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知道成绩那一刻,我欣慰的笑了,笑的是如此的灿烂,如此的开心。当跳动的心渐渐平静,我坐在一直陪伴着我的书桌前,回想着十个月以来的辛勤的努力,我想我该把它写出来,不仅是对曾经帮助过我的人的一种感谢,也算是给学弟学妹们一点微薄的经验吧。 基础阶段:把学习变成一种习惯 我是从2012年3月份开始准备考研的,我仔细分析了一下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并分析了一下专业课的情况,给自己制订了目标和计划。7月份之前我一直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数学上,但是英语每天都要看2个小时左右,看看英语类的杂志,每天都要在图书馆泡10多个小时,但是我从未把考研当作一种负担,每天平静的学习,好像已成了一种习惯。学数学累了,就看看英语,读些专业性质的报纸、杂志。就这样,3月到7月一直在主攻数学,把英语单词熟悉了一遍,五月份每天大概2个小时看专业课,但是进度很慢,大概用了一个月左右才把专业书看完。7月份,大部分时间都花在期末考试上了。每天挤出一点时间做数学,看英语阅读。7月末,参加了海天考研的政治强化班,那段日子,天热的要命,但我还是坚持下来, 强化阶段:加量不减效率 8月10号开始,我正式进入强化期,也就意味着每天要有10多个小时的学习时间了,这期间,我开始做数学和英语的真题,政治也开始一点点研究核心内容。专业课成了这段时间的重头戏,每天花5个小时左右啃课本,做真题,仔细研究老师出题的思路。海天考研的老师建议我把数学真题做两遍,因为做一遍印象不深刻,做多了也没什么实在的作用。英语真题 海天的老师建议我做3遍以上,阅读少做一点。政治一定要看3到4遍,把基本的知识点都要掌握,哲学和政治经济学要理解。这个阶段的专业课,要把书上的内容仔细的看一遍,重点科目一定要吃透。 冲刺阶段:真题模拟两不误 到了冲刺阶段,数学方面,我开始做大量的模拟,基本两天一套。英语继续研究真题。政治开始理解加记忆。专业课开始自己把重要的内容整理出来,不但是为了加深记忆,也为了以后背诵方便。到了12月份,我把专业课都串讲了一下,并突出了重点,理清了思路,这就让我更加明确专业课应该怎么复习了,就这样,每天一直坚持着学下去,按着自己的计划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完,我没有太多的厌倦,只知道梦想在远方,我要微笑的走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