把啊(3)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fire360 发表于 06-7-29 21:18: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51,        离合词
4.1什么是离合词
              可以插入某些成分的词,也有人认为合起来用时是一个词,分开用时是两个词,主要是动宾式的一些词,如 毕业、见面、结婚等,是对外汉语教学中难处理的一个问题,也是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的一个问题,有人认为,离则为词组,合则为离合词,一般离合词都是由两个成词语素(自由语素)构成
              又称“词组词”,指形式上或人们的感觉上像词,但在结构的组合性和意义的搭配上又接近词组的特殊的语汇单位
4.2离合词的用法
4.3离合词和短语的区别:(主要是与双音节动宾短语区别)
(1)        联系:离合词兼有词和短语的双重性质。离合词中间插入东西就成为了短语,(2)        如睡觉、睡了一个觉等
(3)        区别:A:离合词含粘着语素,(4)        短语不(5)        含,(6)        如 注意、贷款
            B:搭配严格受限,即一个动词性成分只能与一个名词性成分组合,或一个名词性成分只能与一个动词性成分组合的动名组合一定是离合词,不是词组。例如动词性成分“毕”、“叹”、“聊”、“起”在各自相应的义项上,分别只能与名词性成分“业”、“气”、“天儿”、“哄”相组合;名词性成分“眠”、“殃”、“光”、“旱”在各自相应的义项上,前面也分别只能与动词性成分“失”、“遭”、“沾”、“抗”组合。
            C:非动宾式而用如动宾式的动名组合一定是离合词,不是词组。如“鞠躬,洗澡,游泳,睡觉,游行,考试,登记”等。这些词本来不是动宾式,而是联合式,后来却被人们用作动宾式,带有一种“强制转换”的意味,而且多是得到人们普遍认可的离合词。
            D:可以扩展有兼属名词或形容词的一定是离合词,不是词组。把这些兼类词视为离合词,一方面因为其中有些是比较典型的离合词,如“放心,争气,签名,吃惊”等,另一方面也可以这样去理解,即这些词本来是名词或形容词(在大多数情况下它们也确实是被当作名、形来用的),也是由于一种“强制转换”的作用才产生了这种离合词的用法。
总之:还是主要把离合词看作词,与词组还是有较大的区别的;但是它们又可以扩展,不同于一般的词,而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词。汉语词的双音节化的趋向决定了“合”是离合词的原式和常例,词语使用的灵活性又使离合词产生了“离”的变式和特例。也可以理解成离合词是“词与词组之间的中间状态成分”,这使它产生了原式与变式,常例与特例两种不同形态。但是,我们不能将其视为词组,也不能把它们理解为“合起来是一个词,两段分开了,就是两个词。”
形容词 表示性质、状态等
52,        形容词的主要语法功能:作定语、谓语、状语、补语、主语、宾语
53,        形容词的基本类别 (按表达功能分)
2.1性质形容词:通常表示事物的性质,如红花,大多能受程度副词合否定词“不”修饰,如很少等
2.2状态形容词:本身带有某些程度的意义,不能受程度副词修饰,表示事物的状态
54,        形容词的重叠
(1)        单音节形容词重叠 AA 第二个音节可以儿化,(2)        作状语、补语时表示程度很深 如我要走得远远的,(3)        作定语时描写作用强,(4)        弯弯的眉;
(5)        双音节:AABB 干干净净  A里AB 糊里糊涂 罗里罗嗦等,(6)        后一个有厌恶、轻蔑的意味
(7)        当形容词由一个名(8)        词语素和一个形容词语素构成时 ABAB 如
雪白雪白
55,        名56,        词、动词、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主要区别
(1)        动词、形容词都能作谓语 如我看,(2)        飞机快,(3)        名(4)        词一般不(5)        直接作谓语
(6)        动词、形容词可以作述补结构中的述语,(7)        可带补语,(8)        如看清楚,(9)        小级了,(10)        名(11)        词则不(12)        能,(13)       
(14)        名(15)        词一般可以直接作另一个名(16)        词的定语,(17)        又能直接受别的名(18)        词修饰,(19)        如木头桌子、桌子样式等 。动词没此特点,(20)        形容词也不(21)        能直接受名(22)        词修饰
(23)        动词、形容词前一般能加“不(24)        ”表示否定。名(25)        词前不(26)        可
(27)        动词、形容词后一般可以加动态助词“了”,(28)        名(29)        词一般不(30)        加
(31)        名(32)        词前可加数量词作定义,(33)        动词、形容词不(34)        可;
(35)        动词一般带宾语,(36)        形容词不(37)        可;形容词都可受程度副词“很”修饰,(38)        动词不(39)        能;形容词可直接作定语,(40)        动词能
(41)        动词和形容词重叠不同(42)        ;
区别词 :如 公-母 男=女 在意义上有区别事物的作用
57,        区别词的语法功能:只能直接修饰名58,        词或跟结构助词“的”组合,59,        或彼此组合成联合结构,60,        如 公私兼顾
61,        区别词与形容词的区别:不62,        受“不63,        ”“很”修饰,64,        不65,        能作谓语、补语也不66,        能带补语。
数词 表示数目和次序
67,        数词的语法功能:一般不68,        能直接修饰名69,        词,70,        修饰名71,        词时后面要加量词,72,        如三本书
73,        数词的分类:
(1)        基数词:表示数目,(2)        包括概数,(3)        如两三个,(4)        十一前后
(5)        序数词:表示事物的顺序,(6)        一般数字前加“第”或 初+整数
74,        称数的方法:
(1)        表示数目增加:“增加了/到、增长了/到、上升了/到”,(2)        了表示净增数
(3)        表示数目减少:如从一百减少到十,(4)        只能用分数,(5)        不(6)        能说减少了九倍,(7)        减少到一倍(8)        ;
量词 表示事物或动作的计量单位
75,        量词的语法功能
76,        量词的分类
(1)        物量词 表示人或事物数量单位的词,(2)        常作定语
A:个体量词 B:集合量词 C:度量衡量词 D不定量词 E 借用量词,A为汉语特有,如一条路 B 一打 C 立方米 D一些 E 三碗饭;
(3)        动量词 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量词,(4)        常作补语,(5)       
   A:专用量词,如 次、顿、阵等,B:借用动量词 如 打了两拳
77,        量词和名78,        词的搭配
79,        量词的重叠:表示遍指80,        或每一的意思 如条条大路,81,        个个都不82,        错,83,        重叠后可儿化,84,        这时已经转化成名85,        词 如:本本儿
86,        数量词 :量词总是出现在数词后和数词构成数量词
5.1 数量词的语法功能
(1)        定语 一个故事
(2)        主语或宾语  如 一本是英文的; 我买了两件
(3)        谓语: 小王今年十八岁
(4)        由序数词构成的数量短语可以作状语
5.2数量词重叠 :作定语时后面要用“的” 如 一盘一盘的,重叠的“一”可以省略。数量词重叠作用在于描摹。
5.3 时间量的表达:表示行为、动作持续或间隔时间的量,如会儿,年,天,秒等
代词  具有指示和称代作用的词
87,        代词的分类
(1)        人称代词 作主语、定语等 包括反身代词 (自己)和泛指(2)        代词等(别人、人家、大家)
(3)        指(4)        示代词 这、那 指(5)        称人和事物,(6)        可作主语、定语和状语
(7)        疑问代词 表示有疑而(8)        问(询问)或无疑而(9)        问(反问、设问)如:什么 谁 哪儿
88,        疑问代词的非疑问用法
(1)        表示任指(2)        (强调所说无例外全部如此)句中一般有 都 也呼应,(3)        如谁都知道什么也不(4)        懂
(5)        表示虚指(6)         用疑问代词来指(7)        称不(8)        愿意指(9)        名(10)        或不(11)        确定的人事、动作,(12)        如:这件事好像听谁说过,(13)        其中疑问代词什么还可以表示列举未尽的意思,(14)        如,(15)        我喜欢吃各种蔬菜,(16)        比如 西红柿什么的
89,        人称代词的虚指90,        用法 :你一言,91,        我一语
     (十一)副词 虚词  
1,        副词的语法功能:修饰、限制形容词、动词,2,        只能做状语
如,他最勇敢 有些副词可起连接作用,如大家越学越有劲
3,        副词的分类
可以表示很多意义:程度(都、只、就)范围 (都、只、就)时间、频率(已经、曾经、刚、立即、马上) 处所 (处处)肯定、否定(必须、的确、不、没、是否)方式、情状(亲自、忽然、简直)语气(难道 究竟 偏偏 幸亏)
4,        常用副词辨析
(1)        可以表示多种意义的副词,(2)        如 就
A 我就去(表时间)B 他就念过小学 (表范围)C 我就不信(表语气)
            (2)没有 没  动词时是和名词搭配 副词时和动词或形容词搭配,
               动词时是对没有的“有”的否定 副词时是对“动词+了”否定,如没有人,是动词,没有去是副词,否定的是去了
           (3)没有 不 没有只能用于客观叙述 指过去和现在不指将来
                不 用于主观 意愿可以指将来 如 他明天不来
5,        时间副词和时间名6,        词的区别
  时间名词也可以作状语,它与时间副词的区别在于:时间副词只作状语,而时间名词除了状语之,还能作介词宾语.如"现在"(名词)和"正在";"刚才"(名词)和"刚刚"的意义相近,都可以作状语,所不同的是:"现在""刚才"前面可以加"从,到"等介词,而"正在""刚刚"前面不可以加介词。
     (十二)介词 用在名词、代词或短语的前面,组成介宾短语;如 把、被、从、在、让、对、对于、关于、跟 等虚词
介词的语法功能
介词和动词关系密切,许多动词演变而来,保留动词某些特性
与动词区别:
不能单说,单独充当主语、谓语
不能重叠、不能带动态助词 着 了 过,随着、为了中的了,不是助词而是介词的固有构成成分
介词的分类
表示时间 处所 方式:从 自从 在 向 沿着
表示方式、方法、依据、工具、比较:按照、靠、用、通过、比
表示原因、目的:因为、由于、为、为了
表示施事、受事:把、由 、被、叫、让
表示关涉对象:对、对于、关于、跟、和、替、除了
常用介词辨析
介词和动词区别 介词不能做谓语和谓语中心语
自,从,以为,当,按照/
由于,为了,对于,到/
关于,和,跟,把,比,在,被/
除了,同,对,向,往,朝/
同在名词,代词前/修饰名、动要记牢
       (十三)连词  用来连接词、词组、分句甚至段落、篇章的虚词,没有修饰作用,必定连接一些成分并表示一定关系
连词的语法功能:不充当句法成分,可单用,可成对用,如因为。。。所以
连词的分类 (并列连词 偏正连词 如 只要)
主要连接词、短语。如 和、跟、同 与 或 及
主要连接复句中的分句 ,如 不但 如果 虽然
既连接词语,又连接分句, 如并 并且
连词与关联副词的区别
关联副词有:却 在 又 就 才 还 既 越
关联副词 既有关联作用,又有修饰动词的作用,因而只能出现在动词之前,不能出现在主语之前.连词只表连接,因而既可出现在主语前,也可以出现在主语后.如:
他虽然没有听懂,却没有再问.
虽然他没有听懂,但他却没有再问.
连词和介词的区别:连词可以独立做成分 介词不可以
(1)如果这些词的前后成分不能互换位置或者在这此词的前面可以有修饰成分,则这些词是介词。
(2)如果这些词的前后成分可以互换位置即互换位置后句子的意思不变并且在这些词的前面不能有修饰成分,则这些词是连词。
(3)另外,还有一个形式特征可用于区分文本中介词与连词,作为介词的“跟,和,同”总是前置的,因此可以在句首出现,而作为连词它们总是中置的,是不会在句首出现的。
如:左边是连词 ,右边是介词

水仙跟腊梅都开了        我(常)跟他借钱          
小李和小王都是大学生        小李(不)和小王讨论问题          
老师跟同学生一块儿去了        他的脸色(简直)同纸一样白         
     
(十四)助词
附在实词和词组上边表示一定的结构关系或动态等语法意义 如: 的  着 了,后附主次都读轻声
1,        助词的语法功能,2,       
3,        助词的分类
结构助词: 的 地 得 (定、状、补 标志)所
动态助词: 着(表动作或状态的持续) 了(完成或实现) 过(有过某种行为或状态) 附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动作进行的状态。
比况助词:似的 一样 一般
其他助词:给 连 们
语气助词:啊、吗。呢。。。
4,        常用助词辨析
所 用在及物动词前,组成名词性短语 如 所见
给 用在主动或被动句中动词前,表示加强语气,如:我把他给打了
连: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前表示强调
们:附在人的名词或代词后,表多数,一般表示人的名词后边用了"们"前边不能再加表示确定数目的定语,例如不能说"三位先生们""二位代表们".不过,若这个定语是表示不定多数的,有时也可以加"们".例如作报告时使用的呼语常有"各位先生们,诸位朋友们""全体同学们"的说法
          (十五)语气词
语气词的特点
  附着在句子的后面,有时也在句中表示语气,语气词之间可以叠用,如 真的么?
如: 的、了、么、呢、吧、啊 都是轻声
语气词的分类
的 表示确实如此 了 表示已经如此或出现新情况
么 表示可疑 呢 表示不容质疑  吧 半信半疑
啊 表示增加感情色彩
常用语气词辨析:了1(动态助词)了2(语气词)
了1只放在动词和形容词后,了2则不受限制
了1只在句中出现,了2只在句尾
了1表示完成,了2表示变化
* 如:“他喝了1了2“,在这种句子中了1 可以紧缩掉
       (十六)叹词
表示感叹或呼唤应答的词,如啊、哎 喂 噢 既非实词也非虚词
             叹词经常位于句首,有时还可以活用为谓语,状语,定语,补语等句子成分。如:他嗯了一声,什么话也没说.(谓语)大家都哈哈地笑了起来.(状语)我听见电话传来喂喂的声音.(定语)一句话把他气得直哼哼.(补语)
       (十七)象声词 用语音模拟事物或自然界的声音以及描写事物情态的词
               如 砰 哗哗 丁零零,可单独使用,还可作状语,修饰谓语,如 机器轰轰响;还可以作定语 ,如水哗哗的流 ;作谓语,如 战场上 炮声隆隆; 作补语 如:他把门砸得咚咚的。
       (十八)词的兼类
            1,什么是词的兼类
某个词经常具备两类或几类词的主要语法功能
判断兼类词的标准:
(1)        读音必须相同(2)       
(3)        意思要有联系,(4)        如名(5)        词花和动词花就不(6)        是兼类词
(7)        必须具备(8)        两类以上语法功能
(9)        必须机会均等
              常见的兼类词
兼属名词和动词:病、爱、希望、工作、建议
兼属名词和形容词:理想、困难、经济、道德、科学
兼属形容词和动词:饿、麻烦、习惯、讲究、乱、哭、坚定、便宜
兼属形容词和副词:直、全、早、快
兼属介词和动词:在、朝、向、往、到、跟
兼属介词和连词:和 、跟、同、与等
同3,        音词与兼类词:同4,        音词除了读音相同,5,        意思毫无联系,而6,        兼类词的意思之间有联系
三、句法结构
   (一)什么是句法结构
      在短语中,词与词(或短语)之间是存在着一定的结构关系的,这种结构关系就是句法结构关系,常见的几种结构有:联合关系、偏正关系、动宾关系、补充关系、主谓关系等
      1,句法结构和语法关系
2,句法结构关系和语义结构关系
        语义结构:从语义角度出发,看组成句子时事物与事物之间、成分与成分之间所构成的语义属性,包括结构方式和结构关系方面,其中语义结构关系主要是指成分所指之间的结合关系。语义结构关系和语法关系不同,从语义结构关系出发可以分析出:施事、动作行为、数量 、受事等语义成分,而从语法角度,分出的是主语、谓语、定语等,两者并非一一对应,如主语既可以是施事也可以是受事,赵老师已经通知了 中的(赵老师)既可以是施事也可以是受事。经常产生歧义的原因就是把两者一一对应。
    (二)五种基本的句法结构
1,偏正结构 :由修饰语和中心语构成
   1.1定语和“的”:修饰语为定语,中心语为名词 如 过去的历史(定中)
    1.2状语的“地”:修饰语为状语、中心语为谓词性成分,如非常失望(定状)
2,述宾结构 表示支配关系
   2.1述语和宾语之间的语法关系
(1)        及物动词都可以作述语
(2)        能愿动词也构成述宾结构
(3)        体词性词语基本上都可以作宾语
(4)        可以有处所宾语、数量宾语
   2.2述语与宾语之间的语义关系
       宾语不一定只是受事,也有施事,常带 着、了、过
   2.3双宾语:有的动词可以带两个宾语,形成双宾语,
如:给他一本书 (述宾结构+宾语)
双宾语有两种类型:
(1)        两个宾语中没有准宾语,(2)        如 他问你什么?
(3)        有一个是数量词充任的准宾语,(4)        如你叫他一声
           3,述补结构
3.1述语与补语之间的语法关系
    述语一般有单个动词或形容词充任,补语可以由单词或词组充任,如看完、唱得非常好
3.2补语的类型
(1)        结果补语 表示述语的结果的 由结果补语形成的述补结构中间不(2)        带“得”字,(3)        如,(4)        变好、抬高
(5)        趋向补语 表示事物运动的方向,(6)        形成的述补结构中间也不(7)        带“得”字,(8)        如 上、下、进、出、来、去,(9)        分单纯与复(10)        合趋向补语两类
(11)        可能补语  动词和补语间插入“得”或“不(12)        ”,(13)        表示能怎样或不(14)        能怎样,(15)        如 分得出 说不(16)        完,(17)        包括两种表示方法:
A:~得  ~不得  吃得—吃不得
B:~得了 ~不了 走得了——走不了
             (4)程度补语(状态补语) 表示述语所达到的程度和状态,如 好得很
             (5)介词结构作补语,表示时间或处所 如 一直等到昨天
3.3补语和宾语的 区别
(1)        补语一般为谓词性成分,(2)        宾语一般为名(3)        词性
(4)        都可以用量词短语充当,(5)        但表物量的是宾语,(6)        表动量的是补语,(7)        表时量的既可以是宾语也可是补语,(8)        但表时点的是宾语,(9)        表时段的是补语;
(10)        *补语、宾语与述语之间的语义关系不同(11)        。补语与述语之间是补充说明关系,(12)        回答“怎么样”的问题;述语与宾语之间是支配关系,(13)        回答“什么”的问题。
(14)        *短语作宾语时,(15)        述语和宾语之间不(16)        能出现结构助词“得”,(17)        如:保证集体领导,而(18)        短语作补语时,(19)        述语和补语之间必须出现结构助词“得”(表示否定的可能补语例外),(20)        如唱得非常好。
(21)        述宾短语中的述语一般可以用肯定否定的形式提问,而(22)        述补短语中的述语不(23)        能这样提问。
(24)        宾语有时可以移至述语前,(25)        构成受事主语句或“把”字句。如:把太阳晒;补语的位置比较固定,(26)        只能出现在述语后面。
3.4可能补语和状态补语的区别:
(1)两种结构的肯定式同形,否定式不一样,如:写得好,写不好。可能补语肯定式:写得好,否定式:写不好;状态补语的否定式为:写得不好——写得不怎么好
(2)这两种述补结构的疑问形式也有区别。表示可能的述补结构的疑问形式是“写得好写不好?”,表示状态的述补结构的疑问形式是“写得好不好”。

问答形式        状态补语        可能补语        比 较          

        简单式        写得好吗?        写得好写不好?        不 同          
        扩展式        写得好不好?        (无扩展式)        不 同          



       
        简单式        写得好。        写得好。        相 同          
                 扩展式        写得非常好。        (无扩展式)        不 同          
       
        简单式        写得不好。        写不好。        不 同          
                 扩展式        写得不怎么好。        (无扩展式)        不 同          
意 义        写的结果是好。        能够写好。        不 同         
         
4,主谓结构 表示陈述关系
4.1主语与谓语之间的语法关系
(1)        作主语:多种词类都可以作
(2)        作谓语:动词(他回来了)、形容词(他热情高、决心大)、状态词性成分(每个房间都干干净净);“的”字结构可直接作谓语,(3)        如 他昨天来的
4.2主语与谓语之间的语义关系:主谓间语义关系较多
(4)        施事 和 动作 如:他回来了
(5)        受事 和 动作 如: 头发给剪掉了
(6)        有些无施事或受事 ,(7)        如水又深又绿
           5,联合结构 :由语法地位平等的几个部分组成,其间存在并列(中国和日本)、递进(会写并且会用)、选择关系(回国还是不回国)
(三)其他句法结构
    1,方位结构:方位词在名词后组成方位结构,表示处所、方位、时间,如树林里、操场上、春节前、寒假后
    2,介宾结构:介词加名词性结构组成 如 用毛笔写字
    3,“的”字结构:词语加上“的”组成的名词性短语;如 你的比我的好;大学生中,肯吃苦的最受欢迎
(四)几种特殊的句法结构
          1,连谓结构: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存在联合、偏正、述宾、述补和主谓关系,其间也没有关联词语和语音停顿的谓词性成分连用组成。如: 去商店买东西 (动|动)认识你很高兴(动|形)
             和联合结构区别在于:联合结构前后两部分可以互换,连谓不可
          2,兼语结构:由一个动宾短语和一个主谓短语套在一起组成,其中动宾短语的宾语兼作主谓短语的主语,如 选他做班长 有人不同意 请他进来
          3,连锁结构:前后两个谓词性词语靠某些有关联作用的虚词联系在一起,表示两件事再时间、逻辑、程度上的关系,动作行为一般由一个主体发出。如 :一看就懂  看不懂就问  非去不可 下课再谈 越干越起劲
          4,复指结构:两个名词连在一起,如“首都北京”,中国的首都就是北京,北京就是中国的首都,两个部分所指的是同一对象。“学问中国”不属于这种类型,因为“学问”和“中国”不是同一的对象。
     (五)复杂的句法结构与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又称直接成分分析法,IC 分析法,是结构主义语言学常用
的分析方法
1,句法结构的层次性
整个短语不论多复杂,都由两部分构成
2,层次分析法的分析程序
从大到小,基本二分
理请整个短语结构层次
标明各直接成分间的结构关系
分到词为止
3,复杂结构的层次分析
结构原则 切分后的两个直接成分都必须是能成立的词或短语
功能原则 切分后的两个直接成分间必须由语法关系,能直接组合
意义原则 切分后意义不变
4,歧义结构的层次分析
造成歧义原因:
A 结构层次不同 如 三个孩子的妈妈得到了奖金
B 结构关系不同 如 我们需要学习文件
C 深层语义关系不同 如 我在阳台上发现了那只鸟
歧义结构分析:
A 先对短语有个整体印象
B 做层次分析
C 若层次同,看词语间语法关系是否同
D 进一步语义分析 (施事、受事, 介词短语、副词语义指向两可的情况)
句子
(1)        句子成分
    1,句子的一般成分
1.        1主语 :谓语叙述的对象,2.        大多由名3.        词性词语充当,4.        有时也可以由谓词性词语充当,5.        但谓语通常谓形容词或判断词,6.        如虚心使人进步
主语分类:(1)施事主语,相应的句子为主动句
(2)受事主语 被动句
(3)当事主语(中性主语) 如,他丢了钱包
1.2 谓语 陈述主语,在主语后,回答做什么、是什么、怎么样
谓语分类:
动词谓语
形容词谓语
名词谓语,如 明天星期六
主谓谓语,谓语是主谓短语 如:她眼睛很大,皮肤很白;
连动短语和兼语短语
1.3宾语
受事宾语 如 洗衣服
施事宾语 如 来了一位新领导
其他宾语:表结果、工具、原因、目的、时间、处所
根据宾语分动词为:名宾动词、谓宾动词、名谓宾动词 如 喜欢
1.4定语
多层定语的一般顺序:评——形——源——量——年——属(归属)
如 小王的一条朋友送的漂亮的皮裙
1.5状语 (描写性、修饰性)
一般位于主语后谓语前,如,她已经走了,也有放在句首起强调作用,如: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下次讨论;难道你是负责人?
多层状语排序:年——气——描本——据——位——对象——描动
如:你们从前 到底 在一起 生活了多久?
    二十多年来,他 为革命 勤勤恳恳地工作这
1.6补语 在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词后的补充成分
  分类:
结果补语,如 洗干净 否定式用 没。。。
程度补语
趋向补语 :有表实在动作趋向的;表抽象的,如醒过来;表状态的,如唱起来,说下去
数量补语
可能补语 表示主客观条件是否允许某种结果或趋向发生
    分为 在中心语和结果、趋向补语间插入“得/不(轻声) ”和“得/不得”两种结构
状态补语 动作后用“得”连接表示动作的状态,否定形式、提问形式,为“得”后否定,如 写得不好
时间、处所补语
补语和宾语在动词后的位置:
先补后宾,如 我记住了所有的生词
先宾候补,较少见,如,以前我去过纽约量词(处所宾+动量补语)
宾语在补语中间,如 我要飞回美国去了
沙发
风淡云清 发表于 06-10-21 16:59:30 | 只看该作者
多谢了呵呵
板凳
zi-xi 发表于 06-10-27 13:19:3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拉

xie xie la
地板
还望晨曦 发表于 08-5-16 21:19:59 | 只看该作者
太厉害了,非常感谢
5#
陈雯 发表于 08-5-16 23:09:3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
6#
luwei15 发表于 08-9-1 17:00:03 | 只看该作者
好复杂,我不喜欢现代汉语,不过还是要考啊……
7#
joy_043 发表于 08-10-12 19:38:39 | 只看该作者
[s:2] [s:2] 谢谢,总结的好多啊,慢慢看着
8#
arashi 发表于 08-10-15 12:55:38 | 只看该作者
看了 还可以 不过太乱了 最好能整理一下 呵呵
谢谢分享哦
9#
俺是余迷 发表于 08-11-7 15:50:11 | 只看该作者
好东西,收藏啊
10#
三月微风 发表于 08-11-8 12:06:07 | 只看该作者
真的很有用,谢谢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2-5 02:56 , Processed in 0.096810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