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冷云生教授考研政治理论选择题精选(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花儿为你红 发表于 11-12-14 10:16: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3.  温家宝总理在给一位国务院参事的回信中,引用了两句诗:“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朝野。”这一古训蕴含的哲理是
A.人的经验是判断是非得失的根本尺度        B.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重要
C.感性认识高于理性认识    D.人民群众的直接经验即实践是认识的重要基础 [答案]D
命题思路: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原则,它集中而鲜明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宗旨,表达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使命。它不仅包含了“为谁发展”的价值内涵,而且也包含了“靠谁发展”的深刻内容;不仅是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的价值归宿,而且揭示了其动力源泉;不仅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主体性思想,而且丰富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这一思想的时代内涵。它不仅是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展,也是在发展问题方面的进一步概括和深化。试题使用温家宝总理在给一位国务院参事的回信中,引用了两句诗:“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朝野”这一材料,要求我们掌握“人民群众的直接经验即实践是认识的重要基础”,这不仅提示我们要掌握“以人为本”的认识论依据,也向人们宣示了中央领导对于“以人为本”这一执政理念的积极而鲜明的态度。
命题特点:国务院参事室原副主任吕德润,就参事室工作人员耿大兵回乡见闻情况给温家宝总理写了一封信,反映了农村的实际情况。温总理很快亲笔写了回信:“今年由于实行了直接和有力的政策,农村确实有了新气象。但我们深知真正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还要花大力气,下苦功夫,锲而不舍地长期奋斗,任重道远,不可有丝毫懈怠。‘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朝野。’希望参事们多了解下情,多反映意见。” 试题首先引用了这一材料并加以概括,然后要求回答“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朝(草)野” 这一古训蕴含的哲理。而在选择项中,又涉及了多个考点。
考点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与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中的“实践是认识的重要基础”和“认识的发展过程”的“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以及“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的哲学基础”的相关内容。
1.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指出: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首先,实践为认识的产生提出了需要。其次,实践还为认识的形成提供了可能,并把这种可能变为现实。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首先,实践的发展不断地提出认识的新课题,推动着认识向前发展。其次,实践为认识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一方面,实践的发展不断揭示客观世界的越来越多的特性,为解决认识上的新课题积累越来越丰富的经验材料;另一方面,实践又提供日益完备的物质手段,不断强化主体的认识能力。最后,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主体的认识能力。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马克思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认识正确与否,在主观自身中是得不到解决的,认识对象同样也不能直接回答这一问题,只能依靠人民群众的实践。因此,我们不能把人的经验作为判断是非得失的根本尺度。
人的经验一般是指感性经验,在经验问题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种根本不同的认识,马克思主义认为:经验是指人们在变革现实的实践活动中,通过各种感官直接接触外界事物而获得的表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认识,是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一切知识的源泉。在这个意义上,经验属于感性认识,又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即: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直接经验是个人在实践中亲身获得的经验,间接经验是来自于前人和他人在实践中获得的经验。就整个人类来说,一切经验都来源于实践;但对每个人来说,由于人的生命和经历都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都去实践。所以,学习间接经验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把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结合起来,才能有比较完全的知识。(在日常用语中,经验有时是指在分析综合材料的基础上得出的理性认识。)
  2.认识的发展过程,首先是由实践到认识,即从实践中产生感性认识,然后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由感性认识飞跃到理性认识,是否可靠,能否转化为现实,理性认识本身无法回答。这是认识过程中遇到的又一个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就必须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这是认识过程中更为重要的一次飞跃。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人在实践中通过感官对事物外部形态的直接的、具体的反映。它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感性认识的特点是直接性和具体性。这既是它的优点,也是它的缺点;既是它的可靠性所在,也是它的局限性所在。感性认识的局限性是只反映了事物的现象、各个片面和外部联系。而认识的任务却要求把握事物的本质、全体和内部联系,这是认识过程中首先遇到的一个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必须实现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通过思维对事物内部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以及假说和理论等形式。理性认识的特点是它的间接性和抽象性。理性认识在形式上超脱了客观事物,而在内容上则更深刻、更正确、更完整地反映了客观事物。这是它的特点和优点,但也造成认识脱离现实的可能性。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统一的认识过程中的两个阶段,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质的区别。所以,“熟知不等于真知”,“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是有联系的:首先,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依存。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唯物论;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辩证法。其次,在实际的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是互相交织、互相渗透的。可见,人类的认识活动总是从实践中获得感性认识,然后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理性认识再到实践,如此反复,以至无限。在这个过程中,当然不存在着感性认识高于理性认识的问题。
解题思路:(一)“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朝野”是汉代政论家王充《论衡》 中的一句话。其意为:房屋是否漏雨,在屋宇下的人最清楚;各项政策的得失,老百姓(人民群众)的体会最深刻。因此,这一古训蕴含的哲理就是人民群众的直接经验即实践是认识的重要基础,人的实践是检验是非得失即真理和价值的根本尺度。这里,如果考生了解总理回信中有“希望参事们多了解下情,多反映意见。”的内容,当然即可选出正确答案。
(二)如果不能正确理解题义,考生也可以通过对于ABC三个本身就是错误表述的选项的排除,得出正确答案。但是,这里必须首先明白一个问题,那就是:A项中的“经验”和D项中的“经验”是两个并不相同的概念,前者指的是“认识”,后者则被解释为“实践”。严格地说,这种解释并不严密,也超出了一般考生的理解能力,但是,《大纲解析》第33页也使用了“人们接受间接经验也要或多或少地以某种直接经验即实践为基础”这样的表述,这大概可以作为D项表述的依据。
相关试题:
1 , ( 2002 年理科第2 题)马克思说:“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这表明人的才能
A.与人的先天生理素质没有关联         B .主要来源于后天的实践
C.取决于人的主观努力的程度            D .是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的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
题中引用的是马克思的一段话,而马克思的这段话又是对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 斯密观点的发挥。马克思说:“他(指斯密)很清楚地看到:‘个人之间天赋才能的差异,实际上远没有我们所设想的那么大,这些十分不同的、看来是从事各种职业的成年人彼此有所区别的才赋,与其说是分工的原因,不如说是分工的结果。’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所谓人的才能的差别是由分工掘成的,就是由人们的实践地位、实践领域及其广度和深度等等造成的,而不是天生的。认识来源于实践并不否定人的大脑和感官在生理素质上的差异对认识的影响。但是人的生理素质只是人们进行实践和认识的一种物质条件,并不是人们的实践和认识本身。它对于形成人们在认识和才能上的差别不起决定性的作用,造成人们认识和才能差别的决定性原因是后天的社会实践。
回答该题,首先明确“才能”所属的范畴。才能属于知识、认识范畴。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决定认识。认识依赖于实践。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而作为认识范畴的才能.其高低“主要来源于后天的实践”。它既不“取决于人的主观努力的程度”,更不“是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的”。但是,人的才能一定与人的先天生理素质有关系,而不是没有关联。
2. ( 2000 年理科第30 题)辨析题:凡是亲眼所见的都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
[ 答案要点](1)亲眼所见的,有些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有些则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虚假反映或骗局。必须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加以分析,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才能判断真假,得到对事物的正确认识。(2 )该命题夸大了感觉在认识中的作用,将感觉与事实相混淆,在理论上导致主观唯心论,在实际生活中容易产生荒谬的判断。
3. ( 2002 年文科第31 题)辨析题:古希腊哲学家说:没有理性,眼睛是最坏的见证人。
[答案要点](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感性是理性的基础,理性是感性的指导。感性只解决现象问题,理性才解决本质问题。(2)古希腊哲学家的上述命题强调了理性的重要作用,指出离开理性的感性是盲目的,甚至会歪曲事物的真相,这是有合理之处的,但是,也不能因此而完全否定感性的重要作用。
[解析] 这两题考核的知识点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小结与提示: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与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以及认识的真理性问题,尤其认识论中真理与价值的关系问题,在近年来的命题中越来越受到应有的重视。如何根据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的原理解读中央政策和如何运用真理与价值的关系问题认识和强化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是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程中必须致力解决的与现实密切联系的重要问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1-25 13:54 , Processed in 0.078339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