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程国平《管理学原理》(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ooo 发表于 17-8-6 16:40: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37256.html
目录                                                                                        封面
内容简介
目录
第一篇 导 论
 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者
  1.1 复习笔记
  1.2 课后习题详解
 第二章 管理主要理论及其演变
  2.1 复习笔记
  2.2 课后习题详解
 第三章 管理与环境
  3.1 复习笔记
  3.2 课后习题详解
第二篇 计划与决策
 第四章 计 划
  4.1 复习笔记
  4.2 课后习题详解
 第五章 决 策
  5.1 复习笔记
  5.2 课后习题详解
第三篇 组 织
 第六章 组织的基础
  6.1 复习笔记
  6.2 课后习题详解
 第七章 组织模式
  7.1 复习笔记
  7.2 课后习题详解
 第八章 组织文化与组织变革
  8.1 复习笔记
  8.2 课后习题详解
第四篇 领 导
 第九章 领 导
  9.1 复习笔记
  9.2 课后习题详解
 第十章 激 励
  10.1 复习笔记
  10.2 课后习题详解
 第十一章 沟 通
  11.1 复习笔记
  11.2 课后习题详解
第五篇 控 制
 第十二章 控 制
  12.1 复习笔记
  12.2 课后习题详解
                                                                                                                                                                                                    内容简介                                                                                            


??21世纪工商管理课程列教材《管理学原理》(程国平主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是我国高校广泛采用的管理学权威教材之一,也被众多高校(包括科研机构)指定为考研考博专业课参考书目。
??为了帮助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程国平主编的《管理学原理》的考生复习专业课,我们根据教材和名校考研真题的命题规律精心编写了程国平《管理学原理》配套辅导资料:本书是程国平《管理学原理》教材的配套电子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本书每章的复习笔记均对该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并参考了国内名校名师讲授该教材的课堂笔记。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该教材的所有知识精华。
??(2)解析课后习题,提供详尽答案。本书参考大量管理学相关资料对程国平《管理学原理》(第2版)的课(章)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
??(3)最新补充内容,可免费升级获得。本书后期会进行修订完善,对于最新修订完善的内容,均可以免费升级获得。
??圣才学习网│管理类(guanli.100xuexi.com)提供管理类经典教材辅导方案【网授班、3D电子书、3D题库等】。本书特别适用于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程国平著的《管理学原理》的考生,也可供各大院校学习管理学的师生参考。

                                                                                                                                    本书更多内容>>
                                                                                                                                                                                                                    使用说明                                                                                                   
                                                                                    

内容预览
第一篇 导 论
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者
1.1 复习笔记
一、管理概述
1.管理的概念
管理是对组织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为加深对这一定义的理解,请注意如下六点:
(1)管理的目的是实现组织目标
没有目标就无所谓管理,只是目标有的是明确表述的,而有的是暗含的而已。
(2)管理是一种综合活动,最终要落实到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上
尤其像企业管理,不但要管理人,而且要管理财、物、信息和技术。所以管理涉及到所有方面的工作,是综合性的。
(3)管理的对象是组织资源
企业的组织资源,简单来说,可以概括为人、财、物。当代管理倾向于一个更广阔的视角,即一切组织可以利用的资源,包括组织自身的资源以及企业可以通过整合而进行利用的外部资源。
(4)管理要处理人际关系
管理本身从实质上说,首先要管人,因而必然要涉及到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际关系能否处理好还直接影响人们的积极性、工作中的心情等。因而,管理者在管理活动过程中,必须树立“以人为中心”的观念。要关心员工的需求,采取措施满足他们的需求,只有员工的需求得到有效的满足,他们才能对组织有较高的满意感,工作的积极性才会高,才会有效率。
(5)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
管理是管理者的活动,世界上不存在没有管理者的管理活动。也正因为如此,能否最终实现计划目标,关键就在于管理者的管理能力与管理艺术。
(6)管理工作的有效性要从效率和效果两个方面评判
效率=产出/投入。管理工作要求以最小的投入达到最大的产出,要正确地做正确的事。
2.管理的重要性
可以通过管理的普遍性、必要性对管理的重要性进行具体的说明。
(1)管理的普遍性
为了完成组织的各种目标,组织就需要调动组织资源开展相应的作业活动,而这些资源能否实现良好的协调与配合,直接决定了作业活动的效率,决定了组织目标能否实现。这样,除了直接的作业活动外,就需要开展另外一项活动——管理。所以,任何组织大至一个国家、小至一个企业都需要管理。
(2)管理的必要性
管理的必要性伴随着组织规模的扩大和作业活动的复杂化而日益明显,下列关于管理在我国的必要性的观点,已经成为全国上下的共识:
①作为发展中国家,科学技术落后是阻碍生产发展的重要原因,但是管理技术的落后更加可怕。
②高度专业化的社会分工是现代化的基础,那么如何把不同行业、不同专业、不同工种的人员合理组织起来,并与不断更新的相关的生产设备整合起来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而管理正是这一挑战的解决之道。
③组织目标的实现,要依靠全体成员的努力。如何把各成员分散的努力形成导向组织目标的合力,只能依靠科学有效的管理。
④作为发展中国家,资源,特别是资金、能源、原材料的短缺将是一种长期的经济现象。如何将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和使用是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都要研究的管理课题。
⑤进入崭新的21世纪,IT技术的发展为企业流程的再造创造了条件,也提出了要求;知识经济改变了原有的经济基础。这些变化都要求各组织作出反应。毋庸置疑,管理在这一变革过程中担负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3.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1)管理的科学性
管理是一门科学,是指它以反映客观规律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为指导,有一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的方法论。无论是什么性质的管理都必须遵循各种客观规律。
(2)管理的艺术性
管理实践中,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随机应变”地处理问题。这就是管理的艺术性。管理的艺术性强调了管理的实践性。
(3)管理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既要讲求科学,按规律办事,又要在实践中讲求艺术性,是管理的一个重要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说管理没有固定的、统一的模式。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并不是相互排斥而是相互补充的。不注重管理的科学性只强调管理工作的艺术性,管理将表现为随意性。忽视管理工作的艺术性,管理科学将成为僵化的教条。因此,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是科学与艺术的有机结合体。所以管理专业的学习者和工作者既要学习管理基本理论,又要善于在实践中因地制宜地灵活运用。
二、管理的职能
1.管理的基本职能
管理具有四项基本职能: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1)计划
①计划的含义
a.广义的计划是指计划的制订、执行与管理工作的总称。
b.狭义的计划则是指计划的制订工作。
②编制计划的程序主要包括:
a.估量机会;
b.制定目标;
c.确定计划工作的前提条件;
d.拟订可供选择的计划方案;
e.评价比较各种备选方案;
f.制订辅助计划;
g.通过预算,使计划数字化。
(2)组织
组织是指确定所要完成的任务、由谁完成任务以及如何管理和协调这些任务的过程。组织工作的具体程序和内容如下:
①设计组织的机构和结构;
②人员配备;
③组织变革。
(3)领导
领导是指激励和引导组织成员以使他们为实现组织目标作贡献。因此领导工作特指一个人向其他人施加影响的活动过程。
领导是管理的一个重要职能,有效领导是有效管理的关键之一。一个有效的领导者不但在领导过程中能够给员工指明目标并协调目标、采取有效手段激励员工更好地完成任务,而且能为其他管理职能创造更多的有利条件。
(4)控制
控制是为了保证企业计划与实际作业动态适应的管理职能。控制的程序都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制订标准;
②执行标准;
③衡量绩效;
④纠正偏差;
⑤信息反馈。
以上各项管理职能都有自身独特的表现形式。譬如计划职能通过方案和决策的形式表现出来;组织职能通过组织结构设计和人员配置表现出来;领导职能通过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体现;控制职能通过对计划执行情况的信息反馈和纠正活动表现出来。
管理的各项基本职能及其相互联系见图1-1所示。

图1-1 管理的基本职能
管理过程就是一个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基本职能构成的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并且大循环中套着小循环(一般来讲各项基本职能本身也都是一个闭合的循环过程)。
2.管理职能的发展
随着管理理论研究的深化和客观环境对管理工作要求的变化,人们对管理职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早期比较引人注目的并得到广泛认可的是决策和创新两项职能。20世纪50年代从西蒙提出“管理就是决策”开始,管理的决策职能受到人们的重视。创新,就是组织的作业工作和管理工作不断革新。管理界对于创新的重视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背景是竞争的日益加剧和市场环境的急剧变化。
3.管理者层次与管理职能
(1)管理者层次
①高层管理者(TopManagers)是指对整个组织的管理负有全面责任的组织成员。
②中层管理者(MiddleManagers)通常指处于高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之间的一个或多个中间层次的管理人员。
③基层管理者又称一线管理人员,他们管辖的仅仅是作业人员而不涉及任何其他管理人员,即组织中处于最低层次的管理人员。
(2)管理者层次与管理职能的关系
任何层次的管理者都要执行管理的各项基本职能,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几个方面。但是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对各项管理职能履行的程度和重点不同。
通常,高层管理者花在计划、组织和控制上的时间比基层管理者多。同时即便是同一管理职能,不同层次管理者所从事的具体管理工作的内涵也不尽相同。就计划工作而言,高层管理者关注的是组织的整体的长期战略规划,中层管理者关注的是中期、内部性的管理性计划,基层管理者则更侧重于短期的业务和作业计划(如图1-2所示)。

图1-2 管理者层次与管理职能侧重
三、管理者
管理者是指一个组织中,按照组织的目的,指挥别人活动的人。
1.可以从不同角度对管理者进行划分
(1)按照管理层次可分为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三类。
(2)按照管理人员的领域,将管理者划分为综合管理人员和专业管理人员。
(3)按专业领域的不同,可以具体划分为生产部门管理者、营销部门管理者、人事部门管理者、财务部门管理者及研发部门管理者等。
2.管理者与作业者的关系
作业人员与管理者,即使是基层管理人员也有本质区别。区别的本质在于管理者要推动他人努力工作并对他人的工作结果负责。当然,这种区别不是绝对的,在鼓励民主管理或参与管理的组织中,作业者也可能参与自己工作或他人工作的管理,同时,管理人员也可能参与作业工作,特别是基层管理者。
3.管理者的角色
根据亨利明茨伯格的研究,管理者扮演着十种不同却高度相关的角色,并且这十种角色被进一步划分为人际关系、信息传递和决策制定三个方面。
(1)人际关系角色
管理者的角色有三个直接来自于正式权力并且涉及基本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角色(InterpersonalRoles)包含了管理者处理与上下级、组织外的利益相关者等方面的职责。具体体现为挂名首脑、领导者和联络者三种角色。
(2)信息传递角色
信息传递角色(InformationalRoles)包括收集、接受和传播信息。信息处理是管理者工作的关键部分。管理人员在管理工作中要实现有效管理,就必须依据各种信息资料。没有这些信息资料,管理人员就无法了解企业及其环境的现状与趋势,因而就无法管理。信息传递角色具体体现为监听者、传播者和发言人三种角色。
(3)决策制定角色
决策制定角色(DecisionalRoles),包括做出各类决策的诸项活动。管理者在组织的决策制定系统中起着主要作用。作为具有正式权力的人,只有管理者能够使组织专注于重要的行动计划;作为组织的神经中枢,只有管理者拥有及时全面的信息来制定战略。决策角色体现为创业者角色、混乱驾驭者角色、资源分配者角色、谈判者的角色。
4.管理者的基本技能
(1)卡兹提出有效的管理者应当具备三种基本技能,即概念技能、人际技能和技术技能。
①概念技能
概念技能是指能够洞察企业与环境相互关联的复杂性,通观全局并迅速做出正确决断的能力。
②人际技能
人际技能又称人事技能,是指管理者与处理组织内外的人际关系有关的技能。
③技术技能
(2)哈罗德·孔茨认为主管人员具备的技能主要包括四类:技术能力、人事能力、规划决策能力和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①技术能力是指在业务方面的知识和掌握的熟练程度及其在实践中应用的能力。
②人事能力指同员工共事的能力,包括协调、配合、引导员工努力以及创造一种能使其员工安心工作的环境的能力。
③规划决策能力是指能够敏锐地发现问题并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或主要原因,并能从组织全局出发,统筹规划、全面安排、果断地做出正确的决策的能力。
(3)管理学家包莫尔教授则在对管理者的能力进行研究之后,提出管理者应具备以下10种能力:
①合作精神:能赢得他人的合作,愿意与其他人一起工作,对人不是压服,而是说服和感服。
②组织能力:能发掘部属的才能,善于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协调各种资源。
③决策能力:依据事实而不是依据想象进行决策,要有高瞻远瞩的能力。
④勇于负责:对上下级、客户及整个社会抱有高度责任心。
⑤品行超人:品行道德能够受到社会人士、同事及员工的敬仰。
⑥尊重他人:重视和采纳别人的合理化建议,不武断。
⑦精于授权:能大权独揽、小权分散,抓住大事,把小事分散给部属。
⑧善于应变:能够应对不同的环境,权宜通达,不墨守成规。
⑨敢于求新:对新事物、新环境、新观念有敏锐的接受能力。
⑩敢担风险:在遇到困境和风险的时候,有遇事不乱的风范和承担风险的勇气和信心。
5.管理者的素质
企业管理者素质分为基本素质、专业素质、特质性素质三个大的方面。
(1)基本素质
基本素质是作为企业管理者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是管理者其他素质的基础。基本素质决定了企业管理者其他素质的发挥和可能提升到的最终高度。它包括:
①道德素质
a.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b.高尚的道德情操;
c.良好的职业道德。
②心理素质
a.坚韧不拔的意志力;
b.开放、包容的心态;
c.自我控制力。
③基础知识素质
a.广泛而扎实的基础知识;
b.完善的知识结构。
④身体素质
(2)专业素质
专业素质是指企业管理者实施企业管理活动必备的专门素质。专业素质是企业管理者履行其职责的基本要求。
①对管理的专注和热情
②管理知识
(3)特质性素质
理解特质性素质要注意两点:
①建立有利的个人优势是企业管理者的必修课;
②优异的管理团队是不同特质性的管理者的有机结合。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37256.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1-11 07:53 , Processed in 0.097343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