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标题: 世纪高教《思想政治理论大纲解析(精读版)》4月30日【今日】已出版!试读不断更新 [打印本页]

作者: peterzjf    时间: 10-4-30 10:07
标题: 世纪高教《思想政治理论大纲解析(精读版)》4月30日【今日】已出版!试读不断更新


总策划:张剑锋
责任编辑:刘海晶,贾向云
封面设计:梁琦

出版发行: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地址:北京朝内大街137号
邮编:100010
经销:新华书店
印刷:北京华创印务有限公司
开本:787毫米×1092毫米1/16
印张:35.5
字数:650千字
高教考研人网址:
www.kaoyanren.com
世纪高教书店:010-82627540
邮购部:010-62534421
编辑部:010-62698448
ISBN 978-7-5100-1952-4
版次:2010年4月第1版
印次:2010年4月第1次印刷
定价:46.80元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印装差错负责调换
邮箱:
zhangjfpolitic@sina.com电话:010-62698448
作者: peterzjf    时间: 10-4-30 10:08

作者: peterzjf    时间: 10-4-30 10:08
标题: 前言
前    言
  由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和教育部考试中心联合组编的《思想政治理论大纲解析》(以下简称《大纲解析》)自2009年9月25日正式出版后,迅速成为参加201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生人手一本的“红宝书”。实践证明:考生的选择是完全正确的。
  《大纲解析》的主要特点如下:
  第一,组编单位的权威性。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是大学“两课”教材的主管单位,教育部考试中心是负责研究生考试命题的单位。编写《大纲解析》内容的都是“两课”教学的学术权威和专家。
  第二,内容阐述的针对性。大纲解析》是对《考试大纲》所规定的考查知识点进行逐条分析和阐述,因而对考生的复习备考具有很强的针对性。2010年政治试题的命制完全依据《大纲解析》来进行,几乎所有试题的答案均来自《大纲解析》中的原文。
  但是,对基础差的考生或初学者而言,充分使用《大纲解析》有一定的难度。基于此,编辑部决定以《大纲解析》为基础,对大纲解析进行“精读”。最终形成《大纲解析》(精读版)一书,其特色在于:
  第一,逻辑层次清晰,易于理解。我们对《大纲解析》中的长篇论述按照知识点的内在逻辑进行了划分,使得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更加容易。
  第二,重点双色印刷,易于记忆。我们在对《大纲解析》的解读中,对重点内容进行了双色标示,考生要对这部分知识点进行重点记忆。
  此外,我们在精读过程中还对《大纲解析》中的论述错误和印刷问题进行了修正,并结合考生学习的实际,对一些知识点做了适当的补充,使之更便于考生使用。

                                              张剑锋
                                                 2010年4月28日
作者: peterzjf    时间: 10-4-30 10:09
标题: 目录
目    录

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第三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四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五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第六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第七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第八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二部分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第九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第十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第十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第三部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第四部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第四章 加强道德修养 锤炼道德品质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第六章 培育职业精神 树立家庭美德
    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
    第八章 了解法律制度 自觉遵守法律


第五部分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作者: peterzjf    时间: 10-4-30 10:09
标题: 新书试读——第一部分第一章第一专题
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第一专题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首先要从总体上了解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对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
        (1)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2)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由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3)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2马克思主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1)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2)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3)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它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对其继承和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它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
        (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第一,14世纪末15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开始孕育成长,美洲大陆的发现,加快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取代封建生产关系的过程。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以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代替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的革命兴起,促进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及其经济发展,把资本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第二,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既促进了新兴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巩固,也使这种制度开始显露出它固有的内在矛盾,即社会化大生产同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的发展、激化导致生产过剩危机的周期性爆发,暴露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成为现代社会化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同时又引发并加剧了工人阶级与资本家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
        第三,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发展,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的条件和基础。
        (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
        
第一,随着机器大工业对工场手工业、雇佣劳动制度对封建生产关系的取代,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阶级——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它们之间的矛盾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第二,19世纪30年代,“阶级斗争在实践方面和理论方面采取了日益鲜明的和带有威胁性的形式”。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先后举行了两次起义,1838年英国爆发了延续十余年的全国性的工人运动——宪章运动,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举行起义。法、英、德的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现代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第三,这几次工人运动均遭失败。这就迫切需要总结无产阶级斗争的实践经验,形成科学的革命理论,用以指导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这就成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3)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第一,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其矛盾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出了现实需要,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和实践基础。
        第二,这些客观条件只是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可能性,而这些可能性只有通过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才会变成现实。
       2马克思恩格斯革命理论活动的特点
        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始人,我们从他们的生平事业中可以看到,他们的革命理论活动具有以下特点:
        (1)他们始终同人民息息相通、命运与共,有为人类谋幸福、为无产阶级求解放的革命献身精神。
        (2)他们的革命精神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他们的全部科学研究都是同革命实践紧密联系的,是伟大的理论家和伟大的革命家。
        (3)他们不仅是伟大的革命家,而且是伟大的科学家,他们治学态度之严谨、勤奋毅力之惊人、涉及领域之广、造诣之深,为世界思想史所罕见。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成分,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把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发展
       1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这种发展,除了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实践的发展对自己创立的理论不断充实和完善外,其后首先是由列宁等马克思主义者在领导俄国革命中实现的。
        (1)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垄断阶段,资本主义各国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并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造成了社会主义革命可能胜利的历史条件。
        (2)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沙皇统治的俄国成为东西方矛盾的焦点和帝国主义统治体系中的最薄弱的环节。列宁深刻分析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历史条件的变化,认为随着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已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绝对规律,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论断。
        (3)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不失时机地领导俄国工人阶级和革命人民夺取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社会主义从理论开始变为现实,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
       2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1)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在长期奋斗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引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目标和宏伟蓝图而奋斗的根本指针。
        (2)《共产党宣言》发表160多年以来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作者: loadream    时间: 10-4-30 21:00
张老师又转战到FREE了......
作者: jeehoo    时间: 10-5-1 07:53
把整本书传上来啊
作者: 吴称玉    时间: 10-5-1 10:02
太好啦,支持。
作者: wuyusloop    时间: 10-5-1 17:0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peterzjf    时间: 10-5-3 14:33
原帖由 loadream 于 2010-4-30 21:00 发表
张老师又转战到FREE了......


我的location永远是我的书堆,那里才是我永恒的战场!
作者: peterzjf    时间: 10-5-3 14:36
原帖由 loadream 于 2010-4-30 21:00 发表
张老师又转战到FREE了......


恭喜你成为2010年全国第一个买到2011版黄皮书的人!
作者: peterzjf    时间: 10-5-3 14:40
原帖由 jeehoo 于 2010-5-1 07:53 发表
把整本书传上来啊


是这么想的。原来有人建议我做成pdf给大家下载,但我不会,到现在也还没学会……
这是从排版软件里导出的txt(只能导成这种格式),没有任何格式了,得重新添加各种字体和颜色和空格,所以现在每天整理一点儿,发上来。
作者: peterzjf    时间: 10-5-3 14:42
原帖由 wuyusloop 于 2010-5-1 17:02 发表
还在考虑中,还是想买红宝书,多谢多谢


红宝书要8月底才出。
如果你是文科生,有政治基础,我建议你等红宝书就成了。
如果你是理工科学生,政治基础不太好,我建议你先买这本看着,早下手为强,等红宝书出来后,从网上下一份新增知识点就成了。
作者: peterzjf    时间: 10-5-3 14:47
标题: 新书试读——第一部分第一章第二专题
第二专题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一,作为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提供了以总结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最新成就为依据的,关于整个物质世界的科学图景,从根本上揭示了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第二,作为科学的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与革命实践以及各门科学紧密联系,给予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锐利的思想武器。
        (2)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彻底而完备的唯物主义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为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提供了根本的理论基础。
        第一,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着重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规律,形成了科学的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
        第二,马克思恩格斯又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各国工人运动的斗争经验,提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指明了实现这一历史使命的方向和道路,阐明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以及无产阶级建党学说,从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1)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
        (2)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无产阶级革命和自身的解放同社会发展的规律、人类的彻底解放的必然趋势是完全一致的,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彻底解放自己。
        (3)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1)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而彻底的科学性是最根本的。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正是科学性的必然要求。
        (2)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表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与时俱进就是马克思主义根据实践的变化,尊重和遵循客观规律,不断超越前人和自己的认识过程。所以,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和运用规律,是与时俱进的根本要求。
        (3)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没有止境,认识和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坚持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使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这是与时俱进品质应有的内涵和社会前进的必然要求。

        四、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1)马克思恩格斯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运用唯物史观分析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发展和衰落的历史趋势,不仅得出资本主义社会必然为共产主义社会所代替的论断,而且指明了共产主义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力量和革命道路。
        (2)马克思主义崇高社会理想的确立,为无产阶级和人类的解放指明了奋斗的道路和前进方向,激励着全世界无产阶级团结起来,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3)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业,但又是十分艰巨的事业。我们要树立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为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而奋斗,与此同时,我们又要把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与各个不同阶段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奋斗目标结合起来,脚踏实地投身于现实的社会主义建设之中。

        五、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和方法
        以上所述的四个方面,包括了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内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是从整体上领会和把握马克思主义。
        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就是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政治立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并把握和顺应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必由之路,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用实际行动,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崇高理想而奋斗。为此:
        (1)要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
        第一,学习理论,武装头脑,努力在掌握理论的科学体系上下工夫,在掌握基本原理及其精神实质上下工夫,在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并用以指导实践上下工夫。
        第二,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这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
        第三,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不断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2)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
        第一,在思想上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第二,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辨别和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
        第三,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自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作者: peterzjf    时间: 10-5-6 17:30
标题: 新书试读——第一部分第二章第一专题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专题 物质世界和实践
一、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
1世界观和方法论
人类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形成了世界观和方法论。
(1)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2)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方法论同世界观是统一的。
(3)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2哲学基本问题
(1)哲学基本问题的提出。恩格斯总结哲学发展特别是近代哲学发展的历史事实,并吸取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有关思想,第一次明确提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
第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即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这是由哲学作为世界观的学问这一性质和特点所决定的:
第一,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不能回避的最基本问题,因而也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而必须回答的问题,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第二,思维和存在的问题是划分哲学中基本派别的依据。
第三,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是人类实际生活中的基本问题,它普遍存在于人类的实际生活中并决定着人们思想和行动的出发点与方向。
(4)马克思主义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原理为研究哲学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提供了一条基本的指导线索,为划分哲学中的基本派别确定了科学标准。
第一,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
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②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③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专门的哲学术语有着特定的含义和确定的标准,不能随意乱用,也不能另立标准,否则会造成混乱。
第二,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①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能被人所认识或不能被完全认识的,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第三,与哲学基本问题相一致,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①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②历史唯心主义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5)哲学除了回答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还要回答世界是怎样存在的问题,即世界上的事物是联系的还是孤立的,是发展的还是静止的。
第一,根据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不同的观点。
①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②形而上学则坚持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第二,只有既坚持唯物主义,又坚持辩证法,才能全面地认识世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只有达到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内在统一,才能有科学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和科学的彻底的辩证法。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其关键就在于,它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正确地解决了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即人与世界的关系,从而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

二、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一)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1唯物主义三种形态关于物质范畴的认识

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哲学关于世界本原和统一性的最高抽象,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对“物质”认识的深度和广度是区分唯物主义三种形态的重要依据。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依据对自然现象的笼统直观,把物质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实物。这是一种天才的猜测,但缺乏科学依据,过于简单化。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根据当时自然科学关于原子是物质最小单位的认识,把物质归结为原子,认为原子的属性就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共同属性。这种概括虽然有了一定的科学依据,但混淆了自然科学物质结构概念同哲学物质范畴的区别,经不起自然科学发展的检验,也经不起唯心主义的进攻,尤其是不能说明社会生活的物质性。
(3)现代辩证唯物主义从无限多样的物质现象中抽象出共同的本质,从哲学上作了最高概括,指出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本质规定。
2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物质范畴的论述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的基本内容集中体现在恩格斯和列宁的下列论述中。
(1)早在 19世纪 80年代,恩格斯在总结当时哲学和自然科学发展成果时就指出:“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这就是说,物质这个名词是一种简称,“我们就用这种简称把感官可感知的许多不同的事物依照其共同的属性概括起来”。这样就明确指出了哲学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关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的概念之间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2)20世纪初,列宁对物质概念作了全面的科学的规定:“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3)列宁是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上来把握物质的。物质范畴是对物质世界多样性和统一性所作的最高的哲学概括。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3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的理论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
(1)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从与意识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去把握物质、规定物质,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世界本质的观点的根本特点。列宁对物质作出了最本质的规定,指明了物质对于意识的独立性、根源性,意识对于物质的依赖性、派生性。因为意识不过是物质的反映,而反映者是不能同被反映者相脱离的,意识不可能成为世界的另一种本原。
(2)坚持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物质这一客观存在是可以认识的对象。世界上只存在尚未认识的东西,不存在不可认识的东西。未知世界与已知世界都是客观存在的,它们的存在都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人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认识将会不断扩展和深化。
(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主张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既肯定了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联系,又把它们区别开来,从而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把实践纳入对物质的理解,既把物质范畴拓展到社会历史领域,又深化了对自然物质的理解,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二)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1意识的科学内涵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2意识的起源
(1)意识从其起源来看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作为一种反映形式,它的形成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由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最终发展为人类的意识。
(2)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的产物。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在人们的劳动和交往中形成的语言促进了意识的发展。
3意识的本质
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1)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
(2)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表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三)物质和运动及其存在形式
1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
(1)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恩格斯说:“运动,就它被理解为存在方式,被理解为物质的固有属性这一最一般的意义来说,囊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变动起直到思维。”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2)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首先,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
其次,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2运动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暂时的静止,静止是相对的。
(1)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
(2)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
(3)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只有把握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才能正确理解物质世界及其运动形式的多样性,才能理解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可能性。
3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物质运动与时间和空间的不可分割证明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
(1)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
(2)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没有离开物质运动的“纯粹”时间和空间,也没有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而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
(3)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四)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关于人类是否具有物质性的争论
(1)人类社会是否具有物质性,这个问题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长期没有得到正确的解决。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都不理解人的实践活动本身是一种客观存在,不理解物质生产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把历史过程看成是人的主观意志的产物,因而得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错误结论。
(2)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实践的客观实在性,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正确解决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从而使得社会历史现象得到了唯物主义的解释。
2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
(1)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人和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在人类社会产生以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还要以自然界为基础。离开了自然界,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便无法进行,脱离一定的自然环境的社会是不可能存在的。
(2)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的活动。仅仅停留在意识或思想的范围内,人类是无法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
(3)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是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关系。
(五)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综上所述,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世界,其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1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内容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本质问题的一个基本原理。这一原理的内容包括:
(1)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
(2)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而不是某种“始基”的物体。
(3)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说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包括意识现象,归根到底都是物质的表现形态或物质的属性和存在形式;世界上的一切发展、变化和过程都是物质运动的具体表现,其原因在物质世界自身。正如列宁所说:“除了运动的物质以外,世界上什么也没有。”
2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理论意义在于,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系列原理和原则都是以此为根据和前提的,从而成为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世界观。
(2)实践意义在于,它是我们从事一切工作的立足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
世界是按其固有规律在时空中永恒运动的统一的物质世界,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和任何条件下从事任何工作,都要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世界,坚定不移地从物质世界及其运动规律出发,也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是从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中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

三、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了哲学史上关于实践概念的合理因素,正确地阐明了实践的本质及其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作用,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这一实践观不仅揭示了自然界和社会的物质统一性,而且阐明了实践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根本地位,这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的基础。
1实践的本质含义、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1)实践的本质含义和基本特征
第一,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构成实践活动的诸要素,即实践的主体(人)、实践的对象(客体)和实践的手段(工具等),都是可感知的客观实在,实践活动本身及其结果也是外在于人们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实践的水平、广度、深度和发展过程,都受着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客观规律的支配。所以,实践是区别于人的意识活动的客观物质活动。
第二,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人的自觉能动性。人具有理性思维,所从事的是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的有目的、有意识地改造世界的活动,只有这种人的自觉的、能动的活动才具有真正的实践的意义。
第三,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不是孤立的个人的活动,而是社会活动,并受着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
(2)实践的基本形式
第一,生产劳动实践,
也就是处理人和自然之间关系的活动,即物质生产活动。这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实践活动的根本前提。
第二,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即人们的社会交往以及组织、管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活动,在阶级社会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的实践。
第三,科学实验,它是从生产实践中分化出来的,是专门为了认识世界而进行的探索性和准备性活动。此外,艺术和教育活动也与科学实验一样,属于以生产精神文化产品为直接目的的精神文化创造实践。
上述各种形式的实践都内在地包含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意识的关系,包含着物质变换、活动交换和观念的转换。
2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实践的本质、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决定了实践在人类生活中具有基础和根本地位,实践构成了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
(1)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
作为实践主体的人并非是纯粹生物学意义上的人,而是社会的人。劳动实践不仅创造了人,形成了人类特有的本质,而且只有在实践中,人类的本质力量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和确证。
(2)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人不仅在实践活动中把自己从自然界中提升出来,使自然界成为自己的对象,而且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人发展着多方面的社会需要,也就有了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人的一切社会关系都是在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实践创造出了人之为人的一切特征,决定着人的本质的社会性。
(3)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实践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并把人的目的、理想、知识、能力等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观实在,创造出一个属人的对象世界。这种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便构成了人的物质生活本身,人在改造世界的同时也在改造着人类自身。
总之,实践是人类不同于动物的特殊生命形式,即它是社会生命的特殊运动形式,是人类的存在方式。
3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分化与统一
(1)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区分。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物质世界出现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区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存在的两种不同形态。
第一,自然界是指独立于人的活动或未被纳入人的活动范围内的客观世界,其运动变化是自发的。
第二,人类社会是人们在特定的物质资料生产基础上相互交往、共同活动形成的各种关系的有机系统。它是在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上随着人类的产生而出现的。人类社会与人的活动不可分离,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是人的对象世界。
(2)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具有客观实在性,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第一,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前提,是构成人类社会客观现实性的自然基础。
第二,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了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又反过来影响

作者: peterzjf    时间: 10-5-6 17:40
标题: 新书试读——第一部分第二章第二专题
第二专题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总特征。

(一)事物的普遍联系
1联系的内涵
(1)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2)辩证联系是以事物之间的区别为前提的,相互区别的事物又通过联系而相互过渡。辩证法要求在区别中看到联系,在联系中看到区别。
2联系的特点
(1)联系具有客观性。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每一种事物都是和其他事物联系着而存在的,这是一切事物的客观本性。
坚持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联系中去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用主观臆想的联系代替事物本身的真实的联系是典型的唯心主义。
离开事物的真实联系,抓住事物的表面相似之处,主观任意地乱联系,是诡辩论的一个重要特征。坚持联系的客观性,就是在联系的观点上坚持了唯物论。
(2)联系具有普遍性。事物联系的普遍性有三层含义:
第一,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即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
第二,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
第三,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一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联系中的一个成分或环节,并通过它表现出联系的普遍性。
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来实现的。所谓中介就是事物相互联系的媒介、环节或桥梁。世界的普遍联系是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内在体现。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证明,不论是物理领域、化学领域、生物领域,还是社会领域和人的思维领域,以及各个领域之间,联系是普遍存在的。
(3)联系具有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是多样的,因而事物的联系也是多样的。事物联系的主要方式有: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等。不同的联系构成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存在状态和发展趋势。
3联系与系统
(1)联系的普遍性造成了事物普遍地以系统的形态存在着。所谓系统就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稳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2)系统具有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和开放性。
4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1)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的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2)当代中国正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就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坚持统筹兼顾,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和持续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之间的相互联系日趋紧密,这就要求我们树立世界眼光,顺应世界潮流,把握世界发展进程中诸方面的相互联系,抓住机遇,努力发展自己。
(二)事物的永恒发展
1联系与运动、变化和发展
(1)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着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2)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使事物原有的状态或性质发生程度不同的变化,概括一切形式的变化就是运动,运动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发展。
2发展的实质
(1)发展是前进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2)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这是因为:
第一,就新生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
新事物有新的结构和功能,它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旧事物的各种要素和功能已不适应环境和客观条件的变化。
第二,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它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仍然适合新的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这两方面也就是新事物在本质上优越于旧事物,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所在。
第三,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事物是社会上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人们创造性活动的产物,它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因而必然战胜旧事物。
3发展的过程性
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一切事物只有经过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
(1)所谓过程是指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中的一切现象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作为过程而发展的。
(2)恩格斯指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
(3)事物发展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事物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和空间上的广延性的交替;从内容上看,是事物在运动形式、形态、结构、功能和关系上的更新。
(4)唯物辩证法过程论的意义。
第一,坚持事物发展是过程的思想,就要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把一切事物如实地看做是变化、发展的过程,既要了解它们的过去、观察它们的现在,又要预见它们的未来。
第二,在今天,科学地认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历史过程、历史阶段、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对我们坚定信念、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一)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中的实质和核心
1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唯物辩证法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包括一系列的基本规律和范畴,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中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
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第三,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它是对事物辩证认识的实质。
第四,是否承认对立统一学说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实质。
2对立统一规律的内涵
(1)对立统一规律又称矛盾规律,矛盾是辩证法的核心概念。矛盾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或事物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及其关系。简言之,矛盾即对立统一。
(2)要区分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
首先,逻辑矛盾是指人们思维过程中由于违反形式逻辑规则所造成的自相矛盾。
其次,辩证矛盾则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对立统一关系。列宁说:“辩证法就是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中的矛盾。”
(二)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内涵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
(1)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首先,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其次,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斗争性是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矛盾斗争性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
首先,不同的矛盾具有不同的斗争形式,同一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斗争形式也不同。
其次,不能把斗争性归结为一种形式,也不能把斗争形式的改变误认为斗争的消失。
最后,对于多种多样的斗争形式,可以区分为对抗性和非对抗性两种基本形式。
2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的意义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分析和解决矛盾时,必须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这是辩证认识的实质所在。
(2)形而上学割裂了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在它看出有差别的地方就看不见统一,在它看见统一的地方就看不出差别”。这种只见对立、不见同一或者只见同一、不见对立的观点往往造成思想上的绝对化和片面性。
(3)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制约的原理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有力工具,它是党制定战略策略的理论基础,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方法。
(三)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
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不仅揭示了事物联系的实在内容,而且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
(2)所谓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就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又斗争、又同一,由此推动事物的发展,或者说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着事物的发展。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1)矛盾的同一性在推动事物发展中发挥作用的主要表现:
第一,由于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条件,矛盾双方可以利用对方的发展使自己获得发展。
第二,由于矛盾双方相互包含,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第三,由于矛盾双方彼此相通,矛盾双方可以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并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
(2)矛盾的斗争性在推动事物发展发挥作用的主要表现:
第一,斗争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造成事物的量变。
第二,斗争促使矛盾双方地位或性质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不能孤立地起作用,它们对事物发展的作用只有在两者的结合中才能实现,矛盾推动事物发展是同一性和斗争性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在不同的条件下,二者所处的地位会有所不同,在一定条件下,矛盾的斗争性可能处于主要的方面,而在另外的条件下,矛盾的同一性又可能处于主要的方面。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推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的哲学意义
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对于我们自觉地利用矛盾的这两种力量推动事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它说明事物的发展不仅表现为“相反相成”,而且表现为“相辅相成”。
(2)它还说明和谐作为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但和谐并不意味着矛盾的绝对同一。
第一,和谐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只有在矛盾双方处于平衡、协调、合作的情况下,事物才展现出和谐状态。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都是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实现的。
第二,事物是多样性的统一。和谐的本质就在于协调事物内部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促进最有利于事物发展的状态。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
4事物发展中的内因和外因
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说明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在事物的外部,而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1)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因。内因即内部矛盾是事物存在的基础,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本质,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它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所以它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2)外因是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它能够加速或延缓甚至暂时改变事物发展的进程,但它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它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
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对于我们分析问题和指导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我国实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方针的重要哲学基础。
(四)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
(1)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所谓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科学和科学发展的历史证明,一切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矛盾是事物的普遍本质,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矛盾不仅存在于自然界,也存在于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中,人的思维中的矛盾是客观世界矛盾的反映。只要我们从事物的内部,从联系和运动中看事物,就会发现矛盾。“运动本身就是矛盾”。
(2)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矛盾的特殊性具体表现为三种情形:
第一,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第二,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
第三,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2矛盾特殊性的作用、性质和地位
(1)矛盾特殊性的作用。在现实生活中,比较复杂的事物都是由诸多矛盾构成的系统,都包含着自身特殊的矛盾,从而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
首先,从横向讲,机械、物理、化学、生物、社会各种运动形式相互区别,都是由各自的特殊矛盾规定的。
其次,从纵向讲,一个系统的矛盾的展开和逐步解决都要经历或长或短的过程和阶段,都有其特殊矛盾。
(2)矛盾的性质和地位。在矛盾群中又存在着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首先,根本矛盾贯穿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规定着事物的性质。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其次,非根本矛盾、次要矛盾是处于服从地位的矛盾。
最后,在每一对矛盾中又有矛盾的主要方面与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3)由于矛盾的性质、地位以及条件的复杂性,矛盾解决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

第一,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
第二,矛盾双方同归于尽。
第三,矛盾双方形成协同运动的新形式。
第四,矛盾双方融合成一个新事物。
3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哲学意义
(1)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一切科学认识的首要前提。科学都是研究事物矛盾的,科学每前进一步都是以揭露和认识新矛盾为内容的。矛盾分析方法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包含矛盾的,因而对任何事物都是可以分析也是应该分析的,所谓分析就是分析事物的矛盾。
(2)分析矛盾特殊性的意义就在于,它既是科学地认识事物的基础,又是正确地解决矛盾的关键。只有如实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认清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才能采取正确的方针和办法去解决矛盾。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所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1)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2)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不懂得它,就不能真正掌握唯物辩证法。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既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人的认识的一般规律就是由认识个别上升到认识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的辩证发展过程。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未来人类社会的变化将更加剧烈而深刻,新情况、新问题也会层出不穷。掌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实际和时代发展相结合,与时俱进,不断开拓新境界,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三、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肯定和否定
(一)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1事物存在的质、量、度
事物发展的过程,经由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
(1)质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它事物的规定性。事物质的规定性是由事物内部矛盾的特殊性所决定的。事物的质是通过属性表现出来的,属性是一物和他物在相互联系中表现出来的质。
(2)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
(3)质和量的统一为度。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范围、幅度和限度。
它的极限叫关节点,超出了关节点,事物就形成了新的质量统一。
2认识质、量、度的意义
(1)认识质是认识和实践的起点和基础。只有认识质,才能区别事物。区别是制定政策的基础,没有区别就没有政策。
(2)认识事物的量是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只有认识量,才能更深刻地把握质。马克思认为,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只有正确了解事物的量,才能正确估计事物在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因为同质的事物由于数量不同,在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往往不同。做任何事情,既要有质的要求,又要有量的要求,做到心中有数。
(3)认识度才能确切地把握事物的质,不致混淆不同的事物;认识度才能为实践活动提供正确的准则即适度原则,防止“过”或“不及”。当然,也不能把“度”绝对化。
3事物的量变和质变
由于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因而事物的变化表现为量变和质变两种运动状态。
(1)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的不显著的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2)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3)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是量变,超出度的变化是质变。
4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3)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4)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5质量互变规律的原理对于革命和建设工作的方法论意义
(1)它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这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事物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及其转化所体现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表明事物的发展过程既有历史的联系,又有不同的历史阶段。这一原理是我们党的不断革命论与革命发展阶段论相统一、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相统一的哲学依据。
(2)它是我们分析社会发展形式的基本理论工具,对于我们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具有指导意义。像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发展一样,社会的发展也有量变、部分质变和质变等基本形式,与此相适应,稳定、改革和革命都是实现社会发展的必要环节。社会主义社会要获得发展,必须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进行改革,发展是目的,改革是动力,稳定是前提。
(3)它是指导我们从事一切实践活动的重要思想原则。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要把远大的理想目标和科学的求实精神结合起来,把敢想、敢闯的革命精神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结合起来,既反对因循守旧、止步不前,又反对急躁、陷于空想。
(二)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与否定及其相互转化
1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与否定
事物内部都存在着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
(1)肯定因素是维持现存事物存在的因素。
(2)否定因素是促使现存事物灭亡的因素。
2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
(1)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
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
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
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2)与辩证否定观相对立的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基本内容。
第一,否定是外在的否定,主观任意的否定。
第二,否定是绝对的否定,是不包含肯定的否定,这就既割断了事物的联系,又使发展中断。它的信条是:“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话。”
(3)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就要对一切事物采取科学的分析态度,要同时看到事物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在肯定中看到否定,在否定中看到肯定,不能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
第一,对待古代文化遗产,
要批判地继承,“古为今用”,“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第二,对待外国东西,要有选择地吸收,“洋为中用”,既不能一概拒绝,也不能全盘照搬。
第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大胆地吸取人类社会包括资本主义社会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同时对其腐朽的东西给予坚决的批判。
3辩证否定的三个阶段
(1)事物的辩证发展经过第一次否定,使矛盾得到初步解决。而处于否定阶段的事物仍然具有片面性,还要经过再次否定,即否定之否定,实现对立面的统一,使矛盾得到解决。
(2)事物的辩证发展就是经过两次否定,出现三个阶段即“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形成一个周期。其中否定之否定阶段仿佛是向原来出发点的“回复”,但这是在更高阶段的“回复”,是“扬弃”的结果。事物的这种否定之否定过程:
第一,从内容上看,是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
第二,从形式上看,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方向是前进上升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前进性体现在:每一次否定都是质变,都把事物推到新阶段;每一周期都是开放的,不存在不被否定的终点。曲折性体现在回复性上,其中有暂时的停顿或倒退,但是经过曲折终将为事物的发展开辟道路。
4辩证否定观的方法论意义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这一原理对于人们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和前进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由于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我们就不能奢望什么事情都是径情直遂、一帆风顺的,要善于洞察事物发展中的各种可能性,充分估计其困难和曲折,经得起困难和挫折的考验,坚定信心,知难而上,开辟前进的道路。

四、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通过一系列基本环节实现的,对于这些基本环节的逻辑反映就是辩证法学说的基本范畴。这些基本范畴从不同方面反映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1原因和结果
(1)原因和结果是揭示事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关系范畴。客观世界到处都存在着引起与被引起的普遍联系,辩证法把这种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称为因果关系。其中,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叫原因,而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叫结果。
(2)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辩证的:
第一,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第二,原因和结果相互作用,原因产生结果,结果反过来影响原因,互为因果。
第三,原因和结果互相渗透,结果存在于原因之中,原因表现在结果之中。
第四,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复杂多样的,有一因多果、同因异果、一果多因、异因同果、多因多果、复合因果。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是自觉的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
(3)“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辩证地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分析存在和发展的不同原因及其不同结果,可以增强人们活动的自觉性、预测性和调控性。
2必然性和偶然性
(1)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客观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的不同趋势的范畴。
第一,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发生、确定不移的趋势。
第二,偶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并非确定发生的,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
(2)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的,它们之间的区别表现在:
第一,它们产生和形成的原因不同,
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偶然性产生于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
第二,它们的表现形式不同,必然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比较稳定、时空上比较确定,是同类事物普遍具有的发展趋势,偶然性则是不稳定的、暂时的、不确定的,是事物发展中的个别表现。
第三,它们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必然性在事物发展中居于支配地位,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偶然性居于从属地位,对发展的必然过程起促进或延缓作用,使发展的确定趋势带有一定的特点和偏差。
(3)必然性和偶然性是统一的,它们之间的联系表现在:
第一,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
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
第二,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受必然性的支配,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
第三,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4)唯物辩证法关于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重视事物发展的必然性,把握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又要善于从偶然中发现必然,把握有利于事物发展的机遇。
3可能性和现实性
(1)可能性和现实性是揭示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相互关系的范畴。
第一,可能性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潜在的东西,是包含在事物中并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第二,现实性是指已经产生出来的有内在根据、合乎必然性的存在。
(2)把握事物的可能性,要注意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现实的可能性和抽象(非现实)的可能性、好的可能性和坏的可能性。
(3)现实性和可能性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没有现实就没有可能,反过来,没有可能就没有现实,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4)把握这一对范畴的方法论意义,要求人们立足现实,展望未来,注意分析事物发展的各种可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应对不利情况的准备,争取实现好的可能。
4现象和本质
(1)现象和本质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外部表现和内部联系相互关系的范畴。
(2)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的,它们之间的区别表现在:
第一,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人们可通过感官感知,本质则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根本性质,只有靠人的理性思维才能把握。
第二,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而本质是一般的、共同的。
第三,现象是多变的,本质则是相对稳定的。
第四,现象是生动、丰富的,本质是比较深刻、单纯的。
(3)现象和本质是统一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具体表现在:
第一,任何本质都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没有不表现为现象的本质。
第二,任何现象都从一定的方面表现着本质,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即使假象也是本质的表现。假象是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的现象。
(4)现象有真象和假象之分,假象与错觉不是一回事。
第一,错觉是由人的感觉上的错误造成的,属于主观的范畴。
第二,假象则是客观存在的种种条件造成的,它是现象的一种,属于客观的范畴。
(5)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表明:
第一,正是因为现象和本质是统一的,所以我们能够通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第二,同时由于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的,又要求人们不能停留于现象而必须透过现象揭示本质。
第三,人们正是通过对事物现象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才不断深化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第四,透过现象发现本质是科学研究的任务,因为“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会直接合而为一,一切科学都成为多余的了”。
5内容和形式
(1)内容和形式是揭示事物内在要素同这些要素的结构和表现方式的关系范畴。
第一,内容是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是事物存在的基础。
第二,形式是内容诸要素相互结合的结构和表现方式。
(2)内容和形式是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
第一,任何事物的内容都有一定的形式,任何形式也都有一定的内容,没有无内容的空洞的形式,也没有无形式的纯粹的内容。
第二,事物的内容是无限丰富的,事物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3)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当形式适合内容时,对内容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当形式不适合内容时,对内容的发展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
(4)把握内容和形式这对范畴,需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
第一,要重视内容,根据内容的需要决定形式的取舍、改造和创新。
第二,要善于运用形式,发挥其积极作用,利用和创造必要的形式,适时地抛弃与内容不相适应的形式。

五、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唯物辩证法全面而科学地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形式和过程,从各个方面真实地反映了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恩格斯说,唯物主义辩证法“多年来已成为我们最好的工具和最锐利的武器”。
1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及其关系
(1)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即客观事物以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形式呈现出的各种物质形态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律。
(2)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即以概念作为思维细胞的辩证思维运动和发展的规律。
(3)唯物辩证法既包括客观辩证法也包括主观辩证法,体现了唯物主义、辩证法、认识论的统一。
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所谓的客观辩证法是在整个自然界中起支配作用的,而所谓的主观辩证法,即辩证的思维,不过是在自然界中到处发生作用的、对立中的运动的反映。”从本质上说,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因此,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但在表现形式上则是不同的。
第一,客观辩证法采取外部必然性的形式,离开人的意识、思维而独立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第二,主观辩证法则采取观念的、逻辑的形式,是同人类思维的自觉活动相联系的,是以概念为基础的辩证思维规律,可以简要地把主观辩证法称为概念辩证法。
2唯物辩证法的方法与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的关系
(1)唯物辩证法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根本的观点和方法。无论是对自然、社会、思维这三大领域的矛盾运动规律的宏观把握,还是对实际工作中错综复杂的矛盾的细微分析,唯物辩证法都有普遍的方法论意义。正因为如此,毛泽东十分赞赏邓小平的名言:“照辩证法办事”。
(2)唯物辩证法的方法同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是一致的。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运用于思维和工作中就转化为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3)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矛盾分析法居于核心的地位,是根本的认识方法。矛盾分析法的重要作用,是由对立统一规律在辩证法中的地位决定的。矛盾分析法包含着广泛而深刻的内容,诸如分析矛盾特殊性的方法,“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抓关键、看主流的方法,在对立中把握同一与在同一中把握对立的方法,批判与继承相统一的方法等,都是矛盾分析法的具体体现。
此外,上述唯物辩证法的各对基本范畴,都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都可以也应该应用到我们的想问题和办事情中去,化为我们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六、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和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一)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辩证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进行理性思维的方法,主要有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从抽象上升到具体、逻辑和历史相一致等方法。其中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是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所共有的方法,而从抽象上升到具体、逻辑和历史相一致则是辩证思维所特有的方法。
1归纳和演绎
(1)归纳与演绎是最初的也是最基本的思维方法。归纳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方法,即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原理。演绎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方法,即从一般原理推论出个别结论。归纳和演绎的客观基础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个性和共性、特殊和普遍的关系。
(2)归纳和演绎是方向相反的两种思维方法,但两者又是互相依赖、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
第一,归纳是演绎的基础,作为演绎出发点的一般原理往往是归纳得来的。
第二,演绎是归纳的前提,它为归纳提供理论指导和论证。
(3)在实际的思维过程中,归纳和演绎是相互补充、交替使用的。
第一,归纳虽然能概括出同类事物的共性,但不能区分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所得结论还不是充分可靠的,要由演绎来补充和修正。
第二,演绎所依据的前提是事物的共性,但共性只大致地包含个性,个性也不能完全地进入共性,从共性出发不能揭示个别事物的多方面的属性。
可见,归纳和演绎都具有局限性,需要借助更为深刻的其他思维方法。
2分析与综合
(1)分析与综合是一种更为深刻的思维方法。分析是在思维过程中把认识的对象分解为不同的组成部分、方面、特性等,对它们分别加以研究,认识事物的各个方向,从中找出基础的部分、本质的方面。综合则是把分解出来的不同部分、方面按其客观的次序、结构组成一个整体、从而达到对事物整体的认识。分析与综合的客观基础是事物整体与部分、系统与要素之间的关系。
(2)分析和综合是两种相反的思维方法,但它们又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相互促进的。
第一,分析是综合的基础,没有分析就没有综合。
第二,综合是分析的完成,离开了综合就没有科学的分析。
(3)分析与综合的统一是矛盾分析法在思维领域中的具体运用。
3抽象与具体
(1)抽象与具体是辩证思维的高级形式。抽象是对客观事物某一方面本质的概括或规定。思维具体或理性具体是在抽象的基础上形成的综合,它不同于感性具体。
第一,感性具体只是感官直接感觉到的具体。
第二,理性具体则是在感性具体基础上经过思维的分析与综合,达到对事物多方面属性或本质的把握。所以,人对事物的认识经历着从(感性)具体到抽象和从抽象到(理性)具体的过程。
(2)对辩证思维而言,重要的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这是一个以抽象为逻辑起点,通过各种形式的逻辑中介,达到以思维具体为逻辑终点的运行过程。马克思的《资本沦》是成功地运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方法的杰出典范。
4逻辑与历史相统一
(1)抽象与具体的方法同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又有内在关联。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同时就是以逻辑必然性再现对象的历史发展的过程,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内在要求。
第一,逻辑指的是理性思维或抽象思维,它以理论的形态反映客观事物的规律性。
第二,历史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指客观现实的历史发展过程,二是指人类认识的历史发展过程。
(2)真正科学的认识是现实历史发展的反映,要求思维的逻辑与历史的进程相一致。
第一,历史是逻辑的基础和内容,逻辑是历史在理论上的再现,是“修正过”的历史。
第二,逻辑和历史的一致是辩证思维的一个根本原则。
(二)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恩格斯说:“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现代科学研究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相统一的时代特征,使辩证思维与科学研究的相互依赖性更加密切。
1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思维方法的关系
(1)辩证思维方法是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方法论前提。
第一,辩证思维的基本精神渗透在现代科学研究方法之中,广泛作用于现代科学研究,以致离开辩证思维方法,科学研究就寸步难行。
第二,辩证思维方法不仅是实现经验知识同科学理论转化的必要工具,而且已成为沟通跨学科研究的必要桥梁。
第三,辩证思维方法为科学创新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动力,推动科研工作者以动态和发展的眼光去解决科学认识活动中的新问题,不断开拓创新。
(2)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丰富和深化了辩证思维方法。
第一,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及其成果丰富和深化了辩证思维方法,从各个方面充实了辩证思维中的世界图景。
第二,现代科学思维以其特有的方式证实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的观点,并进一步促使辩证思维方法具体化、精确化。
2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及其作用
(1)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是一个巨大的方法群,包括控制方法、信息方法、系统方法、结构—功能方法、模型化方法和理想化方法等,这些方法都丰富和深化了辩证思维及其方法。
(2)当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哲学思维和科学思维的相互结合日益重要,我们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把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有机地统一起来,更加自觉地运用辩证思维方法指导科学研究。

作者: lingxiangkeke    时间: 10-5-10 23:5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peterzjf    时间: 10-5-11 20:16
标题: 新书试读——第一部分第二章第三专题
第三专题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一、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
1规律及其客观性
(1)事物的联系和运动构成规律。规律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规律这一范畴揭示的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第一,规律是本质的联系。任何规律都是事物的内在根据和本质联系。规律同本质是同等程度的范畴,规律是本质的或本质之间的联系。
第二,规律是必然的联系。任何规律都是事物必定如此、确定不移的趋势。规律性与必然性也是同等程度的范畴,事物发展的规律性也就是事物发展的必然性。
第三,规律是稳定的联系。任何规律都是同类现象背后的共性,是丰富多彩的现象背后的稳定联系。规律的稳定性也就是它的重复性。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某种合乎规律的现象就会重复出现。
(2)规律是客观的。
第一,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它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相反,人的意识及其指导下的实践却要受规律的支配。不管人们是否认识到,承认不承认,规律都客观存在着,并以一定的方式起作用。
第二,规律的客观性表明,人们不能藐视规律,更不能创造和消灭规律。人在客观规律面前又不是完全消极被动无所作为的。
(3)认识规律客观性的哲学意义。

首先,人们在实践中可以认识或发现规律,并利用这种合规律的认识指导实践,达到改造世界、为人类谋利的目的。人们还可以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使事物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其次, 既要反对藐视规律的主观随意性和经验主义,又要反对在规律面前无所作为的思想。在这里,理论思维是十分重要的,正确的理论思维能使人们增强驾驭规律的能力,错误的思维会走向真理的反面。
2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
(1)自然规律是自然现象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社会生活过程诸现象间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之间的联系表现在:

第一,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
第二,人不能任意改变、创造或消灭自然规律,但人可以改造自然,有目的地调控自然界的实物、能量和信息过程,使各种客观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利于人的变化或保持有利于人的稳定性。
(3)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之间的区别表现在:
第一,自然规律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社会规律则是通过抱有一定目的和意图的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
第二,自然规律只要具备了同样的客观物质条件就可以以完全相同的形式反复出现,社会规律则是历史的,在不同的社会、国家、民族以及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4)在社会规律中,既存在客观制约主观的关系,又存在着主观制约客观的关系。这就使认识社会规律比认识自然规律困难得多。
第一,社会矛盾的成熟程度以及人们认识的局限性和阶级的局限性也影响着人们对社会规律的认识。
第二,人们对社会规律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往往要经过反复实践、反复探索,才能达到正确的认识。

二、意识的能动作用
1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主要表现在:
(1)意识反映世界具有自觉性、目的性和计划性。
(2)意识不仅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反映现存事物,而且能追溯过去、推测未来,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具有能动创造性。
(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意识可能通过“思维操作”实现对客观事物的超前的、观念的改造,指导并通过实践把理想变成现实,从而改变、创造世界。这就是列宁所说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
(4)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2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正确理解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要用唯物的、辩证的观点去思考和把握。
(1)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第一,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
列宁指出,外部世界、自然界的规律乃是人的有目的活动的基础,人们只有在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才能达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
第二,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越深刻、越正确,就越能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不顾规律和违背规律,只能把事情办糟。
(2)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对自然和社会的改造,人的需要、利益是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自觉能动性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我们要把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统一起来,把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3)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
3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根据上述原理,人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只有从客观实际出发,如实反映客观规律(以及思维所固有的规律)的认识,才是正确的认识;只有在正确认识指导下,符合客观规律的行动,才是正确的行动,才能实现人们设想的目的。
(2)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
第一,人的意识是一种精神的力量,要使它得到实现,变为现实的物质力量,必须通过物质的活动——实践才能达到。
第二,意识通过实践反作用于物质的过程,也就是意识自身的“物化”过程。
第三,人的意识正是通过实践而能动地认识世界,又通过实践而能动地改造世界。
(3)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4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
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是同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统一原理相关联的问题。
(1)所谓社会历史趋向属于历史决定论的内容,讲的是社会历史规律的决定作用。主体选择讲的是历史主体在社会发展中的能动性和选择性。
(2)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规定了人们的活动要受客观规律的制约,而规律作为一种必然趋势是由多种可能性构成的“可能性空间”,哪种可能性能够实现,取决于主体的自觉选择。
主体选择就是在既定的历史条件下对社会生活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的方向、目标、方式的选择。
(3)社会生活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性是主体选择的客观前提,主体的利益和需要是选择的内在根据。主体的能动性就体现在选择什么和怎样选择之中。选择的方向、目标和方式是否正确只能由实践来检验。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之所以强调社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正是为了实现主体的正确选择。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面临着层次不等、大小不一的各种选择,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先后走过了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之路以及当前正在走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之路。这是既合乎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又符合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内在需要的正确选择。

作者: lisa123168    时间: 10-5-12 16:5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lisa123168    时间: 10-5-17 14:3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peterzjf    时间: 10-5-24 10:23
第三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一专题 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为了正确理解认识的基础和来源,必须首先考察人类的实践活动。
1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客体与中介
(1)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第一,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第二,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第三,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2)实践活动就是一个以主体、中介和客体为基本骨架的动态的发展系统。
2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及相互作用的过程
(1)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仅仅是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而且也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也是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所谓认识过程,就是主体在改造客体的实践中能动地反映客体的过程。
(2)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在实践过程中,主体一方面受到客体的限定和制约,另一方面又能不断地发展自己的能力和需求,以自觉能动的活动不断打破客体的限定,超越现实客体,从而使主体和客体同时得到改造、发展与完善。
(3)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环节:
第一,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
第二,实践主体按照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借助一定手段实际地作用于客体,把实践方案变为实际的实践活动。
第三,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
总之,实践活动过程在主体的自觉意识支配下,既能动地变革着客观世界,也能动地改造着主观世界。
3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首先,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人成为认识主体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人改造客观世界活动的需要;客观存在的事物也是由于实践的需要,作为实践改造的对象,才逐一地成为认识的客体。人类的认识活动总是为各个时代社会实践的特定需要服务的,科学研究的任务、科学工作的课题是由实践的需要提出的,并且围绕着人类实践需要这个中心来展开。
其次,实践还为认识的形成提供了可能,并把这种可能变为现实,实践把主体和客体直接地、现实地联结起来,使主体能从客体中获得真实可靠的信息。客观事物只是由于实践的中介才转化为主体的认识对象和认识内容。不仅如此,主体用于加工客体信息的各种思维模式,也是来源于实践。实践作为一种客观物质活动,是按照一定规律进行的,这种合规律的活动,久而久之,会在人们头脑中积淀下来,形成各种模式,如逻辑格式等。列宁说:“人的实践经过亿万次的重复,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式固定下来。这些式正是(而且只是),由于亿万次的重复才有先入之见的巩固性和公理的性质。”
对于认识来源于实践,不能作狭隘的简单化的理解。
首先,认识来源于实践并不否定人的大脑和感官在生理素质上的差异对认识的影响。
但是人的生理素质只是人们进行实践和认识的一种物质条件,并不是人们的实践和认识本身。它对于形成人们在认识和才能上的差别并不起决定性的作用,造成人们认识和才能差别的决定性原因是后天的社会实践。马克思曾引用亚当·斯密的话说明这个问题:“他清楚地看到:‘个人之间天赋才能的差异,实际上远没有我们所设想的那么大,这些十分不同的、看来是使从事各种职业的成年人彼此有所区别的才赋,与其说是分工的原因,不如说是分工的结果。’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
其次,认识来源于实践并不否认学习间接经验的重要性。由于具体的主体的生命和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亲身实践,而且理论或认识本身也具有历史的继承性,所以主体可以也应该通过读书或传授等方法来获取间接经验,这是发展人类认识的必要途径,它的意义充分体现在牛顿的一句名言中:“假若我能比别人瞭望得略为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但是间接经验归根到底也是来源于前人或他人的实践,而且人们接受间接经验也要或多或少地以某种直接经验为基础,只有把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结合起来,才能有比较完全的知识。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首先,实践的发展不断地提出认识的新课题,推动着认识向前发展。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其次,实践为认识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
第一,实践的发展不断揭示客观世界的越来越多的特性,为解决认识上的新课题积累越来越丰富的经验材料。
第二,实践提供日益完备的物质手段,不断强化主体的认识能力。
最后,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主体的认识能力。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
(3)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人用自己的思维模式在头脑中重建客体模型,并根据这个客体模型推导出应当具有的未知性质,然后再用实践加以检验,当理论预言与对客体的实践结果一致时,就证明头脑中精神地重建的客体模型与客体自身相一致。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活动的目的并不在于认识活动本身,而在于更好地改造客体,更有效地指导实践。认识指导实践、为实践服务的过程,即是认识价值的实现过程。
总之,实践是认识的起点,也是认识的归宿,是全部认识的基础。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先就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树立实践的应有权威,尊重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实践,就能从根本上保证我们的思想和行动符合客观世界的规律,有效地改造世界。只有尊重实践,才能有力地反对各种形式的唯心主义,克服主观主义,防止用空想代替现实、用抽象的原则裁剪实际生活。
4认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实践和认识是相互作用的,认识特别是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1)人的实践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它是受意识支配的,实践的这种本质特性决定它不能离开认识的指导。
(2)认识活动及其成果具有相对独立性,遵循其特有的活动方式和发展规律,它一经形成,便能反作用于实践。
(3)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表现在许多方面:
第一,认识可以使主体了解、把握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性,指导主体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去从事改造世界的活动。
第二,认识可以使主体在实践活动之前,确定符合自身需要以及客观实际的目标、方案、步骤和措施,对实践活动作出预测和规划。
第三,认识可以使主体根据变化了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行动,指导主体选择实现目的的最佳行为方式。
第四,认识可以指导主体将局部经验上升为理论。
第五,认识还可以使主体实现对自身的认识,并自觉调整自己的活动,以适应改造客体的需要。
(4)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有两种情况:
第一,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会使实践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效果。
第二,当错误的认识误导实践时,就会对实践产生消极的乃至破坏性的作用,使实践失败。
(5)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认识对实践的能动反作用,充分体现在作为认识的高级形式的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上。
第一,理论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它可以而且应该走在实践的前头,指导实践的进程。
第二,科学理论能预见未来,端正实践的方向。
第三,科学理论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推动人们在实践中创新。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

二、认识的本质
1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另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
(1)唯物主义哲学坚持反映论的立场,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2)唯心主义哲学颠倒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把认识看做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
第一,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主观自生的,是“内心反省”的结果,是心灵的自由创造物。
第二,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上帝的启示或绝对精神的产物。
虽然它们的说法和表现形式不同,但在本质上都反对唯物主义反映论,坚持唯心主义先验论。这就割断了认识同客观现实的联系,否定了认识的客观依据,陷入了主观随意性。
2能动反映论与直观反映论的区别
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虽然都坚持反映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但是两者之间又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1)旧唯物主义即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外界对象。它有两个严重缺陷:
第一,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因而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第二,离开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性质,不能把认识看做是不断发展的过程,而认为认识是一次性完成的。这种消极被动的直观反映论是不科学的。
(2)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继承了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的合理前提,又克服了它的严重缺陷。
首先,辩证唯物主义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科学地规定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认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首先是一种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才产生了它们之间的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就是说,主体是为了实现一定认识目的而自觉地、主动地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反映世界的,人对世界的反映能力也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历史地变化发展着的。这是一个客体主体化和主体客体化的双向互动过程,是认识主体能动地创造的过程。
其次,辩证唯物主义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考察认识的发展过程,科学地揭示了认识过程中的多方面的辩证关系,全面地揭示了认识的辩证过程,把认识看成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由浅入深的充满矛盾的能动的认识过程。
3能动反映论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创立了能动的反映论,科学地揭示了认识的本质,指出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其主要内容是:
(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任何认识都是主体在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对客体的反映,都是以观念形态再现客体的特征、本质和规律。在这里,客体即客观对象是人类认识的出发点。没有客观对象的存在,就不可能产生相应的认识;一定的客观对象规定着一定的认识指向和内容。
(2)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认识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既有客体对主体的作用,更有主体对客体的作用。主体是具有复杂结构和进行活动的社会性的人,它在反映客体过程中,必然会动用其内部结构的所有功能,对所反映对象的内容进行选择、整理、改造、解释、猜想等等,因此不仅能对客观对象进行直观的摹写,而且能对客观对象作出抽象和概括的反映;不仅能反映事物当下样子,而且能反映它由于人的改造活动而可能成为的样子。也就是说,人的认识不仅仅是客观事物的“摹本”,而且为改造客观事物提供“蓝图”。因此,由反映所形成的观念的映象,既是一种反映,又是一种创造,是一种创造性的反映。
(3)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而且揭示了这种能动反映的基础和机制,这就是实践。
首先,实践是主体—客体结构中的一种基本的功能关系,它表现为主体借助工具与客体发生实际的、物质的相互作用,是把主体和客体真正联系起来的中介。
其次,实践不仅把客观事物提供给主体作为其认识的内容,而且能为主体提供加工、改造客体内容的认识模式,从而把认识的反映性和创造性统一起来。恩格斯提出:“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
4认识的结构
为了深入理解人对世界的能动反映是如何实现的,需要了解认识的结构。
(1)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具有同构性。
首先,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都表现为在要素和运作方式上的相似性、一致性。
两者的基本要素都是主体、客体以及连接二者的中介——工具、手段等,都是主体运用一定的中介手段作用于客体。
其次,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都表现为主体和客体按一定方式实现的相互作用。实践活动是以主体实际改变客体、占有客体为目的的活动,认识活动是以主体观念地改变、占有客体为目的的活动。
(2)认识的主体、客体和中介。
第一,认识主体是以某种方式从事社会实践和进行认识活动的人。
第二,认识客体是指进入人的认识活动,被主体的观念把握活动所指向的客观对象。
第三,认识中介是以各种形式的认识工具、手段为要素,包括运用和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它是人的认识能力、认识水平发展程度的标志,它决定着不同时代人们认识活动的某种方式,它主要由物质性认识工具、观念(知识)性认识工具和作为感性符号系统的语言工具所组成。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一)从实践到认识: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认识的发展过程,首先是由实践到认识,即从实践中产生感性认识,然后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形式和特点
(1)感性认识。
第一,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人在实践中通过感官对事物外部形态的直接的、具体的反映,它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
第二,感性认识的特点是直接性和具体性。
这既是它的优点,也是它的缺点;既是它的可靠性所在,也是它的局限性所在。感性认识的局限性是只反映了事物的现象、各个片面和外部联系。而认识的任务却要求把握事物的本质、全体和内部联系,这是认识过程中首先遇到的一个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必须实现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
(2)理性认识。
第一,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通
过思维对事物内部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以及假说和理论等形式。
第二,理性认识的特点是它的间接性和抽象性。
理性认识在形式上超越了客观事物,而在内容上则更深刻、更正确、更完整地反映了客观事物。这是它的特点和优点,但也造成认识脱离现实的可能性。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统一的认识过程中的两个阶段,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质的区别。所以,“熟知不等于真知”,“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是相互联系的。
第一,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依存。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唯物论;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辩证法。
第二,在实际的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是互相交织、互相渗透的。
一方面,感性中渗透着理性的因素。人们在获得感性认识时,总是以原有的知识为背景,使用已有的概念和逻辑框架,在理性认识参与和指导下进行。同样接触客观事物,由于理论准备不同,感受就可能大不一样。所谓“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就是这个道理。现代科学哲学中所谓“观察渗透理论”、“观察/实验负载理论”的命题,也指明人总是以自己的历史文化为背景进行观察的。
另一方面,理性中渗透着感性的因素。理性认识不仅以感性认识为基础,而且要通过感性的认识来说明。感性认识丰富的人与经验贫乏的人相比,对事物理解的深度是不一样的。黑格尔说过,对于同一句格言,出自饱经风霜的老年人之口与出自缺乏阅历的青少年之口,其内涵是不同的。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两者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第一,感性认识是在实践中产生的,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也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
第二,如果割裂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就会走向唯理论和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就会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
3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1)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这是正确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基础。
(2)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工制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也就是说,必须运用辩证思维的科学方法,才能获得真正的认识。
(二)从认识到实践: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1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由感性认识飞跃到理性认识,是否可靠,能否转化为现实,理性认识本身无法回答。这是认识过程中遇到的又一个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就必须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这是认识过程中更为重要的一次飞跃,其必要性和重要性在于:
(1)从实践的角度看,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是一个认识指导实践的过程,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才能指导实践,使认识物化、对象化,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2)从认识的角度看,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是一个在实践中检验认识的过程,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才能使认识受到实践的检验而得到修正、补充、丰富和发展。
2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1)要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理性认识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一般性的东西,实践所要解决的问题则是个别的、具体的事情。一般与个别、理论与实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必须从实际出发,把一般的理论和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而不能从理论原则出发,不顾实际情况地生搬硬套。成语中的“量体裁衣”、“按图索骥’,就是两种正反的典型事例。
(2)要把关于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同主体自身的需要和利益的认识结合起来,形成正确合理的实践观念。理论向实践转化,根本目的是为了改变事物的现存形式,以满足人的需要。为此就必须以对客观事物的事实性认识为基础,对客体的价值即它对人的有用性作出科学的评价,按照客观事物的尺度(外在尺度)和人自身尺度(内在尺度),在观念中建构起实践改造所应达到的理想客体,即形成实践观念。这是由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变理论为现实的中介环节,也是决定性的环节。
(3)要把理论的正确性与现实的可行性统一起来,寻求实现理想客体的具体途径和工作方法。
(4)理论必须被群众掌握,内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要最终把实践观念和行动方案变为现实,还必须通过人的实践活动。群众是实践的主体,理论只有为群众所掌握,才能变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三)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
在认识活动中,实践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但无论是实践活动还是认识活动,都是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人的理智、情感和意志是融合在一起的。认识过程主要是理性思维的过程,同时又包含非理性因素的参与。
1理性因素的含义及其作用
理性因素是指人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它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主要有:
(1)指导作用。人的认识活动是有目的地探求真理的活动,无论是认识课题的选择、认识工具的使用,还是认识结果的总结和概括,都离不开理性因素的指导。
(2)解释作用。借助科学理论,可以对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现象作出系统的说明。
(3)预见作用。以科学理论为依据的科学预见比起以日常经验为基础的经验推测,具有更大的可靠性。
2非理性因素的含义及其作用
非理性因素是指人的情感、意志,包括动机、欲望、信念、信仰、习惯、本能等,以非逻辑形式出现的幻想、想象、直觉、灵感等也属非理性因素。
情感、意志、欲望和需要等非理性因素,虽不属于人的认识能力,但对人的认识活动的发生与停止,对主体认识能力的发挥与抑制起着重要的控制和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
(1)动力作用。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而实践对认识发生作用,还得通过情感、意志这些非理性因素。人总是在一定的情感、意志的影响下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积极的情感、情绪给认识活动注入活力,对认识的发展是一种推动力量。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意志对人的认识的发展也是一种重要的支撑力量和推动力量。马克思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2)诱导作用。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会使人产生种种想象和幻想,而想象和幻想是科学创造中的极可贵的品质。列宁说:“以为只有诗人才需要想象,这是没有道理的,这是愚蠢的偏见!甚至在数学上也需要想象,甚至微积分的发现没有想象也是不可能的。”
(3)激发作用。在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的激发下会导致直觉和灵感,而直觉和灵感这种非逻辑力量可以弥补逻辑思维的不足,激发人的创造力,它是一种重要的认识能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既肯定理性因素在认识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强调非理性因素要受理性因素的制约,同时也承认并重视非理性因素的重要作用,它全面分析了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积极作用和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从而同非理性主义划清了界限。
(四)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认识的发展过程还表现在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认识发展的无限性上。
(1)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是指,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因为在认识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主观和客观的矛盾。
第一,从客观方面看,事物的各个侧面及其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
第二,从主观方面看,人的认识能力有一个提高的过程。人的认识受实践范围、立场、观点、方法、思维能力、工作经验和知识水平等因素的制约。
恩格斯说:“从历史的观点来看……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在自然科学的发展中,对于某一自然现象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形成比较科学的理论。认识社会生活更是如此。我们党对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就经历了一个曲折反复的过程,到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算达到比较完整、科学的认识,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认识发展的无限性是指,对于事物发展过程的推移来说,人类的认识是永无止境、无限发展的,它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推移的永无止境的前进运动。这种认识的无限发展过程,在形式上是循环往复,在实质上是前进上升。
2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这是人类认识运动的辩证发展过程,也是人类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2)认识运动过程和基本规律决定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和历史的。
第一,所谓具体的,即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
第二,所谓历史的,即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适应。
(3)由于客观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所以,主观认识也应当是具体的、历史的。
第一,当事物的具体过程已经向前推移,转变到另一个具体过程的时候,主观认识就应当随之而转变。如果主观认识仍然停留在原来的阶段上,思想落后于实际,就容易犯保守的错误。
第二,当事物的具体过程尚未结束,原有的矛盾尚未得到充分的暴露和展开,向另一个具体过程推移、转变的条件还不具备时,如果人们硬要把将来可能做的事情勉强拿到现在来做,企图超越阶段,就容易犯冒进的错误。
所以,“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

作者: peterzjf    时间: 10-5-24 11:22
                                      第二专题 真理与价值

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一)真理及其客观性
1真理的含义及其客观性
(1)真理的含义。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2)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真理的客观性或客观真理有两层含义:
第一,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中包括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真理的客观性并不是说真理本身就是客观事物,也不是说它没有主观形式,而是说它以客观事物为认识对象,正确揭示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也就是说它所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
第二,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客观的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就是坚持了真理问题上的唯物主义。承认客观真理同坚持唯物主义世界观以及唯物主义反映论,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2主观真理论及其表现
一切唯心主义都否认真理的客观性,宣扬主观真理论。主观真理论有两种典型表现:
(1)马赫主义
认为真理是“思想形式”,是“社会地组织起来的经验”,凡是多数人承认的就是真理。
(2)实用主义认为“有用即真理”,把真理的有用性与真理本身等同起来。
(3)它们共同的错误都是否定真理的客观性。
3真理的一元性
(1)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对于特定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虽然由于主体认识角度和立场、观点、方法等方面的差异,人们关于同一客体的认识结果往往会有所不同,有时甚至截然相反。但是,这并不表明观点不同的每个人都有真理。
(2)在任何情况下,对于特定实践活动中特定的认识对象来说,只能有一种认识是与特定的认识客体的状态、本质和规律相一致的,这种认识就是真理。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是个发展过程,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
1真理的绝对性或绝对真理有三层含义
(1)就真理的客观性而言,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都包含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因此,承认客观真理,也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
(2)就人类认识的本性来说,完全可以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每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对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因此,承认世界的可知性,也就必须承认绝对真理。
(3)从真理的发展来说,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因此,承认认识发展的无限性,也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
2真理相对性或相对真理有三层含义
真理的相对性或相对真理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的正确认识是有限度的,也有三层含义:
(1)从广度上说,它只是对客观世界的一定范围、方面的正确认识,有待于扩展。
(2)从深度上说,它只是对特定事物的一定程度、层次的近似正确的认识,有待于深化。
(3)从进程上说,它只是对事物的一定发展阶段的正确认识,有待发展。
3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
(1)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同一客观真理的两重属性。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作为真理,就其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而言,它是绝对真理,是永远不能被推翻的;就其是对客观事物的近似正确认识而言,它是相对真理,是要不断发展的。
(2)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联结、相互包含的。
首先,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任何相对真理中都包含有绝对真理的颗粒。
其次,绝对之中有相对,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所以,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不可分的,没有离开绝对真理的相对真理,也没有离开相对真理的绝对真理。
(3)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真理是由相对走向绝对的永无止境的过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人们已经获得的每一个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绝对真理的一个成分,都是通向绝对真理的一个阶梯。它是以往实践和认识已经达到的成果,又是进一步迈向绝对真理的起点;它是一个个承前启后的中间站,又是一个个由相对向绝对转化的关节点。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就是这样由相对到绝对不断发展和转化的过程。
(4)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统一,是同人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辩证统一相一致的。
首先,人类的思维,按其本性、能力和可能性来说,是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这就是思维的至上性,亦即思维的无限性和绝对性。
其次,每一个乃至每一代人,由于受到客观事物及其本质的暴露程度、社会历史的实践水平、主观条件以及生命的有限性等各方面的限制,他们的思维又是非至上的,亦即有限的和相对的。
最后,人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的这种至上和非至上、无限和有限的对立统一,决定了作为认识、思维成果的真理,也是绝对和相对的对立统一。
4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观,反对真理问题上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
(1)承认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就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一切真理,既要反对绝对主义,又要反对相对主义。
首先,绝对主义片面夸大真理的绝对性,
否认真理的相对性,认为人们可以一下子穷尽绝对真理,把已有的理论看成永恒不变的教条。这种绝对主义在实际生活中表现为教条主义和思想僵化。
其次,相对主义片面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客观性,怀疑科学理论的可靠性,把真理看成是主观随意的东西。这种相对主义在实际生活中表现为怀疑主义和诡辩论。
(2)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真理,也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就要正确处理好坚持和发展的辩证关系,对马克思主义既要坚持、又要发展,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反对把马克思主义当作僵死的教条或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这两种错误倾向。
(三)真理是具体的、真理与谬误
1真理是具体的
真理是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表明真理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
(1)从内容上讲,真理是运动发展着的事物的多方面规定的综合,是多样性的统一
(2)从形式上讲,真理是由一系列的概念、原理所构成的理论体系。
(3)真理的具体性所包含的内容和要求是:真理是全面的,真理是历史的,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主观与客观的符合,它要受条件的制约,并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离开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条件,真理就是抽象地、无意义的。
黑格尔曾以下雨好不好为例说明真理的具体性,抽象地、简单地说下雨好还是坏,都不是真理。如果久旱逢甘霖,说下雨好才是真理,因为它符合客观实际;如果霪雨不止,再说下雨好就不是真理,而成为明显的谬误。
2真理与谬误
真理发展的过程,不仅是相对不断趋近绝对的过程,而且还是不断同谬误作斗争并战胜谬误的过程。
(1)真理与谬误的对立统一。
第一,真理和谬误是相伴而生的,
人类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难免发生谬误。由于真理和谬误决定于认识的内容是否如实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因此真理和谬误是性质不同的两种认识,它们是对立的。
第二,真理和谬误又是统一的,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包含,又相互转化。
首先,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没有真理也无所谓谬误,没有谬误也无所谓真理。
其次,真理中包含着某种以后会暴露出来的错误的方面或因素,谬误中也隐藏着以后会显露出来的真理的成分或萌芽。
最后,在一定条件下,真理和谬误可以相互转化。真理和谬误在一定范围内的对立是绝对的,但超出一定范围,它们就会互相转化,真理变成谬误,谬误变成真理。真理和谬误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斗争和相互转化,是促进真理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真理的无限发展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
(2)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则。我们要善于坚持和发展真理,敢于和善于同谬误作斗争。

二、真理的检验标准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第一,真理的本性是主观和客观的一致、符合。
所谓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是否同客观对象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这种情况决定了检验标准既不能在纯粹主观范围内去寻找,也不能在纯粹客观范围内去解决,而只能是把主观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对照,从而确定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在。
第二,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活动,是沟通主观和客观的“桥梁”,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特点和优点,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和优点。只有实践才能把主观认识同客观实在联系起来加以对照,从而判明主观与客观是否一致,判明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
(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并不排斥逻辑证明的作用。逻辑证明是根据前提条件推断出某种结论的思维过程,它是探索真理、论证真理和扩大真理范围的重要手段,是对实践标准的一个重要补充,但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是因为逻辑证明只能证明前提条件与结论的一致性(或自治性),而不是证明它的真理性,即不能证明它们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是否一致。同时,逻辑证明中使用的逻辑法则,也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获得真理性。
2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
(1)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
第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此外再无别的标准。
第二,凡经过实践证明了的一切认识都是客观真理,都具有不可推翻的性质。
第三,实践能够检验一切认识,即使当前的实践还不能加以判定,最终也会被以后的实践作出裁决。
(2)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指:
第一,一定历史阶段上的具体实践具有局限性,它往往不能充分证明或驳倒某一认识的真理性。
第二,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过程,不是一次完成的。
第三,已被实践检验过的真理还要继续经受实践的检验。
因此,我们必须把实践对真理的检验,看做是全部人类实践即无数个别的、历史发展着的、整个社会的实践对真理的检验。实践检验和证明真理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永远不会完结。
(3)坚持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既可防止唯心主义的随意性,又可避免形而上学的绝对化。
三、真理与价值
人类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而改造世界又是为了满足人本身的需要。这就在追求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价值的问题。
1实践活动的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
人们的实践活动总是受着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制约。
(1)实践的真理尺度是指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循的反映了实践对象的客观规律和本质的真理。人们只有按照真理办事,才能在实践中取得成功。
(2)实践的价值尺度是指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循的以满足人们需要为内容的特定的价值目标。
(3)任何实践活动都是上述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
2价值及其特性
(1)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2)哲学上的价值概念具有最大的普适性,是对各种特殊的价值现象的本质概括,即概括出其中所包含的外部客观世界的事物(客体)对于人(主体)的需要满足与否(意义)的关系。
(3)价值由两方面构成:一方面是主体的需要和利益;另一方面是客体的某种属性或性能。价值是在二者的关系中发生和形成的。
(4)价值的特性:
第一,价值具有客观性。
价值关系的各个环节都是客观的,包括人的需要、用来满足人的需要的对象以及满足人的需要的过程和结果都具有客观性。
第二,价值具有主体性。这是因为客观事物的某种属性能否具有价值及具有何种价值要以人的需要为基准;同一客体对于不同主体的价值是不同的,带有主体的个性特征;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不是一种自然的、现成的关系,也不是主体需要与客体属性之间随机相遇的关系,而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确立的同客体之间的一种创造性的关系。
第三,价值具有社会历史性。这是由于价值关系的主体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因此人们的需要、实践以及需要满足的形式都表现出了社会性和历史性。
第四,价值具有多维性。任何一个层次的主体都表现为一定的整体,由于其结构和规定性又是复杂的、立体的和全面的,因而每一主体的价值关系都具有多维性或全面性。这就要求人们在创造或实现价值时,必须对某一价值物的价值作全面的考察,以决定取舍。
3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1)价值评价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评价性的认识活动,是主体在对客体属性、本质和规律认识的基础上,把自身需要的内在尺度运用于客体,对主体和客体的价值关系进行评判。
(2)价值评价的特点主要有:
第一,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
识对象的。评价性的认识与知识性的认识不同,知识性认识对象的客体,是以客体本身的状态为反映内容,以获得关于客体的“真”的认识为目的的;评价性认识则以客体和主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为反映内容,以获得关于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即“善”、“美”的认识为目的的。
第二,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联系,是依主体的特点而转移的。知识性认识是人的主观反映客观的过程,主体的状态、需要与认识结果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认识是不以主体的具体特点为转移的;评价性认识所认识的是客体与主体之间的价值关系,因而主体的存在状态作为价值关系的构成要素必然会对评价结果产生直接的影响,使评价结果依主体的具体特点而转移。
第三,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评价是关于主客体之间价值关系的认识,是对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的判断。人们是否正确地作出这种判断,取决于人们所具有的相关的知识性认识,包括对客体属性和主体需要两个方面的认识。只有对主体和客体都有了正确的知识性认识之后,才能做出正确的价值评判。
(3)价值评价的特点表明,评价并不是一种主观随意性的认识活动,而是具有客观性的认识活动。只有正确地反映了价值关系的评价才是正确的评价。实践是检验评价结果的标准。列宁说:“必须把人的全部实践——作为真理的标准,也作为事物同人所需要它的那一点的联系的实际确定者——包括到事物的完整的‘定义’中去。”成功的实践既表明知识性的认识是正确的,同时也表明评价性的认识是正确的,表明评价正确地反映了客体对主体的价值关系。
(4)在现实生活中,不同主体对同一事物的价值评价存在着差异或矛盾,并不说明价值评价没有客观标准。由于人民群众的要求和利益从根本上代表着人类整体的要求和利益,是与历史发展的基本要求或趋势相一致的,因此对于任何价值评价的主体而言,其价值评价只有与人类整体的要求或利益相一致,才是正确的价值评价。
4价值评价的功能
(1)价值评价在实践中起着激励作用。价值评价作为人们对自身的客观需要和要求的自觉反映,是推动实践不断实现价值的精神驱动力量。
(2)价值评价在实践中起着制约作用。价值评价作为实践的主体尺度是实践发展的规范因素。
(3)价值评价在实践中起着导向作用。价值评价作为实践活动的目标是实践活动发展的导向因素。
5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1)价值观的含义。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价值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人和事物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和体系。
(2)价值观对人的行为起着规范和导向的作用。正确的价值观是先进的社会集团或阶级在实践中形成的,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要求,对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促进作用。
(3)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所倡导的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奋斗的社会政治理想、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科学观、集体主义的道德观、真善美相统一的积极健康的审美观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和繁荣、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工作。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对于当代青年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6真理和价值的关系
(1)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是人类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两大主题,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
第一,所谓真理原则是指人类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追求和服从真理。
第二,所谓价值原则是指人类必须按照自己的需要去认识和改造世界,创造和实现价值。
(2)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有区别的:

第一,真理原则侧重于客体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
第二,真理原则主要表明人的活动中的客观制约性,价值原则主要表明人的活动中的目的性。
第三,真理原则体现了社会活动中的统一性,价值原则体现了社会活动中的多样性。
(3)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差异和矛盾,说明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之间具有矛盾性。这种矛盾,一方面给人类的生活、活动造成了困难和困境;另一方面,这种矛盾的不断出现和解决又不断地推动着人类实践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真理和价值之间的矛盾是人类活动的内在矛盾,真理与价值的统一是人类活动的内在要求。
(4)真理和价值统一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之中。人类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要把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结合起来,通过一定的自我调节来解决真理和价值的冲突,实现真理与价值的统一。
第一,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统一为前提的。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既遵循真理尺度,又符合价值尺度,并将二者统一起来的结果。
第二,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第三,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人们在实践中通过真理与价值的相互引导、相互结合、相互过渡来实现真理和价值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5)在实践基础上实现真理与价值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内在条件,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条基本原则。坚持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既坚持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的精神去认识和改造世界,又把人民的利益和人的发展看做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

作者: peterzjf    时间: 10-5-28 09:41
                                  第三专题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规定。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这一原理,就必须做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全面贯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
一、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
1一切从实际出发
(1)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从实际出发,就是要从发展变化着的客观实际出发,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认识世界而不附加任何外部的主观成分。
(2)马克思主义原理本身是从实际出发的产物,是对现存历史活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述;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实际应用也要随时随地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而不能生搬硬套。
(3)从实际出发,关键是要注重事实,从事实出发。只有注重事实,才能真正做到从实际出发。
2实事求是
(1)一切从实际出发,说到底,就是要做到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的集中体现和高度概括,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2)所谓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中找出其固有的规律即事物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的向导。
3解放思想
(1)坚持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
所谓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破除一切不符合客观实际的陈旧观念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也就是实事求是。
(2)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辩证统一的。
第一,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
第二,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创造性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拓新局面。
第三,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着眼点有所不同,解放思想着眼于从主体方面,强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事求是着眼于从客体方面,强调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
第四,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体现了彻底的唯物论和彻底的辩证法的统一,体现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二、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坚持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努力做到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人类的实践和认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要求我们不断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1)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只有创新,才能使我们的思想和理论随着实际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真正实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这是我们的治党治国之道,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之道,也是我们每个人学习和工作的成功之道。
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
认识的任务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坚持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归根结底是要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结合起来。
1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
(1)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要有效地改造世界,又必须正确地认识世界。
(2)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决定了理论与实践必须相结合。
理论以实践为基础,实践以理论为指导。脱离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离开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具体实际相结合,是达到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的根本途径。
2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
(1)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既是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也是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
第一,改造客观世界包括改造自然界和改造人类社会。
第二,改造主观世界就是改造人们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核心是改造世界观,即改造观察和处理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第三,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2)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人类世界是由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构成的。主观和客观的矛盾是人类实践活动中最普遍、最根本的矛盾,是人类世界形成和发展的动力。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也就是从必然走向自由的过程。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认识必然,争取自由,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目标,是一个世界历史性的过程。由必然到自由表现为人类不断地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过程。

作者: peterzjf    时间: 10-5-28 09:43
                   第四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专题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
(1)历史观是人们在认识社会历史现象、解决社会问题时所采取的根本观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2)在对待社会历史发展及其规律问题上,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一种是唯物史观,另一种是唯心史观。
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唯心史观一直占据统治地位,它的主要缺陷是:
第一,至多考察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追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
第二,只看到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而忽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
(3)马克思正确地解决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创立了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是唯一科学的历史观。
第一,唯物史观把人们对社会历史的认识,从唯心史观的统治下彻底解放出来。
第二,唯物史观给社会历史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
第三,唯物史观把对社会主义的研究奠定在实践的基础之上,从而使社会主义成为科学。
2社会存在的内涵及其作用
社会存在属于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以及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1)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永恒的、必要的条件,它还作为劳动对象不断进入人们的物质生产领域。
地理环境是由各种自然条件所组成的有机整体,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当生态系统保持适当平衡时,才能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当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时,就会造成各种危害,人类就要受到自然界的惩罚。
(2)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人口因素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它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但不能脱离社会生产发生作用,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和社会形态的更替。
(3)生产方式就是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结合的特殊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它集中地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第一,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
第二,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
第三,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3社会意识的内涵及其作用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它既包括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也包括社会心理与自发形成的风俗、习惯。
(1)社会意识具有复杂的结构。
根据不同角度可以将社会意识划分为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以及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
(2)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称为社会意识形态,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它们从各自不同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在阶级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文化,本质上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意识形态,因而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4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1)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社会意识根源于社会存在,是对以实践为基础的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世界的反映。
(2)社会意识是人们进行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交往活动是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一种人类活动的重要方式,社会意识同语言一样,是在生产中由于交往活动的需要而产生的,随着生活和交往的发展,人们的社会意识也同时改变。所以,马克思说:“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3)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社会意识是具体的、历史的。每一时代的社会意识都有其独特的内容和特点,具有不断进步的历史趋势,但其变化、发展的根源深深地埋藏于经济的事实之中。
总之,社会意识以理论、观念、心理等形式反映社会存在,这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也是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辩证关系的一个方面。
5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具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
(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进步的社会意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见、推断未来,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落后于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则阻碍社会的发展。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或地区,其社会意识的发展水平未必是最高的;某些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的国家,其社会意识的某些方面却可以领先于经济发达的国家。
(2)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意识,在内容上主要是反映现实的社会存在,但同时也会吸收、保留以往形成的某些思想材料,即“古为今用”;在形式上继承以往既有的方式和方法,同时又根据新的内容和条件加以改造、补充和发展,并增添一些新的形式,即“推陈出新”。正是由于这种继承性,才有社会意识发展的独特的历史,才能形成各具特色的民族传统。
(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这种反作用就在于,它把不同集团、阶级,尤其是统治阶级的利益要求内化为人的思想、情感、意志,以支配人们的行动,从而影响社会的经济和政治。
第一,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第二,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是通过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实现的。一种社会意识发挥作用的程度及范围大小、时间久暂,同它实际掌握群众的深度和广度紧密相连。
第三,正确而充分地发挥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有赖于社会文化建设特别是先进文化的建设。
6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1)在理论上,它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革的基础。
第一,它宣告了唯心史观的破产。
恩格斯说:“人们的意识决定于人们的存在而不是相反,这个原理看来很简单,但是仔细考察一下也会立即发现,这个原理的最初结论就给一切唯心主义,甚至给最隐藏的唯心主义当头一棒。关于一切历史的东西的全部传统的和习惯的观点都被这个原理否定了。”
第二,它使对社会历史的研究真正成为科学。依据这一原理,马克思主义从社会生活的各种领域划分出经济领域,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并把它当做决定其余一切关系的基本的原始的关系,进而将一切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发展的高度,从而将社会形态的发展看做自然历史过程,破天荒地破解了“历史之迹”,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2)在实践上,它为无产阶级改造社会、争取解放的革命斗争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为我们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为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量。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的规律
1生产力的含义和结构
(1)生产力是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在哲学上,生产力是标志人类改造自然的实际程度和实际能力的范畴,它表示人和自然的关系。
(2)生产力具有复杂的系统结构,其基本要素包括:
第一,劳动资料即劳动手段。
它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物质资料或物质条件,是人和劳动对象之间的媒介。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它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是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物质标志。马克思说:“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
第二,劳动对象。它是指人们通过自身劳动对之进行加工,使之变为使用价值用以满足社会需要的那一部分物质资料,包括未经加工的自然物和已经加工的物体。劳动对象一方面是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劳动只有同劳动对象相结合,才构成现实生产力;另一方面,劳动对象又是人们改造自然的程度和生产力发展状况的一种标志,不同的劳动对象直接制约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合称生产资料。
第三,劳动者。它是指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知识并从事生产活动的人。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相结合,才能变为现实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3)生产力中还包含着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即一般生产力,它能够应用于生产过程、渗透在生产力诸基本要素之中而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
第一,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会引起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素质的深刻变革和巨大进步。
第二,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的组织管理,能够大幅度提高管理效率。
第三,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可以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
在现代,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生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
2生产关系的含义和内容
(1)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2)生产关系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第一,狭义的生产关系
是指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
第二,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再生产的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诸多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
(3)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最基本的、决定性的,它构成全部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客观依据。
(4)生产关系作为生产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是物,“可是这些关系总是同物结合着,并且作为物出现”。
所以,分析生产关系必须透过“物”看到“物”后面的人与人的关系。
(5)生产关系又是一种客观的物质的社会关系。生产关系虽然是一种人和人的关系,但它是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关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第一,生产关系具有客观性,本质上是生产力的社会存在形式,人们不能离开生产力的发展状况自由地选择生产关系,也不能任意改变生产关系。
第二,生产关系是一种物质利益关系,它体现着人们之间的物质经济利益,不是人们的主观愿望和要求。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
(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第一,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生产关系。马克思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
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当一种生产关系还能适应生产力发展时,它是不会灭亡的;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时,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第一,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第二,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当不变更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继续发展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表现得尤为突出。
(3)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反作用的实际过程和情形是十分复杂的。
第一,新的生产关系总体上基本适合生产力发展,但并不排除它的某些环节或方面不适合生产力状况而阻碍其发展。
第二,旧的生产关系总体上基本不适合生产力发展,但也不排除它的某些环节或方面的调整和改变,能够暂时地、局部地对生产力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第三,生产关系落后于生产力固然会阻碍其发展,而由于人为的原因使某种生产关系“超越”生产力水平,这种“拔高”了的生产关系也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但是,不管哪种情况,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归根到底还是由生产力决定的,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反作用的性质也是取决于它是否适合生产力的状况。因此,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优越的标准,在于这种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是适合的还是不适合的,是促进还是阻碍生产力发展。不能离开生产力的状况和要求,孤立地、抽象地看待生产关系。
4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二者的矛盾运动。这种矛盾运动中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亦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1)就内容看,这一规律概括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
第一,生产力的状况决定一定的生产关系的产生及其变化发展的方向和形式。
第二,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对生产力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反之将起着阻碍作用。
(2)从过程上看,这一规律表现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总是从基本相适合到基本不相适合,再到基本相适合;与此相适应,生产关系也总是从相对稳定到新旧交替,再到相对稳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这种矛盾运动循环往复、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逐步走向更高阶段。
5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这一原理在人类思想史上彻底否定了以“道德说教”作为评判历史功过是非的思想体系,第一次科学地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马克思明确指出,判断一个变革时代不能以该时代的意识为依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因此,这一规律是我们理解社会历史的钥匙,对一切重大的社会现象的认识都可以从这一规律中追根溯源,从而得到科学的理解。
(2)这一规律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是我们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科学依据。生产的社会化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科学论断的立论根据。当今世界科技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把生产社会化推进到更高阶段,使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更趋深化,为社会主义的最终实现准备了更深厚的基础。
(3)这一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保持自己先进性质和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客观依据。
第一,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基石。
第二,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的需要,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根本目的。
第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其实践,在人民中作用的好坏及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什么作用和起多大作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所实行的一系列决策、方针、政策,如工作重点转移,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以及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和国有企业改革等,都是对这一规律的自觉应用。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的规律
1经济基础的内涵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理解经济基础的内涵,要把握两点:
(1)经济基础的实质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在一定社会内部往往存在着多种而不是单一的经济关系,但决定一个社会性质的是其占支配地位的经济关系。
(2)经济基础与经济体制具有内在联系。经济体制是社会基本经济制度所采取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经济体制与生产力发展的关系更为直接、更为具体,在实践中它是与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经济体制的选择是否恰当,对基本经济制度即生产关系的自我完善和生产力的发展起重大作用。
2上层建筑的内涵
(1)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自原始社会解体以来,上层建筑由意识形态和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政治组织等两部分构成。
第一,意识形态又称观念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思想观点。
第二,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又称政治上层建筑,包括: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和行政制度;国家政权机构、政党、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政治组织形态和设施。
(2)观念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的关系。
第一,政治上层建筑是在一定意识形态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第二,政治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就成为一种现实的力量,影响并制约着人们的思想理论观点。
(3)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它的核心。
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中,首先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具体表现在:
(1)经济基础的需要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上层建筑是适应经济基础而建立起来的。经济基础是根源,上层建筑是派生物,是经济基础的政治和思想表现形态。
(2)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不同性质的经济基础一定会产生不同性质的上层建筑。由于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决定经济基础的性质,因而它必然对上层建筑起主导作用,并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3)经济基础的变化发展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及其方向。
第一,经济基础变化了,上层建筑也要随之改变。
第二,经济基础不仅推动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而且也决定上层建筑变化发展的方向。
第三,上层建筑的各个部分,由于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对独立性,其改变有早有晚、有快有慢,虽不是同时的立即的改变,但变化是必然的。在阶级社会里,上层建筑的变革,首先是从国家政权和政法制度开始,旧的上层建筑的其他部分,特别是道德、哲学等意识形态的变化就更缓慢一些。这种情况决定了上层建筑中思想文化领域里新旧斗争的长期性。
4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1)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
第一,从服务的方向上看,上层建筑一方面保护和促进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另一方面排除反对自己的对立物。
第二,从服务的方式上看,上层建筑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控制和调节来为经济基础服务,调控的手段有法律、经济、思想等手段。
第三,从服务的效果上看,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有两种情况,它既可以起促进作用,也可以起阻碍作用。
(2)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归根到底取决于它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第一,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
第二,当它为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反动力量。
社会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政党是上层建筑中的核心政治力量,其先进性的发挥,就集中表现在它能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
(3)上层建筑的反作用是巨大的,但不是无限的。它可以影响社会性质和历史进程,但不能决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5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
(1)上层建筑是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而产生的,它根源于经济基础,但作为一种超经济的力量,它又超越于经济基础。也就是说,上层建筑既具有对经济基础的依赖性,又具有相对独立性,这就使上层建筑不会完全地、绝对地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它们之间总会有矛盾。这种矛盾表现在:
第一,新建立起来的上层建筑总有某些不完善的地方,不能完全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
第二,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就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力量,它有脱离经济基础的倾向。
第三,经济基础总会变化,这种变化不会立即在上层建筑中得到反映,这就造成上层建筑落后于经济基础的情况。
第四,当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变革已经陈旧的经济基础时,仍然维护这种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就成为经济基础和生产力发展的严重阻碍,它们之间的矛盾就趋于尖锐化。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构成的二者矛盾运动规律,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这一规律的主要内容是:
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发展变化的方向。
第二,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取决于和服务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要求。
这一规律表明,上层建筑的性质和变化发展,上层建筑是否需要改革以及改革的形式和方向,都取决于经济基础的状况。
6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规律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基本规律。
(1)这一规律是我们观察和研究社会历史的一把钥匙。
对于每一历史时期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以及宗教的、哲学的和其他的观念形式,都可以从社会的经济基础中得到科学的说明。
(2)这一规律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依据。
第一,这一规律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客观依据。
第二,这一规律对于我们深刻理解和自觉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方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1社会形态的内涵
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1)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是三者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
(2)一定的社会形态总要以一定的社会制度形式呈现出来,社会制度也被视为社会形态的同义语。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社会的根本性变革和进步就是通过社会形态的更替实现的。
2社会形态理论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范畴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结构及其发展的客观规律,为我们正确分析社会现象、认识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1)社会形态的内容是全面的,既包括经济基础,又包括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社会的“骨骼系统”,上层建筑是社会的“血肉系统”,上层建筑不过是经济基础的政治的和思想的表现形态。
第一,它揭示社会形态的本质,发现它的规律性,为我们区分不同社会形态提供可靠的科学方法。
第二,它与那些把社会基础归结为人类天性、心理素质等唯心史观区别开来。
第三,它同那些单纯用某些科学技术特征作为划分社会历史阶段标准的做法也有所不同。社会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特征,对认识社会发展程度,尤其是发现生产力的发展动向具有“指示器”的作用,但不能以此取代社会形态作为区分社会性质的根本标准。
(2)社会形态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现实存在的社会形态是复杂的,同一种社会形态在不同国家、民族中,由于历史条件和具体环境不同,又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每一社会形态内部既有这个社会自己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又有旧社会的残余和新社会的萌芽。“纯粹的社会”是不存在的。因此,社会形态的发展既有统一性,又有多样性,要做具体的分析。
(3)社会形态是历史的,有它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对复杂的社会关系进行区分,把社会关系归结为生产关系,又把生产关系归结为生产力的高度,这样就有了可靠的根据把社会的发展看做是一个与自然界相似的过程,即是一个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的合乎规律的发展过程,这就为我们科学地把握历史发展的客观进程提供了基本思路。
3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1)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是指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客观的,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也就是社会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2)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即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选择性,是指社会主体以一定的方式在可能性空间中有意识、有目的地指向确定对象的创造性活动。
由于社会内部的基本矛盾及其他矛盾与外部各种因素、条件的相互作用,使一个民族的发展表现为由多种可能性构成的“可能性空间”,哪种可能性能够实现,取决于主体的自觉选择。
(3)一个民族之所以做出这种或那种选择,有其特定的原因:
第一,取决于民族利益。
民族利益是一个民族进行历史选择的直接动机。中国人民之所以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根本原因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第二,取决于交往。处在转折点上的民族在国际交往中可以从处于先进社会形态的民族那里获得“历史的启示”,各民族之间的交往是一个民族进行历史选择、实现社会跨越的必要条件。中国人民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启示下,跨越典型的资本主义阶段经过新民主主义而直接走向社会主义,这是既合乎世界历史一般规律又适合中国国情的伟大抉择。
第三,取决于对历史必然性以及本民族特点的把握程度。这种把握程度直接制约着其历史选择活动的内容和方向。中华民族选择了社会主义,这与中华民族对历史必然性及本民族特点的正确把握直接相关,这是在社会发展的多种可能性中所做的最佳选择,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选择。
因此,社会形态的更替是历史的客观必然性和人们的自觉选择性的统一,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
4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和主体的选择性使社会发展过程呈现出统一性和多样性。
(1)从纵向看,表现为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首先,统一性是社会形态运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
人类的总体历史过程表现为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马克思认为这是“自然的发展阶段”。
其次,多样性是指不同的民族可以超越一种或几种社会形态而跳跃式地向前发展。社会形态更替的多样性并不能否定人类总体历史过程。某些民族可以实现跨越,但其跨越的方向、跨越的限度是受总体历史进程制约的。
第一,跨越的方向要同人类总体历史进程相一致。
第二,实际存在着的社会形态及其生产力规定着跨越的限度。
第三,现实存在的较先进的社会形态对跨越具有导向作用。
(2)从横向看,社会发展过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表现为同类社会形态既有共同的本质,又有各自的特点。
首先,社会发展过程的统一性
表现为处于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具有共同性、普遍性,即:具有大致相同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大致相同的生产关系体系,大致相同的上层建筑。
其次,社会发展过程的多样性表现为在现实社会中,每一种社会形态在不同的民族那里都有自己的特殊表现形式。正如列宁所深刻指出的:“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
(3)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理论意义。
首先,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这种统一性基础上的多样性,充分显示出人类以及各个民族解决自身矛盾的能力及其创造性。
一般来说,不同民族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依据本民族的特点、历史传统以及国际环境,来选择、设计、创造自己的社会存在形式。
其次,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根据之一。中国越过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直接走向社会主义,既是历史的必然,又是中国人民的自觉选择。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样既是历史的必然,又是中国人民新的自觉选择和伟大创造。
5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统一性表明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选择性、多样性表明社会发展的具体道路不是直线的,而是曲折的。
(1)社会发展过程的前进性是指社会形态通过新陈代谢、吐故纳新而向前发展,包括社会形态的质变和量变。社会进步是一种必然的趋势,这是因为:
第一,社会进步最深刻的根源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
第二,社会发展是一个辩证否定即扬弃的过程。
第三,社会发展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要求。
(2)社会发展过程的曲折性是指社会前进过程中所出现的反复、停滞和倒退现象。
第一,曲折前进是历史的普遍规律。
列宁说:“设想世界历史会一帆风顺、按部就班地向前发展,不会有时出现大幅度的跃退,那是不辩证的,不科学的,在理论上是不正确的。”
第二,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邓小平指出:“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最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的几百年间,发生过多少次王朝复辟?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我们要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来看待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曲折现象,坚信“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伟大真理。

作者: peterzjf    时间: 10-5-28 10:07
                                        第二专题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
1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因为:
第一,这两对矛盾所涉及的三个方面,即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囊括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形成了社会有机体的基本结构即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
第二,这两对矛盾存在于每个社会形态之中,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
第三,这两对矛盾规定了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基本性质。
第四,这两对矛盾是其他一切社会矛盾的根源,决定并制约其他社会矛盾的存在和解决。
第五,这两对矛盾运动所体现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形成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即两个“一定要适合”的规律。正是这个基本矛盾的运动,决定着社会性质的变化和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前进方向,它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2)这两对基本矛盾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但地位和作用并不相同。
第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更为根本的矛盾,它决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又受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制约,它的解决有赖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解决。
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以至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生产方式或经济因素起决定作用,但也不能忽视上层建筑即政治和社会意识因素的巨大的能动作用。
2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基本矛盾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第一,生产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不能任意选择的物质力量和历史活动的前提。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进而决定其他社会关系的基本面貌,决定世界发展的历史进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的活动范围越来越扩大,各民族的交往越来越多,人类历史逐渐由“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化。
第二,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内容,是实现社会发展多重目标的根本条件,是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和客观标志,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
(2)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3)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社会基本矛盾要通过一定社会的阶层或阶级的矛盾表现出来,或表现为不同社会集团之间的利益矛盾甚至冲突;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要采取阶级斗争、社会革命和改革等多种方式。正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这些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中,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生着深刻变化,使社会得到全面进步。
3生产力标准
(1)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最终决定力量的原理,我们党提出了“生产力标准”的思想。所谓“生产力标准”,是指把是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判断我们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生产力标准是实践标准在社会历史领域的集中体现。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是生产力标准的进一步深化。
(2)坚持生产力标准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也是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前提。
第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从历史主体的角度,为把“生产力标准”和“三个有利于”标准,真正贯彻和落实于我国社会主义各项事业,提供了根本保证。
第二,科学发展观则把生产力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及人的发展统一起来,进一步把生产力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拓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使其全方位功能发挥到极致。

二、阶级斗争
1阶级的产生和本质
(1)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阶级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即生产有所发展而又发展不足的产物。
(2)阶级又是一个经济范畴。阶级的划分是由人们在特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不同地位和结成的不同关系决定的。
(3)阶级的本质在于它是与特定的生产关系相联系的、在经济上处于不同地位的社会集团或人群共同体。
第一,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不同,是划分阶级的基础。
第二,阶级对立的实质是社会上一部分人拥有生产资料因而占有另一部分人的劳动。
第三,阶级首先是一个经济实体,在它形成之后,又会在政治思想、情感及生活方式等方面有所反映,表现出多方面的特征,但它的根源是经济。
2阶级斗争的含义和作用
(1)阶级斗争是阶级利益根本冲突的对抗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
(2)阶级斗争根源于阶级之间物质利益的根本对立,根源于社会经济关系的冲突。一切阶级斗争,归根结底都是围绕着经济利益这个轴心展开的。
(3)阶级斗争贯穿于阶级社会的全部发展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除了经济斗争外,还有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
(4)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直接表现,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第一,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地表现在社会形态更替的质变中,也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
第二,阶级斗争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它的作用是历史的、变化的。
不同时代的阶级斗争的作用是不一样的。无产阶级不同于历史上的其他一切阶级,它代表了新的生产方式,是最有前途、最富有革命彻底性的阶级。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是以消灭私有制和剥削制度、解放全人类为最终目的的斗争,其历史进步作用是其他阶级斗争不可比拟的。
3阶级分析方法
(1)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斗争观点去观察和认识阶级社会的社会历史现象,就是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
(2)阶级分析方法为我们透过纷繁复杂的阶级社会现象,认识阶级社会的本质和规律,提供了一条指导性线索。
第一,阶级分析方法要求全面地、动态地分析阶级状况,分析各阶级的经济地位、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准确把握各阶级之间的关系和阶级力量的对比,把握社会运动和社会生活的脉搏。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的重要依据。
第二,在认识和处理阶级矛盾时,要严格区分阶级矛盾和非阶级矛盾,区分对抗阶级之间的矛盾和非对抗阶级之间的矛盾,区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但已经不是主要矛盾。要注意区分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防止阶级斗争扩大化;同时,又要对阶级斗争保持警惕,防止和纠正阶级斗争熄灭论。

三、社会革命
1社会革命的实质和根源
(1)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导致革命。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社会形态的质变。
第一,革命的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
第二,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到革命阶级手里,是实现社会形态变革的首要的基本的标志。
(2)社会革命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第一,生产力的发展和旧的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的发展和旧的上层建筑之间出现矛盾冲突,是社会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第二,社会革命是在一定的革命形势下发生的。它的爆发既要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
如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又要具备一定的主观条件,如革命阶级的觉悟程度、组织程度和群众的发动程度等。
2革命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1)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表现在:
第一,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
第二,革命使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第三,革命能改造和教育群众以及革命阶级本身。
第四,革命解放生产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因此,马克思说:“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2)马克思主义重视革命的伟大作用,同时也不否认改良作为革命的一种补充手段、为争取劳动者境况的改善所起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不拒绝改良,但反对改良主义。

四、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力
(1)改革是在同一社会形态内,通过调整、变革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某些部分及环节,实现该社会形态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2)改革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集中表现在,它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3)改革是社会发展中经常出现的、具有相当普遍性的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重要形式。
社会改革是走向社会革命的一个步骤,是革命的前提和准备;而在革命后又往往是巩固革命成果、完善社会制度、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社会发展离不开改革。
2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改革
恩格斯指出:“我认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
(1)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客观要求,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手段,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动力。
(2)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3)改革是一种“制度创新”,用新体制取代旧体制,改革是社会生活的深刻变革,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所以改革也是一场革命。

五、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科学技术的含义
科学技术是一个复合概念。科学和技术既相区别,又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1)科学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反映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及其相关的活动。科学主要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
(2)技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第一,广义的技术包括生产技术和非生产技术。
第二,狭义的技术是指生产技术,即人类改造自然,进行生产的方法与手段。
(3)科学活动主要是一种认识活动或精神性活动;技术活动主要是一种生产性、实践性活动。
(4)科学和技术是辩证统一的整体。
在今天科学活动与技术活动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日益融为一体。
2科学技术革命的作用
(1)科学技术革命是社会动力体系中的一种重要动力。恩格斯说:“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又说:马克思“把科学首先看成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看成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
(2)科学技术革命主要是通过促进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来推动社会发展的。
(3)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更加深远、更加强烈。主要表现在:
首先,现代科技革命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
第一,它使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发生质的变革。
第二,它使人们的劳动形式产生质的提升。
第三,它使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发生重大调整。
其次,现代科技革命推动生活方式的变革。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人们生活方式的四个基本要素,即生活主体、生活资料、生活时间和生活空间,从而引起生活方式发生新的变革。
最后,现代科技革命推动思维方式的变革。现代科技革命使思维方式具有系统性、整体性、开放性、动态性、创造性等特征,并使认识活动出现数学化、模型化、形式化的趋势。我国制定并实施的“科教兴国”战略是发挥科技社会功能的强大推动力的重要保证。
3科学技术社会作用的两重性
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发展以造福于人类,同时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带来消极后果。
(1)科学技术作用的实现要受一定客观条件,诸如社会制度、利益关系等因素的影响,也要受到一定的主观条件如人们的观念和认识水平的影响。
(2)科学技术的发展标志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意味着能够更多地创造出人们所需的物质财富,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基本的方面。
(3)科学技术给人类生产发展带来消极作用的原因。
第一,有的是由于对科学技术应用不当等原因,产生一定的消极后果。
第二,有的是由于对自然规律和人与自然关系认识不够。
第三,有的是由于缺乏对科技消极后果的强有力的控制手段而产生的。
第四,有的则与一定的社会制度有关。
4科学技术发展与“全球问题”
在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全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关注。人口增长过快、粮食短缺、能源和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
(1)“全球问题”的出现,深刻地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的矛盾
“全球问题”不仅是个自然问题、科学技术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是一个涉及社会制度、社会管理组织以及各种社会认识和实践的复杂问题。
(2)解决“全球问题”有赖于多方面的努力和条件。
第一,要用科学的自然观和发展观指导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
第二,要树立全球观念和危机意识,克服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的狭隘视野,克服急功近利的行为。
第三,要正确对待自然和社会的关系,要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第四,要增强人们合理控制各种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的能力和手段,为人类摆脱困境创造新的物质条件。如果问题是由社会制度造成的,就需要变革这种不合理的社会形式。

作者: dnknight    时间: 10-5-28 14:48
这书我买了……总体感觉还是不错的啊
作者: jiekechuanzhang    时间: 10-5-30 17:3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peterzjf    时间: 10-6-2 09:40
                            第三专题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
究竟谁是历史的创造者?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还是英雄创造历史?这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
(1)唯心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基本前提出发,否认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抹煞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宣扬少数英雄人物创造历史,因而这样的观点被称为英雄史观。英雄史观的产生有其深刻的根源:
第一,它停留于历史现象的表面,把活动在历史舞台前面的少数英雄人物的作用加以夸大并绝对化,是其认识根源。
第二,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社会的政治统治和精神生活被少数人所垄断,是其社会历史根源。
第三,剥削阶级的偏见是其阶级根源。
(2)与唯心史观相反,唯物史观认为,“全部历史本来是由个人活动构成,而社会科学的任务在于解释这些活动”。人是现实社会中的人,要说明历史创造者问题,必须全面、具体、历史地考察和分析人们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2现实的人及其活动与社会历史
(1)社会和人是不可分的,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人。
(2)社会历史是由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构成的。
(3)所谓现实的人,“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这种现实的人,是基于自身需要和社会需要而从事一定实践活动的、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具有能动性的人。
(4)只有把人看做是现实的人,才能正确把握人及其活动的本质,把握人与社会历史的关系。
3人的本质
人的本质是现实的人之所以存在的内在根据。人的本质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与动物的区别;二是人与人的区别。
(1)从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层次上,人的本质在于劳动。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
第一,劳动不仅创造了人本身,而且通过一定的创造物使人的本质力量得到确证。
第二,劳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人类最基本的存在方式。
第三,劳动发展史是理解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同样也是理解社会历史创造过程和历史创造者的关键。人们创造历史的第一个或最基本的活动是生产劳动。
(2)从人与人相区别的层次上,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就是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天生就具有的东西,也不是从所有个体的人身上抽象出来的共同性。现实的人总是处在特定的社会关系和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因此,人的本质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是历史的而不是永恒不变的。
4唯物史观考察历史创造者问题的原则
(1)唯物史观立足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来探究历史创造者问题。社会历史发展过程虽然离不开个体的人的活动,但整体的社会历史并非个体的历史的简单堆砌。历史是无数个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的合力,就其中每个人而言,可以说,他“创造”了自己个人的“历史”,但不能说创造了整个社会历史。社会历史就其整体而言,是一定的群体(集体、阶级、民族乃至全人类)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及其产物的演进过程,是以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社会形成和演进过程。
(2)唯物史观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入手来考察和说明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体现在一定的历史主体的活动之中,在其中,既存在着符合社会历史必然性、推动和促进社会历史向前发展的力量,也存在着违反社会历史必然性、阻碍历史前进的力量。只有代表前一种力量的人才属于历史创造者之列。
(3)唯物史观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作用及其性质。人与历史的关系具有类与历史、群体与历史、个体与历史三层关系。
首先,当把历史主体当做类来看待,从最抽象的形式上考察历史主体的活动时,应该肯定总体的人在总体的历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坚持“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的观点,以同神创造历史、观念创造历史和超人创造历史等唯心史观划清界限。
其次,唯物史观还更深入地考察群体与历史、个体与历史的关系,考察群体与个体的关系,区分了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力量与非决定力量、主导力量与非主导力量,从而科学地解决了谁是历史创造者的问题。
5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1)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
第一,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人民群众有着不同的内容,包含着不同的阶级、阶层和集团。
第二,人民群众的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
(2)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首先,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第一,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第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第四,人民群众既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其次,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是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前进的过程相一致的。
人民群众的总体意愿和行动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最终决定历史发展的结局。
(3)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及作用,又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这些条件包括经济条件、政治条件和精神文化条件。
6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
(2)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其基本内容是:
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3)群众路线是群众观点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运用。其基本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4)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路线,也是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5)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坚持和贯彻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第一,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
第二,要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内容。
第三,要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二、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1个人与社会历史
(1)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是由各种各样的个人活动构成的。所谓个人,是指生活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具有独特个性的个体。马克思指出,个人“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并且正是他的特殊性使他们成为一个个体,形成一个现实的、单个的社会存在物”。
(2)在社会发展中,所有个人都起到一定作用。
这不仅是因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而且社会历史过程本身也正是“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期望的目的而创造自己的历史”过程,社会历史发展是无数个人合力作用的结果。
(3)唯物史观主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并不是否定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而是要具体地分析个人及其作用的性质、大小以及个人与群众的关系,以使每一个创造自己历史的个人,在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过程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2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按照个人对社会历史起作用的程度和方式的不同,可以区分为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
第一,普通个人属于人民群众范畴,他们对社会发展都有或大或小的贡献,其总和构成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
第二,历史人物是指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过重大作用的人物。在历史人物中,对那些反映时代要求,代表进步阶级或阶层利益,对社会发展起显著促进作用的代表人物,称之为杰出人物。
(2)历史人物,特别是杰出人物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的发起者、当事者。
第二,历史人物是实现一定历史任务的组织者、领导者。
第三,历史人物是历史进程的影响者,它可以加速或延缓历史任务的解决。
因此,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的具体过程始终起着一定的作用,有时甚至对历史事件的进程和结局发生决定性的影响,但不能决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
(3)历史人物及其作用要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受人民群众及其实践活动的制约。任何历史人物,特别是杰出的政治人物的出现,都体现了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
第一,杰出人物是适应时代的需要而产生的。每一时代一定会出现自己的杰出人物,这是必然的;但杰出人物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以什么方式出现,由谁来担当杰出人物,则具有一定的偶然性。
第二,历史人物作用的性质取决于他们的思想、行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只有顺应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意愿,历史人物才能起到推动社会前进的积极作用,否则,如果违背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和人民群众的意识,历史人物也会走向反面。
3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方法
任何历史人物都是一定历史时代的产物,必然带着时代的特征和历史的局限性;阶级社会中的历史人物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特定阶级关系的制约,必然反映或代表一定阶级的利益和愿望。根据历史人物所具有的历史特征和阶级特点,评价历史人物时,应坚持运用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
(1)历史分析方法要求从特定的历史背景出发,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对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进行具体的、全面的考察。
第一,要尊重历史事实,如实反映历史人物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关系,如实反映历史人物的历史作用和历史地位。
第二,判断历史人物的历史功绩主要看历史人物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什么新的东西。
第三,历史人物本身是发展变化的,应当从发展的观点给予如实的评价。
第四,同一个历史人物,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可能会有不同的历史作用,有时甚至有性质相反的历史作用,都要给予恰当分析。
(2)在阶级社会中,贯彻历史分析方法内在地包含阶级分析方法。因为在阶级社会中,具体地考察社会历史条件与历史人物的关系,必然包含分析一定的阶级条件和历史人物的关系。阶级分析方法要求把历史人物置于一定的阶级关系中,同他所属阶级关系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和评价。一定的阶级总是要推举或产生出自己的代表人物,以表达自己的利益和意愿,因而历史人物的作用受到阶级的制约;历史人物的命运,也往往同他所属阶级的兴衰沉浮息息相关。在历史上,阶级的局限性决定了它的代表人物的局限性。离开了一定的阶级背景,就难以理解历史人物的产生、作用及其性质。

作者: peterzjf    时间: 10-6-2 09:58
                   第五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不仅发现了剩余价值产生的秘密,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本质,而且揭示了商品经济发展和社会化生产的一般规律。

                          第一专题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
                                            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

一、资本主义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资本主义萌芽于14世纪末15世纪初,在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出现,其途径有两个:一是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二是从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成。
(1)封建社会末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小生产者之间展开激烈的竞争并由此发生剧烈的两极分化:一部分条件较好的作坊主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增加雇佣工人,逐渐富裕起来并成为最早的工业资本家;多数作坊主则在竞争中逐渐衰落下去,直至破产,最终同帮工和学徒一起沦为雇佣工人,成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形式之一。
(2)商人和高利贷者在奴隶社会就已经出现。到封建社会末期,随着商人积累财富的不断增加,一些大商人成了包买商,逐渐控制了商品生产者。随着商人侵入手工业领域,小生产者沦为商人、高利贷者的债务人,一旦无力还债,就连同帮工和学徒一起沦为雇佣工人,商人或高利贷者则成为工业资本家,这成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另一种形式。
2资本的原始积累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之后,其成长是一个缓慢的过程。15世纪末美洲和通往印度航道的新发现,世界市场的迅速扩大,要求商品生产以更大的规模和更快的速度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开始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利用暴力手段为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创造条件。
(2)所谓资本原始积累,就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在西欧,资本原始积累开始于15世纪后30年,经过16世纪的高潮,一直延续到19世纪初才告结束。
(3)资本原始积累主要途径。
第一,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土地。用暴力剥夺农民土地,是资本原始积累过程的基础,它在英国最为典型。由于欧洲市场扩大了对羊毛的需求,养羊比经营农作物更为有利可图,这就促使资本家和封建贵族通过各种手段把大片农民私有土地围圈起来据为己有,农民失去土地,成为雇佣劳动力。
第二,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进行残酷的殖民掠夺是资本原始积累的又一重要方式。自15世纪末开始,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等国的新兴资产阶级,通过武力征服海外殖民地,抢劫金银财宝,贩卖黑人奴隶,实行关税保护制度,进行商业战争等,掠夺了大量财富,大大加速了货币资本的积累。与此同时,新兴资产阶级还通过国债制度、课税制度加强对国内人民的剥削,积累起巨额货币资本。
(4)资本原始积累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缩短了封建生产方式转变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过程。资本原始积累的事实表明,资产阶级的发家史就是一部罪恶的掠夺史,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这种剥夺的历史,是用血和火的文字,写在人类的编年史中的”。
3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1)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对上层建筑的彻底变革提出了强烈要求。
(2)17世纪中期和18世纪后半期,英、法等国先后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实现了产业革命,机器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空前大发展,最终建立起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商品经济是作为自然经济的对立物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1)自然经济是一种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式。自然经济以分散的、自给自足的家庭生产为基础,生产规模狭小,社会分工低下,以使用价值为生产目的。
(2)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有两个:一是社会分工的出现;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第一,所谓社会分工,是指社会劳动划分和独立化为不同的部门和行业。各行各业的生产者为了满足自身在生产和生活方面的多种需要,产生了相互交换产品的要求。
第二,在私有制下,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私人占有,一个人要想得到别人的产品,就必须通过交换形式。私有者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在彼此发生经济联系和交换产品时,要求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因而劳动产品便必然采取商品的形式。
2商品的二因素
(1)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第一,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映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共有的属性。
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决定商品交换比例的,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价值。
第二,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价值是商品特有的社会属性。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比例相交换,就是因为它们都有价值。商品价值在质的规定性上是相同的,因而彼此可以比较。商品的价值实体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它本质上体现生产者之间的一定社会关系。
第三,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2)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第一,其对立性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
第二,其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一种物品如果没有使用价值,即使人们为它付出了劳动,也没有价值;一种物品尽管具有使用价值,但如果不是劳动产品,也没有价值。
3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商品是劳动产品,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1)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即有用劳动。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消耗。
(2)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
(3)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种规定。
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这就是劳动的二重性,它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
(4)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第一,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是商品生产者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第二,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而抽象劳动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它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4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1)商品的价值不仅有质的规定性,而且还有量的规定性。
第一,商品价值的质即实体是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
第二,商品价值的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决定的,而劳动量则是按劳动时间来计量的。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
(3)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第一,劳动生产率指的是劳动者生产使用价值的能力,它的高低可以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测量,也可以用单位产品中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测量。
第二,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主要包括: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
(4)商品的价值量同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密切相关。
第一,简单劳动是指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的一般劳动者都能从事的劳动。
第二,复杂劳动是指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技术专长的劳动者所从事的劳动。
第三,商品价值量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计量的,复杂劳动等于自乘的或多倍的简单劳动。复杂劳动转化为简单劳动,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自发实现的。
5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1)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它的基本内容和客观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自发波动。
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由于供求关系变动的影响,商品的价格总是时而高于价值,时而低于价值,不停地围绕价值这个中心上下波动。从较长时间来看,价格高于价值的部分和价格低于价值的部分能够相抵,商品的平均价格和价值是一致的。
(3)价值规律的作用的表现。
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分配。
(4)价值规律在对经济活动进行自发调节时,必然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后果。
第一,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进步。
第二,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一部分具有有利条件的生产者可能积累大量的财富,而一部分处于不利地位的生产者可能亏损甚至破产。
第三,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社会资源在社会生产各个部门的配置,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状况,造成社会资源浪费。
6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
1)商品的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的价值形式以及货币形式。
(2)商品的交换是以货币为媒介的,货币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有五种基本职能,即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储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3)货币的产生使整个商品世界分化为两极:一极是各种各样的具体商品,它们分别代表不同的使用价值。一极是货币,它们只代表商品的价值。
这样,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就发展成为外在的商品和货币的矛盾。
7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在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具有两重性:既是具有社会性质的社会劳动,又是具有私人性质的私人劳动。
(2)商品生产者的劳动的社会性质是由社会分工决定的。
在社会分工的条件下,每个商品生产者在社会分工体系中从事的是某一种商品生产,他们的劳动都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是具有社会性质的社会劳动。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存在,每个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又是按照自己的利益和要求进行的,是具有私人性质的私人劳动。
(3)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第一,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
第二,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
第三,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4)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进一步发展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正是这一矛盾的不断运动,才使资本主义制度最终被社会主义制度所代替具有了客观必然性。
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1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马克思在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创造价值理论的同时,创立了劳动二重性理论,第一次确定了什么劳动形成价值、为什么形成价值以及怎样形成价值,阐明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商品价值形成中的不同作用,从而为揭示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创立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基础。此外,马克思的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等政治经济学的一系列重要理论的创立,也同劳动二重性学说有关。因此,劳动二重性理论成为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2)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马克思在劳动价值论中所揭示的关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一般理论,对于我国深化经济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2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人类进入了21世纪,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社会经济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必须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1)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对生产性劳动作出新的界定。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重点考察的是物质生产部门,认为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才是生产性劳动并创造价值。在当今时代,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服务性劳动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生产性劳动应当包括大部分非物质生产领域的服务性劳动。
(2)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的作用的认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总体工人”的论述中,对脑力劳动(包括科技和管理劳动)给予了肯定,认为这些劳动也是创造价值的劳动,但他重点研究的是物质生产领域的体力劳动。在当今社会,科技劳动和管理劳动等脑力劳动,不仅作为一般劳动在价值创造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作为更高层次的复杂劳动创造的价值要大大高于简单劳动。
(3)深化对科技、知识、信息等新的生产要素在财富和价值创造中的作用的认识。应该坚持马克思关于人的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这一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同时,要充分肯定科技、知识、信息等新的生产要素在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使用价值和价值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4)深化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范畴。
第一,价值创造属于生产领域的问题,而价值分配则是属于分配领域的问题。
第二,价值创造是价值分配的前提和基础,没有价值创造也就没有价值分配。
第三,价值分配又不仅仅取决于价值创造,在实际经济生活中,价值分配首先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的,有什么样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就有什么样的分配关系。

作者: peterzjf    时间: 10-6-3 10:55
                             第二专题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1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1)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劳动力的使用即劳动。
(2)劳动力成为商品,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第一,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
第二,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价值所必需的物质条件。
(3)劳动力成为商品,标志着简单商品生产发展到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新阶段。在这一阶段,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形式上是“自由”、“平等”的关系,而实质上是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关系。
2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像其他任何商品一样,劳动力商品也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1)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它包括三个部分:
第一,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第二,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第三,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2)劳动力价值的构成包含一个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在不同的国家或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劳动者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数量和构成也是有区别的,所以,劳动力价值的最低界限,是由生活上不可缺少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的。一旦劳动力价值降低到这个界限以下,劳动力就只能在萎缩的状态下维持。
(3)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
(4)货币所有者购买到这种特殊商品,能够获得剩余价值,货币也就转化为资本。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购买的是雇佣工人的劳动力而不是劳动。

二、资本主义所有制
1所有制和所有权
(1)资本家之所以能够购买工人的劳动力,把工人变成雇佣工人,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最具有根本意义的问题。
(2)马克思首先对生产资料所有制从经济意义和法律意义上作了区分。
首先,经济意义上的所有制,是指事实上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归谁支配,并凭借这种所有和支配实现生产和获得剩余产品(利润或超额利润)。
经济意义上的所有制以实际占有为基础,体现了现实生产过程中的经济关系,并表现了经济利益的实现形式。
其次,法律意义上的所有制,是由占有生产资料的法律原则决定的。所有制关系上升到法律关系的高度,所有制的现实经济形态就具有了法律形态,即所有权范畴。所有权是一种排他性的权利,它强制地规定了人们在经济生活中对占有物行使权利的界限,直接影响到现实经济生活中生产资料的实际利用及其与劳动者的关系。
(3)所有制与所有权既有区别也有联系。
第一,所有制是所有权的基础。
所有制的性质和特点只能从现实的生产关系的实际运动中去把握和理解,而不能从所有权出发去认识。
第二,所有制决定所有权。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态,它反映着经济关系的意志关系,这种意志关系的性质在根本上是由经济关系本身决定的。
2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本质
(1)从历史上看,奴隶社会制度、封建社会制度和资本主义社会制度都是剥削制度,所不同的是,在不同的剥削制度下,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不同。
第一,在奴隶社会,奴隶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是以奴隶主对奴隶的完全人身占有为基础。
第二,在封建社会,农民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是以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为条件。
第三,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而劳动者则一无所有,只能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2)与以往的剥削制度不同,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不是完全占有,也不是人身依附,而是基于劳动者的完全的人身自由。资本家只能通过购买劳动力的方式,将出卖了劳动力的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在一起进行生产并取得剩余价值。在这里,生产资料和货币采取了资本的形式,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成为资本人格化的资本家,资本家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是资本雇佣劳动的关系。
(3)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

三、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1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及其特点
(1)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
第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
第二,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即价值增殖过程。
(2)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首先,资本主义劳动过程是生产使用价值的过程。
由于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要素都被资本家所占有,由此决定了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两个特点:
第一,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他们的劳动隶属于资本家。
第二,劳动成果或劳动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
其次,价值增殖过程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这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主要方面。所谓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劳动力价值的补偿这个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资本家购买的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创造了超过补偿劳动力的价值,从而形成了剩余价值,这是价值形成过程转变为价值增殖过程的关键。
2剩余价值的含义
(1)在价值增殖过程中,雇佣工人的劳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必要劳动,用于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用于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
(2)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3资本的本质
(1)资本是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
(2)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总是通过各种物品表现出来的,但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一定的历史社会形态下的生产关系。
4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及其意义
(1)根据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不同,资本可以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第一,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它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其价值量不会大于它原有的价值量。
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只转移自己的物质形态而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不发生增殖,所以马克思把这一部分资本叫做不变资本。
第二,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是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而是由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再生产过程中,工人所创造的新价值,不仅包括相当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而且还包括一定量的剩余价值。由于这部分资本价值不是不变的,而是一个可变的量,所以,马克思把这部分资本叫做可变资本。
(2)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
第一,它表明,雇佣劳动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唯一源泉。
第二,这种划分也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3)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可以用剩余价值率表示:m′=m/ v。剩余价值率还可以表示为:m′=剩余劳动/必要劳动=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5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资本家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的方法有多种多样,最基本的方法有两种,即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1)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在必要劳动时间既定的条件下,工作日越长,剩余劳动时间越长,剩余价值率越高。除了延长劳动时间外,资本家还用提高工人劳动强度的方法来增加剩余价值。提高劳动强度,是让工人在同样的时间内消耗更多的体力和脑力,这与延长工作日并没有本质区别。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由于生产技术以手工劳动为基础,资本主义增加生产主要靠增加劳动量来实现,因此延长工作日就成为资本家提高剥削程度的基本方法。
(2)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是通过提高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实现的。由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降低了劳动力的价值,从而缩短了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3)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企业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条件下,每个资本家总是力图不断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其生产的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从而获得超额剩余价值。这个过程的客观后果则是整个社会各个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导致生活资料的价值下降和补偿劳动力价值的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延长,整个资本家阶级普遍获得相对剩余价值。
随着生产技术条件的不断改善和工人阶级反抗资本家延长工作日的斗争力量的增强,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作用日益突出了。
6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
二战以后,资本主义生产中的自动化程度加强。
(1)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自动化只是意味着剩余价值生产所使用的生产工具更加先进了,不论是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还是“无人工厂”,它们本质上依然是物化劳动或不变资本的实物形式。它们参加商品生产时,只是把原有的价值转移到商品中去,而不创造新价值,更不能创造剩余价值。
(2)在生产自动化条件下,直接从事生产劳动的工人相对减少,而从事科研、设计、技术和管理劳动的人员日益增加,“总体工人”中的脑力劳动的比重不断增大,劳动的复杂程度和强度日益提高,从而成为生产力特别高的劳动,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种劳动会创造更大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因此,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自动化是资本家获取超额剩余价值的手段,而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仍然是这种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7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1)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后,如果将其全部用于消费,则下一轮生产就是在原有规模上重复进行的生产,这叫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它不仅生产商品,生产剩余价值,而且还生产和再生产资本关系本身:一方面是资本家,另一方面是雇佣工人。因此,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2)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点是扩大再生产。资本家将获得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为资本,使生产在扩大规模上重复进行,这就是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
8资本积累
(1)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
(2)资本积累的本质,就是资本家不断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3)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资本积累规模的大小取决于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以及资本家垫付资本的大小。
显然,这些因素都是加强和扩大对工人剥削的因素。
(4)随着资本积累和生产规模的扩大,社会财富日益集中到资产阶级手中,而社会财富的直接创造者——无产阶级则只占有少部分社会财富。随着资本积累,必然加剧社会的两极分化,即一极是财富越来越集中于少数人手中,另一极是多数人只拥有社会财富的较小部分。
(5)马克思关于资本积累的学说的理论意义。
第一,它是剩余价值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它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下贫富两极分化的原因。
第三,它揭示了资本主义失业现象的本质。
第四,它深刻地阐明了资本主义制度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
9资本有机构成
资本的构成可以从物质形式和价值形式两个方面来考察。
(1)资本的技术构成。资本家投入到生产过程中的资本,从自然形式上看,总是由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构成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存在一定的比例,这种由生产的技术水平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
(2)资本的价值构成。资本家投入到生产过程中的资本,从价值形式上看,资本可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这两部分资本价值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价值构成。
(3)资本技术构成与价值构成之间的关系。一般说来,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资本的价值构成,技术构成的变化往往会引起价值构成的相应变化,而价值构成的变化通常反映着技术构成的变化。
(4)资本有机构成的含义。这种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通常用C:V来表示。
10相对人口过剩
(1)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呈现不断提高趋势,这是由资本无限追逐剩余价值的本性决定的。资本家通过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扩大生产规模,使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
(2)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可变资本相对量减少,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相对地减少,结果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大批工人失业,形成相对过剩人口。相对过剩人口就是劳动力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求形成的过剩人口。
(3)相对过剩人口有三种形式:流动的过剩人口、潜伏的过剩人口、停滞的过剩人口。
11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
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胜利。
(1)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愈来愈具有社会性;另一方面,资本愈来愈集中于少数资本家手中,生产完全服从于资本家追逐剩余价值的目的。这就使生产的社会性和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形式之间发生了深刻的矛盾。
(2)随着资本积累的不断增长,生产的社会性和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这是资本主义被新的、更能够适应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社会形态所取代的根本原因。
12资本的循环与周转
(1)资本作为一种自行增殖的价值,不仅在生产过程内运动,而且也在流通过程内运动。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流通过程时,首先详尽地分析了个别资本的运动,即资本的循环和周转过程,揭示了资本循环周转的规律。
(2)资本循环是资本从一种形式出发,经过一系列形式的变化,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要经历三个不同阶段,与此相联系的是资本依次执行三种不同职能。
第一个阶段是购买阶段,产业资本执行的是货币资本的职能。
第二个阶段是生产阶段,产业资本执行的是生产资本的职能。
第三个阶段是售卖阶段,产业资本执行的是商品资本的职能。
(3)产业资本运动的两个基本条件。
第一,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空间上同时并存,
也就是说,产业资本必须按照一定比例同时并存于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形式中。
第二,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时间上继起,也就是说,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必须保持时间上的依次连续性。
产业资本的连续循环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也是它的所有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
13资本周转
(1)资本是在运动中增殖的,资本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的循环,就叫资本的周转。如果每次资本周转带来的剩余价值一定,则资本周转越快,在一定时期内带来的剩余价值就越多。
(2)影响资本周转快慢的因素有很多,关键的因素有两个:一是资本周转时间,二是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要加快资本周转速度,获得更多剩余价值,就要缩短资本周转时间,加快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
14社会再生产
在对个别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的规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马克思对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也进行了深入分析,进一步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所包含的对抗性矛盾。
(1)社会生产是连续进行的,这种连续不断重复的生产就是再生产。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
第一,社会总产品在价值形态上又叫社会总价值,
包括在产品中的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c)、凝结在产品中的工人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v)和凝结在产品中的由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里创造的价值(m)。
第二,社会总产品在物质形态上划分为两大部类即第Ⅰ部类和第Ⅱ部类,第Ⅰ部类由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构成,第Ⅱ部类由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构成。
(2)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要求生产中所耗费的资本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同时要求两大部类内部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和两大部类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第一,生产资料的生产,既要满足本部类对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补偿,也要保证两大部类扩大生产规模后对追加生产资料的需求。
第二,消费资料的生产则既要满足两大部类劳动者的个人消费和社会消费,也要满足扩大生产规模后对追加消费资料的需求。
第三,只有两大部类的生产不仅在规模上,而且在结构上保持一定比例,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才能正常实现,社会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
(3)在资本主义发展的相当长时期内,由于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和雇佣劳动制度所决定,两大部类的生产都是在价值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作用下自发进行的,具有严重的盲目性,这就导致了两大部类生产在规模上和结构上经常处于失衡状态,最严重的就是引发经济危机。经济危机的发生,实际上是资本主义条件下以强制的方式解决社会再生产的实现问题的途径。这种强制性地恢复平衡,是以社会经济生活的严重混乱以及社会资源和财富的极大浪费为代价的。
15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和形式
(1)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这是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资本家购买工人的劳动力是以货币工资形式支付的,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格”或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这就模糊了工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界限,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2)工资的形式主要有两种,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此外还有各种形式的血汗工资制度,如19世纪末20世纪初流行的“泰罗制”和“福特制”。
16利润和平均利润
(1)在现实的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资本家并不把剩余价值看做可变资本的产物,而是把它看做全部垫付资本的产物或增加额,剩余价值便取得了利润的形态。
(2)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当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时,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关系便被掩盖了。
(3)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资本主义生产是为了获得利润,因此,不同部门之间如果利润率不同,资本家之间就会展开激烈的竞争,使资本从利润率低的部门转向利润率高的部门,从而导致利润率趋于平均化,不同部门的资本家按照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原则来瓜分剩余价值。按照平均利润率来计算和获得的利润,叫做平均利润。
第一,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即商品的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
第二,在利润平均化规律作用下,产业资本家获得产业利润,商业资本获得商业利润,银行资本家获得银行利润,土地所有者获得地租。
(4)利润平均化规律,反映了在瓜分剩余价值上,资本家之间存在竞争和矛盾,但在加强对工人阶级的剥削以榨取更大量的剩余价值这一点上,资本家之间有着共同的阶级利益。
17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马克思通过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积累、流通以及分配,揭示了剩余价值的运动规律,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
(1)剩余价值理论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本质,阐明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
(2)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揭示资本主义制度剥削本质的锐利武器。
由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的发现,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3)马克思在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积累、流通以及分配过程,揭示资本主义经济特殊规律的同时,也揭示了商品经济和社会化生产的一般规律。例如资本循环周转规律、社会再生产规律、积累规律等。如果撇开资本主义制度因素,这些规律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具有指导意义。

四、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1)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资本主义生产不断社会化。但是,在资本家私人占有生产资料和剥削雇佣劳动的生产关系中,社会化的生产力却变成资本的生产力,变成资本高效能地榨取剩余劳动、生产剩余价值、实现价值增殖的能力。
(2)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具体体现。资本主义越发展,科学技术以至社会生产力越发展,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越高,不断发展的社会生产力就越成为资本的生产力,资本就越来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就越是不可避免。
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生产相对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相对过剩是指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求相比的绝对过剩。
(2)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是由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引起的。但是这仅仅是危机的形式上的可能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种基本矛盾具体表现为:
第一,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
第二,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这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决定的。当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达到尖锐化程度时,社会生产结构严重失调,引发经济危机。而经济危机使企业倒闭、生产下降,供求矛盾得到缓解,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和高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又重新激化,这必然再一次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特点,使社会资本再生产呈现出周期性特点,一般包括四个阶段: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
(4)经济危机既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的产物,同时又是这一矛盾在资本主义范围内暂时的、强制性的解决形式。
第一,危机的爆发缓解了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对立,通过破坏生产力这种强制性方式实现了生产与消费之间的暂时平衡,使资本主义再生产得以继续。
第二,但是每一次经济危机都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反而使资本主义矛盾在更深层次和更大范围上发展。
第三,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

作者: peterzjf    时间: 10-6-3 11:03
                     第三专题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一、资本主义的国家、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之上产生的,它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反映了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的要求。同时,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又反过来保护其经济基础,为巩固和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提供政治保障。
1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
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是以服务于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利益为根本内容的,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的工具。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包括对内对外两个基本方面,即对内实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对外进行国际交往和维护国家安全及利益。
(1)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内职能。
第一,政治统治职能,即资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运用手中掌握的国家机器,对被统治阶级进行压迫、控制,使社会生活保持在统治阶级所制定的秩序要求之内。
第二,国家的社会公共管理职能,即运用各种权力和资源对包括邮政、铁路、水利等事业进行管理,以保证社会生活的正常进行。
第三,国家公共管理能与政治统治职能是紧密联系的,从根本上说国家的公共管理职能是服务于其政治统治职能的。
(2)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职能,是指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进行国际交往与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职能。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职能是国家对内政治统治职能的延伸,是服务于其政治统治的。
2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
(1)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进步性。资本主义国家作为资产阶级利益的体现,在经济上要求自由竞争、等价交换,政治上要求形式上的自由民主、正义平等,这些特征与奴隶和封建制国家相比,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上的一大进步。
(2)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这种进步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国家作为剥削阶级对人民群众进行阶级统治和阶级压迫的工具的性质,并没有消除人们在政治生活方面实际上的不自由、不平等、不民主、不公正。资本主义国家只是以一种新的阶级剥削和压迫形式取代了以往的阶级剥削和压迫形式而已。
3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包括资本主义的民主与法制、政权组织形式、选举制度、政党制度等。
(1)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而发展起来的。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斗争中提出了符合自身利益和要求的“主权在民”、“天赋人权”、“分权制衡”、“社会契约”、“自由、平等、博爱”等政治思想,并以此为指导建立起资产阶级民主制国家。资本主义民主制的国家在不危及资本主义国家安全和资产阶级根本利益的前提下,给予民众一定的选举、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等权利和自由。
(2)资本主义法制是与资本主义民主结合在一起的。宪法是资本主义国家法律制度的核心,它所依据的基本原则有:私有制原则,“主权在民”原则,分权与制衡原则和人权原则。
(3)资本主义国家政权采取的是分权制衡的组织形式,即国家的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分别由三个权力主体独立行使,形成各主体之间的“制衡”。由于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存在着不同的利益集团,它们直接左右着国家政权的运行;由于各个利益集团之间实力上的差别和利害关系的存在,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冲突不断推动其政治制度的变化。
(4)资本主义国家的选举是资产阶级制定某种原则和程序,通过竞选产生议会和国家元首的一种政治机制。从形式上看,竞选制度是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的重要形式。从实际政治作用上看,选举制是协调统治阶级内部利益关系和矛盾的重要措施。
(5)政党是特定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是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的根本利益,为达到政治目的,特别是为了取得政权和保持政权而建立的一种政治组织。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是阶级和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基本上是政党制。从政党制度的类型看,大致有两党制和多党制等形式。
4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进步作用、历史局限及其本质
(1)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在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曾经起过重要的进步作用。
第一,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在战胜封建社会的小生产方式,保护、促进和完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曾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大幅度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
第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使人民群众享有了比在封建专制主义条件下更多的社会政治自由,因而历史性地促进了人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的进步。
第三,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经验,这对于社会进步同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2)由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本质上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手段和方式,是为资产阶级专政服务的,因此不可避免地有其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性。
第一,资本主义的民主是金钱操纵下的民主,实际是资产阶级精英统治下的民主。
第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中的选举事实上是有钱人的游戏,是资本玩弄民意的过程。
第三,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由于资本主义社会是建立在私有制和资本特权的基础上的,资本家和劳动者之间、富人与穷人之间存在着事实上严重的不平等,资本主义法律的实质是将这种不平等合法化。
第四,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是一种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制度,其多党制则是资产阶级选择自己的国家管理者,实现其内部利益平衡的政治机制。
(3)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是服从于资产阶级进行统治和压迫需要的政治工具。
二、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占统治地位的、反映了作为统治阶级的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的各种思想理论和观念的总和。
1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形成
(1)作为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各种资产阶级的思想理论和观念,是资产阶级在长期的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和宗教神学的斗争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这些思想理论和观念后来成为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则是在资本主义国家产生之后由统治阶级根据自己政治统治的需要,在以往形成的资产阶级思想理论和观念的基础上自觉地建立起来的。
2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
(1)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本质,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
第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观念上层建筑,是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服务的。
它是通过论证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合理性、资本主义民主的普遍性等观念来实现其维护职能的。
第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这种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一方面把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内化为本阶级成员的基本信念,另一方面又可以成为统治阶级进一步进行阶级实践的指导思想,成为这个社会制度的理论辩护者。
3应该用辩证的观点来分析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
(1)资本主义社会在长期发展中创造出大量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出丰富的精神成果。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这些思想文化成果有相当一部分是以意识形态的形式或包含在意识形态中被保存下来的。这些思想文化成果同样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成就和体现。
(2)但是,在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起来并经过一段时期的巩固和发展以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主要起着巩固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维护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为资产阶级的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做论证的作用,因而其社会作用就开始走向反面,逐渐地与历史发展方向背道而驰。
(3)对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中那些正确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一般规律的思想理论和观念,我们应该加以学习、参考和借鉴;而其中反映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对社会生活进行了扭曲反映的、为了维护资产阶级政治统治需要而有意编造出来欺骗民众的虚假理论,则必须加以分析鉴别和批判。


作者: peterzjf    时间: 10-6-4 10:29
                  第六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第一专题 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1资本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
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
(1)19世纪70年代以前,资本主义处于自由竞争阶段,
在生产和流通领域起支配作用的是自由竞争原则,主要依靠市场机制调节经济,政府对经济活动基本采取“自由放任”政策。
(2)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逐步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资本主义得以形成。垄断取代自由竞争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占据统治地位。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包括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两种形式。
2生产集中与资本集中
(1)在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中,在剩余价值规律、竞争规律和资本积累规律的作用下,必然引起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
第一,生产集中是指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商品的生产日益集中于少数大企业的过程,其结果是大企业在社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
第二,资本集中是指大资本吞并小资本,或由许多小资本合并而成大资本的过程,其结果是越来越多的资本为少数大资本所支配。
(2)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是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和自由竞争的结果,也是生产社会化和资本社会化的重要表现。
3垄断的形成及本质
(1)所谓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和销售进行操纵与控制。
(2)垄断产生的原因:
第一,当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垄断,以获得高额利润。
第二,激烈的竞争给竞争各方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企业之间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
第三,生产高度集中,不但使原有中小企业无力与大企业竞争,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限制新企业的进入,这也使少数大企业自然占据垄断地位。
(3)垄断是通过一定的垄断组织形式实现的。
第一,垄断组织是指在一个经济部门或几个经济部门中,占据垄断地位的大企业联合。
第二,最简单的、初级的垄断组织形式是短期价格协定。常见的垄断组织有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和康采恩等。
第三,尽管垄断组织的形式多样,但它们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即通过联合来操纵并控制商品生产和销售市场,操纵垄断价格,以攫取高额垄断利润。
4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
(1)垄断是从自由竞争中形成的,是作为自由竞争的对立面产生的,但是,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而是凌驾于竞争之上,与之并存。
(2)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存在竞争的主要原因:
第一,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
竞争是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垄断产生后,没有消除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
第二,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各个垄断组织通过竞争发展起来,还需要不断增强自己的竞争实力,巩固自己的垄断地位。
第三,不存在由一个垄断组织囊括一切部门、一切社会生产的绝对垄断。在垄断条件下,在垄断组织内部、垄断组织之间、垄断组织同非垄断组织之间以及非垄断的中小企业之间存在着广泛而激烈的竞争。
(3)垄断条件下的竞争同自由竞争相比,具有一些新特点。
第一,在竞争的目的上,自由竞争主要是获得更多的利润或超额利润,不断扩大资本的积累。垄断条件下的竞争的主要目的是要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巩固、扩大已有的垄断地位。
第二,在竞争手段上,自由竞争主要运用经济手段,而垄断条件下竞争的手段更加多样,不仅采取经济手段还采取非经济手段,使竞争更加复杂、激烈。
第三,在竞争范围上,自由竞争时期,竞争主要是在经济领域,而且主要在国内市场上进行,而在垄断时期,竞争的规模扩大,范围遍及各个领域和部门,并由国内扩展到国外。
总之,垄断条件下的竞争,规模大、时间长、手段残酷、程度更加激烈,具有更大的破坏性。
5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
(1)金融资本是由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金融资本形成的主要途径包括金融联系、资本参与和人事参与。
(2)在金融资本形成的基础上,产生了金融寡头。金融寡头是指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

第一,金融寡头在经济中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参与制”(金融寡头通过掌握一定数量的股票来层层控制企业的制度)来实现的。
第二,在政治上对国家机器的控制主要是通过同政府的“个人联合”(亲自担任或指派代理人担任政府要职)来实现的。
第三,金融寡头还通过建立政策咨询机构,掌握新闻科教文化等来左右和影响内政外交与社会生活。
6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
(1)垄断资本的实质在于获取垄断利润,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社会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2)垄断利润的来源。垄断资本所获得的高额利润,归根到底来自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创造的剩余价值。具体来说,垄断利润的来源包括:
第一,对国内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剥削的加强。
第二,通过控制市场占有非垄断企业的利润。
第三,通过加强对其他国家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获取的国外利润。
第四,利用所控制的国家机器,通过财政补贴、减免税收等再分配手段,把劳动人民创造的国民收入的一部分转化为高额垄断利润。
(3)垄断利润主要是通过垄断组织制定的垄断价格来实现的。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在销售或购买商品时,凭借其垄断地位规定的、旨在保证获取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垄断价格包括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形式。
第一,垄断高价是指垄断组织出售商品时规定的高于生产价格的价格。
第二,垄断低价是指垄断组织在购买非垄断企业所生产的原材料等生产资料时规定的低于生产价格的价格。
(4)垄断价格长期偏离生产价格和价值,但它的产生没有否定价值规律。
第一,从全社会看,垄断价格既不能增加也不能减少整个社会所生产的价值总量,垄断企业通过垄断价格多得的利润,正是其他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失去的价值部分。
第二,垄断价格的总和加上非垄断价格的总和必然等于价值的总和。
第三,垄断价格的制定和变化,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及其变化。


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就开始形成,在两次大战期间得到一定的发展。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至现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广泛而迅速的发展。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尖锐化的结果。
第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资本主义生产资料在更大范围内被支配,从而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第二,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的深化,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第三,缓和社会矛盾、协调利益关系,也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
(1)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
(2)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
(3)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包括国家向私人垄断企业订货、提供补贴等。
(4)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
第一,宏观调节主要是国家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经济手段,对社会总供求进行调节,以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的基本目标。
第二,微观规制则主要是国家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市场秩序,限制垄断,保护竞争,维护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它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第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国家兴办了私人资本无力兴办的、适应新科技发展要求的巨大新型工业企业。
第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内突破了私人垄断资本的狭隘界限,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有利于缓解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
第三,通过国家的收入再分配手段,使劳动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和提高。
第四,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参与和干预下,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产业升级和优化,加快了这些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并没有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内的经济关系调整,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各种不同的形式,其实质都是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机器来为其服务的手段,是私人垄断资本为了维护垄断统治和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和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形式。
4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的扩展
(1)垄断资本在国内建立了垄断统治后,必然要把其统治势力扩展到国外,建立国际垄断统治。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经济动因主要有:
第一,将国内过剩的资本输出,以在别国谋求高额利润。
第二,将部分非要害技术转移到国外,以取得在别国的垄断优势。
第三,争夺商品销售市场。
第四,确保原材料和能源的可靠来源。
这些经济上的动因与垄断资本主义政治上、文化上、外交上的利益交织一起,共同促进了垄断资本主义向世界范围的扩展。
(2)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基本形式。
第一,借贷资本输出。
第二,生产资本输出。
第三,商品资本输出。
(3)从输出资本的来源看,主要有两类:
第一,私人资本输出。
第二,国家资本输出。
5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后果
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的扩展,产生了一系列的经济社会后果。
(1)对于资本输出国来讲,资本输出的作用主要有:
第一,资本输出为其带来了巨额利润,加速了资本积累,增强了垄断资本的实力。
第二,资本输出带动和扩大了商品输出,巩固和扩大了垄断资本的销售市场和投资场所。
第三,资本输出大大改善了国际收支状况。
第四,资本输出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命脉形成控制,进一步巩同和扩大了垄断优势地位。
(2)对于资本输入国主要是发展中国家来讲,资本输入对其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第一,吸收了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金,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条件。
第二,引进了比较先进的机器设备和工艺技术,同时培训了一批适应现代化生产需要的技术人员、熟练工人和企业管理干部。
第三,利用外资和技术,建立一批现代工业,改造老企业和旧设备,优化了产业结构。
第四,利用外资扩大生产,增加产品产量,提高了产品质量,扩大出口,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第五,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提高了收入水平。
(3)资本输入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主要是:
第一,付出了较大的经济代价以及环境污染、能源和资源消耗的代价。
第二,产业调整和布局有可能受制于外资的投资战略。
第三,外来资本和跨国公司投资增加,冲击本国的民族工业,并影响到国民经济的控制权。
第四,债务负担加重,影响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第五,对国际资本的依赖性增强,容易受到国际经济波动的影响等。
6国际垄断同盟的形成和发展
(1)国际垄断同盟的形成。随着资本输出的不断增加和垄断资本势力范围的迅速扩大,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同时,彼此间的竞争更为激烈,矛盾和冲突也更为突出。在这个背景下,各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组织,通过订立协议建立起国际垄断资本的联盟,即国际垄断同盟,以便在世界范围形成垄断,并在经济上瓜分世界。
(2)当代国际垄断同盟的形式以跨国公司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为主。
第一,跨国公司是一种国际性的企业,它以本国总公司为基础,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设立子公司或分支机构,从事跨国生产、销售和金融等业务活动。
第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主要是由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出面缔结协定所组成的国际经济集团,它是国际垄断同盟的高级形式。
第三,国际垄断资本还建立起国际经济调节机制,以加强国际协调。国际经济协调的具体形式包括各种国际经济组织、国际经济协议以及地区性的经济组织和集团等。
(3)垄断资本国际化条件下各种形式的国际垄断组织、国际垄断同盟和国际经济协调机构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但它们从根本上说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为他们攫取高额垄断利润服务的。
7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1)列宁指出,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进而发展到帝国主义,具有五个基本特征:
第一,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
第二,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
第三,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
第四,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
第五,最大资本主义列强已把世界上的领土分割完毕。
(2)这些特征集中体现了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即垄断资本凭借垄断地位,获取高额垄断利润。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垄断资本对内通过“参与制”和“个人联合”谋求从经济到政治对整个国家的统治;对外运用经济的、政治的甚至战争的手段进行扩张,谋求对整个世界经济和政治的控制。
(3)二战后,虽然列宁指出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在表现形式上发生了一些变化,但其基本内容及其实质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

三、经济全球化及其后果
1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
(1)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
(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包括:
第一,生产的全球化。在国际分工和跨国公司的基础上,世界各国的生产活动日益联系在一起。
第二,贸易的全球化。国际贸易迅速扩大,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参与贸易的国家急剧增加。
第三,金融的全球化。国际债券市场、基金市场迅速扩大,金融市场高度一体化。
第四,企业经营的全球化。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的主体。
2经济全球化的动因
导致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因素主要有:
(1)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信息技术革命,加快了信息传递的速度,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
(2)跨国公司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适宜的企业组织形式,促进了国际分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3)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为国际资本的流动、国际贸易的扩大、国际生产的大规模进行提供了适宜的体制环境和政策条件,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3经济全球化的后果
(1)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是生产社会化不断提高的过程。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社会分工得以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可以在国际社会流动和优化配置,由此可以带来巨大的分工利益,推动世界生产力的发展。
(2)经济全球化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影响。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占据优势地位,在制定贸易和竞争规则方面具有更大的发言权,能够控制一些国际组织,所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但是,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也具有积极的影响:
第一,发展中国家可以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增强经济的竞争力。
第二,可以通过吸引外资,扩大就业,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的优势。
第三,可以利用不断扩大的国际市场解决产品销售问题,以对外贸易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
第四,可以借助投资自由化和比较优势组建大型跨国公司,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
(3)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后果。经济全球化又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它在产生积极效应的同时,也会产生消极的后果。主要表现是:
第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
第二,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
第三,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都面临全球化的冲击,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
第四,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变成一种全球行为,它既为一国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条件,同时也存在着对别国形成依赖的危险。
因此,如何使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各国“共赢”的经济全球化、世界各国平等的经济全球化,是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

作者: peterzjf    时间: 10-6-4 10:37
                               第二专题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新变化
1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1)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个体资本所有制是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在这种所有制形式下,生产资料的经济上的所有权与法律上的所有权是一致的,所有权与控制权统一于资本家自身,雇佣劳动者在资本家的直接支配和监督下,为其生产剩余价值。这种占有关系反映了个体资本家同雇佣劳动者的剥削和对立关系。
(2)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股份公司的发展,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取代个体资本所有制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是一种私人资本家联合占有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作为资本所有制的股东,仅凭所有权凭证即股票,就能以股息的形式得到一部分剩余价值,整个股份资本由职业经理人直接管理和控制,生产资料的经济上的所有权与法律上的所有权发生分离,所有权与控制权不再统一。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所有制发生了新的变化,这就是国家资本所有制形式形成并发挥重要作用;法人资本所有制崛起并成为居主导地位的资本所有制形式。
首先,国家资本所有制指生产资料由国家占有并服务于垄断资本的所有制形式。
其主要特点是:
第一,国家作为出资人,拥有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和控制权。
第二,国有企业的重要职能是推行政府的社会政策和经济政策,为私人垄断资本的发展提供服务和保障。
第三,国有制在整个资本主义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但是由于其主要存在于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部门,所以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第四,国家资本所有制就其性质而言,仍然是资本主义形式,体现着总资本家剥削劳动者的关系。
其次,法人资本所有制是法人股东化的产物。法人资本所有制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企业法人资本所有制,另一种是机构法人资本所有制。其基本特点是:
第一,各类法人取代个人或家族股东成为企业的主要出资人。
第二,企业的股票高度集中于少数法人股东手中。
第三,法人股东直接参与公司治理,监督和制约管理阶层的经营行为,使公司资本的所有权与控制权重新趋于合一。
第四,法人资本所有制在性质上是一种基于资本雇佣劳动的垄断资本集体所有制,它仍体现着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关系。
2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
(1)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从进入生产过程开始已经隶属于资本,在表面平等的交换关系的背后,是资本对劳动的实际支配和控制。
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资本家指挥下的劳动只是形式上隶属于资本,随着机器大工业生产体系的建立,生产工具使用的社会化程度提高,劳动者个人的技能不再对生产过程和结果具有决定意义,劳动对资本的隶属就成为实质上的隶属。资本家对工人的控制更加严格,剥削方式也更加巧妙和残酷。
(2)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工人阶级反抗力量的不断壮大,资本家及其代理人开始采取一些缓和劳资关系的激励制度,促使工人自觉地服从资本家的意志。这些制度主要有:职工参与决策,终身雇佣,职工持股。此外,社会福利制度的健全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劳动者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改善了劳动者的社会状况。
3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
在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阶层、阶级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
(1)资本家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发生分离,拥有所有权的资本家一般不再直接经营和管理企业,而是靠拥有的企业股票等有价证券的利息收入为生。
(2)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
(3)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劳动方式发生了新变化。
4经济调节机制和危机形态的变化
(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随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资产阶级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不断加强。国家已经承担起提供财产保护、增强国家竞争力、实现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保持经济稳定、提高社会福利水平以及维护竞争秩序等重要职能。
(2)在经济调节机制变化的同时,经济危机的形态也发生了变化,表现在:
第一,危机对社会经济运行的干扰减轻、破坏性减弱。
第二,危机周期的长度缩短。
第三,经济危机的四个阶段(即危机阶段、萧条阶段、复苏阶段和高涨阶段)之间的差别有所减弱。
第四,金融危机对整个经济危机的影响加强。
5政治制度的变化
(1)国家行政机构的权限不断加强,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得资产阶级政府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加强。
(2)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公民权利有所扩大。
(3)法制建设得到重视和加强,以协调社会各阶级、阶层之间的利益。
(4)改良主义政党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日益扩大。

二、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1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
(1)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原因主要有:
第一,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
第二,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
第三,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
第四,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2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1)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为适应科学技术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必然要求调整和变革旧的生产关系,新的适应生产社会化要求的生产关系必然将不断出现和发展。
(2)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第一,从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生产资料私有制仍然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资本追逐剩余价值的本性并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获取剩余价值的方式和方法。
第二,社会福利制度缓和了资本主义分配关系的矛盾,但并没有改变导致财富占有两极分化的制度基础。
第三,周期性经济危机仍然是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经济特征。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深刻的,其意义也是深远的,但是,这些变化并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统治的根基,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性质,也没有改变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基本原理的科学性。

作者: peterzjf    时间: 10-6-4 10:42
                        第三专题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一、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1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性
与封建社会相比,资本主义显示了巨大的历史进步性。
(1)资本主义将科学技术转变为强大的生产力。
(2)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竞争的外在压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3)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在战胜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生产的生产方式,保护、促进和完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从而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
2资本主义自身的局限性
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性并不能掩盖其自身的局限性。
(1)同一切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方式一样,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对生产社会化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严重阻碍,这一矛盾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固有的,它决定了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个领域以及全球范围内的冲突、动荡和危机。
(2)资本主义的这种局限性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范围内是不可能消除的,它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过渡性。

二、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1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
(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包含着现代的一切冲突的萌芽”。
第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表现在阶级关系上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表现在生产上是个别企业中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
第二,经济危机的爆发正是这些矛盾发展的结果,它表明资本主义已无力继续驾驭这种生产力,要用社会主义来代替。
第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越是占统治地位,越是发展,“社会的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的不相容性,也必然越加鲜明地表现出来”。
第四,只有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取而代之,才能根本解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
(2)资本积累推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激化并最终否定资本主义自身。资本的不断积累为否定资本主义制度自身准备了物质条件。资本的不断积累必然提高生产的社会化程度,在客观上导致生产的集中和资本的集中,使资本的社会化占有成为可能。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社会化的更高形式,将成为社会主义的前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生产社会化、资本社会化和管理社会化都达到很高的程度,从而为全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和共同组织社会化生产准备了充分的物质条件和经济条件。
(4)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巨大发展,资产阶级由生产力的解放者变成阻碍者。无产阶级是现代大工业的产物,是真正革命的阶级,随着生产社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无产阶级队伍的不断壮大,无产阶级必将彻底推翻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统治,逐步建立消灭一切阶级、确保人人得以自由发展的联合体。
2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1)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社会将在短期内自行消亡。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必然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历史进程。
第一,任何社会形态的存在都有相对稳定性,从产生到衰亡都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跨度。
第二,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过渡的长期性。从世界范围来看,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必将是一个从个别国家逐步向更多国家扩展的相当长的历史过程。
第三,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还显示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容纳的空间,说明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尚需长期的过程。
(2)尽管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被社会主义所取代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尽管这个过程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曲折,但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取代的总趋势,则是必然的历史走向。

作者: qweaz123    时间: 10-6-7 00:47
官方的大纲还没有出来 这个怎么就...
应该看看序言他是怎么解释的
作者: peterzjf    时间: 10-6-7 10:43
                      第七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第一专题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史上的历史飞跃。19世纪中叶,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学。20世纪初,社会主义从理论发展到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这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两次飞跃。

一、从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
1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

空想社会主义产生于16世纪初。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所经历的家庭手工业、手工工场和机器大工业三个阶段相适应,空想社会主义思潮也经历了三个历史发展阶段,即: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18 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19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
2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
(1)16—17世纪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有英国的托马斯·莫尔和意大利的康帕内拉。
第一,莫尔1516年发表的《乌托邦》一书描绘了一个美好的社会:在那里,没有私有财产和剥削现象,人们有计划地从事生产,城乡之间没有对立,不需要商品货币和市场,实现按需分配。
第二,康帕内拉于1602年在监狱里所写的《太阳城》进一步描绘了一个财产公有、共同劳动和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
(2)18世纪空想平均共产主义的代表人物有法国的摩莱里和马布利,他们分别在《自然法典》和《论法制和法律的原则》中论述了从私有制过渡到公有制的必然性,并以法律条文的形式阐述了理想社会的纲领和原则。
(3)19世纪初期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以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在理论上致力于社会制度的分析。他们对资本主义旧制度的批判包含着许多击中要害的见解;对社会主义新制度的描绘,闪烁着诸多天才的火花。
3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
(1)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主要表现。
第一,空想社会主义者只看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却未能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
第二,他们要求埋葬资本主义,却看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
第三,他们憧憬取代资本主义的理想社会,却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
(2)空想社会主义的不成熟的理论,是同当时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空想社会主义“提供了启发工人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材料”,但不是科学的思想体系。
4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1)马克思恩格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和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把争取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斗争建立在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从而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2)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所写的党纲《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从此,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便成为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思想武器,揭开了伟大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篇章。

二、无产阶级革命的特点、形式和发生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是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实现的。无产阶级革命是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是不同于以往一切革命的最新类型的革命。
1无产阶级革命的主要特点
(1)无产阶级革命是彻底消灭一切私有制、代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的革命。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从这个意义上说,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
(2)无产阶级革命是要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统治的革命。
(3)无产阶级革命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
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解放自己,它的阶级利益同所有其他劳动者的利益是根本一致的。
(4)无产阶级革命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过程。无产阶级革命夺取政权绝不意味着革命的结束,而是更重要更困难的革命任务的开始。无产阶级必须永保革命性和先进性,直至实现共产主义。
2无产阶级革命的形式
从理论上说,无产阶级革命有暴力的与和平的两种形式。
(1)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主要的、基本的形式。这是因为:
第一,列宁指出:“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在资产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里,资产阶级掌握着国家政权以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它是不会自愿让出政权的。
第二,马克思指出:“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在资产阶级的暴力镇压之下,无产阶级要想实现自己的革命任务,就不得不经过暴力革命。对于以前的剥削制度的更替是如此,对于无产阶级革命来说,更是如此。
(2)马克思主义在强调暴力革命这一主要的基本形式的同时,也并不完全排除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可能性。
第一,马克思在19世纪70年代曾经认为,英、美有可能用和平方式实现社会主义。
第二,列宁在俄国二月革命后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时,也曾经认为革命有和平发展的可能。但是,实践的发展正如列宁所说,马克思谈的是例外的情况,是作为“设想”讲的。
当然,资本主义还在变化之中,世界格局的变化也是复杂的,未来的社会主义革命必将会遇到许多新情况、新课题,各国人民的革命究竟采取什么形式,只能由该国无产阶级政党和人民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本国实际情况结合的原则作出决定。
3无产阶级革命发生的主客观条件
(1)马克思恩格斯曾经从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时代条件出发,认为无产阶级革命至少将在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内同时发生。
第一,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首次指出:“交往的任何扩大都会消灭地域性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各民族‘一下子’同时发生的行动,在经验上才是可能的,而这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联系的世界交往为前提的。”
第二,马克思恩格斯讲无产阶级革命将在几个重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并不意味着这种革命将在某一天或某一时刻“同时发生”,而是指同一个历史的发展时期。在一个时期内,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爆发无产阶级革命,形成一个互相促进和支持的革命高涨的局面。
(2)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政治情况发生了新的变化。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状况进一步加剧和尖锐化。列宁认真总结了当时变化了的新情况,集中了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智慧,立足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规律,深刻论述了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的理论。
第一,1915年8月,列宁在《论欧洲联邦口号》中指出,“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就应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
第二,1916年8月,列宁在《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一文中又指出,“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各个国家是极不平衡的。而且在商品生产下也只能是这样。由此得出一个必然的结论: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它将首先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而其余的国家在一段时间内将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或资产阶级以前的国家。”
在列宁看来,帝国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将是由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然后波浪式地发展为全世界的胜利。列宁所提出的这个新论断,是以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为依据的,也是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的。

三、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列宁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1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1)在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的理论的基础上,列宁根据对俄国国内革命形势和国际状况的科学分析,进一步得出了社会主义可能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俄国首先取得胜利的结论,并且将这一理论付诸实践,在革命形势成熟的条件下,领导了俄国十月革命。
(2)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领导彼得格勒工人和士兵群众,通过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3)十月革命的胜利,显示了暴力革命的伟大历史作用。
第一,它证实了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首先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的科学论断。
第二,它也向全世界表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可以率先建立起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
第三,这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学说的重大贡献。
第四,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苏维埃俄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列宁领导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列宁领导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大体经历了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进一步巩固苏维埃政权时期。
(1)从 1917年11月到1918年春天,苏维埃政权基本上完成了“剥夺剥夺者”的任务,银行和大工业的国有化使无产阶级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2)1918年3月,苏俄和德国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战争暂时停止,从而获得了不到半年的极为短暂的喘息时机。列宁抓住这个来之不易的和平时机,立即着手拟定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初步计划。在《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和《论“左派”幼稚性和小资产阶级性》等一系列著作中,列宁制定了苏维埃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初步计划,提出了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法和途径等措施。
第二个时期: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时期,即战时共产主义时期。
(1)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和巩固,引起了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恐惧、仇视和反抗。从1918年下半年起,帝国主义纠合14个国家发动了对苏维埃政权的武装干涉,同时俄国爆发了国内战争。
(2)为了打赢这场战争,捍卫年轻的苏维埃政权,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从1918年夏到1921年春,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权实行了以取消商品货币关系为主要特征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经济上采取一系列非常的、特殊的又带有强制性的措施。
第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战争环境和帝国主义武装干涉俄国迫使无产阶级采取的一种临时性政策。正如后来列宁所说的:“为了拯救国家,拯救军队,拯救工农政权,当时必须这样做”。
第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对于粉碎国际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保卫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起了重要作用。
第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局限。稍后列宁注意到,“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的做法脱离了实际,“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第三个时期:由战时共产主义转变为新经济政策时期。
(1)1920年底,苏维埃俄国击退外国武装干涉者,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1921年初转入和平经济建设时期。这时,国民经济已濒临崩溃,国内发生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在这种形势下,列宁深感如不改变政策将会失去广大群众,丢掉阶级基础。
(2)1921年3月,俄共(布)召开十大,毅然决定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渡到实行以发展商品经济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政策。
第一,这表明列宁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发生了重大转变,对在俄国这样一个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又有了新的认识,标志着列宁找到了一条符合俄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第二,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扭转了国家的严重危机,活跃了苏维埃的城乡经济,发展了生产,大大加强了苏维埃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也改善了工人、农民和其他劳动者的物质文化生活。
3列宁对苏维埃俄国建设社会主义提出的精辟论述
(1)在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初期,特别是实行新经济政策期间,列宁对苏维埃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深刻的理论思考,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论述。
第一,把建设社会主义作为一个长期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
第二,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放在首要地位。
第三,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条件下,利用商品、货币和市场发展经济。
第四,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
(2)列宁还指出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极端重要性,阐明了思想建设和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加强国家政权建设和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系列措施。
(3)列宁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出一条适合俄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贡献,也是他留给后人的最宝贵的思想遗产。
4苏联模式的形成
(1)列宁逝世后,联共(布)党内及理论界在苏联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上出现了严重分歧,争论的结果最终是斯大林的理论和政策主张占据了主导的地位。
(2)1928年10月,苏联开始实行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中心建立社会主义大工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32年底完成。1936年12月,在苏维埃第八次非常代表大会通过的宪法中,宣布苏联已经建成了社会主义。在这个过程中,苏联模式也得以形成并最终确立。
5苏联模式的特征
(1)从经济方面来看,主要是由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两部分组成。
第一,在发展战略方面,主要是以高速度发展国民经济为首要任务,以重工业为发展重点,实现从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转变。
第二,在经济体制方面,主要是在所有制结构上形成了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形式,在经济运行中排斥市场机制,完全采用行政手段,形成了过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模式。
(2)从政治方面来看,主要特征表现为:
第一,过度集权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
第二,自上而下的干部任命制。
第三,软弱而低效的监督机制等。
6苏联模式的历史作用及其弊端
(1)苏联模式的历史作用。苏联模式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其历史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促进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推动过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度发展。
第二,确保了重工业,特别是国防工业的发展,为处在帝国主义包围中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也有了提高。
第三,这种模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苏联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和人员保障。
(2)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种模式的弊端逐步显现。主要体现为集中过多,管得过死,否定市场的作用,严重束缚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
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证明,苏联模式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并不是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

四、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
1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
(1)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民主革命的蓬勃发展,帝国主义力量的削弱,极大地鼓舞了世界各国人民,促进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在欧洲、亚洲、拉丁美洲,先后有一批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
(3)中国革命的胜利,是继俄国十月革命之后20世纪最重大的事件。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成功地解决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丰富和发展了列宁关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和实践。
(4)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发展为多国实践,是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又一次历史性的飞跃。
2社会主义制度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巨大贡献
20世纪的社会主义制度对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
(1)社会主义开始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发挥出历史作用。在世界社会主义取得重大发展的时期,社会主义国家的人口曾占世界人口的1/3,领土面积达世界陆地面积的1/4。社会主义国家相继开展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推动了这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加速了社会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
(2)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及其在经济、政治、外交、军事上的影响,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资本主义和霸权主义在全世界的扩张。
(3)社会主义力量坚定地支持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推动着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
社会主义的兴起,促进了亚、非、拉美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沉重地打击和瓦解了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缩小了资本主义的势力范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100多个殖民地国家先后获得了民族独立,开始寻求自己的发展道路。
(4)社会主义在当代引导着世界人民的前进方向。只要存在资本主义,作为批判武器的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和运动就会被传承和延续。由于社会主义在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中的一贯立场,它已成为时代的一面旗帜,影响着世界历史的进程,并且在今后长时间内引导着世界人民的前进方向。

五、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坚持无产阶级专政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政治保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工人阶级执政党为之奋斗的崇高目标和根本任务。
1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政权的建立
(1)无产阶级专政思想的诞生。无产阶级专政思想的诞生,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体系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等都对无产阶级专政思想作过重要论述。列宁指出,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就是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他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过程中,正是围绕这个核心问题同机会主义展开激烈的斗争,成功地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
(2)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国家政权。
第一,无产阶级专政是人类社会国家发展史上的伟大飞跃,它是人类社会最后的也是最进步的新型国家政权。与以往剥削阶级专政的性质根本不同,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国家。
第二,在阶级本质上,它是对少数剥削者和反人民的敌对势力实行专政,对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实行广泛的民主,广大劳动人民破天荒第一次成了国家的主人。
第三,无产阶级专政就是工人阶级领导全体劳动者,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以消灭剥削、消灭阶级为使命的新型国家政权。
2无产阶级专政的特征
(1)无产阶级专政是工人阶级通过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政权。
第一,国家和社会必须按照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意志进行改造。
第二,历史表明,由哪个阶级对政权实行领导,这是决定国家政权属于什么性质的首要标志。由工人阶级领导的政权,一般属于无产阶级专政,也有的属于工农民主专政或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
第三,工人阶级对无产阶级专政的领导作用是通过共产党的领导来实现的,共产党是无产阶级专政的领导核心。
(2)无产阶级专政是以工农联盟为阶级基础的国家政权。
第一,建立工农联盟,对于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工人阶级只有把农民团结联合起来,才能形成足以战胜剥削阶级反动统治的强大革命力量,从而摧毁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第二,无产阶级取得革命胜利,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后,同样也离不开农民的支持,只有把无产阶级专政建立在稳固的工农联盟的基础上,无产阶级政权才有牢固的根基,才有战胜一切敌对势力、克服一切困难的力量。
(3)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要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到无阶级社会。为了实现这一伟大目标,无产阶级专政担负着极其繁重的历史任务。这些任务是:
第一,镇压阶级敌人的反抗和破坏活动,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
第二,变革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和发展公有制。
第三,领导和组织社会主义建设。
第四,防止国外敌人的侵略和颠覆,支持世界人民的革命斗争等。
(4)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形式具有多样性。
第一,由于各国的历史条件、阶级力量对比关系、民族传统习惯不同,社会主义各国采取的国家形式也不同,因而使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形式呈现多样性。
第二,各个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什么政权组织形式,需要根据自己的国情,在斗争实践中创造。
第三,无产阶级专政,不仅在阶级本质上,而且在政权组织形式上,与一切剥削阶级专政有着本质的区别。在无产阶级专政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产生过巴黎公社、苏维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形式。
3坚持无产阶级专政
社会主义的实践表明,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这是因为:
(1)社会主义时期还存在着一定范围的阶级斗争。
(2)无产阶级专政的根本任务是不断巩固、发展无产阶级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全面改造旧社会,发展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文明,实现向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3)无产阶级专政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的需要。随着专政职能的逐渐缩小,民主职能逐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得到充分发展,最后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也将归于消亡。
4社会主义民主
(1)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与以往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少数人的民主在性质上不同。社会主义民主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它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2)社会主义民主首先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
第一,从国体上说,社会主义民主首先表明了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阶级性质,即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享有最高的民主权利,并对少数剥削者实行专政。
第二,从政体上说,社会主义民主表明,社会主义国家采取民主共和国的形式,即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组成政府,管理国家。劳动人民真正享有管理国家的最高权力。
(3)社会主义民主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
第一,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归根到底是由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决定,并为其服务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民主是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的手段。
第二,社会主义民主作为一种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同时也是人民革命长期奋斗和追求的目的。只有把社会主义民主同时也当作目的,作为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来认识,才能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建设。
5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又有本质的区别。
(1)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之间的历史联系。
第一,在民主原则方面的历史联系主要有:主权在民的原则、服从多数意志的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等。
第二,在民主形式方面的历史联系主要有:普选制、代议制等。
(2)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之间又存在着根本区别。
第一,经济基础不同。
与资本主义民主相比,社会主义民主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之上,并为发展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服务的,这就决定了劳动人民在政治上的当家作主地位。
第二,阶级本质不同。广大劳动人民享受广泛的民主权利,并对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犯罪分子实行专政。
第三,原则与实践的关系不同。社会主义民主不仅是广泛的,而且是实实在在的,它的原则和实践是一致的。因而,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最高类型的民主,具有资本主义民主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6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需要一个历史过程
(1)民主是具体的、历史的和不断发展着的。要实现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的目标,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
(2)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要在不断实践和探索、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稳步推进。
(3)只有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才能巩固无产阶级专政,两者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

作者: peterzjf    时间: 10-6-7 11:01
                            第二专题 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

一、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1对社会主义社会的探索性认识

(1)社会主义社会作为一种年轻的社会制度,一直处在探索、实践的过程中,人们对它的本质和基本特征的认识,也只能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完善。
(2)中国共产党人在进一步的探索中认识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要求。所有这些认识,对我们正确把握社会主义的特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根据已有的社会主义各国的实践经验,可以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作如下的概括:
(1)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和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才能创造出最终战胜资本主义所必需的物质基础,充分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相区别的根本标志。但是,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其经济结构不可能是纯而又纯的。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不可能也不应该实行单一的公有制,更不应该实行单一的国有制。究竟应该怎样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公有制应采取怎样的形式,必须从本国生产力发展的具体状况出发。
(3)对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制度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所决定的,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具体体现。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制度,表明劳动既是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也是对社会应尽的义务。当然,究竟应该建立、怎样贯彻社会主义原则的分配制度,应该根据各个国家的不同情况而定。
(4)在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下,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即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首先,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是社会主义社会最根本的政治特征。在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其次,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第一,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第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和核心。
第三,依法治国是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
(5)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6)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
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诸方面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是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表现。在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理解中,最重要的是公有制为主体和共同富裕,这是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根本表现。
二、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1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时候,是以高度社会化的资本主义大生产作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前提的。但是,革命的实践超越了马克思恩格斯当年的预期,社会主义革命并不是在生产社会化程度最高的资本主义国家首先实现,而是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俄国、中国以及其他国家相继取得了胜利。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1)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是由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
首先,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是通过革命实现的。
无论是在当时的俄国还是中国,劳动群众所受的多重压迫和剥削格外深重,使社会矛盾特别尖锐,出现了很好的革命形势。反动统治阶级已经不可能照旧不变地维持自己的统治,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也不能照旧生活下去了。
其次,革命的主观条件也成熟了。集中表现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已经能够在马列主义的指导下,正确地分析革命的客观条件和革命队伍本身的状况,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本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斗争策略,广泛发动和组织群众,运用各种斗争形式,直到发动武装起义,进行武装斗争,夺取革命的胜利。
(2)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并不违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首先,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
一定的社会形态总是建立在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之上的,不可能出现先进的生产关系长期建立在落后的生产力的基础上,也不可能出现落后的生产关系能够长期容纳先进的生产力的现象。
其次,但是如果从社会历史发展的某个阶段来看,则又会出现参差不齐、相互交错的现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但是在一定条件下,在不变更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发展的情况下,生产关系的变更就成为主要的决定的方面了。所以,列宁在批判俄国小资产阶级政论家苏汉诺夫关于“俄国生产力还没有发展到可以实行社会主义的高度”的观点时反问道:“你们说,为了建立社会主义就需要文明。好极了。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首先在我国为这种文明创造前提,如驱逐地主,驱逐资本家,然后开始走向社会主义呢?你们在哪些书本上读到过,通常的历史顺序是不容许或不可能有这类改变的呢?”
最后,从历史上看,封建制取代奴隶制、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已有不是从最发达的地方开始而是从薄弱的或不发达的地方开始的先例。
总之,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也是历史发展规律作用的结果。那种把首先在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社会主义胜利看做是“反常现象”,把实践中的社会主义看做是“畸形的早产儿”的观点是错误的。
2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政权,建立起了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为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开辟了广阔前景。但是,由于受到生产力发展状况、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受到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等,这些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必然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
(1)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上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有的甚至落后很远。这就决定了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必须把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努力完成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商品化、现代化的艰巨任务。完成这个任务,赶上和超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无疑需要很长时间的努力,进行艰苦的探索和奋斗。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
第一,由于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发展公有经济,改造小农经济,建立、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就成为无产阶级政权的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第二,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必然会影响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社会主义消灭了剥削阶级,就意味着实现了人类历史上最高的民主。但是,这并不就是说这种民主一开始就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地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受到这些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条件的严重制约,建设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面临许多困难,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第三,社会主义要进一步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改变几千年形成的传统观念,建设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实现真正的社会公正和平等,从而为人类的崇高理想——共产主义社会准备充分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同样需要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才能实现。
(3)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以后,社会主义国家就处于强大的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之中,受到资本主义列强的遏制和扼杀,面临异常严峻的国际环境。如果说在社会主义国家成立之初,国际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的进攻主要是武力方式,那么在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社会主义制度有了长足进步之后,进攻的方式则往往转变为以和平演变为主。其主要手段:
第一,通过军事、政治压力和有限制的经济、科技的合作和援助,迫使社会主义国家屈从于其经济政治的发展战略的要求,并达到促使社会主义国家改变制度的目的。
第二,通过文化渗透,在社会主义国家内部制造经济、政治、思想等种种混乱,阻挠和破坏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同时支持和操纵这些国家内部的反对力量,一旦时机成熟,就促使社会主义国家改变社会制度。
实践已反复证明,原先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只有尽快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才能摆脱落后挨打的局面。
(4)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生产力提供了可能。然而,要使这种可能变为现实又并非易事。在社会主义进程中,发生问题的根源并不在于制度本身,而相当程度上在于人们没有认识和掌握规律。实践已经表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试图一蹴而就是不现实的,也是有害的,执政的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

三、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1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各国国情的特殊性,即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差异性,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无产阶级政党自身成熟程度的不同,阶级基础与群众基础的构成状况的不同,革命传统不同,以及历史和现实的、国内和国际的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必然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
(1)各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实践表明,虽然已经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国家,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起点的生产力状况都比较落后,但是,各国之间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这就决定了各个国家必须根据自己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发展道路,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2)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各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是他们进行活动的既定前提和基础。各个民族从历史上继承下来的经济、政治、文化条件的不同,决定了他们必须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按照自己的民族特点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要求他们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自己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将社会主义植根于本国的土壤之中,才能取得成功。
(3)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时代是不断前进的,实践是不断发展的。社会主义也必须随着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而发展。从世界范围来说,各个社会主义国家都应该根据时代和实践发展的要求,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从具体的国家来说,同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不同的时期,也应该根据时代和实践发展的要求,适时地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保持生机和活力、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
2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1)坚持社会主义,不等于坚持某种单一的社会主义模式。
(2)改革或抛弃某种社会主义模式,不等于改掉或抛弃社会主义。
(3)某种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也不等于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失败。
(4)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多样化的趋势日益突出。这既是科学社会主义与本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它从世界历史的走向方面反映了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

四、社会主义在实践探索中曲折前进
1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
(1)同任何事物的发展不会一帆风顺一样,社会主义的发展也会发生曲折,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过程。列宁指出:“设想世界历史会一帆风顺、按部就班地向前发展,不会有时出现大幅度的跃退,那是不辩证的,不科学的,在理论上是不正确的。”
(2)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发展的客观必然性。
首先,社会主义作为新生事物,其成长不会一帆风顺。
第一,社会主义作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崭新形态,其产生和发展符合历史的发展趋势,代表了社会进步的方向,体现着人类的未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但是,社会主义的产生和成长,意味着对资本主义旧社会的否定,这就必然要遭到资本主义势力的拼死反抗。
第二,社会主义新社会在开始的时候总是比较弱小的,而且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和斗争是不会停止的,时起时伏,有时甚至相当激烈,资本主义还可能会复辟,工人阶级及其政党还需要领导广大人民群众继续进行更加艰苦的工作和斗争。这就注定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的过程是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
其次,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是作为一个过程而展开的,人们对它的认识也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
第一,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体现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第二,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在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由于受到主观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有一个过程。
第三,只有尊重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实践中自觉地运用规律,及时研究新情况,有效地解决前进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社会主义事业才能够顺利地向前发展。
最后,经济全球化对于社会主义的发展既有机遇又有挑战。
第一,全球化已成为当代世界发展的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和充满矛盾的客观进程。
第二,在当前甚至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经济全球化趋势将仍然处在西方发达国家主导之下。
第三,经济全球化必然是一把双刃剑,具有两重性的特点。它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既有积极的效应,又不可避免地会带来负面的影响;社会主义的发展既有难得的机遇,又面临严峻的挑战。这就决定,社会主义国家参与国际交往,只能是一个把握机遇、趋利避害、因势利导、曲折前进的过程。
2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
(1)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曲折性,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
(2)社会主义在曲折中持续前进,则是任何力量都不能扭转的历史趋势。
这是因为:
第一,社会主义制度能够从根本上克服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对生产力发展的束缚,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前景。
第二,社会主义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能够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第三,社会主义能够在改革中不断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3社会主义的改革
(1)社会主义改革的必要性。恩格斯指出:“所谓‘社会主义’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
第一,社会主义改革根源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运动发展的内在要求。
第二,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一种新的先进的制度,从根本上说克服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抗性矛盾,但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够高,新制度不够完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还存在诸多不相适应的部分,就中国而言,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第三,改革就是克服这些矛盾的最有效途径。
(2)社会主义改革必须坚持的原则。从社会主义的改革实践中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启示:
第一,要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自觉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促进生产力发展和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目的是更好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改革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第二,要选择正确的改革方式和步骤。社会主义改革没有也不应该有统一固定的模式,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观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大胆地实验和探索,并不断总结改革进程中的经验教训,不断前进和创新。社会主义改革是革命性和渐进性相统一的过程。改革是革命性的变革,是要实现新旧体制的根本性转换。但是,这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急于求成不行,必须在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有重点、有组织、有步骤地进行。
第三,要妥善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好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作者: peterzjf    时间: 10-6-7 11:18
         第三专题 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政党产生的条件和性质

1政党
(1)政党是代表一定阶级、阶层的利益和意志,有独立的纲领、路线、策略,为参与或掌握政权而斗争的政治组织。
(2)政党是阶级的一部分,由本阶级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分子组成。
(3)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必须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
2马克思主义政党产生的条件
(1)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或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产生需要两个条件:
第一,阶级基础,即工人运动的发展。工人运动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
第二,思想基础,即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科学社会主义是工人运动的理论表现。自发的工人运动不能产生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由“有产阶级的有教养的人即知识分子创造的哲学理论、历史理论和经济理论中发展起来的”。
(2)马克思恩格斯在实现世界观根本转变的基础上,在总结工人运动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工人运动相结合,就产生了马克思主义政党。
第一,1847年 6月成立的共产主义者同盟,就是马克思恩格斯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工人运动相结合,建立的第一个国际性政党组织。
第二,1869年成立的德国社会民主工党是最早在一个国家内建立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第三,1898年,列宁把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创立了与第二国际各党完全不同的新型马克思主义政党——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
第四,1921年,以俄国布尔什维克党为榜样,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共产党。自从有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各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就出现了新局面。
3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所作的最简要最明确的表述。它明确地指出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阶级性和先进性。
(1)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由工人阶级先进分子组成的。
第一,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第二,工人阶级是随着大工业的兴起而出现的一个阶级,是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是社会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
第三,工人阶级肩负着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使命。
(2)工人阶级之所以具有这样的伟大使命,是由其历史地位决定的。
第一,工人阶级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与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最有前途的阶级。
他们最有社会政治远见,最有组织纪律性,最大公无私,是一支生气勃勃的力量。
第二,“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是被压迫阶级,是被剥夺了任何生产资料所有权的阶级,是唯一同资产阶级直接对立和完全对立的因而也是唯一能够革命到底的阶级”。
第三,工人阶级是在斗争中不断成长,走向成熟的阶级。
工人阶级最初的斗争是分散的,他们的联合局限于特定的行业,斗争也往往是采取破坏机器。争取经济利益等比较初级的形式;随着斗争的发展,他们的联合日益扩大而作为一个阶级来行动,其斗争也走上政治舞台,并进一步认识到成立自己政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第四,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工人阶级成为国家的领导阶级,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和科学文化水平不断提高,先进性进一步增强。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
(3)马克思主义政党以工人阶级为基础,它不等同于工人阶级本身,也与工人阶级的群众性组织有明确的区别。
第一,在这个问题上,把党和阶级混淆起来,必然会降低党员标准,从而丧失党的先锋队性质;但是如果忽视党和阶级之间的联系,如果马克思主义政党脱离了本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那么其先进性就无法体现,甚至成为一句空话。
第二,马克思主义政党由工人阶级先进分子组成,但并不排斥那些虽然来自于其他阶级和阶层但符合党员条件的人入党。
第三,吸收来自于其他阶级和阶层的具备了党员条件的人入党,并不影响党的先进性,反而能扩大党的队伍,为党增加新鲜血液,是党兴旺发达的重要标志。

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宗旨和组织原则
1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宗旨
(1)马克思主义政党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服务人民群众、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
(2)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根本宗旨与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根本目标是完全一致的。

第一,共产党人之所以不懈地追求共产主义理想,是因为这个理想是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根本利益在奋斗目标上的最高体现,是因为这个理想是工人阶级解放与全人类解放的统一。
第二,共产党当然要致力于工人阶级的解放,但是工人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工人阶级所进行的革命斗争,不只是反映工人自身的要求,同时也反映了包括农民以及其他劳动者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
2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
(1)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团结统一的党。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2)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是民主与集中的统一。
第一,它要求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健全民主制度,保障党章规定的党的组织和党员的民主权利,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朝气蓬勃,以自己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贡献于党的事业,并有效地监督党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
第二,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还要实行正确的集中,使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保持统一,在行动上做到步调一致。

三、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斗争和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领导作用
1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的领导核心
在社会主义革命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坚强领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1)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斗争中起着思想领导的作用。社会主义革命要想不失时机地发动起来,坚持和发展下去,并最终取得胜利,必须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思想动员和引导。马克思主义政党以科学的革命理论为指导,并结合实际条件对广大群众进行革命的宣传,使他们认识到自身的根本利益,起来进行革命斗争。没有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人民群众中进行有效的思想宣传和教育工作,社会主义革命是难以广泛发动并取得最终胜利的。
(2)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斗争中起着政治领导的作用。马克思主义政党能够把握社会主义革命斗争的全局,制定和提出符合实际要求的斗争目的和步骤。在形势发展非常迅速、局面又十分复杂的情况下,尤其需要由党来正确地判断形势,为革命斗争及时指出明确的方向和要求。党由于集中了阶级中的先进分子,特别是党的领导集体又经过理论和实践的锻炼而具有丰富的经验,因而能够站得高些,看得远些,能够把握斗争形势,并带领群众前进。
(3)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斗争中起着组织领导的作用。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身是一个十分严密、具有很强战斗力的革命组织。党完全可以发挥自身的组织优势,通过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用一切可能的形式把革命群众组织起来,形成一支宏大的革命队伍。特别是在革命的武装斗争中,必须有马克思主义政党对革命队伍的绝对领导,保证人民军队的政治性质,最大限度地发挥军队在斗争中的作用。
2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
在社会主义革命取得成功并建立起社会主义国家之后,工人阶级就要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特别是为建设社会主义而奋斗,这是工人阶级更重要更艰巨的任务。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同样需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作用。在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政党成为执政党,掌握了国家政权,能够有效地利用全社会的资源和力量,来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其作用具体表现为:
(1)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党的思想领导。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特征。马克思主义政党能够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结合本国的建设实际,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在实践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形成并不断丰富和发展指导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正确理论,为社会主义国家各项事业提供思想指导、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2)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党的政治领导。在社会主义中,各行各业都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部分,都需要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领导。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正确的政治领导,才能排除各种阻力,保证社会主义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3)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党的组织领导。党领导人民,通过党和国家的各种组织,通过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升到法律的地位,实际地组织和领导国家的建设。
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是联系在一起的,改革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改革是利益关系的重大调整,充满着各种挑战和风险,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有领导有步骤地向前推进改革事业,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障碍,实现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和完善。
3改善党的领导
(1)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是实现工人阶级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时期,都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为了胜利地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始终坚持和不断改善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建设是一项全新的事业,在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形势不断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党的领导也有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2)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第一,在党的思想领导方面,有一个不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不断提高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能力的问题。
只有在思想上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政党才能在不同的条件下,实现对国家和群众正确的思想领导。
第二,在政治领导方面,也有一个不断提高领导水平,提高执政能力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应对不断变化的国内外形势的挑战。
第三,在组织领导方面,也要根据形势和条件的不同,探索符合时代特点、切实有效的组织形式,以实现马克思主义政党更好的组织管理和领导。

作者: peterzjf    时间: 10-6-8 10:03
             第八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一专题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在展望未来社会的问题上,是否坚持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能否正确预见未来的基本前提,也是马克思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站在科学的立场上,提出并自觉运用了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方法。
1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
(1)马克思恩格斯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运用科学的方法,致力于研究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第一次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从而对共产主义社会作出了科学展望。
(2)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像自然界的发展一样,具有自己客观的规律,揭示这些规律,就能为正确理解过去、把握现在和展望未来提供向导。
(3)列宁指出:“马克思的全部理论,就是运用最彻底、最完整、最周密、内容最丰富的发展论去考察现代资本主义。自然,他也就要运用这个理论去考察资本主义的即将到来的崩溃和未来共产主义的未来的发展。”“马克思丝毫不想制造乌托邦,不想凭空猜测无法知道的事情。马克思提出共产主义的问题,正像一个自然科学家已经知道某一新的生物变种是怎样产生以及朝哪个方向演变才提出该生物变种的发展问题一样。”
2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
(1)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的预测,是在科学地批判和解剖资本主义社会的过程中作出的。他们在开始投入社会斗争的洪流的时候,就明确地意识到不能抽象地、随意地谈论未来社会,不应该到哲学家们的书桌里去寻找一切谜底,而应该首先致力于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研究,“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马克思明确指出:“新思潮的优点又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地预期未来,而只是想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
(2)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批判的高明之处在于,他们不是只看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而是进一步揭示出弊端的根源,揭示出资本主义发展中自我否定的力量,发现资本主义的矛盾运动中孕育着的新社会因素,并以此作出对未来社会特点的预见。
3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作详尽的细节描绘
马克思恩格斯在展望未来社会时,总是只限于指出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原则和基本特征,而把具体情形留给后来的实践去回答。
(1)马克思针对有人提出的革命成功后应采取什么措施的问题回答道:问题“提得不正确”。“现在提出这个问题是不着边际的,因而实际上是一个幻想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唯一答复应当是对问题本身的批判。”因为“在将来某个特定的时刻应该做些什么,应该马上做些什么,这当然完全取决于人们将不得不在其中活动的那个既定的历史环境”。
(2)恩格斯也明确表示:“无论如何,共产主义社会中的人们自己会决定,是否应当为此采取某种措施,在什么时候,用什么办法,以及究竟是什么样的措施。我不认为自己有向他们提出这方面的建议和劝导的使命。那些人无论如何也会和我们一样聪明。”
(3)列宁在谈到未来社会时也写道:“我们可以绝对有把握地说,剥夺资本家一定会使人类社会的生产力蓬勃发展。但是,生产力将以什么样的速度向前发展,将以什么样的速度发展到打破分工、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把劳动变为‘生活的第一需要’,这都是我们所不知道而且也不可能知道的。”
这些论述鲜明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者对待预见未来的科学态度。

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1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1)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产品极大丰富,是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共产主义社会本身的一个重要特征。
第一,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是共产主义生产关系得以确立的物质基础。
恩格斯在《共产主义信条草案》中明确提出,“财产公有”制度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实现的,它必须建立在因发展工业、农业、贸易等而产生的大量的生产力和生活资料的基础之上,建立在因使用机器、化学方法和其他辅助手段而使生产力和生产资料无限增长的可能性的基础之上。
第二,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是共产主义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充分肯定了资本主义在发展生产力方面的成就,并认为资本主义所创造的巨大生产力为共产主义的实现准备了物质的基础。
第三,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为共产主义按需分配提供了物质条件。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进一步指出,只有在生产力增长起来,在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才能实行共产主义分配原则。
(2)共产主义制度的建立将使未来社会的生产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革。
第一,共产主义制度的建立不仅以高度发展的生产力为基础,而且将使未来社会的生产力得到更高的发展。
恩格斯指出:“摆脱了私有制压迫的大工业的发展规模将十分宏伟,相形之下,目前的大工业状况将显得非常渺小,正像工场手工业和我们今天的大工业相比一样。工业的这种发展将给社会提供足够的产品以满足所有人的需要。现在由于私有制的压迫和土地的分散而难以利用现有改良成果和科学成就的农业,将来同样也会进入崭新的繁荣时期,并将给社会提供足够的产品。”
第二,适应高度发展的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共产主义社会将彻底废除私有制,实行普遍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恩格斯指出:“废除私有制甚至是工业发展必然引起的改造整个社会制度的最简明扼要的概括。”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资料将实现社会直接占有。那时,自由平等的劳动者联合体共同占有和使用生产资料。至于这种联合体具有什么样的形式,有待于历史发展来说明。
(3)共产主义社会对生产进行有计划的组织和管理。
第一,在生产经营方面,共产主义社会将按照自然资源的情况和社会成员的需要,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和共同组织生产。
恩格斯指出:“这种新的社会制度首先必须剥夺相互竞争的个人对工业和一切生产部门的经营权,而代之以所有这些生产部门由整个社会来经营,就是说,为了共同的利益、按照共同的计划、在社会全体成员的参加下来经营。”
第二,由于全社会占有生产资料和共同组织生产,以及共同分配产品,个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达成了直接统一。个人劳动直接成为社会劳动的一部分,个人利益直接在社会利益中得到实现。劳动者个人的劳动将不再通过交换价值的途径向社会劳动转化,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服务也不必采取等价交换的形式来进行了。于是,“以交换价值为基础的生产便会崩溃”,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商品生产将被超越。
(4)在共产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式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首先,马克思关于“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经典表述。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在迫使个人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这是因为:
第一,在共产主义社会不再存在着社会分工,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将随之消失。
第二,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
第三,随着个人的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个人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们将会自觉地“各尽所能”。
第四,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物质产品和精神都将极其丰富,这为人们的按需分配创造了条件,最终实现了人类在分配上的真正平等。
其次,马克思关于“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历史局限的分析。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第一次以人的劳动而不是特权或资本作为分配的标准,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进步,但它仍有其历史的局限性。就其用“劳动”代替资本作为分配标准而言是平等的,但就其把劳动这同一个标准运用在不同情况的人身上而言又是不平等的。一方面,它默认“劳动者的不同等的个人天赋,从而不同等的工作能力,是天然特权”,因而导致劳动能力不同的人们之间在收人分配上的差距;另一方面,它撇开了人的社会生活的丰富性,只把人当做“劳动者”看待,而没有把劳动者的家庭负担等方面的需要考虑进去。因此,“按劳分配”原则在某种意义上还是商品等价交换的原则。它所体现的平等权利“还是被限制在一个资产阶级的框框里”。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人类社会的分配方式才能突破这个局限,根据人们的需要进行生活资料的分配,从而实现分配的真正平等。
因此,“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的实现具有重大的意义,它将最终实现人类在分配上的真正平等。
2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1)到共产主义社会,阶级将会消亡。
首先,阶级是在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上产生的现象,它的产生虽然是社会发展的结果,但却使人类社会陷入大规模的内部分裂和纷争之中。阶级剥削和政治压迫是人类社会中不平等的重要根源。
其次,到了共产主义社会,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经济基础不再存在。于是,阶级消灭了,阶级剥削和压迫不复存在,阶级斗争也随之消失。具体表现在:
第一,生产的高度发展已经使所有人的物质利益都得到了保障。
第二,分工不再具有经济利益划分的性质。
第三,全体社会成员在根本利益上具有一致性。
第四,社会已不再会因为经济利益的不同而划分为不同的社会集团并进行相互间的斗争了。
(2)到共产主义社会,国家也将消亡,作为阶级压迫工具的军队、警察、监狱等将失去作用。
第一,随着国家的消亡,人类第一次作为统一的社会而存在和发展,各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发展为统一的世界历史。
第二,国家的消亡是指政治国家的消亡,是作为阶级压迫工具的国家机器的消亡。
第三,国家的消亡并不是社会组织管理机构的消亡。
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在没有阶级和国家的情况下,仍然需要有一定的社会机构来对社会进行组织和管理。但这种社会组织管理机构只具有人们自我管理的性质,而不再具有政治压迫和暴力镇压的功能。
(3)在共产主义社会,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三大差别”必然归于消失。
第一,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促进了人类工业文明、城市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
第二,在阶级社会中,这三大差别发展成为三种严重对立的社会现象。它们之间的对立,是整个社会不平等的重要表现,也是社会生活不和谐的重要根源。
第三,在共产主义社会中,由于私有制和利益对立的消除,由于旧式分工的消除和人的全面发展,三大对立归于消失。特别是城乡对立,由于它集中体现着工业和农业之间以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它的消灭是共产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
第四,在共产主义社会,工业活动和农业活动、城市生活和乡村生活、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在活动方式和环节等方面的差异并不会完全消失,但这只是社会生活多样性的表现,而不再具有利益差别和利益划分的意义。
(4)共产主义社会不仅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且实现了社会关系的高度和谐。
首先,到了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与自然之间也达成了和谐。
人与自然的和谐并不是放弃对自然的改造和利用,而是以合乎自然发展规律的方式来改造和利用自然。在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与自然达到和谐的原因是:
第一,为生产而生产的利润动机不复存在。
第二,物质生产不再不顾人的实际需要而盲目扩张。
第三,人类文明与自然环境之间将达到动态平衡与和谐。
恩格斯指出,只有在这样的社会状态下,人们才第一次能够“谈到那种同已被认识的自然规律和谐一致的生活”。
其次,在共产主义社会,人们的精神境界得到极大提高,这是共产主义新人的重要体现。
第一,由于阶级消灭、国家消亡和“三大差别”消除,社会关系实现了高度和谐。
第二,与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社会关系的高度和谐相联系,人们的精神境界得到极大提高。人的精神境界表现在许多方面,集中体现在对于他人、集体和社会的态度上。
第三,高尚的精神境界表现为自觉地为他人为社会服务和奉献。到共产主义社会,人们不仅具有多方面的才能,而且也具有高度的觉悟,乐意为社会公共事业作出贡献。
3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1)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也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恩格斯指出,如果用一段话来表述未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基本思想,那就是《共产党宣言》中所说的:“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2)在共产主义社会,人的发展是自由的发展,是建立在个体高度自由自觉基础上的发展,而不是强迫的发展。
第一,在共产主义社会,人摆脱了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对“人的依赖关系”,也摆脱了商品经济条件下对“物的依赖性”,实现了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
第二,人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不仅体力和智力得到发展,各方面的才能和工作能力得到发展,而且人的社会联系和社会交往也得到发展。
第三,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指的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发展,或每一个人的发展,而不是只有一部分人的发展。
第四,在共产主义社会,在人与人之间形成事实上的平等,整个社会是和谐的,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实现了真正的统一,社会发展不再以牺牲某些个人的发展为代价。
(3)在共产主义社会,人得到了全面地解放。
第一,旧式分工的消除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到共产主义社会,这种自然形成的、僵化的、不自觉的旧式分工得以消除,人们摆脱了“奴隶般地服从于分工”的情形。虽然共产主义社会里仍然会有分工,但这是自觉的新式的分工,它不再是生产者全面发展的限制。
第二,自由时间的大大延长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到共产主义社会,这个劳动时间将会大大缩短。人们只需要从事较少时间的劳动,就能为社会创造出足够的物质财富了。这样,他们就会有大量的自由时间可以用来从事科学、艺术等活动,从事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从而极大地促进自身全面素质的提高。而这种自由时间里的活动反过来又成为提高劳动者能力和创造性,促进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强大动力。
第三,在共产主义社会,劳动不再是单纯的谋生的手段,而成为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由于劳动不再是固定僵化的旧式分工中的劳动,由于劳动时间变短和不再需要超时劳动,也由于劳动过程所具有的高度创造性等,劳动不再是单调枯燥和具有强迫性的活动,而成为人们乐于从事的自我实现的活动,成为人生快乐的巨大源泉。
(4)共产主义是人类解放的实现,那时人类将最终从支配他们生活和命运的异己力量中解放出来,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开始自觉地创造自己的历史。这是因为:
第一,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方面来看,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而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
第二,从人的生存和发展方面来看,个体生存斗争停止了。于是,人在一定意义上才最终地脱离了动物界,从动物的生存条件进入真正人的生存条件。
第三,从人与自然地关系来看,人们周围的、至今统治着人们的生活条件,现在受人们的支配和控制,人们第一次成为自然界的自觉的和真正的主人。
第四,从人与社会活动的规律关系来看,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这些一直作为异己的、支配着人们的自然规律而同人们相对立的规律,那时就将被人们熟练地运用,因而将听从人们的支配。
第五,从人与社会结合的情况来看,人们已经成为自身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了。人们自身的社会结合一直是作为自然界和历史强加于他们的东西而同他们相对立的,现在则变成他们自己的自由行动了。
第六,从人类的必然与自由的关系来看,至今一直统治着历史的客观的异己的力量,现在处于人们自己的控制之下了。只是从这时起,人们才完全自觉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只是从这时起,由人们使之起作用的社会原因才大部分并且越来越多地达到他们所预期的结果。这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

作者: peterzjf    时间: 10-6-8 10:05
                     第二专题 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共产主义实现的历史必然性以及共产主义实现的长期性
1共产主义实现的历史必然性
(1)共产主义一定能够实现,这是由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所决定的。
第一,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是一个社会形态发展和交替的过程。
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经过长期发展进入共产主义社会,这是一个客观必然的历史进程。
第二,人类对美好境界的追求,从广义上讲有两类:一类是具有客观必然性,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理想;一类是完全脱离客观发展规律而陷入虚幻,从而根本不可能实现的空想。
第三,共产主义理想是能够实现的理想,它与一切空想和幻想有着本质的区别。共产主义理想作为一种社会理想,是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基础上设立的社会发展目标。
(2)共产主义理想一定会实现,是以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发展为依据的。
首先,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来看,
马克思主义不仅从社会形态交替规律上对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必然性作了一般性的历史观论证,而且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具体剖析,作了具体实证的证明。
其次,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发展来看,马克思深入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特别是研究资本主义的经济运动:
第一,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点,论证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自我否定的趋势。
第二,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基本矛盾,论证了资本主义的历史暂时性。
第三,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证明了资本主义的非正义性,论证了工人阶级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历史使命。
第四,揭示了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斗争的发展规律和趋势,论述了工人阶级解放斗争胜利的必然性。
(3)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起和不断发展,已经并正在用事实证明着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必然性。
第一,从一定意义上讲,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本身就是共产主义理想可以实现的证明。当然这种证明还是不完全和尚未完成的,因为在革命胜利后建立起来的并不是共产主义社会,而是社会主义社会。但是,现实中的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它与共产主义社会具有根本性质上的一致性。
第二,现实中的社会主义国家还在继续发展中,这种发展持续的时间越长,取得的成就越大,就为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到来提供着更多更有利的条件,也提供着更有力的实践证明。
2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
(1)社会主义社会的充分发展和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
第一,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首先将取决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取决于这些国家所经历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
第二,共产主义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社会物质财富的充分涌流,人们精神境界的不断提高,共产主义新人的培养和成长等,都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
第三,社会主义的充分发展并向共产主义过渡将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长期的历史时期,它在自身的发展中也会经历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阶段,在一切条件具备之后才能实现向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
(2)当代资本主义的灭亡和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转变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第一,实现共产主义不仅有赖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也有赖于现存资本主义国家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以及转变后向共产主义的发展。
第二,资本主义作为一个社会形态,走向灭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完成,需要一个或长或短的过渡时期。
第三,在完成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以后,更要经历一个很长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最后才能逐步向共产主义过渡。
第四,现存的资本主义国家将来不论发达到何种程度,当其实现根本性制度变革的时候,也只能是首先进入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而不可能直接达到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因为资本主义所能容纳的生产力毕竟是有限的。
第五,而“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的”社会,“在各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要消除这些旧社会的痕迹,实现新社会在自身基础上的发展,也需要经过一个很长的时期即社会主义时期。

二、“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关系
1关于“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关系的论述
(1)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两个必然”(或“两个不可避免”。)
(2)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又提出了“两个决不会”,即:“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2“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关系
“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有着内在的联系,应该结合起来加以理解。
(1)“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是对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必然性以及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的全面论述。
(2)“两个必然”讲的是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客观必然性,是根本的方面。
(3)“两个决不会”讲的是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它告诫我们,“两个必然”的实现需要相应的客观条件,而在这个条件具备之前决不会成为现实。
3利用“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的关系分析当今世界
(1)当今世界,资本主义所固有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并没有因为西方国家经济、科技的发展而有本质的改变。主要表现在:
第一,自从社会主义这个资本主义的对立面在世界上出现,并且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千方百计同社会主义进行斗争,这种斗争尽管形式不断变换,但从未停止过。
第二,资本主义国家为了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生存和发展,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某些环节和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运行、管理机制做了不少自我调节、改良和改善,包括借鉴社会主义的一些做法,从而使得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仅尚能在一定范围内容纳现实的生产力,而且生产力还在发展,资本主义统治下的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也有一定程度的缓和。
第三,但应该看到,西方国家大力发展新经济,加速推动经济全球化,在造成西方国家的财富不断增加的同时,也使这些财富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手里,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加剧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最终将导致资本主义的灭亡。
(2)全面准确地学习和把握“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既有利于人们坚定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信心,同时也有利于人们坚持科学态度,充分尊重客观规律,在当前艰苦的实践中坚定地为共产主义的实现而奋斗。

作者: 卡尔斯特罗姆    时间: 10-6-9 19:5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peterzjf    时间: 10-6-13 10:09
第二部分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一专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历史进程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要解决中国革命所面临的问题,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党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过程。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李大钊及党的其他早期领导人曾经提出过要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的实践当中去的思想。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毛泽东提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源于对中国革命进程中正反两个方面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阐述。1935年1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实际领导地位,开始从理论上系统地总结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经过延安整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成为全党的共识。刘少奇在党的七大上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进一步从理论上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党的七大通过的党章指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
第一,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真理,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而要应用于中国的具体实际却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不仅革命的条件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所分析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同,而且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具体道路同其他国家也不可能相同。
第二,在中国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也不同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要运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第三,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也证明,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在中国发挥指导作用,不仅因为它是科学,而且是因为中国的社会条件有了这种需要,是因为它同中国人民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发生了联系,实现了结合,是因为它被中国人民所掌握。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第一,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各国的马克思主义者的任务就是结合各个国家不同时期的具体实际,将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加以具体化。
第二,马克思主义只有在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才能开辟自身的发展道路。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发挥指导作用,就必须将其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第三,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经验又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赋予中国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第一,在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里进行革命,不能机械套用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和照搬外国经验。同样,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也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做教条。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必须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和时代条件,探索适合中国实际的道路。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为了解决中国的具体问题,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实践中去,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通过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的概括、总结和提炼,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同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还包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总结中国的历史经验。
第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还应该了解和懂得中国的历史和社会状况、中国的特点、中国社会的发展规律,达到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中国的实践之完整的、统一的、深入的理解和把握。
第三,在当代中国,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方面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另一方面又要把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验加以马克思主义的提炼和升华。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的思想文化之中,实现马克思主义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并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表现出来。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照搬,也不是对中国文化的复制。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中国文化进行认真的清理,剔除糟粕,吸收精华,又用中国优秀文化的表达方式和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深入浅出地阐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过程,即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在一定意义上,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提出和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
(1)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初步探索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验的基础上,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3)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国内外形势和党的历史方位的新变化,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4)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关系到中国未来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1)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
第一,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
第二,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2)两大理论成果的区别。
第一,形成于不同的历史时期。
第二,面对着不同的历史任务。
第三,具有不同的具体内容。
(3)两大理论成果的联系。
第一,在基本精神上是一致的,都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这是它们的基本点。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第一,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成立以后,成功地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
第二,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引下,党又领导人民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进程,朝着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迈进。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第一,在当代中国,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意志和愿望,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结晶,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一定历史条件下中华民族智慧的最高表现和理论上的最高概括。
第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来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凝聚力量。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的统一、坚持与发展的统一。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既反对轻视甚至背离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倾向,又反对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和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倾向。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
第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既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承,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科学体系,以新的形态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
旗帜问题至关紧要。毛泽东指出:“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正确选择和伟大创造。
(1)对于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积累的宝贵经验,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和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把它概括为“十个结合”:
首先,第一条至第三条揭示了我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关键和根本。
第一,必须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为改革开放提供理论指导。
第二,必须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始终保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
第三,必须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坚持执政为民、紧紧依靠人民、切实造福人民,在充分发挥人民创造历史作用中体现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其次,第四条到第七条,分别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个方面揭示了我们是如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
第四,必须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性,使全社会充满改革发展的创造活力。
第五,必须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制度保证和法律保障。
第六,必须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第七,必须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实现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由广大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最后,第八至第十条,强调了营造良好国际环境、保持国内社会政治稳定、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对改革发展的作用。
第八,必须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为促进入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贡献。
第九,必须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坚持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的统一,确保社会安定团结、和谐稳定。
第十,必须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
(2)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归结起来就是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30年来的历史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实践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只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一,当前,我国发展进入一个关键时期,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尤其需要我们对“举什么旗”这个问题作出明确的回答。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第二,当代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能够最大限度地团结和凝聚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利益群体人们的智慧和力量,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解决当代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
第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是历史的选择、时代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首要问题。毛泽东指出:“革命党是群众的向导,在革命中未有革命党领错了路而革命不失败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由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进一步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唯一正确的道路。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我们党能够在新时期开创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因。
第一,科学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第二,科学把握了国际形势和时代特征。
第三,科学总结了国内外建设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的经验。
第四,根本体现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以及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160多年的实践,特别是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们,只有把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同命运,才能成功;只有赋予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鲜明的本国特色和时代特征,才能胜利。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党的十七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
第一,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第二,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第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引下,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第四,是党团结和带领全国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这一理论体系:
第一,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创造性地分析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实际,作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概括。
第二,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植根于人民的政治立场,贯彻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对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进行了理论上的总结和升华。
第三,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巨大勇气。
这一理论体系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作者: peterzjf    时间: 10-6-17 10:17
                                        第二专题 毛泽东思想

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2)毛泽东思想是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1)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2)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的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过程,同时也是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第一,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通过调查研究,深刻论证了中国社会各阶级在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同党内一度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进行了斗争,在理论上论证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强调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
第三,遵义会议以后,直至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在理论上系统地总结了中国革命的经验,分析和批判了教条主义的错误,并及时吸取抗日战争的新经验,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哲学思想、军事思想、统一战线思想和党的建设思想,特别是系统地阐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精辟地论证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政策和策略,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1945年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第四,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进一步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社会主义改造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方略,提出了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第二次结合”,并对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进行了艰辛的探索。这是毛泽东思想的继续发展。

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毛泽东思想不是在个别的方面,而是在许多方面以其独创性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构成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思想体系。
(1)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党的建设理论。
(2)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上述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
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1)毛泽东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任务进行了艰苦的探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第一,毛泽东在认真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务。
第二,毛泽东深刻论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和极端重要性。
第三,毛泽东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途径,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道路,为党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形态。
第一,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第二,毛泽东思想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奋斗方向、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
第三,毛泽东思想指导着党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推向前进。
2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1)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胜利地进行了三项伟大的事业:
第一,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找到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任务,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第二,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找到了一条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第三,毛泽东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艰苦探索,发展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基本上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积累了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
(2)毛泽东思想不仅过去是、今天和将来仍然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第一,尽管当今的形势有了重大的变化,但是毛泽东思想中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论述,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发挥着十分宝贵的理论指导作用。
第二,在当代中国,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
3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1)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条件,与我们今天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有很大的不同,但这丝毫没有减弱和降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价值。
(2)如果不了解毛泽东思想,就不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深刻的认识。毛泽东思想包含的许多基本原理、原则和科学方法,具有普遍的意义。
(3)毛泽东追求和倡导的中华民族重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远大理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等等,依然是中国人民不断奋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将长期激励和指导我们前进。
4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极端重要性
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有一个怎样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问题。
(1)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极端重要性。如何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这不仅是个理论问题,尤其是个政治问题,是国际国内很大的政治问题”。这是因为这个问题的解决:
第一,关系到怎样看待党和国家过去几十年奋斗的成就。
第二,关系到党的团结,国家和社会的安定。
第三,关系到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前途。
第四,不仅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而且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辩证地看待毛泽东的功与过。毛泽东一生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在他的正确领导下,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同时,毛泽东在晚年又犯有严重的错误,在他的错误思想指导下,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曾经遭受过严重地挫折。
(3)“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存在着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两种错误思想。
第一种:继续坚持毛泽东晚年的错误,继续坚持“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某些错误的做法,提出“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
第二种:借口毛泽东晚年犯了错误,全面否定毛泽东的历史地位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价值和指导作用,甚至主张不再提毛泽东思想。
上述两种错误倾向的共同点:都是没有把经过长期历史考验形成的作为科学理论的毛泽东思想,同毛泽东晚年所犯的错误区别开来。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是由于违反了他自己主张的实事求是原则。
5邓小平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评价
邓小平在领导全党拨乱反正中,用极大的精力来解决如何正确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问题。在他的主持下,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作出了科学的、实事求是的评价。这个评价对于统一全党的认识起到了重要作用,得到了全党的拥护。
(1)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2)毛泽东晚年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中的确犯有严重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的错误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所犯的错误。
(3)将毛泽东晚年所犯的错误同经过长期历史考验形成为科学理论的毛泽东思想区别开来,为我们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指明了方向。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
我们应该珍视这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所形成的科学理论成果,并在新的实践中运用和发展。

作者: 动多多    时间: 10-7-4 21:1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muyanlai    时间: 10-8-12 15:0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Q托蒂    时间: 10-8-14 22:41
参考一下~谢谢楼主
作者: radlorama    时间: 10-8-18 18:0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欢迎光临 Free考研资料 (http://test.freekaoy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