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南京大学文学院615文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ooo 发表于 17-8-6 15:36: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30664.html
目录                                                                                        封面
内容简介
目录
2013年南京大学文学院615文学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3年南京大学文学院615文学考研真题(回忆版)及答案
2011年南京大学文学院615文学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1年南京大学文学院615文学考研真题(回忆版)及答案
2010年南京大学文学院615文学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0年南京大学文学院615文学考研真题(回忆版)及答案
2009年南京大学文学院615文学考研真题
说明:本书试题为回忆版,试题题目不全,目前我们正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完整版试题,若有更新可免费升级获得。
                                                                                                                                                                                                    内容简介                                                                                            
  考研真题是每个考生复习备考必不可少的资料,其重要性不只在于做题获得的感受,更在于通过对历年真题的分析把握出题的脉络,将繁复芜杂的知识点串联起来,突出重点和难点,从而控制答题的节奏,这就需要一份权威、正确的参考答案以及详尽的试题分析。为了帮助参加南京大学“615文学”考试科目的考生复习备考,圣才考研网精心编著了该科目的配套辅导用书(均提供免费下载,免费升级):
  1.[3D电子书]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2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免费下载]
  2.[3D题库]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2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免费下载]
  3.[3D电子书]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免费下载]
  4.[3D题库]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免费下载]
  5.[3D电子书]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免费下载]
  6.[3D题库]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4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免费下载]
  本书完整收录了南京大学文学院“615文学”2009~2011、2013年4套考研真题。其中,2009年真题暂无答案,2010、2011、2013年真题均提供详尽答案解析。历年真题是考研复习备考最好的资料,通过研习历年考研真题,可以了解到考题难度、风格等,为考生复习备考指明了方向。考研真题如有更新或对历年真题予以详细作答,会第一时间予以上传,学员将自动获得最新版本的产品内容。真正做到了一次购买,终身使用。
  圣才学习网│中文类(www.100xuexi.com)提供全国各高校中文类专业考研考博辅导班【师兄师姐一对一辅导(网授)、网授精讲班等】、3D电子书、3D题库(免费下载,免费升级)、全套资料(历年真题及答案、笔记讲义等)、中文类国内外经典教材名师讲堂、考研教辅图书等。本书特别适用于参加南京大学“615文学”考试科目的考生。
  与传统图书相比,本书具有以下五大特色:
1.720度立体旋转:好用好玩的全新学习体验  圣才e书带给你超逼真的3D学习体验,720度立体场景,任意角度旋转,模拟纸质书真实翻页效果,让你学起来爱不释手!

2.免费下载:无须注册均可免费下载阅读本书  在购买前,任何人均可以免费下载本书,满意后再购买。任何人均可无限制的复制下载圣才教育全部3万本3D电子书,既可以选择单本下载,也可以选择客户端批量下载。
3.免费升级:更新并完善内容,终身免费升级  如购买本书,可终生使用。免费自动升级指我们一旦对该产品的内容有所修订、完善,系统立即自动提示您免费在线升级您的产品,您将自动获得最新版本的产品内容。真正做到了一次购买,终身使用。当您的电子书出现升级提示时,请选择立即升级。
4.功能强大:记录笔记、全文搜索等十大功能  本书具有“记录笔记”、“全文检索”、“添加书签”、“查看缩略图”、“全屏看书”、“界面设置”等功能。
  (1)e书阅读器——工具栏丰富实用【为考试教辅量身定做】

  (2)便笺工具——做笔记、写反馈【圣才电子书独家推出】

5.多端并用:电脑手机平板等多平台同步使用  本书一次购买,多端并用,可以在PC端(在线和下载)、手机(安卓和苹果)、平板(安卓和苹果)等多平台同步使用。同一本书,使用不同终端登录,可实现云同步,即更换不同设备所看的电子书页码是一样的。

  圣才学习网(www.100xuexi.com)是一家为全国各类考试和专业课学习提供辅导方案【保过班、网授班、3D电子书、3D题库】的综合性学习型视频学习网站,拥有近100种考试(含418个考试科目)、194种经典教材(含英语、经济、管理、证券、金融等共16大类),合计近万小时的面授班、网授班课程。
  如您在购买、使用中有任何疑问,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全国热线:400-900-8858(8:30~23:00),18001260133(8:30~23:00)
  咨询QQ:4009008858(8:30-23:00)

  详情访问:http://hanyu.100xuexi.com/(圣才学习网|中文类)
  圣才学习网编辑部
                                                                                                                                    本书更多内容>>
                                                                                                                                                                                                                    使用说明                                                                                                   
                                                                                    

内容预览
2013年南京大学文学院615文学考研真题(回忆版)
文学卷
一、名词解释
1.六诗
2.韩孟诗派
3.套数
4.《晚霞消失的时候》
5.20世纪60年代台湾乡土文学论争
6.俄狄浦斯情结
7.期待视野
8.魔幻现实主义
9.人的文学
10.文以载道
二、论述题
1.关于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阶段论述。
2.结合具体作品,谈谈对梦窗词的创作。
3.20世纪40年代上海文学的发展状况。
4.你认为莫言最差的作品是哪一部或者哪一篇?为什么?
5.契诃夫和莫泊桑短篇小说创作的异同。
6.文学与道德的关系。
2013年南京大学文学院615文学考研真题(回忆版)及答案
文学卷
一、名词解释
1.六诗
答:六诗说出自唐五代齐己的《风骚旨格》,指大雅、小雅、正风、变风、变大雅、变小雅。一曰大雅。诗云:一气不言含有象,万灵何处谢无私。二曰小雅。诗云:天流皓月色,池散芰荷香。三曰正风。诗云:都来消帝力,全不用兵防。四曰变风。诗云:当道冷云和不得,满郊芳草即成空。五曰变大雅。诗云:蝉离楚树鸣犹少,叶到嵩山落更多。六曰变小雅。诗云:寒禽黏古树,积雪占苍苔。
2.韩孟诗派
答:韩孟诗派是中唐的一个诗歌创作流派,以韩愈为领袖,包括孟郊、李贺、卢仝、马异、刘叉。他们主张“不平则鸣”,苦吟以抒愤,并互相切磋酬唱他们具有变态的审美趣味,“以丑为美”,以震荡光怪为美,以瘁索枯槁为美,以五彩斑斓为美。表现出重主观心理、尚奇险怪异的创作倾向。诗歌形成一种奇崛硬险的风格。他们在艺术上力求避熟就生,标新立异,力矫大历诗风的平弱纤巧。这种诗歌的新的追求与新的变化,积极推动了盛唐以后诗歌艺术境界的开拓。
3.套数
答:套数是戏曲或散曲中连贯成套的曲子,又称“散套”,或者“大令”。它是从宋、金时期的唱赚、诸宫调等发展而来的。其特点是把同一宫调的若干支不同曲牌的曲子连缀在一起,少则数首,多则十几首,甚至几十首,构成一个庞大的整体。这些连缀的曲子可根据需要在同一宫调中进行选择,但需要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而且一韵到底,且末了都用“煞调”和“尾声”结束。
4.《晚霞消失的时候》
答:《晚霞消失的时候》是礼平创作的一部中篇小说,发表于《十月》杂志1981年第1期。这部小说描写了南珊和李淮平两个青年在“文化大革命”前后的经历、思考和追求,反映了不同阶层人们的社会观、历史观和人生观。小说中以李淮平和南珊从红卫兵年代到改革开放后的一段扭曲的精神恋爱为叙述主线,虽然他们仅见过四面,却代表了作者的人生历程。整部作品以其浓重的思辨色彩与对人生价值的探索性,在当时引起广泛而激烈的讨论。
5.20世纪60年代台湾乡土文学论争
答:20世纪60年代台湾乡土文学论争是一场以文学为突破口,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诸多领域的大论战。论争双方分别是:以官方势力联合现代派作家的一方和以在野的自由乡土派为主力的一方。两股政治势力、两种意识形态、两个阵营的作家队伍在争论围绕如何评价乡土文学,如何评价台湾文学的现状,如何看待台湾社会现实,如何对待传统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展开。这场论争理清了官方文学与民间文学(主要是乡土文学)两种异质文学的发展路线,为乡土文学在文坛争得了合法的席位,并形成了一支以本土作家为核心的乡土文学创作队伍,建立了台湾文学的民族风格。回归乡土,反映现实,成为作家的共识。
6.俄狄浦斯情结
答:俄狄浦斯情结是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提出的一个介于心理学、精神病学与文艺美学之间的专门术语。它用来比喻有恋母情结的人,有跟父亲作对以竞争母亲的倾向,同时又因为道德伦理的压力,而有自我毁灭以解除痛苦的倾向。俄狄浦斯情结源于古希腊神话,恋母和弑父都是俄狄浦斯,他不认识自己的父母,在一场比赛中失手杀死了父亲,又娶了自己的母亲,后来知道真相了,承受不了心中痛苦,就自杀了。中文语境有时也称为“恋母情结”和“恋父情结”。
7.期待视野
答:期待视野是现代接受美学术语。最早由德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卡尔·曼海姆(KarlMannheim)提出。期待视野是指在文学阅读之先及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与社会的复杂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既成的思维指向与观念结构。读者这种据以阅读文本的既定心理图式,即被称为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简称期待视野。期待视野的提出,强调读者阅读作品的主动性。
8.魔幻现实主义
答:魔幻现实主义是20世纪50年代前后在拉丁美洲兴盛起来的一个文学流派。它不是文学集团的产物,而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共同倾向,主要表现在小说领域,限于拉美地区。但它并非发轫于拉丁美洲,只是以加西亚·马尔克斯为代表的一群作家把它运用于文学创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追根溯源,魔幻现实主义这一术语最早见于德国文艺评论家弗朗茨·罗发表的论述后期现代派绘画的专著《后期表现主义·魔幻现实主义·当前欧洲绘画中的若干问题》。魔幻现实主义突出的艺术特征是将新闻报道般的写实与神奇的幻想结合起来,采用模糊化技巧和神话模式,表现拉丁美洲和历史文化和现实生活。
9.人的文学
答:人的文学是周作人在文学革命时期提出的文学观,对当时的文学革命产生了深远影响。周作人从个性解放的要求出发,充分肯定人道主义,强调一种“利己而利他,利他即是利己”的“理想生活”,提出以“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字,便谓之人的文学”,认为新文学即人的文学,应充分表现“灵肉一致”的人性。在《平民文学》中,周作人进一步阐述“人的文学”的主张,强调文学须应用于人生上,提出“普遍”与“真挚”的原则,并申明“以真为主,以美即在其中”的文学观念,这对五四时期尤其是为人生派的创作影响很大。

10.文以载道
答:文以载道是宋代理学家周敦颐关于文道关系的主张,是中国古代对文学本质的一种重要论述。它由中唐时期韩愈等古文运动家提出的“文以明道”发展,经宋代理学家的解释得到完善。“文以载道”的意思是说“文”像车,“道”像车上所载之货物,通过车的运载,可以达到目的地。文学就是传播儒家之“道”的手段和工具,这一文学观念偏于文学的教化目的。
二、论述题
1.关于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阶段论述。
答: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他们纷纷著书立说,互相辩论,因而促进了诸子散文的发展。诸子散文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1)春秋末年至战国初期
这一时期的主要作品有《论语》、《老子》等,它们用词简约,含义深刻丰富。《墨子》基本形成论说文的形式。《论语》、《老子》分别是儒家和道家的代表著作,以其弘深的思想,词约义丰的写作特点,对后世说理散文有广泛的影响。先秦说理散文的一些文体特征。在《论语》中已有萌芽,但还没有构成单篇的、形式完整的篇章,《论语》在对话中说理的形式,直接影响了先秦说理文的体制。《论语》言近旨远的说理,形象隽永的语言,使它成为先秦说理文主要的形态。《老子》以韵文为主,韵散结合的形式,是先秦说理散文的另一形态,它和《论语》都以注重情感和形象性,奠定了先秦说理散文的基本特征。
(2)战国中叶
这一时期的主要作品有《孟子》、《庄子》等,它们的文辞比前一个时期繁富,论说畅达有力。《孟子》的文风以辩论见长,写得刚柔相济,曲折尽情,波澜壮阔。孟子的议论文,善用比喻说明道理,有时也用寓言来说理,如“揠苗助长”和“齐人有一妻一妾”等故事。孟子的散文对后世有很大影响,唐宋古文家如韩愈、苏洵、苏轼等,不但在思想方面受到他的影响,在文章方面也效法他。
《庄子》中的散文,文字优美,想象丰富。庄子的散文中有“寓言”、“重言”和“言”三部分。寓言包括一些神话幻想故事,也包括通常所说的寓言。“重言”是引证一些历史故事和古人的话,其中有许多只是作者的假托。“言”是抽象的论说。庄子在文学上的主要成就在于他的寓言和重言富于浪漫主义的色彩和浓郁的诗意,《秋水》和《逍遥游》是他的代表作。他的作品给后世文学家以极大的启发,许多诗人和散文家都爱学习庄子的风格和技巧。在战国诸子中以庄子给后世文学的影响最大。
(3)战国末期
这一时期的主要作品有《荀子》、《韩非子》等。其代表性文章都写得结构严密,分析深入,文笔流畅,逻辑性强。战国末期,《荀子》、《韩非子》中的专题论文,标志着说理散文体制的定型。荀、韩之文,往往是长篇大论,有一个标明全篇主旨的标题,论点明确,中心突出,论证精密,注意谋篇布局,结构浑然一体,表明我国说理文体制已经成熟。从此以后专论体成为我国说理散文的主要形式。《韩非子》其中的寓言故事数量居先秦散文之首,这也是《韩非子》最具文学意味的一点。《韩非子》的寓言故事主要取材于历史事迹和现实,很少拟人化的动物故事和神话幻想故事,没有超越现实的虚幻境界和人物。韩非寓言形象化地体现了他的法家思想和他对社会人生的深刻认识,如“郑人买履”、“郢书燕说”等具有的讽刺力量,“矛与盾”等表现出的哲学智慧,都是韩非寓言思想深度的反映。题材的平实,使韩非寓言不像庄子寓言那样恢诡谲怪,但韩非寓言在艺术上并不平淡,而是构思精巧,描写大胆,语言幽默,于平实中见奇妙,具有耐人寻味、警策世人的艺术效果。如《外储说左上》中的“棘刺母猴”,三个人物各侧重其性格的一端,故事情节波澜起伏,跌宕生姿。《韩非子》中的许多寓言,千百年流传不衰,“守株待兔”、“郑人买履”、“买椟还珠”等等,都以其丰富的内涵,生动的故事,成为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至今为人们广泛运用。
总之,先秦诸子散文是阐述哲理的理论著作,同时也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诸子散文各有特色,从文学的角度来说,在诸子著作中,《论语》、《老子》分别是儒家和道家的代表著作,以其弘深的思想,词约义丰的写作特点,奠定了先秦说理散文的基本特征。而以《孟子》和《庄子》的文学价值最高,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更重要。《荀子》和《韩非子》则以论说文见长,它们对后来论说文的发展产生很大影响。
2.结合具体作品,谈谈对梦窗词的创作。
答:吴文英,号梦窗,一生的心力都倾注在词的创作上,他力求自成一家,但辛弃疾和姜夔这两座高峰横亘眼前,要在情思内容上有所超越突破已不可能,于是他专在艺术技巧上争奇斗艳。其词远祧周清真(邦彦),近承姜白石(夔),算得上是婉约派词人中的姣姣者。梦窗词的创作特色具体表现为:
(1)艺术境界虚实变幻
在艺术思维上,彻底改变正常的思维习惯,将常人眼中的实景化为虚景,将常人眼中的虚境化为实有。通过奇特的想象和联想,创造如梦如幻的艺术境界。如怀念亡姬的《风入松》,词的境界似真似幻。
(2)章法结构跳跃变化
在章法结构上,进一步打破时空变化的通常秩序,把不同时空的事物场景浓缩统摄于同一画面中。或者将实有的情事与虚幻的情境错综叠映,使意境扑朔迷离。他的词结构往往是突变的,时空场景的跳跃变化不受理性和逻辑的约束,且缺乏必要的过渡,情思脉络隐约闪烁而无迹可寻。这就强化了词境的模糊性多义性。如他的《莺啼序》,便典型的体现出这种结构的特色。
(3)吴文英的词的文辞生新奇异
语言的搭配,字句的组合打破常规和逻辑惯例。语言富有强烈的色彩感,装饰性和象征性。如“飞红若到西湖底,搅翠澜、总是愁鱼。” 他描摹物态、体貌、动作,很少单独使用名词、动词或形容词,而总是使用一些情绪化、修饰性、色彩感极强的偏正词组,如写池水是“腻涨红波”,写云彩是“倩霞艳锦”。梦窗词字面华丽,意象密集,含意曲折,形成了密丽深幽的语言风格,但雕绘过甚,时有堆砌,晦涩的弊病。
总之,梦窗词的创作讲究音律,炼字炼句,以密丽胜之。故非之者以其词“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碎拆下来,不成片段”(张炎语)论之。尊之者却云:“求词于吾宋,前有清真,后有梦窗,此非焕之言,四海之公言也”。但不容置疑的是,梦窗词创作在一定程度上对后世婉约词的创作产生了影响。
3.20世纪40年代上海文学的发展状况。
答:(1)孤岛文学
孤岛文学指从1937年11月上海沦陷至1941年12月日军进入租界止,存在于上海租界的文学。由于四面都是沦陷区,故称“孤岛”。期间产生了大量出版刊物,反映了作家对抗战时期战斗和生活的记录。孤岛文学成就最突出的是杂文和戏剧。杂文以唐弢为代表,带有强烈的“鲁迅风”;戏剧以《夜上海》为代表,反映现实、民族等主题。另外还有报告文学等流行文学样式以及黄裳、柯灵等代表作家。
(2)孤岛文学的发展状况
①孤岛文学的发展环境与概况
在党的领导下,孤岛进步作家以报刊、戏剧舞台为阵地,发表文章和公开演出,以爱国主义和民族气节激励观众,产生很大的社会影响。
孤岛的特殊形势使孤岛文学具有自己的特色。它紧逼日本侵略者和汉□卖国政权活动的中心南京,这里的文学反映形势迅速,揭露敌人的阴谋及时,战斗性强,表现的形式巧妙多变,同时群众文艺也蓬勃开展。
《鲁迅全集》在抗战爆发前遭到国民党重重刁难而无法出版,而在此时却得以出版;在国民党统治区很难想象能与读者见面的、最早系统地报道中国红军真实情况的《西行漫记》和《续西行漫记》,也在这里出书。南社的柳亚子、文学研究会的郑振铎、王统照、耿济之、夏丐尊,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骨干阿英、王任叔、梅益、于伶,以及鲁迅夫人许广平等,都继续从事文学创作,并参加各种爱国活动。
②孤岛文学最有影响的文学作品
a.孤岛杂文
孤岛杂文是孤岛政治和社会的一面镜子,表现孤岛文学特色最为突出,这里乃至全国发生的重大事件,在杂文里几乎都有反映。孤岛作家唐弢,柯灵,王任叔等都发表了很多紧密联系现实,爱憎分明的杂文,《边鼓集》《横眉集》代表了当时的水平。王任叔和阿英关于杂文曾发生颇有影响的“鲁迅风”的争论,后出版杂文刊物《鲁迅风》。
b.戏剧活动特别活跃
于伶的《夜上海》《长夜行》《花溅泪》等反映沦陷区人民生活和斗争的剧本,阿英的《碧血花》(明末遗恨)《海国英雄》等南明史剧,歌颂爱国主义和民族气节,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
c.群众报告性文学发展较快
成果主要反映在由梅益、林淡秋等主编的《上海一日》里,是中国抗战时期的重要文学组成部分。
总之,孤岛文学是中国抗战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爱国知识分子在党的领导下用手中的笔,密切联系实际,抒发爱国热情,创作出大量文学作品,同敌人进行顽强的斗争。孤岛文学因其特殊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表现出了特定的文学风貌,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坛。
4.你认为莫言最差的作品是哪一部或者哪一篇?为什么?
答:我认为莫言最差的一部作品是《檀香刑》。理由如下:
(1)未能彰显人性的光辉
一切堪称伟大的艺术作品的共同点就是彰显人性的尊严。人类的生活确实充满苦难和卑劣,但是伟大的艺术家之所以伟大,乃是因为他们对于人生的种种苦难和人性的种种弱点饱含悲悯之情。而只有饱含这种情感的作品,才可以跨越时间与空间的界限,传诸百代——因为这里面有真正的人行的光辉。
《檀香刑》里最精彩的章节是对死刑的描写,这正是莫言写作最使人感到恐惧和不适的体现。莫言前后描述了七次行刑过程,分别使用“斩首”、“斩腰”、“凌迟”、“檀香刑”等刑罚。莫言在描写刑罚时丝毫不吝啬篇幅,将血肉横飞的场面鲜血淋淋地渲染出来,令人惨不忍睹,形成对读者阅读心理和忍耐力的巨大挑战。正如傅正明的《檀香刑与文身刑》中所讲的那样,卡夫卡是伟大的人道主义作家,而莫言远远不是。不是因为文字技艺,而是因为精神内涵。
(2)回归民间未必要“大撤退”
莫言在《檀香刑》的后记中说道:“《檀香刑》是我的创作过程中的一次有意识地大撤退,可惜我撤退得不彻底。”和莫言以前的小说相比,《檀香刑》虽然借鉴了猫腔这个民间文学样式。但是,这是由于这点,它的语言张力远不如《丰乳肥臀》等小说。另外,在风头部和豹尾部,作者是以叙事主人公说话的方式来写作的,但是其中却带有作者叙述的痕迹,有些话不太符合人物的身份,特别是赵小甲的话。回归民间是值得提倡的,但是,这不一定意味着一定要以大撤退为代价。
(3)玩赏酷刑,而不关乎人物命运
《檀香刑》“活龙活现地讲述了发生在高密东北乡的一场可歌可泣的运动,一桩骇人听闻的酷刑,一段惊心动魄的爱情。”不过,可歌可泣的运动和惊心动魄的爱情我们已多次领教,因而,骇人听闻的酷刑成了该书最大的卖点。
事实上,以酷刑的名字作为书名,也印证了作者真正的所卖之处。读过了全书我才知道书封上赫然印着的黑色檀香木棒就是檀香刑的主要刑具。它要从犯人的肛门中一寸寸地敲进去,穿过五脏六腑,最后从肩膀出来。这个过程被莫言绘声绘色地描写了一番,其间,敲击的梆梆声、痛苦的呻吟声,犯人的脖子怎么抻、身子怎么抖、眼睛怎样凹、脸怎样胀,流出了什么颜色的液体,都有细致入微的交待。“要知道天下的戏,没有比杀人更精彩的;天下的杀人方式,没有比用檀香刑杀人更精彩的”。然而,领略了压轴好戏、精彩之精彩的檀香刑之后,我仍认为莫言在此之前描写的“腰斩”、“凌迟”、“阎王闩”毫不逊色。那腰斩后的犯人竟然“用双臂撑着地,将前半截身体立了起来,在台子上乱蹦哒,那些血、那些肠子”他折腾了足有吃袋烟的工夫。
凌迟是作为“杰作”出现在第九章的。刽子手在割下第50片肉时,“犯人的两边胸肌刚好被旋尽。胸膛上肋骨毕现,肋骨之间覆盖着一层薄膜,那颗突突跳动的心脏,宛如一只裹在纱布中的野兔。”莫言不愧是言情状物的高手,他的文字甚至失去了想象的余地,直接就是一幅幅画面突兀地展现在眼前,让你禁不住想用双手捂住眼睛。而作者对酷刑的描述和展示全然是一种炫技、卖弄和激赏,是“对坊间流行的历史小说的快意叫板”。其实,早在莫言之前,南斯拉夫的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安德里奇就在其获奖作品《德里纳河上的桥》中描写过这种“桩刑”,但作者的态度完全是客观冷静的,着眼点在于写人物命运,而不是赏玩酷刑。
5.契诃夫和莫泊桑短篇小说创作的异同。
答:法国的莫泊桑和俄国的契诃夫是于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活跃于文坛并以其各自创作的短篇小说闻名世界的文学大师。他们的短篇小说有许多相似之处,然而,不同的国度、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以及不同的文学背景与精神个性又使这两位作家的作品各呈异彩,可谓同中有异。契诃夫和莫泊桑短篇小说创作的异同主要表现在:
(1)同守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不同的具体实践与超越
两位大师各自作品中用或冷峻,或嘲讽,或揭露的态度很好得折射、反映了各自国家在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的历史阶段中的社会风貌和各国人们不同的生存、生活状态。
①莫泊桑是在现实主义大家福楼拜的直接哺育下成长起来的。福楼拜的“客观而无动于衷”的创作理论对莫泊桑产生了深刻影响。莫泊桑舍弃了直接描写心理的手法,使得短篇小说更简洁流畅,这是对传统现实主义手法的一种超越。另外,由于莫泊桑的创作时代是法国现实主义文学锐气大减,自然主义大行其道的时期,加上他与左拉等自然主义作家家密切的交往,他在潜移默化中无可避免地受到了自然主义这种文学背景的影响。自然主义的精髓是“自然环境”决定论和人的遗传学、生理学观点。另外他执于写实,偏重执于繁琐细节的真实,常常使人看到他短篇小说中“文献小说”和“实证”的影子。
②契诃夫同样注重作品的客观真实性,极力反对脱离作品的形象直接向读者说教。但他丝毫不反对作品应具有倾向性。他认为,倾向性是作者的主观思想在作品中自然而然的流露,这种流露越隐蔽越好。他的名作《套中人》自始至终是用一种平静的、带着调侃的语调叙述的,没有作者主观的议论和说教。但却令读者对别里科夫之流的厌恶之情、对俄国专制制度的痛恨之情油然而生。另外,契河夫走出传统模式的途径和莫泊桑不同。他的小说中时时透露出一些现代意识。他的有些小说追求和捕捉的是人物在特定场合产生的某种特定的情绪,人物在一瞬间产生的微妙的精神活动或是客观事物留给作者一瞬间的印象。契诃夫的某些作品已经超越了19世纪的传统现实主义小说,而更接近于20世纪的现代小说。此外,契诃夫小说中的象征手法、荒诞手法,写人狗对话等内容都给作家蒙上了若隐若现的现代主义的色彩。
(2)同为“以小见大”,艺术构思和表现手法迥然
两位作家都善于使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去反映、表现社会生活。但在具体实践的时候,他们却有着截然不同的个性。
①契诃夫多用灰暗的笔调,白描的手法去描写停止的,令人窒息的社会生活。他笔下的故事情节、生活场景平淡无奇,有的几乎没有情节,如《万卡》,严格地说,没有故事情节,只有万卡给爷爷写信所流露出来的生活片段,但当读者把这些故事慢慢读下去并细细品味时,便会为其中的不可名状的力量所打动,被那种令人窒息的郁闷所压抑,更会引发人们对于作品中人物、社会的深深思考。
②莫泊桑独具匠心的构思,曲折的故事情节、出人意料的结局却是合乎情理的,在生活中可能发生的。然而,他有些作品在取材于平凡小事的这个特点上,接近于契诃夫。如《羊脂球》中整个作品只写了一个平淡无奇的旅途,与契诃夫不同的是,他的作品中还有一点“奇遇”,如《羊脂球》中路上的受阻。另外,莫泊桑还开创了短篇小说多层次、多角度的叙事结构。他的小说中的“叙事人”经常变换,并且采用故事套故事的叙事结构。
契诃夫和莫泊桑同为世界短篇小说大家。虽然都是现实主义的信奉者,二者却表现出不同的创作实践。莫泊桑的小说表现出自然主义的倾向;契诃夫则显露现代主义小说的特色。同样擅长用短篇小说以小见大的优势,但是一个用白描一个善于情节的安排。契诃夫和莫泊桑都为世界短篇小说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6.文学与道德的关系。
答:文学来自生活却又高于生活,作为意识形态之一的文学与道德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主要体现在:
(1)文学创作是一种道德审美的精神现象
20世纪80年代至今,要使文学艺术成为一种纯而又纯的审美的精神现象极为流行。其实,100多年前,这种论说就已出现,而且很有权威性。如英国的唯美主义者王尔德,就反对文学艺术与道德伦理有关。他说:“书无所谓道德的或不道德的。书有写得好的或写得糟的,仅此而已”“一切艺术都是毫无用处的”如果批评涉及伦理道德,那就是“伪道德批评”。
王尔德在19世纪末的英国文坛标举唯美主义、“艺术至上”的旗号,反对当时文学艺术中的自然主义与过分的功利主义,宣扬艺术家在伦理上是不分好恶的,否则就是矫揉造作,就是伪道德批评,这时他对唯美主义理论是很有自信的。但是当他身陷铁窗,经历了身心的苦役之后,他才意识到人是需要同情与怜悯的,他自己心胸此时就充满了同情,而且竟认为同情是世界上最伟大、最美丽的东西。
(2)文学创作是一种通过语言结构进行审美或是审丑的创造活动
我国上个世纪80年代文艺中出现的唯美倾向,可以说是对过去极端的功利主义文艺观的有力反驳,同时也是文艺自身多样化的一种表现,自有它的合理之处。但是为此也付出了代价,即没有树立起作家人格上的那种凛然正气与道德的思想力量,却是销蚀了创作中的那种道德伦理的强大批判力。
文学创作是一种通过语言结构进行审美或是审丑的创造活动。它固然可以避开伦理道德的负载,以至可以说它无关伦理,这类作品自然是存在的,也有不少好作品。然而,有一些作品进行文字游戏,它们消解了话语表述的涵义,虽也可算作叙事形式的一种探索,但是它们瘦骨伶仃,好像是些皮包骨头的女人,毕竟内涵单薄,这也是事实。
(3)文学创作是整个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
人们常说,文学创作是描写人的,人性的方方面面都是可以进入文学描写的视野。文学是整个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人性的方方面面,实际上就是人栖居于其中的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就是人与人的多种相互的文化关系。写作者实际上总是面临着审美的或是审丑的多种文化选择。社会文化的多方面的内涵,如政治、伦理、道德、哲理、日常生活方方面面,乃至两性生活,都是文学创作进行审美或是审丑的文化选择的应有之义。因此作家无法把这些文化因素排除在创作实践或是文学理论研究之外,满足于说说文学艺术或是无关道德,或是无关政治等。
(4)文学创作折射出作者人性中的基本品格
创作中的审美或是审丑的多种文化选择,必然折射出作者人性中最最基本的品格,即那些使人所以为人的基本因素,血性与良心,怜悯与同情,也即人文精神的基本方面。这些人性的体认,都显现在作者以及人物对社会、政治、战争、历史、伦理、道德、哲理、人的相互关系自然也包括两性关系的审美或是审丑的把握之中。
读者感受与体味那些画面描绘、感情抒写所渗透出来的人性的动向:庄严与鄙俗,高尚与卑微,凶残与善良,或是兼而有之的极端复杂的人性品格。对于人性的品格如人的血性与良心、怜悯与同情的蔑视,必然会使文学艺术失去自身的灵性与灵魂,而变得平庸与恶俗。当前的一些优秀作品,或是描写旧时的没落贵族,家族的兴衰历史;或是表现边陲的民族风情,经历几个时代的女人的幽怨命运;甚至读者关注的现实的故事,历史地、现实地显示出对于人生的感叹、人的命运的同情、道德伦理的批判力,从而提升了人的情感和境界。
总之,文学艺术创造是需要人性的同情,是需要强大的伦理道德的批判力的,在艺术家身上,正是这种人文精神造就了伟大的艺术胸怀。人性同情的沉沦与伦理道德批判力的消解,将会使文学艺术黯然失色而至枯萎,使人的精神家园破残荒芜。虽然文学艺术并不是人的精神家园的全部,但占据着主要地位。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30664.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1-26 00:40 , Processed in 0.111594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