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导师联系,并不是指拉关系、走后门,而是让导师熟悉你,对未来的学生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复试要与导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考生有可能因为时间短或紧张等原因无法完全展示真实的学术水平,提前联系导师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你的紧张情绪。虽然联系导师的目的并不是获取复试题目,但是考生可以通过正确有效的表达方式,尽可能多地从导师那里得知复试的相关信息。 联系方式多种多样 和导师联系的途径有很多,比如登门拜访、电话联系或者发邮件都可以。海天考研辅导专家认为,通过电子邮件同导师联系是一个较好的方法,有的导师在复试前为了避嫌,不接受考生的联系,但是并不拒绝你的电邮。你第一封邮件的内容主要是关于个人介绍,目的是为了让导师对你产生兴趣,所以一定要表达坚定的报考意愿和对导师研究领域的浓厚兴趣。其实,如果你的学术功底比较扎实,也可以尝试在邮件中跟导师探讨一两个学术问题。很多专业在研究生阶段对于研究方向分得非常明确,考查的内容也大相径庭,对于研究方向上的准备,考生最好的参考就是导师的研究方向。导师的研究方向就是他关注的焦点,面试的时候他的问题也很可能与他的研究方向有关。对此,考生平时要多看相关领域的权威期刊,对所报考导师的学术观点、论文、专著做一个较深的调查研究。海天考研辅导专家提醒考生,如果你的观点和导师的一致或者可以在他的基础上有所创新,那他一定会对你留下不错的印象。 给导师写信的诀窍 给导师的信中应该包含:一、你原来报考的学校,二、你的考试分数,三、告诉他你为什么联系他。阐述原因时注意要简单明了。当然,还要简单说明自己本科其间的情况,比如,是否过了六级,是否发过论文等。其他的无关信息,如与专业无关的奖项不宜涉及,导师对此不感兴趣。另外,礼貌是绝对不能少的。首先你要告诉导师你从哪里得到他的邮箱,是在某个期刊或者学术著作,或者是学校网站上得到的。如果你能在信件上说明到这一点,导师会觉得你很细心,懂得尊重人。然后,你要始终以一种谦虚而又不失自信的态度向导师表达你的困惑所在,再次强调,要简单明了。最后,大家要注意把字数控制在300字左右为宜。 有一点必须说明,导师回不回信,不要花太多的心思去揣测,如果回,说明你很幸运,没有回,那也没什么。回与不回,其实并没有太多的意义,如果因此影响自己的应试心态未免得不偿失。与其花太多的时间去琢磨导师的信件,不如脚踏实地地看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