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全国退步最快的十所大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sunnyorange 发表于 08-10-4 01:23: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呵呵,仅供参考哈!或者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也行~~

不要影响到大家的信心,毕竟"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嘛!



1.中国人民大学

建国初期,成立的全国唯一一所以人文社科类专业为主的全国重点大学,因缺乏

理科强大支持先天有许多不足。在新经济时代需求下,更是每况愈下。虽然现在

暂时生源还没有太大的影响,但其学科建设老化,大多是原来五六十年代的班底.

MBA本是其强项,但也败与后来据上的北大管理学院。

在国家重点扶持的十所冲向世界一流的高校中竟然没有中国人民大学的名字,甚

至连候选名单都没有上!同水平教师工资与北大清华的相比每月平均要低1500元

左右。人大与同城的北大清华相比不只是相差两个身位了,甚至要落后于北航北

医了。


2.南开大学

如果要评选八十年代最具品牌的校名,北大清华南开复旦绝对榜上有名,但如今

南开确实落后了。凭心而论,南开的历史上一直有好 运,解放前有张伯苓照料着

,并且借西南联大的牌子一下子从二流学 校等上了与北大清华比肩的高度,解放

后蒙恩于那位并非正宗南开学子的周恩来总理,使其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没倒牌

子的私立大学。

然而今天的南开是有了差距,老牌的数学化学已经没有了优势,金融专 业也没有

抓住市场而效益与其学术地位不符,光学专业在全国也不如浙大和西交叫得响。

与天大比没有自己的产业没有资金没有科研经费 ,日子不太好过,甚至又有了想

在 2000年中国高校大劫难中大发一笔的念头,历史难道就这么垂青于这么一所暮

气沉沉的老校?


3.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曾是共和国的骄子,其前身是东北人民大学,真正的基础是后来唐敖庆

老先生去东北打的天下,有十八勇士闯关东之说,其 理科实力也就是今天南大这

种地位(其时南大浙大都在劫难逃),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八十年代末。

随着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小平同志第二南巡后要大力发展上海经济的时候开始,

东北的发展相对落后了,老企业的大批下岗职工困扰着社会,曾经作为东北地区

最著名的综合性大学的吉大也与经济一样患了病,人才外流,基础建设严重不足

, 特别是一直注重基础理论研究的她在经济市场中没有一席之地,原来在计算机

软件方面独霸北方的地位也没有充分利用,被东大阿尔派抢得了头筹。生源也在

急速下滑,甚至要输给有着汽车工业作后盾的吉工大。

最近传来新吉大成立的消息,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

科技大学+长春邮电学院,可能是近来听说的超级 巨无霸方案中最没有怨言的了

,吉大的文理是东北老大全国前六,工大工科在东北进入前四且正在上升,白医

大显然已经盖过中国医而成为东北第一全国前十,科大的地质专业应是全国二三

名的水平,新的 吉大在总体水平上已经超过哈工大而为东北王了,但愿新吉大走

好。


4.武汉大学

曾经是中南地区首屈一指的名牌大学,文科能位具全国前五,理科中的生物和化

学学科也一直是全国的前列。八十年代初与武汉在城 市改革领跑一样,武大在刘

老校长的带领下成为改革初期的高校明星 。但进入九十年代后,由于校方左的势

力影响,争权斗争很利害,科研水平滑坡很快,各种排名都难以进入前十名的行

列,特别是与同处武汉的小弟弟华中理工大学的务实进取精神相比显得捉襟见肘



目前有关当局推行的创世界一流大学的运动将武汉大学推向了历史的前台,开始

是华中理工的抗衡,后来连同济医科大学都难以与之合作,从 而错过了重振昔日

雄风的机会。


5.兰州大学

兰大是最令人佩服的学校,地处西北边陲而没有消沉停步,曾经创造了兰大的西

部神话,在八十年代末被美国权威学术刊物《科学》 列为中国最著名的 13所大

学之一。兰大同时又是最无奈的学校,近十年来,虽兰大仍保持了良好的学术氛

围,在几名院士的带领下,化学、地理等学科仍居全国前列,但总体水平由于人

才东南飞而形成尴尬的局面,近年的排名总在30名之后,而且这种趋势还有越演

越烈的趋势。

今年的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号角一吹,地处西部腹地的兰大好 象并没有想像中的热

度和关注,好象兰大已经连抓住这种天上掉陷饼 的好事的力气都没有。已在地下

的当年反右运动被逐出北大来兰大创业的老校长不知会作何感想,恐怕只好等待

再来一次反右运动或文化 大革命了。西部大开发,人才要先行,而作为西部的最

具实力的综合 性大学却难以得到应有的地位,这是要广大学友们共同关心的问题

了 。


6.北京科技大学

原名北京钢铁学院,曾经是京城当年著名的八大院校之一,在大炼钢铁年代红极

一时,88年SCI全国前十,EI更是紧次于清华而居 第二,这是与其强大的背景实

力和求实扎实的作风分不开的。

本来在改名后要适应时代发展调整学科分布的不利因素的,却过于保守拘泥于已

经有强大基础的冶金与材料学科,最终随着钢铁行业的萎缩而走向无法替代的衰

败。在冶金部垮台后,顿时丧失了原来位处京城的有 利地位,加速了其衰败的速

度,而与其原来实力相当的北航和东北大 学由于搭乘信息时代的快车摆脱了原来

的阴影走向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将北科大摔得约来越远,原来在身后的中南工

业大学随着新中南大学的诞生而号称进入全国高校二十强。北科大是集原苏联模

式、计划经济、旧的教育方式于一身而江河日下的最典型的高校。


7.中国地质大学

地大的命运就是坎坷,解放后将全国最优秀的地质学家集中在北京创建了北京地

质学院,后来南迁与武汉地院合并,成为后来地质大 学的前身,但多数知名学者

都留在了北京,造成了后来难以统一的趋势。

八十年代以来,地质专业作为最差环境的专业北大多数学生所不屑一顾,地大的

生源就成了问题,但还保持着强大的基础勉强维持。到九十年代问题就全面爆发

,教师队伍不稳定,断层明显拉大,虽表 面在地学领域里有领先的地位,但在市

场经济的今天对考生已经没有多大的吸引力了。目前同处武汉的各大学都在大规

模地重组,唯有地 大稳座如泰山,真不知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实际上地大对于

武大和 华工都是难得的重要砝码,在武汉三镇中的三大研究生院之一,比同济医

科大学孰高孰低明眼人还是看得出来的


8.华东师范大学

曾与北师大并称为师大中的“双璧”,是1959年第一批十六所全国重点院校之一

,地处最大的工商城市上海,有良好的江浙文化作 背景,是许多青年热衷追求的

重点高校。改革开放后,臭老九的美名使人民对教师的行业僻之唯恐不及,这直

接影响了华师大的生源和学校发展,这在九十年代表现得非常突出,与其原有实

力及地处上海经济前沿的地位很不相称。

在北师大发展非师范专业的同时,华师大没有抓住机遇,在上海其他高校的复旦

、交大、同济都在市场中茁壮成 长的时候,华师大也没有抓住机遇。华师的SCI

已经落后到30名开外,不足北师大的一半,只能与地方的湖南师大等相提并论了。


9.哈尔滨工业大学

专业优势薄弱,学习空气差,同五六十年代,甚至八十年代初相比在专业队伍水

平上滑坡很大。学生素质的退步尤其显著。


10.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在一大批老专家退下后,青黄不接,学校的领导能力不足,使学校上下低落,另

外学生水准同以往相比也逊色不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2-13 18:20 , Processed in 0.092448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