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 朱栋霖笔记持续更新中

[复制链接]
11#
 楼主| gl200502 发表于 14-10-19 11:55:33 | 只看该作者
第三章 20年代小说(二)

一、问题小说(特殊形态的“为人生”)(熟悉)
所谓“问题小说”,就是以家庭、妇女、婚恋、劳工、青年等各种社会问题为题材,催人疑问,促人警觉,发人深省的作品。
中国现代小说发展进程中的第一个潮流,出现在1919年的下半年到1922年间,代表作家有冰心、许地山、叶绍钧、庐隐、王统照等。冰心是最早创作“问题小说”并产生较大影响的作家之一。他们以五四新文化作为参照,重新思考社会人生问题,并通过小说的形式加以艺术的表现。文学研究会作家的"问题小说"广泛地涉及婚恋、教育、就业、家庭、妇女、儿童等问题,作家们对社会弊端的敏锐感悟,使五四文学具备了强烈的启蒙色彩和理性批判精神。主要不足是由于急于要表达作者对现实的批判和对人生的思考,社会功利的倾斜使其不免带有观念化与抽象化的陋病,人物形象被社会问题冲淡,削弱了作品的审美价值。代表作有冰心《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等。
借鉴外国文学主要源于三个方面:“提出问题的文学”俄罗斯文学以及东欧文学,挪威易卜生的问题剧,印度泰戈尔的哲理小说。

二、简析庐隐小说题材和思想特点(了解)
1、对女性婚恋题材的偏好。她触及了男女情爱中的各个侧面。作者本人坎坷而丰富的感情生活,使她对“爱情”、“婚姻”获得了相当深入透彻的理解。虽然她对人生问题的答案不同于冰心的“爱”,而反复地渲染异性的不可靠、爱情不是医治人生的灵丹。庐隐的这些作品确实能给青年人更多人生的真谛与警悟,在感伤哀怨的基调中投射出力量。
2、庐隐小说的基调,深受中国古典言情小说和“婉约派”诗词的影响,低沉郁闷。作者对女性心理大胆、真率、细腻的剖白,与社会心理、道德标准紧紧相连,从而突破了单纯的男女之爱的描写。

三、简析《海滨故人》的思想和风格(了解)
《海滨故人》是庐隐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
思想:《海滨故人》在现代文学史上最早表现了女大学生们的生活,她们的思想和追求、苦闷和彷徨,流露出强烈的女性意识和现代意识。(“五四”时期女性写作:冰心、庐隐、丁玲、陈衡哲)
风格:1、自叙传的写法。露莎的经历几乎就是作者的前半生的写照。
      2、对女性恋爱、婚姻问题的探究。作者对男女之爱虽然有所希望,而更多的却是疑惧。对异性的不信任感,导致了她对人生意义探究的答案倾向于“恨”,而不是爱。  
3、感伤、哀怨、悲观的抒情。

四、简析王统照小说创作的风格 (了解)
1、纵观王统照从20年代前到40年代的创作历程,可以看到,他的艺术风格有着比较明显的数度转变,而对于象征的艺术手法,他始终都未释怀。以《沉思》为代表的早期小说,以女人体模特儿象征艺术之美。
2、作者的暗示和象征往往失之虚玄。《沉船》的象征意味比起《沉思》多了点凝重。
3、现实主义的力作《山雨》标志着王统照从早期的象征趋向写实的重大转变。《山雨》展现的广阔生活画面正是当时中国现实“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象征。写实与象征较为融洽的结合。

五、简析王统照的长篇小说《山雨》的思想 (文学研究会) (了解) 
《山雨》是王统照最重要的长篇小说,它主要思想有:
1、《山雨》倾注着作者对故乡的深情。展现了当时北方农村在政治腐败、经济崩溃的双重阴影下广阔的生活图景。作品通过对中农奚大有一家悲惨生活的描写,把农民对故土的依恋、离乡的无奈和流入城市寻求生活的艰辛一一写出,在动荡的社会背景下画出了一幅新时代的“流民图”。
2、对农民心态的细腻体察与表现。奚大有是个安分、憨直的农民,农村崩溃的现实,使这个依恋乡土的农民一步步离开了乡土,同时也一步步走上了反抗和觉醒的新路。

六、乡土小说(重点)
1、乡土小说的出现溯源于鲁迅的《故乡》。
2、20年代,现代文坛上出现了一批比较接近农村的年轻作家,他们的创作较多受到鲁迅影响,以农村生活为题材,以农民疾苦为主要内容,形成所谓"乡土小说"。
3、代表作家有彭家煌、鲁彦、许杰、许钦文、王任叔、台静农、废名等。
4、乡土小说的崛起,是写实派作家坚持"为人生"文学观念的前提下,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克服“思想大于形象”的通病,逐渐走向成熟的必然趋势。这些寓居于京沪大都市的游子,目击现代文明与宗法农村的差异,在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启迪下,带着对童年和故乡的回忆,用隐含着乡愁的笔触,将"乡间的死生、泥土的气息,移在纸上",显示了鲜明的地方色彩,从总体上呈现出比较自觉而可贵的民族化的追求,开创了现代文学史上堪称一大创作潮流的风气。
5、代表作有彭家煌《怂恿》,王任叔《疲惫者》,许钦文《疯妇》《鼻涕阿二》,台静农《地之子》鲁彦《菊英出嫁》等。

七、乡土小说家群各自的写作风格(五星重点)
1、鲁彦  暴露社会黑暗之中有荒诞感和沉重的幽默情绪。浙东的民俗和乡土生活。
2、彭家煌  乡村讽刺体小说,喜剧人物线条准确、动作紧张,活泼运用方言土语。
3、台静农  民间性特别强,悲剧性的乡镇传奇,宗法制度在乡村的统治。
4、许钦文  《鼻涕阿二》中阿Q式的人物
5、蹇先艾  奇特的地方性故事,指出国民的精神病苦,文字的平静压抑着愤懑。
6、许杰    表现浙东乡村悲剧见长。将暴露转为喜剧式的嘲讽,粗犷的风格。

补一 简述冯文炳(废名)小说的思想特色(重点)
1、表现出他对现实社会问题的关注,对乡民命运的同情,较多的流露出
对旧制度、旧礼教的不满。如《柚子》。
2、对一些善良的乡村小人物关爱,赞美他们纯朴的人性美和古朴的生活
方式。如《竹林的故事》《桃园》
3、田园山水之美有人物性情之美相得益彰。对于佳山秀水的留恋,加浓了废名小说的隐逸倾向,长篇小说《桥》中表现最为充分。

补二 简述冯文炳小说的艺术特色 (重点)
1、抒情小说,浪漫特色,充满恬淡清逸的抒情色彩,洋溢着田园牧歌的静雅气氛,传达出远离尘嚣的浪漫主义气息,从中透出一种悠悠的感伤。
2、诗话小说,意境冲淡而诗情浓郁。自觉地把小说当成诗,追求独特的意境、独特的神韵。
3、结构上大多属于散文化的小说结构,不重情节而重情绪、意境的渲染,颇具古典诗词含蓄而有跳跃性的特点。

补三冯文炳创作风格
冲淡质朴的笔调表现尚未被现代社会污染的宗法制农村世界。表现带有古民风采的人物的淳朴美德。寂静的美。(《竹林的故事》人物与清新乡村自然景物的对应关系。竹林的诗情带有象征意味,衬托主人公。)牧歌意境,借鉴古典诗词的简练、含蓄、留白,转化为情节简单的散文化小说形式。
对人间真与梦的编织,建构化外牧歌世界,只突出返璞归真的性情和生活
形态。向往纯美,有意规避人生丑陋。
作为抒情诗的散文化小说——随叙述者的意识流动转换视角,插入心理跳
跃词语,分解情节却扩散出多方面的含义的文化味浓郁的小说样式。淡戏
剧型故事,以简僻有涩味的词语托出诗境。

八、浪漫抒情小说(情绪小说、情调小说)(了解)
1、浪漫抒情小说作为一股创作潮流是从郁达夫1921年出版的《沉沦》小说集开始的
2、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最初体式,作者多集中于创造社。代表作家为郁
达夫、 郭沫若、张资平、陶静孙、叶灵凤。
3、创造社的主要成员在日本留学期间,较多地接受了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及近代日本"私小说"的影响,于是强调"本着内心的要求,从事于文艺活动"。主张再现作家自己的生活和心境,减弱对外部事件的描写,而侧重于作家心境的大胆暴露,包括暴露个人私生活中的灵与肉的冲突以及变态性心理,作为向一切旧道德旧礼教挑战的艺术手
4、代表作品郁达夫《沉沦》、陶静孙《木犀》《音乐会小曲》
5、创作特色表现为:一是侧重自我表现,主观色彩浓厚,二是不注重事件的外部描写,侧重宣泄、表现作家的情绪、感受、心境、心态,以此作为结构小说的线索。

九、叶圣陶的创作特色(了解)

叶绍钧  问题小说——“爱”与“美”倾向,封建宗法制下的人际隔膜。
        小市民知识分子——冷静批判的立场,揭示小市民的精神病态。(潘先生的自私投机苟安卑琐)逃难题材适合于讽刺,暴露。

十、分析评价《倪焕之》的思想和艺术(叶圣陶《一生》、《多收了三五斗》、《潘先生在难中》)(重点)

《倪焕之》是叶圣陶惟一的长篇小说。小说通过倪焕之形象的塑造,比较完整地写出了中国知识分子从辛亥革命到大革命失败这一历史时期的追求与遭遇。小说展示了倪焕之性格发展的三个阶段:
1、倪焕之是一个小学教员,他抱着“教育救国”的思想。他认为,改革社会在于人,而造就理想的改造社会的人在于教育。他有一套改革教育的思想,但真正实验时却受到社会恶势力的阻扰。但它的最终失败,却是因为理想化教育出来的学生,进入社会后很快被那个社会同化,教育救国的理想破灭了。
2、倪焕之觉悟到改造社会,要走有组织的群众斗争的道路。他从农村到了上海,参加了“五卅”运动。
3、大革命失败后他忧愤而病死。倪焕之道路,说明教育救国、个人奋斗道路不能改造社会,必须走集体主义、群众运动的道路。这是作品重要的思想成就。  
4、《倪焕之》在艺术上充分体现了叶圣陶的现实主义创作特色:真实自然、富有生活气息。人物形象生动鲜明,风光习俗,以工笔细描。

十一、分析叶圣陶现实主义小说的特色和风格(熟悉)
1、对“灰色人生”的冷静观察和客观描写,表现了鲜明的现实主义的特征。“意”常见于言外,“情”不外露文中,善于把自己的意图和感情隐藏在客观的叙述之中,在情节的发展中,让人物通过自身的语言、行为和心里、神态等来表现他的性格,而不外加任何主观的发挥与评价。如《多收了三五斗》作者对农民的同情深深地潜伏在不露声色的笔致后面。
2、 同情与讽刺兼备,是作者对小市民知识分子用笔的基本特色。对于潘先生等主人公,作者看不惯他们的怯弱、自私自利,不由得要刺他们一下;但他也深知他们的甘苦,造成他们这些不良表现的原因是复杂的,有时他们自己也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这样既有讽刺,又有同情,于是讽刺也显得温婉。
3、 结构多变,讲究结尾饶有余味。如《倪焕之》以一个人的遭遇为纵线;《多收了三五斗》无一中心人物,颇有散文风。《多收了三五斗》《潘先生在难中》等不少小说结尾的艺术匠心,尤见功力。
4、语言平实、纯正。叶圣陶的文学语言没有“五四”作家常有的欧化气味,为中国现代汉语的规范、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十一、简析叶圣陶“教育小说”的思想内容和特点(了解)
叶圣陶以教育界、以学校生活为题材创作的小说叫“教育小说”,主要思想内容有:
1、暴露旧中国教育界黑暗的内幕,并透过教育界而把批判的矛头指向整个旧社会。如《一篇宣言》暴露反动当局对教育的迫害。
2、严峻的解剖与审视知识阶层。名篇如《潘先生在难中》里的潘先生,写出了知识分子灰色卑琐的人生和自私软弱的性格。
3、展现教育知识分子身上出现的革命反抗的一面。如《抗争》中的郭先生、《城中》的丁雨生。  
4、在中国现代作家中,像叶圣陶这样多方面地、深刻地、成功地描写教育界的种种现象和心态者,并无第二人可与匹敌。叶圣陶是新文学史上最早和最有成就的“教育小说家”。

十二、许地山创作特色(了解)
许地山  东南亚神秘背景、宗教的内在情感体验。人对生命的态度问题——揭露封建家庭扼杀爱情的罪恶与青年的反抗,将爱寄托于宗教理想。对情的含蓄之美,新颖的象征与隐喻。宗教传奇色彩。

十三、简析许地山早期小说的浪漫主义倾向(了解)  
许地山早期小说浪漫主义倾向有三要素:
1、异域色彩。故事背景多为缅甸、印度、东南亚国家,南国的自然、人文,风俗等使作品具有浓郁的异域色彩。
2、宗教氛围。既描写了许多宗教习俗和活动,更着重描写了具有宗教信仰的主人公的出世精神。
3、爱情线索。情节上,几乎都贯穿着一条爱情、婚姻的线索。


十四、简析许地山早期短篇小说的特点(落花生、缀网劳蛛)(了解)
1、浪漫主义倾向和现实的内涵,外表浪漫实质写实。异域色彩、宗教氛围、爱情线索使他的作品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借异域写故土,宗教氛围和爱情线索中常暴露现实社会的冷酷无情。
2、思想和人物性格的复杂性。思想复杂性表现在他作品中的爱国民主意识、人道主义思想和宗教宿命倾向的矛盾;人物性格复杂性,如《缀网劳蛛》中尚洁,《商人妇》中的惜官,在逆境中,她们既有沉稳坚毅积极乐观的一面,也有宿命倾向的消极面。

十五、简析许地山后期小说《春桃》等作品的现实主义特色 (了解)
许地山后期小说改变了早期小说的浪漫倾向,走上了切实的现实主义道路,代表作为《春桃》《铁鱼的鳃》。
1、《春桃》刻画了一位下层劳动妇女春桃,在命运恶浪的捉弄前稳健地驾驶着人生之舟。战乱使春桃的生活中同时出现两个男人,这位朴实坚强的劳动妇女作出了自己勇敢的选择,在“我是我自己的”的信念下,她和两个男人开起了三人公司,以自己的意志支配自己的命运,表现了劳动者在生活的重压下“相濡以沫”的高尚情操和道德准则。下层劳动者的真实描写,自尊自强的劳动女性的塑造,显示了作品以现实主义为特色。
2、《铁鱼的鳃》以报国无门的科学家雷教授的不幸遭遇、不幸结局为基干,把批判的矛头指向国民党当局的卖国政策,既歌颂了雷教授的爱国热忱,又暗示了“科学救国”纯属幻想。
3、《春桃》《铁鱼的鳃》以切实的现实背景和鲜明的时代色彩,改变了人们对他初期小说的观感,从浪漫传奇转向客观写实。

十六、简析许地山的散文集《空山灵雨》的思想和艺术 (了解)
思想:
1、对人生哲理的玄想,是《空山灵雨》的基本内容。“生本不乐”的佛教多苦乐观,他悠怨地对“死”的礼赞,流露出许地山思想的迷惘和矛盾。
2、平民主义的礼赞,如《落花生》它以质朴无华的语言,写质朴无华的落花生是“有用的,不是伟大好看的东西”,自然地引发出为人的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
3、夫妇情感的抒写,写闺房之趣相思之苦,透露出性爱有信仰、人性与佛性的冲突,以及二者由共处到对抗的经路,而以人本主义对禁欲主义的胜利表明了作者终于弃佛入世的心路历程。
艺术:“空”与“灵”的韵味境界,《空山灵雨》在艺术上的独特造诣。不少作品都带着若隐若现、朦胧、洒脱的语言蕴含着破费咀嚼的玄理思辨。

十七、冰心的创作特色(重点)
冰心    问题小说——文字清新细腻,没有强烈的叛逆色彩和震撼人的艺术力量,探索有度的婉约派。“爱”的主题。
小诗体——受日本短歌、俳句和泰戈尔《飞鸟集》影响。即兴诗,表现诗人刹那的感兴,寄予一种人生哲理或美的情思。捕捉诗人内心世界微妙情感与感受。描绘由外部转向内心。

十八、简析冰心的“问题小说”的发展  (重点)
1、“问题小说”起步,表现了探究人生意义的热忱。代表作《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揭露了“旧社会、旧家庭的不良现状”。
2、宣扬爱的哲学。如果说初期“问题小说”只是问病源,不开药方。《超人》则标志着冰心对种种社会问题开出了她的“药方”——这就是“爱”的哲学。《超人》《烦闷》《悟》构成了冰心“爱的三步曲”,爱的核心是“母爱”。
3、冰心的思想中萌发的某种阶级观念。《分》将教授与屠夫的孩子从同一个产院的婴室“分”道扬镳的不同前途加以比照,透露了作者思想中开始萌发的某种阶级观念。

十九、简析诗集《繁星》《春水》的思想和形式 (小诗体:冰心、宗白华)(重点)
思想:《繁星》《春水》主要内容是对母亲、童真与大自然的讴歌。
1、母爱、童真与自然之美已融为一体。冰心以最炽热的语言讴歌母爱,把母爱宣扬为至诚至大、至高至上的伟力,把母亲宣扬为孕育着一切的“万有之源”。
2、作者视儿童为世界上最纯真、最可爱的朋友,以童真之美反衬社会之丑恶及世风的堕落。
3、对大自然的礼赞,也与作者对母爱的宣扬一脉相承。
艺术:受泰戈尔的《飞鸟集》、日本俳句的影响,小诗多是以一至四行的体式抒写个人即时的感兴,托物喻理,常以哲理入诗。

二十、简析《寄小读者》的思想和形式(了解)
思想:《寄小读者》是冰心著名的通讯体散文集,也是一本儿童文学作品。内容是叙写她赴美留学旅途中及在美国的生活,贯串的是对母亲、童真、大自然的礼赞和热爱眷念祖国的感情。除这“三爱”之外,爱祖国是《寄小读者》的重要内容。爱国主义把她诗文中的“三爱”升华到更高的层次。
艺术:《寄小读者》满贮诗情,写景如画,艺术上具有抒情诗、风景画的特色。

二十一、分析评价冰心创作中“爱”的哲学的内容 (重点) 
冰心的文学创作是多面的,小说、诗歌、散文,都取得了相当的成就,尤其是散文。而贯串于她的文学创作的,是“爱”的哲学。冰心受到泰戈尔作品中爱的哲学的影响,不但主张要爱自己母亲,爱所有的儿童,而且主张要爱一切的大自然,希望所有的社会问题都能通过人们之间的“互爱”而得到解决。因为是融入她作品和自身生命意识之中的,所以称之谓“哲学”,也被称为“泛爱哲学”。
冰心的“爱”的哲学,其内容包括母爱、童真、爱自然、爱祖国。母爱、童真、大自然三者以母爱为中心而有内在联系。童真是母爱的自然延伸,爱大自然与母爱也一脉相承。冰心的爱国主义也和母爱、亲友之爱,对祖国河山之爱密切相联。“爱”的哲学是冰心文学创作的基本思想内容。
1、冰心文学创作中的“爱”的哲学具有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以及加强作品诗情的作用。散文集《寄小读者》,是书信体儿童文学作品,写了作者赴美途中及在美国的生活。“爱”是她散文集的主要内容:父母之爱、兄弟亲人之爱,小朋友的爱等。在一切的“爱”中,母爱占着中心。冰心的“爱”的哲学的道德感情力量应充分肯定,在艺术上也使她独树一帜。
2、冰心的“爱”的哲学也有局限、不足。对于黑暗残酷的现实,“爱”的哲学显得苍白无力。“爱”的哲学并非是解决社会问题的良药。

关于冰心的一些文学问题
冰心体(重点)
答:是主要以文体形式来表达冰心散文的特色的名词,就是“以行云流水似的文字,说自己心中要说的话,倾诉自己的真情,满蕴着温柔,微带着忧愁,显示出清丽的风致”,有着奇幻美丽的想象和对美的追求。这里所说的真情即冰心散文中的内核 “爱”。

冰心散文的特点(重点)
答:文笔清新温婉,蕴含诗意,有着明丽雅隽的语言,自由、流转的结构。以美为理想,以母爱和儿童、自然之爱为主题,尽情展现充满诗情和童心的外在和内心世界。在对美与爱的追求中,又饱含为人生的特点。以对话为主要表现方式,与读者和所表现对象进行心灵交流。

以作品为例分析冰心散文的主题(了解)
答:冰心散文的主题以美为追求,以爱为哲学,而在冰心这里美和爱的集中体现就是母爱、童心和自然。冰心散文作品文笔清丽、流畅自如,写心中真情,温柔宇宙,以爱为人间至高真理,母爱是她书写最多的一种,还有对儿童的爱:冰心心目中母爱最温柔无私,伟大深邃;儿童心灵纯真美好,最未被滚滚红尘侵蚀思想,他们的爱更纯洁,也更值得被爱。因此母爱和儿童之爱都是她笔端最酣畅的源泉。大自然的神奇美丽,特别是童年最深刻的记忆:大海,都让她心醉欣喜,所以自然之爱也是她作品里分量极重的内容,受泰戈尔影响,冰心在自然见到和自身的感情相融的人性自然。在对美的理想的追求过程中,以上三者均最深刻的体现了她的对美的热爱和追寻,于是才能将自己的爱倾注其中。对人类的爱,冰心认为爱是最伟大,最有力的,可以解决人类的一切心灵和关系的问题。这是冰心的人生哲学,即爱的哲学,也是她散文的主题。
爱于是成为冰心散文的内质与核心。无论是孩子们对她以及对万物天真而纯洁的感情,母亲深沉的爱,还是自然所给与她的率性而为的自由和由此产生的快乐心境,都是她散文的重要内容。其中儿童之爱的体现是冰心自己在作品中处处显示出童心。有童心而爱儿童,爱儿童而更坚守童心。而且她更愿意以这些小小的人儿为对象,倾诉她的忧愁和快乐。《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就向孩子们介绍了她远渡重洋的经历,她的离愁、她的童年、她对母亲和弟弟的爱、大自然的有趣和美好。特别是以童年生活的许多细节表现对母亲的眷恋和思念,如在《往事》(10)中写母亲回忆发现冰心小时候因她在睡觉而坐在门槛上静静等她醒来,于是珍重的将冰心揽入怀中,述说时泪光盈盈;晚上母亲还未归家,她在门口等候,直至看到母亲归家的灯笼的欣喜:“生命之灯燃着了,爱的光从山门边两盏红灯中燃着了!”……《往事》里又有看雨中荷叶遮挡红莲,想到母亲对自己无可替代的呵护:“我心中深深的受了感动--母亲呵!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和自己对母亲忠诚的依恋推而广之对天下母亲的崇敬和爱:“请小朋友们和我同声赞美!只有普天下的母亲的爱,或隐或显,或出或没,不论你用斗量,用尺量,或是用心灵的度量衡来推测;我的母亲对于我,你的母亲对于你,她的和他的母亲对于她和他;她们的爱是一般的长阔高深,分毫都不差减。”(《寄小读者》)《闲情》、《寄小读者》等写了她的童心,和与当时是小孩子的弟弟们的感情。《山中杂记》里最充分体现了自然之爱,体弱多病而流连山中的冰心,因自然而心情舒畅,展现着最真的自我。同怀有童心的病友、小孩子纯洁的友谊也温馨感人。
在对孩子们这些小读者倾诉的过程中,她还不无自豪的暗示了这样的意思:她的心永远是孩童。她叙述了自己心中最柔软温柔的部分,和她的惭愧:要扑杀蜈蚣和老鼠,而后引发的遐思和对自己不珍惜生命的惭愧,这是她爱的哲学的最广博之处。也是她认为只有孩童和有童心的人才能理解的爱。
从冰心众多优美的散文篇章中可以看出,她散文的核心就是所谓“爱的哲学”,或者简单用一个字概括——爱。爱是冰心散文得以架构的基点。以对人间各种美好纯洁的爱的表达,力图感染人心,触动人心最温柔之处,使世界变得更美好一些,就是她的理想和创作实践。

  以作品为例分析冰心的特有的为人生的风格(了解)
答:冰心在为人生的作家中独树一帜。以自己特有的温婉动人、清新纯净的笔调,以特有的题材、主题和风格而灵动而不呆板,充满趣味而不枯燥地完成了为人生的五四作家的使命。
1)爱,是冰心的人生哲学,也是冰心散文得以架构的基点。在她的眼中,爱是人类最神圣最伟大的力量,生活中只要有了爱,所有的痛苦、疾病、孤独、邪恶都会被化解。所以,冰心就在自己的散文中极力宣传爱,首先是将这种爱具体化为“母爱”。她歌颂母亲,“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隐蔽?”(《往事》一)。“母爱”,不仅成了她的散文代表作《寄小读者》中的主要内容,也成了她化解一切痛苦与矛盾的法宝。“她的爱,使我由生中求死——要担负别人的痛苦;使我由死中求生——要忘记自己的痛苦”。于是,她就从母爱出发来探索人生,来表现人生,“母亲付予了我灵魂和肉体,我就以我的灵肉来探索人生” (《寄小读者· 四版自序》)
人生的真实是什么呢?当冰心将视线从母爱的圣殿里落入现实中时,她爱的人生哲学立即受到了挑战。在《寄小读者· 通讯十八》中,她写了在旅途中她和女伴们把很喜爱的小孩子带到头等舱玩,却被护士因孩子的父亲是苦力而将其赶走。此时使冰心心情难以平静,她发现,人与人之间并不是只有爱,一道无形的等级线,隔膜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也割碎了爱的美梦。现实的严酷和无情使她不能不转向寻找更符合她理想的人生。其实,这种人生她早就找到了。这就是美。
2)美,是冰心人生的理想。当冰心从爱出发探索人生受挫后,她在人间寻找美的感受似乎迟钝了,于是她将目光投向了大自然,投向了大海,星空,鲜花,写出了《山中记事》等写景散文。事实上,早在《寄小读者》时期,她就不止一次地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青睐和向往。“每一棵小草,每一位沙砾,都是我最初的恋慕,最初拥护我的安琪儿” (《往事》一),冰心为什么对自然如此看重呢,这是因为自然在她的眼中总是美的,好的,它们不会破坏她的人生理想。自然的清新与美妙,可洗去“一切世俗的烦扰”,使人间的烦恼再不能“占据了我的灵府” (《通讯十四》)。所以,冰心用诗样的语言来描写海的壮丽,花的清香,星空的美妙。
3)“童心”与童年,是冰心人生的真趣。可是,现实总是无情的,自然的美丽、清新也不过是人的主观情感投射的结果。冰心在生活中也很快就体验到了其中的真谛。“在我忧来无方的时候,玫瑰和桂花也一样的成粪土” (《通讯十四》)。只有在童年、童心中才能找到真正的人生理想和归宿。这对冰心来说是已经实现了的理想人生。所以,在冰心的散文中,童心与童年,就成了她百写不厌的题材与主题。《往事》(一)(二)、《梦》都是对童年的回忆;《寄小读者》一书,据冰心在《通讯一》中说:“我若不是在童心来复的一刹那顷拿起笔来,我绝不敢以成人烦杂之心,来写这通讯”。在这些散文中,冰心尽情歌颂了童心的纯洁、明净、善良,着力描绘了童年的梦幻般的欢乐、幸福与美妙。
冰心青睐童心,除了着眼于童心的“美”和“善”之外,她更欣赏童心的纯与真。在她看来,只有童心的这种纯真才能真正地领略人生的百趣,才能不带倾向,不带先验的前提去面对或苦或甜的人生。她在《寄小读者· 通讯二十七》中写道:“领略人生,要如滚针毡,用血肉之躯去遍挨遍尝,要他针针见血!”“而针针见血的生命中之各趣,是须用一片片天真的童心去换来的。”至此,我们可以发现,在冰心那清新秀丽的文字后面,在她用美丽、隽永的语言所构造的童心、童年的图画后面,隐藏着的是探索人生奥秘的渴望,尽管她所写的童心、童年都是被她“纯化”了的,是她理想的存在,但时时不忘人生,处处希冀探索理想的人生,这正是冰心这些优美散文的社会价值与思想价值之所在,也是冰心散文为人生的特点。当冰心根据自己散文的这些特点,寻找到温软、抒情、轻倩、灵活的笔调,明丽雅隽的语言,自由、流转的结构后,就有效地构成了自己散文特有的艺术意境。

二十二、郁达夫的创作风格(对大自然的热爱是我的天性)(重点)
1、小说取材于本人经历、心情,不追求曲折的情节和周致的构思,努力写出自己的情绪流动和心理的变化。
2、只求抒情的真切以成情感的结构。直抒胸臆(表现日常生活时,以激烈情绪的笔调去描写,叙述中作坦率的自我解剖,长篇独白的运用)
3、抒情为主,情节为次,在抒情气氛中让人触摸到人物的脉搏和灵魂,
同样塑造出了真实感人的抒情主人公形象(零余者形象——歧路彷徨的知
识青年被社会挤压、被压迫被损害的弱者)。
4、艺术表现上特有的感伤美、病态美。竭力抒发主人公的苦闷情怀,颓
废和病态的心理言行。“时代病”的揭示。由黑暗社会造成。
5、病态性欲描写,自我暴露,对传统道德的挑战。
6、作者的忧郁气质,夸张情绪的激愤。民族自尊、性苦闷、沉沦般的心
底波澜化为暴露与无忌的自虐自伤自悼。  
7、近代浪漫主义、名士风度和自由民主精神的结合

二十三、简析《沉沦》的思想(了解)
《沉沦》的主人公“我”是一个留日学生,因对爱情的渴望得不到满足,
又兼不堪忍受异族的欺凌,最后投海自尽。
1、小说大胆描写了这个受“五四”思潮的洗礼而觉醒的现代知识青年“性
的要求与灵肉的冲突”,以及由此而生的变态性心理。追求个性解放的反封建意义。
        2、作品最后通过主人公之口喊出的“祖国呀祖国!……你快富起来!强
起来罢!”表达了郁达夫鲜明的反帝爱国思想,具有积极的思想意义。

二十四、析评价郁达夫小说的思想(了解)
1、郁达夫的小说突出表现了“五四”青年对个性解放的追求和被生活挤出轨道的“零余者”的哀怨。《沉沦》和《南迁》中的“他”等,心中交织着个人的积郁与民族的积郁,更感自身的凄凉,强烈地追求个性的解放,追求异性的爱情,甚至表现出某种变态的心理。他们为自己只是一个生活的“零余者”落泪叹息,他们愤世嫉俗,感伤忧郁,内向而敏感,孤傲复又自卑,这是“零余者”作为郁达夫小说中一个形象系列而共有的气质。但心中却始终没有减退追求理想生活的热情,赋予形象相当深厚的感伤色彩。
2、鲜明地表达了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的情怀。爱国主义如《银灰色的死》《沉沦》等作品中,主人公作为弱国子民所受到的屈辱,使他们迸发出真挚的热爱祖国,对于日本帝国主义的民族压迫提出了控诉。人道主义如《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中通过“我”与烟厂女工、人力车夫的生活境遇的联系对比,流露出“同时天涯沦落人”的慨叹和对普通平民真诚的同情、挚爱,剖析了落拓下层知识者的心理及其在自惭中因受劳动者的感化趋于升华的过程。
3、颓废的气息,色与欲的描写。在消沉的表象下隐伏着积极进取的本质因素。《沉沦》中的主人公的精神心理、言行举止表现出颓废气息。在消沉的外表下,跳动着作者热爱美好人生,反抗黑暗现实的欲求上进的心。

二十五、分析郁达夫小说的艺术风格(重点)
(一)、自我的写真。强烈的“自叙传”的色彩。
1、相当多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作者的个人出身、经历、个性等。
2、第一人称主观叙事的角度,这个具有连贯性的主人公,是一个以“自我”为原二型、浸透着作者本人强烈主观色彩的文学形象。
3、构成了时代的“零余者”的心史、情绪史。
(二)、感伤的抒情。郁达夫的小说通常都没有完整的情节,注重抒发主人公抑郁寡欢的情怀,坦诚率真地暴露和宣泄人物感伤的、悲观的甚至厌世颓废的心境。他特别对忧伤的情绪感兴趣。以感伤的抒情为中心的郁达夫小说,轻视情节的营构,而注重情绪的倾诉。方法1、借助于人物心理的细腻描摹;2、讲究外在景物的恰到好处的衬饰。
(三)、结构的散文化。郁达夫小说以抒情为中心,必然造就郁氏抒情小说的散文化倾向。如《沉沦》几乎都没有以完整的情节为中心的结构框架,也不讲究谋篇布局。以人物情绪为中心,依人物感情的波澜起伏结撰成篇。创造了现代小说中一种崭新的体式——自我写真的抒情小说。
(四)、流丽、清新的文笔。郁达夫的用笔与其主观色彩、抒情倾向相契合,饱孕感情,富有色彩与节奏。很少使用静观的笔触叙事、抒情、写景。郁达夫小说的文学语言是与他独特的文体风格高度一致的。

二十六、分析郁达夫小说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五星重点)
1、郁达夫对自我写真的抒情小说的实验,呼应了20年代时潮的一个侧面——浪漫而感伤的时代氛围。(自叙传)
2、吟唱出张扬个性、崇尚感情、表现自我的文学咏叹调。
3、从道德的角度、心理学的范畴对现代小说的表现领域进行了大胆的开拓,引领了一种以浪漫主义为其风神的小说派别,开创了与鲁迅为代表的写实主义风格不同的小说创作路向。

补充一:郁达夫的浪漫主义抒情小说在现代文学史上具有什么样的独特意义?其代表作《沉沦》如何体现了他的基本风格?谈谈你对郁达夫小说的看法。(与孙犁的抒情作比较)
  在现代文学史上大部分小说都是现实主义的,都是强调客观反映生活的,浪漫主义抒情小说很少,注意抒情的,一个是郁达夫,一个是孙犁。但他们的风格却大不相同。
  《沉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集,这篇小说典型地体现郁达夫抒情小说的基本风格:1、自叙传的写法,大胆自我暴露,坦诚、真诚、透明、亲切;2、作品人物形象并不具体,重点在于通过人物抒发感情,成功在于塑造了抒情主人公形象;3、结构以情绪变化安排,不以情节为线索;4、语言非常浓烈、明快,大量感叹词,语言高度抒情化,感情色彩重。
  郁达夫是浪漫主义小说的重要开拓者,他的抒情是一种放纵感情的流淌,一任感情的渲泄,小说表现内容是非常自我的,感情是内在的,但他的抒情方式是非常外在的,一点也不含蓄,不讲究节制,不注意分寸的。
  与郁达夫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孙犁,他讲究一种有分寸的、有节制的,与现实完美结合的抒情。他的作品充满了诗情画意,就像一首“抒情诗”。

二十七、如何看待郁达夫小说中的色情色彩?(了解)
郁达夫小说中对于欲与色的描写,具体分析起来,是与所谓“黄色文艺”、“色情描写”有本质区别的:
1、它是作者自觉地反叛封建道德、抨击虚伪礼教的叛逆精神的惊世骇俗之举,它有力的揭露了假道学们的把戏,使他们感到作伪的困难。对于传统的、长期以来束缚着中国人身心的封建伦理观念是一种大胆的宣战和勇敢的挑衅。
2、郁达夫这类笔墨,并非张资平式的肉欲挑逗和官能刺激。他以严肃的态度,力图在文学作品中探讨人的自然本性,探究灵与肉、爱与欲冲突的深层奥秘。在许多场合,郁达夫笔下的主人公所感到的“性的苦闷”与“生的苦闷”紧紧联系在一起,这就赋予其一定的社会意义,使性、色、欲既呈现出他作为生命现象的一面,又呈现出它作为社会现象的一面,进而成了郁达夫小说暴露社会不义与罪恶的反证。
3、郁达夫的这些描写,不是对性行为、性活动的无意义的展览,它伴随着作者痛苦的自我解剖、自我认识,是他对于纯真爱情的向往追求以及求之而不得的结果。他的真率和坦诚的自我暴露有力的证明:人的情欲,人的本性本能,人对于异性的渴望要求,原本是自然地、正常的,应予肯定。
4、郁达夫在描写人物的性饥渴、性变态以及狎妓嫖娼时,总是不能摆脱精神上的折磨、压迫,严厉的自我谴责和良心的审判,向善的焦虑与贪恶的苦闷之间紧张的内心冲突,时有冲动而尚思克制,主人公始终在进行内心的搏战之后获得灵魂的净化与升华。
5、郁达夫小说对于青年性苦闷、性心理的描写,从思想上说,体现了强烈鲜明的反封建精神和个性解放的要求;从文学创作上说,则开辟了现代小说创作的新的题材领域。

关于郁达夫的一些问题:
零余者:(熟悉)
郁达夫小说用抒情的方式塑造出了真实感人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这些抒情主人公大都是所谓"零余者",即"五四"时期一部分歧路彷徨的知识青年,他们是遭受社会挤压而无力把握自己命运的小人物,是被压迫被损害的弱者。这些"零余者"同现实社会往往势不两立,宁愿穷困自我,也不愿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他们痛骂世道浇离,或以种种变态行为以示反抗。郁达夫的"零余者"形象,实际上是对自己精神困境的一种自述,并经过拷问自己来探索五四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

简要分析郁达夫感伤情调的积极意味((了解))
答:这种积极的意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郁达夫的颓废以及这种颓废的具体表现——性苦闷,不仅是一己的感受,而且是作为一个社会问题提出来的。这种颓废和性苦闷,是当时青年的普遍心态,郁达夫则以自己的感受,集中地表现了这种“时代病”,从而将一个尖锐的问题提到了历史与社会面前,所以,具有积极性。第二,郁达夫的感伤、颓废包含着对封建旧道德的自觉的挑战。正如郭沫若在《郁达夫》中所说:“他那大胆的自我暴露,对于深藏在千年万年的背甲里的士大夫的虚伪,完全是一种暴风雨式的闪击,把一些假道学,假才子们要惊得至于狂怒了。为什么?就因为这样露骨的真率,使他们感受着作假的困难。”

简述郁达夫散文中的“自叙传”色彩(重点)
答:郁达夫的散文无一例外是“自我的表现”,而且是“自叙传”式的自我表现,是最为坦诚、露骨的自我表现。在郁达夫看来,小说带有作家的自叙传,“现代的散文,却更是带有自叙传的色彩。”他自己的散文就是循着这一原则构造的。他不加掩饰的表露他的身世、思想、感情、癖好,将自己的信仰、习惯、性格甚至病态也大白于天下,以一己的身世、感受,集中表现了在旧社会的压迫、窒息下青年一代的精神苦闷,从而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散文特色。这种特色就是感伤的弱者的情调,浪漫的青年觉醒者的理想,反压迫的民主主义者的倾向。

郁达夫早期散文创作的风格(了解)
答: 首先,强烈地表现作家个性,这是郁达夫散文创作的理论认识,也是他“散文的心”。他在散文中无所顾忌地对自己的思想、生活细节进行详细的描写,非常强效地表现了他“自叙传”的独特风格。第二,忧郁感伤的情凋。郁达夫的散文,与小说一样与众不伺,忧郁感伤的情调深深地烙印在他的创作中。第三,恣肆坦诚、热情呼号的自剖式的文字。第四,回肠荡气的诗的调子。另外,郁达夫散文中那种不拘形式纵情宜泄的抒情方式,郁达夫的散文发出的是带有强烈个性的自己的声音,篇篇洋溢着回肠荡气的诗的情调,热情坦白,毫无遮掩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情,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又秀丽、隽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

试论述郁达夫散文中的伤感情绪的表现形式及其意义(了解)
在郁达夫散文中,其强烈的伤感情绪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颓废,一是憎恨。既然生活是无味的,自然是死板的,自我也是废物——既不能事业有成,又不能摆脱苦闷,郁达夫就干脆自我放纵,手中有几个钱就大嚼一番,喝个乱醉;情感与性欲无法得到正常满足,就偷看女人,寻妓女,听土娼与客人调情,想上妓院(见《还乡记》、《感伤的行旅》、《归航》)。拼命地发泄一个人的本能,竭力要在病态中满足自我。这种情感和行为显然具有消极性,这是郁达夫散文中不健康的内容,但却绝不是反动的内容,绝不是与时代思潮格格不入的情调。郁达夫主要是以这种病态来发泄一个从封建礼教羁绊中觉醒了而又找不到出路的青年的苦闷。这种不健康的色彩下面仍有着五四“人的发现”所寄寓的积极的意味。
与之相比,郁达夫由感伤所发生的憎恨情绪其积极意义就更为鲜明了。他恨什么呢?首先是恨社会,在《给一个文学青年的公开状》中,郁达夫以愤世嫉俗的笔调,在几分玩世不恭,几分无奈,几分感慨中将社会的黑暗,下层人的不幸,来了个痛快的揭露,将自己对社会的憎恨作了十二分的强烈的表现。
由这种对社会的恨,郁达夫又自然地慨叹自己生不逢时,对自己所处的时代表示了不满。在郁达夫的笔下,他所处的这个军阀混战的时代,是最黑暗、最糟糕、最不人道、最无趣味,最无价值的时代,也当然就是最可憎恶的时代。在这里,这位被伤感折磨得无处解脱的人,将他的所有不幸,所有烦恼,所有悲苦,一齐倾向这个黑暗的时代,向一个不人道的制度发出了一个哀鸣着的青年的控诉,表现了显而易见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倾向,这种倾向虽不能说很深刻,但鲜明的态度、强烈的情绪却也给这种倾向涂上了积极战斗的色彩。

试析郁达夫散文感伤情调的时代意义(了解)
郁达夫虽然在散文中伤感得无以复加,但他也并没有放弃对理想的追求,无论是伤感压迫得他喘不过气来的时候,还是几乎坠入颓唐境地的时光,他的心中总有一个诱惑着他的理想。这个理想谈不上崇高,也不具备多么深刻的内涵,但对郁达夫来说,却具有巨大的人生魅力,是推动他奋斗,创造的动力,这就是女人的爱。1927年郁达夫曾在日记中写道:“我若能得到王女士(即王映霞—引者注)的爱,那么此后的创作力更要强些。啊!人生还是值得的,还是可以得到一点意义的。”(《郁达夫研究资料》下花城出版社1985年第551页。)在这之前,郁达夫在日记中还多次写道:“我所要求的就是爱情”,“若有一个美人,能理解我的苦楚,她要我死,我也是肯的。”“若有一个妇人,无论她是美是丑,能真心真意的爱我,我也愿意为她死。” 女人,在郁达夫的笔下被圣化了,爱,在郁达夫的意识与情感中被神化了,于是,他在自己的散文中只要写到女人,特别是美丽的少女,他的笔下就充满了浪漫的诗意。在轮船上他见到一个“年约十八九的中西杂种的少女”,她的美,使郁达夫用近三百字来细细地刻划她的外貌、衣着、姿态,还有她那肉体蒸发出来的“香味”。最后禁不住在心中暗暗地想:“我头上那一块板,就是她曾经立过的地方。啊啊,要是她能爱我,就叫我用无论什么方法去使她快乐,我也愿意的。啊啊,所罗门当日的荣华,比起纯洁的少女的爱情,只值得什么?”郁达夫对女性的这神圣、痴想的情感,一方面当然是“自我”理想的表现,另一方面有分明映射着五四人的发现的光芒。周作人在《人的文学》中曾说过,女人和儿童的发现,是欧洲近代文明的产物。而对五四时期的中国来说,对女性的赞美和痴爱,那就不仅仅是一种现代意识的表现,也是对封建礼教最直接的批判,因为,女性在封建规范中,不是被当作会说话的工具,就是被当作玩物,从来没有独立的人格尊严。所以 ,郁达夫将女性作为自己的理想来追求,这种行为和艺术倾向,虽然在力度,深度上都不具备“崇高”的属性,但反封建的民主意识却是鲜明可见的。
12#
 楼主| gl200502 发表于 14-10-19 11:57:08 | 只看该作者
第三章,相比第二章而言,内容会少很多,整理到现在,发现鲁迅是最多,最难整,也最难懂的,相较而言,后面的就显得清晰明了多了,冰心、郁达夫。。。。
13#
jane0607 发表于 14-10-26 20:10:02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加油啊  大家一起交流
14#
jane0607 发表于 14-11-10 10:43:36 | 只看该作者
楼主的笔记 是不分享了么 求分享
15#
一心到白首 发表于 14-11-18 13:21:13 | 只看该作者
楼主这个好啊
16#
jane0607 发表于 14-12-2 22:30:15 | 只看该作者
楼主断更了么。。。。。。。。。
17#
冬雪雪冬小大寒 发表于 14-12-31 11:19:49 | 只看该作者
支持楼主。楼主加油。别半途而废啊。
18#
高飞都路 发表于 15-4-20 18:45:31 | 只看该作者
亲们,其余的部分在哪里可以找到啊?谢谢
19#
高飞都路 发表于 15-4-20 18:48:07 | 只看该作者
jane0607 发表于 14-11-10 10:43
楼主的笔记 是不分享了么 求分享

对啊,剩下的怎么没有了呢?好奇1
20#
Anryuan 发表于 15-4-22 19:02:51 | 只看该作者
mark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1-17 07:27 , Processed in 0.115268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