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编写组《普通逻辑》(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ooo 发表于 17-8-13 17:12: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41334.html
目录                                                                                        封面
内容简介
目录
第1章 引 论
 1.1 复习笔记
 1.2 课后习题详解
第2章 复合命题及其推理
 2.1 复习笔记
 2.2 课后习题详解
第3章 命题的判定与自然推理
 3.1 复习笔记
 3.2 课后习题详解
第4章 简单命题的基本要素——概念
 4.1 复习笔记
 4.2 课后习题详解
第5章 性质命题及其推理
 5.1 复习笔记
 5.2 课后习题详解
第6章 关系命题及其推理
 6.1 复习笔记
 6.2 课后习题详解
第7章 谓词自然推理
 7.1 复习笔记
 7.2 课后习题详解
第8章 模态命题及其推理
 8.1 复习笔记
 8.2 课后习题详解
第9章 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
 9.1 复习笔记
 9.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0章 归纳推理
 10.1 复习笔记
 10.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1章 类比推理
 11.1 复习笔记
 11.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2章 假 说
 12.1 复习笔记
 12.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3章 论证与谬误
 13.1 复习笔记
 13.2 课后习题详解
                                                                                                                                                                                                    内容简介                                                                                            


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每章的复习笔记以编写组《普通逻辑》(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教材为主,结合国内其他著名的逻辑学著作,整理各章的重难点,浓缩了经典教材的知识精华。
2.解析课后习题,提供详尽答案。本书参考大量逻辑学相关辅导资料,对编写组《普通逻辑》(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的课(章)后习题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
3.精选相关考试真题,补充难点习题。为了强化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本书精选了近年逻辑学考研真题及相关习题并提供答案和详解。所选真题和习题基本体现了各个章节的考点和难点,特别注重联系实际、突现当前热点。
                                                                                                                                    本书更多内容>>
                                                                                                                                                                                                                    使用说明                                                                                                   
                                                                                    

内容预览
第1章 引 论
1.1 复习笔记
一、“逻辑”辨义
在现代汉语里,“逻辑”是个多义词。
1.指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
2.指某种特殊的理论、观点或看问题的方法;
3.指人们思维的规律、规则;
4.指一门学问,即逻辑学。
二、传统逻辑与现代逻辑
按其历史发展阶段和类型的不同,逻辑学可分为传统逻辑和现代逻辑。
(一)传统逻辑的产生
1.古代中国
春秋战国时期逻辑思想就有很大发展,随之产生逻辑学说,史称“名辩之学”。主要内容表现在惠施、公孙龙、后期墨家、韩非等人的著述中。其中对逻辑学贡献最大的为《墨经》和《正名篇》。
2.古代印度
古代印度的逻辑学说被称为“因明”。“因”是指推理的依据,“明”是指“学说”,“因明”就是古代印度关于推理的学说。陈那的《因明正理门论》和商羯罗主的《因明入正理论》等是主要的代表作。
3.古代希腊
古希腊是逻辑学的主要诞生地。亚里士多德对逻辑学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并在历史上建立了第一个演绎逻辑系统,著有:《范畴篇》、《解释篇》、《前分析篇》、《后分析篇》、《论辩篇》和《辨谬篇》,这些著作合称为《工具论》。他对逻辑学的重大贡献,奠定了西方逻辑学发展的基础。
(二)传统逻辑的发展
1.斯多葛学派
该学派着重研究假言命题、选言命题、联言命题以及由它们所组成的推理形式,并且提出不同类型的推理规则和逻辑公式,后人称之为“命题逻辑”。
2.彼得
欧洲中世纪逻辑学仍有发展,出现了一些有影响的逻辑教本,如彼得的《逻辑大全》;对一些逻辑问题进行了新的探讨,发展了斯多葛学派的命题逻辑;研究了语义悖论及其解决方法等。
3.弗兰西斯·培根
17世纪,弗兰西斯·培根提出了归纳法,奠定了归纳逻辑的基础。培根的主要著作是《新工具》。他批评了亚里士多德的演绎逻辑,陈述了“三表法”和“排除法”。
4.亚诺德和尼柯尔
公元1662年,法国出版了亚诺德和尼柯尔合著的《波尔·罗亚尔逻辑》。这是一本逻辑学教科书,分别讨论了概念、命题、推理和方法问题。至此,演绎、归纳和一般方法熔为一体的传统逻辑便有了一个雏型。
5.康德
18至19世纪,康德首次使用了“形式逻辑”这个名称,他对逻辑的一些看法,对后世具有一定影响。
6.约翰·穆勒
约翰·穆勒继承并发展了培根的归纳逻辑,在他所著的《逻辑体系:归纳和演绎》中,系统地阐述了契合法、差异法、契合差异并用法、共变法和剩余法五种方法,通称为“穆勒五法”,进一步丰富了传统逻辑的内容。
(三)现代逻辑的兴起和发展
1.数理逻辑
(1)莱布尼兹
17世纪末,莱布尼兹提出了用数学方法处理演绎逻辑、把推理变成逻辑演算的光辉思想,因而成为数理逻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2)布尔
布尔建立了“逻辑代数”,把莱布尼兹的思想变成了现实,成为数理逻辑的早期形式。
(3)罗素和怀德海
20世纪初,罗素和怀德海建立起两个基础演算即命题演算和谓词演算,使数理逻辑进一步完善,发展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主要成果如l910至1913年出版的巨著《数学原理》。
(4)歌德尔
20世纪30年代初,歌德尔证明了两条不完全性定理,标志着数理逻辑已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5)演变发展
20世纪40年代以来,数理逻辑又得到了迅速发展,主要表现为:
①其主要分支学科集合论、证明论、递归论和模型论产生并发展起来;
②在命题演算和谓词演算的基础上,从二值的外延逻辑向非二值或非外延的逻辑发展,出现了模态逻辑、时态逻辑等。
2.辩证逻辑
辩证逻辑的理论和体系也开始建立起来,主要表现为:
(1)黑格尔
黑格尔研究了人类辩证思维的形式和规律,提出了第一个辩证逻辑的体系。虽然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上,但其中却包含有不少合理的内核和深刻的思想。
(2)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
19世纪中叶以后,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对辩证逻辑有许多精辟的论述。他们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研究逻辑问题,为科学的辩证逻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归纳逻辑
归纳逻辑也有新的发展,其主要趋势是归纳方法与概率统计方法相结合,并且运用了数理逻辑的工具。
(1)凯因斯
1921年,凯因斯构造了一个归纳概率的公理系统。
(2)赖兴巴赫
30年代,赖兴巴赫又构造了一个新的归纳逻辑体系。
(3)卡尔纳普
40年代以后,卡尔纳普等人对概率逻辑做出了重要贡献。
(4)当前发展方向
从科学方法论的角度来研究归纳逻辑在科学发现中的表现模式和作用。
三、普通逻辑的对象
(一)认识与思维
从宏观上看,普通逻辑是研究思维的科学。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需经过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理性认识阶段即思维的阶段。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有抽象概括性和间接性两个最基本的特征。普通逻辑主要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
(二)逻辑形式与逻辑规律
1.逻辑形式
思维的逻辑形式是不同内容的命题和推理自身所具有的共同结构。包含两个组成部分:
(1)逻辑常项
逻辑常项是区分不同种类的逻辑形式的唯一依据,是指逻辑形式中不变的部分,即在同一种逻辑形式中都存在的部分。
(2)变项
变项则是指逻辑形式中可变的部分,即在逻辑形式中可以表示任一具体内容的部分,不管代入何种具体内容,变项都不会改变其逻辑形式。
2.逻辑规律
推理形式是逻辑形式的主体,正确运用逻辑形式必须遵守的基本逻辑规律有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
(三)简单逻辑方法
普通逻辑除了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及逻辑规律外,还研究一些简单的逻辑方法,例如定义、划分等等。
四、推理的有效性与可靠性
普通逻辑研究推理的中心任务是:保证演绎推理形式的有效性,提高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结论的可靠性程度。普通逻辑研究必然性推理和或然性推理两类推理,即演绎推理和归纳、类比推理。这两类推理的性质是不同的:演绎推理前提与结论的联系是必然的,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从前提到结论的过渡是或然的。
五、逻辑与语言
(一)逻辑形式与语言形式
逻辑形式是指不同思维内容所具有的共同结构;语言形式是指某种语言的具体表达方式。
1.联系
逻辑与语言之间的联系是十分密切的,具体地表现为思维的逻辑形式与语言形式的紧密联系:概念、命题和推理的存在和表达要借助于语词和语句,否则就无法存在和表达。
2.区别
(1)同样一种逻辑形式可以用不同的语言形式来表达;
(2)同样一个语言形式在不同的场合却能够表达不同的逻辑形式。
(二)自然语言与人工语言
1.自然语言
在社会长期发展中形成的、人们日常使用的语言都是自然语言。自然语言十分丰富,表达能力极强,但它带有一定程度的多义性和模糊性。
2.人工语言
人工语言也称为符号语言,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在自然语言的基础上人工构造的表意符号系统,具有精确性、简洁性和直观性等优点。同样一个命题或推理,其形式可以用自然语言或人工语言来表达。普通逻辑主要使用自然语言。
(三)对象语言与元语言
1.对象语言
对象语言是作为讨论对象的语言。
2.元语言
元语言是用来讨论对象语言的语言。如果要讨论元语言,那么用来描述元语言的语言,称之为元元语言。元语言的语言要比对象语言丰富,而且有更强的表达力。在普通逻辑中,各种命题形式和推理形式都是用对象语言来表达的,而关于各种命题形式和推理形式的定义,以及对各种推理规则的描述,使用的都是元语言。
六、学习普通逻辑的意义和方法
(一)普通逻辑的性质和作用
1.抽象性质
人们在科学研究中可以把思维的逻辑形式从思维内容中抽象出来,暂时撇开思维的内容,只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因此普通逻辑是一门具有较高抽象性的科学。
2.工具性质
普通逻辑的对象和特点,决定了它是一门工具性质的科学。它既是认识的工具,又是论证的工具。它给人们提供认识事物、表述论证思想时经常运用的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以达到正确认识和严密论证的要求。
3.无阶级性
普通逻辑是没有阶级性的,它对各个阶级一视同仁,不同的阶级都可以用它。由此才有人们之间的相互了解、思想交流和社会交际,人类才能生存和发展。
(二)学习普通逻辑的意义
1.根本意义
通过对普通逻辑学习与应用,培养、训练和提高人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开发人们的智能,进而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与综合素质,促进知识创新、科技进步,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2.具体意义
(1)学习普通逻辑能够给人们探求新知识提供必要的逻辑工具;
(2)学习普通逻辑有助于人们准确、严密地表述和论证思想;
(3)学习普通逻辑对于人们反驳谬误、揭露诡辩十分必要;
(4)学习普通逻辑有利于人们学习、理解和掌握其他各门具体科学知识。
(三)学习普通逻辑的方法
1.提高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
学习普通逻辑可以把自发地运用逻辑变为自觉地运用逻辑,提高逻辑表达能力。因此,应当明确学习目的,努力学好普通逻辑。
2.理解和掌握基本定义
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概念的定义,把握逻辑形式的特征及表达公式以及它们的规则。其中要注意对公式符号的记忆,它可以帮助记忆,有利于训练抽象思维的能力。
3.学习和运用相结合
普通逻辑是一种工具,在实践中要认真练习,注意运用,把学和用结合起来。不仅要掌握逻辑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还要学会熟练运用。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41334.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2-8 22:12 , Processed in 0.082972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