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世界近代史笔记吴齐版(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ljdgddy 发表于 07-9-9 18:04: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三节 西欧列强的海外殖民扩张及其后果
本节导论: 西欧列强的向外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萌芽时期西欧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地理大发现后,西欧主要国家先后走上殖民扩张的舞台,通过激烈的争夺,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和法国衰落,有着先进政体和发达工业的英国最终成了海上的霸主。西欧的殖民扩张揭开了世界一体化的过程,促进了全球范围内的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导致了国际格局的演变。同时也给世界秩序造成了诸多不公平性和不合理性。学习目标: 本节通过讲述西欧主要国家殖民扩张的历史,揭示西欧的扩张与世界格局的形成和世界一体化之间的关系。通过西欧各国在海外霸权的演变历史,说明当时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要认识到,西欧的殖民扩张既使原本孤立分散的世界走向了一体化,同时,也给世界的秩序造成了许多不公平性和不合理性。而正是这两种完全不同的发展方向构成了世世界近代史的发展主体,双方的矛盾和斗争推动了人类历史向新的更高的阶段不断的发展、不断的进步。教学目的:  本节要向学生讲明:资本主义扩张使世界从分散变成整体,虽然是一个历史的进步,但也伴随着丑恶、罪恶的一面,那就是给亚、非、拉广大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和生产力的巨大破坏。使学生深刻理解马克思关于“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的论述的深刻含义;理解“暴力”的两重性:它既加速了世界从分散到形成整体的过程,同时也使人民蒙受灾祸和苦难 教学重点和难点:(一)荷、法、英诸国的海外殖民扩张:此部分介绍了西方殖民扩张这一历史过程中主角的转换、西方殖民强国相继称雄世界。要把盛衰原因讲深讲透,重点是荷兰和英国。这两个国家共同特点均是资产阶级掌握政权后才开始称霸世界的,它们在同封建国家的斗争中,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潜力。正是资本主义的发展给它们以强大的物质力量和军事力量,开放的政策显示了对封闭政策的明显优势。因此封建国家西班牙、法国分别败给了它们。但是在争霸过程中,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也不惜以战争和暴力的形式来相互竞争,暴露了资产阶级的自私性和狭隘性。而英国打败了荷兰,突出了工业资本主义对于商业资本主义的优越性。荷兰以商业立国,无雄厚的工业,缺乏称霸世界的雄厚物质基础。而英国有雄厚发达的工业,使它有充分的力量进行长期的战争。此外,还要从理论上阐明:封建国家如葡萄牙、西班牙和法国,它们开拓殖民地的目的,是为了把殖民地变成财富的来源,用掠夺殖民地的金银财富来满足封建统治者的奢侈糜烂的生活。而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建立殖民地的目的是为了扩大本国的再生产,通过资本的原始积累,获得进行工业生产所必需的资金,并将殖民地变成廉价工业原料的产地和宗主国工业产品的市场。这就造成各国殖民政策的不同和殖民地发展的差异,决定了争霸斗争的胜负。 (二)西方世界优势的形成:本目是对前述之东西方力量对比强弱变化的总结。重点应指出:16-18世纪中叶,西方取代东方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主要原因,在于西方早就作好了准备:西方最早进行了地理大发现,占据了有利的地理位置;领导了一体化进程的历史潮流,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从精神和心理上为扩张作了充分准备;西方的经济是开放的,政治是较宽松的,封建专制与资产阶级因利害关系而建立临时的联盟,采取鼓励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而东方却恰恰相反: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要向世界扩张,圄于中世纪的辉煌,固步自封。东方封建专制是绝对的,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用“重本抑末”政策加以扼杀;实行封闭政策,对外部世界关闭大门,作茧自缚;在思想文化上禁锢了非正统思想的产生和流行,实行思想文化的专制。 (三)世界地区联系的加强:本目是以往教材所没有的新内容。它拓宽了原有教材仅限于从经济、政治的角度论述的局限性,将人种、物种的交流和世界各地区的分工情况纳入进来,就使历史更丰富、更全面,一扫以往教材枯燥乏味的面容,并且也增加了学术深度,用更丰富的史实详述了世界从分散到整体的历史过程。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世界人种交流集中在黑白人的全球扩散,白人因为移民、殖民而分散到各大洲,主要是美洲。黑人主要从非洲以奴隶身份到了世界各地,也以美洲为主。黑白人种的全球扩散的后果,第一,印第安人数量大减;第二,混血人种急剧增加;第三,导致种族主义思潮的产生。(2)全球动植物交流,应突出与世隔绝的美洲贡献给世界的马铃薯、玉米、西红柿、番薯、花生、可可、烟草等对于世界经济乃至全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革命性的意义。(3)世界经济的变化,分散的各个地区借助经济、贸易的纽带变得更加密切,成为全球性经济,全球市场也初具雏形。这种全球经济导致国际性劳动分工:欧洲是世界的“城市”,主导世界经济,从事工商业;亚非拉成为世界的“农村”,主要提供原料和市场。(4)全球文化的交流,在此应指明:西欧的文化已压倒东方的儒家文化、中亚的伊斯兰文化和美洲的印第安文化而成为主流文化。以上是就整体而言,具体到中国和西欧文化交流,还是互补性的。“东学西渐”以传统的东方哲学和文化为主要内容,“西学东渐”则以科学技术为主。但这种对等关系很快就要随西方侵略而失衡。  本目在讲完上述四点后,要特别指出:这种状态是西方殖民者以暴力强迫促成的,带有极大的不平等性,致使东方从属于西方。其严重后果,是世界近代西方发展迅速,而广大的亚非拉地区长期处于贫穷落后的状况,这也是资本主义罪恶的一面。 本节主要内容: 西方各列强争霸;西方殖民扩张的后果;西方超过东方的历史原因;世界地区联系的加强。第三讲:世界民主革命浪潮的繁兴---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1776--1849)  第一节 美国革命
本节导论 美利坚民族的形成和英国的殖民暴政是美国革命爆发的主要根源,所以此次革命采取了独立战争的形式。美国人民继承了尼德兰和英国革命的传统,经6年艰苦抗战,打碎了殖民枷锁,在美洲建立起第一个独立的民族国家,同时还进行了广泛的政治和社会经济改革,建立起相对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美国独立的国际意义在于:它不仅推动了宗主国英国的民主改革进程,而且直接引发了法国大革命和拉美独立运动,对于欧州殖民主义、封建主义的崩溃起了促进作用。而独立于欧洲之外的“美洲体系”的粗具规模,则给予以欧洲为主宰的世界政治格局以巨大冲击。 学习目标:系统地学习美国第一次革命的历史进程,深刻认识美利坚民族的形成和美国革命爆发的社会经济、文化、思想背景,全面了解革命所取得的巨大成功和丰硕民主成果。其中,应对此时期影响北美的进步社会思潮进行评述。还要对《联邦宪法》的产生、它的重要内涵和社会意义等做深刻的阐释。此外,还应注意开拓视野,对美国革命的性质、意义、局限性以及美国独立对世界格局产生的重大影响等问题有正确的认识。 教学目的:通过讲述,使学生了解五个内容:(1)英属北美殖民地的独特环境决定了美国革命的特点。(2)阐明美利坚民族是怎么形成的?其思想代表是谁?(3)英国暴政是北美殖民地走上独立道路的主要原因。(4)战争期间进行的一系列改革。(5)《联邦宪法》的内容及意义。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北美殖民地时期:着重于美国式民主产生的独特环境介绍,重点突出殖民地存在的民主因素。尽管史学界对于殖民地是否存在民主因素有不同见解,但教材中采用了国内外史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肯定了这一点。因此教师应对此肯定无疑地向学生讲授,讲明这种民主因素广泛存在于政治、社会、经济、文化、宗教等各个方面。(二)美国革命的思想:侧重介绍杰斐逊是美国民主思想的代表,重点是他的“天赋人权”思想及人民革命主张,《独立宣言》是他思想的体现。 (三)革命期间进行的民主改革:要指出这次改革是在杰斐逊民主思想指引下展开的。(四)《联邦宪法》正式确立了美国式的民主制度:要着重比较《邦联条例》和《联邦宪法》,分析其不同特点和利弊。在《联邦宪法》中对于以往否定较多的三权分立体制要予以肯定为主的评价,指出宪法含有的民主因素及这些民主因素在世界史上的示范意义。同时还应格外指出:这部宪法是“妥协”的产物,它调和了中央与地方之间、大小州之间、南北方之间、民主派与保守派之间的矛盾,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实现政治稳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同时阐明宪法中大量的保守因素。 本节主要内容: 英属北美殖民地的特点;美利坚民族的形成与启蒙思想的传播;英国与殖民地矛盾激化;《独立宣言》的颁布;独立战争的进程;杰斐逊与民主改革;谢司起义;《联邦宪法》;美国革命的历史意义。 第二节 法国大革命 本节导论: 法国大革命是欧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中斗争最为激烈、影响最为广泛的一次。较之十七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它是在资本主义关系更为发达,阶级矛盾更加尖锐,人民群众更加觉悟的条件下发生的。革命经历了三个发展阶级,即君主立宪派统治时期(1789年7月—1792年8月),吉伦特派统治时期(1792年8月—1793年6月),雅各宾派专政时期(1793年6月—1794年7月)。人民群众在革命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三次武装起义推动革命沿着上升路线发展。由于人民群众在革命中充分显示了主力军的决定性作用,一次又一次地打破资产阶级同封建势力妥协的企图,把革命斗争推向前进,这是法国大革命的最大特点,并使这次革命具有伟大的意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学习目标: 应认识到法国大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中斗争最为激烈、反封建最为彻底、影响最为广泛的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应重点掌握和深刻了解法国大革命发生的社会背景、革命进程中三个不同发展阶段中各个阶级、各个党派斗争的主要内容;弄清人民群众在革命中的作用以及法国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法国革命的全过程,掌握三个问题:(1)法国革命前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及封建制度发生了什么样的危机?(2)立宪派、吉伦特派和雅各宾派各有哪些贡献和局限性?(3)热月党政府的政策及其性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旧制度的危机:着重讲述法国资本主义发展与封建专制制度之间的冲突。法国资本主义经济中,金融业远远超过工商业,其中包税人是法国的特有现象。金融业资产阶级属于大资产阶级,他们因经济实力雄厚而在日后革命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此外,富农式资本主义在农业中也已出现。另一方面,封建专制王朝遇到了严重危机,对外战争惨败和财政亏空。随后的几次财政改革未能成功,引起贵族与王室的冲突。于是资产阶级雄厚经济实力与财政困难的王室形成鲜明的对比,王室与贵族的对立削弱了统治集团的力量,旧制度陷人深重的危机之中。(二)三级会议和革命爆发:要重点讲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取得政治权力的过程:代表名额之争、国民议会成立、网球场宣誓和制宪会议、最后导致革命的爆发。 (三)“八九年原则”和旧法国改造:这是法国革命的重点内容,主要讲述革命后的改革措施,革命对封建制度的否定及资本主义制度在法国的确立。以后的改革不过是这些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而已。这些措施重要的有两部分:(1)“八月法令”,从法律上否定了封建制度。(2)《人权宣言》,确立了建设资本主义社会的指导原则即“八九年原则”。除以上两方面具有根本性原则的文件外,还有一系列反封建法令涉及到建立国家体制、改造第一第二等级和教会、废除各种封建性经济法规等内容,也应提及。最后,剖析《1791年宪法》,指出其进步性和保守性。关于1791年8月10日起义的原因,可从立宪派与国王妥协、消极反抗外来干涉、反人民的政治和经济政策三个方面重点分析。
(四)法兰西第一共和国:重点分析吉伦特派的政策,指出有哪些进步的政策;这些进步政策将革命推向前进,建立了共和国,打退了外国干涉军。介绍吉伦特派与雅各宾派斗争时,应指出:斗争实质为革命是进还是停?焦点是对待巴黎公社。另一个争论问题是如何对待国王。这两次斗争,雅各宾派均胜,雅各宾俱乐部成了雅各宾派的天下。两派分裂是在对待人民的限价运动和“疯人派”的态度上产生的。雅各宾派支持了限价运动,得到了人民的拥护,而吉伦特派正相反,最后被人民起义推翻。 (五)雅各宾派专政:这是法国革命的最高阶段,应全面介绍雅各宾派采取的各项民主政策和措施,并将这些政策同立宪派及吉伦特派的政策加以比较,以反映其民主和进步性,如土地法、1793年宪法等。但也要分析其恐怖政策,并加以具体分析,指出恐怖政策的扩大化和杀人太多,是雅各宾专政垮台的重要原因,尽管该政策在镇反、保卫革命成果等方面有功。雅各宾专政垮台也与罗伯斯庇尔个人有关,要指出他的优缺点及对革命的功和过。此外,对丹东应纠正以前的谬误。他并非是“暴发户代表”、“新生资产阶级”,而是顺应历史潮流的、有远见的革命家。 (六)热月党与督政府:以往把“热月政变”定为“反革命政变”和法国大革命的终结,应予以纠正。应指出:这是纠偏,将暴力、无序的革命扭转到正常稳定发展的轨道,将混乱变成稳定,将运动变成建设,这是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的。而热月党统治时期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发展正说明了它是革命的继续。但是热月党人政策的“左右”摇摆导致资产阶级统治受到人民革命和王党叛乱的双重威胁,特别是人民中产生了要用武力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以实现共产主义的先进的巴贝夫主义。政局不稳和外敌人侵迫使资产阶级要建立一个强力政权以稳定局势,维护自己的利益,这就为拿破仑上台创造了条件。
本节主要内容: 旧制度的危机:三级会议和革命的爆发;立宪派时期对旧法国的改造;欧洲反动势力的进攻;吉伦特派与第一共和国;雅各宾派专政;热月政变及热月党统治;督政府的统治。第三节 拿破仑帝国 本节导论: 拿破仑帝国与法国大革命既有密切的连续性,又有本质的不同。拿破仑通过加强中央集权和法制,镇压王党叛乱,巩固了大革命的成果和资产阶级在法国的统治,并采取有力措施促进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他还通过对外战争给欧洲封建势力以沉重打击,把法国革命的影响扩展到欧洲诸国。在拿破仑统治下,法国一度成为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但同时,拿破仑实行军事独裁统治,镇压民主运动,与旧王朝妥协,其对外战争具有残酷的侵略掠夺性质,从而最终导致了帝国的覆灭和旧势力在欧洲范围的复辟。 学习目标: 追寻这段历史的轨迹,揭示此时期法国国内局势和国际关系的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势,研究帝国时期法国的内政、外交、对外战争以及它们对欧洲政治走向和世界格局所发生的重大影响,深刻认识拿破仑帝国从诞生、强盛到走向衰落的历史和社会根源,并对与拿破仑帝国相关的其他重大学术问题进行科学、系统地探讨。 教学目的: 拿破仑是近代史研究和争议最多的一个人物,讲这段历史已不能仅限于法国,要扩及到整个欧洲甚至非洲和美洲,要努力反映这期间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尤其要加大对军事史的介绍,因为拿破仑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家。对拿破仑的评价可以使学生掌握对历史人物评价的标准和方法,这也是本节的重要目的。我们要坚持这样的原则:对一个历史人物,切忌一棍子打死或一味赞扬,要实事求是。评价历史人物关键看他是否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是否有利于历史的进步。拿破仑的统治方式虽然带有封建性和侵略性,但他保卫了法国革命的成果,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顺应了历史潮流,功大于过。正如恩格斯所言:“对拿破仑的胜利就是欧洲的君主国对法国革命的胜利。”教师可用这句话作为评价的理论依据。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雾月政变:本教材较全面地介绍了雾月政变的过程,史料较丰富。要向学生讲明:雾月政变并非反革命政变,拿破仑专制是特殊形式的资产阶级专政,目的是为了挽救受到国际武装斗争和王党复辟威胁的资产阶级政权,使资产阶级革命果实得以保留。 (二)从执政府到帝国与大帝国的兴衰:着重介绍拿破仑执政期间实行的一系列政策,可把从执政府到帝国的政策综合介绍,这些政策可分为: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与倒退的政策两大部分,再详细分析评价各个政策。然后全面介绍拿破仑的对外战争。这些战争以1807年为界,之前的战争大多是进步性的,它打击了反法联盟和欧洲封建势力,捍卫了法国的独立和革命成果。之后则主要是掠夺和争霸战争。(三)帝国的覆灭:讲述帝国灭亡的过程并分析灭亡的原因,重点分析帝国灭亡的原因:侵俄战败及西班牙解放战争拖住了帝国的后腿;连年战争造成国力大衰;引起人民与军队不满;法国与几乎整个欧洲作战,力量对比悬殊。 本节主要内容: 雾月政变;拿破仑的内政与对外战争;对西班牙与俄国的战争;波旁王朝复辟;百日王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1-16 07:04 , Processed in 0.105423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