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实验心理学] 有关对偶比较法和等级排列法

[复制链接]
楼主
yangfanzn 发表于 11-5-1 23:26:21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呀 为什么呀??
我也是看到这里 迷惑了 前一页说不能平均C,后一页又明目张胆的平均C
沙发
yangfanzn 发表于 11-5-4 20: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又想了想
之所以等级排列不能平均Z而用平均C 是因为当参与评定的人数很少的时候,每个Z分数容易受随即因素的影响,
如果评定人数很多 就应该采用平均Z了
我说的比较抽象 不知道你理解没有
板凳
yangfanzn 发表于 11-5-5 22:48:3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说吧.你看孟书131页那三个表,单看红蓝比较,红胜661,概率0.661,Z为0.415!假如只有两人参与比较,而由于误差因素造成红全胜,概率1,Z接近3!我们可以看到同样的比较,由于参与人数的不同造成平均z前后差别非常大!所以我认为平均Z法虽然较平均c法误差小,但必须人数足够多,以尽量减小随机误差的影响!手机码字真累,这是我的想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地板
yangfanzn 发表于 11-5-8 22: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9楼熊位锦于2011-05-08 11:16发表的 :
恩,我觉得好像出在一一对应这个条件上额,等级排列法是跟所有的比而得出的等级数,所以可以求百分等级,求P,再转化成z,对偶等级法是两个两个比较,所以应该求不出P吧…这本书我没看,说的只是自己看法哈…呵呵
对偶比较与等级排列2种方法本质上是一样的,数据可以相互转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4-4 15:10 , Processed in 0.110604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