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普通心理学] 普心--关于大纲中知觉的模式识别理论部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baterhero 发表于 08-8-30 11:08: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大纲中知觉的模式识别理论,属于认知心理学部分,彭聃龄的普通心理学里没有提及,我对大纲这部分内容结合认知心理学内容做了如下概括,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知觉研究领域的重点是模式识别,模式识别是指对于外界刺激进行辨别和归类.信息加工心理学中有三种代表性的理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信息的识别、理解和破译原理.
1.模板匹配模型
模板匹配模型(template matching model)是根据机器的识别模式提出来的。它的中心思想是认为人的记忆系统中储存着各式各样的刺激物的模板,当输入的刺激信息正好与某一储存的模板相匹配,该刺激信息就得到破译和识别。但是仅用这种机械的、严格对应的呆板模板匹配来解释人类高度灵活的认知过程显然是不够的,也是不经济的。
2.原型匹配模型
原型匹配模型对模板匹配模型进行了改进,认为人可能在记忆系统储存的不是与外部刺激严格对应的模板,而是一类刺激的概括表征,即原型,所以原型是一种综合的、抽象的产物。外部刺激信息输入后,信息加工系统根据输入信息与原型的匹配程度来识别信息,一般会将刺激信息识别为与其有最佳匹配的原型,并赋予其一定的意义,使之获得理解。显然,原型匹配模型包容了模板匹配模型,同时克服了模板匹配模型不灵活、不经济的缺点,也得到更多生活经验和心理实验的支持。不过,更能体现符号加工意义的模式识别理论还是特征分析模型。
3.特征分析模型
特征分析模型认为,主体接受输入的信息后,首先对其进行特征分析,然后将分析的结果与长时记忆中的各种事物的特征表进行比较,一旦获得最佳匹配就获得识别。特征分析模型在解释人的模式识别方面显得更为灵活和经济,而且也具有更高的抽象性。但也还是存在一些疑问,比如大量的特征表是如何贮存的?它会增加记忆负担吗?

总结的不一定对,希望得到大家的指摘.!

[ 本帖最后由 nvzhan 于 2009-1-22 14:08 编辑 ]
沙发
kesain 发表于 08-8-31 00:56:59 | 只看该作者
嗯,8错!!!
板凳
graceful.qq 发表于 08-8-31 16:56:32 | 只看该作者
thank you very much ,i will study like you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1-7 13:17 , Processed in 0.087619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