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张博《古代汉语》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ooo 发表于 17-8-13 16:58: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39456.html
目录                                                                                        封面
内容简介
目录
第一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
 说明:我们从指定张博《古代汉语》为考研参考书目的名校历年考研真题中挑选具有代表性的考研真题,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解答。通过这一部分的练习,可以帮助学员巩固基础知识、夯实专业基础,从而做到全方位备考。
 一、填空题
 二、选择题
 三、字词释义
 四、名词解释
 五、翻译题
第二部分 章节题库
 通论一 古汉语常用工具书
 通论二 汉字的形体变迁
 通论三 汉字的形体构造
 通论四 汉字的字际关系
 通论五 古今词义的异同
 通论六 词义的发展与多义词、同族词
 通论七 古汉语单音词与现代汉语复音词的关系
 通论八 考求词语古义的方法
 通论九 数量表示法
 通论十 词类活用
 通论十一 句法成分的位置和省略
 通论十二 判断句
 通论十三 被动表示法
 通论十四 古汉语常用虚词
 通论十五 古书的注解
 通论十六 古文的标点和今译
 通论十七 古代汉语的修辞方式
 通论十八 古代散文的主要类别
 通论十九 汉语语音系统的演变
 通论二十 古音通假
 通论二十一 古代的注音方法与特殊读音
 通论二十二 古代的姓氏名号
第三部分 模拟试题
 张博《古代汉语》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
 张博《古代汉语》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
                                                                                                                                                                                                    内容简介                                                                                            
张博著《古代汉语》是我国高校采用较多的古代汉语权威教材。为了帮助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张博《古代汉语》的考生复习专业课,我们根据教材和名校考研真题的命题规律精心编写了配套复习辅导用书。不同一般意义的传统题库,本题库包括以下三部分:
第一部分为名校考研真题。精选名校考研真题,每道真题均提供答案解析。学员可以通过真题部分的练习来熟悉考研真题的特点,并测试自己的水平。
第二部分为章节题库。遵循张博《古代汉语》的章目编排,精选详析了部分名校近年的考研真题,同时针对该教材的重难点相应整理了典型题,并对题库中的试题进行详细解析。
第三部分为模拟试题。根据历年考研真题的命题规律及热门考点进行押题,其试题数量、试题难度、试题风格与研究生入学考试真题完全一样。通过模拟试题的练习,学员既可以用来检测学习该考试科目的效果,又可以用来评估对自己的应试能力。
                                                                                                                                    本书更多内容>>
                                                                                                                                                                                                                    使用说明                                                                                                   
                                                                                    

内容预览
第一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
一、填空题
1.甲骨文是通行于________、________的文字。
【答案】殷商时代、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查看答案
【解析】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成型文字,指通行于殷商时代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因为主要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所以称为甲骨文。
2.我国的第一部字典是________,这部字典把汉字分为_ _部,结构分析基本上是以________字体为依据。
【答案】《说文解字》;540;小篆查看答案
【解析】我国的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是《说文解字》,作者是东汉许慎。这部书是中国文字学的奠基之作,收字9353个,将其归入540部首,另有重文1163个。每个字都是先列小篆,然后进行解说,先释字义,后说形体结构。
3.古汉字演变为现代汉字的转折点是________。
【答案】秦隶查看答案
【解析】秦隶又叫古隶,是秦代运用的隶书。秦代篆、隶并用,小篆是官方运用的标准字体,用于比较隆重的场合;秦隶是下级人员用于日常书写的辅助性字体。秦隶是从具备象形特点的古文字演变为不象形的今文字的转折点,在汉字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4.______是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某个词的造字法。
【答案】指事查看答案
【解析】指事就是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字义的造字法。用这种方法造的字就是指事字。
5.明确提出“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的是明代的________。
【答案】陈第查看答案
【解析】陈第著有《毛诗古音考》等,开中国古音韵学研究之先河。他反对朱熹的叶韵说,认为《诗经》《楚辞》反映的是古音,不能以唐宋今音为标准随音改读来求韵脚的谐合。他明确提出“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的观点。他考证古音,以《诗经》《楚辞》韵例作为本证,以周秦汉魏韵文、谐声、读若、直音、异文、又读等材料作为旁证,二者交相考辨,证实古音本读。条分缕析,主次分明。他还对《诗经》韵例做了分析,指出《说文》谐声与《诗经》韵的统一关系。陈氏彻底扫清了叶音说的谬误,对清代古音学家有巨大影响。
6.从造字法看,“灭”是________字。
【答案】会意查看答案
【解析】“灭”为会意字,从“一”从“火”,“一”表示覆压火上。
7.清代学者王引之所著的专门解释古汉语虚词的著作是_______。
【答案】《经传释词》查看答案
【解析】《经传释词》是清代学者王引之所著,出版于清嘉庆二十四年。全书共解释虚词160个,编排次序是按照古声母的顺序排列的。这本书在虚词的特殊用法上,引证丰富的材料,分析排比,作出了许多精彩的结论,纠正了前人的失误。但是在虚词的通常用法上,却谈得很少。
8.须臾、逍遥等属于复音词中的________。
【答案】单纯复音词查看答案
【解析】复音词包括单纯复音词与合成复音词。单纯复音词是指两个音节组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单个音节不表示任何意思,不能拆开解释。如:踌躇、萧瑟、陆离、玲珑、辗转、逡巡、须臾、窈窕等。合成复音词是由两个或几个词素按照一定的构词方式组合而成的复音词。偏正式如:天子、布衣、横行等。联合式如:旌旗、婚姻、首领、倾覆。
9._______是形成近体诗的最重要的因素。
【答案】平仄查看答案
【解析】近体诗与古体诗的最大区别在于,近体诗讲究严格的平仄规律,一般要求押平韵,且要一韵到底,不得换韵。这也就形成了近体诗独特的韵律美。
10.在汉字字体演变中,________的地位最重要,它是古今汉字的分水岭。
【答案】隶书查看答案
【解析】秦隶是从具备象形特点的古文字演变为不象形的今文字的转折点,在汉字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1.所谓“五经”,包括《周易》、________、《诗》《礼》、________。
【答案】《尚书》;《春秋》 查看答案
【解析】“五经”,指儒家的五圣经,即《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
12.双声指两个字的________相同,叠韵指两个字的________相同。
【答案】声母;韵母查看答案
【解析】双声、叠韵是汉语音韵学的两个重要术语。双声是指两个字的声母相同,这两个字一般都组合成双音词。例如:“仿佛”两个字的声母都是“f”。“颠倒”两个字的声母都是“d”。叠韵是指两个字的韵母相同,这两个字一般也都组合成双音词。例如:“从容”这两个字同属“ong”韵。“披靡”(pī mí)两个字同属“i”韵。
13.隋陆法言编定《________,宋陈彭年增广修订为《________,其书206韵,按________四声分卷。
【答案】《切韵》;《广韵》;平、上、去、入查看答案
【解析】《切韵》系隋代陆法言著,共5卷,收1.15万字。分193韵:平声54韵,上声51韵,去声56韵,入声32韵。唐代初年被定为官韵。增订本甚多。《切韵》原书已失传,其所反映的语音系统因《广韵》等增订本而得以完整地流传下来。
《广韵》共分4卷,平声1卷,上、去、入声各1卷。分206韵,包括平声57韵(上平声28韵,下平声29韵);上声55韵;去声60韵;入声34韵。
14.古汉语的声调有四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平、上、去、入查看答案
【解析】在我国南朝齐梁之际,就有人把古汉语分为四类声调,即平、上、去、人。
15.“小人有母,旨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中“羹”的意思是________。
【答案】肉汤查看答案
【解析】上古的“羹”一般指带汁的肉,到战国时期指调和五味的汤。
16.“一之谓甚,其可再乎”中的“再”的意思是________。
【答案】两次查看答案
【解析】再:再一次,两次。
17.中国最古老的成系统的文字离现在有________年历史。
【答案】3000查看答案
【解析】殷商的甲骨文,距现在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从形体和造字法来看,甲骨文已经是相当成熟的文字。
18.“颖”字的形旁是________。
【答案】禾查看答案
【解析】形声字表示字的意类的部分,叫形旁;记录读音的部分,叫声旁。颖,从禾顷声,禾苗露出土地。
19.“疆”的声旁是________。
【答案】畺查看答案
【解析】“疆”形声字,从土,从弓,从畺(jiāng,田界)。
20.“明天不可不蚤来”中假借字是________。
【答案】蚤查看答案
【解析】“蚤”通“早”,指月初或早晨。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39456.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2-13 09:13 , Processed in 1.209265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