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0-9【政治每日一练】稳稳的幸福,唯物论多选题

[复制链接]
21#
〃谎_言丨随_处_ 发表于 13-10-9 23:14:53 | 只看该作者
第二个难不准
22#
风行麦田 发表于 13-10-10 00:19:55 | 只看该作者
A.九层之台,起于垒土B.有无相生,前后相随 C.月晕36.下列属于矛盾斗争性的表现形式的是()

而风,础润而雨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A.人民内部不同意见的争论B.敌对阶级的阶级斗争C.

27.“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话”,这生物之间的生存竞争D.生物体内同化与异化的区别 一观点的错误在于() 37.下列现象中属于不通过对抗的形式来实现的质变是

A.对否定的理解是孤立的片面的B.对肯定的理解是孤()

立的片面的C.否定了肯定与否定的对立统一关系D.否A.自然界中的地震B.由旧物种发展为新物种C.由猿转定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 变为人D.阶级社会中的军事冲突

28.下列各项属于因果系的有() 38.阿尔卑斯山的意大利人为培植该山北坡的松树,砍光

A.磁场影响电流B.温室可以生长反季节蔬菜C.闪电后了南坡上的森林,结果无意中摧毁了当地的畜牧业的基必然有雷鸣D.实践出真知 础,并使山泉枯竭、水土流失。从哲学上分析,主要是

29.用可能性和现实性的关系解释“水中捞月”和“大()

海捞针”这两句话的异同() A.忽视了因果联系的复杂性B.割裂了自由与必然的辩

A.“水中捞月”是不可能的,“大海捞针”是可能的 证过程C.忽视了事物在发展过程中会出现种种可能性

B.“水中捞月”和“大海解析捞针”都是不现实的可能D.在变可能为现实的过程中,未能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性 39.“在大风扬起的尘土旋涡中,没有任何一个尘土分子

C.“水中捞月”和“大海捞针”都不能转化为现实可能的分布是偶然的”,这种观点是()

性D.“水中捞月”不能转化为现实可能性 A.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B.把因果联系与必然联系相

30.“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会直接合二为混淆C.唯心主义非决定论D.把一切现象看成是纯粹偶一,一切科学就都成为多余的了。”这个论断表明() 然的

A.现象和本质是有区别的B.现象是由本质决定的C.现40.“只有我的感觉在交替变换,只有我的表象在消失和象可以脱离本质而存在D.透过现象可以达到事物的本出现,仅此而已,在我之外什么也没有。运动着——这质 就够了。”这是() A.唯物论观点B.形而上学观点C.

31.辩证思维方法“由抽象上升到具体”,是指() 唯心主义观点D.经验论观点

A.在思维中形成“许多定的综合”和统一的过程 B.三、分析题

在思维中再现具体的过程 1.试述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实践意义。

C.思维生成现实具体的过程D.由抽象规定,经过逻辑中2.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人类社会面临着三种主要因素介,形成思维具体的过程 的制约,即经济增长、能源及环境。人们将发现我们面

32.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包括() 临的是相互制约的三重困境(如下图),人类必须从这种

A.客观规律性要服从主观能动B.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三重困境结构中去寻找出路。

才能尊重客观规律性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

C.尊重客观规律性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键D.客(1)运用普遍联系的观点说明人类发展所面临的三重困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互为前提互相决定 境。(2)分析人类发展走出三重困境的战略选择。

33.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哲学上体现了()A.主观和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实施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客观的统一B.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也出现了某些负面效应。

C.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统一D.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请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矛盾学说,阐述你对这个问题的认动性的统一 识。

34.“克隆”、“转基因”等生命科学的重大突破,表明4.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A.意识可以创造物质B.有力地批判了“上帝造物”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观点C.为“世界统一于物质”供了自然科学依据D.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在人类历意识不仅反映世界而且创造世界 史上,各种文明都以自己的方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

35.近一年多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迅速在积极贡献。存在差异,各种文明才解析能相互借鉴、共全球蔓延,在危机面前,人们应该积极主动应对,化危同提高;强求一律,只会导致人类文明失去动力、僵化衰为机。下列名言中,符合意识能动性原理的是() 落。各种文明有历史长短之分,无高低优劣之别。历史

A.信心比黄金更重要B.我们唯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文化、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的差异不应成为各国交流的

C.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同时产生的D.事不避难,知障碍,更不应该为相互对抗的理由。们应该尊重各国自难不难 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相互借鉴而不是刻2014考研政治大
23#
Stephen、 发表于 13-10-10 08:35:01 | 只看该作者
、、、、、、、、、、、、、、、、、、、、、、
24#
iris57 发表于 13-10-10 23:26:33 | 只看该作者
1.AD
2.ABCD
3.ABC
25#
秋风孤叶 发表于 13-10-11 14:19:34 | 只看该作者
好东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9-22 03:46 , Processed in 0.124407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