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西北能办出一流大学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西北能办出一流的大学吗?

                                                ——访西北大学校长方光华教授




   记者(以下简称记):西北联大对西北教育曾经产生过重要影响,作为西北大学的校长,您认为西北联大对西北大学有什么样的影响?

   方光华(以下简称方):西北大学实际上是由西北联大改名过来的,它和其他大学不太一样,西北联大1938年分立为五个学校,为国立西北大学、国立西北医学院、国立西北农学院、国立西北工学院、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只有国立西北大学是由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更名而来,在国民政府当时的文件中,都是把西北大学当做西北联大的大本营。西北大学在精神上与西北联大的联系很清晰。第一,在学校的办学理念上,西北联大要放眼世界、立足西部、传承文明,现在的西北大学基本就是按照这个理念去办学的,就是要扎根西北、传承文明、放眼世界,一直到现在都是这样。校训是一个学校大家共同遵守的基本精神,各学校都有校训,西北大学的校训“公诚勤朴”,也是1938年8月西北联大定下来的,传承至今。当时文学院的院长黎锦熙对“公诚勤朴”有一个解释,“公”就是“以天下为公”,这是孙中山先生最高的理想;“诚”就是“不诚无物”,就是要全身心的投入,有至诚之心才能感动万物;“勤”就是要勤奋、努力;“朴”就是要质朴,保持艰苦朴素的本质。第二,西北大学现在的整个学科的框架、格局、结构、特点,是从西北联大传承过来的,当初西北大学从西北联大独立出来时,有三个学院,一个文学院、一个理学院、还有一个法商学院,到现在西北大学还是这样以文理为核心,工科很少,这个学科的框架在西北联大就定下来了。具体到某一个学科的话,比如我们的历史学系,当时西北联大的历史学科就立志搞清楚中华民族的发展,研究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同时也要搞清楚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之间的关系,我看现在西北大学的人文历史学科就是这样做的,通过研究中国思想史来认识中国文化中最基本的元素,通过对西北地区历史以及中亚、中东、北非的研究来认识中华文明与欧亚大陆的联系,在这些方面,西北大学是有一定的发言权的。我们的考古学科,追溯源头,最早就是张骞墓的发掘,就是在城固时期的1938年7月。20世纪50年代,西北大学在全国高校较早设立考古专业,与西北联大的传统是有联系的。历史与考古的许多工作是西北联大学术传统的发展与延续。著名考古学家、西北联大历史系教授黄文弼对新疆的考察,王子云教授对甘肃、青海的考察等,给我们树立了榜样,现在文化遗产学院王建新教授等到丝绸之路、到中亚国家去考古,中东研究所彭树智先生的中东研究团队深入到阿拉伯北非,就是鲜明的例证。地质学科就更不用说了。地质学科是西北联大比较有影响的学科,西北大学的地质学科在生命起源、黄土高原、秦岭造山带研究方面有影响,培养出来的人才有一段时间在全国相关行业担任最主要的领导职务,这与西北联大的地质地理研究传统是有关系的。张伯声教授提出的波浪镶嵌理论,后来王岐山副总理在美国演讲的时候,还引用这个理论说明中美关系必然像太平洋的波浪一样以最简单的方式运动。高校的学科没有传统和基础,想凭空办起来是比较困难的。第三,西北联大对西北大学的影响还表现在校风上。西北大学是一个非常包容的学校,老师有自由探讨的氛围,学生有自由发展的空间,管理和作风比较民主,这点可能与西北联大多校合一,大家来自五湖四海有关系。这点我深有体会。

   记:您提到西北大学有着比较自由的学风传统,能不能深入具体地讲讲?

   方:西北联大是以三所高校、一个研究所为主体组建的,在民族独立与解放的大义面前,学校自然凝聚出五湖四海、崇尚真理的传统。校风追求民主,学术崇尚自由。当时为学生开的课程很多,学生的学习风气是好的。这个传统在西北大学得到延续。拿西北大学的人才培养来说吧,不知您是否注意到,西北大学培养的人才有三个比较突出的共性:一是很有文化品位,二是能融会贯通,三是敢于创新。西北大学的大多数学生是有文化理想的,是有文化批判意识的,他们不会随波逐流,有个性。学校很注意传授学生一些真才实学,让学生将学习的知识转化为智慧。学校也会给学生提供很多自由发展的的机会,西北大学的学生活动五彩缤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学生也非常喜欢。我觉得这些都是西北联大作风的发扬。

   记:从我们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自从来了西北联大,西北地区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但是,西北联大是在日寇入侵的条件下、被迫迁移到西北的,而且战后还回迁回北平、天津一部分。我们是否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没有日本侵略,就不会有西北联大落户西北,西北地区的高等教育是在外力的逼迫下,被动发展起来的。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方:这是中国现代化过程中一个比较突出的现象或者说一个问题吧。中国现代化的外部环境很差,这么大一个国家既要实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转型,又要应付强大的外部挑战,不能不集中力量干点事情,把外在压力减少到最低程度,这是所有被迫现代化的国家和民族必然采取的途径。你想不慌不忙地搞现代化,外部环境不允许。中国的高等教育不能不服务于这个大势。东部沿海集中了中国现代产业的主体,也聚集了当时最有影响的高等学校。抗战以前,国民政府做过一些统筹高等教育发展的设想,希望在西北地区渐进式地发展一些高等教育,但还来不及构建一个稳定的、持续的、有竞争能力的西部高等教育。组成西北联大的几所高校到陕西以前,西北地区的高等教育还不能说已经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但西北联大这些学校,在北京、天津时已经发展得很好,它们来了以后便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包含文科、理科、工科、医科、师范,刚搬到西安的时候就有106个教授,都是鼎鼎有名的教授,这对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的推进是可想而知的,而且后来他们大部分都留在了西北地区,这个时候,西北高等教育很快就成熟,有了可以跟东南、平津相抗衡、相媲美的高等教育,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北京、上海、西安三个地方就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三个重要中心。西部地区虽然人口不多,但面积差不多占到中国国土面积的56.8%,中国古人早就意识到西部安天下安、西部宁天下宁,所以叫西安、西宁,如果这里的自然资源开发不出来,人口素质上不去,对国家的现代化是不利的。当时由于时局逼迫,所形成的发展西部高等教育的这种长远的战略谋划还是非常有意义的。


沙发
 楼主| 简爱天下123 发表于 12-7-3 16:42:25 | 只看该作者
记:西北大学姚远教授提过一个观点,我想这个观点是可以成立的,从“九?一八”以后,中国出现了高等教育的一个格局变化,也出现了近代历史上的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西部大开发。

方:抗日战争爆发,国民政府面对时局,有了开发西部的意识,西北的高等教育得到了发展的机遇,这对西北地区而言是非常难得的。在西北联大的迁徙过程中,国民政府逐渐意识到西北联大对“发展西北高等教育、提高边省文化水平”的重大意义。当时的教育部部长陈立夫指出:“西北联合大学系经最高会议通过,尤负西北文化重责,钧以为非在万不得已时,总以不离开西北为佳”。根据国民政府建设西北后方的战略,教育部将西北联合大学分设为国立五校。当时就有姜琦教授指出,“改组西北联合大学,按其性质,分类设立,并且一律改称为西北某大学某学院”,目的就是“使它们各化成为西北自身所有、永久存在的高等教育机关”。西北联大及其分离出的国立五校逐渐形成了扎根西北、传承文明、放眼世界的办学理念。1939年5月,西北联大在城固本部举行开学典礼,常务委员的报告即说明,改名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的意义就是“要负起开发西北教育的使命”。1943年11月,西北大学主办的《西北学术》月刊创刊号出版,校长赖琏指出:“我们要恢复历史的光荣,创建新兴的文化,建设一个名副其实的西北最高学府,真正负起开发大西北的重大使命”。而独立出来的西北师院,也在1940年决定西迁兰州,并于1944年全校迁到兰州办学。西北医学院也在侯宗濂先生的主持下,在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做好了西迁兰州办学的准备。应该说,当时大家对自己所负的使命是很清楚的。

记:在今天的西部大开发中,西部的这些高校,包括西北大学,有什么样的感受?得到了哪些支持?实际上我们西部地区面临一个问题,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后,好不容易打下的教育基础又遭遇着人才流失,出现了“孔雀东南飞”的现象,咱们西北大学的一些优秀学者现在也在北京、上海等地发展,那么,怎样扭转这样一个局面呢?

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新中国的领导人把国民政府比较好的做法坚持下来了。比如说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就把上海的一个交通大学整个搬到西安来,哈尔滨工程学院的优秀科系也搬来西北,当时还有国家部委办的一些非常专门化的学校也迁移西北,这些措施更加强化了西北高等教育的格局。可以说,先有西北联大的五校分立,后有新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的高校迁徙,西部高等教育的整体格局基本稳定。但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战略方面发生了一些变化,就是要建设高水平大学,要办世界一流的大学,于是大量的投入投放到这个方面上,同时,很多国家部委所管的学校下放到地方政府,加强了地方政府对高等教育的责任和义务。在这个大调整过程中,发展西部高等教育的战略肯定会受到影响。现在人们慢慢意识到西部的开发要靠教育,特别是要有很好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很重要的组成部分。2010年公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优化中国高等教育的布局,落实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要支持更多的中西部高校成为中部崛起、西部开发强有力的支柱。这些大的战略设想如果能落到实处的话,对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还是会有很多机会的。

记:从教育经费的角度来看,比如西北师范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现在的教育经费相比情况如何,哪一个多一些?

方:现在国家的高等教育战略上要求建设世界一流的高水平大学,教育经费就会偏向这方面,肯定北京师范大学的经费多得多。西北大学以前曾经属过教育部管理,后来归入地方政府,主要的经费就来自于地方财政。西北地区的教育经费投入是有限的。北京、上海的生均经费2010年就已经达到30000元, 而中西部地区不少高校的生均经费投入达不到9000元,也就是说在上海、北京上大学享受的财政拨款是30000元,而在西部只能是9000元。不过现在人们已经意识到要建立高等教育强国,既要有可以和世界上其他国家一流大学相比的好大学,更要有使国家和学生自身受益,在区域经济方面发挥实际作用的大学。国家高等教育经费拨款也有了一些变化,去年陕西省政府将生均经费提至9000元,今年又提至12000元。但和东部相比,还不是在一条起跑线上,我们只能慢慢来,努力把这个差距缩小。

记:我们关注到,从当时西北联大到现在西北大学的学者、教授,尽管研究经费不是很高,但他们的研究水平并不低于现在的一些一流大学,甚至在国际上也有盛誉,比如张伯声教授、侯伯宇教授,这说明我们是有办出一流大学的潜质的。我想提一个问题,什么是一流的大学?如果按现在的发展纲要,政策上支持,教育经费比较均衡合理地投入下来后,我们西北地区,比如西北大学,能不能办出国内甚至世界上公认的一流大学?

方:我认为,大学是不是一流有三个标准:第一,是不是具有世界影响的、创造性的科技成果,能不能跟上世界上科学的发展,出的成果是不是得到世界公认;第二,是不是能培养出国家的栋梁之才,是不是培养出了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科学家、经济学家和优秀的政治家;第三,是不是在区域乃至国家整个的经济发展中真正起到了促进作用。从这些方面看的话,西北联大确实是这样子的,出来的优秀人物很多,比如得过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著名金属学及材料科学家师昌绪、西北农学院的将小麦产量提高很多倍的农学家赵洪璋,毛主席曾多次接见,说他挽救了新中国,等等。再从西北大学来讲,作为一个普通的地方高校,历史学家侯外庐,开创中国思想史研究学派;地质学家张伯声,提出了波浪镶嵌的地质构造学说;理论物理学家侯伯宇教授,提出侯氏理论;王岐山副总理也是由西北大学历史系出来的;还有文学家贾平凹、迟子建,经济学家何炼成、张维迎等。去年全国一共评出了105位院士,西北大学的师生有4位,前年两院院士共83位,其中3位是西北大学毕业的学生。西北大学培养出的学生,在西北乃至全国的各行各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按上面三个标准来看,我认为我们有这个基础。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不怨天、不尤人,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工作,是一定能办出一流大学的。

记:办一流大学,您觉得可以做的工作有哪些?正在做的有哪些?

方:还是要发扬学校光荣的文化传统,这是关键。我们要明确我们的目标是立足西北,传承文明,放眼世界。要立足于自己的资源,把握世界科学的前沿,抓住最根本的科学问题,提高知识创新的能力。还要进一步把学校培养的人才特点发挥出来,使西北大学的学生更加有文化、更加能贯通(文理贯通、中西贯通)、更加敢于担当。第三,要积极地参与区域经济文化建设,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经过多年发展,学校在中国大陆构造原理、早期生命起源、秦岭相关动植物研究、周秦汉唐历史制度与思想文化研究、丝绸之路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以及西部大开发中的经济发展、资源环境与社会管理研究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竞争能力,学校将继续以区域自然和人文资源为依托,紧密关注世界科学前沿,争取在重大基础理论问题有更大的作为。同时将通过学科交叉融合、引导传统方向向新兴方向延伸,发展学科应用能力,在已经形成的中国大陆油气资源远景研究、大型历史遗址保护研究、西部地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研究、以CO2减排和节能优化技术为突破点的陕西能源化工产业化研究、光电子及功能材料技术与计算机信息科学技术研究等方向,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在人才培养方面,我们要构建逻辑严密的学科专业体系,传授特色化的知识和技能,着力陶冶学生的文化情操与品格。要把目前拥有的7个国家人才培养基地、13个国家特色专业、4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办得更好,同时依托科学研究特色,在专业教育中力求体现我校知识和技能传授的特色。

记:西北大学在石油地质方面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今年陕西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油田,长庆油田加上延长油田,从一百多万吨发展到现在的六千多万吨,在这个过程中,西北大学做出了很重要的贡献。

方:在西部能源研究方面,我们依托的主要是地质学科的资源勘探和能源化工学院,省政府在西北大学也设有陕西能源化工研究院。学校已经与省能源局签订合作协议,准备联合相关力量,既有学校、企业的力量,又有国外的一些科研机构,开展关键技术的联合攻关,这是我们目前工作的一个关键点。刘池阳教授、周立发教授等一些团队已经做了大量工作,主持过973项目。

记:您刚才提到的使学生更加有文化、更加能贯通、更加有担当,怎样落实呢?

方:首先要树立文化育人理念,融汇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成果,着力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特别要在大学生中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让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大学生的内在动力。在这方面,我校张岂之先生有很深入的思考,并有系统的教育实践,我们将把这个传统发扬好。其次必须把各学科的专业办得更加有特色,例如我们的历史学科,教育部现在把它划分为历史、考古、世界史三个学科,但是我们不是这样做的,我们将它划分为历史学科、考古学科、文化遗产学科。因为不管是中国的文化遗产还是外国的文化遗产,它都会有一个保护问题,保护问题不仅仅是一种理念层面的研究,它需要很多技术手段,与很多学科有联系,这是西北大学对历史学科的理解,我们就按照我们的理解去搞特色。再就是要加强学生的教学实践环节,学生要跟老师做科研,要有野外实践经历、田野调查经历,甚至还要有海外文化的经历,尽快地使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

记:西北大学的校训是“公诚勤朴”,我们这段时间在阅读西北联大资料的时候,对这个“朴”是有切身体会的,西北联大的这批学校都是从外地迁来的,不是本地人,可是一到了西北就有了这种质朴的气息,朴实无华、埋头干活、不发声、默默奉献,导致的结果呢,第一是活干了,第二是没人知道,不出名,西北联大长期被教育史所忽视,也是对自己的宣传不够所导致的。那么,您是怎么看这个“朴”的?

方:这个“朴”字是最有厚度的一个字,按照道家哲学,“朴”就是本真、质朴。在历史的长河中,西北联大虽然朴素无华、沉默奉献,但它本身所固有的坚实力量,总会自然而然地放射出灿烂的光芒。

记:您强调要有世界眼光,在面向世界方面,西北大学是怎样做的?

方:20世纪的历史已经证明,任何学术不与世界接轨,是不可能有创新的理论、方法与成果的。凡在学术上留下影响的,基本上都有世界眼光,在处理学术研究的时代性与民族性方面,比较独特。我校科学研究上做得比较好的,对世界科学前沿是很了解的。比如古生物学科舒德干老师的团队,已经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15篇文章,这些研究有的就是与世界一流学者合作的。西北大学的科学研究要站到世界前沿的科学平台上,就要找到世界上有竞争力的合作对象。在学生的培养方面,我们正在开拓更多的海外留学渠道,争取让优秀的学生有接受最适宜教育的机会。我们还有措施鼓励教师到国外去学习,还在引进更多优秀的老师到西北大学,推进学校教育事业的国际化。我相信,西北大学一定能顺应国家和民族越来越鲜明的世界化趋势,在民族文化自觉和文化传承创新方面取得新的成就。

记: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Ω



更多文章请详见《休闲读品·天下》2012年第二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1-28 10:02 , Processed in 0.084535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