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题汇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专题一:中国近代社会主要矛盾和阶级结构的变化
一、中国近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演变
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指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就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的最主要的矛盾。”
(一)近代前期矛盾的变化1、第一阶段(1840年至19世纪60年代),
本阶段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这社会两大矛盾互相转化,更迭地起主导作用。先是民族矛盾,主要是英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居主导地位;后是阶级矛盾,即封建主义和中国人民大众的矛盾占主导地位。
    1840年前后,欧美资本主义迅速崛起,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而当时中国在清朝的统治下,处于封建社会的末期,政治腐败,经济衰落,社会矛盾尖锐,危机四伏。为扩大海外殖民地和市场,英国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打开中国的大门,英国的殖民扩张要求和清政府的闭关自守政策,产生了尖锐的矛盾。战前,这种矛盾集中在鸦片问题上。因此,围绕鸦片问题上的矛盾和冲突,直接引发了战争的爆发。而英国资产阶级及其政府蓄谋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则是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战争是以清政府的失败宣告结束的。随着《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的领土主权、领海主权、司法主权、关税主权和贸易主权开始丧失。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则利用侵略特权,逐渐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所以,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随着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由原来的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从此,中国进入民主革命时期,中国人民肩负着反对外国侵略、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
    鸦片战争以后,英法不满足于既得利益,为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大门,扩大侵华权益,制造借口,发动了新的侵华战争。这是鸦片战争的继续,故称之为“第二次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不仅没有解决中外民族矛盾,反而激化了国内的阶级矛盾——太平天国运动由此爆发。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为完成战争赔款,加紧搜刮人民;贪官污吏、土豪劣绅也乘机勒索盘剥百姓。不堪忍受煎熬的农民,纷纷揭竿而起。因此,随着鸦片战争的结束,国内的阶级矛盾,即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迅速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一度激化了的中外民族矛盾,暂时缓和下来,退居于从属的地位。所以,太平天国运动主要打击的目标是清政府。
2、在第二阶段(19世纪60年代至1901年)本阶段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时期,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经过太平天国运动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双重打击,清政府调整了统治政策,奉行“中外和好”,以共同镇压人民革命。实行两项举措:一、设立总理衙门,管理外交;二、推行洋务运动,以求“自强”。但好景不长,“中外和好”的局面,一次又一次地被打破。随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早在60年代,西方列强通过总理衙门的设置,逐步控制了清政府的内政外交。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向帝国主义过渡,它们加紧了对中国邻邦和边疆地区的侵略,造成了中国的边疆危机。80年代,法国占有越南,签订《中法新约》。90年代,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中日签订《马关条约》。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完成,同时加强了对中国的资本输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列强强占以重要港口为中心的“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在瓜分狂潮中迟来一步的美国,为自己的长远利益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就是由于列强侵略的步步加剧,并不断地提出新的特权要求,中外“和好”合作的局面被打破了,先后出现了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顽固派支持、利用义和团对抗列强;列强组成八国联军侵华。此时的清政府已丧失抵抗能力,“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完全形成。在这一阶段,清政府与列强的关系经历了“和好”到再对抗,最后完全投降的过程。
   面对列强的侵略和瓜分,中国社会各阶级、各种政治力量都作出了反应。广大爱国官兵为捍卫国家的独立、民族的尊严,前赴后继,奋起抵抗。在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中,涌现出不少的民族英雄。为维护清朝的统治,地主阶级的洋务派,试图“师夷长技以自强”,推行洋务运动。19世纪末,以康、梁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把学习西方文化和抵抗侵略、挽救民族危亡、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结合起来,推动维新思潮发展为爱国救亡运动。此时,光绪帝出于夺取最高权力和不作“亡国之君”的意图,启用维新派实行变法。“百日维新”刚结束,作为民族矛盾总爆发的义和团运动,在山东揭开了序幕。“扶清灭洋”的口号,既集中体现了农民阶级的革命性及阶级局限性,又突出反映了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矛盾的激化。帝国主义组成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采取先“抚”后“剿”,义和团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了。
    以上事实从不同角度说明,在第二阶段,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时期,外国资本主义(以后发展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社会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一直居于主导地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完全形成、确立,就是外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侵华政策的制定,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侵略,以及中国社会的发展,清政府的对策和人民的探索、抗争,诸种因素合力的结局。
3、第三阶段(20C初到1919年)本阶段是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化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集中体现在广大人民群众同清朝统治集团和北洋军阀统治的矛盾上。               
《辛丑条约》签订,清政府完全投降了帝国主义,成为依靠帝国主义、维护封建统治的“洋人朝廷”;而帝国主义也调整了侵略政策,“以华治华”,利用清政府作侵略工具,由军事侵略转变为较“温和”、隐蔽的政治、经济及文化的侵略。与此同时,清政府的重要税收来源(如海关、常关和盐税),都成了赔款的担保,国家财政日益困难,于是更加紧了对人民的搜刮。因此,国内的阶级矛盾更加尖锐。这就使得人民大众与清朝统治者的矛盾又上升,居于主导地位。这种高涨的反清情绪,把资产阶级革命派推上了政治舞台。20世纪初,在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的基础上,各地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纷纷建立,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随之全国性的资产阶级政党——中国同盟会成立。它提出了完整的革命纲领,以推翻清政府,建立民国为己任。同盟会一方面开展与保皇派的论战,一方面组织、发动多次武装起义,把斗争矛头直接对准清政府,促进全国革命形势的高涨。为应付严重的国内危机,遏制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和“预备立宪”。但结果适得其反,它削弱了清政府自身的统治基础,引发了革命大风暴的来临。此时,立宪派在四川组织保路运动。革命派利用保路运动创造的有利时期,发动了武昌起义。武昌起义的成功,成为向清朝封建统治总攻击的突破口。辛亥革命取得了胜利,各省纷纷宣布独立,清朝统治土崩瓦解。以上事实告诉我们: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两大矛盾,集中体现在广大人民群众同清朝政府的对立和抗争上。
    辛亥革命只是赶走了清朝皇帝,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封建军阀的官僚统治,代替了清政府的皇帝贵族的专制统治。从此,中国进入北洋军阀的统治时期。北洋军阀的统治暗无天日,对外出卖国家主权,对内专制独裁,人民怨声载道。帝国主义又先后以袁世凯、段祺瑞作为统治中国人民的工具。这时中国国内的阶级矛盾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其斗争的焦点是共和与反共和、真共和与假共和的斗争。这是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的继续较量。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维护辛亥革命的成果,先后掀起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反对北洋军阀的统治。反映在思想、文化上,则是稍后的新文化运动。
(二)第二阶段1、第一阶段,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和国民大革命时期(1919年5月至1927年7月),北洋军阀与中国人民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在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即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时期(从1919年5月至1923年底),这一矛盾集中反映在五四运动和中共“二大”制定的纲领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帝国主义分赃会议,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愤怒,引发了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慑于全国规模的群众爱国运动的声威和压力,北洋军阀政府被迫罢免曹、章、陆三个卖国贼的职务,没有在“和约”上签字。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成为列强争夺的重要目标。华盛顿会议通过的《九国公约》,沿用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实际上是帝国主义国家共同宰割中国的盟的。这样,中国又回到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在帝国主义列强的操纵下,中国各派军阀展开更为激烈的争夺,引发多次大规模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中国政局陷入极度的混乱之中。严酷的现实使中国共产党开始认真分析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中共“二大”指出,中国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革命的性质是民主主义的革命。根据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中共“二大”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简言之,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可见,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集中在北洋军阀统治集团身上,而帝国主义则是它的总后台,是社会最主要的矛盾。                  
在国民大革命时期,即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或称北伐战争时期(1924年1月至1927年7月),中国仍处于北洋军阀的统治之下,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表现为北洋军阀统治集团与中国人民之间的矛盾。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中国有所发展的民族工业,重新受到列强的压制。在帝国主义策动下,军阀混战继续扩大,战火弥漫全国大多数省份。“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共同的愿望。在这种形势下,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勃然兴起。孙中山发表北上宣言,针对社会问题明确提出:对内要打倒军阀,召开国民会议;对外要“推倒军阀所赖以生存之帝国主义”,废除不平等条约。作为国民大革命高潮的北伐战争,同样以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为目的。五卅运动,掀起了反帝斗争的新高潮。“三•一八”惨案,表明段祺瑞执政府与帝国主义公开勾结,镇压人民。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三个军阀。它的胜利进军,打击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基础。帝国主义公开干涉中国革命,先后制造“万县惨案”、“一•三惨案”和“南京惨案”。中国人民给予坚决回击,收回了汉口、九江英租界。可见,在北伐战争时期,尽管社会的主要矛盾表现为广大人民群众同北洋军阀统治集团之间的矛盾,但中华民族同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仍然十分尖锐,也是社会主要矛盾之一。当时在民主统一战线内部争夺领导权的斗争,特别是争夺军队领导权的斗争异常尖锐;在中共党内正确路线与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的斗争亦十分激烈。但它们受制于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北洋军阀与中国人民之间的矛盾,被局限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是次要矛盾。
2、在第二阶段,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即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或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8月至1937年7月),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代表中国人民利益的共产党和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但从1931年至1937年,随着日本侵华的步步加深,中日民族矛盾逐步上升成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
    大革命失败后,出现了国共政权对峙的局面。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标志着国民党一党专政统治的建立,国民党新军阀代替了旧军阀的统治。改组后的国民政府继续北伐。1928年底张学良“东北易帜”,国民政府形式上完成了南北统一,北洋军阀最后退出了历史舞台。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对内残酷压迫、剥削人民,对外依附于美、英帝国主义。在大革命失败后的白色恐怖中,中国共产党继续高举革命旗帜,进入独立领导中国革命的时期。“八七”会议纠正了右倾错误,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则是这一时期的开始,为创建人民军队、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揭开了序幕。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理论和实践上为中国革命找到胜利之路。到1930年夏,全国先后建立了十几块根据地。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颁布《宪法大纲》维护工农利益。中央革命根据地先后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四次反革命“围剿”,红军力量不断壮大。在这个时期,尽管国民党新军阀内部矛盾重重,混战连年;共产党内部路线斗争激烈,特别是同王明”左”倾机会主义的斗争。但这些都是局部范围内的矛盾和斗争,只是在不同程度上制约和影响了国共两党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是不占主导地位的次要矛盾。
     为摆脱经济危机的困扰,日本帝国主义趁国民党反动派围剿红军之机,加快侵华步伐。1931,制造“九•一八”事变;1932,发动“一•二八”事变,建立伪满洲国。中日民族矛盾由此上升、激化。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华北事变,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中日民族矛盾开始成为社会主要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当时集中反映在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和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九•一八”事变以后,国民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不久,又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基本国策,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慨。中国共产党立即发表抗日宣言,表达了全国人民的正义呼声。华北事变之后,民族危机加重,中共变“抗日反蒋”为“逼蒋抗日”;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召开瓦窑堡会议,确立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领导“一二•九”运动,宣传“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主张,促进中华民族的新觉醒,在全国范围掀起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西安事变,是在国共两党重新合作的客观形势逐渐成熟的条件下爆发的。它的和平解决使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揭开了国共两党从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这些事实表明,当时中日民族矛盾已上升为社会的最主要矛盾,居主导地位,制约和影响着国内的阶级矛盾、国共两党的关系。
3、在第三阶段,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中日民族矛盾是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如何动员、组织全民族力量打败日本侵略者,是整个抗日战争时期的基本内容和中心任务。
   在民族危机千钧一发之际,中国共产党发表抗日通电,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国共两党亲密合作,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把日本侵略者驱逐出中国。在中共的倡导和努力下,工农红军得以改编,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被承认,国共两党再次实现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开始。为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发动人民战争,争取抗战的胜利,中共召开洛川会议,制定全面抗战路线,通过《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开辟敌后战场。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驳斥“亡国论”和“速胜论”,向全国人民指出抗日战争的正确道路。为巩固根据地和争取抗战胜利,中共制定了各项政策,顺利渡过难关。如实行“三三制”,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加强各阶层人民的团结;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既提高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也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对于国民党顽固派,中共从民族利益的大局出发,坚持团结、进步和抗日的方针,既予以回击,又维护统一战线。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大肆进攻,直接威胁着南京政权的生死存亡,国民政府才发表自卫宣言,表示抗战,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先后组织了四次大会战。也由于受日本帝国主义诱降政策的影响,在武汉失守以后,蒋介石集团虽然继续抗战,却表现出很大的动摇性,其反共的倾向日益增长。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灭亡中国的方针没有改变,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日益壮大和发展,这就决定了蒋介石集团政治态度的两面性:既想投降,又不放弃抗日;既要反共,又不敢与之关系彻底破裂。总之,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中日民族矛盾一直居于主导地位,制约和影响了国共两党的关系以及其他各种矛盾。
4、在第四阶段,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即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中国共产党与广大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之后,美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军事强国,积极推行全球战略,妄图统治世界。为控制中国,实行扶蒋反共的基本政策,全力支持蒋介石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因此,随着抗战的胜利,国内的阶级矛盾迅速上升,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开始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这一矛盾一直贯穿于这一时期的始终。这一时期的基本内容和阶段特征是:国民党反动派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打着“和平建国”的旗号,坚持独裁、发动内战,妄图消灭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维护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统治;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打退国民党的进攻,发动了战略反攻和战略决战,并开展土地革命,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最后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解放了全中国。
二、中国近代阶级结构的变化和影响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除原有的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外,又产生了无产阶级,买办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阶级、北洋军阀、官僚资产阶级和在中国从事传教、工商业等活动的外国资产阶级。阶级结构的变化对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产生重大影响。
1、农民阶级翻身作主。英国的大炮虽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但是,三元里人民抗英显示了中国人民抵抗外侵的决心,太平天国运动把几千年的农民运动推向最高峰,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1930年的土地革命使广大农民看到了翻身的希望,1947年实行的“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使解放区农民翻了身,1950年土地改革运动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广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
2、无产阶级成为领导阶级。鸦片战争后(40-50年代)外国资本家在五口通商地区经营的船舶修造厂中雇佣的中国工人是最早的产业工人。作为一个阶级而言虽处于胚胎状态,却显示了中国社会阶级关系的新变化。从表面上看19世纪60年代起在洋务派兴办的军民企业中又产生了一批产业工人,在官僚、地主和商人创办的确近代工业中也产生了一批产业工人。中国无产阶级早于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从产生之日起就对外国侵略者和本国的封建势力展开了英勇斗争,但大都是要求提高工资、改善待遇等自发性的经济斗争。1919年五四运动后中国无产阶级作为一个自觉的独立的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并在本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结束了中华民族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
3、民族资产阶级未完成历史使命。19C六七十年代随着近代民族工业的出现,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冯桂芬、郑观应等早期维新派要求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和政治制度的主张是康有为维新思想的先驱。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政治代表康有为等发动的维新变法运动,使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会力量等上历史舞台。变法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先天不足(两面性)挽救不了民族危亡
民族资产阶级中、下层的政治代表孙中山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实业救国”成为当时并存的两大思潮;但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说明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历史使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族资产阶级受帝国主义和官僚资产阶级的摧残、压迫而步履维艰,新中国成立后,接受政府的赎买政策,开始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应有的贡献。
4、买办资产阶级扮演了不光彩角色。鸦片战争后,外国商行开始直接雇佣一批中国人为其服务,这些人组成买办阶层。其生存发展完全依附于外国资产阶级,是外国资产阶级侵略中国的工具。象袁世凯、蒋介石这些大买办还出卖国家主权,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而买办资产阶级又是近代较早了解资本主义世界的人。随着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任务的完成该阶级退出历史舞台。
5、北洋军阀张牙舞爪。北洋军阀是中国近代一支特殊的军事政治力量,是袁世凯以1895年在天津小站编练的“新建陆军”为基础、通过笼络亲信、培植党羽形成控制中央和地方政权的军事集团。1912年袁世凯建立地主、买办联合政权后对内压迫人民、对外出卖国家主权,遭到全国人民反对。1916年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各派军阀为争权夺利不断混战给人民带来空前灾难。1928年奉系政府垮台,从而结束了16年的北洋军阀统治。继之而起的国民党新军阀混战同样给人民带来灾难。
6、官僚资产阶级统治黑暗。1927年蒋介石建立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南京国民政府后,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官僚买办资产阶级政治上独裁、经济上搜刮,对内不断挑起内战,对外出卖国家主权,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1949年4月22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官僚资产阶级在大陆的统治被推翻。
7、外国资产阶级得逞一时。鸦片战争后,外国侵略者在租界内开银行办工厂、走私贩毒的同时又设教堂、办报纸进行文化侵略,还藏污纳垢、干涉中国内政,成为生长在中国肌体上的毒瘤。英国等侵略者在“领事裁判权”外衣的庇护下产生了一批“治外法权化”人员。如,赫得控制中国海关达48年,各海关税务司的洋人雇员、华人雇员触犯法律,在传讯之前要得到洋人税务司的认可,中国海关成为总税务司统辖下的独立王国;洋教势力以暴力和条约为后盾进入中国后,在圣洁面纱的掩盖下一方面开办学校、医院传播西方文化,另一方面又霸占民房地产、欺压农商,包揽词讼。为害乡里,还收集情报充当侵略者的马前卒。随着洋教的传播和教徒的发展,中国社会出现一个以上帝为核心的新阶层,冲击着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
8、地主阶级分化瓦解最后被消灭。英国侵的“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大门的同时,也惊醒了林则徐、魏源等地主阶级爱国分子,他们反对清政府的闭目塞听,要求重新认识世界,去“师夷长技以制夷”。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统治阶级中分化出以奕忻、曾国藩为代表的洋务派,从洋务派中又分化出了早期的维新思想家;在民族危亡和社会新思潮的激荡下康有为等维新派走向封建主义的对立面成为推动社会改革的力量;在统治阶级内以光绪帝为首的帝党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后党的斗争说明统治危机的来临;20世纪初年立宪派的主张被清政府愚弄后,内部分化,有的人转向革命,统治集团内部分裂,清政府陷于孤立。
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于1911年发动辛亥革命推翻满州贵族的专制统治,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运动彻底废除延续数千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地主阶级销声匿迹。
总之,中国近代的历史是各个阶级和各个政治力量分化组合、相互斗争的历史,其复杂变化的影响集中表现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解体的同时商品经济也有一定发展;西方的思想、科技传入的同时,中国的文化、科技也有很大变化;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后,无产阶级成为领导阶级,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结束被奴役、侵略的历史,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专题二: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古代中央与地方行政制度)
政治制度是政治的载体和规则,其核心是国家政权结构关系及其运作方式。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是由古代经济基础所决定的,其核心是国家政权的结构关系及其运作方式,是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斗争的产物。它的确立和变更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为维护统治阶级经济利益服务的,是与国家的社会性质和发展相适应的。

用到的政治原理:运用政治与经济的辩证关系分析理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根源于封建经济,由封建经济所决定。地主阶级运用这一制度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
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认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影响。既要看到它对历史发展的进步作用,又要看到它对历史发展的消极作用。
运用矛盾的主次方面原理认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封建社会上升时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封建社会的衰落阶段其消极作用是主要的。
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认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存在的两对基本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以及这两对矛盾总的发展趋势)。
专制主义政治在中国古代的长时期存在,严重阻碍了中国经济特别是商品经济的发展。虽然中国封建社会末期也出现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出现了工场手工业,但在封建专制统治下,发展缓慢,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资产阶级的革命并未出现,直到鸦片战争,封建社会才开始解体,而这时中国已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这说明政治对经济有巨大的反作用,落后的政治制度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与专制主义制度同时存在的是封建专制主义思想,君权神授、君权高于一切、所有民众皆为臣民等等,这些专制主义的思想,严重束缚了人民的思想,使得民主思想、科学思想难以形成和发展。这说明意识对人们有反作用,错误的意识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社会主义的革命胜利,彻底推翻了封建专制主义制度,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制度,但二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和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想,并没有随专制主义的消灭而消灭,其影响还广泛存在。如一言堂、家长作风、个人崇拜等在我们社会中还广泛存在。从哲学上讲,这说明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由社会存在决定但与社会存在的变化并不完全同步。从政治学上讲,这也说明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完善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既不能消极等待,也不能急躁冒进。从思想文化建设上讲,我们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民群众,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想,提高公民的民主意识和法制意识。
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想在中国古代政治中长期存在,给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和思想文化建设带来了非常不利的影响,我们可以结合政治与经济、意识的作用等原理来理解。同时这也说明,我们要用历史的观点、联系的观点来看问题,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
一、历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反对演变过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集中体现。它经历了产生、形成、确立、完备、强化、衰亡的发展过程。这一整个过程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秦汉至隋唐为第一阶段,历史进步性居主流;
北宋至明清为第二阶段,其消极影响日趋突出。
历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具体措施都具有明显的继承性、共性和特殊性。
1、萌芽——战国:原因:新兴地主阶级加强专政和保护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
(1)秦国商鞅变法:废分封制,推行县制,建立百官服从君主法令的封建官僚制度;
(2)战国末期法家代表韩非子提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国家和以法治国的理论。①____时期______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后来被_____采纳.
②著书__________
③主要思想第一___________第二______第三_________
2、建立——秦朝: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正式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以皇权为中心的封建君主专制,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国家政权的统治格局。
(1)目的:
加强集权,巩固统一的措施。
(1)内容:•政治措施
皇帝制(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
三公九卿制(中央官制)
郡县制(地方)等。
•经济措施  ①    ②__   
•军事措施  __      
•文化措施
春秋战国时代,周室衰微,诸侯与天子的关系是一种松散的政治军事同盟,列国可以自任官吏,自置军队,自铸钱币,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军事上都有着高度的自主权。秦统一,实质上就是将原来分散在各诸侯国的权力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郡县制的实行,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直接领导;货币、度量衡的统一,在于保证封建财政、税收渠道的畅通;文字、政令的整齐划一,更使极权政治的推行成为可能。从此,中央集权成为强化君权的协奏曲。
对焚书坑儒的认识
直接原因:儒生方士等攻击郡县制和以古非今,且在背后议论秦始皇暴政。
 目的:巩固郡县制,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实质:思想文化专制。
评价:在当时的历史情况下,为了巩固统一,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禁止“以古非今”的活动,采取统一思想的措施是必要的。但是焚书坑儒的手段是愚蠢而又残暴的,箝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这也是秦朝暴政的突出表现。
(4)历史根源:一是理论来源:法家思想;二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既是巩固统一的需要,也是维护封建经济的需要。封建的个体小农经济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封建的地主经济,也需要建立中央集权来保护他们的土地所有制,镇压人民的反抗。也就是说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反映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键。
(2)特点:皇帝通过直接任免中央和地方的官吏而掌握了人事大权,从而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机结合。这相对战国以前的分封诸侯制度来说能更有效地行使统治权,具有很大的进步性。
(3)评价:秦朝建立了一整套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成为以后封建严正声明的政治体制的基本模式。
(5)意义:巩固了统一,维护了封建的经济基础,对整个封建社会影响深远。
思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是秦灭亡的主要原因吗?
3、巩固——西汉:汉景帝、汉武帝解决了王国分权割据的问题。汉武帝又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找到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所需要的理论基础。从此封建专制主义政治制度基本定型并得以巩固。
•汉武帝的大一统(国家高度的统一)措施:政治方面---改革官制,加强皇权;
重视选拔人才;
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解决王国问题
强化完善封建法制。
军事方面-----出兵匈奴;进军南越。
思想方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尊儒崇法。
背景:汉武帝要解决王国问题,巩固中央集权国家,需要一种符合实际的统治思想,以思想上的统一,巩固政治上的统一。而在建立政权时起了重要作用的法家思想,已不完全适应巩固政权的需要,汉初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也不适应经济恢复发展后的变化。这时,儒生董仲舒吸收法家、道家等各派主张,对儒学加以发挥,提出了“君权神授”、“大一统”的思想,适应了当时政治的需要。
董仲舒主张的特点是:外儒内法,思想专制。一方面董仲舒讲的儒学实际上主张中央集权,君主专制;二是禁止其他各派学说传播。
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是在当时为解决王国问题,巩固中央集权,建立大一统的封建国家提供了理论依据;二是儒学独尊,使孔子为代表的儒学逐步成为封建统治思想;三是董仲舒的新儒学带神学色彩,导致两汉长期的神学迷信的泛滥;四是推动了教育的发展;五是儒学独尊长期以来束缚了人民的思想,不利于科技文化的发展。
经济方面----改革币制;盐铁官营;平抑物价。)
西汉后期政治黑暗,地方势力迅速发展,出现外戚专政。
东汉建立后,进一步加强皇权。但由于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后又出现了军阀割据局面,中央集权遭到破坏。
魏晋南北朝,封建国家处于分裂状态,但大小国家都奉行专制主义原则。这一时期三省六部制日渐形成。
思考:“百家争鸣”局面是何时结束的?(“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大一统”的关系?
思考:汉承秦制但有因有革。“汉承秦制”体现在哪些方面?又有哪些损益变化?
两汉基本沿袭秦朝制度,史称“汉承秦制”,但汉朝在除秦苛法的前提下,对这些制度有所损益变化。(1)承袭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2)承袭秦朝的监察制,汉武帝时期发展为刺史制度;(3)承袭秦朝的郡县制,为确保刘家天下,汉初实行郡县制与封国制的并存;(4)承袭秦朝的田租、户赋、徭役、兵役制,西汉发展为编户制度,以加强对人民的管理和控制。体现在政治制度上最大的不同是—分封同姓王和异姓王。
4、完善——隋唐:
实行三省六部制,克服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实行科举制,提高了行政效率,扩大了统治基础,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
(1)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发展
运作程式:中书省(政令草拟)→门下省(政令审批)→尚书省(行政执行,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作用:通过设三省,将宰相一分为三,实现了君权对相权的削弱;同时这种体制也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
(2)科举制的确立和发展
思考:科举制实行后,士族子弟禁止当官吗?
(3)府兵制的改革完善等。
唐中叶以后,藩镇权限增大,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加之宦官专权,朋党之争,加速了唐王朝的衰落。
唐亡后,割据势力更加发展,演成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中央集权再次遭到破坏。
5、加强——北宋:原因、目的:一是为了结束和有效防止地方割据君弱臣强的局面重新出现;二是为了防止兵变的历史重演。根本上说就是为了巩固统治,以求长治久安。
基本方针:最大限度集中军权、财权、政权于中央。
  具体措施:军权:通过杯酒释兵权,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政权:派文臣到各地做知州,管理地方政事;财权:派转运使到地方管理财政。
讨论:宋太祖杯酒何以能释兵权?一是宋太祖已具备了释兵权的条件:(1)北宋建立后赵匡胤迅速稳定了政局,掌握了政治上的主动。(2)赵匡胤原为统军大将,控制着禁军。这是关键的条件。可以这样说:陈桥兵变是暴力基础上的和平夺权,杯酒释兵权是暴力基础上的和平夺权,杯酒释兵权是暴力基础上的和平削权。二是宋太祖采取了切实可行的策略:(1)经济上赐给钱财,允许广置田产。(2)采取情感策略。
作用和影响:(1)积极的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消除分裂割据维护统一;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和人民的愿望。(2)消极影响:造成“冗兵、冗官,冗费”的后果,最终导致北宋王朝积贫积弱,积重难返的严重局面,从而到中期出现统治危机。军权过于集中,实行守内虚外,边防力量削弱,军队力量增加,军队开支日益膨胀。政权过于集中造成官僚机构臃肿庞大,人浮于事,互相推诿,效率低下。财权过分集中,地方经费减少,不能调动地方积极性。
北宋初年,大力加强中央集权,解决了藩镇割据和武将争权的问题,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加强。
采取一系列措施集中军权、行政权、财权和司法权,铲除藩镇割据的基础。
思考: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从而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形成北宋中期积贫积弱局面,由此得出的教训是什么?——改革必须实行提高办事效率,实行精兵简政。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与王安石变法有何关系?思考:概述唐朝与北宋完善和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各自的特点,并分析说明造成各自特点的原因。1、措施:(1)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完善科举制、府兵制等。
(2)宋:采取一系列措施集中军权、行政权、财权和司法权。(具体措施见书)
2、特点:(1)唐:三省六部制进一步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相权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完善科举制,有利于提高官员素质,扩大封建统治基础,加强中央集权。  
(2)宋:以集中军权入手,把地方的军权、行政权、财权和司法权都收归中央,铲除藩镇割据的基础;重文臣轻武将;重中央轻地方;造成冗官、冗兵、冗费现象。
3、原因:(1)唐:国家统一强盛,为完善中央集权制提供条件;解决君权和相权的矛盾,防止相权过大;庶族地主势力发展;唐前期的君主都较有作为,为巩固其统治,需要选拔有才能的人做官,扩大统治基础。
(2)宋:宋太祖接受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教训,同时自己也正是兵变夺取皇位,因此特别注意集中兵权,铲除藩镇割据的隐患。
6、发展——元:行省制度的有效实施。
为了加强封建统治和对辽阔疆域的管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这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新举措。
(1)原因:元朝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完成了全国性大统一。为加强封建统治和对辽阔疆域的管辖,采取了一系列新措施。(2)措施:实行行省制度。中央设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地方设行中书省。设澎湖巡检司管理。
又在中央设宣政院,专门管理西藏事务。
(3)作用和认识:元朝的措施,是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成功尝试,同时又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新举措。
行省制度是古代郡县制度的发展,对后世影响极大,直至今日。一是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是对秦朝郡县制度的重大发展,为我国明清以后的行政区划奠定了初步基础。二是各族人民统一在一个中央政府管辖之下,便于民族之间的友好相处和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使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加强,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7、强化——明清: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了顶峰。(1)原因:明清时,封建制度已渐趋衰落,只有加强统治,才能维护其统治地位。
(2)措施(特点):明朝: •内容:在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六部长官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由皇帝亲自控制指挥。这一措施,解决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进一步强化了以皇权为代表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历时1000多年的丞相制度被废除。
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对官吏和百姓的监视。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并凌驾于司法部门之上,受皇帝直接领导,互相制约,构成皇权专制的可靠支柱。这一措施具有独创性,表明皇帝对自己的统治缺乏信心。它的出现,标示着君主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和专制制度的腐朽反动性加强。
在地方废除行省,设三司,分掌地方行政、司法、军政。三司是朝廷在省里的派出机关,互不统属、分权鼎立,互相控制,遇有重大事宜,由三司合议,上报中央部院,从而便于中央垂直领导,加强了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其结果形成极端的君主专制统治。
八股取士,为统治阶级推行君主制制度培养了官僚队伍。其结果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对中国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造成严重阻碍。
制定《大明律》
•这些措施的核心是加强君权,形成高度强化的君主专制统治。
•影响:进步性:起到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稳定和重建封建社会秩序,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作用。至明成祖永乐年间,政局稳定,国力强盛,明朝成为中国历史上又一鼎盛王朝。消极性:从其动机看,仍然是维护和巩固一家一姓的统治,具有反动性。从其采取的措施看,是以强化君主专制为核心,将对全国的统治最大限度地置于皇帝一人之下,杜绝和排斥其他人的干预,这就从根本上预伏了更大更强烈的统治危机。同时也从反面说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中可供调节的余地越来越小,从而说明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
•讨论:明朝加强专制的措施为什么反映了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因为它标明封建制度仅靠正常的统治措施已无法维持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从而只得依靠用强权,靠利用皇权的绝对化、特务,靠制造冤狱来加强对人民的镇压和思想控制。一方面,统治者的特务统治,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等违背了历史潮流,阻碍了历史进步;另一方面,作为上层建筑,它所维护的是处于崩溃中的旧的统治基础,表现了更大的消极作用。
清朝——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
•军机处的设置:
设立时间:雍正帝时。
始设原因:用兵西北,防止泄漏军事机密。
职能演变:由一个暂设军事机构,发展成为位居内阁等中央机构之上,皇帝之下的常设政务机构,是皇帝发号施令,处理政务的枢纽。
组成:皇帝直接从大学士、尚书、侍郎中挑选谨慎可靠的亲信任军机大臣,人数无定制。
特点:清朝特有的机构,组织形式特殊。地位显要,本身无独立性,是皇帝的工作班子,完全听命于皇帝,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办公于内廷,近于皇帝,召见方便,机构精干,人员干练,办事效率高;保密性强。
评价:便于集权,办理政务迅速、机密,君主旨意畅通无阻,是皇权高度膨胀的产物。
(3)特点:分散丞相权力和地方长官的权力,加强皇权,同时加强思想控制。
(4)作用与认识:明清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表明封建制度衰落。
八股取士,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求实际学问,成为皇帝忠顺的奴仆,科举制至此已失去了其积极作用。
文字狱使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禁锢了人们的头脑。
思考:北宋、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最大相似性?(举例?)
明清时期,封建制度衰落在政治、经济、阶级关系、思想文化上的表现?
二、概念分析:
1、含义(1)专制主义——专制主义是指中央的决策方式,具体说就是皇帝的个人专断独裁
专制主义制度是与民主政体相对立的一个人或少数人独裁政权的组织形式,体现在帝制的终身制和皇位世袭方面;指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全力,凡行政、军事、经济等一切大权,均由皇帝总揽;

(2)中央集权——中央集权指全国各种军、政、财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充分执行中央的政令。
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是一种国家结构形式,地方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二者不能完全分开;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央对地方拥有统帅权,地方服从中央。(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
中央集权化进程体现在:•财政上,“利出一孔”,归于中央。即财源由中央垄断。为达到对全国财权的控制,历代封建王朝采取多种措施,一方面将农民固着在土地上,以保证农业税收的来源。如西汉编户制度:东汉及一些朝代核实全国田亩,隋唐在中央设户部,管理财政等事宜。另一方面加强对盐、铁、铜、钱币等重要资财的管理。如汉武帝时的盐铁专卖。
•剥夺地方事权,官吏自帝出。(历代有哪些举措?)•司法上,法由帝颁,律由国掌。
•军事上,“强干弱枝”,中央宏观调配全国军队,皇帝总揽兵权(北宋、明清有哪些做法?)
•意识形态领域,推行“别黑白而定一”的文化专制主义。(在一些朝代有哪些表现?)君主专制的加强突出表现在君权相对权的削弱,君王建立有效的权力转移和分散机制上。
•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变革:秦汉的三公制度,是以丞相为首,百官隶属于皇帝,协助皇帝处理政务;隋唐的三省体制,则把相权一分为三,体现皇权的加强;明太祖废中书省,罢丞相不设。永乐朝创设内阁,至清朝又设军机处,这一变化反映皇权已达顶峰。从宰相制度的变化之中,我们看到:皇帝通过对相权的分割、削弱,一步步地把各种大权集中到自己手中,从而有效地实行君主专制。
•专制君权具有绝对性和独断性,它不允许任何人超越自己的权力。君权与相权、皇帝与大臣,君主专制与辅政机构之间既有一致的方向,又有冲突之处,解决这一矛盾的趋向必然是:皇帝从资历较浅,地位不高的心腹近侍或仆从中选拔一些人来承担政务,逐渐演变为正式的辅政机构。当这些辅政机构和官员的权力较重时,皇帝又从更为亲宠的近侍或仆从中另选出一些人承担政务,有意架空原有的辅政机构和官方,剥夺其实权,仅保留虚衔或使之变为荣誉职称。然后又进行下一轮的循环……每一次循环的结果,都使得中枢机构原权力更分散,皇帝的权力更加强。致使治国变成了治官,治官变成了集权,而集权则又导致了冗官冗吏,腐败丛生,国亦难治。这种不断的转移与分散,是封建国家权力运动的基本规律。
•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使得整个国家都处于皇帝的一元化领导之下,皇帝具有绝对权威和至高无上的权力,正如美国费正清教授所指出的那样:在这样一个专政社会里,皇帝把教会和国家的职能集为一身,他是军事也是精神的领袖,是行为的楷模和正义的主宰。他的全能总括了国家的一切主要职能,包括国家对于全人类的尊崇。他是“天下之一人”,是社会政治殿堂前的帅旗。(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二者之间的关系:中国封建制度发展的内在逻辑是一方面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另一方面各种权力结构和权力关系一步步地集中到皇帝这一权力的轴心上,从而使君主专制成为现实。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相辅相成,中央集权是君主专制的前提和基础,君主专制是中央集权的必然产物。其目的都是要从政治制度上保证中央政府的权威和君主个人的绝对权威。
历史表明,凡在专制主义皇权加强时,往往是中央集权比较有效时,反之亦然。
2、基本内容:A皇帝制B中央行政制度:三公九卿制、刺史制度、三省六部制 
C地方行政制度:分封制、郡县制、封国制、行省制度、基本特征:皇权至高无上和不可分割,皇权不可转让,皇位实行世袭、
4、原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生产方式发展的必然结果,客观上适应了地主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需要。(1)经济上--是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是由封建经济基础决定的。(经济根源:封建经济的分散性。反映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封建的个体小农经济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封建的地主经济,也需要建立中央集权来保护他们的土地所有制,镇压人民的反抗。)
(2)政治上,是巩固国家统一的需要。为完成和巩固统一,加强对人民的控制,需要建立专制集权的国家
(3)思想上(理论基础),战国时法家韩非子关于中央集权和法制思想;
(4)实践上,战国时商殃变法,初步确立起君主集权和地方行县制的政治体制,提供成功经验。
5、目的:历朝封建统治者实行和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原因是出于地主阶级对农民起义的恐惧,是为了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同时也是要维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封建皇权。
6、核心:
7、两对基本矛盾:
基本矛盾:A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 B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解决的时间:
8、发展总趋势:从专制制度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其发展总趋势有三:
(1)皇权加强,相权削弱:不断改革中央行政机构,强化皇权,分散削弱相权,强化皇帝对中央和地方官吏,中央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
接受韩非子的君主任命官吏代替世袭贵族、国家大权集中的主张,秦始皇确立皇权至上的专制制度,国家政治经济军事一切大权集中在皇帝手中,包括政事裁决和官吏任免;从两汉到唐朝,王国、豪强地主、土族、节度使都曾是威胁中央集权和皇权的大问题;宋太祖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强化了君权,挑选强壮士兵编人禁军由皇帝直接控制;明清时期中国封建专制制度加强,包括明朝废除亟相、皇帝直接控制六部大臣、设立皇帝直接控制的厂卫特务机构、加强对官吏和人民的监视和镇压,清朝初期增设军机处,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能跪受笔录
(2)中央权力加强,地方势力削弱:不断改革地方行政机构,分散或收回地方权利,加强中央对地方,特别是对边疆地区的严密管辖。
中央:秦始皇在中央设亟相、御史大夫、大尉,分掌政事、监察、军事,地方设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度确立;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进一步完善了中央集权制度,尚书掌管行政、中书和门下掌管政令草拟和审批;到明清时期,废丞相、设内阁和六部、增设军机处,中央机构的设立和职权完全服从于专制君权的需要。
地方:秦始皇时期的郡守、县令由皇帝任命;西汉初王国问题经过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推恩令”和夺去大批王侯爵位才解决;东汉以来豪强地主势力特别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土族势力,直到唐末农民战争中才被消灭,唐朝中期藩镇割据势力强大,经过五代十国,直至北宋初期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兵权后才解决,中央通过对地方派文臣知州、转运使和控制禁军等方法才结束;元朝在地方设立行省,对全国进行有效管辖,明朝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分掌行政司法和军政,并直接隶属中央,都是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的表现。
(3)是对人们的思想控制日益加强,思想文化专制不断加强。
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独尊儒术、明朝的八股取士、清朝的文字狱都是强化思想控制的重要措施、其中。焚书坑儒、独尊儒术在当时有适应中央集权政治需要的积极作用,而八股取士和文字狱则控制大大加强,只是明清专制政治的工具;从控制对象的范围看,是由镇压反对派儒生,到控制官吏选拔,再到控制和镇压全体汉族地主与人民。
9、影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延续了二千多年,其影响十分深远。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具有双重性。一般而言,在封建社会前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方面,它适应了这一社会发展的要求,巩固了封建统治,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因而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和民族融合,体现出它的进步性。后期,尤其是明清时期,消极因素逐渐增大,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已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而封建专制主义的强化却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束缚了社会生产力,这表明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日趋反动,而就整个封建制度来说亦已渐趋衰落。。
(1)积极影响:
政治: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创造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抵御外来侵略
经济: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民族:在统一的环境下,利于各民族的融合,防止分裂割据、利于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使我国古代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并保障了古代文明的持久不衰。
保证了中外正常的经济文化交流
(2)消极影响:经济上:封建社会末期,束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延缓了封建制度的瓦解;
政治上:空前强化的专制统治使人民毫无政治地位和人身自由;
皇权专制极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是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宦官专权、外戚干政是君主专制统治的伴生物
对人民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十分残酷
为了争夺皇权,父子、兄弟、君臣、大臣之间不惜血刃
思想文化上:独尊一家,钳制了人们的思想,摧残了文化,严重阻碍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导致了思想禁锢和文化专制主义,使科技的运用和发展受到抑制;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延续了二千多年,影响十分深远。在封建社会上升时期,其积极作用是主流,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局面,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北宋以后,消极方面日趋突出。到了封建制度日趋衰落的明清时期,专制主义发展到极限,其消极作用占支配地位,严重地阻碍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10、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否定君主专制思想的出现:
元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封建制度渐趋衰落。早期的民主启蒙思想也在潜滋暗长。宋代之际的邓牧曾著书大胆斥责皇帝是最大的掠夺者和剥削者,否定封建君主专制统治。邓牧的非君思想,对明清进步思想家有一家影响。明后期,思想家李贽,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他揭露道学的虚伪。他反对歧视妇女和压抑商人。李贽是我国反封建的思想先驱。他的思想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带有民主性的色彩。对封建君主专制进行激烈批判的要数明末清初的黄宗羲,他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他提倡“法治”反对“人治”,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黄宗羲的思想震动了当时的学术界,对晚清民主思潮兴起也有一定的影响。
练习1、秦朝百姓如果告官,按照秦朝中央官吏的职责,他应当找——御史大夫
2、秦朝建立后,在中央设“三公”,其中御史大夫的主要职责不包括A、执掌群臣奏章  B、下达皇帝诏令 C、裁决中央和地方政事  D、兼理国家监察事务
3、有关汉初封国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汉初开始就长期存在    B、王国严格受朝廷节制,权力弱小C、封国分王国和侯国两级  D、 侯国直属朝廷,不受所在郡管辖
4、西周的分封制和西汉初年的王国分封制:A、都使疆域得到了拓展      B、都是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C、都是为了巩固统治的需要  D、都随着社会经济基础的变化而瓦解
5、贞观年间,唐中央政府三省的运转机制是A、尚书-中书-门下        B、中书-门下-尚书C、尚书-门下-中书        D、门下-中书-尚书
6、唐代的三省六部制进一步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其完善的含义是A、中央机构设置的增加    B、 使地方权力进一步分散C、使皇权进一步加强    D、使中央各部门权力得以相互制约
7、元朝的中书省,实质上是继承和发展了唐朝的哪个机构A、中书省  B、尚书省  C、门下省    D、吏部
8、皇权和相权的矛盾一直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中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的基本解决是在A、唐朝  B、北宋    C、明朝  D、清朝
9、明太祖为加强君权而采取的最重要的一项措施是A、废除丞相  B、设厂卫特务机构  C、八股取士  D、地方设三司
10、下列属于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是(1)剥夺丞相权力,分散地方长官权力  (2)强化皇权 (3)加强思想控制(4)控制官吏的任免权 (5)分散丞相权力和中央机构的权力

A、(1)(2)(3)B、(2)(3)(4) C、(3)(4)(5) D、(1)(3)(5)
11、从明朝废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的变化表明:A、皇权专制日益得到强化      B、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日益加剧
C、相权重新得以恢复   D、皇权于相权的矛盾得以调和
11、我国古代丞相一职的设立与废除,体现了A、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      B、相权威胁皇权C、国家统一的需要          D、君臣相互制约
12、秦汉时丞相一职由一人担当,到隋唐时期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到了北宋相当于丞相的官职就更多了。这一现象反映了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B、封建中央政府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    C、丞相权力的不断分散  D 、中央对于地方政府控制的日益严密
13、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的制度有 (1)郡县制  (2)三省六部制  (3)行省制度  (4)三司制度
A.(1)(2)(3)    B.(1)(3)(4)
C. (1)(2)(4)    D.(2)(3)(4)  
14、我国古代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官制演变趋势有(1)削弱地方、加强中央(2)分散地方官吏权力,防止割据 (3)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4)对边疆地区的治理见渐趋严密
  A、(1)(2)(3)(4)  B、(2)(3)(4)
C、(1)(3)(4)      D、(1)(2)(3)
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度和八旗制度是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地方行政制度,据此回答:
15、西周实行分封制、秦朝实行郡县制、元朝实行行省制度的共同目的是?—巩固本朝统治
16、郡县制和分封制的最主要差别是:
A. 地方长官的名称 B. 地方长官权力的大小C. 地方长官的任免方式    D. 皇帝是否总揽一切大权
17、我国古代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呈现加强趋势。据此回答:列举两汉、唐朝、清朝管理西北边疆的机构名称。以上王朝对西北的管理有何意义?
两汉:西域都护府;唐朝: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清朝:伊犁将军、乌里雅苏台将军。意义:奠定了我国西北疆域的基本格局,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有利于西北地区的发展。
思考:为巩固统治,历代统治者竭力从思想上控制人民。据此回答:
1、统治者实行“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八股取士”的本质目的是?——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
2、为了加强君主专制统治,一些统治者在思想上对人们实行控制。其中最为有效的是:A. 秦始皇焚书坑儒        B.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 南北朝统治者大力提倡佛教  D. 唐玄宗大兴文治
3、为维护君主的至尊地位,历代统治者控制人民思想的手段不一,西汉、南北朝、隋、唐与秦、明、清的明显不同之处是什么?——借助宗教,神化君权。
4、孔子和儒家学说在中国历史上几经沉浮,先有“焚书坑儒”、“独尊儒术”,后有“尊孔复古”、“打倒孔家店”、“批林批孔”,这一组历史现象说明了什么?——一定的思想总是为一定的阶级利益服务的。
5、宋代书院鼓励学生讨论、辩难,而明代学校绝对禁止学生持有自己的见解,这一变化反映出的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君主专制加强
沙发
likang54 发表于 07-12-1 09:58:29 | 只看该作者
十分的谢谢你,
板凳
sjs33 发表于 07-12-1 13:46:07 | 只看该作者
xiexie
地板
丫头小七 发表于 07-12-1 20:37:39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好人。。。
5#
liyuanyuan 发表于 07-12-2 15:58:00 | 只看该作者
好贴,顶上去
6#
2007zzjjff 发表于 07-12-2 18:33:50 | 只看该作者
好东西。。。\0
7#
 楼主| 天马行空猫儿 发表于 08-7-29 01:42:27 | 只看该作者
很遗憾,没精髓/
8#
 楼主| 天马行空猫儿 发表于 08-7-29 01:43:28 | 只看该作者
很遗憾,去年没抓到精髓/
9#
我是人 发表于 08-7-29 07:43:55 | 只看该作者
你这个别人似乎已发过.
10#
劳尔的戒指 发表于 08-7-29 21:15:00 | 只看该作者
有点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1-21 00:57 , Processed in 0.112903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