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育原理网络课程

[复制链接]
41#
 楼主| dsaw1111 发表于 06-8-26 16:25:01 | 只看该作者
第十二章 教师

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师的概念  

    古今中外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曾经对教师下过许多不同的定义,有过不同的解说,仅就我国而言,就有:“师者,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 ” “智如泉源,行可以为仪表者,人之师也。”“师者,人之模范也。”“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以上这些定义有的是按教师的功能和作用作出界说的,有的是从教师所具备的品质来加以说明的。他们都从某一方面表述了教师的基本特征。
  我们认为,对于教师,如同对待其他社会成员一样,决不能离开他在社会整体关系中所占有的特定位置,离开他与其他人的关系来对他进行考察。教师特定的活动对象是学生,而他与学生的关系是以“传道、授业”为中介的。当然,在人与人所结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中,都存在一种相互影响的关系,诸如思想感情的交流、行为习惯的模仿等等。如果其中的一方有意识地利用这种影响以使对方的身心发生某种变化,这可以说是一种广泛意义上的教师。但是,作为以学校为其活动背景的教师,他与受影响的对象所发生的关系,一般说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和经常的关系。不仅如此,学校的教师在影响学生方面,还对社会成员有义务和责任,具有相应的社会约束。因此,接受社会的一定委托,在学校中以对学生的身心施加特定的影响为其主要职责的人,即是我们所称的教师。
教师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社会职业,其产生与发展变化是与培养教师的师范教育的发展变化一脉相承的,其发展变化的历程可分为三个大的阶段。
  (一)教师职业的非专门化阶段
  应该说教师的职业是伴随教育的产生而一道产生的。早在人类社会初期,教师还没有形成独立职业的时候,就存在着教的活动。我国古籍所载的伏羲氏教民以猎、神农氏教民耕种的传说,表明原始社会早期是原始部落的首领或有生产经验的人承担了教师的职责。原始社会生产与生活中的观察模仿,原始教育中的庠、青年之家等,都是长者为师、能者为师。奴隶社会,当教育从生产劳动与日常生活中分离出来,产生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后,虽然有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教师,但由于承担教师职责者多是\"以吏为师\"、\"僧侣为师\",教师是一种社会官吏或僧侣兼做的工作,故由此确定,在学校产生后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里,教师并不是专职的,教师职业也没有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教师更没有专业教育机构的专门训练。从奴隶社会文化下移而兴起的私学或书院的教书先生与讲学的学者,虽以教书为谋生手段,也只是因其掌握较多的文化知识,并不具有从教的专业技能。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社会的总体教育程度很低,能接受教育的人数由于阶级社会的等级制度而极为有限,私学虽有,但实际为数寥寥。因此,当时教师职业的专业化程度十分有限,从事教师职业的人数也屈指可数。
  在这段漫长的历史阶段里,教师职业所以没有成为独立的社会职业,其社会基础是:
  ①教育是少数统治阶级的特权,学生数量少。
  ②社会还没有实行普及教育,教师需求量小,没有大量培养的社会需求。(
42#
 楼主| dsaw1111 发表于 06-8-26 16:28:25 | 只看该作者
教师与社会发展

(一)我国教师社会地位的分析
  1.教师的专业地位
要探讨教师的专业地位即教师职业的专业性问题,首先必须弄清“专业”一词的涵义。所谓“专业”(profession),是“专门职业”的简称,是指“其备高度的专门知能以及其他持性而有别于普通的 \'职业\'或\'行业\'(occupation or trade)而言”1。对于专业工作所应具备的特征,通常是以美国社会学家利伯曼(Lieberman,M.)所提出的定义为基准的。利伯曼做出的专门职业的定义如下所述1:
  (1)范围明确,垄断地从事社会不可缺少的工作。
  (2)运用高度的理智性技术。
  (3)需要长期的专业教育。
  (4)从事者无论个人、集体,均具有广泛的自律性(autonomy)。
  (5)在专业的自律性范围内,直接负有做出判断,采取行为
的责任。
  (6)非营利性,以服务为动机。
  (7)形成了综合性的自治组织。
  (8)拥有应用方式具体化了的伦理纲领(code of ethics)。
  根据利伯曼的定义,人们往往把建筑师、律师、医生等看做是典型的专业人员,至于教师能否称为专业人员,则有较大争论。国外有的学者如美国的尹特齐尼(Etzioni,A.)等人认为,教师与护士、社会工作者三种人员只能归为“半专业”(semi-profes-sion)人员1,日本的市川昭午则将教职视为“准专门职业”1。因为他们都认为教师的专业性不及医生、律师等,不能称之为“完全”的专业人员。但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1966年颁布)文件中明确肯定“教师的工作应被视为专业性职业”1以来,各国逐渐趋于认同教师的专业地位,并为确保教师的专业性,提高教师地位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我国也将教师职业确认为专门的职业。1986年6月21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和国家标准局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职业分类与代码》,将所有职业分为8个大类,63个分类和303个小类,其中,教师列在“专业技术人员”这一大类中。在1993年10月颁布的《教师法》中写道:“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但由于我国师范教育发展水平不高,教育专业训练不足,教师队伍专业水准较低,加之长期以来形成的“只要有知识,人人可当教师”的旧观念的影响,使人们往往对教师职业持有偏见,甚至贬低教师劳动的社会价值与作用,致使教师地位难以提高。可见,教师的专业训练之好坏、专业意识之强弱、专业水准之高低,都对教师社会地位的稳固与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教师的经济地位
教师的经济地位是由教师的工资收入及其福利待遇与其他职业相比较的结果来确定的。教师的经济地位是其社会地位高低的直接表现之一。在中国,由于历史与现实的种种原因,我国教师的待遇至今仍较低。在工资收入普遍偏下的情况下,许多地区又屡屡存在工资拖欠问题,这些现象不时见诸于广播、电视、报纸等各种新闻媒体中。在国外,除少数特别富有的国家外,在世界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教师多处于中产阶级偏上水平。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政府非常重视提高教师的待遇。邓小平同志率先为教师呼吁,“要把老九的地位提到老一”,“要不断提高教师的社会待遇”。1993年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郑重写道:“要使教师待遇和生均公用经费逐年有所增长”,“要把教师待遇提到社会的中等偏上水平”。应该说,在国家的努力下,近年来,教师的社会待遇正逐渐好转,逐年提升,教师职业正渐渐成为一种令人羡慕的职业。虽然,国家面临的问题很多,但解决教师待遇一直是各届政府共同致力于很好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21世纪是智力、是知识、是教育的世纪。教师的社会待遇在一个重视科技、重视人才,同时必须重视教育的时代里将得到更加明显的改善。

  3.教师的政治地位
教师的政治地位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对教师的评价,(2)教师职业的社会价值与作用,(3)教师的社会关系体系在全社会所具有的影响及其这种影响所产生的教师在政治上所享有的各种待遇。”教师政治地位的高低是与时代及社会制度的性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等级森严的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教育只是统治阶级愚弄和驯服人民的工具,教师也只不过是统治者的雇佣劳动力,必须完全服从于统治者的意志,因而根本没有什么政治权利与地位可言,甚至常常受到政治上的压制与迫害。所以,教师职业便成为那个时代处于穷途末路之境的知识分子为谋求生存而进行的最后选择。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教师与其他劳动者一起成为国家的主人,其政治地位随之大有提高。特别是到了80年代后,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随着经济发展对人才的巨大需求,人们愈来愈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进而更注重从各方面充分发挥教师对培养人才、发展经济的重要作用。国家不仅多次强调要“提高人民教师的政治地位和杜会地位”1,而且专门制定《教师法》,以法律的形式规定教师应享有的权利和待遇,确立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要全社会尊重教师。同时,各级政府还选举教师当人大代表,参政议政,公开表彰、奖励优秀教师,以及从教师中选拔人才进人各级政府的领导班子等等。这些都有力地提高了教师的社会影响和政治地位,使广大教师看到了希望,受到极大鼓舞。
  但由于“左”的思潮影响,社会上“官本位”的思想仍较严重,因而教师的政治地位还未提高到应有的地位,以致影响到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以及教师队伍的稳定。

  4.教师的职业声望
教师的职业声望是指“他人和社会对教师职业的有利评价和承认,如公众的认可和称道,尊敬和钦佩,荣誉和敬意等”。1中国素有尊师的传统,更由于新中国的教师有着为祖国、为人民、为下一代甘当“蜡烛”甘当“人梯”以及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的精神,因此,教师一向被社会公认为最佳形象,享有较高的职业声望。1985年,我国就“国民的职业评价与职业选择”问题,对76000多人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问卷调查,中小学教师被公认为经济收入处于低层(仅位于待业青年之前,在真正意义的职业中属最后一位),但在职业选择时却位居第五,高于工人、商业服务人员、个体户、民办企业人员与农民。0 1989年,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与中国社会调查所对北京市民进行的一次民意调查,结果发现中国21种全民所有制职业者中,教师形象最佳,排位第一。@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教师的职业声望与教师实际的社会地位之间有相关性,但二者之间并无绝对的关系。而且,教师职业声望高,往往“只能反映一般人对于传统价值观念的向往与怀念,并不能用以说明或预测社会的实际行为”1。
  综上所述,判定教师的杜会地位,应持全面的、容观的、发展的观点,而不能仅以经济收入水平来妄下结论。同时,也应看到,教师的社会地位问题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加之我国现有经济发展水平、劳动人事与工资制度及法制建设诸方面的不足与缺陷,造成我国教师地位偏低问题难以得到彻底解决。这需要广大教师对此予以充分的理解,当然国家也应更加妥善地尽快解决好这个问题。

  (二)提高教师社会地位的途径
  1.影响教师社会地位的途径

我国教师社会地位不高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但主要因素可归结为以下两点,
一是待遇偏低。待遇,是对人的劳动应给予的权利、社会致治地位和物质报酬的总称,包括政治待遇、经济待遇和社会声望各个方面,其核心是工资报酬的问题。它通常是某种劳动及从事该种劳动的人在社会中被重视程度的标志。虽然经济收入高低并不是影响教师社会地位的惟一因素,但待遇不高,特别是工资收入低,则是教师社会地位难以提高的根本原因,也是影响教师工作积极性与工作能力发挥的主要原因。据广州的调查资料表明,广州市属中学229名教师中,66.8/的教师认为教师待遇低、社会地位低是教师队伍不稳定的主要原因,另在广州市区八所中学的260名教师中,也有52.7凡的教师认为待遇低影响了教师工作能力的发挥。0可见,待遇低下已极大地影响到教师队伍的稳定与发展,它造成的后果也是相当严重的:第一,教师待遇低,造成教育质量下降,特别是基础教育质量滑坡。第二,使教师职业受到无情的嘲弄,使教师的人格与自尊都受到狠大伤害。第三,直接影响到教师的身体健康,导致教师早衰、早亡现象严重。第四,背离了教师劳动力的价值,严重挫伤了在职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造成很多在职教师工作热情不高,得过且过,不思进取。第五,教师队伍不稳,流失现象日趋严重。1992年,全国流失的各类教师达45万人,其中大部分是具有专科学厉以上的骨干教师。第六,教师职业缺乏吸引力,造成师范院校生源不足、素质不高。上述种种后果,都说明提高教师待遇是真正提高教师社会地位之首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发布的(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第114条中,也曾特别提到“在影响教师地位的诸要素中,应格外重视工资”1。
  二是教育认识不高。凡是重视教育,认为教育是兴邦治国之根本的国家,都非常注重加大其教育投入,给教师以高报酬、高待遇,提高教师的地位。但我国在这个问题上一直认识不足,根多人甚至一些领导干部头脑中长期存在着这样一些观念:教育是纯消费性事业,只有投入没有产出,因此没有必要在教育上投入太多资金,教师劳动是一种简单的、重复性的廉价劳动,教师是受人恩惠、靠别人养活的人等等。诸如此类的陈旧观念,影响着人们对教师职业的正确理解,也使教师地位问题成为历来受重视、 又历来难以解决的老大难问题。非洲的津巴布韦是个很穷的国家,但这个国家的教育经费占全部财政预算的20%,比国防预算还高。津巴布韦初、中级教育部长朱惠琼女士说:“一个民族的发展取决于这个民族的知识和技能,当缺乏这种知识和技能时,民族的发展就成了空中楼阁。”1可见,一个国家教师待遇的高低并不完全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一个国家教师的待遇与地位,最终取决于政府和社会对教育重要性的高度认识,对教师劳动的充分理解,以及政府为提高教师待遇与地位所制定的法规及采取的有效措施。

  2.提高我国教师社会地位的途径
从上述分析可知,要提高教师社会地位,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提高教育认识,树立教育是立国之本、教师是教育之本的观念,切实保障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
  (2)提高教师待遇,使教师职业真正成为高收入,人皆羡慕与向往的职业。
  (3)改进师范教育,提高师资素质,加强教师职业的专业性。
  (4)教师权益法制化,使教师合法权益不受到任何损害,给教师创设一种良好的生活环境与工作环境,让教师能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去,顺利完成培育年轻一代的艰巨任务。

二、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
  
  教师是教育过程中“教”的主体。
  我们知道,在教育活动中存在着“教”与“学”两种活动,更确切地说,是“教”与“学”两种活动复合构成教育。虽然,参与到教育活动之中的所有人都有“教”与“学”的责任或义务,但各自的职责重点不同,一部分人主要以“教”为职责,一部分人主要以“学”为职责。
在教育活动中以教为职责的人是教育者。
  从广义的教育角度看,教育者包括一切对他人施加有意识的教育影响的人,在有明确目的且独立进行的自学活动中,教育者就是受教育者本人,他自己承担着教育自己的责任。从学校教育的角度看,教育者主要指教师(包括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
  教育过程不同于对人的身心发展发生影响的其他过程,它是教育者的有目的的活动过程。所以,离开了教育者及其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也就谈不上什么教育。教育者是教育实践活动中的人的因素,而且是一个基本要素。
  教育者不仅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一个基本要素,而且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他把受教育者作为“教”的对象,以教育影响为手段,把引导和促进受教育者身心的发展变化作为活动目的,力求使自己“教”的对象的身心发生合乎自己要求的变化。因此可以说,教育者作为教育活动中的人的因素,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更确切地说是“教”的主体。
教育者的主体性有多方面的表现,诸如活动的目的性、意识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制约性等。由于教育者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是“教”的主体,所以他在教育过程中处于领导、控制和执教的地位,在社会的专门委托下,他以社会要求的体现者的身份参与教育过程,以其有目的的活动来调整、控制教育对象、教育影响以至整个教育过程。
  因为教育者的“教”必然要面对“教什么”和“教谁”这样两个问题,所以,作为“教”的主体的教育者自然有两种“教”的活动对象或客体,其一是教育内容,其二是受教育者。在具体的教育实践活动中,两种“教”的客体是共同存在于一个统一的教育过程中,而不是作为单独的客体独立存在,所以教育者“教”的客体不是双客体,而是一种复合客体。
  教师作为教育过程中“教”的主体,其主体性具体表现为:教育过程设计的目的性、教育内容安排的计划性、教育方法选择的科学性、疑难解答的即时性、品德陶冶的全面性以及技能训练、能力形成、智力发展的意识性等等。


三、教师职业的社会作用  

--------------------------------------------------------------------------------
  
  教师职业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现代文明社会的产生与历史上教师们的劳动密切相关,当今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更加依赖教师作用的充分发挥。从总体看,教师职业在社会发展中起着三方面的作用。
  (一)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的传播者,在社会的延续和发展中起桥梁与纽带的作用
  现今的人类文明是由文化科学的世代继承而来,没有对前人文化遗产的继承就不可能有社会的巨大发展与进步,教师把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文化科学知识经过整理传授给下一代,对社会的延续与发展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正如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一个教师如果不落后于现代教育的进程,他就会感到自己是克服人类无知和恶习的伟大机构中的一个活跃而积极的成员,是过去历史上所有崇高而伟大的人物跟新一代人之间的中介人,是那些争取真理和幸福的人的神圣遗训的保存者,他感到自己是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个活的环节......”这主要是从社会发展的纵向来说的,再进一步从社会文化交流的横向看,教师通过对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使世界各民族的先进文化科学成果得以相互吸收,促进了社会的文明和进步,也在起着桥梁与纽带的作用。社会越向前发展,科学技术越进步,知识积累越多,无论是文化科学知识的世代传递,还是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都需要教师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塑造一代新人的思想品德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社会的文明进步不仅需要文化科学,同时需要人们有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高尚的社会道德风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教师对新一代人在教授知识、发展智能的同时,还在培养其思想品德,把人类社会发展中形成的道德观念、行为准则传播给年轻一代,并在实践中教育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有赖多方面的因素共同发挥作用,教师是多因素之中的主导者,对学生,特别是可塑性最大的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教师的教育作用十分重要。中小学阶段不仅要为学生智力、体力发展打好基础,更要在思想品德方面为学生打好做人的基础,使学生终生沿着正确方向发展成才。教师在思想品德方面的育人作用,具有巨大社会价值,不仅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保证,更是为社会的文明进步,提高道德水准,树立良好社会风气,形成和谐人际关系等创造基础性条件。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加里宁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三)教师是人的潜能的发掘者,对人的智力开发起着奠基作用
  现代脑科学、神经生理学研究探明,人的智力发展具有巨大潜力,140亿脑神经细胞的功能尚未被充分开发利用。人从遗传获得的发展潜能是动物所无法比拟的,它给人的发展带来巨大可能性。然而人的智力发展的潜能并非随着生理上的成熟就自然显现,成为现实的智能。潜能的充分开发依赖于社会生活条件和正确的教育,在社会生活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教育对人的潜能的开发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教师是学生群体的潜能开发者,使每个学生固有的发展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智能得到良好发展。学生整体的智能水平普遍提高。但是,人的潜能是存在个别差异的,个体在发展方向与发展水平上可能有着很大差异,这种潜能上的差异要求教师及时认识、创造条件,施以正确的教育。从这一角度讲,教师早期发现学生潜能中的优势,并能做到因材施教,给予及时引导和培养,便是对潜能巨大的超常学生进行了及时的智力开发。无论是对学生群体还是对学生个体来说,教师对人的潜能的认识和早期开发,都对整个社会智力开发具有重大意义的。
  总之,随着现代社会的文明进步,文化科学、思想品德、人的智能都在人类社会活动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社会发展的轨迹明确显示这一特征。因此,教师职业的社会作用客观地提升到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新高度,教育提升了人类的地位,提高了人的价值,必然要求教师在社会发展中充分发挥其作用,也必将付与教师崇高的社会地位。


四、教师的法定权利和义务  

--------------------------------------------------------------------------------
  
  教师所享有的社会权利尤其是专业权利的多少,不仅反映国家和社会对教师职业的重视与保护程度,而且直接影响到教师在社会民众及学生心目中的威信与地位。因此,以法律手段确立、保障教师的权利,是提高教师社会地位的必要措施。我国为此于1993年10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以下简称《教师法》)。《教师法》,既是国家与各级政府部门制定教师政策、惩戒各种损害教师利益的违法部门及个人的法律依据,也是广大教师维护自身正当权益与地位的法律武器。它的颁布与实施,对于我国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发展乃至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因此,全社会都要学习、宣传《教师法》,政府部门更要采取有效措施,认真贯彻、实施《教师法》。
  在《教师法》中,对教师的权利、义务、任职资格、待遇、职责、培养提高等都有具体的规定。但作为教师或未来教师来说,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首先要了解的是自己应享有的权利及应履行的义务。因此,在此主要探讨教师的合法权益与义务问题。

  (一)教师的法定权利
所谓教师的权利,是指法律对教师在履行国家教育教学职责时,必须享有的权利,是得到法律的许可和保障的,具有不可侵犯性,《教师法》第7条(共6款)规定,教师享有以下权利:
  ①教师享有[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权利。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业特点和根本职贵。只要教师没有违反国法校视,任何人都无权随意剥夺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权利,那种让教师靠边站,甚至对教师实行专政与劳动改造的历史悲剧决不能重演!
  ②教师享有[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及[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的权利,这是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在《教师法》中的具体体现。它不仅有利于教育科学事业的发展,而且鼓励教师参加学术活动,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与实验也是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途径之一。
  ③教师享有[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的权利。这条规定充分肯定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寻地位,使教师能在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指导下,自主组织教学内容和迭择恰当教育教学方法,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④教师享有[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有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的带薪休假]的权利。教师待遇问题直接关系到教师地位的提高。因此,必须在教师的工资收入及住房、医疗、退休金等福利待遇方面给予根本的保障,尤其要注重解决农村民办教师与公办教师同工同酬、提高生活水平问题。
  ⑤教师享有[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的权利。教师参与学校管理,成为学校的主人,成为管理学校的主体。可以说,《教师法》这一规定正是将宪法规定的公民的政治权利落到了实处。
  ⑥教师享有[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洲]的权利。我国教师学历达标率低、素质不高、教育专业水平不强等问题已严重影响到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因此,加强教师培训工作,保障教师参加进修的权利,是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必要措施。

  (二)教师的义务
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教师在享有一定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一定的义务。而且,当教师享有的权利越多时,对其素质的要求就会越高,相应地,他们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也会更重、更多。
  所谓教师的义务,是指法律对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中一定行为的约束,它要求教师必须作出一定行为或不得作出一定行为。《教师法》第8条(共6款)规定,教师必须履行下列义务:
  ①教师有[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的义务。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首先必须遵守宪法、法律。但作为教育工作这一特殊职业的从事者,教师又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②教师有[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的义务。教育工作是在教育方针指导下进行的,而教师是教育方针的具体执行者,国家的教育方针最终是在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体现出来的。因此,教师必须认真贯彻国家制定的教育方针,把握教育的方向,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③教师有[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的义务。这条规定要求教师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对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进行思想政治观点和道德品质的教育。
  ④教师有[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义务。这条规定要求教师不能随意侮辱、歧视、打骂学生,对所有学生都应一视同仁,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⑤教师有[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判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的义务。这条规定是要求教师关心爱护学生的具体体现。它可从以下几方面理解:第一,减轻学生负担,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第二,对学生家长不恰当的教育方法,甚至摧残虐待儿童的现象决不能等闲视之,第三,对一些不健康的音像、图书、报刊等制品,教师要坚决予以抵制、斗争,决不能让他们毒害青少年一代。
  ⑥教师有[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的义务。教师的思想政治条件是教师素质的重要因素,也是左右教育成就的重要条件。因此,教师要在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同时,努力学习马列主义理论,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及思想政治觉悟。
43#
 楼主| dsaw1111 发表于 06-8-26 16:29:29 | 只看该作者
教师的任务与劳动特点

一、教师的任务  
  
  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育人,全面实现教育目的。我国学校教师现阶段实现这一根本任务,就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提高民族素质奠定良好基础。落实在具体工作中:要教人长知识、长道义、长智慧。
  为完成教书育人的根本任务,教师的具体工作任务包括多方面:首先教师必须教好功课,因为教学是学校培养人才的基本途径。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主,体现在教师工作上首先要完成教学任务。一名教师如果是做了许多其他工作,而教学任务完成得不好,教学质量很差,则不能认为他是合格的教师。显然,教好功课不能理解为单纯传授知识,应是通过教学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都得到发展,同时促进其个性发展。
  其次,教师还要做好班主任工作,组织课外、校外教育活动,通过多种渠道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
  此外,教师又要关心学生健康,保护学生身体正常发育,促进体质的增强,并培养其高尚的审美情趣,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形成良好个性。

二、教师的劳动特点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是:有目的的活动或劳动自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1教师的工作从社会劳动的形态上加以考察,它的构成要素也离不开有目的的活动、劳动对象和劳动手段等方面。教师所从事的是一种复杂的脑力劳动,它既不同于物质生产劳动,也不同于一般的精神生产劳动。这是因为教师的劳动是通过教育活动进行的,教师的劳动对象是身心正在发展成长中的、具有各自个性特点和年龄特点的儿童和青少年。教师劳动的手段是用自己的知识和才能、品德和智慧,在和劳动对象的共同活动中去影响他们。教师作为劳动的施行者与劳动手段是融为一体的。因此,教师的劳动具有自己的特点。
  1.复杂性
  2.创造性
  3.长期性
  4.繁重性
  5.高度的责任性
  6.示范性
44#
 楼主| dsaw1111 发表于 06-8-26 16:31:58 | 只看该作者
教师的职业素质

一、国外有关教师素质的研究  

  
  综观国外有关教师素质的研究,可从以下三方面去考察:
   第一,现代社会发展所设计的未来教师形象。值此新旧世纪交替之际,国外专家、学者从未来教育即将面临的社会发展课题,诸如社会生活迅速变化与知识迅速增加,现代科技发展使人类即将进入信息时代,现代科技发展正深刻地改变着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作用使社会问题日益突出、社会关系日益复杂等方面,探讨教育对社会进步的作用,教师在社会变革中所负的使命及其角色,并得出结论:教育将指导社会进步,教师将成为社会变革的精神导航。由此,各国都认为未来的教师应是“完整型”或“全能型”的人,都强调在本世纪末要结束单科教师和传统教师的历史使命,现代教师应全面发展。因为只有具备和谐完整的全面发展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人格完善、各方面素质全面发展的新一代。
  第二,教师角色理论指明的现代教师素质。教师角色特点,也就是社会对教师角色的素质要求。因此,国外许多人士都很注重研究教师在现代教育中的角色变化,以此提出现代教师角色所应具备的素质。各种研究结果及教师实际角色行为都表明:现代教师早已冲破了传统的教材和纪律专家的角色,其角色范围有了相当大的扩展。正如国际教科文组织第三十五次国际教育会议所提到的:“学校教师的任务己不是只限于教授科目,还要在完成本职任务外,真正完成为青少年做好社会生活、家庭生活、生产生活等方面履行责任。除特别教育活动、校外活动外 ,教师必须有机会参加对儿童、少年、父母的辅导和生活辅导,有时还应亲自组织儿童课外活动等。”在教师角色理论研究中,近二三十年来,国外一些心理学家更为注重教师的“心理定向角色”(包括教育心理学家、人际关系的艺术家、社会心理学家、催化剂和心理卫生工作者等角色)的作用。他们认为,在教师达到必要的智力和知识水平后,其教育能力(如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口头表达能力与组织教学能力等)与教学效果有较高的正相关,而教师的人格特征则是对学生学习和成长有重大影响的要素或“变量”。
第三,各国教育对象期待的现代教师素质。各国在研究教师素质时,都很重视现代学生所期待的教师素质的信息。如美国盯保罗.韦地博士,在对9万名中学生进行调查后,归纳出学生心目中好教师的12种素质:
  (1)友善的态度。“课堂如一个大家庭一样”。
  (2)尊重课堂内每个人,“不会把你在他人面前戏弄”。
  (3)有耐心,“决不放弃一个人,直到你做到为止”。
  (4)兴趣广泛,“带给学生课堂以外的观点”。
  (5)良好的仪表,“语调和笑容,使人舒畅”。
  (6)公正,“没有丝毫偏差”。
  (7)幽默感,“欢乐而不单调”。
  (8)良好的品性,“从不发脾气”。
  (9)对个人的关注,“帮助认识自己”。
  (10)伸缩性,“说出自己之错”。
  (11)宽容,“装作不知道我的愚蠢”。
  (12)有方法,“我完成任务,竟然没有觉察到这是因为他的指导”。
  还有前苏联及日本等学者的著名调查,在此不一一列举。这些调查结果虽有出入,但反映现代学生对现代教师素质的期待之结论与基本趋向却是十分一致的。
  国外关于现代中小学教师素质的研究,所得到的成果非常丰富,这对我们研究教师素质,提高教师素质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国内有关教师素质的研究  

  
  国内对于教师素质的研究,一般也是从现代社会发展对未来教师新形象的设计、教师角色与任务的变化对教师素质的新要求以及对优秀教师素质的调查分析三方面来进行的。在此,仅从国内有关优秀教师素质的调查结果这方面来介绍我国教师素质研究的一些成果。
国内关于教师素质的调查,大多是以学生为对象,用学生对教师的角色期望和观点来描述好教师的形象。但由于学生知识、经验的局限和自身看问题的角度,有时难免不全面或过于偏颇,使我们不易看到一位优秀教师应具备素质的全貌。
  著名学者查有梁教授等人在其合著的《教育人才素质研究》一书中,呈示了三份对学生、家长以及校长和教师的[优秀教师素质调查结果表],较好地反映了人们心目中好教师形象的全貌。特摘录于下1:
  从上述三份调查结果表中可以看出,学生、教师、家长从不同的视角和认识出发,对教师素质的看法有所不同,但并无大的差异。他们普遍认为教师应有对教育事业的责任感,应当重视学 生的品德教育,要有组织能力,知识面宽广,要培养学生能力,讲究教学方法,同时也应具有良好的个性修养。

三、未来教师必备的素质  
  
  从国内外有关教师素质研究的结果看,不同国家、不同观点、不同角色的人对教师看法不尽相同。从教师本身来说,提出一种标准统一且具体的素质要求来对待处于不同生活环境与教育情况、具有不同个性与态度并担负不同任务的所有教师也是不公正、不现实的。但不管怎样,人们对未来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还是有着较为一致的要求,这就是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职业道德素质
教育学是“人学”教师则要做“人师”。为此,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共同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具有行业特点的行为规范。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师德在教育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
  关于教师职业道德的具体内容,我国中央教育行政部门和全国教育工会联合颁布《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提出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等八项要求。综合起来有以下四方面:
  1.高尚的职业道德观念
  @对教师职业社会定位的认同及其表现--敬业意识。教师如何看待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是否认同和追求岗位的社会价值,是职业道德观念的核心。如果一个从教者对自己从事的职业没有任何认同,就不会有热爱和忠实于职业的敬业精神,而认同的方面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敬业态度。因此,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第一环节,是要从职业认同人手培养敬业意识。人民教师崇高敬业精神的具体表现是无限热爱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愿意以积极的态度去从事教育劳动。对教育劳动之于社会发展和进步,对个人的前途和未来的伟大意义有着深刻的认识。当教师能够从自己的工作中看到它的伟大历史作用,产生工作的自豪感、光荣感、责任感的时候,他才能以其忘我的敬业与奉献精神,尽善尽美地完成自包的工作。
  @教师职业目标理懋的确立及其表现一乐业意识。通过职业追求什么洋的目标和理恿,选择什么洋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是职业道德观念的进一步表现。教师在职业岗位上是否能够做到敬业而安心,取决于教师的职业追求,取决于他能否从教师的工作中我至1人生的意义和生活的乐趣。教师职业生活方式是教师乐业的基础和最高表现。只有当一个教师把教师工作当做他一生追求的生活方式,而不是谋生的手段时,他就可以摆脱任何困难、挫折、痛苦和懊悔等的困扰,摆脱人生虚荣的累赘和患得患失的浮躁,而心情畅快地投入到工作中,真正做到“乐在业中乃至到欲罢不能、欲弃不忍的境地。”
  总之,教师的敬业乐业精神,包括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高尚的职业尊严感和荣誉感,目标明确的事业心和成就感,以及实事求是、艰苦奋斗、勇于创造、进取开柘的职业信念、信心等,并通过守规、勤业、精业的职业态度和职业行为表现出来。
  2. 勤业与精业
  教师的勤业与精业是教师对其职业价值的积极追求和具有崇高职业道德精神的重要表现。勤业表现为忠于职守,认真负责,执行规范,坚持不懈,积极进取,它是实现教师职业功能的基本保 证。精业表现为本职工作的业务纯熟、精益求精、不断改进,它是实现职业劳动最高效益的价值追求。勤业与精业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勤业是精业的前提,精业是勤业的必然。中国古代韩愈说:“业精于勤,荒于嬉/爱因斯坦说:“成功等于九十九分汗水加一分灵感/人生而有别,别即差异,差异并不可怕,怕的是懒情、不求进取。每一位教师,不论你的个人学历出身如何,也不论亻尔的天赋如何,只要你肯于花时间,勤钻研,善于拜师求教,总结经验教训,积累方法技巧,就有可能使自已的工作达到精益求精的境界。以精益求精的工作完成国家赋予的人才培养重托和学生全面发展的期望,这是一名教师对国家、对家庭,对学生最道德的表现。
  3.良好的职业道德态度
  教师对职业规则的信奉和职业规范的遵守是教师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态度的具体表现。职业规则包括经济的、行政管理的、业务枝术的,也包括道德等方面的行为视定,通常表现为必要的规章制度和必需遵行的道德行为规范。职业视则是维系职业和岗位生命的自我保证。每位从教者是否能够充分理解,正确执行这些规则,不仅表明他是否具备基本的职业素质,也直接反映出他的职业道德水平。具有高度自觉的职业规范意识,意味着不仅能充分认识和执行职业视则,而且能狠好地完成职业工作。教师的职业视则根多,其中对学生、对集体、对各项职业规定的态度是对其是否爱岗敬业的最直接的折射。一个具备着积极职业道德态度的教师,应表现出对教育对象的积极热爱、尊重和关怀,对教师集体的团结合作与集体莱誉感,对各项规章制度的充分理解和认真遵守,对教育劳动的积极投入和忘我奉献。良好的职业道德态度不仅仅是彼动地遵守,还包括积极地创建。以主人翁的意识和责任感,主动创建一些新的富于时代和职业道德需要的职业规则和视范,更是具有积极职业道德态度的表现。
  4.高尚的职业道德行为
   教书育人是一项影响社会,影响个体,具有重大社会责任的职业,来不得半点的马虎和失误。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教师的一点失误,则可能贻误学生一世。因此,坚持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用科学的精神陶冶学生,用科学的知识培育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是教师恪守职业规范,坚持高尚职业道德行为的表现。具体之:
  @知识传授上的道德性,即以科学、准确的科学知识和例证等发展学生的身心,使学生获得对世界的正确认识。
  @人格发展上的道德性,即以公正、健康、积极、向上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教育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以身正而正身。
  @思想品德教育上的道德性,即以道德的方式方法实施道德的教育。
高尚的职业道德行为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综合表现和标志。坚持教师高尚的职业道德行为应成为我们从教的最高追求和指针。

  (二)思想政治素质
现代教育所要培养的现代社会的公民、现代社会所要求的各组各类的人才,都必须具有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我国学校教育明确提出把坚定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放在育人的首要地位,以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这一要求,对于承拒着“人类灵魂工程师”光荣使命的人民教师必然提出更高的要求。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教师首先要具有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自觉地坚持我国宪法规定的四项基本原则,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这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条件。一个思想认识模糊、政治立场不鲜明的教师是无法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
  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理论的武装。我国人民教师必须掌握马克思主义原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思想观点,这方面的学习要比从事其他职业的人要求更高,这是完成教书育人任务的特殊需要。我国教师具有重视政治理论学习,自觉提高理论修养的传统,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理论学习的内容虽然在发展,这方面学习的要求绝不是降低,而要相应地提高。以保证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指导下,完成新的教育任务。
  教师的思想素质还应包括现代思想观念的树立,学校培养现代人,要求具有现代的思想观念,教师应该走在前头。诸如培养学生具有全球意识和国家观念,了解世界大事、国家大事,在改革开放中与各国人民友好相处,将来积极参加国际交往活动,把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与全球意识统一起来。教师首先就要重视时事学习、关心国际、国内大事,把自己从事的教育活动和世界的变化、国家的发展联系起来,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既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又注意吸收各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在与外国人的交往中,做到不卑不亢、维护国家和民族尊严。教师要能用自己的行动引导学生树立全球意识与国家观念。再如,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合作精神,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勇于竞争,同时又要善于与他人合作。同伙伴团结。教师自身在教师群体中首先就要能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在教学竞赛、班级评比中,既要带头参与竞争,又要恰当处理竞争过程中出现的矛盾,教师的行为给学生作出示范,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合作精神。又如,现代社会要求人们具有质量意识、效率观念,无论是产品或是服务,都要讲求优质,同时又注重效率,在单位时间内创造更大价值。为培养学生具有这种意识,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对自身的要求,对学生的要求,都应该是高质量、讲效率的。其他如科技意识、环境意识、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等,凡是培养现代人所要求的意识观念,要在学生身上形成这些时代发展需要的思想素质,教师都必须首先具备。这是现代教师培养现代社会公民、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要求,也是教师适应教育现代化自身发展的需要。

  (三)科学文化素质
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传递者,是学生掌握真理、认识世界和发展智能的引路人。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前提条件。教师不仅要掌握较多的知识,还必须具有符合教育工作要求的合理知识结构,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其科学文化素质的特点是:
  首先,要扎实地掌握系统的基础知识。任何学科教给学生的知识首先都是基础知识,它是教材的主体内容。对于这些知识,教师不仅自己要懂得,还必须能够给学生讲解清楚,能够引导学生认识、理解、会用。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对基础知识掌握得更扎实,理解得更深刻,以便做到从学生认知水平出发,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对学生的观察与思维做出恰当的指点,以有效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同时,教学活动有及时性的要求,教师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仅要准确、深刻,还要熟练,能够敏捷而灵活地应用,以保证教学流畅地进行。
  其次,要有较为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和良好的文化素养。掌握广博的知识,首先是教好功课的需要。按教学大纲的要求直接教给学生的知识是有限的,但教师要把握好所教知识在知识体系中的地位,正确理解与其相关知识的关系,则必须具有更为广博的知识。同时,在现代教育条件下,学生吸收知识的信息源是多方面的,每天学生都通过电视、广播、报纸、书刊等扩展其知识视野,随时都可能向教师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虽然教师不可能完满回答学生提出的所有间题,却应该在回答中给学生以有益的启发,用广博的知识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培养他们对未知世界的兴趣。另外,与掌握广博文化科学知识相联系的教师要有良好的
文化素养,包括尊重文化科学的态度,读书与探索的兴趣和习惯,参加文化活动的主动精神,以及艺术修养等,都是教师应该具备的。
  再次,教师要有文化科学发展史知识,并对文化科学的新发展、新成果有所了解。文化科学发展史诸如文学发展史、文学史、科技发展史等等,告诉我们科学知识的积累过程,劳动人民的智慧,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们的伟大创造。它会帮助教师更深刻地理解教材,也为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的教育,培养科学探索的精神,提供生动的实际材料。所以说,文化科学发展史蕴藏着十分丰富的教育资源,它是教师文化素养的重要内容。教师要了解文化科学领域的新发展,知道出现了哪些重大的新成果。尽管新的研究成果,新的科学知识,并不要求立即都教给学生,教师却是应该了解的。因为教材在不断改革与更新,不
断吸收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教师要理解教材中的新内容,就必须了解文化科学的新发展。在现代教育活动中,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与创造精神,而当代科学研究的新进展、新成果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创造精神。教师要承担起新时代的教育任务,要具备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文化科学素质,就必须了解文化科学领域的新发展,学习新知识,不断充实与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科学素养。

  (四)教育理论素质
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职业道德素养及文化科学素质是合格教师的必备条件,但并不是思想品德好、文化科学知识多的人就能成为一名合格教师。教师必须有良好的专业素质,首要的是教育理论素养。现代教育要求教师摆脱单凭个人经验那种匠人式的工作状态,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教育科学、心理科学、教育发展史、学科教学论等方面的知识,懂得教育教学活动的规律,树立现代教育的思想观念,指导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
  现代教育思想观念的基本内容是指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教育观、人才观、教育质量观。首先表现于对现代教育功能的全面认识,现代教育要充分发挥两个基本功能,即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促进人自身的发展。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多方面的,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包括着为物质文明建设服务,也包括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对教育功能要有全面的认识。教育促使人的发展,使学生获得良好发展,也必须是全面的。思想品德、科学知识、心智能力、审美情趣、劳动技能、身体健康都要实现良好发展,这才是高质量的现代教育。单纯追求某一方面,忽视甚至抑制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显然是背离现代教育思想观念的,为现代教师所不取。
  现代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观点,认为教育应促进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是否为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和良好机会,是一般教师与优秀的现代教师的重要区别。现代学校应是发展学生个人特点与优势更加明显的场所,绝不是把不同人变成相同人的场所。在这一教育观点指导下,教师才会走上培育现代人才的正确道路。
  现代教育要促进学生的发展,不仅指眼前的发展,更指未来的可持续的发展。要使学生在未来有适应能力、继续学习能力、迎接挑战的能力,强调在教育过程中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从培养现代人的整体目标看,教给学生知识只不过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有了面向未来、重视人的发展的教育思患为指导,教师组织教材、选用教法、开展教育活动、对学生迸行引导都会站在时代发展要求的高度,进行真正面向未来,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教育。
  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际需要看,一名优秀的中学教师应具备的教育理论包括:教育概论、教学论、德育论、教师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心理与教育测评、青少年心理学及学科教学论、课程论、当代世界教育思潮。

  (五)教育能力素质
教育能力即教师从教的专业能力,也是一名教师圆满地完成本职工作的专业本领。教师的专业能力,有的可以通过教师教育的专门训练去获得,有的也可能由于气质类型的缘故,天生不适宜做教师。这样的人即使经过教师教育的训练,恐怕也不会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作为一名合格乃至优秀的教师,他应具备的基本教育能力包括:
  (1)了解学生及同学生交往的能力。了解学生是进行有效教育的前提,教育教学活动都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都要求教师深人了解学生。教师就要善于了解学生,而了解学生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向家长了解,向同学了解,看成绩单与操行评语等等,但是最重要的方法是教师的直接观察,教师要对学生的思想行为、智力活动、情感表现有敏锐的观察能力。这是在教育过程中发现问题,捕捉教育时机的重要条件,善于观察学生的教师能及时发现问题,主动去解决问题,可以收到良好教育效果。反之,问题没有及时发现,拖延很长时间,到了较为严重程度再去解决,教师就很被动。现代教育要求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教育过程中得到发展。师生交往,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民主的教育气氛,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因而要求现代教师要善于同学生交往,使学生喜欢和他接近,愿意和他说心里话,显然,建立这种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起主导作用,教师必须善于和学生交往,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能成为学生信赖的人,同时又成为他们的朋友。
  (2)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是教师传播知识与学生交流的主要手段,从事教育工作必须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对教师语言的基本要求是:首先是语音正确,发标准音,说普通话,表达的内容能被学生顺利接受,其次要用词准确,语句完整,准确传达思想内容,既保证科学性又通俗易懂,为学生所理解,第三,要系统连贯,逻辑性强,善于运用独白式语言,讲述知识或说明问题层次清楚,重点突出,结论明确,第四,要富于启发性,有感染力,掌握对话的语言艺术,在对话中善于鼓励学生动脑思考,勇于发表个人意见,进而形成生动、幽默的语言风格,在交流中引起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最后,在音量、语速、声调等方面要符合环境和表达内容的要求,符合学生身心卫生的需要,适中而有变化。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一项基本功,在提高文化、业务整体素质的基础上,在教育工作实践中要有意识锻炼,矫正缺欠,才能使语言表达能力达到更高水平。
  为增强语言表达的效果,教师还应善于利用非语言的交流手段,使其同语言表达相配合,如表情、手势、姿态,与学生的距离、讲话方向等,这些处理恰当则能增强表达效果。
  (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随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不断进步,由传统教育采用的模型、标本、图表、画片等发展为幻灯、录音、录像、电影、计算机辅助教学,对教师运用教育手段的能力必然提出许多新的要求。教师要懂得先进技术手段的基本原理,掌握有关的知识,并有制作教学软件的能力,如绘制幻灯片,编制录音、录像带,乃至进行教学用的计算机程序设计。教育现代化必然实现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现代教师的业务素质也就必须包括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基本能力。
  (4)组织管理能力。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对学生来说是领导者、组织管理者,必须具有相应的能力。对学生的组织管理主要有两项:一是教学过程中的组织管理,二是学生集体的组织管理。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使学生遵守课堂常规,又要创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处于活跃的思维状态,还要处理好一些偶发事件,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要求教师具有课堂的组织管理能力。教师对教学的知识内容掌握得再好,教学设计再科学,如果缺少组织管理能力,课堂秩序不好,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相互干扰,也不可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对于学生集体的组织管理,教师同样起着关键作用,善于组织管理的班主任,总是给学生提出富有鼓舞作用的集体奋斗目标,发挥每个人的长处,进行适当的委托,把全班同学组织起来,形成集体的核心,树立正确舆论,培养优良班风,充分发挥集体的自我教育作用,寓教于管,使学生在团结友爱、积极上进的集体中健康成长。教师缺乏组织管理能力,往往费时很多,学生集体还是没有形成,教育难以顺利进行。
  对学生的组织管理有时需要借助家长和社会力量的支持,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与社会交往能力存在密切联系,教师提高组织管理能力,需要了解社会,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清楚家庭和社会给予学生的种种影响,这是提高组织管理能力所不可缺少的。
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是对学生而言的,只有很好把握学生的年龄特征,针对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进行恰当的管理,才能达到预期目的,这是教师组织管理能力的特点。
  (5)教育科学研究能力
  教育是富有创造性的工作,现代教育教学活动的规律,需要不断地研究与探索。每位教师在完成教书育人的工作任务的同时还要不断总结经验,参加教育科学研究。教师参加教育科学研究通常是与工作实践相结合的,从实际工作中提出课题,结合教育教学改革任务进行实验研究,通过对实际情况的观察,积累第一手资料,从中进行分析探索,求得对教育教学规律的认识。教师在参加教育科研的过程中,要有正确选择课题、科学设计研究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做好观察记录、积累系统资料、深入分析研究、形成研究成果等一系列科研能力。教师虽不同于专职研究人员,从事研究的主客观条件都有一定限制,但基本的研究能力却是同样应该具备的,否则就无法承担起教育规律研究者的角色。现代学校普遍要求教师在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中发挥创造性,进行一定的改革实验,定期提出研究报告或论文,因而教师必须懂得教育科研方法,具有教育科研能力,这是现代教师素质的必要组成部分。

  (六)身体心理素质
身心健康是现代教师必备的重要条件。
  教师劳动的繁重性、艰巨性,要求教师必须有健康的身体,以保证精力充沛地投人教育教学活动。同时教师的健康意识、健身习惯也是对学生有重要影响的教育因素,现代教师在学生面前不能是文弱书生的形象,他应该是体魄健壮的高素质的现代人。
  教师的心理素质应该达到较高的水平,这是由教师的任务和劳动特点所决定的。适应社会现代化的要求,学校要培养的现代人必须具有良好心理品质,而要培养其有良好心理品质的学生,教师首先要有良好心理品质。例如,现代社会是充满竞争的社会,机会与挑战同在,要求每个人都要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需要培养学生遇到挫折时有承受力,在困难面前不失去信心,失败了也要有勇气从头做起。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就要给学生做出榜样,在困难而前不低头,遇到挫折也能振奋精神迎难而上。只有教师具有良好心理素质,才能培养出心理素质良好的学生。教育工作的根本特点是培养人,是一种精神生产,不仅要求教师掌握较多的知识,有较高的智力水平,有良好品德,同时在非智力因素方面也要求达到较高的程度。
  教师的良好心理素质包括认知过程中的良好心理品质,也包括情感、意志过程的心理表现,更反映于个性心理特征中。一位优秀教师自然需要在观察、注意、记忆、想象、思维等认知过程中有好的心理品质,但是仅有这些还很不够。教育需要在师生情感交往中进行,教育过程中需要克服许多困难,教师的情感因素,教师的意志力,对于教育取得成功发挥重要作用。另外,教师的个性心理,即需要、兴趣、气质、性格等也是教师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重要条件。从一定意义上说,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其他各项素质提高的基础,心理素质不好将影响其他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如果一位教师不仅观察、思维能力强,还富有热情,意志坚强,并具有广泛的积极兴趣,性格活泼开朗,那么在教育工作中就会更容易与学生交往,受到学生的欢迎,也会较快提高其组织管理能力。可见,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也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
教师的这六项基本素质彼此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在一名合格教师身上构成统一的整体,现代教师的提高应是整体性的。
45#
 楼主| dsaw1111 发表于 06-8-26 16:34:02 | 只看该作者
教师教育概览

一、教师的职前培养  
  
  20世纪初的1897年,中国诞生了现代意义上的师范教育。1897年,实业家盛宣怀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内设师范院,成为中国师范教育的发端。1902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开学,成为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萌芽。同年,实业家张謇在江苏南通创立通州民主师范学校,开创了中国师范学校的先河。如今一个世纪过去了,作为教育之母,她历经坎坷,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我国的师范教育已从最初屈指可数的几所师范学校,发展成一个体制上独立设置、学历层次清晰、教育功能完备的体系。在1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前40多年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师范教育岌岌可危,很难有什么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师范教育才进入真正的发展时期。到1996年全国已有高等师范院校236所,全日制在校生58.3万人,中等师范学校897所,在校生约84.8万人,教育学院242所,在校学员51.6万人。初步形成了以独立设置的各级各类师范学校为主体,其他教育机构参与的多渠道、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的中小学教师培训和培养体系。
  师范教育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中小学教师队伍素质明显提高,学历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到1995年,小学、初中、高中教师队伍的学历合格率分别提高到8%、69%、55%。我国的师范教育支撑了世界上最庞大的中小学教育,为基础教育的发展作出了令人瞩目的贡献,尤其是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立下了丰功伟绩。
  一 教师的职前培养
  我国的师范教育分别由中等师范学校(包括幼儿师范学校)、师范专科学校、师范学院和大学实施。
  (一)中等师范教育
  中等师范教育分为幼儿师范学校和普通师范学校。学制3至4年,招收初中毕业生。主要任务是为幼儿园及小学培养师资。从普通师范学校看,其课程设置一般分为三类:(1)基础课,包括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理卫生、历史、地理、外语等科目;(2)教育专业课,包括心理学、教育学、小学语文教材教法、小学数学教材教法、小学自然常识教学法、体育及体育教学法、音乐及音乐教学法、美术及美术教学法等科目,
(3)教育实践课,即教育实习,它是中等师范学校专业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通过教育实习,使师范生理论联系实际,逐渐形成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技能。实习期一般为8至10周。
  (二)高等师范教育
  高等师范教育培养中学教师,主要有三类机构:师范专科学
校、高等师范院校和其他高等院校。
  1.师范专科学校
  师范专科学校是培养合格的初级中学师资的二年制或三年制学校,招收高中毕业生。
师专的课程设置一般分为四部分:(1)政治理论课,包括中共党史、哲学、政治经济学等科目,(2)教育理论课,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具有学科教学法性质)等科目,(3)专业课,一般根据具体培养目标设置,为讲授有关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主干课程,(4)体育课。此外,三年制师范专科学校学生还要学习一门外语,为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打下基础。
  教育实习是师专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实际教育、教学工作能力初步训练的基本形式。教育实习内容包括课堂教学实习与班主任工作实习两方面。教育实习成绩不合格者,不能获取毕业证书。
  2.高等师范院校
  高等师范院校本科主要培养高中教师,其所设置的专业多达十几种。各专业的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教育基础课、专业必修课、教育实践课和选修课。这6类课的总学分在4年内至少要达到160学分以上。
  高师本科生必须完成学科专业训练和教育专业训练。这二者是独立的体系,不可相互替代,但又统一于培养合格的中学教师这一点上。
  3.其它高等院校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经济、科技与教育发展急需大批思想端正、业务能力强的教师,而师范教育又远远不能满足这一迫切需要的前提下,我国也采取从其他高等院校选拔与培养教师的方法,加强中等教师队伍的建设。
  在非师范的其他高等院校培养中学教师的办法主要有两个:(1)从其他高等院校选派相当数量的本科毕业生充实中学教师队伍,(2)在非师范的高等院校办师资班。随科学的发展,中小学的学科内容也随之更新和充实,特别是职业技术教育及音体美等专门学科所需的师资仅由师范院校培养是不够的。为此,有较强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的综合大学、专门学院包括艺术学院,根据省、市和地区需要开设师资代培班,培养所需要的专门学校的师资。师资班学制2-4年不等,如北京的联合大学师资班就是其中一例。

二、教师的职后培训
  师范生完成师范教育学业,获取师范院校毕业文凭,并不意味着他们已成为合格教师,只能说他们经过师范专业训练,己获得了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从教师社会化的观点看,师资养成包括:入学前的选择、入学后的教育、毕业后的服务、服务所受社会制度及其他条件的影响与服务奉献信念的培养过程。因此,必须重视教师的职后培训与提高工作。
  我国对教师的在职教育工作一直是比较重视的,不仅制定、发布有关教师培训、进修工作的专门文件,如《关于加强中小学在职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1977)及《关于中小学教师队伍调整、整顿和加强管理的意见》(1983)等文件,具体规定了培训师资的方向与措施,明确要求捉高中小学教师的业务水平。而且,在1993年10月颁布的《教师法》中,专门对教师的任职资格、使用与培训等做出规定,使教师培训工作法制化,对加强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培训与提高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现行在职教师进修与培训一般由以下儿种机构实施:高等教育机构的有关专业、系和教师培训班、进修班或师资班,省级教育学院,地、市级教育学院和教师进修学院,县级教师进修学校。
   在职教师的培训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把不合格的教师提高到合格的水平,二是使合格教师的业务水平进一步提高。由此国家实行“中小学教师考核合格证书”制度。它分为“教材教法考试合格证书”和“专业合格证书”两种。凡不具备国家规定合格学历的在职中小学教师,都可申请参加“教材教法考试合格证书”考试。已取得“教材教法考试合格证书”者都可申请参加“专业合格证书”的文化专业知识考试。这种有领导、有计划地开展中小学教师的考核工作,对提高基础教育水平,提高中小学在职教师的素质具有重大的意义,深受广大教师的欢迎。
三、我国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势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师范教育在数量与质量上都有相当水平的提高,不仅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输送了大批合格教师,而且由此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促进了科技的进步,可谓硕果累累。然而,巨大的成绩并不能掩盖师范教育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与世界发达国家师范教育发展水平相比,差距更大,因此,我国的师范教育必须不断改进、提高,使其能更好地适应经济与教育发展的需要,并逐步赶上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
  从世界范围的师范教育发展情况及我国师范教育目前发展的状况看,今后我国师范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将呈现如下特点:
  (一)师范教育将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
  教师的质量必须由一定的学位教育予以保证。“世界各国都在扩大和更新师范课程内容的同时,延长了师范教育的年限,取消了中等师范学校,而把师范教育纳入高等教育的范畴。在亚洲邻国中,日本、韩国、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都已经把师范教育纳入到高等教育的轨道了。”而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则己不满足本科层次的师范教育,要求中小学教师逐步接受硕士研究生层次的教育,拥有硕士以上学位的人数也越来越多。因此,改变我国教师低学历状况、使初等教育师资的学历由中师提高到大专,逐步取消中等师范学校将是我国师范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师范教育体制逐步由封闭型走向开放型
  我国现行师范教育体制是一种单一型、封闭型的体制。而世界各国的师范教育体制正由“定向型”向“混合型”与“非定向型”转变,以广开师源、提高教师的专业水淮。我们应顺应世界师资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潮流,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分阶段、分层次、逐步改革师范教育体制,以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特别要使高等师范教育适应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及音体美等不同学科教育发展急需专门师资的需要,培养不同规格的全面发展的教师。
  (三)教师的职前培训与职后培训更加统一
  197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日内瓦召开了第三十五届国际教育会议,在会议上通过了《关于教师作用的变化及对于教职的准备教育、在职教育的影响的建议》。这份建议书充分论证了教师培养与教师进修相统一的必要性,并且提出了付诸实践的可能措施。自此,世界各国便掀起一股教师的继续教育乃至终身教育的热潮,将教师培养与教师培训更紧密地联系、结合、统一起来,促使教师培养系统的更加完善。但是,我国教师在职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一些师范院校与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校也是脱钩的,而大多数进修都属补习文化、提高学历性质,远未达到真正提高教师的教育实践与研究能力之目的。而且,我国在职教师培训系统缺乏对职业技术教育师资进行培训的机构,致使中等职业学校师资质量难以得到培训与提高。因而,制定和实施切实可行的教师培训计划,加强教师培养与教师培训的衔接与统一,既符合国际师范教育改革的趋势,也是我国师范教育发展的大方向。
46#
 楼主| dsaw1111 发表于 06-8-26 16:35:11 | 只看该作者
第十三章 学生

一 学生的本质属性
  1.学生是现实社会的成员之一
  学生是受教育者群体中的一员,在社会生活中又是现实社会成员之一,他同样具有人类社会成员的一般特征,这一点,常学生处于少年儿童阶段而被忽视。然而,认识学生的一般特征却是确定对学生态度,提高教育要求的重要依据。
  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是自然人与社会人的统一,既是自然的生命实体,又是接受了社会知识经验、思想意识的社会人。学生也不例外,他既是学生,又是已经形成一定的思想意识,获得一定经验的社会人。因此,必须明确,少年儿童处于学生时代,同样具有人类社会成员的基本特征,即具有主观能动性、有思想情感、有个性。首先,学生在参与社会生活中同样有他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教育过程中可能主动学习,富有主观积极性地参与教育活动,也可能拒绝某种教育要求,他是有主观思想认识,有自身选择的。其次,学生在掌握知识、提高认识的过程中,同时与教师、同学进行着情感交流。培养积极情感,既是教育内容,又是保证教育效果的重要条件。学生的情感因素在教育过程中起极大作用。另外,人类社会成员都是有个性特征的,每个学生同样有其个性。人有个性既是客观存在,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者应该尊重学生个性,从学生实际出发,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的特长、兴趣都得到发展。
  2.学生是处于迅速发展时期的人
  处于儿童阶段的学生,除了具有人类社会成员一般共同特点外,他自身独有的特点是正在发展中的未成年人。发展中未成年人的基本含义是:儿童的身体和心理都在成长发展中,处于可塑性极大的时期,他们的品德、观念、行为习惯都在形成中,容易接受正面教育,也容易受到不良影响。从入小学开始,学习成为学生的主要活动,他们在学校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式方法、学习负担量以及学习过程中的人际关系等,构成影响学生发展的主导因素。
  3.学生是受教育的对象
  学生的发展性与学生的不成熟性,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正因为不成熟,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也正因为学生的不成熟性,学校和教师才大有可为。学校教育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由教师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具体教育场景选择教育内容,组织教材和教学活动,并采取一定的教学方法,对学生施加影响。与环境对个体自发的、零碎的、偶然的影响相比,学校教育对个体的成长起着主导作用。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是学习者,是受教育者。由于他们的知识较少,经验贫乏,独立能力不强,因而他们对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的认识,对中国五千年文明的继承,对世界优秀文化的吸取,都需借助教师的教诲才有可能。学生从无知到有知,从优良品德形成到各种技能获得,从能力的提高到智力的发展等也毫不例外地离不开教师的教育。

二、学生的社会地位
  1.青少年是权利的主体
  从道义上讲,青少年是社会的未来,是国家的希望;从法制的角度讲,青少年也是独立的社会个体,他们不仅享受一般公民的绝大多数权利,而且受到社会的特别保护。1989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即在于确立青少年儿童的社会权利主体地位。这一精神的基本原则是:
  (1)儿童利益最佳原则。
  (2)尊重儿童尊严原则。
  (3)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
  (4)无歧视原则。
  2.青少年儿童的合法权利
  青少年是社会权利的主体,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社会权利。
  我国宪法与法律规定少年儿童的合法权利有:
  (1) 生存的权利。我国《宪法》规定:“父母有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未成年人保护法》更具体规定:“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弃婴。”对儿童的生存权利法律给予保护。
  (2)受教育的权利。我国《宪法》第46条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我国《教育法》又从总体上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都从法律上对少年儿童享有受教育权给予保证。
  (3)受尊重的权利。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6条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并在其他条款中具体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隐私。”,“对未成年人的信件,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隐匿、毁弃,除对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由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代为开拆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开拆,”,“国家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和荣誉权不受侵犯。”
  (4)安全的权利。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6条规定:“学校不得使未成年学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严禁任何组织和个人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传播淫秽、暴力、凶杀、恐怖等毒害未成年人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另条具体规定:“任何人不得在中小学、幼儿园、托儿所的教室、寝室、活动室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室内吸烟。”

三、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关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在教育发展史上有两种相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是“教师中心论”,以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为代表,他认为在教育过程中:“学生对教师必须保持一种被动状态”,强调教师的权威,忽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只把学生看成教育的客体,无视学生在学习和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另一种观点是“儿童中心论”,以美国教育家杜威为代表,他认为教师应该放弃向导和指挥官的任务,而只充任一名看守者和助理者。他提出:教师不要站在学生前而的讲台上,应该站到学生背后去。只在学生有困难时去帮助他。并认为教育由以教师为中心变为以儿童为中心是如同把地球当中心变成以太阳为中心的哥白尼式的革命。显然,“儿童中心论”强调了儿童的主体地位,却忽视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从现代教育观点看,完整认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必须看到两个方面:
  (一) 学生是教育对象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是教育的承受者。学校教育的成果表现在学生身上,这是由学校的使命和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所决定的。学校的使命就是培养人才,促进学生的积极发展,校长、教师的一切工作从根本上说都是为学生服务的,学校的各项教育活动都是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学生在学校中是受教育者,是教育教学工作的对象。从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由各自的任务与条件所决定,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任务,要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使其智能得到发展,形成良好思想品德,培养优良身心素质,他必须成为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领导者,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方向和质量负责,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从教师的条件说,作为职业要求,教师是经过了专门培养,掌握了系统文化科学知识,具有教育理论与业务能力修养,有条件发挥主导作用,能够有效培育学生。而从学生的任务与条件看,学生在学校的任务是学习,特别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长知识、长身体”的发展初期,他们的知识、经验都还比较少,要获得顺利发展,在不很长的时间里,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都打下良好的发展基础,离不开教师的培养教育。现代学校教育对于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来说是不可缺少的,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理所当然是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也可以说是实施教育的客体,这是客观存在,是教育活动客观规律的体现。但是,学生是受教育者,是教育对象,并不排斥在学习和发展中成为主体,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育过程的基本特点是从事精神生产,现代社会讲教育产业,教育产业的产品是人才,是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的发展。这种精神生产的过程,也就是对人的培养过程,不是简单的移植或给予的过程,只能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启发下,经过自身的努力才能实现的。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形成良好品德,都必须通过自己的思维与实践,通过自身的思想矛盾运动才能实现。一切教育教学任务都不可能由教师单独完成,教师不能“越俎代庖”。传统教育派关于“学生对教师必须保持一种被动状态”的说法,是片面的,也是违背教育规律的。教育的总体任务是实现人的社会化,把每一个人都培养成合格的社会成员。社会对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的要求,通过学校和教师使其转化为学生自身的要求,实现这种转化,即使学生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接受教育,实现自身的发展,才能使教育的社会目的真正得以实现。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从外因与内因的关系来分析,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引导教育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外因,学生自身需要、认识、情感等方面的变化才是内因,外因只能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可见,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是任何人所不能取代的。学生主体性的具体表现有:学习任务完成的决定性、学生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对教师教的制约性,学生的个性特征、年龄特征对教师的影响性。总之,学生不是一个可被教师任意加工的对象,他们有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他们的学习程度、态度、个性等制约着教师的教。
  完整地认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一方面要肯定学生是教育对象,要接受教育,学校和教师不可松懈教育的职责,发挥其育人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必须强调指明学生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是以往的教育理论研究重视不够的方面,我们在教育工作中也常常讲教师应该吃透两头,即充分钻研教材和深入了解学生,而实际上,无论是开展教育教学还是在教育的经常工作中,多是把功夫下在研究教材上,很少去深入研究学生。如何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创造生动活泼的教育氛围,至今还是学校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贯彻在教育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应该体现于一切教育活动之中,其基本要求可概括为:
  1.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把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统一来
  教师主导作用,是指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而这里所说的科学方法首先就是指使学生成为主体,充分发挥其积极主动精神的方法。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得越好,学生的积极主动精神越强,这两者本来是有机结合的,实践中必须完整理解,统一实践。
  2.树立教是为了学的观念
  教师教完全是为了学生学,所以,教育过程要处处为学生着想,使学生打好基础,学会学习,有能力继续学习和提高,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3.重视学生主体因素,从学生实际出发
  学生是具有独立性的个体,既有一定年龄阶段的共同特征又有个别差异。学生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教育要促进学生的发展,就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每个学生在接受系统的学校教育之前,己经积累了一定的知识经验,形成了一定的思想认识,有他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这些主体因素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与发展的基础,制约着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教育内容的确定,教育要求的提出,教育方法的选择,都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才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
  4.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让学生在活动中受锻炼得发展
  学生是一种主动的认识过程,掌握知识由感知、理解、到巩 固、应用,都离不开学生的主观努力,需要参与实践活动。不能只是要求学生听和论,必须给学生创造各种实践活动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观察、研究、思考、体验,不仅要积极动脑,还要动口,发表意见,参加争论,还要敢于动手,去实验,去创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主动实践中得到发展。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更加需要重视其主体地位,只有让学生在学习和社会生活实践中受锻炼,经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和体验,才会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与道德观念,自觉去养成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现代教育十分重视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体现着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认识,对学生主动精神的尊重。
  可见,认清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明确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对于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的关系提供了依据,它对认识教育规律,提高教育活动的整体水平,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47#
 楼主| dsaw1111 发表于 06-8-26 16:36:19 | 只看该作者
学生的年龄特征与教育

一、学生年龄特征的概念
  在教育活动中,我们发现,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身心发展方面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学生这种在不同年龄阶段所表现出来的特点,就是我们教育学中所说的学生的年龄特征。
所谓学生的年龄特征,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身体和心理发展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和本质的特征。这里包含着这样几层含义:
首先,年龄特征是与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密切相联的,不同的社会条件或教育下的学生的年龄特征是不同的。如古代社会与现代社会、受教育条件差的同年龄学生,其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是不同的。
  其次,学生的身心发展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在学生的身心发展过程中,不同年龄阶段具有其不同的特点,如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等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身心发展方面都有彼此区别的典型特征,从而表现出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另一方面,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并不是截然分开或毫不相干的,而是保持着其内在的连续性:前一阶段的身心发展水平为后一阶段的身心发展提供前提和基础,而后一阶段的身心发展水平又是前一阶段身心发展的必然结果,在每一阶段中,既带有上一阶段的部分特征,又孕育着下一阶段的新质。所以,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年龄特征,是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
  第三,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稳定性可从两方面来看。其一,从生理学角度看,尽管学生的生理处在发展变化中,但这种发展变化总是严格地按照人的生理发展变化的固有程序和阶段有规律地进行着,特别是作为心理和物质基础的人脑的发展和完善,更是严格地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大脑的发展过程制约着学生的身心发展过程和水平,从而使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相对稳定性。其二,从人的认知发展过程看,人类知识的产生、积累到形成体系是逐步完成的,学生掌握这些知识也必须是循序渐进的,这就使得处于同一年龄阶段的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处于大致相当的水平,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也基本相当。因此,我们说稳定性是学生年龄特征最本质的特性。但是,学生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并非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它也有其可变的一面。这种可变性主要表现在,随着社会、教育和生活条件的改变,学生身心发展的速度可能加快或延缓。例如,现代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条件的改善,都大大地加快了学生的身心发展速度。有研究表明,当代儿童在心理上较前三十年的儿童普遍早熟两年,十多岁的儿童每隔10年身高就要增加0.33厘米; 1972年的儿童的平均智力水平较1960年的儿童普遍提高智龄六个月左右。
  第四,学生的年龄特征反映的是这一年龄阶段绝大多数学生身心发展的典型特性和一般趋势,带有普遍性和共性,我们不能把这个年龄阶段上个别学生在特定场合中所表现出来的特点作为学生的年龄特征。因此,我们在认识学生的年龄特征时,要注意处理好个别性与一般性、典型性与多样性的关系,不能以个别性代替一般性,以典型性否定多样性,反之亦然。
  总之,学生的年龄特征,反映的是同一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它是我们开展教育工作的重要依据。只有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并处理好学生身心发展过程中的连续性与阶段性、稳定性与可变性、个别性与一般性的关系,才能处理好教育与学生发展的关系,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二、童年期学生的年龄特征与教育
  童年期是指六七岁至十一二岁的年龄阶段,这一阶段与我国的小学教育阶段基本吻合。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为未来的进一步发展打基础,做准备。所以,有人把童年期称作人生发展的奠基时期。正因为如此,童年期学生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童年期学生的年龄特征
  从发展速度上看,童年期是一个相对平稳的时期,学生的身体缓慢生长,心理上一般也没有十分尖锐的自我冲突;从发展的性质上看,童年期是儿童超越家庭范围的社会化的起始阶段,也是儿童因角色、活动、他人评价的多样化而引起的对自我形象反思的开始时期。
  在童年期,学生的身体发展相对稳定和平衡,速度比较均匀。十二岁的学生大脑的重量与成人相差无几,身高、体重、肌肉的强度与耐力以及体内的各个生理器官的发展平衡,整个体质向逐渐增强的方向发展,这为学生开始系统地学习奠定了生理基础。但是,童年期学生的体质发展水平与其突然增加的学习任务相比,还是比较柔弱的。因此,安排适度的学习任务,保护学生的身体健康是教育者应当注意的问题。
  进入童年期的学生,开始从家庭走向学校,随着生产环境的变化、知识的逐步增长和交往范围的扩大,其心理发展速度加快。 这种变化不仅反映在其认知水平上,而且反映在学生的情感和意志水平上。
  从认知方面看,与生活在家庭中的幼儿相比,童年学生的认知不仅有量的增加,而且有质的变化。在认知来源上,由口头语言、形象实物为主向以书面语言、非实物伴随的概念为主转变。在认知过程中,由自然情景中的无意识学习向特定情景中的在教师指导下的有意识学习转变。这种变化,促进了学生对事物的认识由日常经验向科学概念转化,由逐个掌握个别、分散的知识向整体掌握系统化的知识转化。但也不能否认,童年期学生的认知水平还是较低的,他们的思维还处于一种由低年级的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高年级的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过程中。童年学生在认知方面的另一个重要变化是道德认知也有了较大发展。他们开始逐渐理解社会道德规范,并据此规范对自己对他人的行为效果进行道德评价。当然,童年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评价还是肤浅的,往往带有个人感情色彩,还不能达到高度的抽象的水平,其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还不能完全做到一致,但这时形成的道德认知对学生今后道德观的形成会产生重要影响。
  在情感方面,同学期学生的情感体验开始和复杂起来。这既与学生生活环境的变化有关,也与学生知识的增加和理解能力的提高有关。学生通过参加各种形式的学生组织和学生活动以及同教师、成人和不同年级学生的多方面交往,能够进行多层次的情感交流,并从中得到不同的情感体验。他们这时的情感因素已不局限于个人的生理或心理需要的满足,别人的遭遇、感受、书中的情节和人物的命运,都有可能唤起学生丰富的情感活动。他们对自己在学习和各种活动中的表现以及他人的评价相当关心,不同的评价也会给他们以不同的情感体验。因此,教育者应当十分重视了解学生的情感状态。此外,童年期学生的情感具有浅显性和易变性的特点。一方面,他们的情感易于被感知,因为他们还不会掩饰自己的情感,另一方面,他们的情感又是易变的,对童年学生来说,没有持久的悲伤,也没有不能忘怀的欢乐,情景的变化很容易引起他们情感的变化。只有在与成人交往中形成的,对某一特定对象产生的畏惧、亲近或崇拜的感情才能较稳定地保持。
  童年期学生的意志力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学习活动的目的性、持久性和复杂性客观上要求学生为完成学习任务而付出意志努力。无论是维持注意按时完成作业,还是遵守纪律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都对学生的意志是一个磨练。当然,童年期学生的意志力从总体上讲还是比较薄弱的,他们对自己行为还缺乏较强的约束力。这就要求教育给予引导和帮助,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作出努力。
  (二)童年期学生的教育
  童年期学生因其身体发展的平稳性和心理发展的无尖锐冲突性的特点,为教育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对教育者来说,由于童年期学生所具有的天真、无邪,对成人的依赖、平静的心态,可塑的品格,极强的吸收能力等特点,使童年期成为接受教育的黄金时期。因此,无论是为国家还是为了学生个人的未来,人们都应该十分重视童年期学生的教育。
  使学生热爱学习和学会学习是童年期教育的核心任务。教育者应教育学生学会在学校中生活并热爱学校、集体,做学校、集体的小主人,目的是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形成积极的、有所作为的人生态度打下坚实的基础。人的一生的生活道路是很难预测的,但从小打下的良好的知识基础、养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对学生未来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小学教育要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发展多种能力,使学生的身心两方面都得到健康发展。
  对童年期学生来说,尽管其体质较幼儿有了明显的增强,但与他们在学校所承担的学习任务相比,仍是比较薄弱的。因此,教师应当把关心学生的健康,发展学生的体质作为重要任务。过重的学习负担,不仅会使学生的身体受到伤害,而且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惧学的心理,这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因此,教师留给学生的学习任务要适当。与此同时,教师应针对学生不懂也不会保护自己身体的实际,进行必要的保健教育,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和卫生习惯。此外,教师还应当针对学生爱动、喜玩的特点,经常有目的地组织一些校内外课余集体活动,这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总之,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是小学教育应当十分重视的问题。
  在学习方面,除教学内容外,教师要注意学生读、写、算和手工操作技能的训练和协调发展,这将对学生今后智力和学习能力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克服学习困难,完成学习任务,以培养他们的学习自主性,增强战胜学习困难的信心。需要指出的是,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和战胜困难的自信心的培养和发展是与教师对他们的引导、信任或鼓励性评价分不开的,教师要相信学生会成功,并善于通过各种方法去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会运用自己的力量去克服困难,获得成功。这也是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有效方法。
  对童年期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也是教育的重要任务。童年期学生道德品质培养的关键就是要使他们能做到言行一致、校内外一致。学生言行不一的现象既与学生的意志力薄弱有关,也与学生的道德行为的养成需要一定数量与强度的实践和训练有关,同时还与教师的具体做法欠妥当有关。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空洞说教是无助于学生做到言行一致的。对童年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一是要提高道德认知,使他们知道哪些行为是道德的,哪些是不道德的,哪些是可做的,哪些是不可做的;二是进行及时的道德评价,纠正不道德行为,强化道德行为;三是让学生进行道德实践,这一点教师应注意榜样教育,特别要注意利用他们身边的榜样,因为身边的榜样与他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他们容易模仿和实践。总之,只有针对童年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去进行道德品质教育,才能收到实际的效果。

三、少年期学生的年龄特征与教育
  少年期是指十二三岁至十五六岁这个年龄阶段,大致相当于我国的初中教育阶段。这是学生开始向成熟期过渡的一个重要阶段。进入少年期的学生,随着其身心发展的急剧变化,年龄特征更为鲜明,如既走向成熟又带有童稚,既走向独立又具有依赖性,是学生在矛盾中发展的时期。有的心理学家因此把少年期称为“心理性断乳期”,既要离开成人保护又需要成人帮助的时期。
  (一)少年期学生的年龄特征
  进入少年期的学生,身心开始发生急剧变化,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明显增强,心理上的“成人感”日益显露出来。在与人特别是与成人的交往中,不再完全是被动的适应者、服从者和摹仿者,而是力求成为主动的探索者、选择者和设计者。如果说童年期的学生主要是关注外部世界的话,那么,少年期的学生则开始由单纯地对外部世界的探究向更为关注内部世界转化。
  少年期学生的变化,首先表现在其生理特点上。这一时期的学生,身高、体重迅速增长,肌肉、骨胳也迅速发育,肌肉力量增强,但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身体的迅速发育,使体内的各部分之间以及整个有机体与外部环境之间常常会出现暂时性的失衡现象,表现为运动、动作的不协调,有时还会出现头痛、头晕、易疲劳等现象。这些都表明,处于长身体阶段的少年学生,尚不能适应持久或过重的劳动与学习,适时注意休息和加强营养是非常重要的。
  少年期学生生理发展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性成熟开始。性成熟开始的标志表现在第一性征和第二性征上。第一性征的变化表现为生殖器官的发育。第二性征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男学生的喉结增大,声音变粗,出现胡须,女学生声音变尖,乳腺发育,月经初潮,皮下脂肪增多等。女学生一般从十一至十二岁开始进入性成熟期,而男学生则一般要晚一至二年。少年学生的这种生理变化,使他们对此特别敏感,性角色意识增强,在异性面前常有不自然的羞涩感,同性别之间的群体活动增加,而异性间的群体活动则相对减少。
  少年期学生不仅在生理上发生着急剧变化,在心理上的变化也十分显著。在认知方面,学生进入初中后,各种学科的开设以及学科知识体系的更加完整,使学生所学知识更为系统化,从而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抽象、概括和逻辑推理能力明显增强,其学习迁移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在此期间,学生之间,男女性别之间,对事物的认识兴趣和方式的差异变得明显,学习上的个体倾向性开始显现出来。学生在认识上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增强,他们对发生在周围的人或事,不再人云亦云,而往往是以“成人”的姿态表明自己的独立的评价和见解。当与别人乃至成人的观点相左时,他们也往往不会轻易地放弃自己的看法。“成人意识”的产生,是少年学生认知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此外,学生在认知方面的发展还表现在自我意识的增强,他们逐渐能有意识地把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作为认识对象,除关心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外,也注意自我评价。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和自我意识的增强,使他们往往会对他人的干预以执拗的态度予以反抗,甚至产生逆反心理。
  在情感方面,由于少年学生正处于身体迅速发育时期,精力充沛,所以他们富有朝气,充满热情,但情绪不够稳定,易受外界刺激的影响而波动,忽而表现出充满激情和冲动,忽而又表现得悲观和失望。所以,不少心理学家认为,少年期是学生情感发展最困难,最令教育者操心的时期。
  在意志方面,从总体上讲,少年学生的自控能力有了较大的发展。在正常情况下,他们能够把自己的行为和所要达到的目标结合起来,并为之付出意志努力。但是,由于他们的情绪易受外界的影响而波动,所以,当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伤害或者为了满足某种不正当的需求时,往往会失去理智和对自己行为的控制。特别是在坏人乘机诱惑或教唆时,他们极易染上恶习或走上犯罪的道路,有关青少年犯罪问题的研究已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加强对少年学生情感和意志教育,既是一个教育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
  (二)少年期学生的教育
  对于身心发展处于急剧变化的少年学生,教育者面临的任务是艰巨的,责任是重大的。良好的教育,将对学生顺利地完成由儿童向成人的过渡以及他们今后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师应针对少年学生生理急剧变化的特点,加强对学生的“青春期教育”。教育者除了要教育学生充分保证休息时间和丰富的营养外,应着重加强对学生的青春期教育,引导学生懂得青春期生理变化的必然性及其对人生的意义,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和卫生习惯。学校应当为学生开设性教育专题、系列讲座或开设生理卫生课程,增加学生的性知识,减少学生对性问题的神秘感。这有助于学生心绪平静,减少因生理变化引起的恐慌,逐步适应这种急剧性的生理变化。与此同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枳极参加有意义的社会活动,把他们的热情和充沛的精力用到有意义的社会活动中去。此外,教师还应当针对学生生理变化特点,教育学生自尊、自爱、自主、自强。要知道,这一时期学生生理变化关注的意义远远超出了学生身体健康本身。
  少年学生的心理变化,使得他们的内心世界和精神生活显丰富多彩;充沛的精力使他们求知欲旺盛而不知疲倦。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时机,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文化生活和精神食粮。一方面,要引导学生积极地投入到他们感兴趣的活动中去,展示他们的才华,使之得到满足和消除疲劳,促进身心健康;另一方面,要引导他们到知识的海洋中去探索、追求,以不断丰富他们的知识,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为他们今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这一时期对学生学习的指导,应充分尊重并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自己去探索,获取新知,使他们从中感受到通过自己努力取得成功所带来的喜悦和满足,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热爱科学、渴求知识、追求真理的热情、信心和勇气。如果忽视这一点,而一味地包办、代替学生,就有可能使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疏于思考,养成依赖思想,这对学生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
  少年期是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形成良好品德和初步形成正确的人生理想的关键时期,加强少年学生的情感、品德和理想教育是教育者的重要任务。有的教师以这个时期的学生情绪多变、难以把握为由而放松对他们的教育,这是不足取的。少年学生的情感尽管多变,但都是与他们日常的生活相联系的。因此,对学生的情感、品德教育,应紧密地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从对他们日常生活的诸多矛盾、冲突的讨论中去明辨是非,提高判断力,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养成道德习惯,逐步清除不合理的需要,提高需要层次,发展积极情感。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使他们开始考虑未来,憧憬未来,并往往从艺术作品或传媒宣传中选择英雄或名人作为自己的偶像,希望自己将来也能够成为英雄或名人。其实,少年学生这种崇拜往往看到的只是他们的成功,而看不到他们为此成功所作的付出。对此现象,教师应当给予正确引导,既要让学生从他们身上汲取精神力量,懂得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又要让学生认识到成功是艰苦努力和百折不挠的结果,从而使学生把对英雄或名人的崇拜同自己勤奋学习与树立人生崇高理想结合起来。
  对少年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是教育者的又一重要任务。心理学研究表明,情绪的认知能力和调节能力发展的转折期在初中一、二年级,初中阶段也是人的认知倾向和道德品质初步形成并被自己意识到的时期。因此,教育者应当重视这一时期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人若没有自我认识,就不能有自我教育,也不会有自律行为,没有自我完善与发展的愿望,就不会产生自我教育的需要。教育者在这一时期应多引导学生写日记、书评、影评,在对他人、他物的评价中提高自我评价能力。与此同时,教师要通过引导学生参加集体、公益活动,与教师、同学对话等形式,让大家彼此“画像”,以调整和强化学生的自我形象。此外,教师还应经常引导学生对自己提出需要付出一定意志努力才能完成的任务,以克服学生身上的缺点,使之体验到通过努力战胜自己弱点的力量和欢乐,从而增强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四、青年初期学生的年龄特征与教育
  青年初期是指十六七岁至十九、二十岁这个年龄阶段,大致相当于我国的高中教育阶段。这一时期是学生个体在生理、心理上接近成熟的时期,也是准备走向独立生活的阶段。
  (一)青年初期学生的年龄特征
  进入青年初期的学生,不仅身体发育趋于成熟,而且在心理发展上也有了质的变化。他们大多对世界、社会、自己和未来都开始有较清晰的认识和较深入的思考,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已开始形成。他们的认知水平迅速提高,情感丰富细腻,自我教育能力达到了较高水平,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增强。所以,有人称青年初期是人生身心发展基本“定型”的时期。
  青年初期是学生身体发育达到基本成熟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学生生理发展再度趋于平稳,最后完成性的成熟。身高已接近成人,体重增加,骨骼已经骨化,肌肉力量迅速增长,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皮质结构和机能已逐步发展成熟,少年期所持有的体内生理系统不平衡状态消失,重新达到平衡。青年初期学生的生理变化还表现在体态上,男学生肌肉发达,富有力度,女学生则丰满婀娜,身材匀称,无论男女都透出一种青春美。他们也常常以此为骄傲,甚至去刻意地追求和炫耀。一般而言,这时的学生比较重视自己的仪表美,并追求自己的独特美。
青年初期的学生在身体发育趋于成熟的同时,在心理上也日益成熟起来。在认知上,他们已基本形成了自己的认知结构和对世界的基本观点。一方面,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增强,能从一般的理论、原则出发进行判断、推理得出结论,表现出较高的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表现在他们在看问题时不轻信、不盲从,注重理性思考,并往往在独立地深入思考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新见解。但他们也往往因此而固执己见。另一方面,青年初期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还表现在对社会、自我及人生意义的认识上。这一时期的学生,开始更加关注社会,关心社会的政治、经济生活以及国内外大事和热点问题,并经常就此发表个人见解。他们开始意识到社会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复杂多变,意识到社会对青年人的要求和希望,并注意把这种社会要求与自身联系起来,调整自己的行为和理想。他们考虑问题不再盲目、幻想,而是更为实际。但他们仍存在追求新鲜与创造,过高估计自己并急于求成的毛病,这反映了他们仍不够成熟和缺乏社会实践经验的缺点。显然,这一时期的学生,对外部世界和自我的认识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内心世界更为丰富,人生观、世界观、自我观已初步形成,但还不够稳定。
  青年初期学生的情感和意志也有了很大发展。他们的情感与少年学生相比,不仅更为丰富,而且也细腻、稳定和深沉得多。一般来讲,他们的情感不再像少年学生一样一场报告就可以使他们激动不已,甚至改变自己的主张,他们也不再完全把自己的情感“写”在脸上,表现在外部行动上,他们已开始有能力控制并进而掩饰自己的情感,有时甚至能“表演”得十分逼真。他们在意志方面也有了很大发展,不仅表现在处理外部世界人和事时具有较强的自控力,更重要的是表现在平衡内心世界的矛盾斗争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成熟的学生,有时为实现自己的目标,在战胜自身弱点,经受各种困难的考验上,往往能表现出惊人的意志力。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个一向表现欠佳的学生,在经受一次重大挫折或受到一次强烈的刺激后,能改掉他长期存在的缺点而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
  (二)青年初期学生的教育
  青年初期是学生初步确立自己未来发展方向的时期。面对升学与就业的社会选择,他们开始经常考虑自己的未来,其心理也会因此而发生剧烈的变化。对于这些已基本具备自我教育能力的学生,教育者应把更多的精力转移到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地面对社会选择这个人生发展阶段的重要问题上去。
  具体地讲,青年初期的教育主要应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引导学生继续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高各方面的素养,为将来继续深造或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由于青年初期的学生对即将到来的升学与就业的社会选择问题考虑较多,往往会分散他们的学习精力,甚至会导致学生成绩的下降。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使他们懂得,无论是升学还是就业,都需要有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作基础,搞好学习仍是自己当前的主要任务。这一时期,由于学生的学习成绩己经开始出现分化,不同程度的学生对学习的心态是不一样的,既有悲观失望、破罐破摔者,也有踌躇满志、志在必得者。教师应特别注意对学生平等对待、一视同仁,任何轻视甚至歧视学业差的学生的态度和做法,都是应当予以禁止的。这时的教师应更加关心学生,针对学生的不同思想状况,进行细致的思想工作,帮助差生放开思想包袱,调整不健康的心理状态,鼓励他们积极上进,努力争取取得好成绩,对于优生,要教育他们克服骄傲自满情绪,再接再厉。总之,教师应在这时消除学生在学习上的种种不健康心理,促使各类学生都能取得进步。
  其次,要帮助学生处理好升学与就业的关系。对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能够继续升学读书,恐怕是绝大多数学生的共同愿望。但是,我国教育发展的现状,客观上决定了只有少数学生能够继续升学,实现自己的愿望,而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将来面临的选择只能是就业,这是我国的现实国情决定的,教师要引导学生正视这一现实,摆正自己的位置、正确地处理好升学与就业的关系。 教师要运用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教育学生,一个人成才的道路是多种多样的,升学并非是实现自己人生理想的唯一途径,现实生活中的自学成才者比比皆是,每一个有志的当代青年都可以在不同的岗位上找到自己发光发热、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位置。特别是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社会给每一个青年人提供了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一个人能不能成功,关键在自已。即使是那些学业优秀的学生,也应当对选择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否则就会在升学无望时出现严惩的心理失衡,甚至酿成悲剧。这样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是很多的。作为教育者,对此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第三,要教育学生正确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长期在学校里生活的学生,对社会缺乏足够的认识,一旦走上社会,现实与理想的反差,很容易使他们处理不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这种问题主要在两方面表现出来,一方面,他们往往较多地看到自己的长处并看重这些长处,而较易忽视自己的短处与原谅这些短处,所以对自我的评价就偏高;相反,对社会的认识,他们往往从自己的理想社会出发,从社会为实现自己的理想提供了什么条件的角度出发,去评价社会,所以会把社会问题、消极面看得严重。如此一宽一严的认知方式,很容易使学生的心理出现失衡。另一方面在价值观上,这种偏颇现象也同样可能存在,即社会责任感差,把个人的价值看得高于一切。如果这种认识上和价值观上的偏差合于一人身上,就会造成自我欲望的膨胀,这无论是于个人还是于社会都是极为有害的。所以,教师应当教育学生认清自己的社会责任,把个人的理想与推动社会进步结合起来,用辩证的、发展的观点认识自己与社会的关系,树立远大的奋斗目标。与此同时,教师应注意引导、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加深对社会的认识,调整原有的价值观念,把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结合起来。
  第四,要帮助学生处理好学习与恋爱的关系。高中阶段的学生随着性发育的成熟,会逐渐产生对异性的追求,并希望与自己中意的异性建立恋爱关系,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教师对此不要用粗暴、简单的方式予以禁止。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教育学生珍惜学习的大好时光,不要过早地恋爱。特别是学生尚未正式走向社会,人生观、价值观、恋爱观还没有正式定型,将来随着社会生活环境的变化,很多观念都会发生变化。因此,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认识过早恋爱的害处,珍惜学生时代同学之间的友谊,把主要的精力用到学习上。
48#
 楼主| dsaw1111 发表于 06-8-26 16:38:36 | 只看该作者
学生的个别差异与教育

个别差异是指学生个体之间身心发展过程中所显示出来的差别。事实表明,学生之间的个别差异是普遍存在的。同一年龄阶段的学生除了共同具有其年龄特征之外,每个学生还都存在着与其他学生不同的特点,这是实施[因材施教]的客观依据。现代教育要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必须研究学生之间的差异。然而,个体之间的差异千差万别,为探索差异中的规律,从学生的性别、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及在家庭中地位等方面的不同,分析不同类别学生的特点是研究教育对象时不可忽视的。

一、学生性别差异与教育
  男女学生从小学阶段开始在身心发展上显示出一定差别,就总体而言,一般是女生观察事物比较细,记忆力强,表达能力较好,多擅长于形象思维。在作文中运用词汇进行描述常表现出优势。相比较看,男生则有兴趣广泛,好奇心强,胆大好动,对有兴趣的事物注意力更集中,有较好的抽象思维能力。但男生观察事物常常不细心,学习上也常有不够认真的表现。与此相关,小学生的学习成绩总体上女生优于男生。据我国学者调查,在小学和初中一、二年级,女生的学习成绩高于男生,学习成绩优秀的人数女生比男生多20%以上,这种情况到初中三年级开始逆转,这与这些教师们的经验一致。
  产生男女学生学习成绩差异的原因有多方面:
  1.生理因素
  生理学、遗传学研究表明:性别差异,其染色体构成不同,与其空间想象能力有关,形成男女生智力活动上的一定差别。其次,男女两性大脑两半球偏侧性功能和专门化的发展有区别。男孩右脑的专门化早于女孩,而女孩左脑支配语言活动的部位比男孩发展快。另外,从身体发育的整体上看,女生比男生成熟早,在智力发展上也有一定的早期优势,但女生进入青春期生理变化大,暂时的不适应性比男生明显,容易分散注意力。
  2.传统观念的影响
  中国长期封建社会流传下来的重男轻女观念,至今还有影响,家庭与社会对男孩与女孩的期望不一样,为他们发展提供的条件也有所不同。一般说男孩参加活动的机会多,得到的鼓励支持也较多,而女孩参加社会活动的机会少,举止行为受限制的地方又比较多,所以从小学起,许多女生比男生拘谨,活动面比较窄,视野不够开阔,使她们的发展受到影响。
  3.学校教育的不足
  学校对性别差异提出的教育问题研究不够。教师很少针对男女生不同情况进行深入的教育工作。在小学阶段只注意女生学习认真,成绩好,很少注意培养思维能力的训练,对男生也很少进行提高观察能力,培养仔细认真精神的训练。使学生在发展前期出现的问题没能及时解决,影响到后来的发展。
  基于上述分析,学校和教育应有的态度是: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观点,既要承认性别差异,给学生身心发展带来各自的特点,又要明确男女学生智力发展可能达到的高度是相同的,关键是教育要切合学生实际,有效促进其发展。其次,各阶段的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时期,要切实把握学生发展过程中的特点,做到扬长补短,记忆力好就多教一些该熟记的知识内容,好奇心强就多给创造一些探索研究的机会,同时从发展的需要看到其不足,对多靠记忆获得好成绩的要提示他学会思考比记忆更重要,要更多地向他们提出动脑思考的问题。对于靠小聪明,完成学习任务的要提示他们学习科学必须有老老实实的态度,要严格要求他们,帮助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另外,要把思想教育工作做得深入,使男女学生都有远大理想,富有社会责任感,自立、自强,不因某一阶段成绩不佳而气馁,要有自信心,积极上进。

二、学生智力差异与教育
  学生在智力发展上有差别是客观存在,统计材料表明:少年儿童中一般情况下智力超常与智力低下者各约占3%。西方国家通常采用智力测验的方法来鉴别智力发展水平。测定智商的公式是:
            智商=心理年龄/生理年龄
  智商在140以上者为智力超常儿童,智商在20以下都为低能(弱智)儿童。显然,智商的测定是否科学关键在于心理年龄怎样测定,某些测验的合理程度这里不去讨论,而一般认为智力超常与智力低下者是极少数,这是符合实际的。
  古往今来,有许多关于“神童”的记载和报道。中国古代三国时期的曹植幼年写诗受人称赞,唐朝李贺七岁以“长短之制名动京华。”外国有大诗人但丁七岁开始作诗,大音乐家莫扎特五岁开始作曲,数学家高斯在四五岁时就能纠正父亲算题中的错误,现代控制论创始人维纳四岁能大量阅读,九岁读高中,十四岁达到大学毕业水平。近年来报刊上对“小画家、“小书法家”、“小发明家”等时有报道。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是对早慧少年进行特殊教育的成功一例。自1978年创办少年班,前12期在全国各地选招457名少年大学生。入学时年龄最大的十五岁,最小的只有十一岁,原来读书年级最高的是高中二年,最低的小学五年,经少年班的特殊培养,毕业生232人,其中有189人考取了国内外研究生,占毕业生总数的77.2%。
  智力超常的成因是研究中的课题,一般认为:良好的先天素质是发展的前提,但其形成的主要因素是优良的环境与精心的教育。智力超常的儿童少年都表现出精力旺盛、求知欲强、动脑好问、主动学习、有自信心、意志坚强、兴趣稳定、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等。
  对智力超常学生进行教育的要求:首先,要注意早期发现、早培养。智力超常的儿童少年被早期发现则可能培养成才,不被发现就必然被埋没,只有早期发现才能不失时机,进行及时的培养。其次,在培养过程中要全面打好基础,发展个人特长。要实现优势成才,必须有较全面的基础,德、智、体各方面都要有良好的发展,知识面不可过窄。在全面打好基础的同时又要坚持发展个人特长,放弃了特长便失去了成长的优势。另外,要引导智力超常的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不满足于已有的成绩,坚持刻苦学习,对自己提出严格要求,树立“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的思想。
  在实施义务教育的过程中,对智力发展缓慢及弱智儿童的教育,同样是应该特别重视的。除设立弱智学校、弱智班进行特殊教育外,在普通学校教师对智力发展较晚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关心,针对其实际情况,适当降低要求,耐心施教,逐步促进其智力发展。

三、非智力因素差异与教育
  非智力因素在个人发展中的作用日益被认识。所谓非智力因素,是指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心理因素。个体发展的差异不仅表现于智力活动中,也明显表现于非智力因素上。
  非智力因素的个别差异呈复杂状态,通常表现为方向、性质、强度等方面的差别。如学生学习动机的差异,有的学生由好奇心引发的认识动机强烈,不断发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为什么?有的学生自我提高的动机突出,迫切希望通过学习得到同伴的尊重;有的把获得家长与教师的表扬作为努力学习的动机。不仅有方向、性质的不同,同时有强度、水平的差别。再如兴趣,有的倾向于直接兴趣,有的倾向于间接兴趣,从个体发展看需要两者相结合,学生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个体之间其倾向都是有所不同的,教师要根据学生各自的兴趣表现给予积极引导,实现有效的转化。又如,情感和意志,学生之间既有情感意志的指向性的区别,对不同事物表现出积极情感,在不同的活动中表现出具有意志力,也有强度、深度的不同,有的学生情感表现丰富而强,意志坚强而稳定,有的学生则表现出明显不足,需要创造条件给予特殊的关心和帮助。另如,学生的性格表现为对事物的稳定态度,每个人均有其性格特征,有的内向,趋于沉稳;有的外向,趋于鲁莽,由此形成不同的行为习惯。学校教育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对性格特征不同的学生进行同一内容的教育应有不同的手段与方法,否则就难以取得良好教育效果。
  非智力因素是学生发展的重要方面,又对其智力发展起着调节和推动作用。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但两者的发展表现在学生身上常是不平衡的。传统教育多注重智力发展,对非智力因素的发展重视不足,没能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的调节与推动作用。学生学习成绩好坏、发展成才的快慢,往往不是取决于智力水平的高低,而是取决于非智力因素的差别。因此,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差异,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既是促进智力因素发展的重要手段,又是学生个体良好发展的重要内容。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在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状态,对贯彻因材施教原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注意到学生智力发展上的差异,更要迸一步考虑非智力因素方面的不同,从而更为深入地掌握学生之间的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四、独生子女的教育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到21世纪初,我国少年儿童将有90%以上属于独生子女,这一基本事实说明,我国未来人口素质状况在极大程度上取决于独生子女的健康成长。从教育工作看,能否把握独生子女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关系着教育的整体效果。每一位教育者都应该十分重视独生子女教育问题的研究。
  独生子女的特殊性在于他是家庭中新一代的唯一成员,因而处于优越地位,在其成长过程中明显的特点是:身体发育普遍较好,从小得到家庭的精心护理、营养保健条件都比以往多子女家庭条件好,因而普遍身体发育好、成长快。与此相关联的另一个特点是智力发展比较早。现代优生学研究证明,头胎儿的遗传素质有一定优越性。有人统计,世界名人录中,头生和独生者占有统治地位,除了生理因素外,家庭为其提供较好的智力发展条件也是原因之一。在现代家庭中,把众多期望都集中在孩子身上,对孩子的智力发展格外重视,为孩子提供多种玩具和读物,用较多的时间和孩子一起游戏,辅导孩子学习,促进了孩子的智力发展。近年来我国学校对独生子女智力发展及学习成绩的统计分析,得出一致的结论,独生子女智力发展优于也早于非独生子女。
  然而,独生子女在品德行为习惯上的缺欠却较为突出,表现为任性、自我中心、不尊重他人、不合群,挑吃、挑穿,不爱惜物品,缺乏劳动习惯、生活自理能力差。
  品德行为方面的缺欠并非所有独生子女所固有,家庭教育好的独生子女就没有或很少有这些缺点。分析缺点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家庭教育不够科学,家长溺爰子女,过分地娇惯、过高地期望和过多地照顾,再加客观上没有兄弟姐妹和他生活在一起,分享各种生活条件、分享长辈对他们的爱,逐渐养成习惯,觉得“一切都属于我的”,满足自己的要求是理所当然的,很少想到关心他人,生活上也就形成依赖别人照顾的习惯。
  对独生子女教育,首先是扬长补短,树立科学全面的教育思想。为使孩子健康成长,将来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才,在早期教育中一定要给他们的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克服单纯重视智力开发忽视养成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倾向,早期教育的全面性对独生子女的发展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其次,独生子女的特殊性质在于其在家庭中的地位,所以要特别重视家庭教育。不良的品德行为习惯是在家庭环境中养成的,就要努力改善家庭教育,要帮助年轻的父母以及其他长辈掌握科学的教育观念与正确的教育方法。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家庭要克服溺爱、娇惯等违背教育要求的做法,代之以科学的培养教育。在家庭生活中要注意避免四位老人两位年轻父母围着一个孩子转,所谓“四二一综合症”给孩子成长带来的消极影响。初等教育学校要在学区内开展家庭教育的辅导工作,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另外,学校要加强集体主义和劳动教育。因为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的家庭环境容易带来有关的缺失,学校教育要做好这方面的补偿。学生在家庭中缺少同伴,在学校教育中就要格外注意培养他们的集体观念,引导他们和伙伴友好相处,学会关心他人,以帮助同学为荣,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生活中养成良好品德。许多独生子女在家庭很少劳动,缺乏勤劳习惯,入学后同样应该得到弥补,以自我服务劳动开始,清扫教室和校园应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课,绿化、美化校园环境一定要组织学生自己动手,既是学会劳动,培养劳动习惯的过程,又是环境保护教育的实际内容,可以在独生子女教育过程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重要的是学校教育活动要组织得有针对性,学校和教师要研究独生子女的特殊需要,精心设计教育活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在自觉锻炼、自我教育中发扬优长,弥补不足,获得健康成长。
  总之,上述讨论的几个方面,学生性别、智力因素、非智力困素的差异,以及独生子女的特点与教育的关系,都是研究学生个别差异与教育的重要课题。但这只是说到不同类别学生的特点对教育活动提出的一些特殊要求。因材施教更进一步的要求是使教育符合每个学生的实际,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必然要求教育深入了解每个学生在个性发展上的差异,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具体教育措施,这是很高的要求,但为切实提高育人的效果,却是每位教育工作者都要努力做到的。
49#
 楼主| dsaw1111 发表于 06-8-26 16:39:46 | 只看该作者
终于贴完了

[s:5]

请大家支持原创

也请大家多多支持bbs.freekaoyan.com[s:7]
50#
rmy2000 发表于 06-8-29 17:58:33 | 只看该作者

真的是不错呀!

看了很多教育学考研类论坛,感觉还是bbs.freekaoyan.com最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1-14 00:37 , Processed in 0.374477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