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上海大学传播学通论笔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yueshen22 发表于 07-4-11 22:11: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一章
第一节:传播与生俱来
一、关于传播的定义
1、共享说:传播信息的过程就是分享信息的过程。
2、劝服说:传播是有目的的行为,突出了传播的功能性。
3、反应说:传播是一个有机体对于某种刺激的各不相同的反应。
以上观点都有可取之处,但也有局限性:
(1)        影响应该是互相的;
(2)        传播有时只是一种模糊的行为。
以上观点的共同处:
(1)        肯定传播是人的基本行为;
(2)        都肯定传播的基本条件是:传播者、信息、受传者。
以上观点的分歧:
集中在对传播功能的理解上,政治学家强调传播是宣传的手段,强调目的性;心理学家……,文化人类学家………。(省略号见书)
4、科学的传播定义:是信息在时间和空间的移动和变化。
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
(1)        传播的信息性质:
传播是传播信息,信息是传播的前提,传播是信息流动的基础;
(2)        信息的可流动性和可测度性:
   A用人文的方法和物理的方法都可以册度信息的传播过程;
   B没有传播,信息便是静止的;信息不流动,传播便不成立。
(3)        信息的可转换性:
物质信息和精神信息可以互换,各种信息可以变成电子信息。
另外,传播都是不能脱离时间和空间而存在的,信息具有时间的传播性和空间的传播性。
第二节 传播学是20世纪兴起的交*学科
一、传播学兴起的原因
1、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传播学(文字传播阶段是一个里程碑)就是在传播技术、传播媒体的发展下发展起来;网络传播阶段是另一个里程碑。
2、政治和战争的需要;
3、新闻学的发展刺激了传播学的发展。
二、传播学包括那些内容:
1、传播学的发展基础是20世纪崛起的行为科学和“三论”(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因此传播学是交*学科。
   传播学的方法论就是“三论”。
2、传播学的一般理论:是关于一般传播规律的总结。
   信息理论、符号理论、意义理论、传播效果理论、反馈理论、模式理论。
信息理论:……(见书)
符号理论:……
效果理论:……
3、传播学的分支理论是关于大众传播学、组织传播学、人际传播学、内向传播学的理论。
4、这些分支理论在传播学总体理论涵盖下具有各自的理论领域,是传播学理论的具体化和深入,是传播学理论宏观框架下的深入。
三、        我们为什么要研究传播学。(7页)
第三节 我国的传播学研究
一、        我国大陆传播学研究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
1、        引进传播学:
A翻译了大量的外国传播学文章
B一些教授学者开设传播学专栏,系统地介绍传播学在美国产生、发展和演变情况,以及美国传播学的主要观点和流派、代表任务和传播模式。
2、        评价和分析
举行研讨会,就传播学是否是一门科学,传播学研究的意义等问题进行探讨。
3、        理论探讨
我国已有要建立传播学理论体系和模式的趋势,以1986年黄山会议为标志,讨论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传播学。
4、        应用研究
运用概率统计方法进行民意调查,我国许多单位开展了社会调查工作。
第二章        传播学的产生与确立
第一节传播学产生的社会基础
一、        美国对传播学发展的刺激
         第二节 传播学兴起的学术基础
一、        学术背景
对心理学、语言学、社会学、政治学的研究,为二战后传播学在美国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基础。
1、        对传播学性质和作用的研究
美社会学家库利认为传播是人类关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一种机制。这是学术界对传播的性质最早的认识之一。
2、        对符号、意义和语言的研究
符号和意义是传播学的两个基本概念。
3、        对舆论、新闻和宣传的研究
4、        对态度和说服的研究
心理学家莱温提出了人类行为场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社会环境的产物;个人的态度受到其所属集团的深刻影响。
5、        对大众传播效果的研究
美国对大众传播的效果进行了多次调查,其中影响较大的有5次。
第一次:30年代初,美国佩恩基金会援助一个私人机构就电影对儿童的影响做了一次调查。发现:电影是儿童模仿、学习和情绪感化的根源。
第二次:同时,佩恩基金会还援助了另一个关于电影如何影响儿童态度的调查。认为:电影可以改变儿童的态度,有时可以引起儿童态度显著的变化。此次调查的结果无意为大众传播威力无比的“魔弹论”提供了证据。
第三次:1938年,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广播一个《星际战争》广播剧,很多听众无意为真,在社会上引起了混乱。
事后的调查发现:受教育程度是衡量听众是否用其他信息源测验广播真实性的最佳因素。受教育程度高者会用其他信息源测验广播的真实性。这次调查打破了“魔弹论”的神话,对大众传播效果的研究起到了拨乱反正的作用。
第四次:1940年,在罗斯福和威尔基竞选总统期间,拉扎斯菲尔德等学者对3000名选民做了持续半年的调查。发现真正影响选民投票决定的是个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
由此,拉扎斯菲尔德,在1944年的《人民的选择》中提出了著名的“两极传播论”:即:观念往往先从广播和报纸传到意见领袖,然后由意见领袖传给不那么活跃的人们。
第五次:1942—1945年,霍夫兰等学者用《我们为什么打仗》等4部军事教育电影对新兵的影响进行调查。
调查发现:这些电影虽然使观众发生了一些变化,但变化相当有限;而且还发现:电影的作用与观众的受教育程度和观看次数存在密切的关系。
6、        其他方面的研究
A对传播媒介的研究
B对受众的研究
C对传播技巧的研究
1)        例如:说话和写文章重点先说比后说好;
2)        说服时诉诸理智可能产生更大的态度改变;
3)        认同策略:进行说服的人要设法使被说服者相信,他是他们的自家人。三、        我们为什么要研究传播学。(7页)
第三节 我国的传播学研究
一、        我国大陆传播学研究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
1、        引进传播学:
A翻译了大量的外国传播学文章
B一些教授学者开设传播学专栏,系统地介绍传播学在美国产生、发展和演变情况,以及美国传播学的主要观点和流派、代表任务和传播模式。
2、        评价和分析
举行研讨会,就传播学是否是一门科学,传播学研究的意义等问题进行探讨。
3、        理论探讨
我国已有要建立传播学理论体系和模式的趋势,以1986年黄山会议为标志,讨论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传播学。
4、        应用研究
运用概率统计方法进行民意调查,我国许多单位开展了社会调查工作。
沙发
 楼主| yueshen22 发表于 07-4-11 22:11:33 | 只看该作者
第二章        传播学的产生与确立
第一节传播学产生的社会基础
一、        美国对传播学发展的刺激
         第二节 传播学兴起的学术基础
一、        学术背景
对心理学、语言学、社会学、政治学的研究,为二战后传播学在美国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基础。
1、        对传播学性质和作用的研究
美社会学家库利认为传播是人类关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一种机制。这是学术界对传播的性质最早的认识之一。
2、        对符号、意义和语言的研究
符号和意义是传播学的两个基本概念。
3、        对舆论、新闻和宣传的研究
4、        对态度和说服的研究
心理学家莱温提出了人类行为场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社会环境的产物;个人的态度受到其所属集团的深刻影响。
5、        对大众传播效果的研究
美国对大众传播的效果进行了多次调查,其中影响较大的有5次。
第一次:30年代初,美国佩恩基金会援助一个私人机构就电影对儿童的影响做了一次调查。发现:电影是儿童模仿、学习和情绪感化的根源。
第二次:同时,佩恩基金会还援助了另一个关于电影如何影响儿童态度的调查。认为:电影可以改变儿童的态度,有时可以引起儿童态度显著的变化。此次调查的结果无意为大众传播威力无比的“魔弹论”提供了证据。
第三次:1938年,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广播一个《星际战争》广播剧,很多听众无意为真,在社会上引起了混乱。
事后的调查发现:受教育程度是衡量听众是否用其他信息源测验广播真实性的最佳因素。受教育程度高者会用其他信息源测验广播的真实性。这次调查打破了“魔弹论”的神话,对大众传播效果的研究起到了拨乱反正的作用。
第四次:1940年,在罗斯福和威尔基竞选总统期间,拉扎斯菲尔德等学者对3000名选民做了持续半年的调查。发现真正影响选民投票决定的是个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
由此,拉扎斯菲尔德,在1944年的《人民的选择》中提出了著名的“两极传播论”:即:观念往往先从广播和报纸传到意见领袖,然后由意见领袖传给不那么活跃的人们。
第五次:1942—1945年,霍夫兰等学者用《我们为什么打仗》等4部军事教育电影对新兵的影响进行调查。
调查发现:这些电影虽然使观众发生了一些变化,但变化相当有限;而且还发现:电影的作用与观众的受教育程度和观看次数存在密切的关系。
6、        其他方面的研究
A对传播媒介的研究
B对受众的研究
C对传播技巧的研究
1)        例如:说话和写文章重点先说比后说好;
2)        说服时诉诸理智可能产生更大的态度改变;
3)        认同策略:进行说服的人要设法使被说服者相信,他是他们的自家人。
第三节 传播学的基本确立
一、        传播学基本确立的标志
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45年发布的该组织宪章中使用了大众传播一词,这意味着大众传播已引起国际社会尤其是文化学术界的普通关注。
2、        从二战结束到50年代中期,美国学术界出现了传播研究的热潮。
1)、1945年:
A美国语言和符号学学者莫里斯的《符号语言和行为》出版。
B提出建立符号学及其三个分支:符号关系学、语义学和语用学。
C他的观点启发人们从符号的角度研究传播现象。
2)、1948年:
A拉斯伟尔的《传播的结构和功能》发表。
B提出两个重要观点。一是著名的“五W”传播模式,即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和取得什么效果。这个模式不仅首次比较完善描述了传播的过程,而且为以后的传播研究指明了方向。
另一个是著名的传播“三功能说”,即对环境进行监视,使社会各部分为适应环境而建立相互关系、社会遗产代代相传。为宣伟伯和赖特等人对传播功能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3)、1948:
A拉扎斯菲尔德和墨顿的《大众传播、群众的判断和有组织的社会行动》发表。
B提出大众传播媒介的社会影响,并非是“魔术般”的或“不可抗拒的”,而是相当有限的。并提出著名的“有限效果论”。
4)、1948年:
拉扎斯菲尔德等合著的《美国广播收听》出版,对美国30年代以来广播业的发展及其社会影响做了系统的总结。
5)、1949年香农和韦弗合著的《传播的数学理论》出版。提出著名的“香农—韦弗传播模式“。
6)、1949年,霍夫兰等合著的《大众传播实验》出版。该书总结了他们在二次大战期间进行的包括军事宣教电影对新兵的影响等大众传播效果研究。
7)、1949年,宣伟伯的《大众传播》出版。该书首次从学科的角度总结了以往对传播研究的成果。我国有些学者认为,该书的出版标志着传播学的初步形成。
8)、1953年霍夫兰等合著的《传播与说服》出版。该书论述了人们对说服的抵制并提出了克服这种地址的方法。
9)、1954年,奥斯古德和宣伟伯提出“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
10)、1954年,贝雷尔森和拉扎斯菲尔德的《投票:对总统选举中舆论形成的研究》出版,总结了他们在40年代对两次总统竞选所做的研究。
以上论著的出版和发表,标志着传播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已基本确立。
二、        传播学奠基人
宣伟伯把拉斯伟尔、拉扎斯菲尔德、莱温、霍夫兰称为传播学的奠基人。这些学者在各个不同的学科领域推动传播学的发展。
1、        宣伟伯的成就和贡献
宣伟伯是美国著名的传播学者,也是国际公认的人类历史上第一位把传播学系统化、理论化的大师。
1)、宣伟伯对传播学的贡献不同于拉扎斯菲尔德、拉斯伟尔、卢因、霍夫兰4位。
后者都是从不同领域、不同角度和专业来研究传播学的;宣伟伯是第一位从新闻专业角度,并把新闻学同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结合起来,从全新的视野全面考察传播学,并把传播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来研究;
2)、宣伟伯研究的主题包括新闻自由与社会责任问题;传播体制与社会结构问题;传播与国家发展问题;为传播学作为独立学科的完善与成熟作出了里程碑性的贡献。
3)宣伟伯代表性著作:
《大众传播学》1949
《大众传播的过程和效果》1954
《传媒、信息与人——传学概论》1973
其中,《大众传播学》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系统提出传播学理论的奠基之作。
4)宣伟伯在从事新闻教育的同时,积极推动世界各国传播学人的交流。他周游列国,介绍和推广传播学理论。
板凳
KIMI 发表于 07-5-6 21:14:50 | 只看该作者

请教

有比较完整的笔记吗?
我考研用.谢谢
地板
zuojinqing 发表于 07-6-9 20:22:28 | 只看该作者
真棒
5#
宝宝041 发表于 07-9-18 18:19:58 | 只看该作者
有比较完整的笔记吗?
我考研用.谢谢[s:2]
6#
hymgrass 发表于 07-9-27 18:09:12 | 只看该作者
喝喝~~喜欢~~
7#
yjh050709 发表于 08-1-9 17:27:08 | 只看该作者
太好了[s:2] [s:2] [s:2] [s:2]
8#
lcsh2008 发表于 08-8-20 14:30:21 | 只看该作者
有比较完整的笔记吗?
我考研用.谢谢
9#
太阳花花 发表于 08-11-20 17:10:03 | 只看该作者
怎么只有两章呢
10#
lcsh2008 发表于 08-12-8 15:35:39 | 只看该作者
呵呵...谢谢楼主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1-22 16:32 , Processed in 0.109540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