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四川师范大学614教育学基础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ooo 发表于 17-8-13 16:46: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37917.html
目录                                                                                        封面
内容简介
目录
2015年四川师范大学614教育学基础考研真题
2014年四川师范大学614教育学基础考研真题
2014年四川师范大学614教育学基础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3年四川师范大学614教育学基础考研真题
2013年四川师范大学614教育学基础考研真题及详解
2005年四川师范大学614教育学基础考研真题
2004年四川师范大学614教育学基础考研真题
2003年四川师范大学614教育学基础考研真题
2002年四川师范大学614教育学基础考研真题
2001年四川师范大学614教育学基础考研真题
2000年四川师范大学614教育学基础考研真题
1999年四川师范大学614教育学基础考研真题
                                                                                                                                    本书更多内容>>
                                                                                                                                                                                                                    使用说明                                                                                                   
                                                                                    

内容预览
2015年四川师范大学614教育学基础考研真题




2014年四川师范大学614教育学基础考研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1—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标明顺序写在答题纸上。
1.引进中国的第一本全文翻译的《教育学》是:
A.苏联凯洛夫的《教育学》
B.德国赫尔巴特的《教育学》
C.德国康德的《教育学》
D.日本立花铣三郎的《教育学》
2.教育的心理起源说和生物起源说本质上都否定了教育的:
A.阶级性
B.文化性
C.社会性
D.历史性
3.认为教育不仅是一种消费活动,也是一种投资活动的理论是:
A.筛选假设理论
B.文凭理论
C.人力资本理论
D.劳动力市场理论
4.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要坚持“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这是因为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A.顺序性
B.阶段性
C.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5.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
A.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B.教育同生活相结合
C.教育同娱乐活动相结合
D.改造旧式劳动分工
6.从纵向来看,我国的学制不包括:
A.学前教育
B.初等教育
C.中等教育
D.成人教育
7.义务教育的特征不包括:
A.强制性
B.公共性
C.基础性
D.自主性
8.主张以儿童的兴趣和需要为基础,以学习者为中心设计课程的是:
A.经验毛义课程论
B.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
C.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
D.存在主义课程论
9.我国新课程改革中的课程三级管理体制,即把课程管理权赋予中央教育行政部门、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
A.教学班
B.年级
C.学校
D.社区
10.人本主义教学理论所倡导的教学方法是:
A.发现法
B.意义学习
C.情境教学法
D.程序教学法
11.将一个班的学生按照能力分组,各组以不同的进度完成相同课业。这种能力分组属于:
A.作业分组制
B.活动分组制
C.异质分组制
D.混台能力分组制
12.“言教不如身教”、“法古今完人”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自我教育
B.实际锻炼
C.说服教育
D.榜样示范
13.教师参与在职培训不仅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而且也是教师的:
A.权利
B.兴趣需要
C.本职工作
D.业余爱好
14.“夏日校,殷日庠,周日序。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出自于:
A.《论语》
B.《尚书》
C.《礼记》
D.《孟子》
15.汉代著名文献《对贤良策》的作者是:
A.王充
B.董仲舒
C.贾谊
D.郑玄
16.“八股取士”始于:
A.隋
B.唐
C.明
D.元
17.下列不属于北宋著名书院的是:
A.白鹿洞书院
B.岳麓书院
C.东林书院
D.嵩山书院
18.提出有教无类教育思想的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韩非子
19.京师大学堂创建于:
A.1840年
B.1862年
C.1898年
D.1905年
20.“朱子读书法”中强调读书时必须注意力高度集中,且长期坚持不懈的是:
A.循序渐进
B.熟读精思
C.虚心涵泳
D.居敬持志
21.发起成立中华职业教育社的是:
A.黄炎培
B.陶行知
C.蔡元培
D.粱漱溟
22.抗日战争时期,组成西南联合大学的高校有北京大学、清华人学和:
A.南开大学
B.浙江大学
C.南京大学
D.复旦大学
23.《教育史ABC》和《新教育大纲》的作者是:
A.陈独秀
B.李丈钊
C.恽代英
D.杨贤江
24.民国初年颁布的学制是: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25.提出“产婆术”的古希腊哲学家是: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普罗泰戈拉
26.英国教育家洛克的著作是:
A.《教育论》
B.《泛智教育》
C.《国民教育论》
D.《教育漫话》
27.结构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是:
A.科南特
B.布鲁纳
C.杜威
D.贺拉斯曼
28.柏拉图认为国家权力的掌管者应该是:
A.军人
B.商人
C.手工业者
D.哲学家
29.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口号的教育家是:
A.裴斯泰洛齐
B.赫尔巴特
C.卢梭
D.福禄培尔
30.斯宾塞认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
A.古典的知识
B.人文的知识
C.科学的知识
D.宗教的知识
31.世界上最早颁布普及义务教育法令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普鲁士
32.提出平行教育影响原则的是:
A.克鲁普斯卡娅
B.马卡连柯
C.苏霍姆林斯基
D.赞科夫
33.要素教育的倡导者是:
A.裴斯泰洛齐
B.赫尔巴特
C.巴格莱
D.蒙台梭利
34.教育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关系是:
A.特殊与一般
B.重合
C.无关
D.整体与部分
35.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教师的角色是:
A.知识的灌输者
B.父母的代言人
C.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D.学生生活的照看人
36.“深入浅出”这个成语中主要涉及的迁移类型是:
A.横向迁移
B.纵向迁移
C.一般迁移
D.特殊迁移
37.根据艾宾浩斯的记忆研究成果采取的复述策略是:
A.分散复习
B.部分与整体相结合
C.尝试背诵
D.及时复习
38.下列不属于创造性思维特点的是:
A.流畅性
B.适应性
C.灵活性
D.独创性
39.在取样的基本方法中,分层随机抽样也称为:
A.等距抽样
B.机械抽样
C.配额抽样
D.整群抽样
40.从研究对象的总体中按照一定的方法抽取一部分样本进行调查,称为:
A.普遍调查
B.个案调查
C.抽样调查
D.相关调查
41.实验安排的反作用效果也称为:
A.霍桑效应
B.马太效应
C.消散效应
D.皮格马利翁效应
42.教育研究中应用最多的集中量数是:
A.几何平均数
B.算术平均数
C.中数
D.众数
43.问卷的主要构成部分是:
A.标题
B.指导语
C.问题
D.结束语
44.教育文献中的动态综述、专题评论属于:
A.零次文献
B.一次文献
C.二次文献
D.三次文献
45.一个好的教育实验应该合理控制的是:
A.自变量
B.园变量
C.无关变量
D.相关变量
二、辨析题:46—48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要求判断正误,然后阐明理由。
46.在全球化的今天,培养世界公民已经成为教育的终极目标。
47.科举制选不出优秀的人才。
48.强化总是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
三、简答题:49—53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
49.简述传统教育派和现代教育派各自的“三中心”主张。
50.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51.列举“四书”、“五经”,并简述其意义。
52.简述合作学习的要点。
53.简述教育研究中选题的基本要求。
四、分析论述题:54—56小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
54.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评析此观点。
55.评述杜威的教育思想。
56.下列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选只判第一题。
第一题:新学期开始了,王老师成为初中二年级四班的班主任。这个班级可是全校有名的“乱”班,学生上课迟到、自习时吵吵闹闹等不遵守纪律的现象时有发生。请根据教育心理学有关理论帮助王老师管理这个班级,使全班同学能够遵守学校和班级制定的规定。
第二题:编制一份旨在凋查某高校大四学生考研动机的问卷。要求:(1)给“考研动机”下操作性定义;(2)问题不少于10个,且至少有3种形式;(3)答题不能透露考生信息,如确需涉及,以××代许。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37917.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2-10 23:46 , Processed in 0.098133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