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人行教育整理:维新教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一、早期改良派的教育主张
  早期改良派是19世纪70年代后逐渐形成的一个思想群体,在他们的社会观念和治国方略中,带有明显的资产阶级意识。他们都认识到,改革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基础在教育。如郑观应,他明确提出了兵战不如商战,商战不如学战的思想。他们在文化教育上的主张大致可归结为如下几个方面。
  ● 全面学习西学
  早期改良派将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思想推进了一步,认为西学的内容非常丰富,要求扩大向西方学习的规模和领域,深化学习的层次。马建忠在1884年指出,洋务运动热衷讲求的“制造、军旅、水师诸大端,皆其末者也”。郑观应之后在《盛世危言·西学》中,将西学分为天学、地学、人学三部分,内容包括了西方的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和社会科学的诸多学科。在一定程度上,早期改良派在考虑中学和西学的关系,已经突破了民族的范域和封闭自固的观念。
  ● 改革科举制度
  随着新式学堂的产生和发展,科举制度的弊端越来越明显,阻碍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发展。第一,中国教育近代化主要是学习西学,而科举考试重经史,严重阻碍了西学的传播和课程化。第二,近代教育强调培养多种类型、多种层次的人才,而科举考试以选取单一的政治人才为目的。早期改良派虽猛烈抨击科举制度,但并未彻底否定,在他们设计近代学制时还考虑到与科举制度接轨。
  ● 建立近代学制
  在早期改良派中,较早勾画出中国近代学制轮廓的是郑观应。郑观应认为中国传统教育不可能培养出适应近代工商业发展的人才。他通过比较,认为中国传统教育不屑讲求商贾农工之学,而西方教育是“无事不学,无人不学”,可谓一语道破近代教育多样化、职业化、普及化的特征。在此认识基础上,郑观应提出仿照西方学制,并结合中国按行政区划设学的传统,分别在京师、省府、州县建立大学、中学、小学的三级学制系统,采取班级授课的形式,学习年限各为三年,以考试的结果为升学的标准。还建议将各省、府、县的书院改为学堂,成为国内最早倡导改书院为学堂的人。学制中的“小学”已略相当于中等教育的起始程度,初等教育主要在家塾、公塾中进行,未纳入正式学制系统,学生通过考试才能进入“小学”。这种学制设想虽然还显得粗糙,且明显有和科举挂钩的痕迹,但它反映了早期改良派要求系统地改革封建教育体制的思想,也远远超出了洋务派教育实践的水平,克服了洋务学堂孤立、分散和应急性的特点。
  ● 倡导女子教育
  中国封建社会的学校只对男性开放,与女子无缘。在近代西方男女平权观念的影响下,早期改良派最早关注起女性的社会地位。到甲午战争前夕,他们普遍发出了重视女子教育的呼声,认为占人口半数的妇女不读书,不能服务于社会,是“无故自弃其半于无用”,同时还出现了如郑观应的《盛世危言·女教》等集中讨论女子教育问题、倡导女子教育的专篇文章。
二、维新教育实践
  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早期改良主义思想迅速转化为维新思潮和维新运动。维新运动要求建立君主立宪的政治体制,用和平的方式进行自上而下的改良,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维新教育实践活动是维新运动的基本内容。
  ● 兴办学堂
  维新性质的学堂包括两类。第一类是维新运动的代表人物为培养维新骨干、传播维新思想而设立的学堂,著名的有:
  万木草堂:1890年康有为开始在广州讲学授徒,弟子有陈千秋、梁启超等,1893年冬,选定仰高祠为正式讲舍,定名为“万木草堂”,学生达100余人。教学内容包含了各类西学,包括政治学、群学等,成为酝酿、研究、宣传维新理论的场所,造就了一大批维新人才,梁启超即是典型代表。
  湖南时务学堂:1897年,维新运动趋向高潮,湖南一些倾向维新的官员在谭嗣同的推动下,创办时务学堂于长沙,聘梁启超为中文总教习。梁启超在教学中着重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倡导民权学说,推动了维新运动在湖南的开展。
  第二类学堂是在办学类型与模式、招生对象、教学内容等某个或某些方面对洋务办学观念有所突破,领风气之先。著名者如:
  北洋西学堂与南洋公学:1895年,津海关道盛宣怀呈请在天津开办中西学堂,亦称北洋西学堂。1896年,盛宣怀又奏请在上海设立南洋公学,以后逐年开办了师范院、外院(小学程度)、中院(中学程度)、上院(大学程度)和特班。民国后发展为交通大学。这两所学校最早采取西方近代学校体系的形式,分初、中、高等级,相互衔接,按年级逐年递升,具有三级学制的雏型。虽为洋务派人物创办,但维新观念已寓于其中。



经正女学:又称“中国女学堂”。1897年,梁启超、经元善等人倡议在上海设立女学堂。经正女学作为近代第一所国人自办的正规女子学校,起到了开风气的作用。
  其他如北京的通艺学堂、绍兴中西学堂、浏阳算学馆等也都较为著名。
  ● 兴办学会与发行报刊
  维新派还通过创办各种学会和发行报刊来宣传维新思想。如1895年8月康有为等在北京创办《万国公报》(后更名为《中外纪闻》),并于同年11-12月间,成立北京强学会和上海强学会,又在上海创办《强学报》,分别作为两会的机关报,南北呼应,形成甲午战争后维新宣传活动的第一高潮。此后,各地宣传维新的学会和出版的报刊如雨后春笋般地不断涌现,如1896年梁启超在上海创办的《时务报》,1897年严复在天津创办的《国闻报》,广西的圣学会和《广仁报》,湖南的南学会和《湘报》等等。各地林立的学会除通过集会、演讲、印发书报等形式传播维新思想以外,还聘有教师定时讲课、收藏图书仪器、广招学生(会员),形成维新变法的政治团体。维新派以学会为阵地,以报刊为传媒,讲西学,论国事,宣传变法主张,抨击封建势力,进行维新思想的启蒙。与维新学堂相互补充,起到了开民智、新民德的作用,扩大了维新变法运动的社会基础。
  三、“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
  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开始以中国为宰割对象,国家面临瓜分危局。康有为等维新派人物大声疾呼,力陈变法图存。从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宣布维新变法,至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变法宣告夭折。在这103天中,光绪皇帝颁布了一系列改革法令,使甲午战争以来维新人士的变法要求一变而为朝廷的施政措施。其中教育改革是一个重要方面,主要内容有:
  ● 设立京师大学堂
  1896年6月,刑部侍郎李端棻在《请推广学校折》中首次向朝廷正式提出设立京师大学堂的建议。此后,康有


为等也多次奏请开办京师大学堂,光绪帝也准其建立,但因奕和大学士刚毅等人的反对而搁置。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在《明定国是诏》中即特别提出:“京师大学堂为各行省之倡,尤应首先举办”。在此严令下,总理衙门委托梁启超草拟《京师大学堂章程》于7月3日上报,光绪帝当即批准,并派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孙家鼐为管学大臣,管理京师大学堂。《京师大学堂章程》共八章,对大学堂的性质、办学宗旨、课程、入学条件、学成出身、教习聘用、机构设置、经费筹措及使用都作了详细规定。
正值京师大学堂筹办之际,发生了“戊戌政变”,京师大学堂以“萌芽早,得不废”,继续由孙家鼐筹办,于当年11月正式开学。与原《章程》的规划相比,正式开办的京师大学堂仅设有仕学院及附设中小学堂,其封建性明显加强。1900年,京师大学堂毁于八国联军战火,1902年恢复开办,并被纳入清末学制系统,规模也逐步扩大。
  ● 废除八股考试、改革科举制度
  1898年6月23日,光绪皇帝下诏“著自下科为始,乡会试及生童岁科各试,向用《四书》文者,一律改试策论”。这里所说的《四书》文即八股文,八股废除后,人们不得不寻求新的学问,促进了西学的传播。7月23日,光绪皇帝下诏催立经济特科,以选拔维新人才。经济特科区别于明清的进士科,分为六项:内政、外交、理财、经武、格物、考工。科举和现实的联系紧密了。
  ● 实力讲求西学,普遍建立新式学堂
  “百日维新”开始时,光绪皇帝在明白宣示:从今以后,王公大臣、士子以及庶民百姓,都要兼习中、西学问。嗣后,又令各省督抚督饬地方官将各省府厅州县之大小书院,一律改为兼习中学、西学的新式学堂。并鼓励绅民捐资兴学。中、小学所用课本由官设书局统一编译印行。势在造成一种“人无不学,学无不实”的局面。
百日维新期间,还计划设立铁路、农务、茶务、蚕桑等实业学堂,广派人员出国游学游历,设立译书局和编译学堂,奖励开设报馆,开放言论,书籍、报纸免税等。
  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措施,反映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和愿望,对封建传统教育产生了重大冲击。这些措施在推行中遭到抵制和拖延,大多未及施行,即被守旧派宣布废止。但是,由此激荡起来的思想解放潮流,放眼世界,渴求新知风尚,已不可遏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1-27 20:19 , Processed in 0.081846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